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七章 實務印證及其成效的評估

第一節 實施的對象

一、試驗的對象

本研究兼採實證研究,必須實際執行教學,來驗證理論建構成效。我因擔任 高年級導師,有自己的班級,所以對教學的實施與後續觀察算是相當方便。

國小階段,教學方式大多以講述法為主,教師缺乏與學生的互動或交流,即 使有所謂互動,大多停留在師生間封閉式問題的答問。例如:「會不會?懂不懂?

了不了解?」因此,學生上起課來容易意興闌珊,沒精打采。對於學期成就低落 的學生,講述法的幫助更是有限。

基於上述原因,我閱讀相關文獻資料,認為要明顯、有效率的提升學生的聽、

說、讀、寫、作等語文基本能力,一定要透過合作學習的模式,並以異質性分組 的方式進行。合作學習有別於很多個別學習和競爭學習,國內學者提到曾經提過 合作學習的重要性。例如賴銘崇等(2001)研究指出對於九年一貫課程基本能力 的要求,如果能配合建構主義和合作學習的模式來進行教學活動,可以看出許多 能力能藉由活動設計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透過討論、互動與溝通的活動裡,自然 而然地在教學情境中不斷被薰陶與孕育。郭家豪(2003)也提到倘若將合作學習 法搭配多元智能(Gardner,1983)的理論,是能打破傳統教學與紙筆測驗的限制,

讓學習和評量有更公平、多樣的做法。而 Gardner 在 1983 年提出多元智能的理論,

強調智慧不能只看智力商數(IQ),它至少要包含以下幾種:語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空間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邏輯一數學智能(Logical 一

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肢體一動覺智能(Bodily 一(inesthetic Intelligence)、音 樂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內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人際智能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及自然觀察者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

由上述可知,合作學習除了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提供一個有效且多元的方 向,且學生透過合作學習模式,可以達到互相培養多元智慧的目標。

根據 Vygotsky 的鷹架理論,教師或能力較佳的同儕在協助學習者解決超越 個人能力範圍所及的問題時,從旁提供支援,讓學習者逐步養成問題解決的能 力。也就是說,透過鷹架的提供,能力較差者可以從能力較強者身上學到一些知 識,進一步內化後,發展並提升認知能力。(徐新逸,1998)

根據 Bandure 在 1977 年所提出的社會學習理論中,他認為個人的認知和行為 與環境三方面,會影響人類行為。他強調觀察(模仿)學習,透過觀察學習,學 生獲得示範性的表徵,可以藉此被引導進行適當的操作。因為他認為學習是經由 個體內在歷程、個體行為與環境三者間互動的產物。個體透過觀察、模仿,產生 內在認知歷程改變,進而有新的學習行為產生。也就是說,學生在同儕互動中,

經由觀察、模仿,可以調適、同化新舊經驗,進而建構出新的知識來。(楊栢青,

2005)

由上述可知,因為學生程度不一,所擁有的能力也不盡相同,有人擅長數學 邏輯;有人擅長體育;有人擅長發表、展演;有人擅長語文,透過高度異質性的 分組,更能凸顯合作學習的好處。學生分組時,可以互相討論、交流、競爭、溝 通、尊重、協助、督促、觀摩,彼此互信互賴,無形中培養默契,並提升學生學 習興趣,改變班上風氣,減少教師督導負擔,讓單純的講述法變成教師與小組、

成員與成員間三方互動。如果能有一定的運作模式,教學效果不僅比教師唱獨角 戲來的事半功倍,更有傳統教學無法達成的額外成效。

如果討論到合作學習,就得先討論異質分組。所謂異質分組,是將不同能力、

學業成就、性別、種族、社經背景、學習態度、領導能力等性質的學生編在一組。

同質分組,則是將以上一種性質相同的學生編為一組。許多學者認為,學生在異 質分組中可獲得認知與情境方面的增強,因為小組成員間的差異較高,不同觀點 彼此交流;且經由組員互動後,可增進同儕間人際關係、打破社會階級、降低種 族間之隔閡,和縮短高成就與低成就學生間學業成就差異。(徐新逸,1998)相 較之下,同質性分組就有不少的缺點:學生容易有同樣的想法見解、類似的回答,

不願再彼此激盪出新的意見,常常趨於保守,安於現狀,不願意改變。

因此,本研究中,便依據合作學習的模式實施,選定自己的班級(六年級)

進行教學。學生採異質性分組,依據兩個條件呈現的數據或狀態來進行。第一篩 選分組的條件是學習成績,以五年級全年成績的前三分之一擔任各組的組長和副 組長,後三分之二為小組成員。第一階段編排完畢後,再運用第二階段──教師 觀察結果,來進行調整。教師必須就平日觀察,來作異質性更大的分組。例如:

擅長發表的,必須與不擅長發表的排在一起;擅長寫作的,跟不擅長寫作的一起;

活潑的跟文靜的學生分配在一起;喜歡幫助別人的,跟不喜歡伸出援手的學生坐 在一起。但必須注意在調整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成就與能力考量,儘量與 跟彼此能力互補的學生坐在一起,以達到互相觀摩、合作學習的效果。以下是異 質分組的實施流程:

(一)決定組別數目與小組人數:在進行教學前,為了採合作學習方式,依 據 Johnson & Johnson (1993)的研究表示,每組人數以 4~6 人為宜。而本研究所 實施教學的班級人數為 30 人,我把全班分成 5 組,每組 6 人,符合前述條件。

(二)進行學生分組:我先就學生學習成績進行第一階段分組,再依據學生 行為、性格、性別來強化異質性分組。

(三)分配小組工作:合作學習強調分工合作,每位小組成員必須清楚自己 在整個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因此,在教學前,除了進行分組外,教師必須在分 組後,進行工作分配。我先利用 1 節課的時間,進行採訪實務與技巧的討論;討 論完畢之後,請學生發表採訪工作中需要的角色:採訪記者、攝影記者、文字記 者、器材準備等。請學生按照這樣的職務進行分配,因為教學與採訪需進行多次,

擔任的工作也會互換,以期達到訓練學生不同語文能力的目的。而小組內工作調 整,便交由組長和副組長負責規畫,與小組成員溝通後進行。

(四)準備相關教材:進行教學前,我先準備了一些與「非人」相關的案例,

來傳達本研究的思想主軸──萬物有靈,以及與採訪相關的技巧說明。以期盼課 程進行後,學生能以尊重萬物的想法與簡單的採訪技巧,進行非人採訪工作。

(五)準備前後測問卷與學習單:教學活動進行前,為了評估學生對「非人」、 採訪的初步概念與基本語文能力,我作了前測問卷並實施。進行的過程中搭配學 習、記錄討論單,讓學生能從採訪過程中,寫下一些心得與看法,以便達到反思 的效果。全部課程結束後,進行後測問卷的實施,觀察學生在非人採訪課程執行 前後的差異,以利於檢證成果的實施。

二、教材內容

在非人採訪術課程進行前,我整理了一些研究目的和關於非人的案例。研究 目的舉了八八風災為例,讓學生了解到大自然的反撲,反思人類因貪婪而對自然 的掠奪與破壞,最後反遭吞噬;進而引發關懷之情,探索「萬物有靈」的世界,

實際去了解生活周遭「非人」的想法與看法,改變原本對非人的錯誤觀念──非 人是沒有生命、不會說話,也不會思考的。為了強化學生對「非人」是會回答、

有思想的生命,我舉了許多有關動植物的案例。例如:

法國有一名專門在猴子身上作試驗的研究人員艾蘭‧柯西克博士,在 與黑猩猩一起進行一學實驗中竟產生了感情,雙雙墜入愛河。

由於黑猩猩與人類的生理及解剖體十分相似,這個醫學試驗室準備在 黑猩猩身上作愛滋病毒試驗。他們選擇了一隻叫阿曼達的雌猩猩作為試驗 物件,並在試驗前教她一些手勢用來與人溝通,以便了解阿曼達。

有一天,艾蘭告訴阿曼達,他打算把愛滋病毒注入其體內作試驗時,

阿曼達一聽完便哭了。牠用手勢說:你怎麼能這樣對我?難道你看不出來 我已經愛上你了嗎?艾蘭一看,為此感到震驚與感動,他激動地將黑猩猩 抱在懷中,並用手勢說:我也愛你,絕不把愛滋病毒注入你的身上。(蔡 天起,2007:152~153)

1970 年 10 月間,數以百萬計的蘇聯讀者從《真理報》上首次看到植 物會把情感傳遞給人的報導。記者在採訪內容中提到:我親眼看見,一粒 大麥芽確確實實在根部浸到熱水的時候嚎叫出來。不錯,植物的「說話聲」

必須靠著特殊且敏感度極高的電子儀器來記錄,而寬幅紙帶上顯現的是

「湧流不止的淚水」。記錄比如同瘋了一般,在記錄紙上來回比畫著大麥 芽的無限痛苦。如果只看這大麥芽的外表,實在想像不到它正受著什麼折 磨。芽葉儘管又綠又挺,它的「有機組織」已經在死亡。麥芽內部的某種

「大腦」細胞把真情說了出來。(Peter Tompkins,1998:62~63)

這兩則案例只是眾多案例其中幾則,為了讓案例更具說服力,除了書中的案 例之外,我也舉了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例如動物神──虎爺、石敢當、樹頭公等), 及相關新聞作為佐證。學生有了這些認識,對於進行非人採訪會更有動力、更具 信心去實踐所交付的任務。

另外,我也從書中整理了一些採訪技巧,讓學生運用於非人採訪中。例如有 耐心、有禮貌的態度、整潔的服儀、尊重的心情、恰當的行為、耐心的等待與問 答、詳實的記錄等等,這些都是屬於採訪中很重要的小技巧,也值得學生從非人

另外,我也從書中整理了一些採訪技巧,讓學生運用於非人採訪中。例如有 耐心、有禮貌的態度、整潔的服儀、尊重的心情、恰當的行為、耐心的等待與問 答、詳實的記錄等等,這些都是屬於採訪中很重要的小技巧,也值得學生從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