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持名念佛與實相念佛之統一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持名念佛與實相念佛之統一"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持名念佛與實相念佛之統一

(二)

釋法藏

(二)持名念佛之實踐

持名念佛既如上節所說,有其不可思議的殊勝及特異的方便性,然而既使是如 此,關於要如何「持名」,以及持名念佛之後要到達怎樣的標準,才能獲得往生 的確定?則是在確立了稱名念佛的重要性之後,該當再考慮的。智者大師在《淨 土十疑論》中,即對凡夫的念佛往生有一段精要的開示云:

凡夫無力,唯得專念阿彌陀佛,使成三昧,以業成故,臨終歛念得生,決定不疑,

見彌陀佛 36。

文中所謂「專念」、「使成三昧」者,在智者大師看來,正是一切念佛得以成就 的根本。因為唯有如此,才能「以」念佛之「業」習「成」就「故」,而得以在

「臨終」時「歛念(有「定」的效果)得生」乃至能「見彌陀佛」。此外大師在

《五方便念佛門》中,提出五種念佛方便門 37,亦皆以「念佛三昧」為名,可 知專念使成三昧,當是天台念佛觀中,能夠「確定往生」的基本要求殆無疑義。

但是須要注意的是,所謂念佛三昧的成就,其實是隱含有「信、願」兩項前提的,

若無信願則往生之因亦不能成就。如《十疑論》復云:

假如行人,口稱南無阿彌陀佛時,心必願生彼國土,即是稱名往生門 38。

文中言「口稱南無阿彌陀佛」正是明示了天台對「持名」的確認。此外,所謂「口 稱佛時」,「心必願生」云者,更是指出念佛三昧的成就,必以信、願為前提的 明證!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於此更有明確的提示,文云:「信願二種,

即是往生淨土之要領也……若信願堅固,縱使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 願,縱使將此名號作個語頭,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一般(喻得三 昧也),亦萬無得生淨土之理 39。」

由上所引,則信、願二心之重要性自不待言。總之,必須信願行三者具足,才是 往生的最佳保證。至於持名念佛要如何才能成就呢?小本《彌陀經》既以信、願、

持名而階一心不亂,為往生正因 40,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要如何持名方達一 心不亂?乃至何謂一心不亂呢?蕅益大師在《要解》中首先分別理、事二種持名 方法云:「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而猶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決志,

願求生故,如子憶母無時暫忘 41。」

又云:「理持者,信彼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 名,而為繫心之境,令不暫忘 42。」

與此類似的看法,則是天台大佑大師在《彌陀經略解》中所提出的理事兩種一心

(2)

之分判,文云:「事一心者,行者繫緣憶念阿彌陀佛,相好光明,無分散意,念 念無間 43。」

又云:「理一心者,了達能念之心,所念之佛,皆無自性。雖本來空寂,而感應 道交,如鏡像水月,任運顯益。當處皆空,全體即假,二邊叵得,中道不存。三 諦圓融,絕思絕議 44。」

上諸引文中,所謂的事持(或云事一心),即是本章「持名念佛」所限定的範圍。

因此可知,以信願心為前導,心無分散如子憶母地繫念彌陀的名號,即是持名念 佛的修持方法!至於一心不亂的相貌又如何呢?大佑大師即以「無分散意,念念 無間」為一心不亂之相,並未另做說明。換言之,即以念念無間地繫念彌陀(所 緣境),若一日乃至七日,為一心不亂之相,此釋亦頗合經意。至於蕅祖,則另 依執持名號的「效果」而說明一心不亂之相。此中依於伏斷的強弱,亦分為理事 兩個層級,《要解》云:「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皆 名為事一心。又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見本性佛(三諦圓融,性具性造清楚 現前),皆名理一心。事一心則不為見思所亂,理一心則不為(空有)二邊所亂 45。」

以上兩種一心的生起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不論事持(但持名號,不了實相性具 之理)或理持(照了心具心造之理)皆可得到事一心(斷見思惑)或理一心(現 證中道實相,一念三千理具事造之理)的果證。換言之,乃至只是專稱佛名,而 不去了解、思維、參究所謂的實相之理,其實也是可以證得與正觀實相(即下文 所謂的「實相念佛」)相同的證境!這是相當不同於一般對修道方式之理解的,

