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Copied!
7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由交通運輸觀點看臺灣都市永續治理 Urban sustainable governance of selected cities

in Taiwan from transport of view

系 所 別: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 學號姓名:E09803040 周馨平

指導教授:賴 以 軒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8 月

(2)

摘要

98 年 12 月高雄縣市的合併、3 個都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的合併改制,

產生了 5 個直轄市的時代來臨,合併改制產生人口數、土地面積、行政區域等的增加 改變,將 5 都推向世界級都市的規模,但是產生的都市城鎮差異、財政收支、教育、

交通等問題,影響著都市整體施政規劃與未來的走向。

本研究以交通運輸的觀點,藉由文獻回顧彙總整理相關的交通永續指標,找出以 交通運輸觀點評估台灣都市的永續指標,共計有 18 項分別是「人口數、土地面積、

人口密度、公共運輸使用率、非機動運具使用率、私人機動運具使用率、道路里程長 度、道路里程密度、道路路面面積、平均每人享有道路面積、每萬輛機動車肇事數、

道路交通事故死傷人數(A1+A2 類)、自用汽車擁有率、機車擁有率、汽車密度、機車 密度、每千平方公尺道路面積擁有汽車數、每萬輛小型車擁有路外及路邊停車位數」。

蒐集 5 都與桃園縣於 94 年至 99 年度的實際永續指標數,再分二個時間範圍階段 比較分析,一為合併改制前的 94 年至 98 年的 5 年間資料,另一為合併改制後的 99 年度永續資料,以此二段時間範圍做 6 個都市的「自我」評比找出各自的差異,且依 據改制前後的指標數升降增減變化狀況,判斷出每項指標的永續方向。

經由各縣市永續指標的永續方向統計,計算出 6 個都市的「邁向永續(+)」指標 數多寡,統計出六個都市的永續治理程度強弱排序為台南市、台中市、高雄市、新北 市、台北市、桃園縣,其中「自我」評比發現改制前後居首位的台南市,次位的台中 市與高雄市,與末位的桃園縣,受合併改制的影響程度很小,影響較大的為台北市,

4 都市改制前台北市「自我」比較評比排序為第二位、居中位數之上,4 都市改制後 台北市「自我」比較評比排序下降到最末位、居中位數之下,其永續走向的趨勢持平 數指標有 2 個,呈現出台北市於交通永續狀態進步較慢。

關鍵字:永續治理、交通運輸、永續都市。

(3)

Abstract

In December 2009, the government of Taiwan had restructured and emerged Kaohsiung City, New Taipei City, Taichung City, and Tainan City, which made Taiwan into a five-municipality-country. The restructure of these five municipalities has made changes of the population, land area, and loc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Although the restructure has pushed the five municipalities toward an international level, the difference among those five cities, financial revenue, edu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effects the management of the cities' future.

This study is based on a transportation aspect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collected references to evaluate the municipalities of Taiwan. There are 18 categories: population, land area, density of population, usage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usage of non motor vehicles, usage of private motor vehicles, length of roads, density of roads, measurement (square meter) of roads, average use of roads per person, statistics of motor vehicle accidents per ten thousand motor vehicles, statistics of the injuries caused by motor vehicle accidents(Type A1 +A2), statistics of private owned cars, statistics of private owned motorcycles, density of cars, density of motorcycles, number of cars per thousand square meters in a land area, parking space of small motor vehicles along the streets as well as in the parking lots.

In this research, the comparison is been conducted into two time frames based on the collection of the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data from the year 2005 to 2010 of the five municipalities and Taoyuan County. The first research is the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data from the year 2005 to 2009, and the other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data after the restructured emergence among the cities in the year 2010. Based on those two time frames, the goal is to indicate the comparison of "the self" evaluation and differences in these six cities. Furthermore, to use the data of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restructuring among cities conducts the future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data of each category mentioned above.

According to the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data of each city and county, the calculation of "positive progress (+)” shows that the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from well to worse: Tainan City, Taichung City, Kaohsiung City, New Taipei City, Taipei City, and Taoyuan County. Referring to "the self" evaluation data, the influence of restructuring and emergence affects less in Tainan City, Taichung City, Kaohsiung City, and Taoyuan County.

(4)

cities, “the self” evaluation shows that Taipei City was arranged at the second position among the four cities. After the restructuring and emergence of the cities, “the self”

evaluation of Taipei City dropped down to the least well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among the other cities. The average "positive progress” of Taipei City is 2. In conclusion, the "positive progress” of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of Taipei City improves slower than the other cities.

Keywords: sustainable governance, transportation, urban sustainable.

(5)

誌謝辭

時光匆逝,兩年研究所的學旅生涯即將劃下句點,內心五味雜陳與充滿了不捨,

對於一位在職生的我來說,家庭、工作與課業將我生活填充的既充實且愉快,教授們 的授業解惑使我獲益良多,於學校所學的理論可以立即的應用在生活與工作之中,對 於自我素質的提升有著顯著與關鍵性的助益。

學途之中首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賴以軒博士,除了直接於學校課堂上的教授之 外,還以電話、簡訊、e-mail、skype、msn 等不同方式隨時接受學生的提問,幾乎是 竭盡心力、不眠不休的在陪著學生成長精進,此等師恩非言語所能完全述盡,僅抱著 一顆感激不盡的心,祝福老師永遠幸福、健康、快樂、如意。

次要感謝口試委員們,新竹縣交通旅遊處處長巫哲緯博士、校內科技管理研究所 助理教授陳棟樑博士,於百忙之中抽空指導學生,使學生受益匪淺所穫良多。

另要感謝所有曾經教導過我的師長們,與幫助過我的李宛叡學姐、好同學彭中 星、卓美紅、蘇至斌、黃泓允、陳翠敏、范國俊、及蘇育淳學弟,大家的鼎力相助,

我才能於兩年學程中順利平安的畢業。

再要非常感謝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父母周培芝先生與李彩鳳女士,在我與外子 忙碌於工作學業時刻,適時伸出援手助我照顧小兒,並做我強力的後盾,使我們無後 顧之憂並能如期完成研究所學業,還有我的公婆、外子徐玉鈐與小兒徐佑庭,體諒與 忍耐我全心投入學業期間於家務上的疏忽怠失,另是內弟廣洪,分擔我照顧父母的責 任,與我至親的妹妹宛玉,給予我英文上的幫助。

最後要將這份榮耀慎重的獻給一位恩甚父母的長輩,父母給我初生的生命,而您 給了我生命的永續,致上萬分的感恩,只有更努力與上進來報答師恩!

馨平 謹識於 中華大學科管系 夏

(6)

目錄

摘要 ... i

Abstract ... ii

誌謝辭 ... iv

目錄 ... v

表目錄 ... vi

圖目錄 ...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1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4

第一節 國外永續指標 ... 4

第二節 國內永續指標 ... 15

第三章 永續指標選取原則與永續方向的評估標準 ... 20

第一節 國內外永續指標彙總 ... 21

第二節 評估指標選取之研究步驟 ... 22

第四章 都市交通發展與改制前後指標影響分析 ... 31

第一節 台北市交通建設與永續指標影響分析 ... 31

第二節 高雄市交通建設與永續指標影響分析 ... 34

第三節 升格直轄市都市交通建設與永續指標影響分析 ... 39

第四節 桃園縣交通建設與永續指標影響分析 ... 52

第五節 小結 ... 5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61

第一節 結論 ... 61

第二節 建議 ... 63

參考文獻 ... 64

(7)

