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學術出版的變遷探討學者、出版者與圖書館的角色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從學術出版的變遷探討學者、出版者與圖書館的角色"

Copied!
2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關鍵詞(Keywords):學術傳播;學術出版;電子出版;電子書;電子期刊;圖書館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 Scholarly Publishing ; E l e c t r o n i c Publishing ; E-Book ; Electronic Journal ; Library

王梅玲:政治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副教授;E-mail: meilingw@nccu.edu.tw

摘 要

本文旨在探討數位時代學術出版品變遷帶來的影響,主要探討有三個問題,

其一是學術傳播與學術出版的本質為何?其二是網路與數位科技為學術出版帶來 什麼變革?其三是學者、出版者、與圖書館在電子學術出版系統的角色?本文以 學術傳播、資訊轉換功能、與學術出版系統為主軸,分別探研學者、出版者、與 圖書館的新角色。首先探討學術傳播的意涵與特質以及其與學術出版的關聯,其 次說明由於網際網路與數位科技的發展而形成印刷出版與電子出版二種典範,最 後析論學者、出版者、圖書館角色的改變,以及圖書館面臨電子出版變局的因應 策略。

一、 前 言

人類從原始社會進入文明紀元,最近百年進展尤其神速,其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是人類知曉利用符號與文字記錄過去發生的事情,第二是溝通傳播已有的知 識與經驗,第三是懂得運用前人的成就與經驗創造新知識與新制度。中古世紀大

從學術出版的變遷探討學者、

出版者與圖書館的角色

王 梅 玲

(2)

學的出現促成學術進步,藉由不斷地創造新知識、新理論、與新概念,人類文明 得以精進。學術傳播是社會進步的推手,嚴謹而精細,尤以大學為知識創造與傳 播重鎮。中古時代的大學僅是貴族的專利品,及至近代高等教育普及之後,大學 有了全新的面貌,以教學、研究、推廣與服務為首要使命。

美國史丹福大學前任校長 Donald Kennedy 曾說:「大學對社會負有學術責 任,其核心就是建構於學校全體教師的學術活動,包括:大學部學生的教導、訓 練研究生進入專業領域、從事研究並發表成果及回饋社會」。[ 1 ]大學環境中,教 師與學者的學術成果(Academic Rewards)特別受到重視,一般從其教學、研 究、活動參與、以及專業與社區服務來評量其學術研究的貢獻性。

學術研究是大學傳授知識與培養社會菁英以外的另一要務,其首重評核,經 過嚴謹的評鑑與審核制度以肯定學者作品的學術價值。學術傳播是各學門專家藉 由傳播管道公告與傳送其創造的新知與觀念的過程。經正式出版成為學術出版 品,傳統是以圖書、期刊、會議論文集、研究報告與博碩士論文為主。各學門領 域的學術成果發表方式不同,學術出版品的形式自然不同,如自然科學家重視期 刊論文的發表,而人文學領域學者喜愛撰寫專書。

2 0 世紀末葉,網際網路與數位科技出現,為人類社會帶來重大變革。數位 資源大量出現,如電子書、電子期刊、電子資料庫、學者個人網站、出版者網 站、跨學門電子文件典藏中心等。學者大量使用線上資料與電子出版品,電子出 版是否可以取代印刷出版已成爭議性話題。圖書館向來是學術出版品的匯集中 心,如今也開始建立網站提供電子出版品取用服務。過去圖書館在學術傳播中扮 演著圖書資訊的徵集、組織、傳播與服務的角色,而今面對電子出版的出現,其 角色與功能是否受到影響?未來的發展為何?

本文旨在探討數位時代學術出版品變遷帶來的影響,主要探討有三個問題,

其一是學術傳播與學術出版的本質為何?其二是網路與數位科技為學術出版帶來 什麼變革?其三是學者、出版者、與圖書館在電子學術出版系統的角色?本文以 學術傳播、資訊轉換功能、與學術出版系統為主軸,分別探研學者、出版者、與 圖書館的新角色。首先探討學術傳播的意涵與特質以及其與學術出版的關聯,其 次說明由於網際網路與數位科技的發展而形成印刷出版與電子出版二種典範,最

[1] Donald Kennedy ,楊表富譯,《學術這一行》(臺北:天下, 2000),頁 2 。

(3)

後析論學者、出版者、圖書館角色的改變,以及圖書館面臨電子出版變局的因應 策略。

二、 學術傳播與學術出版

(一)學術傳播

學術是學門領域的傳播成果,一般談到學術傳播首先想起最早在1 6 6 2 年,

英國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的成立,在當時是科學知識的傳播中心。 1 6 6 5 年,該學會又率先創辦第一份學術期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 o c i e t y》,開啟現代期刊出版之先河。學術傳播是各學門學者專家將學科知識與 概念傳佈出去,但人們為什麼需要傳播學術與研究呢?這是因為學術研究是探求 真理與創新知識。科學家牛頓曾經說過:「假如我曾看得更遠, 那是因為我站在 巨人的肩膀上」。所有的學術研究與出版的目的就是積累前人的基礎,才能創 新,能夠看得更遠。 Derek de Solla Price 曾說:「科學研究是歷史累積的產物,

而整個學術研究是學者,知識,學術社群,以及學術活動的傳播與累積」。[2]

Christine L. Borg m a n 對學術傳播(Scholarly Communication)界定為:

「係所有學門領域的學者透過正式與非正式管道來使用與傳播資訊的過程。」而 學術傳播有三大要件:創作者(P r o d u c e r s)、學術作品(A i r c r a f t s)、以及學術概 念(C o n c e p t s)。創作者是靈魂人物,如學者、專家、出版者、資料庫代理商、

書商。學術產品包括:圖書、期刊、研究報告、博碩士論文等。學術傳播的概念 是各學門領域的知識與理論,包含人文學、社會科學、物理學、生物學、自然科 學、醫學、以及應用科技等。[3]

學術傳播具有什麼特質?William Paisley 將科學領域的學術傳播功能分成四 類:第一個是揭示,為了學術社群的利益,發表研究的新發現;第二個是刺激,

由構想之交換激發思想;第三個是回饋,學術著作被接受或批評;第四個是酬 報,得到酬報的基本方式就是出版,出版首要的功能為得到同儕的認同以及評

[2] 蔡明月,〈學術傳播與書目計量學〉,載於:《資訊計量學與文獻特性》(臺北:華泰,

2003.1),頁 30-35 。

[3] Christine L. Borgman, "Editor's Introductio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d Bibliometrics (Newbury Park: Sage, 1990), pp.13-16.

(4)

審,其次為通知他人研究的結果。[4]

學者在創作過程中常須掌握前人研究,以創造新構想,並將研究成果發表成 為出版品,而形成學術傳播系統。以科學傳播系統為例,學者專家或研究人員經 過實驗與構想,撰寫研究報告,並在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經過會議與會者討論 與肯定,再投稿到相關專業期刊,經期刊編輯群以及同儕評審後,才正式在期刊 出版,甚至將來另外集結成圖書或會議論文集出版。藉由出版與行銷管道、或索 引與摘要服務送到個人訂戶手上或納入圖書館館藏。當另外一位學者專家有興趣 參閱這份作品,可能再創作研究而形成新學術傳播,於是科學創造源源不絕。[5]

學術傳播的管道又分正式與非正式管道,非正式傳播管道一般是指學者之間 人際溝通,如信函往返、會議交談、無形學院、學術社群交流。正式傳播管道多 指文獻傳播,有一次文獻(圖書、期刊論文、信函、研究報告)、二次文獻(索 引、摘要、百科全書、評論、年鑑、指南手冊)、三次文獻(書目的書目、指南 的指南)。另有將學術出版品區分為白色文獻、黑色文獻、灰色文獻。白色文獻 為一般正式出版,包括圖書、期刊、報紙;黑色文獻指無法取得的機密文件,如 政府文件、檔案;灰色文獻係博碩士論文、研究報告、專利、商標、會議論文 集、手稿、檔案等。在印刷時代,正式傳播是學術社群主要依賴的管道,但數位 科技與網際網路出現後生態大為轉變,非正式的傳播管道開始活躍起來。

