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基本能力模擬試題 小學六年級 中文科 聆聽評估 試卷一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基本能力模擬試題 小學六年級 中文科 聆聽評估 試卷一"

Copied!
21
0
0

全文

(1)

基本能力模擬試題 小學六年級 中文科  聆聽評估

試卷一

學生須知:

1.  在第 1 及 3 頁的適當位置貼上電腦條碼。

2.  本卷共有 8 頁,全部題目均須作答,評估時限約 25 分鐘。

3.  必須在答題簿內的適當位置作答。

4.  不得在框線以外書寫任何文字、符號。

5.  話語內容只播放一次,學生可在答題簿內指定位置摘記要點。

6.  每部分話語完結後,設有答題時間。

7.  在下面填寫學生姓名、班別及班號。

作答說明:

選擇題 — 選出正確的答案,並用 HB 鉛筆把該選項的圓圈塗黑和塗滿。如:

例子(一): 例子(二):

A A

B (四選一) B

C C (五選二)

D D

E

學生姓名:     班別:     班號:

全港性系統評估

請把電腦條碼貼在方格內

部分 分數

第一部分

(題 1 — 題 11) ╱ 14 第二部分

(題 12 — 題 20) ╱ 12

總分 ╱ 26

樣本

(2)

可在此欄摘記要點

請勿在此書寫。

基本能力模擬試題.六年級.中文科 3

請勿在此書寫。

請把電腦條碼貼在方格內

話語內容分為兩部分,每部分只會播放一次。

細心聆聽話語內容,回答第 1 - 11 題。

  1.  爸爸從哪兩方面指出垃圾掩埋場對將軍澳區居民的 影響?

      A.  交通擠塞        B.  蚊蟲滋生       C.  樓價下跌       D.  噪音污染       E.  空氣污染 

  2.  對於擴建垃圾掩埋場一事,柏浩有甚麼看法?

    柏浩認為

      A.  政府要聆聽市民的反對聲音。

      B.  政府應考慮興建新的垃圾掩埋場。

      C.  政府應擴展現有垃圾掩埋場的範圍。

      D.  政府要減少運送廢物至垃圾掩埋場。

  3.  媽媽舉出台北、首爾和東京的例子,主要目的是       A.  讚揚東京的廢物處理政策十分成功。

      B.  指責香港人丟棄廢物的數量比鄰近城市多。

      C.  提出香港要效法鄰近城市的廢物處理政策。

      D.  指出香港政府應宣傳減少丟棄廢物的信息。

第一部分

註:垃圾掩埋場即 「堆填區」。

樣本

(3)

可在此欄摘記要點

請勿在此書寫。

4 試卷一

請勿在此書寫。

  4.  對於台北實施「固體廢物按量收費」,爸爸有甚麼 看法?

    爸爸認為

      A.  香港應推行固體廢物按量收費。

      B.  台北市民不能自覺地把廢物分類回收。

      C.  台北的減廢政策有效,成功關閉所有焚化爐。

      D.   香港物價昂貴,不宜在現階段推行廢物按量 收費。 

  5.  柏浩從哪一方面認為「固體廢物按量收費」十分值 得推廣?

      A.  成本       B.  公平        C.  方便       D.  節能

  6.  為甚麼媽媽認為「用者自付」是可行的方法?

      A.  能用作填海的物料大幅減少。

      B.  近九成的家居廢物被循環再用。 

      C.  建造業界願意繳付處置廢物的費用。

      D.   過往推行「建築廢物處置收費計劃」十分成功。

  7.  下列哪一項不是爸爸認為香港政府不易推行「固體 廢物按量收費」的原因?

      A.  市民不想額外支付費用。 

      B.  處理廢物的費用十分昂貴。 

      C.  廢物按量收費仍在試驗階段。

      D.  市民認為政府應該負責處理廢物。

註:垃圾掩埋場即 「堆填區」。

樣本

(4)

基本能力模擬試題 小學六年級 中文科  說話評估

試卷一

學生須知:

1.  本評估共有兩題。

2.  全部題目均須作答。

3.  細心閱讀題目一,你有三分鐘時間準備,然後根據題目的要 求作口頭報告,限時一分鐘。

4.  細心閱讀題目二,你有一分鐘時間準備,然後根據題目的要 求和同學進行討論,限時三分鐘。

全港性系統評估

部分 分數

口頭報告 ╱ 50 小組討論 ╱ 50

總分 ╱ 100

樣本

(5)

基本能力模擬試題.六年級.中文科 3

一  口頭報告

請根據以下的題目作口頭報告。

話題: 請你把一次盡了力卻得不到圓滿結果的經過和感受報告出來。

二  小組討論

請根據題目的要求和同學進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你可以盡情發揮,說 出自己的意見。

話題: 有人認為香港學生讀書壓力大,建議家長讓兒童每天遊戲一小時。你 支持還是反對?你有甚麼看法? 

