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G 6. ……..….……..…….………………………………..……………... ……………………………..……..…………. ..…………………….……..……….…..……..………. ..…………………….……..…….….…..……..……… ….………………..…….……..…….…..…………….. .…..…...….…..…………….. ..………….……..…….…..……………….. ..…………………….………..…….…..…….. ..…………………….……….…….…..…….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G 6. ……..….……..…….………………………………..……………... ……………………………..……..…………. ..…………………….……..……….…..……..………. ..…………………….……..…….….…..……..……… ….………………..…….……..…….…..…………….. .…..…...….…..…………….. ..………….……..…….…..……………….. ..…………………….………..…….…..…….. ..…………………….……….…….…..……."

Copied!
8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目 錄

1. 引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背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3. 課程發展的基本思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4. 發 展 階 段 … … . . … . … … … … . . … … . … … … . 6

4.1 短 期 發 展(2000-2005 年) .. … .. … … … . … … . . … … . … .. … . … 6

4.2 中 期 發 展(2005-2010 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4.3 長 期 發 展(2010 年以後)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5. 課程架構 … … . . … . … … . . … … . … . … … … … 9

5.1 課 程 宗 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5.2 學 習 目 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5.3 課 程 架 構 的 組 成 部 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5.3.1

學習範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5.3.2

共通能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5.3.3

價值觀和態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5.4 課 程 設 計 的 模 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5.5 教 學 、 學 習 與 評 估 .. … … … . … … … . . … … . … . . … … . . 13

5.5.1

科技學習活動

.. … … … … . … … . . … … . … .. … … … . . 13

5.5.2

透過科技學習活動的教與學

. … . . … . . . … . … . . … … … . . 14

5.5.3

評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5.6 校 本 課 程 設 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5.7 全 方 位 學 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5.8 與 其 他 學 習 領 域 的 連 繫 … … … . . … … . . … … … … . 17

6. 總結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附錄:

1. 知識範圍的例子 … … … . … . . . 19

2. 在科技教育中發展共通能力的教學示例舉隅 … … . . … … … 23

3. 科技教育在各學習階段對培養價值觀和態度的貢獻 … … … 43

4. 常識科課程架構摘要 … … … 49

5. 高中階段的新科學及科技課程建議 … … … 57

6. 範例 … … … 61

7. 科技教育在各學習階段的學習重點 … … … 79

(3)

1

1 引言

本文件的作用,在於補充課程發展議會《學會學習》課程諮詢文件( 二 零零零年十一月),故兩份文件須參照閱讀。

一九九九年,教育統籌委員會展開「教育制度檢討」,課程發展議會同

時進行「學校課程整體檢視」;《學會學習》就是這次學校課程整體檢

視的成果。

(4)

香港特區行政首長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來自創 新與科技,而持續發展是使香港成為理想家園和國際級城市的基本要素。

眾所周知,科技是促進一個國家文化、社會及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 但 科技對環境和社會所帶來的衝擊,亦不容忽視。課程發 展議會認為, 必 須讓每個學生有機會學習科技知識和能力,並批判地評估科技應用和發 展的影響,以及發揮科技創意。因此,科技教育被定為八個學習領域的 其中之一。

一九九九年,課程發展議會成立科技教育委員會 ,以促進香港科技教育 的發展。這份文件提出該委員會的初步建議和實施有關建議的策略。

科 技 和 科 技 教 育

科技一詞的定義,在不同的情況下可能不同。在本文件中,科技被界定 為:「有目的地應用知識、能力和經驗,用資源創製產品或建立系統 , 以滿足人類需要。」因此,科技教育的特點,是為學生提供學習活動 , 讓學生能在各個科技領域,如能源、環境保護、商業運作、資訊和傳訊 科技等,獲取相關的真實經歷。

學校課程中的科技教育科目

科技教育委員會注意到,在香港的學校課程中,屬於科技教育學習領域

範圍內的科目,可歸納於表一中。大部分中學的課程均包括一個或多個

科技教育科目。頗多科技教育科目祇在以科技科目為主的學校實施。

(5)

3

表 一

科 技 教 育 學 習 領 域 的 科 目

中一至三 中四至五 中六至七

科目組別 現存科目 建議取消的現存科目 現存科目 建議取消的現存

科目 現存科目

商業實務

簿記 會計學原理 高級程度會計學原理

商業科目 基本商業

英文打字 英文文書處理及商業通訊 英文打字 商品零售

商業

高級程度企業概論

電腦 高級程度電腦

高級補充程度電腦應用

電腦教育 普通電腦

資訊科技

家政(膳食、家居與家庭)

家政科目 家政

家政(服裝與設計)

膳食服務 膳宿服務 膳宿服務

汽車科技 汽車修理

設計與科技 設計與科技

設計與科技(另選課程) 設計與科技(另選課程)

高級補充程度設計與科技

基本設計

桌面出版 印刷

工程科學 高級程度工程科學

電子與電學 電工 電子與電學 高級補充程度電子學

時裝設計 時裝及成衣 時裝及成衣

基本科技 金工 科技概論 金工

圖象傳意 工業繪圖 圖象傳意 工業繪圖

科技科目

紡織 紡織

(6)

程,轉為強調可轉移的共通能力課程 。尤其是一九九七年三月發表的《職 業先修及工業中學檢討》報告書,建議設立一組科目,稱為新工藝課程,

讓學生在運用現代科技時掌握共通、基本及可轉 移的能力,並取代已過時

的科目。我們認為發展這些科目的基本理念 ,可以作為科技教育課程架構

的部分發展基礎。在新的科技教育課程中,新工藝課程的科目可以更進一

步改進,學校亦可按其辦學宗旨、課程重點 、學生需要等因素,選擇實施

任何新工藝課程科目。

(7)

5

3 課程發展的基本思路

關注事項

科技教育委員會商議後認為應優先處理下列有關科技教育課程的關注事 項:

由於新科技急速發展,加上社會期望的相應改變 ,要納入課程的 新科目,遠遠超出因為過時而要逐步淘汰的科目 ,造成中學科技 教育課程出現重疊或過份擁擠的情況;

因為引進的時間和重點各有不同,現行的科技教育科目缺乏共同 焦點和橫向連貫,例如有些科目是讓學生掌握心理活動技巧, 有 些是為應付職前訓練,有些是讓學生學習一些職業的知識和技巧 等;

小學課程欠缺科技教育元素的連繫和重點,因為這些元素只是零 散地出現在常識科課程的不同課題中。

建 議 的 發 展

面對這些關注事項,我們建議科技教育採納一個綜合的課程架構,以便:

讓每個學生在中、小學階段都有機會接受科技教育,為迎接未來 的科技挑戰做好準備;

重新釐訂科技教育在學校課程中的角色,以便向學生提供全面及 均衡的學習經歷,使他/她們終身全方位地學習,以應付不斷湧現 的科技挑戰;

提供靈活的課程架構,以容納新興的科技學習元素,並逐漸淘汰 過時的科目;以及

確保科技教育各科目之間更加連貫一致,符合學生的學習經歷 、

教育宗旨、學生的科技能力、理解和覺知。

(8)

我們在商議的過程中,明白到如果沒有一套實際可行的執行計劃,建議是 永遠不能付諸實踐的。因此在本段中 ,我們將列出短期 、中期和長期的執 行建議,作為諮詢的基礎。

4.1 短期發展 (2000-2005 年)

很多學校已實施本文件所提倡的建議 ,例如綜合學習不同科目;重新調校 課程宗旨,讓學生明白促成科技發展的情境和科技對日常生活的影響等。

我們建議在短期內,繼續教授現有的科目,同時進一步加強及傳播成功經 驗。為達成這些目標,我們建議學校可透過下列各點,加強對現行科技教 育科目的學習:

重新調校教學焦點,從以技能或內容為本的教學模式,轉而為強 調均衡發展能力、理解和覺知的教與學模式;

用適合學生程度的問題挑戰學生,強調發展他/她們的學習興趣和 創造力;