(二)學術出版

出版是著作物經選擇、整理,藉由一定生產方式將其複製在特定載體上,並 以出版物形態向社會傳播的一系列行為。其具有精細的功能包括:企劃、編輯、

設計、美工、印製與發行。學術出版與一般出版有所不同,係基於一個由學術機 構、個人專業價值、研究動機、科學技術與資源所共同建構的複雜網路之出版 品。在出版過程中,創作的學者或專家必須接受學門領域其他同道的認同與審 核。學術出版者常為專業出版社、學會、大學出版社,其讀者以學者、研究人 員、專業人員與圖書館為大宗。

[4] Willam Paisley,"Communication in the Communication Sciences, "in.B. Dervin, and M.J. Voigt, ed. Progress in Communication Sciences, v.5, (Norwood, N.J.:Ablex, 1984), p.3.

[5] Thomas W. Shaughnessy,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 the Need for an Agenda for Action-A Symposium, "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15(May 1989), p.70.

(5)

學術出版不斷的創新是基於「資訊轉換循環」(Information Transfer Cycle)

的原理,參見圖一。[ 6 ]資訊是經過處理的資料,具有可利用、可分享、與再創造 的特質,對人類生活、工作與學術產生意義。資訊轉換是一生生不息的生命周 期,包括資訊創造、資訊組織、資訊取用、資訊綜合、資訊評鑑,與資訊利用。

資訊經使用後再形成另一個新的資訊轉換。使用者藉由資訊確認、發現、選擇、

與檢索找到需要的資訊,再經評估、判斷的資訊綜合過程,形成個人的見解而創 造學術作品是為資訊創作。學術出版品經過書評、新書廣告,以及行銷通道吸引 使用者購買。再由圖書館與資訊服務機構的編製書目、索引、摘要、目錄等資訊 組織工作,協助使用者檢索與取用圖書文獻而形成資訊轉換循環。圖書館在資訊 轉換過程中擔負起資訊徵集、資訊組織、以及資訊檢索與取用責任,所以成為學 術社群的重要成員。

圖一:資訊轉換循環圖

基於上述資訊轉換循環,學術出版逐漸形成一個由創作者、學術產品、配銷 者、傳播者、與使用者組成的資訊基礎建設,參見下表。資訊創作者是作者、研 究者、藝術家、音樂家與資料庫製作者,他們貢獻理念創作了圖書、期刊、圖 畫、光碟資料、網頁、音樂、多媒體作品、或資料庫。創作產品由配銷者,如出 版者、代理商、 I n t e r e n t 提供者,將產品分配銷售出去。資料庫一般經由資料庫 代理者,如 K n i g h t - R i d d e r 、 D i a l o g 等公司配銷出去,這種功能類似經銷商,將

[6] Ingrid Hsieh-Yee, Organizing Audiovisual and Electronic Resources for Access: A Cataloging Guide (Englewood, CO. : Libraries Unlimited, 2000), pp.1-2.

(個人見解)

資訊綜合

(評鑑,相關性等)

(書評、新書廣告)

資訊組織

(書目、索引、摘要、編目等)

資訊檢索與取用

(確認、探索、選擇取用等)

資訊創作

(6)

大量產品從配銷者與傳播者送到使用者手上。傳播者包括許多公、私立機關,如 學校、大學、政府機構、書店與圖書館。使用者是學術出版的最終目標,他們可 能是個人、學者或企業團體,在逛書店、上圖書館、從事工作、投入研究,都需 要資訊。圖書館在學術出版資訊基礎建設扮演資訊傳播的角色,向出版者、代理 商與 I n t e r n e t 提供者購買與徵集出版品建立館藏,並提供圖書館目錄與資料庫系 統傳播給使用者,供應其取用豐富的圖書文獻。[ 7 ]在學術出版資訊基礎建設,每 一位參與者都恰如其份扮演角色,促進學術傳播。

表一:學術出版資訊基礎建設表

創作者 產 品 配銷者 傳播者 使用者

作 者 圖 書 出版者 學 校 個 人

藝術家/音樂家 期 刊 代理商 圖書館 研究者

資料庫製作者 C D - R O M I n t e r n e t 提供者 大 學 學 生

資料庫 博物館 員 工

網 頁 企 業 老 闆

政府機構

在學術與專業領域中,知識是所有勞力、金錢、資源投資的主要目標,因此 新知識的出版與評論受到重視。這些是研究與智識分析的產品,也是未來研究與 最新實務的基點與媒介。大學是負責將過去累積的知識保存,傳遞給學生,以及 貢獻全人類新知識的機構。其對學術傳播的貢獻是大量創造期刊論文、圖書與專 刊,並且傳達豐碩的成果與未來的潛力。但大量不斷出現的新出版品,需要有單 位收集、組織整理、保存與傳播的工作,通常就由大學圖書館承擔,聘用專業館 員,爭取充裕經費提供服務以支援大學教學與學術活動。[8]

學術出版是發生在學術社群間的一種傳播行為,也是發表的學者與專家學術

[7] Richard E. Rubin, Foundation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New York: Neal-Schuman Publishers, 1998), pp.3.

[8] Richard E. Abel, Scholarly Publishing: Books, Journals, Publishers, and Librari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John Wiely, 2002).

(7)

能力被肯定的證明,這是其與一般出版品最大不同之處。流行出版品追求的是廣 為傳布閱讀,而學術出版品重視的是出版品的學術品質與同儕評審。大學對於教 師學者有一套評鑑系統,以教師學者、期刊編輯委員會、教師聘任與升等委員會 為要件,目的是評鑑教師學者教學與學術品質與績效。[ 9 ]Rob Kling 與 G e o ff M c K i m 曾提出保障學術著作品質的三項學術標準,第一標準是「公開性」

(P u b l i c i t y),是由學者向讀者公開告知學術著作的存在,如期刊訂閱、新書通 告、索引摘要資料庫服務、廣告、與學者論著的引用文獻行為。第二個是「信賴 性」(Tr u s t w o r t h i n e s s),是透過社會互動過程,向讀者保證學術著作符合學術社 群的規範,具有高度學術水準與值得信賴,包括同儕評審、出版社/期刊的聲譽 與贊助等。第三個是可及性(Av a i l a b i l i t y),表示讀者不依賴作者可穩定、隨時 取得學術著作,包括由圖書館、出版社、書店、I S B N 、 I S S N 系統確認取得學 術出版品。[10]

上述三項標準以學術信賴性對學術出版影響最大。近代科技發展快速,學術 期刊普遍受到重視,尤其科技與醫學期刊( Science, Te c h n o l o g y, Medicine J o u r n a l),攸關科技建設與人類醫學保健,其出版與行銷成績一枝獨秀。學術期 刊為保證學術水準與內容正確,建立期刊編輯委員會與「同儕評審制度」(P e e r R e v i e w)。這是保證期刊論文符合學術信賴性的一種制度,係在學者投稿期刊論 文時,由期刊編輯委員會送交專門領域資深與學術聲望的學者進行評核,評審通 過經作者修正,論文才正式在期刊發表。期刊同儕評審制度多年來成為學術系統 的重要基礎,由此也可掌握學術出版方向。

三、 兩個出版典範

(一)出版典範的改變

西元 1 4 5 0 年德國古騰堡發明活字排版而開啟人類印刷出版的紀元,其後圖 書、期刊、報紙等印刷媒體獲得人們近 5 0 0 年的尊寵。 1 9 7 0 年代電腦科技發

[9] Rob Kling and Lisa Spector, "Academic Rewards for Scholarly Research Communication via

Electronic Publishing,"(dated Dec. 17, 2002). Retrieved Feb. 13, 2003, from http://www.slis.indi- ana.edu /CSI/WP/WP02-13B.html.

