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左右傾辯

第二節 文協的分裂

一、 民族運動的統一戰線—文化協會

關於台灣文化協會創立的事前工作,據《沿革誌》記載,在島內,該運動的 先驅者,為團體的結成而奔走的是台北市開業醫生蔣渭水。由於他的勸誘,獲得 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在校學生及畢業生,以及各中等學校高級生暨其他知識階級 青年的支持,於大正九年十一月首先創立文化公司,……迨至在東京展開第一次 台灣議會請願運動,他們認為本島民族運動已進入實踐運動的階段,乃決意籌組 文化協會。157

至於蔣渭水的回憶,在蔣渭水所著「五個年中的我」一文第三項「組織文化 協會的動機」說:自林獻堂氏歸台,在台北開了歡迎會以後,新交的同志,李應 章、林麗明、吳海水、林瑞西……諸氏,屢次慫恿我出來組織團體,並提出他們 所擬的青年會章程和我研究。我考慮了以後,以為不做便罷,若要做呢,必須做

157《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篇,中卷第一冊文化運動,頁 187~188。

一個範圍較大的團體才好,由是考案出來的就是文化協會了。158文化協會的創 立,是使台灣各陣營形成統一戰線對抗日本政府,名為文化協會,除推動各種文 化活動外,實際對於民族意識的提升、思想的啟蒙、促成農民工人的覺醒、新文 學運動,播下了台灣近代化的種子。

二、 文協的分裂

1927 年 1 月 3 日,在台中舉行的文協臨時大會,以修改章程為導火線,引發 5 年多來一直處於大同團結的文協公開分裂。根據《沿革誌》的記載,自文化協 會創立以來,由於中國革命的影響、俄國共產主義革命,與共產國際的活動之影 響,以及內地的無政府主義和共產主義之初步影響等,逐漸在文化協會所開拓的 啟蒙運動中成長。159這表示文化協會正受到了中國和俄國的革命影響,並且日本 的無政府主義和共產主義也在文化協會產生作用。

《沿革誌》同時也認為,在文化協會內部形成連溫卿等的共產主義派,和蔣 渭水等所率領的,受中國革命的影響較多的勢力,以及蔡培火所代表 合法民族 運動派,三者間的對立逐漸明顯,但受到林獻堂的權威和眾望,尚能抑制此等分 裂的危機。但在 1927 年的台中臨時總會,以連溫卿派者佔多數,至此民族主義

158 蔣渭水<五個年中的我>,載於王曉波編《蔣渭水全集》,台北:海峽,2005,頁 87。

159 《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篇,中卷第一冊文化運動,頁 254。

派已被完全逐出。160

這樣的分裂是有跡可尋的,從蔡孝乾在 1925 年 8 月 26 日,投書於台灣民報,

名為<五年來的台灣>,內容指出,這 5 年來有了議會請願和文化運動的兩大力 量在台灣島內徘徊著。釀成台灣民眾有了「派系意識」而至開始「派系鬥爭」。

我想此去 5 年內,諒必會發生無產階級的解放運動。台灣議會能實現不能實現,

另一問題,在這中間,無產階級運動開始的客觀條件,充分存在著。看啊!台灣 民眾將有「階級意識」而至「階級鬥爭」的開始。161這段的內容似乎預示著,文 協內部因意識型態而有了重大的轉變。

根據學者張炎憲的歸納,文協的分裂是其來有自的,可分以下幾點加以說 明:(1)日本本土社會主義的興起與分裂。1925 年,日本帝國議會通過普選法 案。由於普選法案的開放,日本本土社會主義邁向政黨化,並出現了四個較大的 政黨,分別是日本農民黨、社會民眾黨、日本勞農黨與勞働農民黨。同時間,對 台灣正在開展中的台灣農民運動,產生了深刻的激盪與影響,促進台灣農民運動 走向階級化與國際化之路。(2)中國近代民族運動的結合與分裂。1924 年國民 黨改組,接受共產黨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共產黨有意利用北伐之際,將中國「從 民族解放運動過渡到新的革命局面」的做法,對於就讀中國大陸的台灣留學生,

產生深刻的啟示。事實上,在文協第 6 次大會上,從上海大學回來的蔡孝乾,便 是活用中國共產黨對付中國國民黨的方法,臨時大量介紹彰化無產青年入會,支 持連溫卿、王敏川奪取文協領導權。(3)台灣島內運動的深耕與批判。從 1925

160 《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篇,中卷第一冊文化運動,頁 254~257。

161 蔡孝乾<五年來的台灣>,《台灣民報》67 號,1925。

年起,在抗日運動者之間,漸漸流行一句口號:「邁向實際運動」;二林事件後,

農民運動已逐漸蔚為主流,抗日運動走向大眾化,傳統由「資產階級與知識分子」

領導的抗日方式,引起了反省與批判。(4)「先覺者」的背景與性格因素。早期 推動台灣近代民族運動的「先覺者」,多為醫生和地主,他們基於純樸的動機,

以一種「有閒階級的色彩」,抱著「慈善事業」的心情,來推動啟蒙運動。但當 抗日運動已由啟蒙運動進入實際運動,逐漸暴露出運動流於形式主義、紳土氣,

患有「領袖慾弊病」、「目光短淺」的缺點。(5)日據當局的分裂政策。對於完全 沒有近代政治運動經驗的「先覺者」,仍能以軟硬兼施、懷柔收買、挑撥離間的 方式分化運動團體的分子。162

文協的分裂對台灣近代史的影響是深遠的。從台灣近代民族運動史的觀點 看,文協的分裂象徵台灣近代民族運動分裂的開始,而不是分裂的結果;以後更 洶湧澎湃的浪潮,不僅使台灣人的抗日團體愈趨分裂,甚至走向公開的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