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邏輯思辨與文人論說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邏輯思辨與文人論說"

Copied!
2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邏輯思辨與文人論說

1. 論點的表述

1.1. 論點:指作者的論斷,即議論中需要證明其為真確的判斷。

1.1.1. 孟子: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告 子上》)

1.1.2. 告子: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生之謂性。/食 色,性也。(《告子上》)

1.1.3. 荀子: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 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嫉妒憎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 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

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性 惡》)

1.2. 釐清關鍵詞義 (Analytic Philosophy)

1.2.1. 性善性惡之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 《最苦與最樂》之「責任」(附件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3. 《敬業與樂業》之「敬」(附件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確定論述語意

1.3.1. 寫出《最苦與最樂》論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 寫出《敬業與樂業》論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 1.3.3. 寫出《勸學》論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論點與文章主題

1.4.1. 《六國論》的論點與主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論證的審察

2.1. 論證:由前提推導出結論,叫做論證。前提是結論的根據(論據),結論是 前提的歸結(論點)。

2.2. 梁啟超《最苦與最樂》

2.2.1. 圈出論據,並說明所運用的論證方法。

2.3. 梁啟超《敬業與樂業》

2.3.1. 圈出論據,並說明所運用的論證方法。

3. 論證方法評析

3.1. 正反論證:以事實的正反兩面作出比較以突顯主題的方法。

3.1.1.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 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為學》) (附件三)

正面論證:為之,則難者亦易矣。反面論證: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結論 :天下事沒有難易的分別。

3.1.2. 《敬業與樂業》一文中,作者通過正反立論來證明下列論點:

正面論述:人生的勞苦總是免不掉的,所以應該從勞苦中找出快樂。

反面論述:無業遊民,終日閑游浪蕩,身心不知擺在哪裏;厭惡自己本 業的人,既不願做,又不能不做:他們都是天間的苦人。

論點 :能夠領略職業的趣味,生活才有價值。

3.2. 反面論證

3.2.1. 《六國論》

反面論證:三國(韓、魏、楚)不割地,齊國不討好秦國,六國合力抗 秦,則秦國未必能滅六國。

(3)

3 論點 :六國因割地賂秦而亡。

3.3. 對比論證:把兩種性質完全對立的事物或觀點加以對照比較,得出結論。

3.3.1.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 頹也。 (《出師表》)

諸葛亮以西漢和東漢為例論證親賢臣、遠小人是國家興隆的關鍵,諸葛 亮在這裏運用了對比論證方法,這樣寫可收對比鮮明的效果,令論點更 突出,以加強說服力。

3.3.2.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 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 所大患,固不在戰矣。(《六國論》)

把秦之得與六國之失作對照,證明「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

3.4. 比喻論證:利用某些具體、常見的事物,以打比方的方式,證明一些抽象複雜 的論點。

3.4.1. 坐井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其所見小也。夏蟲不可與語冰,非無 冰也,以其未見冰也。淺隘之子,蟄居鄉曲,見聞有限,遇事好以臆度,

中者十一,不中者十八九,皆坐井觀天,夏蟲語冰類也。(《學問與遊 歷》)

論據:夏蟲不可與語冰,非無冰也,以其未見冰也。

論點:淺隘之子,蟄居鄉曲,見聞有限。

3.4.2.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 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鶵,

子知之乎?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鳳凰所棲)不止,非練實 (竹實)不食,非醴泉(甘美如醴之泉)不飲。於是(這時)鴟得腐鼠,鵷鶵過 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秋水》) 論據、論點:莊子用比喻來說明自己沒有爭奪宰相位置的心思。

3.5. 因果論證:一事物或一現象的產生,使另一事物或現象發生變化。

3.5.1. 大抵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真樂。人生須知道有負責任的苦處,才 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最苦與最樂》)

因:「人生須知道負責任的苦處」

果:「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

(4)

4 3.5.2.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

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世說‧雅量》4)

因果論證:路邊李樹之所以果實累累,沒人摘吃,那是因為果子是苦的。

3.6. 演繹論證:從前提可以合邏輯地推導出結論。

3.6.1. 前提一:人皆會死;前提二:陳大文是人  ?

3.6.2.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1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

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為玉也;人之性,因物則遷,不學,則捨君子 而為小人,可不念哉?(歐陽修《家誡》)

3.6.3. 演繹論證的有效性

3.6.4. 討論:凡牛皆會彈琴……

3.6.5. 討論:同性戀違反自然,所以同性戀是不道德的。

3.7. 歸納論證:基於對有限個(n)性質相同的事例的觀察,歸納出這些事例都有某個 特點,由此推導出其他具相同性質之事例(n+1, n+2 …)也有此特點。

3.7.1. 找出劉蓉《習慣說》前提、結論 (附件四)

3.7.2. 歸納論證的有效性:《習慣說》的論證有效嗎?