[10] Rob Kling and Geoff McKim,"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d the Continuum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50 (1999), pp.890-906.

(8)

明, 1 9 9 0 年代兩項資訊科技的發明對印刷出版投下巨大變數,一是網際網路

(I n t e r n e t),一是數位科技(Digital Te c h n o l o g y)。出版的典範發生了重大改變,

從傳統的印刷出版,出現了電子出版(Electronic Publishing),成為現今印刷與 電子出版並重的二元世界。圖書館的館藏平均 7 0 %至 8 0 %仍以印刷出版品為 主,但電子出版品大幅成長積極加入出版市場與圖書館館藏。根據出版業與電腦 業的預測,到了 2 0 2 0 年,出版市場將有半數以上有電子產品,因此電子出版的 發展值得重視。

網際網路藉由 T C P / I P 通訊協定將全球各地連結一起,自 1 9 9 0 年代興 起,世界各地蔚為風潮。網際網路利用全球資訊網將全球的工商業、學術界、研 究界、政府機構等連結,促成全球所有的活動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對學術出版 起了重大的作用。網際網路產製許多網路資源,如電子郵件、網站、檔案傳輸、

新聞討論群、數位資源、數位圖書館、電子政府、電子商務等。

網際網路建立全球整合性網路,提供互動式資訊查詢利用,以及全國與跨國 性網路服務,並結合文字、聲音、影像等提供多媒體服務,是繼文藝復興之後對 人類傳播最具爆發力與影響力的媒體。

「數位科技」是數位媒介與資訊科技結合引發的另一次革命,其「係利用數 位化技術,把所有表達的知識都用 0 與 1 的字串來表達。」其成本低廉,處理 知識能力大增。以往的出版,錄影帶歸錄影帶、錄音帶歸錄音帶、有不同的媒 體,數位科技可把圖書、錄音帶、錄影帶結合一起,用 0 與 1 的方式表達。數 位化之前,各種電子媒介受到技術規格的限制,有其適用的範疇無法相互為用,

需要有各式各樣的機器,作不同的用途。數位化之後,各種傳統的媒介均能轉變 為數位電子形態,成為適合任何形式表達的媒介,並取代與統合傳統媒介。[11]

數位科技產生的電子資訊具有下列性質:1 .因襲所知者:數位資訊能大量匯 集原有資訊,彼此連結並能自我成長。2 .因襲媒介者:以能階為媒介,故物質障 礙極低;取之不盡,用之不絕;可避免空間與時間障礙;是獨一無二的通用媒 介。數位電子媒體並可承繼原來各種媒介的優點。3 .因工具技術而遞增者:由於

[11] 謝清俊,「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與影響期末研究報告」,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 研究計畫,編號(86)023-602 , 1997 。

(9)

電腦的處理能力,無所不至的全球網路,快速傳輸與溝通,統一的使用者介面與 語言,便於數位資訊的製作、傳輸、下載、拷貝以及改版,創造一個新資訊環 境。 4 .數位資訊寫作方式改變,其結合超連結(H y p e r L i n k)、多媒體、與虛擬實 境等特色,使得學術創作更迅速、經濟、彈性、並縮短出版周期。

網際網路與數位科技應用在出版形成電子出版(Electronic Publishing),各 方有不同的定義,最常界定其為「將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予以數位化後,

依展現使用之機器不同,而產生不同之媒體」。[ 1 2 ]現今「印刷出版」與「電子出 版」發展出二種不同的典範,參見表二。印刷時代,出版者在教育、產製圖書資 料扮演重要角色,但今天網路時代,出版者角色改變,從單一出版到印刷出版與 電子出版並存,出版者的價值鏈發生重大改變。[13]

表二:兩個出版典範比較表

印刷出版典範 電子出版典範

一、程序 一、程序

線性程序:編輯→美編 可重覆程序:概念提出→匯集→數位庫存

→製作→行銷→傳佈 →目標性行銷→整體解決銷售→客製化→

電子傳播→客戶/社群使用→回饋→重覆

→重新開始

二、特質 二、特質

1 .單向傳播 1 .合作式

2 .平穩、可信賴、與可預測 2 .雙向傳播

3 .大眾傳播 3 .縮短周期

4 .出版時間延遲 4 .大量客製化

5 .由網路支援印刷媒體

[12] 邱炯友,〈電子出版的歷史與未來〉,載於:《電子出版與圖書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 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圖書館,2000),頁 64-74 。

[13] Ann Marion and Elizabeth H. Hacking, "Educational Publishing and the World Wide We b Retrieved" March 01, 2003, from http://www-jime.open.ac.uk/98/2/marion-98-2-paper.html.

(10)

傳統印刷出版過程是一個漸進的線性程序,穩定與順序的,包括5 項步驟:

1 .作者創作; 2 .出版者編製與印刷; 3 .印刷者印製; 4 .出版者、書店與經銷商行 銷; 5 .傳播給消費者。印刷出版的特質是是單向傳輸,出版穩定而出版品數量固 定,並可預測大眾傳播型態。但由於印刷出版周期較長,經常出現圖書期刊出版 延遲,消費者抱怨看到出版品而資料早已過時。

電子出版典範則大不相同,其過程非線性而是一隨時重覆與互動的程序,包 括:創作概念提出、資訊匯集、作成數位庫存、進行目標性行銷、整體解決銷售 策略、依客戶需求製作、電子廣告與傳播、傳遞客戶/社群使用、接受客戶意見 回饋、重覆作業。每階段可隨時重覆與修改。開始時資料選擇適當媒體,如C D - R O M 或電子書或網站,資訊儲存在「電子庫存」,此與印刷出版之印製與出版品 庫存管理大相逕庭。行銷針對特定客戶,配合其需求,透過電子媒體傳播。行銷 過程中,讀者在網路上看到作品可立即反應,要求出版社或作者修改內容,讀者 與作者可以共同創作。

電子出版的特質是合作式與雙向式傳播,周期縮短,可以依據客戶的需求隨 時產製各類形式電子出版,印刷圖書或電子書均可,大量客製化。網路支援印刷 媒體,產生大量數位資源。但由於數位資訊易於下載、複製與網路傳輸,所以電 子出版也引發著作權、校園拷貝、公開傳播等新問題。[14]

(二)電子學術出版品

電子出版的快速傳播與彈性產製的特質吸引了學術社群。 1 9 9 6 年,美國 Librarians Associ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開設一個新學術傳播的網 站,名為「New Horizons i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提供一塊探討數位時代 學術傳播變革的新園地。從新學術傳播網站內容發現參與者更多,包括學者、作 者、編輯者、讀者、圖書館、出版者、相關機構與書商。網站出現的電子學術出 版品琳琅滿目,包括電子書、電子期刊、數位博碩士論文、電子媒體、視覺資 源、電子預印本、電子研究報告、電子論文、與資料庫等。[ 1 5 ]另一方面,數位 圖書館與數位典藏研究與計劃在全世界風行。

[14] 同註 1 3 。

[15] New Horizons i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Scholarly Publishing in the Digital Age" Retrieved Jan. 15, 2003, from http://libweb.ucsc.edu/scomm/pubhome.html.

