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陳師曾的家世與重要人生過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節 陳師曾的家世與重要人生過程 "

Copied!
4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肆章

陳師曾與民初新式知識分子 的文化實踐

從陳師曾《北京風俗圖冊》的內容與表現,推展至陳師曾 1920 年前,

融合西方與中國繪畫所創造出不同於傳統畫史之「繪畫新貌」及相關的畫 論、畫史書寫後,本章將進一步把討論延伸至陳師曾的家世、學習過程,

及民初新式知識分子的文化實踐上。筆者預期透過對陳師曾家世的了解,

及其求學過程中,與日本結下的緊密關聯,當可更清楚呈現陳師曾融合中 西之理論與創作實踐,不僅無法脫離其家學淵源,也不能忽略日本對他的 影響。此外,陳師曾在民國初年對教育、風俗、漫畫與中下層文化所投注 的心力,其實,也正反映了當時新式知識分子們的共同關懷。透過這些討 論,一則可看到陳師曾與其他新式知識分子在相同時代背景下的共同選 擇,亦即透過「他者」的知識,獲得重新評價傳統、改良傳統的契機;另 則呈現了過去為「國粹派」色彩框架住的陳師曾,其理念與實踐,其實卻 契合於時代大潮對西方、對新知的興趣!由此,將突顯出過去畫史未曾重 視之陳師曾的另一面向,並進一步描畫出陳師曾對中國畫壇的多方貢獻與 意義。

129

(2)
(3)

第一節 陳師曾的家世與重要人生過程

4.1.1 詩書世家

陳師曾的出身雖非顯赫,卻也是名門之後。1正如《陳寅恪家世》的作 者指出,《辭海》「陳」字條下,一連出現陳寶箴、陳三立、陳衡恪、陳寅 恪家族四人,是史上難得一見之事。2而不可否認的,陳氏家風對其子弟的 薰陶,也確實在陳師曾、陳寅恪等家族後代身上,可見到相當深遠的影響。

陳師曾的家族原為江西義寧(民國時改為修水縣)客家人,族中第一位中 舉的,就是陳師曾的祖父陳寶箴。3陳寶箴在 1851 年(咸豐元年)中舉後,

並未通過會試,原本他欲停留北京等候下一次考試,卻因受到太平天國之 亂與八國聯軍侵華的刺激,毅然決定前往湖南投入湘軍,並自此展開其積 極於維新改革的宦海生涯。4陳師曾的父親陳三立,雖是 1889 年(光緒十 五年)進士,但在吏部考功司任職數月後隨即掛冠離去,以輔佐當時在武 昌任職的陳寶箴,並受聘為「兩湖書院」都講。5

陳寶箴一生最重要的治績,是擔任湖南巡撫時,所推行「變法開新治」

的洋務事業。6被稱為「維新四公子」之一的陳三立,在此所扮演的角色也

1 關於陳師曾家世,主要參考下列各書。汪榮祖,《史家陳寅恪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4);劉以煥,《國學大師陳寅恪》(重慶:重慶出版社,1997,第二次印刷);張求會,《陳 寅恪的家族史》(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葉紹融,《陳寅恪家世》(廣州:花城出版社,

2001)。

2 葉紹融,《陳寅恪家世》,頁 3。

3 陳寶箴號右銘。另外,陳師曾家族溯源,請參閱張求會,《陳寅恪的家族史》,頁 9-21;葉紹 榮,《陳寅恪家世》,頁 20-66。

4 陳寶箴於 1875 年署理辰沅永靖道(湘西),之後,曾任河北道(河南武陟)、浙江按察史、湖 北按察史、直隸布政史、湖南巡撫等職。張求會,《陳寅恪的家族史》,頁 43、51-3、68-72、

77、84、89-92、105-132。

5 陳三立字伯嚴,號散原。張求會,《陳寅恪的家族史》,頁 213-20。

6 陳寶箴在湖南的維新事業,請參閱張求會,《陳寅恪的家族史》,頁 105-66、223-6。關於自 強運動與湖南維新運動,請參閱郭廷以、劉廣京,〈自強運動:西洋技藝的追求〉,收入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d)編,張玉法主譯,李國祁總校訂,《劍橋中國史》,晚清篇 1800-1911(上),

第 10 冊(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87),頁 581-637;張灝,〈思想的轉變和改革運動,

1890-1898〉,《劍橋中國史》,晚清篇 1800-1911(下),第 11 冊(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1987),頁 302-75。

(4)

不容小覷。7在治績方面,陳寶箴不僅在湖南設立「礦務總局」,建設電訊、

交通等新式工礦業以「辟利原」;並創建了「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等新 式學堂,以及推介《時務報》、《湘報》、《湘學新報》等報刊,以「變士習」、

「開民智」。8陳寶箴的軍旅生涯中,也結識了當時在治國、新政推展上的 重要人物,如曾國藩、張之洞、郭嵩燾、黃遵憲、譚嗣同等人。中西學並 重的「時務學堂」,更聘請到當時頗有聲望,已在上海主持《時務報》的梁 啟超擔任中文總教習。9甚受魯迅讚譽的俞明震,也曾於「礦務總局」任職。

10陳寶箴父子除在職務上積極推動中國現代化建設外,也參與帶有強烈維 新色彩的「南學會」,陳三立更曾加入由康有為等籌組之上海「強學會」。

11

不敘用」的革職令,陳 寶箴更似乎因此於 1900 年 7 月 22 日猝死。13

陳寶箴的維新事業,雖在各方人馬支持下,展現一片生機,但當時卻 有許多決策引起多方爭議,譚嗣同等新派人士及葉德輝等舊派代表,與陳 氏父子之間也時有齟齬。12除此之外,國家遭逢外敵侵擾,內政又紛鬧不 安,這種局勢,使湖南洋務運動的推行更為艱難。終於,1898 年 9 月 21 日(光緒二十四年八月初六)百日維新結束,慈禧重新掌政,陳寶箴、陳三立 父子在「戊戌六君子」遭處決後,也收到清廷「永

7 「維新四公子」指的是陳三立、譚嗣同、徐仁鑄與陳菊存等四人。陳三立、譚嗣同與丁惠康、

西學新知,並宣傳變法維新與君主立憲。參閱張求會,《陳寅恪的家族史》,頁

頁 78-80;魯迅,《魯

亡,但此說尚待進一步的史料 吳保初等,則另有「清末四公子」之稱。參閱葉紹榮,《陳寅恪家世》,頁 210。

8 陳三立〈巡撫先府君行狀〉總括陳寶箴在湖南的建設為六項,分別為「董吏治」、「辟利原」、「變 士習」、「開民智」、「敕軍政」、「公官權」。參閱陳三立,《散原精舍文集》,卷五(台北:臺灣中 華書局,1966,臺二版),頁 102-116。由譚嗣同、唐才常任主筆的《湘報》與《湘學新報》,

在當時介紹不少 119、124。

9 張求會,《陳寅恪的家族史》,頁 51、76、115-6、117-20、199。

10 俞明震字恪士,曾中過進士,也參與過戊戌變法,為陳三立妻舅,其父則為湖南知府俞文葆。

俞明震曾任南京「礦路學堂」總辦,魯迅於此就讀時以「新黨」稱呼他。透過魯迅在日記中多次 以「俞師」稱之,以及魯迅到北京後經常拜訪俞明震的情形,可見魯迅對其之推崇。參閱李何林 主編,《魯迅年譜》(增訂本),第 1 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迅全集》,第 14 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頁 150、157。

11 張求會,《陳寅恪的家族史》,頁 127-8、220-3;葉紹融,《陳寅恪家世》,頁 159

12 張求會,《陳寅恪的家族史》,頁 132-66;葉紹融,《陳寅恪家世》,頁 162-8。

13 張求會,《陳寅恪的家族史》,頁 166-8;葉紹榮,《陳寅恪家世》,頁 180。陳寶箴之死至今 仍為一謎,不少人引宗九奇文,認為陳寶箴乃慈禧下密旨,自縊而

(5)

雖然陳氏父子對維新運動投注極大心力仍告失敗,但他們在興辦學校 以傳續中學、推介新知方面,卻頗有建樹,留下不少影響。這背後的理念,

似乎與梁啟超認為教育制度革新乃中國政治改革之重點,看法相為一致。

14例如參與自立軍的林圭、田邦璿、秦力山,曾任教育部總長的范源濂,

北大校長章士釗,以及組織護國軍的蔡鍔等,都曾是「時務學堂」的學生,

當時皆受教於梁啟超、譚嗣同等人。15這批人在民國的政治舞台上,各自 扮演著重要角色,但所關懷的,總不外為國政與改革。除「時務學堂」外,

陳寶箴與陳三立在各地所興辦的學校,也不在少數。如 1862 年陳寶箴在 家鄉所設的「四覺草堂」,於陳寶箴離家赴任後即改為家學,供各姓子弟就 讀。1886 年陳寶箴又再次出資,興建陳氏義學。陳寶箴就任河北道期間,

