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酤酒戒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不酤酒戒"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30 香光莊嚴【第一三三期】民國一〇八年四月

6

菩薩戒六重戒

不酤酒戒

優婆塞、優婆夷戒,雖為身命,不得酤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 塞、優婆夷戒。是人尚不能得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 婆塞、優婆夷、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優婆夷。是名六重。

菩薩不可以買酒或賣酒

重戒裡的第六條戒是「不酤酒戒」,「酤酒」有「買酒」與「賣酒」兩種意 義。所以,此條戒說的就是不買賣酒類。

在五戒中,「不飲酒戒」是五戒之一;而在菩薩戒中,卻將「耽樂飲酒 戒」列為輕戒,「不酤酒戒」則為重戒,這是從大乘的角度來禁止的。

酒是能讓人失去理性而致精神混亂的毒藥,修行人喝酒更是會荒廢道業,

背離佛道。佛教主張的是「覺」,是智慧,就是讓人從自己的身心裡開啟覺 性,更加清明,喝酒卻會使人變得無明,無法做理性而正確的判斷,往往傷己 又傷人。所以,在佛教戒律中,「不飲酒戒」是基本的五戒之一。

飲酒的過患很嚴重,但從大乘戒律的角度來看,個人飲酒影響的是自己 或延及少數的人,所以將「耽樂飲酒戒」列為輕戒。而買酒或賣酒就會使更多 人受到酒毒的傷害,不但傷害眾人的身體,也使眾人喪失慧命,影響的範圍更 大。所以將「不酤酒戒」列為重戒。

(2)

31

香光莊嚴【第一三三期】民國一〇八年四月

飲酒會讓人失去理性,遠離佛道

與「不酤酒戒」相關的輕戒是第二條「耽樂飲酒戒」。

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耽樂飲酒,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 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耽樂」是指「過於迷戀心喜」,如果菩薩沉迷於飲酒,就會讓自己被無 明所惑,背離佛道。

做為菩薩的我們,不僅是為了要保持身心的清明而不飲酒,更要基於慈悲 心而不飲酒。即使你並未受持不飲酒戒,也不要喝酒,但如果必須喝酒,就請 不要再開車,「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不要只成為口號,而必須是你心中 的戒律。大家可看到每年因車禍而傷亡的人很多,原因大部分來自酒駕,這樣 的行為不但讓自己的生命遭到危險,也使他人的家庭因車禍而破碎。愛護自己 也愛護別人,千萬不要因為自己一時的貪杯,而造成自己與他人終身的遺憾。

談到不飲酒,同時也會談到不可食用各種的麻醉品,例如嗎啡、安非他 命或搖頭丸等,這些會讓人產生幻覺的毒品,也在禁止之列。有的人會說,因 為希望自己能很快地進入禪定的境界,而且能進一步獲得神通,如果使用迷幻 藥,就可以讓自己進入那種狀態。這樣做絕對不是進入禪定的正當方式,那只 是讓身心進入幻覺與妄想的狀態,而脫離現實感,久而久之便會上癮而難以自 拔,分不清現實與幻覺,為了繼續吸毒而傾家蕩產,甚至家破人亡。

有人會問:「我們可不可以嚼檳榔?可不可以抽煙?」佛陀在戒律裡並未 制定這些,但是只要會使人興奮或失性的東西最好都要遠離。據我所知,泰國 的宗教廳就常常召告:「法師們!少嚼檳榔!少抽煙!」現在我們台灣社會也 都在提倡少抽煙,以及不要嚼食檳榔。

所以,做為一個菩薩,為了要去除我們的愚痴,我們一定要精進學習,而 且要從正當的途徑來修學佛法,如此才能夠持之久遠,一步步慢慢地增長。修

(3)

32 香光莊嚴【第一三三期】民國一〇八年四月

學佛法的道路是很漫長的,人生的生命狀態也不是只有單一的軌道,有時會有 錯綜複雜的因緣產生,這時便需要智慧與慈悲,更要有方法來解決,不是只說 一句「一醉解千愁」就可以解決的,耽樂於飲酒更是不智之舉。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擊鼓傳花」 是一個遊戲, 但不僅僅是一個遊戲。 它與非記憶信息傳遞系統有著本質的聯 繫。 透過這個窗口, 我們可以看到

「看你以前喝酒猛烈的程度,怎麼可能戒 酒?」所以找他出來吃飯,大家吃魚、吃 肉配酒,他就是真的滴酒不沾。演觀法師 說,住在寺廟期間,古勒勒已將身心調整

答:我們要知道,情緒是因為無明而有的,我們修空性、觀空的目的,就是要去

答:我們要知道,情緒是因為無明而有的,我們修空性、觀空的目的,就是要去

為什麼不是你?我心底發急,可是 這話我說不出口,主要是因為我的確無 法為「青年築夢」下一個真正具體堂而 皇之的定義,特別是在這樣一個教育議

我原本以為只有寫小說才可以光明 正大的說謊,但事實證明並不全然是如 此,身為一個需要不時打工的窮學生,我 做過許多類似的工作;例如身為一個安親

 不值善知識  昌狂闇中走  見佛不識真   坐生我慢垢  分別心不淨  由飲無明酒   癡心是闇種  愛心為惑土  闇惑相對值 

我要怎麼說我不愛你 我要怎麼做才能死心 我們一再一再的證明 只有互相傷害的較勁 我要怎麼說我不愛你 我要怎麼做你才死心 痛苦不斷不斷的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