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受試者基本資料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一、受試者基本資料 "

Copied!
2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肆章 結果

實驗過程蒐集的資料,經統計處理所得之結果,分列三個部分加以敘 述:一、受試者基本資料;二、下肢最大肌力;三、垂直跳能力方面。

一、受試者基本資料

本研究將受試者以隨機分配的方式平均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的 過程中,有 4 人因傷(參加籃球比賽時受傷而非本實驗訓練所造成的傷害)

或意願問題而未能完成本次實驗。今將完成本研究之 16 名受試者基本資料 陳列如下:

表 4-1:受試者基本資料

受試者 人數(n) 年齡(yrs) 身高(cm) 體重(Kg)

前 測 後 測 前 測 後 測 實驗組 8 16.8± 0.7 180.5± 6.7 180.7± 7.0 69.8± 5.2 68.7±

4.6 對照組 8 17.1± 0.8 177.3± 5.3 177.7± 5.3 67.3± 10.0 66.3±

8.0

二、下肢最大肌力

本研究中,在受試者進行八週訓練前後,各進行一次下肢最大肌力測 驗,測驗的方式為蹲舉測驗(half-squat test) 。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 分析,考驗實驗組與對照組經過八週訓練後,下肢最大肌力變化的情形,

即 A 因子為受試者訓練的組別,而 B 因子則為訓練前後的下肢最大肌力值;

當統計顯著水準達.05 時,進行簡單主要效果以及杜凱氏事後比較之統計處 理。並對受試者訓練前後肌力改變幅度的差異性進行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 數分析。

根據統計處理的結果得知,兩組受試者訓練前後的下肢最大肌力均達

(2)

統計顯著差異(P<.05) ,但兩組之間下肢最大肌力改變的幅度則未達顯著 差異。如表 4-2:

表 4-2:下肢最大肌力測驗(1RM)

組別 前 測 後 測 改變幅度﹪ 顯著水準 實驗組

蹲舉 (kg) 172.5±26.0 197.8±27.9 16.96 a 對照組

蹲舉 (kg) 160.0±35.5 184.4±29.6 14.96 a

p<.05,a 表示訓練前後有顯著差異

三、垂直跳能力

(一)、SJ 垂直跳

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實驗組與對照組經過八週訓練 後,各組在訓練前後 SJ 垂直跳能力方面的表現,亦即 A 因子為受試者訓練 的組別,而 B 因子則為受試者在訓練前後於測力板上進行 SJ 垂直跳測驗所 擷取的各個相關參數:騰空高度(H) 、最大爆發力(Pmax) 、最大蹬地力量

(Fmax) 、最大蹬地速度(Vmax) 、平均爆發力(Pavg) 、快速肌力指數(SSI) 、 最大發力率(MRFD)、初始發力率(IRFD) 、發力率(RFD)等;當統計顯著 水準達.05 時,進行簡單主要效果以及杜凱式事後比較之統計處理。經統計 處理後,所得結果列於附錄五。

1.騰空高度

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實驗組與對照組經過八週訓練

後,各組於訓練前後在 SJ 垂直跳騰空高度方面的表現,亦即 A 因子為受試 者訓練的組別,而 B 因子則為受試者在訓練前後於測力板上進行 SJ 垂直跳 測驗所擷取的最佳騰空高度。

根據統計處理的結果得知,兩組受試者訓練前後的 SJ 垂直跳的最佳騰

(3)