更加強調科技教育在社會人文方面的特質,如鼓勵學生閱讀關於 發明家及發明的資料,討論科技發展所帶來的衝擊等;以及

透過具有教育意義的參觀和校際比賽等,增加學生接觸科技教 育 的機會。

示 範 個 案 一

平 衡 發 展 科 技 能 力 、 理 解 和 覺 知

一班中一學生,被安排學習薄鋁片的基本處理技能,例如銼削和造型,教 師打算將以技能為本的學習方法,轉移成為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對本地社 區文化的認識。教師要求學生進行一項名為「在市鎮公園豎立雕塑」的專 題研習。學生要用鋁片製成雕塑模型,該模型應反映本地居民推崇的美德 或鄙棄的陋習。

經過教師簡要介紹,學生回家訪問自己的家庭成員、鄰居、甚至社區領袖

來收集意見。他/她們也到公園去搜集擺放位置的資料及進行量度,以便製

造一個公園的模型來展現自己的雕塑。他/她們想出了許多不同的構思來做

雕塑:一位學生做了一個大廢物箱來提醒人們保持地方清潔,另一個學生

用一隻牛來歌頌勤力的美德。當學生展示及匯報過成果後,教師引導學生

評鑑在公園豎立雕塑的影響。用學生對雕塑的構思,教師也引導學生對社

(9)

7

有些學校可能希望透過下列方法,推動科技教育的校本課程發展:

以「科技學習活動」組織科技教育課題的教與學;

進行跨越科技教育科目,或跨學習領域的綜合學習;以及

調適科目選擇及/或結合學習元素,以符合學校的辦學宗旨和學生 的學習需要。

示 範 個 案 二

設 計 與 科 技 科 和 家 政 科 的 課 程 調 適

為了替男女學生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學校可選擇家政科和設計與科技科 的核心元素,教授所有中一學生,以便他/她們有足夠機會認識這兩科。例 如:中一學生可從人體工程學的角度分析家用器具,亦可從安全使用和保 養的角度去分析同一器具。又例如:學生可在時裝或產品設計等各種設計 專題習作中,學習運用「設計-製造-評鑑」過程。通過專題研習而對兩 科有一定認識後,學生可根據個人興趣和能力,從中選取不同的學習範疇,

例如:家事管理、時裝設計、產品設計等,作深入學習。

示 範 個 案 三

為 學 習 創 造 空 間

某所中學的大多數學生,來自低收入家庭,家中往往沒有電腦。這批學生 普遍欠缺自信和明確的學習動機,討論的詞彙不足,並傾向只學習實用技 能。

該校的一群教師決定綜合「基本設計」、「圖象傳意」和「桌面出版」這 三個科目的學習,加強對學習資訊科技和設計的橫向連繫,並減少重疊的 內容,以便教師有時間照顧學生不同的學習進度。課程設計是為了讓學生 明白和掌握設計的概念和設計過程,用資訊科技為工具,專題研習為學習 過程。學生亦有更多機會在學校裏使用電腦。

在中一級別,「主題公園」被選為全年的學習主題,讓學生學習標誌設計 的概念和技巧,以及認識「商標」對商業社會和日常生活的影響。

在中二級別,「網上縱橫」被選為全年的學習主題,讓學生學習平面設計 的概念和能力(包括運用資訊科技能力),以及平面圖像所傳遞的信息。

在中三級別,「理想校園」被選為全年的學習主題,讓學生學習立體設計。

課程設計主要是透過「專題研習」來教授學生所需的知識與技能。在學習

過程中,學生學會更自發地學習,並能於每項研習的末段展示及匯報成果

時,得以改善自己的溝通能力和建立自信心。

(10)

經常更新課程的內容;

統籌舉辦校際專題研習、參觀及其他促進學習興趣和鼓勵創新 的 活動;

和學校合作試行新的教學理念,並識別成功經驗;

推介成功經驗供更多學校採用;以及

建議逐步淘汰過時的科目及/或學習元素。

與此同時,政府亦會提供師資培訓課程,加強中小學教師對課程架構的了 解,協助他/她們掌握所需技巧來有效地組織科技學習活動,並發展教與學 的資源。

4.2 中期發展 (2005-2010 年)

中期來說,政府會鼓勵學校在高中階段邁向多元化和專業化,發展校內教 師和學生的專長,而在初中階段則維持全面及均衡的課程。政府亦會協助 將成功的校本課程發展發揚光大,把成功經驗推介給其他學校實施。由於 新科技不斷出現,社會亦會有新的期望,將會更新學習元素逐步引入新的 科目,逐步淘汰過時的學習元素或科目,以符合科技教育課程架構不斷更 新的功能。

4.3 長期發展 (2010 年及以後)

科技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科技能力、理解和覺知,幫助他/她們應用及評鑑

科技的發展,並進行科技創新 ,以便在不斷進步的科技世界中生活。每個

學生都應接受科技教育。具備不同才幹的學生,應有機會充分發展自己的

潛能,達致優質的生活。

(11)

9

5 課程架構

我們敘述於下的初步建議,詳細規劃了在科技教育這個學習領域中,應該 學些甚麼,以及如何有效地組織學習經歷,以便作為不斷更新科技教育學 習元素的基礎。

5.1 課程宗旨

科技教育課程架構的目的在提供藍本以:

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以應付日後的挑戰;

整理科技教育在不同學習階段的重點及現存科目的橫向連繫;

擴展科技教育學習經歷給所有學生,作為他/她們應有的權利。

5.2 學習目標

科技教育的宗旨,在透過發展學生的科技能力、科技理解和科技覺知等 方面,培養他/她們的科技素養。以下將說明這三組互相關連的學習目標:

1. 科技能力

Ÿ 識別需要、問題和機會,以及其中的限制和偏好;

Ÿ 具創意地發展、溝通、實施和評鑑解決問題的方案;

Ÿ 在創造、使用和改良器物、系統和環境時,作出有根據的決定。

2. 科技理解

Ÿ 理解科技活動的跨學科性質;

Ÿ 理解科技器物、系統和環境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Ÿ 在設計、製作和評鑑器物、系統和解決方案時,理解並應用與科 技過程及資源相關的知識。

3. 科技覺知

Ÿ 意識到科技發展與文化和情境的互相依賴性質;

Ÿ 在進行科技活動時,尊重文化差異及別人的權益,並培養應有的 社會責任感;

Ÿ 意識到個人、家庭、社會和大自然的褔祉,視乎怎樣適當地使用 科技器物和系統;

Ÿ 評價科技對社會和環境的衝擊。

(12)

科技教育

透過培養學生的科技能力、理解和覺知,發展學 生的科技素養,讓他/她們能應付未來的挑戰。

科技教育課程宗旨 科技學習活動

+

有效的教學、學習與評估 程序

知識範圍 影響 共通

能力

價值觀和 態度

圖 一: 科 技 教 育 課 程 架 構 學 習 範 疇

科技教育的學習,主要是在一系列的知識範圍內

學習設計與解難的過程,和發展學生對科技所帶來影響的覺知。

(13)

11

5.3.1 學習範疇

科技教育所要包括的核心元素 ,可組合為若干學習範疇 :程序、知識範圍 和影響。選擇這些範疇,是要詳細說明科技教育課程設計應包括的組成部 分。這些範疇強調下列各項:

學習均衡的科技教育課程,包括掌握程序、概念和評價影響;

透過具創意和親身實踐的活動學習科技教育;

透過各種處境學習科技教育;以及

學習科技教育中與社會人文有關的概念。

「知識範圍」包括一般的科技知識元素。目前識別了六個知識範圍:資訊 和通訊科技、物料和結構、營運和製造、策略和管理、系統和控制,以及 科技與生活。各個知識範圍可以包括的內容及相關科目列於附錄 1。科技 教育的教師可利用一個或多個知識範圍的概念,來計劃他/她們的教與學的 活動。為了讓學生明白不同知識範圍是互相依存的,必須進行跨知識範圍 的綜合學習。

