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 探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之「人間」定義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 探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之「人間」定義"

Copied!
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探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之「人間」定義

妙光法師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

一、前言

釋迦牟尼佛把「四聖諦」作為最初的教誨,不僅是為了向人類 展示苦的根源,更重要的是給予眾生終結苦難的希望。因此,佛陀 常被譬喻為「醫生」,照顧人類最根本的需求―從苦難中解脫。

隨著人類在其興趣與價值上有了更廣泛的定義,佛教弘法模式的範 疇也變得更多元,並促使其在生活各層面具備人本主義(Human- ism)特色。本文旨在探討佛陀教義與修行當中的人本主義元素,

並從中找尋其與人間佛教之間的關聯。

二、人本主義的種類

「人本主義」是十九世紀才出現的一個西方概念,其定義有很 多,而與之類似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歐洲十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

「人文主義」思想。從字面上來看,「人文主義」一詞意味著對人 文或文學文化的奉獻。在西方人文主義文化中,它是一種理性和經 驗的傳統,主要起源於古希臘和羅馬,並構成了現在西方論述科學、

政治理論、倫理與法律的基礎部分。在哲學人文主義中,這是一種 以人的需求及利益為中心的態度。在現代人文主義中,它是一種自 然主義哲學,拒絕一切超自然主義,並且主要依靠理性和科學、民

(2)

主和人類的慈愛。另一方面,宗教的人文主義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人 類在道德價值觀、有啟發性的理想及快樂生活的原理等基本需求。1 回到「人本主義」一詞,其構成的詞組有各自所蘊含的意涵,

並且指向不同的人本主義種類,本文在試圖界定不同的含義時,為 避免造成進一步混淆,故將人本主義的基本分類及與宗教之間的連 繫如下所示:

(一)一般而言,人本主義被定義為一種以人類利益及價值為 中心的教法、態度或是生活方式。2相對於信仰或既定教義的相信,

它更傾向於證據及理性思考取向。雖然自定義為一種信仰,但信仰 的對象以人取代了神。3公元前六世紀,釋迦牟尼佛對超自然現象也 表示懷疑。在這樣的情境下,將「人本的」(humanistic)形容詞字 眼加諸在「佛教」前面,就含有「人本主義」的意思,人類便是此 宗教所關注的重心。

(二)世俗人本主義包含人類思辨、倫理及自然哲學主義,同 時拒絕以宗教教義、超自然主義、偽科學及迷信作為倫理道德的建 構基礎。4它認為,沒有宗教或神,人類還是可以具備倫理道德。

它的基本概念之一含有一種根深柢固的觀點,即意識型態―無論 是宗教還是政治―都必須透過個人去驗證,而不僅僅因為信仰而 接受或拒絕。與此同時,世俗人本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透過科學

1. Edwords. Fred:〈何謂人文主義?〉(What Is Humanism?),美國人文主義協 會(American Humanist Association),1989 年,資料擷取於 2009 年 8 月 19 日。

2. Nicolas Walter:〈人文主義的蘊含〉(Humanism – What’s in the Word),倫敦:

理性主義者出版協會(Rationalist Press Association),1997 年。

3. 新韋氏英文字典(Webster’s New Dictionary of English Language)

4. 《牛津英文字典縮印版》(Compact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牛津大學出 版社,2007 年。「Humanism」(人文、人道、人本之主義)是重視人類而不 是神聖或超自然事物的理性思想體系(a rationalistic system of thought attaching prime importance to human rather than divine or supernatural matters)。

(3)

與哲學不斷地尋求真理。佛教重視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去尋求真理,

而不是依靠神明的幫助,這就是佛教人本主義的基本態度。

(三)宗教人本主義是「將信仰付諸於行動」。它是人的倫理 哲學與為了人類需求、利益及能力而產生的宗教儀式和信仰做結 合。宗教人本主義雖然與世俗人本主義具有相同的世界觀和基本原 理,但區別在於它將宗教定義為:滿足個人,以及擁有共同哲學世 界觀的社群的社會需求,而這樣的需求唯有透過宗教中最恆常、普 遍的教理才能找著。此外,宗教人本主義反對用教義否定滿足人類 現當下需求的最高目標。他們強調,宗教人本主義的信仰裡面沒有 神、沒有超自然主義、沒有來生、更沒有一個能主宰倫理道德的高 層力量;換句話說,宗教人本主義完全以可被證實的知識為基石。

為了宗教人本主義以及身為宗教的佛教兩者之間的矛盾,佛教 的信徒只是按照喬達摩.悉達多(Siddhartha Gautama)的指示―

一位從自身的靈性體驗發現到滿足人類終結苦難而找到快樂的方 法,來引導人們找尋一種出世間的體驗境界。也就是說,人類避免 了對任何一種神祇的依賴,無論是為了世俗的利益,抑或為了精神 的提升與救贖。一神普救派(Unitarian Universalism) 牧師肯尼斯.