4. 孟子的論證

4.1. 《莊暴見孟子章》(附件五) 4.1.1. 轉換/偷換概念

一句「今之樂猶古之樂也」,既是承接齊王「先王之樂」、「世俗之樂」

之言而來,又改變了原來的概念,進一步轉換話題。「先王之樂」、

「世俗之樂」和「古之樂」、「今之樂」既相同又不同,前者雅俗的區 分明顯,後者無論今樂古樂,都有雅有俗。在偷換概念中,孟子巧妙地 轉換了話題。

全文最先出現的「樂」是音樂的意思,最後出現的「樂」字是快樂的意 思。中間的轉換是怎樣的?孟子這樣轉換概念有什麼目的?

1 語出《禮記‧學記》。

(5)

5 4.1.2. 對比論證

假設百姓對齊王鼓樂、田獵的兩種迥異的反應,一是民怨沸騰的慘象,

一是萬民歡欣的承平景象,對照比較,指出治國關鍵在君主能否與民同 樂。

4.2. 《論四端》(附件六)

4.2.1. 正反論證法:論證「人性本善」

論證人性本善,從正面説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從反面説則是「無 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 非之心,非人也」。

4.2.2. 正反論證法:論證「擴充四端的重要」

論證「擴充四端的重要」,從正面以「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説明 擴充四端的果效足以安定天下。又從反面以「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 母」,説明不擴充四端的結果是連侍奉父母都做不到。

4.2.3. 引申論證法

孟子所引「孺子入井」的例子只可證明人有惻隱之心,與「辭讓」、

「是非」、「羞惡」之心沒有直接關係。但孟子指出「惻隱之心」與

「辭讓」、「是非」、「羞惡」之心都是與生俱來的善性,既然「孺子 入井」的例子證明人有惻隱之心,那麼由此可引申出人也同時具備「辭 讓」、「是非」、「羞惡」之心。這是用引申論證法,把已有的論證結 果作進一步發揮。

4.2.4. 演繹論證法

第一段先由「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引申出先王有不忍人之心,再引申出 先王「有不忍人之政」,從而得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 天下可運之掌上」的結論,這是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為基本論點,

一步一步演繹出文章結論的論證法,使論證層次異常豐富。

4.3. 《魚我所欲也》(附件七) 4.3.1. 比喻論證

論據:熊掌比魚珍貴,人皆捨魚取熊掌。

論點:義比生命可貴,人應捨生取義。

(6)

6 4.3.2. 舉例論證

論據:行道之人、乞人寧死也不接受不義食物。

論點:人皆重義輕生。

4.3.3. 反面論證

論據:為萬鍾俸祿、宮室之美、妻妾之奉、窮乏者得我而捨棄禮義。

論點:說明貪利之由,是喪失本心。

4.3.4. 《魚我所欲也》的論述理路

第一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5. 《魚我所欲也》議論評析 5. 類推論證

5.1. 定義:甲、乙兩事物某些方面相似,由此推導甲、乙事物其他方面也相似。

5.1.1. 《鄒忌諷齊王納諫》(附件八) 5.2. 類推論證的有效性

5.2.1. 科研人員發明了一種新藥 A,能夠治癒老鼠的肝癌。他們由此推論這種 藥也能治癒人類的肝癌。

老鼠 (甲):患癌 + 新藥 A  痊癒 病人 (乙):患癌 + 新藥 A  ?

5.2.2. 討論:為甚麼要禁售色情刊物呢?不少名畫和雕像都以裸體為題材呀!

因此色情刊物也是值得銷售流布的。

5.3. 類推論證的本質

5.3.1. 科研人員發明了一種新藥 A,能夠治癒老鼠的肝癌。他們由此推論這種 藥也能治癒人類的肝癌……

5.3.2. 《鄒忌諷齊王納諫》新編

(7)

7 5.4. 類推和比喻

5.4.1. 荀子《勸學》(附件九):文中運用的是比喻還是類推?

5.4.2. 排比句練習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5.4.3. 月兒和檸檬 月亮、檸檬

看見月亮,我就想起檸檬。

月亮像檸檬。

5.4.4. 龜爬和讀書

龜爬得慢。你讀書慢。

龜爬得慢,一天只爬兩三米;你讀書一樣慢,讀一天讀不了兩三頁。

龜爬得慢,不停地爬,就有到達終點一天;你讀書雖然慢,不停地讀,

必定有成材的一天。

5.4.5. 討論:荀子《勸學》運用的是比喻還是類推?

6. 論據的選取

6.1. 論據:用來證明論點真確的根據。

6.2. 論據的類型:一般分為事實論據 (歷史事實、新聞大事、統計數據等)和理論 論據 (公理、名人言論、寓言故事、科學定理等),這樣分類有何意義?