「程序」包括解決科技問題時的能力 ,從辨別需要、發展及評鑑解決方案 直到作出有根據的決定。以上過程總稱為「設計循環」。

「影響」強調要意識到科技進步和應用的發展及後果。學生將學習科技對 人類、社會和環境的影響,以及社會的價值觀和文化如何影響科技發展。

我們必須強調,要進行有意義的學習 ,對科技教育的學習必須參照實際處 境。這些實際處境亦是提供必需的機會,讓學生評價科技發展和應用所帶 來的影響。我們建議各種情境 ,包括個人、家庭 、學校 、社區、國家、國 際、娛樂、商業、工業、環境、正常情況、逆境等,為學生提供更多機會。

示 範 個 案 四

在 家 政 科 應 用 科 技 教 育 課 程 架 構

學習過有關的設計過程,並具備一些對布料的認識,一班中二學生需要為父母 設計父親節/母親節禮物。這份禮物應是用環保物料製成的家居用品,而成本應 少於十元。

透過小組討論,學生要識別設計的要求和限制,並對禮物的清單作出建議。他/

她們要運用在「物料和結構」和「科技與生活」知識範圍所學的知識,來決定 應選用的物料、形式和製作方法。作品完成後,學生要向全班同學展示和匯報 自己的作品。將按獨創力、美觀、手工、物料的適切性和製作方法來評鑑作品。

亦會討論所用物料的環保價值。

(14)

在 商 業 教 育 中 應 用 科 技 教 育 課 程 架 構

在商業科的課堂裏,學生透過小組討論,決定以最有效的廣告宣傳,推出一 項新產品。在討論過程中,學生要確定目標顧客的需要和喜好、問題所在、

所選方法的影響和商機、法律和道德因素,並運用他/她們在「策略和管理」

和「科技與生活」知識範圍中所學到的知識。

5.3.2 共通能力

共通能力是可轉移的能力,有助學生在不同科目/情境/學習領域中學習。

在《學會學習》文件中,已詳述九種不可或缺的共通能力。本文件的附錄 2,亦列明科技教育可能提供的學習活動,以便在不同學習階段中,協助學 生發展這些共通能力。

5.3.3 價值觀和態度

在科技教育課程中,我們計劃培養學生的價值觀,作為他/她們行為處事的 原則;培養他/她們的態度,作為他/她們妥善完成工作的個人特質。本文 件的附錄 3,列明科技教育如何對價值觀和態度的發展作出貢獻。

示 範 個 案 六

在 小 組 研 習 中 培 養 學 生 的 開 明 思 想 和 協 作 能 力

學生需要具備開明思想和互相依存的價值觀,抱著樂於參與及合作的態度,

參加一項名為「太陽能爐具和太陽能烹調」的小組研習。學生需要協作蒐集 資料、識別需要和限制、設計和製作模型,並展示和講解研究結果。這個專 題研習亦為學生提供足夠機會,培養解決問題、批判思考、協作和溝通等共 通能力。

(附錄 6 詳述本個案)

5.4 課 程 設 計 的 模 式

學生在學校求學期間,經歷不同階段的認知發展 。有鑑於此,我們建議在

不同的學習階段,應有不同的科技教育重點。這些重點可包括:

(15)

13

1. 小學階段

Ÿ 引起學生的興趣

Ÿ 透過經歷和探索而學習

Ÿ 利用學生最熟悉的情境,如個人、家庭和學校 Ÿ 意識到科技的影響

2. 初中階段

Ÿ 讓學生認識和熟習科技

Ÿ 透過經歷設計循環中各個不同階段來學習 Ÿ 所利用的情境從個人延伸至社會

Ÿ 意識到科技的影響及基本原理 3. 高中階段

Ÿ 認識及探索專門化的取向

Ÿ 透過批判檢討及自發的設計循環來學習 Ÿ 所利用的情境從個人至社會、本地至國際

Ÿ 意識到科技的影響,尊重別人的抉擇,並把抉擇與其他非科技因 素相連繫

上述的重點只是一般指引,學校可根據其背景、學生及 其他因素,釐定校 本的科技教育重點。

目前,科技教育在小學是透過常識科教授,學校可參考常識科課程架構頒 佈的範疇,在小學推行科技教育。常識科課程架構的摘要列於本文件附錄 4。

眾所周知,科學發現和科技發展是不可分割的過程。為擴闊非理科生的學 習經歷,我們正籌組一個新科目,名為綜合科學和科技科。這新課程的大 綱列於附錄 5。學校可在計劃其科技教育課程時,參照這課程大綱。

5.5 教學、學習與評估 5.5.1 科技學習活動

為達到科技教育的宗旨,除了用以掌握基本知識 、運作和分析能力的常用

學習模式外,我們建議通過實際學習活動來組織學生學習,即我們所謂的

(16)

她們會利用現有的物料、資源和設備以應付已界定的需要。「科技學習活 動」有助:

促進以學生為本的科技教育;

學生透過利用設備和資源的經歷而擴展能力;

學生建構與解決問題有關的知識;

學生評估科技問題解決方案的利弊,以及現實生活中科技發展的 影響;

發展學生的創造力,提高學習動機。

5.5.2 透過科技學習活動的教與學

針對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在制定科技學習活動時,考慮的因素應包括:

預期的學習目標、科技教育的學習範疇和所選的知識範圍、有關的情境、

與其他學習領域的橫向連繫、教師本身的專長等。圖 2 展示了如何制定科 技學習活動:

科技學習活動

處境或情境 學習目標

各 學 習 範 疇

圖 二: 制 定 科 技 學 習 活 動 方 案 的 示 意 圖

科技素養

學生的需要

其 他 考 慮 , 例 如 與 其 他 學 習 領 域 的 橫 向 連

繫、教師專長等

(17)

15

由於「科技學習活動」是實際的學習經歷,應在提供有關機會的適當場合 進行,例如透過時事問題或針對個人 、社會 、學術、實用、科技,甚至商 業問題的知識範圍元素。為了提供有關例證 ,科技學習活動的草擬示例,

包括於附錄 6。

在一個科技學習活動中,學生將採用通常包括下列活動的「設計循環」:

辨別需要和問題;

蒐集、選擇和組織有關資料;用這些資料及其他已有的知識, 來 作出有根據的決定;

透過初步計劃和已知現實之間的相互作用,發展解決問題的方案;

計劃、組織和管理實踐解決問題的方案;

與其他人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案;以及

根據初步識別的條件,對他人及自然環境的影響 ,評鑑解決問題 方案的成效。

在實際解決科技問題的處境中 ,毋須經歷上述所有活動 ,亦毋須按特定次 序進行有關活動。因此,學生不必在每個「科技學習活動」中,完成設計 循環的所有活動。

應該明白的是,在多數情況下 ,科技問題並沒有標準的解決方案。教師應 鼓勵學生提出供替代的抉擇,或多種解決方案,以培養創造力;學生通過 批判地比較各種解決方案,進一步提升批判思考能力。

5.5.3 評估

沒有適當評估,就不能真正實現教與學。在目前的課程架構中,評估被視 為一種方法,讓教師和學生評估教與學的成效,即教與學的過程是否已達 到學習目標(附錄 7 詳盡地闡述了學習目標,指出各教育階段的學習重點)。

因此,由教師(可能聯同學生)所決定的成就評準即素質指標是極重要的,

這些素質指標應視作教與學過程的共同目的 。同樣重要的是,教師與學生 應明白如何使用評估結果來改善教與學。為了要達到這些目標,學校應該:

避免把學生的表現分割為鎖碎的技能和課業單元;

評估學生回應已界定需要的能力,以及評估學生識別目的、要求、

因素和限制的能力;

採用各種評估方法,包括自我評價、朋輩分組評估、教師的觀察 等;以及

評估解決問題的過程和解決問題的方案。

(18)

