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ll text

(1)

• 工作規畫分配

• 腳本創作

• 器材準備

• 概念插播:視訊規格

• 拍攝素材

啟動影音專題

3-1

(2)

任務說明

再過半年,大家就要從國中畢業了。

讓我們以「畢經之路」為主題,共同製作影音專題,

記錄國中生活的美好回憶。

2

   範例影片

資料夾:第 3 章練習素使用素材

(3)

合作問題解決

3

請依教師指定的方式分組,共同思考並討論以下問題:

1. 製作影音專題時,有哪些事前準備工作?

成員該怎麼分配工作呢?

2. 拍攝影片時,有什麼方法能讓拍攝的內容與事先構想的一 致?

3. 拍攝影片時,可以利用哪些技巧,拍攝出符合需求的畫面 呢?

(4)

影音專題製作流程

4

● 腳本創作

討論專題的方向,並構思影片大綱等,

將討論結果以腳本的方式呈現。

啟動影音專題

● 工作規畫分配

討論工作分配,並規畫每項工作的檢查時間

(腳本撰寫、拍攝、剪輯等)。

啟動影音專題

3-1

(5)

影音專題製作流程

5

● 器材準備

確認所需器材已備齊,且都能正常使用,

如:相機、腳架、麥克風等。

啟動影音專題

3-1

● 拍攝素材

按照腳本的規畫進行畫面的拍攝。 啟動影音專題

3-1

(6)

影音專題製作流程

6

● 影片剪輯

整理影片素材,依照腳本進行影片剪輯。 影片基礎剪輯

3-2

● 影片後製

為影片配音、配樂與上字幕等後製工作,並 輸出適當的影片格式。

影片進階後製

3-3

(7)

工作規畫分配

7

(8)

工作規畫分配

分配各項工作:(選擇一項為主要工作、一項為次要工作)

8

導演

掌握工作進度 安排時程

編劇

腳本創作 劇情發想

攝影師

畫面拍攝

場務

準備現場所需 道具、設備

剪輯師

影片剪輯 影片後製

(9)

工作規畫分配

▪ 製作前期:

1. 討論拍攝大綱及安排工作進度。

2. 依規畫展開專題工作。

9

(10)

手腦並用

▪ 請分組討論工作分配與拍攝大綱,討論時可利用線上 工具協同合作(例如以「 Coggle 」繪製心智圖、「 Go ogle 文書」記錄討論內容),並完成習作 P.16 ∼ 17 的「影音專題規畫表」。

1 0

(11)

腳本創作

1 1

(12)

腳本創作

▪ 利用分鏡腳本( storyboard )規畫每幕資訊,

作為拍攝剪輯時的方向。

1 2

(13)

腳本創作

▪ 分鏡腳本:

1. 類似漫畫,將故事拆成場景

,以圖像,搭配簡要文字呈 現,形成每幕的「分鏡」。

2. 通常包含畫面、對話或旁白

、影片長度等資訊,以呈現 構想內容。

1 3

(14)

撰寫腳本注意事項

1 4

▪ 主題明確:

每一幕的分鏡都應該表現出其主軸,扣合全片的主題

我會懷念一起奮鬥的圖書館 那此起彼落的翻書聲

每翻一頁

未來 就更近了一點 離這裡 卻也遠了一些

(15)

撰寫腳本注意事項

1 5

▪ 簡單清楚:腳本是拍攝畫面的依據,但並不是完成品

,應力求清晰扼要,避免過於複雜。

不管晴天還是雨天

你總是陪著我聊天打鬧 很開心在這段日子裡 都有你的身影相伴

(16)

撰寫腳本注意事項

1 6

▪ 善用括號:腳本中的文字通常是臺詞或旁白,若有無 法單憑文字表達的內容,可以在文字加上括號,進行 畫面的補充敘述。

還有還有 那充滿汗水和笑聲的球場 曾經那麼在乎計分板上的數字

然而現在 輸和贏早就已經記不清了 只是我們的身影

卻依然那麼地清晰

(以子母畫面呈現投球畫面)

(17)

手腦並用

▪ 請以小組為單位,以「畢經之路」為主題,創作 1 到 2 分鐘的影片分鏡腳本。

▪ 腳本可直接撰寫於習作 P.18 19∼ ,或使用「 Google 文書」共同編輯創作,再印製浮貼於習作上。

1 7

(18)

器材準備

1 8

(19)

器材準備

▪ 拍攝器材:攝影、穩定、收音、補光等設備

▪ 拍攝之前:注意器材是否齊全、檢查各項器材功能 是否正常,確保能正確操作使用。

1 9

(20)

器材介紹

2 0

穩定

如腳架、穩定器等,避免攝影 設備晃動。

手持攝影設備容易造成畫 面晃動,使用穩定器材能 避免此情形。

腳架

(21)

器材介紹

2 1

攝影

如手機、相機等,用於錄製影 片。

一般攝影設備都需要搭配 記憶卡使用,拍攝前務必 檢查是否有足夠的儲存空

間。 手機

相機

(22)

器材介紹

2 2

收音

如各類型的麥克風,可取得清 楚的聲音。

環境吵雜時,可使用麥克 風加強收音。

也可採用事後配音的方式

,解決收音困難的問題。

麥克風

指向性 麥克風

(23)

器材介紹

2 3

補光

如補光燈,用於畫面太暗時補 強亮度。

在陰天、室內等環境,補 光設備可以增加亮度,提 升畫面清晰度。

環形 補光燈

(24)

概念插播

視訊規格

2 4

(25)

概念插播:

視訊畫質常以「解析度、每秒影格數、掃描方式」表示 例如:

2 5

視訊規格

  拍攝影片前,應先確認成品所需的規格,在攝影設備上、後續剪輯

、匯出的過程中,這些設定都應保持一致,才能確保影片成品的品質符 合需求喔!

