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中柔道選手 肩關節疼痛改善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中柔道選手 肩關節疼痛改善之研究"

Copied!
16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

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大豐 博士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中柔道選手 肩關節疼痛改善之研究

研 究 生:張聖杰

中華民國 1 0 1 年 6 月

(2)

國立臺東大學

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中柔道選手 肩關節疼痛改善之研究

研 究 生:張聖杰 撰

指導教授:林大豐 博士

中華民國 1 0 1 年 6 月

(3)

謝 辭

在我的求學過程中,所經歷的大多是體育專長的項目,對於讀書項目總是感 到較為吃力,所以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也能順利獲得碩士學位。時間過的很快,

感覺才剛要進入研究所,轉眼間,研究所生涯就已快結束。

在研究所求學的這兩年,最先要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授林大豐老師,感謝 老師一直以來辛勤的指導,指引我論文的方向,教導我強化論文的結構以及研究 的架構,在我遇到瓶頸時引領我突破的契機,並協助我修正許多不合宜的敘述及 用語,讓我得以完成本論文。

再來要感謝的是劉美珠老師,在老師耐心細心的帶領下,讓我對身心學有更 進一步的了解,並且在論文的指導上不吝惜的提供許多寶貴的意見與建議,讓我 論文的研究能更加順利的進行。

在職進修是一個艱辛的歷程,尤其是在工作繁忙時還須兼顧學業及家庭,常 常都令我感到疲憊與艱難。因此特別感謝大豐老師,一直以來所給予的鼓勵與肯 定,讓我減輕許多壓力,並給予我更多的衝勁。另外,也要感謝口試委員蘇維杉 老師,對論文諸多指點與建議,使拙論更為完備。

感謝同組的伙伴俊佑、佳慶、蕙蘭、淑惠、世陽、淑婷、佩玲、合惠、佩鈴,

很高興能和你們一起努力打拼,一起相互鼓勵,幫助我這個不善於唸書的夥伴,

並且在許多重要關頭給予我寶貴的意見,真的很謝謝大家。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家人,感謝爸爸、媽媽和哥哥聖岳,感謝有你們的督促,

讓我有動力去完成研究所的學業。並且感謝我的太太-盈慧,你是我背後最大的 推手,最支持我的人,感謝妳無怨無悔的協助與幫助,輔助我能順利的完成論文!

最後以這篇論文獻給我最敬愛的家人、師長、同學、同事、學生和所有曾經 幫助、鼓勵過我的人,謝謝你們!

張聖杰 2012.6.於台東

(4)
(5)

1

(6)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中柔道選手 肩關節疼痛改善之研究

研 究 生:張聖杰 指導教授:林大豐 日 期 :2012.06.

摘要

本研究旨在透過身心動作教育的理論基礎,針對肩關節疼痛的國中柔道選 手,編排一套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研究身心動作較育課程的實施前後,選手肩關 節疼痛改善的程度以及自我覺察及身心體會的差異。

本研究以國立 A 高級中學國中部柔道隊患有肩部運動傷害之選手為研究對 象,並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男生、女生各五名,實驗組實施為期十週的身心動作 教育課程。兩組分別於接受動作課程之前、中、後及過程中檢測肩關節活動度、

肩關節疼痛指數、過肩摔動作評估、身體覺察能力量表,以共變數分析檢測實驗 組與對照組之差異,研究身心作教育課程對國中柔道選手肩關節疼痛的影響及身 體使用與感受的改變情形。並於過程中蒐集課後回饋單資料,以質化的分析法探 討國中柔道選手對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的接受情況與學習情形。研究結果發現:

一、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中柔道選手肩關節之活動,在「前舉」、「後舉」、

「外展」、「外旋」、「內旋」之活動度有顯著進步(p<.05)。

二、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有效降低國中柔道選手肩關節疼痛指數(p<.05),在十週

「肩關節疼痛指數」上有逐週顯著下降的趨勢(p<.05)。

三、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過肩摔動作的標準度、協調性、腳步移動、轉腰動作、

手部動作、重心的轉移之完成性能力,有顯著提升的效果(p<.05)。

四、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中柔道選手身體覺察能力有顯著提升的效果(p<.05)。

五、課程實施的過程中選手所呈現出的學習態度皆為正向且具有興趣。

關鍵詞:身心動作教育、國中柔道選手、肩關節疼痛量表、身體覺察能力量表

(7)

A Study of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for Improving the Shoulder Pain of Junior High School Judo Players

Graduate:Sheng-Chieh Chang Advisor:Dah-Feng Lin,ph. D.

M. Ed. Thesis, 2012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ecute a body-mind movement education program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omatics, for the Judo players with shoulder joint pain.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effect of these programs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the study focused on the degree of pain reducing in shoulder joint, self-awareness and differences of physical and mental experience.

This study applied both quantitative experimental method and supplemented by qualitative analysis to A Judo team with shoulder injuries players, in a National High School. There were 10 males and 10 females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without any intervent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implementation of a 10-week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programs. Those subjects were separated evenly 5 boys and 5 girls for each group. Both groups accepted the test of joint activity, shoulder joint pain index, over shoulder throw action assessment, body awareness ability scale, and covariance analysis to tes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differences. It was to learn how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courses could affect their body uses and the changes of sensation in Judo players with shoulder joint pain. By applying qualitative analysis to understand if Judo players accept the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courses and what they have learned after class. Research findings included:

1. The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had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Judo players’ shoulder joint range of motion: Players ha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flexion”, “extension”, “abduction”, “external rotation”, and “internal rotation”

after receiving the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p<.05).

2. The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effectively reduced the shoulder joint pain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Judo players: Results showed that player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decline of their “shoulder joint pain index” (p<.05) after receiving the 10-week courses.

3. The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completeness of Judo players: Player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ir

over shoulder throw

accuracy, coordination, and the ability to complete all the phases of step moving, waist twisting, hand action, and shift of center of gravity (p<.05).

4.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program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effect on the perceived ability of the body for Judo players (p<.05).

5. The learning attitude of Judo players were positive and they were interested in what they were learning during the class.

Keywords: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junior high school Judo player, shoulder

joint pain index, body awareness ability scale

(8)

目次

目次

... Ⅲ

表次

... Ⅴ

圖次

... Ⅶ

第一章 緒 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五節 名詞解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柔道選手肩關節疼痛之相關研究... 7

第二節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理論相關研究... 14

第三節 身心動作教育改善肩關節傷害之探討………..……...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 28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8

第二節 研究對象、時間和地點... 30

第三節 研究工具與測量方法... 31

第四節 實施流程………... 36

第五節 課程規劃與實施... 38

第六節 資料收集與處理... 65

(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67

第一節 肩關節活動度之影響情形... 67

第二節 肩關節疼痛指數之影響情形... 79

第三節 國中柔道選手過肩摔動作之影響情形... 85

第四節 國中柔道選手身體使用與感受的改變情形... 88

第五節 課程的接受情況與學習情形………... 9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08

第一節 結論……... 108

第二節 建議……... 110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12

英文部分………. 116

附錄

附錄一 參與研究同意書………..………. 117

附錄二 研究問卷使用同意書………..………..…... 119

附錄三 肩關節活動角度測量表………...……... 121

附錄四 肩部疼痛量表………... 123

附錄五 柔道過肩摔動作評估表………... 125

附錄六 身體覺察能力量表………... 127

附錄七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設計教案………... 129

附錄八 身心動作課程課後回饋單………... 143

(10)

表次

表 2-1 肩部肌肉作用表……….……….………... 9

表 2-2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模式…………..……….…..……... 17

