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表現之差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表現之差異"

Copied!
5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四章 研究一: 「非語文學習障礙篩選量 表」高危險組與正常組學生在神經心理測驗

表現之差異

研究一的主要目的為透過神經心理的表現來驗證非語

文學習障礙篩選量表的效度。因此,若本研究所編製的非語

文學習障礙篩選量表具有效度,則此篩選量表高危險組的學

生,亦即非語文學習障礙行為症狀特徵較明顯者,在神經心

理功能的表現上應會和篩選量表正常組學生的表現有所不

同。同時,根據過去相關之文獻,上述之神經心理功能差異

主要發生在非語文的認知功能領域。因此,本研究透過下列

研究問題之釐清以及研究假設之驗證來提供本研究所編製

的非語文學習障礙篩選量表效度之證據。

(2)

第一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壹、研究問題

問題一:篩選量表高危險組學生與正常組學生在智力、注意 力、工作記憶、記憶、視覺空間建構、以及表情辨識等神經 心理功能表現有無異同?

問題二:篩選量表高危險組與正常組學生,在「語文智商-

操作智商」 、 「聽覺注意力-視覺注意力」 、 「聽覺工作記憶-

視覺工作記憶」、以及「語文記憶-非語文記憶」等差距表 現組型和一般論上所期望的人數比例有無差異?

貳、研究假設

假設一:篩選量表高危險組學生在操作智商與知覺組織指 數、視覺注意力、視覺工作記憶、非語文圖形記憶、視覺空 間建構、以及表情辨識等神經心理功能的表現比篩選量表正 常組學生的表現差。

假設二:篩選量表高危險組學生在語文智商與語文理解指 數、聽覺注意力、聽覺工作記憶、以及語文記憶等功能表現 不會比篩選量表正常組學生的表現差。

假設三:篩選量表高危險組學生在「語文智商-操作智商」、

「聽覺注意力-視覺注意力」 、 「聽覺工作記憶-視覺工作記 憶」、以及「語文記憶-非語文記憶」等神經心理差距表現 組型和一般理論上所期望的人數比例不同,展現出語文優勢

(或聽覺優勢)而非語文弱勢(或視覺弱勢)組型的人數比

(3)

一般期望的人數多。

假設四:在上述神經心理的差距表現組型中,篩選量表正常

組學生所表現的組型人數則和一般理論上所期望的人數比

例並無明顯不同。

(4)

第二節 研究方法

壹、研究參與者 一、篩選量表參與者

本研究以台北縣、市各一所國民小學四至六年級學生為 對象,在四年級、五年級、以及六年級普通班中各抽取 10 班(每所學校每年級各 5 班) ,共計 30 班(每所學校 15 班)

的學生為本研究篩選量表的參與者。所寄發的 1017 份篩選 量表中,扣除未回收(50 份)以及未填答完整之無效問卷(14 份) ,共回收了 953 份(表 4-2-1) ,回收率約為 94%。

表 4-2-1:參與量表篩選之人數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全體

男 153 154 156 463

女 163 163 162 488

全體 316 319 318 953

在篩選量表的填答方面,填答者為學生母親者有 696 位

(73.2%),父親者有 214 位(22.5%) ,奶奶或外婆者有 11 位(1.2%) ,爺爺或外公者有 4 位(0.4%) ,填答者是家中其 他親屬者有 26 位(2.7%) ,另有 2 位(0.2%)則未加以註明。

正式研究樣本與試探性研究中的預試樣本在篩選量表上的

反應大致相當(表 4-2-2) ,原始分數與量表分數的轉換變動

亦不大(表 4-2-3)。

(5)

表 4-2-2:非語文學習障礙篩選量表正式與預試樣本原始分數之表現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 標準差

正式 預試 正式 預試 正式 預試 正式 預試

社會人際 23 23 99 96 38.91 39.68 14.53 15.14 動作協調 17 17 73 55 24.54 24.29 9.46 8.23 知覺組織 12 12 50 49 18.56 18.44 7.35 7.21 全量表 52 52 219 162 82.00 81.66 28.17 27.16

表 4-2-3:非語文學習障礙篩選量表正式與預試研究原始分數與量表分數之轉換

社會人際 動作協調 知覺組織

量表分數 正式 預試 正式 預試 正式 預試

19 >80 >82 >51 >47 >39 >38 18 76-80 77-82 49-51 45-47 37-39 37-38 17 71-75 73-76 46-48 43-44 35-36 35-36 16 66-70 68-72 42-45 40-42 33-34 32-34 15 61-65 63-67 39-41 37-39 30-32 30-31 14 56-60 58-62 36-38 34-36 28-29 27-29 13 52-55 53-57 33-35 32-33 25-27 25-26 12 47-51 48-52 30-32 28-31 23-24 23-24 11 42-46 43-47 27-29 26-27 20-22 20-22 10 37-41 38-42 23-26 23-25 18-19 18-19 9 32-36 33-37 20-22 21-22 15-17 15-17 8 27-31 28-32 17-19 18-20 13-14 13-14

7 23-26 23-27 --- 17 12 12

在切截分數方面,正式研究仍以篩選量表總分位於百分

等級 90 之位置分數,訂為本篩選量表的切截分數。經由次

數分配(frequencies)的統計結果,位於百分等級 90 之量

(6)

表總分為 41 分。因此,在正式研究中以篩選量表總分達到 41 分之學生,界定為具有非語文學習障礙特徵的高危險組學 生。上述量表總分與人數分佈狀況如圖 4-2-1,其偏態數值 為 1.248,峰度數值為 1.125,呈現正偏態與高狹峰之分配。

篩選量表總分

57.5 55.0 52.5 50.0 47.5 45.0 42.5 40.0 37.5 35.0 32.5 30.0 27.5 25.0 22.5

人 數

300

200

100

0

圖 4-2-1:非語文學習障礙篩選量表總分與人數分佈圖

經原始分數與量表分數之轉換後,男女不同性別之參與

者在篩選量表的分數有明顯的差異,尤其是在社會人際以及

動作協調分量表之特徵(表 4-2-4)。

(7)

表 4-2-4:男女不同性別在非語文學習障礙篩選量表的差異 男

(n = 464)

(n = 489)

t 值

社會人際 10.37 (3.00) 9.65 (2.75) 3.81***

動作協調 10.41 (2.97) 9.66 (2.38) 4.31***

知覺組織 9.90 (2.96) 9.99 (2.92) -0.49 全量表 30.68 (7.99) 29.30 (7.20) 2.78**

註:括號內為標準差;** p < .01;*** p < .001

二、 神經心理測驗參與者

參與神經心理測驗之候選者條件為篩選量表之參與 者,且篩選量表總分位於高危險組或正常組之範圍者。量表 高危險組學生之界定為篩選量表三個分量表之原始分數,經 表 4-2-3 轉換為量表分數後,三個分量表之量表分數總和達 到切截分數(41 分)者。高危險組學生共計 112 人,各年級 高危險組人數分別為四年級 39 人,五年級 32 人,以及六年 級 41 人。在性別分佈方面,男性高危險組人數有 65 人,佔 所有 464 位男性樣本群體之 14.00%;而女性高危險組人數有 47 人,佔所有 489 位女性樣本群體之 9.61%。男女在篩選量 表得分達到切截分數之比例約為 1.5:1。

在篩選量表正常組學生之界定方面,則以篩選量表總分 低於樣本群體 50%者(28 分)。正常組學生共計 457 人,各 年級正常組人數分別為四年級 145 人,五年級 152 人,以及 六年級 160 人。在性別分佈方面,男性正常組人數有 207 人,

佔所有 464 位男性樣本群體之 44.61%;而女性正常組人數有

250 人,佔所有 489 位女性樣本群體之 51.12%,男女比例約

(8)

為 0.9:1。

在神經心理測驗參與者的選擇方面,研究者從高危險組 與正常組學生中各抽取 44 位,共計 88 位學生(預期同意接 受測驗的比例能達 2/3) ,並請學校輔導室協助,將測驗說明 與測驗同意書(附錄三)交由學生帶回給家長。結果同意接 受測驗之高危險組學生有 22 位,而正常組學生只有 18 位。

由於個案人數低於預期,因此再度請學校輔導室幫忙,進行 第二次抽選。在第二次抽選中,研究者從高危險組學生中抽 選 16 位,從正常組學生中抽取 23 位(原為 24 位,但一位 學生轉學) ,預期同意接受測驗的比例能達 1/2。結果在第二 次抽選中,同意接受測驗之高危險組學生有 5 位,而正常組 學生有 12 位。因此,最後在兩次抽選共 60 位高危險組學生 中,有 27 位學生家長同意孩子接受測驗,而在 67 位正常組 學生中,則有 30 位學生家長同意孩子接受測驗,兩組測驗 同意率約為 45%。57 位高危險組與正常組參與神經心理測驗 學生的年級分佈以及基本資料見表 4-2-5 以及表 4-2-6。

表 4-2-5:各年級參與神經心理測驗之篩選量表高低分組學生人數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全體

正常組 11 11 8 30

高危險組 10 10 7 27

全體 21 21 15 57

(9)