菲弗(Kenneth Phifer)在他的講道文中提及:

人本主義告訴我們,讓神來為我們付出行動是不道德的。

我們必須採取行動,制止這時代和未來時代的戰爭、犯罪 及殘酷行為。我們擁有非凡的力量。我們對於自己所生活 的世界有高度的責任自由。5

5. Kenneth W. Phifer:“The Faith of a Humanist”,2018 年 11 月 11 日,網絡資源:

https://blog.supplysideliberal.com/post/2018/11/11/kenneth-w-phifer-the-faith-of-a- humanist.

(4)

同樣地,對於佛教徒而言,在現實生活中證悟或找到離苦的方法,

完全取決於自身的努力,而非任何神聖的力量。雖然佛教是鼓勵培 養對佛陀堅定信念的宗教,但佛教教主佛陀,卻始終對懷疑論抱持 著開放的態度。佛陀曾經告誡弟子,「不要盲目相信我說的話。不 要因為別人相信我的話而相信我。不要相信你從權威人士、宗教導 師或是經文所看到的、閱讀的或聽到的任何內容」。6

如果出現一群所謂的「世俗佛教人本主義」的倡導者,他們的 倡導的將會是:即使真有神祇存在,也可以選擇不同意或者質疑祂 的存在。人類被賦予質疑的權利這一件事表明,在建立對佛教的信 仰之前,應該先把信念建立在個人經驗的基礎上。

為了強調人本主義與宗教之間的緊密連繫,以下列舉一些作為 宗教根本特質的人本主義例子:

(一)西方人本主義是一種當代的信仰,它雖自定義為宗教信 仰,但信仰對象以人取代了上帝。它涉及了下列的轉變:1、從超 自然主義到自然主義;2、從超越現世到存在於現世;3、從終極的 現實到生活中的現實 。

(二)在《梨俱吠陀》中,人被描述為「不朽之子」。

(三)在《摩訶婆羅多》中,認為沒有什麼可以超越人類。

(四)印度佛教的教義中表示,每個人都必須尋求自己的真理。

在尋求真理的過程中,沒有永恆的神諭可以給予幫助。

6. 《增支部經典(第 1 卷 - 第 3 卷)》:「汝等勿信風說,勿信傳說,勿信臆說,

勿信與藏〔經〕之教〔相合〕之說,勿信基於尋思者,勿信基於理趣者,勿信 熟慮於因相者,雖說是與審慮、忍許之見〔相合〕亦勿予信,〔說者〕雖堪能 亦勿予信,雖說〔此〕沙門是我等之師亦勿予信之。伽藍眾!若汝等只自覺―

此法是不善,此法是有罪,此法是智者之所訶毀者,若將此法圓滿執取之即能 引來無與苦―則伽藍眾!汝等於時應斷〔彼〕。」CBETA 2020.Q1, N19, no. 7, p. 269a5-9.

(5)

( 五 ) 印 度 的 賢 聖 諸 如 卡 比 爾

(Kabir)、那納克(Nanak)及圖卡拉 姆(Tukaram)等,因為對被壓迫社會 階層的需求及利益有著同情與理解,及 表現出更深層的悲憫而出類拔萃。他們 作為普通人所展現出的這種魅力,讓他 們值得被賦予尊重與追隨。

(六)佛陀、耶穌(上帝之子)和 穆罕默德(阿拉的使者)的共同之處,

在於他們都是真實存在於世間的人類,

並於世間傳播某種神聖的教法。

(七)新人本主義是對於科學給人

類灌輸過度自信,而導致的機制和非人性狀態的一種回應。人本主 義是建立在我們對人與環境之間關係的理解上。

(八)當代人本主義把人的延續性與生活的各層面融合,以及 將生活與宇宙的其他部分做結合。因此,消除「絕對」是現今人類 對生活以及在地球上生存的價值觀的一種態度和進路。重點在於:

對人的興趣、對人的關心、對人的理性和良知的信仰,以感知真理 和善良。換言之,當代人本主義信奉的是人類的尊嚴,而不是依賴 上帝以獲得世俗的成就或心靈上的提升與救贖。

(九)佛教人本主義強調以下幾點:

1、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2、幫助人類從世俗的痛苦中解脫,獲得快樂。

3、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佛陀對人宣說四聖諦及八正道。

4、和平是一種道德標準:在佛陀的教法下,沒有流過一滴血。

卡比爾是十五世紀北印度的 神祕唱遊詩人。這幅1825 年 的繪畫中,卡比爾正在紡織。

(6)

儘管佛教徒在印度、中國、中東和世界其他地區受到反佛 教運動的迫害,但沒有一個佛教國王或社團會為了傳播佛 教而倡導戰爭。

5、透過涅槃解脫實現的自我超越,有助於消除利己主義或過 度的欲望(苦的根源)。

6、從自利提升到利他。

7、僧團體現出「淨土」的概念,並作為佛教人本社會的微縮 模型。在這個世界,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將不存在,而智慧 與道德成為人與人之間的共同連繫(人人平等、人人皆有 成佛悟道的可能性)。

總的來說,宗教人本主義是一種理念,將人類及其才能、生活、

目標和幸福放在首位:強調自力成就、生命實踐以及促進個人與普 世解脫的學說。

三、佛教的「人本」面向

首先,佛教是一種徹底的人本主義教法,這可以從它與人本主 義的密切關係中看出來:

(一)其強調人的獨特性與不可避免性

釋迦牟尼佛出生在人間,修行在人間,成道在人間,度化 眾生在人間,一切都以人間為主……佛陀身為人的一生也 可以作為我們在生命中修行的啟發與模範。7

7.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基本思想〉(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Humanistic Buddhism),《人間佛教英文小叢書(二)》(Buddhism in Every Step, vol.2),

高雄:佛光文化,頁3 至 5。

(7)

為了成佛,人必須出生於人間,在人間中輪迴轉世無數次成為 菩薩,然後在兜率天住上一段日子。因此,佛教在很大的程度上是 以人為中心,強調只有人才能成佛。

(二)在所有的眾生類別當中,人類具足受持佛陀教義的根 器―只有人道提供這樣的環境條件實踐佛法,並且讓自己和他人 解脫離苦,趨入佛道(成佛)。

(三)佛教將人類視為最高或最理想的投生道―只有人類有 能力透過實踐佛陀的教誨發菩提心(覺悟的菩提心),並證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達到一個沒有苦及苦因生起的 境界。

(四)佛教提供有次第的修行之道,幫助不同根器的眾生證得 無上佛果。

綜上所述,佛教的教法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說是「人本」的,

原因有二:1、人類即是佛陀教導的對象,也是佛陀教義的實踐者;

2、只有人類有能力救度自己和其他眾生,這是有情眾生與生俱來 的。

其次,孔子、老子等偉大的中國思想家都宣揚過人本主義的教 義,但佛陀可能更有資格被稱為人本主義者。與他們不同的是,佛 陀反對沉迷於形而上的教義。據說,當他第一次離開宮殿時,他看 到一個老人、一個病人和一個死人,這使他意識到自己在衰老、生 病與死亡跟前的卑微。後來,他遇到了一個苦行僧,苦行僧聲稱因 為害怕生死而放棄了家庭生活,以獲得解脫。之後,佛陀出家修道,

證悟後,將悟到的真理傳授給眾生,希望能增進人類的福祉。他出 於對人類的慈悲,不分社會階級、種族與信仰,一生致力於幫助人 們離苦得樂。佛陀示現的是平等無差別的慈悲與喜捨。

(8)

為了讓人們擺脫世 間的苦難,佛陀初轉法 輪時教導四聖諦與八正 道。 他 指 出, 欲 望 是 苦難的根源,有一條道 路可以引領至離苦的境 界 ―涅槃。這條道路 就是八正道―一套指 引 人 們 如 法 生 活 的 指 南,即正見、正思惟、

