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 華 大 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 華 大 學"

Copied!
7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基督教教會牧執同工資訊素養內涵之研究 -以台中市為例

A Case Study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Connotation for Coworkers in Christian

Churches in Taichung

系 所 別: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學號姓名:E09810005 徐瑤芬 指導教授:王文良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九十九 年 七 月

(2)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

將聖經真理與生命教育向普世清楚傳達,一直是基督教熱切追求的目標。從舊 約、新約,直到近代,聖經由寫在草蒲紙、羊皮卷上,到透過紙本印刷、廣播電視的 傳播,在在顯示教會一直在歷史中運用不同的媒介宣揚耶穌福音。因此,耶穌福音發 言人-基督教教會牧執同工如何運用現代資訊科技將古老福音貼近人心,實為重要。

本研究利用多準則決策分析探討教會牧執同工所需具備的資訊素養內涵之重要 準則為何,並求算各構面與各準則之重要性程度,排出優先順序。經研究結果發現,

教會牧執同工所需具備之資訊素養的四大構面重要性程度之優先次序為 1.「電腦素 養」與「網路素養」,2. 「傳統素養」,3.「媒體素養」;而構面下 21 項準則的重 要性排序之前三項為 1.「會使用文書簡報軟體(如:Word, PowerPoint 等)」,2.「會使 用部落格(如噗浪、Twitter)」,3.「能判斷傳播媒體所發表的言論內容,哪些是事 實,哪些是個人觀點或輿論」。

關鍵字 關鍵字 關鍵字

關鍵字::::資訊素養、模糊德菲法、模糊層級分析法、基督教

(3)

ABSTRACT

Disseminating the truths and life education of the Bible to the world has been the goal of Christian practice. Through the scriptures of Old Testament and New Testament written on papyrus, vellum and print media as well as disseminating via radio and TV in modern times,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Christian churches have kept applying different media to propagate gospel in history. Therefore, how coworkers of churches of Christ, the voice of gospel of Christ, apply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make ancient Gospel touch the heart of all mankind is quite importan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determine the criteria that reflect the required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disseminating Christianity to the world. Research was conducted using a two-step procedure that first utilized Fuzzy Delphi Method to establish the proper criteria by which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can be measured. We then applied the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importance of each criterion to the coworkers of the church in disseminating Christianity. Based on the four information literacy constructs, this study found 21 criteria, to be pertinent to information literacy, with those in the “Computer literacy” and “Network literacy” being the ones most critical constructs, while the criteria “Being able to use word processing and presentation software (such as Word, PowerPoint),” “Being able to use blog (such as Plurk and Twitter),” and

“The ability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media discourse to be the facts, personal perspective or public opinions”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criteria.

Keywords::Informational literacy, FDM, FAHP, Christian

(4)

誌謝 誌謝 誌謝 誌謝

回首兩年中華資管路-

感謝神:『靠祢有力量、心中想往錫安大道的,這人便為有福! 他們經過流淚谷,

叫這谷變為泉源之地;並有秋雨之福蓋滿了全谷。』(詩 84:5-6)

感謝指導教授-王文良博士:研究中,每次需佔用老師時間時,您是 OK – MAN,

總是說:「OK」,即便當天沒課、即便那是您的家庭時間;每每停滯不前時,您是救 難員,總是明快地『劈』出一條路,拉我脫離泥沼重見光明;當我腳步凌亂時,您像 教練一樣喊『暫停』,調整我的步伐;當我沒有信心時,您總是用堅定的語氣鼓勵我。

老師,謝謝!

感謝口試委員施雅月教授與高玉芬教授百忙中為我審核論文,並提供寶貴意見。

感謝『後援部隊』-家人、屬靈同伴和教會弟兄姊妹們:家人對我情緒的包容扶 持、教會弟兄姐妹們在發放問卷過程的幫助與代禱、元方的鼓勵以及隆、珍的同甘共 苦--- 感謝你們點點滴滴的鼓勵與後援---- 每一次禱告與家聚時間都是我重新得力 的機會。

感謝神,我是一個蒙福的人,因著你們的愛!

(5)

目 目 目 目錄 錄 錄

摘要... i

ABSTRACT ... ii

誌謝...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問題背景及重要性 ...1

1.1.1 教會增長對社會的重要性...1

1.1.2 運用科技對教會的重要性...1

1.1.3 具備資訊素養對教會牧執同工的重要性...2

1.2 研究動機...3

1.2.1 資訊時代的來臨 ...3

1.2.2 中外基督教界的重視 ...4

1.2.3 福音廣傳的必要 ...5

1.3 研究目的...6

1.4 重要名詞釋義 ...6

1.5 研究架構...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2.1 資訊素養之意涵 ...8

2.1.1 素養的定義...8

2.1.2 資訊素養的內涵 ...8

2.2 基督教華人教會結合資訊科技與宣教...10

2.3 相關文獻探討 ...13

2.3.1 研究對象...13

2.3.2 基督教相關文獻探討 ...14

2.3.3 研究方法...15

第三章 研究流程與方法...16

(6)

3.1 研究流程 ...16

3.2 研究方法 ...18

3.2.1 模糊理論...18

3.2.2 模糊德菲法...20

3.2.3 模糊層級分析法 ...21

第四章 研究結果 ...26

4.1 教會牧執同工資訊素養重要準則之篩選 ...26

4.1.1 蒐集教會牧執同工資訊素養重要準則 ...26

4.1.2 取得教會牧執同工資訊素養重要準則 ...29

4.2 教會牧執同工資訊素養重要準則之權重評估...3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43

5.1 研究結論...43

5.2 後續研究建議 ...44

參考文獻...45

中文文獻 ...45

英文文獻 ...49

附錄 A、模糊德菲法專家問卷 ...52

附錄 B、FAHP 問卷 ...56

(7)

表目錄 表目錄 表目錄 表目錄

表 3-1 三角模糊語意表 ...23

表 3-2 隨機指標表...24

表 4-1 教會牧執同工資訊素養評重要準則蒐集表...27

表 4-2 前測問卷-萃取結果表 ...28

表 4-3 模糊德菲-教會牧執同工資訊素養重要準則萃取結果表 ...29

表 4-4 第二層下各重要準則之專家意見 ...32

表 4-5 第三層【傳統素養 A】下各重要準則之專家意見...32

表 4-6 第三層【媒體素養 B】下各重要準則之專家意見 ...33

表 4-7 第三層【電腦素養 C】下各重要準則之專家意見 ...33

表 4-8 第三層【網路素養 D】下各重要準則之專家意見 ...34

表 4-9 專家(E1)於【傳統素養 A】構面下之模糊成對比較表...34

表 4-10 專家一在【傳統素養 A】構面下之模糊權重 ...36

表 4-11 專家一於各構面及其重要準則之模糊權重值 ...37

表 4-12 整合專家於各構面及其重要準則之模糊權重值...39

表 4-13 各構面及其重要準則層級串聯後之模糊權重值...40

表 4-14 整合專家意見後各構面及其重要準則最終權重結果...41

(8)

圖目錄 圖目錄 圖目錄 圖目錄

圖 1-1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圖...7

圖 3-1 研究流程圖 ...17

圖 3-2 三角模糊數...19

圖 3-3 三角型模糊數重心示意圖 ...20

圖 3-4 模糊德菲法門檻值示意圖 ...21

圖 3-5 模糊語意變數示意圖 ...23

圖 4-1 教會牧執同工資訊素養重要準則之權重評估的 FAHP 層級架構圖...31

(9)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 緒論 緒論 緒論

本章主要係說明本研究問題背景及其重要性、闡述研究之動機與目的,並針對本 研究中之重要基督教名詞進行解釋。茲分四節說明於後。

1.1 問題背景及重要性 問題背景及重要性 問題背景及重要性 問題背景及重要性

1.1.1 教會增長對社會的重要性 教會增長對社會的重要性 教會增長對社會的重要性 教會增長對社會的重要性

二十世紀末彼得杜拉克(1995)指出宗教對於個人絕望和生存的痛苦,的確能夠 提供解答。司徒達賢(2009)提到近年來台灣教會等非營利組織風起雲湧,蓬勃發展,

無論在數量或在社會的影響力上都有明顯的成長。教會提供「社會價值」、「社會服 務」、「啟發觀念」、「改變行為」、及「身心品質的提升」,隨著社會發展,有日益增多 的社會服務,如文化、教育、家庭計畫、醫藥衛生以及宗教等等,都仰賴教會等非營 利組織擔負與提供(許士軍,1980),而此現象呼應了西元一世紀耶穌弟子彼得勉勵 基督徒「向人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聖經彼得前書 2:9)。教會 是最適合承擔教育與社會福利工作的團體,有共同的信仰、良善的價值觀,又可以快 速大量動員,在息息相關的地球村中,人們對教會的行動有著很大的期望(勞伯祥,