表目錄

表 1 1993 年永續西雅圖永續社區之發展指標 ... 4

表 2 1994 年 OECD 環境壓力及環境狀態指標表 ... 6

表 3 聯合國永續發展委員會(UNCSD)指標表 ... 9

表 4 UNCHS 都市環境指標 ... 12

表 5 1999 年歐盟 TERM 永續運輸指標彙整 ... 14

表 6 臺北市永續發展指標 ... 15

表 7 臺灣永續的評量系統-都市台灣指標 ... 17

表 8 永續運輸綜合評估指標系統總表 ... 18

表 9 國內外永續交通運輸相關指標彙總 ... 21

表 10 初步選取可量化的評估指標 ... 23

表 11 篩選調整後之選取指標 ... 24

表 12 由交通運輸觀點看台灣都市永續治理之指標 ... 26

表 13 永續運輸綜和評估指標系統總表 ... 30

表 14 台北市交通運輸永續指標指數 ... 34

表 15 高雄市交通運輸永續指標指數 ... 38

表 16 新北市交通運輸永續指標指數 ... 42

表 18 台南市交通運輸永續指標指數 ... 51

表 19 桃園縣交通運輸永續指標指數 ... 54

表 21 六都 98 年與 99 年自我永續指標差異 ... 57

表 22 六都 94 年至 98 年自我差異評比永續方向 ... 58

表 25 六都 98 年至 99 年永續方向自我評比數量 ... 62

(8)

圖目錄

圖 1 研究架構與流程圖 ... 3

圖 2 台北市行政區域圖 ... 32

圖 3 高雄市行政區域圖 ... 36

圖 4 新北市鄉鎮市區域圖 ... 40

圖 5 台中市行政區域圖 ... 44

圖 6 台南市行政區域圖 ... 49

圖 7 桃園縣鄉鎮市區域圖 ... 52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緣起於最近幾年大自然環境的突然劇變,造成地球生態的改變,對於生活在地球 上的生物來說,都是一場浩劫,要如何才能使我們及我們的後代子孫能夠在一個無慮 且安全的健康環境中成長與生活,是我們目前每一個人所關切的問題,而「永續發展」

就成為現在大家密切關注與努力實踐的方向,然而台灣在目前科技高度發展的狀況 下,經濟與生態環境有一定程度的相互衝擊,在此之下生態如何求其永續,是我本次 研究的重點。

由於 98 年 12 月高雄縣市合併、3 個縣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合併改制為 直轄市,使台灣進入 5 個直轄市存在的新格局裡,對於台灣未來的中央與地方的政治 互動都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自 2010 年開始進入 5 個直轄市的地方治理狀態,而此 5 都人口數超過百萬,因 而會產生各縣市「財政劃分法」補助款分配的差異問題,其計算方法是以各直轄市的 人口數與土地面積做為計算的標準,故合併後土地會因此而大幅度增加,人口數也會 上升,可為合併與改制的 4 個都市(高雄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爭取更多的政 府補助款,且可增加地方的繁榮與建設。

本次研究的目的:探討台北市、合併後的高雄市、合併改制後的 3 都(新北市、

台中市、台南市)與桃園縣,於合併改制前後永續指標的永續發展方向,以瞭解 6 個 都市永續治理的狀況。

「永續」涵蓋「食、衣、住、行」四大範圍,選定以「行」的交通運輸觀點來研 究分析,並以各縣市的交通永續指標可量化之實際數,透過彙總、比較、分析,使其 能呈現出各縣市於改制前後的差異,以便瞭解政府規劃 5 個直轄市對於日後都市的永 續發展影響,並加入桃園縣一起探討。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區分為「空間範圍」與「時間範圍」二種,分述如下:

1. 空間範圍:為本次研究探討的主體,為台北市、合併前後的高雄市、合併升格改

(10)

制前後的三個都市(即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與桃園縣,共計六個都市。

2. 時間範圍:分二個時間段,第一段時間點為合併改制前,即 94 年至 98 年的 5 年 期間;第二段時間點為合併改制後,即合併改制後的首年 99 年度。

二、研究限制

本研究以蒐集政府單位出據的統計數字為主,及台北市、高雄市、新北市、台中 市、台南市、桃園縣等 6 個都市的統計數字為輔,及其他書籍報章雜誌統計數據為參 考。

本研究所採用的指標為明確、可量化的實際統計數據為主,不明確及無法進行量 化的指標將不予以探討。

(11)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圖 1 研究架構與流程圖

研究動機與目的

國外永續指標 國內永續指標

研究範圍與限制

文獻回顧

評估指標選取之研究步驟

評估指標永續方向 之評估標準

桃園縣交通建設與指標 評估

五都交通建設與改制前 後指標評估

結論與建議

(1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國外永續指標

永續發展指標的意義,不僅為提供永續發展之綜合訊息外,亦是決策的指導者,

和溝通不同領域界面的橋樑。在「21 世紀議程」(Agenda 21)第 40 章(40.4)中,即明 確要求各國以永續發展指標來提供各層次決策時所需的實質基礎,並作為規制「環境」

與「發展」系統永續性整合之導向及各國環境保護資訊流通之主要工具,可見「永續 發展指標」儼然己成為國際社會中落實永續發展策略目標,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於 幼華、張益誠,1999)

永續發展不是一個固定的和諧狀況,而是一種改變資源利用態度、投資方向、科 技發展及制度變遷的過程。強調惟有先透過改變人類使用有限資源的態度及價值觀,

使自然環境達到永續性目標後,才得以達成經濟的永續發展。且自然的永續必須從政 策面來限制資源的供給,及重視資源利用成本效益變化情況。故環境資源保護並非是 都市成長的阻礙,而是必要的政策(龐元勳,1999)。

都市永續治理的交通運輸指標,回顧國內外重要的永續發展指標系統,並自目前 已有之統計數據中挑選出筱關性的指標,彙整成「由交通運輸觀點看臺灣都市的永續 指標表」,以比較臺灣目前六大都會區的都市永續治理之狀況。選取的各項指標系統 將分述如下:

1993 年永續西雅圖永續社區之發展指標:於1993年公佈「永續西雅圖1993」

(Sustainable Seattle)的報告,用以作為評估社區健康狀況與西雅圖市的發展成為永續 性都市之重要參考依據。該指標系統發展初期係從100餘項列舉指標項目中,選出涵 蓋「環境、人口與資源、經濟、文化與社會」等四個範疇最後的40項指標,希望能藉 此40項指標,對市民大眾在未來發展時所可能面臨的挑戰提出警訊及鼓勵市民主動參 與切身的社區環境與發展問題,並能主動對這些問題尋求解方(如表1所示)。

表1 1993年永續西雅圖永續社區之發展指標 1993年永續西雅圖永續社區之發展指標

指標群 指標項目

環境指標 地方溪流中野生鮭魚的孵育 區域範圍 內生物多樣性

每年在污染標準的報告中空氣品質良好的天數

(13)

表 1(續)

指標群 指標項目

都市中優良土壤流失的面積 都市中濕地保留的面積

都市中道路具親善性人行道的百分比 人口興資源指標 都市的人口數(每年人口成長率)

每人所需水的消費量

每年每人固態廢棄物產生噸數及再循環噸數 每人交通工具里程數及每人石油的消耗量 每人可再生及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量

每人土地使用範圍內的面積(包括住宅、商 業、開放空間、交通、

保育)

都市食物成長量、食物進出口量

面臨危險的土地作為非危險目的之利用 經濟性指標 前十個最熱門工作的員工勞動率

平均薪資下能維持生計的基本需求所需工作的時數 因種族、性別的不同,失業的現況(包括不願工作) 因種族性別的不同,個人收入的分配

每個家計單位平均儲蓄量

經濟上對 可更新資源或地方性資源的依賴度 貧窮家庭兒童百分比

提供中、低收入家庭的住宅率 每人花費於健康醫療照顧的支出 文化與社會指標 出生嬰兒中體重不足的比例

國中、國小族群中文化教育課程 國中、國小每週教授藝術課程的時數 雙親或監護人注重學校活動的百分比 青少年犯罪率

年輕人參興社區服務的百分比

高年級學生從高級學校畢業的百分比(包括種族、性別、收入的水 準)

參與 地方性選舉投票人口的百分比 成人識字率

在鄰近地區平均熟識的居民(可叫出的名字之數字) 在司法審判系統中,公平判決的比例

花寶於防止麻藥及酒精濫用及花費於因麻藥、酒精被逮入獄金錢 的比率

從事園藝、種植人口的百分比 圖書館、社區中心的使用率 公共參興藝術比

成人願貢獻時間於社區服務的百分比

滿足、良好感官的個體

資料來源:a.「台北市都市永續發展指標與策略研擬之研究」,黃書禮,1996,台北

(14)

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b.” The Sustainable Seattle 1993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Community “by S. Sustainable, 1993, U.S.A.: Sustainable Seattle.