6.2.1.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禪師,他常常用兩句格言教訓弟子,說道︰「 一日 不做事 ,一日不吃飯。」他每日除上堂說法之外,還要自己掃地、擦桌 子、洗衣服,直到八十歲,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門生想替他服勞,

把他本日應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這位言行相顧的老禪師,老實不客氣,

那一天便絕對地不肯吃飯。

6.2.2. 孔子以「發憤忘食」形容自己學習的情況;唐代名僧百丈禪師常教導弟 子:「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可見聖賢都是勤奮用功的。

6.2.3. 唐代名僧百丈禪師常教導弟子:「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小明,你也 要勤奮用功才行。

6.3. 文人論說的論據

6.3.1. 聖賢言行、經典話語

(8)

8 6.3.2. 典型例證

6.4. 蘇洵《六國論》(附件十) :假設你是蘇洵,根據本文論點,你會提供甚麼論據?

6.4.1. 韓、魏、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2. 齊、燕、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文人論說的特點 7.1. 文人論說之用心

7.1.1. 陸機《文賦》:「論精微而朗暢」;「說煒曄而譎誑」。

7.1.2. 劉勰《文心雕龍‧論說》:「論也者,彌綸(統攝、綜括)群言,而研精一 理者也。」「說者,悅也;兑為口舌,故言資(憑藉)悅懌。」

7.1.3. 關鍵詞語出現岐義乃議論大忌。梁啟超寫作《最苦與最樂》、《敬業與 樂業》,為甚麼關鍵用語會出現歧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 孟子《魚我所欲也》賞析

7.2.1. 立意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2. 取材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3. 修辭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4. 論證辨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 蘇洵《六國論》賞析

7.3.1. 立意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2. 取材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3. 修辭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議論文結構分析

8.1. 議論文結構的成分

(9)

9 8.2. 《六國論》結構

8.3. 韓愈《師說》賞析 (附件十一) 8.3.1. 《師說》結構

全文可分成四大部分,「古之學者必有師」至「師之所存也」為第一部 分,正面論述有師之重要性和角度,以及道理在那裏,老師就在那裏的 道理。「嗟乎」至「其可怪也歟」為第二部分,從反面批判眾人及士大 夫不從師之愚及怪。「聖人無常師」至「如是而已」為第三部分,舉孔 子為禮論證「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之理。最後一段為第 四部分,以自己十七歲少年師事自己為例,重申師道之重要。四部分環 環緊扣,論述非常嚴密。

8.3.2. 《師說》段旨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3. 《師說》鑒賞重點

(氣)不可以不養也,行之乎仁義之途,遊之乎詩書之源,無迷其途,

無絕其源,終吾身而已矣。(《答李翊書》)

氣,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氣之與言猶是也,

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餘韻

(10)

10 9.1. 莊子《知魚之樂》(附件十二)

9.1.1. 惠子否定莊子知道魚樂,莊子憑甚麼說惠子「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

9.1.2. 這場辯論你判定誰勝誰負?

選讀篇章

附件一:梁啟超《敬業與樂業》(《郁文華章》21) 附件二:梁啟超《最苦與最樂》

附件三:彭端淑《為學》(《郁文華章》19) 附件四:劉蓉《習慣說》(《郁文華章》20) 附件五:孟子《莊暴見孟子章》

附件六:孟子《論四端》 (《積學與涵泳》106)

附件七:孟子《魚我所欲也》 (指定篇章;《積學與涵泳》105) 附件八:《鄒忌諷齊王納諫》(全文;《積累與感興》15 節錄) 附件九:荀子《勸學》(指定篇章;《積學與涵泳》109) 附件十:蘇洵《六國論》(指定篇章;《積學與涵泳》138) 附件十一:韓愈《師說》(指定篇章;《積學與涵泳》129) 附件十二:莊子《知魚之樂》(《郁文華章》45)

(11)

11

附件一

最苦與最樂

梁啟超

1 人生甚麼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 嗎?

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苦於身上背着一種未來的責任。人若 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雖失意不苦;

老、病、死乃人生難免的事,達觀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甚麼苦。

獨是凡人生在世間一天,便有一天應該做的事,應做的事沒有做完,

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再苦是沒有的了。為甚麼呢?因為 受那良心責備不過,要逃躲也沒處逃躲呀!