• 全卷完 •

樣本

(6)

基本能力模擬試題 小學六年級 中文科  閱讀評估

試卷一

學生須知:

1.  在第 1、3 及 5 頁的適當位置貼上電腦條碼。

2.  本卷共有 11 頁,全部題目均須作答。

3.  評估時限為 35 分鐘。

4.  必須在答題簿內的適當位置作答。

5.  不得在框線以外書寫任何文字、符號。

6.  在下面填寫學生姓名、班別及班號。

作答說明:

選擇題 — 選出正確的答案,並用 HB 鉛筆把該選項的圓圈塗黑和塗滿。如:

例子(一): A 例子(二): A

B (四選一) B

C C (五選二)

D D

E 填充╱短答題 — 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學生姓名:     班別:     班號:

全港性系統評估

請把電腦條碼貼在方格內

題號 分數

題 1 — 題 11 ╱ 13 題 12 — 題 20 ╱ 12 題 21 — 題 25 ╱ 6

總分 ╱ 31

樣本

(7)

請把電腦條碼貼在方格內

請勿在此書寫。 請勿在此書寫。

基本能力模擬試題.六年級.中文科 3 25 10

15

20 5

閱讀下面的文字,然後回答問題。

  我小的時候不怕黑,不怕大的聲響。最恐懼的一件事,就是繫鞋帶兒。

我覺得這是世上最精巧的活,大人們的手指像變魔術似的,三纏兩繞,就 打出一個黑蜘蛛的結。老師一邊打結一邊說:「叫你們的家長甭買帶帶兒的 鞋,怎麼又買來了?」一副很勞累的樣子。於是我認定繫鞋帶兒是個苦活。

  我費了很長時間學打那個神祕的結。我先是把它拆開,這是很容易的一 件事。但拆開之後完全不知道怎樣再扭結到一塊,我第一次明白了破壞一件 東西是很簡單的,要恢復它就複雜多了。

  只好再去找老師。她嘟囔了一句,一個女孩子還這麼淘氣,把鞋帶兒都 蹬開了。然後就飛快地打個寶貴的結兒。我目不轉睛地看着她粗大的手指像 掏耳朵眼似的比畫了兩下,那兩根原本孤立的小黑蛇就死死地黏在一起了。

  我覺得我記住了那個過程。我勇敢地第二次拆開了那個結。我費了很長 的時間練習,蹲在地上,直到頭暈眼花。我用老師的打法,卻打不成同樣的 結。只好試驗其他新奇的打結法,結果要麼完全不是一個結,鞋帶始終是兩 根互不相干的麪條;要麼就是它們凝結得太緊密,像個破不出的謎語。

  我很想把自己的過失永遠地掩蓋過去。可是不行,只有帶着死結去見老 師。她粗暴地說:「你怎麼這麼笨?連鞋帶都不會解!」

  她的確是費了很大勁兒才解開了死結,有一瞬,她氣得幾乎要找剪子剪 斷它們。那一刻,我好害怕而且傷心。我覺得是我害了鞋帶兒們。

  我真正學會繫鞋帶兒,是在偶然間看到老師給別的小朋友操作這一過程 時,我恰好站在老師的背後,一切都那麼清晰明朗。我不知道應該算是自己 太笨還是老師考慮得不夠周到──平日她給我們繫鞋帶兒,都是蹲在我們的 對面。而要學會某項技藝,你必須和老師站在同一方向。

  我終於打出了一個惟妙惟肖的結。我把腳翹得高高,彷彿要把經過我面 前的人都絆一個跟頭。鞋帶兒快樂地聳立着,等着人們發現這一驚人的事 件。但是可惜得很,無論我怎樣暗示,大家都不表示驚奇。我只有到老師那 裏毛遂自薦,我想就算別人都拿這件事不當回事,我的老師應該由衷地高 興。別的不說,起碼她以後不用辛辛苦苦地為我繫鞋帶兒了。

