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西西《我城》教學設計鮑國鴻老師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西西《我城》教學設計鮑國鴻老師"

Copied!
4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閱讀與欣賞:西西《我城》

(網上研討會)

西西《我城》教學設計 鮑國鴻老師

2020年11月27日

(2)

西西作品與高中教學

舊會考中文科:〈店鋪〉(散文)

現行文學科:〈碗〉(小說)

近年部分中文教科書選用:

〈貴子弟〉、〈浮城誌異〉 (小說)

〈家具朋友〉、〈店鋪〉 (散文)

(3)

《我城》簡介

教育統籌局課展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

《中六中國文學─ ─名著選讀簡介》(2003):

……(

《我城》)是香港以城市為題的小說中,最 具代表的作品。西西寫《我城》,最初是感到七

十年代中期文學上那種「冷漠而陰暗」的調子不 合她的「個性」,於是她「決定寫個活潑的小說

就寫年輕的一代,寫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城,用 他們的感覺去感覺,用他們的語言去說話。」(節

錄自《我城》的序文)

(4)

《我城》簡介

《我城》以人物(我)為經,空間(城)為緯。(見何福仁《〈我城〉的一種讀法》) 《我城》裏不 少事件都是取材自七十年代的香港社會,當時發生 的大事件如石油危機、人口問題、環境污染問題、

香港水荒和治安問題等,都一一融入小說裏。至於 本地市民生活,例如小市民日常的消遣娛樂、年青 人的衣著打扮,以及書中很多街道名稱或事物,都

是當時本地生活的寫照。

(5)

《我城》的出版

《快報》連載 (1974-75)

素葉版 (1979)

允晨版 (1989)

素葉增訂版 (1996)

洪範版 (1999)

廣西師範大學版 (2010)

(6)

《我城》教學的「難點」

長篇小說

不是以情節為主導的敘事模式

多重觀點敘述故事

超現實的想像

特殊的「文學語言」

童話化的手法和兒童的口吻 (童趣)

規範以外的表達,例如破折號代替引號

(7)

《我城》教材選取準則

大前提:

選取合乎教學需要的章節段落

對 象:

文學班為主 (備評估練習),

語文班亦可按校情採用

程 度:

一般程度高中學生

篇 幅:

結構相對完整,不宜太長。

內 容:

《我城》時代和現實的反映

→ 呈現七十年代城市和社會生活面貌

→ 年輕人抱著積極正面的生活態度 (有助品德情意培養)

(8)

《我城》的教材選取

有利創作學習:

→ 觀察的角度、抓住特徵

→ 具體呈現的表達手法

→ 敘事觀點和人稱變換

→ 想像和聯想

(超現實的想像,以容易理解為合)

→ 人物形象刻畫

→ 多樣化的表達手法

(9)

《我城》的教材選取

以洪範版為依據

選用學習材料

1 5 章 (節錄),頁51-55

「阿髮有一張寫字桌。……把所有的三明治都 吃掉了。」

2 8 章 (節錄),頁100-109

「我來幫他們做事了,……送給大會堂的兒童 圖書館。」

(10)

學習重點

理解作品的內容,分析作品呈現的時代風貌,例 如社會問題、市民生活等,領會作品的思想感情。

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

分析作品的藝術特色,例如人物描寫手法、語 言特色、超現實想像等。

欣賞作品的創意。

提高閱讀西西作品的興趣。

培養創作的興趣。

培養積極正面的人生態度。

(11)

教學資源:短片

《我們在島嶼寫作:西西〈我城〉》

香港貿易發展局《2011年度作家西西:創作驚喜 不絕 說夢童心未泯》

「我城我書」計劃訪問短片

許迪鏘編劇《我們總是讀西西》

《作家的作家 | 梁靖芬:遇見住在我城裏的西西 》

(12)

教學資源:參考資料

教育統籌局課展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

《中六中國文學──名著選讀簡介》(2003)

西西〈《我城》序〉

西西〈胡說怎麼說──談《我城》〉

何福仁〈 《我城》的一種讀法〉

黃繼持〈西西連載小說:憶讀再讀〉

潘國靈〈 《我城》與香港的七十年代〉

梁敏兒〈 童話小說:《我城》的人物、魔幻與喜劇手法〉

王家琪等編《西西研究資料》

(13)

教學導引

選取短片觀看,閱讀參考資料,對《我城》一書 要有概略的認識。

《我城》雖以20世紀70年代的香港為原型,不少 情節和描寫內容取材自當時的社會,但是小說經 過藝術加工,「我城」就是「我城」,不一定等 同於香港。

賞析《我城》的節錄文本,需要了解作者的創作 原意,包括目的、表達手法等,並透過小說體裁 的特點切入閱讀。

(14)

教學導引

西西〈《我城》序〉:

我決定寫個活潑的小說,就寫年輕的一代

,寫他們的生活和他們的城,用他們的感覺去感 覺,用他們的語言去說話。

(15)

教學導引

西西〈胡說怎麼說──談《我城》〉:

一般小說都寫成年人,悲哀愁苦,板起臉孔

,寫十分嚴肅的問題。……為甚麼不寫寫青年人 的生活,活潑些,從他們的角度看問題呢?……

寫年輕人,我想用一種活潑,接近年輕人的語言

,最好能夠產生喜劇效果,是否也能夠產生陌生 化的效果呢?

