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作品名稱 聽說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作品名稱 聽說 "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山醫學大學第三屆迴旋梯文學獎 投稿作品表

編號:

1

參賽類別 □小說組 ■散文組 □新詩組

作品名稱 聽說

在我的認知裡,言語是人與人溝通的媒介,亦是熟絡彼此的催化劑。

人們操縱語言的各種形式傳達意圖,期待對方接收隻字片語後理解所囑。說話的藝術 在於如何善用措辭並引起談話者的共鳴,延續交流中的和諧氛圍,以擴充無垠的話題,進 而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對我而言,「聽說」二字最能開啟包羅萬象的話匣子,沒有確定性 的語句往往引人揣測,朦朧地誘發他人進一步探求—相關的所有。

「聽說學校附近新開的咖啡廳很不錯耶,尤其他的奶蓋系列和千層蛋糕是人氣商品 喔。」明明自己沒試過也不曾經過的店家,藉由蒐集耳聞傳言及彙整網路評價,使用不曉 得「聽」誰「說」的結論,即獲得對方一句「真的嗎,那我們一起去吃!」還有在這之後 助長的深厚友誼。

「聽說抓 100 架飛機後,願望就會實現喔!」顯然缺乏實驗根據卻承載著神祕感的使 命,我竟在不知不覺中達成這項莫名的任務。也許正是未經佐證,才會抱著寧可信其有的 心態姑且一試,不時昂首望蒼穹,盼有飛機映入眼簾。畢竟是「聽說」,允許自己滿懷期 待,也不需畏懼失敗而備受傷害。

「聽說系隊 X 號上禮拜剛分手,今天竟然被看到他載另一個女生欸。」縱使暗地談論 他人是非不妥當,好奇心終究擊垮道德,唆使自己追問後續發展。別人的故事點綴了自己 一成不變的平凡生活,期待下回分曉又或者迫不及待與人分享我的「聽說」已成了茶餘飯 後。

舉些例子說明聽說二字在自己的生活中曾帶來的影響,像是提供模糊的資訊讓對方有 興趣驗證;像是接收神秘的任務使自己不由自主的執行;又像是聽聞機密的信息增添生活 趣味。那些不明來自何方的聽說,都成了我們輸入後輸出的—下一個聽說。拆解之成分,

得到兩個不可或缺的元素—「聽」,接著「說」。

聽與說著實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日常中。一個人發送語言訊息後,必須得到接收者給 予的回饋,才足以構成溝通系統。上大學後,系上的專業科目總是強調著溝通的重要性,

雖然只包含幾個簡單要素,開啟對話看似簡單,實為棘手的課題。語調、面部表情、肢體 動作等主宰說話者的心境,對方回覆的語句長度和內容間接操縱聊天室的終點。一般表面 上的對答固然沒有破綻,深層的含義卻似永遠尋不著答案的無盡黑洞。否則,我們為何總 是在對話結束後,仍反覆思考著:「我這樣講,不知道他會怎麼想?」「他剛剛那句話到底 是什麼意思啦!」「早知道就不說這麼多了。」

今年初開始在聽覺輔具公司打工實習。會前往門市尋求協助的客人大部分患有聽力損 失,他們因為聽不清楚而困擾,進而飽受無法參與話題的煎熬。在公司裡,一面觀摩學長 姐和客人的互動技巧,一面紀錄著客人和其家人的主訴。家人多半抱怨電視太大聲、電話 不接、問話不答,導致心情欠佳便不願理睬;聽損客人則往往表示自己被孤立,錯過資 訊、無緣被斥責,時常摸不著頭緒便選擇在家保持緘默。通常,雙方提出立場後的當下少 不了辯駁或爭吵,每每從旁看到這樣的景象都不禁感嘆,沒有誰是誰非的事件,竟因為太

(2)

中山醫學大學第三屆迴旋梯文學獎 投稿作品表

編號:

2

多簡單卻容易忽略的—「聽」和「說」之間的誤會,演變成家庭革命。

其中印象深刻的一次,有位伯伯以做助聽器的除濕清潔之由,順勢在門市待上了幾個 鐘頭。當時以為他還有使用上的疑問或欲進行聽力檢查,僅身為工讀生的我看見學長姐正 忙著服務其他組客人卻無能為力,只好請伯伯稍等並且抱歉自己幫不上忙。「沒關係,我 只是想在這這裡待著。」伯伯和藹的笑著。我能看見他瞇著的雙眸裡的惆悵。黯然的目光 追隨著其他組客人,像是找尋擁有同樣境遇的知己般,證實自己並不孤寂,彷彿這麼做便 能填補內心的空洞。

「伯伯,今天怎麼過來的呀?」我湊到他的耳邊,一字一句緩緩地說,想和他聊幾 句,分擔他的孤獨。「當是嘛係走路阿!我就住在附近而已,很方便!每次來都經過那個 市場⋯⋯⋯」像個小孩般,伯伯滔滔不絕分享所見的一切。「我少年的時候啊,這片地是一座 很大的公園,厝邊的人都作伙在這裡玩餒⋯⋯⋯」伯伯又是鉅細靡遺的刻畫了他一段段童年 往事,「年輕人,你們會這樣玩嗎?」也許是自知台語講得不甚流利,又或許是聽得太起 勁,一時之間的語塞讓我選擇笑而不答。

「免回答沒關係!有人願意聽我說話,就很滿足了。」

望著伯伯步履蹣跚離開門市,佝僂身影隨著他走遠,眼眶的淚在不知不覺中模糊了我 的視線。想著適才的對話,明明自己什麼都沒表態,無意間卻帶給對方莫大的安慰和鼓 勵。開口說話原本是再容易不過的事,伯伯卻因毛細胞毀損、聽神經衰退而自卑,及面對 他人的不耐煩而畏怯,龐大的心理壓力無情地將他的開朗性格轉為封閉。「口說耳聽」是 溝通的一般型式,大部分的人早習以為常,於是只要對話者存在說話或聽覺上的異常,往 往敬而遠之的現象。然而,我們都被牢牢鎖在既有的框架裡,忽略了其實身為聊天室的主 導者,既擁有駕馭聽與說模式的權力,亦能支配聽與說的比例。放慢語速、誇大嘴型、肢 體動作輔助、甚至筆談是之於聽損者的體貼;落實表情回饋、誠懇眼神、長時間陪伴是傾 聽者的典範。適時讓渴望發聲的人及時表達;不擅長說話者便退一步洗耳恭聽。我不禁捫 心自問,什麼樣子的溝通,足以兼具效率與和平?

曾經擔任學校手語社社團幹部。指導老師是聾人;師母是聽人,同時身為手語翻譯 員。社團課期間,每每看著老師和師母打著手語,口語化為肢體動作及視覺取代聽覺的對 談協調的恰如其分。社員在一旁欣賞手語之美,讚嘆之餘,卻不禁懷疑老師和師母日常溝 通也是如此和諧而沒有隔閡?師母表示其實仍有無奈之處,好比老師在浴室忘了拿換洗衣 物,遠遠大叫一聲欲呼喚她上前幫忙,抵達門口後看懂老師比劃所求再額外跑一趟取其所 需。師母常為了明明是對方有求於人,卻總是自己在迎合奉承而歇斯底里,在氣消之後恢 復了清楚另一伴有聽不見之苦衷的理智,自我調侃著「還好沒聽見我偷偷罵他」。聾人老 師也提及當師母和小孩用口語溝通時,自己猶如外人般被隔絕,縱使難受也會咬牙忍耐。

「她平常已經夠體貼我了,我可不能因為這點小事跟她鬧脾氣」,這句話是以老師生動表 情和手語為主,師母專業的翻譯為輔歸納出的結論。

我明白了。溝通的效率並非取決於使用的語言種類或交談的對象,而是以什麼心態看 待及回覆對方。母語截然不同的兩人,能用體恤和尊重化解對談上所有羈絆,安穩地攜手 度過餘生漫漫。不奢望話語流利快速,不渴求內容豐富繁雜,設身處地的談話,過程愉悅 而沒有誰心存芥蒂便足夠。上述皆以溝通系統的一方處於劣勢為例,然而聽與說的學問諸