(11)

電子學術出版品受到學術社群青睞的原因是其具有若干優點:1 .提供快速製 作與傳播; 2 .易於下載、拷貝、複製、作筆記;3 .不受時空限制的取用; 4 .提供 多元媒體呈現,如:電子書、隨選列印的電子書(Print on Demand, 簡稱 P O D 電子書); 5 .配合電腦與網路的檢索取用,十分便利。電子學術出版品目前以電 子期刊與電子書對於學術傳播影響最巨。[16]

電子期刊(E - J o u r n a l , E - S e r i a l s)興起自 1 9 9 0 年代,由於其提供便利檢索 與全文內容而深受學者的喜愛。廣義而言,不論其資料傳輸載體及方式,只要是 以電子形式出版的連續性出版品,以光碟方式、網路通訊、討論族群或者是直接 連線,在資料出版上是連續性、計畫長期出版,都可以視作電子期刊。狹義而 言,電子期刊是以電子形式連續出版,並藉由電腦網路傳遞的學術性期刊。

電子期刊有多種分類,依期刊發展與製作來源劃分,包括 5 類: 1 .出版社 發行的電子期刊,如 Academic Press 的 I D E A L 電子期刊資料庫。 2 .專案計畫製 作的電子期刊,如 D-Lib Magazine 。 3 .專業學會電子期刊,如 I E E E 電子期 刊。 4 .期刊代理商與中介商的電子期刊,如 EbscoHost, ProQuest 。 5 .圖書館聯 盟組織的電子期刊,如 SPARC 聯盟。

有些電子期刊提供紙本與電子版供讀者選擇, 1 9 9 7 年, K l i n g 與 M c k i m 依出版形式將其分成下列 4 類: 1 .純電子期刊(Pure E-Journals):只有電子版 形 式 , 如 Journal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 、 Electronic Journal of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2 .電子期刊(E - P - J o u r n a l s):主要以電子版為主,但出版限 量印刷本,如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 3 .印刷期刊(P - E - J o u r n a l):主要以印刷期刊為主,但也出版電子版,如Science, Physical Review 等科學學報。 4 .印刷與電子版並行期刊(P + E-Journal):係印刷與電子版平行 發行,如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s Organic Letters 。[17]

自 1 9 9 6 年之後,許多科技與醫學期刊紛紛刊行電子版,提供個人、機構、

圖書館訂購。另一方面,過期期刊數位化計畫也開始發展,如J S TO R 資料庫將 1 0 0 餘種重要學術期刊的過刊數位化並提供檢索取用。電子期刊由於製作與出版

[16] 蘇諼,〈電子資訊資源、電子出版、學術傳播〉,《圖書與資訊學刊》, 4 0(2 0 0 2 . 2),頁 1 8 - 28 。

[17] 同註 2 。

(12)

形式多元以及網路自由難受控管,至今種數統計說法不一。一般電子期刊統計顯 示: 1 9 9 1 年 2 7 種、 1 9 9 7 年 6 , 6 6 1 種、 1 9 9 8 年 8 , 7 6 2 種、 1 9 9 9 年 1 0 , 3 3 2 種。 N e w J o u r 是一個專門登錄電子期刊與簡訊的網站,由電子期刊出版單位主 動向其登記。根據其 2 0 0 2 年 1 2 月的資料顯示,該網站收錄約 1 2 , 1 5 8 種電子期 刊,並列出期刊網址與內容。[ 1 8 ]筆者查詢 2 0 0 3 年的 Ulrich's Directory 線上版,

該資料庫收錄約 2 5 0 , 0 0 0 種外文期刊,其中有網址的線上電子期刊約 3 2 , 3 8 1 種,去除停刊者,約有 3 0 , 5 9 8 種 [ 1 9 ],約佔全體期刊的八分之一。在短短的 1 0 年間,電子期刊從 20 餘種成長到 3 萬餘種,充分展現無窮的潛力。

電子期刊快速的成長是由於其具備下列優點: 1 .高速傳遞期刊全文; 2 .易 於檢索,增加全文與關鍵字檢索能力;3 .增進期刊論文的主題; 4 .以超連結至其 他相關的研究與參考資料查詢;5 .增加廣泛連結資料的功能。另一方面,電子期 刊也由於未經同儕評審以及缺乏嚴謹編輯與管控而受到學術社群批評。其他缺點 尚包括: 1 .訂價困難控制; 2 .電子期刊無法單一選購,不是購買,就是不買;

3 .訂購方式不一,或紙本/電子版合訂,或僅電子版,或從網路檢索使用;4 .出 版不穩定; 5 .不易保存與維護,訂閱者只有使用權而無擁有權;6 .減少學術回饋 與成就奉獻; 7 .過份倚賴電腦軟硬體介面,缺乏恆久性,8 .網路傳輸速度慢與頻 寬有限。

電子期刊的技術仍在發展中,為了克服學界對其學術品質的質疑,陸續出現 一 些 品 質 良 好 與 有 同 儕 評 審 的 電 子 期 刊 , 如 D- Lib Magazine , h t t p : / / w w w. d l i b . o rg ,這是一個專案計畫產生的純電子期刊並無紙本,專門探討 數位圖書館研究與發展且具有專家評審的期刊。[20]

[18] "NewJour: Electronic Journals & Newsletters," Retrieved March 18, 2003 from http://gort.ucsd.

edu/newjour/index.html.

[19] "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 Online," Retrieved March 21, 2003, from http://www.ulrichsweb.

com.

[20] 同註 2 。

(13)

電子書(E-book , Electronic Books)源自 1968 年 Alan Kay 倡導能因應多 媒體需求的個人電腦概念,而提出「D y n a B o o k 」構想,即是一如同圖書般,為 可攜式且具互動功能的多媒體個人式電腦。1 9 9 0 年代,從美國 N a v o M e d i a 公司 引介 Rocket eBook 平台電子書開始問市。 2 0 0 0 年 3 月,美國小說家 S t e p h e n King 將其小說 Riding the Bullet 放在網路上供人閱讀,一時轟動,造成網路擁 塞,超過 5 0 萬人次下載閱讀,這個消息成為出版界的盛事。其後給了美國 Barnes & Noble 書店發展電子書事業的啟示並積極與M i c r o s o f t 公司合作電子書 事業。網際網路改變了原來以出版者為主的生態,如今作家、出版者、書商均有 可能投入出版事業,使得電子出版發展更多采多姿。

一般對電子書定義為:「是一種概念,也是一種產品,指的是以電子型式在 I n t e r n e t 出版,發行的圖書,包括文字、圖片、聲光和影像,保留圖書的格式,

仍以頁為單位、透過個人電腦或專用的閱讀機或P D A 瀏覽下載閱讀。」[ 2 1 ]這也 反映電子書帶來出版與閱讀方式的改變,而形成「數位化的閱讀」。電子書軟體 與硬體皆有規格的要求,軟體方面視閱讀器和閱讀軟體不同而有差異。硬體方面 又分專用和非專用、專用掌上型閱讀器,以及網路電子書。

電子書為讀者與出版者帶來新的閱讀視野,對於出版者優勢包括:加快新書 上市時間、不需印刷、網路傳播速度快、出版更新快、沒有庫存壓力、節省運 費、可避免絕版與缺貨的問題、具有環保概念、可支援多媒體。對讀者而言則有 下列好處:簡化買書過程、可作筆記、連結字典或索引典、讀者不需要上書店,

[21] 同註 9 。

(14)

