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基督宗教史專題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基督宗教史專題"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台灣基督宗教史專題

簡鴻模

前言

基督宗教對於台灣的宣教,始於十七世紀,由荷蘭、西班牙的先後佔據台灣 啟其端,隨荷、西的撤離而沉寂,直到咸豐八年天津條約後重啟門戶,以迄於今 這段傳教歷史的發展,舊、新教皆參與其中,新教以長老會為主,因此本文擬就 這兩個主要教派(天主教、長老會)在台的傳教歷史分別敘述。

壹、天主教在台傳教史

天主教傳入台灣的歷史,可依統治政權的遞衍,分成初傳(1626~1642 年)、

再傳(1859~1895)、日據(1895~1945)、國民政府(1945~ )四個主要時期:

一、初傳期:十七世紀西班牙人在台傳教概況(1626~1642)

西元 1571 年(明穆宗隆慶五年),西班牙派遣 D. Legaspi(雷加斯皮)總督佔領 菲律賓。當時西班牙道明會士傳福音心切,遂於西元 1587 年(明神宗萬曆十五年 )派遣會士至馬尼拉傳教,並在該地設立道明會玫瑰會省,從此開啟天主教到台 傳教的新頁。

西元 1619 年(明萬曆四十七年),菲律賓總督為保護在福州之西班牙人以及 與中國貿易之權益,派遣馬尼拉道明會士 Bartolome Mar-tinez (巴爾多祿默‧瑪 蒂內)為使節,前往福州。結果船隻途中遇颱風,漂抵台灣。之後, Bartolome Mar-tinez 抵福州完成任務返馬尼拉後,將漂抵台灣之經過向菲總督報告。

西元 1626 年(明天啟六年),駐菲提督奉西班牙國王之命進佔台灣。西班牙 人派艦隊由呂宋島啟航,進佔台灣,一方面拓展其殖民勢力,一方面傳教。當時 隨行教士有道明會士六人,由曾漂抵台灣的 Fr. Bartolome Mar-tinez 帶領,隨行 包括西籍神父三人、修士一人、日籍會士西六左衛門神父(Rev. Thomas de San Jacinto)一人。

(2)

當時由於台灣西南沿海已被荷蘭人佔領,此艦隊遂取道台灣東海岸北上,

於當年五月 4 日抵達台灣東北角海岸登陸,並將該地以西班牙主保聖雅各伯宗 徒 Santiago 之名命名,此後島民諳其音稱之為三貂角,當時三貂角一帶是凱達 格蘭族(Kietangarang)聚居之地。

五月 12 日西班牙艦隊在大雞籠嶼(今基隆市和平島或稱社寮島)登陸。

登陸不久,就在該地築城設堡,命名為薩爾瓦多(Castillo San Salvador),稱 現在之基隆港為 San-tisima Trinidad,即聖三港。

傳教士開始在社寮島工作,主要的傳教對象為當地的平埔族原住民,當時 由於基隆地區亦有不少來經商的漢人,而瑪蒂內神父通曉漢語,因此也向來經 商的漢人傳教。傳教地區由社寮島開始,逐漸拓展到淡水、關渡、台北盆地,並 延伸到宜蘭一帶。並在社寮島建立了天主教在台的第一座教堂,堂名為 Todas -los-Santos,即諸聖堂,可惜該堂並無留下任何遺跡可考。

由於當時環境險惡,平埔族各部落間時有衝突,不少傳教士來台後不久病 逝,有幾位則因協調族群之衝突而殉難,加上船難或海盜洗劫等意外,傳教士 的傳教之路極為艱困,隨時有生命的危險。

西元 1642 年,荷蘭軍攻破淡水,佔領台灣北部,西班牙軍隊撤離台灣,當 時有五位來不及隨軍撤離的道明會士及一名方濟會修士被荷軍俘虜後經台南遣 送爪哇的巴達維亞,正式結束天主教在台的傳教事業。這段期間,先後來台之道 明會士共 33 位,受洗的信友約 4000 名,受洗教友幾乎全為平埔族人。

二、再傳:天主教二度傳入台灣(1859~1895)

天主教再次傳入台灣,導因於中英鴉片戰爭。鴉片戰爭後,依南京條約,英 美、法三國可在中國傳佈基督宗教。咸豐八年(1858 年)簽訂之天津條約,天主 教和基督新教在中國的傳教工作更進一步得到保障。台灣安平、淡水、基隆、高雄 各港先後開放通商。羅馬梵諦岡教廷傳信部令道明會總會長派遣馬尼拉道明會士 前來台灣傳教。

西元 1859 年,道明會士郭德剛神父(Rev. Femando Sainz)奉命來台,先抵福 建廈門,再到高雄。隨行者有洪保祿神父(Rev. Angel Bofurull)、三位中國籍傳教 員楊篤、蔡向、嚴超,修生瑞斌,及教友李步壘、李嚴鳳一家人。

1859 年 5 月 18 日,郭德剛神父一行人安抵打狗(今之高雄),於 6 月 10 日始 租得棲息之所,開始展開在台的傳教工作。十二月下旬,郭神父始以六十二圓購 買前金靠海岸邊之一筆土地,用竹子和稻草搭了一間草屋充當克難臨時聖堂。此

(3)

