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次期中考歷史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二次期中考歷史"

Copied!
1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灣師大附中九十八學年第二學期高二第二次期中考歷史試題(一類組)

一.單選題:

說明:每題 2 分。每題各有 4 個備選答案,請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答錯或不作答者,不給分亦不倒扣

1. 中產階級的世界觀在十九世紀後期開始受到衝擊的其中一個因素,是因為受到某位學者的影響。他認為,非理性因素對人類的思想 與行為具有高度的支配作用,非能由理性加以概括。他是 (A)牛頓 (B)達爾文 (C)佛洛伊德 (D)哈瑞特‧史托 2. 十九世紀初,歐洲各國政府都頒布禁止工人組織團體的禁令,其主因為何? (A)馬克思鼓吹工人推翻政府 (B)烏托邦社會主義主張 由和平方式建立理想的社會 (C)工業資本家掌握政權 (D)工人可以透過選票以爭取應有的權利 3. 有學者指出,俄國的二月革命是個「匿名的革命」,我們應當如何理解這個評價? (A)革命的領導人大多不願透露身分 (B)革命 本身並非來自於革命黨人的策劃 (C)革命並未造成流血事件 (D)革命是民主派人士藉社會黨之力而發動 4. 「日本保障舊韓國皇帝、皇族的尊嚴、權益及經濟開銷;日本可以對有功勳的韓國人賜爵賜勳;……日本可以將對新制度認同、又 具相當能力的韓國人用為帝國官吏。」這段條約的內容出現於何時? (A)1876 年 (B)1895 年 (C)1910 年 (D)1919 年 5. 「帝國主義者及賣國軍閥之勢力不被推翻,則不但統一政府建設永無希望,而中華民族唯一希望之革命根據地且有被帝國主義者及 賣國軍閥聯合進攻之虞……本黨為實現中國人民這唯一需要,……不能不出師以勦除賣國軍閥之勢力。」這是一份發表於 1926 年 的文告。文告中的「根據地」係指那裡? (A)上海 (B)廣東 (C)武漢 (D)南京 6. 有一陣子,經濟學家將上街購物的家庭主婦視為愛國者。經濟學家說:「現在我們所需要的不是勒緊褲帶過日子,而是一種發展擴 張、積極活躍的精神狀態,要多干涉一些實事,多買一些東西,多製造一些商品。」這位經濟學家想要解決的是那一時期的問題? (A)一次大戰期間,戰爭使經濟活動陷於停頓 (B)1930 年代,西方國家面臨產業低迷 (C)一次大戰後,德國的經濟破敗 (D)1910 年 代,歐洲的軍備競賽限制了民生產業 7. 這一個國家政變的成功,被視為是人類進步主義的一大勝利,因為這個國家能在短時間之內解決資本主義的長期積弊,創造一種更 為公平與正義的社會經濟體制。在世界各國紛紛深陷於經濟泥沼而苦無對策之時,它的成就被視為是一種奇蹟,連英國費邊社會主 義者魏勃夫婦(Mr. and Mrs. Webb)都大為稱許,成為西方各國知識分子爭相前往探訪的理想國度。在政變後的十週年,美國國家雜 誌(The Nation)讚美它「在這污穢的時代裡,展現十年的光輝」。它相信歷史站在它這一邊,而且強調它的成就是歷史必然的結果, 促使它極力地將其改革成果輸出到許多國家。請問:這段歷史敘述是指那一個時代?那一個國家? (A)1850~1860 年代,法國 (B)1920~1930 年代,俄國 (C)1930~1940 年代,德國 (D)1950~1960 年代,中國 8. 下表是陝甘寧地區在兩個不同年分的農業生產情形,導致數據變化的主因為何? (A)國民政府建設大後方 (B)中共勢力的發展 (C) 日本的節節敗退 (D)美援的支持

(2)

