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學期 第一次段考 高二自然組試卷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二學期 第一次段考 高二自然組試卷"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高級中學 103 學年度

第二學期 第一次段考 高二自然組試卷

畫答案卡:是□否 適用班級:201~204.209 一、閱讀題(每題 2 分)

(一)「基因汙染」(genetic contamination)乃是學術界對於基因改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GMO)釋放到環境 中所可能引起的損害情形的一種描述。 GMO 釋放到環境中可能出於蓄意,亦可能是非蓄意所致。不論如何,基因汙染通常 指的是 GMO 透過各種方式或傳播管道(如風力、昆蟲、鳥類)造成基因外流、基因漂流(genetic drift)或基因移轉(gene transfer),以致與鄰近的傳統作物或有機作物產生混雜的情形,甚至對環境生態造成影響。

  自全球第一件 GMO 商業化運用以來,迄今已超過十年,基因汙染不再只是研究人員的假設性問題,全球各地不時傳 出基因汙染或 GMO 非法外流或釋出的事例。隨著全球 GM 作物栽種面積的不斷擴大,基因汙染發生的可能性以及所引發 的問題日益受到各國重視。因基因外流而造成混雜的案件時有所聞,在 GM 科技發展較為快速的國家,本於「基因汙染」而 提起的訴訟案件也已實際發生,例如:發生在美國的 Starlink 基改玉米與 Bayer CropScience 基改稻米 LLRICE601 汙染案、

發生在加拿大的 Hoffman v. Monsanto Canada Inc 案等。請依本文及相關生物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敘述何者屬於基因汙染? (A)外來種生物與原生種發生雜交 (B)以 Bt 基改玉米飼養豬隻 (C)重金屬鎘汙染野生 稻米 (D)抗除草劑的超級野草產生。

2.下列關於本文的敘述,何者正確? (A)基因汙染對環境生態必造成傷害 (B)迄今尚未發生任何基因汙染的事件 (C) 基因汙染過程可能透過動物的傳播 (D)基因汙染的前提必須是蓄意使基因外流至環境。

(二)市面上常見的酵素洗衣粉其主要成分有:椰系界面活性劑、天然鹼、天然果油、環保殺菌劑、氧系漂白劑和蛋白質酵素等

,這種酵素洗衣粉比傳統的洗衣粉多了酵素,以協助分解沾在衣服上的汙垢。工業上常利用微生物來大量生產酵素,一方 面可降低成本,一方面易於培養,首先利用微生物馴化、育種或基因轉殖技術等方法,選殖出易於培養且可穩定生產酵素 的微生物,最後再從微生物培養液中純化、萃取出酵素。

3.依據本文敘述,酵素洗衣粉中的酵素可分解之汙垢成分應為何? (A)多醣 (B)蛋白質 (C)脂質 (D)以上皆可。

4.依據本文敘述,下列關於利用微生物生產酵素的敘述,何者正確? (A)成本雖較高,但生產的酵素品質較好 (B)較動

、植物容易育種出適合生產酵素的品系 (C)較動、植物易於培養 (D)較動、植物細胞容易純化出更多種類的酵素。

(三)發酵作用在製茶上有兩種不同型式,一種指的是單純的酵素性氧化作用,其作用的酵素來自茶青本身;另一種則是先 破壞茶青本身所含酵素,再由微生物之生長來產生發酵作用。無論是哪一種發酵型式,皆會造成茶青顏色、香氣及口感滋味 的改變。

  一般而言,茶葉製造時先將茶青放在空氣中萎凋,使其水分蒸發、組織破壞、空氣易於進入組織,使茶青本身所含有的 氧化酵素結合空氣中的氧氣開始發生作用,造成單寧、葉綠素等成分氧化及變色。發酵作用至特定的處理程度後,再利用高 溫蒸、炒等加熱方式將酵素加以不活性化、抑制其作用,而達製造具不同發酵程度的「發酵茶」之目的。 「發酵茶」依其發酵程 度的不同可區分為「部分發酵茶」(如包種茶、烏龍茶)及「全發酵茶」(如紅茶)。

