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身世‧記憶與書寫──詩學論述的多元思考面向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身世‧記憶與書寫──詩學論述的多元思考面向"

Copied!
1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身世‧記憶與書寫──詩學論述的多元思考面向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4-2411-H-006-022-

執行期間: 94 年 08 月 01 日至 95 年 10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所)

計畫主持人: 廖美玉

報告類型: 精簡報告

報告附件: 出席國際會議研究心得報告及發表論文 處理方式: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5 年 10 月 1 日

(2)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 成 果 報 告

■期中進度報告 身世.記憶與書寫──詩學論述的多元思考面向(1)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 94-2411-H-006-022-

執行期間:94 年 08 月 01 日至 95 年 10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廖美玉 共同主持人:

計畫參與人員:

成果報告類型(依經費核定清單規定繳交):■精簡報告 □完整報告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下應繳交之附件: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及發表之論文各一份(已繳交)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書一份

處理方式:除產學合作研究計畫、提升產業技術及人才培育研究計畫、

列管計畫及下列情形者外,得立即公開查詢

□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一年□二年後可公開查詢 執行單位:成功大學

中 華 民 國 九十五 年 十 月 一 日

(3)

一、中文摘要

先秦時代「詩」即被賦以「言志」、「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的記憶功能,《詩》的詮釋 系統也凸顯了「詩」具有建構文化記憶的特質,《毛詩.序》即指出「達于事變而懷其舊俗」, 詩人所懷的舊俗與所達的事變,組構成一部民族記憶史。此外,詩的方便記誦,使詩在各 文類中具有淵遠流長的延續性,呈現官方歷史記憶之外彌足珍貴的私人文化記憶。每當個 人陷入進退出處的困境,或者政治陷入改朝換代的危機時,詩人們總是能憑著「記憶」回 到上古或自然環境中,以造化或文化凌駕於政權之上,呈現詩人獨特的身世之感,並且以 書寫構建出失/詩意人生,連綿成長達二千多年的詩歌發展史。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會出 現像這樣的詩歌史:它橫跨二十幾個世紀,在文學價值觀的研究之外,又同時映現政治史、

社會精英史,確實值得投注更多精力作更細緻的探討。

本計畫為三年期的第一年,旨在以主觀記憶為主軸,鉤連詩人的生命經驗與文學書寫,

探討古典詩人如何在創作活動中展示對於生活經驗的記憶選擇與編碼方式,期能清楚描繪 詩歌發展史上的幾個關鍵及其所關涉的詩學論述。為了驗證多年期計畫的可行性,對相關 議題有更深入的思考,並且對掌握各期的特性能有更清楚的分辨,因此,首先挑選具有代 表性詩人如李白、杜甫、吳梅村等詩人,觀察詩人如何透過記憶與書寫映現出獨特的身世 之感,又如在創作上捕捉感官記憶並與文字閱讀記憶相牽合;而選擇記憶或遺忘又如何影 響身世之感,以及異族入主中國,在「他者」對照下的詩人,對傳統與當代會出現如何的 記憶重整?詩人又如何記憶地毀天崩的歷史變局,如何為保全文化而重組記憶編碼?他者 性如何由被排拒而逐漸被接受,詩人的失憶/銘記,對記憶譜系如何改寫?詩人如何說服 自己,在歷史現況之外,另有自己專屬的記憶?都是首先要探究的議題。

當前多媒體的講究聲光效果,使得感官記憶逐漸限縮在視覺與聽覺的影像式記憶。而 電子媒體的運用,使記憶擁有更快捷的傳輸管道,卻也具有更容易被刪除的特性,造成更 快速的記憶斷裂或消失。至於文字數位化的潮流中,文學作品被當作「資料」處理,文字 記憶也將的日趨淡薄,意味著文化記憶也將與感官記憶同趨失落。凡此與當前環境有關的 議題,限於計畫執行時間,都有待將來的進一步探究。

關鍵詞:詩人、身世、記憶、書寫、詩學

二、報告內容 (一) 前言

時代的發展逐步朝向制度化、標準化邁進,社會組織與運作益趨細密和複雜。生活於 其間的個人,終日營營,疲於奔命,對生活意義的覺察容或尚未消失,但無疑已鈍化。詩 人的自覺,在於意識到:放棄自己的本性和理想,生活會比較容易;依照自己的秉賦堅持 理想、站穩腳跟,就得接受因之而來的挑戰與辛苦。特別是小時穎異、勤勉力學的詩人,

面臨「生命不諧」、「與世相違」的困窘,在濟世、入世、媚世、玩世、忘世、出世等諸多 應世模式中,陷入不能、不屑、不忍、不甘的諸多掙扎,在現實中不斷消磨掉的志氣與敏 感度。詩人如何透過記憶讀書、立志、遠遊的「我」,召喚自己深心認同的典範人物,不斷 強化「知恥」、「無瑕」、「獨清獨醒」與「孤高獨絕」的信念,避免因為調適現實而日漸遲 緩的感官與思考,遠離日常慣怍的疲累與僵化的思維模式,以捍衛自我人格的完整或承受 自我人格的分裂,進而透過書寫形塑出超越社會階層的「詩人」圖像。

(4)

考察詩歌作品,可以發現詩人透過記憶來書寫身世時,不斷呈現時間與個體生命的拔 河,時光流逝,惟有記憶能證明存在,在無常中寫下生命史。詩人透過記憶來書寫身世的 表現,可概略分成兩種模式:一種是以人情為主導,記憶人情鎖事,悲死念生,映現出詩 人的家族譜系、社群網絡與君國關係。另一種以自然為主導,在山水景物中忘懷人事得失,

