•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舊制課程標準與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比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節 舊制課程標準與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比較 "

Copied!
1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貳章 相關文獻探討

本章以新舊課程、學生體適能表現、學生體適能認知及學生對課程滿 意之相關文獻進行探討。並以第一節「舊制課程標準與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的比較」、第二節「學生體適能表現的相關文獻探討」、第三節「學生體適 能認知的相關文獻探討」 、第四節「學生對課程滿意程度的相關文獻探討」

及第五節「本章總結」分別逐節陳述。

第一節 舊制課程標準與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比較

在已實施的教育改革之路上,目前國中階段的教學課程卻存在新舊課 程的不同。舊制之課程標準與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之「課程設計」、 「目的」、

「目標」 、 「基本能力」 、 「教學時間」 、 「學習節數」 、 「學習領域(節數類別)」 、

「彈性學習節數」 、 「學習領域(教學科目) 」 、 「學校組織規劃與課程審查」、

「教材選用」、「課程報備制度」、「教學實施」、「課程規劃範圍」、「英語教 學」 、 「學力指標」 、 「重大議題之融入」等項目相互比較,內容如附錄表一。

由附錄表一之比較後,可明顯得知,新舊課程之間有其差別,若再仔

細探究其中課程設計之項目,新制九年一貫階段乃採用國中、小學課程綱

要一貫設計,而舊制階段則為國中、小分開訂定課程標準。而有關每週授

課節數之項目,以新制九年一貫階段之八年級為例,領域學習節數 28 節之

10~15﹪;即為每週授課 2.8~4.2 節,但在舊制階段之國中二年級體育課程

每週授課只有兩節,且健康教育課程唯有國中一年級才有授課,國中二年

級與三年級卻不再接觸健康教育之課程。另外,有關每節授課時間不論是

新制九年一貫階段或是舊制階段均維持每節 45 分鐘。除上述之比較外,在

此教育改革的過程中,並不難發現新制九年一貫階段與舊制階段在教學上

(2)

最大之差異乃為「新制九年一貫階段之健康與體育為同一學習領域,而舊 制階段則為健康教育、體育分科教學」 。有關「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與「國 民中學健康教育、體育課程標準」比較之詳細內容如表 2-1。

表 2-1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與「國民中學健康教育、體育課程標準」之比較

階段

項目

國民中學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 學習領域課程綱要

八十二年、八十三年公佈之國民 中學健康教育、體育課程標準 實施年級

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 健康教育:國中一年級實施

體育:國中一、二、三年級實施

課程設計

國中、小學課程綱要一貫設計 國中、小分開訂定課程標準

依據

教育部頒訂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 程綱要及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內文。

健康教育課程:八十二年、八十三年 公佈之國民中學課程標準。

體育課程:「八十二年、八十三年公 佈之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及「九十一 年修正之各級學校體育實施辦法」。 課程報備

制度 依規定報備 未訂定

特色差異

學校可發展個別特色 全國上下一致,僵化的標準

教師教學

大單元教學或主題式教學,須配合協

同教學,教師互相合作機會較多。 分科教學,同儕互動機會少。

每週授課 節數

1.七年級健康與體育:

領域學習節數 28 節之 10~15﹪;

即為每週授課 2.8~4.2 節。

2.八年級健康與體育:

領域學習節數 28 節之 10~15﹪;

即為每週授課 2.8~4.2 節。

3.九年級健康與體育:

領域學習節數 30 節之 10~15﹪;

即為每週授課 3.0~4.5 節。

健康教育:國中一年級實施 每週一節

體 育:國中一、二、三年級實施 每週二節

每節授課

時間 每節上課 45 分鐘 每節上課 45 分鐘

教材選用

1.教科書非唯一教材來源。

2.採多元教材:包括審定本教科書、單 元式教材、現行出版品、影音多媒體 教材、地方政府開發教材、學校自編 教材、教師講義等。

1.國民中小學以課程標準中規定之各 學科教科書為主。

2.國中體育科:審定本教科書。

基本能力

以「十大基本能力」作為課程設計之

核心。 未訂定

教學模式

健康與體育為同一學習領域 健康教育、體育分科教學

(3)

由表 2-1 之陳述,可以瞭解教育部所推動之教育改革,乃是屏除舊制課 程中的僵化標準,並順應多元的社會潮流而擬定九年一貫之教育改革方 向。有關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課程之探討文獻諸多,其中謝應裕

(2000)曾針對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探討並提出其結論,傳統的 教學重視教學內容和知識灌輸,新的九年一貫課程綱則要強調教學重視方 法與態度;換言之,教師懂得「如何教」比「教什麼」更為重要。相同的,

