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東縣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自我 效能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台東縣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自我 效能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Copied!
15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教學科技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廖本裕 博士

台東縣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自我 效能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研究生:黃啟榮 撰

中華民國一0三年八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教學科技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台東縣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自我 效能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研 究 生: 黃啟榮 撰 指導教授: 廖本裕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一 0 三 年 八 月

(4)
(5)
(6)

謝 誌

經過三個越來越熱的暑假,終於完成了漫長的論文寫作,回想當初抱著很大 的勇氣來就讀研究所,初踏入這個班級,從陌生到熟識,發生許多充滿回憶的趣 事,實在非常奇妙。

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廖本裕老師,不斷的給予我方向與鞭策,使我能 一步步的將論文完成。其次,要感謝我的同學,育致、倍岑、雅嵐、月貞,你們 協助我的問卷調查。還有我的學校同事,閔涵、子俊、正庭、玉琦等,協助我的 問卷調查,感謝沒有你們的大力協助,我就無法完成我的論文。

最後要感謝我的家人,我的老婆蕙筠,一直在台東陪伴我,並協助我完成許 多研究的瑣事,其次是我的岳母,聽到我需要一台筆電,就馬上大方贊助我,讓 我能隨時完成作業。

還有更多的朋友、同學,無法一一載明,謝謝你們一路的陪伴,沒有大家 的幫忙就沒辦法順利完成這本論文,僅在此致上最深的謝意,謝謝!

(7)

台東縣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自我 效能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作者:黃啟榮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東縣國民小學教師的資訊素養,教師自我效能及工作滿意 度的相互關係。主要目的有三個:1.調查國小教師資訊素養、教師自我效能及工 作滿意度之現況。2.比較不同背景變項與教師資訊素養、教師自我效能及工作滿 意度之差異情形和關係 3.根據教師資訊素養、教師自我效能及工作滿意度之現況,

即文獻探討的結果,提出相關建議,以供教育政府單位、學校及未來進一步研究 之參考。本研究採用調查法進行研究,以臺東縣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採分層隨 機抽樣,使用研究者自編之問卷,為調查工具。依所得資料,主要運用描述性統 計、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驗 證假設。本研究的結果如下:

1. 臺東縣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良好,屬中上程度,教師自我效能與工作滿意 度亦屬中上程度。

2. 對不同背景變項之臺東縣國小教師而言,除不同「年齡」、「服務年資」、

「學校規模」外,其資訊素養並無太大差別。

3. 對不同背景變項之臺東縣國小教師而言,除不同「學校規模」外,其教 師自我效能並無太大差別。

4. 臺東縣國小教師之資訊素養與教師自我效能與工作滿意度呈中度正相 關。

5. 臺東縣國小教師之資訊素養對教師自我效能與工作滿意度具有預測 力。

(8)

A study of the Correlation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Teacher’s Self-efficacy

and Job satisfaction.

Qi Rong Huang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aitung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teacher’s self-efficacy and job satisfaction. There are three main objectives. (1)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teacher’s self-efficacy and job satisfaction. (2) To make careful inquiry about the variation of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teacher’s self-efficacy and Job satisfaction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3)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schools and future research are proposed.

This study used survey research to taitung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for the study. The participants, selected by stratified proportional cluster sampling, consisted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The research tool is “The questionnaire-survey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teacher ’s self-efficacy and job satisfaction” produced by myself. The obtained data was

(9)

3. Taitung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in addition to different "school size", but it is not much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eachers' self-efficacy.

4. Taitung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teacher self-efficacy showed a moderate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job satisfaction.

5. Taitung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can predict teacher efficacy and job satisfaction.

Keywords: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teacher ’s self-efficacy,

Job satisfaction

(10)

目 次

摘 要

目 次... iv

圖 次... vi

表 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資訊素養 ... 9

第二節 教師自我效能 ... 21

第三節 工作滿意度 ... 25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 33

第二節 研究假設 ... 34

第三節 研究程序與進度 ... 37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42

第五節 資料處理 ... 66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69

第一節 樣本結構分析 ... 69

第二節 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之現況分析與差異情形 ... 72

(11)

參考文獻... 119

附錄... 123

附錄一 研究問卷 ... 123

附錄二 專家效度問卷 ... 128

(12)

圖 次

圖 2-1MASLOW需求層次圖 ... 28

圖 2-2 期望理論之簡化模型 ... 30

圖 3-1 研究架構 ... 34

圖 3-2 研究流程 ... 37

(13)

表 次

表 2-1 資訊素養之演變 ... 10

表 2-2 國內學者對資訊素養之相關定義 ... 12

表 2-3 教師資訊基本素養短期指標評量表(一般資訊素養) ... 17

表 2-4 教師資訊基本素養短期指標評量表(套裝軟體及應用軟體操作素養) ... 18

表 2-5 國內學者對教師自我效能之研究概念與內涵 ... 22

表 2-6 工作滿意度之衡量構面 ... 27

表 3-1 臺東縣國小教師人數統計表 ... 35

表 3-2 正式樣本人數分配表 ... 36

表 3-3 抽樣國民小學、人數及問卷回收摘要表 ... 38

表 3-4 研究進度表 ... 41

表 3-5 資訊素養題次表 ... 44

表 3-6 資訊素養量表層面分析表 ... 45

表 3-7 教師自我效能題次表 ... 47

表 3-8 教師自我效能量表層面分析表 ... 47

表 3-9 教師工作滿意度題次表 ... 48

表 3-10 教師工作滿意度量表層面分析表 ... 49

表 3-11 專家效度名單 ... 50

表 3-12 基本資料專家審查結果表 ... 51

表 3-13 資訊素養專家審查結果表 ... 52

表 3-14 教師自我效能專家審查結果表 ... 55

表 3-15 工作滿意度專家審查結果表 ... 57

表 3-16 預試問卷抽樣及回收狀況表 ... 59

表 3-17 「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自我效能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項目分析摘 要表... 60

表 3-18 資訊素養量表KMO與BARTLETT檢定表 ... 64

表 3-19 資訊素養量表-解說總變異量 ... 65

表 3-20 資訊素養量表-信度統計量 ... 65

表 3-21 「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自我效能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信度考驗表 ... 66

表 4-1 不同變項之樣本統計表 ... 69

表 4-2 臺東縣國小教師資訊素養各層面分析摘要表 ... 72

表 4-3 「資訊認知、操作」層面各題之平均數與次數分配表 ... 73

表 4-4 「資訊檢索、運用」層面各題之平均數與次數分配表 ... 74

表 4-5 「資訊組織、創造、分享」層面各題之平均數與次數分配表 ... 75

(14)

表 4-6 「資訊倫理」層面各題之平均數與次數分配表 ... 76

表 4-7 不同性別在資訊素養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77

表 4-8 不同年齡在資訊素養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78

表 4-9 不同服務年資在資訊素養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79

表 4-10 不同職稱在資訊素養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80

表 4-11 不同最高學歷在資訊素養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82

表 4-12 不同學校規模在資訊素養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83

表 4-13 不同地區在資訊素養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84

表 4-14 臺東縣國小教師自我效能各層面分析摘要表 ... 86

表 4-15 「個人教學效能」層面各題之平均數與次數分配表 ... 87

表 4-16 「一般教學效能」層面各題之平均數與次數分配表 ... 87

表 4-17 不同性別在教師自我效能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88

表 4-18 不同年齡在教師自我效能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89

表 4-19 不同服務年資在教師自我效能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90

表 4-20 不同職稱在教師自我效能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91

表 4-21 不同最高學歷在教師自我效能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92

表 4-22 不同學校規模在教師自我效能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93

表 4-23 不同地區在教師自我效能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94

表 4-24 臺東縣國小教師工作滿意度分析摘要表 ... 95

表 4-25 「教學成果」層面各題之平均數與次數分配表 ... 96

表 4-26 「教學環境」層面各題之平均數與次數分配表 ... 97

表 4-27 「工作本身」層面各題之平均數與次數分配表 ... 98

表 4-28 不同性別在工作滿意度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99

表 4-29 不同年齡在工作滿意度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100

表 4-30 不同服務年資在工作滿意度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101

表 4-31 不同職稱在工作滿意度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102

表 4-32 不同最高學歷在工作滿意度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103

表 4-33 不同職稱在工作滿意度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104

表 4-34 不同地區在工作滿意度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 105

(15)

