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為研究設計與實施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 第三章為研究設計與實施"

Copied!
1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三章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研究設計與實施研究設計與實施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章共分六節,分別為:第一節,研究內容與架構;第二節,研究對象與場 域;第三節,研究方法、工具與步驟;第四節,資料處理與分析;第五節,研究 的信效度;第六節,研究者的角色與研究倫理。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 研究研究內容與架構研究內容與架構內容與架構內容與架構

壹、、研究內容研究內容研究內容研究內容

本研究針對校長課程領導歷程進行質性研究,研究之內容規劃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陳述本研究之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依據研究目的設 定待答問題,透過名詞釋義更清楚的界定本研究中所提及的名詞,希望藉由此章 釐清研究主題之本質。

第二章為文獻探討。第一節,課程領導之意涵;第二節,校長課程領導的理 念;第三節,校長課程領導的相關研究。希望藉由文獻的探討,作為本研究之理 論基礎,也作為後續研究分析之支持與印證。

第三章為研究設計與實施。共分為六小節,第一節,研究內容與架構;第二 節,研究對象與場域;第三節,研究方法、工具與步驟;第四節,資料處理與分 析;第五節,研究的信效度;第六節,研究者的角色與研究倫理。經由本章說明 本研究的整體架構,以及研究設計與實施步驟,交待研究對象的選擇及研究所使 用的工具。並將蒐集到的資料,包含訪談資料、參與觀察、檔案文件資料,加以 分析整理。訪談資料以逐字稿呈現給受試者確認,以提高研究的信度與效度,並 將訪談資料加以編碼、分析處理,以獲致研究結果。

第四章為研究結果與討論。共分為三小節,第一節,校長課程領導之理念;

第二節,校長課程領導的歷程與角色;第三節,校長課程領導的困難與策略。將 本研究所獲致之研究結果,透過此三小節說明研究對象在課程領導上的經驗歷 程,並與文獻做對應,以期能將個案的經驗拓展為具參考價值的知識。

第五章為結論與建議。共分為兩小節,第一節,結論;第二節,建議。根據 研究結果的分析,撰寫本研究的結論,依據結論提出校長課程領導的具體建議,

以提供關心此議題的相關單位及人士參考。

貳、、研究架構研究架構研究架構研究架構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透過文獻分析、訪談、參與觀察與檔案文件分析等方式,

探討校長的人格特質、課程領導理念、課程領導歷程以及課程領導所使用的策 略,藉此了解個案校長課程領導的歷程。

茲根據本研究主題、研究目的與問題、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提出下列的研 究架構,如圖 3-1 所示:

(2)

圖 3-1 校長課程領導歷程研究架構圖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一所國民中學校長課程領導歷程之研究

1. 文獻分析 2. 訪談

1. 文獻分析 2. 訪談 3. 參與觀察 4. 文件分析

1. 文獻分析 2. 訪談 3. 參與觀察 4. 文件分析

1. 文獻分析 2. 訪談 3. 文件分析 課程領導的

意涵

1. 課程領導 的意義為何?

2. 課程領導 的性質為何?

3. 課程領導 的內涵為何?

1. 校 長 課 程 領 導有何重要性?對 校長而言其意義為 何?

2. 校 長 課 程 領 導的理念為何?其 所建立的課程領導 模式為何?

3. 校 長 課 程 領 導的過程階段中,

校長分別扮演什麼 樣的角色?如何扮 演好每一個角色?

4. 校 長 課 程 領 導的任務為何?如 何領導達成任務?

1. 校長課程 領 導 的 歷 程 為 何?

2. 校長課程 領 導 的 歷 程 所 帶 來 的 影 響 為 何?

3. 校長課程 領 導 過 程 中 遭 遇 到 哪 些 困 難 ? 原 因 何 在?

4. 校長面對 這些困難,解決 的策略為何?

校長課程領導的理 念與實務

依據研究發現提 出結論與建議,

以供國中校長課 程領導及相關單 位與人員參考 校長課程領導

的歷程、困境與 解決策略

校長 教務主任 教師會長 家長會長

訪談對象:校長課程領導重要相關人物

(3)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場域研究對象與場域研究對象與場域研究對象與場域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的方式進行,以立意取樣,選擇台北市幸福國民中學艾校 長(化名)為研究的對象。由於本研究以艾校長一人為深入研究的對象,主要目 的在呈現艾校長的真實生活情境。為了能夠較完整呈現艾校長的課程領導歷程,

因此,也將與校長課程領導重要的相關人物列為訪談對象,包含教務主任、教師 會長與家長會長。本節就研究對象、課程領導重要相關訪談對象與研究場域分述 如下:

壹、、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研究對象

一、、研究對象的選擇研究對象的選擇研究對象的選擇研究對象的選擇

在介紹研究對象之前,首先說明研究對象的選擇。研究者在擔任國文科召 集人期間,強烈感受到校園中的教育人員面對課程改革的不安,以及所有人對於 學校課程的努力。使研究者深刻體會到課程從設計、實施到評鑑的過程中,每個 環節都是緊緊相扣,除了需要教師團隊的合作、課程發展委員會加以監督外,更 需要有人隨時提醒我們方向,方能適切達成教學目標。後來進入研究所之後,逐 漸對於課程領導產生了興趣,對於校長如何引領一校的課程發展的經驗過程產生 好奇,在與同樣身為校長的研究所同學討論下,同學立刻推薦台北市幸福國中的 艾校長,認為艾校長在課程領導方面的成功經驗是相當値得探究。並且進一步為 研究者穿針引線,開始了研究者與艾校長的一段研究旅程。

二、、研究對象概述研究對象概述研究對象概述研究對象概述

艾校長是一位相當具有個人魅力的校長,初次見面,即使身體微恙,過程 中始終掛著笑容,侃侃而談,語調平緩而親切。身處百忙之中,對於研究者的需 求,不論是訪談時間或是資料的蒐集…等,總是先以研究者立場做考量,實在是 令人相當感動。