(16)

《我城》第 5 章 (節錄)

5章選取前半部分,約2300字。

運用第三人稱敘述,寫小學生阿髮面對龐大的 學習壓力,仍然勤奮上進,積極準備,對未來 懷有希望和理想。

(17)

第 5 章 (節錄):主題與情節

以阿髮日常在家的學習生活為情節

描寫阿髮的學習工具 (寫字桌、書架、字典等),

敘述阿髮作息的情況,具體呈現阿髮準備升中考 試的過程。文中亦提及老師對阿髮的期盼和影響

(18)

第 5 章 (節錄):主題與情節

整理情節,概括歸納

學習 特點

學習條件 學習條件相對充裕 學習課程 中、英、數為主 學習方法 反復操練

學習生活 生活刻板

(19)

第 5 章 (節錄):主題與情節

升中教育弊端:

→ 學生功課繁重,壓力大

→ 過份重視主科(中、英、數)學習

→ 反復操練令學習枯燥乏味

→ 學生缺乏休息和遊戲的時間

主題:

暴露當時升中教育現象的弊端。

(20)

第 5 章 (節錄):人物形象與塑造

西西〈胡說怎麼說──談《我城》〉:

我們的生活環境的確有許許多多的問題。而 年輕人怎樣應付呢?……用另外一種眼光去看,

另外一種態度,一種樂觀、善意的態度。……年 輕人大概只能這樣,做好本份,一切從自己開始

。然後,希望明天比今天更好;否則,沒有希望 的話,人怎麼活下去呢?

(21)

第 5 章 (節錄):人物形象與塑造

阿髮的形象:

勤奮上進、自律堅毅、懷抱理想、聽從教導。

人物描寫手法:聚焦間接描寫

例如以書架全是練習和書架的負重間接描寫 阿髮的學習壓力沉重。 (頁52)

(22)

第 5 章 (節錄):超現實想像

藉著超現實想像塑造阿髮的形象

掛在頸上的鬧鐘(頁52-53) → 象徵學習壓力

→ 鬧鐘與時間有關,阿髮功課繁重,要爭分 奪秒地完成。

→ 鬧鐘掛在身上,她總是跑得很慢,可見她 的學習壓力沉重。

→ 阿髮按鬧鐘響鬧做作業和遊戲,藉此刻畫 她適當分配時間,懂得自律,勤奮上進。

(23)

第 5 章 (節錄):超現實想像

比電話簿還厚的字典 (頁54-55) → 象徵大量知識或溫習內容

→ 把字典當作枕頭,休息也要把頭擱上去,

想像字都擱進腦袋,一方面象徵阿髮學習 壓力沉重,上床也不忘溫習,一方面刻畫

阿髮學習主動積極。

(24)

第 5 章 (節錄):超現實想像

作業變成三明治吃掉(頁55) →

象徵作業繁多,反復操練,枯燥乏味

→ 作業變成三明治,早午晚三餐都吃,象徵 作業繁多,日夜反復操練,且操練的都是 相同的內容,枯燥乏味。

→ 幾個星期才吃掉,暗示為了應考,三個星 期作密集的操練。

(25)

第 5 章 (節錄):具象呈現

通過比較掌握具象呈現的表達手法

原文 改寫

阿髮有一個書架。/ 書架站在大木 頭寫字桌的旁側牆邊,它和阿髮 一般高,可是書架上一本圖書也 沒有。那麼,書架上有些甚麼呢?

有人不免要問了。有的是,全是,

作業簿。/ 一格中文作業,兩格數 學作業,三格英文作業。/ 因為作 業多,把書架堆得塌彎了,故此,

阿髮給倒霉書架起了個名字,稱 它為阿髮斜塔。

阿髮有一個書架。/ 書 架上沒有書,只有作 業。 / 其中英文最多,

數學次之,最少是中 文。/ 因為作業多,把 書架堆得塌彎了。/ 阿 髮的學習壓力真大。

(26)

第 5 章 (節錄):延伸閱讀

《我城》第 2 章,頁15-16

賞析作品怎樣具體呈現悠悠居住空間狹窄 的情況

〈貴子弟〉(西西《手卷》)

以創新的形式探討教育問題

(27)

第 8 章 (節錄)

