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

Copied!
3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關鍵成功因 素之探討

摘 要

文化創意產業為當今全球性熱門的重要經濟力,且常以產業群聚的文 化創意產業園區為區域策略。園區的經營者,除政府外,也有以大學為經 營主體。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具有人才及研發的優勢,但也有其身 份及資源限制,究竟其關鍵成功因素為何?這是值得探究的課題。本研究旨 在探討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關鍵成功因素。主要運用層級分析法

(AHP),透過專家個別訪談與問卷調查,獲得結論如下:(一)大學經營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關鍵成功因素,含有管理行銷、產業聚落、學校投入、

政府支持、及環境設施5個構面與31項指標。(二)歸納所有因素指標的 重要程度,人才能力資源因素重要於資產資源因素。(三)5個構面中,以

「管理行銷」構面最重要。(四)每一構面中最重要指標,相對為經營團隊 能力、提供進駐廠商優惠、文化創意人才,協助園區土地取得、以及創意氛 圍塑造。(五)經營團隊能力也為整體因素的最重要指標。最後,根據研究 成果,本研究分別針對學校、政府、產業、後續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關鍵成功因素、文化創意產業、大學經營、

層級分析法(AHP) 黃美賢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助理教授

電子郵件:hms090909@yahoo.com.tw

(2)

Abstract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is vital to current global economic power. This industry is promoted through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s, often government-operated, although the parks are also operated by universities. A university-operated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al park has the advantages of talent and R & D, but also has the constraints posed by its own identity and resource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late the success factors in a university-operated cultural and creative ark, derived from exploration,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individual interview and expert questionnaires. The researcher provides five conclusions: 1.The key success factors in a university-operated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 can be grouped into five categories - marketing management, industry cluster, university investments, government supports, and environmental facilities - and 31 assessment indicators. 2. Human capacit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angible assets.

3.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are the most important of five key success factors. 4.

The most important assessment indicators of each category are marketing management, industry cluster, university investments, government supports, and environmental facilities.

5. Management team capabilities are the No. 1 factor of all assessment indicators. Finally, the researcher also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for university, government, industry, and researchers.

Keyword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park, key success factor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university management,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Mei-Hsien Huang

Assistant Professor, Graduate School of Creative Industry Desig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Key Success Factors in a University-Operated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

Author's E-mail: hms090909@yahoo.com.tw

(3)

壹、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文化創意產業為21世紀蓬勃發展的熱門新興產業,被視為繼第3波「資 訊產業」後的「第4波」經濟動力(文化部,2012)。Alvin Toffler曾指出:

誰佔領了創意的制高點,誰就能控制全球,主宰21世紀商業命脈的將是創意

(郭輝勤,2008)。在全球不景氣的情況下,文化創意產業仍能持續穩定的 發展,成為各國競相投入的新產業領域(盛治仁,2010)。

然而,文化創意產業的培育基地,在於以產業聚集為根本的文化創意 產業園區。Porter(1990)即認為:產業群聚是一個國家競爭優勢的主要來 源,政府有義務主動建構良好的外部環境,以促成產業群聚相關成員和機構 組織的廣泛參與。世界許多主要國家積極設置與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臺 灣政府於2002年開始推展文化創意產業,並設立五大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行 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2),期能達成產業整體區位發展,以及人才與產 值全面提升的目標(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9)。

檢視臺灣教育的近況,教育部(2008)曾正式指出:「學生所學與業 界之契合程度不足」是當今高等教育的三大問題之一。因此提出呼籲:大學 教育應開始注重學生的就業面需求,例如加強產學合作、提早實習等等。又 2012年雅虎奇摩網站的「網友微革命」與《遠見雜誌》聯合調查「大學校園 最需要改善的問題」,在4,835份的回應意見中,以「教師教學內容與產業 實務脫節」的校園問題排行第一(雅虎國際資訊有限公司,2012),再度凸 顯出高等教育與產業脫節的嚴重性,亟待提出解決對策。

大學以其人才與學術的優勢,可為園區經營的主體,不僅有助於產業 的創新與市場發展,亦可促進教育與產業的橋接。目前國內外均有大學獨立 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成功案例,例如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中國人民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等;然而,

大學有其身分與資源上的限制,其經營園區的關鍵成功因素究竟為何呢?這 是值得探討的課題。

(4)

如上所述,文化創意產業21世紀極具經濟力的新興產業,文化創意產 業園區又是產業聚集與培育推展的基地,文創產業園區經營的相關議題,顯 然非常重要;但檢視國內外文獻,文創類園區經營的相關研究很少,針對大 學經營文創園區議題的學術探討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很需要更多的研究者 投入此領域的探討。

二、研究目的與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 區的關鍵成功因素,期能提供大學與政府的參考。研究問題有二:其一,大 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關鍵成功因素為何?其二,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 園區關鍵成功因素的相對重要程度為何?

貳、文獻探討

由於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關鍵成功因素,茲 從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經營及其關鍵成功因素的探討兩方面敘述之。

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經營

(一)當今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

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各國界定不同,依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法」(2010):文化創意產業指源自創意或文化積累,透過智慧財產之形成 及運用,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之潛力,並促進全民美學素養,使國民生 活環境提升之產業,其範圍含括十六個領域的創意或文化相關產業,涉及的 層面相當廣泛,而成為臺灣政府積極推動的「六大新興產業」之一。

隨著「創意經濟」思潮的興起,文化創意產業近年來發展極為蓬勃,

各國競相推展,如英國政府2008年提出五年(2008-2013)的創意經濟發 展計畫《創意英國―新經濟的新天賦》(Creative Britain- New Talent for New Economy)、澳洲政府也於2009年設立創意產業創新中心(Creative Industries Innovation Centre),投注1700萬澳幣免費幫助中小型的創意企業

(5)

(文化部,2012)。

文 化 創 意 產 業 的 經 濟 力 極 強 , 依 據 聯 合 國 貿 易 與 發 展 會 議

(UNCTAD)「2010年創意經濟報告書」(Creative Economy Report 2010)

指出,全球文化創意產業商品及服務出口總值由2002年2,670億美元增加 至2008年5,920億美元,平均年增率達14%,即使在2008年全球遭逢金融海 嘯,國際貿易急遽下滑之際,創意產業出口卻呈現逆勢表現,維持成長趨 勢(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0)。回顧臺灣自2002年推展文化創意產 業,其營業額從2002年的4,353億元提升到2010年的6,616億,年平均成長率 為5.37%;即使2009年因金融風暴負成長,政府隨即提出「創意臺灣-文化創 意產業發展方案」,2010年文化創意產業整體營業額又較2009年成長16.1%

(文化部,2012)。上述顯見文化創意產業的強勁經濟力道,這也是世界各 國競相推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原因。