出生於書香門第的艾校長,從小受到家中環境的薰陶,父母親對於她總是在 一旁給予支持與鼓勵,使得她在學習的成就動機上較強,再加上本身對於知識的 追求,在求學的路上一直都相當順利,也非常積極。艾校長自中山女高畢業,原 本想朝商或法律這兩方面發展,在選填志願時,也以此為主要志願,但為了顧慮 到家人的期望,因此志願卡中只填了一個與教職相關的學校科系,沒想到放榜竟 然就考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訓系。之後,一方面考慮到自己的英文能力沒有問 題,其次,也較符合自己的興趣,因此就轉到教育心理系繼續研讀。自師大教育 心理系畢業後,進入歡喜國中(化名)輔導室,擔任輔導教師,由於身處輔導室,

因此與行政事務有了較多的接觸。之後又修畢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四十學 分,目前則於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繼續進修。其孜孜不倦地在個人的 專業領域中不斷精進的精神,也令研究者相當敬佩。

艾校長於民國九十年開始接任幸福國中校長一職,並於九十四年繼續連任幸

(4)

福國中校長,至今擔任校長共有六年的時間。在決定是否留任幸福國中之際,艾 校長心中只想著,自己若留任,究竟還能為幸福國中做什麼?心中有了答案後,

再加上教師們與家長們的支持與肯定,艾校長決定繼續為幸福國中努力。在此之 前她歷任快樂高中教務主任、開心國中訓導主任、總務主任與教務主任,高興國 中與歡喜國中(以上學校名稱均為化名)的輔導老師。

在辦學方面,艾校長認為自己身為校長,必須帶著大家去實現夢想。她整合 校內、外各項資源,團結一致把力量聚集以提昇校務的整體發展;和鄰近小學、

中學、大學建立良好夥伴關係,一切都以學生的受教權益及校務發展為考量與依 歸,希望能有效地經營學校並進一步創造公眾的教育利益。因此艾校長以六大發 展策略,作為辦學的具體行動:

(一)建立學習型學校。

(二)塑造一個支持創意的組織文化,激發師生的創意泉源。

(三)完全學習的課程設計。

(四)提昇教師專業能力的組織設計。

(五)落實學校本位經營。

(六)營造人文關懷的學校文化。

艾校長期望與學校同仁建立共同願景,由學校中的每個成員共同來宣揚學校 的辦學理念。她總是能授權教師,信任教師並且讓教師參與決策,使教師分擔不 同的責任。而身為校長的她則是與教師共同負責,卻將功勞歸於教師,艾校長相 信教師具有領導的能力,因此總是在教師們需要她的時候,在一旁提供必要的協 助。

面對科技時代的發展,艾校長個人認為未來的學生應該要有全球觀,除了要 有健全優良的語文能力外,科技方面的電腦能力素養也不能忽略,除此之外,更 是要有篤實的品德修養,且能夠獨立思考,具有創造力。

幸福國中是艾校長個人校長生涯的第一所國中,她為自己設定,每年都要與 學校同仁合作,為幸福國中完成一件值得紀念的事情。艾校長一路走來,實踐了 她的承諾,在家長的建議與支持之下,這一路走來,每一年的努力與成就,都成 為幸福國中掛在校門口上的一面獎牌,告訴學生們、教師們、家長還有社區的人 員,幸福國中正開創一點一滴屬於自己爛縵璀璨的年代。

三、、校長課程領導重要相關校長課程領導重要相關校長課程領導重要相關校長課程領導重要相關人物人物人物人物概述概述概述概述

(一)教務主任:

教務主任在幸福國中擔任主任的工作已有七年的時間。在此之前曾 擔任過訓育組長、資料組長、註冊組長、教學組長,然後再接教務主任,

(5)

行政資歷相當豐富。從幸福國中參與九年一貫課程課程試辦開始,即擔任 教務主任,艾校長來到幸福國中後,繼續借重其在教務工作上的長才。對 於幸福國中的課程發展相當熟悉,也因此在課程方面具備相當的專業知 能,在幸福國中整個課程的發展脈絡與推動上,是相當重要的關鍵人物,

提供許多關於艾校長在課程領導方面的寶貴資訊。在教務行政工作上具有 熱忱,獲得九十六年台北市學校行政類的特殊優良教師。

(二)教師會長:

現任教師會長在幸福國中擔任教師已有十年的時間,目前擔任資訊 組長兼教師會長,去年則擔任訓育組長的工作。今年已經是第二次擔任教 師會長,受到教師委員們的信任。對於教師會的工作理念,認為不是像過 去一樣,只有監督學校行政的責任,也不是只有為教師爭取權益。相對的,

在面對學校的困難時,也應該盡自己的力量,由大家來協助教師會,也一 同協助學校行政共同解決問題。除了善盡自己監督的責任外,教師會長也 藉由參與各個會議的機會,盡其所能的將教師的意見、聲音反應給校長、

學校行政單位了解。因為受到教師們的信任,所以二度擔任教師會長的 他,對於自己既擔任教師會長,又擔任資訊組長的行政工作,一開始擔心 會有角色上的混淆,一度想辭去教師會長工作,但在教師們的鼓勵與信任 下,今年仍肩負起教師會長的職務,作為學校行政與教師們之間溝通的橋 樑。因為擔任教師會長,所以能夠聽見教師們的聲音,為了善盡責任,不 時與艾校長溝通協調,也一同協助教師解決問題。因此,能分享教師們對 於艾校長課程領導方面的意見。

(三)家長會長:

現任家長會長從女兒就讀國小開始,就參與家長會的工作,一路從 班級代表、家長委員、常務委員做到副會長。來到幸福國中後,一樣熱心 投入家長會的工作。除了參與學校家長會工作外,對於喜樂區的社區環保 工作也相當投入,會長本身住在喜樂區已經有長達 15 年的時間,對於喜 樂區的學校、社區生態也相當了解。談及幸福國中的過去與現在的發展、