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之修訂,以「健康與體育」合併成一個學習領 域,在課程改革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為七大學習領域中,唯有「健康 與體育」跟生命的延續息息相關。在我們提倡生涯規劃、終身學習的同時,

如果沒有健康的身心,一切將是空談。許義雄(2000)亦於「九年一貫健 康與體育課程之發展與願景」一文中談到:九年一貫課程之改革,雖在諸 多概念,如能力指標、學習領域、課程統整、學校本位等不無人言人殊的 詮釋。不過,大體而言,本次課程以「綱要」替代「標準」 ,並採九年一貫,

強調中小學課程銜接;擬訂十項現代國民必須具備得基本能力,作為課程 設計的核心架構;打破傳統「學科組織」 ,預留「彈性教學時間」等重要改 革,被認為是我國課程史上的重大突破,且已有基本上的共識。

而教育部公布的「健康與體育」領域暫行課程綱要,則區分(一)基 本理念, (二)課程目標, (三)分段能力指標, (四)分段能力指標與十大 基本能力之關係,以及三個附錄,即(一)主題軸及其內涵, (二)能力指 標的補充說明,(三)實施要點。具體而言,「健康與體育」領域的課程目 標(十大基本能力)與課程內容(六大議題及主題軸)的關係如圖 2-1。就 圖 2-1 得知,十大能力應可視為課程之核心目標,「健康與體育」領域的主 題軸與六大議題則為課程內容(或課程目標) ,為學習者所應獲得基本能力 的主要來源;而各主題軸之目標,即是基本能力所應達成的具體程度,應 為課程實施後具體呈現學習成效。

有關體育課程之內涵方面,簡金福(2000)曾提出,體育課程的最高

理想是以學習者為主體,透過規劃的課程內容,滿足其身心的需求,擴充

其學習經驗,使心理、生理及社會行為都能得到充分且均衡的發展,以達

(4)

成止於至善的健康快樂的個人。體育教學是一種複雜而有目的的師生互動 過程,因此,體育教師大都需負起編定體育教材的責任。並應依據學童身 心發展之各階段特徵,慎選教材、教材選項亦不可偏重偏輕或偏廢,這也 給有創意的老師有機會去打造更適合學生需要,配合學校體育設施或特色 的教學計畫。另外,簡紅珠(1997)也曾表示,指導者經營一個班級最主 要的目的是建構一個良好的班級學習環境與系統,以促進師生間的良好互 動,並提升教學效能。同時,指導者在提供學習者良好的學習環境外,也 不能忽略學習者的安全、情緒的變化及個別差異(黃永寬,2002)。

六大議題 主題軸 十大功能

圖 2-1 健康與體育領域的課程目標與課程內容的關係圖

李勝雄(2001)在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教學理論與實務一書中談 到,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的五種課程設計模式分別為:運動教育模式、體 適能模式、動作分析模式、發展模式和人生意義模式。而有關體適能模式 亦談到,體適能模式的師生角色定位在教師是指導者、學生是接受指導者。

教師的主要任務為設計生動活潑的課程,指導健康的生活管理、養成運動 環境教育

人權教育

資訊教育 家政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兩性教育

生長、發展

人與食物 運動技能 運動參與 安全生活 健康心理 群體健康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生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5)

的生活型態、執行體適能測驗等。而學生的主要責任為接受教師之指導、

測驗,並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為達成體適能模式所定的教學目標,課程 的設計應包括發展促進身體健康與提昇體適能的認知、技能與習慣等內容。

綜合本節所述,可瞭解「舊制體育課程」與「新制九年一貫健康與體 育課程」之間的變革。因此,在這教育改革來臨之際,研究者即以本節文 獻作為研究架構之基礎,進而試圖了解學生於新舊制課程中所呈現之身體 表現、認知表現與課程滿意之情意表現等三方面之差異程度,並以學生體 適能之重要議題融入本研究。

第二節 體適能表現的相關研究

本節乃在探討學生體適能表現之相關文獻,內容並分為兩部份:一為 體適能的涵義,此部份在解釋說明體適能的意義與組成要素;二為體適能 的相關文獻,此部份在描述體適能的相關研究與體適能對青少年之重要性

,其內容依序如下:

一、體適能的涵義

近年來,研究及探討體適能方面之國內外學者眾多,而有關體適能的 涵義闡述,方進隆(1993)談到「體適能是由身體幾組或幾種不同特質的 體能所構成的,此體能與從事日常生活或身體活動的品質或能力有關,因 對象和需求之不同,又分為競技體適能(sports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與健 康體適能(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本文研究之體適能意旨健康體 適能,其要素包括:有氧適能(aerobic fitness) 、肌肉適能(muscular fitness) 、 柔軟度(flexibility) 、身體組成(body composition) 。再者,林正常(1997)

解釋體適能就是適應能力,是心臟、血管、肺臟與肌肉效率運作的能力,

亦指完成每天的活動而不致過度疲勞,且尚有足夠體能應付緊急狀況。林

正常也同時指出,美國運動醫學會(America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6)

ACSM)認為體適能的組成成份是: (一)心肺適能:心臟輸送血液與氧氣 至全身的能力;(二)肌肉適能:肌肉的力量與耐力;(三)柔軟度:無痛 且自如移動關節的能力; (四)身體組成:脂肪佔身體重量的百分比。卓俊 辰(1992)亦談到體適能是人的心臟、血管、肺臟與肌肉組織都能發揮相 當的有效機能,而所謂的有效機能就是能勝任日常生活,有餘力享受休閒 娛樂的生活,又可以應付突發之緊急狀況的身體能力。

由上述多位學者對體適能的闡述內容得知,體適能乃為生活中不可缺 乏之身體能力。許義雄(1997)亦於「體適能與生活品質」一文中,曾提 到體適能乃是幸福的源頭活水;且論身體的適應能力,不只是個人獲得幸 福生活的最佳憑藉,尤其是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源頭活水。所以,養成身 體適應能力為首重,不只是主觀上的必然,更是客觀上的需要,自然為大 家所認同。

至於國外學者對體適能的研究與探討方面,Clarke(1967)曾指出體適

能是能以充沛的能力應付一整天的工作以及享受休閒活動並且有能力來應

付潛在的緊急狀況。Phillips(2000)則認為體適能是一種安適的狀態,而

不是一種行為,此一安適狀態可以讓我們從事比較高層級的身體活動,是

不能與身體活動同義。多位國外學者 Paffenbarger 等人(1990)指出,身體

活動量足夠且正確,即如運動的形式、頻率、強度以及持續時間,皆達到

合理之程度,那麼身體活動對體適能和健康的影響成分最大。因此,無論

是國內外之體適能研究學者都一致強調體適能是為生活中身體不可缺乏之

應變能力,此能力亦可以透過組成成份分類呈現的,諸如:心肺適能、肌

肉適能、柔軟度及身體組成,並以增加身體活動量之合理方式,促進體適

能之提昇。這也正說明了,在學校體育課程中,體適能教育對學生身體及

日後生活能力的重大影響。

(7)

二、體適能的相關文獻

在瞭解體適能之涵義後,本文則針對體適能的相關文獻進一步做探 討。謝錦城(2000)認為規律的運動對於正常健康的人有許多助益。Malkin

(1995)的研究也指出,增加身體活動量可以增加心肺適能。卓俊辰(2000)

同時建議,個人應從事心肺耐力感覺合理而會喘程度的運動,時間盡量能 持續 20 分鐘左右,這類運動也稱之為有氧運動。每週應平均進行三天,其 中可以選擇快走、慢跑、游泳、有氧舞蹈等。因此,增加身體活動量對身 體必有所助益。

有關體適能方面之研究文獻,黃文俊(2000)曾針對坐式生活型態在 兒童健康體適能之比較分析中發現,愈少運動者,其心肺耐力明顯地較差。

而以青少年為研究對象之相關文獻頗多,其中黃彬彬(1996)的研究發現 結果: (一)台灣地區之青少年(12-18 歲)於 1988 年至 1999 年間的身高 不再成長,可是在體重方面卻有繼續增加的趨勢; (二)1980 年以後的日本 青少年之身高與體重已超越我國; (三)我國青少年的腹肌耐力有降低的跡 象,且不如美國、加拿大的同齡青少年。再者,李彩華(1998)亦曾以台 北市八所國民中學之 676 位學生為對象,探討國中學生身體活動量與體適 能之相關因素,其研究結果發現: (一)身體活動量因性別、年級等個人因 素而有顯著差異,男生顯著高於女生,且一年級與二年級高於三年級; (二)