即為天主教二度來台傳教首建的第一座教堂(前金教堂),即座落在高雄女中 旁之高雄教區主教座堂玫瑰聖母堂。

1861 年,郭神父帶著傳教員楊篤至平埔族的部落萬金傳教。萬金傳教之初

,遭受鄰近客家人的造謠與阻撓,十年內,教難紛爭不斷,所幸教友們同心協 力,克服種種挑釁與磨難,教會日益茁壯。1870 年 12 月 8 日,萬金新建教堂聖 母無染原罪始胎堂正式落成,此教堂雖於 1960 年整修,但主體結構未改,是台 灣現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堂(屏東縣萬巒鄉萬金村)。

1862 年,居住在高雄鼓山山腳之慕道者中有兩家族首先受洗,奠定高雄鼓山 地區傳教的基礎。1864 年,在前金至萬金中途的溝子墘開教,可惜該教堂屢次 被毀,慕道者被毆打,教難不斷,傳教工作終至中斷。

1866 年,教會傳至台南,並在當地辦理孤兒院。1872 年,天主教傳入竹仔 腳(彰化縣永靖鄉竹仔腳),但因人力不足而中斷。1875 年,應彰化廳羅厝庄居民 之邀,吳萬幅神父(Rev. Vicente Gomar)率領傳教員林水龍到羅厝庄,開始教會 的傳教事業。之後,又於 1876 年傳至沙崙,1877 年傳至埔姜崙等中部地區。

天主教傳至北部地區,導因於長老會信徒的邀請。1883 年,長老會信徒李 兼蕸南來羅厝,邀請天主教到台北傳教。經觀察後,1887 年,何安慈神父帶領 傳教員陳沛然及兩名教友同行,抵達和尚洲(今台北縣蘆洲),開始台北地區的 傳教工作。

 

之後,道明會士陸續拓展的傳教據點有高雄五塊厝(1881 年),台北大稻埕 (1888 年),雲林鹿寮(1889 年),台北淡水、雲林樹子腳、台南永康大灣村(1890 年),基隆八堵、雲林斗南(1892 年),台北瑞芳、四腳亭、彰化卓乃潭(田中)、

雲林斗六(1895 年)等地。

 

綜觀這段傳教歷史,傳教工作早期集中於南台灣,主因人手不足及交通不便,

加上官府及一般百姓對天主教傳教士的態度極不友善,因此傳教進展緩慢(政 治因素)。晚期,人們的誤解澄清,態度上的阻力較小。隨之而來的阻力是老百 姓的『物資主義』,除了錢之外,他們似乎不想別的東西(經濟因素)。本地人 只關心世上的事,對精神方面無所謂,也不管死後的遭遇,因而不在乎生活中 善惡問題。像結婚後若沒有子嗣就隨意離婚;有經濟壓力時,就賣個孩子,這是 基督徒不許做的事,所以一般人不願接受信仰(文化因素)。這是當時傳教士對 這時期的傳教工作所做的報告。

據 1889 年之教務統計,天主教建立聖堂七間,傳教所三間(其中兩間之前已 被毀),教友人數 1100 人。

(4)

三、日據時代之台灣天主教(1895~1945)

(一)台灣監牧區成立前(1895~1913)

台灣於 1895 年割讓給日本,各地義軍抗日,天主教常受誤會及波及(勾通 日軍或參與抗日),使天主教無法傳教,甚至教徒生命財產亦受威脅,有些教 堂也遭洗劫破壞。1896 年,各地才漸次恢復傳教。

1896 年以後,天主教持續推展其傳教工作,於 1896 年建西螺茄苳教堂,

1897 年傳至員林,1903 年羅厝設傳教師養成所,1905 年傳至台南新化,1910 年傳至彰化番子田、台中葫蘆墩(今台中豐原),1911 年傳至林杞埔(今南投 竹山), 1913 年傳至彰化二林。

1913 年 7 月 19 日,台灣監牧區成立。此時台灣全島共有臨時教堂十 八座

,傳道所廿一所,傳道師養成所一所。傳教士八名,童貞女三名,傳道員廿名

,傳道婦九名,教友 3438 人,其中以屏東萬金赤山地區之 760 人最多。

(二)台灣監牧區成立後(1913~1941)

台灣原隸屬福建教區,1883 年教廷劃分福建教區為福州、廈門兩教區,台 灣改隸廈門教區,但日據後,日本政府視此為中國政治力之延伸,因此,梵蒂 岡教廷傳信部於 1913 年 7 月 19 日通令成立台灣監牧區,正式脫離廈門教區,

並選任林崴才神父(Rev. Clemente Fernandez)為第一任監牧,1920 年之後由轉任 日本四國教區的楊多默神父(Rev. Thomas de la Hoz)返台繼其位,至二次大戰開 始止。

1889 年大稻埕建臨時聖堂,此堂於 1904 年改建新堂,歷時兩年完工。1908 年,因日本當局改劃市區及道路,這座才落成兩年之天主教堂乃遭拆除。1911 年換地重蓋, 1914 年完工,全國各地教友前來慶祝,連續三天舉辦佈道大會。

這就是今天之台北市民生西路主教座堂的前身。天主教堂因都市計劃變更被迫拆 遷之情況,由日據時期開始,至今仍在持續中。

1917 年(民國六年),台灣天主公教會財團法人聖徒會呈請日本台灣總督 府准予設立真福依美達女中,1922 年改名私立靜修女學校,日、台籍女生均收

。由林茂才神父任第一任校長,是天主教在台辦學之首創,該校亦是日據時代 台灣唯一之私立女學校。

根據 1934 年(民 23 年)之統計,全島計有教堂傳道所 32 處,宣教師 41 人,

(5)