緒論 第一章

二十一世紀,電腦科技日新月異,教師在教學時,也需運用資訊科技,輔助 教學,因此本研究在探討國民小學教師之資訊素養、自我效能與工作滿意度之現 況及差異分析,並分別對個人背景變項與資訊素養、自我效能與工作滿意度之關 聯性研究,以了解其相關程度,進而提供學校行政人員或教育相關單位之參考。

本章為緒論部分,分為四節進行討論: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 目的;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茲分別敘述如下。研究背 景與重要性。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中華民國建國百年教育報告書(教育部,2011)中提到,培育知識經濟人才與 創新教育產業,是未來黃金十年十大教育政策的主要目標,因此教師是否具備足 夠且正確的資訊素養將是一項重要的能力,況且自二十世紀末到二十一世紀初為 止,科技產業不斷創新,電腦、網路史無前例的佔據人類生活、娛樂、學習等等 大部分的時間,尤其現在的兒童,因自小就接觸電腦,而有「數位原住民」的稱 呼,所以透過網路無遠弗屆的力量,教師與學童可從中獲得廣大的知識,但教師 的資訊素養也成為引導學童,獲得正確的知識的重要推手。

21 世紀早就是網路資訊的世紀,現在的學童更是所謂『網路原住民』,但網 路及媒體中,就有許多不適合學童的資訊,根據 100 年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 告(行政院研考會,2011),臺灣家庭上網率以達 82.5%,因此網際網路的應用,

就迅速攻佔了多數家庭的娛樂時間,現今多數兒童從幼兒時期就接觸到許多由電 視及網路所傳遞超出其年齡的資訊,而這些不良的訊息,對多數兒童都是有害的;

另現在的電視媒體亂象亦很嚴重,電視新聞、政論或談話性節目、綜藝節目等,

常常傳遞一些錯誤的訊息給觀眾,所以研究者想了解國小教師對於資訊素養的認

(16)

知、了解與否,及具備資訊素養能力的高低是否能對教師自我效能及教師的工作 滿意度有所幫助,是本研究所要探討的。

台東縣地處台灣最偏僻的角落,各項交通建設均落後西部,搭過兩次花東線 的馬英九總統有感而發說:「憑良心講,東部與西部差了卅年都不止。」(Yahoo 理財,2012),在教育環境及資源上,亦存在著不小的差距,所以若能利用網路 及電視媒體的快速傳播方式,就可縮短東、西部在資訊、教育上的差距,但教師 是否具備相關資訊素養,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研究者曾擔任台北市的系統師,

現在在台東縣的偏遠地區擔任導師,對於東西部的數位落差,有深刻的體會,因 此對於臺東地區國小教師的資訊素養,一直有想了解與探討。

教師自我效能(teacher efficacy) (Bandura,1982),是個人評估自己相關能力後,

再評估自己是否可達到自己工作的目標,自九年一貫課程將資訊教育納入國小課 程之中,資訊教育在台灣蓬勃發展,各校的資訊設備也不斷更新,以應付日新月 異的科技,國小教師亦需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科技相關知識,不然就無 法滿足學生對新科技的渴望,如很多資深教師因無法適應新科技的變化,常常產 生不如歸去的感覺,因此教師具備資訊素養能力的高低,對於教師自我效能

(teacher efficacy)亦有可能產生影響,影響得多寡及相互之間的關係則是本研 究的次要動機。

雖然資訊素養對教學有所幫助,但對於國小教師而言,抑或是一種負擔,可 能有教師認為教學只需要一根粉筆、一片黑板就可以達到,不必要其他的東西,

另外要學新東西,要不斷參加研習、進修也是一項累人的工作,因此資訊素養對 於教師的工作滿意度(Job satisfaction)影響是好還是壞,是阻力還是助力,則是研

(17)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壹、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資訊素養、自我效能與 工作滿意度相關之研究為題,分析不同的背景變項的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自 我效能與工作滿意度的現狀及差異情形。基於研究動機,列舉研究目的如下:

1. 瞭解國小教師資訊素養、教師自我效能、工作滿意度之現況。

2. 瞭解不同的背景變項的國民小學教師在教師資訊素養、教師自我效能與 教師工作滿意度上之差異情形。

3. 瞭解國民小學教師在教師資訊素養、教師自我效能與工作滿意度相互影 響的情形。

4. 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提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行政人員作 為改善

5. 教師資訊素養、教師自我效能與工作滿意度及日後相關研究之參考。

貳、 研究問題

依據前述研究動機及目的,本研究的代答問題如下:

1. 目前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教師自我效能與工作滿意度的現況如何?

2.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民小學教師所知覺的教師資訊素養是否有顯著差 異?

3.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民小學教師所知覺的教師自我效能是否有顯著差 異?

4.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民小學教師所知覺的工作滿意度是否有顯著差異?

5. 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對教師自我效能是否有影響關係?

6. 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對工作滿意度是否有影響關係?

7. 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對工作滿意度是否有影響關係?

8. 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對教師自我效能、工作滿意度是具有預測力?

(18)

參、 名詞釋義

一、 資訊素養

現今社會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教導學生從眾多資訊中,分辨自己有 用的訊息,並能加以活用,分享、再製、傳播,即是教師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所需具備的能力。我國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將「資訊教育」列為六 大議題之一,其與語文、數學等傳統能力並列,顯示其重要性在未來必不可忽視。

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教育部,2008)提到:教師是引導學生習得資訊科技應用 能力與態度的關鍵人物,應此教師應提昇自身的資訊素養以面對未來教學的挑戰。

茲將教師的資訊素養分為下列四種向度做探討:

1. 資訊認知、操作:教師對資訊的獲得方法與認知。

2. 資訊檢索、運用:如何尋找有用的資訊並運用在教學中。

3. 資訊組織、創造:從舊資訊中組合、創作新的資訊。

4. 資訊倫理:能尊重智慧財產,分辨對錯與價值。

本研究所指資訊素養為自編「資訊素養量表」中,「資訊認知、操作」、「資 訊檢索、運用」、「資訊組織、創造」、「資訊倫理」四個構面知覺情形,量表得分 越高,表示資訊素養的情形越高;反之,則有待加強。

二、 教師自我效能

本研究所指教師自我效能(teacher efficacy)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能自我 覺察、評估影響學生學習的程度,並對學生學習產生正面的影響。教師自我效能

(19)

2.一般教學效能:指教師對教學以外但能影響教學的事務產生之反應,如教 學環境,親師關係,學校行政等等。

三、 工作滿意度

本研究所指工作滿意度(Job satisfaction)是指國小教師在教學時,對教學 本身及其有關方面的感受程度(包括教學環境、教學方式、教學所承受的壓力、

挑戰性、學校中的人際關係等等)。本研究分為「教學成果」、「教學環境」、「工 作本身」等三個向度做討論。

本研究所指工作滿意度為自編「工作滿意度量表」中,「教學成果」、「教學 環境」、「工作本身」三個構面知覺情形,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工作滿意度的情形 越高;反之,則有待加強。

四、 國民小學教師

本研究所指國民小學教師(或簡稱”國小教師”)係指服務於公立國民小學 的現職教師(含專任、代課、代理)。本研究範圍僅以臺東縣市的公立國民小學教 師為研究對象。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 研究範圍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師工作滿意度之 相關情形。為達此研究目的,但因個人時間、人力、經費等客觀條件無法全數配 合,茲將本研究範圍及限制敘述如下:

一、 研究地區方面

本研究以台東縣國小為限,依臺東縣政府地理位置劃分為臺東區、關山區、

成功區、大武區。

(20)

二、 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以台東縣國小教師為對象,不含私立小學。

三、 研究變項方面

本研究以台東縣國小教師資訊素養、教師自我效能及工作滿意度之現況實施 調查。

四、 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受個人主觀影響,如認知、情緒等,填答或有失真,因 此結果可能有所偏差。

貳、 研究限制

一、 研究範圍的限制

本研究的地區以以臺東縣市的公立國民小學為主,不能將研究結果推論至臺 灣地區其他層級與範圍的學校。

二、 研究對象的限制

本研究範圍僅以臺東縣市的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研究對象。在研究結果的推 論上,無法推論到其他地區。

(21)

四、 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受個人主觀影響,如認知、情緒等,填答或有失真,因 此結果可能有所偏差。

(22)
(23)

文獻探討 第二章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東縣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師工作滿 意度之相關研究,透過文獻探討與分析,藉以瞭解三者間的關聯,作為研究設計 及研究結果討論之依據。本章共分為三節:一、教師資訊素養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二、教師自我效能的理論與相關研究;三、教師工作滿意度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茲分別敘述如下:

第一節 資訊素養

資訊的範圍包含很廣,包括文字、圖畫、照片,有實體書籍,數位訊息。資 訊的獲得一直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主要推手,例如中國發明指南針,傳入西方後,

造成後來的航海大發現,東西方加速交流的結果,大大的使人類文明的發展一越 千里。傳統資訊的保存主要靠紙本,獲得資訊速度也比較慢,而現今的網路技術 進步日新月異,早幾年接觸網路的人大概都有類似感受,記得筆者開始接觸網路 時,在家中是使用 56k 的數據機,上網的速很慢,在網路的應用上只能瀏覽一些 簡單的網頁,收發 e-mail 等等,對照現今的網路速度,網路的應用也五花八門。

也因此不管任何人均可簡單的從網路獲取想要的資訊。又如筆者讀大學時做報告、

作業,需到圖書館找資料,在本校圖書館找不到相關書籍,只好做火車到台南的 大學尋找,實在費時又費力,而今只要在電腦前,動動滑鼠,即可輕鬆獲得所要 的資訊,差距何止千里。

資訊素養,從英文來說即是”信息素養”,自二十世紀末開始,電腦網路到智 慧手機的各項應用風行,使的資訊傳遞越來越快速,因此資訊素養能力,越來越 重要,以下就資訊素養的相關研究做整理。

(24)

壹、 資訊素養的義意與內涵

資訊素養,最早在 1974 年,由美國資訊工業協會主席 Paul Zurkowski(1974) 所提出,資訊素養又可稱信息素養是需要查找,檢索,分析和利用信息的技能。

就英文字義來說,『Information』即是訊息或情報資料,『Literacy』即是識字或讀 寫能力,兩者合起來就是獲取資訊的能力。

就中文來說,「資訊」可泛指一切有用之資料和訊息(大陸地區稱為”信息”),

「素養」意指”平日的修養”,也可以說,「資訊素養」一種需要培養的能力,這 種能力是需要培養的,並非是與生俱來的。

美國圖書館協會(ALA)將其定義為:個人能具備覺知何時需要資訊並且有能 力去查詢、評估與有效地使用獲得的資訊(張瓊穗 & 翁婉慈,2005)。

世界各國對資訊素養的推動,亦不遺餘力,如:英國、紐西蘭、澳洲、韓國、

香港等地將資訊科技列為中小學必修科目(教育部,2008),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 2008 年 出 版 的 邁 向 資 訊 素 養 指 標 TILI(Towards Information Literacy Indicators)(Catts & Lau, 2008)亦指出資訊素養與國家發展、各級教育、工作與經 濟活動等等息息相關,我國於 2003 年正式列入九年一貫課程的六大議題之中。

自資訊素養一詞發明以來,隨著資訊、媒體、網路的快速進步,其定義亦逐 漸修正、改變,如下表 2-1 所示:

表 2-1

資訊素養之演變

來源/年代 資訊素養的定義 核心能力

(25)

含:傳統素養、電腦素養、媒體素養 與網路素養。

與網路四大資訊能力的 總合

ACRL/2000

資訊素養係指個人可以辨識資訊需 求、有效取得資訊、批判性評估資訊,

將資訊內化為個人知識以解決問題。

並且可以利用資訊瞭解經濟、法律及 社會議題。資訊素養是終身學習的根 基。

以批判性的態度評估資 訊以解決問題

Alexandria Proclamation/

2005

資訊素養是終身學習的核心。資訊素 養能力的個人在其生活中有夠有效地 尋求、評估、利用和創造資訊,以達 到個人的、社會的、職業的和教育的 目標。它是數位時代的基本人權。

創造資訊、傳播資訊以 達到社會目標

UNESCO 2008

沿用亞歷山大宣言(Alexandria

Proclamation)對資訊素養定義,並提出 資訊素養包涵公民社會、健康及福 祉、教育、工作及經濟活動。

公民社會、健康及福 祉、教育、工作及經濟 活動

取自資訊素養教育融入學科課程之實施成效(頁 13~14),沈珮琴,2012。中興大 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本研究認為 McClure(1997)的解釋較為符合對資訊素養的認知,其認為資訊 素養包含了四個面向的素養(朱智文,2009),茲詳述如下:

1. 傳統素養(Tradional Literacy):運用傳統媒體的能力,如運用傳統平面書 籍,查找圖書館書籍、資料的能力或製作筆記、報告等等,為聽、說、

讀、寫等各種能力的總和。

2. 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又稱為「媒體教育」、「媒體識讀」(教育 Wiki,

2013),係指個體對各種媒體(尤其是圖像媒體,如照片、圖畫、電影、

電視等甚或電腦網路)所承載的訊息之解讀與運用能力(朱則剛,2005)。

跟傳統素養相較起來,電子媒體(電影、電視、廣播)與新媒體(電腦、網 路),比重已經大幅增加,佔據現代人大部分的工作、生活時間,如何 判斷正確的媒體資訊,具備正確的媒體素養抑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

3. 電腦素養(Computer Literacy):自個人電腦發明以來,各種電腦軟硬體 表 2-1 資訊素養之演變(續)

(26)

不斷進步,價格也越來越親民,電腦、網路及周邊設備,成為現代人生 活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如何操作電腦軟硬體,已經成為必備 之技能,又如近年來流行的平板電腦及智慧手機,無線通訊的應用等等,

都是電腦素養範疇。

4. 網路素養(Network Literacy):網際網路的相關應用,如部落格,社交網 站等等的運用,如何正確運用網路,對網路資訊的運用、批判、創造思 考的能力,已經是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須能力。

由以上各點可知,資訊素養的深度與廣度涵蓋很大,尤其在二十一世紀,資 訊爆炸,如何獲得需要的資訊,是人類未來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

對於資訊素養的其他國內學者相關研究定義,整理見下表 2-2:

表 2-2

國內學者對資訊素養之相關定義

研究者 年代 來源 論文名稱 定義

林菁 2002

E 世代創意 教與學學術 研討會論文 集

資訊素養融 入國小課程 之探討—以 社會學習領 域為例

資訊素養就是有效的尋 找、組織、評估、利用和 創造各種資訊的能力與態 度。

吳美美 2004 台灣教育

資訊素養與 媒體素養–

數位時代的 素養與素養

有效發現自己的資訊需 要、尋找資訊、判斷和呈 現資訊,以及使用資訊的

(27)

