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馬祖地區的環境背景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二章 馬祖地區的環境背景 "

Copied!
2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馬祖地區的環境背景

一地之地名,不論是地名源起或地名意義,無一不是人類活動與生態環境交 互作用的結果。(陳國川,1996:244)而論及人文活動,必然涉及其深層的歷史 背景,如加拿大籍地理教授 Stebelsky

1

在研究烏克蘭地名時,即透過該地殖民的 歷史背景敘述,追溯並分析此地境內俄羅斯化及蘇維埃化地名的起源。然而,地 名起源雖與一地之族群與歷史發展相關,但必須留意的是,無論一地原始族群為 何,地名皆能透露出該地龐大且直接之自然環境背景訊息。(Miller,1968:241) 因此,在探究任何地區地名,與其有關的自然環境與人文歷史發展背景,則有同 時深入理解之必要。基於此,本研究乃於下文先行釐清此兩部分,其後,並進一 步探討,在此兩種背景之下,不同的識覺群體,在馬祖地區各創造出何種具體的 地名文化景觀。

第一節 自然環境

一地之自然環境與人文歷史發展特徵,若以最根本之影響因素而論,則與該 地所處位置高度相關。因此,欲了解馬祖地區地名所展現的人地內涵,須先掌握 該地之基礎區域特徵~地理位置。

一、位置與範圍

一地所處位置,在地理上一般可區分為 F對位置 (經緯度位置)與相對位置。

就 F對位置而言,馬祖地區之極東位置為東引島世尾山東岸,位於東經 120°30'08";極西位置為南竿島津沙村西岸,位於東經 119°54'04";極南位置為 東莒島林岰礁南岸,位於北緯 25°56'04";極北位置為西引島北固礁北岸,位於 北緯 26°23'08"。(連江縣政府主計室,2002:11)前述 F對位置所決定之範圍,同 時包含馬祖列島陸域與周圍海域,然本研究所探究之地名,惟將焦點置於列島陸 域地區及與陸域地名相關之鄰近海域,其中列島陸域地區包括馬祖四鄉之南竿 島、北竿島、東西莒兩島、東西引兩島… 等大小三十六個島礁,面積約 29.6055 平方公里。(圖 2-1)

就相對位置而言,列島除北濱東海外,尤以其東西兩側為要。以東側而言,

馬祖列島位於臺灣海峽西北方,其並以該海域與台灣本島為界。馬祖與台灣本島 距離,若以列島中心南竿與台灣基隆兩點作為代表而加以計測,約有 114 海浬(約 211 公里)。就列島西側而言,馬祖地區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西以羅源灣、定 海灣、閩江口等較窄之洋面與福建省福州市轄區羅源縣、連江縣、長樂市、福清 市及平潭縣隔海相望。故本研究區與大陸東南可謂一衣帶水,若以南竿為中心,

西距大陸閩江口僅約八海浬(約 15 公里);此外,本區各島中,高登與大陸之北 茭半島更僅隔 9.25 公里,為本區最接近中國大陸之處。(圖 2-1)

上述馬祖地區之 F對位置與相對位置,將如何直接或間接與該地之自然環

1

Ihor Stebelsky(1997), The toponymy of Ukraine, Post-Soviet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Vol.38(5):

276~287.

(2)

圖 2-1 馬祖地區的絕對位置與相對位置

境、人文歷史發展過程相互形成辯證,並進而影響與該地有關之各群體的識覺?

為審視此問題,本研究首先就馬祖地區相關之各項自然環境進行闡論。

二、地質

馬祖地區之所以處於前述位置,與其本身所歷經之地質過程有關。而透過其 地質演化過程,亦形成一些重要地質特徵,進而影響到馬祖地區地形的發育。因 此,本文以下乃先針對馬祖地區之地質演化史與地質特徵兩部分作說明。

(一) 演化史

在中生代初期,即晚三疊紀(約 2 億年前),華南陸塊發生印支運動(Indosinian orogeny),南與印支陸塊,北與華北陸塊碰撞,拼合成歐亞大陸東緣的基本雛形。

(林蔚,2001:2)藉由該項地殼運動,使得此前為淺海相沉積環境的華南陸塊,

產生地盤抬升,海水基本上退出華南,自此不僅結束當時中國南海北陸的局

(3)

面,亦基本上結束了福建大範圍地區海侵的歷史。(福建師範大學地理系,1987:

28)。爾後,自侏儸紀到白堊紀,華南東部歷經更大規模的地殼抬升運動,並伴 隨著旺盛的岩漿活動,學者將之稱為燕山運動,而馬祖地區,亦由此揭開地質史 序幕。

燕山運動在時間上分為早、晚兩期,前者發生於侏儸紀(約距今一億九千五 百萬~一億三千七百萬年前),後者出現於白堊紀(約距今一億三千七百萬年至中 生代結束)。(賴宜欣,1995:2)對馬祖地質特點而言,此二期燕山運動的岩漿活 動深具影響性。首先,早期燕山運動的火成結果,不僅造成廣厚之酸性火山岩及 少量之中性火山岩噴積,繼之又有花崗岩質岩漿之侵入,產生了福建地區的大岩 基,亦為馬祖地質奠定原始火成基礎。而在此類火成岩就位後,晚期燕山運動再 起,不僅使先前之火成岩受壓而褶皺、斷裂與變質,同時亦引起殘餘岩漿之侵入 與相伴之熱水變質,馬祖地區真正的地質特徵,即於此階段陸續被地球內營力「雕 塑」而出,因此,馬祖地區的地質構造,實為中生代晚期燕山運動之產物。 (陳 培源,1974:93)除前述岩漿活動外,在此運動期間,由於來自太平洋板塊的推 力,(陳培源,1974:93)導致福建地區形成隆起和 W陷,構成北北東或北東向之 褶皺斷裂山地和小盆地,(福建師範大學地理系,1987:28),馬祖列島的走向,

基本上亦受到此構造線方向的控制。另一方面,福建地區在燕山運動影響下發生 差異性的升降運動,尤其是長樂-南澳斷裂帶以東的濱海區,在該運動影響下可 能發生斷裂下降,形成地槽淺海,福建海岸的基本輪廓和主要特點可能於此時造 成。(福建師範大學地理系,1987:50、189)據此進一步推論,位於斷裂帶以東 之北的馬祖地區,應在燕山運動影響下隨之下沉,而隨著期間侵蝕作用不斷進 行,馬祖地區甚至有可能已出現沉降島嶼的形貌。

新生代以來,於早第三紀末,在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影響下,台灣褶皺隆起,

帶動其西之台灣海峽和福建海岸迅速上升,此時,福建、馬祖地區與台灣三地相 連成陸。中新世末,台灣海峽發生陷落,海水侵入,三地於是分離。其後,自第 四紀以來,雖然福建地殼漸升,但由於全球性的冰期和間冰期,引起海面大幅度 之升降變化,使得福建、馬祖地區和台灣三地四次相連,四次分離。最後一次分 離,出現於全新世(約距今一萬年前)最後一次冰期結束後。由於此時氣候轉暖,

海面上升,尤其在距今 6000~7000 年,海侵更達於最高峰,原本相連之台灣、沿 海島嶼和福建地區終又分離。(趙昭 矷A1982:20~24)自此,正式形成今日所見 之馬祖地區沉降島嶼形貌,並確立其與福建、台灣所形成之相對位置。

(二)特徵

透過馬祖地區地質演化過程的了解,得知其最少有二項重要地質特徵,於日後 一方面成為馬祖地區地形發育的內營力因素,另一方面亦可被視為馬祖居民對其 生活環境識覺敏銳度的反映媒介:

1. 岩石類型與性質:

馬祖地區各島嶼之基盤皆由中生代燕山運動所產生之花崗岩類及變質岩構

成。因該類岩石為火成岩,且屬酸性至中性,二氧化矽(石英)含量較高,因而其

(4)

岩性堅硬,不易風化;此外,因其岩石主要成份為石英和長石,顏色亦較淺,

依組成礦物成分之不同,通常呈現白色、灰色或肉紅色等。以上所述,乃本區共 同特點,但透過學者深入探究,各大島仍有差異存在:

•南、北竿島:南竿和北竿皆以花崗岩為主體(但南竿南部有片麻岩分布,

北竿東北部則有閃長岩出露)。(陳培源,1974:90)在此類岩石中,間有暗色基性 岩脈(玄武岩質)之侵入,這些岩脈出現之露頭多位於海邊,此乃因其他地方上層 覆蓋不同厚度之土壤風化層或因長滿植被而不易被發現。(張宏銘,1995:6)除 前述深成岩外,兩島亦有小面積之酸性火山岩(流紋岩)分布。

‚東、西引島:本區主要以花崗岩和閃長岩為主,顏色為灰白色。(林俊全,

2000:16)若與南北竿相較,本區少有基性岩脈侵入之出露。

ƒ東、西莒島:東、西莒兩島雖以花崗岩為基盤,但於其上,主要為酸性流 紋岩質之火山角礫岩與黑色之凝灰岩所覆蓋。此兩種岩體並非像侵入岩的花崗岩 體成整塊狀,而是呈層狀,且其組成物質之顆粒大小相當不一致,造成此種噴出 火山岩抗蝕性較差,因而影響其後之地形發育。(塗明寬等,2004:5)

2. 地質構造現象:

在各種地質構造現象中,節理的普遍出現和存在,對馬祖地區地形發育之 影響至深。上文曾言及,本研究區因花崗岩為主體,故岩性堅硬,風化不若其他 岩石容易進行。然而,一則因板塊構造運動作用力,二則因上部覆蓋岩石受風化 侵蝕後,向下岩壓減低,下部岩石慢慢向上伸展而呈引申節理面,(何春蓀,1990:

127)三則因本研究區在地質史曾有數次被海水入侵又再度出露地表之紀錄,而當 此類厚層花崗岩從海底下逐漸露出水面後,因岩體受壓減弱而易形成節理,是 故,基於上述三因,即使是堅硬如本研究區之花崗岩,亦密布節理,地形發育之 外營力作用即沿著此類節理進行侵蝕。節理雖在本區各島是普遍構造現象,但透 過實地考察,本研究區東引的垂直節理似乎較其他地區發達,對其地形發育有一 定控制性。

三、氣候

馬祖地區之區域位置經由地質演化過程而確立,而在此位置確立後,將進一 步影響該地其他各項自然環境特徵。氣候,即為一個顯著例證。

以 F對位置之緯度而言,本研究區全境位於北回歸線以北,故氣候帶屬於副 熱帶;就相對位置而言,本區位於全世界最顯著之大範圍海陸分布交界區,因而 又具有季風氣候的特徵。而馬祖地區此種副熱帶季風氣候有何特點?本文以南竿 島為例

2

,分別由氣溫、降雨和風三項氣候因子加以解釋。

(一) 氣溫

南竿島年均溫為攝氏 18.5?C,與福建省福州市相近,但遠低於台灣本島。

最熱月通常出現於八月,而最冷月則以二月出現的頻率較高。此與北半球一般陸

2

因本研究區四鄉各島缺乏長期而完整性之氣候觀測,故本文採用之資料,乃是由民國六十八

年、七十五年及九十二年各版連江縣誌中所刊載之數據資料計算而得。而連江縣誌之資料,則來

自於空軍所架設的南竿氣候站,特此說明。

(5)

地的常態氣溫分布略有差異

3

, 究其原因,可能與本區島嶼幅員較小,四周為海 所包圍有關,因而出現最熱月與最冷月延緩出現的景象,因此,本區氣溫深受海 洋影響可見一斑。然而,南竿島氣候雖受海洋調節,但一則因冬夏盛行風向相反,

二則因所處緯度之故,其平均年溫差可達攝氏 17.8?C,年溫差之鉅,非台灣本 島任何一縣可以比擬。若再就月均溫而論,南竿島攝氏 25?C 以上之月份有三,

而接近攝氏 10?C 上下之月份有二,其他月份之氣溫則居兩者之間。(表 2-1;圖 2-2)因此,南竿島的氣候特徵若與台灣本島相較,可謂冬夏分明。

(二) 降雨

南竿島年平均雨量為 1011.2mm,不僅不及台灣本島 1/2,亦少於鄰近中國連 江縣與福建省內地。本島四周環海,但雨量卻低於上述各地之因,在於地形的效 應。地形的高度和坡向不僅能促進降水的形成,亦能影響降水量的分布和強度。

(謝皎如,1994:23)就本島而言,因幅員不大,且全島最高不到 300 公尺(可參閱 地形一文),故探討高度的影響效應應較坡向更具意義。一般而言,一地高度較 高,愈有利氣流抬升並達於冷凝點而致雨,故離本島較近之福建省,雨量由沿海 經閩中大山帶向閩西大山帶起伏遞增。(福建師範大學地理系,1987:92)而本島 雖位於福建省沿海,但因海拔地勢低少具攔阻作用,因而導致降雨較稀。

本島除了年雨量較少之外,降雨季節分布亦有其特色。三月~六月之春雨與 梅雨,為本島降雨總量之冠,約佔全年 51.3%。而七~九月之熱雷雨與颱風雨雖 不及於前者,但仍以佔全年 27.8%的總雨量居次。十月至翌年一月為本區降雨最 少之季,是明顯乾季。(表 2-1;圖 2-2)

表 2-1 馬祖南竿島歷年平均氣溫(?C )、平均雨量(mm)、盛行風向與平均風速(m/s)

註:(1)平均氣溫觀測年限:1952~1995。

(2)平均雨量觀測年限:1954~1975;1978~1995。

(3)盛行風向與平均風速觀測年限:1952~1995。此外,2003 年版連江縣志中 1985~1995 之平 均風速單位為 kts,與前二版之 m/s 不同,本研究乃將其換算為 m/s,以利計算平均值。

資料來源:(1)連江縣志編纂委員會(1979),福建省連江縣誌第一冊,p87~103。

(2)連江縣志編纂委員會(1986),福建省連江縣誌第三冊,p85~97。

(3)淡江大學(2003),福建省連江縣誌第五冊,p154~172。

3

一般而言,北半球陸地地區最熱月為七月,最冷月為一月。

月份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全年 氣溫 10.1 9.5 11.5 15.9 20.0 24.2 27.0 27.3 25.6 21.7 17.0 12.9 18.5 雨量 42.2 67.1 104.8 108.3 151.0 154.4 58.5 92.5 130.6 32.6 36.9 32.4 1011.2 風向 NE

NNE NE NNE

NE NNE

NE N NNE

N NE NNE

NNE NE SW

SSW S

S N

NNE NE

NNE NE

NNE NE

NNE

NE _ _ _

風速 7.8 7.7 6.7 5.5 5.2 5.5 5.1 4.6 6.3 7.9 8.6 8.1 6.6

(6)

圖 2-2 南竿島氣候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表 2-1 之氣溫、雨量數據

(三) 風

南竿島之風,可分盛行風向與風速兩項因子加以分析。以盛行風向而言,全 年來自東北象限之風向頻率,約有 64.6%,主要集中於九月至翌年三月。其中以 十二月頻率最高(86.4%)。而全年來自西南象限之風向頻率,則僅有 9.1%,以七 月頻率最高(50%)。由上,可知本區雖屬季風氣候,但東北象限季風之頻率遠大 於西南象限季風。在風速部分,本島年平均風速為 6.6m/s,在台灣所屬離島中雖 非最大,但卻高於台灣本島各地,亦較福建省內地為強。本島之月平均風速,十 月至翌年二月皆大於 7m/s,反映出東北季風的入侵與強度。(表 2-1)

綜合上述三項氣候因子分析,可知南竿島的副熱帶季風氣候特徵為:冬夏溫 差大、年雨量相對稀少且集中於春夏兩季、冬季東北象限之風強於夏季西南象限 季風且年平均風速大。而馬祖各島,其緯度雖略有差異,但主要氣候特徵應與南 竿島大同小異,是故,本研究乃以南竿島之氣候特徵代表全馬祖地區。那麼,在 此前提之下,上述各項氣候特點,將又如何影響馬祖地區之地形發育、水文特徵 與土壤化育?

四、地形

馬祖地區自全新世最後一次冰期結束以來,一直維持沉降島嶼的形貌。在歷 經沉水作用後,本區地勢較高之處經長期侵蝕作用而成丘陵區,沿海地帶則成岬 角海灣交錯之谷灣式海岸。然而,上述兩區之地形發育,除了受時間要素左右外,

亦同時受到內營力與外營力之控制。支配馬祖地區地形發育之內營力要素,主要

為前文所提及之花崗岩類岩性與發達之節理;作用在此地質結構上之外營力,丘

陵區主要來自於氣候因子中的氣溫、降雨、風等營力作用;海岸區則除了前述各

項營力外,主要來自於海水的侵蝕、搬運及堆積等作用。在此類作用力的交熔下,

(7)

馬祖列島丘陵區與海岸區的地形,各被鑄造為何種形貌?而該類地形又在當地居 民之生活空間中扮演何種角色?以上皆為本段探討重點。

(一) 丘陵區

氣溫變化所導致之岩石風化作用,對本區地形發育影響至深。由於本區花崗 岩含有數種礦物且密布節理,在日夜與冬夏溫差之熱漲冷縮反覆作用下,不僅使 岩石內對熱有不同膨脹率之礦物產生裂隙並進而崩解,更導致岩石或丘陵上部裸 露岩體發生洋蔥狀或片狀剝蝕(exfoliation),形成微地形~鱗剝巨礫或大尺度地形 面~鱗剝穹丘。(石再添,1973:209;鄒豹君,1973:18;何春蓀,1990:127~132) 當然,除了上述氣溫主導的物理風化外,本區地形發育還伴隨著雨水進行的化學 風化與強風的侵蝕作用。因此,在前述各類作用下,促使本區之地形主體,形成 以剝蝕作用為主的殘餘風化地形~穹丘地形面。而在丘與丘之間的低下處,每每 因差別侵蝕形成平緩的鞍部地貌,該處亦為穹丘間相鄰且背向之兩山谷的頂點。

而於前述馬祖丘陵區之各項地貌中,充滿著當地居民不同生活經驗的烙印:山谷 至海岸帶經常為人群聚居之所,穹丘則為早期居民耕耨之園或柴埕,鞍部則除了 成為聚落間聯繫必經之道外,亦有村落分布。

雖然,交錯出現之穹丘、鞍部與山谷為馬祖丘陵區普遍性地貌,但各主要島 嶼之地勢,仍存在著高度、方向性或坡度等項之區域差異:

1. 南竿島

由南竿島最東邊的牛角嶺為始,經牛背嶺、福沃嶺、成功山、腰山及雲台山 等,其各山之穹丘頂與鞍部所連成的山脊線,大致以東西走向為主,山谷則約呈 對稱性的分布於南北兩側。各山中,以西部的雲台山和東部的牛角嶺坡度最陡,

其中雲台山,更以海拔 248 公尺之 F對高度冠於全南竿島。(見圖 2-3) 2. 北竿島

以橋仔村之雷山為起點, 筐膚齯 竣s為轉折點,西部白沙村之尼姑山為終 點所構成之山脊線,前半段大致呈東北-西南走向,後半段則呈南北走向,山谷 則交錯分布於其間。本區地形中,基本上以壁山和芹山為骨幹,其中壁山不僅陡 峭,其海拔 298 公尺之高度更高居全馬祖地區之首。(見圖 2-4)

3. 東、西莒島

東、西莒兩島之基盤雖為花崗岩,但因上覆侏儸紀晚期之酸性火山岩,且因 此類火山岩抵抗風化能力並不一致,因此在本區部分地點,形成較大起伏之地形 地貌,甚至出現鋸齒般之尖銳外貌,(塗明寬等,2004:9)與前述各島之穹丘狀 地形面略有差異。

東、西莒雖有上述共同點,但兩島間仍有地勢與高度上之差異。東莒島形

呈東北-西南狹長狀,最高處為西南方之東犬山(120m),由此往北延伸且地勢漸

低。西莒島形呈倒三角形,地勢較東莒高,最高點為西路山(184m),其與武士嶺

(182)相連而成西莒之中央骨幹,骨幹四周又有小丘分布,兩者之間的山谷為聚

落形成處,但值得注意的是,西莒北部因迎東北季風且地形上幾無屏障處,故除

駐軍外無人定居。(見圖 2-5)

(8)

圖 2-3 南竿島地形圖( 資料來源:以成大測量工程學系製作之 DTM 處理而成,空白處為軍區 )

0 0.4 0.8 1.6Km

0 0.35 0.7 1.4K m

牛背嶺 牛角嶺

福澳嶺

腰山 成功山 雲台山

秋桂山 夫人嶺

高度

248

0 等高線 20 m

(9)

圖 2-4 北竿島地形圖( 資料來源:採用成大測量工程學系製作之 DTM 處理而成,空白處為軍區 )

0 0.5 1 2km

0 0.5 1 2km 0 0.5 1 2k m

0 0.35 0.7 1.4km

0 0.25 0.5 1km

壁山

雷山 風山

大澳山

芹山

土反山

里山

尼姑山

高度

294

0 等高線 20m

(10)

圖 2-5 東莒、西莒島地形圖( 資料來源:採用成大測量工程學系製作之 DTM 處理而成,空白處為軍區 )

0 0.5 1 2km

上坪山 東犬山

西路山 武士嶺 田澳山

高度180

0

等高線20 m

(11)

圖 2-6 東引、西引島地形圖( 資料來源:採用成大測量工程學系製作之 DTM 處理而成,空白處為軍區 )

0 0.3 0.6 1.2Km

蓮花園山 后澳山

一百高地

南澳山 二重山

恩愛山

世尾山

高度

174

0 等高線 20m

(12)

4.東、西引島

東引島之地勢概可分三區探討。其中本區最高峰恩愛山(174m)與次高峰二重山 (167m)之南北向山脊線可謂為本區地形脊樑。此區以東,直至世尾山,主要以東 西走向之山脊線為主,海拔高度及地勢起伏較前區稍低。而本島地形脊樑以西,

則為三區中地勢較為緩和之處。整體言之,三區共同的特點在於邊坡的陡峭,尤 其是由海平面 0 公尺攀升至最高峰恩愛山(174m)僅發生於約 280m 之水平距離 上,其坡度之陡可以想見。甚至,本島丘陵向南延伸的多處邊坡坡度更達於 100%,僅西半部之坡度較緩,約在 25~30%左右。(劉家國等,2002:60)由上述 之地形特徵可知,本島西部因地勢及坡度較緩,較利於聚落的形成與發展,再加 上此區又位處於東北季風背風處,直至今日,該區仍為本島主要聚落分布之處。

另外,西引島之邊坡特徵亦類似於東引島,其最高點為東部之蓮花園山(138m)。

(見圖 2-6) (二)海岸區

馬祖各島因沉水作用而成岬角海灣交錯之谷灣式海岸。而作用在岬角與海灣 的主要營力並不相同,進而導致其演育之微地形互異。本文以下乃分此兩區加以 探究。

1.岬角

馬祖地區沿海岬角之海蝕地形甚是發達。除了主導的波浪動力外,降雨、強 風與海水鹽分亦沿著密佈於本區岩體上之節理進行侵蝕與風化作用。在諸多營力 之共同作用下,海蝕崖、海蝕溝、海蝕洞、海蝕門、海蝕柱(顯礁)、海蝕平台、

海階等地形,幾可見於馬祖各島,除海蝕溝出現的頻率較高外,海蝕洞亦甚普遍。

然而,各島除此共同點外,透過實地考察亦可發現部分島嶼有其特殊之處。前文 曾點出:東引多垂直節理面。而此特徵,早已隱喻了該地有著與他島迥異之地貌 發育宿命。由於其垂直節理發達,海岸下方受波浪侵蝕後,上部岩層極易因失去 支撐而崩落,也因此導致了二項結果:其一,東引地區之海蝕崖地形與他島一樣 普及,然其與他島最大差異處,在於他島之海蝕崖多成傾角入海,而東引卻多以 直角入海,形似陡峭之斷層海岸。此特點若與他島相較,對於早期居民之登岸以 居,似較不利。另外,也因其侵蝕盛行,海崖不斷後退而至岬角頂部地勢較高之 處,令人乍看之下,有馬祖各島地勢中,唯東引獨尊之錯覺。其二,東引島海蝕 地形之發育冠於全馬祖地區。東引鄉誌曾指出,僅東引海岸,海蝕洞地形即高達 40 個以上,且因東北季風盛行之故,多分布於北部;(劉家國等,2002:65)南部 地區則因岬角地形較為狹長,故海蝕柱發育較為突出。然而,東引除海蝕柱之顯 礁地形外,亦因垂直節理發達導致侵蝕崩落之石塊密佈沿岸而形成眾多暗礁。而 諸類顯礁與暗礁,決定著該島沿海生態環境特徵,並進而成為馬祖居民業漁之所。

東引雖有顯著之海蝕地形發育,然其海蝕平台地貌則為數少且規模亦小,

零散分布於沿岸。而在其他島嶼則可觀察到規模、範圍較大之潮間帶海蝕平台,

如東莒西北部海岸區。一般而言,此類地貌大多成為當地居民採集貝類與紫菜的

維生空間。另外,由海蝕平台發展而來之海階地形,在馬祖部分島嶼亦可觀察到,

(13)

其大多發育於岬角突出處。最典型之地形面出現於東莒南部大埔地區。而海階地 貌若配合上背東北季風條件,在該地亦能形成聚落。

2.海灣

相對於馬祖各島岬角的海蝕地形發達,其海灣,卻在沿岸流之搬運作用下 形成岩屑堆積,漸而發育為海灘或沙洲。一般而言,海灘依其組成物質之顆粒粒 徑大小,可分為礫灘與沙灘,而此兩種地貌在馬祖各島之分布略有不同。東引是 馬祖四鄉五島中唯一無沙灘地貌之區,境內只見礫灘發育。究其因,係緣於沙源 太少。而其沙源之所以鮮少,乃同時受到陸源與海源之控制。東引地質以花崗岩 為主,風化崩落之岩石多為塊狀,而海灣內因波浪小對其侵蝕作用較弱,再加上 本島地質堅硬、雨量稀少,以致風化速度緩慢,使本區土層甚薄,因而導致本區 陸地無法有大量泥沙補充入海。另一方面,東引島為馬祖四鄉五島中距離大陸閩 江口最遠之區,閩江口的大量淤沙無法經由海流輸送至此,再加上本區岸邊海水 鹽度高於外海,落潮流大於漲潮流,海水向外動能較強,不僅將沿岸少量之泥沙 往外搬運,更遑論為本區補充沙源。因此,在缺乏陸源與海源之泥沙供應下,東 引只有礫灘發育。(轉引自劉家國等,2002:67)

沙灘雖未見於東引,但在南、北竿與東、西莒等島卻相當發達。前述島嶼之 海灣,多數皆有沙灘發育,如北竿白沙、 筐翩F南竿津沙、鐵板等村沿岸,甚至 在北竿塘岐村與後澳村之間更有連島沙洲形成。然而,本區各島為沉降型島嶼,

但卻有如此豐富之堆積地形出露,其原因何在?自第四紀以來,福建海岸有不同 程度之上升,然上升量無法補償下降量,因而在海岸形態上仍維持沉水海岸之特 點。(福建師範大學地理系,1987:45)而馬祖上述各島距離福建海岸並不遠,且 前文亦提及東莒有海階地貌,故前述諸島應當在福建上升影響範圍之內。在此前 提下,本區自全新世以來不但有離水作用,且因福建海岸上升,導致閩江侵蝕而 成之泥沙量增加,該類泥沙被帶至閩江口後,隨著海流與潮汐作用,輸送至相離 不遠的前述各島海灣,因而即使本區陸源泥沙不多,亦能形成沙灘。而南、北竿 與東、西莒除沙灘地形外,部分地區亦有礫灘發育,如南竿梅石、夫人、珠螺等 村落沿岸;某些礫灘甚至發育於海蝕平台上,如東莒西北沿岸與犀牛嶼之間大範 圍的連島礫灘,在視覺上頗具震撼性。此外,本區部份海灘同時有沙、礫並存,