空高度均達統計顯著差異(P<.05) ,且實驗組在經過八週增強式訓練後,

其最佳騰空高度增加的幅度較對照組達統計上顯著的差異(實驗組騰空高 度平均增加 8.44cm,而對照組增加 2.51cm;且實驗組平均增加的幅度 21.28

﹪優於對照組的 6.05﹪,P<.05),所得結果如表 4-3 所示。

表 4-3:SJ 垂直跳騰空高度結果

組 別 前 測 後 測 改變幅度﹪ 顯著水準 實驗組

騰空高度(cm) 41.23 ± 4.53 49.66 ± 3.97 21.28 a b 對照組

騰空高度(cm) 43.76 ± 5.52 46.30 ± 4.92 6.05 a

p<.05,a 訓練前後有顯著差異,b 組別有顯著差異

2.最大爆發力

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實驗組與對照組經過八週訓練 後,各組於訓練前後在 SJ 垂直跳最大爆發力(Pmax)方面的表現,亦即 A 因子為受試者訓練的組別,而 B 因子則為受試者在訓練前後於測力板上進 行 SJ 垂直跳測驗所擷取的最大爆發力。

根據統計處理的結果得知,兩組受試者訓練前後的 SJ 垂直跳的最大爆

發力均達統計顯著差異(P<.05) ,且實驗組在經過八週增強式訓練後,其

最大爆發力增加的幅度較對照組達統計上顯著的差異(實驗組最大爆發力

平均增加 8.32W/kg,而對照組增加 2.57 W/kg;且實驗組平均增加的幅度

16.73﹪優於對照組的 5.00﹪,P<.05),所得結果如表 4-4 所示。

(4)

表 4-4:SJ 垂直跳最大爆發力與最大蹬地力量結果

組 別 前 測 後 測 改變幅度﹪ 顯著 水準 實驗組

最大爆發力(W/kg) 51.56 ± 4.39

59.88 ± 85.30

16.73 a b

最大蹬地力量(N) 1548.70 ± 103.50

1657.90 ± 85.30

7.36 a

對照組 最大爆發力(W/kg) 54.14 ±

3.70

56.71 ± 2.66

5.00 a

最大蹬地力量(N) 1503.70 ± 213.00

1556.40 ± 232.10

3.49 ns

p<.05,a 訓練前後有顯著差異,b 組別有顯著差異,ns 沒有顯著差異

3.最大蹬地力量

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實驗組與對照組經過八週訓練 後,各組於訓練前後在 SJ 垂直跳最大蹬地力量(Fmax)方面的表現,亦即 A 因子為受試者訓練的組別,而 B 因子則為受試者在訓練前後於測力板上進 行 SJ 垂直跳測驗所擷取的最大蹬地力量。

根據統計處理的結果得知,在有無經過八週增強式訓練後,僅實驗組 在訓練前後的最大蹬地力量達統計顯著差異(P<.05) ,但兩組間最大蹬地 力量增加的幅度則無顯著差異,所得結果如表 4-4 所示。

4.最大蹬地速度

(5)

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實驗組與對照組經過八週訓練 後,各組於訓練前後在 SJ 垂直跳最大蹬地速度(Vmax)方面的表現,亦即 A 因子為受試者訓練的組別,而 B 因子則為受試者在訓練前後於測力板上進 行 SJ 垂直跳測驗所擷取的最大蹬地速度。

根據統計處理的結果得知,兩組受試者訓練前後的 SJ 垂直跳的最大蹬地速 度均達統計顯著差異(P<.05) ,且實驗組在經過八週增強式訓練後,其最 大蹬地速度增加的幅度較對照組達統計上顯著的差異(實驗組最大蹬地速 度平均增加的幅度 7.18﹪優於對照組的-0.27﹪,P<.05),所得結果如 表 4-5 所示,圖 4-1 則顯示 SJ 垂直跳動作的相關參數曲線圖。

表 4-5:SJ 垂直最大蹬地速度結果

組 別 前 測 後 測 改變幅度﹪ 顯著水準 實驗組

最大蹬地速度(m/s) 2.32 ± 0.21 2.48 ± 0.15 7.18 a b 對照組

最大蹬地速度(m/s) 2.42 ± 0.20 2.43 ± 0.21 -0.31 ns

p<.05,a 訓練前後有顯著差異,b 組別有顯著差異,ns 沒有顯著差異

(6)