  以加熱方式破壞茶青本身酵素活性的步驟稱之為「殺菁」,若茶青於採下後不經萎凋及發酵過程,逕行殺菁,則製造所 得的是「不發酵茶」,如綠茶、龍井茶等。若茶青於直接殺菁後,再揉捻並堆放,這時由於茶青還是溼的,易發熱且引發微 生物(黴菌)生長,造成另外一種型式的發酵,發酵完成後乾燥所得就是市售的「普洱茶」,其茶湯湯色較為深紅,滋味亦 較為厚重醇和。為有別於上述殺菁前的自身酵素之氧化發酵作用,這種殺菁後微生物作用的發酵就被稱為「後發酵」處理。

此種後發酵處理與上述的自身氧化酵素的發酵作用不同,主要是來自微生物生長的黴菌發酵。

5.各種茶的製作過程中,何種發酵處理是需要微生物參與,其方法所製成的茶為何者? (A)殺菁—綠茶 (B)全發酵

—紅茶 (C)後發酵—普洱茶 (D)部分發酵—包種茶。

6.紅茶與綠茶最主要的差別為何? (A)製作過程有無經過發酵作用 (B)煮茶的方式 (C)茶樹的品種 (D)發酵過程有 無微生物參與。

7.製作龍井茶的過程中,「殺菁」的目的為何? (A)除去茶葉上多餘的微生物使發酵作用更完全 (B)破壞茶青酵素活性使 茶葉無法發酵 (C)為茶葉發酵之後的殺菌動作 (D)加速茶青的酵素作用而展現出龍井茶獨特的風味。

(四)三聚氰胺(melamine,化學式 C

3

H

6

N

6

),俗稱密胺、蛋白精,國際純化學與應用化學聯盟命名為「1,3,5-三嗪-2,4,6-三胺」

,為化工原料。「蛋白精」的俗稱,使人產生錯覺,誤以為可以食用。

(2)

),常用於製造日用器皿、裝飾貼面板、織物整理劑等。最常見的應用是塑膠碗盤,這類器皿的物理性質非常類似陶瓷,堅 硬不變形,但又不像陶瓷那麼易碎。美耐皿受熱後可能散發毒性,這類產品應標有「不可以在微波爐中使用」的警示。在中 國以外的地區,已開始禁止以含有三聚氰胺的塑料為容器放置食物。這類產品硬度高且耐熱、耐腐蝕,廣泛應用於木材、塑 膠、塗料、皮革、電器等產業。

  食品工業中常常需要測定食品(如牛奶、麵粉、穀物等)中的蛋白質含量。但直接測量蛋白質的技術比較複雜,因此常 用凱氏定氮法分析氮的含量,再乘以轉換因子(常用的是 6.25,但隨材料的不同而異),以估算出食品中蛋白質的含量,

就是常見的粗蛋白質含量。

  麵粉中的蛋白質含量雖是一個重要指標,但是因應用特性,需要再測量筋性,才能完全確定品質。鮮乳中除了蛋白質含 量以外,風味也是一重要指標,而三聚氰胺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若添加在鮮乳中,會有沉澱物,消費者容易察覺。但以 鮮乳經乾燥程序製成的奶粉,風味較差是必然的,把三聚氰胺添加其中,外觀上也不易察覺異狀。因此不肖業者利用三聚 氰胺的高含氮量(66.7%)和低價,把它添加在奶粉(蛋白質含量約為 15.7%)或其他食品原料中,捏造產品中蛋白質含 量較高的假象,而引發食品安全的問題。【資料來源:科學發展 2009 年 9 月,441 期】