轉變,更是瞭若指掌,尤其在參與幸福國中的家長會工作之後,也相繼投 入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等相關事務,與艾校長在會議上有頻繁的接觸,對 於幸福國中的學校發展或是對於艾校長的課程領導作法,都能提供寶貴的 意見與想法。

貳、、研究場域研究場域研究場域研究場域

本研究選擇以艾校長單一個案做為研究的對象,就必須了解艾校長所處環 境的情境脈絡,如此才能深入了解研究對象的經驗世界。

幸福國中是台北市喜樂區於民國五十七年所成立的第一所國民中學。校齡

(6)

三十九年的幸福國中從整體的外觀上而言,不似新蓋的校園炫麗奪目,但是卻更 散發出一股古樸的拙趣,在艾校長的巧思之下,已經三十九歲的幸福國中於九十 五年獲得台北市優質學校的「校園營造」獎,足見幸福國中的校園環境是值得肯 定的。

幸福國中是台北市頗具規模的學校(詳見表 3-1),學校有教職員工 235 人,

學生共有 1787 人,班級數有 50 班之多,除了普通班之外,另有啟智班、資源班 與學困班。而幸福國中師資的教育素質也相當整齊(詳見表 3-2),79%的教師為 大學畢業,其餘的皆為碩士畢業。至於服務年資方面(詳見表 3-3),服務五年以 下的老師佔了全校 34%的比例,過半的老師在校服務的經驗都在十年以下,因 此幸福國中在整個人文環境方面所散發出的是相當濃厚的青春氣息。除了青春氣 息外,具有教學經驗的老師們更是幸福國中的重要人文資產,每個教學年資階段 的師資平均分佈,因此幸福國中在整體的師資方面,不會有斷層的問題。

雖說幸福國中是台北市喜樂區(化名)的第一所國中,但是由於喜樂區這 幾年來在台北市的發展不斷的成長,人口不斷湧入,算是台北市的近幾年來發展 快速的行政區,自幸福國中成立以來,至今喜樂區的學校數也累積到六間學校之 多,但由於面臨到少子化的問題,該區內的學校感受到了學校招生人數不足的問 題與壓力。然而,幸福國中每年的新生報到人數都是滿額的。校園內有教師們的 努力,建構屬於幸福國中的特色。再加上結合學校家長的力量與社區的資源,因 此幸福國中不但是喜樂區最資深的元老學校,更是憑藉著其豐富的學校歷史經 驗,不斷的精進,也成為喜樂區相當指標性的學校。

在歷經過前六任校長的經營擘畫,到了第七任的艾校長領導,幸福國中的 校史上為一路走來的過程各下了一個註腳,幸福國中形容自己從創業維艱的年代 走到榮耀風光的年代,歷經了最苦澀的年代,進入了以行動來說大話的年代,而 今,已經是到了花團錦簇的爛縵璀璨的年代。幸福國中一路走來,有著豐富的歷 史,自民國九十年艾校長接任幸福國中以來,民國九十一年即榮獲教育部評選為

「標竿一百-九年一貫課程推手學校」;以學校願景-培育「健康、明理、關懷」

的社區公民為職志,倡導人文關懷的學校文化。民國九十一年同時也在校務評鑑 績優榮獲為「台北市燈塔學校」之一。因為推展創意多元的教與學,所以於民國 九十三年榮獲全國學校創新經營行政類---環境美化、學生活動展能優等及教學創 新特優之殊榮。而為因應資訊化時代來臨,幸福國中也積極推展資訊融入教學,

自民國九十一年獲選為教育部「初級資訊種子學校」、隔年再度榮獲教育部「中 級資訊種子學校」、九十三年升級為教育部「資訊教育典範學校」。今年,也就是 九十五年幸福國中的整體表現更是榮獲台北市優質學校在行政管理、課程發展以 及校園經營三方面的肯定。

(7)

表 3-1 幸福國中與台北市國中概況資料比較表

學校

教師

職員

班級

學生 數合

平均 每班 學生

每班 教師

師生 幸福國中 1 116 19 50 1787 35.74 2.32 15.41 台北市國

中總計 62 5688 1062 2930 98726 33.69 2.35 13.94 資料來源:整理自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統計統計室 95 學年度第 1 學期國中初步統 計資料。

表 3-2 幸福國中教職員學歷一覽表

學歷 碩士 大學 專科 合計 人數 25 92 0 117 百分比(%) 21 79 0 100 資料來源:幸福國中網站。

表 3-3 幸福國中教職員年資一覽表

年資 五年 以下

6-9

10-1 4 年

15-1 9 年

20-2 4 年

25-2 9 年

30 年

以上 合計 人數 40 24 25 17 9 2 0 117 百分比(%) 34 20 21 15 8 2 0 100 資料來源:幸福國中網站。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工具與步驟工具與步驟工具與步驟工具與步驟

本研究試圖透過幸福國民中學艾校長在課程領導的豐富經驗歷程,藉由質性 研究的方式,呈現出艾校長課程領導的情境脈絡,收集艾校長詳盡而豐富的想法 與觀點,以艾校長的思考與感覺為中心,了解課程領導對艾校長具有的意義。藉 由艾校長在課程領導的主觀經驗,研究者一同與之記下課程領導的經驗歷程,紀 錄行動、作法與事件,透過敘事來呈現其經驗歷程。

個 案 研 究目 標 分 為 三 種 類別, 分 別為 : 探 索 性( exploratory )、 描 述 性

(descriptive),與解釋性(explanatory)。探索性個案研究多是處理 What 形式的問 題;描述性個案研究多處理 Who、Where 形式的問題;至於解釋性個案則多是處

(8)

理 How、Why 形式的問題。個案研究依其目標雖可細分為以上三種類別,但是 任一個案研究都多少涉及描述性、探索性與解釋性目標(王文科、王智弘,2005) 本研究不但想了解艾校長在課程領導的經驗歷程中,扮演著什麼樣(What?)不 同的角色,更進一步想了解隨著時間的變化,各階段的任務與困難有何不同?產 生的原因為何?在其所經歷的事件,有些是已經發生過,有些正在進行,藉此法 來深入探究校長課程領導的歷程中所經歷的事件並加以分析,也用來解釋發生的 現象,了解其中的原因,為什麼(How)採用這些策略來解決問題?

