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Cretaceous-Tertiary Mass Extinction Event)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Cretaceous-Tertiary Mass Extinction Event)"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Cretaceous-Tertiary Mass Extinction

Event)

6,550 萬年前,大約是在「白堊紀」(Cretaceous、K)末期,與「第三紀」

(Tertiary、T)初期之間,「地球」上許多生物群種被消滅。滅絕所持續的時間 多久不知,但遭滅絕的生物幾乎占「地球」上所有生物的 50%,其中最常被提 及的就是「恐龍」(Dinosaurs)的滅絕。

此著名的事件稱為「白堊紀-第三紀大滅絕事件」(Cretaceous-Tertiary Mass Extinction Event),簡稱「K-T 事件」(K-T Event)或「KT 事件」。

「白堊紀-第三紀大滅絕事件」發生的原因有許多解釋被提出來,如「隕石 撞擊」、「火山活動」、「造山運動」、「氣候變動」、「海洋潮退」、「溫血動物」、「自 相殘殺」、「老化」……等,但目前最被為廣泛接受的是由外太空來的物體撞擊「地 球」所造成的。

(2)

由「岩層」資料顯示,「恐龍」滅絕時的「白堊紀」與「第三紀」交界處有 一層黑色薄層,稱為「K-T 邊界」(K-T Boundary),其中含有異常多的「銥」

(Iridium、Ir)元素,大約可達 300ppb。

「銥」在「地球」上為稀有元素,含量並不多,但在「小行星」中含量卻很 多。「K-T邊界」在全球都有發現,但愈靠近猶加敦半島的「奇休魯布隕石坑」,

此「K-T邊界」層愈厚,並在周邊的岩石土壤中,找到高溫「石英」,這種礦物 只有在撞擊力道非常強、溫度非常高的環境中才會產生。

因此,大部分的科學家相信,「隕石」撞擊「地球」應是「恐龍」或其他類 似滅絕事件的主因。

《小行星撞地球:恐龍滅絕》

6,500 萬年前,一顆直徑約 10~15 公里的「小行星」或「彗星」墜入「地球」,

(3)

撞擊點是現今位於中南美洲的墨西哥,猶加敦半島(Yucatan Peninsula)的波多 奇休魯布(Puerto Chicxulub)村附近。

撞擊點位於海陸交界處,巨大的撞擊力引起「大海嘯」、「大地震」與「大風 暴」,撞擊時產生的高熱引發「大火」。

(4)

撞擊後所激起的巨量「塵埃」與大火「灰燼」,則被拋入大氣層中,隨著大 氣的流動遍佈全球,因而遮蔽陽光達數年之久。

「地球」的氣候因而隨之丕變,如長期「黑暗」、「低溫」與「酸雨」……等,

類似於「核子冬天」(Nuclear Winter)。造成「地球」環境嚴重變遷,使得綠色 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植物無法生長,食物鏈被破壞,動物也隨之死亡,進而 導致「恐龍」的滅絕。

迪士尼動畫電影《恐龍》(Dinosaur,2000)即講述 6,500 萬年前的恐龍時代,一 顆巨大的「隕石」墜入「地球」,巨大的衝擊力引起「海嘯」(Tsunami),燃燒的

「隕石」碎片從天而降,造成毀滅性的生物浩劫。在狐猴島長大的「禽龍」

(Iguanodon)艾力達,為了生存與恐龍群進行一場大規模的遷徙。

(5)

《奇休魯布隕石坑》(Chicxulub Crater)

1990 年,美國.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的研究生希德布蘭(Alan

(6)

K. Hildebrand)在海地(Haiti)的一個山地小村落Beloc,調查發現其「K-T邊界」

(K-T Boundary)層積較厚,同時混雜層積著粗的岩石碎片,像似由數公里高的

「海嘯」(Tsunami)所沖刷過來,最有可能是由「地球」的撞擊所產生。許多地 區有著類似的層積結構,但都集中在「加勒比海盆地」(Caribbean Basin)。

科學家認為這個撞擊位置,最有可能是在 1978 年,由地球物理學家班菲爾 得(Glen Penfield),於墨西哥‧猶加敦半島(Yucatan Peninsula)北方所發現的

「隕石坑」。

當年,班菲爾得任職於石油公司時,因石油探測發現在猶加敦半島地下 1 公里處有一個巨大的「弧形結構」(Arc)地形,此「隕石坑」才被發現。因圓弧 的中心位於波多奇休魯布(Puerto Chicxulub)村附近,所以稱為「奇休魯布隕石 坑」(Chicxulub Crater)。

