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孫中山革命正當性的追求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孫中山革命正當性的追求 "

Copied!
4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9

第貳章

孫中山革命正當性的追求

第一節

傳統中國政權的正當性

歷史學家費正清( John King Fairbank , 1907-1971 )曾言中國歷 史有諸多和西方不同之處,尤其是中國在極早時期即出現高度中央 集權的帝國,皇帝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都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且雖 然有朝代的興替及間歇性的動亂,但根深蒂固的統一驅力,使中央 集權的帝國持讀維繫達二千年以上。(費正清,1994:46-47)

對於中國會在紙張尚未發明,文書尚用竹簡木片傳抄之際,就 出現管轄遼闊的中央集權大帝國,史學家黃仁宇指出和中國的自然 環境有關:黃河含沙量高易泛濫的特性,使治水工程成為求生存的 要務,又北方遊牧民族不斷入侵,與其之間的戰爭亦關乎生存,而 治水工程與戰爭組織的持續性需求,迫使中國必須出現一坐落於黃 河中上游的中央集權政府,且其必須有威望能動員所有資源來因應 危機。當統治者不能達成這種任務時,環境上即產生極大的壓力,

務使中樞權力再度出現。(黃仁宇,1989:25-29;1993:26-32)

黃仁宇認為外在的自然環境壓力,是中國出現早熟的大帝國且

(2)

30

一直能維持之的主要原因。金觀濤與劉青峰(19889︰37-56)則由 儒家的角色著眼,檢討中國何以能形成─「超穩定結構」。依他們的 見解,中國原本即是一個小農社會,每一個小農村社都是一個自給 自足的經濟單位,因此,在正常的情況下,每一個小農村社間沒有 進行大規模相互交往和貿易的必要,而每一個村社則必然為一個家 族宗法團體。小農經濟的這種分散性,乃 { Ÿ 一是 靠軍事力量建立起來的封建大國,其所分封的領土,很容易形成世 襲的領地,這是封建主統治權力與土地所有權的結合,另一則是農 奴化,封建地主對生產者的經濟剝削與人身控制合而為一,這兩種 自發趨勢則可合稱為貴族化趨勢。隨著貴族化割據勢力的發展,封 建大國很容易就會崩解,要防止此一命運,封建大國內部則必須存 在一個中間聯繫管理的階層,遏制貴族化趨勢,以維持國家的統一。

中國兩千五百年來,之所以能夠維持封建大國的格局,就是依賴儒 生所建立起來的官僚制度和意識型態,而得以形成一個所謂宗法一 體化的超穩定結構。孔子所孺慕的西周封建制度,便是將國家政治 組織與家族宗法組織協調起來的典範,孔子所代表的是原先封建貴 族知識階層因封建制度遭到破壞而演變出來的士階層,士或儒生則 為秦漢以後建立的專制大帝國,依照《周禮》的理想重新規劃統治 的結構。但中華帝國和三代封建時期最大的不同,就是這些儒生階 層本身,他們成為統一的官僚機構成員,維繫著帝國的內部交往,

遏制貴族化的趨勢,並且保護大量的自耕農與中、小地主,以提供 帝國穩定的稅收,他們同時也依照儒家的道德政治國家學說,指導 著國家官僚機構的形成與組織。在中國的完整地理區塊上,由小農 經濟、儒家意識型態和帝國官僚政治所建立起來的超穩定結構,乃 自秦漢至清朝,足足綿延兩千五百年。

(3)

31

但是,雖然自秦、漢以降,儒家一直與專制皇權有共生關係,

然孔子、孟子卻是生於秦始皇統一六國創建帝國之前,因此不可能 為他們所無法預見的專制皇權張目。儒家之所以與專制皇權發生共 生關係,係後世儒者與專制君主將孔子的儒家學說作了巧妙的轉變。

孔子孺慕周公姬旦所制訂的周禮宗法制度,對之推崇備至︰「周 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論語》〈八佾〉)姬旦所創設 的政治制度,是封建與宗法關係的結合體。在姬旦的設計中,周王 所在的國都是全國的中心,諸侯則分成公侯伯子男五級,諸侯國的 面積也依諸侯爵位的不同分成不同的等級。各諸侯國依其封國距周 王國都距離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功能與義務。而依周的宗法制度,

周王的王位由嫡長子繼承,周王其他的兒子們則分封為諸侯;諸侯 國內則有宗廟供奉始祖,其名位亦由嫡長子世襲,諸侯的其他兒子 則為主持國政的卿與大夫;卿與大夫也各有世襲的領地與軍事領導 權,其名位亦由嫡長子世襲。於是諸侯、卿、大夫與周王有親屬關 係,國即是家,家即是國。職是,維繫整個封建制度運作的,是家 族血緣關係,是「長幼、尊卑」的宗法倫理秩序。不論是周王諸侯 還是卿大夫,其權力的正當性都來自對此秩序的遵從,宗廟祭祀不 只是宗教儀式,更具有維繫此倫理秩序的政治意義。

但是,在孔子的時代,由姬旦所制訂的,作為政治及社會運作 根本規範的周禮宗法制度,已經遭到嚴重的破壞。《論語》〈八佾〉

中稱:「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是諸侯的 舞,魯國的大夫季孫享用此舞,已是僭越破壞宗法封建制度。《論語》

(4)

32

〈憲問〉中亦有齊國大夫陳成子弒其國君簡公的紀錄。事實上,自 西元前 770 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後,各種以下犯上、不遵守周禮封建 宗法制度的事件已層出不窮。《左傳》〈周鄭交質〉即記載周平王與 鄭國交惡,因鄭國勢強,周平王不得不派王子姬狐到鄭國做人質,

但周平王死後,鄭國兩度派軍收割周領地的穀子。若是在西周時代,

鄭國的行為斷不被容許,然此時周王對鄭國的行為卻也無可奈何。

瞿同祖(1984:318-328)即指出,自周東遷後,諸侯遲延甚至拒不 納貢賦與不向周王朝聘述職已是常態;諸侯競相擴軍,超越周禮封 建制度對諸侯軍力的限制,晉國更曾將軍力擴至天子才能擁有的六 軍規模;不只諸侯僭越天子,卿與大夫亦僭越諸侯,晉出公即被知 伯、韓、趙、魏四家權臣逼的出走。因此,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

是一個嚴重失序(Anomic)的世界:不僅政治失序,也是倫理失序 的世界。他對此深感痛心,因而懷著復興《周禮》精神的使命感周 遊列國,希望能依照《周禮》的理想重建社會的秩序。

在社會規範的重建上,孔子首先主張正名主義。所謂正名,就 是先確立個人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當子路問為政的首要之務時,

孔子稱:「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季康子問他為政的道 理時,他更答稱:「『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論 語》〈顏淵〉)正名不但是為政的最重要事務,更與政治劃上等號。

但「正」的意涵是什麼呢?齊景公問政於他,他說:「 君 君 、 臣 臣 、 父父、子子」(《論語》,〈顏淵〉即是要求個人根據不同的社會地 位所相應的社會規範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他更說:「不在其位,不 謀其政。」(《論語》〈泰伯〉)曾子則補充說:「 君 子 思 不 出 其 位 。 」