1994 年 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經濟合 作發展組織)環境指標系統:I991 年提出第一套環境指標,作為評量環境表現之工具;

隨後在國際「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思潮的推波助瀾之下,希望建立一 套可做為環境績效評估工具的指標,於 1994 年引進 PSR 模式,以一種較清楚地方式 將整個環境指標架構確立了起來。並將環境系統視為所謂「壓力-狀態-回應」的 PSR (Pressure – State - Response)之模式架構,以做為永續發展指標中有關環境的考量。

其主要集中焦點於氣候變遷、酸化、臭 氧層破壞、優養化、毒性物質污染、都市環 境品質、生物多樣性及景觀、廢棄物、自然資源及一般性指標等主要環境議題上,並 針對各環境議題下之代表指標項目將依其 PSR 特性整理出個別環境議題的 PSR 指標 (於幼華、張益誠,1999)(如表 2 所示)。

表2 1994年OECD環境壓力及環境狀態指標表

1994年OECD環境壓力及環境狀態指標表

環境議題 PSR 環境指標 時間尺度

氣候變遷 溫室氣體排放指 標 P* MT

二氧化碳(CO2)的排放 P ST

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 S* ST

世界平均溫度 S* ST

能源使用效率 R* MT/LT

能源密集度 R ST

經濟及財政的指令 R MT

臭氧層破壞 臭氧破壞物的消耗量指標 P * MT

氟氯碳化物(CFCs)及鹵族元素的消耗量 P ST/MT 破壞臭氧的物質於大氣中的濃度 S* ST/MT 地表 UV-B 光的強度 S* MT

氟氯碳化物(CFCs)恢復速率 R* MT

環境優養化 氮、磷元素於土壤及水體的排放量 P* LT 由肥料及家畜所產生的氮元素量 P ST 由肥料及家畜所產生的磷元素量 P ST 內陸水體的生化需氧量、溶氧及氮、磷元素濃度 S* ST/MT 海水中的生化需氧量、溶氧及氮、磷元素濃度 S* MT/LT 生物及化學污水處理設備的人口普及率 R* MT/LT

污水處理設備的人口普及率 R ST

對使用者收廢水處理費用 R MT

(15)

表 2(續)

環境議題 PSR 環境指標 時間尺度

市場分擔無磷清潔劑 R ST/MT

環境酸化 造成環境酸化的物質的指標 P* MT/LT

氮氧化物(NOx)及硫氧化物(SOx)的排放 P LT 水體及土壤中 pH 值超過負荷臨界線的狀況 S* ST/MT

酸雨的濃度 S ST/MT

車輛裝備觸媒轉換氣體比例 R* MT/LT 非移動污染源裝置防治氮氧化物(NOx)及硫氧化物

(Sox)設備的能力 R*

毒性物質污染 重金屬物質的排放 P* MT/LT

有機化合物的排放 P LT

殺蟲劑的消耗量 P ST/MT

環境中各種介質及現存物種中的重金屬濃度 S * LT

河流中的重金屬濃度 S ST/MT

產品的製造過程中毒性內含物質的改變 R* LT

市場分擔無鉛汽油 R ST

都市環境品質 都市中氣體的排放:SOx、NOx、VOC P* MT/LT

交通密度 P MT

─ 都會區 ST

─全國 ST/MT

都市化程度 P LT

居民曝露於 S* MT

─ 空氣污染 MT/LT

─噪音中的情形 MT/LT

都會區水質的條件 S MT

綠地面積 R* ST/MT

經濟、財政、管制的措施 R*

水處理與噪音改善之花費 R

生物多樣性及自然景 棲地、土地的改變及其與自然狀態的差異 P* LT 觀 所有已知物種中生存上受威脅或已滅絕的物種 S* ST

保護區佔全國面積比例 R* ST

保護區之生態歧異度 R* LT

廢棄物 廢棄物的生成 P* ST

─ 都市性 ST

─ 工業性 ST

─ 核廢料 ST/MT

─ 危害性 LT

廢棄物減量最佳化 R* ST/MT

再生速率 R MT

經濟與財政的誘導與花費 R

水資源 水資源的使用強度 P* ST

缺水的頻率、延時及範圍 S* MT/LT

(16)

表 2(續)

環境議題 PSR 環境指標 時間尺度

森林資源 實際砍伐量及造林量的比例 P* MT

森林的面積、容積及結構 S* ST/MT 受保護與經營的森林面積 R* MT/LT

魚類資源 魚獲量 P* ST

魚類幼苗的現存數量 S* MT

捕撈管制措施 R* MT

土壤惡化 土壤侵蝕風險:潛在及既存的農業用地 P* LT

(包括沙漢化及土壤 土地使用的變更 P* ST

流失及侵蝕) 表層土壤流失的程度 S* MT/LT

復育面積 R MT/LT

廣域性的指標 人口的成長及密度 P* ST

(無法歸屬於單一議 GDP 的成長 P* ST

題) 個人消費行為的支出 P* ST

工業產品製造量 P* ST

能源供應結構 P* ST

道路交通容積 P* ST

陸運運輸工具的估算 P* ST

農產品產量 P* ST

環境改善支出 R* MT/LT

污染控制與防治支出 R* ST/MT

公眾的意見 R* ST

資料來源:a. 「永續發展指標」,於幼華、張益誠,1999,環境教育季刊,37,頁 53-74。b.”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OECD ,1994, Paris:OECD Core Set.

P(Pressure)為壓力指標;S(State)為狀態指標:R(Response)為回應指標。「*」表示為 OECD 主要指標;ST短期、MT中期、LT長期。

聯合國永續發展委員會(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簡稱UNCSD):1995年聯合國永續發展委員會(UNCSD)於1996根據二十一世紀議程 (Agenda 21)中之永續策略研擬出一套永續發展指標系統架構,將永續發展評估指標體 分為「社會、經濟、環境、組織制度」等四個主要層面,每個層面再分別研議其代表 之評估指標項目,約涵蓋有130 個指標項目,並依照OECD的PSR觀點及其在永續系 統內的角色特性,區分為驅動力(Driving force)、狀態(State)和回應(Response)三種指 標項目(如表3所示)。

(17)

表3 聯合國永續發展委員會(UNCSD)指標表 聯合國永續發展委員會(UNCSD)指標表

層面 領域 標項目

社會面 對抗貧窮 失業率 D*

貧窮人數指财 標 S 貧窮程度指财 標 S

男女平均薪資比 S

吉尼(Gini)指财 數 S

人口動力及永續發展 人口成長率 D 财 淨遷移率 D

總生育率 D

教育、訓練與公眾意識 學齡人口改變率 D 财 小學註冊率 D

中學註冊率 D

成人識字率 D

初等教育中到達五年級之學童數 S

學校生活期望 S

男女校註冊率差異 S

相對财 每百名财 男性之女性勞動力 S GDP 中教育花費 F

保護及促進人類健康 公共衛生擁有衛生設施數量人口比率 S

安全的飲用水 S

出生人口之生命期望值 S

適當的出生重量 嬰兒死亡率 S

孕婦死亡率 S

孩童營養狀態 S

孩童疾病免疫力 F

避孕普及 F

食物中潛在有害化學物質比例 F

全國性健康消費於區域 F

性健康的照顧 F

全國性總健康消費與财 GNP 關係 F 促進人類永續安居發展 都市人口成長率 D 财 機動車燃料平均每

人消耗率 D

自然災害造成的生命及經濟損财 失 D

都市地區人口百分比 S

定居及非定居的人口與财 區域 S

每人擁有之樓層面積 S

房價與财 所得比 S

基礎建設之每人支出 F

經濟面 加速國家政策永續發展的 每人國內生產毛額 D 國際合作 GDP 中淨投資比例 D

進出口總值佔 GDP 的比例 D

環境調整過的每人淨國內產出值 S

製造業產品佔商品出口總值的比例 F

(18)

表 3(續)