2 答應人辦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的錢沒有還,受了人的恩惠沒有 報答,得罪了人沒有賠禮,這就連這個人的面也幾乎不敢見他;縱然 不見他的面,睡在夢裏都像有他的影子來纏着我 。為甚麼呢?因為覺 得對不住他呀,因為自己對他的責任還沒有解除呀!不獨是對於一個 人如此,就是對於家庭,對於社會,對於國家,乃至對於自己,都是 如此。凡屬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於他便有了責任;凡屬我應該做 的事,而且力量能彀做得到的,我對於這件事便有了責任;凡屬我自 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現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

便是自己對於自己加一 層責任。有了這責任,那良心便時時刻刻監督 在後頭,一日應盡的責任沒有盡,到夜裏頭便是過的苦痛日子。一生 應盡的責任沒有盡,便死也帶着苦痛往墳墓裏去。這種苦痛卻比不得 普通的貧、病、老、死,可以達觀排解得來。所以我說,人生沒有苦 痛便罷;若有苦痛,當然沒有比這個加重的了。

3 翻過來看,甚麼事最快樂呢?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 樂 事。古語說得好,「如釋重負」;俗語亦說是「心上一塊石頭落了 地」。人到這個時候,那種輕鬆、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語形容。責任 越重大,負責的日子越久長,到責任完了時,海闊天空,心安理得,

那快樂還要加幾倍哩。大抵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是真樂。

人生須知道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這種苦樂循

環,便是這有活力的人間一種趣味 。卻是不盡責任,受良心責備,這

些苦都是自己找來的。一翻過來,處處盡責任,便處處快樂;時時盡

(12)

12

責任,便時時快樂。快樂之權,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說「無入而不自 得」,正是這種作用。

4 然則為甚麼孟子又說「君子有終身之憂 」呢?因為越是聖賢、豪 傑,他負的責任便越是 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種種責任來攬在身上,肩 頭的擔子,從沒有放下的時節。曾子還說哩:「 任重而道遠 …… 死而 後已,不亦遠乎?」那仁人、志士的憂民、憂國,那諸聖、諸佛的悲 天、憫人,雖說他是一輩子感受痛苦,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裏 盡責任,便日日在那裏得苦中真樂。所以他到底還是樂,不是苦呀!

5 有人說:「既然這苦是從負責任而 生的,我若是將責任卸卻,豈 不是就永遠沒有苦了嗎?」這卻不然。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 並不 是卸了就沒有。人生若能永遠像兩、三歲小孩,本來沒有責任,那就 本來沒有苦。到了長成,那責任自然壓在你的肩頭上,如何能躲?不 過有大小的分別罷了。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

就得小快樂。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遠不能解除了。

(13)

13

附件二

敬業與樂業

梁啟超

1 我這個題目,是把《禮記》裏頭「敬業樂群」和《老子》裏頭

「安其居樂其業」那兩句話,斷章取義造出來的。我所說的是否與

《禮記》、《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確信「敬業樂業」四 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 本題主眼,自然是在敬字、樂字。但必先有業,纔有可敬、可樂 的主體,理至易明。所以在講演正文以前,先要說說有業之必要。

3 孔子說︰「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又說︰「群居終 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 中沒有甚麼人不可教誨,獨獨對於這兩種人便搖頭歎氣說道︰「難!

難!」可見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藥可醫,惟有無業游民,雖大聖人碰着 他,也沒有辦法。

4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禪師,他常常用兩句格言教訓弟子,說道︰

「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飯。」他每日除上堂說法之外,還要自己掃 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歲,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門生想 替他服勞,把他本日應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這位言行相顧的老禪 師,老實不客氣,那一天便絕對地不肯吃飯。

5 我徵引儒門、佛門這兩段話,不外證明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人 人都要不斷地勞作。倘若有人問我︰「百行甚麼為先?萬惡甚麼為 首?」我便一點不遲疑答道︰「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沒有職 業的懶人,簡直是社會上的蛀米蟲,簡直是「掠奪別人勤勞結果」的 盜賊。我們對於這種人,是要徹底討伐,萬不能容赦的。有人說︰

「我並不是不想找職業,無奈找不出來。」我說︰職業難找,原是現

代全世界普通現象,我也承認。這種現象應該如何救濟,別是一個問

題,今日不必討論。但以中國現在情形而論,找職業的機會,依然比

別國多得多;一個精力充滿的壯年人,倘若不是安心躲懶,我敢相信

他一定能得到相當職業。今日所講,專為現在有職業及現在正做職業

上預備的人——學生——說法,告訴他們對於自己現有的職業應採何

種態度。

(14)

14

6 第一要敬業。敬字為古聖賢教人做人最簡易、直捷的法門,可惜 後來有些人說得太精微,倒變了不適實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 說︰「主一無適便是敬。」用現在的話講,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 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業有甚麼可 敬呢?為甚麼該敬呢?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 活。人類既不是上帝特地製來充當消化麵包的機器,自然該各人因自 己的地位和才力,認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 是可敬的。當大總統是一件事,拉黃包車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稱,從 俗人眼裏看來,有高下;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並沒有高 下。只要當大總統的人,信得過我可以當大總統才去當,實實在在把 總統當作一件正經事來做;拉黃包車的人,信得過我可以拉黃包車才 去拉,實實在在把拉車當作一件正經事來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這叫做職業的神聖。凡職業沒有不是神聖的,所以凡職業沒有不是可 做的。惟其如此,所以我們對於各種職業,沒有甚麼分別揀擇。總 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