(二)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為推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基地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概念,常因國家文化與劃設方式的不同而各 有不同的稱呼,例如:culture quarter, creative center, cultural zone, cultural industry district, cultural creative park,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park, cultural district, art district, avenue of the arts, artists´ district等。單就臺灣地區的用詞 也不一致,常用的名稱如:文化園區、創意園區、創意文化園區、文化產業 園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等。因此,文化部(2012)發函統一所轄五大園區 名稱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本文據此用此名稱。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興起,主要源自1980年晚期代歐美都市再生的空 間政策,以及藝術主導的都市發展政策(楊敏芝,2009)。文化創意產業 園區的定義,Frost-Kumpf(1998)提出「文化特區」(cultural districts)的 概念,並定義為:文化產業聚集的現象,為都市具備完善組織、具有明確 標示、以及提供綜合使用的區域。Wynne(1992)認為是:在一個有限的 空間或街區,文化產業與設施高度集中的明顯地理區域。Wansborough and Mageean(2000)則認為:是在一個有限的空間或街區,涵蓋高度集中的區 域,特區內除文化活動外,亦可能伴隨著新的附屬活動,如圖書館、開放空 間與非正式的娛樂機構。樊盛春、王偉年(2008)從文化產業園區的觀點,

(6)

認為:文化產業園區是一系列與文化關聯的、產業規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區 域,是一具有鮮明文化形象,並對外界產生一定吸引力,集生產、交易、休 閒、居住為一體的多功能園區。園區內形成了一個包括「生產-發行-消 費」產供銷一體的文化產業鏈。張書(2011)則從產業的觀點出發,認為文 化產業園區是以創意生產為主要活動,主導產業明確、公共服務平臺和設施 完備、產業鏈相對完整、示範作用明顯的集聚區。本研究綜合上述看法,將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界定為:一群文化相關產業聚集的特定地理區域。該區域 內的產業,以創新為發展導向,於園區內形成「原創研發-生產製造-銷售發 行」的主體文化產業鏈,也常拓展加入關連與衍生的產業鏈網絡,具有經 濟、文化、教育、休閒等多元功能。

由上述可知,文化創意產業具有強大的經濟力,近年來發展蓬勃;文 化創意產業園區又為眾多文化創意產業聚集與發展的基地。因此,掌握園區 經營的關鍵成功的因素,將更能有效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提升與發展。

二、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關鍵成功因素的探討

關鍵成功因素(Key Success Factors, KSF;又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CFS)是存在於產業當中,能夠幫助某一企業在競爭環境中生存並且成功的 重要因素(De Vasconcellos & Hambrick, 1989),也是幫助企業成功執行策 略的重要因素(Oloruntoba, 2010)。Aaker(1984)認為關鍵成功因素係指 企業經營成功所必須具備的競爭能力及資源,透過進行產業分析,可辨認產 業內各策略群組的關鍵成功因素。吳思華(1988)認為:在特定產業內成功 與他人競爭,必須具備的技術或資產,藉由分析企業的優勢與關鍵成功因素 配合的情況,即可判斷其是否具備競爭力。換言之,企業須掌握產業的關鍵 成功因素,方能建立持久性的競爭優勢。本文茲界定關鍵成功因素的定義 為:影響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營運,且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核心能力與資源。

常 用 的 確 認 關 鍵 成 功 因 素 的 分 析 方 法 , 概 有 迴 歸 分 析 、 因 素 分 析 法、德惠法(Delphi)、層級分析法(AHP)四種(何雍慶,1990)。

Satty(1986)也認為:確認關鍵成功因素可用層級分析因素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因此,本研究以層級分析程序方法進行探究,從

(7)

基礎理論、實際案例及相關研究三方面探討,以建構關鍵成功因素的指標層 級架構。

(一)從基礎理論探討

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關鍵成功因素的探討,主要基於以下三種 理論:

1. 產業群聚與創意資本

產業群聚(industrial cluster)係由Michael Porter 於1998年提出,他認 為:產業群聚是指在特定領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鄰近有交互關聯的企業或 法人機構,連結彼此的共通性或互補性的資源。產業群聚能增加當地企業的 產能、驅動正向的創新活動以及促進新商業的形成(Porter,1998a),不僅 有助於企業競爭的優勢,也是國家競爭優勢的主要來源(Porter, 1998b)。

Porter(1998a)將一產業群聚分成上下游廠商、服務支援機構及學術研究機 構。他並指出:高科技產業群聚的形成,包含四項策略性資源:高素質人力 資源、知識資源、技術基礎結構和財務資源,四者彼此之間具有連續的因果 關係。

若 就 文 化 創 意 產 業 的 群 聚 而言 ,Florida(2002)提出「創意資本

(creative capital)」的論點,他認為:社會階層中的「創意階級(creative class)」,具有創意資本與創新能力,有助於創意階級往創意能量的地方集 中,進而帶動城市與地區的經濟成長和發展。Florida(2002)並提出創意經 濟發展的「3T」原則,認為一個城市和區域的經濟成長與發展,取決於科 技、人才、以及包容力三大條件(鄒應媛譯,2003)。Landry(2000)也從 創意生活圈(The Creative Milieu)的概念出發,強調創意人才的聚集才是經 濟的基本資源。

2. 策略聯盟與產學合作

策略聯盟(strategic alliance)是指不同的產業組織間建立一種夥伴關 係,藉此結合彼此的資源、能耐、與核心競爭力,以追求彼此在產品或服務 的設計、製造、行銷等方面的共同利益(Combs & Ketchen, 1999)。策略聯 盟的型態分類很多,吳清山、林天祐(2001)歸納多位學者的看法指出:企 業的策略聯盟型態多數採取垂直式、水平式或混合式三種模式。垂直式的策

(8)

略聯盟係指具有互補功能的不同企業建立夥伴關係,以提升研發功能與產銷 合作,如建教合作、產銷合作等。水平式的策略聯盟係指結合類似功能的企 業,有效運用資源,以擴大服務層面,如連鎖店。混合式策略聯盟則指兼具 水平式與垂直式的策略聯盟,以全面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產學合作(industry-academy cooperation)、建教合作(cooperation education)均為策略聯盟的一環,也是大學教育的一部份。不論是辦理專案 研究計畫、各類學術或技術性服務、實習、訓練、講習、展演等事項,均可 透過學校與產業的聯盟合作而互蒙其利,進而提升國家的競爭力(吳清山、

林天祐,2004)。

3. 資源基礎論

資源基礎論(Resource-Based View, RBV)為B. Wernerfelt 1984年所提 出,他認為:企業具有不同的有形和無形的資源,這些資源可轉變成獨特的 能力;而這些獨特的資源與能力是企業持久競爭優勢的源泉;組織核心資源 與能力的開發,才能適應外在變動的環境(吳思華,1994)。

至於資源的內容,吳思華(2000)歸納資源基礎理論者的觀點,將企 業的資源分類為「資產」與「能力」兩大類。資產是指企業具備或可以控制 的要素存量,包括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有形資產如土地廠房、生產設備、

金融等;無形資產如品牌、商譽、智慧財產權、執照、資料庫等。至於能 力,是指企業建構與配置資源的能力,包括個人能力與組織能力。個人能力 如專業技術能力、管理能力、人際網路等;組織能力如業務運作能力、技術 創新與商品化能力、組織文化、組織記憶與學習等。

上述產業群聚、創意資本、策略聯盟、產學合作及資源基礎論,是為 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理論基礎,也為本研究建構關鍵成功因素架構的依 據之一。