層面 領域 標項目

改變消費形態 每人每年能源消費量 D

自然資源密集業佔製造業附加價值比例 D

證明的礦物貯存量 S

證明的化石能源貯存量 S

證明之能源貯存量的使用壽命 S

物質使用密集度 S

製造業附加價值佔國內 GDP 的比例 S

再生性能源消費的比例 S

財政資源及機制 淨資源移轉/國民生產毛額 D 總官方發展協助佔 GNP 的比例 D 負債佔 GNP 的比例 S

負債勞務佔出口的比例 S

環境保護支出佔 GDP 的比例 F 新增或額名财 的永續發展基金 F 環境技術轉移 資本財進口 D

國外直接投資 D

環境資本財進口佔總資本財進口的比例 S

技術合作補助金 F

環境面 確保乾淨水資源的品質與 地下水及地表水年抽回率 D 供應 每人每戶用水量 地下水保育 D

乾淨水中之糞便大腸菌數 S

水體之生化需氧量 S

廢水處理範圍财 F

水域網路密度 F

海洋及海岸區保護 海岸區域人口成長 D

沿海區油污排放 D

沿海區氮磷排放量 D

各式魚類之最大永續產出量 D

藻類指财 標 S

土地資源整合規劃與管理 土地使用改變 D

土地條件的改變 S

分配區域階層之自然資源管理 F

對抗沙漠化及乾旱 乾地區貧窮人數 D 全國性月降雨指财 標 S 衛星偵測植财 被指财 標 S

土地被沙漠化的影響 S

山區永續發展 山區人口的改變 D

山區自然資源之永續利用 S

山區居民福利 S

促進永續農業及農村發展 農藥使用 D

肥料使用 D

可耕地灌溉率 D

(19)

表 3(續)

層面 領域 標項目

農業能源使用 D

每人可耕地 S

鹽化及取水影響區域 S

農業教育 F

對抗森林濫砍 林木砍财 伐強度 D

森林面積改變 S

管理森林面積比 F

森林保護區佔總森林面積百分比 F

保存生物歧異度 威脅性物種佔總天然物種的百分比 S

保護區佔總面積之百分比 F

生物科技的環境管理 生物科技的研究發展支出 F

全國性生物安全規範及指财 導準則 F 大氣層的保護 溫室氣體擴散 D

硫氧化物擴散 D

氮氧化物擴散 D

使臭氧層稀薄物質的消耗 D

城市周圍财 污染物濃度 S

空氣污染減輕支出 F

固體廢棄物及相關問題的 工業及都市固體廢棄物製造 D 環境管理 家庭廢棄物每人棄置量 D

廢棄物管理花費 F

廢棄物回收與财 再利用 F

都市廢棄物棄置 F

毒性化學物質的環境管理 化學物造成之急性毒害 S

制定禁用或嚴格限用的化學品數量 F

有害廢棄物的環境管理 有害廢棄物的產生 D

有害廢棄物之進出口 D

有害廢棄物造成的土地污染面積 S

有害廢棄物處理花費 F

輻射性永棄物安全及環境 管理

輻射性廢棄物的產生 D 制度面 整合環境及發展的決策 永續發展策略 F

整合環境及經濟的程序 F

環境影響評估 F

永續發展的全國性委員會 F

永續發展科學 每百萬人中潛在的科學家及工程師 F

每百萬人中參與财 研究發展的科學家及工

程師 F

研究發展經費佔 GDP 的百分比 F 開發中國家機制及國際合

(20)

表 3(續)

層面 領域 標項目

國際組統協定

國際法令手段及機制 全球約定認可 F

全球約定認可方法 F

決策資訊 每百位居民擁有電話線數 S

獲得資訊捷徑 S

強化主要族群的角色 全國性永續發展會議中主要族群代表 F

全國性永續發展會議中少數族群及原住民

代表 F

永續發展中非政府組織的頁獻 F

資料來源:a.「區域永續發展指標研究-以台南地區植被指標為例」,陳曉音,2007,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台南市。b. 「永續發展的內涵 與觀點」,龐元勳,1998,應用倫理研究通訊,10,頁 8-15。c.”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amework and Methodologies,“ by UNCSD, 1996, New York: UN Department for Policy Coordin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 指驅動力指標;S 指狀態指標;F 指宿命或影響指標(回應指標)

UNCHS(UN CENTRE FOR HUMAN SETTLEMENTS HABITAT, UNCHS)都市環 境指標:在1995 年聯合國人類定居中心與世界銀行共同研究計畫中,提出了一套與 都市發展相關的指標,其中包含了「都市整體環境」及「住宅供給環境」兩大類指標 系統,期望應用到都市發展的規劃上(如表4所示)。

表4 UNCHS都市環境指標 UNCHS都市環境指標

度量基準 大類項目 指標項目

0 背景資料 人口

人口成長率 婦女為首的家庭 平均戶量

家戶人口成長率 家戶所得分配 每人都市產值 住屋持有型態

1 社經環境 貧窮線下的居民

非正式或末申報之職業(工作) 醫療服務

(21)

表 4(續)

度量基準 大類項目 指標項目

幼童意外 學校教室數 犯罪率

2 基礎建設 家庭用水普及率

飲用水普及率 水的消費 缺水期之水價

3 交通運輸 交通運輸工具型態之區隔

工作旅程時數

道路公共設施之支出 汽車擁有率

4 環境管理 廢水處理比率

固體廢棄物產生量 固體廢棄物處理方法

定期固體廢棄物之收集與清運 住屋損壞狀況

5 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主要收入來源

每人之資本支出 公債服務費用比例 地方政府政員工數 人事支出

契約經常性支出 各級政府之公共服務 地方政府之自主性

6 購屋能力 房屋價格相對於收入比

房屋租金相對於收入比 每人佔有之樓地板面積 耐久性資產

合手規範的住宅

7 住宅供應 土地開發增值乘數

公共設施支出 抵押權比率 住宅供給量 住屋投資

資料來源:「台北市都市永續發展指標與策略研擬之研究」,黃書禮,1996,台北:

都市發展局,頁20。

備註:度量基準1至5是「都市整體環境指標」、6至7是「住宅供給環境指標」。

TERM 歐盟運輸與環境發展計畫:在1999年,歐洲環境署開始執行運輸與環境

(22)

發展計畫(TERM),並於2000年具體擬訂出運輸部門之永續運輸指標,做為評估之基 礎,於2002年再做修正,就八個評估構面對於運輸對環境影響、運輸部門造成環境之 影響結果、運輸需求與強度、空間規劃與可及性、運輸供給、運輸成本與價格、技術 與使用效率、管理層面整合等,訂出了40項的評估指標(如表5所示)。

表5 1999年歐盟TERM永續運輸指標彙整 1999年歐盟TERM永續運輸指標彙整

指標群 指標項目

運輸對環境之影響 運輸部門之最終能源消費與初級能源消費,以及不同 運具每人分攤之能源消費

各種運具之溫室氣體排放量(CO2 與 N2O) (噸) 各種運具之空氣污染物排放量(NOX、NMVOC、

PM10、SOX 以及破壞臭氧層之物質) (噸) 暴露在超過歐盟(EU)空氣品質標準規定有害物質 (PM10、NO2、苯、臭氧、鉛、CO)下之人口數 暴露在運輸噪音並感到困擾之人口百分比(依噪音類別 與運具類別)

對生態系與棲息地所造成之破壞 運輸部門造成之環境影響 運輸建設對保育之影響

結果 運輸建設佔用之土地面積

交通事故死傷人數與事故引起之污染事件數 海上之非法傾倒廢油量

海上之油輪溢油造成之水污染 廢棄車輛之回收比例

廢棄胎回收處理之比例

運輸需求與強度 旅客運輸(延人公里/GDP)

貨物運輸(延噸公里/GDP)

空間規劃與可及性 基本設施之可及性(平均乘客旅行時間與旅次長度) 到達經濟活動地點之可及性

大眾運輸服務之可及性(區域內使用大眾運輸人口比 例)

運輸供給 不同運輸系統之容量

不同運具之運輸建設投資額

運輸成本與價格(落實外部 旅客運輸票價實際變動 成本內部化之精神) 燃料價格與課稅

貨運與旅客運輸之總外部成本;每延人公里與延噸公 里之平均外部成本

外部成本內部化之機制完成度 補貼

每人之運輸成本支出

技術與使用效率 旅客運輸與貨物運輸之整體能源效率

(23)