-4 -2 0 2 s -1 5 0

-1 0 0 -5 0 0 5 0

W /k g 爆 發 力

-4 -2 0 2 s

-2 0 0 2 0 4 0

c m 重 心 位 移

-4 -2 0 2 s

-3 -2 -10 1 2

m /s 蹬 地 速 度

-4 -2 0 2 s

-1 0 0 1 0 2 0 3 0 4 0

N 蹬 地 力 量

圖 4-1:SJ 垂直跳動作的地面反作用力、動作速度、

重心位移、爆發力曲線圖 5.平均爆發力

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實驗組與對照組經過八週訓練 後,各組於訓練前後在 SJ 垂直跳平均爆發力(Pavg)方面的表現,亦即 A 因子為受試者訓練的組別,而 B 因子則為受試者在訓練前後於測力板上進 行 SJ 垂直跳測驗所擷取的平均爆發力。

根據統計處理的結果得知,在有無經過八週增強式訓練後,僅實驗組

在訓練前後的平均爆發力達統計顯著差異(P<.05) ,且實驗組在經過八週

增強式訓練後,其平均爆發力增加的幅度較對照組達統計上顯著的差異(實

驗組最大爆發力平均增加 4.45W/kg,而對照組增加 1.76 W/kg;且實驗組平

均增加的幅度 20.80﹪優於對照組的 7.15﹪,P<.05) ,所得結果如表 4-6

所示。而圖 4-2 中,顯示了兩組在訓練前後,SJ 垂直跳測驗相關參數變化

(7)

幅度的情形。

表 4-6:SJ 垂直跳平均爆發力結果

組 別 前 測 後 測 改變幅度﹪ 顯著水準 實驗組

平均爆發力(W/kg) 22.10 ± 2.11 26.55 ± 2.23 20.80 a b 對照組

平均爆發力(W/kg) 24.08 ± 3.17 25.84 ± 2.31 7.15 ns

p<.05,a 訓練前後有顯著差異,b 組別有顯著差異,ns 沒有顯著差異

-5 10 25 40 55 70

騰空高度 最大爆發力

最大蹬地力量 最大蹬地速度 平均爆發力

百分比 %

實驗組 控制組

圖 4-2:兩組在訓練前後,SJ 垂直跳測驗相關參數變化幅度的情形。

(*p<.05,n=16)

6.快速肌力指數

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實驗組與對照組經過八週訓練 後,各組於訓練前後在 SJ 垂直跳快速肌力指數(SSI)的表現,亦即 A 因 子為受試者訓練的組別,而 B 因子則為受試者在訓練前後於測力板上進行

* * * *

(8)

SJ 垂直跳測驗所擷取的快速肌力指數。

根據統計處理的結果得知,在有無經過八週增強式訓練後,僅實驗組 在訓練前後的快速肌力指數達統計顯著差異(P<.05) ,但兩組間快速肌力 指數增加的幅度則無顯著差異,所得結果如表 4-7 所示。

表 4-7:SJ 垂直跳快速肌力指數與最大發力率結果

組 別 前 測 後 測 改變幅度

顯著 水準 實驗組

快速肌力指數(N/s)

3856.59 ± 741.68 4794.47 ± 1186.69 25.10 a

最大發力率(N/s)

9094.07 ± 2791.03 11204.95 ± 3409.36 27.82 ns

對照組

快速肌力指數(N/s)

5058.52 ± 1263.20

4768.73 ± 1240.58 0.24 ns

最大發力率(N/s)

11603.82 ± 2528.28

11654.69 ± 4863.39 -1.43 ns

p<.05,a 訓練前後有顯著差異,ns 沒有顯著差異

7.最大發力率

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實驗組與對照組經過八週訓練

後,各組於訓練前後在 SJ 垂直跳最大發力率(MRFD)的表現,亦即 A 因子

(9)