8.食品工業中常透過凱氏定氮法分析食品中氮的含量,間接粗估蛋白質的含量。此乃因為蛋白質的什麼特性? (A)蛋白質 中含有肽鍵 (B)組成蛋白質的胺基酸含有氮 (C)蛋白質會產生能量 (D)蛋白質是生物體內含量最多的有機物。

9.三聚氰胺被加入奶粉中,引發非常嚴重的食品不當添加物風暴,請問不肖業者在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的目的為何? (A) 因三聚氰胺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 (B)因三聚氰胺添加在鮮乳中,會有沉澱物 (C)因三聚氰胺的高筋性,可增加奶粉的 風味 (D)因三聚氰胺的高含氮量,可捏造產品中蛋白質含量較高的假象。

10.日常作息中,下列何種狀況下,最有可能吃下三聚氰胺? (A)飲用檢驗合格的鮮奶 (B)喝檢驗合格的奶粉 (C)吃以 美耐皿碗盛裝的熱湯麵 (D)吃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

(五)在某部有關烘焙的漫畫中,主角東和馬擁有一雙太陽之手,他的雙手可提供約 30 度左右的溫度,提升麵包製作的效 率。在製作過程當中,發酵是為了使麵糰體積增加且提升蓬鬆感,當中加了許多不同的原料。其中另一角色天才科學家冠 茂更致力於研究不同的菌種,希望藉由這一系列的研究能夠製作出更好吃的麵包。試回答下列各題:

11.試問東和馬擁有的太陽之手,為何可以提升麵包製作的效率? (A)提供澱粉酶給麵糰中的麵粉,使得發酵的時間縮短 (B)因提供麵糰中的麵粉額外的能量,使得發酵的時間縮短 (C)因提供麵糰中的菌種較多的營養成分,使得發酵的時間 縮短 (D)因提供麵糰中的菌種適合作用的環境,使得發酵的時間縮短。

12.在製作麵包的過程當中,為了使麵糰發酵,你認為東和馬應是選擇了下列哪一種菌種加入麵糰作用?且此菌種使麵糰體 積增加並提升蓬鬆感的原因為何? (A)乳酸菌,產生 CO

2

 (B)酵母菌,產生 CO

2

 (C)酵母菌,產生酒精 (D)乳酸 菌,產生乳酸。

13.此菌種為天才科學家冠茂所研究的菌種,試問此菌種與下列哪些生物不列為同一界?Ⅰ麴菌;Ⅱ乳酸菌;Ⅲ青黴菌;Ⅳ 醋酸菌;Ⅴ毛黴菌 (A)Ⅱ (B)Ⅳ (C)Ⅱ、Ⅳ (D)Ⅰ、Ⅲ、Ⅴ (E)Ⅰ、Ⅱ。

14.下列哪一種酵素是製作麵包時最不需要額外添加的? (A)澱粉酶 (B)葡萄糖澱粉酶 (C)葡萄糖氧化酶 (D)蛋白酶

(六)我們食用的高麗菜、大頭菜和花椰菜是由野生芥菜族群中挑選符合人們需求表徵的個體,再將這些個體保存下來進行育 種所培育出來的。請根據上述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5.試問上述的育種方法稱為 (A)馴化 (B)選拔育種 (C)雜交育種 (D)基因轉殖。

16.上述的蔬菜與其育種所挑選符合人們需求的表徵,下列配對何者正確? (A)大頭菜:根 (B)高麗菜:莖 (C)小白菜

:葉 (D)花椰菜:花。

(七)附圖為瑞典學者培育出基因改造黃金稻的過程,請根據此圖回答下列問題:

目標基因

(3)

17.請問經過基因改造的「黃金米」,是讓稻米中富含何種成分? (A)胡蘿蔔素 (B)維生素 C (C)鈣質 (D)礦物質 18.下列關於步驟 1 的敘述,何者最為合理? (A) DNA 限制酶將目標基因由某生物中切離 (B) DNA 限制酶抑制質體和