教友台籍 6890 人,日籍 378 人,外國人 19 人,合計 7287 人。附帶事業有台北 傳道學校、靜修女學校、台中仁慈堂、高雄養生堂(孤兒院)。

1928 年多瑪斯神父教務報告中指出,傳教進度緩慢之原因,早期因時局動 盪不安,人力缺乏,方法不足。日本據台後,時局安定,進度仍緩慢,外在因素 為本地人的迷信、固執和偶像崇拜,另方面是資源匱乏和生活不便;內在因素則 是沒有適當的傳教方法和工具。大部份神父已超過五十歲,只有三位還算年輕。

傳教員男的表現平平,女的很出色;一來傳教工作不夠吸引有才能之男性,二 來男傳教員薪水不足以養家(大家庭)。至於新傳教方法──佈道大會,參加人 數多,成效卻難以捉摸,也令人失望,皈依者並不多。比較可靠的方法還是傳統 深入民間,更多接觸與交談才有可能。多瑪斯神父總結而論認為,世俗、貪欲和 罪惡是教會信仰的傳統死敵。本地人的觀念使傳教的工作困難重重,他們對無關 物質財富和世俗享樂的事,漠不關心。資源缺乏,人力不足也是原因。

(三)二次大戰期間的台灣天主教(1941~1945)

1941 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戰爭開始前,日本為了備戰,命令所有外籍 人士必須離開基隆、高雄,道明會傳教士只好暫時搬離工作地點。台灣監牧區 的署理監牧也改由日本籍神父里牋淺次郎(Rev. Satowaki Asajiro)接任,是第三 任的台灣監牧。

戰爭初期,外籍傳教士易被疑為間諜而遭監控或逮捕,傳教工作受監控。

戰爭期間,更因美軍轟炸台灣之故,教堂或教會建築物多有損傷,尤其大城市 尤甚。教會傳教工作暫時停頓。

 

日據時期台灣天主教會教務總計,自 1895 年至 1945 年來台之傳教士共計 36 人,截至 1941 年為止,全台計有本堂區 14 處,分堂 15 處,傳教所 22 所,

教友 9,737 人。

四、台灣光復後天主教發展概況(1945~ )

1945 年,二次大戰結束,日本戰敗,將台灣歸還中國,被監禁之外籍傳教士 重獲自由。隔年,日籍監牧里牋淺次郎被遣返日本,其職務暫交由本省籍涂敏正 神父代理,至 1948 年始由西班牙會士陳若瑟接任(Rev. Jose Ma. Arregui)。

1946 年,教廷正式成立中國聖統制,台灣屬福建教省,為宗座監牧區。台

(6)

灣的傳教工作,直到 1949 年大陸淪陷後,天主教隨國民政府撤遷來台,大批神 職及修女輾轉抵台後,台灣天主教的傳教事業才有新的發展。

 

(一)各教區成立及開教狀況

1949 年,因大陸遷台之傳教士急遽增加,教廷傳信部遂將台灣劃分為高雄

、台北兩監牧區。台北監牧區委由大陸來台的主徒會管理,首任監牧郭若石於 1950 年在台北華山天主堂宣誓就職,成立新的監牧區;高雄監牧區仍委由道明 會玫瑰省管理,仍由原台灣監牧陳若瑟續任。

1951 年,教廷宣布將高雄監牧區所轄之台中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 劃分,成立台中監牧區,委派瑪利諾會蔡文興神父(Rev. William F. Kupfer)負責

1952 年,教廷再宣佈將高雄監牧區所轄之雲林縣、嘉義縣劃歸新成立之嘉義 監 牧 區 , 當 時 駐 華 公 使 黎 培 理 舉 薦 原 山 東 洋 穀 教 區 主 教 牛 會 卿 (Most Rev.

Thomas Niu)負責。教廷同時宣佈成立花蓮監牧區,指派當時東北營口教區主教 費聲遠(Most Rev. Andrew J. Verineux)負責。

1952 年,在台灣成立中國天主教的第廿一教省,是為台灣聖統制之始,台北 升格為總主教區,郭若石監牧由教廷駐華公使黎培理來台祝聖為總主教。

1961 年,教廷有感於台灣教務之盛行,於是宣佈高雄監牧區升格為聖統制 之教區,由道明會士鄭天祥出任主教一職。同時將原高雄監牧區之台南縣市及 澎湖劃離高雄監牧區,成立台南教區,任命僑居羅馬傳教及教書的羅光蒙席為 該教區首任主教。原歸台北教區的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亦劃出成立新竹教區 首任主教由羅馬傳信大學秘書長杜寶晉蒙席(Rt. Rev. Msgr. Peter P.Z. Tou)出任。

台灣天主教的教區劃分,至此告一段落。

(二)天主教之發展與停滯

台灣天主教的傳教工作發展最迅速的時間為 1953 年至 1968 年,1968 年後即 呈現發展停滯之現象。

1945 年,台灣全省天主教堂及傳道所共計 52 處,傳教士 20 人,教友人數 10,900 人。1949 年,教友人數為 13,000 人,1951 年為 16,500 人,至 1955 年教 堂數增至 159 座,教友人數 48,517 人,司鐸 378 人。1961 年,成立七個教區,

教堂數增至 809 座,教友人數 200,110 人,司鐸 575 人,慕道者 45,750 人,至

(7)