表 2-3 呼吸放鬆效能之研究………..……….…..……... 21

表 2-4 改善身體疼痛之研究………....……..…….……. 23

表 3-1 課程進度編排表………....…….…... 43

表 3-2 第一週教學流程編排表………..……..………....… 43

表 3-3 第二~四週教學流程編排表………..……….……....…... 44

表 3-4 第五~八週教學流程編排表………...…... 45

表 3-5 第九~十週教學流程編排表………...…... 46

表 3-6 活動內容分析表………..……...………...…... 61

表 3-7 資料編碼方式說明表………...………...…... 66

表 4-1 實驗組與對照組「前舉」成績一至五週測驗之描述統計摘要表... 68

表 4-2 實驗組與對照組「前舉」成績六至十週測驗之描述統計摘要表... 68

表 4-3 不同組別「前舉」成績組內迴歸係數同性質檢定摘要表... 69

表 4-4 不同組別「前舉」雙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69

表 4-5 實驗組與對照組「後舉」成績一至五週測驗之描述統計摘要表... 70

表 4-6 實驗組與對照組「後舉」成績六至十週測驗之描述統計摘要表... 70

表 4-7 不同組別「後舉」成績組內迴歸係數同性質檢定摘要表... 71

表 4-8 不同組別「後舉」雙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71

表 4-9 實驗組與對照組「外展」成績一至五週測驗之描述統計摘要表... 72

表 4-10 實驗組與對照組「外展」成績六至十週測驗之描述統計摘要表... 72

表 4-11 不同組別「外展」成績組內迴歸係數同性質檢定摘要表... 73

表 4-12 不同組別「外展」雙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73

表 4-13 實驗組與對照組「外旋」成績一至五週測驗之描述統計摘要表... 74

表 4-14 實驗組與對照組「外旋」成績六至十週測驗之描述統計摘要表... 74

(11)

表 4-16 不同組別「外旋」雙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75

表 4-17 實驗組與對照組「內旋」成績一至五週測驗之描述統計摘要表... 76

表 4-18 實驗組與對照組「內旋」成績六至十週測驗之描述統計摘要表... 76

表 4-19 不同組別「內旋」成績組內迴歸係數同性質檢定摘要表... 77

表 4-20 不同組別「內旋」雙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77

表 4-21 實驗組與對照組肩關節疼痛指數前後測之描述統計摘要表... 79

表 4-22 課程前後疼痛指數相依樣本t考驗摘要表... 80

表 4-23 每週疼痛指數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80

表 4-24 疼痛指數趨勢分析摘要表... 81

表 4-25 不同組別「肩關節疼痛指數」雙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83

表 4-26 實驗組與對照組過肩摔動作評估指數描述統計摘要表... 85

表 4-27 不同組別「過肩摔動作評估指數」成績組內迴歸係數同性質檢定摘要表 86 表 4-28 不同組別「過肩摔動作評估指數」雙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86

表 4-29 實驗組與對照組身體覺察能力量表分數前後測之描述統計摘要表... 88

表 4-30 不同組別「身體覺察能力量表」成績組內迴歸係數同性質檢定摘要表... 89

表 4-31 不同組別「身體覺察能力量表分數」雙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89

表 4-32 國中柔道選手對第一週活動內容的難易程度分析表... 91

表 4-33 國中柔道選手對第一週活動內容的喜愛程度分析表... 92

表 4-34 國中柔道選手第一週課程學習自我檢核分析表... 93

表 4-35 國中柔道選手對第二~四週活動內容的難易程度分析表... 95

表 4-36 國中柔道選手對第二~四週活動內容的喜愛程度分析表... 96

表 4-37 國中柔道選手第二~四週課程學習自我檢核分析表... 97

表 4-38 國中柔道選手對第五~八週活動內容的難易程度分析表... 99

表 4-39 國中柔道選手對第五~八週活動內容的喜愛程度分析表... 100

表 4-40 國中柔道選手第五~八週課程學習自我檢核分析表... 101

表 4-41 國中柔道選手對第九~十週活動內容的難易程度分析表... 103

表 4-42 國中柔道選手對第九~十週活動內容的喜愛程度分析表... 103

表 4-43 國中柔道選手第九~十週課程學習自我檢核分析表... 104

(12)

圖次

圖 2-1 肩部解剖圖………...…….………. 8

圖 2-2 身心學領域發展架構圖……….………….. 16

圖 2-3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內容模式圖……….………….. 18

圖 2-4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架構圖……….………….. 20

圖 3-1 研究架構圖…….………. 29

圖 3-2 受試者篩選流程圖..………..…….………. 30

圖 3-3 關節角度量角器……….. 31

圖 3-4 關節角度量角器(打開)……….. 31

圖 3-5 肩關節前舉……….. 32

圖 3-6 肩關節後舉……….. 32

圖 3-7 肩關節外展……….. 32

圖 3-8 肩關節外旋……….. 32

圖 3-9 肩關節內旋……….. 32

圖 3-10 肩部疼痛量表圖…………..……….. 34

圖 3-11 研究流程圖………..……….. 36

圖 3-12 肩過節活動度檢測流程圖..……….. 37

圖 3-13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設計架構圖…………..……….. 40

圖 3-14 肩關節結構的認識(一) …………..……….. 47

圖 3-15 肩關節結構的認識(二) …………..……….. 47

圖 3-16 呼吸覺察與體驗(一) …………..……….. 48

圖 3-17 呼吸覺察與體驗(二) …………..……….. 48

圖 3-18 呼吸覺察與體驗(三) ………..……….. 48

圖 3-19 呼吸覺察與體驗(四) …………..……….. 48

圖 3-20 丹田呼吸(一) …………..……….. 49

圖 3-21 丹田呼吸(二) …………..……….. 49

(13)

圖 3-23 圓背屈蹲(二) …………..………..……….. 49

圖 3-24 身體歸零(一) …………..………..……….. 50

圖 3-25 身體歸零(二) …………..………..……….. 50

圖 3-26 肌肉漸進放鬆(一) ………..…..……….. 50

圖 3-27 肌肉漸進放鬆(二) …………..…………..….…………..….……….. 50

圖 3-28 側彎伸展(一) …………..………..…….………..….……….. 51

圖 3-29 側彎伸展(二) …………..………..…….………….…..……….. 51

圖 3-30 側彎伸展(三) …………..………..……….. 51

圖 3-31 側彎伸展(四) …………..……….……….……….. 51

圖 3-32 雙臂螺旋伸展(一) …………..………..…….. 52

圖 3-33 雙臂螺旋伸展(二) …………..………..…….. 52

圖 3-34 近端運動(一) …………..………..……….. 52

圖 3-35 近端運動(二) …………..………..……….. 52

圖 3-36 雙臂對稱調整(一) …………..………..……….. 53

圖 3-37 雙臂對稱調整(二) …………..………..……….. 53

圖 3-38 雙臂對稱調整(三) …………..………..……….. 53

圖 3-39 對側手牽引(一) …………..………..……….. 54

圖 3-40 對側手牽引(二) …………..………..……….. 54

圖 3-41 對側手牽引(三) …………..………..……….. 54

圖 3-42 尋求最舒服的姿勢(一) …………..…………..……….. 55

圖 3-43 尋求最舒服的姿勢(二) …………..………..……….. 55

圖 3-44 縮短疼痛肌肉(一) …………..………..……….. 55

圖 3-45 縮短疼痛肌肉(二) …………..………..……….. 55

圖 3-46 動態放鬆(身體的流動性) (一) …………..…...……….. 56

圖 3-47 動態放鬆(身體的流動性) (二) …………..……...……….. 56

圖 3-48 磨地推臂(一) …………..………..……….. 56

圖 3-49 磨地推臂(二) …………..………..……….. 56

圖 3-50 手臂平面支撐練習(一) …………..……….….……….. 57

(14)

圖 3-51 手臂平面支撐練習(二) ……….…..……….……….. 57

圖 3-52 手臂懸垂放鬆調整(一) …………...……….……….. 58

圖 3-53 手臂懸垂放鬆調整(二) ………...……….……….. 58

圖 3-54 水球滾動(一) …………..……..……….. 58

圖 3-55 水球滾動(二) …………..……..……….. 58

圖 3-56 海星之舞(一) …………..……..……….. 59

圖 3-57 海星之舞(二) ……….….………..……….. 59

圖 3-58 肌膜之舞(一) ………..………..……….. 60

圖 3-59 肌膜之舞(二) ………..………..……….. 60

圖 3-60 力量的回應(一) ……….….………..……….. 60

圖 3-61 力量的回應(二) ………..…..……….. 60

圖 4-1 實驗組與對照組「前舉」成績十週測驗對照圖…………..……….. 68

圖 4-2 實驗組與對照組「後舉」成績十週測驗對照圖…………..……….. 70

圖 4-3 實驗組與對照組「外展」成績十週測驗對照圖…………..……….. 72

圖 4-4 實驗組與對照組「外旋」成績十週測驗對照圖…………..……….. 74

圖 4-5 實驗組與對照組「內旋」成績十週測驗對照圖…………..……….. 76

圖 4-6 實驗組與對照組「肩關節疼痛指數」前後測對照圖……..……….. 79

圖 4-7 十週疼痛指數趨向分析圖…………..………..……….. 81

圖 4-8 十週疼痛指數趨勢圖…………..………..………….. 82

圖 4-9 為實驗組與對照組「過肩摔動作評估指數」前、中、後測對照圖….….. 85

圖 4-10 為實驗組與對照組「身體覺察能力量表分數」前後測對照圖……….. 88

(15)