林佩璇(2000)在《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一文中歸納出個案 研究的六項特色:

一、整體性:個案研究希望從較完整的情境脈絡中充分掌握研究的對象,對研 究對象進行通盤的了解。

二、經驗理解:研究者必須站在被研究者的立場,深入了解研究現象與行動的 意義,並將研究所收集的訊息與理解的意義傳達給讀者。

三、獨特性:重視個案的獨特性,強調研究個案的現象與行動皆有其獨特性。

研究者須深入了解被研究情境、事件、方案與現象,呈現其背後意義,而不主張 將研究現象推論到其他情境。

四、豐富描述:個案研究透厚實描述的方式來呈現研究結果,對研究現象的意 義加以描述與詮釋。

五、啟發作用:透過研究過程來闡明研究的現象,擴展讀者對研究現象的了解 與洞察,也發展出對社會現象與問題的敏銳觀察力。

六、自然類推:強調研究結果是將個人的經驗融入研究現象或行為的理解,並 對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習慣重新理解,進而對存在的通則進行修正。

為此,研究者須以艾校長為思考中心,從艾校長的觀點來看課程領導經驗歷 程中的各種現象,透過對現象情境的詳細描述與詮釋,使之有意義的呈現給讀 者。由於艾校長在課程領導上有豐富的經驗與資料,再加上其獨特的特質,因此 相當適合採用個案研究的方式來呈現本研究。研究者藉著對現象進行深度的了解 與呈現,透過研究對象來敘說,了解個案在此特定情境脈絡下所展現的獨特性與 複雜性,建構現象的意義,而非對研究現象進行假設驗證,對於研究的結果也不 做過度的推論。期望透過研究結果的內容能對讀者有所啟發。

本研究邀請艾校長擔任報導人,一同來經驗艾校長課程領導的經驗歷程,藉 由訪談、參與觀察、文件分析來紀錄行動與事件。以下針對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 方法、研究工具與研究步驟做進一步的詳述:

(9)

壹、、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為達研究之目的,透過質性個案研究的方式來蒐集所需的相關資料,故本研 究,主要採用訪談法、參與觀察與文件分析等方法,茲分述如下:

一、、訪談訪談訪談訪談

訪談的目的主要是企圖了解受訪者的意見及其經驗。透過訪談,不但可以掌 握受訪主觀的意義,並經由長時間的對談,可以將受訪者所作所為的前因後果,

以至於相關聯的事物,進行較為完整的資訊收集(陳介英,2005)。訪談之所以 有別於一般訪談,在於它能夠讓受訪者做自我的深度探索,這種「以人為本」的 研究取向,企圖從受訪者的角度來詮釋個人的行為或態度(謝臥龍,2004)。透 過研究交談,研究者從被研究者那裡蒐集或建構第一手資料,也可以了解受訪者 的所思所想和情緒反應,相對於其他研究方法而言,訪談可以進入到受訪者的內 心(陳向明,2002)

本研究主要採用非正式與正式導引性的訪談,來蒐集關於艾校長在課程領導 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了解其專業知識理念如何轉化為行動,及其課程領導的經 驗歷程。在多次訪談中,為讓訪談過程順暢,又能契合研究主題,也為避免訪談 過程中漫無重點,研究者研擬一份訪談提綱(見附錄三),其作用在於避免遺漏 重要的內容,作為訪談中的一個提示。而訪談的問題設計儘可能考慮到六個面向

(王仕圖、吳慧敏,2005):(一)經驗/行為問題:受訪者會做或已做了什麼的 問題;(二)意見/價值問題:受訪者對人、事、經驗的想法、目標、期望和意圖;

(三)感受問題:受訪者對週遭所發生的事或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其情緒反應 為何;(四)知識問題:受訪者所擁有的事實資訊,他們對事實知識的了解,或 發現他們認為的事實是什麼;(五)感官問題:關於受訪者看、聽、聞、觸到什 麼,感官問題讓受訪者描述他們所感覺到的刺激,以捕捉他們的感覺經驗;(六)

背景/人口統計問題:受訪者的基本資料,如年齡、教育、職業、居住所等。藉 此了解受訪者的特性,分辨出社會中相較於其他人,他們是屬於哪一群。

本研究以艾校長為主要研究對象,希望藉由研究者的提問,蒐集到艾校長在 課程領導的經驗歷程中,完整而具說服力的第一手資料,再加上與艾校長的討論 敘說內容、參與觀察、文件分析所得的資料,建構艾校長課程領導的現場文本。

為完整呈現艾校長校長課程領導,從學校行政、教師、家長的角度來詮釋,因此 研究者除了訪談艾校長外,另外,也訪談校長課程領導的重要相關人物,包含教 務主任、教師會長與家長會長。本研究的正式訪談過程在徵詢過艾校長與教務主 任、教師會長、家長會長的同意下,採錄音方式進行,以協助現場筆記的不足。

茲將訪談紀錄資料整理如表 3-4:

(10)

表 3-4 校長課程領導歷程訪談記錄資料表 受訪者

受訪者 受訪者

受訪者 訪談日期訪談日期訪談日期訪談日期 訪談時間訪談時間 訪談時間訪談時間 訪談地點訪談地點訪談地點訪談地點 艾校長 20061109 13:10~14:10 校長室 教師會長 20070212 15:30~16:50 會議室 教務主任 20070213 13:30~14:59 教務處 艾校長 20070213 16:00~17:15 會議室 艾校長 20070215 10:00~11:20 會議室 家長會長 20070324 10:20~11:45 會長公司辦公室

