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農業支持指標之估算與國際比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臺灣農業支持指標之估算與國際比較"

Copied!
18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農業經濟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College of Bioresources and Agricultur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臺灣農業支持指標之估算與國際比較 Taiwan’s Agricultural Support Estimates

and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陳厚傑

Hou-Chieh Chen

指導教授:陳郁蕙 博士 Advisor: Yu-Hui Chen, Ph.D.

中華民國 99 年 7 月

July, 2010

(2)

謝 辭

首先感謝我的父母與家人,謝謝你們這麼多年來的愛與支持,讓我得以無憂 無慮的專注於自己所熱衷的事物。

感謝恩師 陳郁蕙老師的啟蒙與引領,讓學生得以一窺學術的殿堂,老師對 於研究的執著與認真、對於做事細節的重視,是學生終生學習的榜樣,四年前老 師課堂上的一席話,做事要仔細思考,決定了就要全力以赴,學生謹記於心。感 謝老師這些日子的教導與照顧,學生日後若有任何成就,老師當居功闕偉,學生 由衷感激。

本論文得以完成,感謝農委會黃振德科長於研究資料處理的協助;在初稿完 成後,感謝口試委員詹滿色老師與李俊鴻老師的指正與建議,能讓學生的論文愈 趨完善。此外要特別感謝九州大學坪田邦夫老師的指導,老師的專業與熱誠、知 識與經驗,讓學生得以瞭解國際的水平為何,也開拓了自己的世界觀。

感謝求學期間雅惠學姊、重江學長不厭其煩的指導與建議;感謝美華姊、秀 姬姊、瑛芳、黃凡的一直以來的幫忙與照顧;感謝陳家班的靖迪學長、佳宜學姐、

書綺學姊、鈞婷、政道、俊翔、怡絜、瓊御與 Jason,你們是研究所學習路上的最 佳夥伴;感謝 109、111 與 113 同窗好友,讓我的研究生活充實而愉快;感謝 7-11 的 City Café 跟信維的摺疊床,陪我度過了無數個在研究室的夜晚;感謝竹吉的好 夥伴,在各地追求自己夢想的同時也都一直給彼此加油打氣;感謝 Summer Cream 樂團,能讓我一圓大學時代沒有完成的夢想;感謝慧倫,謝謝有妳的照顧與陪伴。

謹以本論文獻予我所有家人、師長與朋友。

陳厚傑 謹誌於 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研究所 中華民國 98 年 7 月

(3)

摘 要

本研究以 OECD 於 2007 年最新修定之農業支持指標方法論,計算台灣於 1990-2007 年間之生產者支持估計量(PSE)、消費者支持估計量(CSE)、政府一般服 務支持估計量(GSSE)與總和支持估計量(TSE)等各項農業支持指標,並進行與 OECD 會員國之國際比較,藉由台灣支持指標的計算與比較之結果,以及歐盟、

美國、日本與韓國等主要國家之農業政策經驗,從中歸結出對台灣農業政策調整 的方向與建議。實證計算結果顯示,台灣 1990-2007 年間,PSE 水準平均約為 740.0 億元,而%PSE 平均為 26.2%,並未有明顯下降;但從產品別%PSCT、%GSSE 與

%TSE 等指標則可以清楚發現,在 2002 年加入 WTO 後,台灣對於農業的支持確 實有逐漸減少的現象。

將台灣各項支持指標與 OECD 國家比較後可以發現,台灣對農業的支持水準 並不高,特別是生產者之支持水準,台灣要遠低於如日本、韓國與瑞士等 OECD 中的小農國家,而在總和支持水準方面,台灣也屬較低之水平。由近年來主要國 家的農業政策改革中可以發現,各國漸改以不會造成生產與貿易扭曲之直接給付 措施,來取代固有之市場價格支持措施,但台灣對農業生產者的支持,主要仍由 MPS 等具市場扭曲效果之措施組成,由此可窺見台灣在支持措施的調整上,似乎 仍未能趕上世界的趨勢。建議政府應持續減少會影響生產之支持措施,改為與生 產分離的直接給付,並加強政府一般性服務等方面的支持。

關鍵詞:農業支持、生產者支持估計量、消費者支持估計量、政府一般服務支持 估計量、總和支持估計量

(4)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stimate Taiwan’s agricultural support level. The 2007 OECD version of support indicators was used to calculate Taiwan’s Producer Support Estimate (PSE), Consumer Support Estimate (CSE), General Services Support Estimate (GSSE) and Total Support Estimate (TSE) for 1990-2007.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aiwan’s average PSE is 74 billion NT dollars and the corresponding average %PSE was 26.2% over the 1990-2007 period. Our findings also suggest that no significance difference exist in aggregate support to producers over the same time span. The %PSCT, %GSSE and %TSE for individual commodities, on the other hand, decreased substaintially since Taiwan’s entrance to WTO in 2002. Comparing Taiwan’s support level to those of OECD countries, especially to countries with many small farms such as Japan, Korea and Switzerland, Taiwan’s supports to agriculture is relatively moderate. To comply with AoA and also accelerate their agricultural reforms, some production distorting measures have been replaced by various decoupled payment schemes in OECD member states in recent years. But from our empirical results, we found that a few market distorted measures still applied in Taiwan to support its agricultural producers, which is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of global trend.

We suggest that, instead of applying the market distortion measures, decoupled direct payment and general service measures could be used to support Taiwan’s agricultural sector.

Keywords: Taiwan’s Agricultural Support, Producer Support Estimate (PSE),

Consumer Support Estimate (CSE), General Services Support Estimate (GSSE), Total Support Estimate (TSE)

(5)

目 錄

頁次

謝 辭...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 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及步驟 ...2

第三節 研究架構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4

第一節 PSE 指標之發展沿革 ...4

第二節 國內外使用 PSE 指標研究之相關文獻 ...6

第三節 小結 ...13

第三章 OECD 支持指標與各指標相關政策措施分類 ...14

第一節 生產者支持估計量(PSE)...14

第二節 消費者支持估計量(CSE) ...20

第三節 政府一般服務支持估計量(GSSE)...22

第四節 總和支持估計量(TSE) ...23

第五節 2007 年 OECD 方法論主要修改內容 ...26

第四章 農業支持指標之定義及內涵 ...30

第一節 價格移轉(Price Transfers) ...30

第二節 非價格移轉(non-Price Transfers) ...37

第五章 台灣農業支持措施 ...38

第一節 台灣農業現況與面臨之挑戰 ...38

第二節 台灣農業支持措施 ...41

第六章 台灣農業支持指標之計算結果與分析 ...53

第一節 研究目標產品之選取 ...53

第二節 各指標之計算方法 ...54

第三節 資料來源與整理 ...64

第四節 實證結果與分析 ...68

(6)

第七章 國際比較...122

第一節 主要支持指標之比較 ...122

第二節 主要國家之農業政策與比較分析 ...138

第三節 小結 ...163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164

第一節 結論 ...164

第二節 建議 ...166

參考文獻...168

附錄一:主要指標中英對照表 ...173

(7)

圖目錄

頁次

圖 3-1 1999 年版 OECD 支持指標之架構...28

圖 3-2 2007 年版 OECD 支持指標之架構...29

圖 4-1 提高境內市場價格對進口產品之影響...33

圖 4-2 提高境內市場價格對出口產品之影響...34

圖 4-3 降低境內市場價格對進口產品之影響...35

圖 4-4 降低境內市場價格對出口產品之影響...36

圖6-1 產地至邊境之運銷價差...66

圖 6-2 1990-2007 年稻米 PSCT 與%PSCT 走勢 ...70

圖 6-3 1990-2007 年稻米生產者價格與參考價格走勢 ...71

圖 6-4 1990-2007 年小麥 PSCT 與%PSCT 走勢 ...73

圖 6-5 1990-2007 年小麥生產者價格與參考價格走勢 ...73

圖 6-6 1990-2007 年飼料玉米 PSCT 與%PSCT 走勢 ...74

圖 6-7 1990-2007 年飼料玉米生產者價格與參考價格走勢 ...74

圖 6-8 1990-2007 年大豆 PSCT 與%PSCT 走勢 ...75

圖 6-9 1990-2007 年大豆生產者價格與參考價格走勢 ...75

圖6-10 1990-2007 年製糖甘蔗PSCT與%PSCT走勢 ...77

圖6-11 1990-2007 年製糖甘蔗生產者價格與參考價格走勢 ...77

圖6-12 1990-2007 年牛肉PSCT與%PSCT走勢 ...78

圖6-13 1990-2007 年牛肉生產者價格與參考價格走勢 ...79

圖6-14 1990-2007 年猪肉PSCT與%PSCT走勢 ...81

圖6-15 1990-2007 年猪肉生產者價格與參考價格走勢 ...81

圖6-16 1990-2007 年雞肉PSCT與%PSCT走勢 ...83

(8)