第一章 緒 論

本研究以身心動作教育為理論基礎,針對肩關節疼痛的國中柔道選手,編排 一套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研究身心動作療法的實施前後,選手肩關節疼痛改善的 程度以及自我認知及身心體會的差異。本研究期望透過身心動作教育,強化選手 心靈與身體的自我覺察,並藉由學習身心課程當中的方法及技巧,放鬆及改善訓 練過程當中累積的疲勞與傷害,進而達到改善傷者肩部的疼痛與增進肩部的活動 度。本章共分六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本研究之目的,第三節 為研究問題,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第五節為名詞解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柔道運動是藉由摔倒、身體壓制、鉗制關節或頸部來克制對手,所以對於技 巧的使用須更加留意避免傷害對手。然而,雙人身體接觸性的技擊運動,經常會 因為精神狀況不佳、技術不純熟、攻擊不當及未做好保護動作而造成各種傷害(陳 魁元,1994;郭癸賓,1994)。

常見的柔道運動傷害,如手技、腰技、足技、橫捨身技又稱測拋摔技足技等 動作,常造成頸椎傷害、肩膀受傷或脫臼等。黑田善雄等人(1990)肩關節在人 體關節中最易脫臼,橄欖球抱住、柔道的逆手(反扭對方胳膊)等會強制肩外轉 外旋而發生外傷性肩關節脫臼。初次脫臼時的外力越小、年齡越小(20 歲以下的 再脫臼率 90%)、固定期間越短時,愈易從外傷性脫臼變成習慣性(中嶋寬,2000)。

王顯智(2003)發現運動員主要都是在練習時受傷,其比率就近佔了所有受 傷時間點的一半,再來才是比賽期間受傷。因此運動員的肩關節部位傷害,絕大 部分是因為長時間的練習、比賽,造成肩部關節無法負荷及獲得適當的休息,讓 身體傷害的程度加深,導致於形成長久性的運動傷害。林朝加等人(2002)指出 運動員為了爭取更好的佳績,在肩關節產生疼痛的時候,仍然進行長時間的反覆

(16)

訓練,或是受傷期間繼續帶傷上陣比賽,而導致受傷部位無法獲得妥善適當的休 息,造成肩關節部位長期性的傷害。

筆者從事柔道運動已有 20 年之久,在 14 年的選手生涯後,甫由選手身分轉 換跑道擔任教職,回想當初擔任選手時期,在技術訓練、比賽中亦累積了許多運 動傷害,在過去自身的經驗當中發現,在許多柔道的技法當中,若是因為技術的 不純熟,或是落地時沒有做好安全防護,極容易造成肩關節的損傷及脫臼,並且 筆者亦發現許多選手有相同的問題。

在每天觀察學生的訓練當中,發現學生在於肩關節傷害的治療上並未有良好 的治療觀念及方法,且許多學生為了在比賽時有好成績,在練習時常不顧身體的 傷害,勉強進行訓練。並且在賽前,許多選手更是加倍練習,導致身體累積許多 疲勞與傷害,反而使得身體肌肉僵硬、緊繃而不自知。在柔道比賽前每個選手為 了參加某量級比賽,常需要在短時間內進行體重的降低,導致原本因訓練而疲勞 的身體更加疲憊。有鑑於此,筆者一直希望能改進傳統的柔道訓練模式,或是能 有不同於傳統的訓練方法,來改善柔道選手的現況。

筆者有幸在研究所期間,學習到身心學的相關知識及原理,發現原來身心連 帶影響的層面是非常深遠的。身心教育透過教育的模式,強調開發身心覺察能力 的教育過程,注重身體的經驗與感受、動作探索及個人結構功能的檢視與覺察,

經由身體再教育、再學習的理念,進而改善身心狀況的全人教育(Linden,1994)。

有鑑於此,筆者期望能藉由本研究,於傳統的柔道訓練課程中導入身心學的 課程,探討身心動作教育課課程對於選手身體覺察能力的提昇及減少肩關節傷害 的可行性。期望在過程中強化其身心的了解,提高受試者身體的覺察能力,改變 身體的使用模式,讓受試者有機會根據自己不同的身體狀況,經由意識、步調來 調整身體,改善對於身體的錯誤及過度使用,並且藉由身心學的手法進行選手受 傷後的復健,幫助傷者受傷部位盡快得到適當的處理及縮短痊癒的時效,漸少疼 痛度及增加傷處的活動度。

(17)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本研究之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於國中柔道選手改善肩關節活動度、肩 關節疼痛指數之實施效果。

二、探討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實施,對於國中柔道選手過肩摔動作的改善情況。

三、探討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實施,對於國中柔道選手身體覺察能力的改變。

四、探討國中柔道選手對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的接受情況與學習情形。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依循上述的研究目的,發展出以下問題:

一、(1)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課程實施後其肩關節活動度是否有顯著差異?

(2)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課程實施後其肩關節疼痛指數是否有顯著差異?

二、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課程實施後其過肩摔動作是否有顯著差異?

三、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課程實施後其身體覺察能力是否有顯著差異?

四、國中柔道選手對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的接受情況與學習情形為何?

(1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以身心動作教育為基礎所編排之課程,應用於改善國中柔道選手肩關 節疼痛與關節活動角度。

一、研究範圍

(一)以國立A高級中學國中部柔道隊患有肩部運動傷害之選手,男性10名、

女性10名為研究對象,實施為期十週的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並以接受動 作課程之前、中、後及過程中所蒐集之資料為主要研究範圍。

(二)因為需要透過身心動作課程來改善由柔道運動傷害造成之肩關節疼痛,

故身體有其他重大關節傷害者,概不列入研究對象中。

二、研究限制

(一)本研究以未上過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每位學生的智 力、體力、運動經驗及自我覺察能力為研究者無法掌控,僅能告知在研 究期間避免從事激烈運動及勿另外接受其他治療。

(二)研究者無法掌控受試者於課程進行中的參與情形,因此課程的實施會因 受試者的參與情形及領略有所不同,疼痛減緩程度亦不同。

(三)因受試者以國立A高級中學國中部柔道隊為主,故無法對其他群體做推 論。

(19)

第五節 名詞解釋

為確定本研究之範圍,茲將重要名詞加以界定,包含身心學、身心動作教育、

柔道選手及肩關節疼痛等。

一、肩關節疼痛

肩關節疼痛指的是肩膀關節因為外傷或勞損傷而導致疼痛,使肩關節不能主 動或被動做外展、向前、向後彎屈或外旋等活動。本研究對於肩關節疼痛的定義 指的是柔道選手因練習,或比賽或經長時間累積的疲勞所造成之肌肉及韌帶拉 傷、扭傷、關節脫臼等運動傷害,造成肩關節產生疼痛及活動度減弱之症狀。

本研究以肩關節活動度所量測之角度值代表肩關節可活動的程度,以及肩部 疼痛量表測驗所得的分數來定義肩關節疼痛度。

二、身心動作教育課程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是一門開發身心覺察與開發身體智慧的教育課程。著重在 姿勢、動作、情緒、想法和自我概念的相互關係,並考慮人的自主性和個別差異,

以實際操作的方法,幫助人們重新體知身體的使用方式,以便能夠動的更輕鬆、

有效率、更精確、更優雅;活的更舒服、更安全、更有創意,並能終其一身享受 生命當下的每一刻(劉美珠、林大豐,2005)。

本研究之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是指透過身心學的理念以自然動作進行身與心的 對話,結合呼吸和意象的引導為主要元素,組合成一套改善運動員肩關節疼痛與 開發身體覺察能力之課程。

三、國中柔道隊選手

本研究之國中柔道隊選手為目前國立A高級中學國中部八、九年級柔道隊肩部 受傷之選手,男性10名、女性10。

(20)

四、過肩摔動作

過肩摔的動作包含過肩摔動作的協調性,腳帶腰、腰帶上半身、上半身帶兩 肩、兩肩帶手臂、手臂帶手肘、手肘帶手腕、手腕帶手指,依照這些力量的組合 將對手摔出,就是協調性,以及過肩摔時的腳步移動、過肩摔時的轉腰動作、過 肩摔的手部動作、重心的轉移等動作組合即為過肩摔動作。

