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課程與電腦輔助教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二章 課程與電腦輔助教學"

Copied!
1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7-

第二章 課程與電腦輔助教學

本章首先以職業學校電機科為例,探討 2008 年前後,電機電子 群課程中教學目標的差異,並以電子學實習課程為例,具體呈現其不 同點。其次說明電腦模擬軟體在教學上,如何彌補傳統教學法的不足,

以增進學生學習意願與成效;最後介紹本研究中所採用的電腦模擬軟 體 TINA 的操作要領與設定。

2.1 高職電機電子群實習課程之現況

2.1.1 舊課程的教學目標

根據教育部於 2005 年 2 月所公布的「職業學校群科課程暫行綱 要暨設備標準」,說明職業學校教育以充實職業知能﹅涵養職業道德、

培育健全之初級技術人才,並加強其繼續進修能力、促進生涯發展為 目的[10]。在此準則之下,學生必須充實職業知能、培養基本工作能 力、陶冶職業道德、培養敬業樂群、負責進取及勤勞服務等工作態度。

此外也應提升人文及科技素養,增進創造思考及適應社會變遷之能力。

再者應培養繼續進修之興趣與能力,以奠定終身學習及生涯發展之基 礎。在電機電子群教育目標方面,則應培養共同核心能力與電機電子 相關產業初級技術人才。

(2)

-8-

其中就電機科電子學實習課程來說,在課程教學大綱中,建議於 第二學年開課,上下學期各開設三學分,共六學分。在教學目標中,

希望學生能夠正確辨認與選用電子零件、以及具備使用基本手工具及 電子相關測量儀器進行基本電子電路實驗、測試、調整與裝配之能力、

並培養學生對電子實務興趣,養成正確且安全的工作習慣。在教學要 點中,每次教學應以示範、觀摩、操作、評量為原則實施,確實達到 每位學生均能適當操作儀器完成實習目標,並於每次實習後繳交實習 報告,報告內容應包含相關知識、實習步驟以及實習結果分析與討論。

操作測驗則可在期中或期末實施,作為教學改進的參考。教師對於實 習步驟、電路圖與特性曲線之講解,可搭配多媒體教材使用,或搭配 個人電腦使用相關之電子電路模擬軟體,幫助學生瞭解課程內容與提 高學生學習興趣。

2.1.2 新課程的教學目標

根據教育部於 2008 年 3 月所公布的「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

職業學校以教導專業知能、涵養職業道德、培育實用技術人才,並奠 定其生涯發展之基礎為目的[11]。在此目標之下,學生必須充實專業 知能、培育基本工作能力、陶冶職業道德、培養敬業樂群、負責進取 及勤勞服務等工作態度。此外也應提升人文及科技素養,增進創造思

(3)

-9-

考及適應社會變遷之能力。再者應培養繼續進修之興趣與能力,以奠 定其生涯發展之基礎。在電機電子群教育目標方面,則應培養具備電 機電子群共同核心能力與電機電子相關產業之實用技術人才。

其中就電機科電子學實習課程來說,在課程科目大要中,建議於 第二學年開課,上下學期各開設三學分,共六學分。在教學目標中,

希望學生能夠具備辨認電子元件、以及使用電子儀表量測電子元件特 性、與設計及分析本電子電路之能力,學習本科目之後學生應具備有 使用電子元件設計、裝配;分析及量測基本電子電路之能力、並培養 學生對電子實務興趣,養成正確且安全的工作習慣。在實施要點中,

每次教學應以示範、觀摩、操作、評量為原則實施,確實達到每位學 生均能適當操作儀器完成實習目標,並於每次實習後繳交實習報告,

報告內容應包含相關知識、實習步驟以及實驗結果分析與討論。操作 測驗則可在期中或期末實施,評量學習成效並作為教學改進的參考。

教師對於實習步驟、複雜電路圖與元件特性曲線之講解,可搭配多媒 體教材使用,或搭配個人電腦使用相關之電子電路模擬軟體,幫助學 生瞭解課程內容與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4)

-10-

2.2 電腦模擬教學之意義、功能與特性

2.2.1 教學媒體的定義

媒體又稱為媒介,表示在傳播的過程中,訊號源(Source)與訊息 接收者(Receiver)之間記載訊息的中介物,如報紙、影片等[12]。如果 傳播的目的是教育或教學時,所用來記載教學訊息的中介物稱為教育 媒體或教學媒體(Teaching Media)。新式教學媒體如電腦或互動光碟,

