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日治後期台灣民族運動內涵─以同化與反同化論述為中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日治後期台灣民族運動內涵─以同化與反同化論述為中心 "

Copied!
13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

社會科教學碩士班

碩士論文

日治後期台灣民族運動內涵─以同化與反同化論述為中心

研究生:丁新得

指導教授:賴亮郡 先生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一月

(2)
(3)
(4)

謝誌

從大學畢業後,轉眼已過十個寒暑,在拾筆執教的日子裡,心裡總還惦念著 一些事,其中一件便是再去念點書。因此學歷史出身的自己,選擇科系性質相近 的台東大學社教系,從此踏上從彰化起程,至少要開車 5 小時才會到達到地方。

經過三年多的時光,開始論文的撰寫,這是一段不斷跌撞的過程。以日治時 期做為論文的時空背景,這是它已距今有半個世紀,較能如實客觀的訴說其中的 原委。然而從研究計劃和論文架構,都因屢次的修改,而讓自己萌生退怯、放棄 退的念頭;因此,這本論文的完成,雖然延宕了一些時日,但要感謝許多人,給 我鼓勵,提供建議,讓我終能使這本論文付梓。

首先是要感謝我的內人─曾藝美,有時自己會怠惰,她總能適時委婉的叮 嚀,並利用假日,陪我穿梭在各個大學圖書館,以及各種藏書的地方,或許只為 著書中的一段話,也可能僅是求證內容是否屬實,因此搭著最早班的統聯客運北 上,這種相陪,令我銘感五內。

其次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賴亮郡老師,能在百忙之中撥冗指導,並提供學 生在撰寫論文時應注意的事項,特別是在觀念釐清和論文架構上,給學生諸多的 意見。最後是要感謝口試的兩位教授:李順民老師和孟祥瀚老師,利用假日,不 遠千里來台東大學,參加學生的論文口試,針對學生論文中的缺失,提出中肯的 建議,讓學生受益良多。念研究所是一段漫長的旅途,正因為有許多人的相助,

才能讓自己完成這個艱鉅的任務,感謝您們。

(5)

摘要

台灣史的研究,常受制於內外因素的干擾,較難如實呈現原本的面貌,至於 民族運動,更是牽動著現實政治的敏感神經,各執一詞的雙方,往往以粗糙的方 式去論斷民族運動中台灣人心的向背,中肯的聲音於喧囂之下,往往沉默了!

日治後期不失為探討民族運動的源頭,台灣人民在異民族差別待遇的統治之 下,同時也在世界思潮的洗禮過程中,民族運動的格外澎湃,形式和內涵,都形 成複雜多樣的面貌。因此,本文從日治後期抗日形式的轉變為楔子,此刻台灣因 內、外環境的滋養,成為民族運動的沃土,如大潮般向統治者發出不平的怒吼。

民族運動的道路是沒有路標的,前輩們在同化和自治的方向遲疑,直到認清 同化的本意,進而揚棄這個主張,轉而以台灣自治,更甚者以自決為台灣人民的 出路。不同的理念在此交鋒,服膺孫中山先生的蔣渭水,以及社會主義支系─台 灣共產黨,都為台灣民族運動的內涵,做了突破性的見解;雙方雖在領導權和民 族解放進程有所歧異,但整體而言,都確立了台灣的主體性,同時擯除怯懦的自 治主張,以自決進而獨立的方式,做為台灣民族運動的目標。

雖然日治後期的民族運動,隨著戰事的吃緊,失去了活動的空間,但以史為 鑑,前輩們雖有理念的不同,都體認到,民族運動的對象應包含了「台灣人全體」; 民族運動的目標都在追求台灣人民的解放,構築以台灣為主體的訴求。

關鍵詞:日治、台灣民族運動、同化、反同化

(6)

Summary

The study of Taiwan history, often is restrained by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It is harder to assume the originally appearance. As for national movements it is always connected with the sensitive politics. Each sticking on themselves’ argument often uses the rough way to judge what Taiwanese likes in national movements. Under the criticism, the centrism voices often become silent.

The late period of Japan governs can be the source of discussing national movements. Taiwanese governs under the racial difference treatment, has been washed by world ideological trend at the same time. National movements grow in many forms and complex intensions. Therefore, this thesis begins with people’s resistance to Japan, and then discuss how Taiwan changes. By external and internal environments, Taiwan becomes a wealthy land of national movements. Uneven roaring like the flood run to the leader.

There is no guide to the road of national movement. The pioneers are hesitated between assimilation and autonomy, until they recognize the assimilation original intention, and then gave up their belief. Even more, fight for the way of Taiwanese by self-decision. Jiang Weishui accepts Dr. Sun Yat-Sen and socialism branch of Communist Party , and both have their own views for the intension of Taiwan national movement. Although they have different views for the leadership and liberation, as a whole, they are assured for the stand of Taiwan. Give up the idea of autonomy, and by self-decision and then independence to be the goal of national

(7)

movement.

Although the national movement in late period of Japan governs is tied by the wars, lose its activity space. Take the history as a lesson, the pioneers have the difference in the idea, they all realize national movements include all Taiwanese.

The purpose of the nation movement is seeking for the release of Taiwan people.

All has constructed from Taiwan as the main body demand.

(8)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相關研究及問題所在... 7

一、 台灣民族發展論... 8

二、 漢民族意識論... 9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12

一、 研究架構... 12

二、 研究方法... 13

(一) 歷史分析法 ...13

(二) 文獻分析法 ...13

第二章 日治後期台灣民族運動的形成... 15

(9)

第一節 差別待遇的政策... 15

一、 法令的壓迫... 16

二、 教育的歧視... 17

三、 經濟的剝削... 18

第二節 世界的思潮... 21

一、 歐戰後的民族自決... 21

二、 社會主義的風行... 22

三、 朝鮮的三、一獨立運動... 24

第三節 日本環境的條件... 26

一、 留日學生的增加... 26

二、 民本思想的盛行... 27

第四節 中國的局勢... 28

(10)

一、 辛亥革命的成功... 28

二、 五四運動的民族覺醒... 30

第三章 同化與自治... 32

第一節 同化的掙扎... 35

一、 同化主義的本質... 39

二、 同化會運動的瓦解... 41

三、 治警事件之法庭辯論... 44

(一) 三好檢查官之論告...45

(二) 林幼春之答辯...46

(三) 林呈祿之答辯...47

(四) 陳逢源之答辯...48

(五) 蔣渭水之答辯...49

(11)

(六) 蔡培火之答辯...53

四、 同化的實像... 54

第二節 六三法案撤廢論爭... 55

一、 六三法案的專斷... 56

二、 六三法案的撤廢... 59

三、 自治主義的出線... 61

第三節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62

一、 台灣議會設置的理論基礎... 63

二、 台灣議會的定位... 66

三、 議會路線的困境... 67

第四節 小結... 69

第四章 左右傾辯 ... 71

(12)

第一節 中國改造論戰... 72

一、 陳逢源 vs 許乃昌 ... 73

二、 民族改良 vs 社會革命 ... 75

三、 論戰的弦外之音... 82

第二節 文協的分裂... 84

一、 民族運動的統一戰線—文化協會 ... 84

二、 文協的分裂... 85

第三節 右翼台灣民眾黨的論述... 87

一、 台灣第一個政黨—民眾黨... 87

二、 民眾黨的論述... 90

第四節 左翼新文協的論述... 98

一、 台灣共產黨的誕生... 99

(13)

二、 文協的左傾... 100

三、 台灣共產黨的論述... 103

第五節 小結... 110

第五章 結論 ... 112

(14)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在討論台灣前途問題日益頻繁的今天,台灣史漸漸被許多專家學者重視,但 自 1949 年國共僵持對峙以來,台灣史的研究就遭受到官方的忽視和干涉。白色 恐佈對左派思想1的肅清,使得台灣史領域嚴重向右的歷史解釋傾斜。從吳三連、