本研究的過肩摔動作透過台東縣三位具有全國柔道協會所核發之合格柔道A 級教練證者擔任評估員,評定國中柔選手之過肩摔動作,並以柔道過肩摔動作評 估表作為評分依據。

五、身體覺察能力

覺察是一種將無意識層面提升到意識層面的體察過程,透過內向的自我探 索,亦即是一個在無意識與意識之間不斷來回對話的過程。本研究身體覺察是指 去接觸、經驗、注意、了解自己身體的狀況、感覺及反應的過程;研究者所界定 的身體覺察能力包含呼吸放鬆覺察、身體使用的覺察。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成四小節來進行文獻探討,第一節探討的是國中柔道選手肩關節疼痛 之相關研究。第二節探討身心動作教育(somatic movement educatin)相關研究。

第三節身心學課程對於肩關節傷害治療之探討。希望透過文獻的探討,瞭解身心 動作教育課程對於改善身體構造所扮演的角色,以及針對柔道選手肩關節傷害相 關研究之情形。

第一節 柔道選手肩關節疼痛之相關研究

本節將針對肩關節的基本構造、肩關節傷害成因探討、柔道選手造成肩部受 傷動作之分析之相關研究加以探討。

一、 肩關節的基本構造

上肢中,肩關節是活動最為頻繁的關節,而圍繞肩關節外的旋轉帶肌肉(rotator cuff)則必須負責吸收肩關節動作所造成的壓力,是和肩關節活動最有關係的肌肉 群。

(一) 肩部肌肉的構造

肩關節是由肱骨的圓頭和肩胛骨的淺窩所組成,形成一個所謂的杵臼關節,

但是由於相當鬆的連結,以及肱骨大的關節面相對於關節盂淺的關節面,使得肩 關節可以做相當大範圍的活動,但也因為這個緣故而使肩關節較不穩定,而造成 傷害(陳懿惠等編譯,1998)。

肩部通常被分為五個關節或類似構造:盂肱關節、肱骨喙突尖峰關節、肩鎖 關節、胸鎖關節及肩胛胸廓關節(Halbach & Tank, 1990)。盂肱關節由肱骨近端 及肩胛的關節盂組成,和旋轉帶有直接的關係。盂肱關節的活動度很大,但其穩 定性也相對的就比較差。關節盂唇在關節盂外緣,由軟骨所構成,可以提供關節 某程度的穩定度。以功能上來說,旋轉帶是提供盂肱關節穩定度及活動度,其構 造共由四條肌肉組成:棘上肌、棘下肌、小圓肌及肩胛下肌,這些肌肉的肌腱和

(22)

關節囊部分結構是提供盂肱關節穩定性的構造。纖維性的關節囊本身是一較鬆散 的組織,可以提供的穩定度有限。因此,日常生活的運動主要還是以旋轉帶肌腱 及韌帶的連接,來加強穩定盂肱關節(Simon & Hill, 1989)。關於肩關節的構造,

請參看圖2-1(陳懿惠等編譯,1998)。

圖 2-1 肩部解剖圖(陳懿惠等編譯,1998) (二) 肩部肌肉之運動情形

肩部還有很多的重要的骨骼及軟組織必須要注意:鎖骨越過棘上肌的上方,

連接肩胛的肩峰突,肩胛的喙突可供作韌帶及肌肉的附著點,上、中、下盂肱韌 帶作用於關節囊被伸展時(Halbach & Tank, 1990),喙肱韌帶由喙突接到肱骨,

提供肱骨一些向上的支撐力量,肩峰下滑囊在肩峰突的下方,當旋轉帶的肌腱在 肩峰突的下方動作時,用以緩衝減少摩擦(Simon & Hill, 1989)。當旋轉帶肌肉 用以穩定盂肱關節時,肩帶的肌肉則用以使肩關節產生動作,其後方有斜方肌、

菱形肌、大圓肌及闊背肌,在某種程度的活動範圍間動作,而其上方的三角肌群 則可以使手臂上舉,其前方有胸肌及肱二頭肌,肱骨的後方則有肱三頭肌,可以 使手肘做伸展動作,前鋸肌通過肩胛骨的前方到肋骨的前、側面,是穩定肩胛骨 的一條重要肌肉,當瞭解這些肩部解剖之後,我們便可以曉得肩部肌肉的生物力 學。肩部相關肌肉的作用列於表 2-1。

(23)

表 2-1 肩部肌肉作用表

肌肉 作用

肩胛下肌 內旋手臂

棘下肌 外旋手臂

小圓肌 外旋手臂

棘上肌 上臂外展

三角肌 上臂外展

大圓肌 手臂伸出、上臂的內收和內旋

喙肱肌 彎曲和內收上臂

胸大肌 彎曲和內收肱骨、旋轉肱骨、內收手臂

闊背肌 伸展肱骨,內收及內旋手臂

(整理改編自吳維等編譯,1995;陳懿惠等編譯,1998)

(三) 肩關節韌帶之探討

肩關節是杵臼關節,在工程上也可稱做球關節。肩關節是由肱骨的圓形頭及 肩胛骨的球形淺窩所構成,此兩部分被各種結締組織和肌肉緊密的固定住。

肩關節的關節囊位於關節盂的周圍和肱骨的解剖頸之間,雖然關節囊完全包 附關節,帶是仍然十分鬆散,單靠它無法讓關節的骨頭緊密接觸。不過在關節囊 的周圍有肌肉及肌腱圍繞以加強穩定度,因此大部分的關節部位的結合由它們來 負責。可以避免肩關節脫位的韌帶有下列數種:

1. 喙肱韌帶(coracohumeral ligament)由連接肩胛骨喙突與肱骨大結節的寬帶狀 節締組織所形成,可加強關節囊上部的穩定。

2. 盂肱韌帶(glenohumeral ligament)在關節囊腹壁的增厚,由三個帶狀纖維組成,

從關節盂的邊緣延伸至肱骨的小結節和解剖頸部。

3. 肱橫韌帶(transverse humeral ligament)在肱骨大、小結節間形成的窄節締組織,

和肱骨的結節間溝形成了肱二頭肌的長頭通過的管道。

4. 關節唇(glenoidal labrum)由纖維性軟骨形成,附在關節盂的邊緣,形成一圈 薄而懸空的外緣,可以加深關節盂。

(24)

(四) 肩關節的基本活動向度探討

由於肩關節的運動範圍相當廣,一般可將肩關節的活動情形分為五類:

1. 第一類為上肢的向上活動向度:包含前彎(forward flexion)即手臂循矢狀面舉 高,外舉(abduction)即手臂在縱斷面舉高的運動和肩胛面上舉運動(scapular Plane Elevation),一般人的活動範圍為0~180 度。

2. 第二類為上肢的背後活動向度:包含水平伸展(horizontal extension)即手臂在 水平面上向後伸展的運動,一般人的活動範圍為0~45 度和後舉運動(backward extension),一般人的活動範圍為0~60 度。

3. 第三類為上肢的水平活動向度:主要為水平彎曲運動(horizontal flexion)。

一般人的活動範圍為0~135 度。

4. 第四類為向下的運動向度:主要為內舉運動(adduction)即手臂接近軀幹的動 作,活動範圍與向上的活動向度相同。

5. 第五類為上肢的旋轉活動向度:包含外旋運動(external rotation)和內旋運動

(internal rotation)即手臂依肱骨軸旋轉的運動,此運動的活動範圍和上臂的位 置有關,一般人的活動範圍約為0~180 度。

二、 肩關節傷害成因探討

許多運動項目都需要時常反覆的操作手臂過頭(over head)的動作,如棒球、

排球、柔道等等,這些反覆性的動作會對肩部組織造成很大的壓力,尤其是對盂 肱關節負擔最大(Brewster & Schwab, 1993)。當盂肱關節承受壓力時,必須由圍 繞在盂肱關節外的旋轉帶肌肉(rotator cuff)負責吸收承擔這些動作所造成的壓 力,這些反覆性的動作會造成旋轉帶肌肉的疲乏,當旋轉帶肌肉無法穩定盂肱關 節時,傷害便會隨之發生(黃啟煌,1996)。

一般人所稱之肩關節,即指肩盂肱關節(glenohumeral joint),實際上它只是 肩胛區七個活動關節之一。其他六個關節依次是肱骨上關節(suprahumeral)、肩 峰鎖骨關節(acromioclavicular)、肩胛肋骨關節(scapulocostal)、胸鎖關節