台北市國中學生在假日所從事的中重度身體活動頻率,以棒(壘)球、排

球、桌球、保齡球、騎腳踏車等的休閒居多; (三)身體活動量與運動社會

支持、運動自我效能、健康體適能因素皆呈現正向的相關性,其顯示增加

運動支持及自我效能對身體活動的提昇有很大的助益; (四)身體活動量可

由性別、年級、社會支持、自我效能、有無規律運動來預測,其中以性別

最具代表性。而國外學者 Schmidt 與 Walkusk(1998)的研究中發現,新加

坡 1579 名的國中學生(其年齡介於 12 至 18 歲)之身體活動中,10 至 12

(8)

歲的青少年其身體活動與體適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但是,到了 12 歲 以後無論男女生的身體活動與體適能卻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有下降的趨 勢。因此,根據上述文獻得知:增加學生身體活動之機會有其必要性,甚 至是推廣體適能健康計畫亦需大力實施。

在國家擬定之體適能推廣計畫方面,美國曾訂定「體能活動與健康體 能」 (1992)並計畫於西元 2000 年達到之健康目標(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 1992) ,其內容為:(一)增加規律運動的人口,輕度 到中度運動每天至少 30 分鐘;(二)增加從事重度運動的人口,以增加和 維持心肺功能,每週至少三次、每次至少 30 分鐘;(三)增加規律運動的 人口,以增加和維持肌力、肌耐力和柔軟度; (四)減少在休閒時間沒有運 動的人口; (五)減少過重的比例,使 20 歲以上過重的人口低於 20%,12-19 歲過重的人口低於 15%;(六)至少有 50%之 12 歲以上的過重人口從事飲 食控制和規律運動,以調整適當的體重。而我中華民國教育部也針對體適 能之推廣擬定策略,並於民國八十八年公布之「提升學生體適能中程計 畫」,其中倡導「三三三學生體適能向前走」,旨在希望學生每週至少運動 三天、每次至少三十分鐘、其運動強度達每分鐘心跳 130 次左右,且期望 達到以下三大目標:(一)學生體適能認知於五年內提昇 30%;(二)學生 規律運動人口比率於五年內提昇 10%; (三)學生體適能於五年內提昇 10%

(體育司,1999) 。由此可瞭解,國家擬定之體適能實施計畫將使推動之方 向更為明確且目標化。亦使國人瞭解體適能教育乃是學生成長與學習的過 程中極為重要的一環。

三、國民體能常模之相關文獻

根據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發行之國民體能常模報告書內容,研究者以其

90 年及 88 年檢測資料比較之結果作為本研究之參考文獻,以下則依體適能

要素:身體質量指數、肌力與肌耐力、柔軟度和心肺耐力等四項分別略述。

(9)

(一) 身體質量指數

男性在各年齡層之身體質量指數方面,90 年的 6 歲、7 歲、19 歲、61

∼65 歲四個年齡組較 88 年有明顯的改善(p<.05)。而女性在各年齡層之 身體質量指數方面,90 年的 6 歲、10 歲、13 歲、15 歲、16 歲、18 歲、26~30 歲、36~40 歲八各年齡組與 88 年比較有明顯的改善(p<.05) 。由於媒體炒 作與大量的瘦身廣告推波助瀾,使得人們對自己維持良好體型有較大的期 望,同時也增加人們維持良好體型的動機。

(二) 肌力與肌耐力

90 年男生的 7 歲、8 歲、9 歲及 11 歲四各年齡組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

(p<.05)明顯低於 88 年的測量結果。而 90 年男生的 6 歲、14 歲、15 歲、

16 歲、17 歲、18 歲、19 歲七個年齡組較 88 年有明顯的增加(p<.05) 。90 年女生的 11 歲、12 歲、13 歲、14 歲、16 歲、17 歲、18 歲、19 歲、26~30 歲、36~40 歲及 41~45 歲十一各年齡組較 88 年為高,而低於 88 年者只有 8 歲及 10 歲二個年齡組(p<.05) 。由結果得知,男生與女生所呈現結果有相 似之處,即國小低年級階段沒有明顯進步,而國小高年級、國中至高中以 上階段已呈現進步現象。

(三) 柔軟度

88 年的男生坐姿體前彎高於 90 年的有 6 歲、9 歲及 14 歲三個年齡組

(p<.05),而 90 年高於 88 年的男生則有 8 歲、10 歲、15 歲及 16 歲四個 年齡組(p<.05) 。88 年的女生坐姿體前彎高於 90 年的有 6 歲、10 歲、56~60 歲、61~65 歲四個年齡組(p<.05),而 90 年高於 88 年的女生則有 11 歲、