圖6-17 1990-2007 年雞肉生產者價格與參考價格走勢 ...83

圖6-18 1990-2007 年牛乳PSCT與%PSCT走勢 ...85

圖6-19 1990-2007 年牛乳生產者價格與參考價格走勢 ...85

圖 6-20 1990-2007 年雞蛋 PSCT 與%PSCT 走勢 ...86

圖 6-21 1990-2007 年雞蛋生產者價格與參考價格走勢 ...87

圖 6-22 1990-2007 年紅豆 PSCT 與%PSCT 走勢 ...88

圖 6-23 1990-2007 年紅豆生產者價格與參考價格走勢 ...89

圖 6-24 1990-2007 年香蕉 PSCT 與%PSCT 走勢 ...90

圖 6-25 1990-2007 年香蕉生產者價格與參考價格走勢 ...90

圖 6-26 1990-2007 年葡萄 PSCT 與%PSCT 走勢 ...91

圖 6-27 1990-2007 年葡萄生產者價格與參考價格走勢 ...92

圖 6-28 1990-2007 年梨子 PSCT 與%PSCT 走勢 ...93

圖 6-29 1990-2007 年梨子生產者價格與參考價格走勢 ...94

圖 6-30 1990-2007 年甘藍 PSCT 與%PSCT 走勢 ...95

圖 6-31 1990-2007 年甘藍生產者價格與參考價格走勢 ...95

圖 6-32 1990-2007 年茶葉 PSCT 與%PSCT 走勢 ...96

圖 6-33 1990-2007 年茶葉生產者價格與參考價格走勢 ...97

圖 6-34 1990-2007 年檳榔 PSCT 與%PSCT 走勢 ...98

圖 6-35 1990-2007 年檳榔生產者價格與參考價格走勢 ...98

圖 6-36 1990-2007 年間台灣 GSSE 之走勢與組成...116

圖 6-37 1990-2007 年間台灣 TSE 之走勢與組成 ...117

圖 7-1 1990-2007 年各國生產者支持估計量百分比(%PSE) ...125

圖 7-2 歐盟總和支持組成之轉變...149

圖 7-3 美國總和支持組成之轉變...150

(9)

圖 7-4 日本總和支持組成之轉變...151 圖 7-5 韓國總和支持組成之轉變...152 圖 7-6 OECD 歷年總和支持組成...153

(10)

表目錄

頁次

表 3-1 PSE 政策類別之分類方法與內容說明...18

表 3-2 OECD 農業支持指標...24

表 3-3 OECD 近兩次修訂之 PSE 政策類別 ...26

表 4-1 具有影響市場價格效果的政策措施...31

表 5-1 台灣農業之現況與組成...39

表 5-2 台灣歷年稻穀收購數量與收購價格...43

表 5-3 夏季蔬菜歷年契作供應數量、達成率與價差補貼金額...45

表 5-4 歷年計畫轉作補貼獎勵情況...46

表 5-5 1990-2007 年各目標產品之進口關稅 ...51

表 5-6 加入 WTO 後各目標產品之主要因應措施...52

表6-1 計算資料之來源與處理...67

表 6-2 1990-2007 年台灣各目標產品之生產者單一產品移轉(PSCT) ...102

表 6-3 1990-2007 年台灣目標產品之生產者單一產品移轉百分比(%PSCT)...103

表 6-4 1990-2007 年台灣目標產品之名目支持係數(pNAC) ...104

表 6-5 1990-2007 年台灣目標產品之生產者名目保護係數(pNPC) ...105

表 6-6 1990-2007 年台灣生產者支持估計量(PSE)與其組成...106

表 6-7 1990-2007 年台灣生產者支持估計量(PSE)組成百分比...108

表 6-8 1990-2007 年台灣目標產品之消費者單一產品移轉(CSCT)...112

表 6-9 1990-2007 年台灣目標產品之消費者單一產品移轉百分比(%CSCT) ...113

表6-10 1990-2007 年台灣目標產品之消費者名目支持係數(cNAC)...114

表6-11 1990-2007 年台灣目標產品之消費者名目保護係數(cNPC) ...115

表6-12 1990-2007 年台灣政府一般服務支持估計量(GSSE)與其組成 ...119

(11)

表6-13 1990-2007 年台灣政府一般服務支持估計量(GSSE)組成百分比 ...119

表6-14 1990-2007 年台灣總和支持估計量(TSE)與其組成...120

表 7-1 1990-2007 年各國生產者支持估計量百分比(%PSE) ...124

表 7-2 1990-2007 年各國生產者名目支持係數(pNAC) ...126

表 7-3 1990-2007 年各國生產者名目保護係數(pNPC) ...127

表 7-4 1990-2007 年各國消費者支持估計量百分比(%CSE) ...130

表 7-5 1990-2007 年各國消費者名目支持係數(cNAC)...131

表 7-6 1990-2007 年各國生產者名目保護係數(cNPC) ...132

表 7-7 1990-2007 年各國生產者支持估計量佔總和支持估計量百分比 ...135

表 7-8 1990-2007 年各國政府一般服務支持百分比(%GSSE)...136

表 7-9 1990-2007 年各國總和支持估計量百分比(%TSE) ...137

表 7-10 1990-2007 年主要國家總和支持估計量之組成 ...154

表 7-11 1990-2007 年主要國家總和支持估計量組成之比重...156

表 7-12 1990-2007 年主要國家生產者支持估計量之組成 ...161

(12)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台灣於 2002 年已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為 配合在烏拉圭回合談判(The Uruguay Round Agreements Act, URAA)後,愈趨嚴格的 各項農產品貿易規範,台灣近年來對境內各種貿易、生產上的支持措施皆有大幅 度的調整,以期符合 WTO 架構下的各種規範,並盡可能爭取在貿易談判中的各項 權益。因此,暸解目前政府對農業的保護程度,以及調整農業政策可能帶來的影 響,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在 1980 年代,歐美國家為了在農業談判上有個共同的比較基準作參考,提出 了 生 產 者 補 貼 等 值 (Producer Subsidy Equivalent, PSE) 以 及 消 費 者 補 貼 等 值 (Consumer Subsidy Equivalent, CSE)兩個指標,並於 1987 年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所正式採用,開始 對各會員國的農業支持程度,以及支持政策的變化,做定期之評估,以瞭解政策 措施調整的效果與影響。儘管目前 WTO 談判中採用的指標,主要為農業境內總支 持水準(Aggregate Measure of Support, AMS)而非 PSE,但 PSE 等農業支持指標,在 OECD 的主導下,已建立了一套完整而有系統的評估方式,以及各國長期觀測的 資料庫。由於 PSE 使用國家眾多且皆為先進國家,可依照相同之衡量標準與計算 方式,來比較台灣以及 OECD 會員國農業政策的發展趨勢,極具參考價值。

OECD PSE 支持指標,自 1987 年統一制定計算準則後,在 1999 年首次大幅 修訂指標定義與內容,並於 2007 年進行再次修訂,共有三次改版。國內使用 PSE 來計算農業保護程度之研究,僅見台灣 2002 年加入 WTO 前之研究(陳香吟,1989;

吳榮杰、施順意,1993;黃振德、廖安定,2006),台灣目前也非 OECD 會員國,

因此沒有對於 PSE 等支持指標,建立有系統的計算方法以及對應的資料庫。由於 我國為了因應加入 WTO,已持續不斷調整國內農業政策,PSE 之計算方式亦於 2007 年有所調整,實有繼續研究之必要。

(13)

基於上述背景,本研究之目的在於以 2007 年 OECD 新版支持指標方法論,計 算台灣之各項支持指標,以瞭解台灣農業支持之水準,再以台灣歷年支持指標計 算結果,與 OECD 國家之計算結果進行比較,並回顧主要國家政策發展之歷程,

以對我國將來農業政策提出具體建議。

第二節 研究方法及步驟

為瞭解台灣農業支持水準與未來政策的調整方向,本研究之主要研究步驟說 明如下:

一、首先蒐集並整理下列相關文獻資料:1.PSE 等支持指標之相關研究文獻,以及 OECD 歷年來修訂之 PSE 方法論;2.回顧台灣歷年來主要農業政策之發展、以 及研究目標產品之相關保護措施;3.蒐集支持指標計算所需要之數據資料;4.