表 4-2-6:參與神經心理測驗之篩選量表正常組與高危險組學生基本資料

正常組 高危險組

男 女 全體 男 女 全體

人數 19 11 30 15 12 27

年齡 10.47 (0.96)

10.36 (0.92)

10.43 (0.94)

10.20 (0.77)

10.42 (1.00)

10.30 (0.87) 教育程度 4.90

(0.88)

4.91 (0.70)

4.90 (0.80)

4.93 (0.80)

4.83 (0.83)

4.89 (0.80) 篩選量表

總分

24.42 (2.19)

24.64 (2.34)

24.50 (2.21)

46.93 (5.09)

46.42 (4.81)

46.70 (4.88)

貳、研究工具

一、非語文學習障礙篩選量表

非語文學習障礙篩選量表為本研究所自編之研究工 具,編製過程詳見第三章第一節。量表內容包括社會人際(23 題) 、動作協調(17 題) 、以及知覺組織(12 題)等三個分 量表,題目共計 52 題,由家長填答。本篩選量表原始分數 採用 5 點量尺之計分,家長根據題目的描述,判斷該題的敘 述與孩子狀況符合的程度。在 5 點量尺中,1 至 5 點分別代 表:1 =「完全不符合」 、2 =「稍微符合」 、3 =「一半符合」、

4 =「大部份符合」、5 =「完全符合」 。本量表計分方式為將 各分量表的原始分數轉換為量表分數(表 4-2-3) ,三個分量 表量表分數之和即為本量表之總分,並以 41 分作為高分組 的切截分數,分數愈高表示非語文學習障礙的症狀特徵愈明 顯。

在量表信度方面,三個分量表以及全量表之 Cronbach α

(10)

係數在 0.89~0.96 之間(表 3-1-9) ,顯示具有高的內部一致 性。除了 Cronbach α 係數外,在間隔兩個月的重測信度中,

各分量表以及全量表前後測之相關係數位於 0.74 至 0.83 之 間(表 3-1-10) ,顯示具有滿意的重測信度。

二、魏氏兒童智力量表

本 研 究 以 魏 氏 兒 童 智 力 量 表 第 三 版 (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3

rd

edition, WISC-III) 中文版(陳榮華,1997)來作為測量智力表現的工具。

WISC-III智商以及因素指數內部一致性信度在 0.87 至 0.96 之間,在 12 天至 63 天(中數值為 23 天)的重測信度在 0.86 至 0.96 之間;在 WISC-III分測驗中,其內部一致性信度在 0.68 至 0.90 之間,重測信度在 0.59 至 0.90 之間。在效度 方面,WISC-III的內在效度、與其他測驗的相關比較、以及 臨床和特殊兒童組別研究等資料均提供了支持 WISC-III效 度的證據(陳榮華,1997) 。

本研究測量 WISC-III中 10 項分測驗,分別是語文量表 分測驗中之常識測驗、類同測驗、算術測驗、詞彙測驗、以 及理解測驗等;以及操作量表分測驗中之圖畫補充、符號替 代、連環圖系、圖形設計、以及物型配置等。上述分測驗之 組合可獲得語文智商、操作智商、全量表智商、語文理解指 數、以及知覺組織指數等五項指標。

三、 注意力操作測驗

本研究以 Zimmermann 與 Fimm(1995)所發展的「注意

力操作測驗」(Test for Attentional Performance, TAP)

(11)

作為測量注意力表現之工具。TAP 為一種電腦化的注意力測 驗組(attention test battery),本研究以其中之「視覺 作業」(visual task)以及「聽覺作業」(acoustic task)

分別測量視覺注意力以及聽覺注意力之表現。在測驗的信度 與效度方面,雖然缺乏本研究所選取的視覺與聽覺作業相關 的資料,但 36 位正常受試者在分配性注意力分測驗的反應 時間、遺漏、以及假警報指標在間隔 18 至 43 天(平均 25.06 天)的重測相關係數位於 0.44 至 0.64 之間;而在前後兩次 測量分數的比較中, t 考驗並未達到統計顯著性( p > .05),

顯示測驗表現具有穩定性(Zimmermann & Fimm, 1995) 。在 測驗的效度方面,TAP 的表現和個體的發展及老化有關,同 時腦傷、神經退化疾病、以及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患者的表現 也較差(Zimmermann & Fimm, 2002)。

在 TAP 視覺作業中,電腦螢幕上會呈現出 4 X 4 的矩陣 輪廓,並在其中隨機出現「X」的符號(圖 4-2-2A) 。當這些

「X」的符號圍成一個小正方形時(可能出現在此 4 X 4 矩

陣 的 任 何 地 方 ), 則 要 求 參 與 者 立 即 做 出 按 鍵 反 應 ( 圖

4-2-2B)。在聽覺作業中,電腦將規律地交替呈現出高音與

低音兩種不同頻率的聲音,而當此高低音並未規律交替出現

時(連續出現兩次高音或低音),此時則要求參與者立即做

出按鍵的反應。上述測驗在正式施測之前,受試者均須通過

前測(pretest)程序,以排除視覺、聽覺、以及對於測驗

操作不了解等可能因素之干擾。測驗指標包括反應時間(單

位為毫秒) 、遺漏、以及假警報等指標。

(12)

x . x . . . x x x . x . . x . .

A

x . x . . . x x

. . x x

. x . .

B

圖 4-2-2:注意力操作測驗(TAP)

四、數字記憶廣度與空間記憶廣度

本 研 究 以 魏 氏 記 憶 量 表 第 三 版 ( Wechsler Memory Scale–3

rd

edition, WMS-III)中文版之中的「數字記憶廣 度」(Digit Span)以及「空間記憶廣度」(Spatial Span)等 測驗分別作為測量語文工作記憶以及視覺工作記憶表現之 工具,並依其指導手冊之施測程序加以進行(花茂棽等人,

2005)。在測驗的信度方面,數字記憶廣度在平均間隔時間 36.57 天的重測信度為 0.74,而空間記憶廣度的重測信度為 0.66,內部一致性信度為 0.87。在測驗的效度方面,雖然缺 乏數字記憶廣度與空間記憶廣度個別的資料,但 WMS-III在 內容效度、與其他相關測驗的效標關聯效度、以及身心障礙 患者與正常受試者的表現差異均提供支持 WMS-III效度的證 據(花茂棽等人,2005) 。

本研究中所選用的數字記憶廣度測驗包括順序記憶廣 度與逆序記憶廣度兩部分,前者為主試者先唸一系列數字,

再讓參與者順序覆誦;而後者則要根據主試者所唸出的數字

順序,從最後一個數字逆序倒背回去。空間記憶廣度亦包括

(13)

順序記憶廣度與逆序記憶廣度兩部分。空間記憶廣度板上有 十 個 積 木 , 積 木 印 有 數 字 的 那 一 面 要 面 向 主 試 者 ( 圖 4-2-3) 。在進行順序記憶廣度時,主試者以特定的順序觸摸 積木上方,然後要求參與者以同樣的順序指出來;而在進行 逆序記憶廣度時,主試者同樣以特定的順序觸摸積木,但要 求參與者以相反的順序指出來。

4 1

3

2

5

6 7

8 9

10

圖 4-2-3:空間記憶廣度板

五、字詞測驗

本研究以 WMS-III中文版之中的「字詞測驗」(word lists)作為測量語文記憶表現之工具,並依其指導手冊之 施測程序加以進行(花茂棽等人,2005)。在測驗的信度方 面,字詞測驗中的立即以及延宕回憶在平均間隔時間 36.57 天的重測信度分別為 0.69 與 0.66,而再認記憶在前後兩次 測量的穩定性則為 78%。在測驗的效度方面,如同數字記憶 廣度與空間記憶廣度測驗,雖然缺乏個別的資料,但整體 WMS-III具有效度支持的證據。

此測驗是由主試者先以 1.5 秒 1 個詞的速度唸第一組序

(14)

列A字詞(共 12 個詞) ,然後要求參與者以任何順序回憶這 些詞。上述步驟另外重複三次,此四次的回憶總分為立即回 憶分數(A1 至A4,滿分為 48 分) 。接著主試者再唸第二組 序列B新的字詞(另外 12 個字詞) ,並要求參與者以任何順 序回憶這些詞。最後,主試者不再將序列A的詞重唸一遍,

而直接要求參與者盡其所能地以任何順序回憶序列A的詞

(A5) 。

在完成上述程序後 25 至 35 分鐘內,在主試者不重唸序 列A給受試者聽的狀況下,要求參與者盡可能回想出序列A 的詞,所得的分數為延宕回憶分數(A6,滿分為 12 分)。

接著主試者唸 24 個字詞,針對每一個字詞,要求參與者判 斷是否為序列A的詞,參與者要回答「是」或「否」(其中 12 個字詞為「是」 ,另外 12 個字詞為「否」) ,此部分所得之 分數為再認記憶分數(滿分為 24 分) 。對於記憶保留分數之 計算,其公式為(A6 / A5)* 100。