(《論語》〈憲問〉)每個人不僅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對非自己身

(5)

33

分地位所相稱的角色,更不能有所妄想,所以人的行為必須完全尊 守社會規範(禮),此即王夢鷗說的:「儒者謂政者,正也,何以正 之?以禮正之。」(王夢鷗,1968:96)

在周朝封建宗法制度下,所謂的「禮」具廣狹兩義,狹義的「禮」

指祭祀儀式,廣義的「禮」則指社會規範。孔子曾感嘆當時的禮樂 徒具形式:「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鍾鼓云乎哉!」(《論 語》〈陽貨〉)蕭公權(1980:59-60)認為儒家所重的是廣義的禮,

而非祭祀儀式。確實,先秦儒家有濃厚的現世取向,(張德勝,

1989:71)此可由孔子「未能事人,焉 能事鬼 ?」(《論語》〈述而〉)

及「未知生,焉知死? 」(《論語》〈先進〉)的話看出,然此非謂孔 子認為祭祀儀式不重要:「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論語》〈八俏〉)

他不信鬼神,卻又強調祭祀時應誠敬。這其中顯現的,是孔子視狹 義的禮為一種社會化的工具,具教化人們接受廣義的禮之隱性功 能。所以,孔子重建社會規範的手段,是從個人生活開始,當所有 人都接受傳統權威的正當性後,社會自然有序安定。換言之,孔子 重視規範的內化作用,他認為建立秩序的手段,端賴個人的道德教 化。他把完美品德歸結為一個「仁」字。他對顏淵說:「 克 己 復 禮 為 仁」(《論語》〈學而〉,能夠依照社會規範行事者,即為「仁」;而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仁的根本是孝悌 親愛,其行為準則則是「禮」。因此家庭倫理與社會秩序緊密相連在 一起,這也就是《大學》裡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 由內而外、由個人家庭至國家天下的道理。孔子在《論語》〈憲問〉

篇中與子路有一段對話,可以充分代表他以修身為出發的政治倫理 哲學︰「子路問君子。子曰:『 修 己 以 敬 。 』 曰 :『如斯而已乎?』

(6)

34

曰 :『修己以安人』。 曰 :『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 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修己的終極目標在於安百姓,可見 孔子的終極關懷,不是個人修身養性層次的「內聖」,而是治國平天 下的「外王」之道。孔子心目中君子的理想形象,乃是成德之人,

不但內聖,還要能夠外王。在這裡,我們便看到道德與權力的關係,

理想的社會是合乎倫理原則的人際秩序,而此一理想的完成,則有 賴政治領導者個人的資質。

孔子的思想,是對春秋時代封建宗法制度崩毀危機的反應,他 的解決危機方案,是以周初的制度為樣本,重構一道德政治的理想 世界。然而,姬旦的制度是原始小農社會的產物,春秋時代的社會 失序卻是生產技術進步、經濟繁榮下人的欲望增加所導致的。【註 1】

因此,孔子的理想是否可行,就涉及兩個層次的問題︰一是人性的 本質問題,一是道德政治實踐的問題,亦即萬一政治淪為不道德,

則人民如何自處的問題。

對於人性,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唯上知與下愚 不移。」(《論語》〈陽貨〉)是上智必善,下愚必惡,所謂始本近而 沒漸習漸遠者,只指一般常人。然如此則下愚者永無教化守禮之可 能。孟子則認為人性本善,當公都子問他人性的本質時,孟子答稱:

「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 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 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

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既然人人都有惻隱、

(7)

35

羞惡、恭敬、是非之心,則「人皆可為堯舜」,(《孟子》〈告子下〉)

道德政治才有實踐的可能。但他亦知社會經濟的進步無可逆轉,孔 子要求人簡樸過日的想法不可能實現,孟子自身即曾仕齊為卿,致 祿萬鍾。(蕭公權,1980:92)他的弟子彭更認為「後車數十乘,從 者數百人,以傳食於諸候」的生活太侈,孟子則認為有功之人當得 合理的享受,且此才能活絡經濟。(《孟子》〈藤文公下〉)顯然他已 知在經濟進步後,人性的欲求已不能抑制。所以「民之為道也,有 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無不為已。 」

(《孟子》,〈藤文公上〉)。

人皆可為堯舜,因此國君亦皆可行仁政。然而若國君不行仁政 時又當如何,孟子的做法是強調人民的重要性:「民為貴,社稷次之,

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候,得乎諸候為 大夫。」(《孟子》《盡心下》)人民是國家的根本,能得到民心的才 能為天子,所以他引《尚書》《泰誓》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 我民聽。」(《孟子》〈萬章上〉)已有不視國君的權力為絕對之意。

他更提出「不召之臣」的君臣關係相對觀點,認為齒德二者可抗爵 秩,有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孟子》〈公孫丑下〉)齊宣王以放桀 與武王伐紂事問:「臣弒其君可乎?」孟子更對稱:「賊 仁 者 謂 之 賊 , 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孟子》〈梁惠王下〉)孟子不鼓勵革命,但當國君殘暴不仁時便 失去其正當性,因而將其推翻甚至殺害的行為,也不算以下犯上。

至此,孟子學說中國君的權力正當性來源已和孔子學說不同:孔子 認為國君的權力正當性來自遵守周禮宗法秩序,雖然孟子心儀的亦 是三代封建社會的理想國,但他認為三代的美好來自實行仁政。這

(8)

36

個轉變,實來自兩人所處社會環境的差異及對所處境認知的不同。

在孔子的時代,社會經濟變遷所導致的失序現象已普遍存在,

到孟子時代,「世道衰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 父者之有之。」(《孟子》〈藤文公下〉)社會失序的惰況日趨嚴重。

孟子雖強調人的善端,主張個人成德的可能,但伴隨此樂觀人性論 的卻是一種「幽暗意識」【註 2】(張灝,1990:20-21)人性既已不 再純真,期待個人修養而發揚人的仁心並進而求仁政,雖非完全不 可能,卻是陳義過而實現的可能性甚低。因此,荀子遂提性惡與化 性起偽說。

孟子對人的幽暗意諳採間接的態度,荀子則直接正面面對人的 幽暗意識,他說:

「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則爭奪主而辭讓亡焉;

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 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而從 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

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

而歸於治,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其善者偽也。 」「 故 聖 人 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制法度;然則禮義法 度者,是人之所生也。故聖人之所以同於眾,其不異於眾者,

性也;所以異而過眾者,偽也。」(《筍子》,〈性惡〉)

(9)

37

他既認為人性本惡,聖人亦同,只是聖人為變化其本性而興起 矯偽積學為善,則「塗之人可以為禹」(《筍子》,《性惡》)。

雖然人人可矯偽為善而成聖人,但暨然人性本惡,又有何動機 驅使人要這麼做呢?荀子說:「凡人之欲為善者,為性惡也。 」(《荀 子》〈性惡〉)換言之,正因性惡,所以才欲為善。由之可知,荀子 正面面對人的幽暗意識,惟其正面面對,才有追求超越人性的動機。