(sternoclavicular)、肋骨胸關節(sternocostal)、肋骨椎關節(costovertebral)。

(25)

外轉、外展、水平面的屈曲、內收、內轉及伸展。其運動是和諧、協調性而且是 相互關連的,如果其中一個關節出了問題,勢必會引起其他關節活動之異常。事 實上,肩部整個活動的過程,是依前述七個關節之順序反向而引發的,亦即肋骨 椎關節開始啟動,而後是肋骨胸骨關節,胸鎖關節,肩胛肋骨關節,肩峰鎖骨關 節,肱骨上關節,最後才是肩盂肱骨關節之活動,也就是我們平常最常見之肩關 節活動(李宏滿,1992)。此外,肩胛骨與肱骨間的活動亦呈相互協調的關係;

肩胛骨每活動一度,肩盂肱骨關節就增加一點五度的活動,當肩關節完全外展時,

肩胛骨作完全之側移;肩胛帶以相對性的鬆弛附著於胸廓上,使得上臂在活動中,

肩胛骨能自由橫越胸廓作上升、下降、側移的動作,由於肩關節運動的複雜性與 使用過度,因此肩關節受傷之頻率極高(黃啟煌,1996)。

肩部疼痛並非一個醫學名詞,而是對肩關節附近部位的各種疼痛症狀的統 稱,由於肩部疼痛的原因非常複雜,牽涉到多方面的因素,甚至包含了情感和情 緒的原因(王紹仁,1991;莊天估等人,1992),而且並非所有的疼痛刺激源和 損害都可由現代的儀器檢驗出來,資料顯示有80%的肩部疼痛很難找出受傷的組織

(莊天估等人,1992)。不論疼痛的原因為何,都與引起疼痛的肌筋膜疼痛症候 群(myofascial pain syndrome)和肌激痛點(myofascial trigger point)有關(洪章 仁,2002),尤其是肩部附近的肌膜與肌腱所引起的疼痛(莊天估等人,1992;

Graff-Rodford et al, 1989)。運動員更常因過度的訓練及拉扯,造成肌肉的傷害而 引發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因此對於運動員肩部疼痛的治療,應以如何避免和改善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為重要目標(林大豐,劉美珠,2004)。

(26)

三、 柔道選手造成肩部受傷動作之分析

(一) 柔道肩部傷害發生比例

郭癸賓(1994)調查71位大專柔道優秀選手運動傷害情形,研究發現傷害部 位:1.扭傷佔52.20%,挫創傷佔26.08%,肌肉拉裂傷佔13.23%,脫臼佔4.54%,韌 帶斷裂佔1.08%,骨折佔1.72%,腦震盪佔0.39%。2.在運動傷害部位中:手掌佔 16.13%最高,其次為足踝部佔15.43%,上臂佔10.26%,小臂佔9.40%;而其發生原 因1.精神狀況不佳211次佔16.13%。2.使用勉強技術185次佔14.66%。3.技術不純熟 129次佔10.22%。

Pfoerringer(1985)調查肩部受傷與運動類型的特殊性,結果發現:1.柔道運 動以外傷觀點而言,肩關節是最容易受傷的關節。2.柔道運動傷害如同急性傷害,

係由於過度伸展及連續小外傷所累積,肩關節則為長期疲勞所致。

(二)

柔道肩部傷害發生成因

許吉越(1997)研究指出肩關節活動機會最頻繁破勢、搶手、防禦多有關聯 且可能是被對手控制摔倒及關節法導致,上肢關節是較脆弱的部位,選手用來推、

拉使對手破勢、失去重心的主要部位,加上選手為防禦對手攻擊本身硬撐導致。

造成肩關節受傷的動作技術以單臂過肩摔最多,要背負一個重量,用肱骨支撐增 加肩關節負荷,大部分選手肩膀撞擊地面及肩膀旋轉用力過度;小內割則是常以 肩膀碰擊對手身體;以掃腰、大外割二種動作用手去撐地或來不及反應而被對手 壓倒而導致傷害。

(27)

四、 小結

由文獻探討可知,肩部的基本構造方為三個方面:關節、肩部肌肉以及肩關 節韌帶。肩部主要由五個關節所構成,分別為盂肱關節、肱骨喙突尖峰關節、肩 鎖關節、胸鎖關節及肩胛胸廓關節。其中與活動度有直接相關的盂肱關節由肱骨 近端及肩胛的關節盂組成,盂肱關節的活動度很大,但其穩定性也相對的就比較 差。日常生活的運動主要還是以旋轉帶肌腱及韌帶的連接,來加強穩定盂肱關節。

另外肩部肌肉有肩胛下肌、棘下肌、小圓肌、棘上肌、三角肌、大圓肌、喙肱肌、

胸大肌、闊背肌等,負責手臂各種不同動作。肩關節為杵臼關節其上有四種韌帶 防止肩關節脫位,如喙肱韌帶、盂肱韌帶、肱橫韌帶以及關節唇。肩關節的基本 活動向度有五種類型,有上肢向上、背後、水平、向下以及旋轉等。

在文獻中說明肩關節疼痛並非為專有的醫學名詞,而是對肩關節附近部位的 各種疼痛症狀的統稱,由於肩部疼痛的原因非常複雜,牽涉到多方面的因素,甚 至包含了情感和情緒的原因,且八成的肩部疼痛很難找出受傷的組織。但不論原 因為何,都與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和肌激痛點有關。其中運動員常因過度的訓練及 拉扯,造成肌肉的傷害而引發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整理文獻中柔道選手造成肩部受傷的原因,有以下五點:1.直接活動到肩關節 的破勢、搶手、防禦在柔道的運動過程中被頻繁的使用。2.被對手控制摔倒及關節 法導致肩部受傷。3.選手為防禦對手攻擊本身硬撐導致。4.單臂過肩摔時,選手肩 膀撞擊地面及肩膀旋轉用力過度。5.掃腰、大外割二種動作用手去撐地或來不及反 應而被對手壓倒而導致傷害。

由文獻探討中可知,肩部構造複雜包含關節、肌肉以及韌帶,不論是身體的 傷害或是心理層面的影響都能導致肩關節疼痛,尤其對於常使用肩關節的運動員 在訓練過程或是比賽當中都不斷累積對肩關節的傷害。並且由本文探討柔道選手 肩關節傷害的成因,更是得到相同的結論,因此若是能藉由身心動作課程來達到 肩關節疼痛的預防及減輕,便更為重要。

(28)

第二節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理論相關研究

本節將從身心學的理論背景、身心動作教育基本論述、以及身心動作教育相 關研究進行探討。身心動作教育以身心學理論為基礎,從自我身體出發,運用一 系列的身心教育活動,來開發身體覺察能力與認識自我身體的結構、功能及體察 身體當下的經驗(劉美珠,2003)。

一、身心學基本理論

(一)身心學之意涵

本研究所論述的身心學(Somatics)是一個研究和體察"soma"現象的領域,

soma是希臘文,意指完完整整活生生的有機體(Hanna, 1983)。雖然soma與body 在辭典上同樣譯為「身體」,不同於body將身體物化的概念,soma指的是身心合 一的身體,這個身體有不同的情緒感受,是一個動態的、流動的並且不斷改變的 活體(林大豐、劉美珠,2003),它是一種「存在於當下當刻之感知、自我覺察 和自我調整、改變的生命有機體」(Hanna, 1970)。

身心學的發展,最早是源自於人們為了解決身體上的問題,或對於身體的好 奇,透過對自我身體的探索,慢慢發展出不同派系的身體療法與技巧。直到1976 年湯瑪斯‧漢那(Thomas Hanna)整合各家技法的共通性,形成了一門重視身心 整合、強調由內在經驗身體感受以瞭解身心現象的研究科學(劉美珠,2004a)。

林大豐(2001)將不同身心技法的觀點加以統整,並建構出身心學共通基本論點:

1.主張身心合一(body & mind are one, not two)

2.尊重身體的智慧(body wisdom)

3.強調內在的自我體察(experienced from within)

4.重視過程導向(process-oriented)

5.開發覺察(awareness)

6.體知改變(change)與選擇(choice)

7.接觸(touch)與習慣動作的重塑(repatterning)。

(29)