8 章選取後半部分,約4300字。

以阿果為第一人稱敘述。阿果是電話技工

,剛出來社會工作。本章寫阿果第一天上

班,跟隨麥快樂上街換電話線的遭遇和所

見所聞。結尾寫過了幾天,阿果已經完全

適應工作。

(28)

第 8 章 (節錄):主題與情節

以阿果首日上班的遭遇和所見所聞為情節

→ 劃分層次,概述大意。

→ 以時間為序,製作圖表以整理阿果第一天上 班遭遇的事情和見聞,以及上班幾天後的收 穫。

(29)

第 8 章 (節錄):主題與情節

本章詳細敘述換電話線的工作,包括群體在街上 換電話線、二人一組梯上梯下合作的方法、電話 線分辨、更換工序、在牆上釘碼子的方法等。

潘國靈〈《我城》與香港的七十年代〉:

小說有很多關於電話群體工作的描述,如在 街上鋪設電話線、上門修理電話、到郊外種「電 話柱」(第16章),小說以陌生化語言形容為種植

「郊外的新生樹木」、「現代的稻草人」,有趣

(30)

第 8 章 (節錄):主題與情節

地帶出「我們沒有使甚麼倒下,我們豎立。我們 不破壞,我們建設」的正面訊息。……

七十年代初,香港眾公用事務發展中,電話業務 佔重要地位。小說中,這群體工作象徵著社會的 集體建設、城市的進步和現代化,及與外界溝通 的上升欲求。小說裏,電話技工這職業選擇並非 隨意,而是富有時代意義的。

(31)

第 8 章 (節錄):人物形象與塑造

阿果和麥快樂是年輕人的代表,阿果在街 上也看見其他年輕人。

通過阿果眼中所見,以及和麥快樂的對話

,用圖表整理與當時年輕人衣著打扮和放

假消遣有關的內容,歸納年輕人的形象特

點。

(32)

第 8 章 (節錄):人物形象與塑造

年輕人的形象:

→ 男生長頭髮、穿牛仔褲、涼鞋,有些電髮、長 鬍子等;女生穿高的水松底鞋 → 適性隨意,

不受拘束,突破傳統

→ 牛仔褲漂得又舊又白、褲管鑲布花邊、鞋子 畫圖案 → 顯露個性,有自己的一套看法

→ 放假去游泳、爬山、釣魚、遠足、踢足球、

划艇等 → 喜歡戶外活動,活潑、健康、有朝 氣,敢探索冒險。

(33)

第 8 章 (節錄):人物形象與塑造

阿果有別於「他們」 (其他工人)(頁106)

阿果與「他們」一起上茶樓午膳,通過他的所見所聞,

刻畫「他們」生活的一面。

「他們」不少人專心鑽研動物報 (馬經),也有少數人流 連馬加澳 (澳門) 的賭場 → 沉迷賭博,希望一朝發達。

阿果說「我做了幾種他們做的事,如喝普洱茶,來兩碗 白飯,用牙籤剔牙」,但十分刻意強調「我也有沒有做 他們做的事。我沒有把腳擱在凳上,也沒有研究動物報

」可見阿果與他們有不同之處。

(34)

第 8 章 (節錄):人物形象與塑造

西西〈胡說怎麼說──談《我城》〉:

我們的生活環境的確有許許多多的問題。而 年輕人怎樣應付呢?……用另外一種眼光去看,

另外一種態度,一種樂觀、善意的態度。……年 輕人大概只能這樣,做好本份,一切從自己開始

。然後,希望明天比今天更好;否則,沒有希望 的話,人怎麼活下去呢?

(35)

第 8 章 (節錄):人物形象與塑造

阿果換電話線敬業樂業的工作態度:

虛心學習:

向麥快樂學習分辨和拆電話線、摸索釘牆經驗。

不畏辛苦:

不畏滿臉是灰、鎚敲在手指上仍沒退縮。

熱愛工作:

覺得工作有趣、學會在大街上度過快樂時光、想 像可以爬上天。

(36)

第 8 章 (節錄):人物形象與塑造

麥快樂對待新人的態度:

用心照顧:收拾工具、帶他午膳。

用心指導:

示範和指導工作、指導衣著、教他工作程序。

表達關心:

叫他不要抬頭看他在梯上工作,免得灰泥掉下來 要擦眼睛

親切友善:

聊興趣、請飲汽水、分享畫鞋和改褲的經驗。

(37)

第 8 章 (節錄):人物形象與塑造

西西〈胡說怎麼說──談《我城》〉:

那時,香港也有許多這樣的青年人,活潑,充滿 朝氣,穿牛仔褲唱民歌,難得的是相當明白事理,有正 義感,但這種正義感不會放在嘴邊,對生活的要求很踏 實,很樸素;他們不肯認同,不肯依循上一輩的法則,

