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學習中 — 歷史科學習檔案的內容建構(二)
歷史科學習檔案除了應用「學習日記」、各種「學習單」、「考 卷」,以培養學生尋找問題的能力、引發學習的動機、拓展歷史的相關 知識,進而融入語文、數理邏輯、視覺空間、身體動作、音樂、人際、
內省與自然觀察等智慧外,尚可利用「學習作業」與「學習作品」等內 容,達成教學目標。以下即根據歷史科學習檔案的「學習作業」與「學 習作品」等內容逐項分析說明。
第一節 學習作業
學習作業以「歷史科課堂筆記」為主,筆者事先將各單元的教材內 容大綱逐一分列,並整理相關的課外補充知識,編輯成「歷史科課堂筆 記」。藉由學生在課堂中實際謄寫內容大綱的教學活動,達到課前預習 的效果。
有關「課堂筆記」的實踐過程,分項說明如下:
壹、教學目標
1.達到課前預習的效果 2.教師系統地講述教學內容 3.學生課後複習教學重點
貳、教材內容
1.社會課本第一冊單元十一、十二、十三、十四 2.歷史科課堂筆記
參、教學活動
「歷史科課堂筆記」的教學活動,筆者試從兩方面作說明:
教學活動的進行方面,每一堂歷史課教學前,歷史小老師將教材內容 大綱寫在黑板上,其餘同學利用 10 分鐘書寫大綱於課堂筆記,並預習今
天的教學內容。進入教學主題後,老師以教材內容大綱為基礎,進行重點 式的補充說明,利用軼事、傳說、圖畫、即興表演、學習單、時事聯想、
影片、歌曲…配合口頭講述教學單元的重點,引起學生的動機,啟發學生 的多元學習與智能。當教師完成教學後,學生也同時完成課堂筆記的重點 補充。
在課堂筆記的內容方面,以人物(who)、事件(what)、時間
(when)、空間(where)、原因(why)與過程(how)六個指標,歸納 整理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列出重點綱要,如圖七所示。學生透過課堂筆記 與教學補充資料,輔以社會科學的基本知識,完成階段學習。
圖七 歷史科課堂筆記(以荷蘭對臺灣的統治為例)
荷蘭對臺灣的統治 一、時間:
二、地點:
(一)大員 (二)赤崁:
三、宗教:
四、經濟:
(一)臺灣進入世界貿易體系 1、東印度公司的成立:
2、貿易對象:
3、出口商品:
4、稅收:
(二)開啟以商品經濟為導向的農業發展 1、引進新作物
2、提高生產效率 3、土地的管理開發 五、漢人的反抗:
(一)人物:
(二)原因:
(三)結果: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整理歸納
肆、教學成果
在筆者授課前,學生將本單元的重點大綱書寫在課堂筆記,有助於 掌握教學前的先備知識,達到課前預習的效果。之後,筆者再以課堂筆 記的重點大綱為基礎,有系統地講述教學內容,進行教材的歸納、整理 與分析。課後,學生精讀課堂筆記的重點,瀏覽社會課本的內容,再次 複習教學重點。圖八是學生完成的歷史科課堂筆記。
圖八 歷史科課堂筆記(學生作品)
歷史科學習檔案的「課堂筆記」,是筆者歸納整理的教學重點,學 生在書寫教學重點時,透過書寫的過程,將課本內的文字資料慢慢刻記 於腦海中,最後結合課堂筆記的重點與課程內容,完成階段學習。以下 是學生藉由「課堂筆記」進行歷史課程學習的回應:
103 維雅:我覺得對我學習歷史幫助最大的是課堂筆記.因為以前的老師 都是直接發一張紙.讓我們回家看.這次都是自己寫的.印象 比較深刻.
101 宏偉:我覺得對我學習歷史幫助最大的是課堂筆記.因為課本的內容 比較不能整合起來.但是老師的『秘集』真是寶典ㄚ!能讓我 學到的一一串聯起來.而且很清楚就明白了.
101 欣宜:我覺得對我學習歷史幫助最大的是課堂筆記.因為可以讓我抓 住重點.不會讓我不知道要讀哪.
101 超暉:我覺得對我學習歷史幫助最大的是課堂筆記.因為上課時小老 師先在黑板上抄重點.老師來上課時一邊講課一邊補充重點.
讓我們加深印象.
103 仲葳:我覺得對我學習歷史幫助最大的是課堂筆記.因為課本的內容 經過老師的整理.只要看筆記就可以一目了然.
104 坤霖:我覺得對我學習歷史幫助最大的是課堂筆記.因為裡面重點很 多.也很豐富.對考試很有用.
104 皎蕙:我覺得對我學習歷史幫助最大的是課堂筆記.因為在上課時不 會的問題可由筆記去找答案.回家也可以做複習.
105 志勇:我覺得對我學習歷史幫助最大的是課堂筆記.因為它是最好 的複習工具.
108 旻芳:我覺得對我學習歷史幫助最大的是課堂筆記.因為課本太多字 了.直接從筆記找重點.再去看課本.非常方便
101 棋玲:給老師的話~老師很會找重點ㄝ!我覺得這樣讀書壓力較為減 輕.更好讀書.
101 苡萱:給老師的話~你的筆記真的做的很好.重點幾乎都在裡面.
108 婉琳:給老師的話~老師抄的歷史筆記非常仔細.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不會忘記.