目標基因複製 (C) DNA 聚合酶可複製質體 (D) DNA 聚合酶將目標基因分離出來。

19.下列關於各步驟的敘述,何者正確? (A)步驟 1 必須使用兩種以上的酵素才可進行 (B)步驟 2 需要 DNA 聚合酶的協 助 (C)步驟 3 是利用農桿菌大量複製重組 DNA (D)步驟 4 利用農桿菌感染水稻細胞完成基因轉殖。

(八) 早年臺灣外銷日本的木瓜品種為日昇木瓜品種,該木瓜品種特性是外型可愛、風味絕佳,但缺點卻是容易染病。民國六 十年代輪點病毒便侵襲全省大部分的木瓜栽培區,每年造成數億元的農業損失。蚜蟲是木瓜輪點病的傳播者,將病毒傳播至 健康植株,完成傳播病毒時間只要 2~5 分鐘,傳播的速度很快。受木瓜輪點病侵襲的木瓜,其植株生長受阻,木瓜結果 量大減,並造成果實品質變差且帶苦味,幾乎毫無商業價值。

  民國 77 年鳳山試驗分所發展出網室栽培田間管理技術,來防範蚜蟲傳播木瓜輪點病毒,並有效阻隔蚜蟲傳染病毒,

成效卓越;同時又在各方面技術的提升下,網室搭建的企業化,網室栽培逐漸成為木瓜栽培的主流。網室栽培技術一公頃的 成本大約 60 萬,使用期限約 3 年,這使得種植木瓜成為資金較豐厚的農民專利。因為網室造成的溼熱環境,使其他 蟲害增加,導致原來不太需要噴灑農藥的木瓜,也開始需要大量農藥;而木瓜覆蓋在細密的網下,日曬量減少會影響木瓜 風味,並且使用過的廢棄塑膠網也往往會造成環境汙染。

  民國 85 年中興大學葉錫東教授轉殖了鞘蛋白基因的木瓜再接種輪點病毒,基改木瓜試驗成功,並開始將基改木瓜 進行田間抗病毒及性狀評估。基因轉殖木瓜培育之方法為:先選擇分離典型嵌紋病徵輪點病毒之鞘蛋白基因,再利用農桿菌 Ti 轉殖系統,獲得 45 個轉殖木瓜品系;其原理為利用植物遺傳工程方式將木瓜輪點病毒(PRV)鞘蛋白基因轉移至 木瓜以產生抗病性狀,基改木瓜株系對臺灣、夏威夷及泰國三個不同來源的病毒系統都有極高的抗病力,未來可望不受地區 限制而能廣泛應用於防治木瓜輪點病毒。請依本文及相關生物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20.輪點病毒感染的木瓜會發生下列何種現象? (A)木瓜外型類似車輪且外表有黑點 (B)木瓜產量增加 (C)木瓜的抗病 力提升 (D)木瓜的口感不佳。

21.農桿菌在育種抗輪點病毒的木瓜扮演下列何種角色? (A)攜帶外源基因進入木瓜細胞 (B)降低輪點病毒的感染力  (C)降低輪點病毒的毒性 (D)抑制輪點病毒的基因表現。

22.下列關於本文的敘述,哪些正確?(多選) (A)網室栽培可減少農藥的使用 (B)網室栽培可減少輪點病毒感染的機會 (C)網室培養所需的成本較高 (D)基因轉殖的木瓜品質不良且帶苦味 (E)培育抗輪點病毒的木瓜必須透過重組 DNA 技術完成。

二、單選題(每題2分)

23.昆布的細胞內已含有高濃度的碘離子,但仍可繼續自海水中吸收碘離子,此種吸收方式具有下列何種特徵?(A)物質進 出細胞的方向常與擴散作用相反 (B)只有活的細胞才能進行 (C)將紅血球細胞置於濃食鹽水中,細胞會萎縮,這是一種 主動運輸的現象 (D)草履蟲排除細胞內多餘的水分也是主動運輸的一種。