2000)。足見教會以關懷生命為出發點的思維模式,以及對社會的服務熱忱,在現代 社會已被充分肯定。

1.1.2 運用科技對教會的重要性 運用科技對教會的重要性 運用科技對教會的重要性 運用科技對教會的重要性

聖經記載耶穌基督升天前對信徒頒佈的最後一個命令是「要廣傳福音,直到地極」

(聖經使徒行傳 1:8)。十五世紀後,聖經藉由印刷術成了世界最暢銷的書(梁明輝,

2009)。1962 年庫林神父(Father Coughlin)首次以電台廣播科技建立空中教會,越 洋傳送福音(Time,1996);七十年前喬伊里德可夫(Joy Ridderhoff)製作第一個西班 牙語福音錄音帶,讓目不識丁的宏都拉斯人得以聽見聖經信息;自此,福音信息已被 錄製成逾五千種語言與方言的材料,使福音傳播達到一個新的里程碑。現在全球基督 徒運用科技傳媒提供的福音節目,可以讓未信者每隔一天就可以收聽一小的福音(今 日華人教會,2002a)。即便如此,世界仍有 64%的人從未聽過耶穌基督之名(今日 華人教會,2002b)。根據 ITU(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資料顯示,2004 年底全球上網人口達 8.7 億人,較 2003 年底增加 1.8 億人。以區域 別來看,亞洲的上網人口最多,佔全球上網人口的 36%,美洲居次,佔 31%,歐洲

(10)

佔 29%,而非洲與大洋洲約佔 4%(ITU,2004)。

2008 年 Google 與金融集團匯豐銀行(HSBC)以及國際有線電視集團 Liberty Global 合作,計畫透過發射 16 顆衛星將網路服務帶入地球上還未連上網路的地區,

希望可以提供非洲以及其他新興國家等 30 億人口高速的上網服務(薛怡青,2008)。

就在 21 世紀的 e 世代,教會唯有運用電子媒介與網路科技才能將福音傳到地極,完 成西元一世紀耶穌所託付的大使命:「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聖經馬太福音 28:19)。

1.1.3 具備資訊素養對教會 具備資訊素養對教會 具備資訊素養對教會 具備資訊素養對教會牧 牧 牧 牧執同工的重要性 執同工的重要性 執同工的重要性 執同工的重要性

美國圖書館與資訊科學學會主席 Zurkowski 於 1974 年最先提出「資訊素養

(Information literacy)」這個名詞,它主要是指個人具有找出、評估、與利用各種不 同來源的資訊能力(賴苑玲,1999)。鑑於資訊科技不斷的更新突破,網際網路日漸 盛行,McClure(1994)提出資訊素養應涵蓋四個方面,包括傳統素養(traditional literacy)、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電腦素養(computer literacy)和網路素養(network literacy)等。隨著媒體科技的進步,基督信仰常常結合大眾媒體來傳播,二十世紀網 際網路新科技的崛起,電腦中介傳播也提供了基督教一個新的管道與平台發聲,而國 外宗教結合電腦使用則於 1980 年代開始(吳幼婷,2007)。

行政院於民國九十一年五月八日原則通過「挑戰二00八- 六年國家發展重點計 畫」,「數位臺灣計畫」為十大建設計畫之一。「數位臺灣計畫」的願景要運用資訊與 通訊科技,加速帶領臺灣邁向知識新經濟、提昇產業競爭力、建立高效能的政府、形 成高品質的資訊社會、創造智慧交通運輸環境,進而帶動國家整體競爭力與加速經濟 成長,實現高科技服務島的藍圖(引自大紀元,2002)。耶穌在一世紀鼓勵信徒日後 宣教「得人如得魚」(聖經馬太福音 4:19); 二十世紀後,華理克牧師(Rick Warren,

1997)在其被稱為「二十世紀教會經典之作」(滕近輝,1997)名著直奔標竿中呼應 耶穌訓誨,提醒教會在宣教時應掌握「聖經信息永遠不變,但『釣魚』方法必須按時 代特點加以調整」的原則。隨著資訊社會的來臨及社會快速的變遷,教會傳遞信仰知 識的型態與方式和以往大不相同,傳教講道不再是單向、被動式的灌輸填鴨。身為地 球村一員的基督教教會牧執同工其資訊素養程度關係著是否能夠整合各種科技器材 與網路資源於自我靈性成長、教會服事、組織管理與宣教使命上,教會量與質的效能 與效率如何,關係著社會及其成員之福祉與生活品質甚大(許士軍,1980)。

(11)

政府將民國 87 年定為「終身學習年」,代表著終身學習時代的全面來到。由於 知識效期的縮短、資訊量的膨脹、國民閒暇增多以及人民生活豐裕,身處於這樣的世 代及社會中,每個人都必須進行終身學習(郭麗玲,1998)。第七屆世界華人福音大 會提到教會具有五大功能,分別為:(1)更新教會發展、(2)更新信徒靈性、(3)影 響社會更新、(4)影響文化更新、以及(5)宣教(梁永泰,2005)。追求靈性成長與 學習生命教育是一個終身學習的過程,身負教育、社會服務、宣教之大任的牧執同工 既是生命教育的傳播者、社會服務推動者、宗教教育的教育者(「1998-2003 全球華人 教會現況報告書」,2006),也是一個終身學習者,除了自己本身要有探究追尋的心,

以及自我導向的學習態度與意願外,學習技能本領與資訊素養,更是不可或缺的能 力。因此要達成終身學習的目標,資訊素養就成為牧執同工個人發展終身學習技能與 態度的必備能力。

1.2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1.2.1 資訊時代的來臨 資訊時代的來臨 資訊時代的來臨 資訊時代的來臨

前行政院長游錫堃(2002)表示,二十一世紀是全球化、科技發展與地球環境問 題三股力量加速交流、衝擊的時代。隨著科技的進步,電腦與通訊的結合將人類的歷 史帶往一個資訊網路的時代。楊德昌(引自江茂松,2000)提到二十一世紀是知識世 紀,人文與科技必須密切互動與維持平衡,因為未來每個國家都將被網路科技一分為 二:上網族群與不上網族群。理查•伍爾曼(Richard Saul Wurman,1994)指出由於 各類電子媒介的發展,過去 30 年所生產的資訊多於過去 5,000 年的總和,今天一 份紐約時報裡所包含的信息量也多於 17 世紀一個普通英國人一生的經驗。而平均一 個美國人一年裡要閱讀或填寫 3,000 份通知及表格、100 份報紙、36 份雜誌、三本 書、用 2,463 個小時看電視、730 小時聽收音機、講 611 小時的電話、以及難以數 計的時間開會和聊天以掌握龐大的資訊。

自古以來,人類用來表達訊息的四種形式:數字、文字、聲音及影像,在數位時 代裡,已經全可化為用數位方式由電腦儲存、處理和傳輸。標準化的電腦硬體及軟體 平臺結合資訊科技、數位資訊科技、數位運用內容等所形成的數位環境,配合網路連 線後,創造了人類嶄新的數位時代生活及工作模式(賴世培等人,2005)。

有鑑於電腦網路與資訊對人類的影響力越來越重要,教育部於民國八十三年起實 施 NII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國家資訊基礎建設)計畫,積極擴充網路頻