為受試者訓練的組別,而 B 因子則為受試者在訓練前後於測力板上進行 SJ 垂直跳測驗所擷取的最大發力率。

根據統計處理的結果得知,在有無經過八週增強式訓練後,兩組在訓 練前後的最大發力率與增加的幅度皆無顯著差異(P>.05) ,所得結果如表 4-7 所示。

8.初始發力率

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實驗組與對照組經過八週訓練 後,各組於訓練前後在 SJ 垂直跳初始發力率(IRFD)的表現,亦即 A 因子 為受試者訓練的組別,而 B 因子則為受試者在訓練前後於測力板上進行 SJ 垂直跳測驗所擷取的初始發力率。

根據統計處理的結果得知,在有無經過八週增強式訓練後,兩組在訓 練前後的初始發力率與增加的幅度皆無顯著差異(P>.05) ,所得結果如表 4-8 所示。

表 4-8:SJ 垂直跳初始發力率與發力率結果

組 別 前 測 後 測 改變幅度﹪ 顯著水準 實驗組

初始發力率(N/s)

818.12 ± 514.37 1337.23 ± 884.20

78.34 ns 對照組

初始發力率(N/s)

1415.59 ± 627.88 1091.10 ± 586.80

9.39 ns

ns 沒有顯著差異

9.發力率

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實驗組與對照組經過八週訓練

後,各組於訓練前後在 SJ 垂直跳發力率(RFD)的表現,亦即 A 因子為受

試者訓練的組別,而 B 因子則為受試者在訓練前後於測力板上進行 SJ 垂直

跳測驗所擷取的發力率。

(10)

根據統計處理的結果得知,在有無經過八週增強式訓練後,僅實驗組 在訓練前後的發力率達統計顯著差異(P<.05) ,且實驗組在經過八週增強 式訓練後,其發力率增加的幅度較對照組達統計上顯著的差異(實驗組平 均增加的幅度 27.03﹪優於對照組的-7.71﹪,P<.05),所得結果如表 4-9 所示。

表 4-9:SJ 垂直跳發力率結果

組 別 前 測 後 測 改變幅度﹪ 顯著水準 實驗組

發力率 (N/s)

3848.74 ± 772.55 4826.27 ± 1102.00

27.03 a b 對照組

發力率 (N/s)

5561.10 ± 1192.81 4954.08 ± 1653.71

-7.71 ns

p<.05,a 訓練前後有顯著差異,b 組別有顯著差異,ns 沒有顯著差異

(二)CMJ 垂直跳

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實驗組與對照組經過八週訓練 後,各組在訓練前後 CMJ 垂直跳能力方面的表現,亦即 A 因子為受試者訓 練的組別,而 B 因子則為受試者在訓練前後於測力板上進行 CMJ 垂直跳測 驗所擷取的各個相關參數:騰空高度(H) 、最大爆發力(Pmax) 、最大蹬地 力量(Fmax) 、最大蹬地速度(Vmax)、平均爆發力(Pavg) 、下蹲預備期、

跳躍上升期等;當統計顯著水準達.05 時,進行簡單主要效果以及杜凱式事 後比較之統計處理。經統計處理後,所得結果列於附錄五,圖 4-3 則顯示 CMJ 垂直跳動作的相關參數曲線圖。

1. 騰空高度

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實驗組與對照組經過八週訓練

(11)

後,各組於訓練前後在 CMJ 垂直跳騰空高度方面的表現,亦即 A 因子為受 試者訓練的組別,而 B 因子則為受試者在訓練前後於測力板上進行 CMJ 垂 直跳測驗所擷取的最佳騰空高度。

-2 -1 0 1 2 3 s

-200 -150 -100 -50 0 50

W/kg

爆發力

-2 -1 0 1 2 3 s

-50 -25 0 25 50

cm

重心位移

-2 -1 0 1 2 3 s

-4 -2 0 2

m/s

蹬地速度

-2 -1 0 1 2 3 s

-1 0 10 20 30 40 50 N

蹬地力量

a b c d e a

圖 4-3:CMJ 垂直跳動作的地面反作用力、動作速度、重心位移、

爆發力曲線,(a)靜止站立期;(b)下蹲預備期;(c)

跳躍上升期;(d)離地騰空期;(e)著地期

(12)

