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2章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2章"

Copied!
2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2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呈現本研究所參考的研究資料,內容涵蓋 TIMSS 2003 受測 對象、測驗日期、抽樣設計及國內外 TIMSS 相關文獻整理。首先第 一節介紹 TIMSS 發展背景,第二節介紹 TIMSS 2003,第三節為國內 外 TIMSS 相關文獻整理。第四節說明低學習成就相關研究資料。

第1節 第一節 TIMSS 發展背景

國際教育成就調查委員會(IEA),創立於 1959 年,成立的目的 在於進行各國教育政策、教育成就的比較研究。成立至今,所執行的 跨國成就調查研究已超過十五項,曾經參與 IEA 各項研究的國家將 近有 60 國。科學領域的跨國學習成就調查,最早可以追溯到

1970-1971 年所舉辦的第一次國際科學教育成就調查研究(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cience Study,簡稱 FISS),以及 13 年之後,在 1983-1984 年所進行的第二次國際科學教育成就調查研究(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cience Study,簡稱 SISS)。數學領域的跨國學習成就調 查,最早追溯到 1964 年所舉辦的第一次國際數學教育成就調查研究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Study,簡稱 FIMS),以及 1980-1982 年進行的第二次國際數學教育成就調查研究

(2)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Study,簡稱 SIMS)

(Martin, Gregory & Stemler, 1999)。

1995 年的第三次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研究(The Third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簡稱 TIMSS 1995,是 IEA 至今所舉辦最為龐大及複雜的一項跨國研究計畫,測驗科目包括 數學和科學,測驗對象包括了三、四、七、八年級、中等教育最後一 個年級,共有 45 個國家參加,不過台灣並沒有參與。1999 年舉行了 第三次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研究後續調查(TIMSS –R;在 1999 年舉行,因此又稱為 TIMSS 1999),包括台灣共有 38 個國家參加這 一次的調查,我國八年級學生在 TIMSS 1999 的表現極為亮麗,科學 成績總平均排名第一,數學排名第三(洪志明,2000)。

2003 年,共有 49 個國家參加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 2003(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2003,簡 稱 TIMSS 2003),其中有 48 個國家參加八年級的研究,26 個國家參 加四年級的研究。TIMSS 1995、TIMSS 1999、TIMSSS 2003 三次研 究的參與國累計達 67 個國家,而在參加 TIMSS 2003 八年級研究的 國家中,有 26 個國家同時也參加過 TIMSS 1999、TIMSS 1995 的調 查研究(Martin, Mullis & Chrostowski, 2003)。TIMSS 2003 趨勢調 查結果顯示:台灣的八年級學生,科學表現排世界第二、數學表現則 居世界第四,比起 1999 年,在科學和數學都下滑一名(國科會,

(3)

第2節 第二節 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 趨勢調查 2003

一、 TIMSS 2003 受測對象

為了說明 TIMSS 2003 受測對象,研究者將 1995、1999 及 2003 年 TIMSS 受測對象整理於此,以方便日後研究的查閱。以下有關 TIMSS 2003 文獻的引用來源,皆出自於 2003 年 TIMSS 技術報告。

TIMSS 1995 受測學生分為三群,第一群(Population 1)定義為

「兩個包含最多九歲學生的相鄰兩個年級」;第二群(Population 2)

定義為「兩個包含最多十三歲學生的相鄰兩個年級」;第三群

(Population 3)定義為「中等教育階段最後一年的學生」

(Martin & Kelly, 1995)。

TIMSS 1999 之受測學生僅涵蓋第二群(Population 2),定義為「兩 個包含最多十三歲學生的相鄰兩個年級中,較高的那個年級」,有別 於 TIMSS 1995 之定義,TIMSS 1999 僅包含較高的那個年級,而非取 兩個年級。TIMSS 1999 選定研究的學生為第二群,原因在於欲瞭解 1995 年時為國小四年級的學生,升上八年級之後的數學和科學成就 趨勢變化(Martin, Gregory, & Stemler, 1999)。

(4)