二、、參與觀察參與觀察參與觀察參與觀察

為了讓本研究達到觀察的真實性與全面性,研究者採參與觀察。研究者在經 過艾校長的同意後,進入觀察現場,進行觀察。研究者居於旁觀者的地位,只觀 察而不參與活動,從旁觀者的角色,對艾校長在課程領導的歷程進行觀察與紀 錄。研究者儘量減低在情境中所造成的干擾,以期望獲致更真實的資料。

本研究的觀察項目主要為艾校長進行課程相關會議的過程,研究者根據觀察 後所獲得的資料,再進一步與艾校長進行訪談,透過觀察資料與訪談所得的資料 相互參照,以更深入了解艾校長在課程領導的理論與實踐的相關性,最後試圖在 研究中,呈現艾校長課程領導理念與實務工作上的經驗歷程。本研究原訂兩次參 與觀察,然因為該次參與觀察所獲致之資料再配合上相關文件檔案的印證,最後 所需之資料已達飽和,故研究者最後僅進行一次參與觀察,茲將觀察記錄資料表 整理如表 3-5:

表 3-5 觀察記錄資料表

觀察對象 日期 / 時間 資料型態 實施地點 艾校長 20070118 / 9:35~11:40 期末課程發展委員會 會議室

三、、文件分析文件分析文件分析文件分析

校長的課程領導是一個動態的經驗歷程,在過程中不斷的累積修正其對課程 領導的觀點並反思其歷程。研究者從幸福國中學校網站上蒐集幸福國中課程發展 相關資料、幸福國中現況、艾校長的相關背景、辦學理念等資料。另外,艾校長 與教務主任在訪談過程中,也提供研究者許多寶貴的文件資料,如:校長個人的 簡歷、個人得獎相關資料報告、幸福國中的本位課程設計、課程發展的具體成果、

參賽的文件資料、課程評鑑實施方法與成果、幸福國中課程發展委員會會議紀 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理念、精進教師課堂教學能力計畫、如何做好學校公 共關係之簡報…等。如研究者有任何疑問,透過與艾校長及教務主任的電子郵件

(11)

往返,均能提供適切的文件檔案,協助研究者解答研究中的相關疑問。藉由充分 的文件資料來與艾校長的理念、觀點,以及其所使用的策略相互驗證,透過這些 文件的分析以及與訪談資料的相互補充、印證,探討艾校長的校長課程領導經驗 歷程,增進本研究的嚴謹性。

貳、、研究研究研究研究工具工具工具工具

質性研究的工具中,研究者本身就是一項重要的研究工具,質的研究十分重 視研究者對研究過程與結果的影響,也會要求研究者對自己的行為及自己與被研 究者之間的關係進行反思。另外透過訪談、觀察、文件分析…等來蒐集所需的資 料,進行微觀的研究。強調研究結論的獨特性與地域性,因此在結論上,認同推 廣,而不做普遍性的推論(陳向明,2002)

本研究採質的研究方法中的個案研究法,對單一的個案進行實徵性的研究,

以多元證據及三角檢證的方式,探討實際生活情境中的現象與背景。透過實際的 訪談以及相關文件資料的蒐集等方法,並藉由以下的研究工具,以期呈現豐富完 整的研究現象文本。本研究之主要研究工具分述如下:

一、、研究者研究者研究者研究者

本研究主要透過訪談來蒐集艾校長課程領導的經驗歷程,建構其課程領導的 經驗歷程文本。而執行訪談者即為研究者本身,建構經驗歷程文本的也是研究者 本身,因此研究者為本研究相當重要的研究工具。爲了能夠收集到豐富的訪談資 料,研究者必須清楚自己的研究問題,要能清楚地將訪談問題表達清楚,並且要 有誠懇的態度,在訪談過程中研究者要專注的傾聽,將精力放在研究主題的維持 與澄清上。Steinar Kvale 曾對訪談做了兩種比喻:訪談者既像是採擴者,也像是 旅人。當研究對象身懷資訊時,訪問者的工作就是挖掘他;相反的,訪談者就像 是在時空中漫遊,引導與之邂逅的人說出自己的故事(轉引自王仕圖、吳慧敏,

2005)。由於艾校長屬於前者,所以研究者的工作就如同採礦工一般,試圖藉由 訪談來挖掘出艾校長在課程領導經驗過程中的寶藏。採礦過程中,研究者運用豐 富的想像力、敏銳的觀察力以及高度的親和力,最後將艾校長在課程領導經驗歷 程中的寶藏儘量完整的呈現給讀者。

本研究邀請艾校長作爲研究的對象,目的在於了解一位國中校長課程領導的 經驗歷程。研究者目前的職務為國文科的教師,過去曾擔任過國文科領域召集人 的職務,也曾參與學校課程發展、設計、評鑑的過程,對於課程領導的相關事務 並不陌生,但也可能因此在研究過程中會有自身對於課程研究的主觀性,研究者 無法全然避免習焉不察的態度產生,在此方面研究者在過程中必須不斷與校長課 程領導的文獻作對話,檢核研究問題,保持客觀立場。

艾校長是敘說課程領導經驗的人,而研究者是聆聽與紀錄撰寫其經驗歷程的 人。研究者透過訪談逐字稿、文件資料等「冰冷的紙堆中」,試圖找出「活生生

(12)

的生命溫暖」(歐用生,2004c)。既然研究者是「我手寫她口」,研究者就必須謹 守客觀的立場,研究的主角為艾校長,敘說內容中所流露的種種理念與思想,應 是從艾校長的角度出發,研究者只是詮釋者的角色,在整個研究過程中不斷反思 自己的詮釋是否真實的表達了艾校長的想法,因此,研究者在分析資料時應以仔 細、謹慎的態度,以避免詮釋產生偏頗或背離焦點。藉由豐富的資料,研究者力 求自己能夠從艾校長的角度如實的呈現其理念與想法,並且藉由研究者的文字描 述,期望建構出豐富而易於理解的內容。研究者將謹守客觀的界限,採取有系統、