重新喚起感官記憶,其中以視覺記憶、聽覺記憶與嗅覺記憶的表現較為突出。以嗅覺為例,

在屈原的「香草」書寫中,「嗅覺」記憶應是很重要的指標,而歷來的詮解乃偏重在「香草」

的象徵意涵,嗅覺的生理與心理特色顯然被忽略了。盧梭認為「嗅覺是記憶和慾望的感覺」, 詩人如何記憶自己的氣味感受?又如何透過書寫追溯、辨識、回想及描述氣味?而習慣藉 由氣味記憶的過往歲月,與視覺、聽覺等其他感官所記憶的經歷,又有那些差異?而自然 與人情的交感,感物吟志,隨物宛轉,與心徘徊,在生活所需之外,記憶一個場景、一種 品物、一種風情,代表當時的心情,都是文學創作極重要的一個契機,也是文學研究所不 可忽略的一環。

(二) 研究目的

在閱讀歷代詩歌作品時,可以發現不同的詩人有不同的記憶模式,即使面對同一事件 或場景,不同詩人的聞見與感受不盡相同,其所選擇的記憶與所採用的書寫策略,自然映 現出各呈姿彩的多元的面向。因此,即使處在相同時代背景中,詩人的身世之感也不盡相 同。本計畫旨在以主觀記憶為主軸,鉤連詩人的生命經驗與文學書寫,探討古典詩人如何 在創作活動中展示對於生活經驗的記憶選擇與編碼方式,期能清楚描繪詩歌發展史上的幾 個關鍵及其所關涉的文學成規與詩學論述。預計以三年為期,執行第一年計畫中,首先對 文本進行檢索與閱讀,以便對於三年分期工作中試圖處理的時代斷限與試圖解決的議題,

以及要在哪一個研究視角或主題上將不同時代不同的詩人關聯在一起,能有更清楚的判 別。依目前考察所得,隋前擬以「感官記憶的失落與回歸」為切入點,將漢魏六朝詩分成 二套記憶譜系:一是記憶人際網絡,明顯呈現由家人向朋友傾斜的現象,在感舊、憶往中 不斷召喚往日的人情記憶,形成以「怨」為主導的抒情書寫與詩學取向。一是記憶自然譜 系,在有關山水自然的書寫中,忘歸、忘憂、忘懷得失等詞彙陸續出現,詩人在流連山水 中重新召喚感官記憶,把自己擺放在自然世界中,以身體呼應自然環境、記憶天地萬象,

呈現出「皆由直尋」的感官書寫與詩學取向。由於強調感官記憶,同時也發展出巧構形似、

摹色摹聲的書寫特色,而宮體詩也就具有重探的空間。

就詩學發展而言,唐人延續並總結前一階段的記憶與書寫模式,具有集大成而且百花 齊放的詩歌成就。隨著宋代印刷術發達,文獻典籍的取得比唐前容易許多,廣泛閱讀書籍 所產生的文字記憶,對唐宋詩歌創作與詩學發展有關鍵性的影響,使唐、宋成為辨析感官 記憶與文字記憶的極佳觀察點。唐代詩人雖也強調閱讀的重要,具代表性詩人如李白、杜 甫、白居易等在創作上仍明顯側重在感官記憶。宋代詩人在捕捉感官記憶之餘,更多的是 與文字閱讀記憶相牽合,因而更著力於人文體系與字句結構的講究,使唐、宋詩人的身世 之感與創作表現,形成各呈異彩而又具有對話的效果。此外,對於詩話在宋代的蔚為風潮,

嚴羽論詩的分唐界宋,唐宋詩學論述的不同發展面向,特別是唐詩在詩學中座標性意義的 浮現,都可提供另一個考察點。

元明清時期可朝兩條脈絡探索:一是延續宋人的文字記憶所衍生的書寫特色與詩學主 張,明人在「復古」的主流論述中,不時出現「刻意古範」與「臨景結構」的對話,即合 于古人與合于自然的論辯,從文字記憶與感官記憶的視角切入,當可作更清楚的辨析。至 於以詩為史的記憶與書寫模式,以及學者之詩與詩人之詩的判別,也可以有所說明。另一

(5)

條脈絡是記憶的破解與重構,由於元、清兩朝的異族入主中國,在「他者」對照下的詩人,

對傳統與當代會出現如何的記憶重整?詩人又如何記憶地毀天崩的歷史變局,如何為保全 文化而重組記憶編碼?他者性如何由被排拒而逐漸被接受,詩人的失憶/銘記,對記憶譜 系如何改寫?詩人如何說服自己,在歷史現況之外,另有自己專屬的記憶?都是值得探究 的議題。

有關記憶的研究指出,記憶可粗分為陳述記憶與程序記憶兩種,前者擅長於敘事,後 者對圖像的敏感度高。由此檢視詩人作品,偏向敘事性記憶的詩人,總有許多魂牽夢鎖的 牽絆,包括歷史的事件、當時的社會事件、親友所遭遇的事件,以及自己親身經歷的事件,

在詩中反覆出現,形成個人獨特的記憶網絡。在詩人一生的浮沈來去中,這些記憶顯得紛 雜零碎,細味又可理出若干貫穿詩人記憶世界的主線索,經過尋繹、比對與定位,對於鉤 勒詩人內心世界的圖像,探索詩人的人際網絡,具有一定的說服力。諸如故交(人)、舊遊

(地)、往事(事)、昔日(時)等,在不同詩人中自有不同的排序方式與排列組合。偏向 圖像式記憶的詩人,「感官」是重要媒介,藉由聽覺、視覺、味覺、嗅覺、觸覺的捕捉,記 憶成一幅圖畫、一聲音響、一襲味道、一陣和風,在某種機緣下,搖撼著詩人心靈深處,