彙整國外主要國家農業政策發展歷程之相關資料;5.自 OECD 資料庫中整理 各會員國之支持指標。

二、透過回顧支持指標之發展沿革與其相關研究,了解支持指標之意義,詳細說 明 2007 年 OECD 新版支持指標方法論之意涵,並比較 OECD 對 PSE 指標近 兩次修訂間主要不同之處。

三、以 OECD 之 PSE 實證計算方法,計算台灣 1990-2007 年間各項農業支持指標,

其中尤其需將分析過程所使用之數據來源、各項指標之計算公式,做出清楚的 定義與說明,以期能與 OECD 國家在相同的基礎上進行比較。在得到實證計 算結果之後,依台灣各項支持指標計算結果,分析各支持指標歷年來變動概 況,以瞭解政策措施改變之影響。

四、將台灣之實證計算結果與 OECD 國家之支持水準進行國際比較,並回顧歐盟、

美國、日本與韓國等主要國家農業政策之發展歷程,以從中歸結台灣將來政策 制定方向之建議。

(14)

第三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將分成八個部份,第一部分為緒論;第二部分為文獻回顧,首先介紹 主要回顧 OECD 支持指標的發展沿革,再進行國內外 PSE 相關研究文獻之整理;

第三部份說明 OECD 於 2007 年 PSE 新修訂版本之政策分類,說明各支持指標的 定義、內涵與其相關指標,並比較 2007 年改版內容之主要差異;第四部分為農業 支持指標之經濟效果,分析各支持措施如何影響境內外價格及其效果,以及各支 持指標如何衡量這些影響效果;第五部份則整理我國近年農業主要政策發展沿 革,並針對主要的農業境內支持與邊境措施等兩大部份的保護措施做說明;第六 部分以 OECD 之計算方式進行我國保護指標的實證計算,說明目標產品之挑選、

資料來源與處理,以及所有相關指標之計算公式,並分析實證計算結果;第七部 分進行支持指標實證結果的政策意涵分析,進行國際比較,並簡述美國、歐盟、

日本與韓國等國家近年來農業支持政策的改變,以從中歸結對台灣農業支持政策 改革方向之建議;最後,在第八部分對本研究之結論與建議做出總結。

(1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目前世界上常用的農業支持指標,大多是以衡量不同目標價格間之價差,以 反映各種政策干預的影響(Tsakok, 1990);而在各種不同的支持指標中,PSE 由於 估計的合理性與使用上的方便性,遂成為與農業支持相關的研究中,最廣為使用 的指標之一(Josling & Tangermann, 1989);在 1987 年 OECD 接受以 PSE 作為各國 農業支持程度的衡量指標後,OECD 每年皆對其會員國以及會員觀察國進行 PSE 監測,因此 PSE 成為世上唯一一個長期、有系統且參加國家數眾多之農業支持估 計指標(Josling & Valdes, 2004; Melyukhina, 2008)。由於 PSE 指標經歷數次改版與 修正,本章首先回顧 PSE 指標之發展沿革,再回顧歷年來國內外與 PSE 有關之相 關研究。

第一節 PSE 指標之發展沿革

PSE之前身為生產者補貼等値(Producer Subsidy Equivalent, PSE*1-1),是由 1960 年代評估關稅保護效果的經濟理論發展而來(Corden, 1971),根據該理論,所 謂因政策措施(如進口關稅、出口補貼、每噸或每公頃給付等)而產生的補貼等値,

是政府為補償生產者,因取消既有之政策措施,所可能產生相同影響的單位產出 給付。在 1970 年代初期,Josling將補貼等值的概念,應用在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 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農業補貼的實證估計上(Josling, 1973;

Josling, 1975)。

1982 年,OECD 部長會議同意,各國間之農產貿易必須以更加開放、多元 化地整合,即各國應有計畫地合作,共同減少對農業的保護,以增進貿易的自由 化,並在維持各國產品間平衡的狀態下,對境內政策做適當的調整。因此,為了 在各國間對農業的保護程度的衡量上,有一個共同的基準,OECD 在 1987 年決定 以「生產者補貼等値」(PSE*)做為衡量的指標,其定義為:「補償農民因移除既有 的政策措施而造成的所得損失之給付」(OECD, 1987)。在當時,PSE*為第一個衡 量減少農業補貼對世界農產品價格之影響效果的方法,也建立了各國農業政策一

1-1

: 為避免混淆,生產者補貼等值(Producer Subsidy Equivalent)之縮寫以 PSE*表示,以區隔重新

定義後的生產者支持估計量(Producer Support Estimate, PSE);同樣地,消費者補貼等值

(Consumer Subsidy Equivalent)之縮寫以 CSE*表示,以區隔消費者支持估計量(Consumer

(16)

致性的比較準則。

然而,所得補償(income compensation)的定義並不符合 OECD PSE*指標實際上 衡量的支持程度。因為當政策措施提供生產者補償給付時,生產者可能基於該政 策措施執行(implement)之依據,而產生不同的生產行為,進而造成不同的所得補 貼等値之估計結果,這表示 PSE*應為利潤移轉(transfer)的衡量方法(Peters, 1988)。

因此,1990 年 OECD 將 PSE*重新定義為:「消費者與納稅人因農業支持政策,而 造成對農業生產者的年度貨幣移轉價值毛額;其衡量的基準為農產品產地階層 (Farm gate level),且無論該支持政策的特性、目的、對農民生產或所得的影響為何」

(Cahill & Legg, 1990)。而在 1999 年,OECD 進一步以重新定義的 PSE,大幅度修 訂指標計算方法;其中包括將 PSE 由生產者補貼等値的概念(PSE*),重新定義為 生產者支持估計量(PSE);將 CSE 由消費者補貼等值(CSE*)重新定義為消費者支持 估計量(CSE);將總和補貼等値(Aggregate Subsidy Equivalent, ASE) 重新定義為總 和支持估計量(Total Support Estimate, TSE)等(Portugal, 2002)。其中主要不同處在 於:1. 移轉估計所包含的政策措施範圍更為廣泛,並將 1987 年以來的五個應納入 PSE 估計的政策類別(PSE categories)增加至七個;2. 將支持指標的估計範圍推廣到 政府一般性服務,以及政策措施所產生之正的外部性移轉;為了衡量此部份的支 持程度,另增加了政府一般支持估計量(General Services Support Estimate, GSSE)等 衡量指標。

由於世界各國的保護政策越趨繁複,為了能更正確地反應出政策的支持效 果,OECD 於 2007 年再次對 PSE 等指標作了大幅度修訂,主要的修改內容有:1.

對 PSE 分類本質上做了再定義;2. 對各 PSE 政策類別再細分 6 個標示(PSE labels),

以提供政策額外的細節(如給付是否有生產上的限制、是否依所得在要素投入上的 限制等);3. 將總和 PSE 指標拆解成個別產品移轉(Single Commodity Transfers, SCT) 、 產 品 群 組 移 轉 (Group Commodity Transfers, GCT) 、 所 有 產 品 移 轉 (All Commodity Transfers, ACT)與其它對生產者的移轉(Other Transfers to Producers, OCT)等四個指標來表示,以能更進一步反映出不同政策調整,對於 PSE 支持程度 或組成上的影響(Melyukihina, 2008)。

(17)

第二節 國內外使用 PSE 指標研究之相關文獻

與 PSE 相關的研究文獻大致可分成兩類,第一類為以 PSE 指標計算各國農業 支持程度之文獻,此類文獻以 OECD 等國際組織之研究為大宗,另一類則為 PSE 之應用研究,此兩類文獻多為國外之研究;而國內的相關文獻,主要以台灣 PSE 指標的估計為主,分別說明整理如下。

一、國外研究之相關文獻

(一)以 PSE 計算農業支持程度之相關文獻

PSE*指標的使用,首見於 FAO 在 1973 年的國際農業調整會議(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Adjustment, IAA)中發表,其中包括 1968-1970 三年間對 5 個國家、5 種產品的 PSE*值之估計(Josling, 1973);並於 1975 年擴張到 6 個國家、6 種產品,

