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創作理念與實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四章 創作理念與實踐"

Copied!
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四章 創作理念與實踐

第一節 創作理念的形成

生命的起源來自於水,有了流動的水,生命才得以不斷繁衍,演化成多元豐 富的樣貌,生命才能生生不息。在大地奔流不息的河川,如同人體中的血管,從 涓滴細流的源頭到遼闊無邊的大海,它不棄涓滴、不捨細流、不分晝夜,流經之 地,百花齊放、生機盎然,花花世界中,從單細胞的微生物到萬物之靈的人類同 受其滋養、共享其潤澤。

世界上偉大的文明都是依靠河流而誕生,我們的祖先從大陸渡海來台,登陸 的地點大多選擇河與海的交會處,從出海口溯河而上,揭開台灣開發史的序幕。

被世人稱為福爾摩沙的台灣,四季如春,其所處的地理環境和氣候,孕育出令世 人驚嘆的天然景觀與多元物種。在這塊美麗寶島上的河流是豐美的,而經由河流 與大自然以及人類互動所產生的地理、生態、人文、產業…等活動更是包羅萬象、

多采多姿。每一條河流都承載著原住民部落遺址與漢人來台墾拓的蹤跡,透過河 流我們才得以尋根探源。

人類與河流的關係一向非常密切,在早期,不論是飲用水或日常生活清潔、

洗滌都靠河流提供,純淨無污染的河流,不僅有魚蝦貝類可當作食物或經濟來 源,也是婦女洗衣時的最佳社交場所,與孩童嬉戲的歡樂天堂,此外,在過去陸 上交通不便的時代,河流成了最便捷的運輸系統。

然而河流這樣重要的珍貴資源,隨著都市文明的快速發展,除了被人類依賴 之外,也遭受人類的蹂躪。河流對人類的重要性是無可取代的,不僅供應人類生 活所需,其多變豐富的河岸景觀也是非常迷人的特色,從河流的上、中、下游與 出海口,皆呈現不同特色的景觀,例如:在出海口觀賞夕陽西下水面金光閃閃、

水天一色的景觀,或是一早沿著河岸慢跑、散步,感受河邊蓬勃的朝氣,如此天

(2)

成的美景,卻在都市化的過程中,漸漸被人們遺忘,人們與河流的互動越來越少,

關係越來越疏遠。

筆者由於童年成長環境與河流有親密的互動關係,在北上成家立業後,更與 基隆河有著頻繁的接觸,每日上下班途中,不論早晨或黃昏、不論颱風來襲或萬 里晴空,從早到晚有幸目睹它千變萬化的美麗身影,無時無刻都充滿迷人的風 貌。這樣長久深刻的體會與感受,自然成為筆者抒發情感、傳達思想的最佳對象,

當筆者從事風景繪畫創作研究時,美麗的基隆河自然是最佳的選擇。

在近年來逐漸強調親水觀念與自然保育的風氣下,期望自己能透過繪畫創作 的機會,更進一步認識與瞭解基隆河的美麗景觀與精彩故事,讓自己有更多的時 間接觸內心嚮往的大自然與河流,也期待透過筆者以基隆河為表現題材的創作,

能喚醒觀者失落已久的親水回憶,藉由呈現讓人易於忽略的河畔美景,讓人體驗 一種親切自然的感受,進而培養珍惜河流、愛護自然環境的情操。

(3)

第二節 創作內容與形式

一、 創作內容

藝術創作的內容也就是藝術的主題或描述的對象,人類來自於大自然,是大 自然的一部份,從初生到死亡,人類都脫離不了大自然,因此自然中的一切是人 類最常觀察、思考、感動的對象,藝術的表現當然也就常以自然為題材。