至於我該做哪一種勞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 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7 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惟一的祕訣就是忠實;忠實從 心理發出來的便是敬。《莊子》記痀瘻丈人承蜩的故事,說道︰「雖 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 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甚麼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在做的事來和 他交換。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 設成一個共和國家同一價值;我信得過我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乾淨,

和你們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同一價值。大家同是替社會做 事,你不必羨慕我,我不必羨慕你。怕的是我這件事做得不妥當,便 對不起這一天裏頭所吃的飯。所以我做這件事的時候,絲毫不肯分心 到事外。曾文正說︰「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我從前看見一 位法國學者著的書,比較英法兩國國民性質;他說︰「到英國人公事 房裏頭,只看見他們埋頭執筆做他的事;到法國人公事房裏頭,只看 見他們銜 煙捲在那裏出神。英國人走路,眼注地下,像用全副精神 注在走路上;法國人走路,總是東張西望,像不把走路當一回事。」

這些話比較得是否確切,姑且不論;但很可以為敬業兩個字下注腳。

若果如他所說,英國人便是敬,法國人便是不敬。一個人對於自己的

職業不敬,從學理方面說,便是褻瀆職業之神聖;從事實方面說,一

(15)

15

定把事情做糟了,結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為必 要,又於人生最為有利。莊子說︰「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孔子 說︰「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所說的敬業,不外這些道理。

8 第二要樂業。「做工好苦啊!」這種嘆氣的聲音,無論何人都會 常在口邊流露出來。但我要問他︰「做工苦,難道不做工就不苦 嗎?」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裏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

有些人看着我們好苦;翻過來,倘若我們去賭錢,去吃酒,還不是一 樣淘神、費力?難道又不苦?須知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 事。人生從出胎的那一秒鐘起到嚈氣的那一秒鐘止,除了睡覺以外,

總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擱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費力,

勞苦總是免不掉的。會打算盤的人,只有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我想 天下第一等苦人,莫過於無業游民,終日閑遊浪蕩,不知把自己的身 子和心子擺在哪裏才好。他們的日子真難過。第二等苦人,便是厭惡 自己本業的人,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卻滿肚子裏不願意做。不願意 做逃得了嗎?到底不能。結果還是皺着眉頭,哭喪着臉去做。這不是 專門自己跟自己開玩笑嗎?

9 我老實告訴你一句話︰「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 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為甚麼呢?第一,因為凡一件職業,總有 許多層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變化、進展的狀態,最為親切 有味。第二,因為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鬪;一步一步地奮鬪前 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第三,職業性質,常常要和同業的 人比較駢進,好像賽球一般,因競勝而得快感。第四,專心做一職業 時,把許多遊思、妄想杜絕了,省卻無限閑煩悶。孔子說︰「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 味,生活才有價值。孔子自述生平,說道︰「其為人也,發憤忘食,

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這種生活,真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 了。

10 我生平受用的有兩句話︰一是「責任心」,二是「趣味」。我自

己常常地求這兩句話之實現與調和,又常常把這兩句話向我的朋友強

聒不舍。今天所講,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我深信人類合

理的生活應該如此,我希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

(16)

16

附件三

為 學

彭端淑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 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吾資之昏不 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 知其昏與庸也。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摒棄而不用,其與昏 與庸無以異也。聖人之道,卒於魯也傳之。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

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鉢足矣。」富者曰:

「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 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之富者不 能至,而貧者至之。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

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

(17)

17

附件四

習慣說

劉蓉

蓉少時,讀書養晦堂之西偏一室;俛而讀,仰而思,思而弗得,輒起,

繞室以旋。室有窪徑尺,浸淫日廣,每履之,足苦躓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來室中,顧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命 童子取土平之。

後蓉履其地,蹴然以驚,如土忽隆起者;俯視地,坦然則既平矣!已 而復然,又久而後安之。

噫!習之中人甚矣哉!足履平地,不與窪適也;及其久而窪者若平,

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則反窒焉而不寧,故君子之學貴慎始。

(18)

18

附件五

莊暴見孟子章

孟子

莊暴見孟子,曰:「暴見於王

1

,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

曰:「好樂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他日,見於王曰:「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王變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

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 2 乎!今之樂,猶古之樂也。」

曰:「可得聞與?」

曰:「獨樂樂 3,與人樂樂,孰樂?」

曰:「不若與人。」

曰:「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

曰:「不若與眾。」

「臣請為王言樂。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 疾首蹙頞

4

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 見,兄弟妻子離散。』今王畋獵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