激發詩人創作慾念,透過書寫,讓紛擾的思緒獲得澄清。與此同時,記憶也被編碼、貯存,

在適當的時機再度被不經意地召喚出來,造成時空的多元交錯性,因而產生身世之感。特 別是人會老,而風月水花亙古如斯,歷經進退窮達的現實考驗,走過生離死別的人世滄桑,

在交遊零落的歲月裡,詩人獨自撿拾吉光片羽以成記憶,面對年年清晰鮮妍的花開蟬鳴,

不斷喚起曾經共同擁有的往日情懷,在過去的歡聚與今日淒清的對比中,激蕩出詩人獨特 的生命情懷。

因此,不同於自傳文學的塑造自我形象,由記憶與書寫所做的觀察,更重視對自我形 象的解析,探索個人對家庭、祖先、家學的記憶與情感。更重要的,在記憶過往中「自斷 此生」,以「當下的我」對「過去的我」的確認、重組與變異。透過記憶,「過去」與「現 在」以更複雜的重疊關係,呈現複合式的連結──包含遺忘、美化與醜化。在更精細的觀 察中,發現成長過程中學習的典範記憶,在踏入現實環境後,一方面要捍衛自我理念的純 潔度與完整性,另一方面又要在政經場域與社會主流接軌,特別是在生命的高峰期出現的 不和諧音,成為中年症候群的衝突焦點。因而同一件事,在不同人生階段的記憶焦點並不 一致,造成記憶焦點移位的原因,有歷時性的線性邏輯,與共時性的多元並置,相互作用 而產生記憶的交會、衝突與重組,必然造成核心與邊緣等焦點的移位,從而使記憶有了結 構性的變化。

「世」是人、事、時、地的整體呈現,同時兼具有時代、社會、空間、風俗等交涵互 涉的觀念,來自經歷、聽聞、閱讀與想像。在時代環境的變遷中,作為個體的「我」,如何 因應不同的時空環境,而有不同的變化與成長/失落。特別是具有「自斷此生」特質的詩 人,如曹操、曹植、杜甫、白居易、李商隱、蘇東坡、陸游、吳梅村等,都具有不斷檢討、

調整自己的能力,在「昔日之我」與「今日之我」、「志在千里的我」與「老驥伏櫪的我」、

「致君堯舜上的我」與「乾坤一腐儒的我」、「諷諭詩人的我」與「閒適詩人的我」等對照 中,一再重新檢視記憶,觀照自我。因此,個人生命與時代環境是並存的二個生活實體,

如卡西爾《人論》所言:「符號的記憶只是一種過程,靠著這個過程人不僅重複他以往的經 驗,而且重建這種經驗。想像成了真實的記憶的一個必要因素。這就是哥德把他的自傳題 名為《詩與真》的道理所在。他的意思並不是說,他在關於他的生活中已經插進了想像的 或虛構的成分。歌德想發現和描述的,只是關於他的生活的真。但是這種真只有靠著給予

(6)

他生活中的各種孤立而分散的事實以一個詩的,亦即符號的形態才有可能被發現。」

詩人「剪裁歷史」、「即事名篇」的自主性,擴大了歷史中想像與創造的成分,建構出 一種獨特的「詩學性格」,匠心獨運的作者性創作。有趣的是,詩人記憶中的「上古」常是 在封閉的時空狀態,把「治世」從高架於時間之外的結構遊戲中,一再被放回現實來與「當 代」進行檢驗,形成不同時代的共同對照組,方便我們在探討記憶的形成過程中,國家政 治、地方衝突、道德理性、個人記憶的交互影響力。就〈詠史〉詩而言,詩人毫不避諱他 所關注的並非史籍的記錄本身,甚至帶有從歷史的片斷中捕捉「真象」的意圖,讓自己不 致於成為隨波逐流的芸芸眾生,進而在熙攘人群中清楚標誌自己的「詩人」身分。即使以 歷史為題材的敘事性詩歌,如白居易〈長恨歌〉,也已改變史實的記憶,在重塑歷史事件與 人物的過程中,展現詩人書寫的操弄能力。李紀祥討論起源的「本事」文本與後繼的「書 寫」文本之間異/同的聯繫時指出:「原發生」是指在客觀主義視野下的指涉,指向一種真 正/原來發生了什麼事件;現存所能見到的首次文本的「元事件」,則是牽涉到「書寫」的 問題,在某一種角度上被記錄或回憶。在後繼的書寫中,對「本事」進行一種帶有差異性 格的再敘述,往往帶有承襲、改編、填補、重塑、解釋、辯證等行為。而「原發生」就成 了「一種難以追求、不可復原的概念設定」。因此,透過詩人對史料文本的選擇、組織、描 述與建構(甚至包含改變與虛構),探索詩人選擇記憶/遺忘的深層意識及其意涵,對於「詩 人族群」的出列應是有幫助的。

(三) 文獻探討

就現有研究文獻而言,尚未有兼攝「身世、記憶、書寫」,以探討詩人身世、記憶與書 寫之間的交互關係者。至於以不同角度切入,對本計畫較具啟發性的論述,則散見各種專 著與論文,如高友工〈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一文從創作主體的角度指出:「『經驗』一義 往往指是指一種『現時經驗』現在卻已然完成而且過去了,貯存於『意識層』的『記憶』

底層成為『過去經驗』。而最完整的經驗結構是當此一『過去經驗』又重新出現於『意識』

的表層上,而第二次成為『現時經驗』。『經驗』的『再經驗』也可以說是『經驗』的核心 義,充分地反映了『現時』與『過去』兩個層次的對立。」因之形成「雙重層次的結構」。

而王明珂解釋所謂「社會記憶遺存」,是經歷了選材、製造、使用、廢棄或保存的過程,成 為古人與我們所見的文獻資料。他說:「將文獻作為一種『社會記憶殘餘』,不同於將文獻 作為『歷史事實載體』之處是,研究者隨時都在探索『這是誰的記憶』,『它們如何被製造 與利用』以及『它們如何被保存或遺忘』」,同時,「在一個社會中常蘊含著許多互相矛盾的、