24.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18個胺基酸連結,形成19個肽鍵 (B)形成1分子三酸甘油酯會脫1分子水 (C)n個葡萄糖連結成 單鏈多醣,會脫(n-1)分子水 (D)胺基酸羧基上的O會與另一個胺基酸胺基上的H

2

,形成水而脫出。

25.關於細胞的構造,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細胞膜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質,與細胞膜的選擇性運輸功能關係密切 (B)除了動物以外,其他生物細胞均有細胞壁的構造,成分為多醣類的纖維素 (C)粒線體與葉綠體皆由雙層膜圍成,且都 有自己的DNA可合成部分自己所需要的蛋白質 (D)中心粒是細胞內唯一不是由膜所組成的構造,位於細胞核附近,與細 胞分裂有關。

農桿菌

(4)

26.碰觸或搖動含羞草的葉片時,會造成小葉閉合和葉柄下垂,此現象並非下列何者的表現?(A)生長 (B)感應 (C)運動  (D)膨壓變化。

27.附表為小康上完細胞學後所做的比較表格,請根據表格中的特徵判斷下列構造與其配對何者正確?(+代表有,-代表 無)

構造

特色 特定生物細胞中的有無

磷脂層數量 內含核酸 松樹細胞 海豚細胞

甲 2 - + +

乙 0 - - +

丙 4 + + -

丁 0 + + +

戊 4 + + +

(A)甲──中心粒 (B)乙──粒線體 (C)丙──高基氏體 (D)丁──核糖體 (E)戊──葉綠體。

28.圖為光合作用示意圖,下列有關光合作用過程之敘述,何者正確? (A) A 及 C 為能量來源 (B) B 及 D  為中間產物 (C) B 及 D 可用於呼吸作用以產生能量 (D)碳反應在夜晚時才能進行。

  

29.圖為一實驗所得結果的數據圖,目的是探討不同光強度及溫度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下列有關本實驗的操作及結果之 敘述,何者錯誤?(lux:光強度的單位) (A)需選用同一種植物進行實驗 (B)需在水分及二氧化碳充足的情況下進行 實驗 (C) 40℃時,光強度愈大,光合作用速率愈高 (D)溫度愈高,光合作用速率愈高。

  

30.圖為葉綠體的示意圖,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光反應在 A、B、C 的膜上進行 (B)碳反應在 D 中進行 (C)水分解發 生在 C 處 (D) B 處有葉綠素吸光,以利 ATP 與 NADPH 的合成。

  

31.酵素具有許多特性,當固定量的酵素和受質作用之後會達到飽和現象,為了加速反應進行的速率,那麼加入下列何種物 質或方法效果會更好? (A)加入更多的 ATP 能量和提高溫度 (B)加入更多的受質及提高酸鹼值 (C)加入更多相同的酵素 (D)加入金屬離子、維生素等輔助因子。

32.科學家在罹患狂牛症的病牛腦中發現致病分子,是因為錯誤折疊的結構導致腦細胞無法正常表現功能而死亡,已知此致

(5)

病分子屬於蛋白質的一種。請問下列關於此種致病分子的敘述何者正確?

(A)為生物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磷是蛋白質常見的組成元素 (C)基本組成單位為 20 種胺基酸 (D)經由細胞核 內的轉錄作用合成 (E)立體結構不會影響其功能。

33.芊芊將水蘊草葉片分別置於甲、乙兩種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三分鐘後,以複式光學顯微鏡觀察之,拍下照片如下 圖所示。下列有關甲、乙溶液的敘述,何者正確?