從上列學生的反應,得知「歷史科課堂筆記」,一方面使教師針對 教學內容有條理、系統地進行講述、說明與延伸;另一方面也協助學生
課前預習上課內容、課後複習教學重點,建立清楚完整的歷史知識。
今將「歷史科課堂筆記」在學習檔案的教學實驗情形,歸納整理其 教學目標、教材內容、教學活動、實施時間、以及教學成果,如表十五 所示。
表十五 歷史科課堂筆記
歷史科課堂筆記
教學目標 教材內容 教學活動 時間 教學成果
達到課前預習的效果 1.社會課本 2.課堂筆記
學生書寫教材 內容大綱
10 分
學生具有教學內容的先 備知識
教師系統地講述教學 內容
1.社會課本 2.課堂筆記
歸納、整理與 分析教學內容
35 分
學生容易掌握本單元的 教學重點
學生課後複習教學重 點
1.社會課本 2.課堂筆記
以課堂筆記為 主,並參考課 本內容
課後 時間
學生完成學習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設計
伍、教學檢討
「歷史科課堂筆記」引導教師有系統地講述教學重點,並協助學生 完成課後複習的工作。藉由學生的作品,檢討此階段活動,簡述如下:
一、學生的反應
「歷史科課堂筆記」是學生學習歷史的最佳助手。學生的反應可分 成兩方面做說明:
(一)喜歡
1. 比較能抓到重點
*因為可以讓我抓住重點,不會讓我不知道要讀哪。
*因為我覺得老師幫我們把重點整理的好好的,我們不用再自己去找
重點。
*筆記上有許多重點,而且配合課本,一定很容易了解。
*可以讓我知道這個單元主要在說什麼,也可以讓我知道重點在哪 裡。
2.課後複習教學重點
*老師幫我們把重點整理起來,讀起來比較輕鬆。
*老師將重點都放在筆記,回家複習時較方便。
*因為課本太多字了,直接從筆記找重點,再去看課本,非常方便。
3.加深教材印象
*上課時小老師先在黑板上抄筆記,老師來上課時一邊講課、一邊補 上重點,讓我們加深印象。
*上課時不會的問題可由筆記去找答案,回家也可以做複習。
*課堂上的內容聽不太懂時,就可以看筆記,讓自己加深印象。
*上課老師會解說,而且是自己寫的又可以加深記憶。
(二)不喜歡 1.懶得寫筆記
*字要寫很多。
*精神不佳。
2.不想寫筆記
*自己寫字太慢。
*字很醜。
二、改善之道
學生不喜歡寫課堂筆記的原因,除了惰性之外,據查還包括:
1.要寫很多字。
2.跟不上老師的教學進度。
3.字跡太醜。
認為要寫很多字或跟不上老師教學進度的學生,據查可能是寫字速 度太慢,無法跟上老師的教學步伐,因此產生挫折感。筆者的建議是:
課堂筆記的內容隨著教材多寡而有所增減,約計 250∼300 字。以每 堂課實際教學時間(約 25~30 分鐘)而言,一邊寫筆記、一邊聽課,部
分學生難免會跟不上教學進度或來不及寫筆記。因此,筆者建議學生:
上課時以聽取教師授課內容為主,再輔以課堂筆記的謄寫,並利用下課 時間完成課堂筆記的內容。
覺得自己字跡太醜的學生,筆者的建議是:
字體的美醜不宜列入課堂筆記的評分標準。筆者在進行課堂筆記評 分時,只要求字跡要整齊、內容要完整、無缺漏或錯別字…即可。因 此,字跡太醜並不會影響課堂筆記的成績,也不應成為不寫筆記的藉 口。
陸、筆者的話
第一堂歷史課教學時,提醒學生歷史科授課方式是以課堂筆記的大 綱為基礎,配合教師口頭講述教學單元的重點,完成階段學習。筆者的
〈教學日誌〉記載: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堂歷史課,當我說明歷史科授課方式與注意事項 後,學生好像還一知半解的樣子,有些甚至露出緊張、恐懼的神情。
他們可能認為我一定是個難纏的老師,作業一大堆、上課要求多、
還要寫課堂筆記…。唉!歷史課真是難熬。
91/9/3
今天是進行課堂筆記教學的第一次歷史課,我發現 1/3 的同學來不 及寫完筆記,我想這些國一新生的寫字速度仍需要加強,因此叮嚀他們 利用下課時間完成課堂筆記的內容。
91/9/13
第一次實施課間評量後,多數學生成績並不理想,學生反應:「他 們看了筆記和課文,為何得不到好成績?」我發現原來是讀書方法不正 確,學生看了筆記和課文後,卻沒將教材重點和大要記起來,只是以走 馬看花式的看完一遍,當然成績不理想。
我建議學生:正確的讀書方法是將筆記的大要和重點記在心裡,之 後回想一次重要事件的發生原因、經過、或始末,再看課文內容,才會
瞭解本單元的要點。
91/9/19
此外,筆者建議:最好全班統一購買相同格式的作業簿作為課堂筆 記,可以易於歷史小老師收齊整理,並減少教師批閱時的不便。
實施課堂筆記教學的幾堂課後,學生漸漸習慣筆者的授課方式,也 能利用課堂筆記理解教材內容的大要與重點,進行課後複習教學重點的 工作,甚至認為「課堂筆記」是輔助歷史學習的最佳工具之一。
第二節 學習作品
學習作品是指學生完成一個階段的學習後,依照他本身具有的能力 與後天學得的知識,發揮自我潛能,運用語文、視覺、邏輯、思考、訪 談、自省、觀察…等能力,展現自我學習的歷程與成果。
歷史科學習檔案的學習作品包含:「個人基本檔案」、「讀書心得 感想」、「口述歷史」、「參觀考察」等四種。學習作品的製作以段考 時間為階段,第一次段考前製作「個人基本檔案」;第二次段考前完成
「讀書心得感想」;第三次段考前編輯「口述歷史」;寒假時完成「參 觀考察」。
學習作品的評分方式,分成「量」的評量與「質」的評量兩方面,
就量的評量而言,將作品內容分成數個等級,以量化分數(1-5 分)來 評定學習作品的表現程度;就質的評量而言,筆者與同學針對學習作品 內容提出建議或批評,並以文字敘述說明學生的學習表現。
學習作品的製作,需參考筆者事前的作品說明,並完成作品內容的 每一個細目。學習作品繳交前,需將作品內容與封面裝訂整齊,封面標 示作品主題、班級、姓名、座號、教師評語、同學建議,最後黏貼上該 作品的評分標準,如圖九所示。
圖九 學習作品的封面
主 題
評 分 標 準 黏 貼 處
教 師 評 語 同 學 建 議
姓名:
班級: 年 班 座號: 號
以下是各階段學習作品內容說明:
壹、個人基本檔案