也充分反映出其灘面深受陸源與海源物質具差異性之供應影響。基於馬祖各島之 海灘特徵,似可歸納出一個小結論:馬祖各島與大陸閩江口之相對位置遠或近,

決定了該島之海灘發育類型。此,突顯出相對位置在本區海灘發育上之影響力。

海灘雖為當地居民之生活空間,但礫灘與沙灘的利用卻不盡相同。由於本區 潮差大(可參閱下段水文內容),礫灘所孕育之貝螺生物多,因而其多為居民採集 維生之生活場域。而沙灘之利用,若在高潮線以上者,部分地區居民於其上進行 農耕。軍方進駐後,更因建築工事之需,於部分沙灘上就地取材。近年來,有些 地區更將沙灘開發成休閒遊憩區。因此,在礫灘與沙灘之利用上,充分表現出人 類在此兩者中的識覺與認知差異。

總而言之,地形不單是大地雕塑而成的藝術傑作,它更是人類各自或協力展

(14)

現生命力、盡情揮灑與創作之畫布。然而,人類要如何彩繪此畫布?不同群體之 間的畫作有何差異?該種差異又反映出何種意涵?本文馬祖地區之地名研究,將 為上述問題提供一個思索與解答的途徑。

五、水文

地形雖為人類揮灑創作之基,但要如何運筆,除了前列之地質、氣候等因素 外,仍受到其他條件左右,水文,即為其一。而馬祖地區因屬海島,除了陸域水 文特徵外,海洋屬性更牽動著當地居民的生活脈息,故兩者一併在此說明。

(一) 陸域水文

馬祖地區陸域水文特點可從兩方面加以理解。就地面上之水文而言,本區因 境內各島幅員狹小,丘陵綿延疊宕起伏,加以氣候上降雨相對稀少、集中於春夏 等特性影響,導致本區不僅各集水區規模極小,豐水期時山澗溪流短且急促,枯 水期時又無降水可形成地表逕流,因此,馬祖地區幾無明顯之常流河存在。(福 建省連江縣政府,1997:頁 3-1)而也因本區降雨較稀,地勢坡度陡,地表逕流不 明顯且多急奔入海,以致地面水下滲頗少,因而本區地下含水層並不厚。一般而 言,本區在以花崗岩為主之地質基礎下,地層組織由上至下可分三層,上為沖積 層或堆積層,中為岩石裂隙層,下為堅硬之岩盤。本區之地下水涵儲於上中二層,

深度在 20 公尺以內,屬於淺層水。(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1993:8-14) 綜上所述,馬祖地區不論地面水或地下水皆欠豐,居民常為缺水所苦,尤 其每屆秋冬之時,最為嚴重。為解決此困境,早期居民多於谷底兩側開發淺水井,

以為民生與灌溉耕種用水。日後,由於軍方進駐,用水需求量增加,因而多擇址 於谷口興建中小型水庫或集水池,以增加用水來源。民國八十年代以來,甚或於 部分島嶼興建海水淡化廠,極力增加淡水資源。

(二) 海洋

陸域水文對馬祖居民的重要性,在於用水、農耕活動基本需求之建立。而 環繞島嶼周圍之海洋,雖較無助於上述需求,但它在馬祖居民的維生活動與空 間中,所激發的,是另一種與當地族群更為密不可分的海洋氛圍與情懷。而馬祖 居民之所以能與海洋互動,構成一種比人與土地間還要深刻而濃郁的情感,維繫 於本區海洋屬性。

馬祖地區位處中國第一大漁場~舟山漁場之西南方,其鄰近海域之漁業資 源,優勢雖不及於前述「東海魚倉」 ,但亦甚豐饒。而本區之所以漁業資源豐度 高,與其初 迉芠ㄓO有關。馬祖地區位於中國東南沿岸,地處大陸棚邊緣,周圍 海域深度頗淺。南、北竿與東、西莒各島周圍海域之水深,概介於 15~30 公尺,

即使是鄰近東海的東引,附近水深亦在 45~60 公尺之間。由於陸棚水淺,春夏太 陽輻射增強時,陽光可透射至水底,利於浮游植物行光合作用,加上本區鄰近福 建省第一大河~閩江之出海口,其與附近之連江與羅源江,隨著春夏雨季之洪水,

為本區海域帶來豐富之營養鹽與有機質,利於浮游植物繁殖,因此,本區海域春 夏初 迉芠ㄓO相當高,也直接導致次 迉芠ㄓO的提升。 (陳章波,2000:15)此外,

本區亦位於大陸沿岸流與南海西南季風流隨季節交會之處,(伍伯瑜,1982:6;

(15)

邵廣昭,2000:2)前者為一低溫低鹽高營養鹽之寒流性質,後者為一高溫高鹽低 營養鹽之暖流性質,(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2002:196)兩者交會處因對流 旺盛易使營養鹽與有機質上升匯聚,不但有助於浮游植物繁殖,更吸引溫、熱帶 魚類之群聚;值得注意的是,冬季雖因氣溫低不利浮游植物行光合作用,但因受 大陸沿岸流之高營養鹽、高溶氧量等特性所影響,本區海域於此季節亦有豐富之 漁業資源。上述各因,為直接影響馬祖海域海洋漁業資源之主因。但馬祖沿海地 區另有一項重要特點,對其海濱生物資源之孕育更具意義。福建沿海地區中,因 閩江口喇叭型海灣匯聚大量潮水衝入河谷,漲落潮皆強盛,導致其中、北段成為 中國 4.0m 以上之大潮差區,(陳章波,2000:14;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2002:

38)而馬祖地區,正位於此段範圍內。以南竿福澳港為例,平均大潮差為 5.29 公 尺,平均潮差為 4.54 公尺,(邵廣昭,2000:3)皆冠於全台。由於其潮差大,配 合當地之花崗岩地質與礫灘、沙灘等地形環境,使馬祖地區沿岸形成各式各樣海 濱潮間帶, d多樣的海濱生物提供了相當豐富的棲息環境。 (陳章波,2000:18) 六、土壤與生物

除水文之外,土壤與生物,亦是影響人類在地形基礎上揮灑創作的要因。

(一) 土壤

馬祖地區之花崗岩,質地結實堅硬不易風化,然因其節理發達,在副熱帶季 風氣候的冬夏溫差大、年雨量約 1000mm 之綜合作用下,本區各島仍有紅壤化 育,惟因地勢陡峻,排水較佳,水分淋溶滲透作用稍弱,除土壤酸度不強外,加 以年平均風速大,表土多被吹蝕,除某些地區土層稍厚外,一般而言,本區之土 層甚為淺薄,南竿部分地區甚至無完整之表土、裡土之化育剖面現象,只見基岩 裸露。而除紅壤外,在各島境內或邊坡,亦見有薄層黃土分布。(張長義,1998:

12-4;姜榮玉,1979:451)

淺薄的土層,除了相對突顯出花崗岩為本區地表可見度較高之地景外,也透 露出土地貧瘠之訊息。而因地瘠,早期馬祖人民多以耕植番薯為主,且糧食幾乎 皆無法自給自足,此點也再度揭示馬祖先民「以海為田」之必要性與重要性。

(二) 生物

清康熙年間杜臻在《粵閩巡視紀略》中曾有「竿塘兩山,以多矛竿,故名」

之語。此為清初二十多年海禁後之記述。由於淺薄紅壤土性、年平均風速大等特 性,竿塘多矛竿是可以理解的。爾後,在長期人為的開發干擾下,如同當地耆老 所言, 「米如珠,柴如桂」 ,為求燃料, 「崖壁上矛草都得去割」 ,因此,在國軍未 進駐之前,馬祖地區童山濯濯,樹木屈指可數。此點,亦突顯出花崗岩地質岩層 為地表最直接可見之地景。國軍進駐後,造林工作在各島陸續展開,昔日光凸山 景遂為之轉變。

馬祖島嶼面積狹小,島內缺乏河川、湖泊,加以早期植被以茅草為主,可提

供鳥類棲息之環境不多,然因本區位歐亞大陸弧形沿岸中段,為遷移性候鳥南來

北往中繼站,故陸域地區亦可見鷹類生物之繁衍蹤跡;此外,更由於馬祖沿海漁

類資源豐富,可提供各類海鳥過境繁衍之食物來源,故許多島礁上在冬夏不同季

(16)

節中可見到各類燕鷗棲息,尤其東引為保育鳥黑尾鷗之東亞繁殖南限,甚至北竿 中島亦於八十九年六月被紀錄到瀕臨滅絕的黑嘴端鳳頭燕鷗,本區海鳥資源之豐 與獨特性可見一斑。

綜觀馬祖地區的自然環境,在地質演化的過程中,確立了其副熱帶的絕對位 置、與大陸一衣帶水之相對位置,而該種地理位置除了使本區形成年平均風速大 之副熱帶季風氣候,兩者更在地質構造特徵之伴隨下,造就了花崗岩丘陵起伏、

