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 "

Copied!
83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

第一期第三次調查計畫執行報告

張卿卿 陶振超 杜素豪主編

計畫編號:NSC 100-2420-H-004-049-SS3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二○一四年十二月

(2)

參 與 教 授

(除計劃主持人外,其餘依姓名首字筆劃排列)

張卿卿 計畫主持人 政治大學廣告學系教授

杜素豪 共同主持人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學研究中心

副研究員

陶振超 共同主持人 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副教授

王嵩音 問卷規劃小組成員 中正大學傳播系

(含電訊傳播碩士班)教授

李育豪 問卷規劃小組成員 佛羅里達大學電訊傳播學系 助理教授

林日璇 問卷規劃小組成員 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副教授

林淑芳 問卷規劃小組成員 中正大學傳播系

(含電訊傳播碩士班)副教授

施琮仁 問卷規劃小組成員 政治大學國際傳播英語碩士 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徐美苓 問卷規劃小組成員 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

張郁敏 問卷規劃小組成員 政治大學廣告學系副教授

郭貞 問卷規劃小組成員 政治大學廣告學系教授

陳延昇 問卷規劃小組成員 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助理教授

盧鴻毅 問卷規劃小組成員 中正大學傳播系

(含電訊傳播碩士班)副教授

蘇蘅 問卷規劃小組成員 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

(3)

目錄

壹、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簡介 1

一、計畫簡介及各期執行狀況 1

(一)傳播調查資料庫計畫簡介 1

(二)傳播調查資料庫各期執行狀況 2

二、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資料建置與開放 4

(一)網站簡介 4

三、網站英文化 9

四、資料庫網站推廣 10

(一)向傳播社群推廣 10

(二)向網站會員推廣 11

(三)向實務界推廣 13

貳、「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問卷內容及擬定過程 15

一、問卷主題與問卷小組之組成 15

(一)問卷主題 15

(二)問卷小組成員 16

(三)問卷小組成員題組分配 17

二、問卷研擬 17

三、認知訪談 19

參、面訪執行單位介紹 19

一、招標過程簡述 20

二、公司介紹:台灣趨勢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20

三、傳播相關調查研究經驗 20

肆、抽樣過程 21

一、青少年抽樣設計 22

(一)分層方法 22

(二)抽樣設計 23

(三)樣本代表性檢定 24

二、一般民眾抽樣設計 26

(4)

(二)抽樣設計 28

(三)樣本代表性檢定 29

伍、問卷調查過程 32

一、青少年調查方法與過程 32

(一)調查對象 32

(二)調查流程 32

(三)調查時間 32

(四)督導訓練 32

(五)青少年預試訪談過程 33

(六)正式調查過程 34

二、一般民眾調查方法與過程 38

(一)調查對象 38

(二)調查流程 38

(三)調查時間 39

(四)訪員訓練 39

(五)一般民眾預試訪談過程 39

(六)正式調查過程 40

陸、資料處理方法與檢誤 41

一、青少年資料處理方式 41

(一)資料檢誤 41

(二)遺漏值處理 42

(三)資料複查 42

(四)複查機制 43

(五)複查檢誤機制 43

(六)青少年個人資料(姓名)去連結化 43

柒、訪談執行工具之選擇 46

一、青少年訪談工具 46

二、一般民眾訪談工具 47

附錄一、青少年問卷題組概念及量表來源 49

附錄二、一般民眾問卷題組概念及量表來源 106

附錄三之一、國小正式調查問卷 145

附錄三之二、國中正式調查問卷 170

(5)

附錄三之三、高中正式調查問卷 203

附錄四、一般民眾正式調查問卷 238

附錄五、青少年認知訪談之問題紀錄彙整 281

附錄六、一般民眾認知訪談之問題紀錄彙整 295

附錄七之一、國小正式調查訪員手冊 301

附錄七之二、國中正式調查訪員手冊 357

附錄七之三、高中正式調查訪員手冊 396

附錄八、青少年預試訪談之問題紀錄彙整 438

附錄九、青少年調查次數分配表 441

附錄十、一般民眾正式調查訪員手冊 584

附錄十一、一般民眾預試訪談之問題紀錄彙整 630

附錄十二、一般民眾調查次數分配表 635

附錄十三、CAPI 網路版系統操作手冊(青少年) 807

附錄十四、CAPI APP 系統操作手冊(一般民眾) 821

附錄十六、參考文獻 844

(6)

圖次

圖 1 一期一次英文宣傳酷卡 ... 2

圖 2 一期一次中文宣傳酷卡 ... 3

圖 3 一期二次英文宣傳酷卡 ... 4

圖 4 一期二次中文宣傳酷卡 ... 4

圖 5 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首頁 ... 6

圖 6 傳播調查資料庫檔案下載區 ... 7

圖 7 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英文版) ... 10

圖 8 2014 年 11 月向網站會員發送之電子報 ... 12

圖 9 傳播調查資料庫之臉書 Facebook 粉絲專頁 ... 15

圖 10 青少年調查抽樣流程 ... 22

圖 11 青少年正式調查流程 ... 32

圖 12 調查流程 ... 38

圖 13 資料複查流程 ... 43

圖 14 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 Comsurvey 網路版 ... 46

圖 15 Comsurvey 網路版作答說明功能 ... 47

圖 16 Comsurvey App 登入介面 ... 47

(7)

表次

表 1:2014 年傳播調查資料庫之電子報主題 ... 13

表 2:一期三次不同對象調查內容彙整 ... 16

表 3:第一期第三次正式問卷內容大綱 ... 18

表 4:各層人口占比 ... 23

表 5:各層需抽取樣本數 ... 23

表 6 :各層需抽取學校數 ... 24

表 7:加權前後樣本代表性檢定 ... 25

表 8:各層人口分配 ... 27

表 9:六大地理區域層別合併狀況 ... 27

表 10:各地理區域各層期望樣本配置 ... 28

表 11:完訪狀況 ... 29

表 12:加權前後樣本代表性檢定 ... 30

表 13:預試訪談施測學校 ... 34

表 14:正式調查施測學校 ... 35

表 15:題目與調查對象列表:基本題 ... 49

表 16:題目與調查對象列表:基本題 ... 50

表 17:題目與調查對象列表:媒體評價 ... 53

表 18:題目與調查對象列表:傳播行為電影篇 ... 54

表 19:題目與調查對象列表:網路使用情形 ... 55

表 20:題目與調查對象列表:運動賽事 ... 57

表 21:題目與調查對象列表:數位遊戲 ... 60

表 22:題目與調查對象列表:線上影音閱聽行為 ... 64

表 23:題目與調查對象列表:網路使用 ... 66

表 24:題目與調查對象列表:網路使用 ... 68

表 25:題目與調查對象列表:網路正負面使用行為 ... 74

表 26:題目與調查對象列表:網路與校園 ... 76

表 27:題目與調查對象列表:社交媒體 ... 81

表 28:題目與調查對象列表:人際網絡與網路動員 ... 88

表 29:題目與調查對象列表:個人價值 ... 102

表 30:題目與調查對象列表:工作狀況 ... 104

表 31:題目列表:基本題 ... 106

表 32:題目列表:基本題 ... 107

表 33:題目列表:基本題 ... 109

表 34:題目列表:基本題 ... 111

表 35:題目列表:基本題 ... 113

表 36:題目列表:運動賽事 ... 116

表 37:題目列表:數位遊戲 ... 119

表 38:題目列表:線上影音閱聽行為 ... 122

表 39:題目列表:網路素人創作 ... 124

表 40:題目列表:網路素養 ... 127

表 41:題目列表:社交媒體 ... 129

表 42:題目列表:社會動員 ... 134

(8)

表 44:題目列表:工作狀況 ... 143

表 45:青少年認知訪談紀錄彙整表 ... 281

表 46:一般民眾認知訪談紀錄彙整表 ... 295

表 47:青少年預試訪談彙整記錄表 ... 438

表 48:一般民眾預試訪談彙整記錄表 ... 630

(9)

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第一期第三次 摘要

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以下簡稱本資料庫),承襲「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

執行每五年一次的「傳播行為」全省面訪調查(分別為 1993、1998、2003 及 2008 年),從 2011 年開始,成為科技部之獨立專案計畫,透過企劃書徵求與嚴謹的審查 制度,邀請傳播領域專家學者加入研究團隊,進行一年一次之全國代表性樣本調查。