(二)身心教育

以身心學的論點,重新認識「身體」,並運用在生活及教育的層面上,其課 程就成為身心教育(Somatic Education)的內容。身心教育透過教育的模式,強調 開發身心覺察能力的教育過程,注重身體的經驗與感受、動作探索及個人結構功 能的檢視與覺察,經由身體再教育、再學習的理念,進而改善身心狀況的全人教 育(Linden, 1994)。

綜合上述論點,深刻瞭解身心學著重於身體的發展,「身體」的主體性要重 新受到重視,它是等同於「心智」的地位,而不是從屬的關係。從外在而言,強 調身體使用的再教育,教導符合人體結構的動作,改變過去錯誤的習慣,讓身體 處於最自然的狀態。就內在而言,強調身體內部的自我覺察,傾聽身體的聲音,

尊重身體的智慧,經由內在歷程的省思,改變心理層面與身體的使用方式,不再 是身體與心理分開呈現二元狀態,進而達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二、身心動作教育

(一)身心動作教育理論基礎

身心動作教育(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主要以身心學理念為基礎,透 過動作教育的模式,架構出新的體育教學模式。其論點主要在於學習身體使用模 式以及對身體內在的覺察與反省,進而探索自我本能動作,達到改善身心狀況的 目的,其理論基礎如下(劉美珠,2003:256):

1. 主張身心合一。

2. 身體是活生生的有機「動作體」。

3. 從第一人稱觀察人體現象,強調內在自我覺察與開發身心覺察能力。

4. 重視過程導向(process-oriented),而非目標導向(goal-oriented)。

5. 強調「體知」(embodiment)的學習而非僅是「認知」的學習。

6. 提出學習是一連串覺察、選擇與改變的過程。

7. 重視接觸(touch)與習慣動作的重塑(re-education),並強調其對於「身 體再教育」的重要性。

(30)

8. 學習尊重及體會身體智慧(body wisdom)。

9. 除了自我內在的探索,更要求致力於自我與外在環境之人、事、物和諧相 處。

劉美珠(2007)思索、分類、統整與歸納後,提出身心領域當前的發展架構 圖,如圖2-2,說明了本研究中身心學、身心教育、身心動作教育的關係。

理念

目的

手段

型態

歸類

圖2-2 身心學領域發展架構圖(引自林大豐、劉美珠,2007:163)

身心辯證的反省 東方與西方

身心觀與方法 身心學觀(Somatics)

教育 治療

動作 手技

身心動作教育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身心動作治療 Somatic movement

therapy

身心手技教育 somatic bodywork

for education

身心手療 somatic bodywork

for therapy

身心教育 身心治療

(31)

(二)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模式

以身心動作教育為基礎,與學校課程結合,即成為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劉美 珠(2004b)將身心動作教育加以整理,發展出「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模式」,內容 涵蓋課程基本概念、課程目標、課程觀念、教師角色、課程設計及評量方式等,

如表2-2。

表2-2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模式 分類/模式 身心動作教育

基本概念 身心合一,以身體為原點,強調身體智慧的體認,並重視自我探 索的過程。

課程目標

1. 透過身體的探索,開發身體覺察能力(包括與自我、與他人、

與環境)及提升身體使用的效率,並瞭解自我,以因應外在多變 的環境。

2. 促進身心平衡之健康。

課程觀念

身體本身即是動作體,強調內在經驗的反省,及自然本能動作的 探索,從動作中瞭解到當下自我的身心狀態,並享受動作中所得 到的滿足與自信。

教師角色

1. 有正確的身體觀點和態度。

2. 對動作結構與功能擁有充分的認知與體會。

3. 為一個協助者、引導者。

課程設計

課程內容主要規劃為六個方向:以呼吸練習為基礎,進而認識與 體會身體結構、學習與體會身體中心與各部位之關係、探索本能 性的自由動作、提升身心適能、以及改善人際關係與適應環境等,

來進行課程內容的設計。

評量方式 以檔案評量為主,包含學生的學習日誌、身心檢核表、學習單等。

資料來源:劉美珠(2004b:16)

(32)

劉美珠(2004c)指出,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模式中,主要以體認身體、開發身 體覺察能力、改善身體基本能力及放鬆身心靈為首要目標。強調以身體為原點,

學生透過內在經驗的反省以及外在動作的探索,進而瞭解自我的身心狀態。而指 導者本身必須瞭解正確身體結構的排列,並具備正確的身體觀念,如此才能引導 學生對自我進行探索與覺察;課程內容架構上,以呼吸探索與靜心為基礎練習,

做為進入自我探索的手段。透過呼吸探索與靜心練習讓身體歸零,再延伸到身體 構圖的學習、身體中心與各部位之關係的體會、本能性自由動作探索、增進身心 適能、及改善人際關係與適應環境等五個面向來規劃課程內容,其課程內容架構 如圖2-3。

圖2-3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內容模式圖(劉美珠,2004b:17)

人 際 關 係 與 適 應 環 境 身

心 適 能

︵ 覺 察 能 力 外 亦 考 慮 體 適 能 的 基 本 要 件

︶ 本

能 性 自 由 動 作 的 探 索 身

體 中 心 與 各 部 位 關 係 之 探 索

︵ 動 作 發 展

︶ 身

體 構 圖

︵ 結 構 與 功 能 的 認 知 與 體 認

呼吸探索與靜心 身心動作教育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33)

三、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架構

劉美珠(2006)指出身心動作教育(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是在身心 學(Somatics)的哲思和身心教育(Somatic Education)的理念下,所發展出來新 的體育課程模式。它提出了「重視個人內在經驗體會和反省」的主張,藉由「身 體動作」進入自我的內在世界,來重新教育身體與學習對身體的尊重和傾聽,並 試圖在學校教育「健康與體育」領域的架構中,實踐全人教育的理念。對照九年 一貫的革新課程所提出來的觀點和目標來看,都是以「覺察」、「反省」、「選 擇」與「改變」的精神,來重新思考及建構教育的方向、內容與策略;而進一步 檢視「健康與體育」領域中所提出的理念與主題軸,確實是可以藉由選擇與整合 身心技巧的內容,研發適合於不同階段的教材,透過更多元的身體教育方式來達 成其所提出的能力指標。尤其,為了因應快速變遷的社會與壓力劇增的生活,除 了教育部正極力推展的身體基本體適能應加強外,對於自我身心的覺察、體會、

調適和控制能力更是益顯重要,而體育課程正是可以實施再訪身心的好場域。

身體教育的課程應該能夠透過活動內容的安排,讓學生能夠學習傾聽身體的 聲音,並和內在的自我做深度的溝通,以便在進行身體鍛鍊的同時,隨時留意身 體所發出來的訊息,並用心體會及享受當下的每一過程,這也是身心動作教育最 主要的理想與目標。在規劃與設計身心動作教育的課程時,主要是強調身心覺察 能力的開發過程,著重活生生的經驗和體會,並檢驗個體的結構與功能,進而調 和與改善身心互動的狀態,探索與開發更多動作的可能性。依據其向內在經驗與 反省的精神,來設計多元而有趣的身體活動練習,並試圖延伸、發展與應用到其 他層面的統整學習,建構身體教育領域的新典範。以下針對身心動作教育的基本 課程課程架構呈現如下:

(34)

圖2-4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架構圖(劉美珠,2006)

此乃規劃出身心動作教育之可能內容方向的架構,每一個向度都可以各自有 特定的教學目標、內容、教材和教學方法,是值得我們共同努力與研發的空間。

在課程的實施中,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則是引導者的角色,提供學生一個舒適、

安全與安心的探索和學習環境,讓學生能有一個自我進入身體探索與學習傾聽身 體的空間,來學習尊重自己與他人的身體,並以他/她自己的「身體」為師,透過 身體的探索,更深入瞭解自我。

(35)

四、身心動作教育課程運用於改善身體覺察能力的成效

身心動作教育研究相當廣泛,本研究針對身心動作教育中有關呼吸放鬆覺察 及身體使用覺察之研究分析整理分述如下。

(一)呼吸放鬆覺察方面

呼吸的調整,在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中扮演相當重要的一環,呼吸對生命十分 重要,也可以被利用來做為一種尋常的治療方式,在身心聯繫的作用中,呼吸是 最緊密的聯繫關鍵,身體可以一段時間不吃不喝,卻無法一時一刻不呼吸,學習 正確的呼吸法,除具有放鬆身心、釋放壓力的功效外,也能提升創造力及人際關 係與適應環境身心動作教育覺察應變的能力,綜合整理身心動作教育相關文獻,