谷灣岬角相間之自然畫布。畫布上又因其地勢、位置、氣候因子之交互作用下,

增添了水源缺乏、海濱及海洋生物資源豐富、淺薄紅壤土層、茅草植被、海鳥棲 息之自然色彩,諸類特徵,為各類畫家提供了進一 霽孝妊虴@之素材選擇與靈感。

第二節 歷史發展

馬祖地區各項自然環境要素,如同前述,在絕對、相對地理位置之基礎上,

交互羅織成花崗岩大陸島特有之自然畫布,然而,誰將可能是該畫布上揮灑出地 名畫作的畫家?而其之創作,又在地理位置之基石上受到哪些人文因素影響下所 致?本文將由馬祖地區歷史發展脈絡的探討加以釐清。

經由田野調查訪談,可知馬祖地區現今住民之祖先,最早始於清康熙海禁後 遷居,加以民國三十八年大陸淪陷後,本區政區沿革另有極大轉變,故本文以此 二事件為分界,將馬祖地區歷史發展脈絡分三階段說明:

一、清代以前

馬祖地區的歷史發展,深受其地理位置所影響。文獻將本區納入記載,雖始 於宋代,然早於宋代之前,因其位居閩東沿海,或已有漁民往來附近洋面。據宋

《三山志》所云: 「白水郎,夷戶也,亦曰遊艇千,或曰盧循餘種,散居海上。… 」 (梁克家,1638:卷六頁九),文中東晉末年盧循之餘的白水郎,即為古代所稱蛋 民,其居止常於船上,雙腿彎曲,岸上住民多辱稱為「曲蹄」 ,或書為「科題」、

「科蹄」 。而白水郎之稱,乃緣於其發源自閩東地區白水江而得,(徐曉望,2003:

240)又因其「兼廬海畔,隨時移徙,不常厥所」 ,(樂史,1963:16)故位處閩東沿 海之馬祖列島,應自東晉末年以來,即為諸類水上人家之海上「遊牧」空間據點 之一。

然蛋民多漂移在江海之間,馬祖陸域的開發究竟何時啟動?若暫且不論史前

時代,則可透過下列證據加以理解。宋孝宗淳熙年間(1174~1189)梁克家《三山

志》有如下之記載: 「桑嶼、東路、上下干塘在海中,關嶺、蛤沙、北交舊有鎮

今廢,大小亭山昔黃氏兄弟載寶沒於此,遂二處立廟。」(梁克家,1638:卷二

頁六)據本研究後文考證,文中上下竿塘即今馬祖南、北竿兩島,此為本區首見

於史籍。又民國 60 年 11 月 11 日《馬祖日報》有云: 「一枚堪稱罕見的嘉熙通寶

古錢,日前落在防衛部政一科少校的手裏…據少校稱:他是在梅石村的一顆古樹

旁拾獲的…。」文中梅石村位南竿境內,且嘉熙通寶為南宋嘉熙年間所鑄;另

64 年 5 月 7 日《馬祖日報》亦提及: 「東莒福正村…掘獲古錢一批,總數共計六

(17)

千餘枚…部份古錢上面的字跡,如「開元通寶」 「大觀通寶」 「太平通寶」等等,

仍清晰可見。…」開元通寶通行於唐代,大觀通寶、太平通寶則為北宋貨幣。綜 上史籍、考古之證,馬祖地區應至少在唐、宋年間可能已有沿海居民遷入開墾,

且該類移民原鄉雖已難詳查,但來自於相距甚近的閩東地區應較為合理。而透過 南竿鄉仁愛村大王宮上殘留之元代石碑: 「林酉才喜捨中統鈔二十貫」 ,亦可知馬 祖地區的開墾至元代仍持續進行。是時馬祖地區行政區劃,僅可知上下竿塘,在 宋代隸於連江縣寧善鄉崇德里所轄。(梁克家,1638:卷二頁六)

唐至元代,馬祖地區的拓墾是否曾有中斷已不得而知,惟自明初,竿塘地區 之開發受阻首見於明 1490 年《八閩通志》:「上竿塘山在大海中, ]巒屈曲,上 有竹? 、湖尾等六澳。下竿塘山突出海洋中,與上竿塘山並峙,山形峭拔,中有 白沙、鏡、塍等七澳。上二山在二十六都,洪武二十年,以防倭故,盡徙其民赴 城以居。」(黃仲昭,1988:68)由文,竿塘兩山在洪武二十年之前,已有十三個 聚落形成。然因明初日倭為患東南沿海,加以洪武十三年宰相胡惟庸勾結日倭以 謀反,明太祖決定實施海禁並加強海防,洪武二十年(西元 1387 年)命江夏侯周 德興入閩防倭,除將明初原設於上竿塘山之「 l寨」以「在海島難授,移入北茭」

外,(邱景雍,1967:161、164)另將各島居民,包含上下竿塘,盡徙於內地,故 竿塘兩山至少於明初之前形成的十三個聚落及其胼胝拓墾的成果,一夕之間化為 烏有,諸類海島亦在「片板不得入海」之禁令下,成為「禁山」 。

明代海禁時弛時嚴,迨至隆慶元年(西元 1567 年)始廢除。另一方面,明嘉 靖、萬曆年間,由於朝廷海防日弛,海寇之勢頗熾,不時嘯聚馬祖各島洋面,以 致萬曆年間有董伯起「東湧偵倭」 、沈有容「東沙擒倭」之事蹟躍然史頁。而隨 著弛禁,本區海域在明末已允許沿海漁民前往採捕,故自是時或已漸有閩東居民 遷入各島開墾,截至明清之交,竿塘兩山才又再度形成「耕漁稠密」之景。(張 書才,2000:273~274)

綜上,馬祖地區自唐宋至明代的開發,其位於陸海之交的地理位置,除了開 啟閩東沿海移民進駐之契機,更由於地處中國統治核心區的邊緣,日倭為患,導 致海禁、海防政策之施行,注定了本區被烙上「邊區」的印記。

二、清代至大陸淪陷之前

明末重新恢復生機之竿塘等馬祖列島,清初開墾再遭重挫。清順治十八年(西 元 1661 年),滿清政府為杜絕東南沿海居民對鄭成功等抗清勢力之聯繫與支援,

頒布遷界令, 「離海三十里村舍田宅悉皆焚棄」 , 「空其土而徙其人,寸版不許下 海」 ,並「築短牆、立界碑、撥兵戍守,出界者死」 ,竿塘兩山居民因而「復內徙」 , (魯曾煜,1967:334)其他各島亦皆然。迨至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將台灣收歸 為版圖後,始招原內遷人民復歸故里。自此,馬祖列島又重燃生機,雍正、乾隆 年間,閩東沿海人民遷入者漸眾。然好景不常,自 清嘉慶元年至十四年,以蔡牽、

朱濆為首之閩粵海匪,縱橫東南沿海十餘年,其中, 「蔡牽泊竿塘,往來劫掠」(邱

景雍,1967:27),使本區發展再受波及,淪為盜寇之島,影響甚鉅。嘉慶十四

年,蔡牽等大股海匪被肅清後,原鄉為長樂、連江、福清等閩東沿海居民,漸又

(18)

攜家帶眷移駐本島,今日馬祖居民之入墾,最早多始於此階段。

馬祖地區之陸海交接位置,除了使本區在清代仍延續明朝所呈現的邊區特性 外,亦間接為其添入西方文化色彩之影響。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中國因鴉片 戰爭敗戰與英國簽訂了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條約中明訂開放東南 沿海五口通商,其中福州之開放,使得夷人番商往來穿梭於閩江口沿海。而中國 東南沿海之谷灣地貌,岩岸曲折、島礁密佈,西人多不黯水性,以致觸礁、船難 事件頻傳。為求航海安全,英國海軍乃自清道光二十二年至光緒年間,數次於東 南沿海進行海道測繪,其中亦涵括進出福州之閩江口及其鄰近的馬祖列島。此 外,馬祖列島羅列於閩江沿海,不僅為香港、廣州等船隻由南方進出福州馬尾航 線所必經,亦同時為日本、上海船隻由北方進出福州馬尾必經航線,為便於船隻 辨別方向以避開險礁,時任海關總稅務司之英人赫德(Robert Hart),乃於一八七 二年、一九 ○ 四年,在馬祖列島南北兩端興建東犬、東湧兩座燈塔,以利進出閩 江口與稍後開放之三都澳口。(楊仁江,2000:9)

民初以來,閩東長樂等地,歷經海洪、對日抗戰等天災人禍,該類推力將部 份災民推向馬祖列島避居。隨著住民漸增及閩東沿海漁民在漁汛期的泊船、休 憩,福建省政府始於馬祖各島分設鹽倉,計畫開發漁業,增加稅收。(連江縣志 編纂委員會,1986:462)另一方面,交通不便的馬祖地區,是時府治猶不興,海 盜肆擾頻仍,由於清代保甲之役已於民初廢除,福建省政府為進行剿匪,在民國 二十三年,乃命第一區行政督察專員王柏秋著手編組各縣保甲,連江縣並派員蒞 南竿督編。民國二十六年,南、北竿等島首為日軍侵占。在抗日軍興的背景下,

馬祖列島又先後淪為海匪所「據守」 ,其中,以據有南、北竿的林義和勢力最大,

然未幾,其於民國三十一年又被據守於白犬、東沙之張逸舟所吞併。此時政府設 土膏店、公賣鴉片,賭風熾盛。民國三十二年,連江縣政府財政拮据,加以馬祖 列島多次為日軍所進犯,其未獲編制保甲,迨至民國三十四年,日軍宣布投降,