計算期間也從三年擴張至 1968-1974 六年(Josling, 1975)。第二個使用 PSE 計算農 業支持程度的研究,為 OECD 於 1987 年對其會員國進行的估計(OECD, 1987);

OECD 於 1987 正式認可 PSE*為會員國內估計農業支持之指標後,擴大了 FAO PSE*的政策估計範圍,對會員國中 7 個國家、12 種產品,計算 1979-1981 年間的 PSE*水準,並自此開始,每年均對各會員國進行有系統監測至今。而美國農部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USDA)亦曾在 1987 年對 OECD 之 PSE*方 法做調整,以進行 1982-1986 年間世界主要國家 PSE*指標之估計,估計對象除了 部分 OECD 會員國,也包括了部分非 OECD 國(USDA, 1987)。

Josling & Tangermann (1989)彙整了上述 FAO、OECD 與 USDA 三個組織之研 究,發現在此三個研究中,皆包含了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歐洲共同市場 (European Community, EC)與日本等 5 個國家,且均有對小麥進行 PSE 的估計,比 較發現,儘管三個研究間指標之估計範圍設定上有些許不同,但估計的結果無論 是在方向(directions)或是效度(magnitudes)上,都有很類似的結論;這說明了在各國 農業支持程度的比較上,PSE 指標能作為一個良好的衡量基準。而在這三大組織 中,僅有 OECD 持續對其會員國進行監測,並不斷檢討並改進計算方法,因此成 為世界上公認最具代表性的農業支持指標。

(18)

Legg (2003)整理 OECD 自 1980 年代以來對其會員國 PSE 估算的結果發現,

OECD 國家平均世界市場價格與境內價格的價差,1990 年代較 1980 中期,幾乎減 少了一半;其中,從生產者名目支持係數(Producer Nominal Assistant Coefficient, pNAC)來看,支持程度由平均 57%降至 32%左右。而以單一國家來看,澳洲與紐 西蘭等大農國家的支持程度非常低,%PSE 約為 5%;日本、韓國與瑞士等小農國 家則非常高,平均%PSE 皆超過 60%,而歐盟國家(%PSE 平均為 36%)則較接近 OECD(%PSE 平均為 40%)的水準。PSE 支持的組成,則由 1980 年代以生產與貿易 干預措施為主,轉向以與農民所得無直接關係的給付為主,這在歐盟與瑞士等國 家特別明顯。Legg 指出,減少支持與生產干預性政策可以增進農業與其他產業間 的資源配置。

Legg 更進一步由 OECD 長年對 PSE 的研究中,歸納出四個重要的結論:

1.OECD 國家主要使用農業支持措施(如市場價值支持、產出給付與投入要素之補 貼等措施),事實上對於農民所得增加的移轉是沒有效率的;2.以產出為基礎的給 付,絕大部分由大規模的農戶所得到;3.最不影響生產決策的措施,往往是最不具 貿易干預效果的,且對農民所得增加最有幫助;4.世界各國常以農業環境保護政 策,來抵銷與投入產出有關之措施造成的環境傷害,但事實上執行這些增進環境 表現政策的成本,要高於原本執行那些會造成環境傷害之政策的成本。

Legg 亦闡明一個好的分析指標應具備:分析上的合理性 (analytically sound)、

使用上的方便性(easily measured)、可複製性(replicable)、能規律更新資料且具準確 性(regularly updated and accurate)、具代表性且可隨時間做比較(comprehensive and comparable over time)、可跨產品、政策與國家(across commodities、policies and countries)以及可以讓政策制定者容易瞭解(easily understood and relevant to policy makers)等性質;而 PSE 在目前常見的支持指標中,為最為全面的指標之一。

(二)其他與 PSE 相關之研究文獻

自 OECD 採用 PSE 作為其會員國農業支持程度的估計指標後,OECD PSE 計 算方法遂成為在農業支持指標的研究中,最廣為使用的指標之一,因此許多專家 學者開始嘗試以 OECD PSE 方法,進行非 OECD 國家農業支持程度的估算(Byerlee

& Morris, 1993; Kisten, 2000; Khan, 2002),以及相關的應用研究(Hertel, 1989),其

(19)

中也不乏對 OECD 方法的批判(Byerlee & Morris, 1993; Masters, 1993; Oskan &

Meester; 2006; Liefert, 2009)。

Byerlee & Morris (1993)以巴基斯坦的小麥產業研究發現,名目保護係數 (Nominal Protection Coefficient, NPC)、有效保護係數(Effective Protection Coefficient, EPC)、PSE*以及 CSE*等保護衡量指標,若以當期貿易的世界參考價格(world reference price)為基礎來計算,可能導致不正確的估計結果;在政策干預措施會造 成貿易逆轉的情況下,指標所反映出的保護效果,甚至會與實際情況相反。

Kirsten (2000)根據 1999 年 OECD 新定義之 PSE 計算方法,估算南非 1996-1998 年間之 PSE 水準,共選擇 16 種產品,佔南非農業總產值之 69%;其中,園藝作物 雖佔了南非農畜產值中很大的比例,但由於南非政府對園藝作物已經完全撤除各 種政策干預措施(deregulation),因此 Kirsten 並沒有將園藝作物納入估計,這樣的 計算結果會比較有代表性。實證結果發現,由於南非政府對農業的支持持續減少,

1998 年南非總和%PSE 僅有 2.7%的水準;在國內幾乎沒有支持措施的狀態下,世 界參考價格的波動成為南非 PSE 計算的主要影響來源,有九種產品 PSE 計算結果 出現了負值,表示境內價格要低於國際參考價格,而這也代表南非在貿易談判中,

在支持減讓上有很大的談判空間。

Khan (2002)以 PSE*與生產者補貼比率(Subsidy Ratio to Producers, SRP)衡量巴 基斯坦政府對小麥和棉花部門所進行的政策干預程度,PSE*計算結果發現巴基斯 坦政府的隱含稅約為 46%到 139%間,而 SRP 計算結果均略低於 PSE*;其中,PSE*

之計算結果大多為負值,顯示巴基斯坦的小麥與棉花部門主要朝向 WTO 自由化的 目標前進,巴基斯坦並不需要對國內政策措施做太多的調整。在其他國家普遍削 減支持措施的情況下,小麥與棉花世界價格將不斷提高,巴基斯坦若擴張境內小 麥與棉花的生產,將從中獲得益處。

Hertel (1989)研究農業科技與要素的移動性對支持政策的影響,模擬 13 種在產 出、出口、勞工僱用與土地價值等不同支持因子的情境,發現農場支持的全面性 削減,對產出、出口、勞工僱用與土地價值等方面的影響,將隨著各國對這些要 素的相對依賴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即使支持經過一致性的總和削減,仍存在一 些投機空間(maneuvering room),如美國將移轉補貼至要素投入(如薪資)來補償勞工 的方式,可以在不改變農業勞力需求的前提下減少生產者補貼等值。

(20)

Masters (1993)研究發現,在計算 PSE*百分比(%PSE)的時候,若以實際境內價 格而非社會機會成本來作為分母(denominator),會有偏誤(biases)發生的可能;這可 能使得在貿易限制與其他價格支持政策效果之估計上,比起價差給付或其他所得 支持措施效果的估計,會有持續低估的情況發生;在某些情況下,這可能使 PSE*

計算結果無法對各國或各產品間的保護程度做正確的衡量。Masters 在 33 國家、250 種活動樣本中,有 5%的作物與 8%的國家於比較過程發現錯誤;Masters 亦提出改 良後的%PSE*計算公式,在一些額外的資料與限制假設下,能提供更顯著的計算 結果。

Oskam & Meester (2006)認為 PSE 中的市場價格支持,與因政策干預造成的生 產者支持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經濟關連性。Oskam 與 Meester 研究發現,市場價格 支持容易高估(overestimates)關稅與出口補貼的效果,且低估配額系統對於生產者 的支持程度。估計支持程度的大小與方向若有偏頗,可能會造成政策制定時的錯 誤。Oskam 與 Meester 並指出,修正數量限制後的生產者加權平均價格,比起 OECD 所使用的參考價格,可能較適合市場價格支持的估計。

Liefert (2009)以 OECD 生產者支持估計量計算方法中的市場價格支持之拆解 (decomposing)為基礎,提出調整後的計算方法,並以俄羅斯的實證計算結果為例,

