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立臺東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 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立臺東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 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Copied!
28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 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周慶華 博士

非人採訪術

研 究 生:黃獻加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0 0 年 八 月

(2)
(3)
(4)
(5)

國立臺東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 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周慶華 博士

非人採訪術

研 究 生:黃獻加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0 0 年 八 月

(6)
(7)
(8)
(9)

謝 誌

畢業班、閱讀計畫、論文以及其他大小事,都一件一件的按照自己的步調完 成了。這樣循序漸進、從無到有的感覺,在過去的求學歷程是幾乎不曾有過的。

尤其是這樣題目新穎的論文,產出的過程其實點滴在心頭。

感謝這段時間一直指點我、催促我、叮嚀我的指導教授─周慶華博士;感謝 這段時間讓我無後顧之憂的家人,包括未來的另一半,協助我打理瑣事;感謝過 去兩年,隔壁班佩貞老師的支持與鼓勵及學校行政的幫忙;感謝我那群活潑有創 意的孩子,一起參與這本論文的實務印證;感謝研究所同學的情義相挺;感謝在 過去、現在、未來給予我勉勵、指教的教授與夥伴;感謝一路上陪伴我、照顧我 的所有人;感謝老天爺讓我順順利利的完成學業。謝謝,有你們真好!

黃獻加 謹誌 百年八月

(10)
(11)

非人採訪術

作者:黃獻加

國立臺東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

摘 要

採訪是取得新聞的方法,是取得資訊、傳播資訊的手段。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

採訪更是滿足人吸收新知的渴望。隨著採訪技術愈來愈純熟,採訪歷程也愈來愈多 樣,但在採訪的特殊技巧發展與經驗廣化上,步調顯得緩慢停滯。因此,本研究針 對既有的採訪術進行理論架構的展延,從非人採訪的理論基礎,包含萬物有靈觀 念、從人擴及非人經驗的廣化及應用在教學活動的高效能期待;對象設定與特性包 含動物的弱互動、植物的想像反應、礦物的超感應及其他神秘傾向;時間與向度包 含單一時段的擷取式、連續時段的專題報導式及間歇時段的類拼貼式採訪;特殊技 巧包含營造唯美的經驗、緩提問及觀察或聆聽動靜、投射思緒與驚奇遇合以及實務 檢證包含實施對象、流程、工具運用與資料的蒐集、分析,作理論的演譯、歸納與 建構,以新的理論開展另一個採訪的面向。希冀透過這項研究,提升自我回饋,提 升語文教學成效,並提供語文教學者更有效的教學策略與方法,引起學生高度興 趣,樂於探索、追求新經驗,開創採訪和語文教學領域一番新的格局與視野,作為 語文教育政策擬訂的參考。

關鍵詞:非人、採訪術、萬物有靈、語文教學

(12)

The Interview Technique of Inhuman

Huang Hsien Chia

Master Program in D e p a rt me n t o f La n g u ag e Ed u c at io n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Interview is a manner to obtain news and information.And it is also a way to disseminate information. In this time of information detonation,interview can satisfy people's desire to the absorption of new knowledge. Because of the interview technique is more

skillful,the interview courses are multi-types. But the process is slow and stagnant on the developing of particular interview technique and the breadth of experience. Because of the above reasons,this research proceed the stretch of the theory construction on the existing interview technique. The rationale of the interview of inhuman contain the concept of the whole creation has mystical powers,the stretch of the experience from human to inhuman and the expectation of high efficiency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target’s setting and property contain the unobvious interaction of the animals,the imaginational response of the plants,the superinduction of the minerals and the else mystical tendency. The time and the mode include the special report of the single and continuous time interval and the patch-up interview of the intermittent time interval. Particular technique contain the experience of the beauty building,asking slowly,observing or listening the movement,throwing a train of thought and the wonder encounter. Practice confirmation contain target,process,tool utilization,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information and the deduction,conclus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theory.And developing another interview aspect by the new theory. By this research,I hope I can promote self-back coupling and the efficacy of language literature teaching.In addition,it can provide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 for language literature teachers and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which can make them explore knowledge,seek new

experience.It can be a new foundation pattern of language literature teaching and a reference to establish language literature policy.

Keywords:Inhuman, Interview Technique, Whole Creation has Mystical Powers, Language Literature Teaching

(13)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 ...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其限制 ...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21

第一節 採訪 ... 21

第二節 非人採訪 ... 36

第三章 非人採訪的理論基礎………42

第一節 萬物有靈觀念的體現 ... 42

第二節 從人擴及非人的經驗廣化的需求 ... 49

第三節 應用在教學活動的高效能期待 ... 56

第四章 非人採訪的對象特性………63

第一節 動物的弱互動 ... 63

第二節 植物的想像反應 ... 77

第三節 礦物的超感應 ... 87

第四節 其他可能的神祕傾向 ... 96

第五章 非人採訪的時間及向度………108

第一節 單一時段的截取式採訪 ... 108

第二節 連續時段的專題報導式採訪 ... 118

第三節 間歇時段的類拼貼式採訪 ... 129

第六章 非人採訪的技巧………143

第一節 營造唯美的經驗 ... 143

(14)

第二節 緩提問及其觀察或聆聽動靜 ... 156

第三節 投射思緒與驚奇遇合 ... 163

第七章 實務印證及其成效的評估………170

第一節 實施的對象 ... 170

第二節 實施的流程與工具運用 ... 175

第三節 資料的蒐集及其分析檢核 ... 191

第八章 結論………243

第一節 相關理論建構與實務印證的成果 ... 243

第二節 未來研究的展望 ... 250

參考文獻………253

附錄:………260

一、非人採訪前測問卷...260

二、非人採訪後測問卷...261

三、參與觀察者記錄單(教師、協同教學者)...262

四、採訪日誌(小組)...263

五、採訪心情記實(學生個人)...264

(15)

圖 次

圖 1-2-1 非人採訪術理論建構示意圖………...11

圖 1-3-1 非人採訪研究範圍示意圖...17

圖 4-1-1 採訪動物時可能遭遇的狀況...67

圖 4-2-1 採訪植物時可能遭遇的狀況...83

圖 4-3-1 採訪礦物時可能遭遇的狀況...93

圖 4-4-1 採訪神祕傾向時可能遭遇的狀況...107

圖 5-1-1 單一時段時間類別與非人採訪對象連結圖...110

圖 5-1-2 單一時段時間類別與非人採訪對象及目的的連結關係圖...111

圖 5-1-3 單一時段截取式採訪的向度連結關係圖...117

圖 5-2-1 連續時段時間類別與非人採訪對象連結圖...119

圖 5-2-2 連續時段時間類別與非人採訪對象及採訪目的連結關係圖...120

圖 5-2-3 單一時段截取式及連續時段專題報導式採訪的關係圖...122

圖 5-2-4 以外觀為主題的連續時段專題式採訪向度示意圖...124

圖 5-2-5 以動靜為主題的連續時段專題式採訪向度示意圖...125

圖 5-2-6 以意念為主題的連續時段專題式採訪向度示意圖...126

圖 5-2-7 以品味為主題的連續時段專題式採訪向度示意圖...127

圖 5-2-8 連續時段的專題報導式採訪的向度連結關係圖...128

圖 5-3-1 間歇時段時間類別與非人採訪對象連結圖...130

圖 5-3-2 非人採訪的三種採訪方式關係圖...135

圖 5-3-3 間歇時間類別與非人採訪對象及採訪目的連結關係圖...136

圖 5-3-4 以外觀為主題的間歇時段類拼貼式採訪向度示意圖...138

圖 5-3-5 以動靜為主題的間歇時段類拼貼式採訪向度示意圖...139

圖 5-3-6 以意念為主題的間歇時段類拼貼式採訪向度示意圖...140

圖 5-3-7 以品味為主題的間歇時段類拼貼式採訪向度示意圖...141

圖 5-3-8 間歇時段的類拼貼式採訪的向度連結關係圖...142

圖 6-1-1 美感類型圖...145

圖 6-1-2 非人採訪對象、目的、技巧與單一時段時間類別關係圖...148

圖 6-1-3 非人採訪對象、目的、技巧與連續時段時間類別關係圖...149

(16)

圖 6-1-4 非人採訪對象、目的、技巧與間歇時段時間類別關係圖...150

圖 6-1-5 非人採訪對象、目的與營造唯美經驗的提問關係...155

圖 6-2-1 非人採訪對象、目的、緩提問類型與單一時段時間類別關係圖...159

圖 6-2-2 非人採訪對象、目的、緩提問類型與連續時段時間類別關係圖...160

圖 6-2-3 非人採訪對象、目的、緩提問類型與間歇時段時間類別關係圖...161

圖 6-2-4 緩提問類別及其觀察或聆聽動靜的關係圖...162

圖 6-3-1 非人採訪對象、目的和投射思緒與驚奇遇合類型關係圖...169

圖 8-1-1 本研究理論建構成果...249

(17)