競爭的多元社會記憶,它們透過不同的管道互相夸耀、辯駁與模仿、附和,各社會人群藉 此凝聚其群體認同,並與其他族群區分、抗衡……最後,在社會權力運作與抗衡下,某些 優勢社會人群的記憶得到強化、保存,另一些人群的記憶則被失憶或廢棄。」我們可以這 麼說:不論是從生命個體經驗或社會集體現象而言,「記憶」對瞭解詩人透過書寫所映現的

「身世」之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觀察點。

至於跨領域的研究則極為豐富,尤其「記憶」更成為科學與文化共同關注的對象,相 關研究顯示,最新的影像科技已經可以顯示大腦各部位如何互動,以保存有意義的經驗。

生物學家正努力解讀其中的化學反應過程,神經科學家也在研究年齡、壓力和其他因素如 何破壞記憶。醫學研究指出:「我們所謂的『記憶』,其實就是神經細胞之間的連結形態」,

當大腦皮質中的神經元接收到各種感官或知覺訊息時,它們會把訊息傳遞給海馬體。假如 海馬體有所反應,神經元就會開始形成持久的網路。但是假如沒有通過這種認可的模式,

(7)

那麼腦部接收到的經驗就自動消逝無蹤。而海馬體會根據「大腦接收到的訊息有沒有情感 上的意義?」及「大腦接收的訊息和我們已知的事物有沒有關聯?」二個問題來反應。簡 單的說,人依靠過去經驗交織而成的神經網路,來掌握新資訊。由於每個人的背景各異,

對於相同的經驗,通常會有不同的記憶。所有新編好碼的記憶都可能牽涉到上千個遍布在 大腦皮質中的神經元,假如一直不用這些神經元,這個網路很快就會瓦解。假如反覆啟動 這組神經元,那麼它們的連結形態就會愈來愈深植於腦部組織中。而影響記憶的因素,包 括壓力、酒精過量、睡眠不足、憂鬱、焦慮和缺乏刺激,會使注意力不集中,都可能破壞 記憶的形成。此外,榮格的集體無意識理論,對於如何產生不同的記憶與集體無意識,進 而影響空間觀念與文化認同的打造,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可供參考。而精神分析理論強調記 憶與創傷,和過去所壓抑的無意識癥結息息相關,以及由於害怕忘記,而有協助記憶或記 憶加工的相關論述,乃至神話與原型研究的理論,都可成為記憶研究的重要參考。

(四) 研究方法

華倫、韋勒克《文學論》在說明「意象、隱喻、象徵、神話」四者的文學的特性時,

即指出「詩之組織是一個整體,是無法重述的語式,每一個都是記號,也是那所言之物;

並且是除了這詩句以外不可能由任何系統來述說的語式。」而「意象一詞是指過去的感覺 或已被知解的經驗在心靈上再生或記憶,……其中不但有味覺的、嗅覺的,且還有熱的、

壓力的(筋肉感覺的、平面輪廓的、感情移入的)等等。」而艾略特也指稱但丁的作品「是 一種視覺化的想像」,米爾頓則屬於「聽覺性的意象」。至於「書寫」一詞,有別於傳統「寫 作」所強調載道、溝通或再現等功能,在西方文學理論中已被闡述成與文本、主體性、他 者、越界等相提並論的關鍵詞,企圖觸動主體內在不能為知識或語言所規範的盲點或死角。

本計畫所要探討的議題即在於詩人的身世、記憶與書寫的相關性,闡釋的重點除了詩歌顯 現的表現手法與審美旨趣外,由於感官記憶、文字記憶與文化記憶等諸多不同面向,必然 關涉個人創作旨趣與時代創作思潮,而傳統詩學論述常與創作表現相輔相成,批評與理論 很難判然劃分,因此進一步也將討論到詩學論述的形成與轉變。

連續幾年不設朝代斷限的計畫模式,除了有賴資料庫檢索的方便性之外,在實際撰寫 中更深切了解到資料庫的拘限與盲點,因此更大的訓練在於原典的閱讀,每一個議題都已 習慣性地重新翻一遍文本,每重翻一遍,總能閱讀出不同的視角。因此,回歸文本,在執 行上正進行文本揀選的工作,揀選出「身世之感」強烈,且具有「延續性記憶」的詩人,

探索「記憶」在詩歌創作上的多元樣貌,如何建構意義的系統性。舉例來說,依記憶強度 差異而使用的詞彙,有:最憶、唯憶、卻憶、每憶、忽憶、長憶、常憶、永憶、相憶、憶 我、思我、記憶、憶君、憶事、憶昔、感舊、思舊、昔遊、舊遊、永相望等等,各有其不 同指涉。而書寫不只在保存即將消逝的記憶,書寫有時候也會消除記憶,造成某些記憶的 消逝與遺忘,因此,另外的一組詞彙:忘、不忘、莫忘等,映現出害怕被遺忘的焦慮,就 成了在意義系統建立時的「對立面」。再進一步思考,就意義系統的建立而言,遺忘其實和 記憶一樣重要。依此原則所獲得的「本文全體」,逐一加以歸納與分析,探討詩人如何在時 世變遷中隨時調整自我的記憶與書寫,同一物事又如何在不同詩人之間造成不同「記憶」,

而不同詩人的記憶又如何彼此影響、如何造成「書寫」的轉變。並且就傳統詩學中析出與

「身世」、「記憶」、「書寫」有關的論述,以及閱讀跨領域的相關研究論著,期使理論與文 本發揮更大作用,期能對詩歌作品所能達到的造詣,能有比較全面的掌握。

(五) 結果與討論

執行第一年計畫已發表二篇論文,其一為〈身與世的頡頏──吳梅村詩中的秦淮憶

(8)