本區回歸國民政府管轄,保甲制度旋即恢復。

三、民國三十八年至今

民國三十八年五月,共軍南渡,國軍在福建與之激戰甚烈,卻節節敗退。八 月,福建省海上保安第一縱隊司令王調勳奉命轉進閩江口外海的馬祖島,為國軍 經略馬祖敲響了預備鐘。九月一日,隸屬於台灣警備司令部的馬祖守備區指揮部 成立,其後,三十九年十二月十五日,馬祖行政公署成立,為軍管時代正式揭開 序幕。行政公署時期,將原有之區署、鄉公所及保甲制度廢除,改以區、村、伍 為地方行政組織。其中區以島為行政單位,設南竿、北竿、白肯、東湧、四霜、

西洋、浮鷹、岱山等八區。四十二年六月,中共侵犯西洋等島,旋即相繼淪陷,

自此,行政區域僅限於南竿、北竿、東湧、白肯等區內所轄各島。民國四十二年

八月十五日,福建省政府將馬祖行政公署撤銷,改制為閩東北行署,十七日恢復

設置連江縣政府於南竿,九月恢復長樂縣政府於白肯,四十三年三月羅源縣政府

亦恢復設治於東湧。是時,各縣政府之下,改區為鄉或鎮,易伍為鄰。民國四十

四年七月一日,閩東北行署又改制為福建省第一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未幾又易。

(19)

民國四十五年七月十六日,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政務委員會成立,本區正式邁 入戰地政務實驗期。該階段,國軍除持續與中共對峙作戰,捍衛台海第一道防線 的馬祖地區外,對內施治影響更為深遠。在行政上,政委會撤銷長樂、羅源兩縣,

並將其原屬區併入連江縣管轄;在經濟上,島嶼植樹造林、漁農經濟的提倡補助、

道路、水庫與國宅商街的興建構工…,為馬祖民生建設奠下根基。然而,長達三 十六年的戰地政務實驗,最終亦在時代潮流的推湧下,於八十一年十一月七日踏 上閉幕之途。八十三年五月十三日,馬祖開放出入境管制後,觀光業之門亦正式 開啟。近幾年來,國軍精實案、精進案之施行,馬祖駐軍銳減,衝擊原有商業經 濟,本區公私部門更將希望寄情於觀光業的開拓。

藉由上述馬祖史頁之簡閱,可知其歷史發展雖難以稱得上轟轟烈烈,但卻也 飽經滄桑。而其之所以歷經滄桑,與位處閩東地區沿海拓墾前緣之邊區位置著實 相關。該種位置,不僅為本區帶來閩東族群的駐足色彩與動亂頻仍、開發時續時 斷的區域特性,亦因其陸海交接之島嶼位置特性,一方面將西人~尤其是英國海 軍,推上馬祖歷史舞台,另一方面更在時代背景的影響下,使馬祖轉易成台灣對 峙於中國閩東地區的邊區,而國軍要角,亦順勢入鏡。

那麼,在馬祖特有的花崗岩大陸島之自然畫布上,閩東族群、英國海軍及國 軍,在受到邊區歷史發展脈絡的影響下,將各自揮灑出何種地名之作?而該類創 作又展現出何種識覺意涵?此將為後文探討焦點。

第三節 馬祖一名之緣起

為檢視不同時代背景下,三群體在馬祖地區所形成的識覺屬性,境內地名景 觀,儼然已為本文唯一適用手段。而欲了解馬祖境內地名景觀,須先由本區最大 空間尺度之名論起。

馬祖列島,今隸福建省連江縣所轄,然連江雖為本區正式行政區名,於一般 官書文報,乃至民間口語用法,卻以馬祖之名較為普及。故,欲探究本區地名由 來,實須先以「馬祖」一名的考證著手,乃較具意義。

馬祖作為本區之名,始出現於清末,於此之前,本區另有其名。宋孝宗淳熙 年間(1174~1189)梁克家《三山志》有如下之記載:「桑嶼、東路、上下干塘在海 中,關嶺、蛤沙、北交舊有鎮今廢,大小亭山昔黃氏兄弟載寶沒於此,遂二處立 廟。」(梁克家,1638:卷二頁六)文中海上各島,皆位於連江縣東北大洋上。其 中上、下竿塘,即為馬祖地區最早舊名。此二區雖於宋代地方行政區劃下,隸屬 於連江縣寧善鄉崇德里,(梁克家,1638:卷二頁六)但其各自之指涉範圍為何?

因《三山志》並無其他文字或輿圖等線索以資判斷,故僅以此書之載,猶不可下 定論,直至經由明清二朝之史料文獻爬梳,答案終見釐清。

一、上、下竿塘之指涉範圍

有明一代,關於本區最早之紀錄為明 1490 年《八閩通志》:「上竿塘山在大

(20)

海中, ]巒屈曲,上有竹? 、湖尾等六澳。下竿塘山突出海洋中,與上竿塘山並 峙,山形峭拔,中有白沙、鏡塍等七澳。上二山在二十六都,…」(黃仲昭,1988:

68)由該文與本研究實地考察結果似可作一推斷:上竿塘山中的竹? 、湖尾等地 名,於目前馬祖地區已不復見,然而,下竿塘山之白沙一名,至今仍存於北竿島,

故據此反推,上竿塘山似為與北竿島並峙之南竿島。其後,何喬遠所著之《閩書》

除有與上述《八閩通志》中類似之記載外,文中更清楚列出本區於明代有別於宋 朝所屬之地方行政區:連江縣永福鄉二十六都。

上述二段文獻,似已解答前言之疑惑。而因該二地方志僅有文字記錄,並無 輿圖說明,因此仍令人存疑。然則,即使在有輿圖刊載之相關歷史文獻中,卻又 時有同一文獻不同卷次之兩相矛盾記述,甚至於同一段文字中亦有互為矛盾之敘 述。上下竿塘繪於史圖,在台灣所典藏之文獻中,首見於明嘉靖 40 年(1561)鄭 若曾所著《萬里海防圖論》 。該文獻僅將上下竿塘刊載於〈福建沿海山沙圖〉 ,並 無其他文字記述。而據此圖,上、下干塘對峙於連江縣沿海之南、北方位,似可 印證本文前述推斷。然鄭氏於隔年(1562)所輯之《籌海圖編》中,其〈福建沿海 山沙圖〉仍沿用《萬里海防圖論》所載,但另繪之〈福建沿海總圖〉 ,上下竿塘 之方位卻與〈福建沿海山沙圖〉互易。同一文獻內之二幅史圖,卻出現上下竿塘 方位互為矛盾之載,令人莫衷一是。除了同一文獻出現圖與圖之記載矛盾外,亦 有圖與文之互為矛盾,如明萬曆 41 年(1613)《福州府志》有云:「東北大海中曰 上竿塘山,有竹扈湖尾等六澳。下竿塘山有白沙、鏡港等七澳… 。」(林烴,1613:

卷五頁十二)但在其〈連江縣圖〉中,卻出現上竿塘在北,下竿塘卻與之對望於 南的衝突。若將本文一開始之推斷視為正確者,則上述文獻之矛盾處,似乎皆緣 於史圖內容之誤植。然而,由其他文獻揭示,文字記述亦可能出現謬誤。清康熙 杜臻所著之《粵閩巡視紀略》出現同一段文字敘述之矛盾: 「上竿塘峰巒層曲,

周三十餘里,有竹扈湖尾等七澳:鏡澳泊南北風船十餘,… ,長箕澳泊北風船三 十餘。下竿塘周二十餘里,有白沙、鏡港等七澳:馬鞍澳泊北風船四十餘… 。」

(杜臻,1983:1093)該文上竿塘周三十餘里,下竿塘周二十餘里之云,若對照於 今日南竿島 31.48 公里、北竿島 24.31 公里之海岸線長度,(連江縣政府主計室,

2002:13)則上、下竿塘之指涉範圍已呼之欲出:即上竿塘為今南竿島,下竿塘 乃今北竿島。然若依杜臻之行文脈絡,上竿塘不僅有竹扈、湖尾等澳,更有可泊 南北風船之鏡澳與可泊北風船之長箕澳;下竿塘不僅有白沙、鏡港等澳,更有馬 鞍澳。其中鏡澳,為今北竿島芹壁舊稱,然杜臻卻將之列為上竿塘舊澳名,顯然 有誤;再者,長箕澳可泊北風船,故其方位應為面南,但考據古今南竿島南部澳 名,並無一可與之對照,反倒是北竿島南部的塘岐澳(又見書為長岐澳)依福州話 發音近似長箕澳。此外,下竿塘之馬鞍澳亦可泊北風船,其方位亦應向南,但以 古今北竿島南部各澳名與之比對,亦無果。因此,雖杜臻已概略性指出上、下竿 塘之海岸線距離,但僅依其言下定論,難免令人詬病。真正明確指出上、下竿塘 指涉範圍之文字證據,始載於清嘉慶《連江縣志》 : 「東方海中門戶曰北竿塘山,

即下竿塘,山形峭拔,與南竿塘並峙,即上竿塘… 。」(李菶栻,1978:卷一頁

(21)