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 見,兄弟妻子離散。』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

「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欣欣然有喜色而 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今王田獵於此,百姓聞 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 與,何以能田獵也?』此無他,與民同樂也。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注釋

1. 見於王:有介詞「於」,被齊王接見。

2. 庶幾:差不多。指差不多可以王天下。

3. 獨樂樂:第一個「樂」是音樂,第二個「樂」是快樂,句意謂「一個人享受音樂的 快樂」。

4. 舉疾首蹙頞(cuk1 aat3):全都感到頭痛,愁眉苦臉地皺着鼻子。蹙頞,皺着鼻樑發 愁的樣子。

(19)

19

附件六

論四端 (節錄)

孟子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 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 —

— 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 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

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

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

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

父母。」

(20)

20

附件七

魚我所欲也

孟子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魚而取熊掌

1

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

2

也;

死亦我所惡

3

,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4

也。如使人之所欲 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 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 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 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5

一簞食

6

,一豆羹

7

,得之則生,弗

8

得則死。嘑爾而與之

9

,行 道之人弗受

1 0

;蹴爾而與之

11

,乞人不屑也

1 2

;萬鍾

1 3

則不辯

1 4

禮 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

1 5

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

1 6

、所識窮 乏者得我與

1 7

?鄉

1 8

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 而 不 受 , 今 為 妻 妾 之 奉 為 之 ; 鄉 為 身 死 而 不 受 , 今 為 所 識 窮 乏 者 得 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

1 9

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2 0

。」

注釋

1. 舍魚而取熊掌︰舍︰同「捨」,棄也。下同。魚與熊掌,皆為美味,而熊掌尤為難 得;故捨魚而取熊掌。

2. 苟得︰苟︰隨便、輕率之意。此指苟且偷生。

3. 惡︰動詞,憎厭也。○ [污之陰去聲],[wu3];○ [wù]。下同。

4. 辟︰同「避」。下同。

5. 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 耳︰《荀子‧正名》曰︰「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惡死甚矣。然而人有從生成死 者,非不欲生而欲死也。不可以生而可以死也。」徐幹《中論‧夭壽》曰︰「所好 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朱子曰︰「羞惡之心,人皆有之。但眾人汨於利 欲而忘之,惟賢者能存之而不喪耳。」

6. 一簞食︰簞︰盛器也。《説文》曰︰「笥也。」鄭玄曰︰「盛飯者,圓曰簞,方曰 笥。」

(21)

21 7. 一豆羹︰豆︰盛食之器也。從甲骨文字形,形似高腳盆,或有蓋。《詩經‧大雅‧

生民》曰︰「卬盛于豆。」木器也。《爾雅》曰︰「木豆謂之豆,竹豆謂之籩,瓦 豆謂之登。」。羹,《説文》曰︰「五味和羹。」《爾雅》曰︰「肉謂之羹。」古 稱指帶汁之肉;中古以後,方指稱湯。此處當從《爾雅》。

8. 弗︰通「不」。下同。

9. 嘑爾而與之︰嘑︰通「呼」。嘑爾︰趙注曰︰「猶呼爾,咄啐之貌。」呼,怒聲,

即咄啐。《禮記‧檀弓》曰︰「齊大饑,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 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

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即此句之意。

10. 行道之人弗受︰行道之人︰路人也。弗受︰不受也。以其賤己,故不肯受也。

11. 蹴爾而與之︰蹴︰踐踏也。《説文》曰︰「蹴,躡也。」「躡,蹈也。」與,授也。

12. 乞人不屑也︰乞人︰行乞之人。不屑︰《詩經‧邶風‧谷風》曰︰「不我屑以。」

《毛傳》曰︰「屑,潔也」。不屑,不以為潔也。

13. 萬鍾︰《左傳‧昭公三年》曰︰「釜十則鍾。」釜為六斗四升,鍾為十釜,是六斛 四斗也。萬鍾,言其極多也。

14. 辯︰辯別也。朱子《孟子集注》作「辨」。《説文》曰︰「辨,判也。」本字正作

「辨」。《五經文字》云︰「辯,理也。」「辨,別也。」二字本義雖異,然辯、

辨二字,經典每通用。

15. 何加︰加︰增益。何加︰有何增益。

16. 奉︰供也,養也。奉,即祿食也。

17. 與︰通「歟」。語末不定之辭。○ [如],[jyu4];○ [yú]。

18. 鄉︰音義通「向」。過往也。

19. 已︰止也。

20. 本心︰朱子曰︰「本心,謂羞惡之心。」

(22)

22

附件八

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

1

。朝服衣冠

2

,窺鏡,謂其妻曰:

「我孰與

3

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 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

4

,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

「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 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 美我者,私

5

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 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 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 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

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 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

6

,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 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