在大自然千變萬化的自然景觀中,在地表蜿蜒曲折如大地雕刻家的河流,不 僅是人類文明的誕生地,更是畫家藝術創作表現的靈感來源。我們在中西方繪畫 作品中不難發現美麗河流的身影,以西方繪畫為例,西方繪畫起源於宗教,而宗 教題材的繪畫常以自然景觀為背景,如耶穌基督在約旦河受洗,此時風景畫中的 河流扮演的是陪襯的角色,主要用來歌頌上帝創造世界的偉大與神奇。

到了十七世紀荷蘭風景畫脫離宗教的範疇而轉變成為畫面中的主角,畫面上 出現的河流則移到近景,顯得很親近,動物在河邊飲水,景色非常清新迷人。而 十九世紀時,法國印象派畫家則直接以美麗的塞納河為創作題材,美麗的河流景 觀一躍成為畫面主角,畫家以河流上景物倒影和水波的變化來探討光與色彩。

筆者認為藝術來自於生活,只有切身的經驗和體會,才能有深刻的感受,訴 諸於繪畫創作才不至於空洞乏味。由於筆者從童年時期直到大學畢業時都居住在 山光水色、景色宜人的台東,放眼望去,盡是美不勝收的自然景觀,有巍峨的高 山、蔚藍的大海、清澈的溪流、遼闊的田園,在大自然環抱的環境中成長,養成 筆者對大自然產生濃厚的情感,樂於親近自然,享受自然帶來的滿足與喜悅,而 河邊則是童年最嚮往的地方,充滿歡笑與幸福的回憶。

直到筆者北上求學就業,住家恰巧位於台北市松山區基隆河畔,筆者常利用 清晨到河邊慢跑,享受新鮮的空氣與河畔美麗的風光;假日也常帶著小孩到河邊 騎腳踏車、跑跑跳跳、追逐玩耍,一同享受悠閒愉快的假日時光。而河岸邊隨著

(4)

季節、天候、時間的改變,呈現出千變萬化的各種風情,更是筆者寫生、收集創 作素材的最佳來源,因此,基於對河流有一份深刻的情感,而眼前隨手可得的河 畔景觀隨時可提供筆者研究、觀察、探索,此次創作研究的內容便以和個人生活 有密切關係的基隆河為主。

為求更深入瞭解主題,筆者不僅藉由文獻資料1探討與實地勘察,以深入瞭 解此區的河畔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更利用假日尋找基隆河的源頭,從上游、中 游到下游,一方面感受不同河段的獨特自然景觀;另一方面也瞭解沿岸居民與基 隆河的互動關係,藉由自然、人文與生態等不同角度切入主題,目的是希望對創 作內容有更深入而全面的瞭解,期望有深刻的體驗與情感為依歸,讓作品呈現豐 富的人文意涵與筆者的思想情感。在創作內容中將作品分為兩個系列:都市景觀 系列與自然景觀系列,藉由對創作主題背景的瞭解與對景寫生的創作方式,表現 不同區域的河流景觀,以平凡的景物傳達深刻的人文內涵,並呈現筆者的思想與 情感。

二、創作形式

就二度空間的平面繪畫而言,創作者在決定創作內容的同時,必須藉由色 彩、構圖、空間、質感、量感等形式要素,才能將思想情感透過作品具體呈現出 來,而觀者也是透過作品中具體呈現的形式,來了解創作者所要傳達的訊息與內 涵,因此,內容與形式為一件藝術品的一體兩面,缺一不可。

不論是抽象或具象繪畫,其創作形式不外乎點、線、面等基本元素所組成,

透過色彩的明度、彩度與色相的變化,以及整體畫面黑、白、灰的關係,經由創

1

筆者在此次創作研究中參考的文獻資料主要有書籍與期刊。書籍方面如: 《台灣的地形景觀》、

《台灣河流》、 《台灣的老港口與老碼頭》…等,而期刊如《大自然季刊》。

(5)