建立歷史科學習檔案的最基本工作就是製作「個人基本檔案」。
「個人基本檔案」是檔案主人的自我介紹,除了介紹個人基本資料、家 中成員、求學過程、生活上的點點滴滴之外,再進行歷史人物的認識與 原住民的角色扮演。
有關建立「個人基本檔案」的實踐過程,分項說明如下:
一、教學目標
1.對檔案主人有基本的認識 2.製作主題式的個人年表 3.正確地認識歷史人物
4.培養族群的同理心與認同感
二、教材內容
1.社會課本第一冊單元十一 〈古早的臺灣人〉
2.成長過程的生活照片
三、教學活動
歷史科學習檔案的首次學習作品是「個人基本檔案」的製作(以下 稱為學習作品一)。「個人基本檔案」除了是個人的自我介紹之外,更 應將學習作品融入歷史教學的情境中。「個人基本檔案」的製作方式從 幾個層面做說明:
以學習階段而言,「個人基本檔案」是第一次段考前的學習作品,
配合單元十一 〈古早的臺灣人〉教學單元,除了介紹個人基本資料、
家中成員、求學過程、生活上的點點滴滴之外,再進行原住民的角色扮 演。學生從課文內容出發,把自己當成是原住民,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感 受原住民的文化與生活。
以檔案主人而言,學生甫上國中一年級,在國小時曾接受社會科的 薰陶,但並不清楚歷史這門科目是什麼!對歷史人物只有粗略的認識,
歷史知識來源有些從國小課本、課外閱讀、電視劇、故事書,甚至來自 武俠小說、漫畫、電玩…等,學生知道曾經有這個歷史人物,但並不清 楚或無法說明他們在歷史的地位、特色與影響。藉由學習作品一 「個 人基本檔案」,學生舉例、介紹古今中外的歷史人物,使筆者得以調整 歷史教學的方式,並協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歷史知識。
以檔案製作而言,「個人基本檔案」的內容需包含:
1、個人基本資料:
檔案主人做簡單的自我介紹,如年齡、性別、身高、嗜好、興趣、
願望、對自己的期許、我對歷史的認識、我如何學歷史、我看過的歷史 書籍、我喜歡(不喜歡)歷史的原因…等,請同學最少列出 10 項。
2、成長點滴:
檔案主人對自己的成長過程做簡單的說明,將成長階段分為出生、
入學前、幼稚園、國小四部分,需附上該階段的生活照片與簡單說明,
並將自己成長過程中所發生的點點滴滴如:優良的事蹟、學習的經歷、
讀過的學校、不為人知的故事、奇怪的童年遭遇、最光榮的事、印象最 深刻的事…以時間順序做成主題式的個人年表1。
3、我對歷史人物的認識:
古今中外歷史人物皆可舉例,說明他們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原因或特 殊事蹟,並註明資訊管道來源與得知的時間,如:書籍,需註明書名與 閱讀的時間。
4、角色扮演 — 如果我是原住民
參考單元十一 〈古早的臺灣人〉教材內容,以課文中提到原住民 的社會組織與風俗祭儀為中心架構,請學生想一想:如果我是原住民 (身為原住民),對現今原住民文化、祭典、風俗習慣、信仰…的保存與 發揚,有何建議?提出自己的主張或看法?
今將發給學生的學習作品一 「個人基本檔案」的製作說明,整理 如表十六。
1 王淑慧,〈美麗的剪貼簿—社會科檔案評量〉,《測驗與輔導》,第 160 期,民國 八十九年,頁 3360-3362。
表十六 學習作品一 個人基本檔案的製作(作品說明)
學習作品一 個人基本檔案
一、 注意事項:
(一)將學習作品的內容與封面裝訂整齊。
(二)學習作品以 A4 紙張編打或謄寫,最多 5 張,字體 14。
二、作品內容:
(一)個人基本資料:
年齡、身高、性別、嗜好、興趣、期望、對自己的期許、我對歷史的 認識、我如何學歷史、我看過的歷史書籍、我喜歡(不喜歡)歷史的 原因…等…(最少列出 10 項)。
(二)成長點滴:
1.分成四階段:
出生、入學前、幼稚園、國小。
2.附上生活照片:
簡單說明敘述照片拍攝的時間、地點、原因、過程、與意義。
3.製作個人年表:
舉例自己成長過程中所發生的優良的事蹟、學習的經歷、讀過的學 校、不為人知的故事、奇怪的童年遭遇、最光榮的事、印象最深刻的 事 …以時間順序做成主題式的個人年表。
(三)我對歷史人物的認識:
1.舉例十位古今中外的歷史人物。
2.說明他們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原因或特殊事蹟。
3.註明資訊管道、來源與得知的時間,
ex:書籍,《吳姊姊說歷史故事》,國小三年級。
電視, 『康熙帝國』,國中一年級。
(四)角色扮演 — 如果我是原住民:
如果我是原住民(身為原住民),對現今原住民文化、祭典、風俗習 慣、信仰…的保存與發揚,有何建議?提出自己的主張或看法?
第一頁
三、評分標準:
學習作品一 個人基本檔案
作品內容 評 分 標 準
個人基本 資料
5 分:自我介紹內容詳細、豐富、有創意 4 分:自我介紹內容完整
3 分:僅列出 8-10 項資料 2 分:僅列出 4-7 項資料 1 分:僅列出 1-3 項資料
成長點滴 5 分:生活照片與個人年表完整展現成長過程的點點滴滴 4 分:生活照片與個人年表簡單展現成長過程的點點滴滴,但不 完整
3 分:生活照片完整展現成長過程的點點滴滴,未附個人年表 2 分:附上生活照片且有簡單說明,未附個人年表
1 分:僅附上生活照片,但未有說明或未附個人年表 我對歷史人
物的認識
5 分:對歷史人物的事蹟、印象深刻的原因與資訊來源詳細敘述 4 分:對歷史人物的事蹟、印象深刻的原因與資訊來源簡單說明 3 分:對歷史人物的介紹說明簡略
2 分:僅列出歷史人物與資訊來源,但事蹟說明不完整 1 分:僅列出歷史人物
角色扮演 5 分:文字敘述詳細,且有創意 4 分:文字敘述完整
3 分:文字敘述點到為止 2 分:文字敘述不夠充實 1 分:回答錯誤或敷衍作答
**學習作品的製作請參考評分標準** 總分
第二頁
資料來源:筆者參考王淑慧〈美麗的剪貼簿—社會科檔案評量〉(頁 3360-3362)設計而成
四、教學成果