除了上述之分數指標外,本研究也探討包括學習斜率

(learning slope) 、順向干擾(proactive interference)、

逆向干擾(retroactive interference)、以及序列位置效

應(serial position effect)等質性的特徵。學習斜率的

計分為A4-A1,順向干擾的計分方式為A1-B,而逆向

干擾之計分為A4-A5。在有關序列位置效應方面,本研究

在A1 至A4 的表現中,將 12 個字詞依序區分為三部分,前

四字詞為序列 1,中間四個字詞為序列 2,最後四個字詞為

序列 3,並計算此三個序列位置所得的分數,每個序列最低

(15)

分為 0 分,最高分則為 16 分。

六、Rey 氏複雜圖形測驗

本研究以 Rey 氏複雜圖形測驗(Rey Complex Figure Test, RCFT)來作為測量視覺空間建構以及非語文圖形記憶 表現之工具,並依指導手冊之程序加以進行(Meyers and Meyers, 1995),包括圖形複製、立即回憶、延宕回憶、以 及再認記憶等程序。在測驗的信度方面,RCFT 立即回憶、延 宕回憶、以及再認記憶的評分者間信度係數介於 0.93 至 0.99 之間,在平均間隔 184 天的重測信度則介於 0.76 至 0.89 之 間。在測驗的效度方面,包括 RCFT 和魏氏智力量表以及其 他神經心理測驗的相關性所建立的聚合(convergent)與區 辨(discriminate)效度,以及腦傷、精神疾病、與正常受 試者的表現差異均提供了支持 RCFT 的效度證據(Meyers and Meyers, 1995) 。

在圖形複製程序中,主試者呈現圖形刺激給受試者(圖

4-2-4A),並要求參與者將圖形仿畫在空白測驗紙上。在完

成複製程序三分鐘後,給予參與者一張空白測驗紙,要求參

與者將剛才呈現的圖形刺激盡量回憶出來並畫在測驗紙

上,此為立即回憶程序。在完成先前的複製程序三十分鐘

後,再給予參與者一張空白測驗紙,要求參與者將先前的圖

形刺激再度畫在測驗紙上,此為延宕回憶程序。在延宕回憶

程序之後,立即給予參與者印有 24 個圖形刺激(其中 12 個

圖形為原先圖形刺激的部件,另外 12 個圖形則否)的測驗

紙,並要求參與者圈選出哪些圖形是先前圖形刺激的部件,

(16)

此為再認記憶程序。

在計分方面,則依據 RCFT 指導手冊 (Meyers and Meyers, 1995)的計分準則加以進行。在計分指標中,將 RCFT 圖形 區分為 18 個成分(圖 4-2-4B),依據受試者在此 18 個成分 中所畫出的圖形之精確性以及位置正確性分別給予 2 分(圖 形精確以及位置正確)、1 分(圖形精確或位置正確滿足其 一) 、0.5 分(圖形不精確且位置不正確,但仍可加以辨識出 圖形)、或 0 分(圖形不精確,位置不正確,同時無法辨識 出圖形或是圖形遺漏)等不同之分數。根據上述之計分,圖 形複製、立即回憶、以及延宕回憶等之原始分數位於 0 至 36 分之間,而再認記憶原始分數則位於 0 至 24 分之間。對於 記憶保留分數之計算,其公式為(延宕回憶 / 立即回憶)*

100。

A B

1

8 2

3

4

5 6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圖 4-2-4:Rey 氏複雜圖形測驗

除了上述定量(quantitative)的計分程序外,本研究

對於延宕回憶表現的圖形錯誤類型,依據 Loring 等學者的

指標,另外增加定性(qualitative)的分析,以分析參與

(17)

者所表現出的錯誤類型(Loring, Lee, & Meador, 1988)。

本研究中 RCFT 定量計分與定性分析之成分如表 4-2-7。

表 4-2-7:RCFT 定量計分與定性分析之成分

定量計分成分 定性分析成分

#1 左上方的垂直十字形

#2 大長方形

#3 對角交叉線

#4 大長方形內的水平中線

#5 大長方形內的垂直中線

#6 小長方形

#7 小長方形上方的小水平線

#8 四條平行線

#9 在大長方形上方的小三角形

#10 在大長方形內的小垂直線

#11 有三個點的圓形

#12 五條平行線

#13 連接大長方形的大三角形

#14 菱形

#15 大三角形內的垂直線

#16 大三角形內的水平線

#17 水平十字型

#18 與大長方形連接的四方形

I 用桿將菱形(#14)和大三角形(#13)

連接

II 菱形(#14)的位置錯誤 III 水平線(#8)旋轉 30 度以上 IV 整體圖形輪廓扭曲

V 右上方的三角形(#9)顛倒、位置 錯誤、或扭曲

VI 水平線(#8)增加到六條以上 VII 平行線(#8)重複畫出

VIII 左上方的垂直十字形(#1)或下 方的水平十字形(#17)位置錯誤 IX 五條平行線(#12)位置錯誤 X 左上方的垂直十字形(#1)或下方

的水平十字形(#17)增加線條 XI 將圖形片段合併為一個大元素

在 RCFT 圖形複製中,除了對於圖形 18 個成分進行計分 以了解視覺空間建構能力外,本研究亦參考 Binder(1982)

之研究,將 RCFT 分為五個輪廓成分,包括#2 大長方形、#3

對角交叉線、#4 大長方形內的水平中線、#5 大長方形內的

(18)

垂直中線、以及#13 連接大長方形的大三角形等(圖 4-2-5) 。 上述五個輪廓成分除#2 大長方形為 2 分外,其餘均為 1 分。

若參與者完整而非片段式的畫出該輪廓成分,則給予該輪廓 成分之分數。因此,本研究中 RCFT 組織策略分數總分最低 為 0 分,最高為 6 分。

圖4-2-5:RCFT組織策略分數成分

#2 #3 #4 #5 #13

七、臉部表情辨識

本研究以 Matsumtot 與 Ekman(1988)所編製的「日本 人和高加索人臉部情緒表情」(Japanese and Caucasian facial expression of emotion, JACFEE)之照片作為測量 表情辨識能力的工具。在材料刺激的信度方面,Biehl 等研 究者發現不同國家的受試者判斷 JACFEE 表情具有高度的一 致性(Biehl, Matsumoto, Ekman, Hearn, Heider, Kudoh,

& Ton, 1997) 。JACFEE 包括「快樂」 (happiness) 、「生氣」

(anger)、「傷心」(sadness)、「驚恐」(fear)、「噁心」

(disgust) 、 「訝異」 (surprise) 、以及「輕視」 (contempt)

(19)

等七種不同的情緒表情,每種表情均有 8 張照片(4 男 4 女,

其中有 4 位日本人與 4 位高加索人) ,共計 56 張照片。本研 究以電腦播放臉部表情照片,並要求參與者對每一張照片進 行判斷,在上述七種情緒表情中選擇一種認為最像的表情。

本研究以正確辨識(true positive)之反應加以記分,每 張照片答對為 1 分,答錯為 0 分,每種表情均有 8 張照片,

因此每種表情的分數介於 0 分至 8 分之間,而七種表情總分 介於 0 分至 56 分之間,最後並以「七種表情總分 / 56」計 算出表情辨識的總辨識率。

參、研究程序

本研究之研究程序包括兩個階段(圖 4-2-6) :第一階段 為篩選量表的施測,並根據量表的結果篩選出高危險組與正 常組的學生;第二階段為對於第一階段中所篩選出的高危險 組與正常組學生進行神經心理測驗。在神經心理測驗方面,

測驗方式為一對一之方式進行,測驗時間大約需要 2.5 小

時。為了考量測驗進行的流暢性以及避免測驗之間的干擾

性,測驗實施之順序依序為:RCFT(複製)→RCFT(立即回

憶)→字詞測驗(立即回憶)→TAP(視覺作業)→TAP(聽

覺作業)→RCFT(延宕回憶)→RCFT(再認記憶)→字詞測

驗(延宕回憶)→字詞測驗(再認記憶)→WISC-III→數字

記憶廣度→空間記憶廣度→JACFEE。

(20)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2005/11

量表施測學校聯繫 以及相關公文傳送

2005/12

量表說明與發放

2005/12 量表回收統計以及 高危險組與正常組 學生之區分

2006/01 對於抽選到的高危 險組與正常組學生 寄發測驗說明與同 意書

2005/01–2006/04 聯繫同意受測學生家長 安排測驗時間地點與施測

2006/04 測驗資料統計分析

圖4-2-6:研究一之研究程序

肆、資料分析

本研究資料以 SPSS 統計軟體進行分析,依據所要回答 的不同問題所採用的統計方法如下:

一、對於篩選量表高危險組與正常組學生,在各項神經心理 測驗指標之比較,本研究以「 t 考驗」 ( t test)檢驗兩組差 異之顯著性。

二、對於篩選量表高危險組與正常組學生,在 RCFT 錯誤類 型定性分析的比較中,本研究以無母數分析魏可遜兩樣本檢 定的「曼-惠特尼 U 考驗」 (Mann-Whitney test)加以檢驗 差異之顯著性。