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這些都是出於對人類福 祉的關懷而教授的,這就是佛教對所有眾生的人本主義態度。佛教 的人生理想是滅除利己主義,讓苦難止息。

佛教二大主要學派為小乘佛教及大乘佛教,二者對於人類終極 目標的看法有所不同。前者以成就阿羅漢為目標,意指透過了知諸 法實相而獨自入涅槃;後者透過基於四無量心8的菩薩道實踐而獲 得解脫,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也為了一切眾生。大乘佛教的理想是 將個人的修行成就,昇華為全人類的共同解脫。這就是佛教所願景 的人類普世倫理的可能,從共同解脫的宗教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人 本主義的另一個指稱。9池田大作曾說:

佛教倡導所有人都是佛。我認為,這種佛教的人性觀體現

8. 梵語 catvāri-apramānāṇi,即帶給眾生幸福並消除其痛苦的四種禪法:慈(maitri)、

悲(karuna)、喜(mudita)、捨(upeska)。

9. Kumar, Ashwani:“Humanism in Buddhism”, Bulletin of Tibetology, 第 3 期,

1988 年,頁 4。

佛陀初轉法輪,為五比丘宣說四聖諦與八正道。

(9)

了世界和平的關鍵和基本原則。10

佛教自稱為世界上最早倡導人本主義的宗教。佛教中的「理想 世界」是慈悲、非暴力統治的極樂世界―統治者是一個不以武力 統治、不以暴力征服,而以佛法為本的轉輪聖王。佛教徒所遵循的 道德是:1、不殺生;2、不偷盜;3、不邪淫;4、不妄語;5、不飲酒,11 這些都被總結為一個非常基本的原則,即是「不侵犯他人」。這就 是佛陀和平、自我犧牲、慈悲與大方的政策,它保護眾生免於苦難、

恐懼與危險。

佛教的哲學無疑是人本主義最全面、最有系統的形式之一。

它以自然主義的形而上學為基礎,以因果關係為中心。它 拒絕任何形式的超越主義、決定論或宿命論,它強調對人 的終極信仰,並認為人解決問題的力量或潛力主要來自於 經驗知識、理性與科學及勇氣和遠見。它相信人的自由,

且相信的是此地此時,而不是超驗世界。它的最高目標不 是出世,而是入世。12

綜上所述,佛教人本主義是建立在對人類固有的尊嚴之信念,

以及對人類積極轉變能力之信心的基礎上。這是對宇宙中所有眾生

10. Ikeda, Daisaku, “Dai 15 kai honbu kanbu kai deno meiyokaicho speech [President Ikeda’s Speech at the 15th Headquarters Leaders Meeting]”,《聖教新聞》(Seikyo Shimbun),2002 年 3 月 7 日報導,頁 3。

11. 梵語 pañca-śīla,意指「五戒」。

12. David J. Kalupahana:〈佛教和中國人文主義〉,頁 11。此論文發表於「中國 人文主義研討會」(Symposium on Chinese Humanism)中,一項由美國哲學 會(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主持的特別議程;研討會由亞洲哲學 與比較哲學學會(Society for Asian and Comparative Philosophy)贊助舉辦於 1977 年 3 月 25 日。

(10)

慈悲與善美的行持。因此可以說,人本主義就是佛教的本質特徵之 一。

(一)透過人本主義理念的實踐,佛法得到了更廣泛、更有意 義的詮釋―從當代思想和理性的角度來看,佛教的基本教義可以 更好、更清楚地被人理解。

(二)有關解脫這門學說的重要方面和意涵,雖然在當代文化 中,很大程度未被了知或被低估,但若能把這個佛教重要的學說含 括到人本主義的概念中,則能將之擴展開來。

四、佛光山星雲大師所倡導的人間佛教特點

針對人間佛教曾經提出的疑問:什麼是人間佛教?誰倡導人間 佛教?什麼時候開始倡導?它與入世佛教相似嗎?它應該被歸類為 新興佛教嗎?還是它其實就是佛教?有學者說:

人間佛教是一項起源於中國,並在台灣迅速發展的佛教運 動。因此,台灣在現代佛教中作出了更大的貢獻,是對世 界的饋贈,激發了人類的社會福祉模型。13

半個世紀以前,台灣的佛教僅僅是拜拜與燒香。寺院社群主要 由老人組成,他們主要主持喪葬服務,很少以教學的形式傳播佛 教,更不用說把佛教弘揚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很少有人願意公開 承認自己是佛教徒,因為這會導致他們與一種消極的信仰牽扯在一 起,而這種信仰唯有在生命涉及死亡時才顯得重要。如今這種現象 已經有所改變,身為佛教徒意味一個人有著關懷他人的責任。佛教

13. Christopher Queen、Charles S. Prebish、Damien Keown, Action Dharma:New Studies in Engaged Buddhism, RoutledgeCurzon, 2003。

(11)

的慈悲觀已經從被動轉為主動,並且佛教信仰已不再被與世隔絕的 寺院所主導,而是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人間佛教的興起,始於太虛大師1928 年所發表〈對於中國佛 教革命僧的訓詞〉一文中提及的「人生佛教」思想,他鼓勵人人成 為一個好人,並修習菩薩道,因為這是成佛的先決條件。人類被視 為人生佛教的核心,透過從菩薩到佛的轉化,人性的完善與證悟可 以共同達成。太虛大師說:

人類的生命象徵什麼?我用「人生」這個詞來駁斥過去一 些人對佛教教義的謬論。佛教教義可分為兩種:死亡佛教 與鬼的佛教。許多人認為學習佛法的目的是為了無痛的善 終,並在死後能有好的投生。這不是佛教的真正含義。當 我談論人生佛教時,我強調的是改善人類的生活。14

在太虛看來,這個想法並不是為了逃避這個世界,而是要在當前這 個環境中創造一個更好的地方。他的觀點激發了年輕一代的僧侶採 取行動「振興」甚至「改革」佛教。其中一位,正是佛光山的創辦 人―星雲大師。

近年來佛教愈來愈受歡迎,大多數佛教團體都聲稱自己有人本 主義觀點。事實上,這樣的團體或多或少都帶有人本主義的色彩。

「佛光山」作為現代漢傳佛教組織之一,以倡導「人間佛教」(英 文常譯為Humanistic Buddhism)為宗旨。人間佛教思想概括了釋 迦牟尼佛時代到現代的所有佛教教義,佛光山兼弘「中國佛教的八 大宗派」,目標是遵循菩薩道,積極努力地幫助眾生解脫。

人間佛教更重視世界的問題,而不是逃脫世界的方法;重生多

14. 《太虛大師全書》第 5 冊,頁 218-222。

(12)

於重死;造福他人多於造福自己;強調共同解脫多於自我解脫。15 雖然「人間」有時被定義為「人與人之間的佛教」或「屬於人 類的佛教」,但星雲大師為人間佛教的理論提供了更廣闊的視角:

真正的人間佛教是現實重於玄談,大眾重於個人,社會重 於山林,利他重於自利。我所謂的人間的佛教,是希望用 佛陀的開示教化作為改善我們人生的準繩,用佛法來淨化 我們的思想,讓佛法作為我們生活的依據,使我們過得更 有意義,更有價值。16

星雲大師對於人間佛教的真實本質的詮釋為倡導慈、悲、喜、

捨的佛教,這也是釋迦牟尼佛向世人宣揚真理的本懷:

人間佛教並不是一種新的佛教形式,而是對佛教經典及文 本中既有元素重新做了詮釋。17

星雲大師將人間佛教定義為:「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 美的;凡是有助於幸福人生增進的教法,都是人間佛教。」18再者,

學習與實踐佛法的目的,是為了實現人們不同面向的和諧:1. 自心 和悅;2. 家庭和順;3. 人我和敬;4. 社會和諧;5. 世界和平。19

15. 阿難陀.古魯格:《人間佛教對社會福利的貢獻:綜觀星雲大師在解行上的詮 釋》(Humanistic Buddhism for Social Well-Being: An Overview of Grand Master Hsing Yun’s Interpretation),高雄:佛光文化,2003 年。

16. 星雲大師:〈如何建設人間的佛教〉,《星雲大師講演集 1》,高雄:佛光出 版社,1979 年,頁 238。

17. Thapa, Dr. Shanker:“Chinese Origin of Humanistic Buddhism and Master Hsing Yun’s Contribution in the Contemporary Humanistic Buddhist Movement in Taiwan”, 2010.10.14, SSRN:http://ssrn.com/abstract=1692238 or http://dx.doi.

org/10.2139/ssrn.1692238.