TIMSS 2003 將受測學生共分為兩群,第一群(Population 1)定 義為「兩個包含最多九歲學生的相鄰兩個年級中,較高的那個年級」, 在大部分的國家,即為四年級,相當於我國國小四年級;第二群

(Population 2)定義為「兩個包含最多十三歲學生的相鄰兩個年級 中,較高的那個年級」,在我國與大多數的國家,即為八年級,相當 於我國現行九年一貫教育制度中的八年級學生(舊制:八年級學生)

(Martin, Mullis, & Chrostowski, 2003)。

二、 TIMSS 2003 實測日期

TIMSS 2003 成就測驗在每個國家學校學年結束前進行。南半球的 學校,其學年通常在十一月或十二月結束,因此測驗會在十月或十一 月被執行。北半球的學校,其學年通常會在六月結束,所以測驗日期 會訂在四月、五月或六月(Martin, Mullis, & Chrostowski, 2003)。

三、 TIMSS 2003 抽樣設計

(一)抽樣單位

TIMSS 2003 探討的對象包括了學生、班級、學校等,這三個對象 即成為抽樣過程中之抽樣單位(sampling unit)。對於這三個抽樣單 位,在考量樣本母群參數和抽樣變數之後,必須進行正確的加權評 估,才能使得所抽樣本具有代表性。因此欲達到有效率的抽樣必須要

(5)

(二)分層抽樣

為了提高抽樣效率,在發展測驗工具時,同時也設計 TIMSS 抽樣 的方法。TIMSS 2003 抽樣設計採用二階分層群集抽樣設計(two-stage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e design)。若所抽樣本班級內的學生人數太多,

也允許在班級內進行第三階層的抽樣。由於 TIMSS 母群體中的成員 特徵不盡相同,例如地理特徵(州或省)、學校類型(公立或私立)、

都市化程度(鄉村或城市),因此運用分層抽樣,才能確保樣本具代 表性。分層是指將抽樣單位進行分類,通常基於下列原因而進行分類:

1.增加抽樣設計的效率,使得測驗估計值的可信度提高。

2.在不同的階層實施不同的抽樣方法。

3.確保樣本具有各子群的代表性。

第一階層抽樣單位是學校,首先由各國選定分層變數,再將國內 學校資料提供給加拿大國家統計局(Statistics Canada),統計局會依 照機率等比例(probabilities-proportional-to-size)系統抽樣方法抽出 每一個國家的受測學校及候補學校。每個國家在加拿大統計局所抽出 的受測學校之中,再進行第二階層的抽樣,抽出待測班級。然而各國 教育系統不盡相同,在某些教育系統中,學生上不同課有不同的班 級,譬如:上數學課的那一班與上科學課的那一班是不同的班級,因 此 TIMSS 把受測班級定義為「進行數學課程的班級」

(6)

(Martin, Mullis, & Chrostowski, 2003)。

(三)抽樣過程與受測排除條件

TIMSS 期望參與受測的各個國家之母群體具有代表性,因此每個 國家在抽樣之前可以做以下的調整:(真正是否排除,由各國國家聯 絡人與加拿大統計局共同協商決定)

(1)排除偏遠區的學校。

(2)排除規模極小的學校。

(3)排除課程或者學校組織屬於非主流的學校。

在每個樣本學校內也必須考量特殊學生樣本限制,因此可以做以 下之調整(Martin, Mullis, & Chrostowski, 2003):

(1)排除智能障礙的學生:

此類學生指的是經由校長或其他合格教職員的專業意見或者藉 由心理測驗,被認定為智能障礙者。這些學生包括了情緒上或心智上 的障礙,導致他們無法像其他學生一樣正常地完成 TIMSS 的測驗。

但是學業成績不良的學生以及管教上有問題的學生,並不歸屬在智能 障礙的範圍之內。

(7)

(2)排除肢體障礙的學生

這類學生定義為「由於身體上的缺陷,以致無法正常地完成 TIMSS 的測驗。」但有些學生具有某方面肢體障礙,卻不影響正常 測驗時,他們仍然可以參加 TIMSS 的測驗,不在此類別以內。