對 OECD 的拆解方法提出評判。Liefert 發現,俄羅斯在經濟移轉(transmission)期 間,造成市場價差的主要原因,為匯率對境內價格造成的不完全移轉(incomplete transmission),以及市場因公共建設落後而造成的移轉不足;這造成俄羅斯無法因 為農產品貿易自由化,而從中得到較多的益處。Liefert 指出,OECD 的拆解方法 假設境內市場價格、邊境價格與匯率三者間為相互獨立的變數,然而在世界各國 仍普遍存在關稅等政策干預的情況下,三者間往往相互影響,而非獨立的關係;

其中邊境價格的改變,會對境內價格會造成移轉性改變。

由於 1990 年代初期有許多國家在經濟局勢上發生劇烈的改變,許多學者注意 到匯率、市場失靈等問題可能對 PSE 估算造成影響(Harley, 1996; Leifert, 1996;

Meyers, 1996; Cheng & Orden, 2007)。

Harley (1996)以 PSE*估計方法,探討影子匯率序列(series of shadow exchange rates)對經濟轉型中國家(economies in transition)中,產品生產者價格與境內市場價 格間的運銷價差(margin),以及對以境內生產者價格(domestic producer price)與外生

(21)

參考價格(external reference price)計算之市場價格支持措施的影響;有兩個主要的 發現:1.對經濟轉型中國家來說,名目匯率的改變以及國內通貨膨漲都可能使得這 些修正措施無效,應以購買力平減(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方法,來對兩國貨 幣間匯率進行調整;2. 經濟轉型中國家公共建設不足、市場規模過小等因素造成 市場失靈之成本(systemic failure costs),都可能使市場運銷價差對 PSE*估計結果造 成顯著的影響。

Liefert et al. (1996) 估計俄羅斯於 1992-1994 年期間之生產者補貼等值,實證 結果發現俄羅斯之 PSE*值為負數且絕對值偏高,這指出俄羅斯對農業生產者課 稅。研究發現,這樣的估計結果主要由兩個原因所造成:1.政府於地區及聯邦的貿 易與價格政策,使境內生產者價格低於世界價格;2.境內基礎建設的落後與市場機 制的不健全造成農業高額的移轉成本。此外,Liefert 亦指出,對轉型中國家來說,

匯率的低估會造成國內產品價格偏低,使得 PSE*計算結果偏高。

Meyers (1996)則對Harley與Liefert等人的研究做出評判,認為他們對於解釋誰 應使用PSE指標,以及應如何使用的著墨不足。Meyers指出,在進行PSE的計算時,

常常有資料無法取得(unavailable)或是資料不可信(unreliable)的情況,即使在最為 先進的轉型中國家,資料收集及回報系統都可能不夠完整,造成數據有出現不準 確的情況。PSE的計算對價格資料非常敏感,在資料不準確的情況下,最後的計算 結果可信度並不高。Meyers 認為,PSE與其相關指標,比起作為絕對的衡量標準,

較適合作為一個比較的標準。

Cheng & Orden (2007)則以印度為例,應用數種不同的時間序列方法,估計印 度盧比均衡匯率以及對應的實質匯率誤差,驗證調整 1985-2002 年間匯率對 PSE 計算上的影響。估計結果顯示,在 1990 年代金融危機與總體經濟改革前,匯率大 多沒有正確地被校準,間接造成 PSE 的估計可能有不正確的結果;並發現印度匯 率比起境內農產品價格,有相對較高的變動。在正確校準匯率後,可以改善對印 度農民支持程度的估計。此外,Cheng 與 Orden 亦發現匯率間接效果對 PSE 的影 響小於匯率的直接效果,這指出了產品部門別政策的影響,要大於總體經濟政策 的影響。

(22)

事實上,OECD 持續彙整各方對於 PSE 方法的批判,並回應專家學者們對 PSE 的質疑;其中,OECD 主要歸納出三大面向的問題(OECD, 2003):

1. PSE 是否能適當的反映出農業政策的改變或是改革的效果? 一個國家可能將其 農業境內支持政策措施,在總和的支持水準維持不變下,由價格支持轉為分離 的直接給付(direct payments),或者是減少對貿易的干預等,單以 PSE 水準可能 無法觀察到這些改變。OECD 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已對日趨複雜的各種政策措 施,做出許多不同的政策分類,藉以分析 PSE 中各政策措施的組成之變化。

2. 匯率等世界市場狀況的波動,是否會扭曲 PSE 的計算結果? 一個國家在政策措 施並沒有任何改變的情況下,PSE 仍可能受世界市場價格與匯率波動的影響而 改變。OECD 認為,當決策者明確地要將境內市場與世界市場隔絕的時候,即 隱含了支持程度將隨著世界市場價格而改變;當政府實施價差給付等價格支持 措施時,若消除邊境價格因匯率改變而造成的波動,將導致錯誤的結論。

3. 世界市場價格是否適合作為 PSE 計算的參考基準? 在 OECD 國家,農產品世界 市場價格已因各國長期政策干預而下降,以此價格計算的市場價格支持水準將 有誇大的情況。OECD 指出,支持指標必須能提供農業改革方面有用的資訊,

若不是以實際的價格作基準,政策改革的方針就可能被扭曲;而這與匯率的調 整情況是類似的。

二、國內研究之相關文獻

台灣 PSE 之估算,首見於 USDA 於 1987 年的研究(USDA, 1987);在 USDA 的計算結果中,台灣%PSE 水準平均為 19.2%,相較於日本的 71.7%與韓國的 59.2%,台灣農業支持程度並不高,甚至低於美國的 24.6%與歐洲共同市場之 35.4%。由於台灣並非 OECD 會員國,因此沒有對於 PSE 支持指標建立有系統的 計算以及對應的資料庫;而近年來國內使用 PSE 來計算台灣農業保護程度之研究 並不多,僅見陳香吟(1989)、吳榮杰與施順意(1993)以及黃振德與廖安定(2006)等 人之研究;其中,陳香吟(1989)、吳榮杰與施順意(1993)使用之 PSE*計算方法,為 OECD 於 1987 年提出之 PSE*計算方法,而黃振德與廖安定(2006)所使用之 PSE 計 算方法,為 1999 年 OECD 修訂之第二版本。

(23)

陳香吟(1989)利用生產者補貼等值與消費者補貼等值,來衡量 1981-1986 年 間,稻米、玉米、高梁、大豆、牛肉、猪肉、與砂糖等八種產品之支持程度。計 算結果發現,生產者補貼等值平均以大宗穀物、砂糖與牛乳最高,三者均屬高度 保護,其次為稻米,屬中度保護,而牛肉與猪肉則為低度保護;其中,八種產品 之生產者補貼等值百分比平均為 25.4%。而在消費者補貼等值方面,則以砂糖之課 稅程度最高,屬高度課稅;其次為牛乳,屬中度課稅;其餘稻米、玉米、高梁、

大豆與牛肉等五種產品均屬低度課稅;其中,六種產品平均消費者補貼等值為 -15.55%。從實證結果可以發現,砂糖、牛乳、牛肉之支持成本主要由消費者來負 擔,而稻米與大宗穀物則多由納稅人負擔,與國際趨勢相符。陳香吟並進一步指 出,在世界各國貿易自由化的情況下,台灣進口關稅將逐漸降低,並減少以進出 口管制方式的支持,政府應改採不影響市場機制的境內支持措施。

吳榮杰與施順意(1993)選定稻米、砂糖、毛猪、黃豆、玉米及高粱等六項代表 性產品,研究 1982-1990 年間台灣之生產者補貼等值(PSE*)。吳榮杰與施順意以不 同的國際參考價格來計算各產品的 PSE*水準發現,除了猪肉以外,稻米、砂糖、

黃豆、玉米、高梁均顯示正的 PSE*值,表示台灣主要農產品的生產者,無論是以 哪種形式,大多能得到來自政府的支持;但這也代表,一旦自由化降低各種支持 措施,將對生產者造成負面衝擊。吳榮杰與施順意亦指出,台灣農業境內所實施 的支持措施,主要以保證價格等市場價格支持措施為主,其保證價格高出國際價 格甚多且相當固定,在匯率下降的情況下,農產品之換算價格將呈現下降之趨勢,

造成主要農產品的%PSE*歷年來並無下降現象,此為匯率下降所造成的間接保護 效果。

黃振德與廖安定(2006)則以台灣主要生產與消費情況為依據,選定稻米、玉 米、大豆、糖、猪肉、禽肉、紅豆、香蕉、葡萄、梨子、甘藍、茶葉、牛乳、牛 肉等14項產品,計算1990-2002年間台灣PSE、CSE、GSSE與TSE等指標之水準,