年分 開墾荒地(萬畝) 耕地面積(萬畝) 穀物產量(萬擔)皮棉產量(萬斤) 1941 39.0 1,210.5 147 58 1944 128.8 1,467.5 175 300 9. 「這一個共和生存下來了,但在議會政治的外表下,真正的主宰是專制、自主的軍官團,大的企業組合,與專業的文官系統。」「這 些集團對政治自由並無執著精神,如果議會政權在外交或經濟方面失敗,他們會將其推到一邊,而喜歡比較有效率的體制。」這些 評論是在說明下列那一個政治現象? (A)1850 年代,路易‧拿破崙獲得支持的原因 (B)1916 年時,袁世凱膽敢進行帝制的緣由 (C)1920 年代,納粹運動在德國興起的背景 (D)1930 年代,日本少壯派軍人奪權的基礎 10. 以下敘述中,何者可為「後印象派」繪畫的風格? (A)追求強烈的個人感受 (B)以誇張、變形的方式凸顯主題 (C)構圖嚴謹,用色 大膽 (D)從夢幻、虛無中尋找靈感 11. 1914 年發一電訊給奧國,表示德國將無條件支持奧國對抗塞爾維亞及俄國,這封電訊使得奧國對於採取強烈手段有恃無恐,發這 封電訊者應是 (A)威廉一世 (B)俾斯麥 (C)貝瑟曼霍威 (D)張伯倫 12. 林肯總統認為何者的一本書,引發美國一場大戰 (A)海明威 (B)哈瑞特‧史托 (C)杜象 (D)杜威 13. 德國表現主義藝術家為 (A)雷馬克 (B)馬爾克 (C)孟克 (D)達利 14. 一本歷史書描寫某次戰爭的情景,說:「從某些方面看,它實是十九世紀的最後一場戰爭。軍官依然配帶長劍,騎兵則縱馬馳騁, 國王和貴族在軍事上仍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從技術觀之,它無疑是二十世紀的一場衝突。碉堡再也無法抵擋巨大的榴彈砲攻勢,步 兵的衝鋒槍在機槍面前不過是自取滅亡。這時的戰鬥,士兵大多是坐在狹小的泥洞裡,任憑外面砲彈傾瀉而下。塹壕戰令人恐懼而 絕望。……」這應是那一場戰爭? (A)1900 年爆發的八國聯軍之役 (B)1905 年爆發的日俄戰爭 (C)1914 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D)1939 年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15. 「我們應該走俄國人的路」,以下何人較其他三人更早落實這句話? (A)孫中山 (B)陳獨秀 (C)毛澤東 (D)汪精衛 16. 1932 年淞滬停戰協定簽訂後,蔣中正曾自述其協定有不得已之處,因為「南方七省燃起的燎原之火,有不可收拾之勢」。此處所謂 的「燎原之火」是指什麼? (A)各通商口岸城市的反帝運動 (B)共黨勢力的擴張 (C)地方軍閥的反撲 (D)日本勢力的入侵 17. 對於土耳其而言,1920~1921 年可說是風雨飄搖的一段時間。但也在這段時間,土耳其收回了原本獨立的亞美尼亞,義大利也撤 出了安那托利亞地區。這是因為 (A)國際聯盟的干涉 (B)和平條約的簽訂 (C)軍事的節節勝利 (D)共和國的正式成立 18. 因為某次事件,政府開始加強臺南的防務、擴建打狗砲臺、設置鵝鑾鼻燈塔等。這是因為 (A)荷蘭總督為了防止鄭氏水師的進攻 (B) 牡丹社事件後為了防範外國的侵襲 (C)清法戰爭後為了防止法軍再次入侵 (D)1895 年以後劉永福為阻止日人登陸 19. 一位政治人物曾表示:「如果義大利向多瑙河、巴爾幹擴張,會造成歐洲戰爭,如果他們在非洲沙漠通行無阻,或者就能安靜下來。」 這種說法的思想背景為何? (A)十二世紀十字軍東征時羅馬教宗鼓動戰爭時的計畫 (B)十六世紀義大利計畫對外擴張時對法國遊 說的說詞 (C)十八世紀拿破崙計畫併吞歐洲時採行的義大利政策 (D)二十世紀前半葉法國政府領導人主張的義大利政策

(3)

20. 研究二十世紀的經濟史,可以發現在 1930 年代時,資本主義出現了重大變化,此一變化是指什麼? (A)市場的自由程度更高 (B) 資本主義被完全拋棄 (C)政府開始干預經濟活動 (D)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出現相容 21. 一次大戰後,法西斯主義興起於歐洲,但下列何者「並非」法西斯政權的領域 (A)東普魯士 (B)西班牙 (C)奧地利 (D)拉脫維 亞 22. 澳大利亞的殖民政府從何時起開始對原住民實施種族隔離?至何時才廢除? (A)1770 年;1840 年 (B)1800 年;1860 年 (C)1880 年; 1900 年 (D)1860 年;1967 年 23. 某國在 1801 年時人口不到九百萬人,到了 1851 年時,增加一倍。除了數目增加外,結構也有重大改變。1801 年時只有五分之一 的人口居住在城鎮之中;到了 1851 年,城居人口占了一半;再到 1911 年時,變成了五分之四。下列那一個國家符合這樣的敘述? (A)英國 (B)韓國 (C)土耳其 (D)義大利 24. 十九世紀初維也納會議所建立的歐洲國際均勢,因那一歷史事件的發生而崩潰? (A)法國大革命 (B)工業革命 (C)德、義的建國 (D) 一次大戰 25. 下列三則為抗戰前後國際局勢的相關資料: 資料(一):1936 年 11 月 25 日,「甲國」和「乙國」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甲國」的用意是希望「乙國」出兵攻打「 丙國」。 資料(二):西安事變發生後,「丙國」為了牽制「乙國」以避免「乙國」出兵攻打,因此指示中共中央不得殺害蔣委員長 。 資料(三):抗戰初期,「丙國」首先提供中國部分軍事援助。 請問,甲、乙、丙各是哪個國家? (A)甲:美國;乙:德國;丙:蘇聯 (B)甲:德國;乙:日本;丙:蘇聯 (C) 甲:蘇聯;乙:德國;丙:美國 (D)甲:蘇聯;乙:日本;丙:美國。 26. 史達林曾說:「我們落後先進國家五十到一百年,我們必須在十年內趕上這個差距,如果趕不上,他們將消滅我們。」請問此「差 距」在那一個「十年」趕上? (A)1920 年代 (B)1930 年代 (C)1940 年代 (D)1950 年代 27. 艾馬拉人至今大部分人信奉天主教,但仍繼續膜拜傳統印第安的神明,並保留自己的語言與文字。這種現象說明了印第安人面對歐 洲殖民文化強勢入侵時,他們的態度是如何? (A)完全不接受西化 (B)完全放棄自己原有的文化 (C)無奈的接受西化,又不完全放 棄自己的文化 (D)欣然的接受西化,將西方文化與自己傳統文化融合 28. 有一時期,政府曾查禁多種書刊,包括今日之中國、亞細亞月刊、救國時報等,理由不一,如:「詆毀本黨及政府」、「言論反動」、 「宣傳漢字拉丁化」、「宣傳無政府主義」、「宣傳階級鬥爭」等。這種情形最可能出現在那一時期? (A)清末滿清政府查緝革命黨時 (B)民初北京政府取締新思想時 (C)南京國民政府控制思想之際 (D)中國大陸發動文化大革命時 29. 史家評論某個國家的對外政策時,指出:「自立國以來,皆守共和不侵略之祖法,不謂近數年來,出而吞古巴……以與列強競爭於 世界舞臺。」這個國家是 (A)美國 (B)德國 (C)俄國 (D)法國 30. 俄佔西北疆的伊犁後,時隔三年,對清帝國而言,來自東南海疆的外來危機是 (A)法佔安南(B)英併緬甸(C)日併琉球(D)日本侵臺