組織的資料蒐集方式,並加強查核資料的可信,使本研究更具說服力。

二、、訪談大綱訪談大綱訪談大綱訪談大綱

本研究所進行的訪談採用開放性、半結構性的訪談,根據研究目的與問題、

文獻探討的結果來擬定訪談大綱。質性研究為一動態剖析的歷程,研究者同時進 行資料的蒐集、整理與分析,隨著研究的進行,研究者也從逐字稿或訪談時的紀 錄大要等資料,來修正或調整訪談大綱。

参、、研究步驟研究步驟研究步驟研究步驟

本研究依工作進程擬定研究步驟,共分為準備階段、實施階段與完成階段,

茲說明如下:

一、、準備階段準備階段準備階段準備階段

蒐集有關校長課程領導的相關文獻資料,包括課程領導、教學領導、校長領 導能力、學校經營、台北市優質學校成果等課程領導相關議題,詳細閱讀後,以 確定本研究之研究主題與方向、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在兩位校長的推薦下,

選定本研究之研究對象,在與研究對象聯繫,初步說明本研究計畫並取得研究對 象的同意,一同參與本研究。

接著開始展開整理分析文獻的工作,運用國家圖書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 書館與網路資源,蒐集校長課程領導相關文獻,整理專書、期刊與研究論文,針 對校長課程領導內涵、校長課程領導成效與其相關之研究進行文獻的分析,以作 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及研究設計之依據。

最後,依據文獻分析的結果,撰寫研究計畫,詳細交代本研究之研究動機、

研究目的,擬定研究問題。交代本研究的對象與研究場域並說明研究方法,完成 研究計畫的撰寫,以進行論文計畫口試。

(13)

二、、實施階段實施階段實施階段實施階段

論文計畫口試通過後,正式進入本研究的實施階段。訪談對象除了個案校長 一人外,另外增加與校長課程領導相關人士,包含教務主任、教師會長與家長會 長。依據文獻探討所得,以及不同訪談對象的屬性,編擬訪談大綱(附錄四) 進行個別訪談。此外,徵得個案校長同意後,參與其所主持之課程發展委員會議,

進行會議參與觀察,以作為訪談內容之參考。蒐集或請個案校長提供關於校長課 程領導的相關檔案文件,作為校長課程領導實務工作的佐證。

訪談與參與觀察結束後,整理訪談逐字紀錄稿(附錄五)與參與觀察紀錄(附 錄六),並呈現給受訪者確認後,進而整理訪談資料,進行編碼與分析,以獲致 研究結果。

三、、完成階段完成階段完成階段完成階段

將文獻分析結果與觀察、訪談結果,作交互印證,進行研究分析討論,依據 研究分析討論的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以供有關單位與人員參考。完成本研究之 撰寫後,進行論文口試,再修正後提交論文。

綜合以上所言,依據本研究之執行階段、步驟與期程,整理為本研究實施步 驟程序表,如表 3-6 所示:

(14)

表 3-6 研究階段、步驟、期程表 時間

項目

2006 2007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形成研究動機

蒐集、閱讀相關文獻資料 ◎ ◎ ◎ 研擬研究目的與問題 ◎ ◎

整理分析文獻 ◎ ◎ ◎ ◎ 撰寫研究計畫 ◎ ◎ ◎

論文計畫口試

參與會議觀察

分析檔案文件 ◎ ◎ ◎ ◎ ◎ 進行訪談 ◎ ◎ ◎

整理分析資料 ◎ ◎ ◎ ◎ ◎ ◎ ◎

撰寫論文 ◎ ◎ ◎

完成論文初稿 ◎ ◎

論文口試

修正後提交論文

第四節第四節

第四節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資料處理與分析資料處理與分析 資料處理與分析

質性研究的資料處理與分析是對蒐集的原始資料進行加工,使其逐步趨於系 統化和條理化(陳向明,2002)。目的在於將散亂的資料,經由處理、組織與歸 類後,研究者得以對原始資料進行意義解釋。

壹、、資料處理分析的程序資料處理分析的程序資料處理分析的程序資料處理分析的程序

Tesch 曾提出十項質性資料的處理原則(引自謝臥龍,2004:97):資料分析 是隨著資料收集過程中不斷進行的工作;資料分析的過程有系統且易被理解,但 沒有固定的形式;資料蒐集過程中,摘要手記有助於資料分析;將資料片斷化,

(15)

區分成相關且有意義的單元;依據資料特性建立資料的分類體系;比較是分析過 程中的主要方法;資料的分類方式可隨著研究過程的需要隨時更改;資料的分析 沒有絕對正確的方式,也沒有可供墨守的成規;分析的程序並非科學性或機械性 的,但仍需要高度的方法論與專業的知識來加以協助;質性資料的分析過程中雖 被不斷的分類,但結果最終還是應該提供總體層面的整合。

因此,在此原則下,本研究的資料處理分析之程序說明如下。

在質性研究中,認為「所有的事情都是資料」,為避免研究者在分析資料時 無從下手,導致有價值的資料成了純粹的資料堆積,因此所蒐集而得的資料都必 須即時處理。首先,研究者將訪談錄音內容謄寫成逐字稿,並進行校對工作。在 具體整理資料之前,研究者針對所蒐集的資料依據日期與研究方法編序。其次,

仔細閱讀及思考所蒐集的資料,標記與研究問題直接相關或研究對象所強調的概 念,隨時將可能的編碼類別記錄下來,此一動作的目的在於針對豐富的資料做初 步的聚焦,以作為未來分析的方向,因為閱讀資料本身就是在資料中尋找意義的 過程。