  老師看了我的鞋帶兒一眼,又看了我一眼,說:「你早就該會了。」我 立刻從成功之後的喜悅墮入冰河。我至今感謝我這位老師,她使我極幼小的 時候就懂得了,有時候你自以為十分輝煌的成就,在別人眼裏是理所應當的 平淡。

(節錄自畢淑敏《鞋帶兒》。為便於設題,部分文字曾經刪改。)

30

樣本

(8)

請勿在此書寫。 請勿在此書寫。

4 試卷一

從文中找出適當的詞語填在第1題的橫線上,使句子的意思完整。

  1.  別以為韓先生是個普通的老伯伯,其實他退休前是著名的魔術

師,精通各種高超的表演  。

  2.  文中哪一個詞語形容作者認為學會繫鞋帶兒是非常好、非常突出 的一件事?

     

  3.  文中第一段主要是指出 

    。

  4.  文中第三段主要是

      A.  指出老師十分樂意幫助學生。

      B.  交代老師替作者繫鞋帶兒的原因。

      C.  講述作者請老師幫忙繫鞋帶兒的經過。

      D.  說明作者在老師心目中,是一個頑皮的女孩。

  5.  為甚麼作者認為自己害了鞋帶兒們?

      A.  作者不懂得解鞋帶兒。

      B.  作者把鞋帶兒繫成死結。  

      C.  老師不能解開鞋帶兒的死結。

      D.  老師把繫成死結的鞋帶兒剪斷了。

樣本

(9)

基本能力模擬試題 小學六年級 中文科  寫作評估

試卷一

學生須知:

1.  在第 1 及 3 頁的適當位置貼上電腦條碼。

2.  本卷共有 7 頁,全部題目均須作答。

3.  評估時限為 55 分鐘。

4.  必須在答題簿內的適當位置作答。

5.  不得在框線以外書寫任何文字、符號。

6.  在下面填寫學生姓名、班別及班號。

學生姓名:     班別:     班號:

全港性系統評估

請把電腦條碼貼在方格內

部分 分數

實用文 ╱ 30

短文 ╱ 70

總分 ╱ 100

樣本

(10)

請把電腦條碼貼在方格內

請勿在此書寫。 請勿在此書寫。

基本能力模擬試題.六年級.中文科 3

評分項目 內容 格式

分數 ╱ 20 分 ╱ 10 分

1.  今天游泳的時候,一羣蜻蜓突然飛到游泳池的上空。請你寫一篇 日記,把今天發生的事情和感受寫出來。

樣本

(11)

請勿在此書寫。 請勿在此書寫。

4 試卷一

2.  同學經常要面對各種各樣的煩惱,它們可能來自學業方面,也可 能來自家庭或個人成長方面。請你寫一篇文章,說明我們怎樣消 除煩惱,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字數不限)

50

100

樣本

(12)

基本能力模擬試題 小學六年級

中文科  視聽資訊評估 試卷一

學生須知:

1.  本卷共有 7 頁,全部題目均須作答,評估時限約 20 分鐘。

2.  必須在答題簿內的適當位置作答。

3.  不得在框線以外書寫任何文字、符號。

4.  在下面填寫學生姓名、班別及班號。

作答說明:

選擇題 — 選出正確的答案,並用 HB 鉛筆把該選項的圓圈塗黑和塗滿。如:

例子(一): A 例子(二): A

B (四選一) B

C C (五選二)

D D

E

學生姓名:     班別:     班號:

部分 分數

第一部分

(題 1 — 題 9) ╱ 14 第二部分

(題 10 — 題 15) ╱ 8

總分 ╱ 22

全港性系統評估 樣本

(13)

基本能力模擬試題.六年級.中文科 3

請勿在此書寫。

請勿在此書寫。

可在此欄摘記要點

請細心觀看短片 (一),然後回答第 1-9 題。

  1.  下列哪兩項是周志賢老師在成立學校攀樹隊時考慮 的要素?

      A.  舒適度       B.  娛樂性       C.  挑戰性        D.  安全性       E.  地理環境 

  2.  下列哪兩項是兩位攀樹隊隊員分享的內容?

      A.  攀樹的艱辛。 

      B.  攀樹的規則。

      C.  攀樹的樂趣。 

      D.  攀樹的危險性。

      E.  攀樹運動的歷史。

第一部分

樣本

(14)

4 試卷一

請勿在此書寫。

請勿在此書寫。

可在此欄摘記要點

  3.  下列哪兩項是短片提及的攀樹方法?