(4)

31. 有人認為:「歐洲是一個由許多國家組成的大家庭,其關係建立在共同的文明、宗教、條約及國際法。居住於任何一個基督教國家 的外國人,都受居住國法律約束。」「如果一個基督徒在一個穆斯林國家居住,則奉行另一個原則:基督徒身為外國人,不受當地 法律制裁。」這種說法,最可能出現在: (A)十字軍運動時期,教宗對十字軍的提示 (B)十六世紀歐洲各國建立中央政府時之主張 (C)十九世紀歐洲列強在各地擴張之際的態度 (D)第一次大戰後「民族自決」理論的說法 32. 「我註定是自由的」、「自由就是選擇」、「不選擇,實際上就是選擇了不選擇」。請問這些句子是屬於何種哲學思想? (A)浪漫主 義 (B)存在主義 (C)現代主義 (D)理性主義。 33. 中國的五四運動、及臺灣的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就這些運動的外部影響而言,主要受下列何者影響所致? (A)極權政治興起 (B) 全球經濟恐慌 (C)社會主義 39 勃興 (D)民族自決主張 34. 一種畫風出現於一次大戰後,其目標不再描繪自然世界,而是要表現人心的反動,為達到此一目標,就必須描繪潛在的意識。此畫 風應為 (A)達達主義 (B)表現主義 (C)後印象主義 (D)超現實主義 35. 1923 年,有一個人為了反對執政當局的禁止製鹽法,乃率領群眾在豔陽下徒步行走二十九天,抵達約三百二十公里遠的海岸,利 用土法取海水製作出二十三克的食鹽,並呼籲大眾反抗執政當局。試判斷這個人可能是誰? (A)向蘇丹體制挑戰的凱末爾 (B)採取 不合作策略的甘地 (C)走議會運動路線的林獻堂 (D)對抗日本統治的明成皇后 36. 英國人說:「接近一百年的工業壟斷,現在無可挽回地失去了。」這句話中的「現在」是指何時? (A)1890 年 (B)1910 年 (C)1920 年 (D)1935 年 37. 下圖陰影的部分,與一份簽署於 1918 年 3 月的條約有關,關於地圖與條約,以下論述何者正確? (A)這個條約涉及一次大戰的問 題,陰影為俄國割讓予德國的土地 (B)這個條約與俄國內戰相關,陰影的部分為反政府勢力控制的地區 (C)這個條約簽署於一次大 戰後,陰影為俄國所獲得的土地 (D)這個條約與十月革命的後續發展有關,陰影為前臨時政府交出的領地 38. 一位臺人回憶:「當時我在小學擔任教職,這一天中午休息時,一位身穿雪白軍服的海軍軍官走進來對我說:『當老師的教學生忠君 愛國、為國犧牲的教條,你有沒有跟今天受體檢的人一樣,也有志願從軍的勇氣?』當時我不敢說不,就這樣被迫簽上志願書。」 根據歷史知識,判斷敘述中的「這一天」發生在何時? (A)1937 年的年底 (B)1940 年的年初 (C)1943 年的年中 (D)1945 年的年底

(5)

39. 有一國家的統治者實施開明專制,積極支持地主階級,使他們成為國家的中堅;選拔優秀人才進入政府服務,形成有效率的文官集 團。國家又建立強大的軍隊,逐漸發展成為強權。這個國家應是 (A)彼得大帝時的俄羅斯 (B)明治維新以後的日本 (C)統一德意志 的普魯士 (D)加富爾主政的義大利 40. 英國首相邱吉爾在 1949 年曾說:「我們未能將共產主義扼殺在萌芽狀態,未能通過一種或另一種手段將當初已屈服了的俄國引入全 面的民主制度之中── 這一失敗如今成為我們沉重的負擔。」回顧歷史,西方國家在何時最有機會「扼殺」共產政權的得勢? (A) 二月革命之前,西方國家當時支持沙皇政府 (B)十月革命成功後,西方國家力勸俄國繼續作戰 (C)俄國內戰之時,西方國家試圖干 涉戰局 (D)二次大戰前夕,蘇聯與自由主義改革派結成人民陣線