(3)非母語體系的學生

學生無法閱讀或者填寫 TIMSS 測驗在各國所使用的語言,或者無 法克服語言障礙者,都屬於此類別。一般來說,學生學習測驗所使用 的語言,其時間若未超過一年者,都有這類障礙,但是詳細情況依每 個國家教育制度之不同而略有差異。

(四)群集效應(clustering effect)

在各個國家之受測學校中,進行第二階層抽樣抽出樣本班級時,

會面臨所謂的「群集效應」。此乃因為受測班級內的學生相較於其他 學生,被視為一個同質性比較高的群集。為了避免教室內的群集效應 導致抽樣的精密度(precision)下降,各個國家可以利用教室內的相 關係數(intra-class correlation)來量測每個群集的相似性。當教室內 的相關係數越大時,表示在每個受測班級內隨機抽出 30 位學生,相 較於由學校內之受測年級隨機選取 30 位學生時,所得到的樣本代表 性會更低,因此造成受測班級內的抽樣較沒有效率。然而教室內的相 關係數該如何訂定呢?藉由每個受測國家依據以往 TIMSS 的測驗資

(8)

訊(TIMSS 1995, TIMSS 1999),訂出合適的教室內相關係數。某些 國家因為之前沒有參加 TIMSS 測驗,所以欠缺這些資訊時,就以 0.3 為教室內相關係數的假設值。有關詳細的教室內相關係數內容,請參 考 TIMSS 測驗學校抽樣手冊(Martin, Mullis, & Chrostowski, 2003)。

(五)候補學校

要預期每個國家所抽出的每一個樣本學校 100%參加測驗是不可能 的事情,某些學校可能會拒絕參加測驗。因此為了確保樣本的代表性 以及避免樣本的流失,在抽樣時,也必須抽出候補學校,每一個樣本 學校都有兩個候補的學校(第一順位及第二順位候補)

(Martin, Mullis, & Chrostowski, 2003)。

(六)第一階層抽樣問題

(1)小學校(small school)

利用機率等比例系統抽樣方法,最為麻煩之處在於抽到學生人數很 少的小學校,這些小學校的樣本學生在系統抽樣過程中,會形成非常 巨大的樣本權重(sample weight),有可能導致不成比例的抽樣過程 以及造成樣本的變異(sampling variance),而使得抽樣過程出了問 題。TIMSS 2003 將小學校定義為「該學校內受測年級之樣本學生人 數小於所定義的最小群集大小」,例如:最小群集大小若為 20,

(9)

學生人數小於 20 的學校即被視為小學校。TIMSS 2003 對於小學校所 形成的抽樣問題有下列兩類處理方法:

z 如果小學校受測年級之平均學生人數小於最小群集人數的四分 之一時,該學校即被定義為極小學校(extremely small school)。

當這些極小學校之受測年級樣本學生平均人數,小於全國受測年 級學生平均人數的 2%時,就必須將所有極小學校排除在受測名單 之外,以確保全國總包含率(inclusion rate)高於 95%。

z 如果小學校受測年級之平均學生人數高於最小群集人數的四分 之一時,就必須將小學校獨立出來,再進行分層抽樣,使所有小 學校都有相等的機率被抽到,以確保小學校抽樣代表性。

(2)巨大學校

當學校受測年級之學生平均人數大於所計算出來的樣本大小,即 被視為巨大學校。巨大的學校在進行機率等比例系統抽樣方法的過程 中,可能會造成不成比例的抽樣結果,也就是說被抽中的機率可能會 比較高,因此 TIMSS 對於巨大學校也有一些技術上的處理方式,細 節請參考 TIMSS 2003 Technical Report 第五章 120 頁。

(10)