以評估台灣政府對農業的支持程度。實證計算結果顯示,1990-2002年間台灣平均

%PSE為27.2%,PSE金額約相當於新台幣463億元。黃振德與廖安定指出,雖然台 灣農業政策持續朝市場開放與政策自由化的方向調整,但由於對稻米及雜糧等作 物仍實施價格支持政策,儘管其他產品之邊境管理措施已漸改以關稅或關稅配額 (Tariff Rate Quota, TRQ)取代,台灣PSE水準並未明顯降低;但為配合WTO會員國

(24)

之規範,政府必須持續削減AMS、關稅、TRQ等措施,建議透過提高國產農產品 附加價值,以及農業之多功能性價值方面來繼續支持農業。在此前提下,市場價 格支持形式的農業支持將減少,因此在這部分納稅人移轉支付將減少,而改由消 費者負擔;但另一方面,納稅人移轉支付也可能因GSSE、直接給付等措施之增加 而提高。

第三節 小結

總結來說,儘管部分專家學者對 OECD 發展之 PSE 指標抱持著不同意見,PSE 仍為農業支持程度之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指標。由於 OECD 自 1987 年來歷年均 對會員國進行 PSE 指標之評估,參與國家眾多,指標深具國際比較性;此外,近 年來如亞洲生產力組織(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 APO)等國際組織,亦開始 以 OECD 之 PSE 指標計算亞洲主要國家之農業支持概況與政策變化(Tsubota, 2005)。因此,PSE 指標對台灣農業政策的探討與國際比較上,深具參考價值。

雖然黃振德、廖安定(2006)的研究期間接續了陳香吟(1989)與吳榮杰、施順意 (1993)於 1990 年代後的研究,並以 1999 年重新定義之生產者支持估計量來計算台 灣農業支持程度,但其研究期間僅包含 1990 年至 2002 年;由於台灣已於 2002 年 正式加入 WTO,為了配合 WTO 之規範,台灣這幾年對於農產品關稅、貿易管理 措施,以及削減具市場扭曲效果的補貼等相關政策措施持續進行調整;再加上 OECD 於 2007 年再次針對支持指標的政策分類方法與內涵作修定,實有必要繼續 進行台灣農業支持程度之研究,以檢視政策調整效果。

(25)

第三章 OECD支持指標與各指標相關政策措施分類

根據OECD於2007年所修定之支持指標計算方法,OECD之農業支持指標主要 有PSE、CSE、GSSE以及TSE等四大指標,用以估計政府支持政策所造成的影響效 果(Melyukhina, 2008)。根據OECD計算指標之定義,一個政策措施只有在涉及農民 於產地(farm gate)的移轉,或對農民有直接的特別措施(比起其他產業對農業有特別 待遇)這兩種情況時,才會被包含在農業支持指標的估計中;也就是說,只有當農 業是唯一或主要因政策而受惠的部門時,該政策才會被包含在支持的估計之中 (Melyukhina, 2008)。為了確切反映出這些政策的效果,估計時應將政策措施分類 在適當的指標估計中。由於農業支持政策措施可能由許多不同的政府機關與層級 來執行,因此不能單以政策是否為農業機關執行來做為分類的依據;政策措施該 分類至哪一個支持指標下作估計,應由接受這些支持措施的對象來決定。依政策 支持接受的對象不同,主要可分為個別農產品的生產者、消費者,以及全體生產 者(即非單一產品生產者)等三大類別,而對應之相關衡量指標依序為生產者支持估 計量(PSE)、消費者支持估計量(CSE)、政府一般支持估計量(GSSE),並以此三項 估計量為基礎,來計算總和支持估計量(TSE)。以下依序說明各指標之定義、政策 措施衡量範圍與分類方法。

第一節 生產者支持估計量(PSE)

一、PSE 之定義與政策分類

PSE 之定義為「因農業支持措施的實施,造成從消費者與納稅人對農業生產 者產生的年度移轉之貨幣價值,而無論該政策本質、目的以及對農民的生產或收 入的影響為何;其衡量的基準為農產品之產地階層」。簡單來說,PSE 代表因農 業支持政策之實施,生產者可以因而增加的收入價值。

PSE包括的措施有許多不同的面向,如增加產出價格(如市場價格支持)、減少 投入價格(如肥料補助)、固定資本成本分擔、政府直接給付與收入折損(如減稅)等,

其中只要是對個別農產品生產者實施的政策措施(如價格支持、以生產或種植面積 為基準的直接給付、減少肥料或殺蟲劑等農業要素資材的價格),或是為了補償農

(26)

民參與特殊計畫(如有機農作補貼)而造成的產能損失所給付之直接補貼,都需要納 入PSE估計。如果是針對全國所有產業的措施(如全面性減稅),非只有農業生產才 享有,就不需要納入PSE的計算;若政策實施對象為「全體農民」,而非「個別農 產品生產者」時,則應視該政策是否屬於GSSE估計所包含範圍內,決定是否該納 入GSSE或是PSE的計算;其中,GSSE與PSE包含政策範疇之最大不同點在於,GSSE 所包括的政策類別,通常與農民的收入無直接性的關係(Melyukhina, 2008)。以下 將分別說明各項在進行PSE估計時應包含在內的政策分類。

(一)PSE 政策類別(PSE Categories)

由於支持政策措施的發展不斷趨於複雜與多樣化,OECD於2007年修定了新的 PSE政策類別(PSE Categories),將這些政策措施做更適當的歸類,以便檢視政策調 整之效果。PSE政策類別以政策之執行特徵(implementation criteria),將政策分成以 下七大類別:

A.3-1以產品產出為基準的支持(support based on commodity output)

政策類別 A 包括了 A.1.市場價格支持(Market Price Support, MPS)與 A.2.以產 品產出為基準的給付(A.2.payment based on commodity output)兩個子類別。MPS 為 使特定作物的境內市場價格與邊境價格產生差距之政策措施,以產生從消費者與 納稅人到生產者的移轉;而以產品產出為基準的給付,係政府以產品產出為基準 實施之政策措施,而使納稅人對農產品生產者產生之移轉。

B.以投入使用為基準的給付(payment based on input use)

以投入使用為基準的給付,係政府以投入使用為基準實施之政策措施,而造 成納稅人對農產品生產者產生之移轉;其中,政策類別 B 可再細分成三大子類別,

其中包括:B.1.變動要素投入(variable input use)、B.2.固定資本投入(fixed capital formation)以及 B.3.農業服務(on-farm services)等三類給付。

3-1

: 為了比較上的一致性,採 OECD PSE Manual 中所標示之指標政策分類符號。

(27)

C.以當期的A/An/R/I3-2為基準的給付,須有實際生產(payments based on current A/An/R/I, production required)

以當期的 A/An/R/I 為基準的給付,係政府以生產面積、動物頭數、收入或所 得為基準實施之政策措施,而產生納稅人對農產品生產者之移轉,且該政策給付 必須在生產者有實際的生產行為下才會進行;其中,政策類別 C 可再細分兩大子 類別:C.1.以當期的收入或所得為基準的給付;C.2.以當期的生產面積或動物頭數 為基準的給付。

D.以非當期的 A/An/R/I 為基準的給付,須有實際生產(payments based on non-current /An/R/I, production required)

以非當期的 A/An/R/I 為基準的給付,係政府以生產面積、動物頭數、收入或 所得為基準實施之政策措施,而產生納稅人對農產品生產者之移轉;該政策給付 需要生產者有實際的生產行為。

E.以當期的 A/An/R/I 為基準的給付,毋須實際生產(payments based on non-current A/An/R/I, production not required)

以當期的 A/An/R/I 為基準的給付,係政府以生產面積、動物頭數、收入或所 得為基準實施之政策措施,而產生納稅人對農產品生產者之移轉;該政策給付不 需生產者有實際的生產行為。其中,政策類別 E 可再細分兩大子類別:E.1.以變動 比率(variable rates)進行之給付;E.2.以固定比率(fixed rates)進行之給付。

F.以非產品特徵為基準的給付(payments based on non-commodity criteria)

以非產品特徵為基準的給付,係納稅人因政府所實施相關政策措施,而對農 產品生產者產生的移轉;其中,主要包括下列三大子類別之政策措施:F.1.長期要 素折舊(long-term resource retirement);F.2.特定非產品產出(specific non-commodity output);F.3.其他非產品特徵(other non-commodity output)。