二、多重選擇題:20 %

說明:每題 1 分。每題各有 5 個備選答案,答對其中一選項可得 0.2 分,答錯一選項倒扣 0.2 分,

完全不作答者該題不給分。

41. 有關近代國際戰爭爆發後所簽訂的合約中,「未」能生效即廢除的是哪些? (A) 1854 年〈日美親善和約條約〉 (B) 1878 年〈 柏林條約〉 (C) 1919 年〈凡爾賽條約〉 (D) 1920 年〈色佛爾條約〉 (E) 1920 年對奧和約。 42. 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大帝國開始崩潰,其中各有何發展? (A)凱末爾領導土耳其的現代化運動 (B)德國成立了威瑪共和國 (C)俄國由列寧奪得政權 (D)奧地利境內的斯拉夫族,聯合組織南斯拉夫 (E)義大利在墨索里尼的領導下,走向獨裁政權。 43. 長久以來,德義統一建國運動被人美化和過度宣傳,許多學者質疑它們是否為民族主義發展的結果。請問以下哪些論點較合乎史實 ? (A)兩國的建國運動乃是全民運動,而不是菁英分子的「少數運動」 (B)完成兩國建國的主角乃是政府要員與外交高手,而 非民族主義革命家 (C)普魯士和薩丁尼亞所以推動德義的建國,對內與對外主要是憑藉「鐵血」的武力政策和「煤鐵」的經濟實 力,而非得力於全國人民自發的情感和支持 (D)德義兩國的統一從某個角度來看,是普魯士與薩丁尼亞霸權的擴張,而非全國各 地的期待 (E)統一過程中皆得到法國及奧地利的支持。 44. 「英日同盟」簽立於 1902 年,廢止於 1922 年;從立到廢,它曾關係或牽涉到哪些國際事件? (A)甲午戰爭 (B)日俄戰爭 ( C)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侵佔山東 (D)華盛頓會議 (E)西姆拉會議。 45. 從1840年起紐西蘭成為英國殖民地以後,毛利人是如何對待這事? (A)一再地反抗英國的殖民 (B)一再地主動割讓土地給英國 (C) 不放棄自己的文化傳統 (D)完全放棄自己的傳統文化 (E)盡量保留自已的語言 46. 一次大戰雖然帶來慘痛的損失,但也對西方國家的社會造成若干正面的影響,這些影響包括那些? (A)貧富差距縮小 (B)婦女地位 提升 (C)社會趨於平等 (D)人口成長減緩 (E)工會地位提升 47. 比較列寧與史達林,二者有何差異? (A)前者執政時間較短,後者執政時間較久 (B)前者算是理想派的革命家,後者則是現實主義 的政治人物 (C)前者較能容忍自由市場,後者完全取消市場經濟 (D)前者靠黨內鬥爭獲得支持,後者靠工農支持取得政權 (E)前者

(6)

曾抵抗西方國家的入侵,後者曾與西方國家合作抗敵 48. 「到1849年止這個國家共舉行了十一次的博覽會,它舉行這麼多次的目的是為了鼓勵國內的產業,以及獎勵科學的研究發明,以便 在國際貿易上壓倒競爭者,奠定自己國家的工商業基礎。」請選出與上述有關的陳述 (A)這個國家是英國 (B)這個國家是法國 (C) 這個國家舉辦這麼多次的博覽會是為了證明政府對工業革命的重視 (D)這個國家在國際貿易上所要壓倒的競爭者是歐陸國家 (E)這個國家是全歐洲工業革命最成功的國家 49. 朱拉隆功在政治改革方面,推行了那些措施? (A)建立共和體制 (B)成立內閣 (C)廢除各地的封建王侯 (D)地方官員統一由中央政 府任命和調動 (E)提高王權,強化皇室 50. 一次大戰的戰敗國計有(A)塞爾維亞(B)奧地利 (C)匈牙利 (D)保加利亞 (E)義大利 51. 聖西蒙、傅立葉、白朗與歐文等人都曾提出建立理想社會的計畫,但其理想至今未能實現,原因何在? (A)理想太高遠,忽視社會 制度的複雜性 (B)講求平等,忽視社會階級的存在 (C)輕信人性本善,忽視人追求私利的弱點 (D)「非革命」的主張,不易得到社 會的認同 (E)出身下層社會,不反對暴力鬥爭 52. 「孔子與憲法,渺不相涉者也。吾今於此標題,寧非怪誕之尤?然於怪誕標題之前,久已有怪誕事實之發見。……怪誕之事實者, 何也?則憲法草案中規定『國民教育以孔子之道為修身大本』之事是也。」關於這段文稿,以下正確的是 (A)應該出現於新文化運 動時期 (B)內容反映了孫中山的思想 (C)作者為白話文運動的先驅 (D)作者認為中國未有憲法之基礎 (E)此文反映了傳統與進步的 衝突 53. 為了爭取西方國家的好感,史達林有何舉措? (A)解散共產國際 (B)加入國際聯盟 (C)結成「人民陣線」 (D)參加凡爾賽和會 (E) 簽署德蘇互不侵犯條約 54. 1890年代,法國與俄國簽訂協約,使歐洲的國際局勢發生重大變化。當時,歐洲列強之間的相互關係為何? (A)德國內政改變,俾 斯麥體系被破壞,政府改採聯奧策略,孤立俄國 (B)日俄戰爭俄國戰敗,為建設經濟,需要大量外資,德國不願投資,俄國只有轉 向法國 (C)法國為突破俾斯麥體系,希望與俄國合作,干涉還遼也是相關事件 (D)英國感受到德國在殖民活動的競爭,乃與日本合 作,成立英日同盟以牽制德國 (E)美國一向支持英國政策,也積極支持法俄合作,以謀共同壓制德國 55. 1939年8月,德、蘇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此一條約的實質意義為何? (A)使和平得到了保障 (B)證明蘇俄失去世界革命的理想 (C) 使蘇俄在東歐擴張勢力 (D)使二次大戰加速爆發 (E)使英、美視蘇俄為盟邦 56. 李提摩太對清末中國的政局有怎樣的影響? (A)不斷呼籲中國必須推動政經、社會改革 (B)深深影響康有為和梁啟超 (C)主編教會 新報定期、大量介紹西方知識 (D)促使戊戌變法的產生 (E)促使變法者推動德國式的君主立憲 57. 比較歐洲在一次大戰前後的差異,以下何者正確? (A)宗教上:戰前信仰興盛,戰後信仰沒落 (B)思想上:戰前崇尚進步觀,戰後 漸興多元價值觀,「回到常態」終得實現 (C)繪畫上:戰前流行達達主義,戰後盛行印象主義 (D)政治上:戰前民主進展緩慢,戰

(7)