然而,人人可為聖人非謂人可超越天性的性惡,而只是說人可 經由後天、外爍的努力,抑制惡性,社會既是一團體生活,則必須 有一規則法度,做為人的行為標準,這就是「禮」的來源:「 禮 起 於 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

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

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於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 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荀子》,〈禮論〉)

他把人性歸諸人類所共有的生物及生理上的欲求及感受,社會 共同規範價值並非出自人的本性,必須依靠後天的學習,所以荀子 強調外在權威對人性的矯治。由於強調外在權威的矯治力量及其效 果,荀子乃提出「禮樂師法」的主張,即以法的強制力來協助社會 規範的重建。(黃俊傑,1982:250-256)但荀子和法家之不同,在 於他仍以人的德行好壞為治亂的根本因素,「有良法而亂者有之,而

(10)

38

君子而亂者,自古及今未嘗聞也。」(《 荀 子 》,〈 致 世 〉)「 有 亂 君 , 無亂國;有治人,無治法,……故法不能獨立,類不能自行;得其 人則存,失其人則亡。」(《荀子》〈君道〉)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 定得再完美,若不能真心信奉執行之,則國仍不能治。因此,國家 治亂與否,與國君密切相關。

荀子既認為國家之治亂與國君密切相關,則進一步提出修己、

愛民、任賢三為君之道。國君是治之源,源清則流清,「 上 好 禮 義 , 尚賢始能,無貪利之心,則下亦將綦辭讓,致忠信,而謹於臣子也。」

(《荀子》〈君道〉)而「有社稷者而不能愛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 親愛己,不可得也。民不親不愛,而求為己用,為己死,不可得也。

民不為己用,不為己死,而求兵之勁,城之固,不可得也。兵不勁,

城不固,而求敵之不至,不可得也。」(《荀子》〈君道〉)民既為國 之本,「故人主欲疆固安樂,則莫若反之民;欲附下一民,則莫若反 之政;欲修政美俗,則莫若求其人。」(《荀子》〈君道〉)換言之,

荀子以國君個人利害為出發點,論證出國君必須行修己、愛民、任 賢等道的必要性。

荀子以利害說國君愛民任賢,然若國君無道時怎麼辦?荀子因 而提出「從道不從君」的為臣準則,若為臣者「不恤君之榮辱,不 恤國之贓否,偷合茍容以持祿養交而已耳,國賊也。」(《荀子》〈臣 道〉)但當為臣者以道德、是非都無法勸使國君修己愛民時,則「奪 然後義、殺而後仁,上下易位然後貞,功參天地,澤被生民,夫是 之謂權險之平,湯武是也。」(《荀子》〈君道〉)由之,荀子賦予殺

(11)

39

無道之君取而代之的正當性。

春秋戰國是個舊秩序崩解、新秩序仍未出現的失序時代,諸子 百家的勃興正是對此危機的反應,儒家亦不例外。感傷的社會的動 亂,儒家懷抱著強烈的秩序情結,所以孔子希望重建周初的社會秩 序,其手段則是正名;孟子則在時代變遷下,進一步提性善、民貴 說;荀子知人性幽暗面無法消除,欲借外在權威以定社會秩序。然 先奏儒家學說內容或有不同,欲使社會秩序回歸那己消逝的「美好 時代」之心則同,縱是指「俗 儒」「呼先王以欺愚者衣食」(《荀子》,

〈儒效〉)而主張「法後王」的筍子,其「後王」也仍是指「周道」。

(侯外蘆,1986 年:121-122)換言之,先秦儒家主張的政權正當性 來源模式是傳統型權威,其所孺慕的,是三代(至少是西周)原始 封建社會的秩序。而不論孔子,孟子或荀子的學說,事實上均未給 予國君以完全的絕對權力,在《周禮》的世界秩序裡,權力的正當 性來自遵守這個秩序,而非國君自身。孟、荀更將國君權力的正當 性置於行仁政與愛民上。

然而,由於戰國末期政治由多元走向一元的發展趨勢,大一統 局面的出現,使儒家無所遁逃於天地間,迫使他們必須在維持儒學 命脈的使命感下,對道德與政治的關係做出妥協,儒家乃將其倫理 思想價值系統的維繫與國家的統治相結合,於是產生儒家法家化的 現象。儒家法家化的重點,不在於作為外在強制力的刑法作用的強 調,事實上,荀子的〈王制〉與〈正論〉兩篇已經給予刑法在儒家 理論中安排了相當重要的地位;儒家法家化的最具特色的表現,乃

(12)

40

在君臣關係觀念的根本改變,漢儒放棄了孟子的「君輕」論、荀子 的「從道不從君」論,而代之以法家的君尊臣卑論,這個關鍵人物 是司馬遷稱之為漢家儒宗的叔孫通。(余英時,1976:32-39)至於 倡議獨尊儒術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一書中寫道:「 是 故 春 秋 君 不名惡,臣不名善。善皆歸於君,惡皆歸於臣。臣之義比於地,故 為人臣下者,視地之事天也」(〈陽尊陰卑〉)「 人 主 力 於 生 殺 之 位 , 與天共持變化之勢, … … 天地、人主,一也」(〈王道通三〉)「 功 出 於臣,名歸於君」(〈保位權〉)「君者民之心也;民者君之體也。心 之所好,體必要之;君之所好,民必從之」(〈為人者天〉)。這類議 論,事實上則來自《韓非子》〈主道〉篇中「有功則君有其賢,有過 則臣任其罪 」,而假託於《春秋》《韓非子》〈忠孝〉篇又說:「 臣 事 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則天下治,三者逆則天下亂,此天下 之常道也,明王賢臣而弗易也」,董仲舒繼承了此一思想,在《春秋 繁露》〈基義〉篇中主張:「夫為君而覆露之,地為臣而持載之;陽 為夫而生之,陰為婦而助之;春為婦而生之,夏為子而養之。王道 之三綱可求於天。」董仲舒為《禮緯》〈含文嘉〉一文中提出的所謂

「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婦綱」賦予了陰陽的形上學 依據,於是三綱成為一種自然法,是人所不可違背的天道,東漢章 帝依此下令編寫《白虎通》,三綱就形成了吃人的禮教,成為儒家的 教條。(張瑞穗,1996:160-161)

職是,西漢以降的儒家結合先奏儒家內聖外王的理論和法家君 尊民卑論,從此皇帝是「天」的化身(天子),是道德上無瑕的聖君,

是所有人民的「君父」,兼宗教領袖、政治領袖、文化領袖於一身,

其自身即是一切權力的正當性來源,而儒家也從此成為專制皇權的

(13)

41

共生體,成為支撐專制皇權統治的文化霸權。尤其是南宋朱熹以之 注釋《四書》後,其解釋由西元 1313 年(元仁宗皇慶二年)至 1905 年(清德宗光諸三十一年)一直是科舉考試的標準,而對宋以後的 中國政治文化有深遠影響。(周策縱,1984:432;張灦,1990:28,