SD 480 p 30fps

解析度 每秒影格數

掃描方式

HD 1080 i 60fps

解析度 每秒影格數

掃描方式

(26)

概念插播:

▪ 解析度

▪ 單位是像素,以「水平 × 垂直」表示,常以垂直解析度簡稱

2 6

視訊規格

解析度規格 說明

標準解析度( SD )

Standard Definition 解析度達 480p ( 720×480 )以上、但未達 HD 。 高解析度( HD )

High Definition

解析度達 720p ( 1080×720 )以上。

超高解析度( UHD ) Ultra High

Definition

水平解析度接近 4000 或以上的系統。

例如: 4KUHD ( 3840×2160 )。

Full HD ( FHD )專指規格為 1080p ( 1920×1080 )。

(27)

概念插播:

2 7

視訊規格

解析度

SD 720x480 HD

1080x720 FULL HD 1920x108

0

4K UHD 3840x216

0

8K UHD 7680x432

0

(28)

概念插播:

▪ 每秒影格數( Frame Per Seconds , FPS )

▪ 也稱為影格率。

▪ 將 1 秒鐘的影片分為幾個影格(畫面)。

▪ 一般多落在 24fps 至 60fps 之間。

▪ fps 越高,畫面越流暢。

▪ 相同解析度下,輸出的檔案也越大。

2 8

視訊規格

(29)

概念插播:

逐行掃描( p ) pogressive scan

● 每一個畫面都顯示完整的內容,例如 1920×1080p ,代表每一個畫面都是 由 1920×1080 個像素構成。

● 畫面較清晰,但傳輸所需的頻寬較大。

2 9

視訊規格

掃描方式

(30)

概念插播:

隔行掃描( i ) interlaced scan

● 在相鄰的兩個畫面中,前面的畫面只 顯示奇數行的內容、後面的畫面則顯 示偶數行內容,利用視覺暫留來表現完 整的畫面,但解析度實際上只有一半。

3 0

視訊規格

掃描方式

(31)

概念插播:

隔行掃描( i ) interlaced scan

● 隔行掃描在傳輸時所需的頻寬較小,但 畫面變動較快時,影像邊緣易出現梳狀 交錯。

3 1

視訊規格

掃描方式

(32)

概念插播:

1. MPEG :(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動態影像專家群)

一種視訊、聲音編碼壓縮技術,常見副檔名有「 .mpg 」、「 .mpe g 」。

2. MP4 :

MPEG 中的一類,具有版權保護功能。

是主流的音訊、視訊格式,副檔名為「 .mp4 」。

3. WMV :

Windows Media Video 的縮寫,有較好的壓縮能力,是常見的網路影

音格式,副檔名為「 .wmv 」。 32

視訊規格

常見的視訊格式

(33)

拍攝素材

3 3

(34)

拍攝期—拍攝素材

▪ 拍攝階段:

拍攝技巧與鏡位應用可精準的將素材錄製下來。

▪ 拍攝完畢:

務必確認拍攝結果,避免剪輯時發現素材不符合需求

3 4

(35)

A 基礎拍攝技巧

① 井字構圖原則

將畫面以「井」字均分為 9 等分,把主角放在井字 的交界處,並避開多餘的 雜物,可以使畫面更具主 題性及和諧感。

3 5

多數數位攝影設備可顯示輔助格線,

協助構圖。

(36)

A 基礎拍攝技巧

② 保持畫面平衡

應避免畫面傾斜,讓地平 線保持水平,維持畫面的 平衡感。

3 6

若為定點拍攝,可利用腳架來保持畫 面穩定。

(37)

A 基礎拍攝技巧

③ 保持畫面明亮

除非特殊畫面需求(例如 拍攝剪影),否則應保持 被攝者(物)光源充足,

避免因逆光影響畫面呈現

3 7

逆光也稱為背光,指的是光源(如太陽、檯燈 等)從被攝者後方往攝影機方向照射,被攝者 會呈現背面亮、正面暗的狀況。

(38)

B 常見鏡位應用

① 遠景

取景大小為整個拍攝對象 及周邊環境,能讓觀眾認 識影片的場景,表現出環 境中物體的距離關係。

3 8

(39)

B 常見鏡位應用

② 中景

取景大小約為半個人身,

能同時呈現人物的肢體與 表情,以及部分環境。

在拍攝採訪或對話場景時

,經常用到中景鏡頭。

3 9

(40)

B 常見鏡位應用

③ 近景

取景大小約為肩膀到頭頂

,能表現出人物表情或特 色,減少其他細節,讓觀 眾能專注於主體。

4 0

(41)

B 常見鏡位應用

④ 特寫

特寫鏡頭會把局部範圍放 大,更強烈呈現所要表達 的主體。

通常用於強調特徵或表達 人物情緒時使用。

4 1

(42)

手腦並用

▪ 請根據腳本的規畫,實際進行影片素材的拍攝,並上 傳 Google 雲端硬碟,以利後續彙整與剪輯使用。

4 2

1. 拍攝時,務必留意週遭環境與自身安全,不可攀爬高處或作出危險 舉動。

2. 若要進入商店、餐廳、圖書館等場所拍攝,應事先取得同意。

3. 應尊重入鏡者的肖像權。

(43)

3 . 1 啟動影音專題 結束

4 3

Figure

Updating...

References

Related subjec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