三、對於篩選量表高危險組與正常組學生,表現出視覺與聽

覺或是語文與非語文等差距組型人數是否符合一般所預期

之人數比例,本研究以「卡方檢定」 (χ

2

test)加以檢驗。

(21)

第三節 研究結果

壹、篩選量表高危險組與正常組學生在神經心理測驗表現之 差異

一、 魏氏兒童智力量表(WISC-III)

在 WISC-III的表現中,篩選量表正常組學生全量表智商 較高危險組學生為高[ t (55) = 3.22, p = .001)];而在分 量表以及因素指數的表現上,正常組學生在語文智商[ t (55)

= 1.96, p = .028)]、操作智商[ t (55) = 3.44, p = .001)]、

以及知覺組織指數[ t (55) = 3.10, p = .002)]均較高危險 組學生為高,但在語文理解指數[ t (55) = 1.62, p = .056)]

則與高危險組學生無顯著之差異。

在語文量表各項分測驗的表現上,篩選量表正常組學生 在類同測驗[ t (55) = 2.28, p = .014)]以及算術測驗[ t (55)

= 2.27, p = .014)]的表現比高危險組學生為優,但在常識 測驗[ t (55) = 1.50, p = .070)]、詞彙測驗[ t (55) = 1.07, p = .145)]、以及理解測驗[ t (55) = .38, p = .354)]的 表現兩組則無顯著之差異。在操作量表各項分測驗的表現 上,篩選量表正常組學生在圖畫補充[ t (55) = 2.07, p

= .022)]、符號替代[ t (55) = 2.24, p = .014)]、圖形設

計[ t (55) = 3.43, p = .001)]、以及物型配置[ t (55) = 3.36,

p = .001)]的表現均比高危險組學生為優,而在連環圖系[ t

(55) = 1.15, p = .127)]的表現兩組學生則無顯著差異(表

4-3-1) 。

(22)

上述結果顯示篩選量表高危險組學生在 WISC-III的表 現比正常組學生差,特別是在操作智商以及知覺組織部份。

雖然高危險組學生在語文智商的表現也較正常組學生差,但 操作智商的表現更為明顯。由各分測驗的表現,顯示篩選量 表高危險組學生在找出兩個東西或概念之間關係、數學問題 解決的能力、視覺辨識推理、手眼協調與速度、以及視覺空 間分析與建構等能力均較篩選量表正常組學生為弱;而在一 般基本知識訊息、對於詞彙的瞭解、以及和社會行為有關的 知識與推理等能力則和篩選量表正常組學生相同。

表 4-3-1:篩選量表正常組與高危險組學生在魏氏兒童智力量表表現之差異 正常組

(n=30)

高危險組 (n=27)

t 值

語文智商 109.60 (8.24) 105.00 (9.53) 1.95*

操作智商 112.6 (12.73) 100.11 (14.71) 3.44**

全量表智商 111.77 (10.14) 102.48 (11.47) 3.24**

語文理解指數 110.57 (8.41) 106.93 (8.59) 1.62 知覺組織指數 113.20 (13.12) 101.63 (15.04) 3.10**

常識測驗 11.93 (2.02) 11.04 (2.49) 1.50 類同測驗 12.27 (1.78) 11.22 (1.67) 2.28*

算術測驗 11.60 (2.13) 10.15 (2.70) 2.27*

詞彙測驗 11.57 (1.70) 11.04 (2.05) 1.07 理解測驗 11.30 (2.09) 11.07 (2.43) 0.38 圖畫補充 11.93 (2.50) 10.37 (3.20) 2.07*

符號替代 10.90 (2.23) 9.04 (3.69) 2.27*

連環圖系 11.73 (3.16) 10.67 (3.82) 1.15 圖形設計 12.97 (2.67) 10.59 (2.55) 3.43**

(23)

物型配置 12.17 (3.18) 9.63 (2.42) 3.36**

註:* p < .05; ** p < .01(單尾檢定)

二、注意力操作測驗 (TAP)

在 TAP 視覺作業的表現中,篩選量表正常組學生對於刺 激的遺漏反應數量比高危險組學生為少[ t (55) = - 2.60, p

= .006)],而在反應速度時間[ t (55) = - .55, p = .291)]

以及假警報反應[ t (55) = - .93, p = .180)]則無顯著之 差異。在 TAP 聽覺作業的表現中,篩選量表高危險組與正常 組學生在反應速度時間[ t (55) = - .42, p = .340)]、遺 漏反應[ t (55) = - .74, p = .231)]、以及假警報反應[ t (55)

= - .07, p = .472)]等指標均無顯著之差異(表 4-3-2) 。 上述結果顯示篩選量表高危險組學生視覺注意力功能 的表現較正常組學生為差,對於注意力刺激出現較多的遺 漏;而對於視覺注意力刺激的反應速度、假警報、與聽覺注 意力功能的表現,兩組學生間則無明顯之不同。

表 4-3-2:篩選量表正常組與高危險組學生在視覺與聽覺注意力測驗表現之差異 正常組

(n=30)

高危險組 (n=27)

t 值

視覺反應時間 964.90 (113.62) 990.37 (221.68) -0.55 視覺遺漏 1.33 (1.40) 2.60 (2.21) -2.61**

視覺假警報 1.07 (1.39) 1.74 (3.54) -0.93 聽覺反應時間 579.20 (68.49) 588.70 (102.67) -0.42 聽覺遺漏 0.47 (0.63) 0.63 (1.01) -0.74 聽覺假警報 0.47 (0.73) 0.48 (0.85) -0.07

(24)

註:** p < .01(單尾檢定); 反應時間之單位為毫秒 (ms)

三、數字記憶廣度與空間記憶廣度

在數字記憶廣度的表現中,篩選量表正常組學生在順序 數字記憶廣度[ t (55) = 2.07, p = .023)]、逆序數字記憶 廣度[ t (55) = 3.18, p = .002)]、以及數字記憶廣度總分 [ t (55) = 3.47, p = .001)]均較高危險組學生的表現為優。

在空間記憶廣度的表現中,篩選量表正常組學生在順序空間 記憶廣度[ t (55) = 3.50, p = .001)]、逆序空間記憶廣度 [ t (55) = 2.05, p = .023)]、以及空間記憶廣度總分[ t (55)

= 3.22, p = .001)]也均較高危險組學生的表現為優(表 4-3-3) 。

上述結果顯示篩選量表高危險組學生無論是在與聽覺 數字或是與視覺空間有關的工作記憶功能表現均比篩選量 表正常組學生的表現差。

表 4-3-3:篩選量表正常組與高危險組學生在數字記憶廣度與空間記憶廣度表現 之差異

正常組 (n=30)

高危險組 (n=27)

t 值

順序數字廣度 13.77 (1.36) 12.59 (2.65) 2.07*

逆序數字廣度 7.83 (2.70) 5.93 (1.77) 3.18**

數字廣度總分 21.60 (3.51) 18.52 (3.15) 3.47**

順序空間廣度 9.03 (2.13) 7.04 (2.17) 3.50**

逆序空間廣度 7.83 (1.60) 6.78 (2.21) 2.05*

空間廣度總分 16.87 (3.25) 13.81 (3.91) 3.22**

(25)

註:* p < .05; ** p < .01(單尾檢定)

四、字詞測驗

在字詞測驗的表現中,篩選量表正常組學生在立即回憶[ t (55) = 3.45, p = .001)]以及延宕回憶[ t (55) = 2.40, p

= .010)]的表現明顯的比高危險組學生為優,而再認記憶之 表現[ t (55) = 1.41, p = .083)]以及保留分數[ t (55) = 0.36, p = .359)]則無顯著差異(表 4-3-4) 。上述結果顯示篩選量 表高危險組學生在語文字詞記憶能力的表現比正常組學生 差,同時此記憶差異可能發生在訊息提取(retrieval)的 階段。

表 4-3-4:篩選量表正常組與高危險組學生在字詞記憶測驗表現之差異 正常組

(n=30)

高危險組 (n=27)

t 值

字詞立即回憶 37.13 (4.17) 32.85 (5.12) 3.48**

字詞延宕回憶 10.10 (1.63) 8.89 (2.17) 2.40*

字詞再認記憶 23.73 (0.69) 23.41 (1.01) 1.41 記憶保留分數 91.21 (13.30) 89.54 (20.96) 0.36 註:* p < .05; ** p < .01(單尾檢定)

在字詞記憶的質性特徵的分析比較方面,在學習斜率的

表現中,篩選量表正常組(M = 4.77, SD = 1.45)與高危

險組學生(M = 4.70, SD = 1.88)並無顯著差距[ t (55) =

0.14, p = .444)],由圖 4-3-1 可看出雖然高危險組學生的

記憶表現較差,但仍能隨著嘗試的次數而進步。

(26)

0 2 4 6 8 10 12

1 2 3 4

嘗試次數

回憶分數

正常組 高危險組

圖 4-3-1:篩選量表高危險組與正常組學生在字詞測驗的學習斜率表現

在字詞干擾特徵方面,篩選量表正常組學生的順向干擾 指標平均為 0.23(SD = 2.28) ,而高危險組學生平均為 0.56

(SD = 1.99) ,兩組學生的順向干擾指標並無顯著差距[ t (55)