表 5(續)

指標群 指標項目

客運與貨運之空污排放密集度 旅客運輸之乘載率

貨物運輸之乘載率

使用無鉛汽油、電力或替代能源之車輛數 車輛成長率

平均車齡

符合空氣污染與噪音排放標準之車隊比例

管理層面整合 執行運輸策略整合的國家數

成立單一窗口整合運輸、環境與空間規劃的國家數 以建置運輸與環境監測系統國家數

運輸部門是否執行政策環評 大眾的覺醒與行為

運輸公司是否建置環境管理系統

資料來源:「永續運輸綜合評估指標系統之研究(第一年期)」,蕭再安、林文雅、黃 敏維、徐孟寧、盧彥榮、康弼皓等,2005,交通部運輸研究所,1,頁 2-6。

第二節 國內永續指標

臺北市永續發展指標:自1995 年起著手進行台灣地區綜合發展計畫,將台北市 未來的發展目標定位在永續性都市,並制定了一套政策評估工具。台北市政府都市發 展局乃於1996年委託當時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黃書禮教授進行了一項台北 市都市永續發展指標與策略研擬之研究,即是台灣地區第一個自行進行地區性永續性 指標系統規劃之城市。該系統基於台北市的「自然環境、都市發展演變和狀況、未來 發展目標」,採用座談會及問卷方式來取得各界對指標及系統的共識(黃書禮,1996)(如 表6所示)。

表6 臺北市永續發展指標 臺北市永續發展指標

指標群 指標項 指標群 指標項

自然系統 .綠指數 都市系統 衛生醫療部門

.溼地面積 .報告傳染病病患比例

.鳥類種數 .幼兒氣喘比例

.水生生物種數 安全部門

.生物多樣性 .公共災難傷亡人數

農業系統 .農業生產面積 .交通事故肇事率

(24)

表 6(續)

指標群 指標項 指標群 指標項

.有機農業面積比 .受虐兒童及婦女人數

水資源 .枯水期河川平均逕流量 .淹水天數

.枯水期水庫平均儲水量 社會福利部門

.水庫有效儲水量 .無障礙設施比例

.水庫水質 .公共部門社會福利支出比例

人口 .都市人口密度 .公益慈善團體數

.都市人口扶養比 維生服務 .農業生產自給比例

.都市人口老化指數 .每人享有的自然地區面積

.都市遊民人口比例交通 .每年河川逕流量

交通部門 .每人用水量

都市系統 .小汽車持有率 .自來水水質

.大眾運輸易行性 .每年限水天數

.每人每日通勤時間 輸入資源 .每人耗油量 .主次要幹道尖峰時間

平均旅行速率

.每人耗電量

.自行車專用道路長度 .每人消耗瓦斯量

土地使用部門 .每年限電天數

.公共設施面積比 .外勞人口比

.每人享有公園綠地面積 .外商投資

.都市平均透水率 .每年外國觀光旅遊人次

.山坡地開發面積比 都市生產 .平均每人都市產值

.行人徒步區長度 .消費者物價指數

.空屋率 .維持基本生計所需工作時數

環境品質部門 .每單位都市產值能源消費量

.親水性河段長度 .貧富差距指標

.河川中度污染以上長度 .產業結構歧異度

.每年空氣嚴重污染天數 產出及處理 .每人固態廢棄物產出量 .噪音污染指標 都市廢棄物 .每人廢水排放量

.每年酸雨天數比例 .廢污水處理百分比

教育文化部門 .衛生下水道普及率

.幼教師生比 .每人空氣污染量

.特殊教育師生比 .二氧化碳排放量

.中小學師生比 資源回收 .固態廢棄物回收比例 .中小學受輔導學生比例 循環 .固態廢棄物堆肥處理比例

.每人圖書館閱覽次數 .營建廢土回收比例

.每人參觀藝文活動次數 .廢水回收利用比例

.國際網路使用普及率 環境管理 .公共部門環境保護投入支出比例 民間環保團體數

資料來源:「台北市永續發展指標系統之建立與評估」,黃書禮,1997,都市與計畫,

24(1),頁37。

(25)

臺灣永續的評量系統(都市台灣指標):1998年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之永續會規 劃出「永續台灣的願景與策略研究」之(1998年7月份至2001年7月份)三年整合型計畫 的主軸計畫:「永續台灣的評量系統」,其所建立的「評量台灣發展的永續性指標系 統」,用以作為台灣因應全球環境變遷與檢討國家發展方向的預警與參考。同時採用 PSR(Pressure -State –Response)與DSR(Driving force –State –Response)系統架構,將指 標分成【海島台灣】與【都市台灣】。(【海島台灣】使用PSR 系統架構,【都市台 灣】則採用DSR系統架構)(葉俊榮等,2003)(如表7所示)。

表7 臺灣永續的評量系統-都市台灣指標 臺灣永續的評量系統-都市台灣指標

範疇 指標代號 指標名稱 資料等級

生產 UA1 平均每人都市產值 A

UA2 三級產業產值佔都市生產總值比 A

UA3 都市產值增加率 B

UA4 財源自主性 C

生活 UB1 都會人口密度 A

UB2 都市地區人口數佔全國人口數比 A

UB3 都市地區佔全國面積比 A

UB4 每人享有居住樓地板面積比 B

UB5 都會小汽車持有率 A

UB6 都會機車持有率 A

UB7 大眾運輸易行性 A

UB8 公共設施面積比 A

UB9 每人享有公園綠地面積 B

UB10 都市面積擴張率 A

UB11 都會區空氣嚴重污染比率 A

UB12 都會區噪音汙染比例 A

UB13 都市窟漏地區 C

生態 UC1 綠數率 C

UC2 都會區農地面積比 A

UC3 都會區主要河川中度污染以上長度比 B

UC4 都市親水性河段長度比 B

UC5 廢污水處理百分比 B

UC6 公部門環境保護投入支出比例 A

UC7 環境教育宣導活動 A

UC8 環保團體個數 B

UC9 都會區 CO2 排放量佔全國 CO2 排放量比 C

UC10 營建廢棄土 B

生命 UD1 天然災害敏感地佔都市使用面積比 C

(26)

表 7(續)

範疇 指標代號 指標名稱 資料等級

UD2 公共災難傷亡人數 B

資料來源:「都市台灣指標」,葉俊榮、劉錦添、李玲玲、駱尚廉、黃書禮、王俊秀 等,2003 年,永續台灣向前指,台北市:詹氏書局,頁 1-136。

資料等級:A代表資料完整,已執行並分析其意義者、B代表有資料但不完整,或品 質不佳,但仍可分析永續性與趨勢、C代表目前尚無資料,或有資料但不足分析。

行政院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01年辦理「永續運輸之量化指標研究」後,為了 使評估系統更為周延,於2005年延續該研究成果,繼續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合作辦理 的「永續運輸綜合評估指標系統之研究」中規劃出完善的「永續發展指標系統」,為 近年來政府推動強化永續機制之基礎,對運輸系統進行永續績效評估,建立了一套完 善的永續運輸綜合評量指標,其主成份分析法粹取出四項主成份命名為3E交互關連指 標、交通肇事指標、大眾運輸使用情形指標及交通噪音指標,以評估台灣地區歷年運 輸總體系統之永續發展情形,為了瞭解台灣地區歷年運輸總體系統的發展方向是否朝 向永續方向,納入主成分分析的指標有化石能源使用情形、道路面積佔國土面積情 形、大眾運輸系統使用情形、運輸系統排放溫室氣體情形、運輸系統之空氣污染物排 放情形、困擾於交通噪音之情形、肇事率、肇事死亡率、肇事受傷率、車輛空污排放 密集度、車輛能源密集度、旅客運輸乘載率、貨物運輸承載率、使用再生能源或替代 能源情況、廢棄車輛之回收情形及廢棄輪胎之回收情形等共計十六項指,(永續運輸 綜合評估指標系統之研究,交通部運輸研究所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合作辦理,頁 4-29)(如表8所示)。