7

之後,雖欲 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注釋

1. 昳麗:光采亮麗的樣子。

2. 朝服衣冠:朝,早上。句意謂大清早穿着整齊。

3. 熟與:比較問句,意謂「與……相比怎麼樣」。

4. 旦日:又名平明、平旦,早晨三時至五時,天剛亮的時候。

5. 私:偏私,偏愛。

6. 謗譏於市朝:謗譏,批評指責。市朝,市場和朝廷,指公共場所。

7. 期年:一周年。

(23)

23

附件九

勸學 (節錄)

荀子

君子曰

1

︰學不可以已

2

。青,取之於藍

3

,而青於藍

4

;冰,水 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

5

,輮

6

以為輪,其曲中規

7

;雖有槁暴

8

、 不復挺

9

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

10

則直,金就礪

11

則利,君子博 學而日參省

1 2

乎己,則知

1 3

明而行

1 4

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

1 5

之所學也;吾嘗跂

1 6

而望矣,不 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 非加疾

1 7

也,而聞者彰

1 8

。假輿馬者

1 9

,非利足

2 0

也,而致

2 1

千里;

假舟楫

2 2

者,非能水

2 3

也,而絕江河

2 4

。君子生非異

2 5

也,善假於 物

2 6

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

2 7

,蛟龍

2 8

生焉;積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29

,聖心備

30

焉。故不積跬步

31

,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

無以成江海。騏驥

32

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

33

,功在不舍

34

。鍥

3 5

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36

。螾

37

無爪牙之利,筋 骨之強,上食埃土

3 8

,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

3 9

,非蛇 蟺

4 0

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

4 1

也。

注釋

1. 君子曰︰《荀子》全書三十二篇,獨本篇以「君子曰」三字領起。

2. 已︰止也。停頓不前之意。

3. 青,取之於藍︰青︰靛青色顏料。藍︰草名,亦稱蓼藍,其葉可製作顏料。《説文》

曰︰「藍,染青艸也。」意謂靛青色乃從藍草提取出來。

4. 青於藍︰青︰當作「精」或「菁」。精與菁通。蓋「青」與下文「寒」為對文。當 為「精」之誤字或借字。精,粹美也。意謂靛青之色,較藍草之色為粹美也。楊倞 注曰︰「以喻學則才過其本性也。」

5. 木直中繩︰中︰動詞,合於。○ [眾],[zung3];○ [zhòng]。繩︰墨線。木工以之 取直。意謂木性本直,合於繩墨。

6. 輮︰屈曲也。○ [由],[jau4];○ [róu]。輮、揉,二字古通用。鄭玄《考工記》注 曰︰「揉,謂以火槁之。」又《説文》作「煣」,曰︰「煣,屈伸木也。」謂以火 屈木使曲也。

7. 規︰圓規。

(24)

24 8. 槁暴︰槁︰借為「熇」。《説文》曰︰「熇,火熱也。」即今所謂烤也。暴︰楊倞

本作「暴」,非也。王先謙本作「曓」,是也。曓,乾也。《説文》曰︰「曓,晞 也。」

9. 挺︰直也。

10. 受繩︰經過墨繩校正。

11. 金就礪︰金︰指刀劍。礪︰磨刀石。郭璞《山海經》注曰︰「砥礪,磨石也。精曰 砥,粗曰礪。」

12. 參省︰檢查反省。參︰驗也。○ [攙],[caam1];○ [cɑ̄ n]。《史記索隱》曰︰「參,

驗也。」省︰察也。○ [醒],[sing2];○ [xǐng]。《爾雅》曰︰「省,察也。」又 楊倞注︰「參,同三」。參省乎己,即《論語》曾子曰「日三省吾身」之意。《群 書治要》引作「日三省乎己。」作「三省」,亦通。