蔡培火等著的《台灣民族運動史》,葉榮鐘所著的《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

中,內容所關注的是在日本官方同意下,合法所進行的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文化 協會、台灣民眾黨等團體,對於激進左派活動極少著墨,這大概是客觀的政治環 境使然,台灣學者多集中注意力於日治時代合法政治團體的活動,而忽略了其他 激進的政治團體的活動。

這種向右一面倒的現象,固然保留了日治時代的部份歷史,但是,偏頗的引 導,同時也製造了錯誤的印象。林國章所著的《民族運動與台灣抗日運動》,言 及 1920 年代的台灣抗日運動陣營曾為了「自治主義」或「同化主義」的目標,

以及因「民族運動」或「階級鬥爭」的路線,有過分歧爭論,甚至造成抗日組織 的分合更迭,但始終不變的是無論所謂「祖國派」或「台灣派」,在台灣人的心

1(左派─右派)它是在描述政治觀念與信念時,易於理解的方式。它假定政治人物、政黨和社

運團體在意識型態上的立場。意識型態起源的年代可追溯自法國大革命之時,1789 年法國各

階層開首屆會議,「保守派」反對激烈政治變遷,支持軍權與貴族特權,他們都坐在議長的右

邊;「激進派」則倡導自由平等的直接民權,反對王權與貴族,他們坐在左邊,自此「左派」、

「右派」 的名詞就出現了。(引自 Andrew Heywood 著,林文斌.劉兆隆譯《政治學下》,台 北:韋伯,1998,頁 382)

(15)

底,仍是心繫祖國,希冀祖國的復興強盛。2這樣的論點,會使後人以為,日治 時代的反抗運動,都以右派政治人物為領導中心,並且還以為,台灣日治時代後 期的民族運動,都是走體制內改革的議會路線,甚至有一些看法認為,右派運動 都是祖國派,都是擁護國民黨的領導;對當時的歷史解釋,最後都被整編到戰後 官方的右派史觀,對台灣史的誤導,莫過於此。

台灣官方的右派史觀,固然有失公允,然而在中國的學者,也採用左派的觀 點。陳芳明認為,北京決策者,是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台灣文學、台灣史學建構 一套周密的歷史解釋;在分析台灣歷史過程中的政治結構,企圖剔除台灣與中國 社會之間的歧異史實,強調兩個社會有同質性格,並進一步聯繫到「台灣是中國 的一部份」。以研究台灣共產黨為例,中國學者既解釋台灣左派受中共的領導,

又宣稱台共的成立係中共一手扶持的。3在這樣的解釋裡,中共民族主義史觀被 僵硬地套用在台灣的歷史上,這樣的手法,是嚴重扭曲歷史的真相,是錯誤的解 讀。

近年來,建立台灣主體性的主張越來越高,既然要談主體性,就不能只照顧 到片面的主體,還必須要注意歷史的整體性。重建台灣史的主體性和整體性,惟 有兼顧左右兩派史觀,歷史的真貌才會從中浮現。所以在探討日治時代後期台灣 的民族運動,代表體制內改革的右派,或代表激進革命的左派都是不可忽視的。

歷史是有其複雜性,以非左派即右派,去建構當時的民族運動內涵,是過於

2 林國章《民族主義與台灣抗日運動》,台北:海峽,2004,頁 348。

3 陳芳明《殖民地台灣》,台北:麥田,1998,頁 16~17。

(16)

簡化的歸類,如此易曲解歷史原本的面目;因此在探討民族運動的內涵,試圖以 細微、寬廣的視角,剖析以非武裝的民族運動的形式和方向。

民族運動內涵會有多樣性的展現,台灣和大陸的互動是形成的重要因素。自 明清以來,其間關係自是若即若離,其一為地理上的因素。由於台灣海峽險惡,

使得台灣開發甚遲;據台灣省通志稿的記載,清康熙 23 年(西元 1684 年)定台 灣為府,屬福建,府下分設台灣、諸羅、鳳山三縣。當時台灣之交通,仍極不便,

且到處為癘煙瘴氣之地,人至即病,病輒死,已開闢之地,係以台南為中心,南 迄鳳山,北止於斗六與半線(今之彰化)。4由此可知陸上的交通狀態困難之情形。

至於海上交通,通志稿記載,若自廈門乘船出發,需經 4 晝夜,方在台郡登 陸,而當時所謂的 4 畫夜,係指順風而言,一旦遭逆風,或無風,則費數十日亦 未可知;再者鹿耳門至安平之水路多屬淺沙,水深不盈尺,如非熟悉水路,不易 進入。5水路交通的惡裂,再加以澎湖海域的湍急海流,都威脅著移民的身家性 命。最後,由於台灣四面環海,在航海不發達時代,海洋阻止了外界的侵入,形 成封閉的環境,住民和外界接觸既少,較易形成獨特的習俗。

其二為閩、粵的人民的移入台灣往往受到諸多限制。為了防止台灣又成為盜 賊聚集之地,或是成為「反清復明」的根據地,在康熙 22 年,清人領台之際,

就有意墟地遷民,經施琅力爭而作罷,但對鄭氏遺民仍存戒心,乃頒「台灣編查 流寓六部處分則例」,內容約略為︰台灣人民,若無妻室產業者,須遷回原籍管 束;有妻子產業者,願居住台灣者,須申報台廈道稽查;若犯徙罪以上者,不論

4 《台灣省通志稿》,經濟志交通篇,南投:省文獻會,1958,頁 13。

5 《台灣省通志稿》,經濟志交通篇,頁 16。

(17)

妻室產業有無,概行押回原籍治罪,不許再行渡越。另外又頒渡台禁令三條︰一、

欲渡船台灣者,先給原籍地方照單,經分巡台廈兵備道稽查,依台灣海防同知審 驗批准;潛越者嚴處。二、渡台者不准攜帶家眷;業經渡台者,亦不得招致。三、

粵地屢為海盜淵藪,以積習未脫,禁其民渡台。6以上這些都是清廷為防止台灣 又成為反清的基地,所做的諸多限制,其中條文也包含了施琅與粵民私人的嫌 隙。如此限制不僅妨害了台灣的開發,也影響到日後台灣人民對大陸的態度。

其三為清朝消極治理台灣的態度。在清朝統治之初,即有棄留之議;在康熙 23 年,對台灣棄留的問題,朝臣只有李公霨主張要守,大多數却持相反的意見,

不是說台灣孤懸海外,容易成為賊藪,便說這地方是「有山則蔓草頑翳,有水則 洪濤鹵浸」,還是蠻荒之地,領台對清朝並無益處。7清朝對遠在海峽的孤島並無 興趣,只希望相安無事,於是命施琅率台灣的漢人回到大陸,然施琅以為不可,

向康熙單獨上了一疏,詳細奏陳台灣棄留的利弊,極力說明倘若輕易放棄台灣,

勢必釀成大禍,把它留下,才是永固邊圉正確的政策,這篇即是「陳台灣棄留利 害疏」,才得以使台灣置於福建省管轄。

從以上可看在出清朝的想法裡,領台對其並無益處,然拋棄台灣,又為內地 的流民,則在此地糾黨為患,況且台灣又曾為紅毛人出没之所,他們無時無刻不 在窺伺機會,棄台灣則東南沿海諸省,恐難晏然無事;因此不得已才派遣官吏治 台。在消極統治的態度下,吏治、兵防不免有所失當,也使台灣的住民,抗官起 事的民變頻仍。

其四是台灣歷經了荷蘭、西班牙、明鄭、滿清、日本等政權的統治,台灣人

6 《台灣史》,南投︰省文獻會,1984,頁 290。

7 王詩琅《清廷台灣棄留之議》,高雄︰德馨,1979,頁 2。

(18)

民和中國人民在語言、文化、思想和生活習慣上有明顯的差異。史明指陳,在台 灣民族意識的形成,固然中國和台灣是有血緣、地緣等自然因素,但後期的文化、

語言、經濟生活、政治命運等社會因素,取代了自然因素,兩者雖是同一種族,

意識上已成為不同範疇的二個民族集團。8在吳濁流的小說《亞細亞的孤兒》,近 似自傳的內容,對於身為台灣人的遭遇,做了這樣的描述︰「我們無論到什麼地 方,別人都不會信任我們」;「命中註定我們是畸形兒,我們自身並沒有什麼罪惡,

