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清淨觀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清淨觀"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2 香光莊嚴【第一〇五期】民國一〇〇年六月

☉ 五觀︰觀音菩薩遊化人間的修行力

〈普門品〉偈頌:「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 觀,常願常瞻仰。」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五觀— 真觀、清淨 觀、廣大智慧觀、悲觀、慈觀。五觀的功能為何?宋.戒環法師

《妙法蓮華經要解》解釋:「其所以觀音脫苦,能施無畏,現形 度生,皆五觀之力。」說明觀世音菩薩能遊化人間,就是來自五 觀法門的修行之力。

關於五觀的定義,我們羅列諸家之說如下:

真觀

蕅益智旭.妙法

蓮華經台宗會義 真觀者,證不思議空也。

太虛大師.法華 經講演錄

真觀,謂以妙智觀於真性,知自身、眾生身、一 切身平等不二,此即同體大悲之所由起。

丁福保.觀世音 經箋注

觀真諦之理,而斷見思之惑,名曰空觀,即真觀 也。

文珠法師.妙法 蓮華經觀世音菩 薩普門品講義

真觀,即是真空觀,亦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所說:「照見五蘊皆空」的觀智。菩薩以此真空 觀智,修習空觀,先觀一切外境,皆是緣生之 法;緣生無性,當體即空,本非實法。次觀自 身,四大假合,原非實有,終歸於壞。再觀六識 妄心,依根緣塵而有,生滅無常;若離根塵,本 無自性。如是內空我相,外忘法執,斷見思惑,

證真諦理,是為真觀。

清淨觀

蕅益智旭.妙法

蓮華經台宗會義 清淨觀者,證不思議假也。

(2)

13

香光莊嚴【第一〇五期】民國一〇〇年六月

太虛大師.法華 經講演錄

清淨觀,謂觀於淨法,從本以來不與染法相應,

遠離我、我所之二障。

丁福保.觀世音 經箋注

既除見思之糞穢,而於清淨之身,斷塵沙之惑,

名曰假觀。即清淨觀也。

文珠法師.妙法 蓮華經觀世音菩 薩普門品講義

菩薩雖達諸法空義,但不廢緣起諸法,能夠修習 假觀,隨緣應物,廣度眾生。雖終日度生,而不 見有一眾生可度;雖不見有眾生可度,仍然終日 在塵勞中利生。所謂:空而不空,不空而空。其 利生之心,非有而有,有而非有;如水月空華,

無住無著。正因為菩薩修習假觀,積極救世,入 俗利生,而無所執著;如蓮花之出淤泥而不染,

又如「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清淨無垢,

是為清淨觀。

廣大智慧觀

蕅益智旭.妙法

蓮華經台宗會義 廣大智慧觀者,證不思議中也。

太虛大師.法華 經講演錄

廣大智慧觀,以自心清淨故觀於真俗二諦之法,

一一照了,無有遺漏。

丁福保.觀世音 經箋注

已斷無明之惑,而得廣大之智慧,名曰中觀。即 廣大智慧觀也。

文珠法師.妙法 蓮華經觀世音菩 薩普門品講義

真觀是出世的;清淨觀是入世的。從出世而入世 是真利人;從入世而出世是真自利。由自利利 他,證得真淨圓通;觀一切法,即空即有,即有 即空,徹證性相不二,色空不異之理,而入於中 道。而中道觀智,不停滯空有二邊,不即不離,

不一不異,不取不廢,圓融無礙,同遍法界,是 為廣大智慧觀。

(3)

14 香光莊嚴【第一〇五期】民國一〇〇年六月

悲觀

蕅益智旭.妙法

蓮華經台宗會義 悲觀者,以不思議三觀與諸眾生同一悲仰也。

太虛大師.法華 經講演錄

悲觀,觀於生佛同體,而悲眾生以惑業故,不能 免苦。

丁福保.觀世音

經箋注 以上之三觀觀眾生,以拔眾生之苦。即悲觀也。

朱斐.觀音菩薩 的五觀與五音

菩薩把一切眾生的痛苦,看作就是自己的痛苦,

這叫做同體大悲。

慈觀

蕅益智旭.妙法

蓮華經台宗會義 慈觀者,以不思議三觀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也。

太虛大師.法華 經講演錄

慈觀,觀世音菩薩以悲願救苦,故常念給眾生以 樂。

丁福保.觀世音

經箋注 以上之三觀觀眾生,與眾生以樂。即慈觀也。

朱斐.觀音菩薩 的五觀與五音

菩薩隨眾生的需求,不分親疏,完全無條件的為 眾生謀求幸福,給與安樂。這種徹底的平等觀 念,沒有分別的無緣大慈。

五觀的修持

宋.戒環法師《妙法蓮華經要解》中說:「真以息妄;淨以 治染;智以破惑;悲以拔苦;慈以與樂。」真觀用來止息妄念;

清淨觀用來對治染著;廣大智慧觀用來破除疑惑;悲觀用來拔除 眾生痛苦;慈觀用來給眾生安樂。這五觀法門如此殊勝,需要佛 子「常願常瞻仰」。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爾時佛告觀自在不空王菩薩言。善哉善哉觀自在。汝等自從無始以來。於大劫中

為六界和合故。以何六界和合。所謂地水火風空識界等和合故。應如是觀內因緣法緣

則妄想息滅正念停住是名修法界止又觀未語欲語正語已語皆無有相語心亦爾不從內出

而前提若參考該頌龍樹之自注其實有兩個,如該頌 注釋說: 「法若是因緣生者,即是空。何以故?…若 法因緣生則無自性,以無自性故得言空。」引文後 半提到兩個前提,顯示本頌使用了假言三段論,

〔說明〕 :菩薩先經由聞、思,知道一切 法空(這是初步的內觀)後,接著行深 般若波羅蜜多,如實照見一切法空,進 入「菩薩正性離生」 ,而後安住於「菩薩 種性地」

。名者初知法故。是名法智。在六地依欲界十六行境界四諦四念處智即智相三根三三 昧相應 (三根者喜樂捨也三三昧謂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

所觀即是三諦。言三觀者。以即空故破染礙情。一相不立。顯此三千同一性故。一切

「三昧空」,與上面三空中的觀空不同。這是就修空觀──三三昧的 時候,在能觀的心上 所現的空相 所現的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