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而政治版圖的意義取決於我 們對於『政治勢力』的定義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而政治版圖的意義取決於我 們對於『政治勢力』的定義"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政治版圖的界定

第一節、政治版圖

『政治版圖』所指的是政治勢力在地理區域的分佈所形成的集合 (洪永泰,1994:99)。政治版圖也是個抽象的集合,所以『政治版圖』

也可以說是政治勢力在平面上的分佈圖。而政治版圖的意義取決於我 們對於『政治勢力』的定義。所以『政治版圖』指的是政治勢力在地 理區域的分佈所形成的集合。

胡佛和朱雲漢就指出,在台灣的政治民主化過程中,選舉是一項 極重要的政治機制。經由這一機制,台灣快速工業化所引發的社會結 構變遷乃被轉化為強大的政治力量,進而削弱了原本基礎穩固的威權 統治。兩位作者從候選人和選民的社會基礎與意識型態的組合,來檢 驗選舉競爭與政治民主化的關聯。他們研究發現政治分歧(民主價值、

國家認同)與社會分歧(省籍、階級)對政黨支持都有顯著的影響,

而階級衝突在台灣,比其他已開發國家較不明顯,因其被其他分歧所 取代。作者從過去幾屆選舉的研究中,發現幾項有利於民主轉型的因 素,包括:選民的政黨認同逐漸增強,以及民進黨的民主改革訴求獲 得民眾支持,將促使民進黨候選人致力於追求政治民主的目標(Hu and Chu, 1992:177-206)

台灣自一九五○年陸續開辦地方自治,舉辦地方選舉,雖然當時

(2)

只限於有限開放的參與,但如果沒有這種地方基層選舉的陸續舉辦,

何來所謂的本土政治菁英和黨外的出現呢?而且選舉的項目和範圍陸 續延伸,最後擴及中央層級。因此,如果我們也接受反對黨或反對勢 力對台灣民主轉型有難以磨滅的貢獻,那麼對於促使反對勢力得以成 長茁壯的地方性基層選舉的貢獻,也不能不予以肯定(吳文程,1995:

162)。由於國民黨在威權領導之下同時也保存了地方自治制度,保存 了部分的「民主」自治運作和社會活力,對於進後來在台灣萌芽的民 主化運動有重要啟發作用。

王振寰認為國民黨政府在一九八○年代面臨了兩個正當性危機,

而促使其政權開始轉化。一方面是退縮正當性聯盟出現危機,國民黨 政府在一九八○年代的退縮正當化是期望透過與國際和國內資本加強 關係,創造景氣並提升台灣的工業水平,以合理化其對反對運動人士 的鎮壓。但此策略並未奏效,國民黨政府並未受到資本家全然的支持,

投資率逐漸下降,因此面對本地資本的「投資罷工」的危機,國民黨 政府必須予以解決。另一方面則是自一九八三年以後,國民黨政府亦 開始面臨不斷湧現的社會運動與反對運動對其權威的挑戰,於是國民 黨政府被迫吸納反對菁英進入政治體制,使衝突制度化。因此,反對 運動便構成國民黨政府從事政治轉型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王振 寰,1989:94-107)。

(3)

在政黨政治的形成方面,五十年來,台灣地區能從一黨威權體制 逐漸形成競爭性政黨體系,主要根基於長期舉辦地方選舉的效應,擴 及中央民意代表的增補選和全面改選,以及由選舉所帶動政治反對勢 力的成長和反對黨的組合(張玉法,1999:425-426)。由於反對勢力 和反對黨在歷次選舉中逐漸得勢,且係受到政治文化與社會經濟變遷 的影響所致。在快速都市化、教育普及和物質生活條件的提升下,反 對勢力獲得越來越多選民的支持(胡佛,1998a:47);而民眾逐漸增 強的民主價值取向,可以透過表現在選舉的政黨支持,進而有助於形 成競爭性的政黨體系。台灣以往的地方選舉,不僅提供民眾吸收民主 價值的場所,也是反對勢力賴以動員選民而成長的重要基礎。因此,

一九八六年當民進黨驟然宣布組黨而對戒嚴體制構成直接挑戰之際,

國民黨領導菁英所以能容忍而沒有採取嚴厲的壓制,與愈來愈多的選 民大眾具有民主的價值信念,而樂見一個組織化反對黨的出現,無不 具有密切的關係(徐火炎,1993:50-65)

黃德福研究指出以反對運動觀點,民進黨在台灣政治民主化過程 中扮演了推促的作用,一個長期威權統治的社會,能否順利完成政治 民主化,在於反對黨的健全發展;而民進黨的成立與發展,促進了威 權政體的瓦解。為了順應國際社會整體的民主改革要求,以及來自民 進黨或反對運動的挑戰,國民黨因此更進一步地採行一連串的政治改