也曾設立「致用精舍(又名河北精舍、治經書院)」。其教學理念強調的是「讀 書總期明體達用」,學生在學習經史之外,「或旁及詩文、天文、算學,各 從所好,期於不荒正課而止。至鹽、漕、地輿、水利、農田、兵法、河工,

屯、牧、船、炮,尤用世之士所宜急講。所置諸項書籍,宜以次恣覽」。16 此外,陳三立在湖南期間,也與譚嗣同、張謇等人資助上海「經正女學」

的設立。17

陳寶箴過世後,陳三立移居南京,1903 年與友人合辦一所新式小學,

名為「思益學堂」。這所學堂教授課程除《四書》、《五經》外,還有英文、

加以證實。見張求會書,頁 179-85。葉紹榮書,頁 184-8。

14 陳家興學之舉,實開端於陳寶箴父陳規鋐。參閱劉夢溪,〈義寧之學的淵源與宗主〉,《讀書》,

2期(2001 年 2 月),頁 56-62 的討論。感謝龔產興教授提供此文。梁啟超對教育革新的重視,

請參閱張灝,〈思想的轉變和改革運動,1890-1898〉,頁 326-8。而實際上,清末民初的有識 之士,大抵皆同意教育乃是富國強兵的根本基礎。相關討論可參閱周策縱著,陳永明等譯,《五 四運動史》(長沙:岳麓書社,1999),頁 29-48;孫雪梅,《清末民初中國人的日本觀--以 直隸省為中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15 參閱葉紹榮,《陳寅恪家世》,頁 174;劉以煥,《國學大師陳寅恪》,頁 35;皮明庥,《唐才 常和自立軍》(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關國,〈蔡鍔(1882-1916)〉,《民國人物小 傳》,第 3 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0),頁 304-6。據陳師曾三子陳封雄回憶,陳寅恪 約在 1915 年曾於北京擔任蔡鍔秘書,也許即與家族情誼有關。參閱陳封雄,〈陳寅恪曾任蔡松 坡秘書〉、蔣天樞,〈附錄:陳寅恪先生傳〉,收入張杰、楊燕麗選編,《追憶陳寅恪》(北京:社 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446-8、454。

16 葉紹榮,《陳寅恪家世》,頁 70-1。張求會,《陳寅恪的家族史》,頁 148-51、185-6。《河 北精舍學規》轉引自劉夢溪,〈義寧之學的淵源與宗主〉,頁 57。

17 張求會,《陳寅恪的家族史》,頁 115。

(6)

數學、物理、化學、音樂、繪畫等新學科。學校所聘用老師有外籍教師,

另外如柳詒徵、周大烈、王瀣、蕭俊賢等,也皆為一時之選。18尤其有趣 的是,陳三立特別規定老師不准體罰學生、不准讓學生背死書,他的教育 理念,在當時可說極為新穎。「思益學堂」的學生除了陳家子弟,尚有其他 世族,如陳三立繼妻俞明詩兄弟之子俞大維,也在此處就學。19此外,對 佛學頗有研究的陳三立,與沈曾植等合辦過佛教學堂「祇洹精舍」,當時特 邀頗富傳奇色彩的蘇曼殊在此教授英文。20陳三立並曾擔任「三江師範學 堂」總稽查與「中國公學」的董事。21由陳寶箴到陳三立,對興教辦學、

中西學問與積極用世的關注,皆展現在陳師曾、陳寅恪等後輩之文化實踐 的情形,乃見家學淵源,一以貫之。22

於經世濟民的事業之外,陳寶箴父子在藝文、醫學方面也頗有表現。

作為文人的陳寶箴雖未以詩文留名,但他的文章頗為時人所重。其承自父 輩的中醫之術,馳名遠近,也傳延至陳三立之手,陳寅恪更有「中醫之學 乃吾家學」一語。23此外,陳寶箴與陳三立對傳統文人積極參與之校勘、

印書等活動也頗為投入,刊刻過不少書籍,如王拯《龍壁山房文集》、釋敬 安《八指頭陀詩集》等。24陳寶箴雖未在文學界大放異彩,陳三立卻以「同 光體」詩人領袖的身分,聞名於世。「同光體」雖泛指同治、光緒以來專擅 宋法的詩人,但這些詩人其實多活動於清末民初。其中知名的,尚有陳衍、

。參閱葉紹榮書,頁 219-24;張求會,《陳寅

紹榮,《陳寅恪家世》,頁 230-1;林漢樓,〈蘇 出版社,1975),頁 281-2。,

〉,頁 56-62。

榮,《陳寅恪家世》,頁 76-80;劉夢溪,〈義

18 佚名,〈柳詒徵(1880-1961)〉,《民國人物小傳》,第 2 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7), 頁 105-7。

19 葉紹榮,《陳寅恪家世》,頁 72-3、227-9。張求會,《陳寅恪的家族史》,頁 279-1。俞大 維之後與陳寅恪同時留學美、德兩國,感情深厚

恪的家族史》,頁 144-50;董淑賢,〈俞大維(1897-1993)〉,《民國人物小傳》,第 19 冊(台 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9),頁 168-72。

20 張求會,《陳寅恪的家族史》,頁 262-71;葉

曼殊(1884-1918)〉,《民國人物小傳》(台北:傳記文學

21 張求會,《陳寅恪的家族史》,頁 280-7。

22 參閱劉夢溪,〈義寧之學的淵源與宗主

23 張求會,《陳寅恪的家族史》,頁 196-9;葉紹 寧之學的淵源與宗主〉,頁 56-8。

24 張求會,《陳寅恪的家族史》,頁 187-91。

(7)

沈曾植、鄭孝胥、陳寶琛等人。25雖然當時以柳亞子為代表的「南社」對

「同光體」詩人褒貶與奪,仍有可議之處,但「南社」人與提倡「詩界革 命」的梁啟超,對於陳三立的詩文卻相當佩服。26由《時報》以「詩家」

作為陳三立頭銜之情形,不難發現自陳三立開始,陳氏家族開始在中國文

29透過陳家的聯姻,顯 見陳

皆以陳寅恪為討論重心。30此外,陳三立的子女在詩書方面也展現不凡才 壇享有重要地位。27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是陳家交游的具體寫照,但陳家姻親 也不乏政官顯士。如陳三立原配羅氏,為四川雅州知府羅亨奎女;繼妻乃 湖南知府俞文葆之女。陳師曾第一任妻子范孝娥為「南通三范」之一范鑄 的女兒;兩位繼室,汪春綺與黃國巽,分別出身湖南長沙知府汪鳳瀛家與 湖南的官宦人家。28陳寅恪妻唐篔,為清末台灣巡府唐景崧孫女;二妹陳 新午,則嫁給曾任國防部長等多項要職的俞大維。

寶箴家族一直到民初,仍與政界關係緊密。

飽學詩書的陳寶箴與陳三立,以經世治國的情懷投注於維新運動與興 學育才的事業,為清末民初勵精圖強的風氣,樹立一個典範。而淳樸勤學、

開通明理的家風所培育出的子孫,在近代中國各個領域,多有不凡表現。

陳三立五個兒子中,除四子陳方恪未出國就學,其餘四人皆曾負笈海外,

這對當時傳統的文人家庭來說,乃非尋常之事。陳三立長子陳衡恪、次子 陳隆恪皆留學日本,分別學習博物與財商;五子陳登恪北大畢業後,赴巴 黎研讀法國文學;三子陳寅恪則有近二十年時間往還於日本、中國、西歐、

美國等地,之後成為中國近現代歷史學大師,許多研究陳氏家學的文章,

25 劉以煥,《國學大師陳寅恪》,頁 22-3;關志昌,〈陳衍(1856-1937)〉,《民國人物小傳》,

這些同光體詩人文章,經

立,《散原精舍文集》。

北京《晨報》上。上海《時報》〈藝術界消息〉專欄在陳師曾過世 界消息〉,

第 9 冊(台北:傳紀文學出版社,1987),頁 253-61;關國,〈陳寶琛(1848-1935)〉,《民 國人物小傳》,第 5 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2),頁 301-5。

常被刊登於報刊上,如北京《晨鐘報》或《國粹學報》等。

26 此外,陳三立文風受桐城派影響頗深。張求會,《陳寅恪的家族史》,頁 298-319、326-41;

葉紹榮,《陳寅恪家世》,頁 235-42;陳三

27 陳三立的詩文經常被刊登在

後,即曾報導「詩家」陳三立「意極傷感,來日謝絕賓客」之情形。參閱睡僧等,〈藝術

《時報》,1923 年 9 月 28 日,第 4 張。

28 范鑄,字肯堂,號當世。

29 葉紹榮,《陳寅恪家世》,頁 219-21、248、300、335、341、429、501-2。

30 討論陳寅恪治學的文章不在少數,可參閱陳弱水,〈一九四九年前的陳寅恪:學術淵源與治學

(8)