的合力。

謝寶煖

魏令芳 2005 通識教育 9 卷 2

大學資訊素 養通識教育 之研究

資訊素養是一種能覺察、

評估、分析與利用資訊的 能力。

張倪甄 2010 學校行政雙月刊 67

幼稚園教育 人員資訊素 養與學校效 能關係之研 究

為了在解決問題或做決策 時,能有效利用圖書館、

電腦、網路等資源來快速 獲得資訊,並組織、運用 及評估資訊,以獲得有用 的知識及相關資訊,進而 能夠創造資訊、增進自我 學習並達到終身學習的目 的,勝至求求整體生活的 福祉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綜合以上各學者的定義,資訊素養能力對於人類未來的幸福有深遠的影響,

其需要教育工作者認真研究,找出如何增進學生資訊素養的能力,本身亦需具備 足夠的資訊素養,方能因應教育不斷的改變、發展,研究者認為資訊素養簡而言 之即為利用各種素材獲取資訊、分析資訊、產出資訊的能力,而能充實自己的人 生,並獲得美滿的結果。

表 2-2 國內學者對資訊素養之相關定義(續)

(28)

貳、 教師的資訊素養指標

世界其他先進的國家已要求教師需具備資訊資養,如韓國將資訊科技列入必 修,加拿大更需最低標準才能獲得教師證書,但我國仍未將資訊素養教育,列入 我國的師資培育中,只有列出教師需具備的資訊素養能力而已,殊為可惜。

根據中小學資訊素養白皮書(教育部,2008)對教師部分,國中小教師資訊科 技應用能力部分,於 1998 年公布資訊素養基本指標(教育部,1998),茲敘述如 下:

1. 資訊課程專業素養 1-1 能了解網路禮節

1. 會管理、收發自己的電子郵件。

2. 瞭解使用 Telnet 的禮儀。

3. 瞭解使用電子通訊的禮儀。

1-2 能尊重智慧財產權

1. 瞭解所有權與著作權的意義,尊重智慧財產權。

2. 瞭解網路管理與電子簽章、不仿冒、不翻製別人軟體。

3. 瞭解電腦病毒傳染的發病原因。

1-3 能了解資訊安全的重要

1. 瞭解網路傳送資料的安全性。

2. 知道防火牆的功能與網路加密的重要性。

3. 能遵守網路安全守則、尊重個人資料保護法。

1-4 能了解電腦為一般教學工具

(29)

2. 套裝軟體及應用軟體操作素養

2-1 會使用電腦輔助教學軟體與網路資源。

1. 瞭解 CAI 的效益與範圍。

2. 能評選課程相關 CAI。

3. 能安裝 CAI 於電腦主機上,並做教學使用。

4. 能利用 CAI 做各種輔助教學使用。

5. 會簡易上網操作,並使用瀏覽器。

6. 會上網搜尋網路上的補充教材。

7. 能下載、複製、編輯、存檔所搜集的網路資料。

8. 能利用網路教材配合各科做教學活動。

2-2 會系統管理及學生資料處理。

1. 瞭解網路管理的重要性。

2. 使用電腦系統管理學生資料及學習資料。

3. 會利用校務系統進行教學管理,並分析研判學習成效。

4. 會使用校務系統出評量試題,進行教學評量。

2-3 會系統操作及相關應用。

1. 會簡易軟體安裝、文書軟體操作。

2. 瞭解學校電腦系統、會操作電腦教室教學網路廣播系統。

3. 會處理學生基本資料登陸、及學生輔導資料追蹤。

以研究者在台東縣國小服務之經驗,校務系統至去年(2013)才普及至全縣,

而在台北市多年前早已應用在學校工作中,其中的差距不小。

3. 各科應用網路教學基本素養

3-1 能利用網路資源進行個人教學活動。

1. 會簡單設定網路連結,以使資料快速擷取。

2. 會利用簡報系統剪貼設計教學。

3. 利用網路配合各科教學活動。

3-2 能利用網路資源進行參與互動式教學。

1. 會指導學生上網利用網路學習。

(30)

3. 利用學校網頁做簡易互動式學習活動。

4. 能利用電腦設備做班際、校際之聯絡教學。

3-3 能利用網路資源進行遠距教學與活動(有此設備者)。 1. 了解遠距教學之意義與所需設備。

2. 會操作遠距教學所需週邊設備。

3. 利用視訊會議功能、進行互動式遠距學習活動。

台東地處偏遠,學校分布極廣,應可多利用遠距學習,平衡城鄉差距,唯目 前並沒有太多著墨。

由以上之能力指標可知,未來教師的教學工作中,教師的資訊素養對於教學 活動與行政業務等等工作息息相關,亦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更攸關教學活動的 成敗。

(31)

為提供學校評定教師資訊素養,教育部亦訂定教師資訊基本素養短期指標評 量表(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2013),供學校評量教師之資訊素養能力,

如下表 2-3(一般資訊素養),表 2-4(套裝軟體及應用軟體操作素養)所示。

表 2-3

教師資訊基本素養短期指標評量表(一般資訊素養)

項目名稱 評鑑項目 評鑑結果

優良 普通 待改進 能了解網路

禮節

會管理、收發自己的電子郵件。

了解網路相關禮節。

□ □ □ □ □ □ 能尊重智慧

財產權

能尊重智慧財產權,不仿冒、不翻 製別人軟體教材。

□ □ □

能了解電腦 為一般教學 工具

了解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之內 涵。

會電腦操作、並利用電腦做教學活 動。

會利用電腦工具做班級事務工作 之處理

□ □ □ □ □ □ □ □ □

能利用網路 資源進行教 學活動。

利用網路配合各科教學活動。 □ □ □

能利用網路 資源進行參 與互動式教 學

會指導學生上網利用網路學習。

能利用網路做班際、校際之聯絡教 學。

□ □ □ □ □ □

(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2013)

與 1998 年公布資訊素養基本指標比較,可看出教師所需具備之資訊素養較 為明確,教師亦可利用以上評量表,了解自己的資訊素養程度。

(32)

表 2-4

教師資訊基本素養短期指標評量表(套裝軟體及應用軟體操作素養)

項目名稱 評鑑項目 評鑑結果

優良 普通 待改進

會使用電 腦輔助教 學軟體與 網路資源

了解 CAI 的效益與範圍。

能利用 CAI 軟體做各種輔助教學 活動。

會簡易上網操作,並使用瀏覽器。

會上網搜尋網路上的補充教材。

能下載、複製、編輯、存檔所搜 尋的網路資料。

能利用網路教材配合各科做教學 活動。

□ □ □ □ □ □ □ □ □ □ □ □ □ □ □ □ □ □

會系統管 理及學生 資料處理

會利用電腦處理學生成績。

使用電腦出試題並將試題上網。

□ □ □ □ □ □

會系統操 作及相關 應用

會中文輸入及文書軟體操作。

會操作電腦教室教學網路廣播系 統。

□ □ □ □ □ □

(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2013)

為推動教師發展資訊科技能力,教育部統計(2008)於 2002~2007 年間建置資 訊種子學校及教師社群,計成立 2,141 校,8,500 位教師參與,各縣市總共辦理 相關研習培訓達 65 萬餘人次,唯科技不斷進步,仍須靠教師的自我學習成長,

方能應付時代的不斷改變。

由以上各項指標及參考各家學者的研究,研究者將資訊素養主要分為四個向

(33)

參、 資訊素養的相關研究

吳麗花(2002)研究教師資訊素養及各向度,與教師教學專業能力及各向度間 呈現出顯著的正相關,亦即教師知覺教師資訊素養之資訊素養、資訊認知、資訊 應用、資訊搜尋、資訊溝通的行為愈高,則教師教學專業能力之教學準備、課程 規劃、教學實施、教學評量、教學研究也愈高。

朱智文(2009)研究教師資訊素養及各向度,與教師教學專業能力及各向度間 呈現出顯著的正相關,亦即教師知覺教師資訊素養之資訊素養、資訊認知、資訊 應用、資訊搜尋、資訊溝通的行為愈高,則教師教學專業能力之教學準備、課程 規劃、教學實施、教學評量、教學研究也愈高。