舊〉,探討明清之際的吳梅村,歷劫之後面對世變滄桑與個人創傷,更面臨空前嚴苛的生存 與身分挑戰,因而在生命的終點,吳梅村選擇以「僧裝」與「詩人」指認自己。而世變滄 桑中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對象是女性,在傳統婦女「不出於閨門」的禮教下,出了家門的女 性就不具有生存能力,而亂世的凶濤駭浪,並不給予女性有絲毫的豁免權。當戰亂擊破了 女性的家庭框限,把女性推向了世界的舞臺,吳梅村開始重新思考:女性在亂世中的生存 權。亂世女性生存權的議題,在皇室女眷與青樓女伎身上顯然有著更嚴苛的挑戰,限於篇 幅,本文擬先處理吳梅村詩中的秦淮舊識,對於在社會機制中原本就「無家可歸」的女伎,

如何在閫外的風浪掙扎求生?又如何尋找自己的身分位置?特別是鼎革使士人與女性面臨 相同的處境──無法發聲的危懼意識。如何在目睹天地裂解的慘烈之後,能夠讓自己活得 心安?活得有意義?透過「書寫」來發聲是當時士人最重要的職志。由於本文涉及到性別、

地域、階級、政治等諸多層面,為了使討論更具立體性,第一部分乃先從秦淮的文化意義、

遙不可及的比翼雙飛夢與眾聲喧譁的亂世女伎書寫三個閱讀視角談起。第二部分討論亂世 女伎的謀生晉身與階級流動,分別就吳梅村的秦淮舊識、女伎謀生晉身的條件與歷程、女 伎階級流動與身分辨識逐一加以論析。第三部分探討吳梅村書寫秦淮女伎所映現的時代容 顏,包括吳梅村書寫秦淮女伎所關涉的君國論述,明亡後仕清前「西施」符碼的浮現,以 及銘記/失憶的書寫策略,使吳梅村書寫秦淮女伎的關照視域更為清晰。全文主要論點如 下:

①秦淮最早有越王勾踐滅吳後於此建立都城,也是三國東吳及南朝的六代帝王都,具有與 北朝政權相抗衡的地位,明朝建國之初即以南京為都。對照明清鼎革之際的政局變化,

秦淮在文化、地理與政治上都有其獨特的意涵。秦淮河畔的六朝金粉,晚唐杜牧詩中不 知亡國恨的商女,在明末清初發展出許多名伎與才士的風流佳話,文士社交與兩性關係 的活動力,同時關涉到權力的宣示與家國興亡。

②「頡頏雙燕」是「女有歸」的幸福指標,士人也可以憑藉個人才學,矯翼厲翮,與世頡 頏,獲得揮灑的空間。對女伎而言,以色事人,既無根也無果實,商品契約取代了倫理 規範,被禁錮在「一對多」的「斷代」情慾網絡中,比翼雙飛成了遙不可及的夢。明清 易代之際,女伎孤身捲入亂世的驚濤駭浪中,漂蕩在個人、家庭、宗教與國族之間,努 力尋找並且標示自己的位置。

③晚明文人以雕籠中的翡翠、鸚鵡比喻女伎,才士與權貴都屬於籠外的餵養/宰制者,以 不同的方式展現他們的風流/權勢,編織成晚明秦淮河畔的社交網絡。隨著世變滄桑,

女伎在毫無助力中掙扎求生的艱難處境,與亡國士人喪失原有身分的隱忍喑啞,發展出 獨特的發聲方式與家國隱喻,因而呈現眾聲喧譁的女伎書寫。

④就女伎謀生晉身的條件而言,不同於其他書寫者,吳梅村並不強調女伎的才貌、技藝、

社交、理財、識人乃至籌劃能力,即使名伎所必備的才藝,吳梅村也只側重在「表演」

而非藝術造詣。對於女伎自保、去汙、善終與獲得令名的艱辛歷程,也並未多所著墨,

甚至抹去女伎的經濟能力與自主性,只能束手無奈地承受身與世的雙重悲劇。

⑤有關女伎階級流動與身分辨識的問題,吳梅村並不支持女伎成為文人妾的風流佳話,因 此雖與錢牧齋、侯方域與龔鼎孳等人熟識,對於柳如是、李香君、顧眉生等名伎幾乎是 刻意忽略。惟一寫到的董白與冒襄,又是在董白死後,採取拉開距離的客觀化寫作方式,

抹去勞瘁而死的家庭記憶,把悲劇歸於人所無法抗拒的外力。詩中藉著對往日情好的反 複詠歎,讓活著的人鬱結難捨的深情得到發洩。

⑥吳梅村對於自己與卞玉京的遇合,著力在兩情歡好與家庭責任的切割,歷經當下的惘然

(9)

與事後的悵恨,使耽情與忍情糾結成心中難言的隱痛。最後雖然接受了卞玉京的道人身 分,卻以繁用典故的手法,形成「沒有答案」的書寫。另一方面吳梅村毫不諱言亂世護 家的艱辛,更不忍讓生生世世駐守閫內的女性,因兩情纏綣的秦淮佳話而感到沮喪與失 落,透顯出卞、吳不能長相廝守的潛在因素。

⑦吳梅村書寫秦淮女伎所關涉的君國論述,集中在卞玉京與陳圓圓身上。詩人假借卞玉京 之口,隱身幕後觀看皇家女眷在亂世中失去原有的階級與身分,與自己所眷戀的青樓女 伎同時被捲入閫外的驚濤駭浪,共同成為亂世最大的受害者。在〈圓圓曲〉中則採取全 知的敘事視角,對於女伎因「聲名」而招致各種強權的威迫,以致捲入君親家國的錯綜 複雜關係,女伎變成王妃的階級流動,把亡國慘劇寫成劫後餘生的慶典,繪製成色彩鮮 妍卻極不調和的時代容顏。