(4)

革。國民黨廢除了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並進行中央民意代表的全 面改選,無疑意味著一黨獨大威權統治的結束,也開啟了台灣地區政 治民主化的新時代(黃德福,1992:158-167)

在一個威權統治的社會裏,反對運動是如何的興起與發展,進而 挑戰威權政體統治權威的合法性。促成反對運動興起與發展,以及威 權政體轉型的因素,顯然相當地多,其中最關鍵者莫過於選舉競爭(黃 德福,1992:135)

台灣自一九五○年起實施地方自治,開始舉辦地方選舉,初期只 限於有限開放的參與,但如果沒有這種循續漸進的地方基層選舉陸續 舉辦,後來逐漸活躍的本土政治菁英和黨外勢力就無法有伸展的舞 台,選舉層次和範圍陸續向上延伸,由地方到中央最後到了總統直選,

因此,如果我們在肯定民進黨或無黨籍勢力對台灣民主轉型有難以磨 滅的貢獻的同時,對於促使反對勢力得以成長茁壯的地方性基層選舉 的貢獻,也不能不予以肯定(吳文程,1995:162)。也正由於國民黨 在地方自治中保存了局部的「民主」運作和社會活力,對促進後來的 民主化程度有重要的作用(徐振國,1991:27)。

基於上述的討論,我們得知,企圖用任何一個理論或單一變項來 解釋台灣民主轉型的問題,均有其侷限性。因此本文的重點不在做有 關民主轉型文獻的整合,而嘗試從地方選舉的角度,探討台灣長期舉

(5)

辦地方選舉的結果,對民主轉型產生何種影響;然後探討民主轉型的 過程中,對地方政治生態造成何種衝擊;最後則探討地方政治如何重 建與再造,以達到民主鞏固的目標。

劉義周(1986)跟鮑彤(1999)的研究則以候選人為主,探討候選人 選票的集中與分散程度。由於台灣特有的選舉制度,使得候選人傾向 集中選票於特定地理區域,即建立並守住自己的選舉地盤。而候選人 的地盤應該是趨向穩定的,但鮑彤的研究指出地盤基本上是不穩定 的,不論是那個政黨,少數有地緣關係的候選人例外。劉義周也認為 國民黨的責任區是可以將票源在不同候選人之間轉來轉去,且每次選 舉的責任區都不一樣,所以候選人不會有自己的票源。劉義周的研究 發現政治版圖有時是政黨的選票,不一定與候選人有關。

地盤對候選人來說是一種最小成本的投資,因為民意代表得票只 要超過當選門檻即可,不需要拿太多票,所以預期其地盤趨向穩定是 有道理的。不過政黨不一樣,政黨的目標是極大化選票以取得執政權,

或者說是極大化國會席次,但這與極大化選票是相輔相成的。所以政 黨作為選舉的行為者,不會僅穩穩守住原有的選舉地盤,還會不斷的 侵奪其他政黨的地盤,務求消滅對手,壟斷整個選舉市場。

李信達(1999)從區域發展的角度,透過人文區位資料解釋區域內 的政黨競爭。從 1989~1995 三屆立法委員選舉來看,在 359 個鄉鎮市

(6)

區中,都市化程度愈高的地區,政黨競爭程度就高(其他與都市發展程 度相關的變數:如年輕人口比例、決算補助比等亦與政黨競爭程度成 正相關)。同時隨著時間的演進,對政黨競爭程度有逐漸升高的趨勢。

當然,這與民進黨得票逐年上升跟國民黨不斷分裂有關。然而,政黨 競爭程度高,代表沒有政黨可以在這個地區擁有壟斷性的選舉地盤,

而也正因為競爭者眾,且實力平均,每次選戰都要歷經一次征戰殺伐,

使得政黨不易在這個地區擁有穩定的選舉地盤。

V. O. Key Jr. 1955 年在 Journal of Politics 的一篇論文中提到,以 1928 年美國選舉為例指出,一次關鍵性的選舉(critical election)啟迪 快速且大規模(sudden and large-scale)的選民由甲政黨轉移至乙政黨。

這樣的過程被與政黨認同的變遷(partisan shifts)和政黨之間的合縱連 橫(coalitionalchange)聯想在一起(Brown 1991)。爾後 Key 於 1959 年的SecularRealignment and the Party System 一文中提出修正,認為政 黨重組的產生,非單一次的關鍵性選舉即可達成,係透過長時間選舉 結果的票源轉移漸漸形成,因此又形塑出「漸進重組」(secular realignment)的概念(Key 1959)。