正如上文提及,學校可能會考慮所有相關因素而制定校本科技教育重點。

他/她們可以採用五年的漸進策略或不斷改善的計劃。

對於提供一系列科技教育科目的學校,我們建議他/她們通過綜合化和單元 化,以減少課程的重複。我們鼓勵學校走向多元化,在高中階段實施不同 的取向,以發展本身的獨特性和在科技教育的強項,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

令本地社會更具競爭力。學校的多元化及專門化取向,可協助學生發展自 己的興趣,在科技教育方面持續不息地終身學習 。至於提供較少科技教育 科目的學校,應加強有關發展,確保學生接受應有的科技教育。

5.7 全 方 位 學 習

超 越 校 園 的 學 習

讓學生有機會見證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應用,會大為提高他/她們的學習, 例 如:興建橋樑隧道以改善交通情況、興建發電廠來提供電力 、電訊科技用 於手提電話和傳送電視節目,以及生產食品的科技等。考慮到學生的知識、

能力及體能狀況的適切性,我們建議不同教育階段的學生應體驗的學習經 歷可以是:

小學階段  參觀各類組織和機構。

初中階段  參觀各類組織和機構,並在一些工業標準培訓中心,

例如職業訓練局的培訓中心,得到親身實踐的經驗。

高中階段  在工業標準培訓中心得到親身實踐的經驗,而部分 學生更可在工商企業裏實習。

專 題 研 習 及 利 用 社 區 資 源 推 動 學 生 學 習

為了提供機會讓學生在特定環境中,學習個別主題的技能和知識,可選擇 專題研習來組織學生的學習經歷。專題研習能夠:

加強學生對個別學習範疇的認識和理解;

發展學生應用知識和技能,進行實踐探索的能力;以及

培養學生清晰及有系統地交流專題資料的能力。

若能邀請工商界的相關專業人士,參與督導相關的學生專題研習,不單可

(19)

17

示 範 個 案 七

利 用 社 區 資 源 推 動 學 生 學 習

一項中學生撰寫商業計劃比賽,由學校、專業團體及大專院校共同主辦,並 得到「優質教育基金」贊助。大會為教師和學生安排了一連串講座、參觀及 研習班。專業團體的會員及大學生被委派擔當參賽同學的「啟蒙師」。最後,

參賽同學將會展示及匯報其創作意念,互相分享經驗。希望透過比賽及各項 活動,可擴闊學生對香港電子商貿發展的認識,培養創造力、創業精神、協 作能力、領導才能和自我管理能力,並成為積極自主的學習者。

5.8 與 其 他 學 習 領 域 的 連 繫

「科技學習活動」為學生提供跨學科的實際學習經歷。我們預期科技教育 領域會需要其他學習領域的支援,亦會對其他學習領域作出貢獻。舉例來 說,以「研究中華文化和歷史對古代傢具設計的影響」為題的「科技學習 活動」,可以與中華文化的學習活動連繫。一項名為「設計機動玩具」的

「科技學習及活動」,需要科學原理的輔助 ,如 「力學」及「能量」;一

項名為「研究及重新設計本地社區的城市規劃」的「科技學習活動」,可

和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的學習元素(例如「了解人類社會發展

的不同層面」)配合,而得到最佳效果。我們鼓勵教師探索如何設計更多

與學習領域連繫的「科技學習活動」 ,為學生提供接近現實世界的學習情

境,而學生的學習亦不致流於割裂。

(20)

我們現正處於科技進步和創新的年代 ,這些轉變正廣泛影響我們的生活。

為了能應付未來的挑戰,我們的孩子 ,不論性別和學習能力,都需要接受 科技教育以培養他/她們的科技能力、理解和覺知。他/她們應能理解和利 用科技的發展,擴展自己的潛能。更重要的是,他/她們應能意識到科技的 影響,並能理性地使用科技,為自己和後代締造優質生活。

您的支持和參與,乃科技教育課程檢視能否成功的關鍵。您的意見和批評,

會使建議的科技教育課程更切合社會的需要和期望。課程發展議會科技教 育委員會將舉辦一系列的諮詢研討會,歡迎您參與討論。

請把意見以郵遞、傳真或電郵的方式 在二零零一年二月十五日或之前寄回

課程發展議會秘書處。

地址: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 213 號

胡忠大廈 13 樓 1329 室

課程發展議會秘書處

傳真:2573 5299 或 2575 4318

電郵地址:cdchk@ed.gov.hk

(21)

19

附錄 1

知識範圍的例子

(22)

知識範圍的例子

科 目 組 別 * 內 容

BS CE HE TS

Ÿ 基本電腦體系架構及電腦操作 ü ü ü

Ÿ 電腦及資訊系統 ü ü ü

Ÿ 電腦應用範圍 ü ü ü

Ÿ 文本及圖像處理 ü ü ü

Ÿ 計算及圖表 ü ü ü

Ÿ 多媒體簡報 ü ü

Ÿ 電腦通訊及互聯網存取 ü ü ü ü

Ÿ 資料庫的運用 ü ü ü

Ÿ 算法及程序編寫 ü ü

知 識 範 圍

資 訊 和 通 訊 科 技

Ÿ ……

Ÿ 物料分類 ü ü

Ÿ 物料特性 ü ü

Ÿ 物料處理 ü ü

Ÿ 運用工具及機械以處理物料 ü ü

Ÿ 結構及負重 ü

Ÿ 結構系統(拱形結構、橫樑、框架結構、懸臂樑等) ü

Ÿ 結構力學(穩定、平衡) ü

Ÿ 物料在應力下的強度和反應 ü

物 料 和 結 構

Ÿ ……

Ÿ 後勤管理 ü ü

Ÿ 生產管理 ü ü

Ÿ 常見的工業生產程序 ü

Ÿ 生產設計 ü

Ÿ 產品分析及其生命週期 ü ü

Ÿ 安全及健康 ü ü ü

營 運 和 製 造

Ÿ ……

Ÿ 企業在社會的角色 ü

Ÿ 各種類型的企業 ü

Ÿ 營商環境 ü

Ÿ 人力資源管理 ü ü

Ÿ 風險管理 ü

Ÿ 會計及財務管理 ü

Ÿ 市場管理 ü

Ÿ 資訊系統管理 ü ü

Ÿ 策略管理 ü

Ÿ 使命、決策、計劃和控制 ü ü ü

策 略 和 管 理

Ÿ ……

(23)

附 錄 1

21

科 目 組 別 *

知 識 範 圍 內 容

BS CE HE TS Ÿ 控制系統的主要概念 (輸入、輸出、處理、回饋) ü ü ü

Ÿ 系統層次 (主系統及次系統) ü ü

Ÿ 系統反應 (開環及閉環) ü

Ÿ 功能組件 (電子、機械、油壓、氣動、電腦等) ü

Ÿ 功能元件的運用、設計、結構及生產 ü ü

Ÿ 設計及測定系統的反應 ü

Ÿ 控制器 (線路、邏輯、記憶程序及序列) ü ü

Ÿ 能源的來源及應用 ü

系 統 和 控 制

Ÿ ……

Ÿ 食物及營養 ü ü

Ÿ 食品及食品科技 ü ü

Ÿ 食品管理 ü ü

Ÿ 食品包裝 ü ü

Ÿ 食物安全及衛生 ü ü

Ÿ 家居與家庭 ü

Ÿ 家居環境 ü

Ÿ 時裝及成衣 ü ü

Ÿ 成衣及紡織品 ü ü

Ÿ 時裝設計 ü ü

Ÿ 成衣製作 ü ü

Ÿ 消費者教育 ü ü ü

科 技 與 生 活

Ÿ ……

* 1. 凡有〔 ü〕號的內容元素均已納入下列科目組別的現存科目內:

BS = 商業科目 CE = 電腦教育 HE = 家政科目 TS = 科技科目

2. 部分知識內容已經/將會納入小學常識科內。

(24)
(25)

23

附錄 2

在科技教育中發展共通能力的

教學事例舉隅

(26)