根據統計處理的結果得知,兩組受試者訓練前後的 CMJ 垂直跳的最佳 騰空高度均達統計顯著差異(P<.05),且實驗組在經過八週增強式訓練 後,其最佳騰空高度增加的幅度較對照組達統計上顯著的差異(實驗組騰 空高度平均增加 6.86cm,而對照組增加 1.49cm;且實驗組平均增加的幅度 15.04﹪優於對照組的 2.96﹪,P<.05),所得結果如表 4-10 所示。

表 4-10:CMJ 垂直跳騰空高度與最大爆發力結果

組 別 前 測 後 測 改變幅度﹪ 顯著水準 實驗組

騰空高度(cm) 46.75 ± 4.14 53.61 ± 3.90 15.04 a b 最大爆發力(W/kg) 50.68 ± 3.33 56.22 ± 4.11 11.07 a 對照組

騰空高度(cm) 48.95 ± 4.57 50.44 ± 4.26 2.96 ns 最大爆發力(W/kg) 52.02 ± 4.43 54.22 ± 2.72 4.60 ns

p<.05,a 訓練前後有顯著差異,b 組別有顯著差異,ns 沒有顯著差異

2. 最大爆發力

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實驗組與對照組經過八週訓練 後,各組於訓練前後在 CMJ 垂直跳最大爆發力(Pmax)方面的表現,亦即 A 因子為受試者訓練的組別,而 B 因子則為受試者在訓練前後於測力板上進 行 CMJ 垂直跳測驗所擷取的最大爆發力。

根據統計處理的結果得知,在有無經過八週增強式訓練後,僅實驗組 在訓練前後的最大爆發力達統計顯著差異(P<.05) ,但兩組間最大爆發力 增加的幅度則無顯著差異(實驗組增加的幅度為 11.07﹪,而對照組為 4.60

﹪,P>.05),所得結果如表 4-10 所示。

3. 最大蹬地力量

(13)

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實驗組與對照組經過八週訓練 後,各組於訓練前後在 CMJ 垂直跳最大蹬地力量(Fmax)方面的表現,亦 即 A 因子為受試者訓練的組別,而 B 因子則為受試者在訓練前後於測力板 上進行 CMJ 垂直跳測驗所擷取的最大蹬地力量。

根據統計處理的結果得知,在有無經過八週增強式訓練後,兩組在訓 練前後的最大蹬地力量與增加的幅度皆無顯著差異(P>.05) ,所得結果如 表 4-11 所示。

表 4-11:CMJ 垂直跳最大蹬地力量結果

組 別 前 測 後 測 改變幅度﹪ 顯著水準 實驗組

最大蹬地力量(N)

1388.16 ± 67.4 1443.39 ± 72.9

6.25 ns 對照組

最大蹬地力量(N)

1329.60 ± 188.7 1378.96 ± 182.6

4.17 ns

ns 沒有顯著差異

4. 最大蹬地速度

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實驗組與對照組經過八週訓練 後,各組於訓練前後在 CMJ 垂直跳最大蹬地速度(Vmax)方面的表現,亦 即 A 因子為受試者訓練的組別,而 B 因子則為受試者在訓練前後於測力板 上進行 CMJ 垂直跳測驗所擷取的最大蹬地速度。

根據統計處理的結果得知,在經過八週增強式訓練後,僅實驗組在訓 練前後的最大蹬地速度達統計顯著差異(P<.05) ,且實驗組在經過八週增 強式訓練後,其最大蹬地速度增加的幅度較對照組達統計上顯著的差異(實 驗組最大蹬地速度平均增加的幅度 5.15﹪,而對照組則沒有變化,P

<.05),所得結果如表 4-12 所示。

(14)