國內從事選民投票穩定與變遷研究,目前仍是以民調個體資料分 析居多,如胡佛(1998),吳乃德(1992)等;近年來則有越來越多 從事集體資料的研究,例如張益超(1999)研究嘉義市 1993、1997 兩

(7)

屆市長選舉的選民投票穩定,徐永明(2000)研究以 1994、1996、1998、

2000 四年選舉資料,探討宋楚瑜的選票基礎及政治支持性質,以及陳 若蘭(2001)研究台北市市長 1994 與 1998 選民投票變遷等。

在台灣獨特的政治生態及政治背景底下,政黨認同的概念在解釋 投票行為上,套用到台灣本土的研究面臨了一些衝擊(張益超 1999),

尤其國內研究選民的政治態度或政治行為的文獻,多以民調資料的分 析為主,然而,選前「未表態」的民眾仍可能高達百分之五十,這麼 高的比例使得選前民調無法給一個有意義的候選人得票數據(洪永泰 1994, 96),因此若能輔以集體選舉數據,應能減小研究的誤差(黃 紀 2001c)。

第二節、地方派系

地方派系的形成,乃是地方社會既存的群體組織差異性,隨著自 治選舉的競爭,逐漸產生派系抗衡的型態。地方派系可說是傳統社會 的仕紳政治,在傳統社會上來說,地方仕紳對於地方事務有其一定的 影響力,同時也擔任政府與百姓之間溝通橋樑,由於仕紳在知識與財 富上皆具有相當的水平,逐漸聚合而成地方派系。

地方派系在解嚴前可說是國民黨的「一黨威權政體」( One-Party Authoritarian Regime)( 陳明通、朱雲漢, 民 81 : 79; 吳乃德,

(8)

民 82) 共生; 國民黨透過體制內恩庇系統( Patronage System) 的 政治、經濟利益, 交換地方派系的忠誠與支持( 謝敏捷等, 民 83:

73), 經由地方選舉與地方自治制度的設計, 建立本土菁英正式分享 政治權力的制度化管道,以強化國民黨政權統治的正當性

( Legitimacy)( 黃德福, 民 79: 84;吳乃德, 民 82; 趙永茂,

民 86 : 239); 而地方派系也因為取得特殊的地方政、經利益, 而 得以生存、茁壯,並形成台灣幾十年來的地方政治實際上就等同於地 方派系政治的特殊現象( 謝敏捷等, 民 83: 73)。解嚴前的地方派 系, 其政治活動與經濟活動的空間, 在威權統治強人所設定的結構 性障礙下, 主要侷限於鄉鎮或縣市區域( 陳明通, 民 84: 237 ; 王 振寰, 民 85: 138 -140), 並且在大多數的地區, 都扶植至少兩個 以上的派系存在, 以收權力平衡之效, 使利於黨中央的操控( 陳明 通, 民 8 7:152-153; 趙永茂, 民 86:243)。

地方派系是以選舉做為首要的活動目標( 陳明通, 民 84:

20-21), 但在國會未全面改選前, 地方派系參選的範圍, 主要集中 於地方層次的省議員、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 會、以及農、漁會總幹事等。其中省議員與縣市長, 由於層級較高,

且能掌握較多的地方政、經利益的分配權, 因此更是地方派系競逐的 首要目標; 能夠當選省議員或縣市長的, 必然都是地方派系中的領

(9)

導核心( 王業立, 民 87: 78)

郭正亮亦研究指出由於國民黨政權退守台灣之初對於政治反對運 動的壓制, 並在土地改革政策之下削弱了地方的資產階級勢力,導致 既有的地方領袖菁英, 疏離了地方政治事務; 加上國民黨政權刻意 的介入操縱地方政局,以及中央集權政治型態, 均促使地方派系的形 成( 郭正亮, 民 77: 25& 51)

在威權統治時期,由於國民黨刻意壓制任何企圖串連派系的意 圖,以避免全國性派閥威脅到國民黨的權威和整體利益(陳明通

1995);另一方面,國民黨在地方上扶植兩個以上的派系,目的在於使 其相互牽制,以防止派系的坐大,並在若干佔有優勢的縣市,主導或 配合所謂的「派系輪流執政」形成雙派系主義(王振寰 1996, 239) 台灣的地方派系為了爭奪政黨提名所引發的權力鬥爭,於是乎成了司 空見慣的政治現象;爾後,由於地方派系越來越有美國早期的政治機 器(political machine)在候選人甄選與選舉動員方面旋乾轉坤的力 量,1988 年國民黨刻意推動黨員初選,隱藏的動機便是要削弱甚至摧 毀派系的勢力,收編其政治資源,擺脫地方派系在提名過程中的掣肘

(吳重禮 1999a, 98)