「個人基本檔案」的內容包含個人基本資料、成長點滴、我對歷史 人物的認識、角色扮演四部分。
個人基本資料,是個人基本檔案中學生表現最好、內容說明最充足 的部分,除了提到年齡、性別、身高、嗜好、興趣、願望、對自己的期 許、我對歷史的認識、我如何學歷史、我看過的歷史書籍、我喜歡(不 喜歡)歷史的原因…等,有些同學甚至提到自己的綽號、未來夢想、專 長、最棒的回憶、最渴望的事、我的未來志願、期望的基本學力測驗分 數、我必須讀歷史的原因…等,都非常具有創意,也看出學生的潛力無 窮、志向遠大。
成長點滴,以成長過程中的生活照片、優良的事蹟、學習過程、讀 過的學校、不為人知的故事、奇怪的童年遭遇、最光榮的事、印象最深 刻的事…為橫軸,以時間、事件、學習過程、或成長階段為縱軸,交叉 相應做成一份主題式的個人年表。圖十即是學生以自身成長過程為主題 製作成的個人年表實例,從回顧與反省個人的成長歷程中,學習時間意 識與概念圖像的統整能力,進而掌握、理解歷史事件的時間概念。
圖十 個人年表(學生作品)
我對歷史人物的認識,由學生獨立思考、自由發揮、想想古今中外 的著名人物。針對學生所舉例的歷史人物做以下的說明:
人物資訊方面,學生列出的歷史人物大多是眾所皆知、耳熟能響的 知名人物,他們可能是某方面的優秀傑出人才、行為足以為後世學習 者、國家的建立者、為國犧牲生命者、亂世的梟雄、孝行的楷模…等。
資訊管道方面,藉由書籍、電視劇、小說、漫畫、電玩、長輩、同 學…等管道,得知歷史人物的特殊事蹟。從學生舉例的歷史人物中,資 訊管道來源繁多(如表十七),如:書籍方面,以國小課本、課外讀 物、偉人傳記、文學作品、武俠小說、歷史漫畫或百科全書為主要管 道;電視方面,包含電視劇、錄影帶、VCD、電影、廣播劇等影視媒 體;電玩方面,如三國志、隋唐英雄傳、三國趙雲傳、世紀帝國…等電 玩遊戲軟體;長輩方面,包含家人、老師、親戚、或鄰居曾說過的歷史 人物故事;基本常識則以成長過程中慢慢熟知的歷史人物為主。
表十七 國一新生的歷史人物資訊來源
資訊管道 管 道 來 源 歷 史 人 物 書籍 國小課本、課外讀物、偉人傳記、
文學作品、百科全書
李白、杜甫、王維、鄭成功、
居里夫人、貝多芬、林肯、華盛頓 電視 電視劇、錄影帶、VCD、電影、
廣播劇
黃飛鴻、聖女貞德、康熙、雍正、
乾隆、廖添丁、武則天
小說 武俠小說 朱元璋、楊門女將、成吉思汗、
戚繼光、唐太宗、玄奘、趙匡胤
漫畫 主題式的歷史漫畫 馬可波羅、埃及豔后、西遊記、
三國志系列人物
電玩
三國志、隋唐英雄傳、
三國趙雲傳、世紀帝國
張飛、趙雲、曹操、關公、劉備、
呂布、馬超、周瑜、諸葛亮、
孫權、孫策
長輩告知 家人、老師、親戚、鄰居 岳飛、愛因斯坦、楊貴妃、孔子、
孟子、華盛頓、阿姆斯壯 基本常識 成長過程中慢慢熟知的歷史人物 國父、蔣公、耶穌、南丁格爾
資料來源:高雄市翠屏國中小(國中部)一年級新生
從學生的作品統計分析,透過書籍獲得歷史人物的相關資訊最多,
佔 38.3%,其次是電玩 16.7%、長輩說的 16.5%、基本常識 14.3%、電視 11.7%、網路 9.3%、漫畫 1.9%、小說 1.3%等;若以資訊的類別而言,書 籍、小說、漫畫等文字敘述類佔了 41.5%,電視、網路、電玩等影視媒 體類佔了 37.7%,其他則是長輩說的與基本常識佔了 30.8%。從表十八 顯示,書籍仍然是學生得到歷史知識的基本管道,令人憂心的是電視和 電玩也成為得到歷史知識的管道之一,學生從中獲知的歷史資料是否正 確令人擔憂。
表十八 獲得歷史人物的資訊管道
國一新生獲得歷史人物的資訊管道
38.3%
11.7%
1.3% 1.9%
16.7%
9.3% 16.5% 14.3%
書 籍 電 視 小 說 漫 畫 電 玩 網 路 長 輩 說 的 基 本 常 識
取樣來自高雄市翠屏國中小(國中部)
以類別分析統計 獲得歷史人物的資訊管道
影視媒體 37.7%
其他 30.8% 文字敘述
41.5%
由於學生能提供的歷史人物資料來源有限,筆者以書籍、電視劇、
小說、漫畫、電玩、長輩、同學…等資訊管道所進行的分類,難免粗枝 大葉、有欠精緻。例如:資訊管道的「書籍」一項,學生得知歷史人物 的來源有國小課本、課外讀物、偉人傳記、文學作品、武俠小說、歷史 漫畫、或百科全書等,但在目前的教育現況與升學考量下,國中生從書 籍得知的歷史人物中,「教科書」理應佔有相當數量,甚至比偉人傳 記、文學作品、武俠小說、歷史漫畫或百科全書等課外讀物為多。因 此,上述的分析統計,僅能提供大概的參考數據。不過,上述的分析統 計,已顯示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都是學生得到歷史知識的管道之一,可 知歷史知識不僅學校要教,家長和社會的環境也影響學生的歷史知識建 構。
角色扮演,筆者以第一次段考的教學內容—單元十一 〈古早的臺 灣人〉為主題,讓學生想想,如果自己是原住民(身為原住民),最想 要做什麼事?該如何做才能傳承族群的文化?如何保存與發揚自己族群 的特色?以下是學生進行原住民角色扮演的回應:
101 富麒:我會把原住民的傳統風俗、文化傳出去.讓全世界的人都知 道.還有多了解原住民的歷史與遺跡.和服裝的造型.祭典的 過程.雖然原住民的祭典禁忌很多.可是這樣也能顯示原住民 祭典的莊嚴與特色.以前原住民的文化都一直沒被重視.直到 這幾年才開始重視到原住民文化傳統的重要.
106 侑庭:如果我是原住民~我要好好的保護我身邊或山林的一草一木 和所有附近的主靈.不隨便殺害.除非為了填飽肚子.
為了傳承自己的文化.我會想辦法設立一間原住民文化保留 區.好好保留我們的文化.供人們觀賞
108 佳慧:如果我身為原住民~我想保護自己的文化、村莊,教導自己 的小孩.我會利用一些慶典、祭典來傳承文化.讓觀光客看我 們的表演.讓他們知道原住民的文化.
106 詩婷:如果我是原住民~我會利用網路來傳播我的文化.如:電子 報、網頁.利用電子報寄發給每一個人;或是以祭典、原住 民生活的地方.如:村莊、山、林..做成網頁.還有把自己生 活的村莊開發為觀光地區.都市的人們可以利用假日體驗原 住民的生活.