卻要遭受這種待遇是很不公平的。9」處在中國和日本的夾縫中的台灣人,都得 不到雙方的信任。台灣經過歷史的曲折命運,致使和中國的距離是漸形漸遠。。

從以上方面看台灣和大陸的關係,有地理的因素、清朝治台的態度,以及歷 經數個異族統治所造成彼此的差距,削弱了台灣人民傳統的中國意識,為日後台 灣民族運動,論及民族運動的內涵時,因台灣意識高漲的結果,在面對大陸時,

出現相左的聲音。

本文以日治時期,做為探討台灣民族運動的時空背景,是以此時期是台灣民 族意識萌芽的階段,其一的因素是日本佔領,激起了台灣人共同抵抗外敵,在此 過程中,造成台灣人民眾大的傷亡,就在抗日的血跡裡,加強台灣人民的一體感。

其二是 1895 年 6 月 17 日,日本人在台北建立了「台灣總督府」,其管轄遍 及台灣本島、澎湖列島、火燒島、紅頭嶼等八十四個島嶼,統稱為「台灣」,並 將台灣全島的行政劃分為︰台北、新竹、台中、嘉義、台南、高雄和阿猴廳等區 域,加以細分以避免清領台灣島民土地認同的混淆。而且日本人稱呼台灣島民,

為「台灣人」或「本島人」,相對地自稱為「內地人」。台灣總督府的這種行政區

8 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台北︰草根,1998,頁 602、715。

9 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台北︰草根,2000,頁 145。

(19)

劃分,提供了台灣島民,形成現代國民意識所必需的基礎—「土地認同」的對象。

10

其三是日本殖民者政治上的壓迫、經濟上的剝削和民族歧視政策,台灣人民 從一系列不平等的待遇和生活體驗中,感受到了壓迫民族與被壓迫民族間本質不 同,並且在「內地人」與「本島人」間政治、經濟不平等的鴻溝中,加深了「非 我族類」的排異性,同時使得台灣人相互間,強化了自我認同和自我歸類,自發 地凝聚為強烈的民族意識。11

其四並不是日本殖民地統治者所意圖的,卻在結果上促進台灣人的共同意 識,那就是台灣總督府在台的各種設施︰(1)本來台灣各族群之間,語言不通,

日本當局為了對台灣人加以強制,教以日本語,結果使日本話變成台灣各族群的 共同語言,成為族群間溝通的工具。(2)道路、車道、鐵路的擴充,通信手段的 普及,使得台灣住民間的往來方便化,提供住民連絡感情的機會。(3)經濟建設 使台灣住民的生活多樣化,住民間增加互相接觸的機會,促進各族群間的理解。

12

其五是 1920 年代世界範圍內,民族自決浪潮的衝擊,以及台灣人民族意識 的覺醒,促成了一部份台灣先進知識份子,將台灣的特殊性做為政治訴求,發展 出台灣自治、民族自決,以至台灣民族獨立等主張,對於民族意識的自覺,是一 重大的里程碑。

10 簡炯仁《台灣開發與族群》,台北︰前衛,1995,頁 136~137。

11 林小沖<日據時期台灣社會的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載於夏潮基金會編《中國意識與台灣 意識》─1999 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海峽,1999,頁 278。

12 黃昭堂《台灣那想那利斯文》,台北︰前衛,1998,頁 10~11。

(20)

本研究設定在日治時代後期,其時代背景有上述的特殊性,才能產生如此引 領風潮、激動人心的民族運動。再者,這樣的民族運動,各方訴求的內涵是否有 所不同?因此本研究的目的,首先探討是經由武力抗力失敗的啟示,受新式教育 一代的成長,抗日形式由武鬥轉為文鬥,會有這樣的轉變,固有其特殊的背景。

本文依循著時間的軌跡,試圖釐清這些改變的因素;最後,民族運動經過了長時 間的轉折和醞釀,來到 1920 年代,展開了各種形式且激越人心的民族運動,在 此過程中,同時也在形塑台灣人獨特的樣貌,民族運動的內涵,此時在這些折衝 論辯的過程中,逐漸深化、充實。

第二節 相關研究及問題所在

對於台灣民族運動,日本官方《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對於民族運動者 思想的探討,以統治者的角度,將他們歸納為「祖國派」、「台灣派」13,兩者對 於中國有不同程度的親疏之別,然而和民族運動的本質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戰後 學者對於台灣民族運動的本質,提出不同的見解,現就綜合各家論述,約略歸納 為下列二種主張。

13 「祖國派」是指對中國的將來抱持很大的期待,認為中國不久將恢復國勢,必能收回台灣;「台 灣派」是一種對中國沒有很大的期待,重視台灣人的獨立生存,認為復歸中國若較現今苛刻,

那也是無所得。因此,不排斥日本,以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為目標,只圖謀求台灣人的利益與

幸福。(引自《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篇中卷,中譯本《台灣社會運動史》,第二冊政治

運動,台北:海峽,2006,頁 14)

(21)

一、 台灣民族發展論

在台灣民族的重要發展中,黃昭堂認為在日治時代在台灣,台灣人意識已經 建立,但是這種意識並不與中華民族主義切斷紐帶關係,因此尚未高昇至台灣民 族主義;再者,日治時代台灣共產黨的台灣民族主義理念並無傳播到台灣內部。

14因此,楊碧川也認為,日治時期台灣人的意識已經形成,但台灣人仍未形成一 個民族,主要是歷經荷蘭及滿清統治近三百年的殖民統治,台灣人已具有成為一 個新生民族的物質條件:混血的新種族,獨立於中國的社會經濟共同體,有別於 中國官話的福佬話、客語及高山語,受統治異族所沖激而成的新文化;然而,在 精神條件上,台灣人還缺乏認同及共識的共同基礎,即便是台灣共產黨提出的「台 灣民族」,仍是受第三國際和日共的理論指導。15

對於台灣民族未定論的觀點,史明所認知的台灣民族論,持較樂觀的看法,

認為在日治時期已臻完成。他認為民族是歷史的產物,因為「台灣人」和「中國 人」在血緣關係上雖然同屬於「漢族」,但是由於彼此地理條件的隔絕,經過三 百餘年殖民地性的社會發展和反殖民地鬥爭,除了異族的荷、日之外,大部份時 間都是以大陸系的漢族為鬥爭對象。再者,因為台灣割讓給日本之後,自 1897 年 5 月 8 日被納入日本國籍,經濟與政治生活納入「日本圈」,台灣與中國處於 幾乎完全斷絕狀態,雙方幾乎沒有往來。甚至於「台灣人」「中國人」,皆彼此視 對方為異邦人。同時,日治時期台灣人以「政治命運共同」(殖民地境遇)、「經

14 黃昭堂<戰後台灣獨立運動與台灣民族主義的發展>,載於施政鋒編《台灣民族主義》,台北:

前衛,1995,頁 202。

15 楊碧川《日據時代台灣人反抗史》,台北:稻鄉,1996,頁 64~68。

(22)

濟利益共同」(被外來統治者掠奪剝削)為基礎,產生了全島性同胞意識,在 1920 年代以後的反外來殖民統治鬥爭,都是台灣民族主義的具體表現。16

在戰後持著上述台灣民族發展的理論包括:王育德的《台灣:苦悶的歷史》、 史明的《台灣四百年史》、陳隆志的《台灣的獨立與建國》、楊碧川《日據時代台 灣人反抗史》、陳芳明的《謝雪紅評傳》……一系列著作的相繼問世。

二、 漢民族意識論

《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以下簡稱沿革誌)第二篇領台以後的治安狀況序 說,記載著日本人考察台灣社會運動的基礎觀念,文中指出:

關於本島人的民族意識問題,關鍵在其屬於漢民族系統。漢民族向來 以五千年的傳統民族文化為榮,民族意識牢不可破。屬於此一漢民族系統 的本島人,雖已改隸四十餘年,至今風俗、習慣、語言、信仰等各方面卻 仍沿襲舊貌;由此可見,其不可輕易拋除漢民族意識。且其故鄉福建、廣 東二省又和本島只有一衣帶水之隔,雙方交通頻繁,且本島人又視之為父 祖瑩墳所在,深具思念之情……。在我統治之下,本島人享有恩澤其實極 大,然仍有一些本島人,蔑視曲解此一事實,頻頻發出不滿之聲,以至引

16史明《台灣民族主義與台灣獨立革命》,台北:前衛,2001,頁 18~27。

(23)

起許多不祥事件。此實為本島社會運動勃興之原因。17

《沿革誌》是殖民統治者對台灣社會動態所做的記錄,當中所記載的內容固然有 其參考的價值,但站在統治者的立場,也認為之所以有前仆後繼,從事民族運動 者,漢民族意識或中華民族主義的思想和精神,才是支撐這些民族運動的力量。

王曉波在他中華民族的觀點中,認為自 1662 年,鄭成功在台首先建立了漢 人的政權之後,以漢民族為主的移民社會得以強固發展,漢民族意識亦為台灣社 會所反映之意識型態。明鄭失敗後,台灣的反清運動,或為漢民族識之表現。18 由於移民來自不同的地區,或產生不同的現實利益的矛盾,或面對不同的族群,

而在閩客械鬥、漳泉械鬥、漢蕃鬥爭中,表現出不同的群體意識,這些各種不同 的次群體,表現出的仍是漢民族移民之「台灣意識」,這「台灣意識」其實是漢 民族意識的「自然意識」。19

尹章義則指出,台灣與大陸是聲氣相通的、血脈相連的;在血緣、文化甚至 社會、經濟上都有不可分離的關係,絕不是異族統治所能抹滅的。因此,台胞拒 斥日人的「安撫主義」、「同化政策」和「皇民化運動」,極力保存漢民族的民族 精神、生活方式,自外於日本人。20同時,自 1895 年,日本治台後,我們在許 多台灣人武裝的抗日運動中,都在其宣言和檄文中,看到漢民族意識的表達;雖

17《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篇,中卷第一冊文化運動,頁 2~3。

18王曉波《台灣史與台灣人》,台北:東大圖書,1999,頁 12。

19王曉波《台灣史與台灣人》,頁 12。

20 尹章義《台灣近代史論》,台北:自立晚報,1988,頁 42。

(24)

然身處在日本統治的台灣人,在血統和文化上的事實,並未因政治的改隸而改 變,這在民族運動上,都是漢民族意識的表現。

在戰後持著上述漢民族論的理論包括:郭廷以《台灣史事概說》、黃秀政《台 灣民報與近代台灣民族運動史》、若林正丈《台灣抗日運動史研究》、王曉波《台 灣抗日五十年》、方豪《台灣民族運動小史》、尹章義《台灣近代史論》……一系 列著作的相繼問世。

在研究日治台灣民族運動的學者裡,大多持台灣民族發展論或漢民族論,並 以此來探討當時民族運動的形式和內涵;然而在日本當局的管控壓制下,民族運 動團體的綱領,以及領導者的語言、文字,所隱忍不欲人知的部份,卻著墨甚少;

此一部份,卻可能是民族運動內涵中最為重要的部份,而非以台灣獨立或回歸大 陸所能簡化,其間有著複雜、退讓、壓抑的曲折歷程,是本文欲以探求的部份;

這樣的民族運動內涵的產生原因,是由於身處在日本高壓統治的台灣人民,面對 中國長久的積弱不振,難以對台灣伸出援手;武裝抗日失敗後,在孤立無援的情 形之下,欲以非武力的方式,尋求自我解救的管道。在這樣的過程,台灣人這個 模糊的圖騰,在不斷的嘗試失敗、反覆辯證後愈為清晰具體;直至後期,更以激 進的台灣民族、台灣建國的革命手段,謀求在殖民地弱小民族的自決、解放。

因此,本文將循著時間的軌跡,先釐清台灣民族運動,基於那些背景因素,

台灣人非武力的台灣民族運動抗日的產生原因,是基於那些條件促成而萌發的;

最後,台灣民族運動,如何形塑這個想像共同體?因此,藉由民族運動的領導人,

以及透過日本統治當局的言論加以剖析,試著描繪台灣人自我意識在迷惘中,如 何經歷認同的掙扎,在同化與反同化之間的徘徊、遲疑,至而抗拒;同時在左右 的論爭裡,民族的主體如何加以擴展、深化,使民族解放的主體涵蓋台灣人全體,

(25)

民族運動的目標也不再侷限在自治而已,最終標榜台灣民族、台灣共和國等口號 的出現,倡議使這個殖民地的弱小民族解放,為日治民族運動的最高潮。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一、 研究架構

在經歷前期的武裝抗日後,其形式已有轉變,因為鑑於武裝所付出的代價太 大;再者,面對有組織、有訓練、裝備精良的日軍,體認到武裝抗日是不可行的。

同時,日本政府在台灣實施普及的國民教育下,受現代教育的一輩如今已成長,

吸收到外面各種的知識、主義,開啟了台灣以非武力抗日的民族運動;因此,第 2 章將討論為何會產生非武力抗日的原因,分 4 節加以探討。

台灣人民該何去何從?是令當時的民族運動者迷惑,甚至迷失了方向。首 先,對於台灣人民差別待遇的困境,同化與反同化的主張相互拉鋸著。其次,議 會設置請願的終極目的,是單純的自治,或是民族自決,尋獨立一途,溫和和激 進的 2 條路線也持續進行;本文第 3 章將著力於這些轉折的過程,並分 3 節做剖 析。

民族運動最終分裂為二,一為社會改良的主張,一為社會革命的主張,雙方 在不斷的爭鬥中,提出了各自的路線論述,這些論述深化民族運動的內涵,左、

右兩派的觀點在歧異部份上交鋒,同時也在謀求交集;本文第 4 章將分別探討兩

(26)

者的論述,並分 4 節做陳述。

最後是第 5 章的結論。就前文所得,台灣的抗日活動,由激烈悲壯的武裝抗 日,轉變為非武力的方式,其顯示著民族運動者的視野已然擴大,將台灣置放在 受帝國主義壓迫的弱小民族;其次,民族運動者,在同化與反同化的掙扎中破繭 而出,並利用日本的立憲體制,以子以矛,攻子之盾,尋求以台灣議會的設置,

尋求自治的可能性;最後,社會主義的思潮的盛行,更激化了民族運動,廓深民 族運動的內涵,以自決、獨立建國為運動的目標。

二、 研究方法

(一) 歷史分析法

本文所設定的時間點在日治時期,因此,在探討民族運動,就依據這樣的時 空背景,以時間、人物、地點、事件的始末,做系統的蒐集和分析,進一步了解 民族運動產生的原因,以及後來的發展。

(二) 文獻分析法

有關台灣民族運動的資料,常有觀點的不同,因而產生截然不同的論述。採 用的資料有官方的文獻,也有偏激意識的書籍,論點往往有極大的差異,使人困 惑;其所以如此,是著書者會受限於立場、背景、知識,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看法。

由此,本文儘可能以中肯、客觀的態度,做為對文獻取捨的依據。

(27)
(28)

第二章 日治後期台灣民族運動的形成

馬關條約簽訂,台灣依條約內容割讓日本,統治者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看,無 疑都是異民族。在日本統治台灣初期,歷經台灣民主國的成立和瓦解、抗日游擊 隊的南北轉戰,無形中都是強化了台灣的意識。

日本治台的目的,不外是要在獨佔的形態下,確保台灣為其原料供給地,並 作為推銷本國生產品的消費市場,其一切的措施,自是以本國為本位;因此,為 確保其統治地位,領台後所採取的各種措施,都是對台灣人民不平等、不合理的 對待與壓迫,這也是抗日運動的重要因素。