= - 0.57, p = .287)]。在逆向干擾指標中,篩選量表正常 組學生平均為 0.97(SD = 1.12),而高危險組學生平均為 0.78(SD = 1.22),兩組學生的逆向干擾指標差異也並未達 到統計之顯著性[ t (55) = 0.61, p = .273)]。

在序列位置效應方面,篩選量表正常組學生在三個序列 位置的平均回憶分數分別為 13.20(SD = 1.56) 、11.40(SD

= 2.16) 、以及 12.53(SD = 1.96) ,相依樣本 t 檢定(paired t test)顯示序列一的分數明顯高於序列二[ t (29) = 4.24, p = .000)],同時序列三的分數也比序列二的分數高[ t (29)

A1 A2 A3 A4

(27)

= 2.50, p = .010)]。在篩選量表高危險組學生的表現中,

三個序列位置的平均回憶分數則為 11.74(SD = 2.21) 、9.59

(SD = 2.95) 、以及 11.41(SD = 2.42) 。相依樣本 t 檢定 顯 示 序 列 一 的 分 數 明 顯 高 於 序 列 二 [ t (26) = 3.68, p

= .001)],同時序列三的分數也比序列二的分數高[ t (26) = 2.92, p = .004)]。由上述的結果以及圖 4-3-2 可看出兩組 學生的序列位置表現組型相似,均有初始效應(primacy effect)以及新近效應(recency effect)之特徵。

0 2 4 6 8 10 12 14 16

1 2 3

序列位置

回憶分數

正常組 高危險組

圖 4-3-2:篩選量表高危險組與正常組學生在字詞測驗的序列位置效應表現

上述測驗結果顯示雖然篩選量表高危險組的學生在字

詞記憶測驗的表現較差,回憶的字詞量較少,但在一些質性

的特徵上,包括字詞干擾、學習斜率、以及序列位置效應等,

(28)

則和正常組學生無明顯的不同。

五、Rey 氏複雜圖形測驗 (RCFT)

在 RCFT 的表現中,篩選量表正常組學生在圖形複製[ t (55) = 4.02, p = .000)]、立即回憶[ t (55) = 4.40, p

= .000)]、以及延宕回憶[ t (55) = 3.81, p = .000)]的表 現明顯的比高危險組學生為優,而再認記憶之表現[ t (55)

= .95, p = .174)] 以及保留分數[ t (55) = - 0.92, p = .182)]

則無顯著差異(表 4-3-5) 。

表 4-3-5:篩選量表正常組與高危險組學生在複雜圖形測驗表現之差異 至常組

(n=30)

高危險組 (n=27)

t 值

圖形複製分數 33.90 (2.09) 29.96 (4.68) 4.02***

圖形立即回憶 23.55 (4.37) 15.94 (7.98) 4.40***

圖形延宕回憶 23.42 (4.84) 15.52 (8.20) 3.81***

圖形再認記憶 20.30 (1.93) 19.70 (2.78) 0.95 記憶保留分數 99.41 (10.91) 103.44 (20.29) - 0.92 註:*** p < .001(單尾檢定)

在 RCFT 延宕回憶表現中錯誤類型的定性分析方面,經

由「曼-惠特尼 U 考驗」結果,在十一種不同的錯誤類型成

分中,篩選量表正常組學生發生的次數明顯的比高危險組學

生少( Z = - 2.07, p = .019),其中在第IV項「整體圖形

輪廓扭曲」 ( Z = - 2.71, p = .004)以及在第VII項「平行

線(#8)重複畫出」( Z = - 1.67, p = .047)兩組學生的

(29)

差異達到統計之顯著性(表 4-3-6)。

表 4-3-6:篩選量表正常組與高危險組學生在 RCFT 延宕回憶錯誤類型發生次數 比較

錯誤類型成分 量表低分組

(n=30)

量表高分組 (n=27)

Z 值

I 0 0 0.00

II 4 4 - 0.16

III 5 4 - 0.19

IV 0 6 - 2.71 **

V 0 1 - 0.08

VI 0 2 - 1.50

VII 3 0 - 1.67*

VIII 5 8 - 1.15

IX 1 3 - 1.14

X 0 1 - 1.05

XI 0 1 - 1.05

總計 18 30 - 2.07 *

註:* p < .05; ** p < .01(單尾檢定)

在圖形知覺組織方面,從表 4-3-7 的結果可看出篩選量 表高危險組學生在 RCFT 知覺組織策略分數的表現比正常組 學生差,在組織分數總分[ t (55) = 1.75, p = .043)]以及

#2 主體輪廓的組織策略成分[ t (55) = 1.96, p = .028)]

兩組學生表現的差異均達到統計之顯著性。

(30)

表 4-3-7:篩選量表正常組與高危險組學生在 RCFT 組織分數表現之差異

組織策略成分 正常組

(n=30)

高危險組 (n=27)

t 值

#2 0.20

(0.41)

0.04 (0.19)

1.96*

#3 0.30

(0.47)

0.26 (0.45)

0.34

#4 0.63

(0.49)

0.52 (0.51)

0.88

#5 0.87

(0.35)

0.70 (0.47)

1.49

#13 0.77

(0.43)

0.67 (0.48)

0.83

總分 2.97

(1.75)

2.22 (1.42)

1.75*

註:* p < .05(單尾檢定)

圖 4-3-3 為篩選量表正常組學生在 RCFT 圖形複製(A)

與延宕回憶(B)表現之範例。範例中之三位學生之選擇為 RCFT 延宕回憶分數表現位於全體正常組學生表現後 15%者,

依圖 4-3-3 自左而右之順序,三位學生基本資料分別是四年

級男生(VIQ=111, PIQ=105, FIQ=108) 、四年級男生(VIQ=109,

PIQ=101, FIQ=106)、以及六年級男生(VIQ=111, PIQ=100,

FIQ=106) 。在圖形複製作業表現中,三位篩選量表正常組學

生雖然對於一些圖形成分的精確性有所欠缺或是有所遺

漏,但整個圖形仍能維持完整的輪廓與正確的空間位置關

係。在延宕回憶作業表現中,雖然許多圖形成分無法自記憶

系統內提取,但整個圖形外觀尚能維持主要的基本結構。

(31)

A

B

圖 4-3-3:篩選量表正常組三位學生 RCFT 圖形複製(A)與延宕回憶(B)表現 範例。

圖 4-3-4 為篩選量表高危險組學生在 RCFT 圖形複製(A)

與延宕回憶(B)表現之範例。範例中之三位學生之選擇為 RCFT 延宕回憶分數表現位於全體高分組學生表現後 15%者,

依圖 4-3-4 自左而右之順序,三位學生基本資料分別是四年 級男生(VIQ=112, PIQ=101, FIQ=108) 、五年級男生(VIQ=91, PIQ=71, FIQ=79 )、 以 及 五 年 級 女 生 ( VIQ=90, PIQ=73, FIQ=80)。在圖形複製作業表現中,可發現三位篩選量表高 危險組學生缺乏一些知覺組織的策略,無法將圖形的主體

(#2 大長方形)先行建構,非但圖形成分的精確性不足,對 於圖形的輪廓以及彼此的空間位置關係也有所欠缺。在延宕 回憶作業表現中,可發現 RCFT 整體圖形輪廓結構扭曲變形,

對於許多圖形成分無法畫出,同時也喪失正確的空間位置關

(32)

係。

A

B

圖 4-3-4:篩選量表高危險組三位學生 RCFT 圖形複製(A)與延宕回憶(B)表 現範例。

上述結果顯示篩選量表高危險組學生在視覺空間建構 以及非語文圖形記憶能力的表現比正常組學生差,同時此記 憶差異可能發生在訊息提取的階段。除了定量分數外,對於 延宕回憶表現錯誤類型的定性分析結果顯示篩選量表高危 險組學生較容易出現圖形整體輪廓扭曲的現象。在知覺組織 方面,雖然兩組學生的表現差異並不明顯,但篩選量表高危 險組學生較無法知覺到並採用整體輪廓的組織策略。

六、臉部表情辨識 (JACFEE)

在 JACFEE 的表現中,篩選量表正常組學生整體的辨識

(33)

率比高危險組學生為優[ t (55) = 2.50, p = .008)],而在 其中七中不同的情緒表情中,篩選量表正常組學生在傷心[ t (55) = 1.95, p = .030)]、驚恐[ t (55) = 3.61, p = .001)]、

以及輕視[ t (55) = 1.76, p = .043)]等表情的辨識上顯著 優 於 高 危 險 組 學 生 , 其 餘 在 快 樂 [ t (55) = 1.18, p

= .122)]、生氣[ t (55) = .65, p = .260)]、噁心[ t (55)

= - .02, p = .493)]、以及訝異[ t (55) = .26, p = .398)]