3-2

(28)

G.其他(miscellaneous)

無法歸類至政策類別 A 到 F 的政策措施,則歸類於其他政策類別中。

在PSE政策類別中,A1.MPS為對生產者的價格移轉(price transfer);而其他各 項給付,則為政府實質預算給付(budgetary payment)或利潤放棄(revenue forgone)等 非價格移轉(non-price transfer);各政策類別與其子分類整理如表3-1所示。

(二)PSE 政策標示(PSE labels)

OECD為了能提供政策措施更詳細的資訊,在七大政策類別之下,再分別以政 策標示做更詳細的描述,提供該政策是否有產出限制、給付程度或是投入使用等 資訊(Melyukhina, 2008)。其中,政策標示如同政策類別,是由政策的執行特徵來 作定義,因此各標示有各自適用的政策類別,共有以下六種政策標示。

1. 是 否 有 當 期 產 品 生 產 限 制 與 給 付 限 制 (with or with out current commodity production and/or payment limits):這些提供移轉的政策,是否有對於當期產品進 行特定的生產限制與給付限制?適用於政策類別A-F。

2.給付比率是固定還是變動(with variable or fixed payment rates):針對不同的價格、

單位產量、淨收入/所得與生產成本,其給付比率是固定還是變動?適用於政策 類別A-E。

3.是否有投入限制(with or without input constraints):是否有下列對與農作相關的要 素投入有削減、取代或禁用等限制?適用於政策類別A-F。

4.是基於面積、動物頭數、收入或所得(Based on A/An/R/I):是否有基於面積、動 物頭數、收入或所得的措施?適用於政策類別C-E。

5.是基於單一產品、許多產品還是全部產品(Based on a single commodity, a group of commodities or all commodities):該措施是基於單一產品、許多產品還是全部產 品。適用於政策類別A-D。

6.產品是否有特殊管制(with or without commodity production exceptions):如是否有 對特定產品禁止生產,而給予基於非當期A/An/R/I的給付?適用於政策類別E。

(29)

表 3-1 PSE 政策類別之分類方法與內容說明

PSE類別 內容說明

A. 以產品產出為基準的支持 A.1. 市場價格支持(MPS) A.2. 以產出為基準的給付

A.1. 使特定作物的境內市場價格與邊境價格產生差距之措施,產生從消費者與納稅人到生產者的移轉。

A.2. 對生產者依當期產出進行給付,產生由納稅人對生產者的移轉。

B. 以投入使用為基準的給付 B.1. 變動要素投入 B.2. 固定資本投入 B.3. 農業相關服務

B.1. 減少特定要素投入或混合要素投入農用成本的移轉。

B.2. 減少農用建築、設備、農場、灌溉、排水與土地等農用固定資本投資成本的移轉。

B.3. 減少技術、會計、商業化、公共衛生安全與對個別農民提供訓練等成本的移轉。

C. 以當期的A/An/R/I為基準的給付(有實質生產) C.1. 以當期的收入/所得為基準

C.2. 以當期的種植面積/動物頭數為基準

C.1. 以當期的收入/所得為基準的措施造成之移轉。

C.2. 以當期的種植面積/動物頭數為基準的措施造成之移轉。

D. 以非當期的A/An/R/I為基準的給付(有實質生 產)

D. 以非當期的A/An/R/I為基準(有當期的實質生產)措施,造成從納稅人到農業生產者之移轉。

E. 以當期的A/An/R/I為基準的給付(無實質生產) E.1. 變動比率

E.2. 固定比率

E.1. 以隨著當期的A/An/R/I基準做比率變動的給付(無實質生產)之移轉。

E.2. 以隨著當期的A/An/R/I基準但比率固定的給付(無實質生產)之移轉。

F. 以非產品特徵為基準的給付 F.1. 長期要素折舊

F.2. 非特定產品產出 F.3. 其他非產品特徵

F.1. 因產品生產所需要的長期要素折舊之移轉。

F.2. 因使用農用資源去生產的非具體產出與服務之移轉(非固定需求) 。 F.3. 對所有的農民提供如低利率或一次付清給付等相同的移轉。

G. 其他給付 G. 無法歸類到上述六種分類的移轉(資訊不足等)。

18

資料來源:Melyukhina O. (2008), ” OECD’s Producer Support Estimate and Related Indicators of Agricultural Support: Concepts, Calculations, Interpretation and USE (The PSE Manual)”, Paris: OECD Press.

註:A/An/R/I為Area(A)、Animal Number(An)、Receipts(R)與Income(I)之簡寫。

(30)

二、PSE 相關指標

(一)生產者支持估計量百分比(Percentage Producer Support Estimate, %PSE)

%PSE為PSE除以農民收入毛額(Gross Farm Receipts, GFR)之百分比,代表政府 支持措施佔農民收入之比例。%PSE係以百分比衡量的指標,不受農業規模大小與 特性之影響,故在跨國的比較上受到相當廣泛的使用。

(二)PSE 拆解指標

OECD 為了檢視 PSE 對不同移轉對象的支持程度,於 2007 年提出新的評估指 標,將 PSE 依政策實施對象不同,拆解成 SCT、GCT、ACT 與 OTP 等四個互斥 的指標,分別說明如下:

1. SCT

SCT 為因單一產品之相關政策措施,造成由消費者與納稅人到生產者產生的 年度移轉毛額之貨幣價值。SCT 包括政策類別 A、B、C 與 D 中,對單一產品的移 轉給付總合。其中,SCT 可對個別產品做估計,從中衍生出生產者單一產品移轉 (Producer Single Commodity Transfers, PSCT) 與 生 產 者 單 一 產 品 移 轉 百 分 比 (Producer Percentage Single Commodity Transfers, %PSCT)兩個指標,其指標意義分 別與 PSE、%PSE 類似,但衡量範圍僅限對單一特定產品生產者之支持措施。

2. GCT

GCT 為生產者因特定產品群組的相關政策措施,造成由消費者與納稅人到生 產者產生的年度移轉毛額之貨幣價值。GCT 包含政策類別 B、C 與 D 中對產品群 組的移轉給付總合。

3. ACT

ACT 為生產者因對所有生產者實施之政策措施,造成由消費者與納稅人到農 民的年度移轉毛額之貨幣價值;其中,ACT 政策措施沒有限定生產者生產之產品

(31)

為何,但生產者仍需要有實質的生產。ACT 包含政策類別 B、C 與 D 中對所有產 品的移轉給付總合。

4. OTP

OTP 為生產者因政策措施,造成由消費者與納稅人到生產者的年度移轉毛額 之貨幣價值;其中,生產者並不需要有實際的生產行為。OTP 包括政策類別 E、F 與 G 中的移轉給付總合。

(三)pNAC 與生產者名目保護係數(Producer Nominal Protection Coefficient, pNPC) pNAC為包含支持效果之農民收入毛額,與以邊境價格衡量之農民收入毛額之 比值,代表生產者因政府政策的干預,而能從消費者與納稅人得到之移轉程度。

當pNAC等於1時,代表生產者沒有從消費者與納稅人得到任何移轉支持。pNPC則 為生產者於產地階層所面對的平均價格(包括各種支持效果)與邊境價格間之比 值,代表產品價格受到政策干預之程度;當pNPC等於1時,代表該產品生產者沒 有受到任何在產品價格上的保護。

第二節 消費者支持估計量(CSE)

一、CSE 之定義

CSE 為因農業支持政策措施,造成對農產品消費者產生的年度移轉之貨幣價 值,於產地階層衡量,而無論該政策的特性、目標或對農產品消費的影響為何。

CSE 所涵蓋的移轉項目說明如下。

(一)從納稅人對消費者的移轉(Transfer to Consumer from Taxpayer, TCT)

TCT 為政府基於補償消費者,因支持生產者的政策,而必須面對較高的農產 品價格,所做的預算給付。如對食品加工業者(初級農產品消費者)因價格支持措施 造成的高原料價格的補償。

(32)

(二)從消費者對生產者的移轉(Transfer to Producer from Consumer, TPC)

TPC 為消費者因支持生產者的政策,而必須面對較高的農產品價格,所造成 由消費者對生產者的移轉。

(三)其他來自消費者的移轉(Other Transfer form Consumer, OTC)

OTC 為消費者因為面對較高的農產品價格,而造成對政府或進口商之移轉。

(四)超額飼料成本(Excess Feed Cost, EFC)