75)

第二節

民初政權的競逐與正當性來源的移轉

先秦儒家追懷三代封建的社會,西漢時儒、法的合流卻使儒 家和專制皇權共生。自此以降,兩千年來的傳統中國社會即依賴「尊 卑、男女、長幼」之秩序來維繫,靠昊天皓命的皇權支援,又以科 舉取士,以深受儒家學說薰陶的學究作廟堂與農村間之聯繫。1842 年的鴉片戰爭,將這一個超穩定結構打出了一個破洞。西方的堅船 利炮帶進來西方的科學與技術,改變了中國傳統的小農經濟生產方 式,工商業的發展創造出新的社會階級:資產階級,工業都市的興 起,改變了舊有的家族制度與社會人際關係。原先支撐宗法一體化 結構的社會基礎產生革命性的變化,而帝國主義的外來壓迫,更對 中國人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觀帶來重大的衝擊,中國的天朝意象被 粉碎,原有以皇帝君權為中心的國家組織的統治能力開始動搖,中 國人民面對西方現代文明,不是採取排外仇視的態度,便是對自身 的文化、對於維繫宗法一體化結構的儒家倫理產生質疑。19 世紀中 期以後,中西文化碰撞所帶來的劇變,正是李鴻章、王韜、嚴復等

(14)

42

人所謂中國三千餘年自秦漢以來未有之世變。(郭廷以,1994a:1)

中國所面臨的,不僅是過去兩千年來一再反覆的、因政權統治能力 下降而出現的正當性危機,更是自秦、漢「廢封建、行郡縣」以後,

中國社會政治再一次大轉型的壓力。(唐德剛,1998a:8-9)然而,

滿清皇朝及知識分子們卻見不及於此。於是,一次次的內亂與外患 接踵而至,不斷地削弱皇權的統治正當性。

1895 年甲午戰爭的慘敗,是皇權統治正當性終難再維持的關 鍵。康有為的維新變法運動與孫中山的革命,是對傳統皇權統治正 當性的間接、直接挑戰,而此亦引起捍衛皇權者的反擊。但轉型的 壓力沛然能莫之能禦,滿清皇朝既不能與時俱轉做應有的改革,則 辛亥革命發揮「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之功能,已是無可避免 之事。然而,辛亥革命雖推翻滿清皇朝,卻不意謂著新建的民國政 權即可穩固,反而隨即因袁世凱的獨裁與推動帝制,及之後的各地 軍閥競逐政權,而陷入循環的內戰中。造成此種現象的主要原因,

是朝野政治人物多對新興的共和政治缺乏認識,他們或以為民國和 清朝之別,僅在於統治者由滿人換為漢人;或以為民國之代清,正 如中國歷代王朝之更易,民國之大總統,亦如歷代之皇帝,所異者 唯在大總統由國會選出。此種認識,實是袁世凱排除異己進而稱帝 的重要原因。(郭廷以,1994b:483)而之所以會有如是的認識,與 清末革命的革命性質有關。

清末的革命有兩大特色,一是有簡約的民族主義色彩,二是革 命風潮只及於少數人。申言之,滿清入關統治中國後,對滿、漢不

(15)

43

能一體對待,而歷來會黨及太平天國起兵,亦以漢人民族主義為號 召,早埋下滿、漢衝突的因子。當滿清的統治能力處於顛峰之時,

滿、漢之間的衝突尚不可慮,然一旦統治能力下降,無能因應內外 危機時,種族不平等的憤恨就被激揚起來,成為革命的動力。(張玉 法,1998a:38-39)興中會、同盟會皆以「驅逐韃擄,恢復中華」為 號召,即是顯例。「驅逐韃擄」的簡約民族主義訴求成為清末革命的 最大動力,卻也將其時中國所處的危機給簡化了。而據統計,1894 年至 1911 年間的革命團體多達 173 個,然革命志士的總人數並不 多,成員亦以會黨、學生、新軍和華僑為主。(張玉法,1975:657-696) 這使得革命思潮侷限在少數人的圈子內,未擴展到群眾裡去。

民國的肇建,由革命黨、袁世凱、立憲派等合力而成,但非謂 各股勢力對創建共和政治有所共識,而毋寧是在清廷無力因應內外 危機的情形下,各方勢力不再信服清廷這傳統性權威。推倒清廷、

創建民國的過程,實是一民族革命過程。在此革命過程中,清末所 遭遇的各種內外危機,都被「驅逐韃虜」的民族革命口號給簡化了,

似乎只要推翻清廷,一切就能否極泰來。但一旦清帝遜位,共和體 制的正當性猶未受到普遍信服、新興國家的統治能力也無法貫澈於 各公私部門時,革命的結果便可能引來政治失序的危機。

中國傳統皇權中,皇帝自身即是統治正當性的來源,集所有權 力於一身;但共和政治的權力是分散的,政治權力的正當性來自民 意的支持與憲法、法律的授權。而袁世凱登上大總統之位後,其權 力正當性立即面臨來自幾方面的挑戰:(1)孫中山為求順利推翻滿

(16)

44

清,將臨時大總統之職讓予袁世凱,臨時副總統又由與革命黨無淵 源的黎元洪擔任,令許多革命黨人無法心服。激進革命黨人周浩在 1912年 3 月 28 日創《民權報》,由戴季陶任主筆,接連發表倡議二 次革命誅殺袁世凱的文字,與袁世凱間形成緊張關係。(張玉法,

1998b:68-69)(2)辛亥革命後於 1912 年 1 月 2 日公佈的〈中華民國 臨時政府組織大綱〉,仿美國總統制設計,總統掌行政實權;1912 年 3 月 11 日公佈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卻又改採內閣制設計,

總統為虛位元首。臨時參議院之所以在短期內將政制做如此巨幅的 改變,且搶在孫中山尚未將臨時大總統之職移交給袁世凱之前通 過、公佈,其原因在「希望以這種制度,使袁世凱有位無權,端拱 無為。」(荊知仁,1984:227)(3)1913 年的第一屆國會中,國民黨 在總數 596 席的眾議院中佔 269 席,總數 274 席的參議院中佔 123 席,為最大黨。(謝彬,1987:51-52)此時的國民黨領導人宋教仁 高唱內閣制及政黨內閣,更圖罷黜袁世凱而以黎元洪代之。(張玉 法,19986:68)(4)辛亥革命後,南方各省都督多由國民黨人出任,

時不聽命於北京中央政府的政令。(郭廷以,1994b:493)

面對前述權力正當性的危機,有南面之志而無共和信仰的袁世 凱,採取權力集中與排除反對者的手段以應付挑戰。先是於 1913 年 3月 20 日,由其親信趙秉鈞買凶刺死宋教仁;接著在該年 6 月免國 民黨籍都督李烈鈞、柏文蔚、胡漢民等人之職;次以是年 7 月國民 黨發動二次革命為叛逆之由,在同年 11 月 4 日下令解散國民黨,追 繳國民黨籍議員的當選證書;復又在 1914 年 1 月 10 日下令停止國 會議員職務。(張玉法,1999:70)