105 晉瑋:如果我是原住民我會把自己的文化發展.或許我會設立民族文 化村.然後定期的舉辦舞蹈.及音樂會。定期參觀觀摩其他原 住民的住處.一方面可讓其他原住民知道我們的文化.另一方 面可了解對方的文化.並且接納對方的文化.使自己的文化更 加多元化.且任何原住民都有不同的文化祭典.風俗習慣.信 仰等.都有不同的意義.所以我們要以虔誠的心態去看待它並 且認識他們的文化.
108 思閔:如果我自己就是原住民的話.我希望我能多多了解自己祖先的 事.例如:我們自己族內特有的文化特色.各種禁忌、民間的 小故事等等.我覺得這些方式都可以幫助我們.對自己族群的 認識!而且像是歌謠、故事祭典等等.也都算是傳承文化的 方式.或是將我們的文化.融入生活裡.這樣子也會不知不覺
將我們的文化傳承下去.
108 明弘:如果我是原住民的話.我最想要天天在山上打獵.晚上聚在一 起喝酒跳舞.而且我要想辦法.將原住民族人特有的文化.舞 蹈.打獵技巧.製酒方法.傳到世界各地.使大家都能認同原住 民的文化以及傳統.不要再讓更多人瞧不起原住民.我覺得原 住民的文化.有許多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但是也有少數不太好 的文化.我們不太應該去學習.至於祭典方面.我個人則認為 原住民族中的巫師很酷.特別是巫師在施法的時候.更是帥到 不行.原住民也有非常非常多的好處的.如:他們有一副好歌 喉.敏捷的身手.強壯的身體.當然也不能忘了打獵的技巧.所 以我不太希望其他人去侵犯原住民們的生活空間.讓原住民 在大自然好好的生活下去.
108 以諾:如果我身為原住民.那麼我要好好把握上天給我的好歌喉.像 張惠妹一樣.讓大家知道原住民的歌聲一級棒.或者像高金素 梅一樣.當立法委員為原住民爭取福利.為了要傳承原住民的 文化.要常舉辦一些慶典活動.要請各界人士來參加.把原住 民的文化推廣到各地去.在各地觀光景點設立原住民文物館.
把原住民文化的特色.詳細得介紹給參觀的遊客.
106 昱增:如果我是原住民.我要把所有原住民的文化傳給下一代.並將 原住民的語言、歌曲編成一片 CD.外銷到全世界.讓全世界可 以了解原住民的文化舞蹈.我也要成立原住民的博物館.可以 讓人欣賞、參觀.
105 憶雯:1.我會想要告訴我身邊的所有人.說我們族群的祭典和文化.而 且會把好玩有趣的通通說出來.還要解釋給大家聽.要每一 個人都知道我們的特色.也要找時間把他們帶到族裡參觀一 下啦!!
2.上網看很多有關自己族群的資料.再把自己平常的生活方式 以及祭典上的種種.用電腦做成一則讓人覺得又充實又有趣 的網頁.這樣一定會有很多人看到的.現在網路發達.就不用 怕別人不看了.
3.我覺得他們的文化、祭典、風俗習慣...等.都是代表著自 己族群的特色.所以他們最需要的當然就是把這些事情都讓 人家知道ㄚ!我想一定有人還是不清楚的吧...把文化告訴
大家吧!
108 鄉玉:唉呀~我本身就是原住民了耶!目前最想儘快學會原住民語言.
因為以後可能會失傳甚至沒有人會了.至於文化嘛!大部份都 已漢化了.可能只剩一些高山族原住民會使用巫術來驅惡運及 治病.再加一點喲~阿嬤的媽媽以前還是個巫師呢!
從角色扮演的回應中,透過學習原住民的精神與文化,想想自己社 會義務與責任,進而提升社會的文化參與及族群的改造能力,達到學習 尊重與接納不同族群的特色,創造臺灣新文化。
今將「個人基本檔案」教學實驗,歸納整理其教學目標、教材內 容、教學活動、實施時間、以及教學成果,如表十九所示。
表十九 個人基本檔案的製作
個人基本檔案的製作(課餘時間)
教學目標 教材內容 教學活動 時間 教學成果 閱 讀 者 對 檔
案 主 人 有 基 本的認識
1.個人基本 資料 2.成長點滴
以自我介紹的方式說 明個人的基本資料
課 餘 時 間
1.讀者可進一步認識檔案 主人
2.透過作品,使教師更了 解學生的特色與才能 製 作 主 題 式
的個人年表
生活照片 以生活照片介紹個人 的成長過程,並製 作個人年表
課 餘 時 間
1.瞭解檔案主人的成長經 歷
2.透過作品,使教師更了 解學生的特色與才能 正 確 地 認 識
歷史人物
1.社會課本 2.介紹歷史
人物的相 關資料
舉列十位歷史人物,
並說明印象深刻的 原因與資料來源
課 餘 時 間
1.學生對歷史人物有更正 確的認知
2.培養正確的歷史知識
培 養 族 群 的 同 理 心 與 認 同感
1.社會課本 2.歷史相關
的書籍
以單元十一 〈古早 的臺灣人〉為主題,
進行角色扮演的活動
課 餘 時 間
1.提升社會的文化參與及 族群的改造能力 2.學習尊重與接納不同族
群的特色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設計
五、評分方式
「個人基本檔案」的內容製作主要分為四部分:個人基本資料、成 長點滴、我對歷史人物的認識以及角色扮演。今將學習作品一 「個人 基本檔案」的評分標準,歸納整理如表二十。
六、教學檢討
「個人基本檔案」是第一次段考前的學習作品,配合歷史教學單元 十一 〈古早的臺灣人〉活動,完成第一階段的學習。筆者藉由學生的 作品,檢討此階段活動,簡述如下:
(一)學生的反應
「個人基本檔案」是學生的第一個學習作品,也是歷史科學習檔案 主人的基本介紹。學生的反應可分成兩方面做說明:
1、喜歡
(1)讓同學更了解我
*可以讓老師了解我,拿出小時候的照片,也會回想起童年。