等情緒表情辨識之表現,兩組學生則無顯著差異(表 4-3-8) 。 從「效果值」(effect size)的分析中,總辨識率具有 中等的效果值;而在不同的情緒表情中,只有驚恐表情的效 果值達到 0.3 以上。上述結果顯示高危險組學生對於臉部表 情辨識的能力比正常組學生差,其中對於驚恐表情辨識的差 異性最為明顯,其他表情辨識差異的效果值則較不顯著。

表 4-3-8:篩選量表正常組與高危險組學生在臉部表情辨識表現之差異 正常組

(n=30)

高危險組 (n=27)

t 值 效果值

(effect size)

快樂 7.87 (0.35) 7.74 (0.45) 1.18 0.16 生氣 6.40 (1.75) 6.11 (1.60) 0.65 0.09 傷心 7.17 (1.15) 6.33 (1.94) 1.95* 0.25 驚恐 5.90 (1.67) 4.30 (1.68) 3.61** 0.44 噁心 4.10 (2.35) 4.11 (2.53) -0.02 0.00 訝異 6.67 (1.58) 6.56 (1.65) 0.26 0.04 輕視 6.47 (1.96) 5.41 (2.52) 1.76* 0.23 總辨識率 0.79 (0.09) 0.72 (0.12) 2.50* 0.32 註:* p < .05; ** p < .01(單尾檢定)

(34)

綜合篩選量表高危險組與正常組學生神經心理功能的 表現(表 4-3-9) ,具有非語文學習障礙症狀特徵的高危險組 學生在操作智商、知覺組織指數、視覺注意力、視覺工作記 憶、非語文圖形記憶、視覺空間建構、以及臉部表情辨識等 神經心理功能表現比篩選量表正常組學生差,符合本研究中 的第一項假設(假設一)。此外,篩選量表高危險組學生雖 然在語文智商、聽覺工作記憶、以及語文記憶的表現也比篩 選量表正常組學生差,但在語文理解指數以及聽覺注意力的 表現則與正常組學生無明顯不同。因此,本研究結果部份符 合第二項研究假設(假設二)。

表 4-3-9:篩選量表正常組與高危險組學生神經心理功能的表現差異

正常組 高危險組

語文智商 (+)

操作智商 +

語文理解 智力

知覺組織 +

聽覺注意力 注意力

視覺注意力 +

聽覺工作記憶 (+)

工作記憶

視覺工作記憶 +

語文記憶 (+)

記憶

非語文記憶 +

視覺空間建構 +

表情辨識 +

註:+ 符號表示表現較差者;括號表示不符合研究假設

(35)

貳、篩選量表高危險組與正常組學生在神經心理測驗表現之 差距組型

由於本研究所使用的測驗工具除了魏氏兒童智力量表 之外,其餘測驗缺乏適當的國內參照常模。因此,在探討篩 選量表高危險組與正常組學生在測驗表現之差距組型時(視 覺與聽覺之差距或語文以及非語文之差距),除了魏氏兒童 智力量表外,本研究將 30 位篩選量表正常組學生,另外加 入 6 位篩選量表高危險組學生,以此 36 位學生作為神經心 理測驗模擬常模之樣本。圖 4-3-5 呈現模擬常模樣本在篩選 量表的總分與人數分佈圖,其偏態數值為 1.754,峰度數值 為 1.671,與圖 4-2-1 相近,均為正偏態與高狹峰之分配。

量表總分

56.8 54.3 51.8 49.4 46.9 44.4 42.0 39.5 37.0 34.6 32.1 29.6 27.2 24.7 22.2

人 數

14 12 10 8 6 4

2 0

圖 4-3-5:模擬常模個案在非語文學習障礙篩選量表總分與人數分佈圖

(36)

本研究以表 4-3-10 模擬常模樣本在神經心理測驗之平 均數與標準差為基準,將高危險組與正常組學生的測驗原始 分數轉換為平均數為 50,標準差為 10 之 T 分數。經由上述 程序將各測驗指標轉換為同一量尺後,計算視覺與聽覺注意 力、數字記憶與空間記憶廣度、以及語文字詞與非語文圖形 記憶等測驗指標之 T 分數差距大於 10、介於±10 之間、以及 小於-10 的人數,並以「卡方檢定」檢驗高危險組與正常組 學生上述的差距組型是否符合一般理論所期望之人數比例。

表 4-3-10:模擬常模樣本在神經心理測驗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注意力操作測驗(視覺作業)

反應時間 969.51 (124.28)

遺漏 1.58 (1.61)

假警報 1.22 (2.13) 注意力操作測驗(聽覺作業)

反應時間 575.13 (69.86)

遺漏 0.44 (0.61)

假警報 0.42 (0.69) 數字記憶廣度

順序數字廣度 13.42 (1.96)

逆序數字廣度 7.50(2.63)

數字廣度總分 20.92 (3.77) 空間記憶廣度

順序空間廣度 8.92 (2.29)

逆序空間廣度 7.78 (1.55)

空間廣度總分 16.69 (3.78) 字詞測驗

立即回憶 35.94 (4.84)

延宕回憶 9.81 (1.79)

再認記憶 23.67 (0.68) 複雜圖形測驗

立即回憶 23.06 (4.42)

延宕回憶 22.93 (4.88)

再認記憶 20.33 (1.88)

(37)

在常態分配理論期望的人數比例上,T 分數差距大於 10 以及小於 -10 的比例各為約 16%,而 T 分數差距介於 10 與 -10 之間的比例約為 68%。因此,在高危險組學生中(27 人) , T 分數差距大於 10 以及小於 -10 的理論期望人數各為 4.32,而 T 分數差距介於 10 與 -10 之間的理論期望人數則 為 18.36。而在正常組學生中(30 人),T 分數差距大於 10 以及小於 -10 的理論期望人數各為 4.8,而 T 分數差距介於 10 與 -10 之間的理論期望人數則為 20.4。此外,經由魏氏 兒童智力量表指導手冊中所列之語文智商與操作智商,以及 各指數分數間差異的累計百分比的資料(陳榮華,1997),

可推知在上述理論期望人數比例的位置中,語文智商與操作 智商差距分數約為 13 分(雙尾所佔比例為 32.1%) ,而語文 理解指數與知覺組織指數差距分數則約為 14 分(雙尾所佔 比例為 32.7%) ,因此本研究以此分數分別作為語文智商─操 作智商、以及語文理解─知覺組織等差距組型的分數切截指 標。

一、高危險組學生

表 4-3-11 呈現篩選量表高危險組學生在神經心理測驗 中,T 分數差距大於 10、介於 10 與 -10 之間、以及小於 -10 的人數。卡方檢定的結果顯示,高危險組學生在 TAP 視覺作 業─聽覺作業的反應時間 [χ

2

(2) = 7.96, p < .05]、數 字記憶廣度─空間記憶廣度的逆序廣度 [χ

2

(2) = 11.07, p

< .01] 與總分 [χ

2

(2) = 6.74, p < .05]、以及字詞記憶

─RCFT 圖形記憶之立即回憶 [χ

2

(2) = 29.37, p < .001]

(38)

與延宕回憶 [χ

2

(2) = 11.07, p < .01] 等測驗指標不同 差距組型表現的人數與理論所期望的人數比例有所差異,由 表 4-3-11 可看出高危險組學生在上述測驗指標中,T 分數差 距大於 10 的人數比理論上所期望的人數為多。而在其他的 測驗指標中,則和理論期望的人數比例無明顯不同。

表 4-3-11:高危險組學生在神經心理差距組型表現人數與理論期望人數之差異 T > 10

(4.32)

T 介於±10 (18.36)

T < -10 (4.32)

χ2

語文智商―操作智商 6a 20b 1c 3.35

語文理解―知覺組織 7d 19e 1f 4.24

視覺時間―聽覺時間 9 12 6 7.93*

視覺遺漏―聽覺遺漏 6 17 4 0.78

視覺假警報―聽覺假警報 3 20 4 0.57

順序數字―順序空間 8 16 3 3.84

逆序數字―逆序空間 10 11 6 11.07**

數字總分―空間總分 9 13 5 6.74*

字詞立即―圖形立即 14 7 6 29.37***

字詞延宕―圖形延宕 10 11 6 11.07**

字詞再認―圖形再認 6 17 4 0.78

註:括號內數字為理論期望人數

* p < .05; ** p < .01; *** p < .001

a差距分數>13 分;b差距分數介於±13;c分差距分數< -13 分

d差距分數>14 分;e差距分數介於±14;f分差距分數< -14 分

二、正常組學生

表 4-3-12 呈現篩選量表正常組學生在神經心理測驗

中,T 分數差距大於 10、介於 10 與 -10 之間、以及小於 -10

(39)

的人數。卡方檢定的結果顯示,在各項神經心理測驗指標 中,篩選量表正常組學生在上述的差距表現組型人數和理論 上所期望的人數比例並無顯著差異。

表 4-3-12:正常組學生在神經心理差距組型表現人數與理論期望人數之差異 T > 10

(4.8)

T 介於±10 (20.4)

T < -10 (4.8)