(17)

45

袁世凱的目的在稱帝,掃除政敵固能使其權力集中,卻不能使 其具有稱帝的正當性。要創造此正當性,袁世凱必須辯護、證明中 國有重建皇權的必要性。對此,袁世凱循著兩方面進行:發揚做為 傳統皇權正當性基底的儒家意識型態,與證明皇權對穩定中國政 治、社會秩序的必要性。

與專制皇權共生的儒家意識型態,在清末開始受到嚴重挑戰:

1905年滿清皇朝廢科舉取士制度,使國家官僚的晉用不再受到官定 儒家學說的制約;1912 年 7 月舉行的「中央臨時教育會議」,決定 廢前清〈學堂管理通則〉的祭拜孔子儀式,是年 9 月 2 日教育總長 蔡元培公佈〈教育宗旨〉,亦排除尊孔項目。然袁世凱旋即於次年開 始採一連串的措施,重新發揚儒家意識型態:1913 年 9 月 25 日頒

〈祭孔告令〉,於是日率文武官員至孔廟祭孔,行三跪九叩禮,並命 各地官員依例辦理;1914 年 1 月 22 日頒〈特定教育綱要〉,要求在 教科書內採經訓;1915 年 1 月再頒〈頒定教育要旨〉,要求「法孔 孟」。(高明士,1999:134-138)

發揚儒教外,更要提出證明登帝正當性的論述。1915 年 8 月 3 日,袁世凱的憲法顧問古德諾(Frank J. Goodnow,1859-1939)發 表〈共和與君主論〉,謂共和制與君主制的優劣不能一體而論,然對 中國而言,君主制較共和制為宜。(郅玉汝,1977:125-144)同月 26 日,楊度發表〈君憲救國論〉,稱唯有恢復帝制才能因應內外之 危機。(郭廷以,1994b:608-610)

(18)

46

擁袁稱帝者將恢復帝制的正當性,建立於因應危機的必要性 上。誠然,日本藉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德宣戰進佔山東,並向中國提

「二十一條要求」,侵華意圖表露無疑,中國仍陷於清末以來的外患 危機中。但恢復帝制是否可解決此危機?滿清皇朝的歷史實已為明 證,因此楊度等人的論述並無法為袁世凱塑造登帝的正當性。而帝 制權力集中於一人一家的特性,也使此時已分據要津的袁世凱北洋 舊屬,深恐既得權力被排擠而反對帝制,使袁世凱的洪憲帝制迅速 失敗。其實滿清皇朝的被推翻,已預示了專制皇權已無正當性,洪 憲帝制及之後張勳復辟的迅速失敗,顯示歷史潮流無可逆轉。

但是,傳統專制皇權失去其正當性,並不意謂著共和體制即因 此有了正當性。造成共和體制正當性危機的原因有二:第一,皇權 政治雖已難再存在,但中國歷經二千年的專制皇權統治,文化中根 本沒有支持共和政治的因素,對於共和政治,時人多只知其形式,

以為只要制定一共和憲法,共和政治便自然運行不悖,而不知共和 政治能順利運行的關鍵是各股政治力對共和體制的真誠信仰。(唐德 剛,1998b:135-136)事實上,縱是提倡共和政治多年的孫中山,

也在反袁的二次革命失敗後籌組具寡頭集權性質的中華革命黨。【註 3】雖說其目的在推翻袁世凱以恢復民國,但欲以集權政黨推倒專制 帝制及其許諾跟隨者政治特權的手段,實顯示此時期孫中山對共和 政治的信心及信仰並非絕對真誠。

第二,民初共和政治正當性不足的另一原因,是 1913 年 4 月 8 日召開的第一屆國會沒有令人信服的正當性。蓋第一屆國會採間接

(19)

47

選舉方式產生,又對選民資格做嚴格的財產及學歷限制(年納直接 稅 2 銀元以上,或有 500 銀元以上的不動產,或小學以上畢業),兼 之對人民的財產與教育程度的調查有許多偽造不實處,與許多合於 條件者自動放棄選民資格,且選舉過程中傳出許多舞弊、賄選的情 形,(許秀碧,1977:68-80)使國會自始即有正當性不足的危機。

而國會議員中雖有許多出身革命志士,但他們多對共和政治缺乏認 識,仍以為自己像過去改朝換代時的開國功臣、從龍元勳,應享一 切的榮華富貴,結果弄得國會裡烏煙瘴氣。(李劍農,1947:327-347)

職是,國會不但未能加強新興共和政治的正當性,反削弱了原本即 不足的正當性。

共和政治正當性不足的危機,在袁世凱死後完全暴露無遺。1916 年 6 月 6 日袁世凱死後,黎元洪於次日繼任總統,反袁有功的段祺 瑞則出任國務總理。6 月 29 日,黎元洪下令恢復 1913 年 11 月 4 日 後即停開的第一屆國會。黎、段兩人爭權不和,波及國會,又因中 國是否加入歐戰對德宣戰的問題,擴大了段祺瑞與國會內反段派議 員間的衝突。1917 年 5 月 19 日,眾議院決議緩議對德宣戰案,段 祺瑞遂唆使由各省督軍組成的督軍團提解散國會要求,反遭黎於 5 月 23 日下令免其本兼各職,擁段督軍因而紛紛宣佈獨立。黎元洪不 得已,於 6 月 12 日下令解散國會。(沈雲龍,1963:99-100)7 月 1 日張勳復辟事起,黎元洪命令段祺瑞組閣收拾殘局。復辟事平後,

段祺瑞不願恢復反段派居多的國會,採梁啟超「民國再造說」,在多 數督軍支持下,決定另組新國會,即一般所稱之「安福國會」。(李 慶西,1977:114-117)而孫中山則於 7 月 17 日率部份議員至廣州 護法,於 8 月 25 日召開「國會非常會議」,在 8 月 31 日議決組軍政

(20)

48

府,以孫中山為大元帥。(顧敦鍒,1962:165-169)職是,中國陷 入南、北政府的法統之爭中。

法統之爭,實是統治正當性的競爭。然南、北政府的作為,卻 又都破壞自己所提出的正當性訴求。就北京政府而言,其以中華民 國已遭張勳復辟滅亡,復辟事平後的民國為新造之民國,來否定第 一屆國會的合法性,做為安福國會的正當性來源。安福國會成立後 的首要之務,是依 1913 年由第一屆國會制定的〈大總統選舉法〉選 舉總統,以接替任期將屆滿的馮國璋。(劉荔翁,1954:21-22;李 南海,1981:111-117;張玉法,1999:207)然而,既然認為「舊 民國」已滅亡而需另組「新民國」之「新國會」,則何以用「舊民國」

的官職任期來計算馮國璋的任期呢?又何以循「舊國會」所訂之選 舉法,而不另訂新的選舉法呢?