(12)

寬,推廣全民上網運動(行政院,2001)。根據 TWNIC(Taiwan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09)公布 2009 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截 至 2009 年 1 月 3 日為止,台灣地區上網人口已突破 1580 萬,寛頻使用普及率為 66.47%,與去年(2008)66.37%呈持平狀態。寬頻網路使用人數約為 13,292,787,台灣 地區約有七成五的家庭(戶數為 5,644,779)可以上網,而六成六家庭(戶數為 4,967,945) 已使用寬頻。另外,據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UNCTAD,2008,引自中央社)公布 的「2007 至 2008 年資訊經濟報告」指出台灣以寬頻普及率百分之二十居全球第十七 名、網路普及率百分之五十八居全球第二十名。據 2009 年一月調研機構 comScore(北 京新浪網,2009)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全球網民數量已突破 10 億,其中 43%來自 亞太,歐洲網民數量占 28%,北美占 18.4%,拉美雖然僅占 7.4%,但發展潛力巨大。

而中東和非洲地區占 4.8%。按國家劃分,中國網民數量最多,排第一,所占比例為 17.8%;美國排名第二,所占比例為 16.2%;日本第三。身處資訊爆炸時代的現代人,

需從最基本的使用各種工具去獲取所需資訊,到進一步地去做知識管理,並將之組織 利用,在在顯示出個人具備資訊素養的急切性與必要性。由此可知,肩負宣教使命與 教導生命教育之責的現代化宗教教師-教會牧執同工如何運用資訊科技成為一種輔 助宣教的工具,則為教會服事中一項重要議題。

1.2.2 中外基督教界的重視 中外基督教界的重視 中外基督教界的重視 中外基督教界的重視

Russel(引自楊克勤,2001)指出因著科技的發明,教會必須意識到一個更新的 世界已被應許,提醒教會「科技的成就有可能是天國來臨的預兆」。Slaughter(1998)

提到我們活在「後文字時代」(post-literate age)裡,大部分的資訊信息都是從印刷文 字以外得到,所以當我們向新一代傳福音時就必須從印刷品以外的領域找出路,配合 新人類追求「多媒體」的方式傳達基督信仰。在第五屆世界華人福音會議(1996)所 研究的當代世界和教會的十大關鍵性課題中,「資訊時代和普世宣教」的議題居十大 之首,會中討論:教會當如何應付資訊時代的負面影響與如何善用科技廣傳福音。中 國神學研究院美國拓展主任劉帝傑(2000)認為教會運用資訊科技媒介能延伸教會的 影響力。香港基督教突破機構副總幹事梁永泰認為華人教會面對資訊時代應有勇氣、

有遠見、有智慧地善用資訊媒介,關懷不同族群,宣揚福音(梁永泰,2000)。二十 一世紀初台灣中華基督教福音信義會主席江茂松(2000)就認為在網路越來越普及的 世界,如何建立教會與網路族群的溝通管道是一件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

(13)

1.2.3 福音廣傳的必要 福音廣傳的必要 福音廣傳的必要 福音廣傳的必要

據 2009 年 6 月《美國之音》消息(引自基督日報,2009):一名亞洲地區的基督 徒書店老闆兼教會領袖因印發聖經而被控「非法經營罪」而被判刑。現今世界各地尚 有許多國家的政治氣氛與社會環境仍屬保守封閉,當地信奉基督信仰的教會牧師、信 徒或外國宣教士因傳揚基督福音而被監禁的消息,常有聽聞,以致各種基督信仰的宣 教行動仍須謹慎小心。在許多國家與地區,基督教書籍、資源都太過稀少、不易取得,

阻礙了福音傳播(歐陽瑜,2003)。Meyer(2000)認為:在宗教禁區或國家,網路有 助於促成非傳統宗教的正統性,而非傳統宗教也可以透過網路發展更多的社群,創造 出在網路上進行宗教儀式的意義。透過網際網路,信徒在不同時空藉著 e-mail 分享 信仰、上傳下載聖經資料與相關資訊、用 MSN 即時討論信仰疑惑,進而透過視訊參 與或帶領禱告和聚會,沈正(2001)牧師在其「地球村與宣教」文章中提到網路與資 訊科技給宣教帶來的便利:『一條電話線就能把我們帶進宣教工場,將宣教工場裡的 人事物呈現於眼前。』2002 年,來自 11 個不同國家各行各業的基督徒與各宗派牧師,

在台灣召開「資訊科技與福音傳播諮詢會議」,其目的在於聚集華人教會的資訊專才 使用者,探討如何運用網路與資訊科技廣傳福音,其題目分別為:

(1)教會與機構 e 化的實務經驗與發展策略

(2)網路如何扮演跨教會連結的工具

(3)e-learning 在基督教中的應用

(4)基督教如何因應 XML Service 的發展?

(5)基督教如何透過網路與社會對話?

(6)如何透過網路發展大陸宣教事工?

(7)網路趨勢對基督教媒體發展的影響

(8)網路安全與法律:色情、病毒、駭客、版權、倫理等

此會議期盼華人教會不斷努力提昇自己,於資訊科技領域中拓展傳福音的機會,以期 福音廣傳世界(周建華,2000)。

由上述可知,基督教各界均肯定科技與網際網路給宣教帶來的便利與倍增效果,

因此基督教會宣教核心人物-牧執同工之資訊素養著實影響著宣教範圍與效果。過 去,教會神職人員無論是在神學院的養成教育或是牧會管理經驗中,除了熟悉操作基 本電子器材設備外,在資訊教育上較顯為不足,且因資訊科技的變化太快,導致許多

(14)

教會牧執同工對資訊科技產生了恐懼心態。故教會牧執同工如何提升本身資訊素養以 因應資訊科技時代的來臨,實為當務之急。

1.3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鑑於上述研究背景與動機,本文冀期以多準則決策模式(MCDM),達到三項 研究目的:

(1)篩選出基督教教會牧執同工所需具備資訊素養內涵的構面與重要準則為何。

(2)求得台中市基督教教會牧執同工之評估意見,求算出各構面及準則的優先 排序,以得知在宣教服事過程中基督教教會牧執同工所需具備的資訊素養 之優先排序為何。

(3)根據上述的分析結果,提供牧執同工在宣教服事過程中自我充實時的依據,

及教會擬定同工資訊培訓課程時,客觀及標準化的決策參考。

1.4 重要名詞釋義 重要名詞釋義 重要名詞釋義 重要名詞釋義

(1) 教會:教會是指基督宗教的團體,一方面指所有基督徒的整體(普世性的教會); 另一方面是有形的基督徒組織(區域性的教會)(新約聖經)。

(2) 牧執:指牧師和長老執事

牧師:是指在一般基督教的教會中,專職負責帶領及照顧其他基督徒的人。

長老執事:是由會眾選出來的平信徒,義務為教會工作,作教會管理、領 導決策等工作,是不受薪的;但有些教會,長老也和牧師一樣有薪 酬的。在教會中需有好名聲、樂於教導、善於接待、自守、言行端 正(新約聖經)。

(3) 同工:指教會中有心服事上帝、一起互相配合為上帝工作的基督徒(劉曉亭,

民 88)

(15)

1.5 研究 研究 研究架構 研究 架構 架構 架構

圖 1-1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圖 第五章

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與探討 一、資訊素養意涵之探討 二、基督教華人教會結合資訊

科技與宣教之探討 三、相關文獻之探討

第三章

研究架構及方法之介紹 一、研究流程

二、模糊理論(Fuzzy Theory) 三、模糊德菲調查法(FDM) 四、模糊層級分析法(FAHP)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結論與建議 緒論

一、問題背景及重要性 二、研究動機

三、研究目的 四、重要名詞釋義 五、研究架構 第一章

(16)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為資訊素養之意涵的文獻回顧;第二部份為基督 教教會牧執同工結合資訊科技與宣教的文獻統整;第三部份則是相關文獻探討。