(二)從實際案例探討

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案例,在許多主要國家均可發現,本研 究選擇地理相近的澳大利亞、中國與臺灣三地區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為探 討對象,透過文獻分析概述如下:

(9)

1.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創意產業園區

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QUT)與當 地政府合作,於2002年建設了創意產業園區(Creative Industry Precinct),

佔地16公頃(QUT Creative Industries Precinct, 2012a)。園區內設有劇場、

電視新聞的主播臺、電影院、展覽空間、表演空間、育成中心、及其進駐的 公司與小型工作室等場域(溫肇東,2007;QUT Creative Industries Precinct, 2010)。

園區的營運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教學實習:QUT的設計、舞 蹈、視覺藝術、音樂等諸多學校十多個系所參與創意產業園區的運作。各系 的任教老師,很多來自實務界,有助於教學與產業的銜接。園區場所提供教 學使用,學生可就近實習與工作。園區進駐的廠商和學生的互動成為園區推 展的重點 (溫肇東,2007)。2.產業育成:QUT於2004年成立澳洲創意企 業(Creative Enterprise Australia, CEA),為澳洲第一所以培育文化創意廠 商為主的育成中心。其進駐產業的遴選,多在不同階段引進不同類型的文 創產業,以利彼此交流互動及激發創意(QUT Creative Enterprise Australia, 2012)。3.研究創新:QUT與昆士蘭省合作設立「創意產業及創新研究中 心」(Creative Industry & Creative Research Center),研究主軸包括創意創 新、創新政策、與創意人力資本等(王美雅、張倪綸,2010),不僅可提供 澳洲政府政策規劃的參考,也給學生實習與研究的學習機會。

2. 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科技園

中國人民大學(簡稱人大) 以其法學、新聞傳播學、商學、經濟學等 學科的學術優勢,於2004年成立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科技園,成為中國第一 個由大學設立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科技園,2011)直至 2011年底止,科技園建築面積 6.7萬平方米,集聚產業 170餘家,園區從業 人員 4100餘人。園區企業年收入總額超過 200億元,加值超過 30億元,單 位面積地區增加值為中國所有大學科技園區之冠(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科技 園,2011;鍾萍,2010)。

人大文化科技園的營運特色,至少有4項:1.創業育成:對文化創意產 業提供創業服務、創業投資、以及創業導師的綜合育成服務,並設有留學人

(10)

員創業園,吸引與協助國外留學人才返國創業(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科技園,

2009)。2.產業集聚:園區聚集出版、版權貿易、動漫、多媒體、軟體及網 路服務等多種文創相關產業,占園區產業的85%以上。3.研究成果轉化:成 立「創意及創意技術轉移中心」,成為學校各系所將學術研究成果產業化 的平臺。4.學術研究引領產業發展:該園區設置人大「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 心」,整合來自學校各系所的學術資源,開展文化創意產業理論與實務的研 究,以及提供政策諮詢 (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科技園,2009)。

3.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文化創意產學園區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簡稱臺藝大)為臺灣歷史最悠久與師生數最多的 一所多元藝術人文大學,設有設計、美術、表演、傳播及人文五個學院,所 設立的系所幾乎含括所有文化創意產業(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12a),為 臺灣培育文創人才的大本營。臺藝大鑑於學校教學空間不足以及鄰近臺北紙 廠撤廠閒置多年,2007年協調政府無償借用該土地(2.7公頃)與廠房,整 修開發為文化創意產學園區。2012年招募文創類產業28家及10個藝術家進駐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12b)。

臺藝大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營運內容,主要有以下四項:1. 教學實習:

園區提供工坊教學與實習場域,促進學校與職場之銜接,提升學生職場競爭 力。2. 研發生產:透過學校師生及產業研究創新,開發新技術及創意產品。

3. 行銷推廣:行銷推廣學校師生、校友、進駐產業以及進駐藝術家之各種優 秀作品行銷、藝術經紀、藝術圖像與品牌授權以及文創DIY體驗。4. 青創育 成:扶植畢業生及青年開創事業,輔導產業育成,引進媒合有利資源,提高 營運績效(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文創處,2012b)。這些運作的經費,主要來 自政府補助及學校自籌(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11)。

上述三個案例及所經營的園區規模大小不同,可仍歸納三個園區的共 同特徵:1. 學校投入:如師生認同參與、文化創意人才;2. 政府支持:如 經費補助、協助園區土地取得或給予租稅優惠;3. 產業聚集:如廠商育成、

產學合作、提供廠商優惠誘因;4. 環境設施:如硬體基礎設施、空間規劃運 用;5. 管理行銷:如經營團隊能力、建立支援服務系統。這些共同因素,是 為本研究建構關鍵成功因素架構的參考。

(11)

(三)從相關研究探討

由於文化創產業為近年來新興產業,各大學設立與經營園區的歷史不 長,相關學術研究不多;本文僅就重要的相關論述與研究,分為一般類與個 案類兩部分摘要敘述之。

1. 一般類相關研究

Bianchini(1993)指出:文化產業要達到長期成長與都市活化的目標,

最好是以公私部門合作的方式進行。他以倫敦市的案例佐證,具有說服力。

Montgomery(2004)提出文化園區成功的特徵,包括良好都市區位、

能提供有益的文化形式與意義組合,以刺激新的概念產生等。其見解為歸納 實際案例,具有參考性。

楊敏芝(2009)以文獻分析方法,歸納歐美、東亞與大陸十八個文化 創意產業園區的經營案例,結論提出園區經營的特點,包括:創意氛圍特質 的塑造、文化創意產業群聚效益等。此見解係歸納國外的園區案例,頗具有 參考價值。

辛晚教、周志龍(2003)在「全球化趨勢下文化產業園區發展策略之 研究」一文中,透過國內外案例、文獻分析、以及深度訪談,結論提出三類 的執行策略,包括:1. 政策制度性之發展策略,如鼓勵文化產業於園區進行 合作計畫等。2. 實質性之發展策略,如土地與空間規劃策略、土地開發方式 之策略、以及園區經營管理與促銷機制等。3. 社會性之發展策略,如鼓勵文 化產業網路化策略、建立企業與人才學習、媒合機制等。該文採用三角交叉 檢視,又所提三個面向的發展策略具有宏觀性,值得參考。

2. 個案類相關研究

溫肇東(2007年9月5日)透過文獻分析,探討昆士蘭創意產業園區的 產官學合作模式,結論指出:一個成功創意產業園區的經營,須要產、官、

學、跨界的合作與整合。該本文雖是報紙文獻,但作者為臺灣管理學術界之 重要學者,近來慣以報紙刊登或部落格的方式發表其立論,兼具學術性與實 務性。

孔建華(2008)在「北京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的發展研究」一文中,

從官方選出的十大園區為分析對象,提出發展策略建議,包括支持培育寬容

(12)