(A)甲是 0.5M 的蔗糖溶液 (B)乙是 0.2M 的蔗糖溶液 (C)甲是乙的低張溶液 (D)乙是水蘊草葉片細胞的等張溶液。

  

34.關於細胞學說的敘述,何者正確? (A)生物體皆由細胞構成,一切細胞皆由原先存在的細胞分裂而來 (B)虎克由顯微 鏡觀察植物的木栓細胞,首先提出細胞學說 (C)細胞核是細胞的生命中樞 (D)原核生物是一種例外,不符合細胞學說。

35.光合作用中光反應的步驟可分為:(甲)氫離子和NADP

結合 (乙)水分子分解 (丙)形成ATP (丁)葉綠素吸收光能,請 依序排出反應進行的步驟: (A)丁丙乙甲 (B)乙丁丙甲 (C)乙丙丁甲 (D)丁乙丙甲。

36.圖為細胞核的模式圖,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a核孔,物質可經由此進出細胞核 (B) c 為粗糙型內質網,其上 附著有核糖體,可協助物質運送 (C) e 為染色質,由核酸構成,可能為 DNA 或 RNA (D) d 為核仁,可製 造核糖體成分。

   

37.下列有關滲透與擴散的敘述,何者正確? (A)任何物質在細胞內外的濃度若有差異,均可發生滲透 (B)細胞膜的存在 使物質進出細胞時受到限制 (C)只有活細胞才有簡單擴散 (D)植物才有滲透壓。

38.細胞核對真核生物而言十分重要,可說是細胞的控制中心,下列關於細胞核的敘述,何者正確? (A)藍綠菌細胞核內 的染色體由環狀DNA組成 (B)細胞進行基因表現時,可觀察發現棒狀染色體 (C)核膜為雙層膜構造,其上有核孔作為 細胞核和細胞質的通道 (D)核糖體在核仁形成後,便於核內進行蛋白質合成。

39.請依附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細胞利用 A 過程產生能量提供生理活動利用 (B) A、B 過程合稱新陳代謝,為細 胞生命現象之一 (C)細胞利用 B 過程的產物建構細胞、促進生長 (D) C 稱為新陳代謝,是維持生命現象最基本要素。

  

40.細胞膜是包圍細胞的膜,負責細胞許多生理功能,下列關於細胞膜的敘述,何者正確? (A)細胞膜是由一層磷脂質所

組成 (B)部分膜上的蛋白質可接受外來的訊息 (C)細菌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與真核細胞的相異 (D)細胞膜內側的醣類分子

可作為細胞辨識的依據。

(6)

42.下列為動、植物體從外界或周圍環境吸收物質之方式,何者錯誤? (A)酒精-促進(便利)性擴散 (B)CO

2

-簡易擴散 (C)白血球-吞噬作用 (D)小腸絨毛-胞飲作用。

三、多重選擇題(每題2分,答錯一個選項倒扣1/5,此題若不作答,該題扣2分):

43.圖為植物細胞膜的構造模式圖,關於構造與功能,下列何者正確? (A)丙為雙層磷脂質,親水端向內而疏水端向外  (B)甲為蛋白質,可形成通道,讓澱粉等養分進出 (C)乙為醣類,常附著於細胞外側的蛋白質上,可供辨識外來物  (D)以上皆正確 (E)丙是細胞膜、核膜和內質網的主要成分。。

44.下列關於細胞中化學組成的敘述,何者正確? (A)澱粉酶與纖維素酶皆屬於多醣,兩者均可被人體消化吸收 (B)組成 蛋白質的各種胺基酸均可在人體內自行合成 (C)三酸甘油酯是由三分子的甘油與一分子的脂肪酸所組成 (D)所有維生 素均可在植物體內自行合成 (E)肝醣又稱為動物澱粉,儲存於肝臟和肌肉細胞。

45.生物細胞藉由呼吸作用來獲得所需能量,下列關於呼吸作用的敘述何者正確?