除了承載與傳遞訊息的功能外,尚具有控制與管理教學過程的能力。

因此教學媒體是協助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技能、態度、知識和鑒賞力 的最佳工具[13]。

2.2.2 教學媒體的選用

選用教學媒體時必須考量教學上的需要,舉凡教學目標、內容、

教材、教法、時機等均要與媒體適切的配合運用,才能充分發揮實際 的效果。

選擇教學媒體的原則為「3R」,分別是適當的教材(Right Material)、

正確的方法(Right Way)、正當的場所(Right Place)[14]。而選擇教 學媒體的標準則應考慮到功能性、經濟性、與方便性。而運用教學媒 體的條件則有具備正確的觀念,與熟練的教學技術。

(5)

-11- 2.2.3 電腦輔助教學的特性

電腦模擬教學是利用電腦來模擬真實的教學情境,讓學習者在過 程中提高學習動機及興趣,進而建立知識與解決問題[15-18]。而根據 Stephen 與 Stanley 的著作,電腦輔助教學按照所採用的教學策略可分 類為教導式(Tutorial)、練習式(Drill)、模擬式(Simulation)、遊戲式 (Game)、測驗式(Test)、與建構式(Construction)等[19]。

電腦輔助教學(Computer-Aided Instruction 或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CAI)是利用電腦幫助學習者學習的交談式(Interactive)教 學方法,通常以電腦來提供課程內容,再利用練習(Drill and Practice)、

個別指導(Tutorials)和模擬(Simulations)等方式進行教學,以達教學之 目的。不過電腦輔助教學一詞中,電腦二字也是泛指以電腦為主控機 器的教學活動;所以多媒體輔助教學(Multimedia-Assisted Instruction, MAI)、智慧型教學系統(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s, ITS)都包括在 電腦輔助教學的範圍內。CAI 在許多方面,都符合教育心理學家所稱 的「好的學習方式」,它具有下列特性:

1.交談形式:電腦將已規畫好的課程內容,基於學習者的反應和需求 來隨機呈現與學習者交談,是一種雙向溝通教學形式。

2.課程規畫設計事先完成。

3.適應個別差異:按學習者之差異來決定學習進度與學習方式。

(6)

-12-

4.學習者自己決定課程順序:是由學習者自行控制的教學法。

5.依學生反應決定適當學習路線:配合學習者的程度進行教學。

6.CAI 對於涉及問題解決經驗的模擬情境比一般教學更為有效。

7.在學習成果方面可以確實追蹤、掌握。

8.CAI 在學習成果上具有提高學習效果、減少學習時間、增加學習者 興趣等方面之優點。

在 CAI 系統之構成上,史汀柏格(Ester Steinberg)提出由目標群體 (Target Population) 、 目 標 (Goals) 、 作 業 功 能 (Tasks) 、 教 學 指 導 (Instructions)及電腦系統(Computer Systems)5 個構面組成,再經由每 一構面的分析,配合 CAI 本身特殊教學法與 CAI 的特性,在 CAI 的 發展上才能達到有效的成果[20]。隨著電腦科技的進步,第五代電腦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發展,使學習系統(Learning System)及知識庫系統(Knowledge-Based System)的觀念皆能應用在 CAI 的設計與發展上,改變傳統 CAI 的教學模式,即電腦不再是前 置設計的教學機器,不能為學習者隨機更改,而是學習者為教師,電 腦則為學習者的角色互換模式。此項重要的變革,將傳統 CAI 帶進 智慧型電腦輔助教學(Intelligent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ICAI)

的新紀元,亦為 CAI 的發展過程建立新的里程碑[21]。

(7)

-13- 2.2.4 電腦輔助教學策略的分類

設計電腦輔助教學策略時,應分析教材特性、學習者特性與學習 表現目標後擬定教學策略。而電腦輔助教學策略可分為下列幾種:

1.模擬練習(Simulation-based Learning by Doing)

模擬是現象或行為的複製,一般而言是為了代替某種現象而設計 [20],模擬的優點在於讓學習者主動參與學習環境的操作與互動,進 而學習相關知識。經過不斷的反覆練習,讓學習者建立近似反射性動 作,但此法缺乏教學理解,較適合個人練習,適用的知識範圍較小,

也較少運用在學習上[22]。此種教學方式具有安全性、經濟性、有效 性等優點。

2.案例學習(Case-based Learning)

將已知的案例或經驗傳授給學生,此架構是強調以案例情節為主,

讓學習者從中學習知識與經驗。

3.遊戲學習(Game-based Learning)