表 次

表 7-2-1 班級分組編碼一覽表……..………...175

表 7-2-2 第二週非人採訪教學進程表...176

表 7-2-3 第二週非人採訪教學進程表...176

表 7-2-4 第三週非人採訪教學進程表...177

表 7-2-5 第四週非人採訪教學進程表...177

表 7-2-6〈非人採訪術第一次課程〉教學活動設計...179

表 7-3-1 學生自覺語文能力缺點整理(一)...197

表 7-3-2 學生自覺語文能力缺點整理(二)...198

表 7-3-3 學生對非人採訪預期成效達成與否人數統計表...236

表 7-3-4 學生前測問卷資料編碼表...239

表 7-3-5 學生後測問卷資料編碼表...240

表 7-3-6 學生訪談記錄編碼表...241

表 7-3-7 教師觀察記錄編碼表(第一參與觀察者)...242

表 7-3-8 教師觀察記錄編碼表(第三參與觀察者)...242

(18)
(1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在偶然間,看了知名導演黑澤明的《夢》,電影裡頭敘述的理念,例如第一 個「狐狸夢」(由於沒有實際名稱,姑且稱名)、第二個「桃花夢」,讓我不禁反 思人類生存在地球上的所作所為以及對自然產生的干擾,在資本主義興盛的這個 時代,對於資源的掠奪以及破壞,是否會因這樣的行為而遭致一些無法預期的後 果?

去年的「八八風災」,對於很多氣象學家來說,是很不可思議的天災:

2009年8月8~9日,臺灣遭受莫拉克颱風(Morakot)侵襲,雖然風勢不 大,但卻夾帶著超大豪雨,造成南部地區近五十年來最大的水患。中央氣 象局記錄到此次颱風累積雨量達2900mm,大幅改寫歷年十大單日最大降雨 記錄,很多地方一天下的雨,比當地年雨量都還多(臺灣一年平均雨量約 2500mm),亦即諸如嘉義、高雄等山區在四天內下了2900mm的雨量,這種 暴雨加上臺灣脆弱的地質,當然帶來嚴重的崩塌、土石流、走山與地變,

而河川必然暴漲,洪水衝破堤防或沖垮橋樑。(陸象豫等,2010:45~48)

像這樣超乎氣象學的預估,而造成的重大災害,在臺灣氣象單位有記錄以 來,恐怕找不到第二個。而這個天災,是否只是單純的天候變化,還是另有其原 因?例如「大自然的反撲」、「老天爺的懲罰」等。當然如果以前者為因,在「八 八風災」後,許多的媒體報章雜誌評論,都以這樣的主題去作深入研究,而研究 成果也都和近來的熱門話題「地球暖化」有關,紛紛作了以下的結論:「八八風 災發生的原因可能是人類造成的暖化現象,導致全球氣候異常所造成的,簡單來 說,八八風災算是『大自然的反撲』」(並非所有媒體都這樣認為,也有部分認為 只是單純的氣候變化)。在這場天災中,我們省思到的,除了人類的貪婪、無知、

(20)

渺小之外,也體認到所謂大自然的力量以及人類不向命運低頭的天性。

很巧的,在《夢》這部電影裡的第三個夢──「雪女夢」,也提到了大自然 與人類力量的互相抗衡。在電影裡頭,人類在大雪之後靠著自己的意志與生命力 活了下來,但活下來的同時,他們發現花了整天的時間離開雪地,最後卻仍回到 最初的原點,徒勞無功。這是命運的安排?還是大自然對人類睥睨世間萬物的懲 罰?抑或只是風雪太大,迷失方向,所以又回到原點?這些都不得而知,因為導 演在電影裡頭的鋪陳,留給我們很大的想像空間。

最後幾個夢也是,導演安排的情節主旨非常明顯,除了表達對人類科技發 達、資訊爆炸、功利主義的不安外,也凸顯了人類必須去反思的一些問題:汙染、

戰爭、利益與自然的關係,以免自食惡果。

思考人與自然的問題,對於人類的生活有幫助嗎?答案是肯定的。例如在「八 八風災」後,對於一些被破壞的山林、道路、村莊等,不是用自然工法的方式修 復,就是乾脆不修,讓大自然自我恢復。這樣的好處在於,運用自然工法,雖然 造價較高,工時較長,但對於環境的破壞較小。運用植物的力量控制那些土石,

比用水泥等人造物去控制效果好很多。這部分仍是考量到人類的利益而做的。國 內也有一些道路是乾脆不修的,像舊中橫公路,經過了幾翻修復,耗費了幾百億 的經費,換來的仍是柔腸寸斷,那就乾脆讓大自然休息,不要再有人類的機具進 入破壞。

現在新的建案,都會把一些對於自然的關懷融入建築物中,這些所謂的「綠 建築」,把陽光、空氣、水放進來,在人類生活與自然之間,以最小的破壞,取 得最佳的平衡。這也是人類自我反省下的產物之一。

另外,除了天災,資源的枯竭也是人類必須反省的問題。像是近幾年討論熱 烈的海洋資源就是。一提到黑鮪魚季,一定會想到屏東縣東港鎮,往年每到五月,

捕撈黑鮪魚的船隻總會不時傳來令人興奮的魚訊,一隻隻肥美碩大的黑鮪魚就這 樣被捕撈上岸,拍賣所得,總是能供應一家大小一整年的開銷,綽綽有餘。但最 近這幾年的統計資料發現,黑鮪魚族群的數量不但銳減,而且體型也愈來愈小,

以往動輒四、五百斤以上的大魚,已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科學家發現黑鮪魚 是生長極為緩慢的動物,壽命也很長,像兩百斤以上的黑鮪魚,就必須經過一二 十年的成長,再加上繁殖速度慢,成魚被人類因為利益而過度捕撈,最後受害的,

(21)

似乎還是自己。

其次,石油也是人類社會中不可或缺的資源,是很多國家覬覦的。2008 年,

油價曾經來到每桶 140 美元的歷史新高,這給了我們什麼警訊?人類這樣毫無節 制的使用資源,總有一天還是會用完的,那資源枯竭了之後?所以近幾年來學者 對於暖化、資源耗竭等問題,除了提出警訊,也提供了一些解決的方案,試圖從 一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以及運用較不傷害地球的方式,去減少資源的 運用,讓人類可以永續生存在地球上。

上面的敘述多能從一些媒體報章雜誌所見,而媒體工作者,總是把焦點放在

「人」的部分,因為「人為萬物之靈」,報導人的事,才會有觀眾。但既然是討 論「人」和「自然」之間的關係,卻只針對人的觀點去發揮,沒有以「自然」的 立場著墨,這樣「自大」的行為確在人類社會中屢見不鮮。因為自視甚高,所以 往往忽略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的後果。綜合來說,人類生活與自然法則,是我們 必須去面對、去解決的課題,但人和自然之間,關係應該是對等的,既然人類就 自己的部分已有這麼多的看法與討論,對自然也有相當的「揣測」,基於平等,

我們是不是要讓「自然」能發表意見與討論?這樣我們才能更了解「自然」的想 法,證實我們的假設,並真正實現人對自然的關照。

再者,我目前任教於國小,服務年資五年,近幾年來發現學校課程部分,對 於學生語文能力提升實在有限。我也開始思考如何進一步增進國小學生的語文能 力,畢竟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我們必須透過語文,去進行聽、說、讀、寫、

作等活動;透過語文,我們才能思考對社會、自然學科的論證;透過語文,我們 才能表達自己的情感,並與其他人交流資訊。語文是知識的載體,也是其他學習 領域的觸媒。高敏麗(2005)提到,從學習的整體面向而言,語文不是一門獨立的 學科,而是細膩的牽動著學習脈絡,是所有學科學習的基礎,是引領學生進入知 識王國探索的羅盤,是學習之門的鎖鑰,更是培養終身「自學」的關鍵能力。由 此可知,語文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因此,我除了嘗試多樣不同的 教學法外,也把閱讀與採訪帶進教室。過程中發現採訪是一項一舉數得的學習活 動,因為它可以訓練學生語文的五個基本能力:聽、說、讀、寫、作。從活動進 行中,不但增加了語文學習的多樣性,也提升了孩子的語文能力與自信,是非常 好的語文教學方法。

(22)