就廣州政府而言,孫中山以段祺瑞破壞〈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之由,號召國會議員南下護法。但「國會非常會議」卻未依〈中華 民國臨時約法〉規定組新政府,反是另訂〈軍政府組織大綱〉,組織 軍政府。而當初段祺瑞執意解散第一屆國會的重要原因,是多數國 會議員反對其所提對德宣戰案。但由反對對德宣戰的國會議員組成 的「非常國會」,卻於 1917 年 9 月 18 日通過孫中山所提對德宣戰案,

並在 9 月 28 日正式對德宣戰。(劉紹唐,1989:96)換言之,孫中 山護法運動的訴求,都立即被其自身所推翻。

(21)

49

南、北政府的正當性盡皆不足的結果,是形成軍閥割據。事實 上,自清末太平天國之亂後,各地封疆大員擁地方軍政民政財政大 權,已形同割據。(郭廷以,1994a:209-210)民初袁世凱稱帝的失 敗進一步削弱了中央的權威,加深地方割據的現象。(張 玉 法 , 1998b:147)軍閥割據的現象,顯示一個曾長期處於中央集權體制 下的社會,在中央集權政府的正當性急遽下降後,各股政治力不再 遵循舊的政治秩序,而競相以擴大己利為行動準則。要打破這種亂 局,重建政治秩序,就需有一能提供統一新秩序的正當性基礎之文 化霸權。而此,正是造成「五四運動」後新思潮競相出現的原因。

發生於 1919 年 5 月 4 日的五四運動是蘊積已久的社會不滿和社 會新生力量的爆發,社會的不滿起於對軍閥政治的失望與對日本帝 國主義的怨恨,社會新生力量則與清末民初的思想啟蒙及新舊思想 衝突密切相關。引發五四運動的直接導火線,則是中國在巴黎和會 上的外交失敗。(張玉法,1998a:318)做為一個政治抗議運動,五 四運動最主要的成就卻不在其政治抗議的成功,而在運動本身所產 生的影響。

五四運動最直接的影響,是激起學生對國家社會的責任感。在 五四之前,多數學生或埋頭讀書不問世事或溺於逸樂,縱偶有學潮,

其關注焦點亦僅及於校園事務;五四運動則喚醒學生的政治意識,

使他們開始關注其時中國的處境。(呂芳上,1994:3-4,38)五四 的政治覺醒更擴散到校園外,影響了工人、商人、農民、婦女。社 會各階層政治覺醒的結果,是群眾開始監督政治的運作,政治不再

(22)

50

由少數精英壟斷,而成為全民關心的事務。要求在民主主義原則下,

建立合法的國會及政府的訴求,開始被提出。(張玉法,1998a:332)

這個訴求的被後所隱藏的,其實是對當時南、北政府正當性的質疑。

五四運動的導火線是外交的失敗,造成外交挫敗的原因是軍閥 政治的混亂無能與國際的強權政治。五四運動「外爭主權,內除國 賊」的訴求,已表現出對軍閥及帝國主義的不滿;五四及之後多次 運動中軍閥對愛國學生、知識分子的壓迫,加深了這種不滿,更使 軍閥與帝國主義劃上等號,軍閥政府因而完全失去其統治正當性。

五四運動是民族自覺的運動,但和清末革命「驅逐韃虜」的簡 約民族主義不同,五四的民族自覺所帶來的,是一種更深沉、更複 雜的思考。清末驅動革命思潮的動力,是「物競天擇」的達爾文主 義,憂國之士的救國藥方,是隱含社會達爾文主義的西方思想,這 使得他們不願對列強帝國主義的行徑做道德批評。(Schwartz,

1999:522-523)但巴黎和會的挫敗,使知識分子不得不正視中國的 悲苦現狀。他們一方面探討當時中國積弱不振的內在成因,一方面 追索非列強帝國主義模式的富強之道。探討中國積弱的內在成因,

導致對構成中國社會文化的儒家思想做全面性的批判、否定;追求 非西方列強模式的富強之道,則導致社會主義思潮的引進。尤其是 1917 年 10 月俄國革命成功,既彰顯了群眾力量對政治的影響,又 提供了西方資本主義外的另一種選擇模式。(張玉法,1998b:135)

社會主義思潮的引進與勃興,因而又反過頭來加速中國群眾政治 的興起。

(23)

51

因此,五四運動的長遠影響,是造成政治正當性來源的移轉。

傳統中國皇權政治中,皇帝自身即是統治正當性的來源,但洪憲帝 制、張勳復辟的失敗,顯示皇權政治已無正當性。共和政治以法 律——理性權威為基底,但共和政治的統治正當性不來自法律規 章,而來自人們對法律規章的信服。民初政治人物既多對共和政治 無所信仰,則縱有〈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及國會,亦不能賦予共和 政治以正當性。舊皇權的正當性已不在,新共和政治又無足夠的正 當性。五四運動後群眾力量的興起,則創造了一新的正當性。誰能 提出一反帝反軍閥的論述,並獲得群眾的支持,誰就擁有這新的正 當性。

第三節

中國國民黨的改組與正當性的創造

史學家唐德剛曾指出,中國現代化的過程並非「畢其功於一 役」,而是一個階段接著一個階段,成波浪式的發展;其中每個階段 都有其時代的主題,政黨與政治人物必須能抓到該時代的主題,否 則不是落伍便是淪為空想;而縱是抓到該時代的主題,也須有實踐 的手段,才能真的掌握住權力與在現代化過程中扮演關鍵性的角 色。(唐德剛,1998b:127-148)在五四時期,能抓到時代主題並有 具體實踐手段的,就是孫中山及其追隨者。

(24)

52

孫中山於 1917 年 7 月發動護法,並於是年 9 月 1 日被推選為護法軍 政府大元帥。但兩廣軍政大權操之於桂系首領、兩廣巡閱使陸榮廷 之手,陸仍聽命於北京政府,而傾向支持孫中山的廣東省省長朱慶 瀾及廣東督軍陳炳焜,亦於是年 8 月 31 日、10 月 21 日分別遭北京 政府撤職,代之以支持北京政府的李耀漢、莫榮新。莫榮新不但阻 撓孫中山招募部隊,更於 1918 年 2 月 26 日暗殺支持孫中山的海軍 總長程璧光,復在 5 月 11 日拘囚軍政府陸軍總長張開儒,殺代理陸 軍次長崔文藻,兩廣支持孫中山的軍事力量,除陳炯明所率部隊外,

已全遭瓦解。而掌控西南各省軍政大權的陸榮廷、唐繼堯,自始即 反對孫中山北伐之議,西南各省軍政負責人更聯合推動將軍政府改 為多總裁制,於 1918 年 5 月 4 日獲國會非常會議通過。孫中山既受 排擠,遂於是年 5 月 21 日離開廣州。(李守孔,1977:192-202)此 時期護法的挫敗,實顯示出孫中山正當性嚴重不足的危機:所謂的

「國會非常會議」,先已不受政治體系中多數有實力者的信服支持;