(七)第二階層抽樣小班級問題

一般來說,在同一個教育系統以內的班級人數差異都不大。然 而,有時候學校為了因應教育改革計畫,會有一些實驗性的小班級產 生,這些人數少的班級會造成第二階層抽樣上的問題,可能會影響樣 本權重的穩定性,而造成樣本人數的不足。TIMSS 2003 將小班級定 義為「當一個班級之學生人數小於最小群集大小的一半時,即為小班 級」。為了解決小班級抽樣的問題,因此在抽樣之前,將小班級與同 學校之同年級之另一正常班級合併成虛擬班級(pseudo-classroom),

形成一個抽樣單位,然後再進行第二階層的抽樣。

(11)

第3節 第三節 國內外 TIMSS 文獻

(一)國內 TIMSS 相關文獻探討

吳琪玉(2005)以我國八年級學生參加 TIMSS 1999 及 TIMSS 2003 調查之測驗結果,分析學生在物理、數學及化學的表現,其研究發現:

1. 科學方面化學的表現比物理好。

2. TIMSS 1999 及 TIMSS 2003 的趨勢題表現無顯著差異。

3. 男女在答題表現上無顯著差異。

4. 我國在國際間的排名,科學方面從第一名掉到第二名,但其間 沒有達到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顏秀玟(2004)分析我國國小四年級參加 TIMSS 2003 之實測與 試測結果,探討重複試題中通過率低於 50%的原因,發現:

1. 低分題有某些概念未含蓋在規劃課程內。

2. 因學生語文能力的不足,容易誤解非選擇題之題意,而影響作答。

羅珮華(2004)曾針對 TIMSS 1999 之七國(台灣、新加坡、日 本、韓國、美國、義大利、智利)資料進行逐步回歸分析,試著找出 國中生特質與學習成就的關係,結果發現學生有九個共同的特質,分 別為:在上學前或放學後通常沒有花時間參加科學或數學社團、家中 有電算器、家中有個人專用的書桌、家中有字典、母親認為在學校學 好自然科學是重要的、自認在學校學好自然科學是重要的、自認有休

(12)

閒輕鬆的時間是重要的、自認要學好自然科學必須在家努力多學習、

當年度在學校有上自然科學課程。

洪志明(2002)分析 TIMSS 1999 資料,探討我國八年級學生課 餘學習時間與學習成就之關係,發現國際平均及在所有國家中,課餘 學習時間指數(OST)低的學生之平均科學與數學學習成就比高指數 的學生低,然而花很多時間學習的學生通常並不一定有高的學習成 就。國際上,OST 指數中階的學生有與高階學生一樣或更高的學習成 就。由此顯示,相對於高成就者,低成就的學生做較少的家庭作業,

可能是他們不做作業或他們的老師沒有指定。

洪佳慧(2002)由國中新舊版教科書和性別面向分析我國八年級 學生於 TIMSS 1999 生命科學與環境議題部分的試測與實測結果。發 現以下結果:1.教科書會影響學生的學習。2.男女生在生命科學上的 學習成就差距並不顯著。3.新舊版教科書所涵蓋的概念數目不同,造 成學生學習成就的差異。

張殷榮(2001)由 TIMSS 1999 我國受測學生成績及背景問卷資 料,以相關性分析及敘述性統計方式探討影響我國國中生科學學習成 就之因素及其影響情形,其研究結果發現我國學生在 TIMSS 1999 女 生的科學平均成績約為男生的 97%;女生成績之標準差約為男生的 88%,顯示國內國中階段學生平均科學學習成就,女生略遜於男生;

(13)

(二)國外 TIMSS 相關文獻整理

根據 TIMSS 1995 測驗結果探討匈牙利近幾年來,國內學生數學 成就退步的原因,研究發現有幾個可能的原因造成這樣的現象(VaÂri, Tuska, & Krolopp, 2002):