*可以讓別人了解我,也讓別人知道我的優缺點。
(2)更認識現在的自己
*可以回想自己的成長過程,也可以改變現在的自己。
*我能更了解自己,也找到很多小時候的照片。
(3)很簡單
*做自己的檔案比較簡單。
*比較好做,而且不用去找資料。
*去找以前的照片,發現我以前蠻可愛的。
(4)很滿意自己的作品 *這是我最認真的作品。
*很有趣而且我蠻喜歡寫個人資料,讓同學更認識我。
2、不喜歡
(1)沒有創意
*因為做過好幾次了,覺得不怎麼好玩。
*已經很了解的東西,還說一次很無聊。
表二十 學習作品一 個人基本檔案的評分標準
學習作品一 個人基本檔案 作品內容 評 分 標 準
個人基本資料 5 分:自我介紹內容詳細、豐富、有創意 4 分:自我介紹內容完整
3 分:僅列出 8-10 項資料 2 分:僅列出 4-7 項資料 1 分:僅列出 1-3 項資料
成長點滴 5 分:生活照片與個人年表完整展現成長過程的點點 滴滴
4 分:生活照片與個人年表簡單展現成長過程的點點 滴滴,但不完整
3 分:生活照片完整展現成長過程的點點滴滴,未附 個人年表
2 分:附上生活照片且有簡單說明,未附個人年表 1 分:僅附上生活照片,但未有說明或未附個人年表 我對歷史人物
的認識
5 分:對歷史人物的事蹟、印象深刻的原因與資訊來 源詳細敘述
4 分:對歷史人物的事蹟、印象深刻的原因與資訊來 源簡單說明
3 分:對歷史人物的介紹說明簡略
2 分:僅列出歷史人物與資訊來源,但事蹟說明不完 整
1 分:僅列出歷史人物
角色扮演 5 分:文字敘述詳細,且有創意 4 分:文字敘述完整
3 分:文字敘述點到為止 2 分:文字敘述不夠充實 1 分:回答錯誤或敷衍作答
**學習作品的製作請參考評分標準** 總分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設計
(2)公開自己的生活
*我不太喜歡被人家看到自己的照片。
*它讓我覺得很丟臉。
(3)太麻煩
*要把自己的小學或幼稚園的照片找一張來貼很不容易。
*要做的項目太多了。
(二)改善之道
學生反應不喜歡製作「個人基本檔案」,據查可能的原因是:
1.小學時已經做過很多次了。
2.不喜歡公開自己的照片。
3.很麻煩、又費時
小學時已經做過很多次的學生,訪談後得知原因是:學生在國小階 段曾建立學習檔案,也曾製作個人基本檔案。因此,筆者建議的改善之 道是:
雖然小學時已經做過很多次個人檔案,但是這一次的「個人基本檔 案」融入目前的教學主題,並進行個人年表的製作、我對歷史人物的認 識、原住民的角色扮演,與說明我對歷史的認識、我如何學歷史、我看 過的歷史書籍等問題,絕對和國小時所做的個人基本檔案不一樣。
因此,學生也可以找出國小時製作的個人檔案,針對內容不足的項 目進行補充與說明,既省時也省力。
不喜歡公開自己照片的學生,訪談後得知原因是:認為自己小時候 長得太醜或個性害羞、內向,不想讓其他人看到自己以前的照片。因 此,筆者建議的改善之道是:
如果學生不喜歡公開自己的照片或覺得很不好意思,可以在學習作 品封面註明照片不公開。他的學習作品只給教師批閱,不開放與同學分 享。
認為製作學習檔案很麻煩、又費時的學生,訪談後得知原因是:花 費很多時間製作作品,卻不得要領或作品品質不佳。因此,筆者建議的 改善之道是:
製作「個人基本檔案」內容項目共四個,依序是個人基本資料、成 長點滴、我對歷史人物的認識、角色扮演等,前兩項是個人的自我介 紹,後兩項是歷史學習的成果與情感發揮,因此的確需要時間和精神才 能完成的作品。
完成學習作品批改後,筆者挑出製作優良的學生作品,在課堂中傳 閱,並請檔案主人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與製作過程。課後,請歷史小老 師與同學協助、指導作品未完成的學生製作「個人基本檔案」。
此外,筆者規定學習作品最多只交 5 張,除了利用電腦打字之外,
也可以用手寫的方式進行製作,皆須兼顧整齊、美觀。但無論以哪一種 方式,請學生務必完成學習作品的製作。
七、筆者的話
九十一年九月的第三週,進行「個人基本檔案」的製作,筆者的
〈教學日誌〉記載:
「個人基本檔案」的製作是歷史科學習檔案最基本的工作,除了有 檔案主人的基本介紹之外,還融入歷史教材內容,進行歷史人物的認識 與原住民角色扮演,一方面讓老師、同學更了解檔案主人;另一方面,
培養檔案主人的歷史知識與觀念。
今天是我第一次在課堂上說明「個人基本檔案」的製作方式,學生 都會拿到一份學習作品的製作說明,以一個月時間完成作品內容的每一 個項目;此外學生還拿到一張學習作品的封面草稿,作品繳交時必須將 封面與作品內容裝訂整齊,交給歷史小老師即可。
91/9/16
筆者在九十一年十月的第二週收到的學生作品,以將近一個禮拜的 時間批改完所有的作品,當時的心情是:
嗚!累死人了!真痛苦呢!看到一袋袋的學生作品,逼得我趕緊加 快腳步進行評分。
我幾乎每天花費 3 個多小時批改約 60∼70 份的學習作品,費時又 耗力,除了批閱作品內容之外,還要幫忙修改一大堆的錯別字,簡直比 上課還累人。但是看到學生做這份作品的用心與辛苦,只好吞下心中的
痛苦與疲憊,繼續和未評分的作品打拼了。
91/10/12
九十一年十月十六日完成所有作品的批改,筆者的〈教學日誌〉記 載:
終於在我的生日當天完成所有作品的評分,真是一份超級大的生日 禮物!