的社會氣氛,廣納創造力人才聚集、著重創新基礎結構等。北京為中國文化 創意產業園區設立的主要都市,研究結論有其參考價值,但可惜研究方法並 未說明清楚。

彭翊(2009)從中國園區建設的歷史觀,及其主管中國人民大學文化 科技園的實務經驗,提出建設特色大學科技園區的思考重點,包括:區域政 府的支援是大學科技園發展不可或缺的動力、「政、產、學、研、資、介」

協同創新、人才培養是文科類大學科技園平臺建設的可能是有效突破口等。

該研究雖未清楚敘述其研究方法,但其從實務經驗面向所提出見解值得參 考。

李斌、謝瑋莉、謝旻儒(2009)以模糊層級分析法(fuzzy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FAHP)等方法,進行「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文化園區之經營 關鍵成功因素分析」,以30位十鼓文化村(擊樂團)的成員為研究對象,進 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園區經營之關鍵成功因素以「永續經營」最重要。

又整體評估準則權重依序為:內容創新度、文化資源的傳承、資金籌措能 力、內容產物吸引力、以及地方社群的支持。該研究從實證著手,其研究結 果是具有參考價值;但研究對象為十鼓文化村的成員,似有範圍過於狹隘之 憾。

中國虹口區市人大代表專題調研小組(2011)進行「上海文化創意產 業園區發展發展瓶頸與對策」,經由實地考察、個別訪談與問卷調查方法,

結論提出對策建議,包括:加快推進人才培養、加快推進園區、校區、與社 區融合等。上海為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聚集之主要地區,該研究仍具有中 國的代表性;只是因應發展瓶頸所提出的對策,未必是園區經營的關鍵成功 因素。

黃美賢(2011)以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文化創意產學園區為個案,探討 大學經營文化創意園區的發展策略,透過兩度焦點團體法,結論提出以下四 方面的策略,包括:1. 土地建物,如學校爭取園區土地擁有權、申請政府補 助園區建物修繕等。2. 產學合作:加強產業與教師的媒合、加強提出申請政 府補助產學合作經費、招募大型績優文創產業進駐等。3. 產品與服務,如擴 大結合師生參與園區活動等。4. 行銷推廣:如委託專業行銷公司經營、發展

(13)

行銷網路等。由於臺藝大為目前臺灣地區中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首 例;又此研究以焦點團體實證的結果,也具有參考價值;但此個案是否為大 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關鍵成功因素,仍有待商榷。

黃光男(2011)以擔任校長實務經驗,提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發展文 化創意產業與教育橋接的策略,包括慎選廠商、加強實習課程、行政支持 等。此觀點雖未經實證研究,但以其創設與主導大學園區的獨特實務經驗,

此立論具有其創新性。

林榮泰(2008)以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文化創意產學園區為例,從大學 與園區產業資源結合之觀點出發,認為:結合大學博物館(our museum)

所典藏藝術相關「技藝」、文化創意產學中心(our studio)提供文化商品 的「創意」,以及園區藝文產業(our factory)將創意商品化,達到美學經 濟的「生意」,並拓展為「美學社區」(our community)。其立論很有見 地,值得參考。

4. 綜合歸納關鍵成功因素架構

依據上述的基礎理論、實際案例、以及相關研究的文獻探討,研究者 歸納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關鍵成功因素,劃分為五個主要構面,包括 政府支持、學校投入、產業聚落、環境設施、以及管理行銷。每個構面下,

擬出五至七個評估指標,詳如表1。

(14)

表1 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關鍵成功因素初稿

(15)

參、研究設計與實施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使用層級分析法(AHP)探討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關鍵成功因素的指標內涵與相對重要程度。AHP為1971年由T. L. Saaty開 發,其發展的目的,就是將複雜的問題系統化,分解為不同的層級,並透過 量化的方法,掌握其脈落後,加以綜合評估,以提供決策者選擇適當的方 案。應用AHP的前提,乃是將評比方案所根據的準則或要素,相互比較其重

表1 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關鍵成功因素初稿(續)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16)

要程度,並賦予等級不同的數值,以便進行一連串的數值運算,求出最終參 考值(褚志鵬,2009;Saaty, 1990)。

AHP已被廣泛應用在許多領域的多準則決策(Saaty, 1994),一般研究 採用AHP的理由有以下四項:1. 理論簡單,操作容易,能擷取多數專家及 決策者之共識意見;2. 對於影響目標產業經營成功因素,能清楚納入模型 中,配合產業環境考慮不同層面;3. 能具體數量表達數個因素的優先順序;

4. 將複雜評估因素以層級表現出來,易為決策者接受(鄧振源、曾國雄,

1989)。因此,本研究以AHP為為主,並輔以個別訪談及問卷調查完成之。

個別訪談主要在探討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關鍵成功因素的內 涵,包括:因素構面與因素指標;問卷調查則在探討前述內涵之相對重要程 度群眾。

二、研究步驟

AHP的研究,一般有六大步驟:1. 問題的界定;2. 建構層級結構;3.

問卷設計;4. 問卷調查;5. 一致性的檢定;6. 替代方案的選擇(鄧振源、曾 國雄,1989;Saaty, 1980)。本研究首先確定研究目的與問題,再進行基礎 理論、國內外實際案例、以及相關研究三方面的文獻討論,歸納研擬出大學 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關鍵成功因素主要構面及評估指標,並建立整體層 級架構初稿。之後,經由個別訪談,透過見面、電話與EMAIL等多元溝通 方式,修正原擬架構,再以此確定之架構,設計問卷及進行問卷調查。收回 問卷經內部一致性檢定,去除無效問卷,進而計算有效問卷填答之構面及構 面下指標權重,以及整體指標權重,再將研究結果分析討論,提出結論與建 議(如圖1)。

圖1 本研究步驟圖

(17)

三、研究架構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關鍵成功因素,包括的 構面主要構面、評估指標、以及相對其重要程度,主要運用AHP方法,透過 文獻分析、專家訪談與問卷調查進行之。如圖2。

四、研究對象

個別訪談的對象,以具有園區研究、行政或公司進駐的豐富經驗者

(如表2),共有13位,括學者6人、政府官員4人、產業界3人。就與本研究 相關性而言,受訪者具有相當的重要性與代表性。主要答覆修正與確認大學 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關鍵成功因素的構面與指標的層級架構。

問卷調查的對象,以具有園區經營之研究、行政或公司進駐的豐富經 驗者30名,進行問卷施測。回收問卷27份,回收率90%。經整理計算分析,

圖2 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關鍵成功因素AHP研究架構圖

(18)

其中23份為有效問卷(C.I.<0.1),包含學者(含園區行政主管)10名,政 府官員7名,進駐園區不同領域產業的負責人6名(如表2)。

表2 本研究對象背景資料表

(19)

五、研究工具

個別訪談的研究工具,係為前述文獻探討歸納的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 業園區關鍵成功因素架構初稿(如表1),請受訪者表示修正意見。

問卷調查的研究工具為自編問卷。問卷內容包括:問卷填答方式介 紹、問卷題目、以及填答者基本資料三部分。其中,以問卷題目為研究重 心,其內容架構係前述專家訪談修正確定的層因素級架構,包括第二層中有 政府支持、環境設施、學校投入、產業聚落、管理行銷五個構面,以及第三 層31個評估指標,如圖3與表3。將此層級架構項目分層兩兩比較其相對重要 程度,每題左右兩邊各有一個因素,填答者填寫其相對重要性的強度。