因此《要解》中讚歎此一持名念佛法門云:「當知執持名號雖復簡易直捷,仍復 至圓至頓!以一念相應即一念佛,念念相應即念念佛,不勞觀想不必參究,當下 圓明無餘無缺。上上根人終不能踰其閫,下下根人亦可臻其閾,可謂橫該八教豎 徹五時 46。」

接著更引經意及經文而讚此法門曰:「所以徹底悲心無問自說,且深歎其難信也 47。」

持名念佛的功德如是高妙,已於上來引文中可知,所謂「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 少而得效速,普被三根,統攝諸法 48」歷代祖師共所推重正緣於此。然而何以 持名念佛有如此高妙的功德與利益?此一問題將在下章討論「實相念佛」時予以 解析。

四、實相念佛的理論與實踐

相對於持佛名號發願往生,或觀想阿彌陀佛的依正莊嚴、相好光明、功德神力與 本願攝受,乃至眼觀塑畫聖像口稱諸佛名號的觀像念佛等,以具體的形相或往生 目的為所緣境的「事相」上之念佛而言,另有一類的念佛,乃是以抽象的「諸法 實相」或「中道理體」等義理為所緣境的「理相」上之念佛。本章所欲討論的「實 相念佛」,即是以天台諸法實相之理觀為所緣境的理相念佛行,茲就知禮大師在

(3)

《觀經疏妙宗鈔》中所建立的天台實相念佛行略作一番敘述。

(一)實相念佛行的建立

天台以眾生介爾一念,理具事造法界三千性相,皆三諦圓融,為其最圓頓的觀門,

依此觀門了知一切境界皆是眾生本具性德所現。天台四明知禮尊者於《觀無量壽 佛經疏妙宗鈔》中對此即有所闡示云:「能觀皆是一心三觀,所觀皆是三諦一境,

毘盧遮那遍一切處,一切法皆是佛(覺)法。所謂眾生性德之佛,非自非他,非 因非果,即是圓常大覺之體……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常住法 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故知果佛圓明之體,是我凡夫本具性德故 49。」

所謂以一心中的空、假、中三觀之智,來觀察法界中的一切境界相,皆是緣起無 自性的虛幻不實之存在(空觀智),此即境界中的真諦。雖虛幻不實而有如幻之 用,故不住空觀而入於假觀,隨緣應病與藥化導眾生,不住於涅槃性中,此即境 界中的俗諦。能觀之智空而不空,假亦非假,雙遮雙照即是中觀之智,以此中觀 之智照見一切境界皆是不可思議非空非有,即空即有之中道實相,此即境界中的 中諦之理。依於此理則知「遍法界一切處」之法,皆是三諦圓融之法,皆不可說 為染淨、善惡及生死涅槃等對立之分別,只可視為絕對性的「存在」之法。唯此 一存在實無有一物、一法「真的」存在,全法界皆是一種不守自性(與畢竟空相 應)的、超越語言概念的存在,天台名此為「不可思議中道實相」。此一實相既 遍一切處,故說為「一切法皆是佛(覺)法」,則一切凡夫亦具此實相,故說此 為「眾生性德之佛」。又因此一實相不守自性,不從他有,非萬法之生因,亦非 修道而能成,故言「非自非他,非因非果」,十方諸佛悟此而成正覺,故名此為

「圓常大覺之體」,諸佛亦依此而住世應化等,故此亦為「如來常住之法身」等。

總結的說,法界一切性相諸法,皆是眾生一心三智所觀一境三諦之不思議中道實 相之法,而此法既是佛法、亦是眾生法與心法(以心、佛、眾生三者皆為法界諸 法所攝故)。因此眾生之心法即是具足法界一切不思議中道實相諸法,此法既是 果佛圓明之體,則知此體亦即是一切凡夫本具之性德 52。緣於以上對於眾生性 具實相諸法的理解,故《妙宗鈔》續云:「一切教所談行法,無不為顯此之覺體,

故四[種]三昧 51 通名念佛[三昧],但其觀法為門不同。……此等三昧[所]