此類型大多實施在較低年齡層的學習者上,學習過程若因無趣而 導致學習者無心學習,若能利用有趣的遊戲互動或畫面引起學生興趣,

就能有效的提高學習興趣,在遊戲學習中增進知識。

(8)

-14-

4. 問題解決學習(Learning by Exploring)

在學習過程中,提出適當的問題讓學習者自行找出答案,而非直 接告知結果,讓學習者有思考解決問題的機會。

2.3 電腦模擬軟體在電機電子專業課程教學之應用

電腦模擬軟體在電機電子群科的應用上,更展現出其特色。在國 內高工電機電子相關課程已有使用輔助教學之電腦模擬軟體有:

TINA、EDISON、MaxPlusⅡ、EWB、數位麵包板等。電腦模擬與實 際物體實驗相比,具有節省成本之優點,尤其是實際電路之操作與設 計容易發生錯誤。透過事先的電腦模擬,不但可節省時間,也可藉由 電腦的指示發現錯誤,而提升安全性。

廣泛的應用電腦模擬軟體,對於實務性技能認知課程的幫助更為 顯著。因此,由電腦模擬軟體來改善實習課程的教學困難,有其發展 空間。

(9)

-15-

2.4 TINA 電路模擬軟體介紹

綜合以上各點,本研究利用電腦模擬軟體加入電子學實習課程的 教學活動中,作為輔助教學的媒體。在教學中使教師更有效率,並依 照學生的差異性設計相符合的課程,並可提供不同課程內容讓學生能 在課堂時間外自我練習,並能紀錄學習的成果,希望藉由電腦模擬軟 體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與興趣。研究中所選擇的電路設計模擬軟體名 稱為 TINA。本節主要在介紹 TINA 的操作方式,並針對電子學實習 課程內容,加入 TINA 軟體進行模擬,例如 RC 耦合串級放大電路、

直接耦合串級放大電路、共源極放大電路、共汲極放大電路、共閘極 放大電路、反相放大器電路、非反相放大器電路、加法器及減法器、

微分器及積分器電路、比較器電路、RC 振盪電路、韋恩電橋振盪電 路、單雙穩態多諧振盪電路、無穩態多諧振盪電路、施密特觸發電路、

方波產生電路、三角波產生電路等。此外,配合 TINA 軟體相關工具 書及高職電子學實習課程標準設備,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將虛擬元 件跟實體設備元件相互參照,不僅能驗證模擬結果的正確性,更是在 實際接電路之前就可以得知實驗結果,以確定電路是否出現正確結 果。

(10)

-16- 2.4.1 操作介面

TINA 之視窗操作介面與元件資料庫如圖 2.1 所示,工具列主要 有下列項目:

1.功能表列:主功能列位於視窗上方區域,提供檔案的存取與列印(檔 案)、元件的相關操作(編輯)、放置零件與圖片等(插入)、設定 顯示比例與工具列(檢視)、啟動各種模擬分析(分析)、提供測試 與量測工具(量測)、提供各式編輯器的開關(工具)…等功能。

2.工具列:主要提供一些常用功能的快速鈕,以方便使用者編輯電路,

按鈕的圖案與一般 Windows 應用軟體相同,使用者較能直覺性的 操作。包含開啟檔案、儲存檔案、關閉檔案、連接線路、插入文字、

放置/取消節點、縮放比例、互動模式…等按鈕。

3.零件列:分門別類的將所有零件放置於 14 個零件列裡,使用者只 要以游標指向零件列標籤,切換零件列,就可從零件列中將零件拉 到電路編輯區來編輯電路。

4.電路圖編輯區:繪製電路圖的區域,利用上方零件列所提供之元件 來完成電路圖。

5.模擬互動模式:啟動模擬,並可選擇直流、交流、暫態、單擊暫態、

數位等方式進行模擬。

(11)

-17-

圖 2.1 TINA 操作介面 2.4.2 元件參數之設定

在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元件包含電壓源、信號源、電阻、電容、電 晶體、運算放大器、電壓標點、電流標點和量測元件等,利用這些元 件在 TINA 電路模擬軟體中繪製出課程內容所需電路,同時讓學生探 討電路的特性與結果,配合實際的相關設備與電子零件,作為相互參 照。如表 2.1 為實際設備與元件及模擬設備與元件之對照表,其中各 種元件參數設定如下:

(12)