表 4-12:CMJ 垂直跳最大蹬地速度與平均爆發力結果

組 別 前 測 後 測 改變幅度﹪ 顯著水準 實驗組

最大蹬地速度(m/s) 2.54 ± 0.15 2.67 ± 0.12

5.15 a b

平均爆發力(W/kg) 27.31 ± 2.61 30.19 ± 2.52 10.77 a 對照組

最大蹬地速度(m/s) 2.61 ± 0.13 2.61 ± 0.13

-0.35 ns

平均爆發力(W/kg) 28.86 ± 3.49 30.25 ± 3.21 7.15 ns

p<.05,a 訓練前後有顯著差異,b 組別有顯著差異,ns 沒有顯著差異

5. 平均爆發力

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實驗組與對照組經過八週訓練 後,各組於訓練前後在 CMJ 垂直跳平均爆發力(Pavg)方面的表現,亦即 A 因子為受試者訓練的組別,而 B 因子則為受試者在訓練前後於測力板上進 行 CMJ 垂直跳測驗所擷取的平均爆發力。

根據統計處理的結果得知,在有無經過八週增強式訓練後,僅實驗組 在訓練前後的平均爆發力達統計顯著差異(P<.05) ,但兩組間平均爆發力 增加的幅度則無顯著差異(實驗組增加的幅度為 10.77﹪,而對照組為 5.09

﹪,P>.05) 。所得結果如表 4-12 所示,圖 4-4 則顯示兩組在訓練前後,CMJ

垂直跳測驗相關參數變化幅度的情形。

(15)

-5 0 5 10 15 20

騰空高度 最大爆發力

最大蹬地力量最大蹬地速度 平均爆發力

百分比 %

實驗組 控制組

圖 4-4:兩組在訓練前後,CMJ 垂直跳測驗相關參數變化幅度的情形。

(*p<.05,n=16)

6. 下蹲預備期

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實驗組與對照組經過八週訓練 後,各組於訓練前後在 CMJ 垂直跳下蹲預備期時間的表現,亦即 A 因子為 受試者訓練的組別,而 B 因子則為受試者在訓練前後於測力板上進行 CMJ 垂直跳測驗所擷取的下蹲預備時間。

經過統計處理的結果得知,在有無經過八週增強式訓練後,僅實驗組 在訓練前後的下蹲預備期達統計顯著差異(P<.05) ,但兩組間下蹲預備期 改變的幅度則無顯著差異(實驗組改變的幅度為-9.43﹪,而對照組為-2.46

﹪,P>.05),所得結果如表 4-13 所示。

表 4-13:CMJ 垂直跳下蹲預備期結果

組 別 前 測 後 測 改變幅度﹪ 顯著水準 實驗組

下蹲預備期(s) 0.594 ± 0.065

0.535 ± 0.047

-9.43 a

對照組

(16)

下蹲預備期(s) 0.586 ± 0.065

0.569 ± 0.089

-2.46 ns

p<.05,a 訓練前後有顯著差異,ns 沒有顯著差異

7. 跳躍上升期

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實驗組與對照組經過八週訓練 後,各組於訓練前後在 CMJ 垂直跳跳躍上升期時間的表現,亦即 A 因子為 受試者訓練的組別,而 B 因子則為受試者在訓練前後於測力板上進行 CMJ 垂直跳測驗所擷取的跳躍上升期。

根據統計處理的結果得知,在有無經過八週增強式訓練後,兩組在訓 練前後的跳躍上升期時間與改變的幅度皆無顯著差異(P>.05) ,所得結果 如表 4-14 所示。

表 4-14:CMJ 垂直跳跳躍上升期結果

組 別 前 測 後 測 改變幅度﹪ 顯著水準 實驗組

跳躍上升期(s) 0.304 ± 0.021

0.295 ± 0.330

-2.91 ns

對照組 跳躍上升期(s) 0.299 ±

0.035

0.279 ± 0.038

-6.34 ns

ns 沒有顯著差異

(三)連續跳躍至疲勞

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實驗組與對照組經過八週訓練

後,各組在訓練前後連續跳躍能力方面的表現,亦即 A 因子為受試者訓練

的組別,而 B 因子則為受試者在訓練前後於測力板上進行連續跳躍至疲勞

(17)