在 科 技 教 育 中 發 展 共 通 能 力 的 教 學 示 例 舉 隅 協作能力

協作需要耐心聆聽,欣賞他人,具備溝通、協商、調協、領導、判斷、影響和激勵他人的 能力。學習者掌握這些能力,可以有效地與人合作,共同籌備活動,解決困難和作出決策,

最終能令學習者與別人建立相互促進的關係。

(此項共通能力的學習成果不宜用學習階段劃分。)

學習

階段 預 期 從 學 校 課 程 學 習 的 成 果 在 科 技 教 育 中 的 教 學 示 例 了解工作上的關係

學習者將學會

Ÿ 界定並接受團隊中每個成員的角 色與責任,以及願意遵從團隊規 則。

Ÿ 在 團 隊 中 對 自 己 的 行 為 承 擔 後 果。

學習者

1. 在「科技學習活動」的專題作業或管理遊 戲中,辨別小組中不同成員的角色,並遵 從團隊規則

2. 在所分配的角色中盡各人的本分 ,並意 識到個人的行為對專題作業的成功有貢 獻

培養令工作關係和諧的態度

學習者將學會

Ÿ 對於別人的意見,採取開放及樂 於回應的態度,欣賞、鼓勵,並 支持他人所提出的意見和付出的 努力。

Ÿ 積極參與討論及提問,樂於與別 人交流意見 ,適當地堅持己見,

為自己的論據辯護 ,及反思不同 意見。

Ÿ 察覺及避免把別人定型。在未證 實事實前不妄下判斷。

Ÿ 調整自己的行為去配合不同群體 及在不同環境中的行事方法。

學習者

1. 反思他人在「科技學習活動中」的意見,

以客觀及適合的態度作出回應,如認為合 適,可嘗試實行、評估結果,分享成就或 嘗試採用其他方法

2. 在小組討論中積極參與,貢獻自己對科技 方面的專門知識,並找機會進行協同,設 計解決「科技學習活動」問題的方法 3. 以開明的態度處理不斷湧現的新科技或需

要新思維的情況,避免把別人定型,例如 採用傳統社會的男女分工,指派女孩子處 理「軟科技」的工作,而男孩子則處理「硬 科技」的工作

4. 理解個人在「科技學習活動」項目中的貢 獻是工作的一部分,而科技問題的解決需 要多方面專長的參與。因此,承諾投入設 計項目的目標時,需放下個人的獨特性,

服從團隊的目的和理性,個人應按團隊成 員之身份而行事

( 初 小 高 中 )

建立有效的工作關係

學習者將學會

Ÿ 以 協 商 的 方 法 來 選 取 及 制 定 策 略,完成團隊的工作。

Ÿ 了解各隊員的優點與缺點,捨短 取長,發揮全隊最大的潛能。

Ÿ 與他人聯絡、磋商,及作出調協。

Ÿ 檢討及衡量團隊所採取的工作策

學習者

1. 就「科技學習活動」專題作業,作可行性 估計;在客觀因素容許之下,列出人力資 源的需求;邀請有不同專長的同輩加入小 組,著手達成共同目的;不然的話,依據 現時小組的優勢,按各人的專長分配任務 2. 在分配工作時,協商、談判及妥協;可把 工作分為若干次目標,按小組成員的能力

(27)

附 錄 2

25

溝通能力

溝通能力是指人與人在互動持續的過程中交往,以求達至既定目標或結果的能力。為了成 為有效的溝通者,學習者應該學習有效地聆聽、說話、閱讀及書寫;他/她們亦應學會怎樣 選用最恰當的方法,按照目標和情境的要求,傳遞訊息;他/她們應採用準確及合適的資料,

為讀者或聽眾有系統而適當地組織內容;評估自己能否與人有效地溝通,找出需要改善的 地方,並且付諸行動。

學習

階段 預 期 從 學 校 課 程 學 習 的 成 果 在 科 技 教 育 中 的 教 學 示 例

第一 學習 階段

( 初 小 )

學習者將學會

Ÿ 理解及適當回應口頭指示 Ÿ 運用清楚及適當的溝通方法,

包括文字及非文字,來表達意 思及感受

Ÿ 閱讀及書寫簡單的文章

學習者

1. 藉著草圖或實驗模型的輔助,用口頭形式向同 學傳達設計的意念

2. 在教師指導下,以口述方式描述應對某項「科 技學習活動」解決方案,作出哪些修改

3. 理解使用者的需要,並建議可行的「科技學習 活動」解決方案

4. 以適當的語氣對同學的設計構思表達直覺感 受,例如:喜歡或不喜歡,是否漂亮等

5. 配合草圖,以口述方式,說明人們的生活如何 受科技器物及系統影響(例如:住在大廈的十 樓但電梯失靈)

6. 用適當的常見詞語,描述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 應用

7. 詳細說明使用某種科技的原因,並對有關科技 富想象力的設計表達意見和感受

8. 在教師指導下,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討論解決 設計難題的方案

9. 閱讀有關科學家、設計師、工程師和企業家的 傳記或富想象力的著作

(28)

學習

階段 預 期 從 學 校 課 程 學 習 的 成 果 在 科 技 教 育 中 的 教 學 示 例

第二 學習 階段

( 高 小 )

學習者將學會

Ÿ 理解及回應不同類型的文章及 話語

Ÿ 運用口語、文字、圖像及其他 非文字的表達方法,來介紹資 料及表達意見,並解釋意念 Ÿ 與別人協作及商討,以構思意

念及完成任務

學習者

1. 能閱讀常用於科技器物上的信號 、圖表及圖 例

2. 在「科技學習活動」項目作業中 ,使用圖表 來表達意念

3. 利用文字/草圖/圖表/套件/模型來描述問題的 處境或使用者的需要

4. 使用文字、簡單的草圖及實驗模型來記錄設 計意念的發展過程

5. 藉著草圖或實驗模型,向同學展示自己的設 計意念

6. 口頭評述同學的設計意念,所根據的準則包 括功能、美感、安全等

7. 以小組討論的方式,提出設計鎖匙扣的方案 8. 以口述或附以文字 /草圖的方式,描述人們的

生活如何受科技器物及系統所影響(例如:

在電燈照明下,我們可以工作至深夜)

9. 在教師指導下,透過文字/草圖/實驗模型,描 述如何改善某一「科技學習活動」的解決方 案

10. 展示一些意念或模型,並建議改善解決方案 的方法

11. 從社區群體中尋求資料及/或協助,以便完成 關於公園避雨遮陰建築物的設計作業

第三 學習 階段

( 初 中 )

學習者將學會

Ÿ 理解、分析、評鑑及回應不同 類型的文章及話語

Ÿ 運用合適的語文及/或其他溝通 形式,來介紹資料、表達不同 意見和感受

Ÿ 檢討與人溝通是否有效,改善 自己的溝通技巧

Ÿ 與別人協作及商討,以解決問 題及完成任務

學習者

1. 閱讀及理解家用器具的技術指引或使用手冊 2. 領略各種媒體中有關科技的報導

3. 領略科幻小說中富想象力的文章和話語 4. 以口述、圖像或文字,用準確及合邏輯的次

序,向指定的信息接受者,簡報及傳達設計 意念、解決方案和欲表達的信息 (例如:以 學生會幹事的身份 ,寫信向校方解釋為甚麼 現有垃圾箱重新調配後,數目可稍為減少)

5. 考慮以不同方式、媒體及規約來傳遞或接收 信息(例如:若小明正在廣州旅遊,他是否 可以閱讀到一封有圖像的電子郵件)

6. 在進行設計作業時,用不同媒介與組員溝通,

如便條、電話或互聯網等

7. 把通訊視為一種科技系統,並設計回饋循環,

按既定的準則來評鑑溝通過程的成效(例如:

要求信息接受者確認所收到的信息)

8. 從科技角度,考慮發放信息者的語文能力及 其他溝通技巧(例如圖像或信號),以及通 訊系統的有效性,來評鑑發放信息者是否有

(29)