後民主進展迅捷 (E)國際地位上:戰前領先各洲,戰後為美國超越 58. 以下是與英國有關的史事:1883年,費邊社會主義分子創立費邊社;1884年,通過無財產限制的成年男子普選;1893年,獨立工黨 成立。這些史事顯示的意義為何? (A)英國在民主政治上頗有進展 (B)民主立法式的社會主義證實可行 (C)證實馬克思主義的失敗 (D)第一國際被徹底瓦解 (E)社會主義因此出現分歧 59. 那些因素的影響,直接導致現代繪畫出現了超現實主義的風格? (A)工業革命 (B)一次大戰 (C)共產主義 (D)心理分析學派 (E)虛 無主義 60. 下表是某時期世界主要國家工業總產值的發展狀況,試選出選項中正確的說明 (A)此項數據應有疑問,因為共產國家的工業發展 不可能如此驚人 (B)蘇聯與其他國家的對比年代不同,故無法在同一標準下比較 (C)由此可知蘇聯的工業化程度與生活水準較其 他國家高 (D)數據顯示蘇聯的經濟政策頗有成效 (E)蘇聯的數據多少代表了人民的犧牲 年分 1920~1932 1921~1927 國家 蘇聯 英國 法國 德國 美國 日本 年平均增長率 24.35% 1.7% 9.4% 7.1% 4.3% 3%

(8)

國立臺灣師大附中九十八學年第二學期高二第二次期中考歷史試題答案(一類組)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B

C

B

B

B

B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B

C

B

B

C

B

D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D

A

C

B

B

C

C

A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B

D

D

B

C

A

C

C

C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D

ABC ECD BCD ACE BCE ABCE

BC BCD BCD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9)

國立臺灣師大附中九十八學年第二學期高二第二次期中考歷史試題(二、三類組)

一.單選題:

每題 2 分。每題各有 4 個備選答案,請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答錯或不作答者,不給分亦不倒扣 1. 中產階級的世界觀在十九世紀後期開始受到衝擊的其中一個因素,是因為受到某位學者的影響。他認為,非理性因素對人類的思想 與行為具有高度的支配作用,非能由理性加以概括。他是 (A)牛頓 (B)達爾文 (C)佛洛伊德 (D)哈瑞特‧史托 2. 十九世紀初,歐洲各國政府都頒布禁止工人組織團體的禁令,其主因為何? (A)馬克思鼓吹工人推翻政府 (B)烏托邦社會主義主張 由和平方式建立理想的社會 (C)工業資本家掌握政權 (D)工人可以透過選票以爭取應有的權利 3. 有學者指出,俄國的二月革命是個「匿名的革命」,我們應當如何理解這個評價? (A)革命的領導人大多不願透露身分 (B)革命 本身並非來自於革命黨人的策劃 (C)革命並未造成流血事件 (D)革命是民主派人士藉社會黨之力而發動 4. 「日本保障舊韓國皇帝、皇族的尊嚴、權益及經濟開銷;日本可以對有功勳的韓國人賜爵賜勳;……日本可以將對新制度認同、又 具相當能力的韓國人用為帝國官吏。」這段條約的內容出現於何時? (A)1876 年 (B)1895 年 (C)1910 年 (D)1919 年 5. 「帝國主義者及賣國軍閥之勢力不被推翻,則不但統一政府建設永無希望,而中華民族唯一希望之革命根據地且有被帝國主義者及 賣國軍閥聯合進攻之虞……本黨為實現中國人民這唯一需要,……不能不出師以勦除賣國軍閥之勢力。」這是一份發表於 1926 年 的文告。文告中的「根據地」係指那裡? (A)上海 (B)廣東 (C)武漢 (D)南京 6. 有一陣子,經濟學家將上街購物的家庭主婦視為愛國者。經濟學家說:「現在我們所需要的不是勒緊褲帶過日子,而是一種發展擴 張、積極活躍的精神狀態,要多干涉一些實事,多買一些東西,多製造一些商品。」這位經濟學家想要解決的是那一時期的問題? (A)一次大戰期間,戰爭使經濟活動陷於停頓 (B)1930 年代,西方國家面臨產業低迷 (C)一次大戰後,德國的經濟破敗 (D)1910 年 代,歐洲的軍備競賽限制了民生產業 7. 這一個國家政變的成功,被視為是人類進步主義的一大勝利,因為這個國家能在短時間之內解決資本主義的長期積弊,創造一種更 為公平與正義的社會經濟體制。在世界各國紛紛深陷於經濟泥沼而苦無對策之時,它的成就被視為是一種奇蹟,連英國費邊社會主 義者魏勃夫婦(Mr. and Mrs. Webb)都大為稱許,成為西方各國知識分子爭相前往探訪的理想國度。在政變後的十週年,美國國家雜 誌(The Nation)讚美它「在這污穢的時代裡,展現十年的光輝」。它相信歷史站在它這一邊,而且強調它的成就是歷史必然的結果, 促使它極力地將其改革成果輸出到許多國家。請問:這段歷史敘述是指那一個時代?那一個國家? (A)1850~1860 年代,法國 (B)1920~1930 年代,俄國 (C)1930~1940 年代,德國 (D)1950~1960 年代,中國 8. 下表是陝甘寧地區在兩個不同年分的農業生產情形,導致數據變化的主因為何? (A)國民政府建設大後方 (B)中共勢力的發展 (C) 日本的節節敗退 (D)美援的支持 年分 開墾荒地(萬畝) 耕地面積(萬畝) 穀物產量(萬擔)皮棉產量(萬斤) 1941 39.0 1,210.5 147 58 1944 128.8 1,467.5 175 300

(10)