χ2

語文智商―操作智商 1a 24b 5c 3.65

語文理解―知覺組織 1d 24e 5f 3.65

視覺時間―聽覺時間 7 15 8 4.57

視覺遺漏―聽覺遺漏 1 22 7 4.14

視覺假警報―聽覺假警報 2 21 7 2.66

順序數字―順序空間 6 21 3 0.99

逆序數字―逆序空間 6 19 5 0.40

數字總分―空間總分 8 18 4 2.55

字詞立即―圖形立即 7 17 6 1.88

字詞延宕―圖形延宕 5 23 2 1.97

字詞再認―圖形再認 8 20 2 3.78

註:括號內數字為理論期望人數

a差距分數>13 分;b差距分數介於±13;c分差距分數< -13 分

d差距分數>14 分;e差距分數介於±14;f分差距分數< -14 分

綜合高危險與正常組學生的差距組型表現,在十一項差 距指標中,高危險組學生有五項指標的差距組型人數比例與 一般理論所期望的人數比例有顯著差異,T 分數大於 10 的人 數明顯的比理論期望的人數多,亦即呈現出語文(或聽覺)

相對優勢的現象,特別是在視覺-聽覺工作記憶以及語文字

(40)

詞-非語文圖形記憶的差距表現上,此結果部分符合本研究

之第三項假設(假設三)。此外,正常組學生在十一項差距

指標所表現的人數比例則與一般理論上所期望的人數比例

並無顯著差異,此結果符合本研究的第四項假設(假設四)。

(41)

第四節 討 論

壹、性別比例

在學習障礙的人數統計中,男女的性別差異是學多研究 所發現到的現象,男女比例約為 4:1(Hallahan, Kauffman,

& Lloyd, 1999) 。而在非語文學習障礙的研究中,由於對於 非語文學習障礙的概念與定義尚未出現一致的共識,同時也 缺乏一致的診斷準則,因此尚未有相關性別差異的統計資 料。然而,若從非語文學習障礙相關的臨床症狀以及神經心 理組型特徵,過去一些學者認為亞斯伯格症即為一種非語文 學習障礙。在亞斯伯格症患者的統計中,男性的比例高於女 性(Gillberg, 1989; Wing, 1981),若由此來推論,非語 文學習障礙也可能具有男性多於女性的性別差異的現象。從 本研究中男女不同性別在篩選量表之分數,以及篩選量表分 數高於切截分數(高危險組)的男女人數,均顯示男性在非 語文學習障礙的症狀特徵較女性為明顯,此結果和上述的推 論相一致。

雖然性別差異現象是否真的存在仍有一些爭論,但在社

會人際、動作協調、以及空間關係等與非語文學習障礙相關

的行為表現中,認知功能的性別差異現象仍是許多研究者感

興趣的議題。在社會人際方面,社會認知與社會技巧是社會

人際互動的基本要素,而其中對於情緒刺激的解碼能力是重

要的成分之一。許多研究指出女性對於情緒刺激的解碼能力

比男性好,在臉部情緒表情的辨識上有較高的辨識率(Brody,

(42)

1985; Duda & Brown, 1985; Hall, 1978; LaFrance & Banaji, 1992; Otta, Abrosio, & Hoshino, 1996; Shields, 1991) 。 在動作能力的表現上,一般而言,女性對於精細動作的協調 表現較優,而男性則對於粗大動作的表現較好(Kimura, 1999;

Larkin & Cermak, 2002) 。而在與空間能力相關的表現中,

一些研究指出男性的表現較女性為優(Kerns & Berenbaum, 1991; Law, Pellegrino, & Hunt, 1993; Voyer, Voyer, &

Bryden, 1995)。從本研究篩選量表三個分量表來看,男性 在社會人際以及動作協調等能力上所出現的困難均較女性 為高,但在空間執行方面則無明顯不同,此結果也大致符合 上述的研究發現。

對於性別差異現象的解釋,社會文化因素所造成的偏誤

(bias)可能是造成性別差異現象的原因一,包括對於男性 的社會期待較高以及男性較容易出現行為問題,因而較易受 到父母與老師的注意以及轉介。Shaywitz 等學者的研究指 出,學校所鑑定出的學習障礙人數男女比例為 4:1,但流行 病學的研究結果則顯示男女人數比例相同,同時學校所鑑定 出 的 學 習 障 礙 學 生 也 有 較 多 的 行 為 問 題 ( Shaywitz, Shaywitz, Fletcher, & Escobar, 1990) ,此結果可能反映 出了上述的偏誤因素。除了學習障礙之外,一些學者對於和 非語文學習障礙有關的「發展性協調障礙」 (DCD)也有相類 似的發現。研究指出男性在 DCD 的盛行率高於女性,Taylor

(1990)的報告指出轉介進行矯治的 DCD 個案男女比例約為

3:1,Missiuna(1994)則發現學校老師所轉介出的動作困

(43)

難兒童的男女比例為 5:1,但是也有一些研究指出 DCD 男女 比例是相同的(Gubbay, 1975; Maland, 1992)。對於性別 差異的原因,一些學者認為社會文化的預期扮演部分的角 色,父母或老師對於男性與女性動作問題有不同的期待與標 準,對於男性較為關注而對於女性較為寬鬆,以致對於男性 的動作問題較容易覺察,同時也使得所鑑定出的女性個案動 作 問 題 較 男 性 為 嚴 重 ( Gubbay, 1975; Revie & Larkin, 1993)。

雖然社會文化因素對於性別差異現象可能扮演一角 色,但也有證據說明認知功能的性別差異現象可能是受神經 生物因素所影響。在大腦功能側化性(lateralization)的 研究上,Shaywitz 等研究者以 fMRI 研究 18 位(男女各 19 位)正常參與者進行音韻分析作業時的大腦活動狀況。研究 結果發現 19 位男性參與者大腦活化的區域均在左腦下額葉 腦回(inferior frontal gyrus) ;但在 19 位女性參與者中,

大腦活化區域位於左腦下額葉腦回者只有 8 人,而卻有 11 位大腦活化的區域位於左右兩側下額葉腦回(Shaywitz, Shaywitz, Pugh, Constable, Skudlarski, Fulbright, Bronen, Fletcher, Shankweiler, Katz, & Gore, 1995)。

此結果顯示男性在上述語言相關功能的大腦側化性較明

顯,位於左半球,而女性則否,涉及大腦左右兩半球。若上

述左腦相關區域受損,語言及相關的學習功能便將受到損

害,但由於女性大腦語言側化並不明顯,涉及兩側半球,因

此較可能發生補償之作用,以致產生學習障礙盛行率的性別

(44)

差異現象。除了語言功能之外,對於一些非語文方面的認知 功能,是否也可能具有上述的大腦功能側化性差異的現象,

使得女性大腦對於非語文功能的側化性較不明顯,兩側腦半 球可加以補償,而男性則缺乏此優勢,非語文相關功能側化 於右腦半球,當功能受損時缺乏補償之機會,使得男性在非 語文學習障礙的人口比例高於女性?對於上述的假設推 論,未來仍有待相關研究證據的支持與澄清。

貳、智力

智力表現組型是許多教育以及臨床研究重要的討論議 題,透過智力組型的表現,在神經心理層次可瞭解個案的優 勢以及弱勢的功能領域;在行為層次,我們可推論此智力優 勢以及弱勢能力組型在學習以及生活適應可能面臨的挑 戰、困難、以及未來優勢的發展方向;而在神經生物層次,

智力組型將提供左右大腦功能側化性的推論與假設。在本研 究的結果中,篩選量表高危險組學生雖然在語文智商以及操 作智商的表現均比正常組差,但以操作智商最為明顯,同時 在知覺組織指數的分數也明顯較差。此結果也顯示高危險組 學生在非語文操作方面的能力表現是相對較為弱勢的功能 領域,也和過去對於非語文學習障礙的研究發現相一致

(Foss, 1991; Johnson, 1987; Rourke, 1995) 。

在智力差距組型表現的人數比例中,本研究並未得到研 究假設所預期之結果。然而,在篩選量表高危險組學生中,

雖然智力差距組型表現的人數比例和一般理論上所期望的

(45)

人數比例並無顯著差異,但在語文智商─操作智商的差距分 數比較上,篩選量表正常組學生的差距分數(平均數為 - 2.93,標準差為 10.68)和高危險組學生的差距分數(平均 數為 4.89,標準差為 12.89)有顯著的差異[ t (55) = - 2.50, p = .015)];同時,在語文理解─知覺組織的差距分數也有 明顯的不同[ t (55) = - 2.378, p = .021)],高危險組學 生的差距分數(平均數為 5.30,標準差為 13.50)比正常組 學生(平均數為 - 2.60,標準差為 11.56)明顯為高。上述 結果顯示,雖然本研究篩選量表高危險組學生的智力差距組 型並未達到臨床上的顯著性,但其差距分數指標仍和篩選量 表正常組學生有所不同,呈顯語文智商(語文理解)相對優 勢的表現。

在行為層次的關係中,Fuerst 等研究者曾研究 132 位 6 至 12 歲學習障礙的兒童,依智力測驗(WISC)的表現分為 V>P(VIQ>PIQ 10 分以上) 、V<P(VIQ<PIQ 10 分以上)、以 及 V=P(VIQ 與 PIQ 差距在 10 分之內)等三組。結果發現 V>P 組的學障兒童在「兒童性格問卷」 (Personality Inventory for Children)比其他組兒童出現更多嚴重的心理病理指 標,顯示智力組型與心理社會功能有所關聯(Fuerst, Fisk,