作者個人獨特的思想情感與表現方式,作有機的排列組合,便能夠以抽象的形式 與結構轉化成具象的表現。

大自然中千變萬化的景物提供藝術家在創作時能夠自由運用的豐富形式,為 創作者提供源源不絕的靈感,要表現出具有美感的形式,最基本的方式便是從自 然中豐富的造型、色彩中學習,經由觀察、描繪,深入體會,並了解、掌握與熟 悉其中蘊藏的規律與原則,進而構思、統整、變化,創造出個人獨特的風格與面 貌。

筆者此次的創作形式即以自然景觀為表現主體,藉由景物帶給筆者的印象與 感動,感受其多采多姿的生命形式,加上自身對周遭人文環境的體驗與了解,中 西藝術思想的薰陶,以自然主義的具象繪畫形式來表現人與河流及大自然的互動 關係,其中筆者分別以空間與色彩兩方面來探討:

(一)空間表現形式:

為了在畫面上營造真實的空間效果,筆者採取的空間表現形式有:

1.透視法的應用:

西方繪畫在二度空間的平面上表現出現實世界三度空間真實 感的方式便是定點透視法的採用,以近大遠小的比例方法製造畫 面深度的幻覺。到了文藝復興時期,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所提出的空氣透視法,更具體傳神的描繪出如真實世 界般的風景,筆者在空間表現上就是採用定點透視法,而光線與 大氣的效果,則讓畫面近景清楚,遠景逐漸模糊,此外,筆者也 運用了色彩透視法的形式原則,即近景色彩偏橙黃等暖色調,讓 畫面產生前進的心理感受,而遠景偏藍紫等寒色調,以產生後退 的視覺感受,藉此營造畫面深遠遼闊的空間感受,如「寧靜的早 晨」(作品 9)。

(6)

(作品 9)寧靜的早晨 2005 油畫/畫布 116.5×80cm

2.素描:

透過光影在畫面上產生光影明暗的變化,及利用物體結構的 了解來表現景物凹凸的立體效果。西方繪畫與中國繪畫最大的差 異,即以光影明暗手法,在二度空間的平面上產生三度空間的幻 覺。筆者作品中為了讓畫面產生空間感與立體感,多在上底色時 以素描製造光影明暗效果,而平時也以素描收集創作素材,如「天 光雲影」(作品 8)。

(作品 8)天光雲影 2005 油畫/畫布 116.5×80cm

3.構圖:

為表現河流在地表上蜿蜒流淌與遼闊的感覺,筆者在構圖上 採用的方法有:(1) X 形構圖法,如此可增加畫面的景深效果。

如作品「天光雲影」(作品 8)。(2)S 形構圖法,此種構圖可 以表線出河流蜿蜒曲折的曲線美,增加畫面視覺變化與產生律動 感。如作品「流金歲月」(作品 2)。(3)水平構圖法,以此 種構圖營造寧靜安詳的視覺感受。如作品「搖曳的燈火」(作品 5)。

(7)

↖(作品 8)天光雲影 2005 油畫/畫布 116.5×80cm

↑(作品 2)流金歲月 2005 油畫/畫布 116.5×80cm

←(作品 5)搖曳的燈火 2005 油畫/畫布 116.5×80cm

(二)色彩表現形式:

有了光,這個世界便有了千變萬化的色彩。印象派畫家利用光影 與色彩,將大自然中的景物表現出鮮明生動的視覺效果,有經驗的創 作者會利用色彩的明度、彩度與色相的變化,引發觀者特殊的情緒與 視覺感受,適當的搭配與變化,可以增加畫面的張力與感染力,筆者 採用的方式如下:

1. 明度與色相對比:

利用畫面上色彩明度的對比,以產生視覺焦點。如利用大面積 的低明度色彩襯托小面積的高明度色彩;利用明度在畫面上所佔面 積的比例引導觀者將焦點移往畫面主題區塊。至於色相對比即以對 比色,如黃色與紫色,或藍色與橙色,在畫面主題部位的排列組合,

以產生視覺張力,吸引觀者的目光,筆者在作品中即以寒與暖色,

按不同比例並置在畫面上,以凸顯主題。如作品「搖曳的燈火」(作

(8)

