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歷史中有沒有道德?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歷史中有沒有道德?"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東吳大學 《歷史世界的呼喚》〔第十三講〕

歷史中有沒有道德?

黃俊傑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中研院文哲所合聘研究員

〔演講大綱〕

1、引言

1:1 「價值」與「事實」之間的複雜關係 上週結論:歷史研究中,事實(Facts)與價值(Value)之間具有三個層 次不同的關係: 1)不可分割性 2)不隱定性 3)互為創造性 何以有這三種關係? 事實及其意義存在於價值脈絡之中 ∴「存在」先於「本質」 1:2 道德判斷在中國史學裏如何表現? 1)對歷史人物之月旦評騭: 中國之史論傳統:「君子曰」、「太史公曰」、「論」、「贊」、「寅恪案」。 《漢書古今人表》 世運興衰 + 人物賢奸 2)對王朝「正統性」(合法性)之高度關切: 「正統論」之理論依據: (1)鄒衍(305-240?B.C.)之「五德終始說」 (2)《春秋‧公羊傳》魯隱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1:3 何以中國史學傳統特重道德判斷? 1)普遍的原因: 轉識成德 2)特殊的原因: 《春秋》對歷史思考之影響 1:4 中國史學之特色在於主客交融: 上週結論:歷史研究是一個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的知識活動。

(2)

1:5 本講將扣緊下列問題進行探討: a. 何謂道德判斷? b. 贊成及反對史學研究中運用道德判斷的人理由何在? c. 我們對歷史研究中價值判斷應以何種態度對待?

2、何謂道德判斷

2:1 道德判斷可定義為:「以褒或貶的語句對人或事作批評」。 2:2 並非所有的道德判斷都以褒貶的方式來表述。而且,對於具備反省能力 的「道德判斷」與不具反省能力的「道德偏見」也必須有所界分。 ˙「道德判斷」之例: 賈誼(200-168B.C.):〈過秦論〉: 秦孝公據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 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 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於是秦人拱 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 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 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當此 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 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約從離橫,兼韓、魏、燕、 楚、趙、齊、宋、衛、中山之眾。於是六國之士,有甯越、徐尚、蘇 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 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兒良、王廖、田忌、廉 頗、趙奢之倫制其兵。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 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遁逃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 下諸侯已困矣。於是從散約解,爭割地而賂秦。秦有餘力而制其弊, 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 強國請服,弱國入朝。 延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日淺,國家無事。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 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扑以 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 俯首係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 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燔 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 鍉,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 億丈之城,臨不測之谿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 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 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始皇既沒,餘威震于殊俗。然而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 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庸,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

(3)

躡足行伍之間,俛起阡陌之中,率罷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 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 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不 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也,鋤耰棘矜,不 銛於鈎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 用兵之道,非及曩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試使山東 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 地,致萬乘之權,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為家, 殽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 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道德偏見」之例: 蘇洵(字明允,號老泉,1009-1066):〈辨奸論〉: 今有人〔指王安石(介甫,1021-1086)〕,口誦孔、老之言,身履夷、 齊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與造作言語,私立名字,以 為顏淵、孟軻復出,而陰賊險狠,與人異趣,是王衍、盧杞合而為一 人也,其禍豈可勝言哉!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 也。今也不然,衣臣虜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喪面而談詩書,此豈 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鮮不為大姦慝,豎刁、易牙、開方是 也!以蓋世之名,而濟其未形之患,雖有願治之主,好賢之相,猶將 舉而用之;則其為天下患,必然而無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2:3 道德判斷的對象可能是人物,也可能是制度。 2:4 研究者對道德判斷贊成與否的意見,必定涉及以下兩種不同的思考進 路: 1)贊成道德判斷的史家均認為人有自由意志,而意志決定了人們採取的 各種行為,因此歷史上發生的事件及其後果都必須由人來負責。 ˙蘇軾(子瞻,號東坡居士,1037-1101):〈留侯論〉: 觀夫高祖之所以勝,而項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 矣。項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戰百勝,而輕用其鋒;高祖忍之,養其 全鋒,以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當淮陰破齊而欲自王,高祖發 怒,見於詞色。由此觀之,猶有剛強不能忍之氣,非子房其誰全 之? 2)對道德判斷抱持反對態度的史家,通常都認為人之行為主要受社會、 政治、經濟等客觀結構的影響,因此歷史事件的功過是非無法由個人 來承擔。 ˙柳宗元(子厚,773-819):〈封建論〉,收入:《柳河東集》(四 部備要本)卷三: 彼其初與萬物皆生,草木榛榛,鹿豕狉狉,人不能搏噬,而且無毛 羽,莫克自奉自衛,荀卿有言:必將假物以爲用者也。夫假物者必

(4)