18. 釋滿義:《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台北:遠見天下文化,2005 年。

19. 星雲大師於「2012 夏季達沃斯經濟論壇」的主題講演「信仰的價值」。

(13)

人間佛教常被認為與入世佛教或社會參與佛教類似,因為實際 上它們都關懷人類福祉;然而,人間佛教關注的是更廣泛的福利,

這不僅是社會的改善,還包括透過修習了悟佛法而獲得的個人幸 福。

「入世佛教」(Engaged Buddhism,亦譯作「參與佛教」),

這一詞由一行禪師所提出,他在1963 年出版一本以此為名的著 作。根據Kenneth Kraft 出版的《Inner Peace, World Peace: Essays on Buddhism and Nonviolence》(奧爾巴尼:紐約州立大學出版社,

1992 年)第 8 頁中提到,法文詞彙「參與」有直言不諱或積極參與 的意涵,此用法早在1960 年代之前,就在法屬印度支那的知識分 子當中普遍流傳。20

台灣的社會參與佛教和亞洲其他地方最大的區別,在於對政治 的態度。入世佛教的表現形式通常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例如在斯 里蘭卡和越南。然而,台灣多數佛教團體都拒絕參與政治,例如佛 光山的創辦人星雲大師,他擁護西方民主國家所珍視的權利和自 由,也強調平等和民主,但避免干涉政治:作為佛光山的一分子,

應該「關心但不干預」,而遊說政策就是構成干預。21

儘管如此,無論是入世佛教還是人間佛教,都具有改善人類生 活的相似要素:1、出現推動變革領導者,可成為效仿的典範以及 新團體的象徵;2、角色轉換,尤其從現世的禁欲主義轉向政治和 社會目的;3、「宗教生活的理性化」,涉及對民間宗教(如有神

20. King and Queen:Engaged Buddhism: Buddhist Liberation Movements in Asia,美 國:紐約州立大學出版社,1996 年。

21. David C. Schak、蕭新煌:“Taiwan’s Socially Engaged Buddhist Groups”,網址:

http://chinaperspectives.revues.org/2803。

(14)

論信仰或儀式)的詆毀,強調透過教育和道德生活來促進思考與人 格發展。22

以下是一些佛教運動的例子:

(一)佛陀挑戰種姓制度。他強調在業力法則之前,所有階層 的人都是平等的,同時遵循佛法真理。佛陀的立場是,美好的生活 向每個人敞開,最高的真理是每個人都可以取得的共同寶藏;不會 因為種姓、階級與性別的差異而有任何限制。

(二)在佛陀的啟發下,阿育王(Asoka)試圖建造一個依循 人本主義理念的國家,這可見於其王朝政策從軍事征服到賦予公民 權益的轉變。

(三)日本聖德太子(Prince Shotoku)

把佛教帶入自己的國家,不僅建設了佛寺、

醫院、藥房及收容所,還啟發了其他寺院造 橋和船舶、提供醫療援助並參與其他社會福 利活動。

(四)古真臘吳哥王朝(Kambuja)國 王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刻於塔 普倫寺(Ta Prohm)的碑文記載,該國王在 王國內修建了102 所醫院以治療他的人民,

並沿路建了居住所、水庫和其他可以改善人 們生活的建築。

( 五 ) 印 度 激 進 的 民 權 領 袖 和 政 治 家 安 貝 德 卡 博 士(Dr.

Ambedkar),為抗議不公平的種姓制度,發起印度教徒大規模皈依 佛教的活動,以獲得自由和尊嚴。他給予追隨者的信念是:「Edu-

22. Engaged Buddhism: Buddhist Liberation Movements in Asia, p.7.

日本聖德太子極力宣揚佛法

(15)

cate! Agitate! Organize! (教育!爭取!組織!)」

(六)面對中國對西藏的鎮壓,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達賴喇嘛 1959 年發起了沒有採用任何武力行動的和平解放運動。

(七)受佛教非暴力觀念的影響,發動革命的緬甸領導人翁山 蘇姬(Aung San Suu Kyi)為維護國家的利益,犧牲了自己的家庭 情感,選擇在軟禁中度過15 年,作為和平抵抗的努力,以引起人 們關注人權侵犯的議題。她的包容、耐心與寬容,讓她成為團結分 裂國家的力量。「唯一真正的監獄,來自內心的恐懼;唯一真正的 自由,來自遠離心中的恐懼。」