   

  A.

  C.

  E.

  B.

  D.

  4.  在「工作攀爬」訓練中,蔡朗謙遇到了甚麼問題?

      A.  爬樹速度太慢。

      B.  工作速度太慢。

      C.  未能保護自己。

      D.  在高處掉了工具。 

樣本

(15)

詞匯手冊分為「主題」及「筆畫」兩部分,供學生查檢各評估試卷中的 難字,豐富學生的詞語量。

• 兩部分均列明字詞的詞性、詞解及所屬試卷,並列出難讀字詞的粵 語讀音。

• 「主題」部分: 共分六個主題,將詞語分門別類,並提供部分詞語的 反義詞作參考,以方便學生靈活運用。

• 「筆畫」部分: 以詞語的筆畫順序排列,並列明各詞語所屬的主題。

樣本

(16)

2 詞匯手冊 基本能力模擬試題.六年級.中文科 3

按主題分類

動作、行為

詞語(反義詞) 詞性 詞解 試卷

掩埋(挖掘) 動詞 用泥土等蓋在上面 聆聽 卷一

義賣 動詞 為公益籌款而出售物品 聆聽 卷一

犧牲 動詞 放棄或損害某些利益 聆聽 卷一

借鏡 動詞 跟別的人和事對照,以便吸收長處而彌補短處 聆聽 卷二

補貼 動詞 從經濟上幫助 聆聽 卷二

追捧 動詞 追隨、捧場 聆聽 卷三

淘汰 動詞 經過選擇後去除低劣或不適合的事物 聆聽 卷三

邁進 動詞 大踏步地前進 聆聽 卷三

熱衷 動詞 十分愛好某種活動 聆聽 卷四

毛遂自薦 (成語) 自告奮勇要求擔任要務 閱讀 卷一

起訴 動詞 向司法機構提出訴訟 閱讀 卷一

惟妙惟肖 (短語) 形容模仿得非常好 閱讀 卷一

動詞 閱讀 卷一

跟頭 名詞 跌倒的動作 閱讀 卷一

嘟囔 動詞 連續不斷地自言自語。粵音「都囊」 閱讀 卷一

竭力(敷衍) 副詞 盡力地 閱讀 卷一

熬夜 動詞 整夜或深夜不睡覺。「熬」粵音「遨」 閱讀 卷一

動詞 抬起 閱讀 卷一

動詞 踩、踏 閱讀 卷一

庇覆 動詞 保護 閱讀 卷二

見縫插針 (短語) 看到一點縫隙,就插進一根針,比喻善用一切可利用的時機或空間 閱讀 卷二

動詞 使彎曲 閱讀 卷二

待人接物 (短語) 與人相處 閱讀 卷二

抖落 動詞 振動使甩落 閱讀 卷三

捶胸頓足 (短語) 捶打胸膛,以腳跺地,比喻非常悲憤或悔恨 閱讀 卷三

實踐 動詞 用行動來實現 閱讀 卷三

樣本

(17)

10 詞匯手冊 基本能力模擬試題.六年級.中文科 11

詞語(反義詞) 詞性 詞解 試卷

不動聲色 (短語) 一聲不響,不流露感情 閱讀 卷五

素未謀面 (短語) 從未見過面 閱讀 卷六

襁褓時期 (短語) 襁褓是用來背負幼兒的布條。襁褓時期即幼年、嬰兒時期。「襁褓」粵音「繈保」 閱讀 卷六

嫌隙 名詞 因彼此不滿或猜疑而產生的厭惡感 寫作 卷四

裨益(害處) 名詞 補益、幫助 說話 卷四

人情味 名詞 人通常具有的情感 視訊 卷二

警號 名詞 警報的信號 視訊 卷三

按筆畫分類

一畫

詞語 詞性 詞解 試卷 主題

一股腦兒 (短語) 全部、通通 閱讀 卷四 其他

二畫

詞語 詞性 詞解 試卷 主題

人情味 名詞 人通常具有的情感 視訊 卷二 其他

三畫

詞語 詞性 詞解 試卷 主題

口吻 名詞 說話時流露的語氣 閱讀 卷五 其他

大去 動詞 去世 閱讀 卷四 其他

大驚失色 (短語) 十分驚訝,以致變了臉色 閱讀 卷三 思想、感受

四畫

詞語 詞性 詞解 試卷 主題

不知所終 (短語) 不知道結局或下落 寫作 卷二 事情、情況

樣本

(18)