⑧明亡後、仕清前,吳梅村詩中密集浮現的「西施」符碼,跳脫歷來吟詠的西施形象,把 焦點從「美色」與「亡吳」轉移到「句踐死」,負載著吳梅村在明亡後書寫君國的苦心孤 詣。特別是把陳圓圓與西施作了高度重疊,回應到越王勾踐建都秦淮的地緣關係,把西 施/陳圓圓受寵視為復國雪恥的機會。當忍辱以圖興復大業的君臣不可期待時,「西施」

符碼乃有了更豐富的意涵,甚至藉著西施之名,解構了傳統的君國論述。

⑨由於本文涉及到性別、地域、階級、政治等諸多層面,以被摒棄在社會倫常之外的女伎 為載體,讓鼎革之際的書寫方式趨向多元與隱微。因此,進一步討論吳梅村銘記/失憶 的書寫策略,包括有意區隔青樓女伎與家中女眷,把個人對情慾的耽溺與對家人的責任,

做了很清楚的切割。再就吳梅村與錢牧齋在書寫/詮解之間的「同床各夢」來看,吳、

錢書寫女伎分明呈現兩套不同記憶系統,而吳梅村不以「比興寄託」混淆個人情感與君 國大事,使私領域與公領域之間保持分明的界線,身與世乃得以恣意頡頏,使失掉國民 身分的「恨人」、「天下大苦人」,與傲然自在、放膽為文的「詩人」,相互依存而又各自 擁有展演的空間。

又應邀出席國際學術研討會,以〈纏綿與超曠──李白記憶身世的兩種譜系〉為題宣 讀論文,嘗試從記憶的角度切入,爬梳李白詩中身與世的多重組合,歸納出「記憶」與「遺 忘」兩種譜系,探討其中所映現的身世之感,包括人與社會與自然的叢聚關係,如何在「爛 漫」中形構出纏綿與超曠的交響。首先探究「記憶」與「遺忘」交織而成的身世之感,分 別從「身與世的兩難情境」、「記憶的刪去與增生」兩方面加以論述。接著提出李白「忘」

與「遊」的獨特生命體驗,以「以醉夢消解記憶的體悟」、「相忘與莫逆的遊戲空間」兩個 視角進行分析。最後就李白耽於當下與遊於無窮的創作天地,歸納出「耽於當下與自然的 無限化境」、「遊於歷史與神話的多元世界」、「自然與人事交融的抒情境界」三個面向,由 此開啟李白詩的多元詮釋視角,在「爛漫」中形構出纏綿與超曠的交響,從而突破語言界 限而增加的容受量,是李詩所獨詣者。主要論點如下:

①相較于杜甫極力摹寫一般性的日常生活經驗,李白顯然更擅長於捕捉另一種內在的、情 感的或心理的經驗,諸如生命存在的兩難情境,無常與無垠的時空組合,生命印記的揀 選、銘刻與淨化,由此開展出「忘」與「遊」的獨特生命體驗,耽溺於每一個當下的和 諧、純潔與感官的享受,創作出最接近神移入化、物我兩忘的抒情詩。

②李白面對人生的諸多「兩難情境」,一方面認定個體生命不應在歷史的形塑過程中置身世 外,另一方面又極力把個人舞臺從人間世拉向更廣袤的宇宙,使生命跌宕在天、人之間,

無論是衷心所繫念的「蒼生」、「社稷」,或是極力所要達到的「太極」、「無倪」,實際上 是兩處都無可掛搭,於是擺蕩成纏綿與超越的生命交響曲,隨意煥發皆成感動人心的浪

(10)

漫與詩篇。

③李白的「歧路」,不同於「歧路亡羊」的單純生物性生存問題,而是更高層次的「什麼 樣的生存」的問題。因此李白對歷史記憶乃採取「刪去」與「增生」法,刪去屈己事人 不稱情者,而反覆記憶的歷史人物則明顯地具有反社會體制性的特質。

④李白體認到社會普遍性對個別性的覆蓋,使個人失去了辨識自我的能力。因此,放下世 俗的諸多牽繫,無所作為也就無所損傷,使「感物傷情」同時失去的「物」與「我」,

藉由「醉」與「夢」達到「忘情」的境地,單純地回歸到生命個體的存在,才能與自然 同在。

⑤李白把人情記憶中的兩難情境,以「知己」、「莫逆」組構成無限的纏綿情意,同時解構 了京城/得意與鄉野/失意的定式思維,而人類所企圖在無常中建立「銘鼎」的不朽記 憶,乃失去了效度。由「忘」而「遊」,從生死別離的有限世界中得到解放,自能盡情享 受生命之美。

⑥李白善於捕捉、書寫當下的寧靜或酣暢,以直接與自然原貌晤對的心態,回歸到知識產 生之前的渾沌世界,個體生命乃能與無執無住無著的宇宙世界通和為一,「不用力而觸手 生春」,宛如童稚般的心靈,在具體形相中所映現的無限化機,素樸而豐美。

⑦李白從隱約其詞的歷史記錄中辨識被抹去的人與事,把歷史從凜然不可犯的崇高地位中 釋放出來,成為可資閒談的酒後話材。又對自然神話採取「相信」的態度,近乎劉若愚 所稱「中止判斷現實」後所達到的「道」。乃能出入古/今、虛/實,古事寫得親切,虛 處猶如耳聞目睹,再以個人獨特的方式連綴成人文的印記,建構由繼起者選擇與實踐而 延續的人類生活與生命史。

⑧李白著力於捕捉對自然的感官記憶,並以之連結到人情的往事記憶與閱讀記憶,交融成 一種內在的、情感的或心理的經驗,形成多重隱喻關係,突破語言界限而增加的容受量,

有非「情景交融」或「用典」所能涵攝者。由此形構出既超曠又纏綿的抒情境界,是李 白所獨詣。建構詩歌的抒情傳統,不應遺漏這一部分。

三、參考文獻舉要

亞里斯多德著,姚一葦譯註《詩學箋註》,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92.1。

華倫、韋勒克著、王夢鷗、許國衡譯《文學論:文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志文出版社,1983 厄爾.邁納著,王宇根譯《比較詩學─文學理論的跨文化研究札記》,北京:中央編譯出版,

1998.