本資料庫研究規劃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基本題組」,聚焦在傳播媒體接 觸行為(固定主題包含:人際及通訊篇、報紙篇、雜誌篇、廣播篇、電視篇、電影 篇、戲劇篇以及網路使用行為篇),以每年相同的題目進行年度調查,不僅快速反應 即時的民眾媒體使用行為,更可進行歷時性的資料分析,顯現台灣民眾的媒體變化 脈動。第二部分為「趨勢性研究主題」,由研究團隊根據台灣社會發展現況,擬定與 民眾切身相關的研究主題(包含網際網路使用行為調查、媒體娛樂行為調查)。現今 共累計 3 份調查資料,包含各期報告書、SPSS 資料檔、問卷題目,以提供學者對台 灣傳播現況與當下發展作全盤性的分析與理論建構,同時作為政府擬定政策之參 考。

本年度(2014 年)第一期第三次調查,以「媒體的娛樂與社交功能」為主題,

研究對象以 18 歲以上之一般民眾外,更將年齡向下延伸至 9 到 17 歲青少年,針對 其相關網路娛樂行為進行調查。題目部分包含基本題組外,依目標對象的媒體使用 習慣,各設計適切之趨勢研究主題。一般民眾新增「戲劇節目的閱聽行為」與「素 人節目/內容」的閱聽行為」等兩大主題; 而青少年問增加「網路霸凌」、「網路素養」、

「數位落差」與「青少年網路正負面使用行為」等四大主題。

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致力於擔任整合傳播領域研究資源之「服務者」角色,透 過「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網站平台,提供傳播學術與產業的最新資訊、活絡國 內傳播社群互動,並建置傳播大事件、傳播趣味調查,記錄臺灣媒體歷程的重要時 刻。第一期第三次共完成有效樣本 3,972 份(一般民眾 2,013 份;青少年 1,959 份),

將於 2015 年 7 月,在傳播資料庫網站上,公開調查資料,同時釋出中英文版資料,

開放讓國內外傳播研究學者使用,進行跨族群、跨時、跨國的比較研究,來捕捉臺 灣最真實傳播行為脈動與變化。

關鍵字: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網路行為、娛樂傳播、面訪、代表性樣本、青少年

(10)

壹、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簡介

壹、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簡介

一、計畫簡介及各期執行狀況

(一)傳播調查資料庫計畫簡介

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以下簡稱本資料庫),承接「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

執行每五年一次的「傳播行為」全省面訪調查(分別為 1993、1998、2003 及 2008 年)。自 2011 年,成為科技部獨立專案計畫,透過企劃書徵求與嚴謹的審查制度,

邀請傳播領域專家學者加入研究團隊,一年一次針對全國代表性樣本進行調查,來 因應與捕捉現今急遽變化的傳播行為。

同時,為更精確掌握傳播行為變遷的律動與未來趨勢,本資料庫每年的調查,

保留固定基本題組外,更以不同「次主題」切入。以期藉此最具代表性的調查,清 楚描繪出臺灣閱聽眾的媒體使用狀態、建置更具完整性的資料庫,幫助學者對於臺 灣傳播現況及未來發展,做更全盤性的分析及理論建構,並可作為政府擬訂未來傳 播政策重要依據。本資料庫研究規劃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基本題組」,聚焦 在傳播媒體接觸行為(固定主題包含:人際及通訊篇、報紙篇、雜誌篇、廣播篇、

電視篇、電影篇、戲劇篇以及網路使用行為篇),每年以相同的題目進行年度調查,

不僅即時反應民眾媒體使用行為,更可進行歷時性的資料分析,顯現台灣民眾的媒 體變化脈動。第二部分為「趨勢性研究主題」,由研究團隊根據台灣社會發展現況,

擬定與民眾切身相關的研究主題(包含網際網路使用行為調查、媒體娛樂行為調查), 現今已累計 3 份調查資料,包含各期報告書、SPSS 資料檔、問卷題目。

本資料庫第一期計畫時程為期三年(2011.10 至 2014.09),第一期第一次(2012 年)主題是針對「傳播行為」進行基本調查;第一期第二次(2013 年)計畫報告主 軸以「網路使用行為」為主題。而本次第一期第三次(2014 年)以「媒體的娛樂與 社交功能」為主題,研究對象為 18 歲以上之一般民眾外,受試者年齡向下延伸至 9~17 歲青少年,針對其相關網路娛樂行為進行調查。

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致力於擔任整合傳播領域研究資源之「服務者」角色,透 過「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網站平台,提供傳播學術與產業最新資訊、活絡國內 傳播社群互動。透過資料開放供國內外傳播研究學者使用,進行跨族群、跨時、跨 國的比較研究,來捕捉臺灣最真實的傳播行為脈動與變化。

(11)

(二)傳播調查資料庫各期執行狀況 1. 第一期第一次執行狀況

本資料庫執行之第一期第一次─「傳播行為基本調查」,於 2012 年 9 月 10 日 完成全台 2000 份訪談,並於 2013 年 7 月 10 日釋出調查相關資料(包含原始問卷、

樣本資料 SPSS 檔),公開於「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原名為傳播產學知識家),

提供全國學者、業者免費下載使用。

為提高本資料庫的知曉度與第一期第一次調查資料國際使用率,並促進跨國研究 交流的機會,本資料庫印製中、英文宣傳品,至國內外大型研討會進行發送及網站 公開平台的推廣。

(1)國際研討會推廣

國際研討會推廣部分,資料庫研究團隊印製 2,000 份英文宣傳酷卡(如圖 1),

由本計畫共同主持人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陶振超副教授,與問卷規劃成員中正 大學傳播系(含電訊傳播碩士班)林淑芳副教授,在參與國際傳播學會(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ICA)研討會期間,放置宣傳酷卡於會場報到處,供所有 國際與會學者自由拿取。此外,陶振超老師亦親自到倫敦大學政經學院、亞非學院 進行資料庫宣傳事宜,並將宣傳品放置於政經學院及亞非學院院辦,供當院學者及 學生索取、參考。

由於陶振超老師當時於俄亥俄州立大學進行短期海外研究,研討會結束後,部分 宣傳品則由陶振超老師帶回俄亥俄州立大學傳播學院,進行推廣及宣傳。

圖 1 一期一次英文宣傳酷卡

(2)中華傳播學會年會發表及推廣 A. 中華傳播學會年會發表:

(12)

壹、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簡介

第一期第一次問卷規劃小組各委員,根據提出之七個研究子題-「新聞閱聽」、

「廣告閱聽」、「政治傳播」、「健康傳播」、「消費傳播」、「社交與人際互動」及「網 路動員」,撰寫成論文篇章,以「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一期一次成果分享─臺灣民 眾媒體使用面面觀為專題座談主題,入選 2013 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發表論文。

B. 傳播調查資料庫推廣:

2013 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期間,本資料庫亦準備 400 份中文宣傳卡(如圖 2), 其中 300 份宣傳酷卡裝入於年會與會者資料袋中,並將另外的 100 份中文宣傳酷卡 放置於會場之詢問處、報到處,供現場與會者自由索取。

圖 2 一期一次中文宣傳酷卡

2. 第一期第二次執行狀況

第一期第二次「網路使用行為」之執行狀況,於 2013 年 7 月 1 日至 9 月 10 日間,

完成全台 2000 份訪談。資料庫研究團隊已於 2014 年 7 月 10 日開放資料下載。

(1)國際研討會推廣

由一期二次問卷規劃成員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含電訊傳播碩士班)林淑芳副教授,

參與 2014 年國際傳播學會(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ICA)研討會期 間,將本資料庫印製之 300 份宣傳酷卡(如圖 3)放置於會場報到處,供所有國際與 會學者自由拿取。並於發表會會場,介紹與推廣科技部傳播資料庫網站平台。

(13)

圖 3 一期二次英文宣傳酷卡

(2)中華傳播學會年會發表及推廣 A. 中華傳播學會年會發表:

第一期第二次問卷規劃小組各委員,根據提出的七個研究子題-「雙重媒體使 用」、「網路素養」、「數位社交」、「數位娛樂」、「數位展集」、「網路消費」及「公民 參與」,撰寫成論文篇章,以「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一期二次成果分享─臺灣民眾 媒體使用面面觀為專題座談主題,入選 2014 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發表論文。

B. 傳播調查資料庫推廣:

本資料庫亦印製了 250 份中文宣傳卡(如圖 4),將 250 份宣傳酷卡裝入於年會 與會者資料袋中,讓與會者接觸到網站資訊。此外,計畫主持人也在專題座談的發 表場次,介紹傳播資料庫計畫的梗概以及宣傳網站公開平台。