──上一輩當然覺得奇怪,但他們其實很善良。……我寫 他們,寫他們的生活態度。……他們做的不過是卑微的 工作:看守公園,修理電話,沒有甚麼了不起,生活環 境卻困難重重,可都努力去做,而且做得快快樂樂。這 小說是獻給這些無名英雄的。

(38)

第 8 章 (節錄):人物形象與塑造

何福仁〈《我城》的一種讀法〉:

如果說《我城》是有關某個時空的年輕人的小說,

……他體現了年輕人美好的質素:開放、樂觀進取、不 斷發展、充滿可能。……《我城》的眾我,是對這平凡

、大眾的肯定,一種出於對群體的『同命感』;又同時 意識到自身與環境的困限,這個我,置身在各樣的人際 關係、城裏城外各種環境裏,不過是群體裏的一號,沒 有甚麼了不起,必須謙虛地學習,要改善環境,就得從 改進自我出發,踏實虔誠,彼此協心,然後才能眾志成 城。然則這樣子的我,平凡裏已見不平凡。

(39)

第 8 章 (節錄):人物形象與塑造

陳燕遐〈文學之必要,想像之必要:從《我城》

、浮城,到《飛氈》〉:

《我城》的主人公盡是草根人物:電話修理員阿果

、小學生阿髮、家庭主婦悠悠、公園管理員麥快樂……

西西讓這些小人物用單純的眼光看世界,他們對生活有 不同的關注,有各自的煩惱與難題,相同的是,對世界 充滿善意,積極樂觀。……電話修理員阿果對世界充滿 好奇,把每天工作上學到的大小事情都看作學問,慶幸 學會了如何在大街上度過每日快樂的時光。這些青年人 平凡微小,卻腳踏實地,生活積極,敢於探索冒險……

(40)

第 8 章 (節錄):人物形象與塑造

人物描寫手法重溫:

外貌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

心理描寫

間接的人物描寫手法

正襯: 以麥快樂正面襯托阿果

反襯: 以其他工人反襯阿果

(41)

第 8 章 (節錄):敘述觀點和人稱

以阿果為第一人稱敘述觀點,以麥快樂為 第一人稱敘述觀點,各有甚麼表達效果?

或 哪種表達效果較為理想?

以阿果為第一人稱敘述,或全文改為第三

人稱敘述,哪種的效果較為理想?

(42)

第 8 章 (節錄):其他表達手法

頁108-109寫認識了牆。這段描寫有甚麼特 色?產生甚麼效果?

把牆擬人化,想像不同的牆為不同類型的人,需 要以不同方法應對,超現實的想像富有童話味道

。阿果不以應付不同種類的牆為苦差,童話的想 像傳達了享受工作的態度。

(43)

第 8 章 (節錄):其他表達手法

頁109 末段引用童話故事帶來甚麼表達效果

融化童話故事,加以轉化。爬上天有所獲象徵志 比天高,終有得着;把生金蛋的母雞送給兒童圖 書館,是想告訴兒童,「童話」是會實現的,要 敢於做夢,敢於追求,夢想終會實現。

(44)

第 8 章 (節錄):延伸閱讀

西西《我城》第 3 章,頁25-28

節錄寫搬家的部分:「他們帶來十個竹籮

,……並且各式線路也已裝置妥善。」

賞析作品如何運用童趣的語言和角度寫搬

家,充滿創意。

(45)

第 8 章 (節錄):延伸閱讀

西西《我城》第 12 章,頁137-163

寫阿果跟隨麥快樂等一群年輕人往離島進 行戶外活動,欣賞年輕人活潑、健康、有 朝氣,敢探索冒險的表現。

西西〈方格子襯衫〉 (西西《鬍子有臉》)

以襯衫為第一人稱敘述,運用擬人法寫襯

衫「我」和主人「你」,別具創意。

(46)

分享完畢

衷心感謝各位參與

特別感謝馮志弘博士和梁敏兒博士

在教學設計過程中給予寶貴意見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從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我發覺「主題說話活動」的確能讓學

她寫道,當我們在生活中最想做的事情也是我們的義務時,最能 感受到 Ikigai 。關於 Ikigai ,感受就是最誠實的,如果我們知道如何

使學生認識中國文化的優 點,加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 尊崇,及培養學生對其他民 族、他們的文化、價值觀及 生活方式,採取一個積極的

探索個人及社會議題,培 養他們正面的價值觀和態 度,幫助他們成為有識見 和負責任的公民,懂得關

中文科 宗教教育科 文化/社會層面 個人層面 文化知識和反思

 安瑟莫給出的答案是:天主的慈悲不是與 我們的行為對應,而是與他自身和他的仁

因為我們的學員年齡層是大概 75~80 歲左右,那這些中高齡(老師)的來跟

圍村內的居民用了那麼多 防衞設施,他們的房子一 定很大很美觀了!他們的 房子是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