12 歲、15 歲、16 歲、17 歲、18 歲及 19 歲七個年齡組(p<.05) 。由結果

得知,各不同年齡層有不同的改變,柔軟度的改變受到年齡、性別、活動

量、活動方式及身體特質等影響。在男生方面,由於青春時期的骨頭成長

速度較肌肉成長快,使得青春期的男性學童有柔軟度下降的現象。此外,

(10)

身體活動量增加並不代表柔軟度會增加,甚至可能有下降的現象,因為運 動後會使得肌肉有充血縮短的現象,如果運動後沒有做緩和運動及伸展 操,柔軟度會因肌肉長期縮短而萎縮。在女生方面,女性在幼年及老年時,

90 年的成績比 88 年時退步,而在青少年階段,90 年的成績則比 88 年時進 步。因此,在政府積極推動及媒體快速傳播下,人們對運動寶劍的概念已 普遍提昇,但在青春期的男性及小學低年級、高年齡層的女性並沒有提昇 其柔軟度,實值得政府及學校單位參考。

(四) 心肺耐力

男性在各年齡層之心肺耐力方面,90 年的 9 歲、11 歲、12 歲、13 歲、

14 歲、15 歲、17 歲、18 歲、19 歲、20~25 歲十一個年齡組較 88 年有明顯 的下降(p<.05) ,而 90 年高於 88 年的僅有 6 歲一個年齡組(p<.05) 。女 性在各年齡層之心肺耐力方面,90 年的 11 歲、13 歲、14 歲、15 歲、18 歲、

19 歲六個年齡組明顯低於 88 年(p<.05)的心肺耐力指數,而 90 年高於 88 年的則有 6 歲、7 歲、9 歲、10 歲、16 歲五個年齡組高於 88 年(p<.05) 。 由結果得知,在青少年階段其心肺耐力指數較 88 年有普遍退步現象,由於 心肺耐力的強化必須具備運動一定持續時間及強度才可以達到效果,現階 段雖運動風氣大幅提昇,週休二日之制度實施也增加了人們休閒活動的時 間,然而青少年的坐式生活型態、甚至上網及使用電腦的時間增長,以致 減少強化心肺功能之機會,而使心肺耐力有衰退現象。

綜合上述有關體適能之研究與文獻資料可瞭解到,國中學生的體適能

表現乃攸關其未來之運動習慣及身體健康狀態。因此,本研究之學生體適

能表現部份乃在試圖瞭解新舊課程間,兩階段學生之體適能表現是否有所

差異,並同時透過研究流程使學生瞭解體適能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以提

供日後教學之參考所需。

(11)

第三節 體適能認知的相關研究

本節旨在探討學生之體適能認知的重要性及相關文獻,由於學生產生 的外在行為乃受其認知之影響。Daan(1993)研究報告中曾明白指出,影 響民眾改變運動態度及信念是發展體適能教育的關鍵,而使民眾改變他們 既有的有關體適能態度與信念,並發生有效之運動行為,最重要的則是具 有體適能的認知。故在研究學生體適能表現之同時,其體適能認知程度為 何,亦是不可少的重要議題。以下則依認知的基礎理論及體適能認知的相 關研究分別論述,以作為本研究之新舊制體適能認知程度相互比較的文獻 依據。

一、認知的基礎理論

認知是一種察覺(awareness)直接發現,重新發現或是認得各種形相 的訊息。亦是一種個人的感覺知覺、注意、記憶、推論、想像、預期、計 畫、決定、問題解決及思想的溝通等等。同時,認知是個人知覺、信念、

思考、知識、決定等內在訊息處理的總和。認知的主要作用與功能在於使 個體面對問題,掌握線索,以行程的新規則或真理,以作更有效的決策(林 聰敏,1996)。

而鄭婉敏(1999)在認知的學習理論的教學意涵及其對教學的啟示一 文中談到,所謂認知的學習理論係指對學習而言是重要的,且是認知取向 的理論,從 Gredler(1997)所列舉之重要學習理論中也明白的提及 Piaget 的認知發展論與訊息處理論,其內容如下。

(一)Piaget 的認知發展論

J. Piaget 指出,認知的成長發生於各發展階段,亦即智能隨著時間而改 變。每一成長階段(分為感覺動作、前運思、具體運思、形式運思等階段)

不同的認知系統決定了每一階段不同的瞭解事物的方式。具體而言,行為

(12)

的改變就是我們理解周圍世界的能力改變之結果。他以生物的系統具有兩 個不變的功能,亦即組織與適應,來說明認知的成長。他認為認知系統是 高度組織的,依循著協調活動的型態而運作。而所謂協調活動的型態,即 是他所謂的基模(scheme) ,它會推動我們主動尋求有關環境的訊息,然後 再將這些訊息組織成一幅正確的世界圖像。至於適應則係指我們嘗試創造 圍繞著我們世界的一個正確觀點,如此我們才可以在身體、情緒與智能上 成 功 的 發 展 。 而 適 應 的 發 生 係 經 由 同 化 ( assimilation ) 和 調 適