EFC 係指畜產業者所使用飼料,若是以受政策干預的穀物所製成的情況下,

其中所包含對穀物支持的額外成本。

上述四類 CSE 所包涵的移轉項目中,TPC 與 OTC 皆因為生產者支持措施所造 成價格移轉,可合稱為從消費者來的價格移轉(Price Transfers from Consumers, PTC);對生產者的補貼,就相當於減少對消費者的移轉,即隱含對消費者課稅。

二、CSE 之相關指標

(一)消費者支持估計量百分比(Percentage Consumer Support Estimate, %CSE) %CSE 為 CSE 與扣除來自納稅人對消費者移轉後的農產品消費支出之比例,

代表消費者的消費支出中,有多少百分比是來自於政府的支持措施。

(二)單一產品消費者移轉(Consumer Single Commodity Transfers, CSCT)與單一產品 消費者移轉百分比(Percentage Consumer Single Commodity Transfers, %CSCT) CSCT 與%CSCT 分別與 CSE 以及%CSE 之定義類似,但衡量範圍有所不同,

僅估計政府對單一產品消費者實施之支持措施。

(33)

(三)消費者名目支持係數(Consumer Nominal Assistance Coefficient, cNAC)與消費 者名目保護係數(Consumer Nominal Protection Coefficient, cNPC)

cNAC為消費者總農產品消費支出,其產地價格與邊境價格之價值的比值,代 表消費者因政府政策之干預,而從納稅人得到的支持程度;當cNAC等於1時,代 表消費者沒有從納稅人得到任何移轉支持。cNPC為消費者所面對之平均產品價格 與邊境價格之比值,代表產品價格受到政策干預之程度;當cNPC等於1時,代表該 產品的消費者沒有受到任何在產品價格上的保護。

第三節 政府一般服務支持估計量(GSSE)

GSSE 為對提供給農業生產者一般服務移轉毛額之年度貨幣價值,包括研究、

發展、訓練、檢驗、運銷與促銷等;這些相關的政策支持措施,與其農業特性、

目標、以及對生產、所得與消費上的影響無關。需要納入 GSSE 計算的政策措施,

主要為對「全體農民」的支持措施,根據其提供的服務特性分成七個類別,分別 說明如下:

H. 研究與發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包含給與農業相關的科技、生產方法等 研究相關組織的預算給付,這些組織包括國家、私人研究機構與大學等。

I. 農業教育(Agricultural schools):包含政府專門提供給農業部門的教育及訓練基金 之預算給付。

J. 檢驗服務(Inspection Services):包括對食品安全、動物健康與農業投入管理機構 之預算給付。

K. 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包括對於郊外與農業生產有關的建設支出之預算給 付。

L. 運銷與促銷(Marketing and Promotion):包括政府對於農產運銷與促銷發展等公 共投資之預算給付。

M. 公共儲糧(Public stockholding):包括政府對於農產品儲存、處理與折舊之預算 給付。

N. 其他服務(Miscellaneous):無法分類至上述六種分類的一般性服務之預算給付。

(34)

GSSE 支持水準,即政府為了執行上述各類政策措施,所需之花費預算。由於 GSSE 移轉並非是直接給予個別生產者或消費者,通常並非現金形式的給付,因此 GSSE 與 PSE、CSE 不同,不會直接反應在農家收入或消費支出上,但長期可能會 對農業生產或消費上造成影響。

第四節 總和支持估計量(TSE)

TSE為所有從納稅人與消費者,因政策措施而對農業造成之支持移轉毛額的年 度貨幣價值,與該農業措施之特性、目標、以及對生產、所得與消費上的影響無 關;而由TSE另外衍生出兩個指標,說明如下。

ㄧ、總和支持估計量百分比(Percentage Total Support Estimate, %TSE)

%TSE 為 TSE 佔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比例,可反映出 政府對於農業支持所付出的努力程度。

二、政府一般服務支持估計量百分比(Percentage General Services Support Estimate,

%GSSE)

%GSSE 為 GSSE 佔 TSE 的比例,代表農業總支持於一般性服務的比例有多少。

上述各類 OECD 農業支持指標,依其指標之性質,可分為貨幣指標、百分比 指標以及名目指標等不同類型,整理如表 3-2 所示。

(35)

表 3-2 OECD 農業支持指標

指標類型 指標 英文名稱 中文譯名 指摽定義 指摽經濟意涵

生產者支持指標

PSE

Producer Support

Estimate 生產者支持估計量

因農業支持措施的實施,造成從消費者與納稅人對農 業生產者產生的年度移轉之貨幣價值,而無論該政策 本質、目的以及對農民的生產或收入的影響為何;其 衡量的基準為農產品之產地階層。

PSE 代表因農業支持政策之實施,生產者 可以因而增加的收入價值;也可視為政府 對於生產者所進行之支持水準。

PSCT

Producer Single

Commodity Transfers 生產者單一產品移轉 同 PSE,但衡量範圍僅限單一目標產品之生產者。 同 PSE,但衡量範圍僅限單一目標產品之 生產者。

SCT

Single Commodity

Transfers 個別產品移轉 SCT 為因單一產品之相關政策措施,造成由消費者與

納稅人對生產者產生的年度移轉毛額之貨幣價值。

政府對於單一產品別生產者所進行之支 持水準。

GCT

Group Commodity

Transfers 產品群組移轉

GCT 為生產者因特定產品群組的相關政策措施,造成 由消費者與納稅人對生產者產生的年度移轉毛額之貨 幣價值。

政府對於產品群組別生產者所進行之支 持水準。

ACT

All Commodity

Transfers 所有產品移轉 ACT 為對所有生產者施行之政策措施,造成由消費者

與納稅人對生產者產生的年度移轉毛額之貨幣價值。

政府對於所有產品生產者所進行之支持 水準。

貨幣 指標

OTC

Other Transfer form Consumer

其他來自消費者的移

OTP 為其他因政策措施,造成由消費者與納稅人到生 產者的年度移轉毛額之貨幣價值。

其他政府對於生產者所進行之支持水準 (無法歸類於 SCT、GCT 與 ACT 者)。

%PSE

Percentage Producer Support Estimate

生產者支持估計量百 分比

%PSE 為 PSE 除以農民收入毛額之百分比。 農民收入中有多少比例來自於政府各項

支持措施。

百分比 指標

%PSCT

Producer Percentage Single Commodity Transfers

生產者單一產品移轉 百分比

%PSCT 為該目標產品之 PSCT 除以農民收入毛額之百 分比。

同%PSE,但衡量範圍僅限單一目標產品 之生產者

pNAC

Producer Nominal

Assistant Coefficient 生產者名目支持係數 pNAC 為包含支持效果之農民收入毛額,與以邊境價 格衡量之農民收入毛額之比值。

生產者因政府政策的干預,而能從消費者 與納稅人得到之移轉程度。

名目

指標

pNPC

Producer Nominal

Protection Coefficient 生產者名目保護係數 生產者於產地階層所面對的平均價格與邊境價格間之 比值。

代表產品價格受到政策干預之程度。

24

數據

圖 7-4  日本總和支持組成之轉變.............................................................................151  圖 7-5  韓國總和支持組成之轉變.............................................................................152  圖 7-6  OECD 歷年總和支持組成....................................
表 3-1  PSE 政策類別之分類方法與內容說明  PSE類別  內容說明  A.  以產品產出為基準的支持    A.1.  市場價格支持(MPS)    A.2.  以產出為基準的給付  A.1
表 3-2  OECD 農業支持指標
圖 3-1  1999 年版 OECD 支持指標之架構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 content teachers need to support support the learning of those parts of language knowledge that students are missing and that may be preventing them mastering the

 Summer tasks  To update and save the information of students with SEN and ALAs through SEMIS including results from LAMK and school examination, and plan for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ε-insensitive loss function, ε-smooth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moothing Newton algorithm..

Other Support Services (e.g. Health Talk) Other Support Services (e.g. Health Talk) Other Support Services

1) The student is desperate for sympathy and concern. 2) The student is not interested in attending the lesson. Tell the students to rest and hold it until class ends.

Contact information of NGOs or school services that provide mental health support. News articles/video clips relating to th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extra type parameters, and the types to which they are associated, is established by parameteriz- ing the interfaces (Java generics, C#, and Eiffel)

Predict daily maximal load of January 1999 A time series prediction problem..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