殖民地人民的抗爭,至 1915 年的噍吧哖事件的武裝抗爭被敉平之後,改採 以非暴力抗爭為主的形式,在一定意義上,也可以稱之為體制內的抗爭。起始以 啟蒙運動的組織形式出現,演進爭取殖民地人民民權的運動,繼而成立政治性的 結社方式,這是日治後期民族運動的主要形式。以下內容,就以非武力抗日形成 的原因做探討。

日治後期台灣民族運動產生的原因如下:

第一節 差別待遇的政策

(29)

一、 法令的壓迫

日本領台之前,並無治理殖民地的經驗,對於殖民地統治的政策和方針,也 是在逐漸摸索中進行的。在日本領台的翌年(1896)3 月,以台灣治安不靖、交 通不便、風土民情迥異於日本為理由,發布了法律六三號,簡稱六三法,採委任 立法制,授權台灣總督,可頒佈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從此六三法做為台灣立法 制度的基礎,進而建立了台灣總督總攬行政、立法、司法、軍事大權的統治體制。

21總督府即可依據六三法,公布施行於台灣的法律,這成為了政治不平等的源 頭,許多惡法即是由此衍生而來的。

台灣人的抗日游擊隊,是日治初期最令總督府感到棘手的,到了兒玉、後藤 時期也絲毫未見改善。後藤曾坦言,從他 1898 年開始赴任以來,到 1902 年為止 的 5 年間,總督府所殺害的「叛徒」總共是 11950 人。這殺害台灣人的法律,就 是依據六三法所產生的「匪徒刑罰令」,這是日本當局對抗日軍,所做的報復行 為。22其次,根據 1896 年公布的「台灣總督府臨時法院條例」,對於抗日者可以 逕行宣判死刑或重刑。23

另外,無所不與的警察體制,限制台灣人民的自由,成為高壓控制地方基層 的利器;還有連坐責任的「保甲制度」,美其名曰守望相助,實則是要台人互相

21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台灣總督府》,台北:前衛,2002,頁 217~218。

22黃昭堂著,黃英哲譯《台灣總督府》,頁 93~94。

23黃昭堂著,黃英哲譯《台灣總督府》,頁 226。

(30)

監視,防範反日運動的發生;「浮浪者取締規則」24最後成為對付思想不合殖民 者的要求的手段,《台灣民報》在社論<宜速撤廢浮浪者取締法>,認為施行這 惡法,賦予下級官吏這樣大的權限,用來拘束人民的自由,以致官民不和,弊害 百出。這種責任,當然是要為政者去負擔,並且宜要速速反省,撤廢這種差別的 非人道的取締規則,然後台灣的前途,纔會有赫赫的光明。25以上這些惡法對於 台灣人民都產生極大的威脅,也是在法律上極大的不公平。

二、 教育的歧視

日本領台之初,台灣在教育方面,還保存著清朝時代一些色彩,私塾「書房」

仍然繼續存在。在武力抗日活動漸歇,總督府開始著手所謂新教育,主要是教給 台灣兒童講日本話,通過語言教育便於統治。對於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人教育,往 往有過於溢美的稱讚,但若追根究柢,就可看出總督府所採取的教育政策,是充 滿民族的差別待遇。

僅就學制方面的差別待遇來看,為著日本人,則立小學校;特別收容台灣兒 童的,另叫做公學校。小學校與公學校的區別,在制度上雖說只在是否常用日語 的差別而已,也就是常用日語的進小學校,不常使用日語的進公學校,然而實際

24 1906 年發佈第 2 號律令:「台灣浮浪者取締規則」。所謂「浮浪者」即是無業游民之意。取 締規則共有 5 條,「犯規」的條件是:「凡本島人無一定住址或職業,經地方長官認為有妨害公 共安全,或傷風敗俗之慮者,得告戒令其定居及就業」

25 <宜速撤廢浮浪者取締法>,《台灣民報》127 號「社說」,1926。

(31)

上,程度有非常的差異,雖然小學與公學同是六年制,但是公學校無論怎樣看,

總沒有教過小學校五年級以上的課程。26因此,在中等學校入學考試,是對小學 校與公學校的畢業生,依據小學校畢業的程度,實施完全相同的考試;這一制度,

即使單從語言上來說,顯然也使台灣人的入學發生困難,何況日本語、修身、歷 史考試科目,還包含了日本歷史與國體觀念等問題,故新附才 30 年的台灣兒童,

在競爭上自多困難。27

中等教育的入學,顯然已不利於台灣人,則向上級學校升學,當然也被迫處 於不利的地位;除了醫學專門學校及台南高等商業學校,其他一切高等學校,都 在日本舉行考試,以謀吸收日本學生,這些結果,當然是由日本人佔了各高等程 度學校的大部份學生。28日本政府使台灣教育近代化,並在相當程度予以普及,

特別是教育機關的系統的建立,這些都是事實,但其本質,則是獨占高等教育,

因而也獨占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地位,這種教育的差別待遇,只是在確立日 本人的支配地位。

三、 經濟的剝削

日本政府在經濟方面的剝削情形,是台灣人民感受最深刻的,此種經濟剝削

26 山川均著,蕉農譯<日本帝國主義鐵蹄下的台灣>,載於王曉波編《台灣殖民地傷痕》,台北:

帕米爾書店,1985,頁 73~74。

27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海峽,頁 176。

28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頁 176。

(32)

的範圍極廣,試從土地的佔奪、糖業的壓榨、特別會計制度三方面做探討。

日本領台後,為了其殖民統治所需,同時也為了使日本資本進入台灣,取得 土地之便,從第 2 年起,總督府即開始整理台灣舊有的土地所有關係,指定小租 戶為納稅義務人。繼之,第 4 任總督兒去源太郎、政務長官後藤新平,為了清查 土地及確立近代地權,於 1898 年公布「台灣地藉規則」及「台灣土地調查規則」, 並設立了「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將調查後所屬不明的土地没收歸官,再以無 償或廉價的分給日本財閥、退職官吏。在總督府的國家強權壓力下,土地被併吞 或控制,其結果,據 1939 年的統計,台灣耕地 85 萬 3000 餘甲中,屬於日本企 業及日本人所有的土地,達到 11 萬 1000 餘甲,佔耕地面積的 13.3%。29

在 1894 年,日本砂糖消費量為 400 萬擔,生產量則僅 80 萬擔,因此,大部 份都需仰賴進口。故在日本佔領台灣之時,日本政府就注意到台灣的砂糖,在後 藤新平出任民政長官,就以獎勵糖業為振興產業的要務。30台灣本來的糖業,是 由粗笨的農耕及原始的人力(或畜力)之舊式糖廍製造赤糖;日本領台後,在獎 勵的政策下,完全由日本資本家的新式設備所取代,製糖會社也快速的資本累積 與集中,台灣人設立的製糖業,被新式工廠所壓倒。31對蔗農影響最大的,是甘 蔗的收購價格是會社所決定的,但往往是低廉的,農民的生活是相當貧困的。然 農民為何要從事蔗作呢?第一是因為土地自然條件限制,不易從事蔗作以外的作 物。第二是因為有了會社的借款,受到經濟的束縛;凡有會社借款的人,都有義

29 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頁 341~342。

30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頁 243。

31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頁 255。

(33)

務栽培責任斤量的甘蔗。32蔗農實質上成為了日本資本家的雇傭,是債務的奴隸。

所謂「台灣特別會計制度」,乃是把台灣總督府的財政收支,從日本國內的 政府財政完全割開,使台灣總督不受本國的任何干涉,能恣意加諸重稅及揮霍的 殖民地財政制度。33日本在獲得台灣之時,台灣的財政不得不待日本國庫的補 助。1896 年度的歲入 965 萬元中,補助金佔 694 萬元;1897 年度的歲入 1128 萬元中,補助金佔 596 萬元。日本領有台灣,其財政上負擔之重,使人擔憂。兒 玉、 後藤政治的一大目標,在謀台灣財政的獨立。34帝國議會 1897 年 3 月,制 定「台灣總督府特別會計法」,由同一年度開始實施。據此,台灣總督也授有財 政權。「台灣總督府特別會計法」施行之後,台灣的財政立即耳目一新,使本國 的補助金年年減少,至 1904 年,終於解除了總督府在財政上的虧絀。然而,為 何能在短時間內使財政獨立呢?其主要原因,就是台灣總督府以「特別會計制度」