綜合上述理由,我開始思考如何去了解「自然」,並且把這樣的概念融入語 文教學中。而科技發達讓人類可以用科學的角度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 題,卻無法推測一些關於「自然」的現象所透露出來的意義,只能根據一些數據 和現象去推測,但無法合理解釋。於是便興起「非人」採訪的念頭(因為人的採 訪已經夠多了),因為採訪「非人」,才能讓人了解「非人」的思考與想法,進而 設身處地去為「非人」著想,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在「非人」上面,自以為 是的去做一些人類認為對「非人」有益的事(或許是幫倒忙也說不定);並且把這 樣的概念與語文教學作結合,希望能提供有效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 文能力。

(23)

第二節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目的

在媒體資訊滿溢的的時代,新聞採訪一直扮演著重要的傳播角色,是記者蒐 集資料的主要方法,他們將人們感興趣的事,透過採訪,再經過編輯、下標題、

排版等流程,放到網路、報章、雜誌,就成為人們吸收訊息的途徑,滿足社會大 眾對於各種人事物的好奇心:「如果新聞學是工藝品,那麼採訪就是一種藝術」、

「有技巧的新聞人讓採訪看起來很容易,他們很快的讓他們的受訪者如魚得水,

而且鼓勵他們自在的說話。他們的問話會誘導出答案,而且傾聽他們在說什麼,

在他們聽的同時,已經在想下一個問題,同時從他剛才所聽到,與他們對背景資 料的研究所得加以融會貫通」、「對一個全方位的記者來說,最有用的特質就是,

做什麼都像什麼;可以隨意跟任何人牽扯,對每個人都有興趣;每個人都喜歡跟 他說話,他們一開始就像一般人的親和,其次才讓人覺得是記者的身分」。(Sally Adams 等,2003:7)由此可知,採訪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也是一項很有挑戰性的 工作,從採訪過程中,不論是對人或事,都是要具有相當的專業。採訪技巧也不 是一蹴可幾的,要經過相當的訓練,再輔以時間與經驗,是會慢慢進步成長的。

採訪除了擁有訊息流通的功能之外,在小學語文教育中,也是一項很有意義 的活動。而語文教育中,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必須有規則、

計畫的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等,並不斷延伸精進。那要怎 麼進行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我們可以從五點切入:(一)選擇學生喜歡的話題;

(二)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三)選擇目的性強的內容;(四)口語交談中樹立 信心;(五)選擇行之有效的手段。(王英帥,2009:32~34)。

就第一點來說,口語能力的部分,許多學生膽子小,不敢發言;有的雖然能 說,卻因口齒不清或表達方式有問題,往往辭不達意,沒有辦法說出正確的答案 或明白的主題。所以引起學生學習欲望,讓他們練習說話,建立自信,學生的口 語能力會漸漸的改善。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教師如果讓話題貼近生活、融入生

(24)

活,並從學生的經驗出發,對於學生感興趣的事情加以引導,他們會更願意表達,

畢竟親身經歷,他們對於說話更有信心,也能說得更多,並積極參與,所以口語 能力也能增強。就第二點來說,我們可以實驗很多不同的教學方法,設計多樣的 情境,依循學生的發展與語文學習的規律,激發學生的興趣,發掘他們的口語潛 力。就第三點來說,口語表達要做到有條理及語氣、語調適當,目的明確,並養 成好的交際禮貌,把「請」、「謝謝」、「對不起」、「您好」掛在嘴邊,讓溝通的彼 此能感受到尊重,形成良好的口語表達習慣。就第四點來說,則因為學生害怕說 話不當,當眾出糗,擔心別人看笑話,這些問題都成為學生學習口語表達的障礙,

教師應該在學習活動進行時,加以鼓勵,並忽略其錯誤,尊重個別差異,讓學生 可以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自由的發表意見,進行交流。就第五點來說,則是要教 師利用一些教學媒體,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可以放鬆心情,運用視、聽、

說科技設備,能更積極、主動的學習。

閱讀能力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但閱讀並無固定的方法,只要能讓學生吸收 資訊,再與自身的經驗融入、建構、組織後,清楚明白的理解或說出意義,這樣 就算是有效的閱讀。教師也從各方面搜尋學生有興趣的語文材料。例如:小說、

童話、報章、雜誌、網路等,多方讓學生閱讀,多給予鼓勵,多用活潑的方式進 行,並從周遭生活出發,學生更能自動自發的持續閱讀。

寫作具有很多交際與情感功能,包括事物意義、抒發情感、教育意涵、發揮 創意,也是提升學生多樣語文素質的方法。要進行寫作教學前,教師首先必須蒐 集很多寫作材料,不論是國內或國外,長篇或短篇,詩詞歌賦等,都是可以介紹 給學生的,有了這些材料,讓學生吸收了之後,他們也能比較容易運用在自己的 寫作裡。其次,有了寫作材料,但學生往往絞盡腦汁,依舊下不了筆,總覺得生 活沒有發生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事情,便無事可寫,也無從敘述,對於小事,

也覺得沒有敘寫的必要。這說明了學生對於生活缺乏體會、感應,教師必須用一 些教學法來增加學生的生活視野,引導他們學會觀察、聯想、思考、感受、發現 不同的新鮮事,這些可以是世間萬物或人情世故,並發掘生活的意義。讓他們知 道其實自己的周遭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材料。並鼓勵運用這些材料,發 出自己內心的聲音,寫出蘊含深刻、立意新穎的文章。

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培養學生主動發掘、積極學習的態度。俗話說:「給

(25)

他魚,不如教他如何釣魚。」這句話指出這樣的概念,我們要教學生的,不是只 有知識技能,要用什麼態度去學才是真正重要的。我們必須讓每個學生都擁有自 己的舞臺,讓他們自由發揮,自我探索,各司其職,多方嘗試,實際操作,省察 深思。而對學習內容有所領悟,才有辦法內化為自己所有,形成自我的理念與知 識結構。

上述的基本能力是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部分,那要如何去實踐?前面提到的 採訪,就是一項很有效的學習活動。我認為藉由採訪,學生不但可以訓練膽量,

透過小組合作,互相幫忙,仔細分工,經驗交流,都可以讓整個活動有不斷的學 習與刺激。學業高成就的學生,在活動中不一定是強勢;相對的,學業低成就的 學生,也可能在這樣的訓練下找到自己的一片天,提升自信心。在語文基本能力 部分,採訪的過程中,「聽」人說話是很重要的,讓受訪者有受尊重的感覺,所 以除了眼神必須看著說話者、面帶微笑等基本禮儀外,仔細聆聽並詳加記錄也是 很重要的。「說」的部分也不遑多讓,包括提問的方式、技巧、內容,以及根據 受訪者的回答給予回饋,或很快提出新問題,請受訪者再作回應,這些都屬於「說」

的範疇。「讀」懂受訪者的話,對於整個採訪過程來說,以及後續的撰稿,是相 當需要注意的一環。有時受訪者所透露出來的訊息,可能會是隱晦不明、指涉不 清的,但身為採訪者,有讓讀者了解受訪內容的義務,所以當過程中不了解受訪 者的回答時,必須再提出問題請受訪者釐清,而非自行判斷解讀,這樣寫出來的 報導內容才不會偏離事實。「寫」、「作」的部分則須注意要如何用最精簡的文字 呈現明確的主旨,使報導能引人入勝,欲罷不能,以此來吸引讀者,而不是寫些 誇大聳動的內容迎合讀者。透過書寫報導,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寫作組織能力,他 們必須把蒐集來的資訊,擷取想呈現給大眾的部分,並對於這些內容,加以組織、

排列,依 5W1H(Why、Who、When、Where、What、How)的原則,詳加斟酌遣 辭用句,才能寫出一篇好的新聞稿。

由此可知,採訪的過程不但可以訓練學生語文五項基本能力,而且還能訓練 思考、邏輯、推理、判斷能力等,可說是集多項優點的學習活動。

研究「非人」採訪術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先從「目的」談起,「在形上學裡,

目的因被認為是事物得以存在的真正的因:『目的』的觀念,等於一物的終了、

終點、結局、結束、最後及完成或成全等觀念。當我們說旅途的終點時,就等於

(26)

旅途的目的已經到達……所以『目的』常包括『成全』或『完成』的意思。」(曾 仰如,1987:263~264)而根據教育部線上《國語辭典》對「目的」的解釋是目標、

宗旨的意思,也可以引伸為一事件中所想達到的理想或成果,人們總是為了要解 決問題,而去設立一個目的,這個目的就是解決問題的成果。「哲學上的目的因 是說凡是出於有意的行為,都有目的的『先行意識』及其最後『期待達成』。而 這又可分為行為本身的目的和行為者的目的兩種」。(周慶華,2004a:5)例如,