在評分的過程中,我看到了學生製作「個人基本檔案」的用心、細 心、認真、誠懇、踏實…的態度,也看到學生的敷衍了事、隨隨便便、
胡亂瞎掰的態度,兩種學生作品簡直是天壤之別。
作品內容方面,個人基本資料是學生表現最好的部分,每個學生都 盡其可能地說明十項以上的個人資料,至於對歷史的認識、如何學歷史 等兩個問題,我發現大部分學生回答不出來,可能是因為在小學時只上 過社會課,沒有歷史課,因此對歷史仍然是一知半解。
成長點滴方面,很多學生貼了一堆相片,很可惜未加上詳細說明,
以致於我在批改時好像在欣賞照片一樣,無法確實地了解這位學生。此 外,學生需製作個人年表,有些學生將自己學習鋼琴、美語、游泳、電 腦…的經過做成年表,也有學生將自己從小到大印象最深刻的事或讀過 的學校做成年表。因此,以國一新生程度,所完成的個人年表製作,我 相當滿意。
歷史人物的介紹方面,我發現學生舉例的人物具有多樣性,但是錯 誤百出,如:寫錯歷史人物的名字,秦始皇寫成秦史皇、諸葛亮寫成豬 哥亮、李白寫成李百…,更慘的是有些字根本不會寫,只好寫注音;生 平事蹟搞錯了,如張飛,學生描述長的很黑、很會殺人、很愛生氣;或 受到電視、電玩的影響,寫出無中生有的人物與事件。
角色扮演方面,配合教材內容單元十一〈古早的臺灣人〉與學習單 一 「原住民報報」,學生大都了解原住民族的社會與生活。因此,在 進行原住民的角色扮演時非常成功,如學生提到:定期舉行舞蹈、音樂 會、設立原住民文物館、或製作原住民文化的網頁…,充分發揮了族群 的同理心與認同感,保存和發揚原住民的文化。
91/10/20
當學生拿到自己的學習作品後,筆者利用 10 分鐘進行檢討與建
議,除了讚許製作用心的作品之外,針對學生常犯的小缺失、歷史人物 的生平事蹟進行檢討,並請學生利用課後時間與同學分享自己的學習作 品與製作經驗。
筆者建議:當批閱完學習作品一 「個人基本檔案」後,將作品交 由各班導師閱讀與欣賞。在筆者的經驗中,導師們很喜歡學生的檔案內 容介紹,除了看到以前學生的照片之外,還可以更深入認識學生的家庭 與學習過程。
此外,筆者蒐集優良的「個人基本檔案」製作成冊,在課堂時間讓 學生傳遞、分享與欣賞同學的學習作品。
貳、讀書心得感想
「讀書心得感想」以閱讀主題四 〈臺灣追想曲〉的相關書籍為 主,學生可以選擇教學內容或相關的課外資料,如:一本書、一篇文 章、一則報導或一份期刊資料2,進行心得的抒發與歷史的聯想。
有關完成「讀書心得感想」的實踐過程,分項說明如下:
一、教學目標
1.充實教學內容的相關知識 2.培養課外閱讀的興趣 3.啟發歷史聯想的能力
二、教材內容
1.社會課本第一冊主題四 〈臺灣追想曲〉
2.歷史的相關資料
2 鄒慧英,〈國小寫作檔案評量應用之探討〉,《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 報》,第 13 期,民國八十九年,頁 149。
三、教學活動
歷史科學習檔案的第二次學習作品是「讀書心得感想」(以下稱為 學習作品二)。學習作品的製作從幾個層面做說明:
學習階段方面,第二次段考前的教學進度是單元十二 〈逐鹿臺 灣〉、單元十三 〈唐山過臺灣〉兩個單元。至此,學生已完成國中一 年級臺灣史的前三分之一的教學內容。
資料擇選方面,以主題四 〈臺灣追想曲〉的相關書籍為主,學生 可以選擇教學內容或相關的課外資料,如:一本書、一篇文章、一則報 導、一場電影、一卷錄音帶或一份期刊資料,進行閱讀。
作品內容方面,需說明資料來源及選擇的原因、描述書中情節及最 喜歡的部份、完成讀後感想及同理角色情感等。筆者將讀書心得感想分 成兩種形式:
第一種 --- 簡略描述書中最有趣的部分、最喜歡的人、物或事件、
內容大要及讀後心得,並挑選一段讓你印象深刻的文字內容,運用自己 的想像力將當時的生活情景描繪出來。最後與家長一同分享自己的學習 作品。
第二種 --- 參考社會教師手冊第一冊『多元評量舉隅』3,寫出文章 的內容摘要、書裡讓我印象深刻的人、事、物或最精采的部分,重要事 件的省思、人物的評價等。最後將書中令你最有興趣的段落或文句,畫 成四格漫畫,與老師同學分享。
如何完成「讀後心得感想」的學習作品呢?筆者的教學方式如下:
步驟一:建議學生一邊閱讀一邊做筆記,將書中最有趣的部分、最 精采的部分、最喜歡或印象深刻的人、事、物…記錄下來,記錄的要點
3 蘇建中,《國民中學社會教師手冊》,第一冊,臺南:南一書局,民國九十一 年,頁 416-417。
不要超過 15 個。
步驟二:閱讀完後,將不重要的記錄去除,保留最重要的五個,從 中選出一個當作中心概念,關連出其他四個要點。
步驟三:瀏覽幾遍自己統整的記錄,以第一人稱的方式重述故事,
當作介紹該書的內容摘要。
步驟四:將自己當成故事的主角之一,以讀者的觀點或角色的觀 點,寫出主角的作法、主角當時的感受、朋友受到的影響、事件的發生 經過、故事的情節變化、故事的最終結局…,並將個人生活經驗關連到 故事中,進而體會主角的感受,完成讀書心得感想4。
今將發給學生的學習作品二 「讀書心得感想」的製作說明,歸納 如表二十一。
4 李玉貴,〈以圖畫、故事、書培養閱讀與寫作能力〉,《研習資訊》,第 18 卷 5 期,民國九十年,頁 17-20。
表二十一 學習作品二 讀書心得感想(作品說明)
讀書心得感想(一)
一年 班 的讀書心得感想 ﹍月﹍日
(1)書名:
(2)作者: 出處: 出版社
(3)書中最有趣的是:
(4)我最喜歡的人、物或事件:
(5)簡略描述內容大要:
(6)讀後心得:
(7)找出書中最讓你印象深刻的一段文字,運用你的想像力,將當 時情景畫出來。
(8)家長的叮嚀:﹍﹍﹍﹍﹍﹍﹍﹍﹍﹍﹍﹍﹍﹍﹍﹍﹍﹍﹍
﹍﹍﹍﹍﹍﹍﹍﹍﹍﹍﹍﹍﹍﹍﹍﹍﹍﹍﹍
﹍﹍﹍﹍﹍﹍﹍﹍﹍﹍﹍﹍﹍﹍﹍ 月 日 (9)評分標準
學習作品二 讀書心得感想 作品內容 評 分 標 準
文字敘述 5 分:完整寫出文章的架構與心得感想 4 分:介於兩者之間
3 分:僅部分寫出文章的架構與心得感想 2 分:介於兩者之間
1 分:無法簡略地寫出文章的架構與心得感想
歷史聯想 5 分:充分地以圖畫重建書中的情景,且具有創意 4 分:介於兩者之間
3 分:充分地以圖畫重建書中的情景 2 分:介於兩者之間
1 分:部分地以圖畫重建書中的情景
**學習作品的製作請參考評分標準** 總分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設計
讀書心得感想(二)
年 班 號 姓名
我讀的第 本書 (日期: 年 月 日)