附 錄 2

27

學習

階段 預 期 從 學 校 課 程 學 習 的 成 果 在 科 技 教 育 中 的 教 學 示 例

第四 學習 階段

( 高 中 )

學習者將學會

Ÿ 用批判的態度聆聽及閱讀 ,針 對不同的讀者及聽眾,流暢地 表達

Ÿ 運用適當的溝通方法,提供資 料、游說、議論、娛樂及達致 預期目標

Ÿ 用批判的態度評估與別人的溝 通是否有效

Ÿ 平息紛爭及解決問題,從而完 成任務

學習者

1. 在「科技學習活動」項目的的會議中,用口 頭或書面傳達意念,各組員如何為自己的觀 點答辯,並說服別人接受自己的建議(例如:

為甚麼用不符合環保原則的材料)

2. 撰寫:

Ÿ 信件查詢產品的規格及資料,或向消費者 委員會作出投訴

Ÿ 專題報告

Ÿ 設計作業製成品的簡單指引/使用手冊 Ÿ 給消費者的宣傳單張

3. 在「科技學習活動」項目的工作會議中,制定 適當的議決方式來達到大多數組員同意的目標

(如不能達到一致同意),從而化解組員之間 的糾紛(例如不能接受商業贊助在校園豎立雕 塑,因為贊助者的商標會破壞雕塑的原意)

(30)

創造力

創造力是一個重要但令人困惑的概念 。有關創造力的定義相當分歧。有研究者把創造力界定是一種 產生出原創、新穎、獨特意念或產品的能力 ,或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研究者將之界定為一種歷 程,或創造者所具有的人格特質。事實上,創造力是一個複雜而具多元性的建構。個體的創造行為,

不但源自其認知能力和技巧,也涉及其性格 、動機、策略和超認知技能等因素,並且與個體本身的 發展進程不一定有關連。

培養創造力需要心思和時間,而且沒有特定途徑可供依循。不過,有些原則值得大家參考。在發展 學習者的創造力方面,一般的原則是要求學習者超越已有的訊息,給予學習者思考的時間 ,加強他/

她們的創造能力,肯定他/她們在創造方面所作的努力,培養具創意的態度,看重創意的特質 ,教導 學習者創意思考策略和創造性問題解決模式,並提供有利創造力發展的環境 1。這些原則均適用於所 有學習領域。

(此項共通能力的學習成果不宜用學習階段劃分。)

學習 階段

預 期 從 學 校 課 程 學 習 的 成 果 在 科 技 教 育 中 的 教 學 示 例

( 初 小 高 中 )

加強創造能力

學習者將學會

Ÿ 培養出流暢力 2、變通力

3、獨創力 4、精進力 5

對問題的敏覺力 6、想像 力、洞察力

Ÿ 學會界定問題 7、視像化

8、想像力、類比思考9、 分析、綜合 、評鑑 、 轉 換10、洞察力、邏輯思考 等

培養創造性態度和特質

學習者將學會

Ÿ 學會想像、獨立判斷 、 延緩批判、堅韌和投入、

對模稜兩可的容忍 、 對 新穎和不尋常的意念或 方法持開放的態度 Ÿ 培養出好奇心 、適應能

力、自信心 、冒險的精 神

運用和應用創造性問題解決 模式和創造性思考策略

學習者將學會

Ÿ 腦力激盪法、6W 思考策 略、6 頂帽子思考法、屬 性列舉法 11、意念檢核 術、分合法12、腦圖運用 等

學習者

1. 透過探索活動,發展對科學及科技現象的好奇心 2. 在探索及創新的過程中 ,保持輕鬆愉快的心境

3. 在「共力小組」或小組討論中 ,保持輕鬆愉快及互相扶持 的態度

4. 透過一系列的策略,包括角色扮演、資料搜集、訪問、模 擬或問題處境重演等,來探索需要和問題

5. 重新界定教師出的難題 ,以較寬鬆的方式表達,從而預留 探索和創新的空間,例如在措詞方面,用「設計一件可坐 的器具」來代替「設計一張椅子」這具體字眼

6. 探索來自大自然的其他意念,如以葉脈作為珠寶設計的基 本圖案;以蜂巢作為構架設計的概念 。從現有產品及系統 的不足之處探索其他意念,如改良學生桌椅的設計,令使 用者更感舒適。從一些「天馬行空」式的意念探索其他選 擇,如把膠水棒的設計應用於製造一種「塗牛油棒」中,

以便更有效率地把牛油塗在麵包上

7. 採用一些思考策略,如「類比性推理」、「腦力激盪法」

和「分項化反應」。在「類比性推理」的例子中,學生把 鞋櫃視作箱子,然後設計其他細節如儲存空間、開啟方式 和通風問題等。在另一個例子中,學生利用百葉簾的原理,

設計一種多面的告示板,如航機班次顯示板。在共力小組 /小組討論中,學生用「腦力激盪法」提出大量的構思。

透過這種做法,學員會欣賞一些「天馬行空式」的構思,

並於小組內保持自由的意見交流,他/她們亦可提供創新 的、「重新界定的」和「延伸的」意念。例如:一位組員 提出「椅子」,另一位接著提出「可以坐的方塊」,再接 下來的一位提出「有靠背的椅子」等。在「分項化反應」

中,學生可採用任何想到的意念來解決問題,例如沒有合 適的廚具可用時,怎樣利用金屬桶來解決煮食難題 8. 採用例如「次目標」和「產生及測試意念」 。在「次目

標」方法中,學生把一個問題分解為若干次問題,例如:

(a)把「可坐的器具」這難題分為「支持元素」 、「 接 觸 身體元素」和 「裝飾元素」等部分; (b)將一個程式分為 子程序來個別處理;(c)把一個業務計劃的實施時間分為

(31)

附 錄 2

29 備註:

1. 有利創造力發展的環境:重視及支持新穎、不尋常的意念或表現、欣賞學習者的個別性和 開放性、提出具挑戰性的問題供學習者思考、給予思考時間、鼓勵公開討論、提供沒有衝 突而具支持性的氣氛、促進自信、大膽和敢於冒險的精神等。

2. 流暢力:產生多量意念的能力。

3. 變通力:變更思考方式、改變做事方法、擴大思考類別、或從不同角度看同一個問題的能 力。

4. 獨創力:在思考和行為上表現出獨特、不依循的特質,是產生不尋常意念或問題解決方法 的能力。

5. 精進力:在原有構思上加添新觀念,增加有趣細節,或精益求精的能力。

6. 對問題的敏覺力:敏於覺察事物,能夠找出問題的核心,發覺問題的缺漏及關鍵的能力。

7. 界定問題:包含 1) 確認「真正」問題,2) 找出問題的重要面,3) 澄清和簡化問題,4) 找 出問題中的問題,5) 提出問題的其他定義,和 6) 全面性界定問題等能力。

8. 視像化:運用幻想和想像 ,將事物展現於腦海中,並在腦中將所顯現的影像和意念加以 處理的能力。

9. 類比思考:借用某情境中的意念而運用到另一種情境的能力;或將某一問題的解決方法轉 用到另一個問題上的能力。

10. 轉換:將舊有事物變作新用途,看出新的意義、新含義和應用性;或將物件或意念轉變成 另外一種的能力。

11. 屬性列舉法:一種著名的創造思考策略,是針對某一事物列舉出其重要特性或屬性,然後 逐一提出改變或改進。

12. 分合法:分合的本義是將顯然不相關的要素聯合起來。分合法利用類比與隱喻的作用,協 助思考者分析問題以產生各種不同的觀點。

(32)

批判性思考能力

批判性思考是指檢出資料或主張中所包含的意義,對資料的準確性進行質疑和探究,判斷 甚麼可信,甚麼不可信,從而建立自己的觀點或評論他人觀點的正誤。

學習

階段 預 期 從 學 校 課 程 學 習 的 成 果 在 科 技 教 育 中 的 教 學 示 例

第一 學習 階段

( 初 小 )