華,如陳隆恪有《同照閣詩鈔》,陳方恪有《適履集》;當時北京《晨鐘報》

上多可見陳三立與陳師曾的詩文,陳師曾去世後,好友葉恭綽特為其集詩,

作《陳師曾遺詩》上、下二卷。31大抵而言,透過陳家--兼具「文人/

新式知識分子」身分特質--之第三代的表現,尤其突顯出陳寶箴父子所 奠定的開明家風,乃是陳氏子孫在時代鉅變中,展現特殊成就的主要原因。

至於陳家第四代,如陳師曾長子陳封可,曾留學日本與德國。當陳師 曾為《太平洋報》畫插圖時,陳封可也參與了滑稽諷刺畫的徵選,屢受佳 評。32次子陳封懷,曾至英國愛丁堡大學就學,之後成為中國植物園之父。

33三子陳封雄、六子陳封猷分別畢業於燕京大學與北京輔仁大學。而陳寅 恪三個女兒,則在醫學、生物與化學領域,各展所長。34

總而言之,《北京風俗圖冊》的作者陳師曾,即成長在這個民初政壇、

藝文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家族中。陳師曾日後所以可成為聞名中、日的知名 畫家,除了他個人的努力之外,實與其不凡的家世背景、作為「文人/新 式知識分子」的身分等,具有密切關聯。陳師曾積極為文介紹西方畫學,

實踐中西融合之「繪畫新貌」,並投入中國新興的美術教育等,也何嘗不是 呼應其父祖輩興辦教育、推廣新知的精神。

44-63。陳登恪畢業於北大文學院之事,請參閱陳封雄,〈漫憶老北大〉,《環球時報》,1998 年 大要〉,《當代》,第 133 期(1998 年 9 月),頁 18-29;余英時,〈試述陳寅恪的史學三變〉、

王汎森,〈陳寅恪與近代中國的兩種危機〉,《當代》,第 123 期(1997 年 11 月),頁 18-43、

5月 3 日。轉引自「新語絲電子文庫(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

history/modern/old_Beida.txt)」。

31 陳三立與陳師曾的詩文經常刊登於上海《時報》與北京《晨鐘報》上。如 1917 年 12 月 7 日

《晨鐘報》,第七版,散原(陳三立),〈藍石如同年所藏史忠正負笈硯〉等。另見葉紹榮,《陳寅 恪家世》,頁 430;陳衡恪,《陳師曾遺詩》,上、下卷(依書中吳庠、葉恭綽文末紀年,推測此 書於 1930 刊行)。

32 此活動同時入選的,還包括西畫家陳抱一的作品。參閱〈徵求諷刺畫第一次發表〉、〈徵求諷 刺畫第二次發表〉、〈徵求滑稽諷刺畫第三次發表〉,《太平洋報》,1912 年 6 月 9 日、6 月 12 日、

6月 13 日,均第三頁。

33 參閱葉紹榮,《陳寅恪家世》,頁 452-92。

34 參閱葉紹榮,《陳寅恪家世》,頁 493-510。

(9)

4.1.2 重要的人生過程與活動場域:中國→日本→中國

如陳衍《石遺室詩話》或章炳麟主辦的《甲寅周刊》、

《近

石的花鳥老師胡沁園、詩文老師王闓運結識,經常向兩人請教。另外,陳 陳師曾於 1876 年 3 月 2 日(光緒二年陰曆二月十七日),出生在陳寶箴辰沅 永靖道(湖南省)官署中。取名衡恪,乳名師曾,後引為字。陳師曾五歲時,

母親羅氏過世,遂由祖父母帶在身邊扶養。35

陳氏乃詩書世家,自陳師曾幼年,陳寶箴即指導其識字,並講授訓詁。

陳師曾十一歲時(1887 年),已能與陳三立友人,「湘綺樓(王闓運)四大詩 弟子」之一的八指頭陀釋敬安,以詩詞唱和。36後來,陳師曾也子承父業,

以詩名世,除不少長輩

代詩人述評》等都肯定他的詩才之外,同儕如吳庠、葉恭綽等對陳師 曾的詩文,也有佳評。37當時北京的大報《晨鐘報》上,時常可見陳師曾 的詩作刊行於上。38

就傳統中國家庭來說,書法教育確實較繪畫為重,在長輩的督導下,

陳師曾七至十歲已能作擘窠大字。39雖然陳家過往並未以畫聞世,但家中 原來也藏有一些書畫作品,或許陳師曾多少曾受這些作品啟發,對繪畫產 生興趣。40如陳師曾六歲時與祖母遊西湖見荷花盛開,回家即圖於紙上;

十歲時,以赭墨畫「雲水煙巒」等等。到了陳師曾十五歲,在長沙與齊白

35 陳師曾生平主要參考資料,請參閱陳三立,〈長男衡恪狀〉,《散原精舍文集》,卷 13,頁 295-7;

袁思亮,〈陳師曾墓志銘〉,《美術關察》,第 10 期(1996 年),頁 50;俞劍華,《陳師曾》(上 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1);龔產興,〈陳師曾年表〉,《朵雲》,第 6 期(1984 年 5 月),

頁 109-29;葉紹榮,《陳寅恪家世》,頁 295-426;劉以煥,《國學大師陳寅恪》,56-74。感

》,頁 351-5;關志昌,〈八指頭 傳》,第 9 冊,頁 1-11。

6年 10 月 9、10 日《晨鐘報》,陳師曾,〈穆庵餽橙橘〉、〈過庵夜話〉(皆第六版)

,〈長男衡恪狀〉,頁 595-6;俞劍華,《陳師曾》,

版篇、解說篇(台北:財團法人

),圖 173。

謝龔產興教授提供袁思亮與俞劍華著作。

36 八指頭陀有〈贈陳童子師曾〉詩。參閱葉紹榮,《陳寅恪家世 陀(1852-1912)〉,《民國人物小

37 俞劍華,《陳師曾》,頁 32。

38 如 191 等。

39 袁思亮,〈陳師曾墓志銘〉,頁 50;陳三立 頁 1;龔產興,〈陳師曾年表〉,頁 109。

40 葉紹榮,《陳寅恪家世》,頁 17-8。另外,陳師曾《石榴萱花》上,題有「余家藏馬江香有此 本。略仿其格。媿未能工耳。」句,可知陳家確實藏有書畫作品。圖版、款識參閱林宗毅、林柏 亭、王耀庭等編,《定靜堂叢書六:定靜堂中國書畫名品選》,圖

林宗毅博士文教基金會、國立故宮博物院,2004

(10)

師曾也曾同齊白石另一位繪畫老師尹和伯學畫。41但一直到陳師曾十九歲

會學校。451902 年春

時,陳家長輩才正式聘請名師周大烈、范仲霖與范鑄,分別教授其文學,

魏碑、漢隸及行書。42

1898 年,陳師曾進入陳三立繼妻之兄俞明震所主持的「江南陸師學 堂附設礦物鐵路學堂」就讀。43由相關資料顯示,「礦路學堂」開設的課程 是仿德國軍制而來,教授內容除傳統經史外,尚有地學(即地質學)、金石 學(即礦物學)、繪圖、算學、德語等新穎學科,因此,「礦路學堂」可說是 培育中國新一代知識分子的搖籃。44當時魯迅(周樹人)也在此校讀書,不 過與陳師曾尚未熟悉。1901 年,陳師曾至上海,轉入法國教

天,陳師曾偕同陳寅恪與「礦路學堂」的四位官費生,一同搭上日輪 大貞丸,以自費生身份前往東京「弘文學院」就讀。46

陳師曾等在「弘文學院」進入的是速成普通科,修業期限為二年。「弘 文學院」的課程不僅以日文為主,還包含算學、史地、動物學、植物學等 新式學科,另外還有英語的選讀。47陳師曾在「弘文學院」兩年期間,與

41 劉以煥,《國學大師陳寅恪》,56-74。

42 龔產興,〈陳師曾年表〉,頁 109;龔產興,《陳師曾》,《巨匠》,中國系列第 59 期(1995 年 29-31;葉紹榮,《陳寅恪家世》,頁 300-1。范仲霖為

,見《時報》,1904 年 10 月 8 日,第 6 頁,第 2 張。另,如 1908 欄,也曾刊登〈俞明震觀察辦結江西贛縣南康兩處教案

26。另外,關於中國學生留日現象討論,可參閱 Marius Jansen 1(下),

年譜》,第 1 卷,頁 91;馬力,〈魯迅在弘文學院〉,頁 14。

10月),頁 2;俞劍華,《陳師曾》,頁 范鑄之弟。

43 葉紹榮,《陳寅恪家世》,頁 301。

44 關於礦陸學堂的情形,可參閱魯迅,〈瑣記〉,《朝花夕拾》(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頁 64-6;周啟明(周作人),〈魯迅在南京學堂〉、南京市文管會,〈江南礦路學堂遺跡和魯迅求 學情況的調查〉、南師附中魯迅紀念室,〈關於江南陸師學堂的史料〉等文,收入薛綏之主編,《魯 迅生平史料匯編》,第一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頁 388-390、412-4、429-42。