品 5)即以大面積的深藍色河水襯托小面積的黃澄色燈光倒影,產生 明 度與色相的對比。

(作品 5)搖曳的燈火 2005 油畫/畫布 116.5×80cm

2. 漸層色:

利用類似色彩逐漸改變以產生連續而有層次的視覺效果。透過 色彩的漸變,讓畫面產生協調而又寧靜安祥的感受,這樣的色彩表 現特別適合用來表現朝陽、黃昏及夜晚的景緻,而筆者也以此形式 表達河面的倒影與水底下隱約透露的微妙色彩變化。如作品「寧靜 的早晨」(作品 9)畫面中的天空與河面上以暖色作細微的漸層變 化,而中景的建築物與遠山則以灰綠、灰藍、灰紫等色彩作變化,

以營造日出不久時的氛圍。

(作品 9)寧靜的早晨 2005 油畫/畫布 116.5×80cm

(三)對比形式

將兩種不同屬性的東西擺在一起,產生彼此對照的感覺,就是對 比。對比能使兩個東西彼此襯托,容易吸引人的注目,形成明顯的視 覺效果;除了前面筆者提到的色彩明度及色相對比之外,筆者也在創

(9)

作中應用其他的對比關係,如質感對比:水的柔軟與石頭的堅硬如作 品「清音」(作品 6)、筆直的建築物與彎曲的河道如作品「天光雲 影」(作品 8)、水流速度的快與慢的對比、景物數量多與寡、疏與 密及今與昔的對比...等等。

(作品 6)清音 2005 油畫/畫布 (作品 8)天光雲影 2005 油畫/畫布

116.5×91cm 116.5×80cm

(10)

第三節 創作技法與媒材

一、創作技法

筆者在初學繪畫時,主要以水彩畫為主,直到北上為了準備研究所考試才開 始接觸油畫,而在師大美術研究所進修期間,幾乎以油畫為主要創作媒材,因此,

在風景畫創作研究時,自然以油畫表現技法為探討主題。

源自西方的油畫技法,自十五世紀確立以來,經過五百多年的演變發展,早 已形成獨特而又豐富多元的面貌,所謂的油畫技法即是將油畫顏料轉置於基底材 料,並且在基底材料上製造各種畫面效果的方法。在此將筆者此次創作採用的技 法分述如下:

(一)間接畫法

筆者在這次大型作品中,由於難以在戶外現場作畫,便在室內以 間接畫法為主,作畫程序是先在基底材料上描繪出素描稿,再以褐色 顏料調油稀釋畫出整體的明暗調子,待顏料乾後再利用重疊法一層層 上色,以達到預期的效果。筆者嘗試此法後發現,這種畫法能兼顧畫 面每個角落,適合於大型作品創作,其特色為手續繁多,作畫時間較 冗長,筆者可慢慢構思,並修改或調整畫面色彩,由於層層疊染的效 果,色彩豐富,呈現微妙的調子變化,能夠展現細緻或厚重的效果。

(二)直接畫法

筆者的經驗是,直接畫法由於不打底色,也不重複疊色,一般 作畫速度很快,作畫時掌握瞬間的景物光影變化、內心激動的情感

(11)

與新鮮的印象,迅速傳達出筆者的意念,畫面往往呈現豪放不羈、

生動活潑的效果以及豐富而生動的筆觸與色彩。

十九世紀的風景畫家多採用此種技法寫生,以捕捉瞬息萬變的 大自然景色,如本文探討的英國畫家康斯塔伯,便擅長以此技法創 作出大量精采生動的寫生作品,也影響後來的法國巴比松派畫家與 印象派畫家,使得直接畫法更為普遍。筆者也多以此技法來寫生,