(accommodation)的歷程。其中同化指的是將新訊息納入現有基模的歷程;

調適則是基模的暫時或永久修改以使我們更容易與周圍的世界互動。因 此,Piaget 認為認知的發生並非完全個體由內而起,也非完全是外在刺激的 結果,而是兩者的互相作用(Hamilton & Ghatala,1994)。

(二)訊息處理論

訊息處理論係探討涉及訊息的注意、吸收、心理操作、貯存、結合、

提取、或表現等心理的活動,期強調將感官的記憶經短期記憶的運作功能 轉換為長期記憶的歷程,而在這樣的轉換歷程中,涉及編碼(encoding)、

貯存(storage)及提取(retrieval)等心理操作的情形。強調記憶歷程運作 的訊息處理認為現有的基模對學習具有重要性。訊息處理論除了強調記憶 歷程的運作外,亦強調問題解決的認知策略在學習中的重要性。以 R.

Sternberg 的三元智力論為例,他認為在教學實務中除應注重記憶力外,亦 應注重智力的三個面相,亦即智力與個人內在世界、經驗、以及外在世界 等三方面關係的能力。以與內在世界的關係而言,智力包含三種不同的成 分,亦即後設成分、表現成分及知識獲得成分。後設成分係指用來計畫、

監 控 和 評 價 問 題 解 決 的 執 行 歷 程 ( 例 如 後 設 認 知 )。 所 謂 後 設 認 知

(metacognition)係指對自己認知歷程的知識或覺知以及能調節、評價與監

控自己思考的能力;表現成分係指用來實行後設成分命令的較低命令之歷

(13)

程;知識獲得成分係指最先用來學習如何解決問題的歷程。Sternberg 認為 這三種成分強調的是分析能力,而智力與經驗的關係強調的是創造力,至 於智力與外在世界的關係強調的則是實際能力。他認為好的教學應統整所 有這些智力的要素。他亦認為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從事分析、比較、對照、

評價與解釋等活動以培養學生分析的思考能力,也應鼓勵學生從事創造、

設計、想像及假設等活動來培養學生創造思考能力,並經由鼓勵學生從事 使用、應用與實行等活動來培養學生實際的思考能力(Sternberg,1996,1998) 。

由上述的理論內容可了解到,認知是影響學生思維的要素條件,認知 程度的差異亦影響學生與環境互動及其內在思考能力。因此,透過此認知 理論作為本研究分析學生體適能認知程度之基礎,將更可瞭解學生在未來 的需求以及教學方針改進之處。

二、體適能認知的相關研究

針對體適能認知之相關研究中,謝幸珠(1996)以淡江大學為例的健

康體能教學研究,其結果顯示,健康體適能認知對提昇心肺耐力、肌肉適

能、柔軟度、身體組成均達顯著水準,並有助於運動態度與運動習慣之養

成。卓俊辰(1992)也曾於「體適能-健身運動處方的理論與實際」一文

中提到,擁有健康體態與身體機能,最直接也是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規律

的運動融入生活中;而提昇體適能認知,則是引起學生建立良好運動習慣

的必要條件。近年來研究中,吳玉妹(2001)曾於「體適能課程實施對學

生體適能認知及表現之影響研究」中則指出,青少年體力逐漸降低、運動

量不足和普遍受到疾病的威脅,此為全世界各國家所面臨共同之問題。不

管如何,體適能評估是預防身體衰弱的第一步,運動與身體活動的參與是

促進健康的主因,運動、體適能與健康是二十一世紀的特質,而體適能的

提昇,應首重「認知」 。吳玉妹(2001)同時指出,現代的生活環境中,因

為疾病的威脅、健康的理念抬頭,以概念為導向的體適能課程變成體育課

(14)

程的宣導重點,其所強調的是傳遞健康理念,亦即是健康體適能,而其課 程包括:體適能活動與健康的知識、規律活動對身體的好處、自我責任的 養成、自我評定的技巧、自我選擇活動的知識與健康的生活形態。因此, 「實 踐動態生活意義與提昇生活品質」亦將成為終身的生活認知。