張倪甄(2009)研究探討台北市幼稚園教育人員資訊素養與學校效能,1.北市 幼稚園教育人員資訊素養之現況大致良好,在網路能力層面較佳,惟在圖書館能 力及電腦軟硬體能力層面有待加強。2.台北市幼稚園教育人員的與學校效能之現 況大致良好,普遍重視幼兒學習表現,惟在社區家長支持層面有待加強。2.台北 市幼稚園教育人員資訊素養能力會因年齡、服務年資、教育程度、園所規模及園 所屬性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4.台北市幼稚園教育人員在知覺學校效能方面會 因教育程度、園所屬性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5.台北市幼稚園教育人員資訊素 養與學校效能間呈現正相關之關係。6.背景變項與資訊素養各層面對學校效能整 體有顯著的預測作用。7.資訊素養對學校效能有正向的影響。

簡木全(2010)以高雄市之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研究對象,發現 1.高雄市國小 教師教學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整體是屬於「中高」程度的表現。2.國民小學教師 教學資訊素養因教師背景變項不同而有顯著差異。3.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不因 教師背景變項不同而有顯著差異。4.教師教學資訊素養及教學效能各層面具有低 度正相關。5.教師教學資訊素養愈高,其教學效能愈佳。6.國民小學教師教學資 訊素養對教學效能整體與各層面具有低度的解釋力。7.教師教學資訊素養之「資 訊整合能力」層面對教學效能整體及各層面具有主要的預測作用。

方陽昇(2010)以高雄縣市、台南縣市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對象,研究認為:

1.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師工作滿意度的現況,均屬於中上程度。教師資訊 素養各向度上得分,最高為「資訊認知」,其次為「資訊應用」、「資訊搜尋」,最

(34)

後為「資訊溝通」;教師工作滿意度各向度上得分,最高為「組織內部互動關係」, 其次為「個體心理層面滿足」、「報酬與資源」,最後為「工作價值」。2.不同「性 別、服務年資、學歷、職務及不同工作上使用電腦情形」的國民小學教師在整體 教師資訊素養量表的得分,均達到顯著差異。3.不同「服務年資、學歷、職務及 不同工作上使用電腦情形」及不同學校「所在地區及規模」的國民小學教師在整 體教師工作滿意度量表的得分,均達到顯著差異;但不同「性別」的國民小學教 師在整體教師工作滿意度量表的得分,未達到顯著差異。4.整體而言,教師資訊 素養與教師工作滿意度呈現顯著正相關,亦即教師資訊素養較高的國小學教師,

其教師的工作滿意度也越好。

湯明寶(2010)以屏東縣國民小學教師為對象,研究認為:1.教師的資訊素養 與教師自我效能有正相關。2. 教師的資訊素養與教師自我效能具有預測力。

綜合以上研究指出,資訊素養對於教師教學有正面且不可或缺的影響,值得 吾人持續關注、研究其對教學現場的助益與影響。

(35)

第二節 教師自我效能

美國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的教育改革方案報告,於 1976 及 1977 年提出後,即開啟教師自我效能研究的先河(引自孫志麟,2003)。隨後再經過 許多學者的研究,根據 Bandura(1982)的自我效能理論(self efficacy)提供理論基 礎。

壹、 教師自我效能的意義與內涵

Bandura 的自我效能論認為人類行為受到許多因素影響,(李尹暘,林曉佩&

林君怡,2007),教師自我效能(teacher efficacy),意指個人對完成某種任務時,

完成任務之能力判斷(林育賢,2008),對教師而言,即是完成教學時,對是否有 效教學之能力判斷亦即是一種對教學的信念。

吳清山(1991)指出,教師教學效能是一位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能夠使學生在 學習上或行為上具有優良的表現,以達到特定的教育目標。(陳木金,1996)

Bandura 認為教師自我效能可從四方面影響教師教學的歷程 (吳璧如 , 2004):

1. 認知:影響對教學目標的設定、未達目標的付出或初期失敗的堅持。

2. 動機:教師願意為學生學習結果負責的程度 3. 情意:日常生活的壓力,職業滿意度等。

4. 選擇:任教承諾、規範性活動的參與,對教學對象和年級的選擇。

由以上研究指出,教師自我效能對於教學結果的成敗,佔有重要的因素。

對於教學效能之研究取向,可分為 1.整體性概念,2. 多向度概念,3. 雙向 度概念(孫志麟,1995),茲簡述如下:

一、 整體性概念:

此觀點認為教師自我效能為一整體的概念,即為教師知覺自己的教學,對學 生表現的程度(或信念),如 Armor(1976),認為教學自我效能一種是否能成功教 學的主觀判斷。Rayn(1986)定義為教師使學生達到一些特定教育目的或進步的結

(36)

二、 多向度概念

與整體性概念相反,此觀點將教師自我效能視為多種概念的集合,由於教學 現場的複雜多變,因此影響教學效能的原因很多,如 Ashton(1984)認為教師自我 效能有三個向度,即個人自我效能、教學自我效能和個人教學自我效能。(孫志 麟,2003),而 Bandura(1994)更認為教師自我效能包含七個向度:影響學校決策、

影響學校資源、班級教學、常規管理、引導家長參與教育、促使社區投入教育、

營造正向學校氣氛。國內學者周新富(1991)則認為,教學自我效能是教師在教學 中,對本身教學能力、對學生影響程度的主觀評價(陳木金,1996),包含四種層 面:處理問題效能信念、教師教學效能信念、增進學習效能信念、一般教學效能 信念。

三、 雙向度概念

Dembo、Gibson (Dembo & Gibson, 1985)之雙向度概念,以個人教學效能

(personal teaching efficacy)及一般教學效能(general teaching efficacy)兩個層 面來詮釋,認為教師自我效能是教師對於自己能夠積極影響學生學習的技巧與能 力之信念,以及面對學生的家庭、學校、社會等外在環境限制時,能夠擁有正向 影響學生的信念(黃月秀,2009)。

就國內學者而言,教師自我效能之研究,亦有所差別,茲例舉如下表 2-5 所 示:

表 2-5

國內學者對教師自我效能之研究概念與內涵

(37)

環境轉化等 轉化等方面的效能信念。

鄭文實

(2007)

1.個人教學效能 2.一般教學效能 3.工作脈絡效能

係指教師在從事教學工作時,對於本身 的教學能力與技巧以及在外界環境限 制下能夠影響學生學習程度的知覺信 念。

龔麗蘋

(2011)

1.個人教學效能 2.一般教學效能

教師在從事教學活動中,相信自己有足 夠的專業能力去影響學生,並給予在學 習時產生正向的學習知能與態度。

王智杰

(2013)

1.個人教學效能 2.一般教學效能

教師具備對學生的學業、態度和情感發 展有近期及長遠的良好影響,並對學生 個人及社會有所貢獻的知能與態度。

研究者整理

研究者認為相向度概念較為清楚、簡單的將教師自我效能分為內、外兩種不 同信念與影響,故本研究採雙向度慨念,來實施研究。

貳、 教師自我效能的相關研究

Ashton(1984)認為不同自我效能的教學表現是有差異的,高自我效能教師對 學生持較正面的態度,低自我效能教師教缺乏自信心,對學生持較負面的看法。

謝寶梅(1995),臺中市、臺中縣、南技縣、彰化縣之公立國民小學 532 名教 師為對象。認為教師之自我效能感,與其教學表現以及學生之學習成就有密切之 相關性。教師之自我效能感與工作滿意看法呈正相關,對教育工作越滿意的教師,

其自我效能感越高。

孫志麟(1999)認為教師自我效能是教師信念的核心,為有效教學、學校改進 及教育革新的關鍵且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師的教學態度、意向、行為及選擇有關,