目錄 頁碼

歷年試題一覽表 2-3

各範疇評估內容及走勢分析 4-5

高分特訓 6-12

樣本

(19)

TSA 最新試題分析

2

歷年試題一覽表

閱讀評估

年份

範疇╱題材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短文

個人生活 3 3 3 3 3 3 3

校園生活 3 3

自然生態 3 3 3 3 3 3

特色景點 3 3 3

發展演變 3 3 3

科學知識 3 3 3

實用文

便條 3 3 3 3 3 3

賀卡 3 3 3 3 3

邀請卡 3 3

書信 3

 日記 3 3 3

週記 3 3

寫作評估

年份

範疇╱題材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實用文

便條 3 3 3 3

日記 3 3 3 3 3

週記 3 3 3 3 3

短文

個人 3 3 3 3 3 3 3

家庭 3 3

校園 3 3

環保 3 3

科技 3 3

聆聽評估

年份

範疇╱題材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個人成長 3 3

社會時事 3 3 3 3 3 3

運動健康 3 3

職業專題 3

科學技術 3

生態保育 3

樣本

(20)

TSA 最新試題分析

4

各範疇評估內容及走勢分析

範疇 考核內容分析

閱讀 評估

時間:35 分鐘

題數:全卷約 24 至 26 題,需閱讀 2 篇短文(記敍文和說明文),以及 1 至 4 篇實用文(便條、賀卡、書信、日記等)

題型:多項選擇題、短答題、填充題

走勢 分析 題材

記敍文:自 10 年起全部採用名家篇章,多涉及親情及童年回憶。

說明文:主要介紹自然和科學知識,12 年和 13 年曾採用名家篇章。

實用文:12 年及以前每卷出 2 種或以上的體裁,而「便條」和「賀卡」是 必出的;13 年起每卷出 1 種體裁,趨向選取「日記」、「書信」等 字數較多的文體。

考問內容

常見題目有詞語題、因果題、例證題、段旨題、篇旨題等。

「段旨選擇題」通常考問 1 個段落的段旨;13 年則要求歸納 4 個段落(整 個意義段)的大意。

問「段旨屬於哪段」的題目,以往只有選擇題,13 年開始出現填充題。

問「短語深層意思」的題型,12 年及以前只得選擇題,13 年起出現短答題。

寫作 評估

時間:55 分鐘 題數:全卷共 2 題 題型:實用文和短文寫作

走勢 分析 字數

實用文寫作:08 至 10 年的日記和週記題有「約 120 字」的字數建議,11 年起沒有提供。

短文寫作:歷年都不限字數。

題材

實用文:主要有便條、日記和週記三種體裁,圍繞個人、家庭和校園生活。

記敍文:圍繞個人、家庭和校園生活,要求寫出生活經歷和個人感受。

說明文:圍繞個人、家庭和校園生活,以環保、科技和人際關係的題材較 常見。

考問內容

依題目要求,寫完整的實用文及短文。

10 年日記寫作和 12 年記敍文寫作都提供了首句,作答時必須根據要求續 寫文章。

樣本

(21)

TSA 最新試題分析

6

高分特訓

一 . 聆聽評估

1. 內容歸納題

爸爸從哪兩方面說明台灣推廣有機耕作十分成功?

A. 產量 B. 法例   C. 教育 D. 標簽制度   E. 農民收入

聆聽資料

爸爸: 其實台灣的有機農業發展同樣較遲起步,可是當地政府很早就為驗證方法、安全管理和 罰則等方面落實多項法規,更規定有機產品必須先經過驗證,才能貼上全台灣通行的指 定有機標簽。以上措施同時保障了有機農夫和消費者的權益,所以台灣的有機農產品才 會這樣普及。

解題步驟

• 這類選擇題有五選二的,也有四選一的。

• 當指定說話者提及題目關鍵詞(台灣、有機)時,要細心聆聽,摘錄重點。

• 歸納出爸爸認為訂立驗證和安全法規──「法例」,和先認證後發放標簽的做法──「標 簽制度」,就是令台灣有機農業普及的原因,得出答案是選項 B 和 D。

2. 評價題

姐姐和表哥都認為志豪應該養成閱讀的習慣。下列哪一項是他們相同的看法?