美籍學者現在澳洲大學任教的 J.Bruce Jacobs 對台灣的地方派系 政治研究多年, 對於「關係」尤其有透徹的看法和精闢的見解。他認

(10)

為「關係」是人與人間因共識或認同得聯繫,「關係」涉及兩造所相同 或感情,如同鄉、同學、同血親、同僚( 事)、同姓( 宗)、師生或 結拜兄弟等。家博在觀察台灣地方選舉時發現絕大多數選票的買賣以 及投票, 是要靠「關係」的。而選民會把選票賣給( 投給) 和他「關 係」最為密切的候選人。( Jacobs, 1976: 81, 1992: 92)

第三節、「恩庇- 侍從」理論

人類學者以「patron」及「client」這兩個字來表達相關的一組 概念時, 是有其歷史淵源的, 在拉丁文中,「patron」的字源「pater」

是父親( father) 的意思, 引申「bene- facton」( 恩庇者) 或

「supporter」( 支撐者) 之現代意義。而「client 」源自拉丁字

「cliens 」, 是「follower」( 侍從者) 或「customer」( 客戶) 之 意。在古羅馬城內設有「護民官」( patronium)。當平民( plebs) 或 士兵受到政府或強力人士迫害時, 只要能進「護民官」的宅邸, 即 可免受逮捕。這些受主人「護民官」恩護的人, 就稱作「clientelae」

( 扈從者、侍從者), 成為追隨「護民官」的人。這種「恩庇者- 侍 從者」的歷史典故, 就成為當代學術界界定「patron-client」主從 關係概念的基礎。這種「主從關係」的權力架構被人類學家及政治學 者廣泛地運用在拉丁美洲、東南亞、非洲、南歐義大利西西里島及台 灣等地區的政治現象( 廖忠俊, 民 86:31-32)

(11)

所謂的「侍從主義」, 指的是以「恩庇- 侍從二元聯盟關係

( patron- client dyadic alliance)」來完成對政治社會體系的動 員與控制,派系政治即為其中的具體表現。這種「恩庇- 侍從」關係 是一種附著於既存政治社會體制中, 不平等權力地位的行動者間的非 正式、特殊互惠關係。它的存在反映出統治菁英或恩庇對體系中非個 人化的權威領導方式極端不信任,必須依賴廣泛而活絡的初級團體關 係, 去完成各種政治、社會、及經濟目標。侍從主義通常存在於不對 等的權力與地位的行動者間, 其中「恩庇者( patrons )」具有較高 的權力地位,「侍從者( clients)」透過對恩庇者的效忠與服從來換 取生活所需的資源。但侍從者通常亦擁有恩庇者所缺乏或極需的資源,

如此二者間的交換關係才有可能建立, 亦即雙方各皆持有對方所需,

而在政治社會經濟領域中相互依存,雖然侍從者通常都是較弱勢的一 方( Kaufman, 1977: 113)

吳乃德在研究台灣威權政體的維持認為, 由於中央統治階層與地 方菁英的缺少流動與極化現象,造成國民黨與地方派系之間,選舉恩 護關係的建立, 而成為政權動員選民, 並獲取人民支持強化其統治 合法性的基礎。他同時也指出, 國民黨政權運用所謂「分而治之」

( divide -and-rule)、「空降部隊」( parachute)、以及「提名參選 的高異動率」等策略, 企圖避免地方上任一派系的坐大, 且不致於

(12)

因派系長期執政, 形成地方分割化的局面, 以利其持續而有效地控 制地方派系, 並維持其威權體制的運作( 吳乃德, 民 76: 301-33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相對於圖 相對於圖2.15 的目的程式 的目的程式 的目的程式 的目的程式.. 相對於圖

在第一章我們已瞭解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意義與解法,而在本章當中,我們將介紹

對於給定的一個 x 值,經過某一對應方式後得到「唯一」的 y 值,這種對應方式我們稱 為函數,其中 x 是自變數,y 是應變數。. 而在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 1949 年建立。建國初期,政府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的目標,推 行不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規劃與建設;但在 1966 年至

高雄市長韓國瑜在去年九合一選舉的政治獻金高達 1 億 2914 萬元,而當時的高雄市長 競爭對手,也就是現任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則是收入

在南京條約的政治方面,在 條約割讓香港會令中國政治 影響力下降,因為英國在華 的勢力坐大,中國慢慢失去

基於 TWSE 與 OTC 公司之特性,本研究推論前者相對於後者採取更穩定之股利政 策 (Leary and Michaely, 2011; Michaely and

甲、 秦朝的統一及其統治措施 乙、 漢武帝的統治政策與疆域拓展 丙、 昭宣以後的政治與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