透過網路可下載、提供人性化、個別化閱讀、沒有閱讀時間、空間、地點限制、

以及閱讀習慣改變。

電子書多由代理商代理訂購,目前圖書館購買電子書已漸成風氣。

n e t L i b r a r y 、 Q u e s t i a 、 e b r a r y 三家代理商受到歡迎,但每家購買方式都不一 樣。圖書館購買電子書有類似紙本圖書購買,如 n e t L i b r a r y ,代理約 3 4 , 0 0 0 種 電子書,現由 O C L C 承繼,購買方式係由圖書館挑選電子書,依每本書定價付 費,同時間只限 1 人使用, O C L C 並提供電子書 M A R C 記錄。有類似期刊訂閱 者,如 Q u e s t i a ,約代理 6 5 , 0 0 0 種電子書,以人文與社會學科為主,採個人訂 閱、訂費分月訂費與年訂費;訂閱可無限次使用,可單頁列印、複製,但無法下 載及儲存全文。有類似電視購物,如 e b r a r y ,客戶先閱讀後付款,查尋與瀏覽 至電子書不付費,但列印、複製、下載需付費以及有預存帳號。

電子書的技術也仍在發展中,帶來許多問題,第一是電子書文件格式標準不 一致問題,有 P D F 、 H T M L 、 X M L 等,第二是電子書軟硬體規格不一致,第 三是電子書購買方式不一,第四是電子書出版者害怕成為音樂的N a p s t e r e d ,遭 到盜拷。因此在電子書發展同時須考慮數位著作權管理制度。2 0 0 0 年 5 月美國 著作權交換中心(Copyright Clearance Center, 簡稱 C C C)開始發展新數位權管 理系統,專為 I n t e r n e t 出版資料設計,此計劃希望將數位內容的著作權侵權問題 與價格降至最低。其他尚有著作權保護、合理補償作者、以及電子書計價與經濟 模式等問題仍在研議中。[22]

四、 電子出版挑戰學術標準與品質

電子出版改變了資訊流與資訊轉換程序。資訊流過去是一種線性呈現,從資 訊創作到資訊徵集、資訊組織、資訊取用、資訊綜合、資訊評鑑到資訊重新創 作。但由於資訊科技與網際網路的推波助瀾,使得資訊流動改變了,新資訊流路 徑是曲線的,而非直線結構。科學家、工程師和醫生等學者非正式溝通機會大 增,網路為灰色文獻和保密文件增加了傳播與流通的機會。研討會、預印本、電 子郵件和人際互動在當代科學研究之重要性漸增。線上服務、書目資料庫製作商

[22] 同註 9 。

(15)

和文件傳遞服務可透過網路直接向個人學者與團體傳送。網路有去中介者特質,

使得圖書館與中介服務不再是科學知識網路不可或缺的軸心節點。出版者仍然存 在,但必須和全文電子資料庫競爭。新資訊流帶來整體印象是互動、多元、變 動、自由和充滿潛力的。這場資訊革命改變了學術傳播的資訊鏈,也挑戰著圖書 館的角色。[23]

電子學術出版帶來諸多挑戰:1 .出版社、作者、讀者、圖書館關係的改變;

2 .學者教授的同儕評審與終生教職地位重新考量;3 .電子出版記錄如何與出版記 錄整合; 4 .電子出版品的使用權與智慧財產權的控制; 5 .新出版經濟模式的設 計; 6 .出版業界不斷轉變; 7 .由於電子出版的儲存與記錄容量加大,加快資訊創 造、傳布與利用的速度,更挑戰作者、讀者、出版者、圖書館、與政策的未來發 展。

電子學術出版品大量出現,但學術社群提出一個問題:「電子出版品是否可 以取代傳統出版品?」Carlson 在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發表一項學者利 用線上資料的研究報告,其發現:「有 9 0 % 研究人員大量使用線上資料,但多 數受測者表示不信任線上資訊」。因此,至今電子出版仍有正確性、辨識性、多 變性、品質不良等缺點,引起學術社群嚴重的爭議。從前學術評鑑機制在於研討 會議、學報、與大學出版社。如今這些傳統大學教授升等、終生教職或獎勵的制 度均因新電子出版品而受到新挑戰。

依照目前電子出版的發展來看,其尚未符合學術出版的三大標準:公開性、

取用性、值得信賴性。以電子期刊而言,傳統學術期刊受到歡迎與重視,是其具 有特質:同儕評審、編輯群督導、手稿檢查、期刊傳佈與流通的控制、期刊引用 文獻的重視。但電子期刊缺乏傳播出版與行銷機制的公告,其公開性受到挑戰。

或許付費電子期刊仍有訂戶清單、與收錄於索引摘要資料庫,但免費的電子期刊 則失去公開性。許多電子期刊缺乏同儕評審制度,其值得信賴性受到質疑,其他 電子書、電子博碩士論文、電子研究報告都有不符學術標準與品質的問題。電子 期刊由於失去圖書館等中介單位的供應,普遍取用成為問題。因此,網路時代,

電子學術出版仍然需要有圖書館的典藏與服務機制,以及同儕評審制度以保持學 術權威與品質。

[23] 傅雅秀,《從圖書資訊學的觀點探討科學傳播》(臺北:漢美,民國 88 年),頁 13-37 。

(16)

五、 學者、出版者與書商的改變

網際網路的數位資源提供使用者直接從網路取用,容易產生中介者去除現 象。未來創作者會由出版者代為出版,也可能會在網路傳播自己的著作。電子出 版影響到出版過程與出版者角色,出版者會依照讀者的需求產生各種資訊媒體。

讀者會有多元的選擇機會,印刷服務、或數位出版、或數位閱讀。[ 2 4 ]電子出版 帶給學術出版資訊基礎建設重大改變,學者作家、出版者、經銷商、讀者、與圖 書館有了新角色與新關係。

(一)學者的改變

學者在電子學術出版資訊基礎建設中扮演創作者與讀者的角色。網際網路帶 給電子出版許多好處:傳播速度加快,降低出版成本,產生超連結的新出版品,

俾利學術性接觸廣大讀者,豐富出版品論述,方便人們藉由正式與非正式管道取 得資料。學者可以藉電子郵件、討論室、新聞討論群、網路論壇、線上討論、線 上報告接收與交流新觀念,也可以利用網路非正式出版。這樣自由地資訊流通,

使出版變得容易,但網路資訊快速成長,也造成學者創作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

電子出版改變學者出版方式,不再局限傳統,可從各處出版:1 .作者可在個 人網站貼文章; 2 .跨領域學門著作典藏中心提供作者可以自由張貼論文;3 .研究 機構出版研究論文電子版; 4 .無同儕評鑑的學報透過 I n t e r n e t 提供; 5 .出版者透 過 I n t e r n e t 網站傳布圖書; 6 .出版品同時以印刷版與電子版傳播。以下就加州大 學的電子學術出版網站,以及電子預印本交換中心二例說明學者積極參與電子學 術出版。

美國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大學建置 e S c h o l a r s h i p 網站, h t t p : / / e s c h o l a r- s h i p . c d l i b . o rg ,將該校教師與研究人員的期刊論文、研究報告以數位形式典藏於 該網站,提供由學者直接到讀者的服務,加速學術的傳佈。這個網站是由該校大 學出版社發展,網站內容包含數位化的研究報告、同儕評審電子期刊論文、數位 圖書以及互動式的出版品等。

[24] 同註 10 。

(17)

物理界鑑於期刊時效不夠,學者向來有交換研究報告預印本的風氣。 1 9 9 1 年, A r X i v. o rg 網站成立,是由物理學家 Paul Ginsparg 組成的跨學門電子文件 典藏中心,網址是 h t t p : / / a r x i v. o rg /。主要提供物理學、數學、非線性科學、與電 腦領域的學者交換電子預印本(P r e p r i n t s)。至 2 0 0 2 年 9 月止,已收錄 2 0 8 , 0 0 0 篇電子文件,包括物理學未來研討會議發表論文,同儕評審期刊論文、期刊論文 預印本。該網站是由 Cornell University 支持的非營利性的教育機構,也獲得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與 N C H C(National Center for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的補助,如今成為國際著名的物理學電子預印本交換典藏中心。[25]