9. 「這一個共和生存下來了,但在議會政治的外表下,真正的主宰是專制、自主的軍官團,大的企業組合,與專業的文官系統。」「這 些集團對政治自由並無執著精神,如果議會政權在外交或經濟方面失敗,他們會將其推到一邊,而喜歡比較有效率的體制。」這些 評論是在說明下列那一個政治現象? (A)1850 年代,路易‧拿破崙獲得支持的原因 (B)1916 年時,袁世凱膽敢進行帝制的緣由 (C)1920 年代,納粹運動在德國興起的背景 (D)1930 年代,日本少壯派軍人奪權的基礎 10. 以下敘述中,何者可為「後印象派」繪畫的風格? (A)追求強烈的個人感受 (B)以誇張、變形的方式凸顯主題 (C)構圖嚴謹,用色 大膽 (D)從夢幻、虛無中尋找靈感 11. 1914 年發一電訊給奧國,表示德國將無條件支持奧國對抗塞爾維亞及俄國,這封電訊使得奧國對於採取強烈手段有恃無恐,發這 封電訊者應是 (A)威廉一世 (B)俾斯麥 (C)貝瑟曼霍威 (D)張伯倫 12. 林肯總統認為何者的一本書,引發美國一場大戰 (A)海明威 (B)哈瑞特‧史托 (C)杜象 (D)杜威 13. 德國表現主義藝術家為 (A)雷馬克 (B)馬爾克 (C)孟克 (D)達利 14. 一本歷史書描寫某次戰爭的情景,說:「從某些方面看,它實是十九世紀的最後一場戰爭。軍官依然配帶長劍,騎兵則縱馬馳騁, 國王和貴族在軍事上仍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從技術觀之,它無疑是二十世紀的一場衝突。碉堡再也無法抵擋巨大的榴彈砲攻勢,步 兵的衝鋒槍在機槍面前不過是自取滅亡。這時的戰鬥,士兵大多是坐在狹小的泥洞裡,任憑外面砲彈傾瀉而下。塹壕戰令人恐懼而 絕望。……」這應是那一場戰爭? (A)1900 年爆發的八國聯軍之役 (B)1905 年爆發的日俄戰爭 (C)1914 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D)1939 年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15. 「我們應該走俄國人的路」,以下何人較其他三人更早落實這句話? (A)孫中山 (B)陳獨秀 (C)毛澤東 (D)汪精衛 16. 1932 年淞滬停戰協定簽訂後,蔣中正曾自述其協定有不得已之處,因為「南方七省燃起的燎原之火,有不可收拾之勢」。此處所謂 的「燎原之火」是指什麼? (A)各通商口岸城市的反帝運動 (B)共黨勢力的擴張 (C)地方軍閥的反撲 (D)日本勢力的入侵 17. 對於土耳其而言,1920~1921 年可說是風雨飄搖的一段時間。但也在這段時間,土耳其收回了原本獨立的亞美尼亞,義大利也撤 出了安那托利亞地區。這是因為 (A)國際聯盟的干涉 (B)和平條約的簽訂 (C)軍事的節節勝利 (D)共和國的正式成立 18. 因為某次事件,政府開始加強臺南的防務、擴建打狗砲臺、設置鵝鑾鼻燈塔等。這是因為 (A)荷蘭總督為了防止鄭氏水師的進攻 (B) 牡丹社事件後為了防範外國的侵襲 (C)清法戰爭後為了防止法軍再次入侵 (D)1895 年以後劉永福為阻止日人登陸 19. 一位政治人物曾表示:「如果義大利向多瑙河、巴爾幹擴張,會造成歐洲戰爭,如果他們在非洲沙漠通行無阻,或者就能安靜下來。」 這種說法的思想背景為何? (A)十二世紀十字軍東征時羅馬教宗鼓動戰爭時的計畫 (B)十六世紀義大利計畫對外擴張時對法國遊 說的說詞 (C)十八世紀拿破崙計畫併吞歐洲時採行的義大利政策 (D)二十世紀前半葉法國政府領導人主張的義大利政策 20. 研究二十世紀的經濟史,可以發現在 1930 年代時,資本主義出現了重大變化,此一變化是指什麼? (A)市場的自由程度更高 (B) 資本主義被完全拋棄 (C)政府開始干預經濟活動 (D)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出現相容 21. 一次大戰後,法西斯主義興起於歐洲,但下列何者「並非」法西斯政權的領域 (A)東普魯士 (B)西班牙 (C)奧地利 (D)拉脫維 亞

(11)