軍政府的成立,復削弱了護法的正當性。在正當性不足下,北京政 府能輕易地將支持孫中山的朱慶瀾、陳炳焜予以撤職,而孫中山既 將其護法的正當性寄之於國會非常會議上,則當國會非常會議決定 將軍政府由大元帥制改為多總裁制時,縱孫中山極力反對,亦因其 反對不具正當性而無濟於事。但五四運動的發生,給予孫中山創造

(25)

53

其革命正當性的良機。

廣州護法的挫敗,使孫中山開始認知到創造其革命正當性的重 要。要創造革命的正當性,必須能提出一使人信服的論述。他在 1919 年 8 月 28 日復廖鳳書的信中,稱「文近時觀察國事,以為欲圖根本 救治,非使國民群懷覺悟不可,故近仍閉戶著書,冀以學說喚醒社 會,」(孫中山,1989c:635)在是年 9 月 19 日給唐繼堯的信中,

他亦謂「文近專志著述,頗欲以主義普及國民,使之有徹底之覺悟,

異日社會多數國民既經覺醒,則實行其主權在民之責職,協力並進,

如是則真正民權乃能實現,而真正民國始可觀成,較之支支節節以 為之者,似覺稍進一籌。」(孫中山,1989c:643)因此,他在五四 運動前後潛心著述,欲建構一完整的革命理論。而他欲將主義普及 於國民以達實現真正民權的想法,實顯示出他認識到群眾政治時代 的來臨,而轉將革命的正當性訴之於群眾的支持。1919 年 10 月 18 日他在上海寰球中國學生會中發表演說,指南北議和、恢復國會等 只能「維持現狀」,「根本解決」的辦法是把官僚、軍閥、政客「完 完全全掃乾淨」。(孫中山,1989b:200-202)足見他已不把「護法」

當做正當性的來源。

(26)

54

五四運動的核心動力是憤恨列強帝國主義的民族主義情緒。就民族 主義思想而言,孫中山一生的民族主義思想可分三階級,辛亥革命 前以推翻滿清統治為其民族主義思想的內容,民國建立後至歐戰終 了時為過渡時期,歐戰結束後至 1924 年演請民族主義時則以反帝國 主義為思想內容。(崔書琴:1960:1)

清末孫中山從事革命的動機,由 1894 年 11 月 24 日在(檀香山 興中會宣言)可完全看出:「中國積弱非一日矣! …. . 近之辱國喪師,

強鄰壓境,堂堂華夏,不齒於鄰邦,文物冠裳,被輕於異族。 … … … 夫以四百兆蒼生之眾,數萬里工地之饒,固可發憤為雄,無敵於天 下。乃以庸奴誤國,茶毒蒼生,一厥不振,如斯之極。」(孫中山,

1989b,1)革命的動機,來自中國受列強侵逼,而造成中國如此慘 境的原因,是清廷的無能。因此,興中會與同盟會均以「驅逐韃虜,

恢復中華」為誓詞。(孫中山,1989f:239,250)在 1905 年 11 月 26日的(民報發刊詞)中,他說:「今者中國以千年專制之毒而不 解,異種殘之,外邦邁之,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殆不可以須臾緩」。

(孫中山,1989b:256)1900 年 7 月 14 日他在新加坡和英國官員 的談話,更明白表示「革命的目的在驅逐滿洲人」(孫中山,1989b 401-403)是以此時期他所提倡的民族主義,是漢人種族主義,以推 翻滿清統治為其內容。雖然孫中山早在 1904 年 1 月的〈重訂致公堂 新章要義〉中,即稱:「況當今為爭競生存之時代,天下列強高倡帝 國主義,莫不以開疆闢土為心;五洲土地已盡為白種所併吞。」(孫 中山,1989f:240)已見帝國主義國家之野心,然他卻和同時代受 社會達爾文主義影響的知識分子一樣,不願對列強做正面之指責,

而歸責為滿清之無能。因此,辛亥革命成功民國肇建後,他即認為 民族、民權革命已成功。【註 4】而在反袁與對德宣戰與否爭論期間,

他也有利用日、德帝國主義的意圖。【註 5】雖然他在 1917 年的〈中

(27)

55

國存亡問題〉,已注意到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之害,(孫中山,1989b:

284-328)但此時他的關注重心顯然仍在和北京政府的鬥爭上,並未 真的把反帝國主義視為首要之務。

歐戰結束後中國在巴黎和會的挫敗,不僅激起國人反帝國主義 的民族主義思潮,也是孫中山民族主義思想的轉捩點。在五四運動 後,孫中山開始支持學生反帝國主義的活動,如 1919 年 5 月 8 日的

〈批陳漢明來函〉中,即表示對學生的愛國行動「代答獎勵,云此 間有一分之力,當盡一分之力也。」(孫中山,1989e:166)而他在 1920年 8 月 5 日發表〈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法〉時,認為要解決中國 問題,「不專關於中國人,又不專關於外國人,實在是兩 個 混 合 起 來 的。」(孫中山,1989c:212)則已明白地把反帝國主義和反軍閥連 結在一起。

「德先生」(Democracy)是五四時期高唱入雲的口號。(周弘 然,1964:203)這一訴求來自對民初以來政治混亂的不滿,認為政 治不應再由少數人操控,因而有「國民直接干政」的要求。(胡春惠,

1983:149)對這股要求民主化的風潮,孫中山則以民權主義中的直 接民權、全民政治概念與之相呼應。

孫中山早在 1903 年 10 月即開始使用「民權」一詞,1905 年 11 月的〈民報發刊詞〉中,更揭櫫「民權主義」(蔣永敬,1983:1)

但由〈同盟會革命方略─—軍政府宣言〉中,可看出辛亥革命前後,

孫中山所主張的民權主義,係以革命為手段,推翻滿清帝制,而代 之以共和國,而此過程應分軍法之治、約法之治、憲法之治三時期。

(孫中山,1989a:233-235)換言之,他所追求的「民國」,是相對

(28)

56

於君主制的共和國,卻不認為民國肇建後應立即施行民主政治。因 此,他才會認為推翻滿建後,民權主義即已達到。然共和政治的參 政權利既只屬於少數人,則對無參政權的多數人民而言,權力之是 否集中於一二人之手,對他們並無太大的差別。此種政治冷漠感,

是袁世凱敢進行其集權野心的重要關鍵。反袁革命期間,部份革命 黨人已認識到此中之弊端,而開始思考群眾力量的重要性。朱執信 在 1914 年 6 月 10 日以筆名「前進」發表的〈革命與心理〉一文中,

已有「政治者,人民自己之事」之言,認為共和政治的逆轉,源於 人民心理,只要人民覺醒,在人心「趨向共和」下,「袁之倒」將不 難實現。(前進,1914:19-21)這種對人民的重視,逐漸成為潮流。

孫中山雖仍堅持其建國程序論,但他在 1916 年 7 月 15 日發表〈中 華民國之意義〉演講時,已開始分說何以我國國名為「中華民國」,

而不叫「中華共和國」,並進而提倡直接民權。(孫中山,1989c:

161-163)同月 17 日他與在滬的國會議員見面時,發表〈自治制度 為建設之礎石〉演講,主張於地方實行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四 權。(孫中山,1989c:164-169)