[25] 同註 18 。

(18)

(二)出版社與書商的改變

學術出版社與書商面臨電子出版風潮也出現重大改變,大學出版社著手電子 出版與行銷計畫。電子期刊吸引了許多出版社加入電子資料庫的製作與行銷行 列,也促成電子資料庫的中介商(A g g r e g a t o r)誕生。科技與醫學期刊的訂購昂 貴,引起學術社群不滿而出現了 B i o O n e 電子期刊組織。數位時代中,學會、大 學出版社、出版社、代理商積極參與而改變以往呆板與僵化的出版與行銷生態。

大學出版社是大學的出版與印刷機構,目的是藉出版與印刷來促進知識的進 展與學術傳播。以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為例,其自 1 5 3 4 年獲得英國國王 亨利八世頒布的特許狀成立以來,每年出版約2 , 5 0 0 種圖書, 1 5 0 餘種期刊,多 數期刊均有同儕評閱,涵蓋人文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行銷全球2 0 0 國,每 年外銷圖書期刊有 2,000 萬種。[26]

該出版社認為數位科技可帶給作者和出版社機會,開拓新讀者,故朝向電子 出版方向。希望提高學術圖書電子化比率,讓印刷本與電子本並存。目前已有 5 0 0 種圖書有電子版,可透過 Cambridge Journal Online(http:// journals.cam- b r i d g e . o rg /)服務取得。此外,該出版社的「Digital Production Programme」將 絕版圖書數位化,並使重要學術圖書可以更新發行,利用網路進行推廣與行銷。

[26] 林串良,〈論未來全球的劍橋大學出版社〉,《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4 9(2 0 0 3 . 1),頁 6 - 14 。

(19)

另一方面,許多出版社積極投入電子期刊出版行列,如E l s e v i e r 公司早期參 與 Tu l i p s 電子期刊研發計畫,如今已將其電子期刊發展成為商業的 S D O S 系 統,提供 1 , 3 0 0 餘種電子期刊訂閱服務,涵蓋主題包括科技、醫學、經濟及商業 管理等。此外,德國知名出版商Springer Verlag 也建置 LINK 資料庫,提供了電 子期刊及叢書的全文資料,主題涵蓋生命科學、醫學、工程、電腦、數學、化 學、環境科學、物理與天文、地球科學、經濟及法律等。

電子期刊資料庫與全文資料庫造就了另一類的書商的出現,名叫「資料庫中 介者」(A g g r e g a t o r),如期刊代理商 E B S C O 公司發行了 E B S C O H o s t 資料庫,

提供 Academic Search Elite 、 E R I C 、 EBSCO Online Citation 、 E B S C O Animals 及 World Magazine Bank 等期刊資料庫服務。專業學會也加入電子出 版,如電機工程領域的 I E E E 公司發行了 I E E E / IEE Electronic Library ,提供 該學會 1998 年至今的線上版全文期刊、會議論文集、以及全文標準等。[27]

B i o O n e 是一個生物科學的電子期刊組織,主要出版生物、生態、與環境相 關的電子期刊。 1 9 9 9 年 6 月,由數十個小型學會、圖書館、與學術出版社合作 組成的,是一個非營利性組織。其目的是將學術傳播過程轉換成科學研究結果的 擴大取用,其特質是在一個開放的系統,交換有效的資源。目前該組織提供 4 0 種電子期刊,其特色在固定年訂費,陸續增加的電子期刊訂費不再漲價。其訂購 費採取「年套裝」模式,不但增加了讀者的權益,也方便圖書館的預算控制。[28]

六、 圖書館的改變

學術出版品的變遷,出版生態與資訊流改變也衝擊著圖書館事業。網際網路 上數位資源大量增加但缺乏有系統組織,資訊資源品質尚無法控制,這些失序的 現象正挑戰著學者、讀者、出版者以及圖書館。數位科技與網際網路產生大量數 位資訊,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將其轉換成人們可用的資源,目前缺乏專門單位承擔 這項工作。大量電子出版出現,原有印刷出版品的保存機制受到挑戰,誰來永久

[27] I E E E ,〈Valuing Content〉,《全國學術電子資訊資源共享聯盟年會會議資料》(臺北 :行政院 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2002),頁 4-3 。

[28] 劉淑德,〈非營利組織在電子期刊出版行銷的合作模式:以S PA R C 與 OCLC 合作 B I O - O N E 為例〉,《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 68(2002.6),頁 22-23 。

(20)

典藏與保存這些電子期刊、電子書、數位博碩士論文、與數位研究報告,成了新 討論的課題。

數位科技與網際網路帶給圖書館許多改變:1 .圖書館之間更需要合作。電子 出版生態愈來愈複雜,產生許多圖書館聯盟,辦理館際互借與電子資源合作採 購,以及向出版社與書商聯合談判電子資源採購簽約。 2 .線上電子期刊大量出 現。圖書館遭遇如何維持電子取用與紙本期刊保存問題。3 .電子書的閱讀器設備 與介面問題標準不一且技術尚在發展。圖書館提供電子書檢索與管理服務仍有問 題,此外,電子書典藏與經濟模式尚未形成。4 .數位音樂、數位影片、與各種形 式數位資源大量出現。 5 .數位環境高成本。數位館藏比印刷出版品更花成本,資 料庫訂費逐年提升,電子出版的新經濟模式與智慧財產權帶給圖書館新問題。6 . 圖書館維護資訊系統與資源時必須兼顧傳統與電子媒體。7 .圖書館進行採購電子 資源不僅考慮取用資訊,還包括維護技術(含軟體、硬體、人力),以提供使用 者。 8.圖書館徵集電子館藏時必須考慮使用者需求與遵守著作權法。[29]

圖書館界對於電子出版帶來的變革亟思因應之道,尤以學術圖書館與國家圖 書館最為積極。電子學術出版品的管理成為經常探討的課題,包括成立電子資源 採購圖書館聯盟共同解決電子期刊與資料庫的採購問題;建立校園學術著作電子 典藏中心;以及制定圖書館數位資源發展與管理政策等。

(一)學術圖書館的策略

學術圖書館在 1 9 9 0 年代開始,受到電子出版與數位圖書館計劃推波助瀾,

電子資源快速發展,網路資源大增,圖書館館藏的資訊媒體形式多元,除圖書與 期刊之外,尚包括: C D - R O M 資料庫、線上資料庫與系統、電傳視訊、音樂、

錄音資料、光碟資料、隨選視訊系統、多媒體、與網路資源等,朝向二元圖書館 發展,實體與虛擬圖書館並重。但另一方面,圖書館預算逐年縮減,帶來另一種 危機。

近年來,科技與醫學期刊出版活躍,造成高價位與特殊訂購的生態,受到學 術研究的重視,其不合理訂價現象也引起學術社群高度不滿。美國研究圖書館學

[29]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rategy for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LC21 : D i g i t a l Strategy for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Executive Summary(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1), from http://books.nap.edu/html/lc21/es.html.