2.1 資訊素養之意涵 資訊素養之意涵 資訊素養之意涵 資訊素養之意涵

2.1.1 素養 素養 素養 素養的定義 的定義 的定義 的定義

素養(literacy)這個名詞來自拉丁字「literatus」(黃意茹,2005),可定義為 一個人和他人溝通合作的能力(謝瀛春,1997)、一種可隨著環境變化對外溝通的技 能(吳美美,1996)。國際教育百科全書(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闡明素養是一種工具性的能力,人藉其來學習閱讀、表達思想與解決問題等,是各學 科的基礎能力,亦是一種學習工具;而素養的特性則具「基本」和「必要」兩功能:

前者指個人具讀、寫、算能力,以適應生活之需;後者則指具備某特定技能,以順應 社 會 生 活 的 角 色 要 求 , 並 完 成 所 設 定 的 目 標 。 素 養 可 透 過 三 個 途 徑 : 獲 得

(acquisition)、運用(use of the skill)以及非正式學習(informal learning),將其 所具備的基本技巧運用於各學科以累積知識並發展為特定技能。淺的素養可使人發揮 其個人能力,而深的素養則在於貢獻社會。不論深淺,素養皆是一種與外界溝通並需 經學習獲得的技能(劉淑娟,1997;李隆盛,1996;黃富順,1993;陳志郁,2002)。

2.1.2 資訊素養的內涵 資訊素養的內涵 資訊素養的內涵 資訊素養的內涵

資訊素養( Information literacy)這個名詞最早於 1974 年被 Zurkowski 所提出,

其定義係指個人能察覺到對資訊的需求,並能有效地搜尋評估及使用所需資訊之能 力,以建立自己的想法,感受追求知識的樂趣;因著認識各種文字圖形、影像聲音等 媒體特性,遂能使用電腦來處理儲存、傳達資訊,以便使他人亦能學習這些資訊;是 現代公民所必須終身學習以具備的能力,得以在社會各種環境做合理的溝通,並有效 解決問題(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1989; Curran, 1990 ; Mutch,1997;

張雅芳等,1998 )。Doyle (1992)將資訊素養定義為個人具有從龐大資源中蒐集、

評估和利用資訊的能力,並分為以下十種能力:

(1)能認識個人資訊需求。

(2)能瞭解完整資訊和正確決策之間的關係。

(3)能有效地陳述問題,表達資訊需求。

(17)

(4)能搜尋可用的資訊資源。

(5)能擬訂適宜的資訊檢索策略。

(6)能使用印刷式或各種科技儲存資訊資源。

(7)能評估資訊的適用度。

(8)能組織利用資訊。

(9)能整合新舊資訊。

(10)能應用資訊於批判性思考及解決問題。

從認知角度歸納資訊素養,Eisenberg(1990)將之歸納為六個歷程:(1)定義問 題;(2)資訊尋求策略、(3)找到並取得資訊、(4)使用資訊、(5)整合資訊,以及

(6)評鑑。這六個歷程於內能釐清問題,分析所需資訊進而解讀與整理資訊,於外 能蒐尋資訊並將之展現出來,是多種功能性認知能力的綜效呈現(Kuhlthau,1999)。

Doyle(1992)清楚表示資訊素養是指使用電腦及其他科技工具的技能,是需學習得 來而非天生的,必須透過學校、家庭和社會三個管道來獲得與提升(李隆盛,1996)。

McClure(1994)指出資訊素養須涵蓋四方面的操作技能與認知,分述如下:

(1)傳統素養(Traditional Literacy):意即指讀、寫、說和計算的能力,如讀書 或研究報告的撰寫能力,包括:資料蒐集、作筆記的方法、撰寫報告、獨立 研究及擴展知識領域的能力(陳仲彥,1996)。

(2)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意即指使用後印刷式媒體(post-print media),

即非平面、紙本的媒體,如錄音影帶、幻燈片、光碟片,尤其是對電子媒體,

具有解讀、評估、分析、製作以及傳播資訊的能力,使資訊變得有意義(池 增輝等,1999;陳世敏,2000;Shepherd,1993)

(3)電腦素養(Computer Literacy):意即使用電腦及其週邊設備,完成基本工作 的能力。蔣姿儀(1996)認為,在今日高度依賴資訊科技以解決複雜問題的 社會中,個人所必需具備的電腦知識與技能其內涵有五:

(i)電腦軟體與硬體(Computer Software and Hardware):包含電腦軟硬體與 資料處理的基本觀念。

(ii)電腦操作(Computer Operation):包括實際操作電腦時,所應具備的相 關能力。

(iii)電腦應用與影響(Computer Applicationand & Impact):包括社會、

(18)

工作、學習及日常生活中的電腦應用與其用途,以及對人們所帶來的 正負影響。

(iv)電腦程式(Computer Programming):指閱讀、修改或撰寫程式的專業 高階能力。

(v)電腦倫理(Computer Ethics):指使用電腦時道德規範的瞭解與遵守。

(4) 網路素養(Network Literacy):意即利用網路之基本能力,包含因對網路資 源價值的認知,而能在網路上搜尋特定資訊,並加以處理利用的能力。其內 容有三(陳雪華,1996):

(i)網際網路功能的認知與使用:如全球資訊網(WWW)、電子郵件

(E-mail)、電子佈告欄(BBS)、檔案傳輸(FTP)、等。

(ii)網路資源類型認知與應用:如各種形式的電子出版品,像電子期刊、電 子論壇、電子報、會議資料、各種軟體程式等,其檔案形式從純文字、

圖形到聲音、動畫檔等有應用能力。

(iii)有效率的資訊檢索策略:包含檢索資料之前,知道如何陳述問題、辨 選資料庫、選定字彙(如關鍵字、同義字)以發展檢索策略;檢索資 料之中,熟悉檢索指令;檢索資料之後,知道如何蒐集資訊、評估篩 選適用資訊,及管理應用、呈現經統整的資訊等能力。

綜合上述看法,資訊素養是一種綜效能力的呈現,是在資訊時代中必備的生存與 溝通技能。資訊傳遞的目標不應只是功利導向,更應是個人依其價值觀及道德觀與他 人互動連結,為使人獲得幫助而非損害(Bruce,1997)

2.2 基督 基督 基督 基督教 教 教 教華人教會 華人教會 華人教會 華人教會結合資訊科技 結合資訊科技 結合資訊科技 結合資訊科技與 與 與宣教 與 宣教 宣教 宣教

2001年第六屆世界華人福音會議中,新加坡神學院院長沈立德(2002)在其「新 千年的挑戰」講道中提及『人類正活在一個充滿挑戰與危機的時代』,教會牧者與基 督徒面對全球化、資訊科技化的趨勢,應思考並學習如何運用科技向新一代宣教並栽 培。臺灣救世傳播協會總幹事洪善群(2005)認為,教會牧執同工應從觀念態度的改 變、資訊技能的裝備、以及牧養心態的更新三方面接受資訊時代帶來的挑戰,完成福 音廣傳的使命。台灣希望森林福音網站總監李良達(2003)認為,教會牧執同工需具 備的資訊素養應有三個向度的知識與技能,包括:(1)熟悉電腦操作與上網基本技 術,如收發電子郵件與上網瀏覽,以利進行溝通與新知吸收;(2)熟悉網絡環境及

(19)

基本網絡資訊,例如使用搜尋引擎、善用入口網站,以便發展檢索策略,有利於聖經 教育內容的預備;以及(3)瞭解網絡族群的習性與特性,以利輔導牧養。馬來西亞 吧生衛理公會主理牧師楊鍾祿(2003)則指出,基督教是一個注重信息傳播的宗教,

今日教牧同工必須善於應用各類電腦科技,其應具備的資訊技能有三:(1)會運用 電腦文書處理,預備講章、講義材料和開會議程;(2)會運用電腦資源工具(如有 關聖經的軟體光碟、和簡報PowerPoint)和多媒體器材(如液晶顯示放映機)於佈道 敬拜培訓事工上;以及(3)會運用網際網路幫助自我與他人成長,網際網路是圖書 館、資料庫亦是神學院,而網絡與電郵世界則是宣教新牧區。曾繼雄(2000)在「走 在虛擬與實際之間-資訊/通訊科技對人類價值觀的影響」一文中指出電腦與通訊科 技結合,其影響層面是從技術面帶來價值觀的滲透感染,因此角聲網絡事工部門主任 李吳淑儀(2000)認為,教會牧執同工需會運用網路科技溝通工具,帶出基督信仰價 值觀的影響與轉化。