八)該文獻之連江縣山川圖,上、下竿塘之南北方位雖不及今日精確,但上竿塘 位置繪於下竿塘左側,較下竿塘近於閩江口,合乎今日南北竿島與閩江口之相對 位置分布。據此,本研究透過各文獻之釐清與清嘉慶《連江縣志》之圖文證據,

已可斷定,自宋通行至清初之上、下竿塘,其上竿塘之指涉範圍為今日南竿島,

而下竿塘之指涉範圍則為今日北竿島。

二、上、下竿塘之地名由來

由上文考據可知,上、下竿塘為馬祖地區目前可知之最早舊名。然何以二島 有此舊稱?因其牽涉到早期居民之環境識覺特性,須加以深究。就地名結構而 言,上、下竿塘山之稱,山屬通名,上竿塘、下竿塘則為專名。其中,上、下竿 塘又分別由「上」 「下」 、 「竿塘」等專名組成,各有不同意涵,有分別解析之必 要。本文以下先就專名~「竿塘」,考據其由來,其後再針對另一專名~「上」及

「下」 ,加以探究。

竿塘一名由來有二說:

其一,五代時閩王王審知為方便前來貿易的外國人或外族人,在黃岐地方開 闢甘棠港,使它成為國際港,甘棠外洋的島嶼稱為甘棠島,後演進為竿塘島,這 正是今日南、北竿島原始稱呼的由來。(林金炎,1994:128)

其二,竿塘兩山相連在海中,以多茅竿,故名。(杜臻,1983:1093)

上述第一說,關於甘棠港開港一事,可由宋淳熙梁克家《三山志》加以印證:

「甘棠港,舊有巨石屹立波間,舟多覆溺。唐天祐元年,琅琊王審知具太牢禱于 神,將刊之。是夕,雷雨暴作,石皆碎解,遲明,安流如砥。昭宗詔獎之,賜號 甘棠,神曰靈顯侯。三年,賜德政碑。」(梁克家,1638:卷六頁七)。然後段關 於竿塘由來之文,因林氏並無提出令人信服之有力證據,加以甘棠港外洋,即今 定海灣外洋,除了有面積較大之南北竿島外,亦有更瀕臨此灣之高登等小島,而 該類小島舊名卻無一緣於甘棠或竿塘,故本研究對此說持保留態度。至於第二 說,乃為康熙年間杜臻於粵閩地區巡視後所述。竿塘地區雖自宋元一代以來逐漸 開發,然因盜匪屢寇邊海,明清朝廷均曾頒布遷界令,故本區開發時斷時續。再 加上竿塘最後一次海禁,始於清順治十八年(1661),止於康熙二十二年(1683),

期間雖有復界之令,也僅限於沿海,並不含括海上離島。因此,竿塘於此前雖有 開墾之實,但在隨後二十多年的海禁中,島上植被應有逐漸趨向恢復原貌之可能 性。基於此,杜臻於復界前一年巡視此處,當時所見,應可能近於竿塘原始植被 相;另一方面,據本研究實地考察,馬祖地區之竹跡雖已難尋,但南竿島當地居 民曾透露:在國軍尚未進駐前,本地仍有竹林存在,且本區除早期有竹林植被相 外,據植物學者考察,禾本科植物亦為本區植物優勢種,其中更有各類茅草生長。

(黃瑜齡,2002:19)故杜臻所指茅竿,疑為茅草與竹科植物之泛稱。然而,杜氏 之說即使能印證竿塘地區截至清初,仍可能存有自宋代以來之植被相~多茅竿,

但此說亦僅能解釋竿塘一名中「竿」之由來,無助於「塘」義之釐清。大陸學者

張書才於〈馬祖列島開發史述略〉對於竿塘一名中「塘」之由來,有其論證。其

基於前述林氏甘棠島之說的假設成立下,作出以下推論: 「甘棠島“演進為竿塘

(22)

島”之時,除了名稱消音外,當與該島已然經營開發相關。 《三山志》在記述長 樂、連江等縣之湖、陂、塘、堰時,曾說:“埠海而成為塘”。而宋《元祐港紀 略》中,亦有“埠海為塘,畫塘為田”之語,島以“塘”名,似非事出偶然,當 意味著甘棠島更名為竿塘島時,島上已經有人居住,並且築塘墾田,耕魚為業了。」

(張書才,2000:271) 為支持上述竿塘經營開發之論點,張氏更進而考據五代以 來閩地區之歷史背景及宋代對連江縣所屬海上島嶼之巡防管轄,其推論頗合情 理。因此,姑且不論竿塘是否 野悒抴驕t替而來,但至少竿塘之得名,據杜氏與 張氏所言,應與當地植被相與居民之經營開發方式有關。而據本研究後文考證,

塘之經營開發,疑僅起源自其中一島~即今北竿島塘岐村之早期拓墾設施而得。

(參閱第四章第二節塘岐村村名由來一文)易言之,竿塘一名「塘」之由來,並非 緣自兩島皆有之特徵,而是得名自北竿島的拓墾設施,另南竿島「竿塘」之名則 由其擴大指稱之。

此外,本區自宋以來,雖名為竿塘(干塘),然其另有同音異字之別稱。清聖 祖康熙三十四年(1695)郁永河《裨海紀遊》有云: 「午後,審視漸真,舟師謂是 省城官塘山。夜半,抵官塘;猶屬海外孤島,不連內地。初九日,自官塘趨定海 鎮。」(郁永河,1959:41)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黃叔璥《臺海使槎錄》有載: 「澹 水登舟,半日即望見官塘山(一作關童) 。自官塘趨定海,行大海中,五、六十 里至五虎門。兩山對峙,勢甚雄險,為閩省門戶。」(黃叔璥,1957:14)清高宗 乾隆十二年(1747)范咸《重修台灣府志》 : 「後有閩人云: 『台山發軔於福州鼓山,

自閩安鎮官塘山、白犬山(與前關同、白畝字異音同)過脈至雞籠山,故皆南北 峙立。往來日本、琉球海舶,率以此山為指南』 。」(范咸,1961:41)清宣宗道光 十九年(1839)周凱《廈門志》有如下之記載:「台山坐東南、面西北,… 北路之 後隴港與南日對峙,竹塹與海壇對峙,南嵌與關潼對峙(一作官塘) ,上淡水與 北茭相望,雞籠與沙埕烽火門相望(一作雞籠與福州對峙) 。」(周凱,1967:137) 綜合上述各文,並依文中各地相對位置加以判斷,可知官塘或官塘山、關童、關 同、關潼,皆為竿塘之同音異字別名也。且諸類別稱之指涉範圍,因未見其他專 名加諸於上,應涵括今日南北竿兩島。

竿塘一名由來獲得釐清後,繼之則須審視「上」 、 「下」專名。上、下竿塘相 距最近不及十公里,自明清以來,史書文獻多統稱為竿塘或竿塘山。然在區別此 二島時,又分別冠以上下二專名。究竟上下二字意所何指?又其命名者可能為 何?就字義而言, 「上」 、 「下」含有高度與方向性意涵。若比對現今南、北竿兩 島高度,北竿最高峰為壁山~298 公尺 南竿最高峰為雲台山~248 公尺,在絕對高 度上,北竿略勝一籌,且史書文獻亦多以「突出海洋中」 、 「山形峭拔」形容北竿 島,另以「峰巒屈曲」描述南竿島,充分說明北竿島在早期先民之識覺上,具有 地勢較為挺拔之意象。再者,據前文考證已揭示,上竿塘之指涉範圍為南竿島,

下竿塘之指涉範圍為北竿島,因此,上下專名之意涵,於此應非指高度,易言之,

其極可能緣於方位之意涵。鳥瞰福建沿海地圖,上竿塘(南竿島)之方位在南,下

竿塘(北竿島)則與之並峙於北,似乎透露出一訊息:上、下專名之命名,為由南

(23)

往北依次命名之果?然而,本研究卻有另一種方向性命名思考之提出。地名之命 名,雖非短時間可成,但絕對與最初命名群體之環境觀察、生活方式相關。而馬 祖列島之歷史經營開發,與福建,特別是閩東地區,其社會經濟狀況緊密相連(張 書才,2000:270)且更因相對位置較近之故,本區移民之地緣多為長樂、連江等 地。據此,自閩王王審知開閩以來以至宋代,該類先民或為躲避戰亂,或迫為生 計由閩東沿海趨船前往本區「埠海為塘,畫塘為田」 ,而使竿塘一名漸成形,然

「竿塘兩山,相連在海中」 ,為求有所指辨,乃需有指涉之專名。又因本區移民 與來往本區海域業漁之先民,多以距離最近之長樂、連江為主,故當其由該地趨 船前往竿塘,必先抵達南竿島,此乃因南竿島距閩江口僅 15 公里,較北竿島為 近。因此,雖然竿塘整體而言與閩江口相距甚近,但若以更微幅之船行距離審視,