孫中山的直接民權及四個民權之主張,乃針對代議制度之弊而 發。而五四運動的發生,導致人民對其時南、北國會正當性的質疑,

孫中山對代議政治的批判,恰和五四的民權思想同流。而革命黨人 在五四時期又譯介多種直接民權的學理,引起關心國事者之注意,

如胡適就指出,革命黨人在《建設》雜誌中引介的「全民政治」理 論,是值得注意的新思潮。(胡適,1986:41-50)

(29)

57

五四運動之季,社會主義是所有新思潮中影響最深遠的。日後 反共不遺餘力的戴季陶,即在 1919 年的〈世界時代精神與民族的適 應〉一文中,將社會主義形容成「世界時代精神」(戴季陶,1919:

3-11)馮自由更捐出,五四運動後,全國傳播社會主義的書報達二 百多種。(馮自由,1920:12)而對革命黨人而言,雖然對社會主義 的各種流派及思想未必完全清楚,但社會主義欲解決社會民生問題 及反階級統治的信念,早已流傳於革命黨人間。清末革命時的〈民 報〉,即已有大量討論社會主義的文章。(呂芳上,1999:289)1912 年 10 月 11 日至 13 日,孫中山亦曾應社會黨之邀,發表〈社會主義 之派別及方法〉的演講。(孫中山,1989c:97-111)因此馮自由認 為五四時期革命黨人對社會主義的提倡,「是秉承著十七年前同盟會 的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的精神」。(馮自由,1920:25)而據呂芳 上的統計,在五四時期的《建設》《星期評論》等革命宣傳刊物中,

介紹、翻譯社會主義理論的即有 49 篇,其中有 6 篇為胡漢民所撰,

有 18 篇出自戴季陶之手。(呂芳上,1999:291-294)孫中山之撰《實 業計劃》,更是他欲回應解決中國社會民生問題的需求之表現。

綜上所述,五四時期中國社會的鉅變,導致了統治正當性來源 的移轉,而孫中山及其追隨者在五四前後在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及 社會主義方面的論述,適正呼應了五四時期中國社會思想的轉變,

這使得孫中山成為五四時代中國所有政治人物中,最能抓住其時的 時代主題者。但孫中山的思想要成為時代的主流,仍需有實踐的手 段。這個手段有二,一是經由宣傳,將其思想塑造成改革正統的文 化霸權,二是進行革命組織的改造,使其能成為確實執行此革命思

(30)

58

想的組織機器。

在塑造文化霸權上,孫中山體認到對民眾宣傳的重要性。根據 統計,自 1914 年到 1924 年,革命黨的重要宣傳刊物至少有 13 種,

其中在 1916 年前發行的只有《民國》及《民口》兩種,且發行地均 在海外。(表一)此雖是因二次革命失敗後,革命黨人多流亡海外之 故,但也顯示初其時革命的訴求仍只針對少數菁英。五四時期革命 宣傳刊物的增多、出版地點均在國內大城市的現象,則顯示出革命 黨人已注意到新興的群眾對政治關心的風潮,而改向群眾做革命訴 求。其中《星期評論》三萬多份的發行量,更顯示出將革命正當性 建立於群眾支持的成效。而在 1920 年 1 月間,孫中山提出創辦英文 機關報及出版公司的主張,是年 5 月 16 日他在上海黨本部訓詞時,

就表示這兩件事「事在必舉,總以能早一日辦起為好。」(孫中山,

1989c:211)同年 11 月 9 日修正公佈的〈中國國民黨總章〉,則規 定增設宣傳部。(孫中山,1989f:351),又孫中山在 1921 年督師北 伐時,即設「宣傳局」,並於沿途講述主義,1921 年至 1924 年間,

演講達 65 次。(呂芳上,1999:516),顯見孫中山對宣傳之重視。

在當時的中國,孫中山是最重視群眾宣傳的政治人物,這使得他的 思想,逐漸成為當時政治思想中的主流。

(31)

59

表一:革命黨重要刊物(1 9 1 4 - 1 9 2 4 )

名 稱 出版時間 出版地 主持人 備 註

民國 1914 年 5 月至 10月(月刊)

日本東京 主編:胡漢民 以討袁為主題,並及革命 意義、革命問題之探討。

民口 1914年至 1915 年(週刊)

美國舊金

主編:馮自由 以鼓吹討袁為主旨。

民國日報 1916 年 1 月創

上海 經理:邵力子 主編:葉楚愴

以發展民治、宣揚文化為 主 旨 。 五 四 時 期 出 版 覺 悟、婦女週報、平民週刊 等副刊。

星期評論 1919 年 6 月 8 日至 1920 年 6 月 6 日

上海 主 編 : 戴 季 陶、沈玄慶、

孫棣三

小型報型式,隨民國日報 派送,發行三萬多份。

建設 1919 年 8 月 1 日至 1920 年 12 月 1 日(月刊)

上海 主持人:孫中

主旨在鼓吹建設思潮、展 明建設原理、廣大建設主 義,造中國為民有民治民 享之富強國家。

閩星 1919年 12 月至 1920年 1 月(半 週刊)

福建漳州 主持人:陳炯

在 閩 粵 軍 總 部 創 辦 之 刊 物,以宣傳新文化、建設 新社會為宗旨。

民信日刊 1920年至 1923 年 1 月

上海 主編:趙辟邪 中 國 國 民 黨 對 外 宣 傳 刊 物。

國民 1923年 3 月至 8 月(週刊)

上海 主編:金聲 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之 宣傳刊物。

民生週刊 1923 年 4 月至 10月(週刊)

北京 經理:鄒德高 中國國民黨資助之刊物,

以宣揚民生主義、研究社 會問題、發揮民治精神為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與其他 OECD 國家相比,澳洲的特點是 16 歲以上的青年較少繼續留 在學校,使其較缺乏能長期稳定留在職場的基本技能,因此,增加教

主持人 為什麼?. G5

我們搖籃的美麗島 是母親溫暖的懷抱 驕傲的祖先正視著 正視著我們的腳步 他們一再重覆地叮嚀 不要忘記 不要忘記 他們一再重覆地叮嚀 蓽路藍縷以啟山林

有考生認為閱讀能力中的長答題難以取得高分,細察原因,在於他們的答案沒有緊扣題

說明:本題藉由羅馬史家 Ammianus Marcellinus 描述外族的兩則資料,檢測學生能否觀察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憫農 小池 七步詩 題西林壁 水調歌頭 聲聲慢 畫雞 花影 候風地動儀 泊船瓜洲 滿江紅

KU 群至常奪透遊 性家希、過戲 的庭望甚學規 發以別至習則 展外人攻 -o 依擊漸 一由從性漸 這於他的變 時他們行成 期們的為使 的仍主出與 兒處意現別 童於行。人

你是否同意,及至 2000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 1980 年代的改革開放改善了與 亞洲其他國家的關係?就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亞洲任何一個國家的關係,解釋你 的觀點。. 建議答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