另外,台灣中台神學院資訊中心主任江茂松牧師(2003)依其經驗與研究在「善 用網絡 建立教會」一文中建議傳道人可多加善用:(1)網路留言版:此乃不受時空 限制傳遞教會訊息、信徒互通音訊與代禱關懷的利器;(2)網路聊天室:提供跨國 界、即時聊天討論功能,教會可以此互動特點作福音預工,先建立關係再逐漸引領對 方認識信仰;以及(3)即時通訊功能,教會可藉此互動功能傳播福音、建立團契並 隨時、即時幫助上網求助的人。美國牧谷基督長老教會牧師郭東緒(引自朱易,2003)

認為,教會牧執同工必須開展網路事工以強化管理教會與牧養信徒,並針對教會官方 網站的架構與內容提出五點分享,分別是:(1)經由教會網站天天供給靈修材料,

在知識上牧養造就信徒;(2)藉由網路交談室,跟著牧師靈修,建立一種全新的屬 靈伙伴關係;(3)把教會與宣教工場連結在一起,通過定期的傳教士演講和報告,

在網上直接觀看宣教工場的情況,使會眾有親臨宣教工場的體驗,既可喚起對宣教的 熱忱和支持,也可開拓其眼界;(4)擴展關懷範圍與深度,在網上建立禱告室,連 結各教會禱告室,擴大代禱範圍與對象,凝聚愛的力量,使會眾有全新的國度觀念;

以及(5)擴大教會的同工群、提升教會行政工作與管理的效率,利於事工推展。透 過網路強化牧養與宣教,使教會成為一個愛網重重的社區。

教會官方網站除了具支援增進信眾之間的溝通動員功能外,蘇韶淳(2002)在其

「宗教團體與公共關係」研究中亦認為,為了促進事工之間的資源分享,網站功能尚

(20)

須包括基金籌募、消息發佈、會員資料管理、電子商務、網站內容管理、電子週報發 佈、宣傳、資料庫管理、以及付款處理等,有助管理效率提升與教會拓展。台北靈糧 堂資訊組長陳源湘(引自歐陽瑜,2003)分享其服事經驗說:「教會推動e化過程應 由下而上,其最終目的是要使每位牧者同工樂意使用資訊系統,協助其服事。」他認 為教會應成立資訊部門,其主要任務在於運用資訊科技e化教會的行政流程,將各部 門目前與即將進行的服事訊息整合於一個網絡平台上,將此網絡平台建立在一個資料 庫管理架構下,分做內部網絡及對外的網站。台中思恩堂楊中生傳道(2003)亦認同,

教會應正式聘用資訊同工成立專業資訊單位,完成(1)區域網絡、網際網路與群組 軟體(電子郵件、行事曆、資料庫、流程管理)的規劃;(2)安裝維護教會電腦相 關設備軟體,與科技器材;以及(3)對服事同工與會友進行電腦相關設備軟體,與 科技器材操作技能之相關教育訓練。除了具備資訊科技相關知識與操作技能外,香港 中華基督教會灣仔教堂主任牧師陸輝(2000)亦強調會友個人資料的保安與保密的重 要性;對此,香港程式理工學院應用數學系首席講師兼助理系主任黎建強與公開進修 學院資源科助理院長黃立生(2000)認為,在e化過程中,需要有教會專屬的資訊單 位擬定一套詳細的操作電腦守則並予以監督,其內容應包含:(1)清楚界定每一應 用項目、資料輸入與使用的負責人員;(2)任何電腦中的抄錄複製均需經過電腦病 毒檢驗手續;(3)防止抄襲或應用非法或來路不明軟體與資料;(4)定期抄製硬碟 及儲存資料副本(back-up copy);(5)界定保管主機與磁碟儲藏的負責人員;(6)

任何從電腦輸出無須保留的資料,應立即摧毀;以及(7)對每次應用時處裡的項目、

所發生的問題與結果,做詳細記錄(log book)。台灣救世傳播協會總幹事洪善群和 台灣基督教論壇報社長林意玲(2001)在第六屆世界華人福音會議中鼓勵華人教會可 於各區成立傳媒協進會,認為應該以研究創新交換經驗整合資源與人才,並成立資訊 傳媒專業團契,透過其專業能力服事神,成為教會的資訊傳媒人才庫,以透過此類專 業團契在教會舉辦相關研討會和講座。美國福音證主協會資訊事工主任陳炳修

(2003)、馬來西亞聖經神學院講師與電腦諮詢員黎業文(1991)及香港基督徒新聞 從業員團契團長蔡志森(1999)依其多年在神學院及教會之間推動電腦事工的實際經 驗,皆認為 e化行政與管理已是各教會的當務之急,而神學院又是訓練教牧同工的重 要場所,因此神學院應增加有關傳播理論、電腦操作的課程,甚至開始增設相關科系,

以提高牧者傳道的資訊素質與視野。

(21)

綜合上述華人教會牧者與學者的看法,華人教會界認同牧執同工個人與教會整體 之資訊素養對現代教牧管理與宣教服事的正面影響力。雖說唯有生命才能影響生命,

而電腦科技也只是工具,但要成為神在這時代的有效工人,除了必須不斷提升本身生 命素質外,也要時時進修學習與教牧宣教相關的專業技能知識。使用電腦等各種資訊 科技媒介來傳古老不變的福音(楊鍾祿,2003;李慎政,1998)。

2.3 相關 相關 相關 相關文獻 文獻 文獻 文獻探討 探討 探討 探討

2.3.1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

自1974年Zurkowski提出「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一詞後,資訊素養 遂成為許多研究的議題,例如胡立耘(2005)認為資訊素養是每一個公民必備的基本 素質,因而研究資訊素養的結構與意義;朱則剛(2005)以CAMEO(Canadian Association of Media Education Organizations ,加拿大媒體素養教育組織總會)的運 作為主要研究個案,以瞭解加拿大政府機關及學術團體如何推動媒體素養教育的現 況;范瑞東(2005)則是分析國內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相關文獻,以了解學校資訊科 技融入教學實施時的實際情況、所遇之困難,以及可行的改善方法與措施。與本主題 相關研究之分析大致分成兩類:一類為有關資訊素養研究對象之分析,例如李仲彬

(2006)以「具有網路使用經驗」的資訊使用者為對象,探討電子化政府的公民使用 行為及其資訊能力與資訊素養變數;程秋萍(2008)以大學在職專班學生為研究對象,

瞭解其資訊素養與職業技能之相關性;涂曉晴(2008)則探討檔案人員應具備的資訊 素養與重要性,並針對推廣檔案應用服務之途徑提出建議。有關資訊素養研究對象之 分析方面:截至2009年8月7日前,國內針對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所收 錄,以「資訊素養」為論文名稱或關鍵字之博碩士論文,經綜合研究其結論歸納如下

(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2009;莊立文,2008):(1)論文數量共計 94筆,碩士論文學位有92筆,博士論文學位有2筆。以2004年所收錄的篇數最多。(2)

研究對象的職業有:教師、學生、校長、行政人員、醫護人員及其他人員,以教師佔 最多數為41.4%,學生佔37.2%次之;研究階段則區分為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 職、大學、政府機關、其他。其中國小佔44.6%為多數,國中佔12.8% 高中職佔8.5%;

顯示國小為主流研究階段。在這諸多有關資訊素養的研究對象中,卻無一筆針對宗教 界對象的研究。另一類則為基督教與資訊科技相關研究之分析,將於下節說明之。

(22)

2.3.2 基督教相關文獻探討 基督教相關文獻探討 基督教相關文獻探討 基督教相關文獻探討

基督教與資訊科技相關研究的文獻探討,大致可分為網路宗教內涵分析和宗教網 站功能分析兩類,探討如下:

(1)網路宗教內涵分析:Helland(2000)認為凡透過網路傳播教義、宗教內 涵或與靈性有關的資訊,都可稱為網路宗教。Karaflogka(2002)與 Campbell(2005)

認為網路宗教的出現可被視為一種新興宗教運動,其將網路科技視為一種追求靈性的 工具,以網路空間做為實體的延伸,協助使用者從交換資訊與宗教社交支持建構出自 我的宗教身分和靈性世界的價值觀。Larsen(2000)指出網路宗教在凝聚信仰社群、促 進成員靈性成長、宣傳教義。Turkle(1995)認為電腦科技會破壞真實與虛擬,單一及 多重身份之間的界線,因此網路宗教可避免實體宗教組織的階級與教條,提供深入探 索及討論其自身的信仰的空間,經由電腦媒介讓人們的宗教經驗更為深入拓展。Strace

(1999)強調網路宗教是一個與電腦科技與多樣經驗所構成的空間,既世俗又神聖,

並應同時具有提供資訊和互動的功能。從國外文獻探究中發現網路宗教的內涵包括

「教義經典數位化」、「輔導諮詢」、 以及形成「宗教虛擬社區」。而國內只有一篇關 於基督教網路宗教的探究,學者吳幼婷(2007)研究台灣基督教網路宗教的發展與現 象,其研究結果呈現出使用者看待網路宗教以「搜尋靈性知識工具」及「宗教社交支 持」為主,與國外文獻所見相同。

(2) 宗教網站功能分析:Razelle(1987)分析宗教網站所傳布的訊息,大致分 為兩種:一種是針對個人心靈層次,另一種則是關心社會上發生的道德/政治議題。

Schultze(1990)不但指出宗教網站的建構者相信電腦資訊科技能成為傳播信仰救贖 的載具,也指出宗教網站重視效率及擴張、強調個人信仰經驗, 除了宣教外,尚有 支援活動及募款之功能。1997 年Zaleski發現當時基督教網站佔世界五大宗教網站的 80%,教會信眾已開始使用電子郵件和網站與教會聯繫,並搜尋宗教資訊;人們不但 視網路是一個可接觸教會/宗教的管道,亦希望網路能逐漸在宗教信仰上扮演重要的 角色。接著Durusau (1998) 提出網路信仰手冊,列出了可供參考的基督信仰網站資 源。Campbell(2003)預測,2010年結束前,會有五億美國人單單透過網路來尋求宗 教資訊,而非實體教會。Pew(2001)認為宗教網站上所呈現的活動可包含:(1)

宣教:信仰分享,提供線上崇拜聚會(2)教導:提供宗教教育教學資源,(3)代禱溝 通,(4)連結不同宗派教會,(5)會友溝通園地,(6)志工招募:推動慈善服務,

(23)

以及(7)線上募款。此外,Helland(2002)指出為了增加網站的控制性,大部分的 宗教網站不包含互動元素,多以單向溝通-傳遞組織訊息為主要功能。Swanson(2008)

則以美國13個著名基督教網站為對象,研究其功能效果,結果發現:這些網站在四個 功能設計(視覺性、操作性、資訊性和線上購物/奉獻)極為類似,均以溝通為首要 目標,其次是宣教。國內只有一篇關於基督教網站的研究,其內容以英文基督教網站 為例,觀察其功能效果,並提供台灣基督教網站設計時的參考建議(林主榮,2005)。

依據上述相關文獻可知:國內外結合宣教與科技的相關研究,多屬網路宗教內涵 分析與宗教網站的功能效果評估兩類,而國外關於箇中影響舉足輕重的主角之一-基 督教信徒之個案研究,則是鳳毛麟角、不可多見,國內關於基督教會的個案研究更是 缺乏。目前教會的當務之急是妥善運用電腦網路科技成為宣教利器,以完成耶穌的大 使命;因此基督教會中個人與整體資訊素養的程度實際影響著宣教與服事之效,而本 研究即在探討基督教教會牧執同工所需具備資訊素養內涵的構面準則及優先排序為 何。

2.3.3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在國內關於資訊素養研究所運用的研究結果分析方法如,學者莊立文(2008)、

文國年(2006)均以SPSS for Windows12.0版中文視窗版套裝軟體為研究工具,分別 運用描述性統計、卡方檢定、t考驗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研究方法進行高中職學生 與台北市國中體育老師的資訊素養之研究分析;學者顏家億(1999)、黃意茹(2005)

則將調查所得資料輸入電腦,分別以次數百分比分配、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皮爾遜相 關係數檢定與平均數次數分配及百分比統計、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和卡方檢定 對高雄市國小行政人員與南部某區域醫院的護理人員的訊素養進行分析。有別於其他 研究,本研究將利用多準則決策分析(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 MCDM)進行基 督教教會牧執同工資訊素養內涵之研究,先以模糊德菲法進行本研究目標之重要準則 的篩選,繼之以模糊層級分析法求算各構面與各準則之重要性程度,並排出優先順 序;爾後所得之研究結果盼能提供牧執同工在宣教服事過程中自我充實時的依據,以 及教會擬定牧執同工之資訊培訓課程時的參考。

(24)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研究 研究 研究 研究流程 流程 流程與方法 流程 與方法 與方法 與方法

本研究首先運用模糊德菲法(Fuzzy Delphi Method;FDM)針對專家進行調查,建 立衡量教會牧執同工所需具備之資訊素養內涵的重要準則,繼而藉由模糊層級分析法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AHP)求算各重要準則之重要性程度(權重),以得到 基督教教會牧執同工所需具備的資訊素養內涵中各項重要準則之優先次序,並進行分 析及建議。本章節主要目的有二:第一,說明本研究之架構與流程;第二,介紹本研 究所使用相關之研究方法。

3.1 研究流程 研究流程 研究流程 研究流程

本研究分為兩大部分,其一為了解何為基督教教會牧執同工所需具備的資訊素養 內涵之重要準則;其二是以多準則決策模式(MCDM)結合實例分析之方式,建立基督 教教會牧執同工所需具備之資訊素養內涵中各重要準則的優先次序與一套客觀的評 估模式。

本研究流程如圖 3-1 所示,首先依據文獻探討結果,透過文獻回顧,瞭解基督教 教會牧執同工在宣教服事時所需具備的相關資訊素養之內涵;同時彙整相關文獻,以 學者 McClure(1994)對資訊素養所提出之看法為研究基礎,列舉可能的重要準則。

然後,藉由模糊德菲專家問卷調查的方式(FDM),修飾相關題意,透過信效度分析,

刪除部分不具鑑別力之題項,篩選出專家們認為所需具備的重要準則。接著,將評估 問題從最終目標、衡量構面到重要準則,依次建立教會牧執同工資訊素養內涵之層級 架構。繼而,透過模糊層級分析法(FAHP)問卷之方式,取得教會牧執同工之評估意 見,再藉由模糊層級分析法(FAHP)求算各個重要準則的權重,最後依此數據依序排 列出基督教教會牧執同工所需具備的資訊素養內涵中各重要準則的優先次序。

根據上述所言,本研究流程如圖 3-1 所示:

(25)