南竿島又更近於閩江口一帶,是故,先民有可能以「上」加以指涉,另以「下」

指涉北竿島。針對此說,尤其是南北竿兩島水平微距之識覺差異,雖然宋代各史 籍中,已無其他相關文字或輿圖可供佐證,但此種距離之識覺特性,因兩島位置 不可能再有更動,日後先民之識覺情形亦不致於有太大差異,故其或可由連江縣 志輿圖之圖示加以印證。清乾隆《連江縣志》之山川圖中( 見附錄一),上下竿 塘不僅被略微誇張性地繪於同一水平線上,上竿塘更直接被繪於下竿塘左側,使 兩島之間幾乎無南北垂直距離,只有東西水平差距。以現今科學角度而言,該圖 毫無精確性,然也因早期輿圖無法臻於精確,故此類輿圖或多或少能反映昔日先 民之識覺特性。基於此,透過清乾隆《連江縣志》 〈山川圖〉所揭示,當時先民 之識覺,上竿塘較下竿塘近於閩江口沿海,且此種距離是被突顯的。此點,在民 國 16 年《連江縣志》之〈連江縣全圖〉,再次獲得印證(見附錄二)。該圖雖已將 上竿塘改為南竿塘,下竿塘改為北竿塘,且圖上已標明二十萬分之一比例尺,但 此圖卻以「放大鏡」更加誇張性地突顯出兩島水平距離,甚至,南竿島被繪於更 逼近閩江口地區。故綜合前述,本文擬作一結論:上、下竿塘之「上」 、 「下」專 名,乃緣於兩島相對於閩江口沿海漁民或本區移民原鄉之距離遠近而得稱。

三、南、北竿塘地名由來與演變

竿塘,如前所述,除有眾多別稱外,原冠於其上之專名「上」 、 「下」 ,亦隨 著時代變遷而發生異動。清世宗雍正初年《清初海疆圖說》〈福建海圖說〉所繪 地圖,已見南竿塘、北竿塘二地名。隨後,清雍正八年(1730) 陳倫炯《海國聞 見錄》有如下之記載: 「閩之海,內自沙埕、南鎮、烽火、三沙、斗米、北茭、

定海、五虎而至閩安,外自南關、大崳、小崳、閭山、芙蓉、北竿塘、南竿塘、

東永而至白犬,為福寧、福州外護左翼之藩籬。」(陳倫炯,1958:3)該文顯示,

北竿塘、南竿塘二名於清雍正時期已有圖以外之文字記錄。而綜合上述二文獻史

籍,似乎可得一訊息:竿塘之上、下專名,至少於清雍正年間,已漸由南、北二

名所取代?然而,經由下列二則史料,可說明上、下專名於此時仍持續通行:雍

正十三年福建各府廳州縣查報依山瀕海曠土,有「閩縣查報之上竿塘,連江縣查

報之下竿塘」之云,(轉引自張書才,2002:275);又如乾隆十二年正月福建巡

撫周學健曾上奏: 「閩省沿海貧民生計維艱,因思上竿塘下竿塘…等十四島…。」

(24)

(福建通志局,1968:135)雖上、下專名仍被通用,然透過下列文獻可發現,自 清乾隆朝,南、北專名已漸成優勢,如乾隆 19 年《福州府志》所載,除輿圖仍 有上下竿塘之名,其餘於山川、海防各卷幾以南竿塘指稱上竿塘,北竿塘指稱下 竿塘,而嘉慶《連江縣志》 、同治重刊之《福建通志》亦皆然。此外,清《宮中 檔嘉慶朝奏摺》 : 「嘉慶七年二月二十五日,閩浙總督玉德、福建巡撫李殿圖之奏:

「據海壇倪定得、溫州鎮胡振聲、謢閩安協副將陳名魁、水師營參將羅江太稟報,

探聞蔡牽盜船潛匿南竿塘一帶洋面… 。」(不著撰人,1973:714)亦直接以南竿 塘指稱上竿塘。因此,透過上述史籍文獻之爬梳,本研究可概略歸納出一結論:

竿塘之上、下專名至少自清雍正年間出現南、北專名之異稱,此後二者雖並行通 用,但亦隨時間互為競爭,而自清乾隆朝後,南、北專名已取得優勢並逐漸替代 上、下專名。然此二名何以有此轉變?原則上,地名之所以具有時代性、變遷性,

大體上不脫離二因,其一,政令影響;其二,是否符合眾人之識覺。而本研究所 蒐集之史料中,並無直接證據顯示南、北專名之所以取代上、下專名,乃是因政 令影響所及,因此,本研究亦僅能作此解釋:南、北專名之所以漸為主流通用地 名,應與眾人之識覺有關,即,此地名須為眾人所認可才有可能持續通行甚至壓 抑原地名之使用,而前文已論述過,上竿塘之名應與原閩東沿海連江、長樂先民 之識覺有關,然此名至清代卻漸被淘汰,恐怕與其已不能為眾人所認可有關,此 點亦可能蘊含著一種意義:南、北竿塘之名已不再僅是閩東沿海連江、長樂先民 之識覺,更可能擴大為東南沿海居民之識覺,畢竟,以東南沿海區之航海、貿易、

業漁等先民觀點而言,南北之指涉專名與上下相較,不僅不易混淆,可明確地指 認方向,也較不易產生如本研究在前述史料所發現之上下竿塘位置互易的謬誤。

竿塘之上、下專名,除自清乾隆後漸由南、北取代,其竿塘之名,至清末亦 有變動。清同治重刊之《福建通志》 〈福寧海防圖〉中,雖然南、北竿塘二島相 對距離被誇大,但該圖已以「南竿」之名指稱南竿塘,另以「北竿」指辨北竿塘,

此為南北竿二名出現於史籍之始。而前述南竿之稱,僅載於史圖,其真正有明確 文字記載,則於清光緒《福建全省地輿圖說》中針對閩縣山鎮之描述: 「殿江山 在縣東一百二十二里,又東五里隔水相望者曰福斗山,又東落入水中起為五虎二 山,又東有島曰芭蕉尾,內有白塔山,又東四十里在大海中曰南竿山。」(傅以 禮,1895:13~14)此外,民國 11 年《福建通紀》〈福建漁業志〉亦有云:「連江 縣屬內海各澳曰東岱、曰關頭… 曰馬鼻,業漁 u一千一百五十餘戶。外海島嶼曰 黃岐、曰下塘… 曰北竿、曰南竿… 曰牛角,業漁者三百七十餘戶。」(福建通志 局,1968:697)透過上述三項文獻記載,可知南、北竿塘至少遲至清同治以來,

南竿、北竿之簡稱,已時有所見。然而, 「竿塘」逐漸演進為「竿」 ,是否真如字 面上所呈現之意涵~僅為一種簡稱,則有待進一步探究。本研究所持立場,雖不 排除此說,但卻另有一觀點更能彰顯此種演變之時代性意義。誠如前文所作考 據,竿塘地名由來與當地植被相與早期先民之經營開發方式有關,其中塘之開 發,不僅與農墾活動直接相關,其更僅為其中一島之拓墾特徵。然自明代以降,

竿塘山「居民皆以漁為業」(林涇,1613:卷五頁十二),即使有耕耨,亦僅止於

數據

圖 2-2    南竿島氣候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表 2-1 之氣溫、雨量數據  (三)  風  南竿島之風,可分盛行風向與風速兩項因子加以分析。以盛行風向而言,全   年來自東北象限之風向頻率,約有 64.6%,主要集中於九月至翌年三月。其中以  十二月頻率最高(86.4%)。而全年來自西南象限之風向頻率,則僅有 9.1%,以七  月頻率最高(50%)。由上,可知本區雖屬季風氣候,但東北象限季風之頻率遠大  於西南象限季風。在風速部分,本島年平均風速為 6.6m/s,在台灣所屬離島中雖  非最大,但卻高於
圖 2-3 南竿島地形圖( 資料來源:以成大測量工程學系製作之 DTM 處理而成,空白處為軍區 ) 00.40.81.6Km00.350.71.4K m牛背嶺牛角嶺福澳嶺腰山成功山雲台山秋桂山夫人嶺高度2480等高線 20 m
圖 2-4  北竿島地形圖( 資料來源:採用成大測量工程學系製作之 DTM 處理而成,空白處為軍區 ) 00.512km00.512km00.51 2 k m00.350.7 1.4 km00.250.51km壁山雷山風山大澳山芹山土反山里山尼姑山高度2940 等高線 20m
圖 2-5  東莒、西莒島地形圖( 資料來源:採用成大測量工程學系製作之 DTM 處理而成,空白處為軍區 ) 00.512km上坪山東犬山西路山武士嶺田澳山高度1800等高線20 m
+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世界銀行(World

有鑑於全球部分地區疫情出現再次升溫趨勢,經濟表現有待政策支撐,東南亞國家積極因應。印

1990 年底羅東 SMART1 陣列結束後,為了解不同地質條件下之地動反應中 研院地球研究所隨即於花蓮地區設置了第二個強震儀陣列,即 SMART2 陣列 (Strong Motion Accelerograph Array

紐西蘭地處大洋,國土分為北島與南島,兩個島的輪廓均呈南北狹長形,北島緯度介於南 緯 34.5-41.5 度間;南島介於南緯 40.5-46.7

位於伊比利半島東北部的地區,為西班牙的自治區之一,首府為巴塞隆那。在 2017 年 10 月

人物及身份 鄭和、明朝使臣 哥倫布、航海家 航線 劉家港 — 非洲東海岸、紅海沿岸 西班牙—巴拿馬群島 時間

遷庇(今山東東平縣西北)、17 代南庚遷奄(今山東曲阜縣東),最 後第 19 代領主盤庚遷黄河北岸,定都於殷(今河南偃師縣西),往後 至商紂時均以此地為國都(

從地理位置上作一觀察,中國可說是「東盟」最親密的近鄰。「東盟」對中國的外交政 策,大致上分為兩個重要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從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