把論文完成是寫論文本身的目的,而論文完成後,在情意、認知、技能上有不同 的收穫、見解或是晉級加薪等,則是研究者的目的。

就本研究而言,研究目的也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研究本身的目的(就是解決 人與「非人」之間的問題);一則是我作為研究者的目的。

就研究本身的目的來說,採訪的部分不論是從訪問到撰寫,全部都是以「人」

為出發點,很少報導是針對動物、植物、甚至是礦物而採訪書寫的;所以我們很 難得知除了人類以外的「非人」的思考、行為、反應等,這些對於人類想去探索 一些未知的世界,是很大的一個阻礙,畢竟所有遭遇到的狀況,我們都是必須去 臆測、假設,再經過嘗試之後,才會有一定的結論。例如,當我們到一個陌生的 地方去探險時,遇到了一隻兇猛的野獸,要如何做才能順利解除危機?這時,如 果對動物行為沒有一定的認知與了解,就無法跟動物作溝通,可能一不小心就惹 惱了牠,招來傷害。近年來對於動物心理的研究慢慢變多,也有很多經過科學家 的實際檢證,我們可以從一些小技巧解讀動物的行為,並了解牠為什麼會有這樣 的反應,並且根據反應作回饋。但如果今天遭遇的不是動物,而是植物、礦物,

或是靈異現象,那又如何去應付?因為關於它們的研究少之又少,幾乎沒辦法判 斷這些舉動的緣由是什麼,也就無從去作回應。因此,基於上述理由,我們需要 獲得更多的資訊去面對未來的世界。所以研究本身的目的,是在於建構一套有別 於人的「非人」採訪術,並經由自我實踐檢證理論成效。

就研究者的目的而言,不外要「藉由所解決的問題來遂行權力意志(包括謀 取利益、樹立權威和行使教化等)和體現文化理想」(周慶華,2007a:16~17)。

而我作為研究者的目的,大致上有三點:第一,我想要透過理論的建構以及實務 檢證,來自我回饋提升語文教學成效。畢竟在教學現場多年,發現語文其實是一 切學科的學習關鍵,也從教學過程中,發現了學生在語文方面的一些缺失,也針

(27)

對問題思考、嘗試新的教學方法。藉著本研究,希望能建構「非人」採訪術的理 論,並實際運用於教學現場,並希望藉由「非人」的採訪,讓學生能反過來自我 觀照、省思,反思人類在這世界上的位階和影響力,以及如何與他人及萬物和諧 共存的方式,達到「一心仁慈,可以太平」(周慶華,2010)的境界。

第二點是希望能提供其他教學者改善語文的方法。因為作了理論建構,也經 過實際檢證,證實這樣的教學法的確能改善孩子的語文能力與思考模式。當然希 望能提供其他教學者,作為語文延伸活動的參考,造福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與學生。

第三點是藉由「非人」採訪術,作為擬訂教育政策或課程綱要的參考。現行 課程綱要,對於語文基本能力:聽、說、讀、寫、作,都有詳細的定義與內涵,

但現行各家國語課本的內容,除了一些標題為「訪問記」的課文之外,對於「採 訪」有關的活動與介紹,實在不多,且內容較為枯燥乏味,反而是一些兒童刊物:

如《國語日報》,在這部分著墨較多,也提供了相關的教學方式給教師參考。由 此可見,課本中的內容不夠多元,活動也不夠多樣,提供的知識也不夠生活化。

因此,建立「非人」採訪術的理論與檢證方式,不但可以作為教育政策擬訂以及 教學參考,也可以提供教科書商一些編輯上的思維與創新作法。

二、 研究方法

為了讓上述的研究目的得以實現,本研究將建構一套理論基礎,加以實行,

並以實務檢證的方式,搭配成果檢視,讓本研究的整個架構脈絡能更清晰,並作 為教育政策擬訂與執行、教育人員運用的參考。這裡所提到的理論建構,周慶華

《語文研究法》一書有簡明扼要的論述:

理論建構,講究創新。大致上從概念的設定開始,經由命題的建立到 命題的演繹及其相關條件的配置等程序而完成一套具體系且有創意的論 說。(周慶華,2004a:329)

根據上述,在進行研究前,必須先設定相關的概念,才能確認整個研究脈絡,

包括研究問題、研究目的、研究成果等。本研究要建構的理論,必須先將涉及的

(28)

面向一一列出。在研究「非人」採訪術上的領域涉及「非人」和採訪術的關係,

這樣就形成了概念一:非人、採訪術。

概念一形成後,「非人」採訪術還涉及「非人」這個理論,我必須去界定何 謂「非人」才能進行採訪;而採訪也需牽涉到技巧、時間、採訪向度;採訪活動 後也需要印證這樣的活動在語文教學上是否有助於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與思考 模式,以實踐我的研究目的。根據上述,這些就形成了概念二:理論基礎、對象 特性、時間及向度、技巧、實務印證。

概念一和概念二確立後,接著要建立命題以確認論述所要發展的方向。我所 建立的命題有五個向度:非人採訪有特定的理論基礎(命題一);非人採訪可以 設定對象及其特性(命題二);非人採訪必須規畫時間及向度(命題三);非人採 訪理當發展特殊的技巧(命題四);非人採訪可以透過實際運作來檢證成效(命 題五),合而構成一套非人採訪術,而可以透過教學來發揮作用。而根據前述,「非 人」採訪術是目前沒有研究會去涉及的區塊,而「非人」與採訪術其實是可以去 探討的,畢竟人們較關心「人」的議題,較少談論「非人」,而「非人」可以創 造的話題性與知識性,可能遠遠超過「人」的部分。用此來作為設計語文教學活 動的想法,藉此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增進語文能力,變成了我作為研究者的目的 所在,而這可以作命題演繹:本研究的價值,可以自我回饋提升語文教學成效(演 繹一);本研究的價值,可以提供其他教學者改善語文教學方法(演繹二);本研 究的價值,可以作為語文教育政策擬訂的參考(演繹三)。

茲將「概念設定」、「命題建立」及「命題演繹」的發展過程,圖示如下:

(29)

命題建立 概念設定

命題演繹

非人、採訪術(概念一)

理論基礎、對象特性、時間及向度、

技巧、實務印證(概念二)

非人採訪有特定的理論基礎(命題 一)

非人採訪可以設定對象及其特性

(命題二)

非人採訪必須規畫時間及向度(命 題三)

非人採訪理當發展特殊的技巧(命 題四)

非人採訪可以透過實際運作來檢證 成效(命題五)

本研究的價值,可以自我回饋提升 語文教學成效(演繹一)

本研究的價值,可以提供其他教學 者改善語文教學方法。(演繹二)

本研究的價值,可以作為語文教育 政策擬訂的參考(演繹三)

理 論 建 構

圖 1-2-1 非人採訪術理論建構示意圖

(30)

理論架構釐清之後,將在後面各章節逐一分析鋪陳印證。而為達研究目的,

必須採用多項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指解決問題的方式或程序,本研究所用研究 方法如下:

(一) 現象主義方法

在本研究的第二章文獻探討裡,將有關於採訪、非人採訪的相關文獻與個人 經驗作結合,再行探究。現象主義方法,現象主義的現象觀,指的是「凡是一切 出現者,一切顯示於意識者,無論它的方式如何」(趙雅博,1990:311),這種 凡是顯現於意識中或為意義所及的對象都稱為現象。如「(文學現象)包括一切 關於文學的人、事、和作品」及其「彼此之間互動的複雜關係」。(李瑞騰,1991:

43)在採訪和非人採訪的文獻本身就屬文學作品,而採訪本身也包括了文學現象 的成分──彼此之間互動的複雜關係。在各文獻中很多人為採訪這個主題多所著 墨,如果能透過現象主義的方法,從文獻中理出採訪的理論基礎,以及「非人」

採訪可能的進行架構模式,必定能使本研究的主題非人採訪術的進行更加順利。

然而,在本研究中,因為個人經驗歷練有限,所以只針對意識所及的對象進行整 理、分析、批判。而「非人」採訪的部分牽涉許多複雜的個體,這部分也僅就自 我意識或意識所及的部分作探究及討論。

(二) 哲學方法

在本研究的第三章非人採訪的理論基礎中,將討論「萬物有靈」的觀念、從 人擴及非人的經驗廣化的需求、應用在教學活動的高效能期待。本章節將運用到 哲學方法。哲學方法,是指後設思考問題的方法。(周慶華,2007b)「萬物有靈」