(1)書名:
(2)作者:
(3)出版社:
(4)內容摘要:
(5)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人、事、物………,或最精采的部分:
(6)心得感想:
(7)將書中令你最有興趣的段落或文句,畫成四格漫畫,與老師同學 分享。
1 2
3 4
(8)評分標準
學習作品二 讀書心得感想 作品內容 評 分 標 準
文字敘述 5 分:完整寫出文章的架構與心得感想 4 分:介於兩者之間
3 分:僅部分寫出文章的架構與心得感想 2 分:介於兩者之間
1 分:無法簡略地寫出文章的架構與心得感想
歷史聯想 5 分:充分地以圖畫重建書中的情景,且具有創意 4 分:介於兩者之間
3 分:充分地以圖畫重建書中的情景 2 分:介於兩者之間
1 分:部分地以圖畫重建書中的情景
**學習作品的製作請參考評分標準** 總分
資料來源:筆者參考蘇建中《國民中學社會教師手冊》(頁 416-417)設計而成
四、教學成果
學生挑選主題四 〈臺灣追想曲〉相關的書籍進行閱讀,將書中最 有趣的部分、最精采的部分、最喜歡或印象深刻的人、事、物…記錄下 來,以第一人稱的方式重述故事,並將自己當成故事的主角之一,以讀 者的觀點或角色的觀點,寫出主角的作法、主角當時的感受、朋友受到 的影響、事件的發生經過、故事的情節變化、故事的最終結局…,並將 個人生活經驗關連到閱讀經驗中,進而同理角色的情感。
「讀書心得感想」可分成兩方面,一是以文字敘述故事架構、中心 概念、情節發展與心得感想;另一種是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與想像力,以 圖畫建構書中情景。在文字敘述方面,經由獨立閱讀與寫作將書籍內容 轉換成文字的抒發,以自己的觀點寫出書中人物對自己的啟發與影響
(附錄九);在歷史聯想方面,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以時間與因果順 序繪製故事捲軸,將資料圖像化,協助歷史事件因果順序的理解,或以 單一人物、事件、活動、文化、建築…說明當時的生活情景(附錄 十),最後從自己的繪圖為出發點,學習體驗當時的社會生活情景,進 而重現歷史、回到過去,延伸臺灣史的學習觸角。
以下是學生完成「讀書心得感想」後的回應:
105 怡吟:讀過這本書之後,原來現在和平相處沒有敵對的臺灣,是先民 憑著愛國的生命與熱血換來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充實的過完 每一天,為我們生活的臺灣付出福爾摩沙的精神。(書目:
《臺灣的歷史故事》)
103 廣浩:廖添丁雖是個賊.但沒把偷來的錢佔為己有.而救濟貧苦之人.
使自己總是缺錢.他的做法真正表達他對所有人的關懷.實在 值得學習.(書目:《廖添丁傳奇》)
104 雅玲:看著當時被統治的生活.以及先人爭取民主的努力過程.都覺得 他們個個都是臺灣的英雄.如果沒有他們.可能就沒有今天的 台灣.(書目:《臺灣歷史故事》)
105 沅媛:老師讓我們寫得讀書心得感想讓我學了很多東西....首先我學 到如何找適合的資料..分析整理...然後再寫上去...關於臺 灣歷史的書藉實在太少了,難免大家都會寫一樣的...所以如 何把那本書寫得跟別人有不同的風格也是很困難的事..還有
畫圖...如何把一本書的內容取出最精采的部份把它畫成一幅 圖畫...也是粉困難的...但是老師給了我相當的肯定...我相 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支持老師給我的肯定!!(書目:
《臺灣人的歷史故事》)
101 晉瑋:在做這份讀書心得感想,我所查到的是關於民間故事,其實要找 到這本書並不難,只要去圖書館翻一翻就可以查到.它就是鼎 鼎大名的人物廖添丁.這本書《廖添丁傳奇》主要是描述廖添 丁處處幫人打抱不平並且劫富濟貧,雖然是個賊,卻是聰明機 智的義賊.這點也是我覺得他最厲害的地方,因為他總把日本 軍耍得團團轉,而且日本軍總是捉不到他,如果廖添丁還在的 話我可能會拜他為師.(書目:《廖添丁傳奇》)
108 佳慧:哇!終於寫完了讀書心得,有點說不出來的感覺.那種感覺是很 舒服的.應該是輕鬆吧!!寫完讀書心得讓我更了解臺灣的歷史.
臺灣的種種過去.因為我寫的那本書是和課文大至相同內容的 一本書.所以我覺得好像就等於又讀了一遍的歷史課文.(書 目:《60 分鐘 快讀臺灣史》)
105 心茹:寫完了這份讀書心得感想,感覺好像又多了解和複習一次臺灣 的歷史.除了知道台灣不同階段時所產生的有趣或是令人感傷 的種種往事.也看到了台灣在日治時期的種種不公平和委屈.
但是日本人的重衛生.守時的觀念.也是因為他們才使得臺灣 人有這麼好的環境和習慣.像是這種有好有壞的地方.一定是 要詳細地了解.才會有這樣的體認(書目:《漫畫臺灣史》).
108 明弘:這次心得報告也使我對臺灣有更深一層的了解,並且將荷蘭人 的文化.建築.習俗.用語死死記在心中.難以忘懷.,我也非常 想多吸收一些有關歷史的資料.多多充實自己的腦袋.以後好 專心研究臺灣的歷史.(書目:《臺灣人的歷史童話—荷蘭 篇》)
今將學生「讀書心得感想」的教學實驗,歸納整理其教學目標、
教材內容、教學活動、實施時間、以及教學成果,如表二十二。
表二十二 讀書心得感想
讀書心得感想(課餘時間)
教學目標 教材內容 教學活動 時間 教學成果
充實教學內容的相關 知識
1.社會課本 第一冊 2.臺灣史的 相關資料
1.讀書心得 感想 2.以圖畫重建
書中情景
課餘 時間
學生經由閱讀獲得 更多的歷史資訊
培養課外閱讀的興趣 臺灣史的相 關資料
1.讀書心得 感想 2.以圖畫重建
書中情景
課餘 時間
學生充分地涉獵教 學內容的相關書 籍
啟發歷史聯想的能力 臺灣史的相 關資料
1.讀書心得 感想 2.以圖畫重建
書中情景
課餘 時間
1.培養學生的創造 力
2.啟發學生的多元 智能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設計
五、評分方式
「讀書心得感想」以文字敘述與歷史聯想兩部分進行評分。文字敘 述是指完整地寫出文章的架構與心得感想;歷史聯想是以圖畫重建書中 的情景。今將學習作品二 「讀書心得感想」的評分標準,歸納整理如 表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