以記錄當下的心情與感動,提升對色彩的觀察力與表現力,並為大 型創作收集素材,如「基隆河之晨」(速寫 8)。

(速寫 8)「基隆河之晨」2005 油畫/畫布 33×24cm

筆者由於習慣於寫生為主的創作方式,因此在技法上採用直接畫法的方式,

而此種畫法較適用於小型尺寸如 15 號以下的畫布,且直接在戶外一次完成。而 研究所畢業創作的畫面尺寸規定不得小於 50 號,如此大的尺寸所面臨的問題為 攜帶不方便,難以到現場直接對景創作,因此筆者嘗試採用幾種折衷方式概述如 下:

(一)以大型畫布直接對景寫生:

筆者為求畫面上保有面對景物時生動新鮮的印象,而直接以 50 號畫布在戶外進行寫生創作。為了避免作品流於草稿形式,筆者先以 鉛筆描繪素描稿,在這時可先對景物的整體有概括的認識與了解,在 描繪過程的同時,也針對景物作強調與取捨,構思整體畫面的佈局與

(12)

確立光影明暗變化。由於戶外光影變化迅速,因此必須有長時間直接 對景寫生的經驗累積,才不至於手忙腳亂,而能大膽自信的按部就班 完成。筆者嘗試後發現,此種創作方式頗為不易,必須面臨與克服的 問題有:

1.畫布尺寸過大,搬運及攜帶不方便。

2.在創作前最好先對景物有基本的觀察了解,以免浪費大量時間與體 力來尋找適合的角度與主題。筆者的作法通常為選擇景物後,從不 同角度觀察其構造特徵,色彩與光影明暗變化,以符合個人的創作 構想,有時也會先構思畫面整體佈局,再從景物中尋找適合的對象。

3.若以寫生的方式創作時,最好選擇有遮蔽物且陰涼的地方,而時間 以早上 8 點至 10 點或下午 2 點至 5 點的時段較適合,因為光線較 固定,無太大變化。

4.由於筆者採用輕便畫架,不易支撐大型畫布,遇到風大時,需提防 畫布掉落,因此要以重物固定畫架。

5.創作時參考先行構思的素描稿進行創作。筆者的技法是在畫面上先 以褐色顏料加松節油稀釋,畫出景物大致輪廓與光影明暗,接著便 按各部分色彩迅速塗上一層較薄的底色,上色順序從暗色與彩度較 高的部位開始,在逐漸畫出面積最大變化,最多的灰色調,從創作 開始到結束前,不時停筆後退看,隨時兼顧畫面整體,務必將面對 景物時的第一印象傳達出來,以保持生動鮮明的畫面效果。

(二)綜合直接與間接的畫法

為了能夠利用零碎而斷斷續續的時間長時期以大型畫布作畫,筆 者只好捨棄直接對景寫生的創作方式,但為了將面對景物時的感受傳 達出來,因此筆者採取幾種變通方式說明如下:

(13)

1. 以 4 號大小畫布先對景物作寫生,目的在把握當下生動的感受與整 體的色彩效果,以供大型尺寸創作時色彩與光影變化的參考依據,

如「基隆河之晨」(速寫 8)。

(速寫 8)「基隆河之晨」2005 油畫/畫布 33×24cm

2. 以素描稿對景物作創作構思的練習與收集素材之用,而照相機也可 作為構圖練習與正式創作時的輔助工具。照相機所呈現的色彩與光 影反差較大,不夠豐富與自然,此時必須借助素描來確立整體明暗 效果,如「十分瀑布」(速寫 9),再以油畫小稿作為色彩參考依 據,如「十分瀑布油畫寫生小稿」(速寫 10)。

(速寫 9)十分瀑布 2005 鉛筆/紙張 33×24cm (速寫 10)十分瀑布油畫寫生小稿 2005 油畫/畫布 33×24cm

3. 長時間且大量的寫生,對大型創作有實質的幫助,當印象隨著時間 延長而逐漸消失時,筆者就會多次前往實地觀察、感受,並與畫面 呈現效果不斷比較,以求畫面整體統一而又有變化。

4. 此次創作時多數作品在室內完成,筆者採取折衷的技法來進行,在 白畫布上先以印象派畫家採用的土黃色系先打底,其作用為產生統

(14)

