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非人採訪的對象特性

第三節 礦物的超感應

一、礦物的相關研究

礦物是什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網站中下了定義:礦物(Mineral)是自 然界中的化學元素,在一定的物理與化學條件下所形成的天然物體,它是構成岩 石、礦石、土壤等固態地球的基本物質。依礦物學的定義,礦物需具備以下條件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11):

(一)礦物是天然產出的均質固體,係由單一元素或無機化合物所組成。

(二)礦物是由無機作用所生成。

(三)構成礦物的原子或離子都有一定的排列方式,也就是每種礦物都具有 固定的結晶構造。

(四)礦物有一定的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

因此,金戒指、銀項鍊,以及製造鉛筆筆心的主要材料石墨都算礦物;反觀 在實驗室中用合成方法製造的人造寶石,松脂轉變而成的琥珀,貝殼或貝殼內的 珍珠,人體內的結石,嚴格說來這些物質並不屬於礦物的範圍。(國立自然科學 博物館,2011)

從上述中可得知,礦物泛指自然形成的天然物體,是構成岩石、礦石、土壤 的物質。而礦物從宇宙出現時,就已經存在,它是孕育生命的物質,沒有礦物,

也不會有動植物的生存,更不會有人類。但人類對於礦物的存在,除了少數貴重 的金屬、寶石之外,總是不屑一顧。像是路邊的小石子,我們幾乎不會主動發現 它的蹤跡,即使它大到人類肉眼可以辨識。因此,對於人類來說,礦物是沒有存 在感、容易被忽略的。即便如此,人類對於礦物並不是沒有任何情感的。

早在遠古時代,人類對於石頭就有崇拜的心理,唐萍曾提到:

在原始社會,岩石是人們製造生產工具和武器的重要原料。人們要找 尋一塊適合的石料,往往費很大工夫, 如果偶然發現一塊稍作加工即成 石斧、石刀的石塊,就會把它當做神物或神賜的。這時人們一方面使用它,

一方面把它當神來崇拜。中國羌族地區,白石崇拜目前還有存在。這種白 石崇拜在喜絨藏族中也曾流行,在大金地區,也有屋頂供白石的。歐洲古 代也有崇拜石斧的現象。天然的石洞,給人們居住方面帶來很多方便,人 們發現它時的感激心情,容易轉化為宗教情緒,也是完全可以想像的。(唐 萍,2009:33~34)

如唐萍所言,遠古時代人類對於自然物的敬畏與謙卑,是顯而易見的。因為 早期人類對於自然物認識較少,對一切新的現象與情況都會感到好奇,也因本能 反應,擔心對自己造成傷害,這樣的情況現在都還有跡可循。例如:打雷時,大 多數動物與人的反應就是躲起來,躲到洞穴、屋子等其他能遮蔽的地方。究其原 因,應該是早期人類可能曾經遭受雷的傷害,才有這樣的反應,並將這樣的訊息 一代代的傳下來。

另外,陶思炎也提到有關靈石信仰與文化:

石敢當,又稱「泰山石敢當」、「泰山石」、「石將軍」、「泰山石敢當將 軍」等,作為民間鎮宅、護路、守村、衛橋的辟兇法物,同靈石崇拜、泰 山崇拜、鬼魂觀念、山神信仰等聯繫在一起。它以碑石、文字、符號、動 物圖像和人形雕刻,展現其作為鎮物的功能追求,並往往以民俗藝術的形 式隱藏著深層的宗教觀念。透過「石敢當」上的某些文化符號,我們不難 找到山神信仰存在的蹤跡,看到山神信仰在民俗生活中的持久應用。(陶 思炎,2006:43~48)

陶思炎提到石敢當的靈石信仰文化,是自遠古時代所流傳下來的。而這些文 化,起源於前面所提的「泛靈信仰」,也就是萬物有靈的概念。因此,不論是動 物、植物,甚至是在人類眼裡毫無生命跡象可言的礦物,對人類來說,都有一份 特殊的情感與意義。這些概念是此研究中很重要的一環。

目前關於礦物的研究,除了地質分析之外,與本研究相關的,就屬靈石信仰。

姚偉鈞等曾提到:

石頭作為一種文化載體,伴隨著人類進程從遠古走到了現在,並走向 未來,構成了源遠流長的石文化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 的先民們從石器時代就開始與石頭結下了不解之緣,石頭背後隱藏著中華 先民們原始的價值觀和審美觀。

說到石頭與中國文化的關係,就不能不追溯到中國上古時期的石頭崇 拜和石頭信仰。中國人民有崇拜石頭的歷史,蒙昧初開之時,那些有著「萬 物有靈」觀念的初民們,從石頭的永遠性、不動性和超越性出發,相信石 頭之中包藏著神秘的威靈,相信這種威靈能夠為人類所借助,並能福佑人 類。對石頭的崇拜,是原始信仰的形式之一。人類文明發端於對石頭運用,

石頭在原始社會先民們的生產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學術界 認為「石崇拜」可能是最早產生的一種自然崇拜方式。

漫長的石器時代使人類的生存和石頭結下了不解之緣,石頭對人類來 說具有了珍貴而近乎神聖的意義。(姚偉鈞等,2004:35)

蘇峰楠也曾對臺灣石頭崇拜作過研究:

世界各地皆可發現人們對於石頭的崇祀行為,亦引起許多學者進行研 究。在臺灣,最為人所知的石頭崇拜,除了在原住民的巨石文化以及其神 話故事中可見其蹤跡之外,便是閩南人祭祀「石頭公」的形式,然而並非 所有漢人石頭崇拜皆為石頭公模式。苗栗地區住民多以客家人為主,其「石 母」信仰則是另一種石頭崇拜的型態。

而客家人的「石母」信仰,與閩南人的「石頭公」信仰可說是截然不 同的。大部分的石頭公信仰,其神格多屬於男性神的性質;而且雖然石頭 的外表堅毅冷硬,但客家人卻賦予石頭一個「母親」的形象,石頭具有了 母愛的象徵,更有照顧幼兒的神職,也因此廣受人們崇祀。(蘇峰楠,2011)

由上述可知,礦物是最初就存在地球上的物質,人類對於礦物,早在石器時 代就已結緣,崇拜的心理也在此時產生;特別是一些長相「特別」的礦物,更是 因為外貌吸引人注意,容易引起人們的想像,賦予石頭有神靈存在的觀念。即使

礦物表現上看來不會有任何反應、動作,但仍能提供人類心靈上的慰藉。且這些 信仰,多數都將礦物「人格化」、「神格化」,這些信仰也由單純的崇拜,演變出 祭祀的行為。這些自然崇拜的行為,依然會藉著萬物有靈的概念,繼續流傳下去。

二、礦物與人的互動

除了上述石頭崇拜的案例,人類對於與礦物互動的相關研究,全付闕如。由 此可推測,研究者可能認為礦物與人不會有什麼互動的情況;或者礦物與人的互 動僅限於人單方面對礦物的崇拜,礦物對人的案例少之又少,因此不具研究討論 的價值。

但不論有沒有礦物與人互動的實際案例,在採訪過程一樣要面對。相較於動 物的弱互動、植物的想像反應(微互動),礦物對外界幾乎不會有任何回饋,那 如何去得知它們的反應?這部分不妨稱為礦物的超感應。「感應」一詞在教育部 線上辭典的解釋中有下列幾種:

(一)互相感動相應。

(二)受外界事物的影響,而引起相應的情感和動作。

(三)人以精誠感動神明,神明自然會回應人。

(四)一種物理現象。分為:1.靜電、靜磁感應。因帶電或具磁性物體的靠 近,而使未帶靜電、磁性的物體帶電、呈磁性的現象。2.電磁感應。指某些物體 或電磁裝置,因受到電場或磁場的作用,而造成電磁狀態的變化。(教育部,2011)

而「超感應」一詞,就意義上來解讀,是超越一般感官的感應方式,較接近 於上述第一、二種解釋。我們就觀察到的跡象來直覺的反應我們對礦物的感受,

並思考可能的意涵;或者是藉由其他外界的變化,例如採訪礦物時周遭動植物的 反應或變化,也可以用來當成是礦物透過動植物傳達訊息,以此來作為礦物的採 訪內容。例如:學生採訪時,曾問石頭:「你在這裡多久了?」這時有一隻螞蟻 走過,並走了像數字「3」的軌跡,這時學生就猜測是石頭想透過螞蟻回應,所 以推測這顆石頭已經在這裡待了 3 年。由此可知,「超感應」必須仔細觀察外界 的變化,再透過思考來得知訊息。那為什麼要把對礦物的回應視為「超感應」?

這得先就礦物與人的互動來作說明:

(一) 語言

相較於動植物,可以經由聲音、科學儀器,來發現動物與植物的語言,但在 礦物身上,即使運用精密儀器,也無法解讀出它的語言。因此可以確定的是,礦 物不具語言能力的。

(二)表情

礦物與植物一樣,缺乏動物所擁有的肌肉群,因此在表情這部分,也是人類 無法解讀的。頂多只能從礦物的外貌、紋路、色澤變化去作觀察,並以發現的結 果去想像、感應。

(三)肢體動作

相較於動物豐富的肢體動作以及植物單調的反應,礦物幾乎不會動。即便會 動,大多屬外力介入,例如土石流、山崩等。因此,也不會有所謂的肢體動作產 生,當然也無法從這部分去討論採訪結果。

(四)解讀訊息的角度

以人、動物、植物為受訪者,都在前面討論過。但以礦物為受訪者,是相當 不一樣的,我們必須就僅有的資料與線索去感應,並加以思考,才能完成採訪工 作。

由此可知,因為我們很難覺察到礦物的反應,所以採訪礦物是很艱鉅的任 務。因此在進行採訪前,無妨先以上面的案例,與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明白礦 物的類型以及可能的互動,並給予學生相當的心理建設。以我所從事的為例,從 採訪過程中,學生已經有了動物與植物的採訪經驗,而對於礦物他們特別感興 趣,這讓我感到十分驚訝,畢竟礦物相較於植物和動物來說,我們幾乎沒辦法從

由此可知,因為我們很難覺察到礦物的反應,所以採訪礦物是很艱鉅的任 務。因此在進行採訪前,無妨先以上面的案例,與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明白礦 物的類型以及可能的互動,並給予學生相當的心理建設。以我所從事的為例,從 採訪過程中,學生已經有了動物與植物的採訪經驗,而對於礦物他們特別感興 趣,這讓我感到十分驚訝,畢竟礦物相較於植物和動物來說,我們幾乎沒辦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