的觀念,也就是所謂的泛靈論,為發源並盛行於十七世紀的哲學思想,後來則引 用為宗教信仰種類之一。泛靈論認為:1、相信萬物均有生命;2、相信靈魂的現 實瀰漫於萬物中──人、動物、岩石、河流、樹木、泥土、星星,並成為它們的 引導力量;3、相信存在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非物質的靈魂,它是區別於物體 的生命的潛在基礎,它寄寓和作用於肉體,使它產生行為;4、古代宇宙論相信,

宇宙包括人世和一切天體,都有永恆的靈魂,它是一切運動和變化的源泉。(Peter A. Angeles,1999:22)所以泛靈論認為天下萬物都有靈魂或自然精神,並在控 制間影響其他自然現象。倡導此理論的人,認為該自然現象與精神也深深影響人 類社會行為。換句話說,泛靈論支持者認為一棵樹和一塊石頭都跟人類一樣,具

(31)

有同樣的價值與權利。

但西方唯物論及懷疑論支持者就會對此說法產生質疑,唯物論者的一些主要 觀點如下:1、相信只有運動著的物質存在。心靈(精神、意識、靈魂)是運動 著的物質之一,所以心靈是物質變化引起的,且完全依賴於物質;心靈沒有任何 因果效驗,它對於物質宇宙的功能也不是不可或缺的。2、物質和宇宙一點也不 具有心靈的特徵,如目的、意識、意向、目標、意義、方向、理智、意願或奮鬥。

3、沒有什麼非物質的實有,如神靈、鬼魂、惡魔、天使。也不存在什麼非物質 的力量。4、不存在什麼神或超自然的領域。唯一的實在是物質,一切都是它的 活動的具體表現。5、根本沒有什麼生命、心靈不朽。所有的現象都發生變化,

最終都經過存在,在物質的永恆轉化中再次回到原初的、永恆的物質基礎。(Peter A. Angeles,1999:253~254)

由此可知,唯物論者不相信「萬物有靈」的觀念,認為靈魂不能單獨存在,

人死後就消失,不會有所謂的死後還有意識,靈魂也不過是物質的變化而已,一 切都以「物質」為取向,所有的實體(和概念)都是物質的一種構成或表達;所 有的現象(包括意識)都是物質相互作用的結果,在意識與物質之間,物質決定 了意識,而意識則是客觀世界在人腦中的生理反應,也就是有機物出於對物質的 反應。因此,物質是唯一事實上存在的實體。「物質」至上「偏見」的結果,當 然不相信有靈魂的存在。但在本研究裡,如果不相信「萬物有靈」,那又如何進 行研究?所以排除掉唯物論者的觀點,以後設思考去看待「萬物有靈」的存在,

才得以進行下一步驟。至於懷疑論,是一種認識論,是認識問題的一種態度,它 拒絕對問題作隨意的不夠嚴格的定論,對事物的看法採取一種類於「中立」的立 場,既懷疑「是」也懷疑「不是」。所以懷疑論者對「萬物有靈」的看法提出疑 問,但懷疑論本身,卻也避免宣稱有最終真理的說法,所以懷疑論本身也被「懷 疑」。畢竟它沒有辦法有更確切的論據指出「萬物有靈」是有問題的。

從人的採訪,擴及到非人,也是採用哲學方法來討論,因為大多數採訪,對 象只侷限於人,對於非人甚少提及,要讓我們的經驗更廣,更深,就必須從人拓 展到非人的領域。如果不是有這種需求,這樣的研究也不會產生。對於第三節非 人採訪應用在教學活動的高效能期待,在前面研究動機其實已交代一部分,教學 現場的教師往往都會尋找有效的語文教學方法,而我在本研究中「非人採訪」的

(32)

教學方式對語文教學的改善可以有高效能的期待,所以以哲學方法來論述,是再 恰當也不過了。

(三) 語義學方法

語義學(Semantics),也作「語意學」,是一個涉及到語言學、邏輯學、計 算機科學、自然語言處理、認知科學、心理學等諸多領域的一個術語。(維基百 科,2010)語義學方法是指研究語言意義的方法。(Georey N. Leech,1999)在本 研究中是要用它來界定非人採訪的對象特性。第四章探討「非人」採訪對象可能 的反應,包括動植物、礦物,以及其他可能的神祕傾向。語義學原為討論自然語 言,但在本章節,我用它來討論受訪者的特質以及可能的反應所代表的意義,並 加以推測、解釋、記錄,以此來證明「非人」採訪是可以實行的,並可以從中獲 得一些不同於採訪人的訊息及思維。

(四) 採訪學

本研究第五章與第六章將以採訪學的觀點(周慶祥等,2003)來探討,包括 採訪的時間與向度、採訪技巧等。從人的採訪的觀點延伸到非人採訪的方向,並 依討論結果來擬訂運用到教學上的方法策略,希望可以歸納出一套非人採訪的理 論與步驟。

(五) 質性研究法

質性研究法,是實證研究的模式之一。它相對於量化研究這種「量化」取向 的實證研究來說,特別重視參與觀察和深度訪談,以便取得相關的語文資料而形 塑出一套理論知識。(周慶華,2004a:203)總提上是「乃指任何不是經由統計程 序或其他量化手續而產生研究結果的方法。它可以對人的生活、人們的故事、行 為以及組織運作、社會運動或人際關係的研究」。(Anselm Strauss 等,1997)據 學者的考察,質性研究法有下列幾個性質:1、研究中蒐集的資料,是人、地和 會談等所謂「軟性」資料的豐富描述;2、研究問題並非由操作定義後的變相來 界定,而是在複雜的情境中形成;3、研究焦點可以在資料蒐集中發展而成,而 不是在一開始就設定待答問題或待考驗的假說;4、了解行為必須從研究者的內 在觀點出發,外在因素僅居次要地位;5、傾向於在研究者的日常生活情境裡,

跟被研究者作持久接觸,以蒐集資料。(高敬文,1999:5 引柏克典等說)而受 上述這些特質的影響,研究者所要蒐集的資料就包括參與觀察、深度訪談和書面

(33)

文件等等。(Michael Q. Patton,1998:4)

本研究第七章將把前面幾章建構的非人採訪理論與策略,實際運用於教學現 場,利用質性研究法大略的模式:「經驗→介入設計→發現/資料蒐集→解釋/

分析→形成理論→回到經驗」(胡幼慧主編,1996:8~10)作深入印證與成效評 估。從採訪人的經驗出發,到非人採訪術的建構,著手實施後,把所發現的資訊 蒐集來整理,並以理論進行分析,檢視成果是否符合預期,「研究者在此過程中,

必須放空自我,不斷讓自己和資料對話,也讓資料和理論對話,再由被研究者的 立場和觀點了解資料脈絡的意義」。(潘淑滿,2003:23~24)如果符合預期,將 在採訪部分加以廣化,拓及眾物,成果就會納入我們的經驗之中,成為我們生命 的一部分。

研究方法「只要有它所能夠發揮的功能,相對的就會有它所受到的侷限」

(周慶華,2004a:164),所以在本研究中,提及多項研究方法來處理這個課題,

期望研究能更趨於完善。

(34)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其限制

一、 研究範圍

根據上節所述的研究方法,可了解本研究所牽涉到的研究範圍分為理論建構 和實務印證兩個部分。理論建構的範圍為:最上層先建立非人採訪的理論基礎(包 括萬物有靈、從人擴及非人的經驗、以及實際教學的成效期許),接著在底下分 成三方面:(一)非人採訪的對象特性設定(包括動物、植物、礦物,以及其他 可能的神秘事件等);(二)非人採訪的時間與向度的擬議(包括單一時段、連 續時段、間歇時段的截取式、專題報導式、類拼貼式採訪);(三)非人採訪的 技巧發微(包括營造唯美經驗、緩提問及其觀察或聆聽動靜、投射思緒與驚奇遇 合等等)。這樣按照步驟一一論述,便會理出非人採訪的完整架構以及在語文教 學上的運用。也就是說,非人採訪的理論基礎──第三章,統攝著第四、五、六 章的內容:

(35)

第三章

非人採訪的理論基礎

第四章

非人採訪的對象特性

(4-1 動物的弱互動)

(4-2 植物的想像反應)

(4-3 礦物的超感應)

(4-4 其他的可能神秘傾向)

第六章 非人採訪的技巧

(6-1 營造唯美的經驗)

(6-2 緩提問及其觀察或聆聽動靜)

(6-3 投射思緒與驚奇遇合)

第五章

非人採訪的時間及向度

(5-1 單一時段的截取式採訪)

(5-2 連續時段的專題報導式採訪)

(5-3 間歇時段的類拼貼式採訪)