圖 4 一期二次中文宣傳酷卡

二、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資料建置與開放

(一)網站簡介

本資料庫每年除了執行傳播行為調查工作外,為開放計畫所得之問卷數據資料,

(14)

壹、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簡介

於 2012 年建置「傳播產學知識家」網站,讓各專家學者、研究員、企業界等,以簡 單、方便的方式來取得公開資料。同時藉由此網站平台,促進傳播社群交流以及跨 國的研究合作。

本資料庫網站,以每年開放之調查資料為核心,更包含來自學術界、產業界之 最新訊息。同時也承接政治大學傳播學院「中文傳播資料庫」並彙集傳播研究社群 資料,屬整合型多功能資料庫網站。因此,為讓使用者清楚知曉本資料庫網站定位,

於 2014 年 5 月 網 站 改 版 , 正 式 更 名 為 「 科 技 部 傳 播 調 查 資 料 庫 」( 網 址:http://www.crctaiwan.nctu.edu.tw/),以此平台做為傳播領域相關調查資料開放之平 台,提供會員免費下載相關資料。(如圖 5)。

(15)

圖 5 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首頁

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有別於一般傳播資訊網站聚焦於嚴肅議題的呈現,「科技 部傳播調查資料庫」除了保有對傳播學術及調查資料釋出的品質堅持,也提供使用 者較生活化的傳播資訊,豐富網站的資訊層面,增添網站使用的趣味性與親近性,

例如:增設「傳播趣味調查」、「傳播大數字」等類目。此外,由網站管理員定期更 新網站資訊及發行電子報,為使用者提供最新且多元的傳播資訊。

網站各介面欄位說明如下:

1. 「關於我們」

此部份說明了整個網站的計畫緣起,以及網站欲服務的目標與對象。

2. 「最新消息」

此部份包含有四大部份:「論文徵稿」、「學術活動」、「傳播競賽」及「實務講座」, 不定期發佈傳播產學界最新資訊,其訊息內容包括國內外傳播領域研討會或講座訊 息、期刊或研討會徵文徵稿訊息、傳播相關組織成立消息、國內外各項創作比賽及 工作坊等相關重要公告。

3. 「傳播學術調查資料庫」

此部份分為「調查簡介」、「資料下載」、「成果分享」、「電子報」、「傳播大數字」、

「其他調查」六部份。

(1)「調查簡介」─ 說明科技部計畫傳播調查資料各期主題及目的。

(2)「資料下載」─ 為先前中央研究院「台灣社會變遷調查計畫」及「傳播調查資

(16)

壹、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簡介

料庫」問卷資料開放之平台,目前「傳播學術調查資料庫」已將第一期第一次、第 一期第二次相關調查資料(原始問卷檔、調查資料 SPSS 檔、結案報告書、抽樣方法)

上傳至網站,提供會員免費下載閱讀及使用(如圖 6)。

圖 6 傳播調查資料庫檔案下載區

(3)「成果分享」─ 「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網站於 2014 年 5 月改版後,有別 於舊網站,網站中增加「成果分享」專區,收錄歷年來使用「台灣社會變遷大眾傳 播組」及「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調查資料所發表之期刊論文。讓使用者在此平台 中綜覽相關文獻,也提供資料庫最新研究發表的狀況,以期讓更多的學者、業者旁 徵左引,參考佐證。

(17)

(4)「電子報」─ 每月根據「台灣社會變遷調查資料」及「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

之原始資料,提供臺灣民眾傳播行為歷時性的數據分析,並佐以圖表說明輔助閱讀 者理解。電子報發送對象擴及社會科學相關社群,包含網站會員、傳播領域學者及 社會領域學者。

(5)「傳播大數字」─ 是運用「台灣社會變遷調查資料」及「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

之原始資料,撰寫成短篇調查報告,以數字呈現出臺灣民眾不同傳播行為歷年來的 變化。

(6)「其他調查」─為「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以外之相關傳播研究調查資料,目 前開放的傳播調查資料為頂尖大學計畫「數位閱聽人」計畫之調查資料。

4. 「傳播研究社群」

此部份紀錄臺灣各傳播界學者之研究領域、著作及任職學校,除提供使用者快 速搜尋相關領域的傳播學者外,也可透過此平台增進傳播學者對於彼此的認識,促 進互相交流,建立起「傳播社群感」。

為本資料庫網站會員的學者,其研究領域、著作及任職學校,以列表的形式呈 現在「傳播研究社群」中,使用者可以從「學校」、「科系」、「研究領域專長」等選 項,搜尋臺灣相關傳播學者。

除此之外,本資料庫從一期三次起,進行傳播學者年度調查,瞭解傳播領域學 者工作上的挑戰。

5. 「學術知識庫」

此部分承接了政治大學傳播學院「中文傳播資料庫」既有的資料,使用者可以 透過「文獻活動」、「學術相關網站」、「學術期刊」搜尋其所需要的期刊論文,提供 使用者學術資訊搜尋。為增加搜尋便利性,搜尋結果可依照「年份」、「期刊」、「作 者」排列,讓使用者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所需的資料。

6. 「產業知識庫」

資料庫網站除提供豐富的學術研究資料外,針對臺灣傳播學者與學生對於傳播 資訊的多元需求,更設置產業知識庫,分成「產業新聞」、「產業網站」、「行銷溝通 案例網站」、「名人佳句」四部分,提供傳播學者與學生搜尋最新傳播產業的動態消 息。其中,「產業新聞」每日更新各大網站的科技及傳播產業新聞,配合本計畫助理 自行拍攝及後製的精美圖片,吸睛呈現最新趨勢。

(18)

壹、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簡介

7. 「傳播大事件」

做為傳播領域重要的調查資料庫,瞭解臺灣民眾媒體使用行為是本資料庫之調 查重點外,也記錄傳播領域每月發生的重大事件,分別從臺灣傳播的九個面向-新 興媒體、新聞倫理、媒體言論自由、置入性行銷、政策(如:新聞法規、電信法)、

網路風險、記者勞動問題、媒體困境、傳播產業(如:產業相關數據)等,收集各 大報相關報導,希望透過長期收集臺灣重要的傳播事件,提供傳播學者關心的議題 進展,也能建立臺灣媒體事件簿。

「傳播大事件」每月選出四則重要新聞,依照事件分類、事件標題、事件說明 三個概念撰寫,將新聞事件的來龍去脈、因果關係加以敘述,讓網站使用者能夠知 道該則新聞發生的過程,及其事件的重要性。

8. 「傳播趣味調查」

此部份定期以傳播領域之環境、現象及發展趨勢作為主題,依循時事的演變,

進行較具生活化、趣味性的線上調查。例如:Apple Watch 的發表、大數據的流行等。

三、網站英文化

本資料庫之調查資料,開放給國內外研究者使用,為增加調查資料在國際間的 使用率,資料庫研究團隊除了在國際研討會進行宣傳外,也持續將網站進行英文化,

開闢英文網站(http://www.crctaiwan.nctu.edu.tw/index_eng.asp)(如圖 7),讓國外學 者在進入「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時可選擇英文介面使用。同時也將問卷、SPSS 資料檔翻譯成英文版,提供國外學者分析使用。

(19)

圖 7 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英文版)

四、資料庫網站推廣

針對資料庫網站的推廣,在國內外大型研討會進行宣傳外,同時依據傳播社群、

網站會員以及實務界三大對象的需求,擬定方針進行推廣。

(一)向傳播社群推廣

在傳播社群方面,透過發送 E-newsletter 來告知此資料庫的設立與資料的釋出,

方便學界引用及參考。本計畫的 E-newsletter 內容如下。

親愛的傳播學者,您好:

2013 年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一期二次研究調查資料,自 2014 年 7 月 10 日起正式上線於資料庫官方網站(http://www.crctaiwan.nctu.edu.tw/)。歡迎 學者專家、實務業者及社會大眾上網瀏覽或下載 2013 年調查資料,釋出項 目包含調查問卷、調查數據(SPSS 檔)及年度調查報告。本次調查主題為 網路行為調查與偵測,共完成全臺 2,000 位 18 歲(含)以上的受試樣本,採 分層等機率三階段抽樣方式來選取受訪者,並派遣訪員深入全臺各地進行面 訪,以取得臺灣現今媒體使用行為的第一手資料。

「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延續「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的精神,

為一長期性學術調查計畫。為更精確追蹤傳播行為變遷的變化,「傳播調查 資料庫」將每隔五年進行一次的定期調查,自 2012 年改為每年進行,同時 每年得以不同次主題切入。第一期第二次(2013)調查主軸,聚焦在臺灣民 眾網路使用行為基本調查。問卷題目除了延續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