歷事[修]雖異,念佛是同,俱為顯於大覺體故 52。」

由上引文可知雖然是觀於「實相」之理,但觀實相其實就是觀果佛的「圓明之體」, 因此觀實相也就等同於(緣)念佛了。換言之,在天台廣義的角度看,所謂的「實 相念佛」,就是觀察諸法實相的意思。只不過觀察的方法及緣境不同,而有不同 的(念佛)三昧行法罷了,然而雖說緣境不同,但終究一切諸法實相之觀察仍是 源於眾生當下一念心性的。如《妙宗鈔》云:「雖托彼境,須知依正同居一心,

心性遍周,無法不造、無法不具。若一毫法從心外生,則不名為大乘觀也 53。」

因此,行者應當觀察介爾這一念心性,正是理具事造三千性相的法界全體,並了 知其即空、即假、即中,雖萬緣俱寂(真諦也)、而仍歷然分明(俗諦也)、雖 寂照並用而又能所雙忘、境觀雙泯(中諦也),當下即趣入薩婆若海中。如此一

(4)

來,我們即可進一步的說:所謂「實相念佛」就是觀察吾人現前這一念心,能具 能造一切諸法實相,以實相不來不去,不垢不淨,不一不異,不常不斷故,行者 自能於心中安住諸法實相而不動不轉,此即名為實相念佛三昧。然而為了避免學 者墮入性具即是「真常」見的妄執中,《妙宗鈔》更進一步地闡釋所謂性具的界 定:「所言心性具一切法,造一切法者,實無能具所具,能造所造。即心是法,

即法是心,能造因緣及所造法,皆悉當處全是心性。是故今觀若依若正,乃法界 心觀法界境,生於法界依正色心。是則名為唯依、唯正、唯色、唯心、唯觀、唯 境 54。」

雖假名為「具」,而實無心性能具,亦無諸法可具,心是諸法,諸法即是心。心 既是諸法,則心是法界心;諸法既是心,則法界境當下在眾生一念心性中具。法 界境即法界心,彼此相即不離而無前無後、不一不異,因此舉一色則全體是色(唯 色),舉一心則全體是心(唯心),乃至依、正、觀、境等法皆然。一切法不可 得、不可執、無名無相而假名色、心、依、正等,故總曰:「不可思議中道實相」

耳。

在《摩訶止觀》卷五‧三正修止觀中,智者大師於此亦有一段相當具足權威性的 說明:

此三千諸法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 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若從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則是縱;

若心一時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橫。縱亦不可,橫亦不可,祇心是一切法,一切法 是心,故非縱非橫,非一非異。玄妙深絕,非識所識,非言所言,所以稱為「不 可思議境」意在於此云云 55。

上文既云「非心生一切法」,亦「非心一時含一切法」,則譏天台為真常見者可 休矣!然而一切法卻又不離這一念心,既心外無一切法,而一切法之外亦無心,

則妄執一切法只有緣生空性而不見中道第一義諦者亦可自知非矣!

(未完待續)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則妄想息滅正念停住是名修法界止又觀未語欲語正語已語皆無有相語心亦爾不從內出

大乘佛教中另一影響較大的派別是瑜伽行派。此派的「空」觀與先前的小乘佛教及中觀

而唯名論者則持相反看法,認為共相只是名稱而不具客觀實在性,從個別事物抽 出的普遍概念只是人類知識論的方便工具,普遍概念並不指謂任何實體。唯名論 中又以「奧坎剃刀」

。名者初知法故。是名法智。在六地依欲界十六行境界四諦四念處智即智相三根三三 昧相應 (三根者喜樂捨也三三昧謂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

策勵、現起、捨,這是觀智相應的心識剎那裡的 名法的一部份。禪修者的觀智速行意門心路過程 中,喜俱智相應的三十四名法是:1 識、2 觸、3 受、4 想、5 思、6 一境性、7 命根、8 作意、9 尋、.

「止觀」是佛教的一種修行法門,事實上它們是二種不同的修 法──止與觀,屬於三學中定、慧的範疇,而且具有相互增長的作

「三昧空」,與上面三空中的觀空不同。這是就修空觀──三三昧的 時候,在能觀的心上 所現的空相 所現的空相

無法理解而必須死記的內容 … [應該] 在提 出一個數學概念或名詞之前,必先提出一 個學生經驗所及的實際問題加以觀察,並 討論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最後將整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