此外,當時俞明震名氣不小,晚清年間上海《時報》「來蹤去跡」專欄,登載不少名人如溥倫貝 子等的行蹤,其中也包括俞氏

年 2 月 17 日《時報》第一張之「要件」

回甯上午帥稟〉的報告書。

45 龔產興,〈陳師曾年表〉,頁 110。

46 崔石崗,〈他們結伴同行--魯迅與陳寅恪兄弟〉,《濟南師專學報》,第 19 卷第 4 期(1998 年 8 月),頁 64-5;沈瓞民,〈魯迅早年的活動點滴〉,《魯迅回憶錄》(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78),頁 221-3;馬力,〈魯迅在弘文學院〉,《魯迅生平史料匯編》,第二輯(天津:天津人 民出版社,1982),頁 12-

著,安嘉芬譯,林明德校閱,〈日本與辛亥革命〉,《劍橋中國史》,晚清篇 1800-191 第 11 冊,頁 382-406。

47 李何林主編,《魯迅

(11)

魯迅等八人同為室友,陳、魯二人並因此定下深厚交誼。48後來魯迅、周 作人在 1909 年與 1914 年出版《或(域)外小說集》、《會稽郡故書雜集》

時,都是請陳師曾為其書籍封面題字。49當陳師曾等在日本留學時,中國 正於內政、外交上遭逢劇變,留日學生們對中國的處境甚為憂慮,經常相 聚討

乎使陳師曾 竟是否曾進入日本正式學校就讀之事,留下疑問。52所幸,1910 年(宣 統二年)

東京高等師範

論國是。陳師曾在日俄戰爭時即曾受魯迅號召,寫了六封信回家,報 告日本的居心不良。50

1904 年陳師曾自「弘文學院」畢業後,依陳三立〈長男衡恪狀〉所 言,進入了「師範高等校」研讀「博物學」。51也許因時代已久又經戰亂,

太多資料已難考證,根據鶴田武良的研究發現,陳師曾(衡恪)的姓名,並 未出現在「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的畢業生名錄上,此結論,似

《教育雜誌》「記事:外國之部」上,有如下紀錄:

▲留日高等師範生卒業 我國學生在 留學者。共有八 十六人。今將本年二月卒業生之姓名列左。(一)陶履恭直隸地理歷 史……(六)陳衡恪江西博物。53

此記載不僅確認陳師曾曾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就學外,也證實陳師曾 時專攻的是「博物」。另外,由陳師曾回國後擔任多年博物學教員的情況 看來

,倘若他沒有相關知識背景,恐怕也難以辦到。

48 沈瓞民,〈回憶魯迅早年在弘文學院的片斷〉,《魯迅回憶錄》,頁 224-6。沈瓞民當時與魯迅、

陳師曾為同室室友。

49 1909年魯迅與周作人尚在日本,特請陳師曾為他們的譯作《域外小說集》題字。直到 1926 年陳師曾過逝後,魯迅《朝花夕拾》要出版前,原希望以陳師曾所繪箋紙作為封面,但因無適當 的花卉圖樣而作罷。參閱李何林主編,《魯迅年譜》,第 1 卷,頁 211-2、321-2;楊永德編著,

《魯迅裝幀系年》(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頁 45-7,圖版見 369、393、407。

50 沈瓞民,〈魯迅早年的活動點滴〉,頁 221-3。

51 陳三立,〈長男衡恪狀〉,頁 596。俞劍華,《陳師曾》,頁 1。

52 鶴田武良,〈留日美術學生--近百年來中國繪畫史研究(五)〉,《美術研究》,第 367 號(1998 年 3 月),頁 29-30。

53 參閱佚名,「記事:外國之部」,《教育雜誌》,第 2 年第 3 期(宣統 2 年 3 月 10 日,陽曆 1910 年 4 月 19 日),頁 27。

(12)

從之前討論陳三立所開辦的「思益學堂」、陳師曾的家庭教育,到他進入

「礦路學堂」、「弘文學院」、「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的學習過程,皆顯示陳師 曾自小所受的教育,是中西並重、新舊並行,這樣的過程,無疑為陳師曾作 為一位「文人/新式知識分子」的身分,奠下重要基礎。而陳師曾選擇進入 師範

57

為先例。58由此不難了解,活動 學校就讀的原因,或許多少也感染了時下青年急切希望透過「教育」改 革中國的熱情,另外,其父祖輩對教育化民之熱忱,應也是影響的重要因素。

54

陳師曾所以在日本選擇專攻「博物學」的原因,筆者則推測可能有下列 兩個因素。首先,大概與當時青年以學習科學、新學為尚的風潮有關。即如 魯迅曾表明當時赴日學習者,「急於尋求的大抵是新知識」的情形相同。55 另方面,據陳師曾友人凌文淵表示,陳師曾認為二十世紀研究畫學的人,必 先知道物體的生性與構造,才可能在作畫前了然於胸,突破前人。56或許日 本在明治時期延引不少博物圖籍,運用於教授西方繪畫的情形,也是促成 陳師曾在日本學習博物,希望藉由對科學的掌握以輔助繪畫創作的原因之 一。 但陳師曾不僅學習科學(博物),其進一步希望藉由對科學的掌握(此 強調的是他不僅駐足於「繪畫」領域,而跨向「博物」科學)以突破傳統,為中國 畫學開出一片新局的考量,在中國畫界似

54 中國新式知識分子對教育改革的重視,請參閱戴維翰(W. J. Duiker)著,戚雯英譯,〈蔡 元培的人文主義與民國的教育改革〉,《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自由主義》(台北:時報文化出 版事業有限公司,1982,第 2 版),頁 289-311。

55 馬力,〈魯迅在弘文學院〉,頁 14。

56 凌文淵文結錄如下:「(就是)專以畫論,先生以為二十世紀世界研究畫學者,非先深知物體 內容之生性和構造,就不足講畫事。先生所以專攻博物學,因為畫的範圍,不外屬於礦物植物動 物之三者。既然專攻博物學,則礦植動內容之生性及構造,無不了然於胸中,故能一舉筆即駕前 賢而上之,……」引自佚名整理,〈都人士追悼名畫家:陳師曾知交之追悼與講演〉,《晨報》,

1923年 10 月 18 日,第 6 版。

57 除陳師曾之外,何香凝於 1902 年初至日本,也是進入「日本女子大學」學習博物,之後,

再 1908 年,才又入「東京女子美術學校」學習繪畫。參閱劉曉路,〈各奔東西:紀念近代留學 東洋和西洋的中國美術先驅們〉,《世界美術中的中國與日本美術》,頁 231。另外,日本明治時 期運用博物圖繪於繪畫教學的研究,請參閱金子一夫,《近代日本美術教育の研究--明治時代》

(東京:中央公論美術出版,1992),頁 240-247。

58 在中國,「繪畫」除作為畫匠謀生的一種「專業」外,在上層的文人領域,向來較被強調 其所具有薰陶、教養的功能,意即「繪畫」並非以作為一種「專業」,受傳統文人重視。也 因此,除北宋徽宗所立的「畫學」具有正式教授繪畫,將繪畫視為「專科」的情形之外,一

(13)

於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的陳師曾在面對西方的衝擊,對新學抱持著樂觀親近 的態度,實與當時新式知識分子的選擇與認知,根植於相同基礎。據此而言,

陳師曾的選擇除清楚見到時代背景的影響外,明理開放的家風,應是促成 的潛在因素。

雖然目前陳師曾在日本的學習過程以及所接觸之各個層面對吾人來 說,極為模糊,但透過前面章節對陳師曾「繪畫新貌」與相關畫論、畫史 書寫的討論,至少可肯定的是,陳師曾對當時日本與西方畫壇的動向,極 為關注。不論葛飾北齋的漫畫、日本的美術教育政策,或久米桂一郎的西 方畫史等,都是陳師曾學習的對象。而透過在日本所獲取的經驗,及藉由 日本、西方之中國觀察所獲得的種種反思(如之前討論陳師曾以西方的標準,見 到中國繪畫必須融合中西的見解等),則應是促成陳師曾返回中國後,積極推廣、

實踐中西融合之繪畫理念並開創「繪畫新貌」的重要因素。畢竟陳師曾與 其他新式知識分子所深切關懷的,無非希望藉由對西方新知的學習與傳 播,促成中國得與日本、西方並駕齊驅甚至超越的可能,達成建立現代中 國的理想。進一步來看,不論是 1919 年徐悲鴻赴法之前,陳師曾在餞別 會上樂觀期許徐悲鴻此去「溝通中外,成一世界著名畫者」的熱情,或陳 師曾在 1921 年後帶著消極的心情,逐漸以「東洋」替代「中國」,作為宣 揚傳統文人畫之進步的載體,實可說,都是同一理想的表現,但是,卻也 盡皆展現了陳師曾對「西方」及中國繪畫之何去何從的深切焦慮。59由此,