-18-

表 2.1 實際設備與模擬設備及元件對照表

名稱 實際元件 模擬元件

萬用 麵包 板

直流 電源 (直流

電源 供應 器) 交流 訊號 源 (訊號

產生 器)

電阻

DCV 5

+

AC V

R1 1k

(13)

-19-

表 2.1 實際設備與模擬設備及元件對照表(續)

名稱 實際元件 模擬元件

電容

電晶 體

運算 放大 器

示波 器

C1 1u

T1 !NPN T2 2N 3369

- ++

OP1 uA741

+Ch1- +Ch2- OSC1

(14)

-20-

表 2.1 實際設備與模擬設備及元件對照表(續)

名稱 實際元件 模擬元件

三用 電表

1.電源參數設定

電源供應器及訊號產生器外觀如圖中所示,

(1)直流電壓(DC):快按兩下直流電壓源可開啟屬性對話框如圖 2.2 所示,可更改標示,設定電壓值與其他屬性。

(2)交流信號(AC):設定信號類型、振幅、頻率、相位等如圖 2.3 所示。一般分析時相位為 0 度。

圖 2.2 直流電源屬性設定畫面

A+

V/- A V DMM1

(15)

-21-

圖 2.3 交流訊號參數屬性設定畫面 2.電阻參數設定

如圖 2.4 所示,項目包括:

(1)電阻:電阻值的設定,以 k 表示 103,以 M 表示 106,單位為歐 姆(Ohm,Ω)。

(2)標示:電阻器名稱的設定,如 R1。

(3)電源:依電路需求設定電阻瓦特數(Watt,W),一般為 0.25 瓦特、0.5 瓦特、1 瓦特、或 2 瓦特。

圖 2.4 電阻參數設定畫面

(16)

-22- 3.電容參數設定

如圖 2.5 所示,項目包括:

(1)電容:電容量的設定,以 m 表示 10-3,以 u 表示 10-6,單位為 法拉(Farad,F)。

(2)標示:電容器名稱的設定,如 C1。

圖 2.5 電容參數設定畫面

4.適當的模擬分析參數

在完成電路圖繪製與各元件之參數設定後,必須給予適當的分析 設定及時間,如圖 2.6 所示。分析的指令包含有最佳化目標、控制物 件、設定參數、直流分析、交流分析、暫態分析、傅立葉分析、步進 式數位模擬、數位時序分析、方程式分析、雜訊分析…等,在進行電 路模擬之前,需選定合適的分析方式,以得到所需的數值與波形。在 電子學實習課程中,皆以暫態模擬為主要的分析指令,可得到完整的

(17)

-23-

輸出波形。進入暫態分析的畫面後,需設定分析時間,如圖 2.6 所示。

適當的分析時間決定每個波形所顯示的曲線是否適宜觀察,以利於結 果的分析。暫態分析的設定如下所列:

(1)開始顯示:本欄位設定波形顯示的開始時間。

(2)結束顯示:本欄位設定波形顯示的結束時間。

(3)計算操作點:本選項設定一併算出操作點。

(4)零初始值:本欄位設定初始值為 0。

(5)繪製激勵信號:本選項設定繪製激勵信號。

(6)Euler:本欄位設定採用 Backward-Euler 法積分。

(7)Gear:本欄位設定採用 Gear 法積分,程式預設採用此法,結果較 精確。

圖 2.6 暫態分析設定畫面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如善用學時、課程和教學上運用「有機結合、自然連繫」等)設計學習任務外 [ 詳見分 章一︰學校課程持續更新──深化成果 迎變求進及分章二︰學校整體課程規劃──有 機結合

中國語文課程為各學習階 段提供「建議篇章」, 推薦 適合學生程度的文言經典作 品。. 教師可按學校情況,靈 活地把「建議篇章」融入課

工作紙 合作學習 同質分組 腦基礎 電子學習 自主學習 異質分組 翻轉教室 生活應用 提問技巧 探究式..

 另外,教師可考慮以「活動二」作為課 堂預習,讓學生先對粵港澳大灣區具備 初步的認識,然後於課堂上利用電子應 用程式(如 Socrative 或

為配合中學中國語 文課程的實施,教育局課 程發展處邀請教師、學者 推薦適合中學生學習的材

高等電腦輔助設計與製造 (Advanced 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 與生命教育主題相關的各類多元選修課程:「幸 福學、學幸福」、「哲學與生活運用」、「電影

在整個學與教過程中,教師按不同因素(如課程和學習目標、學生的興趣、能力和需要等)運 用適切的學與教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