1. 國際成就測驗上,數學考題注重生活化。

2. 匈牙利國內的教育方式仍偏重於傳統上專業知識的傳授,

而忽略生活化的教學目標。

3. 匈牙利的教科書未能及時的配合課程大綱來進行修改、編寫,

許多學校仍在使用以舊課程大綱編寫的教科書。

Papanastasiou(2004)分析 TIMSS 1999 的測驗資料,試著探討 澳洲、加拿大、塞普勒斯、韓國以上四個國家中,影響八年級生「對 科學的態度」的因素。其根據 TIMSS 資料,建構出一個模型,模型所 探討的面向包括有: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其中有三個外顯性構念 (exogeneous constructs)、兩個內含性構念(endogeneous

constructs)。「外顯性構念」:家庭教育背景(familys educational background)、渴望程度(aspiration)、學校氣氛(school climate)。

「內含性構念」:教學方式(teaching)、學生對科學的態度(student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

(14)

研究結果發現:「家庭的教育背景」、「渴望程度」、「學校氣 氛」,這三個因素會直接影響學生對科學的態度。「教學方式」也會 直接影響學生對科學的態度,但「教學方式」同時也受到「渴望程度」、

「班級氣氛」這兩個因素所牽連著。

Weng(2002)分析丹麥學生在 TIMSS 1995 的表現,結果發現:

1. 相同年齡的學生,丹麥學生數學學習成就低於國際平均。

2. 相同年級的學生,丹麥學生數學學習成就高於國際平均。

3. 學生問卷均顯示出丹麥學生對於數學的學習持正面積極的態度。

關於丹麥學生對於數學學習所持的態度,Weng(2002)亦分析學 生回答問卷的行為,發現大部分的丹麥學生家裡面都有字典、書桌;

97%的丹麥學生認為學好數學與學好母語一樣的重要;91%的丹麥學生 認為他們的數學不錯;丹麥男女學生皆認為數學是重要的;男生較女 生顯著認為他們的數學不錯;對於「學好數學必須要有…」這個問卷 題目,90%的學生回答“天賦"、87%回答“繁重的家庭作業"、61%

回答“好的記憶"、28%回答“運氣";對於「為什麼學數學?」這 一題,有 41%的學生回答“取悅父母親"、71%回答“獲得好工作"、

85%回答“進入好學校」"。

(15)

Wang(2004)針對香港學生及美國學生在 TIMSS 1995 測驗中的 數學學習成就及家庭背景進行一系列統計分析,研究對象為兩個國家 參與 TIMSS 1995 之七年級、八年級學生,結果發現:

1. 同年級的學生,香港學生數學學習成就較美國學生高。

2. 美國學生花在看電視的時間較多。

3. 美國學生蹺課次數較高。

4. 美國父母親參與小孩完成家庭作業的過程。

5. 香港父母親幫助小孩完成家庭作業。

6. 香港父母親對於小孩學業成功重視的程度較高。

7. 課後自我學習會增強香港學生的數學學習成就。

8. 參與課後輔導課程反而會障礙香港學生的數學學習成就。

9. 香港學生課後花在學術性活動的時間較多。

10. 美國學生課後花在娛樂性活動的時間較多。

Wilkins(2004)依據 TIMSS 問卷題目中的“我的科學不錯"和

“我的數學不錯"作為學生自我概念的評鑑指標,探討國際間學生的 科學學習成就及數學學習成就與自我概念(self-concept)的相關程 度。研究範圍,科學學習成就-科學自我概念涵蓋了 24 個國家,數學 學習成就-數學自我概念則涵蓋了 41 個國家。結果發現,學生的學習 成就與其自我概念呈現正相關,也就是學習成就越高的學生,其自我 概念亦越高;而國際間的比較則顯示出,學習成就-自我概念呈現負 相關,也就是學生平均學習成就越高的國家,其自我概念就越低,

(16)

例如:亞洲、東歐學生的自我概念比中歐、東歐、美國來的低。此外,

在進行國際間比較時,亦需考量文化上的差異對於學習成就-自我概 念間相關程度的影響。

Hasetedt(2005)根據 TIMSS 1995、TIMSS 1999 申論題

(constructed response)與多選題(multiple-choice)各國學生 作答資料進分析。在數學測驗上,發現 TIMSS 1995 的申論題,有 13 個國家的學生,男生表現顯著高於女生;多選題有 17 個國家的學生,