「日本」在陳師曾的美術事業中,作為其接觸世界與重新認識中國之「眼 睛」的角色,似乎就更具有決定性的地位了。

般學堂

「專業」的角度,則可說是一種劃時代的選擇與結果。尤其李叔同等所學習的西畫,是以西方

。李叔同等赴日學習過程,請 中的中國

1920年 6 月),頁「紀實」9。

或教育組織似乎並未將「繪畫」列入正式課程之中。若依此背景審視李叔同、曾延年 等中國第一批赴日本「東京美術學校」進入「西洋畫科」的學生,他們將「畫學」視為一種

科學為基礎的畫種,這在民初重視新學的氛圍下,突顯出他們的選擇所具有的進步色彩。若依此 再一步考量陳師曾「越過」學習已經科學整理的西畫技術,向上追習西畫之基礎--科學,則其 選擇似乎又較李叔同等往前更進一步。當然,陳師曾選擇就讀「博物」,也有可能是當時整個社 會仍以「科學」為重的原因,而凌文淵所言,也可能是陳師曾後來的看法,或者是經凌氏詮釋過 的觀點,但不論如何,這些都顯示陳師曾對新興學科的關注與實踐

參閱劉曉路,〈檔案中的青春像:李叔同與東京美術學校(1906-1918)〉,《世界美術 與日本美術》(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1),頁 241-65。

59 佚名,〈徐悲鴻赴法記〉,《繪學雜誌》,第 1 期(

(14)

陳師曾 1909 年秋回國後,曾任江西教育司長。601910年受陳三立友 人張謇之邀,赴「江蘇南通師範學校」擔任博物科教員,並開始在《南通 師範校友雜誌》上,發表譯自日人久米桂一郎的〈歐西畫界最近之狀況〉,

推介西方畫學新知,之後,並持續有美術論作問世(參閱附表六)。61與此 同時

曾、李叔同、朱少屏及號召成立新「南社」的 柳亞

包含陳師曾與范罕共十三人,范罕展出的摺扇寫的也正是「文美小集律體

,陳師曾也為 1912 年,由宋教仁、姚雨平在上海開辦的《太平洋報》, 繪製插圖。62

《太平洋報》除刊登陳師曾的書畫作品、插圖及他為蘇曼殊《斷鴻零 雁記》所繪插畫外,也有陳師曾的書畫、篆刻潤例。透過 1912 年 5 月 8 日,《太平洋報》在版面中央刊登陳師曾相片並題名《朽道人像》的情形看 來,年紀輕輕的陳師曾在當時上海所受到的重視,可見一般(圖 47、47a)。

63類似情況,也顯示在陳師

子、葉楚傖等為曾延年製定畫例的廣告上。這個廣告雖出現許多名人,

卻由陳師曾領銜列名。64

除此之外,《太平洋報》為柳亞子、蘇曼殊、李叔同等人所組成之「文 美會」的主要據點,會員多為報社同仁。這個以研究文學美術為宗旨的社 團,自成立之後,因報務繁忙,一直未曾聚會。直到 1912 年 5 月 15 日 左右,才趁陳師曾與其妻舅范罕由南通到上海時,循機開會,並同時展出 成員書畫作品。此次參與展出者,除陳師曾、范罕等人之外,還包括以「客 員」身份加入的李瑞清、吳昌碩等上海名家。雖然過去對陳師曾的相關研 究,均未言及其為「文美會」會員,但就《太平洋報》報導參與的「會友」

60 龔產興,《陳師曾》,頁 2;龔產興,〈陳師曾年表〉,頁 111 上。此紀錄乃經陳封雄先生手寫 補入。感謝龔產興先生提供陳封雄先生訂正本。

月),頁 25-35。陳師曾著作詳見附表六。

泠印社出版社,2001),頁 103。

61 龔產興,〈陳師曾年表〉,頁 112;久米氏著,陳師曾譯,〈歐州畫界最近之狀況〉,《南通師範 校友會雜誌》,第二期(1912 年 5

62 葉紹榮,《陳寅恪家世》,頁 303-4;王檜林、朱權國主編,《中國報刊辭典(1815-1949)》

(太原:書海出版社,1992),頁 52。

63 蘇曼殊著,朽道人畫,〈哀情小說斷鴻零雁記〉,首次刊登於《太平洋報》,1912 年 5 月 12 日,第 2 頁上,之後持續連載。

64 朱少屏為《太平洋報》發行部經理,曾延年為李叔同東京美術學校同學。參閱〈曾存吾畫例〉,

《太平洋報》,1912 年 5 月 13 日,第 11 頁;劉曉路,〈青春的上野:李叔同與京美術學校的 中國同窗〉,收入曹布拉主編,《弘一大師藝術論》(杭州:西

(15)

一首」,故推測二人應為此團體成員。65雖然《太平洋報》與「文美會」的 成員,多出於 1909 年成立,反清態度明確的「南社」,但陳師曾與范罕應 基非於政治立場參與「文美會」活動。對李叔同、陳師曾及其他會中同仁 來說,重要的應當還是藝文交流。66例如此時陳師曾與吳昌碩往來頻繁,

其書畫、篆刻受吳昌碩指導頗多,也因為陳師曾對吳氏極為景仰,後來遂 以「染倉室」自號。67而「文美會」,也就成為陳師曾參與過之藝術社團中,

最早

、透過展覽堆廣美術活動的努力,皆反應了同時代知識 分子的關懷。69

留下確定名稱的組織。

雖然李叔同等原先希望透過「文美會」推廣美術活動,可惜這個團體 的正式聚會較不頻繁,性質也較接近傳統文人的雅集形式。隨著《太平洋 報》在發行一年內停刊,「文美會」許多推廣計劃終告停擺,因此「文美會」

並未在民初畫壇造成太大影響。68但陳師曾、李叔同、蘇曼殊等「文美會」

成員的身分,大抵皆為民初著名的新式知識分子,他們對於新學的興趣與 藉由報紙推動新知

〈文美會第一回開會之盛況〉;〈文美會第一回開 續)〉;〈文美會第一回開會 之盛況(續)〉,《太平洋報》,1912 年 5 月 16;17;18 日,皆第 12 頁。另外,陳師曾的好友

65 佚名, 會之盛況(

諸貞長似乎也是「文美會」會員。諸貞長經常出現在《陳師曾遺詩》中,參閱陳師曾,《陳師曾 遺詩》(1930 年刊),上卷,頁 15 上、17 下、20 上等。

66 「南社」為反清意識鮮明的政治性文學社團,其成員(如柳亞子等)多為同盟會會員。

67 俞劍華,《陳師曾》,頁 30-1。

68 關於李叔同與《太平洋報》、《文美》雜誌等研究,請參閱金菊貞、郭長海,〈李叔同在太平洋 報時期的美術活動〉,《弘一大師藝術論》,頁 75-86。

69 李叔同自「東京美術學校」學成歸國後,投入辦報、美術教學等行列,在中國美術教育史中,

乃第一位擔任西畫教員的中國人。其所開設課程,包含素描、油畫、圖案、西洋美術史及寫生等,

並使用石膏教具及人體模特兒。雖然李叔同專精西方繪事,但其書法造詣在近代書史中,也佔有 重要地位。蘇曼殊則為中日混血兒,曾入「早稻田大學」高等預科,後至香港學習英文,主要成 就乃在詩文、譯作等方面,另也兼作繪畫。蘇曼殊曾擔任「吳中公學」、陳三立「祇洹精舍」,及

「白零大學」等學校教授,講課內容包含漢學與英文等。李叔同與蘇曼殊皆極關懷革命,與革命 黨人多有接觸。李叔同與蘇曼殊之學習背景與生平,可參閱劉曉路,〈青春的上野:李叔同與京 美術學校的中國同窗〉,頁 101-106;金菊貞、郭長海,〈李叔同在太平洋報時期的美術活動〉,

頁 75-89;林漢樓等,〈蘇曼殊(1884-1918)〉,《民國人物小傳》,頁 281-3;羅芳洲,〈曼殊 的生平及其作品〉,《曼殊大師文存》(台南:大夏出北版社,1976),頁 1-24;蔣健飛,〈情僧 蘇曼殊其人其畫〉,《雄獅美術》,第 58 期(1975 年 12 月),頁 55-61 等文。此外,對於晚清 以後,知識分子透過報章、學校講義、演講等形式傳播學問的討論,請參閱陳平原,〈胡適的述 學文體〉,發表於「胡適與近代中國學社之建立與轉型」學術討論會,2001 年 12 月 17 日,頁 13-14。

(16)

由上面敘述可知,年僅三十六歲(1912 年時)的陳師曾,在民國建元 前後的江蘇一帶,頗為活躍。1904 年陳師曾尚在日本就學時,上海《時 報》「詞林」欄,刊載了《時報》老闆荻葆賢所寫的〈梅癡子乞陳師曾為白 梅寫影屬讚三首〉,顯示陳師曾的畫名當時已廣為人知。70民國之後,《太 平洋報》以「文學書畫家」稱呼他,陳師曾慣用的「 (朽)道人」一號,