22. 澳大利亞的殖民政府從何時起開始對原住民實施種族隔離?至何時才廢除? (A)1770 年;1840 年 (B)1800 年;1860 年 (C)1880 年; 1900 年 (D)1860 年;1967 年 23. 某國在 1801 年時人口不到九百萬人,到了 1851 年時,增加一倍。除了數目增加外,結構也有重大改變。1801 年時只有五分之一 的人口居住在城鎮之中;到了 1851 年,城居人口占了一半;再到 1911 年時,變成了五分之四。下列那一個國家符合這樣的敘述? (A)英國 (B)韓國 (C)土耳其 (D)義大利 24. 十九世紀初維也納會議所建立的歐洲國際均勢,因那一歷史事件的發生而崩潰? (A)法國大革命 (B)工業革命 (C)德、義的建國 (D) 一次大戰 25. 下列三則為抗戰前後國際局勢的相關資料: 資料(一):1936 年 11 月 25 日,「甲國」和「乙國」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甲國」的用意是希望「乙國」出兵攻打「 丙國」。 資料(二):西安事變發生後,「丙國」為了牽制「乙國」以避免「乙國」出兵攻打,因此指示中共中央不得殺害蔣委員長 。 資料(三):抗戰初期,「丙國」首先提供中國部分軍事援助。 請問,甲、乙、丙各是哪個國家? (A)甲:美國;乙:德國;丙:蘇聯 (B)甲:德國;乙:日本;丙:蘇聯 (C) 甲:蘇聯;乙:德國;丙:美國 (D)甲:蘇聯;乙:日本;丙:美國。 26. 史達林曾說:「我們落後先進國家五十到一百年,我們必須在十年內趕上這個差距,如果趕不上,他們將消滅我們。」請問此「差 距」在那一個「十年」趕上? (A)1920 年代 (B)1930 年代 (C)1940 年代 (D)1950 年代 27. 艾馬拉人至今大部分人信奉天主教,但仍繼續膜拜傳統印第安的神明,並保留自己的語言與文字。這種現象說明了印第安人面對歐 洲殖民文化強勢入侵時,他們的態度是如何? (A)完全不接受西化 (B)完全放棄自己原有的文化 (C)無奈的接受西化,又不完全放 棄自己的文化 (D)欣然的接受西化,將西方文化與自己傳統文化融合 28. 有一時期,政府曾查禁多種書刊,包括今日之中國、亞細亞月刊、救國時報等,理由不一,如:「詆毀本黨及政府」、「言論反動」、 「宣傳漢字拉丁化」、「宣傳無政府主義」、「宣傳階級鬥爭」等。這種情形最可能出現在那一時期? (A)清末滿清政府查緝革命黨時 (B)民初北京政府取締新思想時 (C)南京國民政府控制思想之際 (D)中國大陸發動文化大革命時 29. 史家評論某個國家的對外政策時,指出:「自立國以來,皆守共和不侵略之祖法,不謂近數年來,出而吞古巴……以與列強競爭於 世界舞臺。」這個國家是 (A)美國 (B)德國 (C)俄國 (D)法國 30. 俄佔西北疆的伊犁後,時隔三年,對清帝國而言,來自東南海疆的外來危機是 (A)法佔安南(B)英併緬甸(C)日併琉球(D)日本侵臺 31. 有人認為:「歐洲是一個由許多國家組成的大家庭,其關係建立在共同的文明、宗教、條約及國際法。居住於任何一個基督教國家 的外國人,都受居住國法律約束。」「如果一個基督徒在一個穆斯林國家居住,則奉行另一個原則:基督徒身為外國人,不受當地 法律制裁。」這種說法,最可能出現在: (A)十字軍運動時期,教宗對十字軍的提示 (B)十六世紀歐洲各國建立中央政府時之主張 (C)十九世紀歐洲列強在各地擴張之際的態度 (D)第一次大戰後「民族自決」理論的說法

(12)

32. 「我註定是自由的」、「自由就是選擇」、「不選擇,實際上就是選擇了不選擇」。請問這些句子是屬於何種哲學思想? (A)浪漫主 義 (B)存在主義 (C)現代主義 (D)理性主義。 33. 中國的五四運動、及臺灣的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就這些運動的外部影響而言,主要受下列何者影響所致? (A)極權政治興起 (B) 全球經濟恐慌 (C)社會主義 39 勃興 (D)民族自決主張 34. 一種畫風出現於一次大戰後,其目標不再描繪自然世界,而是要表現人心的反動,為達到此一目標,就必須描繪潛在的意識。此畫 風應為 (A)達達主義 (B)表現主義 (C)後印象主義 (D)超現實主義 35. 1923 年,有一個人為了反對執政當局的禁止製鹽法,乃率領群眾在豔陽下徒步行走二十九天,抵達約三百二十公里遠的海岸,利 用土法取海水製作出二十三克的食鹽,並呼籲大眾反抗執政當局。試判斷這個人可能是誰? (A)向蘇丹體制挑戰的凱末爾 (B)採取 不合作策略的甘地 (C)走議會運動路線的林獻堂 (D)對抗日本統治的明成皇后 36. 英國人說:「接近一百年的工業壟斷,現在無可挽回地失去了。」這句話中的「現在」是指何時? (A)1890 年 (B)1910 年 (C)1920 年 (D)1935 年 37. 下圖陰影的部分,與一份簽署於 1918 年 3 月的條約有關,關於地圖與條約,以下論述何者正確? (A)這個條約涉及一次大戰的問 題,陰影為俄國割讓予德國的土地 (B)這個條約與俄國內戰相關,陰影的部分為反政府勢力控制的地區 (C)這個條約簽署於一次大 戰後,陰影為俄國所獲得的土地 (D)這個條約與十月革命的後續發展有關,陰影為前臨時政府交出的領地 38. 一位臺人回憶:「當時我在小學擔任教職,這一天中午休息時,一位身穿雪白軍服的海軍軍官走進來對我說:『當老師的教學生忠君 愛國、為國犧牲的教條,你有沒有跟今天受體檢的人一樣,也有志願從軍的勇氣?』當時我不敢說不,就這樣被迫簽上志願書。」 根據歷史知識,判斷敘述中的「這一天」發生在何時? (A)1937 年的年底 (B)1940 年的年初 (C)1943 年的年中 (D)1945 年的年底 39. 有一國家的統治者實施開明專制,積極支持地主階級,使他們成為國家的中堅;選拔優秀人才進入政府服務,形成有效率的文官集 團。國家又建立強大的軍隊,逐漸發展成為強權。這個國家應是 (A)彼得大帝時的俄羅斯 (B)明治維新以後的日本 (C)統一德意志 的普魯士 (D)加富爾主政的義大利 40. 英國首相邱吉爾在 1949 年曾說:「我們未能將共產主義扼殺在萌芽狀態,未能通過一種或另一種手段將當初已屈服了的俄國引入全

(13)

面的民主制度之中── 這一失敗如今成為我們沉重的負擔。」回顧歷史,西方國家在何時最有機會「扼殺」共產政權的得勢? (A) 二月革命之前,西方國家當時支持沙皇政府 (B)十月革命成功後,西方國家力勸俄國繼續作戰 (C)俄國內戰之時,西方國家試圖干 涉戰局 (D)二次大戰前夕,蘇聯與自由主義改革派結成人民陣線