13. 知︰同「智」,智慧。

14. 行︰行為。○ [幸],[hang6]。

15. 須臾︰片刻。

16. 跂︰舉足也。○ [企],[kei5];○ [qì]。即提起腳後跟。

17. 疾︰急也。皇侃《論語集解義疏》曰︰「疾,高急也。」借指聲音嘹亮。

18. 彰︰明也。清楚之意。

19. 假輿馬者︰假︰借也。憑藉、利用之意。輿︰泛指車輛。

20. 利足︰行走快速之意。

21. 致︰達到。

22. 楫︰同「檝」。《説文》曰︰「楫,舟櫂也。」櫂,即今「棹」字。

23. 能水︰能︰古同「耐」,承受得住。《漢書‧鼂錯傳》︰「其性能寒。」顏師古注 曰︰「能讀曰耐。」水︰作動詞用,游泳也。

24. 絕江河︰絕︰橫渡。《廣雅》曰︰「絕,渡也。」

25. 生非異︰生︰同「性」。《大戴禮記‧勸學》作「性」。生非異︰言與眾人同也。

26. 善假於物︰物︰外物也。即今所謂「客觀條件」。楊倞注曰︰「喻修身在假於學。」

27. 淵︰深也。深水之處。

28. 蛟龍︰蛟龍為二物,居深水中。蛟可發洪水,龍能興雲雨。《離騷》曰︰「麾蛟龍 以梁津兮,詔西皇使涉予。」王逸《注》曰︰「小曰蛟,大曰龍。」

29. 神明自得︰神明︰常人之神智。意謂神智從容。

30. 聖心備︰聖心︰聖人之心志。意謂具備聖人心志也。

31. 跬步︰跬,諸本作「蹞」。二字並同。半步曰蹞。一足舉一次為一蹞,兩足各舉一 次為一步。跬︰○ [頍],[kwai2];○ [kuǐ]。

32. 騏驥︰駿馬也。

33. 駑馬十駕︰駑馬︰鈍馬也。十駕︰十日之程也。旦而受駕,至暮脫之,故以一日所 行為一駕。據楊倞注,引《荀子‧修身》︰「夫驥一日而千里,駑馬十駕,則亦及 之矣。」與本句意同。此句下疑脫「則亦及之」一句。

34. 舍︰同「捨」,捨棄也。下同。

35. 鍥︰刻也。○ [揭],[kit3];○ [qiè]。

(25)

25 36. 鏤︰刻也。○ [漏],[lau6];○ [lòu]。

37. 螾︰同「蚓」,蚯蚓也。楊倞本作「蚯螾」。

38. 埃土︰埃︰細土。即指土壤。

39. 蟹六跪而二螯︰跪︰足也。螯︰蟹首上如鉞者,即蟹鉗。○ [熬],[ngou4];○ [ɑ́ o]。

楊倞本作「六跪」,誤。其注引《説文》作「六足」,亦誤。《説文》曰︰「蠏,

有二敖、八足、旁行,非蛇鮮之穴無所庇。」「六」當作「八」。《大戴禮記‧勸 學》亦作「蟹二螯八足」。《爾雅翼》曰︰「蟹八跪而二螯,八足折而容俯,故謂 之跪。兩螯倨而容仰,故謂之敖。」

40. 蛇蟺︰蛇︰「鮀」之誤字或借字。《説文》曰︰「鮀,鮎也。」蟺︰同「鱓」,今 作「鱔」。鮀、鱔均在泥土中作穴以居。

41. 躁︰浮躁,不專心。

(26)

26

附件十

六國論

蘇洵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 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

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 以 攻 取 之 外 , 小 則 獲 邑 , 大 則 得 城 , 較 秦 之 所 得 與 戰 勝 而 得 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 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 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

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 之 地 有 限 , 暴 秦 之 欲 無 厭 , 奉 之 彌 繁 , 侵 之 愈 急 , 故 不 戰 而 強 弱 勝 負 已 判 矣 。 至 於 顛 覆 , 理 固 宜 然 。 古 人 云 ︰「 以地 事 秦 , 猶 抱 薪救 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 既 喪 , 齊 亦 不 免 矣 。 燕 趙 之 君 , 始 有 遠 略 , 能 守 其 土 , 義 不 賂 秦 。 是 故 燕 雖 小 國 而 後 亡 , 斯 用 兵 之 效 也 。 至 丹以 荊卿 為 計 , 始速 禍焉 。 趙嘗五戰于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 以讒 誅 , 邯 鄲 為 郡 , 惜 其 用 武 而 不 終 也 。 且 燕 趙 處 秦 革 滅 殆 盡之 際 ,可 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 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 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幷力西嚮,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 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27)

27

附件十一

師説

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 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 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 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 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 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 皆出於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

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 子 云 者 , 則 羣 聚 而 笑 之 。 問 之 , 則 曰 ︰ 「 彼 與 彼 年 相 若 也 , 道 相 似 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

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 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不拘於時,

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説》以貽之。

(28)

28

附件十二

知魚之樂

莊子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 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

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

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有人說自己對信仰很虔 誠,但是信錯了,卻是無比 危險。也有人說,我什麼都 不信,不信沒有了不起,不

要讀書,就是提醒我們要了解和重視前人研究的成果。要有心得,則

文章末段說:「這注定了你給與別人的有限

我是一個很喜歡將事情拖延至最後一刻才做 的人。記得有一次,有一份作業,老師讓我們三天

是究竟的了義說,這才是佛法的心髓。龍樹說:「三悉檀可破可壞,第一義悉 檀不可壞」。 ……

眼睛一眨,她就到了後面。最後,她直直地往 天上飛,飛到快看不見了,一轉身又直直的衝

主持人 為什麼?. B1

 「要讀書讀得通,沒有捷徑,只有靠 平日積累。除了多看,還要多想。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