大眾傳播組,針對基本傳播行為設計之重要題組外,更針對現今新傳播科技 現象,新增「新興媒體」(包含社交媒體、行動通訊與手持裝置)、「新興現 象」(包含數位閱讀、數位娛樂、電子商務及行銷、資訊展集)、及「網路素 養」等三個面向、以下則包含七個主題內容:「社交媒體(Social Media)」、

「雙重媒體使用」、「數位娛樂」、「網路行銷」、「網路公民參與」、「網路展集

(Curation)」、「網路素養」。執行時間由 2013 年 6 月至 9 月止,共計完成 2,000 份問卷。

非常歡迎各研究學者,下載與使用傳播調查資料庫一期二次的研究調查

(20)

壹、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簡介

資料。本計畫後續所累積的調查資料也將持續公開於【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 庫】平台上,以提供各學者專家和我們一起關注各種傳播現象的脈動,掌握 最即時的研究資料。

2013年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一期二次研究調查資料 下載網址:

http://www.crctaiwan.nctu.edu.tw/annualsurvey_detail.asp?asd_id=17

如有任何疑問,請與資料庫專案助理洪鈺惠聯繫,謝謝。

聯絡人:洪鈺惠

e-mail:crctaiwan@gmail.com Phone:02-2939-3091#67551

(二)向網站會員推廣

資料庫之網站會員涵蓋三大族群,包括傳播相關領域學者、人文及社會科學學 者以及一般民眾。因此,每月定期向網站會員發送電子報,也是推廣作業中重要的 一環。電子報內容主要根據一期一次、一期二次及一期三次的調查數據,針對不同 的主題撰寫簡單又吸睛的分析文章,並且搭配「最新消息」、「資料下載」、「成果展 示」以及「產業新聞」等動態,一併呈現在電子報中,寄發給所有網站會員(如圖 8)。

自 2014 年 4 月至 2014 年 12 月,已發送了 12 期主題電子報,各期發送之電子報主 題如表 1 所示。

(21)

圖 8 2014 年 11 月向網站會員發送之電子報

(22)

壹、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簡介

表 1:2014 年傳播調查資料庫之電子報主題

4 月 - 從一個人觀看的媒體,就能預知他的政治參與

- 想拓展新人脈、認識新朋友 社群媒體恐怕幫不了你!

5 月 - 10 年來媒體新聞報導的公正性愈來愈受到質疑 - 擔心人際互動不足 看看社群媒體能協助你什麼!

6 月

- 40 歲以下的民眾社群媒體已取代 Email,成為網路上與他人互動的最 重要媒介

- Click 網路購物消費行為 10 年來成長 45%

7 月 - 新媒體與公民參與

8 月 - 號召社會動員 「資訊分享」扮演重要角色 9 月 - 進擊的滑世代:一心多用的媒體使用行為

10 月 - 超越電腦!手機躍升為線上遊戲的主要平台裝置 11 月 - 男女大不同:臺灣民眾網路技能與網路風險年度調查 12 月 - 網購「便利性」高 臺灣民眾每月網購高達 2.12 次

(三)向實務界推廣

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宣傳的對象,橫跨學術界與實務界。有別於實務界以電訪 為主的調查方式,本資料庫是以一對一家戶面訪方式,針對全台 18 歲以上民眾進行 媒體使用行為調查,調查過程兼具嚴謹性與代表性,無論在專業度、深入度或代表 性等面向都優於目前業界的調查資料。

1. 傳播調查資料庫可供實務界應用之特點

傳播調查資料庫具備下列四項特色研究內容,能夠提供實務界應用:

(1)歷時性媒介使用資料

傳播調查資料庫每年都會固定針對報紙、電視、廣播、雜誌、上網時間做調查,

並詢問最常看、最常聽及上網最常接觸的內容,其調查資料可以讓實務界瞭解臺灣 民眾使用不同媒介時間的變化及最常在不同媒介上瀏覽哪些內容。

(23)

(2)完整人口變項資料蒐集,有利進行交叉分析

以媒體使用頻率、媒體信賴程度的題組來看,實務界能透過民眾媒介使用頻率 及臺灣民眾最倚賴、最信賴哪個媒體,同時與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等變項做交叉 分析,能更精確掌握臺灣民眾的閱聽行為,進一步將分析結果做為實務界擬定媒體 策略、排期的最佳基礎,提高目標與潛在消費者的接觸率,以達到最大的廣告效益。

(3)發現臺灣民眾對媒體的依賴程度

傳播調查資料庫調查中會詢問下列幾個議題,藉以測知臺灣民眾因不同使用目 的,對於不同媒體的依賴程度,以此可根據目標對象,選擇最適切的媒體露出管道,

達到整合性行銷的目的。列舉題目如下:

「請問在網路、電視、報紙、廣播、雜誌當中,您主要倚賴哪一個做為娛樂 來源?」

「請問在網路、電視、報紙、廣播、雜誌當中,平時您主要用哪一個得到消 息?」

「請問在網路、電視、報紙、廣播、雜誌當中,哪一個是您最信賴的消息來 源?」

(4)發覺媒體問題與未來趨勢

傳播調查資料庫探討臺灣民眾關心哪些當前社會問題、在意哪些媒體議題,業 者在關注收視率之餘,可以進行妥切的節目內容規劃,避免引起民眾反感的內容,

增加閱聽眾想要瞭解的議題,此外也讓學界和業界思考未來如何解決媒體面臨的問 題。

2. 資料庫如何針對實務界推廣

本資料庫不僅符合學術界的期待,亦致力於滿足實務界的需求。資料庫之釋出資 料可免去市場調查的時間及金錢成本,同時更能協助實務界發現商品的潛在市場、

透析消費者心態以及將來可能的傳播渠道。本資料庫將執行以下三點,來提高實務 界對公開釋出的使用率以及網站平台的瀏覽率。

(1)每年依照最新趨勢,增設新興媒體使用行為題組

2013 年調查主題為「網路與新興媒體行為」,針對七個研究面向,隨著時事脈 動及新興傳播科技的發展,深入探討閱聽人對於網路的使用行為與動機;2014 年的 調查主題則設定為「娛樂與社交傳播」,並且配合主題,調查一般民眾與青少年於九

(24)

壹、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簡介

個面向的使用行為與動機。配合當代的時事動態,調查臺灣民眾傳播及閱聽行為、

態度的最新變化。

(2)放置產業趨勢脈動與最新消息,提高網站瀏覽率

本資料庫除固定更新的內容包含公開 2013 年以前歷年的研究成果外,更每日更 新各大網站最新的產業新聞,並整理每月四則當月的傳播大事件,透過電子報的發 送,呈現閱聽眾市場的趨勢及變化等資訊。同時,為促進學術與實務界的互動在網 站平台的「最新消息」內容中,新增兩個類目-「實務講座」及「傳播競賽」,提供 競賽、工作坊、演講等實務消息,以此增進兩者間的交流機會。

(3)開設臉書 Facebook 粉絲專頁,增加推廣管道

2014 年 10 月,傳播調查資料庫正式啟用臉書 Facebook 粉絲專頁,利用閱聽眾 最常使用的社群媒體,廣邀傳播相關人士按讚的同時,也將瀏覽人氣導回網站,增 加傳播調查資料庫的使用率及知名度。至 2015 年 1 月為止已有 495 個人按讚。粉絲 團成立後,可更快速地傳達訊息,分享內容包含網站更新的現況、產業新聞、新發 表的期刊論文、學術活動等,並且針對不同內容放置吸睛照片,促進對傳播領域興 趣者在傳播資料庫網站的黏著度。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粉絲專頁(如圖 9)。

圖 9 傳播調查資料庫之臉書 Facebook 粉絲專頁

(25)

貳、「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問卷內容及擬定過程

一、問卷主題與問卷小組之組成

傳播調查資料庫第一期第三次計畫,計畫推動委員會由張卿卿(政治大學廣告 學系教授)擔任計畫主持人,陶振超(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副教授)、杜素豪(中 央研究院人文社會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三位擔任共同主持人。