而有關體適能教育課程之安排方面,方進隆(1997)曾指出:台灣地 區各級學校每週只有二節體育課,體育教師應加以妥善安排,使學生皆有 充分的身體活動機會。且於體育教學時,應該強調下列原則,使學生對體 適能之增進或規律運動習慣之養成能有正確的觀念。其原則內容為: (一)

體育教學要兼顧趣味化; (二)體育課要講解運動保健和體適能之認知; (三)

體育課內容應重視終生運動(lifetime sports)的學習;(四)於課外或聯課 活動時間增加身體活動機會; (五)建立學生體能測驗資料。另外,美國於 公元 2000 年之健康目標中有關體適能的部份,亦提到中小學生(Grades 1-12)應有更多的學校須提供每日皆有排定體育課之課程(Rosato , 1994) , 以使學生每日有充分運動之機會。Judith(1997)也指出,最能引起學生保 有體適能表現並持續活動的動機,即是提供他們對健康體適能認知的正確 態度、技能的發展與合適環境。同時,Judith 和 Jacqueline (1997) 更在研究 結果發現,健康促進課程對提升學生體適能信念與認知有明顯的相關。且 在該篇的研究中,研究者提出下列之觀點: (一)認知的態度與技能的發展 是學生想保有並持續運動的主要動機;(二)體適能的檢測,應適度減少,

並增加活動時間; (三)對學生的期望應適合其程度,期望太高容易使學生 有挫折感、期望太低則失去活動的意義。因此,認知的確立乃為觀念之持 續,在教育的環節中,身為教育工作者亦需了解體適能認知是推廣體適能 之原動力。

再者,教師應體認學習本身即為教育的產物,同時學習也是有目的的

活動,教師的當務之急就在致力於學習的改進(Cramer,1996) 。而在郭丁

熒(1992)指出,在認知模式中,學生的思考歷程將影響教學成效之結果。

(15)

學習和知識的獲得係為一生產和建構的過程,在此歷程中,學生藉由使其 知識、智慧和情感的思考,可從教導中創造意義。在此情境下,測驗除了 它傳統的功能外,將具更有用的角色,如可提供學生之前置概念、理解策 略、歸因、計畫或後設認知歷程的診斷資料,而此資料將有助於教師來設 計及使用能引起學習動機、並以學生知識和思考歷程為基礎的教學。

「知」與「行」要能合一,乃為教育之初衷。教學過程之設計則為學 生所學之方向所在。因此,提升學生對體適能認知並加強其正確觀念,正 是使學生建立正確運動態度且能發展適性健康體適能的最佳準則。依據上 述學者之研究與探討,更加深對學生體適能認知的研究必要性;尤其是在 此新舊課程交替之際,兩階段學生是否將因課程的改變,而在體適能認知 的程度上出現差異,實需進一步研究與分析。

第四節 學生對課程滿意程度的相關研究

本節在探討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於教學活動中的人、事、時、地、

物等情境要素。在舊制體育課程改變為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課程之際,如 何設計符合社會潮流及學生需求之新課程,則需從學生對課程滿意程度之 角度切入。黃永寬(2002)曾在「如何營造良好樂趣化的教學氣氛」一文 中提到:動機是運動遊戲的根本,學習者會從事指導者所提供的遊戲與教 材,是因為他內在所產生的動機。心理學家張春興(1987)也曾說「動機 是指引起個體活動,維持引起的活動,並導使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一種 內在歷程。」換句話說: 「動機乃是學習者自覺有所需要,促使其去參與,

而使共達成目的而獲得滿足」。國外學者 Tannehill 和 Zakrajsek(1993)也

曾針對體育課程之設計而指出,體育課程要能符合學生的需求,並反應出

文化差異,社會的變遷應該被考量在現今體育課的設計中,以便能找出讓

學生能終身從事運動的能力。故學習者必須有參與的內在動機,才會樂於

參與遊戲。也才能進入指導者所安排的精彩課程內容。故學校應適切瞭解

(16)

學生對課程的需求與滿意程度,以作為設計課程時及教師教學之參考。下 列將以相關文獻陳述探討:

有關學生對體育課程滿意與態度方面之研究,國外學者 Martin(1988)

指出,如果學生無法在參與體育活動及體育課時感到滿意,其興趣及熱忱 便會消退。滿意的經驗會引起持續的參與,並增加對活動的投入;反之,

若一直不能達到參與者的期望時,則會導致焦慮、減少投入,或根本不參 與。再者,廖政訓(2000)亦於「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學生體育態度調查研 究」一文中表示:職是之故,乃興作對該校學生體育態度調查研究之思,