1968 年,教友人數為 305,793 人,為台灣天主教徒人數的最高峰。

1963 年為台灣天主教而言是一明顯分界點,之後非信徒真正皈依為天主教徒 人數逐漸減少。影響教友人數增減的因素轉為教友人口遷徙以及堂區教友自 然死亡之人數為關鍵。1960 年後,台灣地區鄉村人口大量移入都市,也影響到 天主教的發展。

這十五年期間,天主教在量上的急遽成長,可歸納為幾個重要原因:

1. 國民政府的憲法基本政策主張宗教自由,對基督宗教採寬容態度。

2. 政府和教會的反共立場一致。

3. 大陸淪陷,大量神職人員輾轉來台,宗教專業人員增加,尤其外籍外方傳教 修會大量來台。

4. 大陸籍天主教徒隨政府播遷抵台。

5. 大陸省籍人士來台之處境,時局不安,生活困苦,宗教需求強烈。國籍神職 以外省籍居多也是原因之一。

6. 原住民的皈依。原住民皈依天主教者超過 10 萬人,佔了天主教徒人數的 1/3 強,是天主教徒人數激增的主因。

至於天主教之傳教工作至 1968 年後即停滯,究其因,可分教會外及教會內 兩大部分來說明:

1. 社會文化之變遷(世俗化)

經濟狀況改善(經濟發展)。

中國文化及中國人拒斥西方宗教的持續性表現,即禮儀之爭、不平等條約的 負面影響並未完全消除,特別是知識份子層面。

台灣傳統民間信仰的強大持續力。

城鄉的遷徙,人口流動的結果,使許多天主教徒流失。

2. 教會本身之因素(未本土化)

神職為主,信徒被動的教會結構。

救濟品發放的結果,造就為數可觀的麵粉教友,信仰不夠堅定。

傳教員素質不齊。由於發展太快,人才培育不及所導致。而教會留不住優秀 人才,特別是男的傳教員,是主要原因之一。

神職人員的精神、能力和特質。特別是神職人員的老化、省籍因素及語言之 限制,國籍神職對天主教本土化的努力,一直未能切合台灣社會的現況及 需要。

直到目前為止,台灣天主教各教區主教除嘉義教區由本省籍神職擔任主教外,

其他教區仍由大陸籍神職擔任主教一職,台灣天主教走向本土化的速度相當緩 慢。1998 年,台灣第一位原住民的輔理主教曾建次主教在花蓮教區被祝聖,台 灣天主教向本土化的努力再跨出重要的一步。

據 1997 年台灣天主教教務統計總表之統計,台灣有總主教四人、主教九人

、神父 731 人、修士 365 人、修女 1116 人、傳教員 274 人、教友 299319 人。

(三)天主教修會發展概況

1945 年以前,台灣天主教的傳教工作全由道明會玫瑰省一個修會負責 。 1949 年後,原先在中國大陸傳教的各修會,陸續輾轉加入,協助各教區的傳教 事業,他們的投入,對台灣地區的傳教工作影響至巨。

(8)

如今,台灣天主教有男修會 30 個,女修會 58 個,男女會士共 1582 人。這批 優質的傳教工作者,造就了台灣天主教傳教的熱潮。

(四)天主教教育、文化、醫療及社會服務工作概況

日據時代,天主教開始在台辦學,1949 年後,許多來台的修會團體除了傳教 工作外,並先後投入教育、文化、醫療及社會服務工作,成為輔助傳教工作 的多元化媒介,深入社會各階層及各領域。

1. 教育事業

教育工作是天主教傳福音的一環。天主教在台的教育事業涵蓋各階層,從大 學到幼稚園都有。大專院校包括輔仁大學、靜宜大學及文藻語專,中學有台北的 靜修女中、光仁中學、徐匯中學、聖心女中、崇光女中、文德女中、方濟中學、達人 女中、桃園的振聲中學、新竹的磐石中學及曙光女中,台中的曉明女中、衛道中 學,彰化的文興高中,斗六的正心中學,嘉義的輔仁中學、宏仁女中,麻豆的黎 明中學,台南的聖功女中、德光女中,高雄的道明中學、明誠中學,花蓮的海星 中學等 28 所。職校方面有基隆的聖心工商,新店的耕莘護校

,新埔的內思高工,嘉義的崇仁護校,台東的公東高工等 8 所。小學方面有台北 的道明小學、光仁小學、聖心小學,竹東的上智小學,台中的育仁小學、台南的 寶仁小學、高雄的道明小學,花蓮的若瑟小學等 10 所。幼稚園則分布全省各地,

共 209 所。

2. 文化事業

天主教的文化事業包括出版社、週刊社、月刊社、節目製作及電台等。計有光 啟、思高、上智、聞道等 7 個出版社,教友生活、善導 2 個週刊社,見證、恆毅等 11 個月刊社,光啟社等五個視聽節目製作機構,以及益世、中聲兩個廣播電台。