池上嘉彥著,林璋譯《詩學與文化符號學─從語言學透視》,南京:譯林出版社,1998.

皮埃爾.馬舍雷等著,周發祥主編《詩學新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1 德.恩斯特.卡西爾著,甘陽譯《人論》,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6

瑪利安.金格特著,陳迺臣譯《人論》,台北:成文出版社,1978.1 佛洛姆著、陳俐華譯《理性的掙扎》,台北:志文出版社,1992.

諾思羅普.弗萊著,陳慧等譯《批評的剖析》,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4 梅洛‧龐蒂著,劉韻涵譯《眼與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梅洛.龐蒂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馬赫著,洪謙譯《感覺的分析》,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魯道夫.阿恩海姆著,郭小平譯《藝術心理學新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1 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3.

洪漢鼎主編《理解與解釋─詮釋學經典文選》,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5

(11)

方克強《文學人類學批評》,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1992.

蕯特《我的自傳─文字的誘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0

川合康三《中國的自傳文學》,蔡毅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4

斯蒂芬.歐文(S. Owen)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0

張靜二《從結構主義與記號學探討律詩的張力》,國科會,1911MC

何秀煌《人性.記號與文明─語言、邏輯與記號世界》,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10。

何秀煌《傳統.現代與記號學─語言.文化和理論的移植》,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8 何秀煌《記號.意識與典範:記號文化與記號人性》,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10 劉紀蕙主編《框架內外:藝術、文類與符號疆界》,台北:立緒文化,1999.12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台北:麥田出版,2004.10 熊秉真編《睹物思人》,台北:麥田出版,2003.7

詹姆斯.麥高夫著,鄭文琦譯《記憶與情緒》,台北:靈鷲山佛教事業,2005.10 蘿普著,洪蘭譯《記憶的祕密》,貓頭鷹出版社,2004.02

史奎爾、肯戴爾合著,洪蘭譯《透視記憶》,遠流圖書公司,2001.9 楊治良等編著《記憶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1.11

派特.瓦潤等著,洪慧娟譯《嗅覺符碼──記憶和慾望的語言》,商周出版社,2001.3 黛安.艾克曼著,莊安祺譯《氣味.記憶與愛慾─艾克曼的大腦詩篇》,台北:時報文化出 版公司,2004.5

榮格著,鴻鈞譯《榮格分析心理學:集體無意識》,台北:結構群,1990

莫里斯.哈布瓦赫著,華然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0

菲爾.莫倫著,申雷海譯《弗洛伊德與虛假記憶綜合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3 莫里斯.布郎蕭著,顧嘉琛譯《文學空間》,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11

羅蘭‧巴特著,李幼蒸譯《寫作的零度:結構主義文學理論文選》台北:桂冠圖書,1998.2 羅蘭.巴特著,敖軍譯《流行體系─符號學與服飾符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7 路易.讓‧卡爾韋著,車槿山譯《結構與符號:羅蘭‧巴爾特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7.10

法.德希達著,張寧譯《書寫與差異》,台北:麥田出版,2004.5 邁可.潘恩著,李奭學譯《閱讀理論》,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97.7

楊念群主編《空間.記憶.社會轉型─「新社會史」研究論文精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2001.5

喬伊絲.艾波比等著、薛絢譯《歷史的真相》,台北:正中書局,1998.

丹尼爾.布爾斯丁著、梅寅生譯《隱藏的歷史》,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

徐葆耕《西方文學:心靈的歷史》,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10 楊格著、黃奇銘譯《尋求靈魂的現代人》,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9 卡倫.荷妮著,李明濱譯《自我的掙扎》,台北:志文出版社,1976.8.

張文喜《自我的建構與解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1

帕屈克‧懷特著,李堯譯《鏡中瑕疵:我的自畫像》,臺北:麥田出版,2002.6

克萊斯‧瑞恩著,張沛譯《異中求同:人的自我完善》,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8 默里‧斯坦因著,喻陽譯《變形:自性的顯現》,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1 盧文格、布萊西著,李維譯《自我的發展:概念與理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5.

喬治.H.米德《心靈、自我與社會》,趙月瑟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2.

安東尼.史蒂芬斯著,薛絢譯《夢:私我的神話》,台北:立緒文化,2000.4

(12)

俄.尼.別爾嘉耶夫著、雷永生譯《自我認識─思想自傳》,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1.1

查爾斯.泰勒著、韓震等譯《自我的根源:現代認同的形成》,南京:譯林出版社,2001.9.

英.安東尼.紀登斯著、趙旭東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台北:左岸文化事業公司,2002.4 法.埃德加.莫蘭著、陳一壯譯《複雜思想:自覺的科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7 劉紀蕙編《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臺北:麥田出版,2001.3

尤爾根‧哈貝馬斯著;曹衛東譯《包容他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0 英.霍布斯邦等著;陳思文等譯《被發明的傳統》,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2.8 斯金納著、王映橋譯《超越自由與尊嚴》,台北, 遠流出版公司,1990.