學習者將學會

Ÿ 從資料中選取有用部分,並加以分 類和組織

Ÿ 識別和表達主要概念、問題或主要 議題

Ÿ 理解簡單而直接的因果關係 Ÿ 分辨明顯的事實與意見

Ÿ 指出明顯的成見、假定、前後矛盾 之處

Ÿ 訂定問題、作出推測/估計和假設 Ÿ 推斷出簡單但符合邏輯,而且不會

與所得的證據或資料數據互相矛盾 的結論

學習者

1. 在教師指導的問題協助下,學生理解由 消費者委員會測試報告之要點。報告是 關於一種常用的嬰兒產品可能對使用者 造成危險

2. 從上述報告中,扼要說出產品吸引顧客 的因素

3. 說明根據上述報告中的研究結果 ,該產 品如何對嬰兒可能構成危險

4. 在上述報告中,理解研究人員所表達的 信息,並將這些信息與明顯事實 、由研 究結果支持的事實,以及研究人員的個 人意見相區別

5. 由上述報告中,理解該產品的實際表現 和廣告所宣稱的表現之差異

6. 參照上述報告的研究結果,重新設計該 產品,並探求如何採用不同建構而令該 產品更安全;同時,清楚列明新建議的 設計中所定下的假設

7. 收集與上述設計建議有關的資料,並根 據其可行性,推斷出合乎邏輯的結論

(33)

附 錄 2

31

學習

階段 預 期 從 學 校 課 程 學 習 的 成 果 在 科 技 教 育 中 的 教 學 示 例

第二 學習 階段

( 高 小 )

學習者將學會

Ÿ 理解資料並作出歸納/推斷

Ÿ 參考其他資料以判斷某項資料是否 可信

Ÿ 明白切題與離題的概念 Ÿ 分辨事實與意見、資料與證據 Ÿ 就明顯的偏見、宣傳成分、缺漏和

較為不明顯的謬論提出疑問 Ÿ 訂定適當的問題,作出有理據的推

測和假設

Ÿ 根據充足的資料、數據和證據,推 斷出符合邏輯的結論,並推測後果

學習者

1. 理解報刊上某種健康食品廣告的圖像和 文字,判斷它是否有推理上的謬誤,如 引述原產地人口的特質作為產品有效性 的證據,並推論該產品對其所針對的顧 客是否有用

2. 查明廣告中所引述的醫療機構的地位,

向該機構確定廣告中所表達的信息是否 與其立場相符,並且就該研究結果是否 合理諮詢營養師

3. 理解上述廣告所展示的形象 ,並判斷是 否與顧客所需的資料相關 ,讓他/她們可 根據資料作出購買與否的決定

4. 指出上述廣告中,那部分的內容應視為 描述性資料,那部分應視為宣傳性的,

並質疑是否有些資料是顧客想知道而廣 告中沒有提及的

5. 假設上述健康食品製造商所識別的用家 需要是確實的,怎樣才可以毋須倚賴健 康食品而滿足這些需要。試建議一個解 決方案,列明假設、設計的基本理念、

實踐方法及評鑑準則

6. 向一些準用家查詢有關需要是否真確,

並詢問他/她們是否喜歡那建議方案。同 時提出一個建議價格,讓他/她們決定會 否購買該建議方案的產品。最後按常理 定出合理的調查規模,以確認研究結果

第三 學習 階段

( 初 中 )

學習者將學會

Ÿ 比較不同的資料,記下相異及相同 之處,並判斷這些資料是否可信 Ÿ 分辨事實、意見與有理據的判斷 Ÿ 辨別價值觀和思想意識對資料中觀

點的影響

Ÿ 確認並質疑成見、矛盾、情緒因素 和宣傳成分

Ÿ 推斷並驗證結論和假設,識別其他 有理據的結論,並且推測可能產生 的結果

學習者

1. 比較蒐集自不同來源的社會問題資料,

例如:導致電力公司在屯門興建過多發 電設施的原因。資料來源可包括電腦網 址、新聞稿、政府公佈和壓力團體所發 表的文章等

2. 辨別蒐集到的資料是屬於事實、意見或 有證據支持的理性判斷

3. 應覺察到不同立場人士的意見,可能影 響所得資料的素質。舉例來說,電力公 司提供的資料可能為自己的行動辯護,

而壓力團體則會用煽情的論據及宣傳來 爭取公眾支持

4. 先假設電力公司安裝過多發電設施,並 預測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 。根據蒐集到 的資料,測試及驗證假設是否合理,如 有新資料出現則修訂此假設

(34)

學習

階段 預 期 從 學 校 課 程 學 習 的 成 果 在 科 技 教 育 中 的 教 學 示 例

第四 學習 階段

( 高 中 )

學習者將學會

Ÿ 分辨真實與陳述的事件、錯誤與準 確的概念、以及相關與不相關的證 據

Ÿ 確認並質疑不明顯的非矛盾及矛盾 之處、未加說明的基本假定,以及 所滲透的價值觀和思想意識 Ÿ 分辨複雜的事實、意見與有理據的

判斷

Ÿ 辨別個人觀點對資料/事實的選擇和 運用的影響

Ÿ 推斷出有根據的結論,推測和評估 可能產生的後果,作出有理據的判 斷,並以口頭報告、演講和書面形 式表達。

學習者

1. 細讀報章對社會問題的報導 ,例如香港 主辦亞運會的好處,然後比較不同報章 所提供的資料,並嘗試找出報導本身是 否有某些內在的因素影響其論調,例如 商業利益或意識形態上的偏見

2. 把上述資料分為事實、意見及有理據的 判斷,並評估其素質

3. 識別各種論點,並明白到在同一組別的 論據中,甚至在同一論點中,可能有不 明顯的差異或矛盾之處

4. 在上述的論據中,辨別出是否有任何偏 狹的陳述,並質疑這種涉及大量投資的 決定,應否只按情緒因素而作出定案 5. 蒐集現有設施的資料,如運動場地、住

宿、交通及康樂設施等,然後分析及總 結根據現有和建議中的新設施,是否可 以支持舉辦亞運

6. 提出一些可行的其他活動來達到舉辦亞 運的最終目的,例如在大嶼山舉辦國際 大賽車,或通過開創高科技工業來復興 本地輕工業,但要明確指出目前科技的 發展情況及將來的全球發展趨勢

(35)

附 錄 2

33

運用資訊科技能力

運用資訊科技能力,是以審慎批判的角度,明智使用資訊科技去尋找、吸收、分析、處理 和介紹各項資料的能力。資訊科技能激發和幫助學習者按自己的進度學習,養成自學的習 慣,令他/她們終身受惠。

學習

階段 預 期 從 學 校 課 程 學 習 的 成 果 在 科 技 教 育 中 的 教 學 示 例

第一 學習 階段

( 初 小 )

學習者將學會 Ÿ 操作電腦

Ÿ 用手寫板輸入中文

Ÿ 在教師的協助下,用多媒體 資源學習

Ÿ 在學習活動中,用資訊科技 工具與人溝通及處理資訊

學習者

1. 在校內運用電腦唯讀光碟(CD-ROM)或電腦輔 助學習軟件(CAL) ,搜尋與設計問題有關的資料 和知識

2. 在教師指導下,透過電腦控制學習套件,獲得有 關系統的基本概念

3. 利用電腦手寫板,寫出設計作業的中文題目和簡 介

4. 在教師指導的問題協助下,建議至少兩種可以提 取資訊以發展解決方案的方法,如電腦唯讀光碟 (CD-ROM)和互聯網等

5. 使用圖畫/圖像或簡報軟件,與同學交流設計心 得

第二 學習 階段

( 高 小 )