(一)問卷主題

傳播調查資料庫第一期第三次執行時程,首先於 2013 年 7 月公開徵召第一期第 三次─「媒體-娛樂與社交」加掛題組,其加掛題組包含「戲劇節目的閱聽行為、動 機或影響」、「線上影音的閱聽行為、動機或影響」、「運動賽事的閱聽行為、動機或 影響」、「素人節目/內容的閱聽行為、動機或影響」、「遊戲的使用」、「社交媒體」、「社 群網站的動員與共作」、「網路霸凌」、「網路素養」等九個子題新增題組,並將調查 對象分為一般民眾與青少年兩個目標對象。

在題組規劃上,青少年與一般民眾共有的題組包含「線上影音的閱聽行為」、「運 動賽事的閱聽行為」、「遊戲使用的行為」、「社交媒體」及「社群網站的動員與共作」

等五大主題。依據調查對象之特性,一般民眾納入「戲劇節目的閱聽行為」與「素 人節目/內容」的閱聽行為」等兩大主題;而青少年問卷則加入「網路霸凌」、「網路 素養」、「數位落差」與「青少年網路正負面使用行為」等四大重點主題。

加掛題組申請計畫書於 8 月 31 日截止收件,計畫推動委員會於 9 月 23 日針對 所投遞之計畫書召開評論會,徵選出八組合適之加掛題組。於 9 月 23 日,以電子郵 件的方式通知入選者,並於 9 月 27 日召開第一次問卷規劃小組會議。

入選題組研究主題、子題及調查對象之對應如下表 2:

(26)

貳、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問卷內容及擬定過程

表 2:一期三次不同對象調查內容彙整

研究主題 子題

調查對象

國小 國中 高中 一般 民眾 運動賽事的閱聽行為、

動機或影響 運動賽事 V V

遊戲的使用 數位遊戲 V V V V

影音娛樂研究 線上影音的閱聽行為 V V V

數位落差 網路使用 V V V

網路素養

網路素養 V V V

網路正負面使用行為 V V V

網路霸凌 網路與校園 V V V

新興媒體 社交媒體 V V V

新興現象

人際網絡與網路動員 V V V

社會動員 V

註:打「V」部分表示問卷中有相關題目。

(二)問卷小組成員

由張卿卿(政治大學廣告學系教授)擔任問卷設計小組召集人,參與問卷出題 成員包括(以下成員依姓名首字筆劃排序):王嵩音(中正大學傳播系含電訊傳播碩 士班教授)、李育豪(佛羅里達大學電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林日璇(交通大學傳 播與科技學系副教授)、林淑芳(中正大學傳播系含電訊傳播碩士班副教授)、施琮 仁(政治大學國際傳播英語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張郁敏(政治大學廣告學系副 教授)、陳延昇(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助理教授)、陶振超(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 系副教授)、蘇蘅(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

(27)

(三)問卷小組成員題組分配

問卷針對現今媒體的娛樂與社交功能行為及現象規劃十一大主題,每位出題小 組成員所負責之問卷題組,以當時公開徵稿時個人所投遞企畫書之題組為主,並在 會議討論過程中進行修改。一般民眾加掛題組研究面向及負責學者之對照如下(問 卷規劃小組成員依照問卷題組順序排序):

1. 「運動賽事」題組-由陳延昇(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助理教授)負責。

2. 「數位遊戲」題組-由李育豪(佛羅里達大學電訊傳播學系助理教)負責。

3. 「線上影音的閱聽行為」題組-由張卿卿(政治大學廣告學系教授)負責。

4. 「網路使用」題組-蘇蘅(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負責。

5. 「網路素養」題組-由林淑芳(中正大學傳播系含電訊傳播碩士班副教授)負責。

6. 「網路正負面使用行為」題組-由王嵩音(中正大學傳播系含電訊傳播碩士班教 授)負責。

7. 「網路與校園」題組-由施琮仁(政治大學國際傳播英語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助理教授)負責。

8. 「網路素人創作」題組-由張郁敏(政治大學廣告學系副教授)負責。

9. 「社交媒體」題組-由林日璇(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副教授)負責。

10. 「人際網絡與網路動員」題組-由陶振超(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副教授)負 責。

11. 「社會動員」題組-由陶振超(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副教授)負責。

二、問卷研擬

問卷規劃小組依照上述研究方向與架構,自 2013 年 9 月開始,每月召開兩次問 卷小組會議,進行問卷題目的研擬與加掛題組的修改。問卷題組概念,青少年請參 閱附錄一;一般民眾請參閱附錄二。

同時並參考認知訪談及預試調查結果,對問卷題目進行最終版修訂。最終正式 執行之問卷題目,青少年請參閱附錄三之一到三;一般民眾請參閱附錄四。正式問 卷內容大綱,請參見表 3。

(28)

貳、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問卷內容及擬定過程

表 3:第一期第三次 正式問卷內容大綱

「國小」問卷 「國中」問卷 「高中」問卷 「一般民眾」問卷

A、 基本狀況

B、 傳播行為(人際及通訊篇)

C、 傳播行為(報紙篇)

D、 傳播行為(雜誌篇)

E、 傳播行為(廣播篇)

F、 傳播行為(電視篇)

G、 傳播行為(電影篇)

H、 傳播行為(戲劇篇)

I、 網路使用情形 J、 數位遊戲 K、 網路使用篇 L、 網路素養篇

M、 網路正負面使用行為篇 N、 網路與校園篇

O、 人際網絡與網路動員篇 P、 個人價值篇

Q、 家庭狀況篇 R、 個人基本資料

A、 基本狀況

B、 傳播行為(人際及通訊篇)

C、 傳播行為(報紙篇)

D、 傳播行為(雜誌篇)

E、 傳播行為(廣播篇)

F、 傳播行為(電視篇)

G、 傳播行為(電影篇)

H、 傳播行為(戲劇篇)

I、 網路使用情形 J、 數位遊戲

K、 線上影音的閱聽行為篇 L、 網路使用篇

M、 網路素養篇

N、 網路正負面使用行為篇 O、 網路與校園篇

P、 社交媒體篇

Q、 人際網絡與網路動員篇 R、 個人價值篇

S、 家庭狀況篇 T、 個人基本資料

A、 基本狀況

B、 傳播行為(人際及通訊篇)

C、 傳播行為(報紙篇)

D、 傳播行為(雜誌篇)

E、 傳播行為(廣播篇)

F、 傳播行為(電視篇)

G、 媒體與社會議題 H、 傳播行為(電影篇)

I、 傳播行為(戲劇篇)

J、 傳播行為(運動賽事觀看篇)

K、 網路使用情形 L、 數位遊戲

M、 線上影音的閱聽行為篇 N、 網路使用篇

O、 網路素養篇

P、 網路正負面使用行為篇 Q、 網路與校園篇

R、 社交媒體篇

S、 人際網絡與網路動員篇 T、 個人價值篇

U、 家庭狀況篇 V、 個人基本資料

A、 基本狀況

B、 傳播行為(人際及通訊篇)

C、 傳播行為(報紙篇)

D、 傳播行為(雜誌篇)

E、 傳播行為(廣播篇)

F、 傳播行為(電視篇)

G、 媒體評價

H、 傳播行為(電影篇)

I、 傳播行為(戲劇篇)

J、 傳播行為(運動賽事篇)

K、 網路使用情形 L、 數位遊戲與素養篇 M、 線上影音的閱聽行為篇 N、 網路素人創作篇

O、 社交媒體篇 P、 社會動員篇 Q、 個人價值篇 R、 工作狀況篇 S、 訪問記錄

(29)

三、認知訪談

在預試訪談之前,各出題小組成員在 2013 年 11 月 18 日至 11 月 29 日完成認知 訪談。為確保不同年齡層、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地理區的受訪者皆能了解問卷題目 之題意,故認知訪談受訪者對象依照北、中、南、東部分配出題小組成員進行認知 訪談。各位出題小組成員必須根據指定區域,各尋找一名國小三年級以上、國中、

高中及 18 歲以上的受訪者進行認知訪談。認知訪談結束後(青少年認知訪談結果紀 錄彙整請見附錄五、一般民眾認知訪談結果紀錄彙整請見附錄六),問卷小組成員 2013 年 12 月 6 日召開認知訪談會議,各成員針對訪談所發現之問題進行問卷題目修 改,完成預試訪談問卷。

參、面訪執行單位介紹

(30)

肆、抽樣過程

一、招標過程簡述

為確保資料蒐集之品質與面訪過程執行的嚴謹性,本資料庫採取公開評選優勝 廠商之限制性招標(準用最有利標)方式辦理面訪單位的評選機制蒐集,審查時間 於 2014 年 3 月 18 日在政治大學傳播學院舉行,並由會議成員評分,審查結果以台 灣趨勢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為此次執行面訪調查單位。

