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應用在教學活動的高效能期待

第三章 非人採訪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應用在教學活動的高效能期待

一、非人採訪與經驗拓展

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入門基礎,沒有語文,其他學科就無法開展,任何學科都 跟語文有直接或間接的關聯性,而採訪也是屬於語文表現形式的一種。非人採訪 則是基於一般採訪的前提下作延伸與語文經驗的廣化。所謂的語文經驗,周慶華

(2007a:107)提到,將語文經驗作個分類,那麼它大體上就不出人所能具備的

「知識」經驗、「規範」經驗、「審美」經驗等三大範疇。

周慶華(2007a:107~108)又提到如果以「教學方法」為論域限定的前提下,

知識經驗是從純理性的基礎來論斷的,它假定語文經驗是人類的一種理性的架 構,所以必須合理化;它的目的乃在於求「真」。於是從這觀點出發,找出語文 成品所以依據的是什麼以及更經由此一事物的邏輯架構或者它的動作去尋找它 的意義。

知識經驗的部分,非人採訪是以萬物有靈的觀念為基底去作發揮,而知識經 驗的部分強調以理性基礎出發,且合理化的。前面的章節敘述了許多在三大文化 系統(周慶華,2006a:46~48)下,不論是創造觀型文化、氣化觀型文化、緣起 觀型文化中,表現形式不論在生活中、文學中、信仰上等,都有此觀念體現的例 子,也是萬物有靈觀念合理化的理論基礎,藉由這樣的基礎,才得以繼續延展我 的論述。而非人採訪的過程與成果,就是語文成品的一種。周慶華對語文成品的 解釋是:

語文成品,基本上是一種對話性的結構,這個結構有兩層次可以考 察:首先是作者在跟事物(以語言形式存在或新創語言使它存在)接觸時,

已經涉及作者和事物的對話(也就是理解事物、質疑事物、批判事物); 其次是作者在寫作時,選擇適當的語言表達觀感的事物。由上述可知,語 文成品的生產就是透過描述、詮釋和評價及其衍生或分化的再現、重組、

添補和新創等手段或隱或顯的跟接受者對話,進而直接或間接參與了「推 移變遷」或「改造修飾」世界的行列(接受者認同接受該成品,該成品就 會成為推動世界變遷的一股力量)。而該成品的這種對話性結構,在語言 學或文藝學上總稱為「文體」。(周慶華,2007a:108~109)

所以以非人採訪的成果為文體的話,就是用這樣的採訪術和萬物進行對話,

並將整個過程記錄下來,再用讀者可以接受的說法或語言忠實呈現結果。而對話 的時候,除了應用「語言」直接詢問、回答、告知、解釋之外,也應用了其他「語 言」來與他們接觸,例如:肢體、動作、表情、語調等類語言。透過這些,可以 讓我們對「非人」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有了記錄之後,接下來就是進行寫作,

讓整個流程的描述和詮釋可以讓讀者更容易接受、理解,並希冀這樣的成果能讓 讀者拓廣自身的語文經驗,對這世界有更為不同的看法與思維。

規範經驗的部分,周慶華有以下的看法:

這種語文經驗,是從倫理、道德和宗教出發,找出語文成品有助於教 化的成分或因素,而印證語文是「約束社會成員思想、維繫社會存在的一 種形而上的形式」的社會學觀念。因為「人類係營社會的動物;在構成一 個社會的組織和維繫一個社會的存在,必須建立起許許多多的共同約束。

這些約束有有形的、有無形的;例如典章、制度、法律、政治為有形的約 束,而倫理、道德、甚至宗教為無形的約束。」「規範取向的語文教學方 法」所著力的對象就是相應於倫理、道德和宗教而說的。它屬於形而上的 形式,也就是高一層次的形式架構。(周慶華,2007a:201~202)

由此可知,非人採訪在規範經驗的部分,把它拉到較高層次的架構上來談,

也分為倫理、道德、宗教等層面。

倫理的部分牽涉到採訪者和受訪者彼此的關係。採訪人時,以人為主體的 話,就會探討如何營造良好的人際關係。而人際關係和文化系統有關。如果採訪 的是東方人,因為氣化觀型文化底下,講求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所以即使採 訪者和受訪者原本是彼此不熟悉的,如果能透過另一層關係(朋友、遠親),或

許可以在採訪前便拉近彼此的距離,讓採訪更成功。而採訪的如果是西方人,就 不需要考慮這些,畢竟在創造觀型文化底下,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只需對神 或上帝負責,且相互平等。所以採訪時就直接與受訪者聯繫即可,不需要再作其 他關係的連結。

採訪非人時,是以人和非人互為主體,而不是完全以非人為主體,因為有時 動物、植物、礦物或未知的神祕生物沒有明顯回應時,採訪者仍必須就觀察到的 變化去作感應、想像與連結。舉例來說:如果要採訪一隻豬,而採訪者原先與豬 並無較深層的關係(飼主和寵物),又想要順利採訪的話,採訪者可能就得拿出 一些「獎勵」或「回饋」的方式,拉近彼此關係,再作採訪,如果採訪順利,得 到豬的很多回饋,就可以將此記錄寫成一篇報導,這個情況下就是以受訪者(非 人)為主體。相反的,如果這隻豬不願意配合或者是採訪者沒有觀察到較特別的 變化及回應,採訪者就得以自己的角度,將觀察到的資料,描述成採訪的過程記 錄,雖然描述的是豬的採訪,但在這部分是以採訪者(人)為主體。