圖 1-3-1 非人採訪研究範圍示意圖

依時間順序安排,必須要先有理論基礎,再去尋找採訪對象;有了對象後,

才來擬訂採訪的時間與向度,最後論及採訪技巧,以及將這些採訪成果作實際印 證,這樣一層層的架構順序,就是本研究所設定的研究範圍。舉例來說,我們以

「萬物有靈」的觀點出發,把我們的採訪跟教學活動相配合,並設定「非人」為 對象,訪問植物。然而,植物真的有反應嗎?在《神秘自然生態大解碼》一書中

(36)

作者提到:

1996 年 2 月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工作人員 Cleve Backster,在給天南 星科植物澆水時,腦子裡突發奇想:能不能用測謊器測試一下植物的情緒 變化?想不到,當水緩緩澆下時,測謊器的曲線急遽上升。這情形,和人 激動時測得的曲線一模一樣。

Cleve Backster 改裝一臺記錄測量儀,將儀器與植物相聯繫。他引 燃一根火柴靠近植物,儀表板的指標猛然晃動,植物出現了恐懼「心理」。

在類似的實驗重複多次以後,植物才漸漸減輕恐懼心理。它似乎也知道,

那只是一種威脅。

後來,Cleve Backster 又設計另一個實驗。他把幾隻活海蝦丟入沸 騰的開水中,來測量植物的變化。他發現,幾乎在活蝦被投入沸水的同一 時刻,植物會陷入極變的刺激之中……於是,Cleve Backster 得出結論 說,海蝦的死亡引起植物這種活動曲線,並不是一種偶然現象,而是表明 了一個事實:植物之間能夠互相交往,植物和其他生物之間也能發生影 響。(蔡天起,2007:12~13)

另一個例子也提到,植物是有「語言」的:

到了 1980 年探索植物語言的工作又有重大進展。美國亞歷桑那大學 的威廉‧金斯勒和他的同事們,在一個乾旱的峽谷裡裝上遙感裝置,用來 監聽植物生長時發出的訊號。他們發現,當植物將陽光和養分轉換成生長 的原料時,就會發出一種信號。人們只要把這種信號翻譯出來,就能對農 作物生長的每個階段,從發芽到收穫,瞭若指掌。金斯勒的研究成果發表 後,雖然引起一些人的興趣,但也遭致一些人的懷疑。

後來,人們不但聽到植物的語言,而且還錄音。植物「歌曲」錄音帶,

是由美國沙烏斯‧利士納堡錄音公司製作的。他們把兩個精巧的微型電極 接在植物的葉子上,當葉子進行呼吸時,便會發出微微的顫動,使電壓產 生微弱的變化。微型電極跟一個靈敏的話筒相接,話筒就會把植物發出的

(37)

信號,由另一個儀表把它轉換成聲音。經由錄音發現,不同的植物會唱出 不同的「歌」。人們還發現,環境不同,植物唱出的歌也不同,在陽光下 或沐浴到水分時,它們的歌聲就會變得格外悅耳動聽。

植物既然有「語言」,那麼就有了同植物對話的可能(蔡天起,2007:

38)。

上述這些例子,證明了植物不但有反應,而且有「語言」,只是我們平時沒 有仔細觀察、記錄與證明而已。既然植物有反應,就可以去採訪它。本研究將採 訪納入語文教學活動中,在這之前,必須讓學生了解植物可能會有什麼樣的反 應:搖晃、抖動等。然後一起討論決定訪問的時間與向度,例如:選擇每天早上 及下午這種連續時段來訪問植物,或者是作一次約三十分鐘的採訪。接著,進行 採訪技巧的教學:營造一個具有美感、舒服的環境;準備採訪的問題;基本禮貌 的訓練;專注聆聽觀察對方的回饋;面對回答或反應後的再提問;如何仔細的作 記錄;記錄完成後的資料分析,探討植物在不同時段的採訪有什麼樣的相同或不 同的回應;對於這些反應要如何去合理推論與解釋等。這整個流程,就是非人採 訪依據理論建構,再逐項進行教學活動的流程,而這部分也就是我的理論建構的 範圍。

至於實務印證的部分,研究範圍僅限於一個班級,而不是很多個班同步實 施。於自己班上實施的優點是導師對於學生較熟悉,較能掌握狀況,能記錄到比 較真實的資料;如果很多個班一起實施,學生的情況較難掌控,成效的部分也比 較沒有辦法作較準確的判斷與觀察。

二、 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一樣分成理論建構和實務印證的限制。理論建構的部分,因為採訪 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一個記者必須經過相當久的訓練與實務經驗,才能成為一個 好記者。而在本研究中,因為要將採訪的過程放入語文教學課程中,沒辦法做到 完整、正規的採訪專業訓練。因此,我僅能把一些比較重要的採訪技巧教授給學 生,讓學生可以清楚大概的方向,並儘量引導學生學習應該有的態度與美感的營

(38)

造,讓彼此都能在最舒服、和諧的情況下進行訪談。所以理論建構的限制在於本 研究必須要把專業複雜的採訪學簡化,擷取符合學生程度的內容,讓學生容易吸 收、了解並運用。礙於時間與學生能力的關係,本研究無法將所有採訪相關的內 容傳達給學生,但以國小語文教育來說,整個教學的過程是足夠提升學生語文能 力的。

至於實務檢證的部分,因為是以自己班級實際教學,沒有辦法大規模的進行 普遍檢證,所以不能確保絕對客觀。但會運用三角檢測的方式,請多個參與觀察 者進行檢視,觀察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改變,讓本研究成果更有依據、更具參 考性。

(3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採訪

一、關於「採訪」和「記者」的意義

採訪是本研究的重點,因此在此先就非人採訪中的「採訪」的意義,蒐集相 關文獻進行檢視討論,進而理出採訪的定義、採訪的對象、採訪的技巧等,希冀 能對採訪一詞有多一點理解與掌握,並從中發掘缺失,引出新義。

Wynford Hicksy 在《新聞採訪》一書裡提到,採訪是現代採訪學的主要活動,

是記者及作家蒐集資料的主要方法。(Sally Adams 等,2003:1)石麗東在《當 代新聞報導》一書中也說到,記者從事新聞報導,要先明瞭採訪事實和意見的步 驟,沒有採訪無新聞報導,此乃不爭的事實。採訪既為新聞報導的來源,每一新 聞機構有採訪部門,凡有志新聞業者,不論科班出身與否,以採訪為必學的科目。

(石麗東,1999:79)錢震等在《新聞新論》一書中提到,新聞採訪是取得新聞 的手段。而新聞採訪不論是在那裡採訪,也不論是對什麼人、什麼事或物採訪,

都是記者的事。記者能不能採訪到讀者需要或感興趣的新聞,關係到報社的生 存。(錢震等,2003:155)由上述可知,採訪是記者為獲取新聞及資訊所需完成 的前置作業,也是記者從事新聞工作所需具備的基本專業能力與挑戰,更是工作 生涯中必須一直學習的項目,而採訪也決定了媒體受矚目及歡迎的程度,牽涉到 媒體的生存,所以採訪對於媒體工作而言,是舉足輕重的角色。

但上述除了錢震等人的論述之外,其他對採訪的定義都稍嫌狹隘,只針對採 訪是記者必要的工作項目之一、採訪是獲取新聞的手段等意義上作發揮。錢震等 人對於採訪對象上有較廣的定義:對人、事、物作採訪,但也只就採訪對象去作 延伸的討論。而陳東園等在《新聞編輯與採訪》一書中提到,採訪的本義,就是 人類蒐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訊息的新聞活動。就內在本質而言是人類一種特殊的 認識客觀事實的活動,而其外在表現則是記者與採訪對象之間的一種人際交往活

(40)

動。(陳東園等,2007:53)上面的論述中,對於採訪對象又有更廣的定義:「是 人類蒐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資訊」。也就是說,除了人類社會資訊之外,自然界 也可以列為蒐集資訊的來源之一。而採訪是記者和採訪對象間的人際交往活動。