測驗所擷取的各個相關參數:連續跳躍至疲勞的次數、平均跳躍高度、平 均爆發力(Pavg) 、平均爆發力疲勞指數、速耐力指數等;當統計顯著水準 達.05 時,進行簡單主要效果以及杜凱式事後比較之統計處理。經統計處理 後,所得結果列於附錄五,圖 4-5 則顯示連續跳動作的相關參數變化情形。

15.0 17.5 20.0 22.5 25.0 27.5

W /kg

平 均爆 發力

30

35 40 45 50

cm

騰 空高 度

-1.5 -1 -0.5 0 0.5 s

-3 -2 -1 0 1 2

m/s

蹬 地速 度

-1.5 -1 -0.5 0 0.5 s

-1 0 10 20 30

N

蹬 地力 量

圖 4-5:連續跳動作的地面反作用力、動作速度、

騰空高度與平均爆發力變化圖

(18)

1. 連續跳躍至疲勞的次數

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實驗組與對照組經過八週訓練 後,各組於訓練前後在連續跳躍至疲勞的次數,亦即 A 因子為受試者訓練 的組別,而 B 因子則為受試者在訓練前後於測力板上進行連續跳測驗所擷 取的達到疲勞的跳躍次數。

經過統計處理的結果得知,在有無經過八週增強式訓練後,兩組在訓 練前後的連續跳測驗中,跳躍至疲勞的次數與改變的幅度皆無顯著差異(P

>.05),所得結果如表 4-15 所示。

表 4-15:連續跳跳躍至疲勞的次數結果

組 別 前 測 後 測 改變幅度

顯著水準 實驗組

跳躍至疲勞的次數 42.00 ± 15.76

45.63 ± 15.66

9.90 ns

對照組 跳躍至疲勞的次數 46.88 ±

14.75

45.00 ± 10.82

4.01 ns

ns 沒有顯著差異

2. 平均跳躍高度

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實驗組與對照組經過八週訓練 後,各組於訓練前後在連續跳至疲勞的平均跳躍高度方面的表現,亦即 A 因子為受試者訓練的組別,而 B 因子則為受試者在訓練前後於測力板上進 行連續跳測驗所擷取的平均跳躍高度。

經由統計處理的結果得知,經過八週增強式訓練後,僅實驗組訓練前

後的連續跳的平均跳躍高度達統計顯著差異(P<.05) ,且實驗組在經過八

(19)

週增強式訓練後,其平均跳躍高度增加的幅度較對照組達統計上顯著的差 異(實驗組平均跳躍高度平均增加 2.50cm,而對照組增加 0.20cm;且實驗 組平均增加的幅度 6.91﹪優於對照組的 0.84﹪,P<.05) ,所得結果如表 4-16 所示。

表 4-16:連續跳平均跳躍高度結果

組 別 前 測 後 測 改變幅度

顯著水準 實驗組

平均跳躍高度(cm) 36.65 ± 3.20 39.15 ± 3.46 6.91 a b 對照組

平均跳躍高度(cm) 38.23 ± 3.67 38.43 ± 2.83 0.84 ns

p<.05,a 訓練前後有顯著差異,b 組別有顯著差異,ns 沒有顯著差異

3. 平均爆發力

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實驗組與對照組經過八週訓練 後,各組於訓練前後在連續跳平均爆發力(Pavg)的表現,亦即 A 因子為 受試者訓練的組別,而 B 因子則為受試者在訓練前後於測力板上進行連續 跳測驗所擷取的平均爆發力。

經過統計處理的結果得知,在有無經過八週增強式訓練後,僅實驗組 在訓練前後的平均爆發力達統計顯著差異(P<.05) ,但兩組間平均爆發力 改變的幅度則無顯著差異(實驗組改變的幅度為 7.36﹪,而對照組為-3.66

﹪,P>.05),所得結果如表 4-17 所示。

表 4-17:連續跳平均爆發力結果

(20)