表8 永續運輸綜合評估指標系統總表

永續運輸綜合評估指標系統總表

指標群 指標項目

能源使用 化石能源使用情形

經濟效率 道路面積佔國土面積之情形

運輸科技發展之情形 交通安全教育推廣情形 大眾運輸系統使用之情形 北櫃南運情形

非機動運具使用情形 車輛能源密集度

(27)

表 8(續)

指標群 指標項目

運輸投資效率 旅客運輸承載率

貨物運輸承載率

環境衝擊 運輸系統排放溫室氣體情形

運輸系統之空氣污染物排放情形 海域內發生意外事故之郵輪溢油情形 困擾於交通噪音之情形

運輸系統影響環境敏感地區之情形 肇事率

肇事死亡率 肇事受傷率

車輛空污排放密集度

社會公平 身心障礙者使用運輸建設情形

偏遠地區運輸建設情形

偏遠地區客運服務補貼情形

減量 使用通訊系統替代不必要運輸活動之情形

使用再生能源或替代能源之情形 廢棄車輛之回收情形

廢棄輪胎之回收情形

資料來源:「永續運輸綜合評估指標系統之研究(第一年期)」,蕭再安、林文雅、黃 敏維、徐孟寧、盧彥榮、康弼皓等,2005,交通部運輸研究所,1,頁2-6。

(28)

第三章 永續指標選取原則與永續方向的評估標準

永續發展指標與系統的功能,一般而言應具備三種基本功能:「簡化複雜現象、

數化各種發展狀況、溝通任務」,永續發展指標系統的建立,應嚴密扣合永續發展的 理念與內涵,否則將無異於傳統的環境指標,且雜而無序,且「永續發展指標系統」

應需能達到以下幾項主要功能,預警功能、檢討與回顧功能、未來決策導向之展望功 能,而研發永續發展指標亦具有多重意義,就國際面來說,永續發展指標可以報告國 際間環境資源現況、評估國際間環境政策績效及瞭解永續發展之進程,以作為研擬全 球環境策略之參考或國際間永續進程比較之基礎;就國家而言,永續發展指標可以釐 清各國境內永續發展的政策方向與目標,及相關政策與施政之執行優先次序(於幼華 張益誠,1999)。

永續發展指標選取的原則,大致上來說,永續發展指標的選取不外以下10項屬 性準則「全面性、代表性與顯著性、資料可及性、資料可信度與正確性、兼顧國際性 與國家特性、可比較性與可理解性且容易使用、操作彈性、充分科學基礎性、實用性、

預測性」,另隨著指標使用目的及適用地域的不同,須能靈活而適切地調整各種因子 元素組成。各國礙於監測技術水平及基礎資料庫建全性的差異,必須自行對指標群作 取捨,在能力範圍考量內,方能建構一實用的永續發展指標系統。(於幼華、張益誠,

1999)。

永續都市的特性與達成的原則,學者Naskapi(1990)說:「永續性都市是一個可 長期增進其系統功能的都市,具有提升社經、人口、技術產出品質水準的潛力,雖然 在演進中展現多變、不安定、及無常的跳動,但可確保都市系統的長期運作。」,永 續西雅圖(Sustainable Seattle,1993)計畫中以都市與環境關係的觀點說:「永續性都市 是有效率的資源利用,不斷的再使用、再循環,盡可能的利用當地資源,在最小的環 境破壞下開發利用,並提供一個物質和經濟安全公平地分配資源及利益,平衡成長和 復原力的需求,謹慎地使用現有資源。」,1990 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出版《1990年代都市的環境政 策報告書》中,所指出都市達成永續性的兩個主要原則:第一個原則是,「機能與自 我調節的成長原則」(the principle of functional and selfregulatory growth),其將都市系 統視為一個整體,都市中的各部門會相互影響。第二個原則是「最少廢棄物原則」(the principle of minimumwaste),此觀點是從都市的自然環境面出發,強調透過廢棄物回

(29)

收機制,減少廢棄物對都市環境的負荷,維持都市自然生態系統的運作,才能使都市 永續成長,提供都市人口居住的空間(林雅惠, 2009)。

第一節 國內外永續指標彙總

將文獻中所有與交通相關的永續指標彙總整理,並加以分類歸屬為「指標群」

與「指標項目」,再標記出指標來源分「國外指標」與「國內指標」,用以統計出被 選取作為永續評估指標的次數(如表9所示)。

表9 國內外永續交通運輸相關指標彙總 國內外永續交通運輸相關指標彙總

指標群 指標項目 國外指標 國內指標

人口 人口 1、4

都市人口密度 2 7

人口成長率 2、3、4 7

人口淨遷移率 3

土地 土地使用 4

都市地區占全國面積比 7

每人土地使用範圍內的面積 1

機動工具 大眾運輸系統使用之情形 8

非機動運具使用情形 8

不同運輸系統之容量 5

旅客運輸之乘載率 5 8

汽車擁有率 4 6、7

都會機車持有率 7

車輛成長率 5

陸運運輸工具的估算 2

交通運輸工具型態之區隔 4

平均車齡 5

大眾運輸易行性 6、7

每人每日通勤時間 6

主次要幹道尖峰時間平均旅行速率 6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肇事率 6、8

肇事受傷率 8

肇事死亡率 8

交通事故死傷人數與事故引起之污染事件數 5

交通道路 道路交通容積 2

道路面積佔國土面積之情形 8

自行車專用道路長度 6

行人徒步區長度 6

都市中道路具親善性人行道的百分比 1

(30)

表 9(續)

指標群 指標項目 國外指標 國內指標

環境影響 交通密度 2

能源密集度 2 8

能源使用效率 2、5

機動車燃料平均每人消耗率 3

每人每年能源消費量 1、3 6

車輛空污排放密集度 5 7、8

運輸系統排放溫室氣體情形 8

困擾於交通噪音之情形 7、8

運輸系統影響環境敏感地區之情形 8

都會區 CO2 排放量佔全國 CO2 排放量比 7 使用無鉛汽油、電力或替代能源之車輛數 5

車輛裝備觸媒轉換氣體比例 2

廢棄車輛之回收比例 5

廢棄胎回收處理之比例 5

貨物運輸 貨物運輸(延噸公里/GDP) 5

貨物運輸之乘載率 5 8

北櫃南運情形 8

運輸建設 不同運具之運輸建設投資額 5

道路公共設施之支出 4

運輸投資效率 8

運輸建設佔用之土地面積 5

運輸科技發展之情形 8

運輸教育 交通安全教育推廣情形 8

運輸建設對保育之影響 5

1、1993年永續西雅圖永續社區之發展指標 2、1994年OECD環境指標系統 3、聯合國永續發展委員會(UNCSD) 4、UNCHS 都市環境指標

5、TERM 歐盟運輸與環境發展計畫 6、臺北市永續發展指標 7、臺灣永續的評量系統(海島台灣指標&都市台灣指標)

8、行政院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第二節 評估指標選取之研究步驟

一、初選之評估指標

本研究為選取可量化之評估指標為主要目的,透過文獻探討搜尋相關的交通運 輸永續指標,依據資料數據獲取狀況再彙集整理出指標被使用的次數,產生初步的評 定指標,其中區分為「可蒐尋到數據」與「蒐尋不到數據」兩類,如表10所示。

(31)

表10 初步選取可量化的評估指標 初步選取可量化的評估指標

選取 指標群 可蒐尋到數據的指標 蒐尋不到數據的指標

★ 人口 人口

★ 都市人口密度

人口成長率

人口淨遷移率

★ 土地 土地使用

都市地區占全國面積比 每人土地使用範圍內的

面積

★ 機動工具 大眾運輸系統使用之情 形

★ 非機動運具使用情形

不同運輸系統之容量

旅客運輸之乘載率

★ 汽車擁有率

★ 都會機車持有率 車輛成長率

陸運運輸工具的估算

交通運輸工具型態之區隔

平均車齡

大眾運輸易行性

每人每日通勤時間

主次要幹道尖峰時間平均旅行速率

★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肇事率

★ 肇事受傷率

★ 肇事死亡率

交通事故死傷人數與事故引起之污染事

件數

★ 交通道路 道路交通容積

★ 道路面積 佔國 土面積之

情形

自行車專用道路長度

行人徒步區長度

都市中道路具親善性人行道的百分比

★ 環境影響 交通密度

能源密集度

能源使用效率

機動車燃料平均每人消耗率

每人每年能源消費量

車輛空污排放密集度

運輸系統排放溫室氣體情形

(32)