爭,爭而不已,必就其能斷曲直者而聽命焉。其智而明者,所伏必 衆;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後畏;由是君長刑政生焉。故近者 聚而爲群。群之分,其爭必大,大而後有兵有德。又有大者,衆群 之長又就而聽命焉,以安其屬。於是有諸侯之列。則其爭又有大者 焉。德又大者,諸侯之列又就而聽命焉,以安其封,於是有方伯、 連帥之類。則其爭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方伯、連帥之類,又就 而聽命焉,以安其人,然後天下會於一。是故有裏胥而後有縣大 夫,有縣大夫而後有諸侯,有諸侯而後有方伯、連帥,有方伯、連 帥而後有天子。自天子至於裏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 之。故封建非聖人意也,勢也。 ˙方孝孺(字希直,又字希古,人稱正學先生,1357-1402):〈深慮 論〉: 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備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 疑。然而禍常發於所忽之中,而亂常起於不足疑之事。豈其慮之未 周歟?蓋慮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於智力之所不及者,天 道也。 當秦之世,而滅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為周之亡,在乎諸侯之強 耳。變封建而為郡縣,方以為兵革可不復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 而不知漢帝起隴畝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漢懲秦之孤立,於是大 建庶孽而為諸侯,以為同姓之親,可以相繼而無變;而七國萌篡弒 之謀。武宣以後,稍剖析之,而分其勢,以為無事矣;而王莽卒移 漢祚。光武之懲哀平,魏之懲漢,晉之懲魏,各懲其所由亡而為之 備,而其亡也,蓋出於所備之外。 唐太宗聞武氏之殺其子孫,求人於疑似之際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 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見五代方鎮之足以制其君,盡釋其兵權,使力 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孫卒困於敵國。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蓋世之 才,其於治亂存亡之幾,思之詳而備之審矣。慮切於此,而禍興於 彼,終至亂亡者,何哉?蓋智可以謀人,而不可以謀天。良醫之 子,多死於病;良巫之子,多死於鬼;豈工於活人而拙於謀子也 哉?乃工於謀人而拙於謀天也。 古之聖人,知天下後世之變,非智慮之所能周,非法術之所能制; 不敢肆其私謀詭計,而唯積至誠、用大德,以結乎天心;使天眷其 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釋。故其子孫,雖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 國,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慮之遠者也。夫苟不能自結於天,而欲 以區區之智,籠絡當世之務,而必後世之無危亡,此理之所必無 者,而豈天道哉!

3、當代史學界反對在史學研究中進行道德判斷的幾種言論之分析

3:1 Herbert Butterfield (1900-1979):The Whig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 (London: G. Bell and Sons, 1931), History and Human Relations (New York: Macmillan,

(5)

1952, c1951)。

問題:Description 與 Prescription 之辯證性關係? 「歷史敘述」vs.「歷史判斷」

3:2 Edward Hallett Carr (1892-1982):What is History? (New York: Alfred Knopf, 1962, c1961) 問題:1)抽象的價值理念(如善、惡)是存在於具體的歷史事實之上或 是在事實之中? 2)「理在事上」或「理在事中」? 3)何以「之上」與「之中」的差別極為重要? 以「全球化」理念為例 3:3 以上這兩大名家的看法均有共同點: 1)歷史學是實證科學 2)人的行為之決定力量 3)道德因時而變

4、贊成使用道德判斷者的看法

4:1 以薩柏林(Isaiah Berlin, 1909-1997),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London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4:2 問題:1)所謂「主觀」與「客觀」之分野及其融合? 2)在何種程度中人是自由的行動者?

5、結論

5:1 歷史研究中的道德判斷: 傳統歷史研究之「通識」性質:歷史事實作為道德判斷的載體。 唐代劉知幾(子玄,661-721):《史通》(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本),〈自 序〉,頁 4-5: 若《史通》之為書,蓋傷當時載筆之士,其義不純,思欲辨其指歸,殫 其體統。夫其書雖以史為主,而餘波所及,上窮王道,下掞人倫,總括 萬殊,包吞千有,自法言以降,迄於文心而往,固以納諸胸中,曾不慸 芥者矣。夫其為義也,有與奪焉,有褒貶焉,有鑒誡焉,有諷刺焉;其 為貫穿者深矣,其為網羅者密矣,其所商略者遠矣,其所發明者多矣。 但是,問題是: 1)歷史作為一門學問的基本性質,究竟屬於人文學或是自然科學? 2)人是什麼?人有無自由意志?人存在的價值本源又在哪裡? 3)歷史研究之目的為何?是為了博古的趣味?亦或是為了贖世或救世的 信念?

(6)

5:2 今日漢語文化圈的史學研究之處境較為特殊: 1)從史學內部看來: 價值多元化 2)從史學外部看來: 科技掛帥

閱讀書目:

1. 章學誠:《文史通義》,〈史德篇〉。

2. Herbert Butterfield,“Moral Judgments in History.” 3. Isaiah Berlin,“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4. Jacob Burckhardt, “On Fortune and Misfortune in History.”以上三文皆收入: Hans Meyerhoff ed.,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Our Time (Garden City, N.Y. : Doubleday, 1959 )(A Doubleday Auchor Original)

5. E. H. Carr 著,王任光譯:《歷史論集》,第三章:〈歷史、科學與道德〉(台

北:幼獅圖書公司,1968 年)。

6. 王樹槐:〈研究歷史應否運用道德的裁判〉,收入:李弘祺等著:《史學與史

學方法論集》(台北:食貨出版社,1980 年)。

7. 柳詒徵:《國史要義》,〈史德第五〉(台北:中華書局,1957 年)。

8. Adrian Oldfield, “Moral Judgment in History.” History and Theory, vol XX, no.3 (1981) pp.260-277.

9. Arthur Child,“Moral Judgment in History,’ Ethics ,61 (1951) pp.297-308.

10. Ann Low-Beer, “Moral Judgment in History and History Teaching.” in W.H. Burston and D. Thompson eds., Studies in the Nature and Teaching of History (London, 1967) pp.137-142.

11. Chun-chieh Huang, “Salient Features of Chinese Historical Thinking,”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有能生得者購千金。於是有縛 廣武君而致戲下者,信乃解其

• 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悠悠乎與 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

注意本文引用的語句典實及其內容。所有典實,不但須說明其意義 來歷,而且須說明其用法之巧拙…

造端乎夫婦之所能行。而極乎聖人之所不能。是以天下無不可學。而極乎聖人之所不

• 然後知是山之特出,不與培塿為類,悠悠 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

無北面,所以尊師也。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

注意本文引用的語句典實及其內容。所有典實,不但須說明其意義

宋欧阳修评云:“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庄尊重,人初 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