之後,陳師曾開始在北京各大重要學校兼任教職。761914 年,陳師 亦聲名遠播。71豐子愷後來也曾直言,他的漫畫乃受陳師曾在《太平洋報》

的簡筆作品,啟發而來。72

1913 年 2 月,陳師曾至長沙,任「湖南第一師範學校」教員。隨即 又轉赴北京,在北洋政府教育部擔任編審,主圖書編輯,與任職教育部社 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僉事)的魯迅為同事。73社會教育司所執掌的業務,

主要是推動國內的文藝、美術館、美術展覽等項目,陳師曾與魯迅雖不在 同一部門,但仍有一同工作的紀錄,如 1914 年兒童藝術展覽會的開辦與 選件等事項。74舉辦展覽在當時,乃是新興而重要的事情,尤其像陳師曾、

魯迅所舉辦之兒童參與的展覽,在中國過往,極為少見。75由此也更為突 顯這些新式知識分子們對教育的重視,以及對於推動展覽之不遺餘力。

曾進入「北京女子師範學校」任博物學教員,當時「北京女子師範學校」

70 荻葆賢,〈梅癡子乞陳師曾為白梅寫影屬讚三首〉,《時報》,1904 年 9 月 2 日,第 6 頁第 2

2年 5 月 16 日,第 11 頁。

1977年 7 月),頁 68;畢克官,〈憶陳師

迅年譜》,第 1 卷,頁 273。

2冊(1914 年 7 月),頁「法 張,「詞林」之《平等閣詩畫》。當時荻葆賢主辦的《時報》,與《申報》《新聞報》並稱三大報。

71 陳師曾在《太平洋報》上的作品,多屬名「道人」。「文學書畫家」之稱,見佚名,〈文美會 第一回開會之盛況〉,《太平洋報》,191

72 參閱豐子愷,〈我的漫畫〉,《藝術家》,第 77 期(

曾簡筆畫的發現--紀念弘一法師和子愷老師〉,《人民政協報》,1995 年 6 月 17 日,周末版 3 版。感謝龔產興教授提供畢克官文。

73 李何林主編,《魯

74 龔產興,〈陳師曾年表〉,頁 113;李何林主編,《魯迅年譜》,第 1 卷,頁 314-6。社會教育 司職掌事務細目,參閱〈學術評定委員會組織令〉,《教育公報》,第

規」之 7-8。

75 參閱鶴田武良,〈民國期における全國規模の美術展覽會--近百年來中國繪畫史研究

(一)〉,《美術研究》,第 349 號(1991 年 3 月),頁 110-3。

76 俞劍華,《陳師曾》,頁 1。

(17)

校長為好友姚華。771916年,陳師曾被聘入「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擔任手 工圖畫專修科國畫教師,俞劍華在此親炙於陳師曾。781918 年,陳師曾進 入鄭錦(褧裳)主持的「國立北京美術學校」教授國畫,同時任教於此的,

還有姚華、王雲、陳年等。79當時陳師曾所任教的幾所學校,可說是全中 國美術教育之最高學府。此外,陳師曾也曾於 1918 年,在蔡元培主導成 立的「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以及「師範大學美術學會」擔任導師,指導

加社團的老師或學生們創作。80

「花陰會」、1922 年為紀念蘇東坡誕辰週年組織的「羅園雅集」等。81

除透過教育單位教授博物學與美術之外,陳師曾在北京也參與不少畫 會組織。陳師曾在北京曾加入的畫會,如 1915 年成立的「宣南畫社」、1916 年的「西山畫會」、 1920 年的「中國畫學研究會」和

77 俞劍華《陳師曾》文(頁 1)言,陳師曾兼「女子師範學校」與「女子高等師範學校」教員 的說法似乎有些含糊。因「北京女子師範學校」在 1919 年才更名為「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

即「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前身。此校在 1931 年又和「國立北平師範大學」合併,即今日「北師 大」。亦即,俞劍華所指的兩個校名,實為同所學校,因俞氏說法多為各書引為參考,特此稍做

畫專修科。參閱〈北

(頁 1)指出,陳師曾曾於「北京美術學校」與「美術專門學校」教授國畫,

概述〉,《中國高等藝術院校簡史集》(杭州: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

115-8;佚名,〈圖畫展覽會續聞〉,《晨報》,1920 年 6 月 4 日,

說明。參閱〈北京女子師範學校週年概況報告書〉、〈北京女子師範學校沿革綱要(照錄原稿)〉,

《教育公報》,第 6 冊(1914 年 11 月),頁「報告」之 1-2、「紀載」之 1-4;易价,〈國立北 平師範大學〉,《中華民國大學誌》(台北:中國新聞出版公司,1953),頁 62-7;北京師範大學 編寫組編,《北京師範大學校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2),頁 208-9。

78「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前身為「京師大學堂附設師範館」(光緒 34 年改名「優級師範學堂」),

1923年改稱「北京師範大學」(即今「北師大」),此校在 1915 年初設手工圖

京高等師範學校沿革治略(錄北京高等師範學校一覽)〉,《教育公報》,第 3 冊(1914 年 8 月),

頁「紀載」之 1-2;佚名,〈校史沿革〉,「北京師範大學網頁(http://www.bnu.edu.cn/focus /survey/history.htm)」;易价,〈國立北平師範大學〉,《中華民國大學誌》(台北:中國新 聞出版公司,1953),頁 62-7;俞劍華,〈弁言〉,《陳師曾》,無頁碼。

79 厲南溪,〈記『北京美專成績展覽會』〉,《時報》(上海),1923 年 9 月 4 日,第 4 張。此外,

俞劍華《陳師曾》文

但這兩所實同一校之前後名稱。「國立北京美術學校」成立於 1918 年,設繪畫、圖案兩科,由 鄭錦任校長。1922 年正式定名為「國立美術專門學校」,之後歷任各種改革,成為今日「中央 美術學院」。參閱李樹聲,〈

1991),頁 75。

80 龔產興,〈陳師曾年表〉,頁 116。陳師曾曾擔任「師範大學美術學會」導師的記載,參閱佚 名,〈美術學會展覽成績〉,《晨報》,1925 年 6 月 5 日,第 6 版。可惜目前無法確定陳師曾於何 年開始擔任此指導工作。

81 龔產興,〈陳師曾年表〉,頁

(18)

這些畫會,有的是雅集式社團,有些具有濃厚的教育性質;有些是以 中國畫家為主的團體,有的則是中西畫家聯合組成的社團。例如陳師曾到 北京之後參與的第一個書畫團體,是由余紹宋於 1915 年發起的「宣南畫 社」,成員有湯滌、梁啟超、陳師曾、姚華、王雲、賀良樸、陳年、林紓、

沈尹默等。這些人幾乎都是當時活躍於北京地區,卻南北聞名的思想家、

書畫家,大抵多具有「文人/新式知識分子」的身分。82但「宣南畫社」

的組織似乎並無具體宗旨,聚會時間也不固定,仍屬文人吟詩作畫的雅集 性質。另外,1916 年陳師曾與金城、湯滌、陶瑢等結組的「西山畫會」, 也具有相同特質。83但參與「宣南畫社」與「西山畫會」的人,皆是一時 之選,包括被列為「保守陣營」的林紓,也包含積極推動戊戌變法的梁啟 超,可見這類傳統的雅集式聚會,在民國初年仍普遍受到知識分子的支持。

此外,「中國畫學研究會」則是民初相當受到畫壇矚目的中國繪畫社 團。1920 年 5 月 29 日「中國畫學研究會」在總統徐世昌的支持下,於北 京石達子廟成立,發起人為金城、周肇祥、陳師曾、蕭愻、陳年、賀良樸 等。84相對於「北大畫法研究會」以學者、學生為主要成員,「中國畫學研 究會」的會員大多身兼官員與畫家雙重身份,這使得「中國畫學研究會」

域與網絡:近千年來中國美術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 所,2001),頁 608-11。

第 6 版;朱京生,《陳半丁》,收入郎紹君、張志欣主編,《中國名畫家全集》(石家庄:河北教 育出版社,2002),頁 251;萬青力,〈南風北漸:民國初年南方畫家主導的北京畫壇(上)〉,《區

82 例如姚華即是以光緒三十年甲辰恩科進士的身分,留學日本「東京法政大學」學習法律政治。

參閱姚嵩齡,〈姚華(1876-1930)〉,《民國人物小傳》,頁 115。另外,關於「宣南畫社」的研 究,請參閱萬青力,〈南風北漸:民國初年南方畫家主導的北京畫壇(上)〉,頁 608-12。