41. 「英人柏克(Edmund Burke)在十八世紀末葉,認為社會中一批特權分子的存在可以自然導致社會的平衡。因為經過長期的演進, 社會可以形成有秩序的階級、身分、地位,是為所有人所接受的。這種『自然』的秩序要比激進分子的『人工計畫』更有智慧。法 人麥斯特(Uoseph de Maistre)和波那德(Louis de Bonald)等也主張社會的首要任務為生存。只有權威才能壓制個人的私欲。 而權威的存在必須要統一的主權、有階級的社會,以及對危險的觀念有效的撲滅。」試問他們是在論證哪一思想型態? (A)保守 主義 (B)自由主義 (C)民族主義 (D)社會主義。

42. 「The Intelligentsia」一詞是指十九世紀歐洲某些國家一個特殊的社會階級,他們幫這些國家提供了自由主義、社會主義等代表 進步的思潮。這些進步的思潮一般都是由中產階級來代為發聲,但由於工業革命在十九世紀對這些國家影響不大,所以轉而由這群 貴族出身的「The Intelligentsia」來代為發聲。請問,「The Intelligentsia」最有可能是以下哪一國家的特殊的社會階級? (A) 法國 (B)德國 (C)美國 (D)俄國。 43. 上課時,老師提到 1878 年德意志帝國在首都柏林召集列強會議,對後來數十年的歐洲安全有重大影響。幾位同學討論這個會議召 開的原因時,各人有不同的見解,何者正確? (A)這是因為俾斯麥打算仿效拿破崙,對英國進行圍堵和封鎖,以免其日益強大 (B) 其實俾斯麥計畫離間英國與俄國,以避免兩國聯合,不利於德意志帝國發展 (C)這個會議與中國古代的諸侯盟會意義相似,以象 徵德意志帝國為歐洲大陸盟主 (D)以當時環境而言,德意志並無稱霸的條件,這是俾斯麥防堵法國的重要步驟。 44. 列強於何時起,開始伺機向中國的藩屬用兵? (A)鴉片戰爭時 (B)英法聯軍後 (C)太平天國為亂時 (D)八國聯軍侵略中國 時。 45. 十九世紀末時,有人說:「我國不可猶疑,與其坐等鄰邦之進步而與之共同復興東亞,不如脫離其行伍,而與西洋各文明國家共進 退。對待鄰國之辦法,不必因其為鄰邦而稍有顧慮,只能按西洋人對待此類國家之辦法而對待之。」請問以下對此人的描述,何者 「有誤」? (A)他的人像印在日本萬元大鈔上 (B)他是日本明治時代思想啟蒙大師,有「日本伏爾泰」、「日本文明之父」之稱 (C)他代表日本與中國簽訂〈馬關條約〉 (D)他的觀點與日本大東亞共榮圈的形成密切相關。 46. 十九世紀面對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失衡,知識階層與富責任感的中產階層展開自省與反思,他們譴責中產階級的追求浮華與奢 侈,並批評當時社會膚淺的文化內涵。受到這個省思的影響,十九世紀末在文學界興起哪一種風潮? (A)浪漫主義 (B)自然主 義 (C)古典主義 (D)意識流小說。 47. 經濟大恐慌使自由主義經濟學說面臨空前的挑戰、質疑,誰能解決這世界經濟難題,誰就能把世界踩在腳下。面對這個經濟難題, 各國的因應之道為何? (A)美國孤立主義再興,進入鎖國時期 (B)列寧提出共產國際,號召世界革命 (C)日本發動九一八事 變後,建立滿洲國 (D)墨索里尼藉機實行獨裁政治,侵略衣索比亞。 48. 有一張名為「解僱老水手」的德國漫畫,畫中立於船上的是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下船者為俾斯麥;其為描繪德國歷史上的一個關鑑 事件。請根據你的歷史知識判斷,此一事件後,德國歷史有什麼重大變化? (A)與英國交好,成為首屈一指的海上強權 (B) 與法國和解,維持歐洲大陸長期的穩定 (C)積極從事海外殖民,與英、俄等國發生衝突 (D)積極向東南歐擴張,與奧、義兩國 交惡。

(14)

49. 奧國首相梅特涅曾說過一段話:「我曾經抵抗過世界上最偉大的軍人,也曾周旋於各國的政要和國王間,曾撲滅無數次的政變,然 這世界上卻沒有一個像你那樣的困擾我。」試問上文中「最偉大的軍人」、「你」各是指何人? (A)伊曼紐二世、加富爾 (B) 拿破崙三世、加里波底 (C)普王威廉一世、俾斯麥 (D)拿破崙、馬志尼。

50. 下圖為一張統計圖表,這個趨勢圖最適合以下哪一個標題? (A)十九世紀中後期參與非洲大獵的國家數 (B)十九世紀後期巴爾 幹半島受侵略的次數統計圖 (C)俄國在十九世紀後期農奴暴動的統計表 (D)清代中國發生教案的統計表。

(15)

國立臺灣師大附中九十八學年第二學期高二第二次期中考歷史試題答案(二、三類組)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B

C

B

B

B

B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B

C

B

B

C

B

D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D

A

C

B

B

C

C

A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B

D

D

B

C

A

C

C

C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A

D

D

B

C

B

C

C

D

D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民國 104 年開始,身障生考試歷史考科將依據 101 學年度實施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 綱要」之「歷史課程綱要」(簡稱「101 課綱」)命題

中國 歷史 歷史 地理 生活與 社會.

榷鹽使、水陸運使、營田使、給納使、監牧使、長春宮使、團練

城門棱堡位於城門及金山郊野公園 的孖指徑山坡上的戰地遺跡徑,短 短路程便能見到約1937-1938年間建

101歲九一八事變見證者先川祐次 先生指出,當時他的父親與日軍軍 官過從甚密,提前就告知他鐵路可

近年,教育改革強調多元化的㈻習模式和「促進㈻習的評估」 ,從而發

柏楊(郭定生,公元 1920—2008 年)在其名著《中國人史綱》中談到三國時代(公元 220—280

校內活動篇 --- 歷史學會活動 歷史就在我們身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