他們認為

A. 大部分的網上資訊都沒有用處。

B. 志豪應多閱讀以改善寫作能力。

C. 志豪應借助閱讀令自己對事物有更深入的了解。

D. 閱讀書本的好處是其他媒體所不能取代的。

聆聽資料

表哥: 電影無疑給觀眾帶來極大的官能刺激,娛樂性豐富;但閱讀小說卻能給予讀者一個無窮 無盡的想像空間。正因為沒有畫面,讀者只能根據文字的描述在腦海中建構另一個書中 的世界。每個人的想像也不可能相同,因此閱讀是一種個人的經歷。

姐姐: 表哥說得好,你平常不是看電影、看漫畫,便是在瀏覽網上的短片,實在太狹窄了,閱 讀可以令你對事情有更深入的了解。

解題步驟

• 評價題有兩種模式,有時只問一人的看法,有時會問兩人的相同看法。

• 宜在選項旁作記號,辨識它們分別屬於哪人的觀點。

• 留意「說得好」「我同意」等表示認同的提示語。

• 表哥和姐姐先後指出小說有電影和漫畫等媒介所不能及的獨有好處,故選項 D 正確。

或要歸納一整段的話語內 容,理解有關意見和理據 是屬於哪些範疇。

難點

選項的立場往往很相近,

須小心理解說話者對事情 的真正評價。

難點

樣本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

由於切線應力之作用力聆亦可能在控制表面發生功傳遞聆例如藉由轉袂的切線 應力可將袂功加以傳遞。對於流體質點而言聆剪應力功率 剪應力 為剪切應力作

1.認識校 園植物與 校園交趾 陶藝術牆 2.大手小 手牽手認 識校園 3.聆聽校 園的聲音 4.校園植 物拓印..

一般答案 子路的志向需要通過武力去實現的,但戰爭必然傷財、害民。而顏回的志向能使天下自然太平,既 不傷財,又不害民,因此較子路優勝。 (2 分) (說明略欠圓足)..

抽空 動詞 抽出空閒時間 寫作 卷四. 盡忠職守 (短語)

反思 動詞 自我檢討、反省 視訊 卷一 動作、行為. 反映 動詞 比喻把客觀事物的實質 視訊

大發雷霆 (成語) 比喻大發脾氣,高聲訓斥 閱讀 卷六 思想、感受 大開眼界 (成語) 增廣見識,開闊視野 寫作 卷一 思想、感受. 口福

坐在門檻上。臉兒不很白,而雙頰自然紅潤,雙眼皮,大眼睛,看見人

正襟危坐 (成語) 整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比喻拘謹的樣子 寫作  卷四. 安撫 動詞 使心情安靜而舒適

我認為引文較能達到「懲惡勸善」的效果。引文中詳細描述宋康王的惡行,例如無理殘害 百姓身體,

頁:http://politics.ntu.edu.tw/ 。本系教學以口試及 文獻閱讀為主,需具有相當之聽覺功能(含能以助

初中聆聽範 疇的學與教 策略-

中國語文科卷一 閱讀理解 學生做小測.. 中國語文科卷一 閱讀理解

聆聽: 琵琶演奏家呂培原陽春白雪 pipa master Lui Pui-Yuen Spring

•三個月大的嬰兒在聆聽母語時,大腦激發 的區域和成人聆聽語言時被激發的區域一

中三級 中文科聆聽卷(普通話) 小三級 中文科閱讀卷 小六級 中文科聆聽卷(廣州話) (NCS版本). 小六級 中文科聆聽卷(普通話)

聆聽: 陳璧沁演奏:平湖秋月中花版.WAV 聆聽:陳璧沁演奏:平湖秋月多花版.WAV

「節日起源」的 篇章;音樂科 聆聽及演奏/演唱 以節日為題材的 樂曲,並創作 節奏頻現句

•給予學生豐富、均衡的語文學 習經歷,包括聆聽、說話、閱 讀、寫作及其綜合運用;連繫

評論 重建小學建議評論(樣本試卷) 人與責任一 書信 自薦信(擔任創意寫作學會主席) 人文情懷一 中四級 演講辭 演講辭(學會年終大會演講辭)

閲讀能力 寫作能力 聆聽能力 説話能力.. 4 16

– 結合寫作和聆聽 教學示例:中三 描寫和敘事抒情 單元聆聽及寫作

新聞採訪及寫作,提高閱讀、寫 作、聆聽、說話和思維能力,培 養認真、客觀、持平、公正和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