然後,試著採用初步的編碼類別對資料段落進行編碼,另一方面仍持續的對 資料進行閱讀、思考與判斷,以保留或修正或刪除初步的編碼類別,進而發展成 新的編碼類別。

接著,再將新的編碼類別依據本研究欲探討的研究目的與問題,分為主要編 碼與次要編碼,形成本研究的編碼系統,並寫明各編碼類別的代號。

建立本研究的編碼系統目的除了提供方便的資料查找編碼外,透過系統的編 碼排列,可以幫助研究者了解現有編碼的數量、類型、編碼所代表的意義以及彼 此間相互的聯繫。最後針對資料進行歸類,將相同或相近的資料合在一起,統一 彙整於一個資料夾中,並標明資料的出處,包含資料的類別、頁碼等。

最後針對彙整的各編碼類別資料進行分析與詮釋,並與本研究的文獻資料進 行交叉檢視,進而提出研究的發現與結論。

以上為本研究資料處理分析的程序說明。另外,針對所蒐集的各類資料,為 了資料歸類方便,研究者將資料代碼所代表的符號意義說明如表 3-7 所示。所有 書面資料研究者都將依此標上代碼編號,並且按頁標上頁碼,原始資料保持原封 不動,如果未來要進一步分析書面資料,進行剪貼與分類時,所使用的皆為複印 的資料。如此以確保原始書面資料的完整性,以便往後的查考。

(16)

表 3-7 資料代碼符號意義 符號

符號 符號

符號 代表意義代表意義代表意義代表意義 R 以「R」代表研究者

I 以「I」代表艾校長 S 以「S」代表教務主任 T 以「T」代表教師會長 F 以「F」代表家長會長

20061109ST1W 表示 2006 年 11 月 9 日艾校長第一次訪談的錄音檔 20061109ST1 表示 2006 年 11 月 9 日第一次訪談的逐字稿

20070118 觀 表示 2007 年 1 月 18 日觀察記錄表 文件 01 表示所得的文件資料編號

省略過多的語詞

( ) 括號中內容表示研究者補充說明

貳、、原始資料之整理分類原始資料之整理分類原始資料之整理分類原始資料之整理分類

本研究透過訪談的經驗分享與對話互動,使研究者充分了解受訪個案在課程 領導的認知,以及過程中所使用的策略方法、面臨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等,

再根據訪談錄音的結果,整理出個案校長在課程領導的專業成長與理念、過程中 的經驗歷程以及使用策略與問題。在將蒐集資料錄音轉為逐字稿時,初步將紀錄 資料旁邊與以編碼分類以便日後分析整理。訪談資料依內容歸納分類,進行編碼 工作。找出與研究主題相關意義的字句,逐一標示記號,並加以編碼。

將訪談資料依蒐集之方式與日期直接編號。如 2007 年 2 月 1 日之訪談日誌,

即以「20070201 訪談」表示,用以表示蒐集資料之時間、日期,以簡單的編號方 式可以容易找到資料隨時檢核與校對。

研究者在完成訪談工作後,即開始進行資料分析。本研究主要是以訪談資料 為主,因此必須有敏感的直覺與多重的思考,持續的紀錄,訪談後立刻作紀錄,

並隨時與指導教授討論後作修正。

最後將資料與文獻作系統化的分析,經由研究者的詮釋,將訪談資料與檔案 文件資料之意涵化為文字敘述,作為研究的結果分析,以其與研究目的相呼應。

第五節第五節

第五節第五節 研究的信效度研究的信效度研究的信效度研究的信效度

本研究採質的研究,為呈現研究的信度及資料的可靠性,務必控制研究的嚴 謹度。高敬文(2002)提出研究的可信性(credibility)、遷移性(transferability)、

可靠性(dependability)、驗證性(confirmability)四項標準來控制研究之嚴謹度。

(17)

本研究亦從此四項標準力求提高研究的信效度。

一、、可信性可信性可信性可信性

可信性指的是研究的內在效度,為資料的真實性,也就是如何確保資料結果 的解釋是建立在個案受訪者的真實脈絡下。為確保研究資料的真實性,本研究採 用資料的三角檢證,研究者在各類文件資料,包含訪談資料、相關文件檔案、研 究者的訪談記錄間的交互檢核,若資料間能彼此相互支持,那麼就可以確立資料 的正確性與可信度。其次,透過受訪者的檢核,研究者在訪談資料謄錄成為逐字 稿後,再請受訪的個案指正資料是否有需要再補充之處,或是有無遺漏不完整之 處,並且確定研究者的解讀是沒有錯誤的。藉此來增加資料的可信度。

二、、遷移性遷移性遷移性遷移性

質性研究中的遷移性相當於量化研究中的外在效度,所謂的外在效度指的 是研究結果可以推論到外在現實世界的可能性。這也就是研究的應用性,本研究 經由受訪者所陳述的感受與經驗,而由研究者有效的描述並轉換成文字。研究者 透過對受訪者的背景與情境脈絡加以描述,詮釋並建構受訪個案的經驗歷程,透 過深度描述來轉換所蒐集的訪談資料。研究者在資料分析過程中,考慮個案受訪 者的社會情境、語言與非語言訊息,僅可能將所有訪談的內容以文字忠實呈現在 本研究中,使資料完整呈現。研究者謹慎地以文字進行陳述,將研究對象所歷經 的情境脈絡詳實的描述,以利未來的研究者與讀者判斷此研究結果應用於其他情 境的可能性。

三、、可靠性可靠性可靠性可靠性

質性研究中的可靠性相當於量化研究中所強調的信度。所謂信度指的是測 量工具的可重複與測量結果的一致性。本研究詳細記錄如何收集可靠資料的過 程,研究之資料來源皆為研究者親自依照研究計畫進行訪談,並經受訪個案同意 之下錄音,最後逐字轉錄成文字資料。檔案文件則是由訪談個案提供,或是研究 者在學校網站上查詢所得,研究中所使用的資料,在徵得艾校長的同意後才以作 為本研究之陳述內容。為確保本研究的穩定性,研究者透過訪談備忘錄,記錄研 究過程中的疑問與修正過程,若文件資料與訪談資料有出入的情形,將與艾校長 討論,進一步釐清想法,以確保本研究的可靠性。