表2 本研究對象背景資料表(續)

(20)

圖3 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關鍵成功因素層級架構

(21)

表3 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關鍵成功因素層級架構說明表

(22)

六、效度與信度 

問卷調查的研究工具效度,採用內容效度,經過相關理論、案例、研 究等文獻探討,建構問卷架構初稿後,訪談13位具有園區研究、行政與進駐 豐富經驗的專家,獲致修正意見(如表3),再據以修正原擬架構,進而設 計成問卷。因此,本問卷具有足夠的專家內容效度。

至於本研究工具的信度,則以分析AHP的內部一致性指標(Consistency Index, C.I.)作為判斷準則。依Satty(1986)看法,一致性指標C.I.值=0表示 前後判斷完全具一致性;C.I.≦.1為可接受範圍,仍具有信度;反之,C.I.≧

.1則表示前後判斷不一致,信度不足。本研究發放30份,收回27份,其中 4份C.I.值大於.1,信度不足,視為無效問卷;其餘23份C.I.值小於.1(如表 4),信度足夠,視為有效問卷,以之進行分析。

表3 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關鍵成功因素層級架構說明表(續)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23)

七、資料分析

問卷調查資料,本研究使用層級分析法進行資料分析,採用「Expert Choice 2000」決策資源軟體,計算各構面與評估指標的相對權重,以了解 其相對重要程度,並檢驗其一致性。本研究回收的27份問卷,經「Expert Choice 2000」軟體運算,發現4份未具一致性信度(C.I.≧.1),23份為有效 問卷(C.I.≦.1),如表5。

肆、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研究結果

(一)個別訪談結果

經個別訪談13位專家,獲致修正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關鍵成功 因素之層級架構之意見(如表4)。修正結果為:第二層主要構面有政府支 持、環境設施、學校投入、產業聚落、以及管理行銷五項;第三層評估指標 則有增(修)訂相關法規等31項,詳如前述研究工具項中的圖3及表3。

(二)問卷調查結果

1. 第二層因素構面之調查結果

23份問卷調查填答的結果,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關鍵成功因素 構面的相對重要性,依序為:1. 管理行銷( 0.3130)、2. 產業聚落(0.2227

)、3. 學校投入(0.1978)、4. 政府支持(0.1415 )、以及5. 環境設施

(0.1248),詳如表5。

表4 專家訪談修正關鍵成功因素層級架構意見表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24)

2. 第三層評估指標之調查結果

23份問卷調查填答的結果,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關鍵成功因素的 評估指標相對重要性,如下述及表5。

「政府支持」構面的六項關鍵成功因素評估指標五其權重值及排序為:

1. 協助園區土地取得(0.2102)、2. 周邊公共設施(0.1892)、3. 租稅優惠

(0.1813)、4. 輔導計畫措施(0.1469)、5. 相關法規增修(0.1396)、以及 6. 補助經費(0.1329)。

「環境設施」構面的七項關鍵成功因素評估指標之權重,依序為:1. 創 意氛圍塑造(0.1921)、2. 園區區位條件(0.1771)、3. 學校有園區土地權

(0.1617)、4. 空間規劃運用(0.1609)、5. 硬體基礎設施(0.1434)、6. 園 區基地規模(0.1045)、以及7. 學校與園區距離(0.0602)。

「學校投入」構面的五項關鍵成功因素評估指標之權重,依序為:

1. 文創能量(0.2679)、2. 師生認同參與(0.2082)、3. 學校資源投入

(0.1963)、4. 校長理念與作為(0.1703)、5. 各部門主管支持(0.1574)。

「產業聚落」構面的六項關鍵成功因素評估指標之權重,依序為:

1. 提供進駐廠商優惠誘因(0.2048)、2. 廠商育成(0.1737)、3. 引進文 創關鍵產業(0.1613)、4. 建立產學合作(0.1607)、5. 引進領頭羊廠商

(0.1578)、以及6. 異業聯盟(0.1417)。

「管理行銷」構面的七項關鍵成功因素評估指標之權重,依序為:

1. 經營團隊能力(0.2103)、2. 行銷宣傳推廣(0.1713)、3. 財務籌措

(0.1484)、4. 園區定位(0.1388)、5. 服務支援(0.1281)、6. 產官學合作

(0.1196)、以及7. 周邊居民互動(0.0838)。

至於整體的整體評估指標,詳如表5。Daniel(1961)所指出:大部 分的產業中,通常有三到六個決定是否成功的因素,廠商必須把這些關鍵 工作做得特別好才能獲致成功。本文提出前五大關鍵成功因素,整體權重 排序為:1. 經營團隊能力(.0658)、2. 行銷宣傳推廣(.0536)、3. 文化 創意人才(.0530)、4.財務籌措管理(.0464)、5. 提供進駐廠商優惠誘因

(.0456)。此五大評估指標即為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首當關注與推 展的重點。

(25)

表5 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關鍵成功因素及權重排序表

(26)

二、綜合討論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茲就整體歸納性的重點進行討論如下:

(一)能力資源因素或資產資源因素孰重要?

前述資源基礎論者(Wernerfel, 1984; Barney, 1991)雖提資產與能力兩 大類資源為企業競爭力的基礎要素(吳思華,1996),但卻未說明何者較為 重要。本研究結果發現:能力資源比資產資源重要。就第二層的五個因素構 面中,「管理行銷」重要程度位居首位,「環境設施」則居於末位。即使在

「環境設施」構面中,也以含有軟體成分的「創意氛圍塑造」的權重最高。

又就第三層31項整體評估指標而言,前五大重要因素依序指標為「經營團隊 能力」、「行銷宣傳推廣」、「文化創意人才」、「財務籌措管理」、「提 供進駐廠商優惠誘因」;反觀,「園區基地規模」、「硬體基礎設施」位居 倒數第2與第3。由此顯示: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關鍵成功因素,能 力資源因素重要於資產資源因素;軟實力重要於硬體設施。又依據整體前五 大重要因素分析,能力資源因素包括管理行銷、文化創意、財經三方面的能 力,也凸顯出團隊與個別人才的重要。  

本研究結果與Florida(2002)所提出的「3T原則」概念一致。Florida 認為:科技、人才、及包容力是經濟成長與發展的三大要件,而非硬體設

表5 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關鍵成功因素及權重排序表(續)

註:*項C.I.=0.0112。表中各項C.I.值均小於.1,顯示內部具一致性,具足夠信度。

(27)

施。本研究研結果與李斌(2009)等人所提出「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文化園區 的經營關鍵成功因素」的研究結論有異同之處。渠等研究結論指出:關鍵成 功因素構面以「永續經營」最重要;整體前五大評估準則依序為:內容創新 度、文化資源的傳承、資金籌措能力、內容產物吸引力、以及地方社群的支 持。觀其因素指標權重順位與本研究不同,但歸納其結論,與本研究相同的 是:關鍵成功因素軟實力,特別是人才能力,而非硬體設施。

(二)管理行銷為何是最重要的關鍵成功因素構面?