日.池田大作《我的人學》,北京:京大學出版社,1990.3

莫瑞.史坦著、朱侃如譯《榮格心靈地圖》,台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1999.8 艾德華.薩依德著、單德興譯《知識分子論》,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11

瑞士.皮亞傑著、鄭文彬譯《人文科學認識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3 泰特羅著、王宇根等譯《本文人類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羅伊‧波特著、巫毓荃譯,《瘋狂簡史》。台北:左岸,2004。

理查‧桑內特著、黃煜文譯,《肉體與石頭:西方文明中的人類身體與城市》,台北,麥 田,2003。

栗山茂久著、陳信宏譯,《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台北:究竟,2001。

呂妙芬〈施閏章的家庭記憶與自我認同〉,《漢學研究》21:2,2003.12.,頁 305-336。

張德明〈多元文化雜交時代的民族文化記憶問題〉(《外國文學評論》第 3 期,2001),頁 11-16。

王明珂〈歷史文獻的社會記憶殘餘本質與異例研究─考古學的隱喻〉,《民國以來的史料與 史學》,台北:國史館,1998。

王明珂〈歷史事實、歷史記憶與歷史心性〉,《歷史研究》第 5 期,2001。

謝思煒〈論自傳詩人杜甫─兼論中國和西方的自傳詩傳統〉,《文學遺產》第 3 期,1990 中川久定〈自傳的條件─絕對者的存在與孤獨〉,《創造的世界》第 27 號,1978

何金蘭〈羅蘭‧巴爾特自傳觀與文學觀析論〉,《思與言》,30:3,1992.9.,頁 187-218 張漢良〈匿名的自傳作者羅朗巴特/沈復〉,《中外文學》,14:4,1985.9.,頁 4-17 川合康三著,蔣寅譯〈中國詩歌中的自傳〉,《咸寧詩專學報》,18:4,1998.11.,頁 23-28 張漢良〈傳記的幾個詮釋問題〉,《當代》,55 期,1990.11.,頁 29-35

余英時〈年譜學與現代的傳記觀念〉,《傳記文學》,24:5,1983.5.,頁 10-15 四、計畫成果自評

第一年的執行成果,已發表二篇論文,一為〈身與世的頡頏──吳梅村詩中的秦淮憶 舊〉,探討明清之際的吳梅村,歷劫之後面對世變滄桑與個人創傷,在書寫秦淮女伎時,卻 極少使用比興的手法,而選擇重新經歷一次事故現場,記憶當年的歡好纏綣,同時再次承 受錐心刺骨的痛。作品完成後,客觀化的表述改變了作者與事件的關係,作者變成了讀者,

透過自己對詩歌的反覆推敲、吟詠,具有自我療傷與自我定位的特殊意義。更進一步透過 作品的傳播,引起其他讀者閱讀後的回響與討論,加上應朋友邀約的寫作,使吳梅村書寫 秦淮女伎的作品,隱然自成系列。如此一再「重溫」與「分享」,形成身與世的不斷對話,

無形中也發揮了鉅變滄桑中集體治療的功能。由於本文涉及到性別、地域、階級、政治等 諸多層面,為了使討論更具立體性,第一部分乃先從秦淮的文化意義、遙不可及的比翼雙 飛夢與眾聲喧譁的亂世女伎書寫三個閱讀視角談起。第二部分討論亂世女伎的謀生晉身與

(13)

階級流動,分別就吳梅村的秦淮舊識、女伎謀生晉身的條件與歷程、女伎階級流動與身分 辨識逐一加以論析。第三部分探討吳梅村書寫秦淮女伎所映現的時代容顏,包括吳梅村書 寫秦淮女伎所關涉的君國論述,明亡後仕清前「西施」符碼的浮現,以及銘記/失憶的書 寫策略,使吳梅村書寫秦淮女伎的關照視域更為清晰。

另一篇為〈纏綿與超曠──李白記憶身世的兩種譜系〉,嘗試從記憶的角度切入,爬梳 李白詩中身與世的多重組合,歸納出「記憶」與「遺忘」兩種譜系,探討其中所映現的身 世之感,包括人與社會與自然的叢聚關係,如何在「爛漫」中形構出纏綿與超曠的交響。

首先探究「記憶」與「遺忘」交織而成的身世之感,分別從「身與世的兩難情境」、「記憶 的刪去與增生」兩方面加以論述。接著提出李白「忘」與「遊」的獨特生命體驗,以「以 醉夢消解記憶的體悟」、「相忘與莫逆的遊戲空間」兩個視角進行分析。最後就李白耽於當 下與遊於無窮的創作天地,歸納出「耽於當下與自然的無限化境」、「遊於歷史與神話的多 元世界」、「自然與人事交融的抒情境界」三個面向,由此開啟李白詩的多元詮釋視角,特 別是相較于杜甫極力摹寫一般性的日常生活經驗,李白顯然更擅長於捕捉對自然的感官記 憶,並以之連結到人情的往事記憶與閱讀記憶,交融成一種內在的、情感的或心理的經驗,

形成多重隱喻關係,突破語言界限而增加的容受量,有非「情景交融」或「用典」所能涵 攝者。由此形構出既超曠又纏綿的抒情境界,是李白所獨詣。建構詩歌的抒情傳統,不應 遺漏這一部分。

五、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差旅費

應邀參加大陸中國唐代文學會、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 心共同主辦的「唐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於2006年8月21至26日在北京盛大舉 行,共有近一百五十位學者參加,總計發表的論文超過一百篇。會中以〈纏綿與超曠──

李白記憶身世的兩種譜系〉為題宣讀論文,獲得熱烈回響。已上網繳交研究心得報告並附 會議論文。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基督教此時早已是羅馬的國教,在東歐地區中可 以說是最有組織與影響力的宗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

基督教此時早已是羅馬的國教,在東歐地區中可 以說是最有組織與影響力的宗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

隨著經濟實力的衰退,基輔的 公王越來越沒有影響力,而羅斯人 的文化傳統中,沒有固定的家族繼

隨著經濟實力的衰退,基輔的 公王越來越沒有影響力,而羅斯人 的文化傳統中,沒有固定的家族繼

然而另一方面,蒙古人的統治,相對其他文化而

也是金帳汗國與立陶宛公國間的角力。然而,這個時

中國 歷史 歷史 地理 生活與 社會.

孟郊(751-814),字東野,中唐詩人。現存詩歌約 500 餘首,多為五言短篇 古詩,沒有律詩作品。孟郊為唐代苦吟詩人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