& Rourke, 1990),而這些行為問題也是非語文學習障礙學

生常面對的困難與挑戰(Rourke, 1989)。本研究篩選量表

高危險組學生在社會人際分量表的平均分數為 15.48 分,高

於一般群體樣本分數接近兩個標準差,和上述的研究能夠相

呼應。

(46)

在本研究智力測驗的表現中,篩選量表高危險組學生在 語文智商的表現也比正常組學生差,主要是在語文量表中的 類同測驗以及算術測驗的表現有所差異。類同與算術測驗均 需要抽象概念化的功能表現,而抽象概念化能力的不足也是 非語文學習障礙的認知缺損特徵(Rourke, 1989) ,也因此,

非語文學習障礙學生在涉及與抽象概念相關的學業科目表 現(例如數學)也將有所困難(Rourke, 1989; Tanguay, 2002;

Thompson, 1997) 。

在神經生物層次的關係中,一些研究者認為語文智商反 映 出 左 腦 功 能 , 而 操 作 智 商 則 反 映 出 右 腦 功 能 的 狀 況

(Balthazar & Morrison, 1961; Kershner & King, 1974) 。 雖然本研究結果顯示高危險組學生具有語文智商相對優勢 的傾向,但是否操作智商表現較低落是反映出右腦缺損之指 標?而語文智商表現較低落則是反映出左腦缺損的指標?

許多學者指出上述智力與大腦半球功能的關係並不穩定,在 臨 床 上 還 無 法 有 效 的 對 個 體 進 行 左 右 腦 功 能 的 推 論

( Bornstein, 1984; Kluger & Goldberg, 1990, Lezak, 2004)。過去相關的腦與智力的研究大多是以癲癇、腦部病 變、腦損傷、或腦部外科手術患者的智力測驗表現資料加以 推論。然而不同的病理因素、病灶位置、以及涵蓋範圍都可 能是影響研究結果之因素。此外,Inglis 與 Lawson(1981)

的研究發現男性左腦損傷患者在語文智力的表現有所缺

損,而操作智力表現的缺損則與右腦損傷有關,但在女性患

者身上則未發現此種關係。是否由於男女不同性別大腦側化

(47)

性的差異,使得語文或操作智力表現與大腦左右半球功能的 關係產生不一致或混淆稀釋的研究結果,這也需要繼續的研 究加以釐清。

參、注意力

本研究中篩選量表高危險組與正常組學生雖然在視覺 注意力刺激的反應時間以及假警報反應上並無明顯不同,但 在遺漏反應指標中,篩選量表高危險組學生則明顯的比正常 組學生為高。在注意力測驗指標與行為的關係上,反應時間 指標反映出對於刺激的警覺程度,遺漏指標反映出不專注的 問題,而假警報指標則可能反映出注意力控制與衝動抑制的 困難。本研究的注意力測驗結果顯示,非語文學習障礙症狀 特徵較明顯的高危險組學生,對於視覺注意力的表現較不集 中,容易遺漏刺激,而在聽覺注意力的表現則無此現象。此 外,在對於注意力刺激的反應時間中,雖然高危險組和正常 組學生並無明顯的差異,但在視覺注意力與聽覺注意力的差 距組型表現上,篩選量表高危險組學生所表現出視覺注意力 為相對弱勢的人數也明顯比篩選量表正常組為多,這些視覺 與聽覺注意力的表現以及差距組型與過去學者對於非語文 學習障礙的研究結果相一致(Rourke, 1995) 。

在有關注意力的大腦功能研究中,神經心理以及神經造

影的研究發現右腦功能受損會造成注意力的困難,尤其是在

額葉區域(Lewin, Friedman, Wu, Miller, Thompson, Klein,

Wise, Hedera, Buckley, Meltzer, Friedland, & Duerk,

(48)

1996; Rueckert & Grafman, 1996; Sturm, Simone, Krause, Specht, Hesselmann, Radermacher, Herzog, Tellmann, Muller-Gartner, & Willmes, 1999) 。在本研究所使用的 TAP 視覺注意力測驗的作業分析中,除了注意力功能外,也需要 視覺空間的「完形」 (gestalt)知覺,而此完形知覺和右腦 功能有關(McCarthy & Warrington, 1990)。而在 TAP 聽覺 注意力測驗的作業分析中,其聲音刺激為一種「非語言聲音」

(non-speech sound),而對於此種非語言聲音的知覺也和 右腦功能有關(Tervaniemi & Hugdahl, 2003)。因此,雖 然篩選量表高危險組學生在神經心理層次具有符合非語文 學習障礙特徵的注意力表現組型(視覺注意力弱勢而聽覺注 意力優勢),但由於本研究所選用的注意力測驗之刺激特 徵,此注意力表現組型推論至神經生物層次的非語文學習障 礙右腦功能失調模式時則可能有所不一致與混淆。然而,縱 然本研究的結果有上述的限制,但了解何種訊息刺激的輸入 管道(聽覺或視覺)是學生的優勢管道,對於特殊教育工作 仍有重要的意義。

肆、工作記憶

工作記憶是指個體掌握訊息並加以操作的能力,其如同 電腦中的記憶體(RAM) ,記憶容量是有限的,若不加以儲存,

訊息則會很快的流失與遺忘。本研究結果指出篩選量表高危

險組學生在非語文視覺空間工作記憶的表現明顯的比篩選

量表正常組學生差,顯示非語文學習障礙症狀特徵較明顯的

數據

表 4-2-2:非語文學習障礙篩選量表正式與預試樣本原始分數之表現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 標準差 正式 預試 正式 預試 正式 預試 正式 預試 社會人際 23 23 99 96 38.91 39.68 14.53 15.14 動作協調 17 17 73 55 24.54 24.29 9.46 8.23 知覺組織 12 12 50 49 18.56 18.44 7.35 7.21 全量表 52 52 219 162 82.00 81.66 28.17 27.16 表 4-2-3:非語文學習障礙篩選量表正式與
表 4-2-4:男女不同性別在非語文學習障礙篩選量表的差異 男 (n = 464) 女 (n = 489) t 值 社會人際 10.37 (3.00) 9.65 (2.75) 3.81*** 動作協調 10.41 (2.97) 9.66 (2.38) 4.31*** 知覺組織 9.90 (2.96) 9.99 (2.92) -0.49 全量表 30.68 (7.99) 29.30 (7.20) 2.78** 註:括號內為標準差;** p &lt; .01;*** p &lt; .001 二、 神經心理測驗參
表 4-2-6:參與神經心理測驗之篩選量表正常組與高危險組學生基本資料 正常組 高危險組 男 女 全體 男 女 全體 人數 19 11 30 15 12 27 年齡 10.47 (0.96) 10.36 (0.92) 10.43 (0.94) 10.20(0.77) 10.42 (1.00) 10.30(0.87) 教育程度 4.90 (0.88) 4.91 (0.70) 4.90 (0.80) 4.93 (0.80) 4.83 (0.83) 4.89 (0.80) 篩選量表 總分 24.42 (2.19)
表 4-3-7:篩選量表正常組與高危險組學生在 RCFT 組織分數表現之差異 組織策略成分 正常組 (n=30) 高危險組(n=27) t 值 #2 0.20 (0.41) 0.04 (0.19) 1.96* #3 0.30 (0.47) 0.26 (0.45) 0.34 #4 0.63 (0.49) 0.52 (0.51) 0.88 #5 0.87 (0.35) 0.70 (0.47) 1.49 #13 0.77 (0.43) 0.67 (0.48) 0.83 總分 2.97 (1.75) 2.22 (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如圖,將一張長方形紙張,對摺再對摺,然後剪下一長為 3 公分、寬為 2 公分的長方形,則剪 下的部分展開後的圖形為. 形,且其周長為

如圖,已知平行四邊形 EFGH 是平行四邊形 ABCD 的縮放圖形,則:... 阿美的房間長 3.2 公尺,寬

如圖,若正方形 ABCD 的邊長為 8 公分,一圓過 A、D 兩點且與 BC 相切,則此圓的直徑為ˉˉ ˉˉ公分。... 如圖,已知圓 O

比較項目 長條圖 直方圖 矩形之寬度 無任何意義

一個運動場由長方形 PQRS 及兩個半圓組成,如下圖。若長方形 PQRS 的長度 PQ 為 100 m,運動場的周界為 400 m。求長方形 PQRS

Red, white and brown 是典型 Mark Rothko

檢查圖形上的每一點在對稱軸之兩側等距離位置是否都有對稱點,若 有,則此圖形是線對稱圖形。. ( 若圖形可以拿起來對折,可以沿著對稱軸對折,檢查圖形是否會完全

有一長條型鏈子,其外型由邊長為 1 公分的正六邊形排列而成。如下 圖表示此鏈之任一段花紋,其中每個黑色六邊形與 6 個白色六邊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