(A)有氧呼吸僅發生於粒線體內 (B)無氧呼吸僅發生於細胞質中 (C)人體細胞僅能進行有氧呼吸 (D)乳酸醱酵可產生乳 酸及酒精 (E)相同分子數的葡萄糖,進行有氧呼吸得到的能量較多。

46.此為 ATP 的構造模式圖,下列有關 ATP 的敘述,何者正確? (A) d 為去氧核糖 (B) e 為腺嘌呤 (C) ATP → ADP

+Pi 的反應式中,高能的磷酸鍵 b 被打斷 (D)一個 ATP 分子僅有一個高能的磷酸鍵 (E)當細胞內ATP分子多時,有 利細胞進行放能反應。

47.下圖表示某種反應進行時,有酵素參與和無酵素參與的能量變化情形,則下列有關敘述哪些正確? (A)此反應為釋能 反應 (B)曲線Ⅱ表示有酵素參與 (C)有酵素參與反應時,所降低的活化能為 E

3

 (D)此反應中,甲物質為反應物,乙物 質為產物 (E) E

1

為有酵素參與時反應前後能量的變化。

48.下列有關染色體的敘述,何者正確? (A)染色體數目愈多,則生物愈高等 (B)染色體上的 DNA 具有遺傳訊息 ( C)染色體通常於細胞分裂時較易看到 (D)原核生物無細胞核,故無遺傳物質 (E)染色體的主要成分為 DNA 和肽 聚糖。

49.依圖,平衡後下列何者正確? (A)甲液面上升 (B)乙液面上升 (C)甲處可發現蔗糖分子 (D)乙處可發現葡萄糖分

子 (E)甲、乙兩處分子靜止不動。

(7)

50.下圖為多細胞個體的發生過程,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生物產生新個體經歷A過程,屬於無性繁殖 (B)B為生長過程 (C)細胞分化發生在C階段 (D)細胞分化發生在D階段 (E)下 圖A、B、C、D各階段都可能產生遺傳物質變異,且對演化有影響。

51.下列有關於生物體內水分的敘述,何者錯誤? (A)水是各種細胞內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水的表面張力可以讓某些生 物於其上行走 (C)水比熱小具有維持體溫恆定的功能 (D)水可輕微解離而影響酵素的活性 (E)種子休眠時含水量很低。

52.呼吸作用中葡萄糖的糖解作用可以形成哪些化合物? (A)CO

2

 (B)O

2

 (C)NADPH (D)ATP (E)丙酮酸。

答案:

1DCBC(2)(A)成本較低。(B)(D)文章中未提及。

5C

6 ABBDC 11DBCCB 16DAAD

20D 解析:(1)(A)文中未提及。(B)產量降低。(C)生長受阻。(D)有苦味。

21A (B)(C)(D)用以轉殖基因。

22 BCE (A)增加農藥使用量。(D)受感染的木瓜才會如此。

23A or B or D 24CC

26ADCDB 31 送

32CC【試題解析】:由照片中的葉綠體分布情形,判斷乙溶液中的水蘊草葉片細胞發生原生質分離的現象,可推知乙是水蘊 草葉片細胞的高張溶液,而甲可能是等張或低張溶液。植物細胞的等張溶液約是 0.15~0.2 M蔗糖溶液。

34AD 36CBCBB 41B 42A or D 43CE 44(D)E 45BE 46(A)B 47BCD 48BC 49BD

50BC(E) 【試題解析】:(A)生物產生新個體經歷 A 過程,屬於有性繁殖 (D)細胞分化發生在 C 階段 (E)B、C、D 各階段都可能 產生遺傳物質的變異,但體細胞的變異對演化沒有影響。

51AC

52DE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一階段: 讓學生接觸不同的感官刺激 第二階段: 對感官刺激的改變有察覺反應 第三階段: 對感官刺激有一貫的反應..

範圍:下學期第一次段考

範圍:下學期第二次段考

[r]

三、計算題:共

範圍:下學期第一次段考

範圍:上學期第二次段考

攝大乘論釋卷第二 攝大乘論釋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