為工具,所施行的地租、專賣事業、事業公債、地方梲、各種消費稅等手段,對 台灣人民進行經濟上的剝削。35

32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頁 289~290。

33史明著《台灣人四百年史》,頁 272。

34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頁 77。

35史明著《台灣人四百年史》,頁 272~277。

(34)

第二節 世界的思潮

一、 歐戰後的民族自決

《沿革誌》記載︰「進入大正 7、8 年間(1918~1919)時,亦即歐洲大戰的末 期以後,歐洲的思想界,顯然地為高揚的民主主義或民族自決思想所風靡。隨而 在所謂的民族複合國家(多民族國家) 或殖民地民族之間,驟見民族自決主義思 想的抬頭。在戰後的和平會議中,這一主張甚至被採納於和平條約內。這些風潮 對遠東的台灣人、朝鮮人及其他各殖民地民族亦有極大影響,促成其民族覺醒的 動機。」

《沿革誌》又稱在日本的留學生,偶爾受支那人留學生,或朝鮮人留學生等 嘲諷其為︰「唯唯諾諾屈從日本統治之愚民。」及至受到民族自決主義的影響,

以及伴隨而來的朝鮮萬歲騷動、支那革命的新開展等的刺激,學生的思想傾向一 變而主張「台灣非台灣人的台灣不可」。於是釀成了喚醒民族意識,集合團結提 高台灣人地位,謀求其自由和解放的運動趨勢。36

所謂民族自決,係指每一個民族均有建立獨立國家和決定自己政府的權利。

這種民族獨立的原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稱為「自決原則」。關於一次大 戰後,和平的基礎與未來世界秩序的藍圖,美國威爾遜總統,於 1918 年 1 月 8 日在國會演說時提出著名的《十四點原則》,其中五條至十四條的內容,皆主張

36 《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篇,中卷第一冊文化運動,頁 18~19。

(35)

自由、公正處理殖民地的主權要求,並應考慮殖民地人民的利益。37這些原則形 成風靡世界和平的啟示錄,民族自決被視為人民的正當權利,對於備受帝國主義 侵略的殖民地人民,給予莫大的鼓勵。民族自決也喚醒了受壓迫人民的民族意 識,身處在日本或中國台灣留學生,也同樣受這種新思想的啟發與刺激,於是他 們也將把這些新思想帶回台灣,成為喚醒民族意識的啟蒙者。

二、 社會主義的風行

社會主義是 20 世紀主要的思想之一,當時在外的留學生,自然也受其影響,

《沿革誌》中提及,自東京台灣青年會的活動開始以後,東京留學生對社會問題、

思想運動的關心明顯地升高了。不單止於民族自決主義的主張,更受到當時發展 期的刺激,或傾向於無政府主義,或信奉共產主義等人士輩出。38

有關台灣的無政府主義運動,《沿革誌》記載,始於在東京的留學生范本梁,

他於 1922 年赴北京參加當的無政府團體「北京安社」,並遊說住在北京的台灣人 青年,組織「新台灣安社」,這是由本島人發起的無政府運動的嚆矢。39該社曾 在台灣出版《新台灣》雜誌;隨著「北京安社」的潰滅,「新台灣安社」也走向

37 王曾才《西洋現代史》,台北︰東華,1980,頁 88。

38 《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篇,中卷第一冊文化運動,頁 31。

39 《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篇,中卷第四冊無政府主義運動,頁 1。

(36)

消亡;但就從這時候起,島內知識青年間的無政府主義思想逐漸普及,在 1926 年 12 月,在東京的黑色青年聯盟成員之一的小澤一指導之下,組織了台灣黑色 青年聯盟,整合散佈全島的所謂無產青年團體,也就是文化協會中的左翼青年。

40

至於共產主義運動進入台灣的途徑,《沿革誌》記載,其一為東京的台灣留 學生在東京與共產主義者交往並受影響;其二為中國留學生受到中國共產主義運 動之影響與吸收,接著影響到了台共。兩者皆應追溯到大正 10 年(1921 年)前 後來檢視。大正 10 年初,內地的無政府主義運動與共產主義曾建立聯合戰線,

但隨著共產主義的興盛,兩者於同年 6 月決裂,展開了所謂安那其/布爾什維克41 的鬥爭。此時,與共產主義系人物交往的留學生中逐漸有受其影響。另一方面,

大正 8 年(1919 年),支那發生五四運動,於 6 月成立的全國學生聯合會,因受蘇 聯革命的影響而急遽左傾。大正 9 年(1920 年)5、6 月間,第三國際遠東代表派 駐支那。同年 8 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大正 11 年(1922 年),中國共產 黨正式組成。以學生、知識分子為中心的上述諸活動,對台灣留學生也產生了顯 著的影響。42

盧修一也認為日本和中國是社會主義傳入台灣的兩條途徑。1921~30 年正是 社會主義澎湃發展的時候,日本正沉浸於馬克思主義的思潮中,不論結社、刊物

40 《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篇,中卷第四冊無政府主義運動,頁 2。

41 <安那其>是主張沒有任何政治權威的、絕對自由的社會,亦被譯為無政府主義;<布爾什 維克>是最早的共產主義,列寧根據馬克思的思想而組織布爾什維克黨。

42《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篇,中卷第三冊共產主義運動,頁 1。

(37)

出版活動無一不和它發生關係。這使得留學日本東京的台灣留學生受其影響而組 織社會科學的研究團體,並且把共產主義思想傳回台灣。在這同時,留學中國的 台灣留學生如翁澤生、蔡孝乾等在瞿秋白的影響下,也開始接受共產主義、研究 共產主義,且逐漸推展活動回台灣,使得台灣共產主義得以成形。43

三、 朝鮮的三、一獨立運動

《沿革誌》提及,當時朝鮮人的民族自決運動,乃至民族獨立運動,以及以 它為目標的啟蒙文化運動等等,遙遙領先台灣人的類似運動。如他們的東京留學 生已組織了若干團體,發行機關報,從事思想的宣傳普及等工作。台灣人方面也 漸漸和他們接近。44至於在上海的台韓留學生,則在大正 13 年(1924 年),在才 登路南方大學,舉行儀式,創立台韓同志會,與會者有台灣人、朝觧人,以及外 國人,與會者以激烈的言詞,抨擊日本帝國主義,高倡台灣、韓國民族的共同鬥 爭。45

台灣和韓國的遭遇近似,1910 年,朝鮮遭日本所併吞,成為了日本殖民地,

在國內便無法有公開、正式的獨立運動,因此很多民族運動者便亡命海外。亡命 海外人士之獨立運動,大致可分為兩種趨勢,一種是在海外設立獨立運動的基 地,廣泛展開軍事活動,想以武力爭取獨立,他們亡命與本國僅有一江之隔的東

43 盧修一《日據時代台灣共產黨史》,台北︰前衛,1990,頁 31~38。

44 《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篇,中卷第一冊文化運動,頁 20。

45 《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篇,中卷第一冊文化運動,頁 103。

(38)

北,展開此種軍事的獨立活動。另一種是想以外交手段爭取獨立的人士,其中以 上海為舞台而躍的人士,與中國有密切關係;另外有以美國為國際活動的地區,

向國際輿論呼籲韓國獨立的訴求。46

依賴亡命活動及祕密結社、教育活動或宗教運動之民族運動,演變成全國性 大規模之獨立運動,表面化之關鍵在於民族自決主義。民族自決主義是為收拾第 一次世界大戰的善後,呼應弱小民族日益膨脹之民族運動,由威爾遜總統所提倡 的。此種民族自決之原則,當然受到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的韓國民族的熱烈歡迎。