本研究結果發現:五大關鍵成功因素構面中,以「管理行銷」最重 要。再就整體31個評估指標而言,前五大重要因素依序指標為「經營團隊能 力」、「行銷宣傳推廣」、「文化創意人才」、「財務籌措管理」、以及

「提供進駐廠商優惠誘因」。為何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關鍵成功因 素是以「管理行銷」最為重要呢?觀諸文化創意產業的創作者,以藝術文化 領域專長者居多,不論是個人特質、教育背景、或是工作性質環境,一般而 言,多以感性抒發的創作為主;著重理性系統化的管理能力與人際溝通的行 銷能力較弱。然而,創作轉為產業運作時,管理行銷的運作卻是必須面對的 挑戰。另一方面,大學為經營園區的主體,人力資源兼有藝術文化創意與管 理行銷專長者不多。文建會(2009b)在「創意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 案」中就已明白指出:藝文界缺乏整合、行銷與管理人才;又臺灣唯一設有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臺藝大校長謝顒丞(2012)也指出:檢視臺藝大文創園 區的現況與未來發展,整合行銷是目前該園區不足而須加強的重點。由以上 述可知,「管理行銷」確實在現實經營層面非常重要。

又前述辛晚教、周志龍(2003)提出文化產業園區11項發展策略,其 中實質性三項發展策略為:土地與空間規劃、土地開發方式、以及園區經營 管理與促銷機制;黃美賢(2011)也提出臺藝大文化創意產學園區的發展策 略,包括:土地建物、產品與服務、產學合作、以及行銷推廣四方面等16 項。二文章均提到多元性的發展策略,也均含括管理行銷層面,但卻未說明 哪些策略較為重要而宜優先採行。本研究相同地也認為:大學經營文化創意 產業園區的關鍵成功因素,包括空間規劃運用、學校有園區土地權、管理行 銷等策略,而且進行相對重要程度的比較研究,進一步提出結論指出:「管

(28)

理行銷」是最重要的關鍵成功因素。顯然,本研究更具有實質上的參考價值 與貢獻。

伍、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關鍵成功因素,運用層 級分析法(AHP),透過專家訪談與問卷調查,獲得結論如下:

(一)關鍵成功因素有政府支持、環境設施、學校投入、產業聚落、

及管理行銷五大構面與31項指標

關鍵成功因素有政府支持、環境設施、學校投入、產業聚落、管理行 銷5大構面。政府支持構面的指標,包括增(修)訂相關法規、補助經費、

給予租稅優惠、協助園區土地取得、協助建置周邊公共設施、以及提供輔 導計畫措施6項;環境設施構面的指標,包括學校與園區距離、園區區位條 件、園區基地規模、學校有園區土地權、硬體基礎設施、空間規劃運用、以 及創意氛圍塑造7項;學校投入構面的指標,包括:校長理念與作為、各部 門主管支持、文化創意人才、師生認同與與參、學校資源投入5項;產業聚 落構面的指標,包括:引進文創關鍵產業、引進領頭羊廠商、建立產學合作 機制、建立異業結盟機制、建立廠商育成機制、以及提供進駐廠商優惠誘因 6項;管理行銷構面的指標,包括:園區功能定位明確、經營團隊能力、行 銷宣傳推廣、財務籌措管理、建立服務支援系統、進行產官學合作、以及園 區周邊居民互動7項。

(二)人才能力資源因素重要於資產資源因素

歸納所有的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關鍵成功因素指標的相對重 要程度發現:軟體實力比硬體設施更重要;能力資源因素比資產資源因素更 重要。能力資源因素包括管理行銷、文化創意、財經三方面的能力,也凸顯 出團隊與個別人才的重要。

(三)五大因素構面中,以「管理行銷」構面最重要

在整體五大因素構面中,最重要者為「管理行銷」,次重要者為「產

(29)

業聚落」,之後依序為「學校投入」、「政府支持」;反而「環境設施」最 不重要。這凸顯行銷管理在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重要性。

(四)整體因素的最重要指標以及「管理行銷」構面的最重要指標均 為「經營團隊能力」

「管理行銷」構面的7項評估指標中,最重要者為「經營團隊能力」、

次重要者為「行銷宣傳推廣」,之後依序為「財務籌措」、「園區定位」、

「服務支援」、「產官學合作」;「周邊居民互動」最不重要。又在整體的 31項因素指標中,前五大最重要的指標為:「經營團隊能力」、「行銷宣傳 推廣」、「文化創意人才」、「財務籌措管理」、「提供進駐廠商優惠誘 因」,其中「經營團隊能力」的重要程度仍位居第一,可見經營團隊能力為 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火車頭,是決定成功與否的最重要關鍵,此結 論再度呼應了前述的第二項結論。

(五)「產業聚落」構面中,以「提供進駐廠商優惠誘因」指標最重要

「產業聚落」構面的六項評估指標中,最重要者為「提供進駐廠商優 惠誘因」、次重要者為「廠商育成」,之後依序為「引進文創關鍵產業」、

「建立產學合作」、「引進領頭羊廠商」;「異業聯盟」最不重要。提供進 駐廠商優惠誘因使吸引優秀產業進駐園區及鼓勵創意研發的最重要策略。

(六)「學校投入」構面中,以「文化創意人才」指標最重要

「學校投入」構面的五項指標中,最重要者為「文化創意人才」、次 重要者為「師生認同參與」,之後依序為「學校資源投入」、「校長理念與 作為」;「各部門主管支持」最不重要。文化創意人才是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的靈魂,學校師生是最基本的人才資本,是為學校投入的最重要資源。

(七)「政府支持」構面中,以「協助園區土地取得」指標最重要

「 政 府 支 持 」 構 面 的 六 項 指 標 中 , 最 重 要 者 為 「 協 助 園 區 土 地 取 得」,次重要者為「周邊公共設施」,之後依序為「租稅優惠」 、「輔導 計畫措施」、「相關法規增修」;「補助經費」最不重要。園區土地取得為 大學自主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要件,一般大學沒有財力購得,政府支持 是最重要的力量。

(30)

(八)「環境設施」構面中,以「創意氛圍塑造」指標最重要

「環境設施」構面的七項指標中,最重要者為「創意氛圍塑造」,次 重要者為「園區區位條件」,之後依序為「學校有園區土地權」、「空間規 劃運用」、「硬體基礎設施」、「園區基地規模」;「學校與園區距離」最 不重要。創意氛圍塑造不僅包括硬體,也需要軟體的配合,以形成整體的創 意氛圍。

二、建議

根據上述的研究結論,茲針對學校、政府、產業及學術界四方面提出 以下的建議:

(一)對學校的建議

1. 以本研究結論的因素構面、指標及相對重要程度為經營園區的藍本 本研究結論提出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關鍵成功因素的5大構面與 31項指標,以及其相對重要程度,係透過專家訪談、問卷調查等實證研究,

具有參考價值,建議大學規劃與執行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經營時應營,可以之 為藍本,從最重要的構面與指標加強著手,並強化園區人才培育與產業發展 契合市場的需求。