學習者將學會

Ÿ 用各種軟件作多種用途 Ÿ 用手寫板及中文輸入法輸入

中文

Ÿ 通過電腦網絡及其他媒體獲 取資料

Ÿ 用資訊科技工具處理資訊

學習者

1. 使用繪圖軟件,把初步的設計意念形象化,並以 電腦輔助平面設計軟件,將設計意念發展得更完 善。最後在教師指導下,向同學精確的講解自己 的設計構思

2. 利用電腦手寫板和鍵盤,用中文寫出設計作業的 工作流程

3. 按照教師的指示,在唯讀光碟或學校的內聯網或 互聯網中,搜尋資料以解決科技問題

4. 透過簡報軟件,把在設計作業中蒐集到的資料列 表,並向同學匯報

第三 學習 階段

( 初 中 )

學習者將學會

Ÿ 利用合適的資訊科技工具促 進學習

Ÿ 利用資訊科技工具及策略去 處理及介紹資訊

Ÿ 通過電子郵件與人溝通 Ÿ 驗證及判斷資料的準確性及

可靠性

學習者

1. 在設計簡報中,界定、選擇和確認所需的資料及 其來源、要使用的資訊科技設備和合適的展示資 料形式

2. 用資訊科技工具,撰寫作業記錄冊

3. 處理及分析所蒐集到的有關人類工程學的數據或 銷售資料,向同學簡報資料,並辨明對設計問題 建議的解決方案

4. 使用電腦模擬方法來探索不同的設計處境,並推 測不同決定所帶來的後果

5. 在互聯網上搜索及收集資料,並透過電子郵件的 方式,向公眾機構或商業公司索取科技資訊 6. 透過海外大學的電腦網址獲得的科技資料,由第

三者證實其真確性,例如本港的專業團體 7. 利用模擬程式來測試所蒐集到的數據,確定有

關數據是否有用

(36)

學習

階段 預 期 從 學 校 課 程 學 習 的 成 果 在 科 技 教 育 中 的 教 學 示 例

第四 學習 階段

( 高 中 )

學習者將學會

Ÿ 提高自己運用資訊科技學習 的效能和素質

Ÿ 使用及分析資訊 Ÿ 製作多媒體簡報

Ÿ 綜合使用不同的資訊科技工 具,達到特定的目的

Ÿ 選擇合適的資訊科技工具應 用於不同的學習層面,例如 研究

學習者

1. 在專題作業和電腦操控的活動中,運用資訊科技 工具及設備

2. 運用電子資訊傳遞方式,與別人溝通

3. 利用設計及圖像處理軟件,創造及表達設計意念 4. 藉著資訊科技,分析實驗數據及結果

5. 選擇合適的方法來設計、施行和測試系統模式 , 並為所用的方法提供理據

6. 在設計作業中,使用電腦模擬程式,探索改動有 關變數的結果

7. 在考慮現有資源及技能後 ,建議解決問題的方 案,並使用資訊科技工具來作簡報

8. 利用各種工具,包括資訊科技工具,施行或製造 建議的解決方案

9. 採用現有的適當資源,包括資訊科技工具,發 展處理研究、設計或商業問題的能力

(37)

附 錄 2

35

運算能力

運算能力包括能進行基本運算,在生活問題上運用基本數學概念作合理的估算,明白圖表、

圖像及文字中的數量概念,管理數據,處理財富及記錄物資存量等能力。

學習

階段 預 期 從 學 校 課 程 學 習 的 成 果 在 科 技 教 育 中 的 教 學 示 例

第一 學習 階段

( 初 小 )

學習者將學會 Ÿ 基本運算

Ÿ 辨認及描述圖形、位置和方向 Ÿ 直觀認識量度和量度單位,並

使用適當的工作,例如:尺子、

溫度計

Ÿ 從數據和統計圖中整理和解決 簡單問題

Ÿ 閱讀和使用簡單與數量有關的 資訊

學習者

1. 在教師指導下,使用適當工具來量度長度、重 量及溫度,並實踐設計方案

2. 在教師指導下,計算設計方案的整體大小和重 量

3. 在教師指導下,根據與數量有關的資料(例如 長度、重量和溫度),了解設計方案所要求的 條件,並把這些資料和小組的成員及使用者互 相交流

4. 在教師指導的問題協助下,用幾何概念(例如 圓形、正方形)來描述製成品的形狀和造型

第二 學習 階段

( 高 小 )

學習者將學會

Ÿ 數字運算、心算和迅速地估計 所得的答案是否準確

Ÿ 直觀地認識位置、方向和圖形 的特性

Ÿ 把量度的技巧套用到量度體積 等範疇上

Ÿ 收集、處理、表達和評估與數 量有關的資訊

Ÿ 用數學概念來解決簡單的實際 生活問題

學習者

1. 在教師的指導下,估計將會形成解決方案的各 部分的大小

2. 決定製成品的體積,並與先前所定的設計規限 互相比對

3. 運用幾何學的概念(例如形狀和造型) ,發 展設計方案,並把此構思向使用者作出簡報

第三 學習 階段

( 初 中 )

學習者將學會

Ÿ 運算及估算所得的答案是否準 確

Ÿ 理解迅速地移動位置、方向和 圖形的特性、

Ÿ 應用公式或選擇適當的工具和 策略去量度,並且認識量度的 近似性質

Ÿ 用適當的工具和策略去搜集、

處理和表達與數量有關的資訊 Ÿ 應用簡單概率估計事情的風險

和機會

Ÿ 應用與數量有關的資訊,解決 實際生活問題

學習者

1. 運用簡單概率的推理和統計方法,估計設計作 業會遇到的風險和成功機會,例如零件運作的 失誤率

2. 利用數據和指示,草擬簡單的項目管理計劃 3. 透過數據詮釋不同的設計圖

4. 運用空間概念來實踐設計構思

5. 利用試算表模式來回答「假如…將會」的問題,

其間只要簡單地改變一個或多個變數,並留意 這些改變所產生的效果

6. 運用平面設計軟件來探索運用不同的顏色、形 狀和表達手法之構思

7. 進行調查,並用圖表展示所得的數據 8. 分析研究數據,並探討研究結果的涵義 9. 透過計算收入與開支的數據,來觀察保持收

支平衡的重要性

(38)

學習

階段 預 期 從 學 校 課 程 學 習 的 成 果 在 科 技 教 育 中 的 教 學 示 例

第四 學習 階段

( 高 中 )

學習者將學會

Ÿ 應用與數量有關的證明和適當 的方法去解決包含數字或符號 的問題

Ÿ 評估用作收集、處理和表達與 數量有關的資訊的工具和方法 是否合適

Ÿ 在不同的情況下適應新的數學 要求

Ÿ 應用與數量有關的資訊,組織、

籌劃個人的學習,並了解社會 問題

學習者

1. 在設計及實踐過程中,利用統計數據來進行解 決難題的設計活動

2. 在設計及實踐過程中,進行簡單的數學分析,

如在設計作業中,用微量變項法來尋求內在回 報率

3. 使用試算表來展示相互關係,如數量和成本的 對照

4. 在設計作業中,明智地使用與數量有關的資料 5. 觀察和記錄所得的資料,並小心及有系統地加

以儲存

6. 比較不同科技用品的效能 7. 認識精明消費及預算的重要性

8. 在各種設計活動及空間應用中,理解如何運 用比例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香港添馬添美道2號政府總部東翼二樓入口處的教育 局投遞箱(投遞箱編號: EDB02 ─二零一九年員工交

教育局的課程文件《為智障學生而設的中國 語文建議學習重點(小一至中三)》 (香 港課程發展議會,

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 213 號胡忠大廈十三樓 1319

參加者有權要求查閱和改正有關的個人資料,包括在支付費用 後索取表格內個人資料部分的副本。如欲改正或查閱本表格內 所填報的個人資料,可向教育局提出申請(地址:香港灣仔皇

[r]

課程發展議會-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倫理與宗教委員會〈 2013-15 〉主席

(一)備妥書面資料及相關電子檔(以光碟片或隨身碟儲存)以掛號方式郵寄本部勞動 力發展署技能檢定中心職類開發及基準科收(地址:40873 臺中市南屯區黎明路 二段

李焯芬,地質及水利工程專家,曾任 香港大學副校長、香港大學專業進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