83 陳師曾等人當時集會於汪東住所。在眾人作畫後湯滌認為「此會當有名」,而以「西山畫會」

稱之。關於「西山畫會」的記載實不多見,筆者以為,與其將之視為一個正式的畫會組織,不如 將其看作一次文人聚會的紀念。汪東為陳師曾繼妻汪春綺之弟,與陳師曾相當友好,《陳師曾遺 詩》屢屢出現為汪東所作詩句。西山畫會記載,請參閱龔產興,〈陳師曾年表〉,頁 112-3、115。

84 相關中國畫學研究會與湖社討論,請參閱雲雪梅,〈金城和中國畫學研究會〉,《美術觀察》,

第 1 期(1999 年),頁 59-62;雲雪梅,〈中國畫學研究會的美術教育〉,《二十世紀中國美術教 育》,頁 40-57;薛永年,〈民國初期北京畫壇傳統派的再認識〉《區域與網絡:近千年來中國美 術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2001),頁 582-7;萬 青力,〈南風北漸:民國初年南方畫家主導的北京畫壇(上)〉《區域與網絡:近千年來中國美術 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 616-9;張朝暉,〈湖社始末及其評價〉,《近百年中國畫研 究》(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6),頁 126-42。

(19)

的成立,染上不少官方色彩。但也就在這層色彩的籠罩下,不論研究會經 費的

、陳漢第、賀良樸、蕭愻等人。較低階 的會員可透過成績審核進級,如研究生胡佩衡與秦仲文,後來都升至評議。

87

的游藝大會或圖畫展覽會;1920 年底由「中國畫學研究會」與日本藝術

籌措,與日人渡邊晨畝等共同合作之中日聯合畫展的舉辦等,都得到 不少助力。也因此使「中國畫學研究會」及改組後的「湖社」,不僅在中國 畫界居於領導地位,也堪為全國畫壇之主流社群。85

這個社群雖是以「文人/新式知識分子」為中間份子,但在金城的主 導及「精研古法,博採新知」宗旨的影響下,臨摹古畫,成為「中國畫學 研究會」會員主要的學習方式,進而使這個社團的「保守」性格,特為突 顯,成為民初「國粹派」色彩濃厚的畫會組織。86然而「中國畫學研究會」

在組織、教學的規劃方面,頗為嚴密,具有現代畫學專業教育的特色。除 會長外,有評議、助教、研究員等級別。地位最高的評議主要擔任的是教 學工作,初期擔任評議的有陳師曾

究會中,評議對研究生的指導,大多採取傳統師徒制(如金城),但也 有如陳師曾僅授課不收徒的。88

上述陳師曾所參與的藝術社群除交游、教育之外,也經常藉由舉辦展 覽,推廣美術活動。在近代中國,大型的官辦展覽、各種學校成績展覽、

畫家作品展覽及古畫展覽等舉辦,是新興的文化活動。此類展覽除可讓展 出者與觀者相互交流外,也具有學習、教育的目的。陳師曾參加的展覽,

為數不少,例如 1912 年 5 月,上海「文美會」第一次的開會展;1919 年 1 月到 1920 年 4 月,「北京大學」為籌措各社團、研究會經費所舉辦

85 張朝暉,〈湖社始末及其評價〉,頁 138-42。

86 以「精研古法」來說, 1914 年「古物陳列所」在金城等人的籌劃下正式開放後,金城經常 至「陳列所」臨摹古畫,並從陳列所借出作品供會員臨摹。但所謂的「博採新知」,在「中國畫 學研究會」成員作品中,似乎未見具體表現。也許在過於強調「精研古法」的情況下,即使「畫 學研究會」的會員各有各的學習範本與面貌,但總不易達到超越的表現。即如雲雪梅所注意到:

「『精研古法』壓倒了『博採新知』」,此實為「中國畫學研究會」自始至終,皆富有濃重之「國 粹派」色彩的最大因素。尤其 1927 年「湖社」自「中國畫學研究會」獨立出來後,以「提倡風 雅,保存國粹」為宗旨,更強化了這個社團的保守特質。參閱雲雪梅,〈中國畫學研究會的美術 教育〉,頁 49-51。

87 雲雪梅,〈中國畫學研究會的美術教育〉,頁 45-8。

88 雲雪梅,〈中國畫學研究會的美術教育〉,頁 48。

(20)

界共同主辦,在北京開辦的「中日繪畫聯合展覽」,與 1922 年在「東京府 廳商

石日後在中國畫壇的地位。92由此可見,透過參與現代化展 會,或是藉由外國畫壇的肯定,乃是近代畫家確立其於中國畫壇地位的 方式

陳師曾所參與的這些民初畫會組織,不僅積極舉辦展覽、推廣美術活 工獎勵館」舉辦的「日中聯合繪畫展覽」;1923 年 8 月 12 日於上海 由「天馬會」舉行的畫展;同年 9 月 4 日「北京美專成績展覽會」等。89 這些展覽中較為重要的,應是「中國畫學研究會」所主導的「中日繪 畫聯合展覽」。90這個展覽主要由金城與陳師曾、周肇祥等擔任中國方面的 選件者,與日本畫家荒木十畝、渡邊晨畝共同舉辦籌劃。91也就是透過這 個展覽,陳師曾等人將當時沒沒無聞的齊白石,推向國際舞台。原本在中 國毫無名氣,又是工匠出身的齊白石,自從 1917 年在京師遇到聞名於北 京、上海藝文界的陳師曾後,命運出現重大轉折。兩人不僅互相切磋畫藝,

相知相惜,在陳師曾的建議下,齊白石「衰年變法」,一改八大山人的冷逸 畫風,另創以海派風格為根底之「紅花墨葉」的新風貌。並在陳師曾的提 攜下,齊白石赴日展出,受到日本畫界歡迎。當時不僅所有作品全數賣出,

也奠定了齊白 覽

之一。

89 龔產興,〈陳師曾年表〉,頁 117-25;佚名,〈文美會第一回開會之盛況〉;〈文美會第一回開 會之盛況(續)〉;〈文美會第一回開會之盛況(續)〉,《太平洋報》,1912 年 5 月 16-18 日,均 登於第 12 頁;原,〈記天馬會之國粹畫〉,《時報》(上海),1923 年 8 月 12 日,第 4 張;厲南 溪,〈記『北京美專成績展覽會』〉,《時報》(上海),1923 年 9 月 4 日,第 4 張;王玉立,〈北 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始末〉,《現代美術》(台北市立美術館館刊),第 79 期(1998 年 8 月),頁 66;劉曉路,〈大村西崖和陳師曾:近代為文人畫復興的兩個異國苦鬥者〉,《世界美術中的中國 與日本美術》,頁 192-3;薛永年,〈民國初期北京畫壇傳統派的再認識〉,頁 582-7。萬青力,

〈南風北漸:民國初年南方畫家主導的北京畫壇(上)〉,頁 618。關於中日共同舉辦展覽的年份,

他晚年的五次訪華為

畫》,第 48 期(1988 年 2 月),頁 54-5;郎紹君,《齊白石的世界》

各資料說法不一,因僅劉曉路、薛永年文,列出參考資料,故筆者此處以劉、薛二人文中所列年 代為參考。

90 關於中日繪畫聯合展覽會,可參閱吉田千鶴子,〈大村西崖和中國--以 中心〉,《南京藝術學院學報》(1997 年第 1 期),頁 25-9。

91 鍾鳳,〈南蘋八十自述〉,《朵雲》,第 8 集(1985 年 6 月),頁 71。

92 齊良遲,〈父親的教誨〉,《藝術家》,第 148 期(1987 年 9 月),頁 214-7;龔產興,〈陳師 曾和齊白石的交誼〉,《中國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頁 93-5;薛永年,〈民國初期北京畫壇傳統 派的再認識〉,頁 592。

(21)

動,也經常在報上刊登招生廣告,或以專文評論的方式介紹、推展美育。

93例如由鄭錦、陳師曾、姚華、李毅士、吳新吾等中西畫家組成的「花陰 會」,本著「對外則具有提倡之心,對內則欲得切磋之益」的宗旨,在 1920 年組成後不久,即於 6 月假「歐美同學會」場地,舉辦中西畫展,展出大 約一百多件的會員作品。94報上除報導此展覽消息外,更連載了錢稻孫〈花 陰會底洋畫〉一文,以推廣之。95相類具有專文報導配合的展覽活動,在 當時報紙時常可見,如 1920 年 4 月「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在北大第二 院舉辦的畫展,《晨報》也登載了孫福熙的專文〈評北大圖畫展覽會外國畫〉

等等。96

民初畫界除透過展覽或公開展示過去不常為人所見之古書畫,以感染 大眾、相互切磋之外,如陳師曾般具有高知名度的名人,也經常受邀四處 演講。例如北大校長蔡元培為樹立大學研究風氣,經常舉辦各項演講,陳 師曾也在受邀之列。97這場演講,乃基於「我國舊教育禮樂並重,新教育 科學美術並重,我國純粹之美術,以書畫為最發展」,因此特別邀請陳師曾 於 1917 年 12 月 1 日至北大法科大講堂演講「清朝之山水畫」,陳師曾並 於演講當日攜帶名畫至講堂展覽,以印證其說。98當時能受邀至北大演講 者,皆為各領域之翹楚。這個演講受到的好評,即令陳師曾受蔡元培賞識,