組 別 前 測 後 測 改變幅度

顯著水準 實驗組

平均爆發力(W/kg) 22.96 ± 2.83 25.14 ± 3.23 7.36 a 對照組

平均爆發力(W/kg) 25.43 ± 2.35 26.41 ± 3.84 3.66 ns

p<.05,a 訓練前後有顯著差異,ns 沒有顯著差異

4. 平均爆發力疲勞指數

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實驗組與對照組經過八週訓練 後,各組於訓練前後在連續跳平均爆發力疲勞指數的表現,亦即 A 因子為 受試者訓練的組別,而 B 因子則為受試者在訓練前後於測力板上進行連續 跳測驗所擷取的平均爆發力疲勞指數。

經過統計處理的結果得知,在有無經過八週增強式訓練後,僅實驗組 在訓練前後的平均爆發力疲勞指數達統計顯著差異(P<.05) ,所得結果如 表 4-18 所示。

表 4-18:連續跳平均爆發力疲勞指數結果

組 別 前 測 後 測 顯著水準 實驗組

平均爆發力疲勞指數﹪

76.38 ± 11.44

68.69 ± 9.30 a

對照組

平均爆發力疲勞指數﹪

70.45 ±

12.28

73.10 ± 9.23 ns

p<.05,a 訓練前後有顯著差異,ns 沒有顯著差異

(21)

5. 速耐力指數

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實驗組與對照組經過八週訓練 後,各組於訓練前後在連續跳躍的速耐力指數,亦即 A 因子為受試者訓練 的組別,而 B 因子則為受試者在訓練前後於測力板上進行連續跳測驗所擷 取的速耐力指數。

經過統計處理的結果得知,在有無經過八週增強式訓練後,兩組在訓 練前後的連續跳測驗中,速耐力指數皆無顯著差異(P>.05) ,所得結果如 表 4-19 所示。

表 4-19:連續跳速耐力指數結果

組 別 前 測 後 測 顯著水準 實驗組

速耐力指數﹪ 89.76 ± 3.81 88.16 ± 4.83 ns 對照組

速耐力指數﹪ 91.35 ± 4.47 89.38 ± 4.07 ns

ns 沒有顯著差異

數據

表 4-4:SJ 垂直跳最大爆發力與最大蹬地力量結果  組  別  前   測  後   測  改變幅度﹪  顯著 水準  實驗組   最大爆發力(W/kg)   51.56 ±    4.39  59.88 ±  85.30  16.73 a  b    最大蹬地力量(N) 1548.70 ± 103.50  1657.90 ±  85.30  7.36 a  對照組     最大爆發力(W/kg)  54.14 ±    3.70  56.71 ±   2.66  5.00 a    最大蹬地力量(N)
表 4-12:CMJ 垂直跳最大蹬地速度與平均爆發力結果  組  別  前   測  後   測  改變幅度﹪ 顯著水準  實驗組     最大蹬地速度(m/s)  2.54 ±  0.15  2.67 ±   0.12   5.15  a b    平均爆發力(W/kg)  27.31 ±  2.61 30.19 ±  2.52  10.77  a  對照組      最大蹬地速度(m/s)   2.61 ±  0.13  2.61 ±   0.13  -0.35 ns     平均爆發力(W/kg) 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八、全期訓練時數四百五十小時以下之訓練班次,於開(參)訓日起三個

八、全期訓練時數四百五十小時以下之訓練班次,於開(參)訓日起三個

八、全期訓練時數四百五十小時以下之訓練班次,於開(參)訓日起三

一、於受訓期間,除有第二條第一項所列事由外,其餘事由之請假及

 當化合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時,則稱為二元化 合物(binary compound)。二元離子化合物的實

110年度第3梯次自辦職前訓練考生達口試資格公告

Valpar 8 模擬組合訓練 (Valpar Component Work Sample#8.

表肆 表肆.34.是否接受過職前訓練 是否接受過職前訓練 是否接受過職前訓練 是否接受過職前訓練統計表 統計表 統計表 統計表(標竿調查 標竿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