就該校各年制各年級男女學生之體育態度傾向,比較其間的差異,作為檢 討學校體育教學法、體育課程內容、體育考評及體育設施等各種因素之依 據。進而尋求增益的良策,期能從實質情況之中加以改善,以增進學生對 體育正課的積極態度,以達成體育之教育目標。該研究作者曾於 1992 年發 表「國立台北工專學生體育態度調查研究」論著(前研究) ,發現許多有助 於瞭解學生面對體育正課的態度,並且應用於日後體育正課教學實務及改 善體育正課教學。再者,就該研究樣本調查研究之結果如下: (一)就該校 全體而言:調查結果,推論當前學生的體育態度已略下滑,未如民國 80 年 代初期的學生那般積極,此一現象值得吾人深思謀求改善。 (二)就該校學 生之性別而言:調查結果,男生態度仍較女生積極,此一傾向顯示,當前 學生的態度傾向異於前研究。 (三)就學生喜歡體育活動的程度看:調查結 果,當前學生的態度傾向中,不喜歡體育活動之平均值升高,此現象和前 研究結果不同,可見不喜歡體育活動之學生人數愈來愈多,可供學校規劃 體育活動的行政主管參考。 (四)就每週除體育課外,從事體育活動時間看:

調查結果,學生每週從事體育活動的時間和前研究比較之下,確有減少的

傾向,反證了學生對動態活動態度傾向消極,雖係大環境造成之結果,該

研究作者乃建議負責體育活動的行政主管積極研擬對策,使學生於日後都

(17)

能以積極的態度來看重身體活動。由此文獻可知學生對體育課程的滿意及 態度,乃是影響其日後從事身體活動的重要關鍵。亦因如此,在新舊課程 交替之際,且針對學生對課程滿意程度進行研究,實為改善教學設計與改 革之所需。

就學生對體育課排課的相關文獻如下:蔡崇濱(1976)曾指出,學生 對體育課排課的時間,不滿意者佔居多。廖欽清(1987)的研究中指出:

每週兩小時的體育正課並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楊志顯等人(1997)亦曾 於「體育課實施方式與學生滿意度之研究」中指出,就上課的時間而言,

學生對第 5-6 節上課的滿意度分別高於第 1-2 節和第 3-4 節上課者。由此得 知,體育課程的時間排定亦將成為學生對課程滿意程度的因素之一。

另外,有關學生對體育課程滿意度之研究文獻,卓旻怡(2000)曾針 對雲林縣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性別的國中 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男生對教師教學、學習效果和同儕關係的滿意度高 於女生。女生對教學行政的滿意度高於男生。其他在場地設備因素則無顯 著性差異。因此,學生對於體育課程之滿意度除了以性別做區分外,而研 究內容亦可依據教師、效果、同儕、場地設備等要素進行分析。

綜合本節文獻資料,學生對課程滿意程度之內容將可分為: (一)教師 與教學;(二)學習的效果;(三)場地設備;(四)教學行政;(五)同儕 關係等五部份,本研究之學生對體育課程滿意程度部份亦將以此五項內 容,收集資料並設計問卷題目,進而研究分析。

第五節 本章總結

綜合本章之文獻資料,本研究將以社會心理學中探討態度之三向度

(認知、情感及行動傾向)為三大研究主幹,即是以「學生體適能表現」、

(18)

「學生體適能認知程度」 、 「學生對課程滿意程度」三大項為研究架構之主

軸。在舊制課程與新制九年一貫課程更替之時,針對學生在體育課程(九

年一貫健康與體育課程)中進行身體表現、認知、情意之研究,以供日後

施政、教學及學術研究參考之用。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米羅於 1983 年 12 月 25 日在 Majorca 逝世,享年 90

更生受保護人、新住民、15 歲以上未滿 18

凡中華民國國民,年滿 20 歲以上、65 歲以下,

年齡滿七十五歲至未滿七十六歲 一點 年齡滿七十六歲至未滿七十七歲 二點 年齡滿七十七歲至未滿七十八歲 三點 年齡滿七十八歲至未滿七十九歲 四點

釋尊 50 歲時,於迦毘羅衛國釋種村夏安居,此時大愛道 90 歲(阿 難 15 歲) ,這一年淨飯王去世(壽約 91 歲)

男女面對不同的健康與疾病問題。根據香港衞生署資料 9 ,在2008年,本港

英國 BBC 電視曾跟拍 14 個不同貧富階 層的孩子,長達 49 年 BBC 從他們 7 歲 起,每 7 年記錄一次他們的生活,直到 2012 年他們

小毛今年8 歲, 大寶比小毛多6 歲, 小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