3. 醫療服務

天主教的醫療院所分布極廣,特別是在較偏遠的地方,都可見其醫療人員默 默為需要的人服務。如新店的耕莘醫院、羅東的聖母醫院、馬公的惠民醫院

、虎尾的若瑟醫院、嘉義的瑪爾定醫院、高雄的聖功醫院、台東的聖母醫院等共 12 所,小型診所則有 16 所,有些醫療院所轉型為社會更需要的人服務。

4. 社會服務機構

台灣天主教的另一特色即是對弱小及貧窮弟兄的服務事業,包括老人服務的 安老院所 10 所、智障服務的機構 21 所、肢障服務機構 9 所、聽障服務機構 1 所

、視障服務機構 1 所、勞工服務機構、未婚媽媽之家、美滿家庭服務、兒童服務、心 理諮商中心 6 所。其他如痲瘋病、愛滋病患、監獄受刑人等,都有專人為其服務。

貳、基督新教在台傳教史

基督新教傳至台灣,如同天主教一般有前後兩個主要時期,第一個時期始於 1624 年荷蘭據台時期,隨 1661 年荷蘭人離台而結束。第二時期肇端於 1860 年由 廈門來台宣教之杜嘉德,1865 年英國長老會始正式派遣傳教士抵台傳教,1871 年加拿大長老會亦派遣傳教士前來,分據台灣南北兩端。日據時,則有從日本來

(9)

的新教教派傳入台灣。光復後,由大陸輾轉而來的新教教派更是在台灣形成百家 齊放的盛況。本文就此四個時期分別敘述之。

一、第一次接觸(1624~1661)

1624 年,荷蘭人佔領台灣,將台灣歸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管轄。

1627 年,荷蘭派第一位傳教士甘迪究士 (Rev. Georgius Candidius)至安平

(熱遮蘭城),正式展開新教在台的傳教事業。當時的傳教對象,主要以台南一 帶的西拉雅族為主。1631 年,第一批信徒 50 人受洗,1633 年,西拉雅族新港 (台南)

、麻豆、蕭壟(佳里)、大目降(新化)、大武壟(善化)、目加淄灣(木柵)六大社皈依基 督教。對平埔族的傳教工作在荷蘭人的恩威並施的情況下,進展頗為順利。

荷蘭時期新教的傳教工作之特色是宗教與教育並行,教育之目的為傳教,

因此,宣教士以羅馬拼音教平埔族人拼寫西拉雅族語言,為的是佈道及讀經之 用。因為宣教士的努力,成功地創造出了西拉雅族的拼音文字,除了翻譯聖經外 亦成為和漢人立契約時使用的文字,後世稱之為「新港文字」,此文字在荷蘭離 台後的一百年,在平埔族和漢人立的契約中依然可見。

1658 年,荷蘭在台總督發佈(鞭打逐出偶像者之令),企圖加速瓦解原住 民之原始信仰。1652 年,西拉雅族女巫師 250 名,被荷蘭東印度公司當局下令 放逐,不准回家。其中二百多人死於郊野,倖存者僅 48 人,此舉引起在台宣教 士之不安,更引起當地居民之反感。

此時期,前後有 28 人次的宣教師蒞台,佈教期間前後有 35 年之久,新教 之勢力北至鹿港附近,南至鳳山、屏東。1661 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荷人所傳 之基督新教亦隨之中斷後消失。

二、基督教長老會的傳入與發展

天主教道明會士郭德剛神父抵台後的隔年,即 1860 年,英國蘇格蘭長老會 駐廈門宣教師杜嘉德牧師(Rev. Carstairs Douglas)亦前來台灣佈教。之後,長老會 英國及加拿大差會前後派出傳教士抵台傳教。

1865 年,英國長老會正式派馬雅各醫生抵安平,開始長老會在南台灣之醫 療傳教工作,1867 年,首任長老會牧師李庥(Rev. Hugh Ritchie)抵台主持教務 。 1872 年,加拿大長老會宣教師偕叡理(Dr. George L. Mackay)抵台,先經高雄,

與李庥牧師協議,以大甲溪以北為界,旋即於 1872 年抵淡水,開始北部地區的

(10)

傳教事工。南北兩教會初期各自獨立發展,直到 1912 年才南北合一。

(一)南部長老會 1、初期 (1865~1895)

1865 年六月 16 日,馬雅各在台灣府城西門外租屋,正式開始傳教醫療工作。

剛開始並不順利,只好轉往打狗旗後,隔年,在旗後建禮拜堂。馬雅各醫師初期 的傳教對象以平埔族人居多,且常見集體皈依之現象(家族性皈依),此現象 易形成個人靈修狀況的缺失。1870 年,長老會傳至埔里,1873 年在烏牛欄建立 禮拜堂。1871 年德馬太醫師加入醫療傳道之工作,長老教會傳入台灣初期

,醫療傳道為其特色,也是奠基成功的重要因素,北部長老教會亦然。

除了醫療傳教的工作外,在教育文化工作上,長老會也有相當傑出的表現

。1871 年來台的甘為霖博士(Dr. William Campbell)在台灣傳教達 47 年之久,建 樹極多。甘為霖學問淵博,著作等身,影響深遠,尤其是《荷蘭治下的台灣》

(Formosa Under The Dutch,1903 年)及《廈門音新字典》(1913 年)兩書。另一特殊 貢獻乃是推展盲人教育,其自英國引進盲人點字教材,於 1891 年創立盲人學校,

為台灣的盲人教育開期端。

 