表 10(續)

選取 指標群 可蒐尋到數據的指標 蒐尋不到數據的指標

困擾於交通噪音之情形

運輸系統影響環境敏感地區之情形

都會區 CO2 排放量佔全國 CO2 排放量 比

使用無鉛汽油、電力或替代能源之車輛

車輛裝備觸媒轉換氣體比例

廢棄車輛之回收比例

廢棄胎回收處理之比例

貨物運輸 貨物運輸之乘載率 貨物運輸(延噸公里/GDP)

北櫃南運情形

運輸建設 不同運具之運輸建設投資額

道路公共設施之支出

運輸投資效率

運輸建設佔用之土地面積

運輸科技發展之情形

運輸教育 交通安全教育推廣情形

運輸建設對保育之影響

二、篩選調整後之評估指標

依據文獻法中初步選取可量化的評估指標後,再進行篩選將雷同性與重疊性的 指標刪除,重新調整後產生最後選取的永續指標(如表11所示)。

表11 篩選調整後之選取指標 篩選調整後之選取指標

指標群 可查到資料的指標 再篩選調整後選取之指標

人口 人口 人口數

都市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

土地 土地使用 土地面積

每人土地使用範圍內的面積 平均每人享有道路面積 交通機動工 大眾運輸系統使用之情形 公共運輸使用率

具使用情形 非機動運具使用情形 非機動運具使用率

汽車擁有率 (自用)汽車擁有率

都會機車持有率 機車擁有率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肇事率 萬輛機動車肇事數

肇事受傷率 道路交通車故死傷人數(A1+A2)

肇事死亡率

交通道路 道路交通容積 每千平方公尺道路面積擁有汽車數

(33)

表 11(續)

指標群 可查到資料的指標 再篩選調整後選取之指標

道路面積佔國土面積之情形 道路里程密度 / 道路路面面積 / 道路 里程長度

環境影響 交通密度 汽車密度 / 機車密度

「A1類道路交通事故」係指造成人員當場或24小時內死亡之交通事故、「A2類道路交 通事故」係指造成人員受傷或超過24小時死亡之交通事故。

三、最終選取之評估指標內容說明與評估標準

(一)最後選取之評估指標

在此步驟中,以篩選調整後選取之指標,再透過腦力激盪法加入有評估資料且 對各都市交通秩序具有影響的指標,共計有18項,並註明計算方式、數據來源、指標 來源(如表12所示)。

(34)

表12 由交通運輸觀點看台灣都市永續治理之指標 由交通運輸觀點看台灣都市永續治理之指標

編號 指標名稱 計算方式 數據來源 指標來源

1 人口數 各縣市人口數量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指 1、指 4

2 土地面積 各縣市土地面積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指 4

3 都市人口密度 現住全市的總人口數/全市土地的總面積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指 2、指 3、指 4、

指 7 4 公共運輸使用率 (捷運+市區公車+公路客運+計程車+台鐵+高鐵+渡

輪+交通車+免費接駁公車+國道客運) 使用率

交通部統計處 指 8

5 非機動運具使用率 (步行+腳踏車) 使用率 交通部統計處 指 8

6 私人機動運具使用率 (機車+自用小客車+其他私人機動運具) 使用率 交通部統計處 腦力激盪法

7 道路里程長度 全市道路里程長度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指 8

8 道路里程密度 道路里程長度/全市土地的總面積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指 8

9 道路路面面積 全市道路路面面積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指 8

10 平均每汽車享有道路 面積

全市道路面積/全市汽車登記數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指 2

11 每萬輛機動車肇事數 公路系統之車輛道路行駛之肇事次數 (以年為統計單位)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指 6、指 8 12 每百萬車 公里之 公路交

通事故肇事死傷人數

針對公路系統之車輛,其道路行駛每百萬車公里之肇事死 傷人數(以年為統計單位)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指 8

13 自用汽車擁有率 汽車登記數(自用)/年底人口數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指 4、指 6、指 8

14 機車擁有率 機車登記數/年底人口數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指 7

15 汽車密度 汽車登記數/土地面積 (向監理機關領有統一牌照之汽車 數量)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指 2 16 機車密度 機車登記數/土地面積 (向監理機關領有統一牌照之機車

數量)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指 2

(35)

表 12(續)

編號 指標名稱 計算方式 數據來源 指標來源

17 每千平方公尺道路面 積擁有汽車數

汽車登記數/全市道路路面面積 (向監理機關領有統一牌 照之汽車數量)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指 2 18 每萬輛小型車擁有路

外及路邊停車位數

[(小型汽車路外停車位+小型汽車路邊停車位)÷(小客車 登記數+小貨車登記數)]*10,000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腦力激盪法 指 1、1993 年永續西雅圖永續社區之發展指標/指 2、1994 年 OECD 環境指標系統/指 3、聯合國永續發展委員會(UNCSD)/指 4、UNCHS 都市環境指標/指 5、TERM 歐盟運輸與環境發展計畫/指 6、臺北市永續發展指標/指 7、臺灣永續的評量系統(海島台灣指標&都市台 灣指標)/指 8、行政院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36)

(二)指標內容說明

本研究將依最後選取的 18 項指標,分別加以說明介紹。

1. 人口數:各縣市人口數量,包含在一段時間內每一千個居民遷入遷出人數的淨額 變動狀況,加以控制人口數是不能解決人口所產生的問題,因為人口數與環境干 擾程度是成正比,須再加強教育、改善衛生等,才能在人口成長與自然資源消耗 之間取得平衡,達到正向永續發展。

2. 土地面積:各縣市土地面積,以平方公里為其計算單位。

3. 都市人口密度:在一定的時期裡一定單位面積的土地上,平均人口數目的多寡數 量,計算方式為「現在居住的全市總人口數/全市土地的總面積」,單位是每平方 公里人數所居住的人口數。

4. 公共運輸使用率:公共運輸海陸交通工具包含捷運、市區公車、公路客運、計程 車、台鐵、高鐵、渡輪、交通車、免費接駁公車、國道客運等,探討其使用的頻 率。

5. 非機動運具使用率:包含步行與腳踏車的使用頻率。

6. 私人機動運具使用率:指機車、自用小客車、其他私人機動運具的使用頻率。

7. 道路里程長度:指全市道路里程的總長度,單位以公里為單位。

8. 道路里程密度:將各縣市道路里程總長度/全市土地的總面積,計算交通疏密的狀 況與壅塞的程度,單位為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含有多少的道路公里里程數。

9. 道路路面面積:指全市道路路面的面積,計算出交通建設的發達程度,與城市開 發的狀況,單位以千平方公尺計算。

10. 平均每汽車享有道路面積:最主要是計算各縣市中道路擁擠的程度與交通建設的 狀況,以瞭解人口密度的分佈與交通工具使用習慣等相關性,以各縣市的道路面 積總和/全市汽車登記數來計算,單位為每輛汽車擁有多少平方公尺道路。

11. 每萬輛機動車肇事數:警察單位以年為統計單位,於一定期間內分別計算出各肇 事路段位址的歷史事故次數,作為該路段易肇事的衡量指標,單位以每萬輛發生 肇事事故件數。

12. 每百萬車公里之公路交通事故肇事死傷人數:警察單位以年為統計單位,針對公 路系統之車輛,統計其道路行駛每百萬車公里之肇事死傷人數,因為公路的設計 與交通肇事具密切的關聯性,計算單位為人。

(37)

13. 自用汽車擁有率:汽車數量的多寡反映出經濟成長的狀況,汽車數量過多會衍生 出噪音、空氣污染、塞車、停車位難求等等問題,也會直接影響大眾運輸工具的 使用率,對於都市的永續發展與生活品質有負面的影響。

14. 機車擁有率:統計各縣市在一定期間於監理單位機車的登記數除以年底的人口 數,機車為人包鐵的交通工具,於肇事的事故中死傷的機率非常的大,機動車輛 中機車為主要的移動污染源,故其機車的成長狀況對於永續環境影響甚巨,計算 單位為每人擁有多少輛。