將呼吸放鬆之效能分述於表2-3。

表2-3 呼吸放鬆效能之研究

研究者 年代 研究對象 呼 吸 放 鬆 效 能

卓子文 2001 7 位國立台北藝 術大學的畢業生

結果發現透過呼吸的學習,舒緩身心 並體會到呼吸時身體的感覺,改善身 體的痛、緊張及疲累等情形,避免身 體承受過多不必要的壓力。

陳怡真 2004 國小六年級學童

結果顯示呼吸的練習對於學童認知正 確的呼吸方式有所幫助,並能應用於 日常生活中。

林大豐

劉美珠 2004 台東大學羽球選手

將呼吸配合意念應用於身心動作教育 課程中,於動作過程中配合呼吸的調 整,達到疼痛部位放鬆的目的。

蔡琇琪 2004 32位國小 三年級學童

透過呼吸,可幫助身心平靜,讓身體 處於放鬆的狀 態,並提升專注力,讓 受試者能將心思專注於自己的身體。

發現學童在接受課程之後,在身心放 鬆與靜定方面皆有正面的效果。

吳美慧 2006 70位四年級 國小學童

課程中加入呼吸放鬆與覺察練習,發 現透過呼吸的練習對學童身體及心理 情緒方面的放鬆有所幫助。

(36)

續表2-3 呼吸放鬆效能之研究

資料來源:張聖岳(2011:16)

研究者 年代 研究對象 呼 吸 放 鬆 效 能 黃晴淇 2006 10 位國小教師

於課程中加入呼吸練習,受試者皆認為 呼吸練習對於減輕壓力及靜心方面有所 幫助,僅有一位受試者表示沒有感覺。

尤瀅捷 王德正

劉美珠 2006 國小學童

在身體覺察系列課程的實施研究中發 現,學童經由呼吸可獲得較佳的靜心與 放鬆效果,並且對緊接的活動有更加的 專注力與學習態度。

張玉佩 2006

6 位小四~小六 情緒與行為有 困擾之學童

1.學童能從「呼吸」覺察身體的變化。

2.覺察身體情緒的能力提昇。

3.能從活動中覺察身體的鬆緊及呼吸改 變。

4.學童身體覺察能力之提昇,有助於改 善負面行為及情緒

(37)

(二)改善身體疼痛方面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可提升自我身體察覺與獲得正確使用身體的觀念,幫助改 變就有使用身體的習慣認知。因此,綜合整理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改善身體疼痛相 關文獻分述於表2-4。

表2-4 改善身體疼痛之研究

研究者 年代 研究對象 實施效果

林大豐

劉美珠 2003

9名國立台東師範院甲組 體操校隊選手(男5位;

女4位)有多部位運動傷 害者為對象

對於運動傷害所造成之疼痛有 明顯的減輕與改善,但對於長 年累積的傷害,無法改善。

林大豐

劉美珠 2004

針對運動員肩部疼痛的 改善加以研究,以台東大 學15 位患有肩部疼痛之 運動代表隊學生為對象

在 接 受 身 心 動 作 教 育課 程 初 期 , 受 試 者 的 疼 痛 指數 會 升 高,之後逐週降低,使肩部疼 痛獲得顯著的改善。

林大豐

劉美珠 2005

以10位患有下背痛之大 學運動代表隊隊員為對 象

接 受 十 週 的 身 心 動 作教 育 課 程。研究結果發現,身心動作 教育對於運動員下背痛有明顯 的改善,對於體側彎與體前彎 的 柔 軟 度 增 加 也 有 明顯 的 改 善。

陳昱甫 2006 以16 位患有下背痛之國 小教師為受試對象

結果顯示在接受身心動作教育 課程之後,國小教師在坐姿體 前彎及坐姿體旋轉角度皆有明 顯改善,但是在仰臥體側彎方 面卻未達顯著,而在下背痛的 疼 痛 指 數 方 面 也 有 明顯 的 改 善。

江正發 林大豐

劉美珠 2006

針對長期患有經痛症狀 大學女生實施十二週~

十八週的身心動作教育 課程

結果指出在接受身心動作教育 課程後,經痛症狀有明顯的改 善,並於課程之後觀察追蹤,

發現在課程結束三個月後,疼 痛改善的效果依然存在,顯示 經痛症狀的改善具有持久性。

資料來源:張聖岳(2011:17)

(38)

四、小結

身心學(Somatics)強調「身體」是一個動態的、流動的和一直改變的活體,

重視內在經驗的體會和反省,以探索人體覺察、生物功能和外在環境這三者間互 動關係,是一門探究身心關係的經驗科學。而身心動作教育(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課程則依據身心學的理論為基礎所發展的;在身體教育課程的形式下,

企圖回到身體的原點,透過一系列的身體活動來開發覺知,認識自我,進而重新 檢查身體的結構、功能及體會身體當下經驗、感官知覺和意識活動的一個教育過 程(林大豐,2001;Hanna, 1977, 1986)。

綜合以上文獻,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模式中,主要以體認身體、開發身體覺察 能力、改善身體基本能力及放鬆身心靈為首要目標。身心動作課程在內容架構上,

以呼吸探索與靜心為基礎練習,做為進入自我探索的手段。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

調和身心,達到身體各部位的放鬆,進而減緩身體累積的疲勞及傷害,達到傷害 治療的效果。

由許多相關的研究文獻可發現,身心動作課程除了能加強受試者的學習力及 專注力,並且能改善受試者的負面情緒及行為。並且身心動作課程在身體疼痛方 面亦能達到實質的成效,不管是在肩部、下背部等運動傷害或是月經疼痛都顯示 了一定的改善效果。

(39)

第三節 身心動作教育改善肩關節傷害之探討

肩部疼痛的治療至少包含物理、生理與心理、身體訓練等,及傳統上對肌筋 膜症候群有舒緩作用的按摩與冷敷、熱敷療法。但是這些研究的方法與結果,都 是從第三者的角度來觀察、研究及分析患者,而身心動作教育的方法則是以第一 人稱的角度出發,由教育著手,強調身心合一的觀點,應用身心技巧來開發身心 覺察能力,讓患者體會自己身體內在的經驗,了解身體使用的方法,改善日常生 活中的各項動作,進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一、身心動作教育改善不同運動肩關節活動度與動作之探討

王德正(2007)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改善大學羽球選手肩關節疼痛之研究結 果發現,在實驗過程中受試者雖然依舊接受羽球訓練,肩關節之前舉、後舉、外 旋活動度及四個活動角度之肌力皆有顯著的改善(p<.05),但肌耐力則無顯著差 異。

張聖岳(2011)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中棒球投手肩關節疼痛改善之研究結 果發現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中棒球投手肩關節之活動,在「前舉」、「後舉」、「外 展」、「外旋」及「內旋」之活動度有顯著的進步(p<.05)。並且身心動作教育課 程對投球動作的準確度、協調性、抬腳、擺臂動作、跨步、重心轉移之完成性能 力,有顯著提升效果(p<.05)。

二、身心動作教育改善肩關節疼痛之探討

身心動作教育提供各種不同自我身體溝通的方法,選手能夠隨時自我調整和 放鬆不必要的肌肉緊張,能使動作的表現更精準,更可以幫助選手放鬆身體、消 除疲勞、減少運動傷害及進行復健工作(林大豐,劉美珠,2004)。身心動作的 調整可使疼痛的範圍縮小,而且感覺痛點更明確。由疼痛傳遞的神經纖維之不同 的角度觀之,傳遞疼痛的神經纖維有二類:一類是「Aδ-神經纖維」,傳遞的疼痛 的訊息比較明確,與感受區的神經比較屬於「一對一」的關係,可以比較明確的 分辨出疼痛的位置與強弱。另一類是「C-神經纖維」,將疼痛信息往上傳至腦部 各處,並且呈現擴散狀,「C-纖維」傳導所感到疼痛之範圍,不是一個點,而是

(40)

一個區域,或甚至無法確定何處,這種信息一散開,就無法很確定其原發之傷害 部位,因此在脊髓內這些「動態神經元」,因被命名為「廣散動態神經元」,這 也是引起慢性疼痛的主要根源。另外,由疼痛控制的三種理論:刺激反制作用