男生表現顯著高於女生。而 TIMSS 1999 的結果顯示出,土耳其學生 在申論題的表現,女生優於男生;多選題的表現,男生則高於女生。

(17)

第4節 第四節 學習成就相關文獻

國內在升學主義的影響下,學校教育均傾向填鴨式教學,學生不 但課業負擔沈重,無法體驗學習的樂趣,且多數學生的潛能無法獲得 充分的發展。近幾年來,教育當局推展特殊教育,但是對於學習成就 欠佳的學習困難的學生,卻缺乏一套有效的教育照顧措施(陳慧娟,

1994;引自郭生玉,1973)。

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很多,除了智力的因素外,還有許多非智力 因素,大略可分為幾大類:(一)心理因素:如個人的人格適應、動 機、態度及學習特性等。(二)生理因素:如視覺、聽覺等機能的障 礙及一般健康狀況等。(三)社會因素:如家庭背景、父母職業、教 育程度、教養態度及社區文化水準等。(四)教育因素:如教學方法、

教材結構、學習策略及師生關係等(陳慧娟,1994;引自郭生玉,1973)。

低成就的形成是由於學習者累積長期失敗經驗的結果,學習者不 僅表現消極的學業態度、自尊心低落,學習適應及社會適應亦不良。

有關低成就學生的輔導,原則上可分為兩大類:(一)以心理輔導層 面為主:加強此類學生自我效能概念。(二)以學業輔導層面為主:

改變教學策略、調整教材結構、教導其後設認知與自我調整技能等

(陳慧娟,1994)。

(18)

每個人都具有不同的學習能力,教育的目的是在幫助不同學習能 力的人依照他們現有的能力,發揮自我潛能,而那些有能力學習,但 實際上表現卻不理想的學生被稱為低成就學生。他們在教育體制中敗 下陣,對自己沒有信心,也沒有學習動機,成為社會人力資源的一項 損失(陳月英,2001)。

關於低成就學生的相關研究,陳月英(2001)指出:

z 低成就的定義

「低成就」指的是個人實際表現的能力遠低於其潛在能力所應有 的表現,這兩者的差距造成了低成就的現象。個人能力的表現或許可 藉由成就測驗的分數而得,若以測驗分數的高低去判斷學生是否為低 成就的依據,有可能會誤判學生為低成就,因此必須輔以教師和家長 平日對學生的觀察結果,才不至於將非低成就者誤判為低成就者。

z 低成就學生類型

1. 依形成時間而言可分為長期性(低成就現象的形成是長時間累積 而成,這類學生通常比較嚴重)與暫時性(低成就現象的形成是 因為生活上的一些突發因素,如父母離婚或生病等所造成)。 2. 依形成範圍而言可分為特定科目低成就與一般科目低成就。

z 低成就學生的特徵

每一位低成就學生的特徵並不完全相同,但由許多案例可歸納出 一些共同具有的特徵,通常這些學生的自我觀念較消極、成就動機低

(19)

z 造成學生低成就的原因

1. 學生因素:學習能力欠缺和學習習慣不良(學習能力)、短期 內立即可見的效益(成本效益分析)、人格障礙和焦慮(心理因 素)、成就動機因素、聽障、 視障、智能不足(障礙因素)。

2. 家庭因素:父母對教育的態度、家庭氣氛、家庭環境等。

3. 學校因素:課表是否具有彈性、師生互動、教師的態度等。

4. 社會因素:社會意識型態、價值體系、教育政策、性別歧視。

z 如何激發低成就學生的學習動機

1. 行為主義:適時運用增強技巧,引導學生由他律而自律、善用獎 勵和懲罰,以維持學生學習動機、佈置學習環境,提高學習動機。

2. 人本主義:教師應該協助學生滿足需求,以促其充分發展、教師 宜瞭解學生狀況,予以適切輔導、教師如能創造民主的學習氣氛,

和提供優良的學習環境,學生當能邁向自我實現。

關於學校教育對學生學習成就影響的探討,張慶勳(2003)提出:

當我們討論「學校教育對學生學習成就的影響」時,必須瞭解學 校是以不同的方法影響學生的。例如:當我們希望學校傳授一系列事 實、概念及實務的知識時,我們也希望學校要形塑學生的態度、學習 動機、工作習慣、社會技能。

(20)

其次考量的是學校教育的相關影響力,例如:政策、組織或教學 特質等。重要的是不要忽略了學校教育的絕對影響力,那就是上學,

相對於不上學,可以緩和社經體間的不平等。換句話說,沒有學校的 話,學生成就的落差情形會更嚴重。

一般而言,學校無法將資源平等且一貫的分配在學生之間,學生 也無法均等的來分享圖書館、電腦教室的使用權,或受教於最資深的 教師們。

有效能的教師可以將教學時間發揮到最大,有充分的教學準備,

以及維持穩定的教學節奏。有效能的教師強調學術性的學習,並強調 學生教材的熟練。簡單來說,有效能的教師不論在每一天或每一年都 不浪費任何教學的時間,有效能的教師帶領學生達到高成就。

而學生本身的學習成就與教師所進行的評量之間,如何取得平衡 點呢?傳統評量方式所引發的問題,有哪些?林世華(2004)曾提及:

日據時代,台灣的教育並不普及,直到民國四十幾年,台灣才慢慢重 視國民義務教育,考試文化也就產生了。其中備受批評的是—考試導 致了單一教學和學習價值觀,也就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而且考試文化造成了以下的現象:

z 老師和學生的敏感度

對於考試以外的教學和學習的敏感度,不自覺地下降:聯考不考

(21)

z 單一智能觀

那些在學校功課好的孩子,就叫做聰明與優秀;而那些沒有把升 學科目學好的學生,就是不優秀。大家都認為,升學科目是唯一 的智能判別標準,其他都不叫做智能。這就是「單一智能觀」。

z 親師關係和親子關係陷入僵局

孩子的聯絡簿往往會有一欄,要填上今天考試的科目和成績。這 本來是希望讓父母親瞭解孩子的學習狀況,但它常演變成一個壓 制小孩的機制。

因此針對以上所述可以歸納為下列兩點:

1. 評量的形式不等同於教學內容。

(作者有提一個有趣的 記憶棋位例子,有興趣可以參考原文 ) 2. 讓目標領導教學,而非考試。

以往我們總是讓考試來領導教學,然而,當我們將目標放在幫助 孩子發展多元能力時,會先決定教學目標,接著,老師在瞭解學生的 基本行為之後進行教學活動的規劃,最後再做教學評量,也就是考 試。所以考試的位置變成在整個教學模式的最後方,因為已經定位了 清楚的教學目標,也根據這個目標設定教學方式和評量方法,此時就 不是考試領導教學,而是由目標去領導教學和學習(林世華,200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了解電腦網路的原理,學習使用 個人網誌及簡易的網頁設計,具 備電子商務的觀念、網路安全以 及網路犯罪與相關法規.

其他國家正常進行詴驗案。這些案例正在由 European Pharmacovigilance Risk Assessment Committee (PRAC)在評估,因為 Hepatic disorder

第四章 連續時間週期訊號之頻域分析-傅立葉級數 第五章 連續時間訊號之頻域分析-傅立葉轉換.. 第六章

。當時人們發現的引擎在啟動後,機器會去尋找適合

[r]

這些 dimensions 之間的關係, 而這些關係和 ordered basis 的選取無關, 所以 A, B associated λ 的 elementary Jordan matrices 的各個階數的個數會相同, 也就是 A,B 可以化為相同的

才有這樣的結果 ( idaṁ hoti ) 。累次有同樣的事實可現觀或驗證,由例 證推理,就可以記說:處於有這一些因緣具足時( imasmiṁ sati ),肯定 有這樣的結果(

 透過一系列 一系列 一系列 一系列的圖畫 圖畫 圖畫 圖畫與少許相關文字 相關文字 相關文字 相關文字或者完全沒有 文字的結合,來傳遞資訊 傳遞資訊 傳遞資訊或說故事 傳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