2. 形塑培養軟實力重要於投資硬體設施的理念

綜合歸納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關鍵成功因素,能力資源因素 比資產資源因素重要。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經營,首先須從團隊的理念 思想改變著手,對學校教師職員宣導與形塑「人才為先」、「能力資源重要 於資產資源」、「軟實力重要於投資硬體設施」的理念,以為落實提升管理 行銷效能之基礎。

3. 加強園區管理行銷與經營團隊能力

在關鍵成功因素構面中,以「管理行銷」最為重要。又該構面中以

「團隊經營」最為重要。另就整體指標權重來看,仍以「經營團隊能力」位 居第一。因此建議: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最重要的方針是-加強管 理行銷。以增強經營團隊能力為第一優先要務,其次依序再顧及行銷宣傳推 廣、財務籌措管理、園區功能定位明確、建立服務支援系統、進行產官學合

(31)

作、以至於園區周邊居民互動等層面。學校經營團隊的成員,若缺乏管理行 銷專才,建議可聘用業界具相關經驗的專才專職管理,以加速園區管理行銷 效能之發揮。

4. 加強提供進駐產業的優惠誘因

「提供進駐產業的優惠誘因」為「產業聚落」構面的最重要因素指 標,也居整體關鍵成功因素指標排序的第六位。因此建議學校加強提供進駐 產業的優惠誘因,諸如低價租金、低比率回饋金、免費輔導申請政府補助與 協助撰寫申請計畫書等。

5. 強化文創人才的培育

「文化創意人才」為「政府支持」構面中最重要的因素指標,也居整 體關鍵成功因素指標排序的第三。因此建議學校加強學校師生及進駐園區的 文創能量的培育,增加建置創意表現與交流的平臺,建立鼓勵創意激發與研 發創新的措施,並引導更多師生校友人才投入園區發展。此外,運用各種資 源進行產業育成,協助進駐廠商成員的在職訓練,以及提升創意、美感與技 術,也是學校的任務。特別是加強人才培育方向與市場需求的契合,學校宜 積極建立機制,促進學生在園區有效實習與參與各種產業實務訓練,期能達 到教育產業的銜接,已因應市場的需求。

6. 加強園區的創意氛圍塑造

「創意氛圍塑造」為「環境設施」構面最重要因素指標,因此建議學 校同時強化軟體與硬體。在硬體方面,園區建築造型、景觀佈置、室內空間 裝潢、用具設施功能與造型的設計與建置,都考量具有引發創意的設計元 素。在軟體方面,提供創意對話與競賽的機制,鼓勵教師增加創意教學,於 園區舉辦創意展演活動,建立創意對話空間與建置網路平臺,以塑造園區創 意氛圍。

(二)對政府的建議

1. 增加規劃與篩選大學為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主體

經由QUT、人大及臺藝大三個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案例探討,可 見大學以其人才及學術上的優勢及特色,是很好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經營主 體:惟目前臺灣地區僅有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文化創意產學園區一個,建議政

(32)

府可以增設以大學為經營主體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並提供輔導計畫措施,

不僅有助於教學與產業的橋接,也有助於文化創意產業的研發與創新,並可 帶動國家文創產業的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

2. 協助解決大學園區土地問題

「協助大學園區土地取得」為「政府支持」構面中最重要的因素。因 此建議政府協助大學取得園區土地,諸如變更大專用地地目、無償撥用國有 土地,或是補助大學經費申請有償撥用。若有困難撥用,建議從修改鬆綁借 用國有財產的相關法令的限制,以能落實大學能自主經營園區。

3. 協助建置園區周邊環境設施

「協助建置周邊公共設施」為「政府支持」構面中的第二重要指標。

又「園區區位條件」為「環境設施」為本研究中「產業聚落」指標中位居第 一與第二項,然而園區周邊環境設施的建置,涉及很多層面與單位,常是非 學校所能掌管;又學校資源有限,往往經費不足,因此建議政府在建置園區 周邊環境設施方面,多予以經費補助及資源整合上的行政協助,諸如交通設 站、引導路標建置、週邊帶狀文化觀光景點的連結、都市發展規劃等。

(三)對產業的建議

1. 建議優秀廠商進駐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產業聚落」是關鍵成功因素的第二個重要構面,僅次於「管理行 銷」,顯示文創產業聚集重要性。由於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多有提供進駐廠 商優惠誘因與廠商育成的機制,並常透過產學合作進行各種產品創新的研發 與技術輔導,對於公司的發展幫助很大。另一方面學校經營文創園區,也需 要引進文創關鍵產業與引進領頭羊廠商的進駐,以提高園區的競爭力與產 值,常有諸多優惠措施。因此,鼓勵文化創意產業積極申請進駐大學經營的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產業與學校將互蒙其利。

2. 加強與學校進行產學合作

「建立廠商育成機制」與「建立產學合作機制」分別為「產業聚落」

構面中第2及第4個重要指標。大學既有廠商育成的服務,又學校有其豐沛的 師生人才及創意研發氛圍,透過產學合作,有利於產品研發及技術。合作的 方向,建議可朝向技術研發、申請政府計畫、圖像授權、整合行銷、教育推

(33)

廣等層面。

(四)對後續研究者的建議

1. 可階段性多次進行園區經營關鍵成功因素研究

本研究運用層級分析有其限制,所進行為橫斷面徵求當今專家的意 見,但是長期而言,隨著時代環境的改變,專家們的觀念也會跟著改變,所 以本研究的結果,並無法永久運用。建議在3-5年之後,再做一次類似的調 查,可能有不同的研究結果,也更能契合新環境與時代的脈動,調整更有效 的經營策略。

2. 可運用AHP以外的研究方法進行研究

本研究主要是以問卷調查及AHP建立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關 鍵成功因素,對於類似的研究主題,建議未來可以用其它的方法再進行研 究,如德爾惠層級程序法(Delphi Hierarchy Process, DHP)、資料包絡分析 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等方法。

3. 可進行相關研究主題探討

鑑於大學經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契合產業市需求為當今發展文化創意 產業與培育文創人才的重要課題,建議可增加台灣文創產業市場發展需求與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經營相關之研究,以及基於文創產業研究探討大學經營文 化創意產業園區的效益。

參考文獻

虹口區市人大代表專題調研小組(2011)。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瓶頸及對 策。上海人大,12,28-29。

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科技園(2009)。大學創意產業園區拓荒者-中國人民大學文化 科技園特色大學科技園的建設實踐。中國高校科技與產業化,21,50-53。

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科技園(2011)。人大文化科技園:高校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開 拓者。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3,82-85。

孔建華(2008)。北京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發展研究。文化建設,2,90-96。

文化部(2012)。點石成金在念頭―文化創意產業策略的探討。2012文化國是論壇 會議資料。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2010年2月3日)。

(34)

王美雅、張倪綸(2010)。論文化創意產業育成—以澳洲昆士蘭大學育成中心為 例。創業管理研究,5(3),29-52。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9a)。2009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臺北市:行 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9b)。創意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案。2012年6月 1日,取自http://cci.culture.tw/cci/cci/c/980514.pdf。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0)。2010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臺北市:行政 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1年2月1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所轄五大文化創 意產業園區更名函文。文壹字第1002002278號公文。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2)。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