依此民族自決之原則,韓國亦能獲得獨立之希望,驅使民族運動發展成為一大獨 立運動。47

在韓國的獨立運動,是導因於高宗的崩逝,日人宣佈高宗因腦溢血而突然崩 御,實為日人命賊臣李相鶴毒殺的,引起全國人民的憤怒。48以天道教、基督教、

佛教等宗教團體為中心藉此機會,並簽署獨立宣言,欲利用 1919 年 3 月 3 日高 宗出殯之前,全國各地民眾群集漢城的時機,於前兩天的 3 月 1 日進行起事,代 表們這天在泰和館集合,發表獨立宣言,宣佈韓國為獨立國,是為韓國史上規模 最大的民族運動—三、一運動。49

46 李基白著,林秋山譯《韓國史新論》,台北︰國立編譯館,1985,頁 562~563。

47李基白著,林秋山譯《韓國史新論》,頁 564。

48 具良根《韓國東學黨亂事之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近代歷史組碩士論文,1970,

頁 166,未出版。

49李基白著,林秋山譯《韓國史新論》,頁 565。

(39)

韓國的獨立運動雖然並未成功,但對台灣當時的在日本或中國的留學生而 言,同屬於日本的殖民地,韓國人民不管是學生、商人、農民、勞動者,都紛紛 投入行列,唯一的武器即是高喊「獨立萬歲」,去面對日本的軍警的鎮壓,這種 為民族獨立運動的勇氣,對台灣的民族運動,是一大鼓勵和刺激。

第三節 日本環境的條件

一、 留日學生的增加

據《沿革誌》記載,由於台灣沒有專門以上的學校可升學,所以島內資產家,

把他們的子弟送至內地留學。這一風氣始於明治 34 年(1901)左右,此後由於 數目與年俱增,總督府即派人指導監督留學生,並在大正元年(1912)建一棟高 砂寮,以容台籍留學生住宿。至大正 4 年(1915)留學生總數已達 300 餘名;大 正 11 年(1922)激增至 2400 餘名。50

這些留學生,受到民族自決主義的影響,以及伴隨而來的朝鮮萬歲騷動、支 那革命的新展開等刺激,其思想一變主張「台灣非台灣人的台灣不可」,於是釀 成了喚醒民族意識、集合團結提高台灣人地位,謀求其自由和解放的運動趨勢。

成為這些青年學生的中心,執牛耳者,有林呈祿、蔡培火、王敏川、蔡式穀、鄭

50《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篇,中卷第一冊文化運動,頁 18。

(40)

松筠、吳三連。51這些世界思潮的事件,影響留學生的思想意識非常深刻,促使 他們思想進步,民族意識發酵,對於自己民族所處的環境與命運,發生抗爭的衝 動,進而對於民族的解放運動發生熱忱。他們和故鄉的父老取得聯繫以後,便邁 進於有組織的實際行動,他們擁戴夙有本島知識階級先驅令名的林獻堂、蔡惠如 為統帥,在其麾下結成團體,開啟了實踐運動的途徑。

二、 民本思想的盛行

日本環境也是孕育民族運動的重要因素。原來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大力推 行西化運動,努力吸收西方各種文化、知識和制度,各種主義、學說紛紛湧入日 本。在大正初年,主張國家主權論的日本維新運動元老功臣一一凋零,而力主軍 國主義的少壯派軍人又尚末掘起,正是自由主義抬頭之時。適逢 1916 年 1 月,

東京帝國大學教授吉野作造在《中央公論》發表〈談憲政本質並論其成功之道〉, 盛倡民本主義,甚受一般知識分子的歡迎。吉野所追求的政治理想是「尊重一般 民眾之利益與意向」的民本主義,而做為實現這一理想的政治型態,則要求由「兩 大政黨對立」而形成「政黨內閣制」。52

日本之所以倡行民本主義,另一時代背景是發端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時,世 界正盛行威爾遜的新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的內容,即在政治主張民本主義,在 經濟上標榜社會政策。這種思想當然傳入日本,1920 年吉野作造與東京商大教

51 《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篇,中卷第一冊文化運動,頁 19。

52信夫清三郎著,周啟乾譯《日本政治史》,台北:桂冠,1990,頁 105。

(41)

授田德三合組「黎明會」,鼓吹民本主義,迅即風行全日本,民本主義乃成為當 時思想界的主流,此即「大正民主政治時代」。53

台灣留學生,身處其境,耳濡目染,所受的影響與刺激極大,他們不但接受 民主思想,更進一步要求日本當局在台灣實施民本制度。許多日本開明之士,不 遺餘力地協助台灣民族運動,亦為此種思想所感召。此外,日本政府深受「大正 民主」之影響,政治厲行法治並尊重人自由的權利,此風所及,台灣日本當局在 日本憲政政治的約束下,給予台灣人民有限度的自由權利,台灣人民遂能在日本 法律保障下,從事台灣民族運動。

第四節 中國的局勢

一、 辛亥革命的成功

在辛亥革命以前,中國往往是恥辱的表徵,日本人常以「清國奴」三字來辱 罵台灣人民。清廷的老大腐敗,固步自封,拒絕改革,確實令有心之士感到失望 與憤怒,所以起初的台灣留日學生,往往非常自卑,極力掩飾身分,不敢承認自 己是台灣人。在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中,裡面的主人翁胡太明留學日本,早 他留日的同學告訴他:「你在這兒最好不要承認自己是台灣人,台灣人的日本話 很像九州的口音,你就說自己是福岡或熊本地方的人好了。」54蔡惠如也回憶在

53 林明德《日本史》,台北:三民,2005,頁 223。

54 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台北:草根,2000,頁 88。

(42)

清朝時,台灣同胞來到日本,到處被罵「清國奴」,留學生總是盡可能掩飾自己 的國籍,努力學習日本的風俗習慣。因此,他們常被嘲笑:「唯唯諾諾,屈從於 日本的統治之下。55

對於中國的局勢,台灣也密切的關心著,當時還在念台北醫學校的翁俊明、

杜聰明兩人,天天閱讀報紙,關心中國革命運動之發展,並與國語學校、農事試 驗場的學生,有志者祕相往來,經常集會,討論時局。56宣統 2 年,翁俊明不顧 日方之忌諱,加入了中國同盟會為會員,並奉派為台灣通訊員,即成立中國同盟 會台灣通訊處於台北醫學校,致力革命之宣傳。

在《蔡惠如傳》中也提及,辛亥革命成功後,再也沒有人嘲笑他們是「清國 奴」,蔡惠如感覺不只是輕鬆,心中更是亮起了希望的明燈,其他台灣留學生也 都轉變了態度,開始對祖國懷抱希望,將台灣的解救寄託祖國。57這是辛亥革命 在台灣人民的心中,對民族自信的提升有其效用;同時對身處在日本壓迫的台 灣,對於日後的民族運動,應有群起效尤的效果。

55 白慈飄《啟門人—蔡惠如傳》,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4,頁 4。

56 鄭淑蓮《國民革命與台灣》(1895~1914 年),台北:正中書局,1992,頁 100。

57白慈飄《啟門人—蔡惠如傳》,頁 5。

(43)

二、 五四運動的民族覺醒

五四運動可分為狹義和廣義兩部份。所謂狹義的五四,乃是指五四當天所發 生的愛國運動。主要因為山東問題,我國代表在巴黎和會上,爭取山東權利失利 所引發,對於日本蠻橫所產生的學生愛國運動。所謂廣義的五四,乃是基於愛國 運動,延伸的新文化和新思想運動,其牽涉的層面非常廣泛,然焦點仍在中國為 什麼不能強盛,從辛亥革命、袁世凱的禍國,及至軍閥的割據,中國一次次的變 法圖強都歸於失敗,這一定是中國文化有了問題。58年輕的知識分子對政局日益 不滿,認為要破除這些封建的遺弊,就要根本的引入西方的先進文化,宣傳民主 主義的新思想、新文化。中國只有實行民主、科學,才能建設成一個現代化的國 家,因此漸漸形成近代的民族運動,其喚醒了人民的民族自覺,成為了反帝國主 義和軍閥的運動。