道德的部分,中西方所秉持的道德觀是不一樣的。周慶華(2007a:214)提 到,氣化觀型文化傳統中,以天道主義的道德觀和自然主義的道德觀為主脈;創 造觀型文化系統中,則統攝了社會學家的道德觀和功利主義的道德觀。東方有貧 富貴賤等現象,所以假設採訪對象是東方人,遇到不甚配合的狀況時,採訪者多 半會選擇隱忍,耐著性子把整個採訪流程走完;但西方講究「互不侵犯」、「人生 而平等」,所以受訪者較不會出現鄙視、輕蔑、不尊重採訪者的態度;相對的,

採訪者也不會同樣對待受訪者。如果真的不想採訪或接受採訪,他們一開始便會 拒絕。這部分套用在非人身上也一樣,假設採訪的是一隻螞蟻或一隻覓食中的毛 毛蟲,採訪過程中,它們可能會自顧自地做自己的事,對於採訪者置之不理,但 既然已經決定採訪,就必須做到完善周全,所以還是必須有耐心、有毅力的把這 個採訪完成。

宗教部分,就氣化觀型文化來談,東方人崇尚自然、人文關懷,所以在非人 採訪的部分,是有比較大的利基。因為東方人會從採訪結果所傳達的訊息去反思 自我。例如:採訪一棵樹,這棵樹可能擔心自己會被砍伐,而這樣的訊息傳達出 來,東方人就會去思考這樣的問題。相對的,創造觀型文化底下的人,一方面可 能對萬物有靈觀念不甚認同;另一方面基於每個生命也都是獨立個體的情況下,

對於採訪的結果,可能就不是那麼在意,只是選擇尊重。

審美經驗方面,周慶華(2007a:247~248)對於語文成品在審美方面有以下 的觀點:語文成品本格只有文學作品具有這種審美成分,而文學作品的美固然也 限於「形式」部分,但它跟其他藝術品(非語文成品本格的類語文成品)的美卻 稍有不同;其他藝術品的美可能顯現在比例、均衡、光影、明暗、色彩、旋律等 形式法則上,而承載或身為文學作品美的形式卻不得不關連「意義」(內容)。如 上述所言,非人採訪既然是語文成品的一種形式,那麼它同樣的也具有審美的作 用,而審美的需求是人的天性,透過它,人可以滿足情緒、宣洩壓力、激勵自我。

而美感類型大致分為九類:「優美」、「崇高」、「悲壯」、「滑稽」、「怪誕」、「諧擬」、

「拼貼」、「多向」、「互動」。(周慶華,2007a:252)以非人採訪舉例來說,如果 採訪一棵長得枝繁葉茂的大樹或是一塊經過天然雕刻砌成的大理石,就會使人情 緒興奮高漲,產生「崇高」的美感;如果訪問一朵美麗的鬱金香或是一隻毛色油 亮濃密、體型小巧完美的小狗,就會使人產生完整、和諧的感覺,這是「優美」。

又如下列這則新聞:

過境綠頭鴨愛上臺灣紅番鴨!這段小綠(綠頭鴨)追小紅(紅番鴨)

的異國鴨戀曲,在花蓮縣東海岸後湖水月濕地上演,令人莞爾。

政大畢業的溫建文觀察濕地生態,發現過境度冬的「小綠」,飛至濕 地後留下來成為新住民,半年前,邂逅羽翼豐滿的「小紅」,熱烈追求。

頭一兩個月,「小綠」頻遭「小紅」拒絕。溫建文說,「小紅」另有公番鴨 追求,但只要靠近「小紅」調情,高大威猛的「小綠」即刻展翅、發出叫 聲,情敵紛紛敗陣,也擄獲「小紅」芳心。

「小綠」為取得岳母(母番鴨)認同,在「小紅」與岳母覓食時,安 靜地在一旁守候。母女用餐結束,「小綠」昂首前進,領著女友「小紅」

和岳母散步,在蔭下乘涼或池中戲水,怡然自得的模樣,十分有趣。

見證異國鴨戀曲的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系助理教授厲以壯說,候 鳥跨國遷移,又與不同種配對,是大自然奇妙之處,值得人類對大自然尊 重與學習。(田俊雄,2010)

上述這則新聞給人清新、和諧、圓滿的感受,這也屬於「優美」的美感。另 外,採訪一座被土石流破壞的山,會產生憐憫、同情的情緒,這是「悲壯」。

對象為人的採訪,雖然也會同樣具有知識經驗、規範經驗、審美經驗,但如 果可以拓展到非人,那麼我們的經驗範圍將會更為寬廣,滿足人類的原始的求知 慾望,這也是本研究對於經驗拓展的高度期待。

二、非人採訪在語文教學的運用

採訪在語文教學上,是非常好的訓練活動,非人採訪也不例外,在語文基本

採訪在語文教學上,是非常好的訓練活動,非人採訪也不例外,在語文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