二、公司介紹:台灣趨勢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趨勢研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台灣趨勢研究)是由一群具有多年民意 調查、產業研究、消費者研究經驗的專家所組成,主要成員之背景包含傳播、統計、

企管、社會學等,其中又以傳播背景之人員占最多數。

台灣趨勢研究承案經驗包含各種消費者調查、產業研究、民意調查;長期以來,

團隊成員秉持專業知識和嚴謹態度進行研究調查,對於各種調查研究方法,都累積 了相當豐富的經驗。

在調查人力方面,台灣趨勢研究於國內北部、中部、南部皆設有督導人員,可 就近管理各地區之訪員。此外,各地區之督導經常性集中進行教育訓練,以提升其 作業能力。在訪員方面,除了一般性約聘電訪員與面訪員之外,台灣趨勢研究另設 有常態性正職訪員,專司較為困難之調查訪問工作,其訪問對象包含企業經理人、

醫生、學者、政府官員、台商及各類特殊性消費者等等,因此訪員具備高度之應對 進退能力及訪問技巧。

在軟硬體方面,台灣趨勢研究擁有自行研發之雲端調查平台,該調查平台可同 時進行電訪、面訪及網路問卷調查;在資料庫方面,台灣趨勢研究累積有完善的消 費者資料庫及數十萬筆之企業資料庫,可用於各項調查。此外,台灣趨勢研究另設 有焦點團體討論室,於討論室中配有攝影機及隱藏式麥克風並配有單向玻璃,可應 用於質性之研究工作。

三、傳播相關調查研究經驗

台灣趨勢研究擁有多項傳播領域大型調研專案之執行經驗,包含:

(一)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電視使用行為及滿意度調查委託研究案、有線 電視服務品質與收視或滿意度調查、民眾對電視分級制度之意見調查、新聞置入性 行銷認知度民意調查等,嫻熟於傳播領域及媒體使用行為調查研究。

(二)台灣趨勢研究與國際知名調查機構(例如:IDC、IPSOS)長期合作,2012 年

(31)

更接受美國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委託,針對全國民眾進行媒體使用行為 調查,擁有服務頂尖大學、調研機構之經驗。

(三)曾執行多項公部門委託研究案,更有四個年度執行之公部門委託研究案,皆 獲全國評分第一名,分別為 2013 年臺北市教育局委託研究案、2013 年與 2012 年台 北自來水事業處委託研究案、2010 年與 2009 年臺北市捷運工程局委託研究案,顯示 公部門的承案實績豐富且備受肯定。

肆、抽樣過程

本次調查調查對象分為青少年(9 至 17 歲)與一般民眾(18 歲以上),以下分 別說明青少年與一般民眾的抽樣設計與抽樣設計。

(32)

肆、抽樣過程

一、青少年抽樣設計

(一)分層方法

青少年調查採用分層兩階段叢集抽樣法。首先,以《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 畫》第六期之鄉鎮市區分層方法進行分層,鄉鎮分層是以侯佩君等人(2008)建立 的鄉鎮市區發展類型做為分層的基礎1

圖 10 青少年調查抽樣流程

1侯佩君、杜素豪、廖培珊、洪永泰、章英華(2008)臺灣鄉鎮市區類型之研究:「臺灣社會變遷基本

調查」第五期計畫之抽樣分層效果分析,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23:7-32。

分層:依鄉鎮市都市化程度

第一階段 學校抽樣

第二階段 班級抽樣

(33)

表 4:各層人口占比 年齡

9-11 歲 12-14 歲 15-17 歲 人數 占比 人數 占比 人數 占比 第一層 139,001 5.7% 171,507 7.1% 177,957 7.4%

第二層 190,346 7.9% 237,129 9.8% 248,388 10.3%

第三層 202,725 8.4% 245,545 10.1% 267,362 11.0%

第四層 59,404 2.5% 71,137 2.9% 78,821 3.3%

第五層 69,506 2.9% 84,835 3.5% 94,646 3.9%

第六層 23,769 1.0% 26,826 1.1% 31,941 1.3%

總計 684,751 28.3% 836,979 34.6% 899,115 37.1%

資料來源:內政部 103 年 1 月之人口統計。

(二)抽樣設計

在各層母體比例計算完成後,本次調查原定回收 1,600 份有效樣本(實際調查回收 1,959 份有效樣本),故以 1,600 份樣本依比例進行各層國小、國中、高中/高職之樣本數 量配置,配置結果如表 5 所示:

表 5:各層需抽取樣本數 各階層欲抽取人數 國小

(9-11 歲)

國中

(12-14 歲)

高中+高職

(15-17 歲)

總計

第一層 49 62 62 173

第二層 133 160 167 460

第三層 104 127 140 371

第四層 49 61 64 174

第五層 77 95 107 279

第六層 41 48 54 143

總計 453 553 594 1,600

(34)

肆、抽樣過程

在各層中各類型學校(國小、國中、高中、高職)樣本數配置完成後,再以每一所 抽中學校大約訪問 30 位學生來計算各層需抽取之各類學校數量,配置結果表 6 所示:

表 6 :各層需抽取學校數 學校

國小 國中 高中 高職 總計

第一層 2 2 1 1 6

第二層 4 5 5 1 15

第三層 3 4 4 1 12

第四層 2 2 1 1 6

第五層 3 3 2 2 10

第六層 1 2 1 0 4

總計 15 18 14 6 53

註:正式調查執行時,由於部分抽中之偏鄉學校班級學生過少或者性別比例偏差太大,

故在同一層中增加抽取其他學校進行調查,總計抽取 61 所學校。

在各層中各類型學校抽取數量配置完成後,將各層各類型學校由南至北、由西至東 進行排序,並再以等距抽樣抽取出學校。在被抽選之學校中,以隨機亂數之方式抽取出 兩個班級,第一抽取出之班級為優先訪問班級,第二抽選出之班級為備用樣本,若第一 抽選出之班級無法訪問或樣本數不足 30 份時,則調查訪問第二抽選出之班級。

(三)樣本代表性檢定

本次調查總計回收 1,959 份有效樣本,在 95%信賴水準下,抽樣誤差小於 2.21%。

為使樣本符合母體結構且具代表性,故以性別、年齡、鄉鎮市區層之母體比例進行交叉 加權;茲將加權前後之樣本代表性檢定整理於表 7:

(35)

表 7:加權前後樣本代表性檢定

加權前 加權後

樣本 母體 檢定結果 樣本 母體 檢定結果

次數 百分比 百分比 卡方值 p 值 次數 百分比 百分比 卡方值 p 值

性 別

男 979 50.0% 52.2%

3.783 p>0.05

1022 52.2% 52.2%

0.000 p>0.05 女 980 50.0% 47.8% 937 47.8% 47.8%

年 齡

9-11 歲 403 20.6% 28.3%

101.410 p<0.05

554 28.3% 28.3%

0.000 p>0.05 12-14 歲 626 32.0% 34.6% 677 34.6% 34.6%

15-17 歲 930 47.5% 37.1% 728 37.2% 37.1%

鄉鎮 市 區 層

第 1 層 177 9.0% 10.8%

20.110 p<0.05

212 10.8% 10.8%

0.002 p>0.05 第 2 層 545 27.8% 28.8% 564 28.8% 28.8%

第 3 層 419 21.4% 23.2% 454 23.2% 23.2%

第 4 層 244 12.5% 10.9% 213 10.9% 10.9%

第 5 層 376 19.2% 17.4% 342 17.5% 17.4%

第 6 層 198 10.1% 8.9% 174 8.9% 8.9%

(36)

肆、抽樣過程

二、一般民眾抽樣設計

本次調查之抽樣方法,依據《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最新之鄉鎮市區分層方 式而調整,以下將針對分層方法與抽樣設計進行說明。

(一)分層方法

在進行分層三階段 PPS 抽樣設計時,首先須針對全國之鄉鎮市區進行分層。本次 各鄉鎮市區分層之依據包含以下條件:

1. 鄉鎮市區之農林漁牧從業人口百分比,採用 99 年度戶口普查之資料,將農林漁牧從 業人口數除以 15 歲以上之常住人口數。

2. 鄉鎮市區之工業從業人口之百分比,採用 99 年度戶口普查之資料,將工業從業人口 數除以 15 歲以上常住人口數。

3. 鄉鎮市區之職業等級中,專業及主管人員人口之百分比,採用 99 年度戶口普查之資 料,將「民意代表、主管及經理人員」加上「專業人員」從業人口數,除以 15 歲以 上從業人口數。