五四運動在中國傳播的思想,雖有社會主義、三民主義、國家主義、自由主 義等思潮,但在關懷國是上,都是要解救國家,都是想改造社會,因為在當時的 中國,外受帝國主義國家的壓迫,包括不平等條約下的關稅不能自主,外人在中 國不受中國法律管轄等;內受軍閥的剝削,軍閥又連年戰爭,更使民不聊生,因 此,打倒軍閥、打倒帝國主義為救國者一致的目標。

此刻,台灣留日學生,在東京時常與支那留日青年往來,到了大正 8 年(1919 年)末,支那方面的中華青年會幹事馬伯援、吳有容、劉木權和台灣人方面的林

58 王家儉<五四的今昔觀>,載於張忠棟、包遵信等編《海峽兩岸論五四》,台北:國文天地,

1989,頁 126~127。

(44)

呈祿、蔡培火、彭華英及蔡惠如等人之間,協議成立以親睦為號召的團體,名稱 為「聲應會」的結社組織。59希望結合中國與臺灣旅日知識分子之力量,因為血 濃於水,能同聲相應。同時蔡惠如、林呈祿等也不斷地往返於中國與日本之間,

自然會互通消息,受到強烈影響;中國局勢的發展變化,一直是台灣留學生所關 注的。

59《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篇,中卷第一冊文化運動,頁 19。

(45)

第三章 同化與自治

1895 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後,敗戰的清帝國依據馬關條約,將其版圖內一個 主要由閩、粵漢人移民所定居的邊陲島嶼—台灣,割讓給日本帝國。從當時北京 的決策者的觀點而言,割讓這個十年前才升格為行省的屯墾殖民地,純粹是出於

「以地求和」的實際外交考量。

當時的總理衙門在 4 月 17 日馬關條約簽定時,致電台灣巡撫唐景崧,說明 割台的理性考量︰「割台係萬不得已之舉,台灣雖重,比之京師則台灣為輕。倘 敵人乘勝直攻大沽,則京師危在旦夕;又台灣孤懸海外,久終不能據守。」60但 是對台灣人民而言,這個決策所帶來的是直接的切膚之痛,因為被犠牲以解「京 師之危」。

台灣人民對此理性的決策,只能報以強烈的情緒反彈;台灣士紳丘逢甲以全 台紳民的名義,表達台民的憤慨︰

割地議和,全台震駭。自聞警以來,台民慨輸餉械,固亦無負列聖,深 仁厚澤,二百餘年之養人心、正士氣,正為我皇上今日之用;何忍一朝棄之?

全台非澎湖可比,何至不能一戰?臣桑梓之地,義與存亡,願與撫臣誓死守

60此總署致唐崧割台電文,(清)俞明震節錄,載於《台灣八日記》,台北:新興,1976,頁 20~21。

(46)

禦。若戰而不勝,待臣等死後,再言割地,皇上亦可上對祖宗,下對兆民也。

61

他們包圍撫署,以「台民何辜,致遭歧視?」的悲憤質問,向唐氏表達被北京出 賣的憤怒與怨懟。在無數陳情情願失敗之後,台灣人民終於認識到割台已是「孤 臣無力可回天」的定案,這時台北地區士紳領袖擁立唐景崧,成立台灣民主國,

準備以自身的力量抗拒日本的接收。就「台灣民主國」的成立前後,清朝官僚和 台灣士紳的動向來看,「台灣民主國」的成立,與其說是台灣抗日的開端,不如 說是中日馬關條約議和交涉的延長,尤其是「三國干涉還遼」事件的翻版。這個 設立「台灣民主國」的努力,其實是企圖從日本手中搶救台灣的外交設計,目的 在引入第三國插手干涉台灣問題,以便逼使日本放棄佔領台灣。等到這種外交努 力失敗,領導這個運動的清朝官僚和台灣士紳內渡之後,台灣民眾才深刻刻了解 到必須以自己的力量來抵抗日本。62

日軍接收台灣的乙未年,抗拒接收的抗日軍活動蜂擁而起,其結果是顯而易 見的民族意識的激發。當抗日軍抵抗日軍入侵時,全島的住民尚未形成命運共同 體的意識,並無全島一體的共同體,有的只是各地區單獨抵抗的意識而已。但經 過多次的抗日運動,一方面因抗日軍極力宣傳日軍的劣跡,使台灣住民逐漸產生 台灣人與日本人的分類意識。另一方面,由於日軍在各戰役中,經常實施玉石俱

61 <台灣紳民籲奏清廷免割台灣之電文>,載於王曉波編《台胞抗日文獻選編》,台北︰帕米爾,

1985,頁 11。

62吳密察《台灣近代史研究》,台北︰稻香,1994,頁 33~34。

(47)

焚的焦土政策,任意屠殺台灣住民,並焚其家屋,不少台灣住民在家毀人亡之餘,

其原先的地域分類意識乃轉化成強烈的民族意識。63

台灣民主國到乙未抗日活動,台灣人民做為絕望中最後的自救手段失敗後,

這個悲劇預示了未來五十年的日本殖民統治,台灣人民將要面對嚴峻的政治現 實︰「台灣人必須獨自應付日本人」。在未來的半個世紀中,抛棄台灣人的中國 自身,也將陷入漫長而深刻的動亂與危機中,因此台灣人如果渴望從殖民統治下 獲得解放,他們將別無選擇,只能「自求解救」。

處於被中國遺棄,孤立無援,必須獨自面對日本帝國統治的現實中,台灣菁 英在 1920 年代的反殖民抗爭中,逐步發展出一個政治的台灣民族主義的論述︰

「這個民族主義論述,將台灣想像成一個擁有民族自決權,以及未來的國家主權 的被壓迫的弱小民族。」更具體而言,這個民族主義論述,乃是由反殖民抗爭中 一系列的衝突與爭論過程中逐漸浮現的。

這些衝突與爭論恰好在時間上區隔了 1920 年代台灣人反殖民抗爭的兩個主 要階段,也界定了這兩個階段的抗爭主題。第一個主要階段是台灣議會設置請願 的前期階段(1919~1926);這是台灣人反殖民抗爭的自由主義統一戰線的全盛時 期,它所涉及的主要爭論是「同化主義」與「自治主義」之爭。第二個主要階段 始於 1926 年反殖民統一戰線的分裂,終於 1931 年日本人對台灣人反殖民運動的 全面鎮壓,它所涉及的主要爭論是所謂「階級運動」與「民族運動」孰先孰後的 左、右之爭。

63 黃秀政《台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台北︰商務,1992,頁 284~285。

(48)

本章節的目的,就是要探討在同化與自治的糾葛裡,民族運動的前輩們,在 差別待遇下,欲以同化的方式,為尋求公平的參政權;然而同化的另一面即是喪 失台灣的民族性,因此改以台灣的特殊性為訴求,提出台灣議會設置的方案,圖 謀殖民地的自治。如此的轉變過程,因為同化和反同化,在台灣人民和日本人的 認知,都存在著複雜矛盾的心理掙扎。

第一節 同化的掙扎

對於突然到手的台灣,日本並沒有及時制定出治理台灣的統治方針。1890 年代後期是日本歷史上思想最活躍的時期之一,人們對治理台灣提出了各種各樣 的建議。比較開明的人提出採用美國和德國的聯邦制,將台灣作為日本的一個自 治聯邦;比較保守的人提出將台灣的當地居民全部趕走,把台灣變成純粹的日本 人居住的土地。日本政府一時也無法確定台灣的統治方針,只好採取“無方針"

的走一步看一步的摸索政策。

相較於歐美帝國統治殖民地的悠久經驗,1985 年才取得第一個殖民地的日 本帝國,實為殖民統治的後進;因此對於統治殖民地,日本尚屬新手,從而使得 統治殖民地台灣及至台灣的法政定位的確立,主要源於主客觀形勢的統治經驗,

或者藉著外國專家的建議與規劃,繼承某些歐洲殖民國家的統治原理。64換言之,

64 戴寶村《台灣政治史》,台北︰國立編譯館,2006,頁 20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Using this formalism we derive an exact differential equation for the partition function of two-dimensional gravity as a function of the string coupling constant that governs the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