對採訪的定義,陳東園等對這部分的確是有更寬廣的看法,但對採訪對象應可以 有更廣闊的認知,以及更深入的思維。

除了採訪對象外,採訪也不應只是記者和採訪對象的交流。一般對記者與其 工作的定義,在王洪鈞《新聞報導學》中,對「記者」一詞有以下敘述:新聞記 者,或稱記者,是傳播新聞的活動,經傳播科技進步以及社會劇烈變遷,發展成 為專業領域後,對新聞從業者的泛稱。除若干國家訂有法律或從業者公約,明文 規定新聞記者的資格外,一般來說凡是直接從事新聞資訊相關的採集寫作、編 輯、翻譯敘述、播報、攝影後製與評論工作者,無論以何種形式表達資訊,基本 上都可視為新聞記者。(王洪鈞,2000:42)除此之外,王洪鈞對記者的認知還 有更寬廣的看法:二十世紀,新聞傳播活動發生了革命性的發展;報紙和雜誌成 為印刷新聞事業的主幹,廣播與電視也構成電子新聞事業,甚至電影,也屬於傳 播事業的範疇。到了電腦與電訊相結合而形成網際網路之後,網路新聞逐漸普 遍,從事網際新聞者,無論呈現型態為電子報或個人播報,都以記者自稱。從新 聞傳播事業發展趨勢來看,當傳播新聞的活動演變成一種獨特的、具有強烈公共 性,且體系化的事業,並被定位為專業領域之一後,新聞記者已具有專業者的角 色地位。如同前面所述,凡參與新聞事業報導及表達意見的專業人員,無論他們 為採訪、播報、編輯、編譯、校對、撰述、主筆、通訊員、特派員,或任何其他 相似的工作職務,既與採集訊息、撰述新聞、處理新聞、播報新聞相關,或從事 資料補充及評論分析的人,都為新聞記者,且須忠實履行其為專業人員的職責。

(同上,43)從上述可知,只要是從事跟傳播事業相關工作,且工作性質為蒐集 訊息、撰寫新聞、播報新聞相關的人員,都可以稱為記者。而周慶祥等在《新聞 採訪與寫作》中對記者也有定義:廣義的新聞記者泛指所有從事新聞工作的人都 可稱為新聞記者。例如:社長、總編輯等,雖然不直接從事採訪工作,只作新聞 的監督與管控,仍可稱為記者。狹義的記者則指負責外勤採訪工作的人。(周慶 祥等,2003:27)從兩種說法來看,我對周慶祥等人的看法比較贊同,因為王洪 鈞的對記者的定義仍稍嫌狹窄,必須一定要跟新聞有關才稱得上是記者。而周慶

(41)

祥等人的定義雖然較廣,但仍離不開新聞的範疇。我認為記者的定義可以更寬 廣,除了上述所說的新聞工作者外,可再加進一些訪談記錄者、觀察者、參與者。

如動物保育員、靈媒、獸醫、植物學家、礦物學家等。為何他們也算是「記者」?

因為人們可以從記者身上獲取關於人、事、時、地、物等訊息,但其他方面的資 訊卻少之又少,無從去得知大量有關人類之外的知識,而這也無形中讓人類的視 野顯得狹隘、拘謹,不夠開放去接納其他的看法。上述那些角色,雖然他們的「溝 通」對象不是「人類」,但他們所作的記錄、觀察、訪問等,可以讓人類獲得其 他物種、生命、甚至無生命的訊息,進而去接受原本認知上比較「特殊」的想法 或說法,拓展眼界,讓人類在這地球上,甚至宇宙中能與其他物和諧共處,對世 間一切保有敬畏謙卑的心。

綜合上述來說,對於採訪比較適當的定義是人類蒐集世間萬物(包含認知上 的生命、無生命、有機體、靈體等)的資訊,進而作觀察、記錄、檢視、歸納成 一個較有系統的文字記載、錄音、影像檔等可供後人運用與接納的媒體,這樣的 工作,就可以稱為採訪。

至於記者的定義,則為負責上述採訪工作的人物,不僅是新聞記者,包括與 自然界可以互通訊息的人,也都可以稱為記者;而記者也不一定需要處理新聞、

編撰新聞、播報新聞,他們只要作資訊記錄、統計、整理,讓資料可以普遍流通,

這樣子的角色就可定義為記者。

二、關於採訪對象及其特性

關於採訪對象,石麗東在《當代新聞報導》一書中有提到,採訪以目的物分,

大致分三類:(一)就「事」的採訪而言,如突發性的新聞,像是颱風、車禍、

公司倒閉等天災人禍,採訪前注意過去相關資料的查詢,並和現在所獲取的訊息 去作比對分析,看看有什麼差異,而這樣的差異就是新聞的重點。(二)就「人」

的採訪來說,此一類訪問多屬特寫,記者先決定角度,在採訪後,運用寫作技巧 整理出文字記錄,成為新聞,這也是新聞來源的大宗。(三)就「問題」或「趨 勢」的採訪來說,記者的採訪是針對社會現狀、趨勢或改變去作分析與討論,當 然這些內容還是要由專家、學者或相關人事發表。但重心不在「人」而在「問題」

(42)

上面,人只是討論問題的管道,而非目的物。(石麗東,1999:88)所以石麗東 所認為的採訪對象不外是天災人禍等事件、特定人物、特定事件或現象等。而王 洪鈞在《新聞報導學》對於新聞的來源分成三大類:(一)公共事務,包括政府 機關、社團組織、或為公共政策、公共行政或關係公共安全與福祉,不論是國界 之內或國際之間,都可稱為公共事務。(二)個別事件也是新聞的來源之一,例 如交通災禍、司法案件、犯罪行為、演藝人員的緋聞等都是,一般說來大家所熟 悉的公眾人物,較能引起人們的興趣。(三)新聞來源也包含了自然事故,凡是 天地間自然發生或出現任何現象或事故,如地震、颱風、氣候變遷、自然現象以 及野生動物的變化都屬於這個範疇。(王洪鈞,2000:83)王洪鈞雖然沒明確提 及採訪對象,但從上述的新聞來源,就可看出端倪。綜合來說,他所指稱的採訪 對象,不外是人類社會中與「人」有關的事物,再加上自然現象以及少部分涉及 動物的行為變化等。而錢震等在《新聞新論》一書中,對於新聞對象有較明確的 定義:新聞對象是人,為了便於找尋他或她們,往往必須事先查知他或她們相關 的事、物或地點。例如,他或她們喜歡做什麼事?常去的地方?喜歡的東西?這 些都有助於增進對受訪者的認識,更方便對他們的採訪工作。(錢震等,2003:

160)而其他專書或期刊文章雖然沒有提到採訪對象,但也有簡略提到新聞要素。

如周慶祥等在《新聞採訪寫作》一書中提到組成新聞要素脫離不了 5W1H:Who

(何人)、What(何事)、Where(何地)、When(何時)、Why(為何)、How(如 何),但一則新聞裡不必包含所有的特質,有時只需一項凸出的新聞要素,就足 以吸引大眾閱讀。(周慶祥等,2003:10~11)所以周慶祥等的說法,大概也脫離 不了與人相關的事件。而陳東園等在《新聞編輯與採訪》一書中對於新聞的內容 也有這樣的看法:新聞內容包括參與的(一)主角人物:它可以是人、事物現象、

物件、動物等,通常是整件新聞發展的靈魂之一。(二)事物現象發展的流程始 末:由背景、過程、結果。(三)時間:包括事物現象發生的準確日期、時間以 及這個時間點所包含的特殊意義。(四)地點:包括事物現象發生所在的場域,

以及這些場域在新聞裡所透露出的意義。(五)物件:與新聞事物現象相關的物 證,可以用來讓新聞更真實、更有依據。(陳東園等,2007:4)由陳東園等的說 法來看,對於採訪對象的定義,設定較為寬廣,畢竟除了人和事件之外,也包含 了動物。而徐慰真在《人間趣味新聞料理》一書中對於人情趣味新聞來源有下列

(43)

的說法:人情趣味沒有一定的來源,因為範圍太廣,所有人都可以是對象,包括 來源場域例如:法院、監獄、學校、遊樂場、動物園、水族館、集會、演講、醫 院、戰區、博物館、美術館、飛機場、碼頭等。(徐慰真,2001:69~70)所以在 採訪對象的界定上,仍是以人為主要目標。

就上述來談,大多數專書對採訪對象的定義,直截了當的就限定為「人」。 那相關期刊文獻?也差不多是如此。舉例來說,幾份期刊的篇名如:〈人物採訪 技巧〉(董紅言,2005)、〈如何做好人物採訪〉(林耀斌,2009),這些文獻顧名 思義,多以「人」為採訪主軸。沒有提到「人物」的篇名,如〈淺談新聞記者的 採訪技巧〉裡,趙彥紅提到,就採訪對象而言,有的人比較健談,而且思路清晰,

如果記者提出問題,對方就能迅速且恰當的進行回答;相反的,有些採訪對象比 較拘謹,不善言辭,對記者所問的問題只能作較簡短的回應,或悶不吭聲。(趙 彥紅,2009)由此看來,這裡所設定的採訪對象為「人」。另外,張徵也提到採 訪前必須先對採訪對象有五個方面的了解:(一)大致經歷;(二)主要成就;(三)