(7)

「奇休魯布隕石坑」(Chicxulub Crater)直徑約 322 公里,有兩個同心圓環,

一半在陸地,一半在海裏,造成這樣「隕石坑」的「小行星」估計其直徑約 10 公里。

電腦模擬撞擊顯示,這顆「小行星」以時速 10 萬公里的高速撞擊「地球」,

撞擊能量為 4.3×1023焦耳(Joules),約為 1 億 9,179 個「百萬噸」(Megatons)的

「黃色炸藥」(TNT),相當於 100 億顆廣島「原子彈」(2 萬噸TNT)的威力,

撞擊機率約為每 1 億~1 億 3,000 萬年發生一次,

《小行星撞地球:通古斯卡大爆炸》 (Tunguska)

1908 年 6 月 30 日上午 7 時,一顆「彗星」或易碎的「小行星」,以時速十 萬公里在西伯利亞的通古斯卡(Tunguska)上方約 6 公里處爆炸。

(8)

強烈的爆炸使得半徑 40 公里之內森林全毀,所產生的震動遠至 4,000 公里 以外皆可感受,根據爆炸中心 60 公里外的目擊者描述「天空都被火所掩蓋」。爆 炸威力相當於投在日本廣島「原子彈」的 700 倍。

由於爆炸的地點是人煙罕至的西伯利亞森林,所以當時並沒有引起關注,直 到 1927 年,才有第一批探險隊深入通古斯卡地區探訪研究。

(9)

科學家估算,如果此一「小行星」若晚 3 小時進入「地球」大氣層,則西歐 比利時的所有人口將會被滅絕殆盡。

《小行星撞地球的機率》

科學家估計,「地球」若受到直徑 1 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全世界人口的 1/4 會死亡。直徑 2 公里以上的「小行星」撞擊,人類就可能會遭到毀滅。

直 徑 能 量

(百萬噸 TNT)

機 率

(年 / 次) 結 果

(10)

原子彈 0.02 2 次 3.5~7.1 萬人死亡

<50 公尺 <10 <1 「隕石」於「上大氣層」即焚燬,

大部份均無法抵達地面。

75 公尺 10~100 1,000

「鐵質隕石」會造成「隕石坑」,

「石質隕石」引起空中爆炸,如通古斯卡,

撞擊地面所摧毀的範圍約為一個「城市」大小。

160 公尺 100~1,000 5,000

「鐵質隕石」與「石質隕石」均會撞擊地面,

「彗星」則在空中爆炸,撞擊地面所摧毀的範圍約 為大型都會區,如紐約、東京。

350 公尺 1,000~10,000 15,000

撞擊地面所摧毀的範圍約為一個「小型州」,

撞擊海洋則引起中型「海嘯」。

700 公尺 10,000~100,000 63,000

撞擊地面所摧毀的範圍約為一個「中型州」,

撞擊海洋則引起大型「海嘯」。

1.7 公里 100,000~

1,000,000 250,000

撞擊地面所摧毀的範圍約為一個「大型州」,

或一個「中型國家」,如加州、法國,

所揚起的灰塵會牽連全世界。

10 公里 200,000,000 100,000,000 幾乎全世界所有的生物均滅絕。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有毒動植物中毒事件在溫帶地區及高度都市化區域較為少見,在許多以農業為主要產業的

藉由觀察、飼養紀錄和蒐集資料等方式,了解昆蟲的身體構造、運動方式與生長變化,以 歸納出昆蟲的特徵,並了解昆蟲保育的重要性。並且以資訊素養課程中熟練「Big6

如發現資格不符或證件有偽造、變造情事,ㄧ律取消錄取資 格;如報到後發現者,應無條件自到職日起自動解職,不得

項目 異常結果 異常結果的可能原因 建議事項 尿蛋白 陽性.

讓學生動腦想想一半大的圖形像什麼?可否 創造出更多拼貼變化?. 【活動八

企業物流 (Business Logistics) 軍事物流 (Military Logistics) 事件物流 (Event Logistics) 服務物流 (Service Logistics)...

敬請稍候。嗣後如您有辦理休、退學或其他個人資料異動情形,煩請主動於異動事

(William Bottke)與數位捷克籍的科學家,利用電腦計算出希克蘇魯伯撞擊事 件的可能肇事者。根據他們的模擬計算結果,該隕石坑有 90%的可能性是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