4. 鄉鎮市區之 15 至 64 歲人口之百分比,採用內政部統計處之 102 年底之人口統計資 料,將 15-64 歲人口數除以總人口數。

5. 鄉鎮市區之 65 歲及以上人口之百分比,採用內政部統計處 102 年底之人口統計資料,

將 65 歲以上人口數除以總人口數。

6. 鄉鎮市區之大學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之百分比,採用內政部統計處 102 年底之統計 資料,將大學以上人口數除以 15 歲以上人口數。

7. 鄉鎮市區之人口密度,採用內政部統計處 102 年底之人口統計資料計算。

鄉鎮市區之 5 年人口成長數,採用內政部統計處 102 年底之人口統計,將 102 年底之人 口數減去 97 年底之人口數。

(37)

經上述條件計算後,將臺灣地區之鄉鎮市區分為 7 層,茲將各層人口數及占比整理 於表 8:

表 8:各層人口分配

各層人口數 各層人口百分比 各層人口累積百分比

第一層 4,740,234 20.40% 20.40%

第二層 4,862,338 20.92% 41.32%

第三層 3,933,914 16.93% 58.24%

第四層 5,105,355 21.97% 80.21%

第五層 2,341,678 10.08% 90.29%

第六層 1,752,707 7.54% 97.83%

第七層 504,413 2.17% 100.00%

總數 23,240,639 100.00%

為使鄉鎮市區之分層能顧及地理區域之差異,故將臺灣地區之地理區域分為六區,

分別為:北北基宜、桃竹苗、中彰投、雲嘉南、高屏澎、花東。此外,為顧及調查實務 之可行性,將部分鄉鎮市區分層予以合併,交叉分層過細,調查執行困難。茲將各地理 區域之分層及分層合併狀況整理於表 9:

表 9:六大地理區域層別合併狀況

地理區域 原層別 新層別

北北基宜

1 1

2 2

3、4 3

5、6、7 4

桃竹苗

1、2 1

3、4 2

5、6、7 3

中彰投

1、2 1

3、4 2

5 3

6、7 4

雲嘉南

1、2、3 1

4、5 2

6、7 3

高屏澎

1、2 1

3、4 2

5、6、7 3

(38)

肆、抽樣過程

地理區域 原層別 新層別

花東 4、5 1

6、7 2

(二)抽樣設計

本次調查預期回收 2,000 份有效樣本(實際執行後回收 2,013 份有效樣本),故抽樣 設計時,依據各地理區域之層別人口數,配置期望樣本數,茲將配置後期望樣本分配整 理於表 10:

表 10:各地理區域各層期望樣本配置

區域 層級 人口數 百分比 樣本配置

北北基宜 第 1 層 1,210,611 19.62% 128 北北基宜 第 2 層 3,022,677 48.98% 320 北北基宜 第 3 層 1,548,541 25.09% 164

北北基宜 第 4 層 389,173 6.31% 41

北北基宜小計 6,171,002 32.63% 653 桃竹苗 第 1 層 1,016,141 35.87% 107 桃竹苗 第 2 層 1,312,151 46.32% 139

桃竹苗 第 3 層 504,343 17.80% 53

桃竹苗小計 2,832,635 14.98% 299

中彰投 第 1 層 822,422 22.57% 87

中彰投 第 2 層 1,173,605 32.21% 124 中彰投 第 3 層 1,216,630 33.39% 128

中彰投 第 4 層 431,294 11.84% 46

中彰投小計 3,643,951 19.27% 385

雲嘉南 第 1 層 866,170 30.85% 92

雲嘉南 第 2 層 1,167,268 41.58% 123

雲嘉南 第 3 層 774,170 27.57% 82

雲嘉南小計 2,807,608 14.84% 297 高屏 第 1 層 1,086,068 36.14% 115

高屏 第 2 層 934,498 31.10% 99

高屏 第 3 層 984,297 32.76% 104

高屏小計 3,004,863 15.89% 318

花東 第 1 層 241,082 53.12% 25

花東 第 2 層 212,804 46.88% 23

花東小計 453,886 2.40% 48

總計 18,913,945 2,000

(39)

本次調查總計抽出 5,754 份樣本,經實地調查訪問後,有 3,741 份失敗樣本,其中 包含受訪者未居住於戶籍地、找不到受訪者、無法進入大樓、非住宅單位、拒訪等等。

最後總計完成 2,013 份有效樣本,完訪率為 35.0%。

表 11:完訪狀況

個數

抽出樣本數 5,754

期望完成樣本數 2,000

實際完成樣本數 2,013

失敗樣本數 3,741

完訪率 35.0%

(三)樣本代表性檢定

為使樣本結構符合母體分配且具代表性,故以性別、年齡層之母體比例進行交叉加 權;茲將加權前後之樣本代表性檢定整理於表 12:

(40)

肆、抽樣過程

表 12:加權前後樣本代表性檢定

加權前 加權後

樣本 母體 檢定結果 樣本 母體 檢定結果

次數 百分比 百分比 卡方值 p 值 次數 百分比 百分比 卡方值 p 值

性 別

男 989 49.1% 49.5%

0.105 p>0.05

996 49.5% 49.5%

0.000 p>0.05 女 102

4 50.9% 50.5% 1017 50.5% 50.5%

年 齡

18-19 歲 72 3.6% 3.4%

43.871 p<0.05

68 3.4% 3.4%

0.0 p>0.05 20-29 歲 336 16.7% 16.9% 341 16.9% 16.9%

30-39 歲 356 17.7% 20.6% 415 20.6% 20.6%

40-49 歲 339 16.8% 19.2% 385 19.2% 19.2%

50-59 歲 366 18.2% 18.5% 373 18.5% 18.5%

60-69 歲 292 14.5% 11.4% 230 11.4% 11.4%

70 歲以上 252 12.5% 10.0% 201 10.0% 10.0%

性 別* 年 齡

男 18-19 歲 40 2.0% 1.8%

49.239 p<0.05

35 1.8% 1.8%

0.00 p>0.05 男 20-29 歲 185 9.2% 8.7% 176 8.7% 8.7%

男 30-39 歲 177 8.8% 10.2% 206 10.2% 10.2%

男 40-49 歲 168 8.3% 9.5% 191 9.5% 9.5%

男 50-59 歲 167 8.3% 9.1% 184 9.1% 9.1%

男 60-69 歲 133 6.6% 5.5% 111 5.5% 5.5%

男 70 歲以上 119 5.9% 4.6% 93 4.6% 4.6%

女 18-19 歲 32 1.6% 1.6% 33 1.6% 1.6%

女 20-29 歲 151 7.5% 8.2% 165 8.2% 8.2%

女 30-39 歲 179 8.9% 10.4% 209 10.4% 10.4%

女 40-49 歲 171 8.5% 9.7% 194 9.7% 9.7%

(41)

加權前 加權後

樣本 母體 檢定結果 樣本 母體 檢定結果

次數 百分比 百分比 卡方值 p 值 次數 百分比 百分比 卡方值 p 值

女 50-59 歲 199 9.9% 9.4% 189 9.4% 9.4%

女 60-69 歲 159 7.9% 5.9% 119 5.9% 5.9%

女 70 歲以上 133 6.6% 5.4% 108 5.4% 5.4%

(42)

伍、問卷調查過程

伍、問卷調查過程

一、青少年調查方法與過程

(一)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以全國的高中職、國中、國小抽出 61 所學校,並針對抽出班級中之 9 至 17 歲(民國 94/08/31 以前至 85/09/01 以後出生者)學生進行調查訪問,未滿 9 歲或已 滿 18 歲之學生則不在調查訪問範圍內。

(二)調查流程

在學校抽樣名單確定後,即進行名單整理並寄發調查公文,再由督導人員與學校承 辦人進行電話聯繫,確認調查同意人數、施測時間與教室地點。並於調查訪問前,舉辦 督導與訪員訓練會議,確認施測當天之流程。調查當天,由督導親自到學校執行學生填 答問卷之工作。

在調查資料完成後,以學生填答問卷時所留下之電話,抽取 160 份完成之問卷進行 電話複查,以確認調查是否落實。在確認複查資料無誤後,隨即進行資料檢核,再以檢 核完成後之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與報告撰寫,其調查流程如圖 11 所示:

圖 11 青少年正式調查流程

(三)調查時間

調查時間為 2014 年 5 月 3 日至 6 月 20 日,配合學校的作息時間進行調查。

(四)督導訓練

督導訓練於 2014 年 4 月 11 日於政治大學傳播學院舉行。針對督導進行「問卷內容 抽樣學校名單整理

公文寄發 電話聯繫 督導會議暨訪員訓練

學生訪問 電話複查 資料檢核 統計分析

(43)