性格愛好;(四)當時情緒;(五)親友關係。(張徵,2009)雖然沒有說得很精 準,但由以上五點來看,的確還是以人為對象。

再者,其他論述也沒有更廣闊的見解,乍看之下採訪對象的範圍很大,把動 物加了進去,但即使算在採訪對象的範疇內,實際採訪動物的新聞有多少?其實 說穿了,採訪對象在這些文獻的定義,大概就是跟「人」有關的事件,沒有什麼 特別的。不過這對於認識人類以外的世界,是毫無建設性的,且看法和視野是相 當狹隘、侷限的,畢竟光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就不只是人和動物而 已,還有植物、礦物、以及其他未知的世界,拓展出去,也包含我們探索不到的 宇宙等。

關於採訪對象的特性來說,人是有強烈互動的生命體,所以與人交流,除了 注意交談的狀況外,肢體語言的部分也很重要,甚至得切入受訪者的內心情感,

才有可能讓整個採訪工作順利進行。所以對「人」的採訪工作是很複雜的,需要 長時間的訓練與經驗才能夠養成。但對人採訪的相關專書期刊論述非常多,關於 其他生物、無生命的採訪資料卻非常少,不然就是缺乏。所以對於採訪對象的特 性,先作部分的論述,其他的將在後面的章節作比較深入的探討。

除了人以外,互動性較高就屬動物了,那動物跟人類語言不一樣,怎麼能溝

(44)

通?答案是有的。人類有語言,動物也有,而且動物的語言行為一直是人類所感 興趣的課題。像是最近因為世界盃足球賽爆紅的章魚保羅就是一例,水族館的工 作人員為保羅在進行「預測」前準備一個貼著主場及對手雙方的國旗在透明玻璃 箱,箱中會事先放入食物(如貝類),誘使牠作出選擇。當牠獲取食物後,翻開 的那個箱子就是「預設結果」,而章魚保羅在本次 2010 世界盃足球賽,預測成功 率為百分之百,這也是人類和動物互動的例子之一。在《神祕生物未解之謎》一 書裡,提到語言非人類獨享,他舉了幾個例子:五歲的黑猩猩不但能了解語言,

還能加以創造運用,牠可以利用改造過的英語透過電腦處理後,達到與人溝通的 目的,這驚人的發現,打破過去認為語言為人類獨有的觀念,而進行實驗的心理 學家說,這隻黑猩猩的能力早已超過人們的預料。(通鑑文化編輯部,2008:

197~198)由此看來,某些動物的溝通能力,已經超過人類的原本的想像與認知,

牠們是可以和人類互動的。另一個例子說到,美國有一隻精通數學的狗,兩位數 學家用電腦才能解出的題目,牠僅用四分鐘就解出答案,這隻狗的主人只訓練牠 算數,在短短的一個月內能數到百萬位,而且還學會了平方根和立方根。令人更 覺得不可思議的是,牠能和人聊天,當有人以開玩笑的方式問牠對貓的看法,牠 回答說:「貓都是大笨蛋。」(同上,198)除了動物的語言之外,動物的情感也 是我們必須去了解的課題,畢竟「人」的採訪中,我們必須關照受訪者的情感與 內心世界,才能更快的與受訪者進行交流。而動物有情感的部分,一直都有資料 可以證實。舉例來說,一則發生在臺灣的新聞:「雲林有位老農夫梁阿公,因為 跟老牛朝夕相處了二十三年,但因為梁阿公已經七十五歲了,實在沒辦法照顧 牛,只好忍痛將牠送到位於臺南柳營鄉老牛的安養之家,只是這人牛一分別後,

牛牛不吃東西,阿公也很思念,今天梁阿公特地搭火車,從雲林到臺南看牛牛,

牛牛真的很有靈性,看到阿公來了,猛點頭很開心,也終於願意吃草了。」(潘 潔瑩等,2010)動物具有靈性的案例,還有四川大地震時,有人觀察到熊貓變得 非常驚慌,彷彿知道大難臨頭,而當地數十萬隻的蟾蜍也跟著大遷徙(王銘義,

2008);日本神戶大地震前數日,當地人留意到許多狗狂吠,狗咬人的事件也急 遽增加,有人認為災難來臨前,動物會變得很緊張(楊明暐,2008);木柵動物 園的大象林旺,曾經在動物祭裡擔任陪祭官,跟著主祭者四肢下跪,讓人嘖嘖稱 奇;南亞海嘯造成斯里蘭卡 2 萬多居民喪生,但災難現場卻找不到任何一具動物

(45)

屍體,或許動物有第六感,可以預知將要發生的災難。(羅際鴻,2003)從上述 的案例可知,動物的情感與能力有時連講究證據的生物學家和科學家也難以置 信,而思考和語言真的是人類獨有?在這瞬息萬變的大千世界,沒有什麼事情是 不可能的,只要用心觀察,或許我們可以留意到不同的變化。動物既然能與人互 動,就代表我們能把牠列為採訪對象,並且能根據以往對牠們的研究,了解牠們 的行為舉止與心理狀態會呈現什麼樣的反應?採訪者要如何去作回饋?採訪者 在前述已作定義,是以比較廣的層面來討論,所以包括動物保育員、觀察員、訓 練師、獸醫、以及跟動物相關的從業人員,都可算是採訪者。

綜合上述,動物與人類的互動,是可以進行採訪工作的有力依據,因為從與 動物溝通所得到的回饋來看,我們能得到相當分量的訊息,所以動物與人的互動 是比人與人的稍「弱」,我在此把動物的回饋特性稱為「動物的弱互動」。

除了動物以外,還有其他的採訪對象,就植物的特性來討論,植物是否有語 言?是否能溝通?是否能像人一樣,對外界的刺激產生反應?這些一直是人類學 者一直想了解的問題。畢竟人類認為的植物,只是一個生命體,沒有情感,也不 會思考的。但近幾年來,許多科學家用實驗證明,植物不僅有感情,還會有情緒、

有記憶,還因此有一門新興學科──植物心理學。但植物真的有情緒嗎?在《神 祕生物未解之謎》裡提到,美國中央情報局的電子專家 Cleve Backster,突發奇 想把測謊器綁到一棵天南星科的植物葉片上,想測試水從根部上升的速度,結果 他發現,當水從根部緩緩上升時,測謊器上顯示的是向下、複雜的鋸齒狀曲線,

這是人在高興時具有的反應,於是他大膽推測植物也有情緒。因為植物知道澆水 對自己有好處,所以會有高興的情緒回饋,也讓 Cleve Backster 想進一步研究。

他也試著假裝用火柴燒葉子,尚未靠近植物,測謊器上就有劇烈的變化,呈現恐 懼的心理狀態;後來他又多次假裝測試,但未真正燒灼植物,植物似乎也發現這 樣的動作並不會真的對自己產生危險,於是也不再出現劇烈的反應,記錄器呈現 較平穩的狀態。(通鑑文化編輯部,2008:206~207)由上述的例子可以知道,植 物是有情緒的,只是我們必須運用精密的儀器或從很細微的地方去觀察,才會感 受到植物的回饋,所以沒有覺察到植物的反應,並不代表植物是沒有情緒的。

但光靠 Cleve Backster 一人的實驗,就可以支持植物是有情緒,可溝通交流 的生命嗎?當然不是。另一本《神秘自然生態大解碼》裡也提到 Cleve Backster

數據

圖 5-3-8 間歇時段的類拼貼式採訪的向度連結關係圖 間歇時段的時間類別 非人採訪對象 採訪 向度 1節課 2節課 半天 一天 動物 植物 礦物 其他神秘傾向採訪 目的 了解動物怎樣看待人 主:外觀 次:動靜 意念 品味 了解植物面對摧殘後的反應 了解礦物被冷落的感受 了解靈遭受否定或被遺忘存在的想法 主:動靜 次:外觀 意念 品味 主:意念 次:外觀 動靜 品味 主:品味 次:外觀 動靜 意念  橫切連結選樣縱貫歷史選樣數天
表 7-2-4 第三週非人採訪教學進程表  日期  組別  2011.05.17  2011.05.19  備註  第一組  實際採訪植物、發表、檢討 實際採訪礦物、發表、檢討  第二組  實際採訪植物、發表、檢討 實際採訪礦物、發表、檢討  第三組  實際採訪植物、發表、檢討 實際採訪礦物、發表、檢討  第四組  實際採訪植物、發表、檢討 實際採訪礦物、發表、檢討  第五組  實際採訪植物、發表、檢討 實際採訪礦物、發表、檢討  表 7-2-5 第四週非人採訪教學進程表  日期  組別  2011.0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