並可影響學生的學習成就和表現。並提出增進教師自我效能的建議:1.培養教師 反省思考的能力 2.教師自我效能的訊息來源 3.改變低自我效能教師的信念 4.發 展教師自我激勵的技巧 5.建立教師評鑑回饋系統 6.促進教師合作學習及經驗交 流 7.改善教學情境的整體因素。

表 2-5 國內學者對教師自我效能之研究概念與內涵(續)

(38)

潘義祥(2007)研究認為,自我效能是影響個人行動的重要心理機制,教師有 較高的自我效能,也才有信心對教學任務作更多承諾,所以會造成教師自我效能 對教學承諾產生影響。

綜合以上相關研究可得知,教師的教學自我效能越高,則對教學工作的努力 程度與進行有效教學的程度也愈高。對在教學現場之教師而言,在教職生涯中,

若能得到適當的激勵與回饋,對於教師自我效能維持在高的水準,想必是一件很 必要的事。

(39)

第三節 工作滿意度

壹、 工作滿意度的意義與內涵

工作滿意(Job satisfaction)觀念最早為 Hoppock(1935)所提出的,工作滿意度,

一般是指某個人在工作組織內進行工作的過程中,對工作本身及其有關方面心理 與生理兩方面對環境因素的滿意感受,也可說是工作者對工作情境主觀反應(包 括工作環境、工作狀態、工作方式、工作壓力、挑戰性、工作中的人際關係等等)

有良性感受的心理狀態(曾咸超,2007) ,簡單說工作滿意度即個人喜歡(滿意) 或不喜歡(不滿意)自己的工作的程度。由以上可知,工作滿意度對影響教師教學 有所影響。

由於各家學者的研究對象與範圍不同,工作滿意度亦有不同的解釋,可歸類 為以下四種(林建忠,2003),(曾咸超,2007):

1. 綜合性的定義:將工作滿意度看成一個整體的概念,對其工作的整體情 感反應,不涉及工作滿意度的面向、形成的原因與過程。換言之,即為 個人對工作的各方面滿意與不滿意的總和。如:Hoppock(1935),認為 工作滿意是個人對自己工作的直覺感受,是一種在生理、心理和環境等 各因素滿意感受的綜合。Vroom(1964) 工作滿意係指個人對工作角色抱 持的情意取向,正面的情意取向即是代表工作滿意,負面的取向則是代 表不滿意。

2. 差距性的定義:意即個人對工作的期望(收入、成就等),與實際獲得的 差距,若期望與實際差距越小,則工作滿意度越大,反之則越小。因此 這種定義又被稱為“需求缺陷性定義”。Smith 等人(1963)、Kendall

&Hulin(1969)認為工作滿意是一個人根據其參考架構對於工作特徵加 以解釋後得到的結果。Weiss (1967) 將工作滿意分為內在、外在以及整 體:(1)內在滿意為工作者對工作本身所引發的價值觀、責任感、成就 感、社會地位、職能地位以及運用能力的機會之滿意程度。(2)外在滿 意為工作者對工作中所獲得的薪資、陞遷、與上司、部屬、同事間的互 動、公司政策以及實施方式之滿意程度。(3)整體滿意即對內在性及外

(40)

在性整體層面的滿意程度。

3. 參考架構性的定義:此觀點認為,人的態度及行為是最重要因素,工作 滿意度是對於這些客觀特徵的主觀知覺及解釋,如對某事感覺重要才會 激起滿意或不滿意的情緒,若是無關緊要,則覺得無所謂,而略過不理。

Porter &Lawler(1968) 認為滿意的程度視一個人實際的報酬與應得的報 酬的差距而定,在工作情境中,一個人實際的報酬與應得的報酬的差距 愈小,則其滿足程度愈大,反之則愈小。Seashore &Taber(1975) 工作滿 意有以下四種意義:(1)工作滿意即為工作者在各工作層面上所獲得滿 意的總和。(2)工作滿意即為工作者在各工作層面上所獲得滿意程度及 其重要性之乘積和。(3)工作滿意即為工作者預期應有之滿意程度與實 際滿意程度之差距的和。(4)工作滿意為前項預期滿意與實際滿意之差 距分數,乘以各相關層面之重要性加權數,再求其總和。

4. 主觀知覺的定義:指工作滿意度,受到許多個人因素影響,如:年齡、

性別、年資等等,而非是一絕對的現象。張春興(1978) 指個人或多數 員工對其所任工作感到滿意的程度。工作滿意與否與很多因素有關:諸 如薪水高低、加薪方式、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工作性質、升遷機會、

人際關係、管理方式等等。Robbins(1996) 工作滿意也可視為個人對工 作所抱持的一般性態度。員工的工作滿意高,則表示他對工作抱持正面 態度,反之,則表示員工對工作不滿,有著負面的態度。

(修改自曾咸超,工作滿意與績效關聯性之研究-以刑事警察局為例,

2007:12-15)

(41)

衡量工作滿意度,各學者研究之構面,見下表 2-6:

表 2-6

工作滿意度之衡量構面

學 者 衡 量 構 面

Vroom(1964) 組織、升遷、工作內容、直接主管、金錢待遇、工 作環境與夥伴等七種。

Smith,Kendall,&Hullin(1969) 工作本身、升遷、薪水、上司和工作伙伴等五種。

Alderfer(1972) 生存層次(E):薪水、福利、安全;關係層次(R):

同事、上司、顧客;成長層次(G):成長。

Seashore&Taber(1975)

人口統計特徵、穩定的人格特質、能力、情境人格、

知覺、認知、期望、暫時的人格特質、政經環境、

工作與工作環境、組織內部環境、職業性質。

Taylor(1999) 工作本身、與上司關係、與同事關係、薪資與獎勵。

Palleria, Frank Arthur (2000) 一般工作滿意、內在滿意與外在滿意。

Morgan, Oscar Harold (2000) 監督管理、同事、工作環境、薪水、承擔責任、工 作本身、晉升、安全感與認同感。

(修改自張亞君,2006、蔡書妮,2005)

由以上研究可知,關於研究工作滿意度,主要從工作環境、薪水、福利、人 際關係等方面來探究。綜合以上學者的觀點,本言針對教師教學的環境特殊性,

將教師之工作滿意度,分為:

1. 教學成果:教學工作本身獲得之滿意程度。

2. 教學環境:教學以外的外加因素的滿意程度。

3. 工作本身:對身為教師這份工作的滿意程度。

三個面向來探討教師對工作滿意度的關係。

(42)

貳、 工作滿意度之理論

關於工作滿意度的主要理論基礎有下列幾項,馬斯洛(Maslow)需求層級理論 (Hierarchy of need theory)、赫茲伯格(Herzberg)的雙因子理論(Two-factor theory)、

公平理論(Equity theory)、差距理論(Discrepancy theory)、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茲簡述如下:

1. 馬斯洛(Maslow)需求層級理論(Hierarchy of need theory):

馬斯洛提出需求層次論(Maslow,1953),認為人的需求,由低而高有七個 層次,基本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隸屬與愛的需求、自尊需求),

成長需求(知的需求、美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Maslow 認為各種 需求有前後高低之分,需滿足較低一層需求,才會產生次高一層的需 求。

美的需求

知的需求

自尊需求

自我 實現需求

(43)

2. 赫茲伯格(Herzberg)的激勵保健理論(Motivation – Hygiene Theory) 激勵保健理論(Herzberg, 1959)認為滿意與不滿意並非同一組因素,一為 帶來滿足的因素,稱為激勵因素(Motivation factors),另一組為防止不滿 的因素,稱為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s),因此對於教師教學現場中,應 該加強教師的滿意因素,增強教師教學的自我效能,反之若消除不利的 因素,也能夠增強教學的成效。

3. 公平理論(Equity theory):