(3)

中山醫學大學第三屆迴旋梯文學獎 投稿作品表

編號:

3

一般人亦是艱難,哪怕是包含聽、說異常的溝通都能破除桎梏,凡人何嘗不能轉化內在,

讓佇立在蜿蜒話題上之絆腳石一一迎刃而解?

然而,普遍現代人缺乏一來一往當面溝通的本事,這大抵是日新月異的科技所致。時 下年輕人習慣從網路接收大量資訊,對於無涯學海,往往是蒐集四方資料後百般咀嚼,一 段時間後方吐露嘔心瀝血的見解;對於社會輿論,則是瀏覽一篇又一篇的報導,在獨立思 考進而表達看法之前,殊不知大量富有主觀想法的文章下方留言,已被悄悄嵌入腦海並主 宰我們的思維。即便因此習得忍耐,數不盡的怨言經不斷反芻終究吐不出,阻撓我們反映 當下最真切的感受;縱使領略彙整的訣竅,拾人牙慧的觀點總是以匿名帳號在網路上闡 述,公開場合上欲肆無忌憚抨擊不順耳的街談巷議卻難以啟齒。太多話語能駕輕就熟地在 網路上信手發送,不過正當要開門見山的和談話者切入主題,不免一面察言觀色,一面試 圖解讀思緒,苦惱一番後仍因猜不透對方而自始至終開不了口。網路聊天打了又刪,收回 後再補的模式已成性,然而面對面聊天時碰上對方突如其來的提問,我們深怕直接的答覆 過於極端或膚淺,無意的自我防備使回應字數漸減、立場趨於客觀,充盈著距離感的對話 最終煙消雲散。

有些對答激進過頭,有些交談逾分保守。聽與說的學問須不停琢磨,溝通的準繩咎由 雙方拉扯,有朝一日,我們能透徹其精髓,找到語言的平衡點。

微風徐徐,仰望繁星熠熠,盡收眼底是愜意夜晚的旖旎。我欲向身旁的朋友分享當下 感受,卻深怕打攪他目不轉睛的專注,於是縮回原本要輕戳她的指尖;過了一會兒,隱約 察覺到好友的欲言又止,輕輕拂掠耳畔的晚風揉合了她似有似無的囁嚅。隔了好一陣子的 恬靜,我們不約而同地相視而笑:「太—美了吧!」,默契使然。面對異口同聲的契合好 友,還需要互相猜忌?恐怕是我們都多慮了,或者是過分在乎促使的自我壓抑。

放下包袱,不許踟躕。

嘿,所有「聽說」,我都樂意聽你說,也請你敞開心扉聽我說。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iefert, Jayaratne, & Chess, 1991)、低薪資、缺乏同事的支持(Kadushin & Kulysis,

請聽到鈴(鐘)聲響後再翻頁作答.. Chomsky)將人類語言分成兩種層次,一是人類普遍存在的潛 力,一是在環境中學習的語言能力。他認為幼兒有語言獲得機制(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簡稱

但是 T, A, O, I 出現的次數幾乎不相上下。 要是把每一種組合都試一遍, 直到得出一個 意思 來, 那會是一項沒完沒了的工作。 所以, 只好等新材料來了再說。

坐在門檻上。臉兒不很白,而雙頰自然紅潤,雙眼皮,大眼睛,看見人

普通話科由 1998 年開始,成為香港中、小學核心課程之一。學

「這裡就是你的避難所。世間的一般庸人都在那裡

•三個月大的嬰兒在聆聽母語時,大腦激發 的區域和成人聆聽語言時被激發的區域一

• 課程由現代的普遍取向轉向後現代的多元 取向,從根據學界所預訂的學科知識,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