為「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審定〈會章〉,促成社團創立的原因之一。99

93 「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與「花陰會」的招生廣告,參閱《晨報》,1920 年 4 月 11 日、6 月 26 日,皆刊登於第 1 版。

94 佚名,〈圖畫展覽會續聞〉。

95 錢稻孫,〈花陰會底洋畫〉、〈花陰會底洋畫(續)〉,《晨報》,1920 年 6 月 6、7 日,第 7、5 版。

96 孫福熙,〈評北大圖畫展覽會外國畫〉、〈評北大圖畫展覽會外國畫〉、〈評北大圖畫展覽會外國 畫(續)〉、〈評北大圖畫展覽會外國畫(續)〉,《晨報》,1920 年 4 月 4、7、10、11 日,皆刊 於第 7 版。

97 戴維翰(W. J. Duiker)著,戚雯英譯,〈蔡元培的人文主義與民國的教育改革〉,頁 301。

98 參閱北京大學啟,〈本校通知〉,收入北京大學史料研究室編,〈本校通知〉,《北京大學史料第 二卷(1912-1937)》(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頁 2624。此通知原載《北京大學日刊》,

第 12 號。

99 蔡元培,〈蔡先生致陳師曾先生函〉,《北京大學史料第二卷(1912-1937)》,頁 2614;王玉 立,〈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始末〉,頁 63。

(22)

「畫法研究會」成立之後,〈畫法研究會導師指導辦法〉詳列諸位導師的職 責,

稿的發行流布,乃將陳師曾對中國美術的關懷,傳揚 世。而陳師曾透過四處公開演講,也是他將其美術理念推展到更多角落

其中也包含演講課程,如陳師曾即須於每月演講一次。這些演講的內 容,可能後來都刊載於《繪學雜誌》上。100

除此之外,1921 年 8 月 11 日,陳師曾也受邀為北京八校公共學術講 演會演講〈中國人物畫之變遷〉,此講稿後來刊登於《東方雜誌》上。101 1922 年,陳師曾受「中華教育會」邀請,至濟南講演「中國美術小史」,所用講 稿,是其在「國立北京美術學校」的授課講義。此講稿主要節錄、整理自 日本藝術史家中村不折、小鹿青雲的《支那繪畫史》,講稿後來由學生俞劍 華、蘇吉亨校訂成兩個版本的《中國繪畫史》出版。102雖然出版當時陳師 曾已過世,但透過講

的重要方式。

陳師曾在北京畫壇大約待了十個年頭。他到北京之前,已是江南一帶 文化界名人,在北京也一直居於領導地位,甚至於日本《東洋》雜誌中,

也被列為「現存十畫家」之一。103陳師曾在中國畫壇的影響力,直到他在 1923年 9 月 17 日(陰曆 8 月初 7 日)於南京驟逝仍未停止。104陳師曾過世

100 佚名,〈畫法研究會通告 第九號〉,《北京大學史料第二卷(1912-1937)》,頁 2615。此通 告原載《北京大學日刊》,第 88 號。《繪學雜誌》所刊登之演講內容,參閱《繪學雜誌》第 1-3 期(1920 年 6 月;1921 年 1、11 月)目錄。

101 〈讀者日曆〉,《晨報》,1921 年 8 月 11 日,第 3 版;陳師曾,〈中國人物畫之變遷〉,《東 方雜誌》,第 18 卷,第 17 號(1921 年 9 月),頁 117-20。

102 陳師曾,《中國繪畫史》,收入陳平原編校,《中國現代學術經典--魯迅、吳宓、吳梅、陳 師曾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原 1926 年由山東濟南翰墨緣美術院發行),頁 741-822;中村不折、小鹿青雲,《支那繪畫史》(東京:玄黃社,1923 初版,1924 再版,頁 168-73)。另外,張瀚云在談到民初中國美術史的專著時,也是由陳師曾《中國繪畫史》開始 討論。參閱張瀚云,〈鄭午昌研究--兼論民初上海美術團體與民初美術史著作〉(台北: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1998 年 1 月),頁 42-3。

103 《東洋》所選的「現存十畫家」,依序為吳昌碩、王一亭、金紹城、陳衡恪、蕭俊賢、陶叔 子(瑢)、陳年、沈敬思、俞明、吳杏芬(淑媚)。雖然此雜誌的選擇角度,有其特殊立場,但仍 可作為一個參考的指標。參閱編輯部編,〈近世支那畫人傳〉,《東洋》「近代美術之研究號」(1922 年 10 月),頁 206-8。

104 俞劍華,《陳師曾》,頁 4-5、43-8;龔產興,〈陳師曾年表〉,頁 125;葉紹榮,《陳寅恪家 世》,頁 320-31。

(23)

的消息,由 9 月 22 日的《晨報》在北京首度披露,10 月 5 日即由其友人 陳漢第、楊天驥、金城、周肇祥等具名發起 10 月 17 日「江西會館」舉行 的追悼會及展覽。10510 月 17 日《晨報》刊登了姚華的〈 畫賦〉,隔天 又大幅報導追悼會情況,並載梁啟超、凌文淵、周大烈、姚華的演說內容。

此外,尚有陳師曾畫作和個人照片的刊登。106當時報紙以如此大篇幅報導 藝文界人士過世之消息,實從所未見。上海《時報》,報導了陳三立因過於 憂傷謝絕訪客的消息,以及悼輓陳師曾的詩文。107遠在比利時的蔡元培透 過《晨報》得知消息,留下〈哀陳師曾〉手稿一件。108魯迅在 12 月 12 日收到陳師曾的訃文,也曾致意。109已出家的李叔同(弘一法師),特從衢 州趕到南京唁弔。110直到 1926 年陳師曾過世多年,《北洋畫報》仍有他 的《北京風俗圖冊》及其他遺作刊登。111日本藝術界人士如渡邊晨畝等,

經常意念到他。112這些,盡皆顯示陳師曾在民初中、日畫壇所佔之舉足 重的地位與受人尊崇的程度。

105 佚名,〈畫家陳師曾逝世〉、〈追悼名畫家陳師曾〉,《晨報》,1923 年 9 月 22 日、10 月 5 日,

皆第 6 版。

106 佚名,〈今日名畫家陳師曾君追悼會〉、〈都人士追悼名畫家〉,《晨報》,1923 年 10 月 17 日,

第 6 版、10 月 18 日,第 3、6 版。

107 參閱睡僧,〈藝術界消息〉之一、拔可,〈哀陳師曾〉、費師洪,〈挽陳師曾〉,《時報》(上海),

1923年 9 月 28 日、9 月 29 日、10 月 6 日,皆第 4 張。

108 蔡元培,〈哀陳師曾〉,《蔡元培文集》,卷八(台北: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

頁 545。

109 魯迅,《魯迅全集》,第 14 卷,頁 459。

110 葉紹榮,《陳寅恪家世》,頁 344。

111 如《北洋畫報》,1926 年 11 月 17 日、11 月 20 日、1927 年 8 月 17 日(皆第 3 張)等。

《北京風俗圖冊》刊登細目,見附表三。

112 渡邊晨畝,〈湖社半月刊出版感言兼以悼慰主唱中日藝術提攜者亡友金拱北先生〉,頁 26-8;

後藤朝太郎,《翰墨行腳》(東京:春陽堂,1931),頁 494;後藤朝太郎,《硯及筆紙墨研究》

(東京:雄山閣,1933),頁 12;米內山庸夫,《支那風土記》(東京:改造社,昭和 14),頁 56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建議各學習區的定位清楚,老師要有一個明確 的學習目標,這樣放置的教具就能依目標來選

古城對話 6-4 學生 &北市大附小 曾嘉慧老師 陳佳萍老師 東門音樂秀 3-5 6-2 6-4 學生 蔡慕亭老師 陳佳萍老師 阿里山森鐵創意秀 一到六年級全體學生

原鄉踏查紀錄片 四到六年級學生13位 洪雪華老師 呂文雅老師 陳佳萍老師 嘉義博物館教育 五年級全體學生 陳佳萍老師 蔡幸蓉老師

(一) 透過低碳生活圈,智慧節能講座,推動學校能源教育宣導,並 提昇學校師生對節能減碳的認知,並落實於生活中。..

具有一般智能資賦優異潛能之應屆畢業生,其資賦優異學生家長觀察推薦表、資賦 優異學生專家學者或指導教師觀察推薦表(附件四)均達

• 陳佳萍老師: 一分鐘的撕紙之後發表分享個人的策略,很精彩的學

凡你對別人所做的.就 是對自己做.這是歷來 最偉大的教誨,不管你 對別人做了什麼.那個 真正接收的並不是別

展望今年,在課程方面將配合 IEET 工程教育認證的要求推動頂石課程(Capst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