亞當斯 Adams(1965)提出公平理論,又可稱為社會比較理論。其理論認 為組織成員的工作滿意度乃是從工作上得到的報酬與工作期間的投入 是否公平而定。若付出與報酬不成正比,就會產生不公平的想法。同時 個體也會參考組織內其他標的來比較,如同一組織的他人、系統(指組 織內的管理、薪資結構等等)、自我(與過去做比較,是否有改變等等)。

(引自曾咸超,2007、陳詳衡,2012) 4. 差距理論(Discrepancy theory):

波特(Porter,1961)和洛克(Locke,1969)所提出,俗話說:『期望越大,失 望越大。』此理論即是個人的滿意程度取決為期望值與實際落差的程度,

若差距越小,則滿意程度越高,反之,則越小。

5. 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

佛洛姆(Vroom,1964),提出個人的行為是否受激勵(motivation)是受期 望(expectancy)與偏好值(valence)及工具(instrumentality)的所整合影響,

用公式如下:

M = E * I * V 其關連性可參考下圖所示:

(44)

(引自林素真、林麗娟、方世杰、陳建智,2007:p.36) 圖 2-2 期望理論之簡化模型

參、 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

林佳芬(1998)以台北市資深教師為研究對象,發現:1.任教於台北市國民小 學的資深教師人數眾多,且目前有穩定的工作狀況。2.台北市國小資深教師整體 與各層面工作滿意度偏高。3.台北市國小資深教師工作滿意層面間具有差異性。

4.台北市國小資深教師的工作滿意度因部分個人及學校背景變項的不同而有差 異。5.台北市國小資深教師目前工作上最滿意的事項是『任教學校的區域位 置 及交通狀況』,最不滿意的事項是『學生的學習態度及表現』。6.台北市國小資深

(45)

胡孟珠(2008)研究屏東縣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意度的關係,發現 1.屏東縣國小教師對工作滿意度的知覺屬中上,以人際關係成層面最滿意。2.屏 東縣國小教師的工作滿意度會因背景變項不同而有所差異。3.屏東縣國小教師的 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意度有正相關。

黃秋翰(2010)研究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工作滿意度的關係,發現:

資訊素養較高的國民小學教師,其教師的工作滿意度也越好。

劉惠玲(2011)以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為研究對象,發現:1.國小教師的資訊 素養、知識管理與工作滿意度是高程度的。2.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教師,其資訊 素養、知識管理與工作滿意度具有顯著差異。3.國小教師的資訊素養、知識管理 越好,其工作滿意度越高。4.國小教師的資訊素養與知識管理能有效預測其工作 滿意度的表現。

綜合以上研究可知,教師工作滿意度,因其研究地點、對象,而有不同的顯 著差異,需吾人多加探討。

(46)
(47)

研究設計 第三章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東縣市國民小學教師媒體素養、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師工作 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依據研究目的經文獻探討、分析後,採問卷調查之方式,最 後進行相關資料分析與討論,藉以瞭解三者之關連性,並提出相關結論,並由分 析結果提出建議供學校行政及教育單位做參考。本研究之方法,在本章分為四節 來進行探討:一、研究方法與架構;二、研究對象;三、研究工具;四、資料分 析方法等四節,加以說明如後。

依前章文獻探討後,研究教師資訊素養、自我效能、工作滿意度的相互關係,

本研究採取量化方法,以台東縣國小教師為對象,運用問卷工具,以探討了解三 者間之關聯性。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本節依據第二章文獻探討,並配合研究目的以規劃研究的架構,藉以瞭解三 個變項之間的相互影響關係。本研究探討「教師資訊素養」、「教師自我效能」、「教 師工作滿意度」之間相互影響,並加入教師與學校的背景變項,以討論變項間的 關係,本研究的架構圖如下圖 3-1 所示:

(48)

圖 3-1 研究架構 研究路徑說明:

A. 旨在探討臺東縣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在教師自我效能上之差異。

B. 旨在探討臺東縣不同背景變項在資訊素養上之差異。

C. 旨在探討臺東縣不同背景變項在教師工作滿意度上之差異。

D. 旨在探討分析資訊素養、教師自我效能上之差異。

E. 旨在探討分析資訊素養、教師工作滿意度上之差異。

F. 旨在探討分析資訊素養對教師自我效能、教師工作滿意度之差異。

教師資訊素養 1.資訊認知、操作 2.資訊檢索、運用 3.資訊組織、創造 4.資訊倫理

教師自我效能 1. 個人教學效能 2. 一般教學效能

教師工作滿意度 1.教學成果 2.教學環境

3.工作本身 背景變項

1.性別 2.年齡 3.年資 4.職務 5.最高學歷 6.學校規模 7.區域

A

B

C

D

E

F

(49)

假設 1-3: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齡、學歷、職務、服務年資、學校類 型)的國民小學教師在工作滿意度的各層面上有顯著差異。

假設 2: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自我效能有顯著相關。

假設 3: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工作滿意度有顯著相關。

假設 4: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師工作滿意度有顯著相關。

假設 5: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自我效能與工作滿意度有顯著預測力。

壹、 研究母群

本研究以台東縣(市)國民小學教師為主要研究對象,包括現職之教師兼主 任(組長),導師及專科教師為研究母群體,採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將學校分 為主要四個區域:

1. 臺東區:包含「臺東市」、「卑南鄉」、「綠島鄉」、「蘭嶼鄉」。 2. 關山區:「鹿野鄉」、「延平鄉」、「關山鎮」、「海端鄉」、「池上鄉」。

3. 成功區:「東河鄉」、「成功鎮」、「長濱鄉」。

4. 大武區:「太麻里鄉」、「金峰鄉」、「大武鄉」、「達仁鄉」。

貳、 樣本選取

1. 學校依上述地區性質概分四大類,做分層隨機抽樣。

2. 各地區學校,採隨機選取,並按學校規模,依比率抽取樣本數。

3. 選取學校教師:臺東縣 91 所公立國民小學(含東大附小)教師統計約 1451 人(教育部統計處,2012)。詳見下表 3-1:

表 3-1

臺東縣國小教師人數統計表

地區 學校 人數 百分比

臺東區

附小、仁愛、復興、光明、寶桑、新生、豐里、

豐榮、馬蘭、豐源、康樂、豐年、卑南、岩灣、

南王、知本、建和、豐田、富岡、東海、新園、

賓朗、溫泉、利嘉、初鹿、東成、富山、大南、

太平、綠島、公館、蘭嶼、椰油、東清、朗島

732

50.4%

(50)

關山區

鹿野、龍田、永安、瑞豐、瑞源、關山、月眉、

德高、電光、福原、大坡、萬安、桃源、武陵、

鸞山、紅葉、海端、初來、崁頂、廣原、錦屏、

加拿、霧鹿

309 21.3%

成功區

東河、都蘭、興隆、泰源、北源、三民、成功、

信義、三仙、和平、忠孝、博愛、長濱、忠勇、

寧埔、竹湖、三間、樟原

212 14.6%

大武區

大王、香蘭、三和、美和、大溪、尚武、大武、

大鳥、嘉蘭、介達、新興、賓茂、安朔、土坂、

臺坂

198 13.6%

合計 91 所 1451 人 100%

研究者依教育部資料整理

參、 抽樣方法

依地區區分為臺東區;關山區;成功區;大武區等四組。各組抽樣人數依比 例分層抽樣方式進行抽樣,預計發出分別為臺東區 286 份;關山區 80 份;成功 區 77 份;大武區 56 份,四組合計抽取教師員額為 499 人,詳如下表 3-2。

表 3-2

正式樣本人數分配表

地區 學校數 樣本數 百分比 抽樣學校數 抽樣數

臺東區 35 732 50.4% 15 286

表 3-1 臺東縣國小教師人數統計表(續)

(51)

第三節 研究程序與進度

壹、 研究程序

本研究的實施過程分成三個階段。研究流程如下圖 3-2 所示:

圖 3-2 研究流程 研究開始

確 定 研 究 主 題

文 獻 蒐 集 與 探 討

文 獻 蒐 集 與 探 討

資 料 整 理 與 分 析

結 論 與 建 議

設 計 問 卷

發 放 問 卷

完成研究主題 專

家 效 度

、 預 試

(52)

一、 準備階段

(一) 確定研究範圍

從 101 年 8 月至 102 年 7 月間,研究者閱讀相關文獻、研究,並草擬研究計 畫,經指導教授審核後,訂定研究題目為「國小教師資訊素養、教師自我效能與 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二)搜集文獻資料、擬定研究計畫

研究主題確定後,將文獻資料做統整、整理,並歸納相關研究方向,以奠定 研究者本身的研究與理論基礎,並擬定研究計畫。本研究主要由三個向度做研討:

1. 國小教師資訊素養 2. 教師資訊素養 3. 工作滿意度。

(三)編制問卷

經研究相關文獻與相關研究後,本研究選擇自編問卷,以求更符合研究者心 中所想探討的問題,經整理後,先進行專家效度,後再進行預試,針對有問題的 題目進行修正再成為正式問卷。

二、 問卷調查

本研究以臺東縣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實施分層隨機抽樣,調查學校與抽樣 數,見下表 3-3 所示:

表 3-3

抽樣國民小學、人數及問卷回收摘要表

區域 名稱 教師人數 發出份數 回收份數 有效份數

(53)

臺東區 康樂國小 20 20 20 16

臺東區 光明國小 15 15 15 14

臺東區 東海國小 30 30 27 27

臺東區 新生國小 45 44 44 33

臺東區 富岡國小 11 11 11 11

臺東區 溫泉國小 11 11 11 10

臺東區 東清國小 11 11 11 11

臺東區 朗島國小 12 12 12 12

臺東區 南王國小 10 10 10 10

臺東區 利吉國小 10 10 9 7

臺東區 賓朗國小 12 12 12 12

臺東區總計 286 286 273 240

關山區 關山國小

32 31 31 31

關山區 月眉國小

10 10 10 10

關山區 電光國小

10 10 10 10

關山區 龍田國小

9 9 9 9

關山區 錦屏國小

10 10 10 10 表 3-3 抽樣國民小學、人數及問卷回收摘要表(續)

(54)

關山區 崁頂國小

9 9 9 9

關山區總計

80 80 79 79

成功區 都蘭國小

12 12 12 12

成功區 信義國小

12 12 12 11

成功區 忠孝國小 10 10 10 9

成功區 成功國小 33 33 33 32

成功區 東河國小 10 10 9 9

成功區總計 77 77 76 73

大武區 大武國小 10 10 9 9

大武區 美和國小

11 11 11 11

大武區 尚武國小

10 10 7 7

大武區 賓茂國小

10 10 10 10

大武區 大王國小

15 15 15 10

表 3-3 抽樣國民小學、人數及問卷回收摘要表(續)

(55)

(一) 正式問卷施測

因本研究者時間、物力上的限制,本研究主要以郵寄或委託友人或親自送達 三種方式進行正式問卷,並商請各校教務主任或相關行政人員,協助將問卷發給 該校教師填寫,並隨函附上回郵信封與聯絡電話,為提高回收率,研究者於問卷 寄發一週內,以電話通訊方式,詢問問卷是否完成,並請協助者儘快寄回問卷。

(二) 正式問卷回收與資料分析處理

問卷回收後,剃除無效之問卷,將有效問卷進行編碼、登錄及輸入電腦作業,

經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處理後,最後依問卷做統計分析

三、 論文完成階段

在問卷統計分析完畢後,進行論文撰寫。再撰寫研究的結論與建議,期間需 常與指導教授聯繫,並請指導教授審核,協助研究者進行修正,經多次修改後再 將定稿送印,完成本次論文的撰寫。

貳、 研究進度

為使研究順利進行,研究者需依時程之規劃,按部就班,逐一完成本研究之 各項工作,以免影響研究之順利進行,本研究之研究時間與流程如下表 3-4 所示:

表 3-4 研究進度表

時間 項目

2013 年 2014 年 9

10

11

12

1

2

3

4

5

6

研究主題方向 V

擬定研究架構 V

文獻探討 V

選取研究對象 V

發展研究工具 V V

資料蒐集 V V

資料分析 V V V

(56)

撰寫報告完成論文 V

研究者自編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範圍事台東縣市之國民小學教師,應地域因素,所以以問卷調查為主 要研究工具,問卷回收後,以電腦統計軟體 spss 20.0,進行運算比較教師的資訊 素養對教師自我效能及工作滿意度,是否有顯著差異,並提出意見。

問卷主要分為四個主要部分,第一部分為基本資料、第二部分為資訊素養量 表、第三部分為自我效能量表、第四部分為工作滿意度量表,研究工具採自編,

並經專家檢視後,再進行預試後,進行信度、效度分析,修改問卷後,最後再正 式實施問卷。

壹、 問卷編制

(一)基本資料:

目的在蒐集受試者的背景,內容包括個人基本資料(性別、年齡、年資、職 務、最高學歷)與背景變項(學校規模、學校位置)。

1. 性別:(1)男(2)女兩組。

2. 年齡:(1)30 歲以下 (2)31~40 歲(3)41~50(4) 51 歲以上。

3. 年資:(1)5 年(含以下) (2)6-10 年(3)11-20 年(4)21-30(含以上)。

表 3-4 研究進度表(續)

數據

表  2-4  教師資訊基本素養短期指標評量表(套裝軟體及應用軟體操作素養)  項目名稱  評鑑項目  評鑑結果  優良  普通  待改進  會使用電 腦輔助教 學軟體與 網路資源  了解 CAI 的效益與範圍。  能利用 CAI 軟體做各種輔助教學活動。  會簡易上網操作,並使用瀏覽器。  會上網搜尋網路上的補充教材。  能下載、複製、編輯、存檔所搜 尋的網路資料。  能利用網路教材配合各科做教學 活動。           □                       □
圖  3-1 研究架構  研究路徑說明:  A.  旨在探討臺東縣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在教師自我效能上之差異。  B.  旨在探討臺東縣不同背景變項在資訊素養上之差異。  C
表  3-10  教師工作滿意度量表層面分析表 各層面名稱  意涵  題項內容  教學方式  教學後的結果,對 教師有正面回饋者  49.我對於從事教師工作感到很滿意。 50.我對於我的師生關係感到很滿意。            51.我對於我的教學方式感到很滿意。                               52.我對於我的班級經營方法感到很滿意。 53.我認為準備教學是很輕鬆的事。 54.我對於班級的學生表現感到很滿意。  55.我對於親師之間的溝通感到很滿意。
表  3-19  資訊素養量表-解說總變異量  解說總變異量  元件  初始特徵值  平方和負荷量萃取  總數  變異數的 %  累積%  總數  變異數的 %  累積%  1  11.618  46.472  46.472  11.618  46.472  46.472  2  2.974  11.895  58.367  2.974  11.895  58.367  3  1.968  7.873  66.240  1.968  7.873  66.240  4  1.310  5.241  71.4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

— Teacher explains to students that Step 6 in the marketing research process involves deciding the survey contact methods (how), places (where) and times (when).. — Activity

• The purpose of the teacher questionnaire is to solicit views of teachers on the initial recommendations at the subject level..

專案執 行團隊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math of high-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s significant related to their SES and the self-concept in math, but is non-related to their

The research outcome shows that the reliability of the fac- tor of teacher empowering and school ’s image enhancement is the highest, and the factor loading of item 47- “if it

The research data are collected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analysed in electors’ opinion with political party of candidat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dia,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cognition and attitude of traffic safety education toward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in Taichung. Six aspects are analyzed within this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