(21)

會(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簡稱 A R L)於 1 9 9 8 年創立學術出版及 學術資源聯盟組織(S PA R C)表示對此不滿與抗衡。其目標為: 1 .創造一個更 具競爭力的市場,使期刊的採購與使用費降低,並獎勵對客戶需求合理回應的出 版機構; 2 .確保公平使用電子資源的原則;3 .應用科技改善學術傳播過過程,並 降低製作與銷售權利。 S PA R C 目前進行三項出版計畫: 1 . S PARC Alternatives P r o g r a m 係支持與高價位科技與醫學期刊競爭的低價位期刊替代品; 2 . S PA R C Leading Edge Program 係支持使用新技術與有競爭力的商業模式,以滿足科技與 醫學領域資訊需求; 3 . S PARC Scientific Communities Program 係支持各學科非 營利的學術同儕評審出版品,以滿足個別學科社群的需要。此學術圖書館出版計 畫希望產生一個平衡期刊出版者與消費者的合理經濟模式。[30]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圖書館(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 c h n o l o g y L i b r a r i e s ,簡稱 MIT Libraries )在 2 0 0 2 年宣布啟用 D S p a c e 網站,網址為 h t t p : / / w w w. d s p a c e . o rg 。這是一個新型多媒體數位圖書館系統,提供網際網路上 存取並提供了文字、影像、及其他格式資料的儲存空間。該網站是 M I T 教授著 作電子文件典藏中心,其任務是建立一套可擴充的系統以獲取、保存、傳播M I T 教師及研究員的智能產出,並構建永久保存數位文件的功能。其願景是收集M I T 教師所有著作、論文與過期印刷品。 M I T 將與加州大學( University of C a l i f o r n i a)的 e S c h o l a r s h i p 網站相互連接,希望未來可與世界領導的研究機構共 同展示所有智能作品。[31]

D S p a c e 吸引了其他美國大學的參與,包括 Cambridge University 、 Columbia University 、 Cornell University 、 Ohio State University 、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 University of To r o n t o 和 Rochester University 等校。 D S p a c e 計畫對於教師而言,提供其用影像、資料集、影片、音訊多媒體方式展現作品,

超過傳統期刊論文,使作者有更豐富展現媒體的機會,也提供跨學門領域分享學 術作品。對圖書館而言,其成為 M I T 教學與研究中心,幫助展現該校學術成 果。對大學機構而言,促成大學校際間學術成果的合作與分享。

[30] 同註 26 。

[31] Eric Celeste, "Chapter 15, Building DSpace to Ehance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E - S e r i a l s : Publishers, Libraries, Users and Standards (New York: Harworth Press, 2003), pp.239-238.

(22)

(二)國家圖書館的策略

Maurice B. Line 對於國家圖書館在數位時代中未來扮演的角色,提出三項要 點: 1 .將受到自動化資訊與通訊科技影響;2 .其將與私領域有所關連,這是過去 國家圖書館不碰觸的問題; 3 .將成為全球化圖書館。[ 3 2 ]本文將以美國與澳洲兩 國個案說明國家圖書館數位資源的因應策略。

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 簡稱 L C)為迎接 2 1 世紀,研訂

「LC21 : Digital Strategy for the Library of Congress」數位工作策略報告書,對 於美國國會圖書館(以下簡稱LC)未來數位工作方向提出五大政策:

1. 在建立數位館藏方面, L C 要明確長期保存數位資源政策,以及定義數位典 藏與取用之適合層級。 L C 要建立收集數位資料呈繳模式制度,徵集模式包 括呈繳、購買、交換與贈送。 L C 應與出版社共同研究處理數位館藏,並發 展系統、政策、程序、與聘用技能館員,以進行有深度、有廣度、有價值的 徵集、組織、與保存數位館藏。

2. 在保存數位遺產方面,數位典藏的規模與範圍需要圖書館與其他資訊機構合 作。 L C 應與出版社、書商建立合作先導計劃,研究數位資訊的貯存與典 藏。 L C 應成為數位典藏工作之領導者,必須建立規劃團隊協助數位典藏工 作以及發展數位典藏策略。

3. 在數位資訊的智識組織方面, L C 必須參與 M e t a d a t a 之編訂與使用,成為 標準發展之領導者,並且發展工具自動創造 M e t a d a t a 。 L C 要扮演美國與 世界接軌的召集者、協調者、伙伴、合作者、領導者,並爭取經費與預算。

4. 在管理方面, L C 應聘用合適專才館員,既有圖書館專家資格,也要有技 能。專門發展與組織學習,提供更多訓練機會給館員,以及與外界建教合 作。 L C 應進行策略規劃與執行管理,建立資訊科技願景、策略、研究與規 劃。

5. 在資訊科技基礎建設方面, L C 應聘請專家建立資訊科技服務管理處,以及 改進軟體與硬體設施,包括電腦與通訊安全、網路與資料貯存等。

[32] 同註 29 。

(23)

澳洲國家圖書館(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簡稱 N L A)制訂「2 0 0 2 - 2 0 0 3 年電子資訊資源策略行動方案」(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Electronic Information Resources Strategies and Action Plan 2002-2003),以「提供澳洲人民 迅速與便利地取用圖書館與其他文化機構的資訊資源財富」為優先目標。電子資 訊資源(Electronic Information Resource)包括: 1 .現有資料之電子檔,如印刷 品、手稿、地圖、錄影帶與圖畫等;2 .原來是電子形式資料,如電子期刊、與網 站; 3 . M e t a d a t a 描述電子資源。該館在電子資訊資源角色定位為: 1 .依據該國 1 9 6 0 年 National Library Act ,為收集、保存與提供有關澳洲資訊資源機構。2 . 提供資源探索與各種服務以支持澳洲全國圖書館系統。3 .發展相關標準以對國際 圖書館與資訊服務有所貢獻。[33]

澳洲國家圖書館電子資源策略內容包括收藏、典藏、電子資源取用、以及支 援電子資源分享四大要點。在收藏方面,為保證澳洲歷史與創造成果廣泛記錄與 全世界人類知識可獲得收集,其策略為:1 .保證澳洲重要電子資源可依長期典藏 規劃獲得收集與存檔; 2 .保證海外資源也可依館藏發展政策徵集;3 .確保澳洲電 子資源永遠一致獲得取用; 4 .與政府與其他相關機構合作收集與管理澳洲電子資 源。

澳洲國家圖書館數位典藏政策的目標是保存資訊資源成為澳洲文化遺產,也 幫助其他單位從事電子資源的保存。策略包括: 1 .運用適當典藏策略來保存 N L A 電子資源以供長期取用。 2 .領導澳洲圖書館與其他單位發展電子資源保存 政策與技術。在取用電子資源方面(Access to Electronic Resource),該館建立一 個全國電子資源館藏 National Collection of Australian Online Pu ,讓使用者從下 列途徑取用該館數位化內容: 1 .透過取用澳洲數位化館藏; 2 . N L A 提供簽約購 買數位化資料; 3 . I n t e r n e t 目錄連結取用; 4 .發展 Picture Australia 服務,提供 檢索取用數位內容; 5.參與數位參考服務。

澳洲國家圖書館電子資訊資源分享活動方面,以合作方式開發取用服務系 統,提供取用該館所有印刷與電子資訊資源館藏。這些取用服務系統包括

[33]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Electronic Information Resources Strategies and Action Plan 2002-2003," Retrieved March 21, 2003, from http://www.nla.gov.au/policy/electronic/resourcesplan2002.html.