1874 年,南部教會在打狗舉行第一次長執及傳教師協議會,該年,巴克禮 牧師(Dr. Thomas Barclay)抵台接替李庥牧師。1876 年,巴克禮牧師創設台南神 學院,為培育本地傳道牧師奠下基礎。1885 年,巴克禮牧師創辦台灣教會公報 社,並發行(台灣府城教會報),此即(台灣教會公報)的前身,為教會文字 傳播之始。1876 年,長老會設宣教中心於台灣府,1877 年成立台南教士會。1880 年推行白話字,以解決文盲對傳教工作的阻礙,白話字即是以羅馬拼音方式將 民眾的口語化為文字,以閩南語為對象,此白話字成為長老會的特色,也相當 程度的維繫了台灣教會的內聚力和本土性。1885 年即開始以白話字出版傳教文 獻,包括(教會公報),此傳統一直到 1969 年國民政府的禁止使用後才中斷。

1883 年,設長榮中學,以充實神學訓練的基礎,此即長榮中學的前身。1887 年,成立台南女學校,即現今長榮女中之前身,此校是台灣現代學校的發軔。

2、日據時期(1895~1945)

馬關條約後,長老教會陷入兩難,一方面,一般民眾懷疑基督徒勾結日本 軍隊;另一方面,日本人也懷疑基督徒參與抗日活動,因而發生嚴重的傷害事 件。

(11)

1896 年,南部已有 44 所教會,信徒 1400 餘人,已設立中學、女學各一所。

於是年,正式成立首屆南部中會,稱台南長老大會。

1895 年,剛來台的梅監霧牧師及蘭大衛醫生(Dr. David Landsborough),就 在彰化一帶開始傳教醫療工作。1897 年,為醫院購置建地動工,1899 年完工啟 用,此即今之彰化基督教醫院。

1898 年,南部教會封立潘明珠為牧師,為南部長老會的第一位本籍牧師。

隨後一直到光復前,南部教會共封立 85 位本地牧師。

1900 年,原台南醫館遷入新建的新樓,此後即改稱新樓醫院。

1915 年,長老會創立五十週年,牧師吳希榮提出本地教會應自治、自傳、自 養,獲多位牧師支持。至 1930 年,正式成立高雄、台南、嘉義、台中四中會,展 開教會本土化的新紀元。

1930 年,南部長老會共有 107 個教會,30 名牧師,56 名傳教師,陪餐信徒 7,488 人,小兒信徒 6,375 人,獻金 71,748 元,比日據時代剛開始時增加 3-4 倍,

此高度的成長與教會組織之變革有密切關係。

這段時期,巴克禮牧師白話字翻譯聖經工作陸續完成,新約聖經由 1913~

1916,歷時三年完成;舊約聖經則於 1927~1930 年翻譯完成。1923 年,《廈門音 漢英大字典增補篇》出版,是傳教士學習閩南語的最佳工具書。

1928 年,成立台南女神學院,開始培育女性傳道人員。

(二)北部長老會

1、開教初期(1872~1895)

北部長老會負責區域為大甲溪以北,由加拿大長老會開始傳教,主要以偕 叡理牧師為主,和南部多半以合作方式進行的策略不同。

1872 年,偕叡理牧師在淡水租屋,開始傳教。隔年施洗第一批信徒 5 人。

1873 年,在五股坑建立北台灣第一個禮拜堂。淡水醫館創立。同年,教會傳至苗 栗新港社、獅潭、和尚州等地。之後,教會陸續向外傳播,依序傳至三重埔(今 南港)、八里、秎新店(1874 年),大龍峒(1875 年),後埔仔、山峽(1876 年),新竹 (1878 年)等地。

(12)

1872 年至 1881 年止,共建立 20 個教會,養成本地傳教人員 20 名,皈依信 徒 300 名以上。對於傳教人員的訓練,採邊傳教邊訓練,教導範圍涵蓋各方面知 識之探討。傳教方式則採醫療傳教,特別是治瘧疾的西藥奎寧及拔牙。

1878 年,偕叡理牧師和五股坑張聰明小姐結婚。1880 年,在淡水開設「偕醫 館」(Mackay Hospital),係由美國底特律馬偕夫人為紀念其先生馬偕船長,捐三 千美金在淡水蓋醫院,取名馬偕醫院,成為台灣北部最早的西式醫院,此即今 日台北馬偕醫院的前身。

1882 年後,北部長老會有另一階段的發展。1882 年至 1891 年止,北部長老 會又設立 49 個教會,此時期,主要傳教目標在葛瑪蘭平原的平埔族。平埔族感 情豐富,容易接受基督信仰,集體皈依,但不持久。

1882 年,興建理學堂大書院,命名「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以紀念偕 牧師故鄉的捐款者,此乃北部長老會最早的神學校,此即台灣神學院的前身。

1884 年中法戰爭爆發,教會又受波及迫害。

截至 1893 年,北部長老會建立 60 所教會,一所醫院,一所學校,皈依信 徒 2,641 人。

 

2、日據時期(1895~1945)

1895 年,台灣割讓日本,教難又起,信徒被殺或失蹤者 735 人。

1901 年,偕牧師逝世,享年 58 歲。其職務由吳威廉牧師(Rev. William Gauld

)繼任。1904 年,北部長老會向加拿大母會提出教會自治申請,獲準成立台北中 會。同年,制定聘請牧師規則,使得牧師封立制度化,進而推展教會自治。教會 自養方面,中會先後議定各種辦法,使信徒奉獻日益增加,由 1907 年的 4,200 餘元增至 1921 年的 28,600 元,更成立財團法人,厚植財力。在自傳方面,中會 議定創設傳道更任部、傳教師總會及傳道局,全力推展教會的自治、自養、自傳。

1914 年,淡江中學設立。1915 年,興建女學校新舍,此為「純德女中」之前身。

 