2012年6月10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1568&ex=2&

ic=0000153。

何雍慶(1990)。實用管理行銷。臺北市:華泰文化。

吳思華(1994)。策略九說-資源說。世界經理理文摘,89,74-87。

吳思華(2000)。策略九說。臺北市:臉譜。

吳清山、林天祐(2001)。策略聯盟。教育資料與研究,41,66-85。

吳清山、林天祐(2004)。產學合作,教育資料與研究,59,115。

李明軒、邱如美譯 (1996)。國家競爭優勢(M. Porter原著)。台北市:天下文 化。

李斌、謝瑋莉、謝旻儒(2009)。應用模糊層級分析法於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文化園 區之經營關鍵成功因素分析。文化事業與管理研究,3,45-63。

辛晚教、周志龍(2003)。全球化趨勢下文化產業園區發展策略之研究成果報告 書。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2012年4月25日,取自:http://www.

cepd.gov.tw/m1.aspx?sNo=0009038

林榮泰(2008)。文化創意園區-文化創意產學中心之創新經營模式。藝術欣賞,

4(5),5-14。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11)。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11年文創會議記錄。未出版。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12a)。組織成長。2012年5月1日,取自:http://www.ntua.

edu.tw/about/current2.aspx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文化創意產學園區(2012b)。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文化創意產學 園區簡介。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35)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文創處(2012)。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及文創產學發展現況。2012 年4月20日,取自:http://portal2.ntua.edu.tw/ccid/about.html

張書(2011)。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現狀與存在問題。河海大學學報,

13(2),81-83。

教育部(2008)。第二期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2012年5月1日,取自:www.

edu.tw/files/list/B0039/附件-2

盛治仁(2010)。2010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序文。2010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 展年報。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郭輝勤(2008)。創意經濟學。臺北市:我識。

彭翊(2009)。「文化+科技」點燃經濟新亮點-文科特色大學科技園建設的機遇 與實踐思考。中國科技財富,15,98-101。

雅虎國際資訊有限公司(2012)。網友微革命-網友最不滿大學校園:教學與實務 脫節。2012年6月1日,取自:http://yahoo-mypower.net/life_article.php?aid=70 黃光男(2011)。詠物成金-文化創意產業析論。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黃美賢(2011)。文化創意產業與大學產學合作之探討-以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文化 創意產學園區為例。經營管理論叢,7(2),73-86。

楊敏芝(2009)。創意空間: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五南。

溫肇東(2007年9月5日)。創業家精神-昆士蘭創意產業園區的產官學合作模式。

工商時報,D3版。

樊盛春、王偉年(2008)。文化產業園區理論問題探討。企業經濟,10,9-11。

鄒應媛(譯)(2003)。創意新貴:啟動新經濟的精英勢力(原著:R. Florida)。

臺北市:寶鼎。

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中國統計學 報,27(6),5-22;27(7),1-20。

鍾萍(2010)。探索文化與科技結合的園區新模式-訪問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科技園 管委會辦公室主任彭翊。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50-53。

褚志鵬(2009)。層級分析法(AHP)理論與實作。【教學講義】未出版。2012年 5月22日,取自http://mmarcie.blogspot.tw/2011/04/trans-ahp.html

Aaker, D. A. (1984). Strategic market management. New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Inc.

Barney, J. B. (1991).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1), 99-120.

Bianchini, F. (1993). Culture, conflicts and cities: Issues and prospects for the 1990s, in Cultural Policy and Urban Regeneration: The West European Experience, ed. by F. Bianchini and M.

(36)

Parkinson. Manchester, England: University Press, 199-213.

Combs, J. G., & Ketchen, D. J. (1999). Explaining interfirm cooperation and performance: Toward a reconciliation of perditions from the resources based view and organizational economic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9), 876-888.

Daniel, D. R. (1961). Management Information Crisi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39(5), 111-12.

De Vasconcellos, J. A., & Hambrick, D. C. (1989). Key success factors: Test of a general theory in the mature industrial product-servi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0, 367-382.

Florida, R. L. (2002).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And how it´s transforming work, leisure.

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Frost-Kumpf, H. A. (1998). Cultural districts: The art as a strategy for revitalizing our cities.

Washington, DC: Americans for the Arts.

Landry, C.(2000). The creative city - 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 Landon, England: Earthscan.

Montgomery, J. (2004). Cultural quarters as mechanisms for urban regeneration part1:

Conceptualising cultural quarters. Plann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 18(4), 293-306.

Oloruntoba, R. (2010). An analysis of the Cyclone Larry emergency relief chain: Some key success fact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126(1), 85-101.

Porter, M. E. (1990).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New York, NY: The Free Press.

Porter, M. E. (1998a).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6(6), 77-90.

Porter, M. E. (1998b). On competition.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ublishing.

QUT Creative Industries Precinct (2010). The QUT creative industries experience. Queensland, Australia: Queensland University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

QUT Creative Industries Precinct (2012). Overview. Retrieved May 20, 2012,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ciprecinct.qut.edu.au/about/

QUT Creative Enterprise Australia (2012). Service. Retrieved May 20, 2012,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creativeenterprise.com.au/

Saaty T. L. (1990). Decision making for leaders-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or decisions in a complex world. Pittsburgh, PA: RWS Publications.

Saaty T. L. (1994). Fundamentals of decision making wit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Pittsburgh, PA: RWS Publications.

UNCTAD (2010). Creative economy report 2010 - Creative economy: A feasible development option. New York, NY: United Nations.

Wansborough, M., & Mageean, A. (2000). The role of urban design in cultural regeneration.

Journal of Urban Design, 5(2), P181–197.

Wernerfel, B. (1984). A resources-based view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5, 171- 180.

Wynne D. (Ed.) (1992). The culture industry: the arts in urban regeneration. Hampshire, England: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註:感謝兩位審查委員的指教,提供寶貴意見修正本文。

數據

表 2 本研究對象背景資料表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o enable pre-primary institutions to be more effective in management and organisation, actions can be taken in the following five areas: Planning and Administration, Leadership,

We showed that the BCDM is a unifying model in that conceptual instances could be mapped into instances of five existing bitemporal representational data models: a first normal

The content of questionnaire contains five major categories provided by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including fixed network communication service, mobile

本研究除請教於學者專家外,在 1998 年版天下雜誌調查發布 在台灣地區 1000 大企業中,台鹽排名 414,在最賺錢的 50 家公 司中排名 13,但在最會賺錢的 50

為上圖座標的意涵進行說明。橫軸是 D-R 原因度,縱軸是 D+R 中心度。當 D+R 越 大且 D-R

Moreover, through the scholar of management, Michael Porter's Five Forces Analysis Model and Diamond Model make the analysis of transport industry at port, and make the

The school/department selection is divided into psychology, society and economy in this study. The selection is affected by five factors including college, interpersonal,

Through literatures relevant to service quality, service value,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customer loyalty, this research conducts study on the five aspects of the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