(24)

Australia Libraries Gateway 、 Register of Australian Archives and Manuscripts 、 Catalogue 、 Picture Australia 等。

七、 結 語

學術傳播是所有學門領域的學者透過正式與非正式管道來使用與傳播資訊的 過程。在印刷時代,正式傳播管道以圖書、期刊、研究報告、博碩士論文為學術 出版品大宗。非正式傳播管道常指學者間人際溝通,如信函往返,會議交談、無 形學院、學術社群交流,由於需要人與人之間接觸,其發生較難看見,未若正式 傳播管道活躍。

學術出版品自西元 1 4 5 0 年活字印刷術發明以來,以圖書與期刊最受重視,

其與流行出版品有所不同,學術出版品重視學術品質與同儕評審,而流行出版品 以廣為流佈為重。學術社群用三種學術績效標準衡量著作的學術性,是即公開 性、值得信賴性、可及性。尤其期刊編輯委員會、同儕評審、大學教師聘任委員 會、教師升等委員會等機制,莫不遵循這一套學術社群的規範來認可每位學者學 術作品的水準與品質。

網際網路與數位科技形成電子出版,這是一種出版的新典範,由於其具有多 媒體、超連結、在全球資訊網不受時間與空間取用資訊,以及數位資訊檢索、下 載、拷貝、傳送、與修改的便利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學術傳播受到影響,電子學 術出版品大量出現,包括電子書、電子期刊、數位博碩士論文、電子媒體、視覺 資源、電子預印本、電子研究報告、電子論文、與資料庫等,其中電子期刊與電 子書成為學者的新愛。電子出版改變出版生態,參與者更多了,包括學者、作 者、編輯者、讀者、圖書館、出版者、相關機構與書商。參與者角色也不同,出 版者要依照讀者的需求產製各式各樣的資訊媒體。讀者會有多元的選擇機會,或 印刷服務、或數位出版、或數位閱讀。作者、出版者、讀者、與圖書館的關係將 是多元、互動、複雜以及多變的。

圖書館向來是學術圖書文獻的匯集中心,其在學術傳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 學術出版品的收集、典藏、組織、傳播、利用與服務機構。其在保障學術出版品 學術品質標準,提供重要的服務,有公開性服務,藉由圖書館編目與目錄以公告 學術社群圖書館的館藏出版品;有取用性服務,如圖書借閱、期刊影印與館際互 借、資訊檢索服務等;有值得信賴性服務,如圖書館的選書與館藏發展政策,參

(25)

考同儕評審與期刊引用文獻作為選擇館藏原則。

電子出版藉由網際網路將出版品與數位資源直接送到使用者手上的現象,改 變了資訊流,非正式傳播管道開始活絡,並引發中介者去除的現象。這些也威脅 到圖書館的地位。圖書館面臨的問題包括:電子資源多樣化,其不同於實體出版 品,圖書館如何管理並將實體館藏與數位資源整合提供利用。圖書館如何在館藏 擁有與資訊取用間求得平衡。圖書館如何為數位資源分配採購經費,以及面臨經 費逐年縮減,圖書館如何應付日益重要增加的數位資源。網路資源出現M e t a d a t a 的研究與發展,圖書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電子資源的著作權管理,以及圖書館 如何為使用者與學術社群爭取最大使用權益。面對網際網路的中介者去除危機,

圖書館漸漸失去其在學術傳播的唯一性,支援性、服務性、與傳播性,圖書館如 何因應找回其新價值與新角色?

電子學術出版技術尚在發展中,仍有許多缺點,如網際網路缺乏組織與管 制;許多電子出版不具同儕評審與品質管理的機制;網路資源位址無常令使用者 查找不便;以及電子出版品尚未建立永久典藏與保存制度。整體而言,電子出版 品較難符合學術出版的三大標準:公開性、取用性、值得信賴性。網際網路出現 大量數位資源但是如何轉換成人們可用的資訊,尚缺乏專門單位與機制,這是未 來人們邁向更高度科技與文明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

迎接電子學術出版的新局面,圖書館應積極找到新角色與新任務。其過去在 學術傳播系統成功地扮演的資訊徵集、典藏、組織、提供使用、與資訊傳播角色 是其最重要的利基,應在此基礎發展新方向。雖然網際網中介者去除的現象挑戰 著現代圖書館的地位,但數位資源引發的諸多問題更讓使用者與學術社群憂心與 不安。未來更需要有幫助讀者的網路資源指南機制,以及將大量數位資訊轉成可 用資訊。在面對龐雜而品質不一的電子出版世界,圖書館必須積極扮演「知識工 程師」的角色,發揮數位資源徵集、典藏、組織、加值、解釋、傳播與提供利用 的功能。雖然未來圖書館將不再是讀者主要依賴的機構,但應自許成為優質資訊 傳播機構。圖書館必須擔負起將大量數位資源轉化成可用資訊的催化劑,促成使 用者思惟與數位資源接觸。圖書館必須關懷讀者的資訊需求,選擇與徵集所需的 資訊資源。數位資訊資源的組織、整理,與資訊加值成為圖書館新工作,包括網 路資源的整理、 M e t a d a t a 的研究與開發、建立網路資源的聯合目錄、異質性數 位資源整理、以及實體與虛擬館藏的整合等。

(26)

圖書館面對電子出版變遷應積極籌劃與因應,本文對其未來扮演的角色提出 下列建議:

1 . 在學術傳播中,積極扮演資訊徵集、組織與傳播者角色,為使用者的資訊自 由努力,主動參與資訊政策制定,爭取社會最大取用權。

2 . 圖書館與其他學術傳播參與者,如學者、學校機構、出版者、資料庫中介 商、書店、軟體公司共同創造與傳布知識,俾利線上資源充分利用。

3 . 圖書館應重新檢討分配預算,增加數位資源館藏預算與服務。

4 . 積極建立圖書館數位典藏,以高價值、特色館藏與學術社群學術作品為優先 數位化重點,並將數位館藏與傳統館藏整合以利使用。

5 . 與教育界之線上課程建立合作機制,利用網站、遠距教學、結合電子資源、

數位化計劃,以提供各種學習教育機會。

6 . 重視讀者利用電子出版行為的研究,以及支援使用者數位環境設施之評鑑以 設計良好數位圖書館環境。

7 . 提供成熟與體貼讀者服務,以連結單一與多元電子資源,針對網路虛擬社群 提供個人化與客製化服務。

8 . 致力於了解數位與電腦技術需求,研究電子資訊經濟學,做好數位媒體保存 工作,兼顧印刷媒體與數位資訊永久典藏與維護。

9 . 重視與積極參與著作權法與電子資訊簽約法律規範的制定。

1 0 .提升圖書館員有關電子出版品管理的知識與技能。

11 .積極尋找經費與機會支援,永續經營電子學術出版與數位館藏,以滿足學者 與使用者的資訊需求。

(27)

Keywords(關鍵詞):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 Scholarly Publishing ; E l e c t r o n i c Publishing ; E-Book ; Electronic Journal ; Library

學術傳播;學術出版;電子出版;電子書;電子期刊;圖書館

Mei-1ing Wa n g : Associate Profess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 E-mail: meilingw@nccu.edu.tw

A b s t r a c t

Recently, because of the advent of the Internet and digital technology, the sys- tem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has undergone a profound change that is still unfolding. The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how the change of scholarly publishing brings impact on scholars, publishers, readers, and libraries. It also explores what roles libraries should play in face of the new paradigm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 and makes some suggestions.

The Change of Scholarly Publishing:

Scholars, Publishers, and Libraries in the Digital Age

Mei-1ing Wang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the PNET Scheme 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local teachers, the centralised seminars have mad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and their value should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Peter Senge教授,於1990年 出版「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和實 務」(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新加坡於 2001 年頒布新綱要,數學教材從統一版本開放至六種版本,本研究據 以考察的國小數學教科書是 2003 年 Times Media 出版國小一至五年級 My Pals are here!Maths

閱讀劇本 了解劇情 文學賞析 音樂欣賞 創作背景、 配器法等 不同版本 深入探討 與原著的 關係 作出評論.

  此外, 圖書館亦陸續引進英美文學、外語學習與研究等 相關資料庫,如 19 世紀以前出版的經典文學名著 Literature Online, Early English Books Online 與 Naxos

新角色 新角色 新角色 新角色: : : : 學習促進者 學習促進者 學習促進者 學習促進者 提供參與機會 提供參與機會 提供參與機會 提供參與機會 引導而不操控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This thesis mainly focuses on how Master Shandao’s ideology develops in Jap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ree Minds (the utterly sincere mind, the profound mind, and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