15. 汽車密度:統計各縣市在一定期間於監理單位汽車的登記數除以全市土地面積的 值,密度越高表示汽車數量越多,也表示城市的繁榮與現代化的程度,計算單位 為每平方公里含有汽車輛數。

16. 機車密度:統計各縣市在一定期間於監理單位機車的登記數除以全市土地面積的 值,密度越高表示機車數量越多,因其為主要的移動污染源,也表示城市的空氣 品質程度,密度越高表示其永續程度越低,計算單位為每平方公里含有機車輛數。

17. 每千平方公尺道路面積擁有汽車數:統計全市道路路面面積擁有的登記汽車數 量,其最主是要瞭解每汽車享有的道路面積狀況,計算單位為每千平方公尺含有 汽車輛數。

18. 每萬輛小型車擁有路外及路邊停車位數:「路邊停車位」是指各縣市內之道路於 路面劃設供的公眾停放車輛之停車位;「路外停車位」是指提供公眾停放小型車的 車位場所,以上停車位數的多寡代表其公共設施與交通建設的狀況。

(三)評估標準

第一步觀察各縣市歷年 94 年至 99 年合併改制前後六年間永續指標數變化的狀 況,計算出各縣市自我永續指標增減差異數。

第二步再依據「94 年 5 月交通部運輸研究所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合作辦理的永 續運輸綜合評估指標系統之研究(第一年期)」中的永續運輸綜合評估指標系統總表分 析其永續發展方向(如表 13 所示)。

(38)

表13 永續運輸綜和評估指標系統總表 永續運輸綜和評估指標系統總表

編號 構面 指標 永續方向

01 能源使用 化石能源使用情形 愈小愈永續

02 經濟效率 道路面積佔國土面積之情形 愈小愈永續

03 經濟效率 運輸科技發展情形 愈大愈永續

04 經濟效率 交通安全教育推廣情形 愈大愈永續

05 經濟效率 大眾運輸系統使用情形 愈大愈永續

06 經濟效率 北櫃南運(南櫃北運)情形 愈小愈永續

07 經濟效率 非機動運具使用情形 愈大愈永續

08 環境衝擊 運輸系統排放溫室氣體情形 愈小愈永續 09 環境衝擊 運輸系統之空氣污染物排放情形 愈小愈永續 10 環境衝擊 海域內發生意外事故之油輪溢油情形 愈小愈永續

11 環境衝擊 困擾於交通噪音之情形 愈小愈永續

12 環境衝擊 運輸系統影響環境敏感地區之情形 愈小愈永續

13 環境衝擊 肇事率 愈小愈永續

14 環境衝擊 肇事死亡率 愈小愈永續

15 環境衝擊 肇事受傷率 愈小愈永續

16 環境衝擊 車輛空污排放密集度 愈小愈永續

17 經濟效率 車輛能源密集度 愈小愈永續

18 經濟效率 運輸投資效率 愈大愈永續

19 經濟效率 旅客運輸乘載率 愈大愈永續

20 經濟效率 貨物運輸乘載率 愈大愈永續

21 社會公平 身心障礙者使用運輸建設情形 愈大愈永續

22 社會公平 偏遠地區運輸建設情形 愈大愈永續

23 社會公平 偏遠地區客運服務補貼情形 愈大愈永續 24 減量 使用通訊系統替代不必要運輸活動之情形 愈大愈永續 25 減量 使用再生能源或替代能源之情形 愈大愈永續

26 減量 廢棄車輛之回收情形 愈大愈永續

27 減量 廢棄輪胎之回收情形 愈大愈永續

資料來源:「永續運輸綜合評估指標系統之研究(第一年期)」,蕭再安、林文雅、黃 敏維、徐孟寧、盧彥榮、康弼皓等,2005,交通部運輸研究所,1,頁 2-6。

(39)

第四章 都市交通發展與改制前後指標影響分析

第一節 台北市交通建設與永續指標影響分析

一、背景資料

台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也具有首都地位。其位在臺灣本島北部的臺北盆 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為臺灣政治、文化、商業、娛樂、傳播等領域的中心,臺 北市位於臺北盆地底部中心區域,市區北邊與台北縣接壤,大屯山是臺北市境內最大 的山系,向市區南邊延伸並趨緩,直抵圓山、大直與內湖等地,最高的七星山為 1,120 公尺,次高為大屯山 1,092 公尺,市區東邊的內湖、南港與南邊的木柵大部份是丘陵 地形,臺北市為台灣最大的城市,因此市區內的交通流量十分龐大。每逢假日與尖峰 時間有大量人潮、車潮於市區內或台北縣市之間流動,經常導致交通嚴重阻塞,「市 區鐵路地下化、快速道路、捷運系統、公車專用道」等交通建設於 1990 年代之後陸 續的完成,紓解了交通上的壓力,臺北市是臺灣的重要樞紐,在臺灣經濟的體系中扮 演著「金融、媒體、電信營運中心」等多重與關鍵性的角色,也是對世界的經貿窗口。

第三級產業(服務業)佔臺北市整體產業有九成的比重,因為服務業的盛行,讓臺北市 成為生活方便性功能很強的城市。臺北市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之一,人均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簡稱 GDP)僅次於日本東京,為全亞洲第二高的城市,也 是台灣大眾運輸最發達的都市,整個大台北地區營運中的公車有 8 成以上的中短程路 線加入了聯營公車系統。台北捷運營運路線總長度為 100.8 公里,每日運量平均為 157 萬人次。台北車站是全市首要的交通樞紐,有多條通往全國各地的高速公路、省道、

臺灣鐵路縱貫線、臺灣高速鐵路等。空運與海運的主要據點有「桃園國際機場、松山 機場、基隆港、台北港」等。

1945 年臺灣為中華民國接收後,設臺北市成為省轄市,1967 年 7 月 1 日升格為 直轄市,成為中華民國在臺灣的第一個直轄市。1990 年臺北市重劃行政區域,目前 有「中正區、萬華區、大同區、中山區、松山區、大安區、信義區、內湖區、南港區、

士林區、北投區、文山區」12 個區域(如圖 2 所示)。

(40)

圖 2 台北市行政區域圖

資料來源:「台北市行政區域圖」,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檢索日期 2011 年 6 月 28 日,

取 自 http://edb.epa.gov.tw/localenvdb/TaipeiCity/first.asp?admip=TaipeiCity&item=

location&theme=blue。

二、市府組織

台北市府組織中的一級機關有30個,為民政局、財政局、教育局、產業發展局、

工務局、交通局、社會局、勞工局、警察局、衛生局、環境保護局、都市發展局、文 化局、消防局、捷運工程局、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觀光傳播局、地政處、兵役處、

主計處、人事處、政風處、公務人員訓練處、資訊處、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訴願審 議委員會、法規委員會、都市計畫委員會、原住民事務委員會、客家事務委員會。

三、交通建設

臺北市政府交通局99年度與100年度施政計畫重點:

1. 自行車道路網與河濱自行車道系統的銜接及擴建接駁型公共自行車的租賃系統。

2. 持續國小學童路程安全的改善作業、捷運車站及主要幹道地區的沿線行人空間整 頓作業。

3. 人本運輸關懷服務計畫(低底盤公車、復康巴士、社區市民小巴、敬老愛心車隊)、

提昇資訊查詢的準確性(公車動態、大眾運轉乘)。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Lemma 3.4.. Expected maximal increments. The idea is to make use of the stationarity of Lamperti processes and decompositions of self-similar processes. As far as exponentials

By integrating data from a variety of government and commercial sources, we discovered 19,397 potential new commercial properties to inspect, based on the property usage types that

Utilização de tecnologia informática, por ramo de actividade e escalões de pessoal ao serviço Usa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y number of persons engaged and industry..

[r]

2019 年 2 月 2 日瀏覽。馬德偉(Marcus Bingenheimer):“Some Remarks on the Usage of Renjian Fojiao 人間佛教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Venerable Yin Shun to Chinese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Although there was not muc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in relation to their durations of computer usage per day in the secondary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 NTNU Tsung-Min Hwang November 30, 2003...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 NTNU Tsung-Min Hwang Novem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