一的色調,降低畫面不同部位產生的色差,並且可節省作畫時間,

如「天光雲影」(作品 8)、「搖曳的燈火」(作品 5)。

(作品 8)天光雲影 2005 油畫/畫布 116.5×80cm (作品 5)搖曳的燈火 2005 油畫/畫布 116.5×80cm

5. 為了製造畫面特殊肌理變化,筆者也嘗試以打底劑(Gesso Primer)

作為基底效果,在上色時先以大筆舖上一層底色,在其上逐漸以直 接和間接技法交互運用,畫面暗部顏色較稀薄,採用平塗技法;而 亮部顏色採局部厚塗方式處理,以較小面積的筆觸並置或堆疊,如

「白色的對話」(作品 7)。

(作品 7)白色的對話 2005 油畫/畫布 116.5×80cm

二、創作媒材

以油畫為主的創作方式,在媒材上包括油畫顏料、畫用油、基底材料與畫筆。

茲以筆者採用的工具材料加以說明:

(一)油畫顏料:

(15)

筆者選用的顏料一部分為林布蘭專家用顏料,多數為梵谷顏料,

筆者使用的經驗是,專家用的顏料品質較好,色粉粒子細緻均勻,持 久性強,不受環境因素影響而起化學變化,但價錢較昂貴;而梵谷顏 料相對之下則是純度較低、顆粒較粗,不均勻,容易退色,且含有大 量油脂,因此筆者常需將過多的油脂吸乾後再使用。

(二)畫用油

筆者的畫用油成分,一般多將乾性油(亞麻仁油)與揮發性油

(松節油)2按一比二的比例調和使用,把握的原則是,越接近完 成階段,越增加乾性油的份量,即多油脂覆蓋低油脂,筆者除自行 調配畫用油之外,也使用市面上出售按比例調配好的現成畫用油。

(三)基底材料:

筆者通常以麻布作為油畫的基底材料,目前使用的是日本進口 的畫布,整捲的畫布長約十公尺,為中目畫布,筆者自行裁減成所 需大小後將其繃緊,釘在木頭內框上,使用後發現其優點為:對顏 料中油脂的吸收性適中、固著力佳、布目整齊,3筆者此次創作的 大型作品尺寸以 50P(116.5×80 cm)與 50F(116.5×91cm)為主。

(四)油畫筆

一支好的畫筆,對創作者而言非常重要,其形式、特性與毛質 的好壞直接影響畫面的效果。筆者此次研究的印象派時期的畫家為 了表現光影顫動的效果與鮮豔的色彩感受,便以豬鬃筆為主,讓畫

2

適合於作畫的乾性油有亞麻仁油、胡桃油與罌粟油,畫用揮發性油則有松節油、薰衣草油、石 油精。

3

陳淑華,《油畫材料學》 ,紅葉,台北市,1998,p.73。

(16)

面產生充滿生命力的躍動筆觸。筆者常用的畫筆也是豬鬃筆,而筆 的大小約 4 號到 20 號各 2 至 3 支,作畫時依色相與明、灰、暗各 用 1 支筆,可節省洗筆與換色的時間。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透過國語文學習,掌握 文本要旨、發展學習及 解決問題策略、初探邏 輯思維,並透過體驗與 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

• 實作工作坊可讓學員更深入學習成長,未 來還可以結合回饋會談,整併資深老師實 習輔導的建議,提供未來教育實習輔導修

在第一章我們已瞭解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意義與解法,而在本章當中,我們將介紹

第五章 多項式.

第五章 多項式.

2-1 化學實驗操作程序的認識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計劃與執行 2-2 化學實驗數據的解釋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2-3 化學實驗結果的推論與分析

推理論證 批判思辨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3 分析文本、數據等資料以解決問題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4

閱讀劇本 了解劇情 文學賞析 音樂欣賞 創作背景、 配器法等 不同版本 深入探討 與原著的 關係 作出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