圖 3-1 研究流程圖 瞭解基督教教會牧執

瞭解基督教教會牧執 瞭解基督教教會牧執 瞭解基督教教會牧執 同工

同工 同工

同工所需具備的所需具備的所需具備的所需具備的資訊資訊資訊資訊 素養內涵之重要 素養內涵之重要 素養內涵之重要 素養內涵之重要準則準則準則 準則

列舉可能的 列舉可能的 列舉可能的

列舉可能的重要重要重要準則重要準則準則 準則

篩選出有效的 篩選出有效的篩選出有效的

篩選出有效的重要重要重要重要準則準則準則準則

建立基督教教會牧執 建立基督教教會牧執 建立基督教教會牧執 建立基督教教會牧執 同工資訊素養內涵之 同工資訊素養內涵之 同工資訊素養內涵之 同工資訊素養內涵之

層級架構層級架構層級架構 層級架構

取得台中市基督教教 取得台中市基督教教取得台中市基督教教 取得台中市基督教教 會

會 會

會228228228228位牧執同工之意位牧執同工之意位牧執同工之意位牧執同工之意 見權重

見權重 見權重 見權重

整合牧執同工們對各 整合牧執同工們對各整合牧執同工們對各 整合牧執同工們對各 重要

重要重要

重要準則的權重評價準則的權重評價準則的權重評價準則的權重評價

基督教牧執同工 基督教牧執同工基督教牧執同工 基督教牧執同工所需所需所需所需 具備的

具備的具備的

具備的資訊素養內涵資訊素養內涵資訊素養內涵資訊素養內涵 中各重要準則之優先 中各重要準則之優先中各重要準則之優先 中各重要準則之優先

次序結果 次序結果 次序結果 次序結果

FAHPFAHPFAHP

FAHP模糊層級分析法模糊層級分析法模糊層級分析法模糊層級分析法 專家問卷

專家問卷 專家問卷 專家問卷

FAHPFAHPFAHP

FAHP模糊層級分析法模糊層級分析法模糊層級分析法 模糊層級分析法

重心法重心法重心法 重心法 專家訪談專家訪談專家訪談 專家訪談 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

模糊德菲專家 模糊德菲專家 模糊德菲專家 模糊德菲專家

問卷 問卷問卷 問卷

(26)

3.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3.2.1 模糊理論 模糊理論 模糊理論 模糊理論

真實世界中的問題充滿了不確定性、不精確性、隨機性與模糊性,美國自動控制 學大師Zadeh(1965)認為人類對事件的推論與感知也因而具有相當程度的模糊性,

必須用模糊的邏輯概念來描述事物的優劣與情況,因此產生模糊理論(Fuzzy Sets)的基 本概念。

模糊理論是以隸屬函數(Membership Function)的概念代表模糊集合,允許領域中 存在“非完全屬於"和“非完全不屬於"等集合的情況,其顯然比傳統集合有利於描述 人類語言中的集合概念,因它能表現出量測上的不準確性及人類語言中的模糊性

(Zadeh,1965)。

1. 模糊集合

模糊集合有多種表示法,以一個常用的方法來表示其定義:

µA~(x)→[0,1]µ~A:x→[ , ],0 1 x U (3-1)

其中 A~

:表示一模糊集合 x:論域U中的某一元素。

) (

~ x

µA :為A~

的歸屬函數,表示模糊集合中元素x隸屬於此模糊集合的程度,

其值介於0與1之間。

U:表示為一論域(Universe of Discourse);一般情況之下隸屬度(membership grade) 會界定在0和1之間。

2. 模糊數與隸屬函數

隸 屬 度 函 數 是 模 糊 理 論 的 基 礎 ,係 從 傳 統 集 合 中 的 特 徵 函 數 (characteristic function)衍生出來的,用以表達元素對模糊集合的隸屬度,其範圍介於0到1之間。若 一個元素的隸屬度值越接近於1,表示其屬於某集合的程度越大;反之,則隸屬度值 越接近於0。較常見的模糊數為三角模糊數(圖3-2):

(27)

圖 3-2 三角模糊數

其公式如(3-2)所示;





>

<

= −

c x

c x b

b x a

a x

b c x c

a b a x x

A

, 0

), /(

) (

), /(

) (

, 0 )

(

µ~ (3-2)

3. 模糊運算

依據三角模糊數的性質,假設兩個三角模糊數A%=( , , )a b c1 1 1B%=(a b c2, 2, 2)則其 模糊運算法則表示如下:

(1) 加法運算 A%⊕B%

1 1 1 2 2 2 1 2 1 2 1 2

( , , )a b c ⊕(a b c, , )=(a +a b, +b c, +c ) (3-3) (2) 減法運算 A% Θ B%

1 1 1

( , , )a b c Θ( ,a b c2 2, 2)=(a1a b2, 1b c2, 1c2) (3-4) (3) 乘法運算 A%⊗B%

1 1 1 2 2 2 1 2 1 2 1 2

( , , )a b c ⊗(a b c, , )=(a ×a b b c c, × , × ) (3-5) (4) 除法運算 A B%∅%

1 1 1 2 2 2 1 2 1 2 1 2

( , , ) ( ,a b ca b c, )=(a c b b c a/ , / , / ) (3-6)

4. 解模糊化

意指將模糊集合轉成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明確值,以利最後階段之比較及排序動 作。本研究採用的解模糊化方法為重心法(Center of Gravity Method),用以求解三角形 之重心,得模糊集合的中心值以代表整個模糊集合。運算方法如下列所示(3-7):

a b c x

1

µ

Ã(x)

(28)

設~ ( , , )

ij ij ij

ij L M U

A = 為一三角模糊數,其解模糊權重值DF 為: ij

DFij =[(UijLij)+(MijLij)]/3+Lij,∀i,j (3- 7) 其中DF :解模糊化值後的明確值 i

UR :三角模糊數的最大值 i

MR :三角模糊數的中間值 i

LR :三角模糊數的最小值 i

重心法示意圖如圖 3-3 所示:

圖 3-3 三角型模糊數重心示意圖

3.2.2 模糊德菲法 模糊德菲法 模糊德菲法 模糊德菲法

模 糊 德 菲 法 (Fuzzy Delphi Method ; FDM) 顧 名 思 義 係 由 傳 統 德 菲 法 (Delphi Technique)結合模糊集合(Fuzzy Set)理論所發展出之方法,將其應用於群體決策上可 解決專家意見共識程度之模糊性問題。本研究以 FDM 進行第一階段候選準則之篩選 工作。藉由模糊理論的應用既可解決專家們共識程度之模糊性問題並提供專家們更彈 性的評估值尺度,同時亦可減少問卷來回的次數,以提升問卷的效率與品質,經由統 計的結果即可篩選出較客觀之重要準則。FDM 的進行步驟如下:

(一)蒐集專家群體意見:利用問卷中語意變數的方式,找出每位專家對各候選準 則的重要性評價分數。

(二)建立三角模糊數:計算專家們對每個候選準則的三角模糊數評估值,找出該 項候選準則的重要性三角模糊數。本研究以 Klir & Yuan(1995)提出的平均數一般 化模式之幾何平均數型,作為 FDM 求算群體決策共識的方法,其計算公式如(3-8)。

假設第i 位專家對第 k 個準則的重要性評估值為w =~ik (aik,bik,cik), i= 1 2, ,L,n

DF x

A(x)

(29)

k 個準則的模糊權重w~ 為 k . , , 2 , 1 ), , ,

~ (a b c k n

wk = k k k = ⋅L (3- 8)

其中

{ } { }

ik

k i m

i ik k

i ik

k b c Max c

b m a

Min

a = =

=

=

1 ,

,

1

(三)解模糊化:利用簡易重心法的方式,將各個候選準則的模糊權重w~k解模糊化 成為明確值Sk,公式如(3- 9)所示:

3

k k k k

c b

S a + +

= (3- 9) (四)篩選評估指標:最後藉由設定門檻值α,即可從眾多的準則中,篩選出較適 當的準則。篩選原則如下:

Sk ≥α,則接受第k個準則為評估指標。

Sk <α,則刪除第k個準則。

模糊德菲法門檻值示意圖,如圖3-4所示。

圖 3-4 模糊德菲法門檻值示意圖

3.2.3 模糊層級分析法 模糊層級分析法 模糊層級分析法 模糊層級分析法

1. 模糊層級分析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AHP),乃層級分析法(AHP) 與模糊理論之結合應用。利用隸屬函數的概念取代傳統 AHP 之明確值(Crisp Value)的方式,讓專家能以較人性化的尺度掌握問題並判斷,給予評估架構中兩 兩準則之比較值(Brown,1994;Buckley,1985)。本研究在 FAHP 權重計算流 程方面,係以 Buckley(1985)所發展之理論為主。在模糊語義量表建立方面,

則以三角模糊數取代前者的梯形模糊數。

本研究的 FAHP 法進行步驟如下:

隸屬度

) u(x

A α

a c x

(30)

(1) 問題描述:層級分析的首要在於確立問題,即是決策者所訂定之目標。

本研究欲利用 FAHP 法找出之最終目標即是「基督教教會牧執同工資訊 素養內涵之研究」,清楚了解目標之後,便可針對細部問題做進一步的 探討與分析。

(2) 建立層級架構:以目標問題為根本,利用階層的方式分析出各層面可能 的重要準則有哪些。本研究是以模糊德菲專家意見調查(FDM)的方式,

篩選出符合目標問題的重要準則,並予以建立層級架構。

(3) 建立模糊成對比較矩陣:根據步驟二所建立的層級架構,將問卷設計成 準則間兩兩成對比較的形式,以取得受訪者對於兩準則間相對權重的看 法,再藉由模糊語義圖表(表 3-1,圖 3-5)的方式轉換成模糊成對比較矩陣

A~

(3-10)。設

,

~ 1

~ 1 ~

~

~ 1 ~

~

2 1

2 21

1 12





=

L M L M M

L L

n n

n n

a a

a a

a a

A i, j, = 1,2,,…,n. (3- 10)

其中,

) , ,

~ (

ij ij ij

ij L M R

a =

i = 時,j a~ =ij (1,1,1)

~ 1

~ijaji = a

L :專家在第 i 個準則下的第 j 評估指標所表達三角模糊數之左值 ij

M :專家在第ij i 個準則下的第 j 評估指標所表達三角模糊數之中值

R : 專家在第 i 個準則下的第 j 評估指標所表達三角模糊數之右值 ij

(31)

表 3-1 三角模糊語意表

圖 3-5 模糊語意變數示意圖

(4) 模糊權重值計算:本研究係採用 Buckley(1985)所提出之「列向量幾 合平均法」,對三角模糊正倒值矩陣進行權重計算,如下式 (3-11) 所 示:

).

(

; ,..., 2 , 1 , , ) (

2 1

1 2

1

n i

i

ij n i

i i

Z Z

Z Z W

n j

i a a

a Z

=

=

=

K

K (3- 11)

其中

a 為矩陣中第 i 列第 j 欄的模糊數 ij Z:模糊數之列向量平均值

W :i 項準則之模糊權重

(32)

(5) 模糊一致性檢定: Buckley(1985)認為,模糊矩陣 A~

之一致性檢定方 法,可根據 Saaty(1980)提出的傳統 AHP 法之一致性檢定方法求得。

假設A =

[ ]

at 為一正倒置矩陣(positive reciprocal matrix);A~

[ ]

a~ij

= 為一模 糊正倒置矩陣,且~ ( , , )

ij ij ij

ij L M R

a = ,若A =

[ ]

at 具有一致性,則A~

[ ]

a~ij

= 也 同樣具有一致性。AHP 法的一致性檢定,係利用一致性指標(Consistency Index, C.I.)及一致性比率(Consistency Ratio, C.R.)來計算,Saaty(1980)

建議當 C.I. ≤ 0.1 時,為最佳可接受之誤差,若 C.I. ≤ 0.2 時,亦為可接受 之誤差範圍。一致性指標定義之公式如下:

. max 1

= − n I n

C λ

, n 為評估要素的個數 (3- 12) 每個成對比較矩陣可依個數n 來對應隨機指標值(Random Index, R.I.)。

AHP 一致性檢定之隨機指標表,如下表 3-2 所示:

表 3-2 隨機指標表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R.I. 0 0 0.58 0.90 1.12 1.24 1.32 1.41 1.45 1.49 1.51 1.48 1.56 1.57 1.59

資料來源:Saaty(1980)

一致性比率定義之公式如下:

. R.I

.

C.R.= C.I (3- 13)

(若 C.R. ≤ 0.2,表示矩陣具有一致性,為可接受之矩陣)

(6) 專家意見整合:本研究採用算數平均法作為整合專家意見之用,公式如 (方程式 3- 14)所示:

(

ij ij ijN

)

ij m m m

M N⊗ ⊕ ⊕ ⊕

 

= 1 1 2 L

(3- 14) 其中

m :專家 a 對於主準則 i 的次準則 j 之模糊評價 ija M :整合各專家意見後之模糊數 ij

(7) 層級串聯:將各層級之模糊權重與其子準則下之模糊權重相乘以得到最 終模糊評價值。

(33)

(8) 解模糊化:本研究運用重心法,公式(3-7),透過計算模糊數的隸屬函數 之幾何中心(重心),求出模糊數的明確值。

(9) 排序:將各準則所得之最終分數予以排序,便可得到基督教牧執同工所 需具備的資訊素養內涵之優先次序,可提供教會規劃同工培訓課程時的 參考依據。

(34)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

本章節主要目的在於探討本論文導入研究方法後所得的結果。4.1 節說明以模糊 德菲專家意見調查的方式萃取基督教教會牧執同工所需具備之資訊素養內涵中具關 鍵代表性的重要準則;4.2 節則說明以模糊層級分析法求算台中市教會牧執同工對本 研究 FAHP 架構中之重要準則的權重評估,完成各構面及重要準則的優先排序。

4.1 教會牧執同工資訊素養 教會牧執同工資訊素養 教會牧執同工資訊素養 教會牧執同工資訊素養重要 重要 重要 重要準則之篩選 準則之篩選 準則之篩選 準則之篩選

4.1.1 蒐集教會牧執同工資訊素養 蒐集教會牧執同工資訊素養 蒐集教會牧執同工資訊素養 蒐集教會牧執同工資訊素養重要 重要 重要 重要準則 準則 準則 準則

(1)選取 FDM 專家小組:基督教教會成員除牧師傳道等神職人員與行政同工 為全職外,其他參與教會服事各種活動的同工,如長老、執事與團契主席等,皆為帶 職,意即來自各行各業,由各種學歷、身份、年齡等不同背景的男女教友所組成。不 同於營利團體或社福機構,基督教教會中的決策者、領導者與參與者多數由這群帶職 同工擔任,他們在教會事工推動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基於此因,本研究專家小 組選取 2 位全職、4 位帶職,共 6 位同工組成;其服事職責分別為傳道、行政幹事、

長老、資訊設備同工、社青小組長與青少契輔導。入選原因除了具備討論研究熱忱之 外,尚因六位專家:(i)持續參與教會服事年資約 7 至 28 年,具有資深且豐富的教會 宣教服事經驗,深知教會牧執同工們在服事過程中所需具備可收事半功倍之效的資訊 素養內涵之重要準則為何。(ii)均因專業工作需要而多次進修資訊相關非正式研習課 程。(iii)均將其資訊相關技能與知識運用於專業領域與教會服事中。

(2)蒐集教會牧執同工資訊素養重要準則:透過文獻回顧,融合三方理論研究 與經驗蒐集基督教教會牧執同工所需具備的資訊素養重要準則:(i)理論方面:國外 學者 McClure (1994)、Doyle(1992)與 Eisenberg 等人(1990)對資訊素養意涵之 定義;(ii)問卷研究方面:國內學者黃雅君(2000)對臺北市立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 養之研究、黃意茹(2005)對護理人員資訊素養養成因素之研究與陳志郁(2002)對 壽險業務人員資訊素養能力之研究;(iii)基督教界融合資訊科技於宣教服事之經驗 分享的相關文獻探討。本研究以 McClure(1994)的四大構面(傳統素養、媒體素養、

電腦素養與網路素養)為基礎,篩得廿九項重要準則,如表 4-1 所示。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t was found from the research that in four simulation situations, and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Hsinchu city has five VDs currently in the research scope and when the peak

The campus of an existed elementary school was this object of research which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evaluation tables of biodiversity, greenery and on-site water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velop an approach that uses the triangular distribution with the Fractile Method to estimate the optimistic and pessimistic duration of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ajor factors for choose Vocational College from Taiwanes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o identify any differences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cross-strait visitor’s tourist experience.With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motives stated as above, th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In order to reach this research purpose, this research was probed into and gathered together to exactly happen in such four dimensions as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