四、、驗證性驗證性驗證性驗證性

質性研究中的驗證性相當於量化研究中所強調的客觀。也就是研究過程對於 資料的蒐集,不會因為研究這主觀的價值評斷而扭曲了事實的真相。研究者恪守 研究倫理,從研究過程到獲得值得信賴的資料,研究者都採中立立場,只給予研 究客觀的分析報導,避免加入研究者主觀的價值判斷。本研究所蒐集的相關資料 是透過訪談艾校長所獲致的第一手資料,所呈現的資料為艾校長自己的看法。本 研究所收集的資料包括訪談、錄音檔案等都會註明時間、日期,整個編碼、歸類 以至於到資料分析,形成結論的過程中,都將清楚呈現。研究者所詮釋的的研究

(18)

結果也會與艾校長討論過後,確認其結果符合其所要表達的想法。整個研究過程 中的資料,都會被完整的保存,作為日後查證、運用時的參考依據。

第六節第六節

第六節第六節 研究倫理研究倫理研究倫理研究倫理

質性研究過程中,研究者與被研究者彼此間的互動相當密切,研究者應對研 究倫理進行思考。

當初研究者對艾校長提出,希望能以她作為本研究的對象時,艾校長即使公 務繁忙,但仍一口答應這項邀請,令研究者相當感動。艾校長親切而開放的心胸,

在研究過程中無私的分享,更是令研究者動容。爲避免本研究造成研究對象的額 外負擔,研究者將謹守以下的研究倫理:

一、、事先告知事先告知事先告知事先告知

在訪談前,研究者會徵得受訪者的同意,之後才進行訪談。因此,研究者設 計一份訪談同意書(見附錄二),同意書一式兩份,同意書內告知受訪者本研究 的主題目的,在受訪個案於同意書簽名後,一份交由受訪個案留存。

另外,在願意接受訪談後,研究者會先向受訪個案說明訪談過程必須錄音的 用意,徵得受訪個案的同意後,始可錄音。若在此過程中,受訪個案有不想錄音 的情形,可向研究者反應,停止錄音。

二、、保保密原則密原則密原則密原則

所有訪談的內容,僅供作為本研究之探討用,研究者絕對遵守保密原則。研 究中所出現的人名、校名、地名等,皆以化名處理,嚴加保密當事人及相關人員 資料。對於訪談、錄音、相關文件等也經過研究對象的同意才納入研究範圍。

三、、僅供學術研究之用僅供學術研究之用僅供學術研究之用僅供學術研究之用

對於訪談的資料,研究者將尊重受訪個案的表達,以文字如實呈現內容,不 多做個人的主觀文字陳述。對於訪談的資料以及受訪個案提供之文件檔案,將做 嚴密的保存,所有資料僅供本論文之學術研究之用,不做其他運用。

數據

圖 3-1    校長課程領導歷程研究架構圖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一所國民中學校長課程領導歷程之研究 研究主題 研究方法 1.文獻分析 2.訪談 1.文獻分析 2.訪談 3.參與觀察 4.文件分析 1.文獻分析 2.訪談 3.參與觀察 4.文件分析  1
表 3-1    幸福國中與台北市國中概況資料比較表  學校 數  教師數  職員數  班級數  學生數合 計  平均每班學生 數  每班 教師  師生比  幸福國中  1  116  19  50  1787  35.74  2.32  15.41  台北市國 中總計  62  5688  1062  2930  98726  33.69  2.35  13.94  資料來源:整理自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統計統計室 95 學年度第 1 學期國中初步統                      計資料。  表 3
表 3-4    校長課程領導歷程訪談記錄資料表  受訪者受訪者受訪者 受訪者    訪談日期訪談日期訪談日期 訪談日期    訪談時間 訪談時間 訪談時間訪談時間    訪談地點訪談地點訪談地點 訪談地點    艾校長  20061109  13:10~14:10  校長室  教師會長  20070212  15:30~16:50  會議室  教務主任  20070213  13:30~14:59  教務處  艾校長  20070213  16:00~17:15  會議室  艾校長  20070215
表 3-6    研究階段、步驟、期程表  時間  項目  年  2006  2007 月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形成研究動機  ◎    蒐集、閱讀相關文獻資料  ◎  ◎  ◎    研擬研究目的與問題  ◎  ◎    整理分析文獻  ◎  ◎  ◎  ◎    撰寫研究計畫  ◎  ◎  ◎    論文計畫口試  ◎    參與會議觀察  ◎    分析檔案文件  ◎  ◎  ◎  ◎  ◎    進行訪談  ◎    ◎  ◎  ◎
+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103 學年度第 2 學期 資源班(六)年級 數學 領域教學計畫(含期末課程檢核). 資料來源

每班教師員額編制符合國民中學 每班應設置教師至少三人,國民 小學每班應設置教師至少二人。.

印尼語 164 班、柬埔寨語 13 班、泰語 131 班、菲律賓語 54 班、. 緬甸語 33 班、馬來語 36 班,計 3,523 位學生選習。另外,102 校以遠距直播教學開課,總計開設雲端班 87

嘉大附小資源班 蘇瑩真老師.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設有文教法律碩士班及原住民文

年齡階段 N(2-3歲班) K1(3-4歲班) K2 (4-5歲班) K3 (5-6歲班) 生活經驗 家庭與學校 家庭與學校 學校與社區 家庭、學校與社區. 重點培養 孝 禮

(一) 所有必修部分和延伸部分的課節都納入時間表內,所有班級的數學課節畫 一為七堂,全班修讀相同的課題內容(見圖

(此計劃書以一間全日制、營辦每級 5 班全校共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