說明」與「系統操作」之訓練,在問卷內容部分,逐一講解問卷題目、注意事項、及如 何處理學生之提問等進行訓練;在系統操作訓練部分,包含教導系統操作與如何設定訪 問系統之介面。此外,為使調查有標準化流程,以減少調查時所產生的誤差,會議中亦 發放訪員手冊,訪員手冊請見附錄七之一至三。

(五)青少年預試訪談過程

經過問卷小組成員評估並修正問卷後,由督導至抽出學校之中選班級進行預試,茲 將預試訪談過程整理於下:

1. 執行方法

由督導至學校之中選班級進行調查訪問,以線上填答問卷之方式進行問卷調查。

2. 抽樣方法

本次調查採用分層隨機抽樣,隨機抽出國小二所,國中二所,高中一所,高職一所,

總計五所學校。

3. 有效樣本數

隨機抽選之國小共 44 份有效樣本,國中共 68 份有效樣本,高中共 29 份有效樣本,

高職共 27 份有效樣本,總計完成 168 份有效樣本。詳細的執行學校如表 13 所示:

(44)

伍、問卷調查過程

表 13:預試訪談施測學校

校名 完成份數

高雄市市立後勁國小 26

新北市市立新埔國小 18

臺中市市立向上國中 38

宜蘭縣縣立礁溪國中 30

宜蘭縣國立宜蘭高中 29

臺北市立木柵高工 27

合計 168

4. 執行時間

2014 年 2 月 27 日至 3 月 25 日,配合學校的作息時間進行調查。

5. 青少年預試訪談結果彙整

預試訪談結束後,問卷小組成員與方法小組成員於 2014 年 3 月 28 日召開青少年預 試訪談會議,出題小組成員針對訪談所發現之問題進行問卷題目修改(青少年預試訪談 之問題紀錄彙整請見附錄八),以此完成青少年正式版問卷(請見附錄七之一至附錄七 之三)。

(六)正式調查過程

經過問卷小組成員評估並修正問卷後,由方法小組至抽出學校之中選班級進行預試,

茲將正式調查之過程整理於下:

1. 執行方法

由督導人員至全國抽出的 61 所學校之中選班級進行調查訪問,以線上填答問卷之方 式進行問卷調查。

2. 有效樣本

本次調查至全國抽出 61 所學校之中選班級,完成 1,959 份有效問卷。

3. 執行內容

本次調查於國小共抽出 18 所學校,國中共抽出 18 所學校,高中共抽出 18 所,高職 共抽出 7 所學校,完成 1,959 份有效樣本。詳細的執行內容如表 14 所示:

(45)

表 14:正式調查施測學校

學校類型 分層 校名 完成份數

國小

第一層 臺北市市立日新國小 27

高雄市市立大同國小 25

第二層

新北市市立水源國小 25

新北市市立文聖國小 41

新北市市立沙崙國小 28

臺中市市立東光國小 38

第三層

新北市市立山佳國小 38

臺中市市立瑞穗國小 36

臺南市市立歸南國小 34

第四層

基隆市市立八堵國小 13

雲林縣縣立鎮南國小 21

屏東縣縣立瑞光國小 8

嘉義市市立林森國小 15

第五層

臺中市市立三光國小 28

嘉義縣縣立東榮國小 36

臺南市市立佳里國小 33

第六層 雲林縣縣立朝陽國小 19

臺南市市立後壁國小 46

國中

第一層 臺北市市立古亭國中 16

高雄市市立鹽埕國中 46

第二層

臺北市市立福安國中 30

臺北市市立長安國中 35

桃園縣縣立大崙國中 36

新竹市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中附設國中 30

高雄市市立福山國中 54

第三層

桃園縣縣立平興國中 24

新竹縣縣立自強國中 40

臺中市市立光德國中 41

(46)

伍、問卷調查過程

學校類型 分層 校名 完成份數

高雄市市立潮寮國中 34

第四層 彰化縣縣立大同國中 32

宜蘭縣縣立羅東國中 31

第五層

新竹縣縣立北埔國中 50

彰化縣縣立溪湖國中 38

屏東縣縣立崇文國中 31

第六層 彰化縣縣立芳苑國中 49

高雄市市立旗山國中 24

高中

第一層 高雄市市立新興高中 38

臺北市市立松山高中 5

第二層

臺北市市立麗山高中 24

新北市財團法人恆毅高中 24

臺北市私立景文高中 46

臺中市市立西苑高中 35

臺中市市立東山高中 25

高雄市私立大榮高中 33

第三層

新北市私立及人高中 41

新北市財團法人辭修高中 35

臺中市私立慈明高中 35

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附屬國光高中 32

第四層 屏東縣財團法人屏榮高中 38

臺南市私立興國高中 39

第五層 第六層

彰化縣縣立田中高中 31

高雄市私立義大國際高中 10

臺南市私立港明高中 54

花蓮縣私立海星高中 61

高職 第一層 臺北市私立稻江高商 20

第二層 臺中市國立臺中高工 40

(47)

學校類型 分層 校名 完成份數

第三層 高雄市私立中山工商 29

第四層 嘉義市國立嘉義家職 31

彰化縣國立彰師附工 16

第五層 雲林縣國立虎尾農工 30

宜蘭縣國立羅東高工 35

合計 1,959

4. 青少年正式調查結果

附錄九為本次青少年調查各題目的次數與百分比,可以藉由次數分配表瞭解青少年 各題回答的情況。

數據

圖  3 一期二次英文宣傳酷卡  (2)中華傳播學會年會發表及推廣  A.  中華傳播學會年會發表:  第一期第二次問卷規劃小組各委員,根據提出的七個研究子題-「雙重媒體使 用」 、 「網路素養」 、 「數位社交」 、 「數位娛樂」 、 「數位展集」 、 「網路消費」及「公民 參與」 ,撰寫成論文篇章,以「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一期二次成果分享─臺灣民眾 媒體使用面面觀為專題座談主題,入選 2014 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發表論文。  B
圖  5 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首頁  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有別於一般傳播資訊網站聚焦於嚴肅議題的呈現, 「科技 部傳播調查資料庫」除了保有對傳播學術及調查資料釋出的品質堅持,也提供使用 者較生活化的傳播資訊,豐富網站的資訊層面,增添網站使用的趣味性與親近性, 例如:增設「傳播趣味調查」、「傳播大數字」等類目。此外,由網站管理員定期更 新網站資訊及發行電子報,為使用者提供最新且多元的傳播資訊。  網站各介面欄位說明如下:  1
圖  8 2014 年 11 月向網站會員發送之電子報
表  4:各層人口占比                年齡        層  9-11 歲  12-14 歲  15-17 歲  人數  占比  人數  占比  人數  占比  第一層  139,001  5.7%  171,507  7.1%  177,957  7.4%  第二層  190,346  7.9%  237,129  9.8%  248,388  10.3%  第三層  202,725  8.4%  245,545  10.1%  267,362  11.0%  第四層  59,404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Write special code to protect against system crashes – Optimize applications for efficient access and query – May often rewrite applications. • Easier to buy a DBMS to handle

Valor das vendas dos produtos industriais acrescidas: da variação de existências de produtos acabados e da variação de existências de produtos em vias de fabrico (incluindo

PRINCIPAIS ESTATÍSTICAS DOS PROJECTOS DE OBRAS NOVAS, REALIZADAS NA CONDIÇÃO DE EMPREITEIRO PRINCIPAL, POR RAMO DE ACTIVIDADE – 2000 PRINCIPAL STATISTICS FOR MAIN CONTRACTORS AT

透過 Java Servlet 程式存取資料庫.

你有權要求查閱及更正教育局所持有關於你的個人資料。如需查閱或更正個人資料,請以書面向有關高級學校發

Client: Angular 、 Cordova Server: Node.js(Express) 資料庫: MySQL. 套件管理: Node Package

例如,參閱:黃啟江,《因果、淨土與往生:透視中國佛教史上的幾個面 相》〈第六章·從佛教研究法談佛教史研究書目資料庫之建立〉,(台北:臺 灣學生書局,2004 年),頁 237-252; Yasuhiro

• 不過,如果是為調查及懲處嚴重不當行為(並不限於罪案)的目的而使用 的個人資料,則受《 私隱條例》第58條所豁免 ,以致有關資料不受保障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