(八)恢復上座部佛教比丘尼的僧團。有關比丘尼僧團的問題 與疑慮引起了人們對人權的關注,特別是性別平等的問題。透過國 際合作,比丘尼僧團在斯里蘭卡上座部佛教中得以恢復:1996 年在 鹿野苑,韓國佛教團體為來自斯里蘭卡的10 名女眾舉行了歷史性 的剃度儀式;1998 年在菩提迦耶,台灣佛光山舉辦了國際剃度典禮,

使斯里蘭卡再增20 位的剃度比丘尼。

(九)在來自中國大陸的佛教領袖的領導之下,台灣佛教組織 蓬勃發展,掀起了佛教發展的新浪潮。佛教大師如太虛、印順、聖 嚴、星雲等,以人生佛教、人間佛教之名,開拓了鼓勵人類同體共 生的運動,以菩薩的慈悲情懷與行持引領自己和他人脫離苦海,也 將佛法落實在現實生活中,創造更美好的社會與世界。

(十)最具影響的佛教領袖之一的星雲大師,創立了佛光山,

並於世界各地設立了200 多間道場,擁有 200 萬名信徒。星雲大 師提倡的人間佛教理念,確保佛教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以保持自 心、人我、家庭、社會乃至世界在精神與物質各個層面的和諧。

將星雲大師倡導的人間佛教運動列入上述條目中的最後一項,

(16)

是為了強調他的理念已涵蓋了前述的所有範疇。以佛教經論為佐 證,大師整理了人間佛教的各項實踐,如:倫理、道德、生活、感 情、社會、忠孝、財富、福壽、保健、慈悲、因果、宗教、生命、

知識、育樂、喪慶、自然、政治、國際及未來。大師的願景即是為 世人提供生命的藍圖,以及闡明人間佛教的理念。23大師說:

人間佛教是一種基本的生活哲學,它鼓勵我們將佛陀所 教導的慈、悲、喜、捨融入日常生活中,以利益自己和 他人。此外,它也教導我們如何培養洞悉萬物實相的智 慧。24

五、結論

事實上,佛教所倡導的自利利他,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人本主義 的特點,其目的在於關懷人類的權益與價值。「人間」一詞在成就 解脫上具備以下旨趣:

(一)遵循佛教的修行之道―個人解脫。

(二)認知人與人之間同體共生的關係―共同解脫。如經典 中說:「世界上的快樂來自希望他人快樂,世界上的痛苦來自希望 自己快樂。」25

(三)具有超越性質的人本主義。

(* 本文英文原文在頁 180-197)

23.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藍圖》,高雄:佛光文化,2008 年,頁 xxi。

24. 網路資源:http://www.ibps.org/english/history/faq.htm.

25. 菩薩道修行,為寂天菩薩所著《入菩薩行論》(Bodhicaryavatara)之核心思想。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2012 年慈惠法師同我提起,希望成立「人間佛教研究院」,來探討 我一生致力弘傳的人間佛教,實在是愧不敢當,我對於自己所做的佛法

又提出〈怎樣來建設人間佛教〉;同一時期,慈航法師則在南洋新馬 創辦《人間佛教》雜誌(圖見下頁 1947

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本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因對人 生有著不同於常人的敏感思考,悄悄離別妻與子,離開皇宮,獨自

中國主流的佛教是大乘佛教。佛陀入滅五百年後,大乘 佛教經典紛紛結集問世,兩漢之際佛教傳入中國,其中大乘

星雲大師指出:「人間佛教既要符合『佛說的』,還要順應『人 要的』。」 10 佛陀最初開示的苦、空、無常、無我等根本教義,卻

所以試圖通過研究佛法尋求超越時空和文化文明的佛法深意,澄清 佛陀真實所要說的意思,探討針對所有的文化和時代可以宣講的佛

佛教是佛陀在人間的教化,它本來就是人間的。佛陀以一大事 因緣出現於世,這一大事因緣是什麼?就是眾生啊。佛陀自稱一生

佛陀觀是理解佛教教義及修行的關鍵。星雲大 師早在 1953 年的著作《釋迦牟尼佛傳》中,就提 出「知道佛陀,才能認識佛教!」 1 在推動人間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