(counter-irritation)、門戶控制理論(gate control theory)、腦啡(endorphine)的 因素,由於呼吸與專注的訓練,這種「意識控制」會影響大腦皮質,進而影響了 腦啡之分泌,而控制對疼痛的忍耐度,亦即調整了「疼痛閾值」(pain threshold)。

疼痛範圍之縮小與疼痛的感覺更明確,可能與疼痛的刺激強度減弱有關;或是與 傳遞疼痛的神經纖維有關,可能是「C-神經纖維」傳遞的疼痛感覺神經元之數量、

強度與範圍縮小,或者是部份的疼痛信息由「C-神經纖維」轉變成由「Aδ-神經纖 維」來傳遞,所以疼痛的部位與強度的感覺比較明確,這是「Aδ-神經纖維」的特 性。身心動作的實施,對肩部的疼痛的改善有了很明顯的效果。(劉美珠,林大 豐,2004)

王德正(2007)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改善大學羽球選手肩關節疼痛之研究結 果顯示在實驗過程中受試者雖然依舊接受羽球訓練,透過趨向分析得知其疼痛情 況仍獲得顯著的改善(p<.05),疼痛指數於第三、四週升高,接著逐週降低。並 在課程實施過程中,研究者在教學技巧、課堂臨場反應及專業知識上,皆有所提 升。並發現在進行呼吸練習時,配合彈力球的使用能提升練習的效果;曲抱雙腳 及下背伸展等動作,可減緩受試者背部的不適。

張聖岳(2011)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中棒球投手肩關節疼痛改善之研究結 果發現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有效降低國中棒球投手肩關節疼痛指數(p<.05),在十 週「肩關節疼痛指數」上有逐週顯著下降的趨勢(p<.05)。

三、身心動作教育改善身體覺察能力之探討

在許多實際的研究當中,亦有許多是應用身心動作課程來改善身體的研究。

鍾志安(2009)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柔道選手身體覺察能力影響之研究發現:1.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有助於改善柔道選手身體覺察能力,其中以肌肉張力的覺察效 果較為明顯。2.柔道選手對於身體結構及動作使用上比以前清楚,且呼吸能夠配合 動作,能覺察到身體的緊繃與放鬆,增加自我調整的頻率。3.研究者在教學能力上

(41)

有所增進,能適時調整上課速度及修正課程內容,在課程的後期也能加入動態性 的自由探索活動,讓選手能夠學會一套自我調整的方法。王德正(2007)身心動 作教育課程對改善大學羽球選手肩關節疼痛之研究結果發現,受試者於課程中學 習到透過呼吸來幫助身體調整,且覺察能力亦有所提升,能更早覺察到身體不適 的部位,並加以調整;另外也增加對於身體結構的認知,對於身體的使用方面也 有很大的幫助。

尤瀅捷(2007)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改善柔道運動員身心狀況之效果研究結 果發現:1.實驗組在接受課程後,「自我調節」知覺頻率有維持的效果,「心理放 鬆」與「成功」知覺頻率上,皆達到顯著提昇,「身體感受」及「情緒感受」之 改善也具正面效果。2.實驗組於接受課程後,增加了對自我身體狀況的注意,在「身 體不適」知覺頻率上有顯著的提昇;「缺乏能量」知覺頻率上,對照組之後測比 前測有顯著的上升,並高於實驗組。3.質性資料則發現,受試者接受實驗課後獲得 身體疲勞的恢復,而對運動訓練增進了較多正面想法與感受。4.本實驗課程對「身 體動作使用與身體動作能力」、「自我身心調適意識」與「自我身體態度」有正 面的改善效果。

四、小結

在以上的研究果顯示出身心動作課程對於改善身體覺察以及疼痛的復健有相 當程度的幫助,並且對於運動員更可以針對常受傷之部位及訓練過程所產生之疲 憊提供改善的方法,進而延長運動員的運動生涯。綜合以上文獻,身心學以及身 心動作課程有別於傳統的理論的復健治療方法。傳統的理論多由第三者的角度,

純粹分析肌肉骨骼之間的生理現象,以外加的方式進行治療,不外乎電療、熱療 等,往往難以實質改善長期的運動傷害。而由身心學觀點而設計出的身心動作課 程以第一人稱的角度出發,主要以體認身體、開發身體覺察能力、改善身體基本 能力及放鬆身心靈為首要目標。

運動員的運動傷害都是長年訓練累積下來,而且通常有一段很長的受傷史,

也嘗試了各類不同的醫療方法,對於身上長年累積的傷痛常常感到束手無策。如 果運動員能夠經由身心學的理論及身心動作教育的學習,透過自我的探索來治療 傷痛,將會是一個既方便又有效的方法。

(42)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研究為瞭解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中柔道選手肩關節疼痛之改善的可行 性,本研究經由文獻的蒐集、整理與探討,在台東大學林大豐教授指導的動作課 程設計下,以身心學理論為基礎架構,設計出適合國中柔道選手肩關節疼痛之改 善的身心動作教育課程,透過實際的身體操作過程,開發自我覺察身體的能力,

以及正確使用身體的方法。

研究過程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的選手每週都接受同樣的課程訓練,但 實驗組於訓練結束後,每週另外上兩堂45分鐘身心動作教育課程,而對照組沒有 接受身心動作課程,只有固定的專長訓練,兩組的差異在於有無接受身心動作教 育課程。

對照組於課程前、後檢測肩關節活動度、肩關節疼痛指數、過肩摔動作評估 值的測量數據,獲得量化之研究資料;實驗組同樣於課程前、後檢測肩關節活動 度、過肩摔動作評估值,以及檢測每週課前、後肩關節疼痛指數的測量數據,獲 得量化之研究資料得以瞭解兩組肩關節疼痛的變化情形。

本章主要的內容在說明研究的方法與步驟,共分為六節,第一節為研究架構,

第二節為研究對象,第三節時間和地點,第四節為研究工具與測量方法,第五節 為課程實施與規劃,第六節為資料蒐集與處理。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架構是依據身心學理論,結合傳統復健動作,組合成一系列身心動作 療法,以改善柔道選手肩部疼痛之症狀,讓患有肩部疼痛症狀之運動員能藉由身 心動作教育課程重新認識身體正確的結構排列、學習身體正確的使用方式以及改 善身體錯誤的姿勢,以達到改善肩關節疼痛症狀之效果。研究架構如圖3-1。

數據

圖  2-1  肩部解剖圖(陳懿惠等編譯,1998)  (二) 肩部肌肉之運動情形
表  2-1  肩部肌肉作用表  肌肉  作用  肩胛下肌  內旋手臂  棘下肌  外旋手臂  小圓肌  外旋手臂  棘上肌  上臂外展  三角肌  上臂外展  大圓肌  手臂伸出、上臂的內收和內旋  喙肱肌  彎曲和內收上臂  胸大肌  彎曲和內收肱骨、旋轉肱骨、內收手臂  闊背肌  伸展肱骨,內收及內旋手臂  (整理改編自吳維等編譯,1995;陳懿惠等編譯,1998)  (三) 肩關節韌帶之探討          肩關節是杵臼關節,在工程上也可稱做球關節。肩關節是由肱骨的圓形頭及 肩胛骨的球形淺窩所構成
表 4-25    不同組別「肩關節疼痛指數」雙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來源  型Ⅲ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 值  p 事後比較  前測「 肩關節 疼痛指數 」  32.604  1  32.604  75.518  .000  實驗組別  31.434  1  31.434  72.809  .000  實驗組>控制組  誤差  7.339  17  .432  校正後總數  55.803  19  *p<.05  四、綜合討論          本研究是以十週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於國中柔道選手
表 4-33  國中柔道選手對第一週活動內容的喜愛程度分析表  活動內容名稱  非常  喜歡  百分比  喜歡  百分比  普通  百分比  不太 喜歡  百分比  很討厭  百分比  肩關節構造介 紹  1  10.0%  3  30.0%  6  60.0%  0  0.0%  0  0.0%  肩部肌肉與關 節的運作模式  2  20.0%  7  70.0%  1  10.0%  0  0.0%  0  0.0%  運用肩關節的 柔道動作  4  40.0%  4  40.0%  1  10.0%
+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To enhance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the major update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Key Learning Area under the ongoing renewal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 To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 Literacy Development  Using Storytelling to Develop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 A Resource Package for English Teachers 2015  Teaching Phonics at Primary Level 2017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 reading skills and strategies necessary for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ng language use in English texts (e.g. text structures and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

refined generic skills, values education, information literacy, 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 (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