三、日本傳來之基督教(1896~1945)

甲午戰後,日人佔據台灣,來台的二萬日本人當中,也有不少基督徒,因 而開啟了日本基督教的傳入。

(13)

日人中村慶治從軍來台,退伍後自願留台服務,並請求日本基督教會傳道 局派懂英文之青年宣教師來台。1896 年,日人河合龜輔牧師由基隆上岸,暫借 馬偕所管北部長老教會艋舺教會集會,此為日人基督教徒來台傳道之發端。

日本基督教會、日本組合基督教會、日本聖教會、救世團、日本美以美教會、

日本聖公會、第七日再臨團等七教團,先後來台傳教。其中除聖教會外,其他教 會信徒一直都以日本人為主,因此日本戰敗後,這些教會即結束其在台的傳教 工作。

四、國民政府時代基督教的整體發展(1945~ )

依量而論,光復後的二十年,是基督新教的成長時期(1945~1964)。

依《台灣省通誌》之資料,1945 年以前,台灣地區共有基督教教堂 238 座。

其後逐年發展,1949 年有 352 座;1964 年增為 1,796 座;1978 年續增至 2,303 座;1997 年增至 2,683 座。

若依教友人數而論,1950 年時教友人數近 70,000 人,其中長老會佔 60,000 人、

真耶穌教會有 8,745 人、聖教會有 200 人。至 1964 年信仰人數激增至 278,700 人,

15 年期間增加超過二十萬人。到 1979 年,更增加到 360,000 人,截至 1997 年,

信仰新教的人數已達 422,000 人,且在持續增加中。

這段傳教的高潮期,原住民及外省同胞之皈依基督教是造成 1952~1964 年 間教會增長的主要因素。閩南地區教會在這段期間也有實質增加的現象,只是比 例上較不明顯。客籍人士在接受基督教方面比較不那麼容易,原因有兩種可能,

有的教會人士認為這是由於客家人比較保守,傳統力量大,阻礙外來宗教的傳 入;另有一說認為在早期傳教過程中,宣教士及傳道人多不會講客語,對客家 村莊之傳教不但起步慢,也不甚積極之故。

1965 年後,基督新教亦曾面臨教會發展之停滯期,這段停滯與台灣都市之 發展密切相關。可能由於基督新教本質上多少是都市性的,因此,都市人口的集 中,讓基督教有了新的發展機會,帶來民國 62 年以後的持續成長,如許多都市 原住民教會的建立等等,至於為何天主教停滯,新教卻能持續發展,真正原因 為何,尚待進一步釐清。

1.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1945 年台灣光復時,長老教會約有六萬信徒,為天主教徒之七倍有餘。之 後,1952 年~1964 年為長老教會的快速成長期;1965 年~1973 年為發展停滯期;

1974 年以後為持續成長期。

(14)

1950 年代的快速成長期,各教派皆然,差別不大,促成此快速成長的主 因很可能是社會經濟狀況使然,如政經的不穩、大量難民的移入及原住民的集 體皈依使然。這段期間,台灣長老教會從 228 之後積極參與台灣社會的民主化運 動,從 1971 年的「國是聲明」、1975 年的「我們的呼籲」,到 1977 年的「人權宣 言」,對台灣的獨立自決及國家前途的關懷,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2.台灣聖教會

國際宣教會在戰後對台灣聖教會大力支助,協力創辦中台神學院,培訓傳 教人才。但台灣聖教會發展的自主性高,不受國際宣教會之影響。

聖教會的重心多在都市,成員也多半以公、教、商為主,是一個中產階級的 教會。1926 年即設立教堂,傳教的主要對象是閩南人及原住民。

3.真耶穌教會

真耶穌教會為中國人魏保羅等所創立,創立地點在北京,屬靈恩派教會。真 耶穌教會與外國總會及其他主流教會並無往來,以真正的復原教會自居,不承

其他教會。

1920 年代,在福建漳州有幾位長老會信徒改信真耶穌教會,於 1926 年引張 巴拿巴、郭多馬等人來台傳教,先在彰化沿海和美、線西一代傳教。

1945 年,真耶穌教會已有 21 個會所,信徒 3,832 人。戰後發展更為迅速。光 復前,主要的傳教對象是閩南人,1946~1960 年間,主要的傳教對象在山地社 會,1969 年後,又以平地社會為主要傳教對象。在傳教策略上相當靈活,這和 其組織制度有關。

真耶穌教會在組織上傾向民主,同時總會權利又很大,於是造成高效率又 能維持合理溝通管道的教會。截至 1980 年,共有教堂 198 所,信徒總數 36,622 人,是僅次於長老會的第二大教派。

1948 年後,來台傳教的新教教派增多,到 1959 年,共有 52 宗派傳入台灣,

目前已超過百個教派。

五、基督教教育、文化、醫療、社會服務事業概況

(15)

基督新教的最大特色在醫療傳教及辦教育,特別是神學教育,此外,在文化 宣教及社會服務事工上,亦可見其投入。

1. 教育事工

基督新教從荷蘭時代開始即相當重視對當地人的教育工作,以迄於今。

目前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中,基督教創辦的大學有東海大學、中原大學、東吳大 學、真理大學、長榮管理學院等五所,技術學院有聖公會的新埔技術學院,中學 則有長榮中學、長榮女中、淡江中學、滬江中學、金陵女中、衛理女中、協同中學等 幼稚園更普及各教會。

在教育工作上,基督新教尚有為數可觀的神學院分布在全台各地,其中隸屬 長老會的有台南神學院、陽明山的台灣神學院及專門培育原住民教會事工的玉山 神學院等,皆有悠久的歷史。其他各教派的神學院或基督書院更是四處林立。

2. 文化事工

基督新教的文化事工方面,非常活躍及傑出,成立了許多出版社、雜誌社、

週刊社等,也有可觀的電視、電台節目的推出。

其中,較著名的出版社有道聲、福音書房、聖光書室、見証書室、懷恩堂書房 主恩服務社、智慧書局、和平書房、校園福音團契、聖經公會等。雜誌社方面則有 曠野、宇宙光、祭壇雜誌、耶和華見証人、新生命、主力福音、佳美之音...等。

較著名的周刊有(台灣教會公報)、(基督教論壇)等。

3. 醫療事工

台灣長老教會係以醫療傳道開始在台的傳教工作,且早期的傳教士幾乎都具 醫師身分,因此醫療事工程了基督新教在台灣的最大特色,遍佈各地的基督教 醫院皆是,而且都已具悠久之歷史。

其中較著名的為台北的馬偕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埔里基督教醫院、台南新 樓醫院、屏東基督教醫院、花蓮門諾醫院、台東基督教醫院等。

4. 社會服務事工

基督教的社會服務事工在台灣最著名的首推世界展望會,近幾年的饑餓三

(16)

活動成為其援助貧窮國家之代表,獲社會各界之肯定。此外,芥菜種會的育幼院 等兒童服務事工,盲人重建的視障服務事工,屏東伯大尼的智障及肢障服務事

,善牧基金會的雛妓救援工作,勞工、漁民的服務,監獄受刑人的更生團契,幫 助戒毒的福音團契,為同性戀服務的義光教會,其他如基督教互談會等各種社 會服務事工,皆極具特色。

結論

基督宗教再度傳入台灣迄今,已近 150 年。前一百年,雖然傳教士們非常努力 的傳播基督信仰,但是當時台灣社會對這批遠道而來的傳教士並不歡迎,因此

,整個傳教工作進展極為緩慢,成果也相當有限。

近五十年,基督宗教在台灣傳教工作拜大陸淪陷之賜,進入狂飆期,使得台 灣這片土地的皈依人數不斷攀升,雖然如此,但信仰基督的人數和整個台灣人 口結構相比,基督宗教在台灣仍舊是少數人的宗教。只是這少數人的宗教,卻對 台灣的民主,以及教育、文化、醫療、社會服務等工作,做出不可或缺的貢獻。

面對廿一世紀的來臨,基督宗教在台灣的傳福音工作,面對兩岸的互動,

台商積極赴大陸投資,而當年從大陸輾轉來台的傳教士及各差會,亦呈現相當 明顯的大陸熱,並相繼投入可觀的人力物力到海峽對岸傳教,這個新局勢的發 展,對基督宗教在台灣的發展會造成何種影響,特別是對台灣天主教發展的影 響,值得觀察。

參考書目:

專書:

1. 江傳德編纂,《天主教在台灣》,善導週刊社出版,1992。

2. 陳嘉陸譯,大國督著,《台灣 天主教小史》,杉田書店,昭和 16 年。

3. 《天主教來台傳教一百年簡史》,天主教高雄教區出版,1960。

4. 黃德寬譯,《天主教在台開教記》,光啟出版社,台北‧1991。

5. 《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宗教篇,第一冊,台灣省文獻會編印,

6. 董芳苑著,《宗教與文化》,

專論:

1. 古偉瀛著,(十九世紀台灣天主教(1859-1895)──策略及發展),《台大歷史 學報》第二十二期,民 87 年 12 月,台灣‧台北,頁 91-123。

2. 古偉瀛著,(台灣天主教史:史料與研究簡介),台灣基督教史研討會論文 集,頁 133-151。

3. 翁佳音著,(十七世紀的台灣基督教史),台灣基督教史研討會論文集,頁 21-3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基督教此時早已是羅馬的國教,在東歐地區中可 以說是最有組織與影響力的宗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

而幽精使人喪命。七魄是指尸狗、伏矢、雀 陰、吞賊、非毒、除穢與臭肺。三魂與七魄在

順德聯誼總會梁潔華幼稚園 吳少明校長 中華基督教會福幼第二幼稚園 謝秀貞校長 大埔循道衛理幼稚園 李心妹主任

西元 1624 年至西元 1633 年台灣海峽海盜橫行,中國帆船過來台灣的並不 多,同一時間,荷蘭人又因「濱田彌兵衛」事件與在台灣貿易的日本商人發生衝 突,導致在西元

人物及身份 鄭和、明朝使臣 哥倫布、航海家 航線 劉家港 — 非洲東海岸、紅海沿岸 西班牙—巴拿馬群島 時間

軍備局上校組長楊東山及副組長王宗德等軍方人士違背 職務之行為,與袁肖龍期約 600 萬元晉升上將之賄賂及交 付音響、西裝等賄賂,交付鍾永祥 47

( Religion,Theology, and American Pubilic life, 1993 年)一書中,提出過於私人 化的神學應該具有更多公共性的問題,而西班牙宗教社會學家何塞 •

1616 年,努爾哈赤建國號金(史稱後金),以七大恨告天,向明開戰。他隨後得 到連串的勝利,包括 1619 年的薩爾滸之役,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