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師生關係對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 陳建行、李德治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師生關係對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 陳建行、李德治"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師生關係對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 陳建行、李德治

E-mail: 341983@mail.dyu.edu.tw

摘 要

本論文主要在研究兒童與青少年之師生關係對學習態度影響。採 用問卷調查法,抽取彰化縣國民小學三到六年級及國中一 到三年級之 學生1066名為研究對象,施以「師生關係量表」、「學習態度量表」, 並將調查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皮爾 森積差相關、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簡單線性迴歸、雙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式進行分析。 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現今 的師生關係與學習態度均屬中等良好程度。 二、女導師與女學生擁有較佳的師生關係。 三、女學生擁有較佳的學習態度

。 四、國小學童較國中生擁有更佳的師生關係和學習態度。 五、不同家庭結構之學生在師生關係、學習態度皆無顯著差 異。 六、師生關係對學習態度有顯著正向影響。 七、男學生會增加師生關係對學習態度的正向影響力。 八、國小學童會 增加師生關係對學習態度的正向影響力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對教師教學、學校教育規畫方向 及未來研究提出具體可行之 建議。

關鍵詞 : 兒童、青少年、學習態度、師生關係

目錄

目 次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iv 誌 謝...v 目 次...vi 圖 次...ix 表 次...x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4 第三節 名詞 釋義...6 第四節 研究限制...8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師生關 係...9 第二節 學習態度...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44 第一節 研究架 構...44 第二節 研究假設...46 第三節 研究對象...49 第四節 研究工

具...50 第五節 資料分析...6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63 第一節 描述性統 計分析...63 第二節 變數間的相關...70 第三節 背景變項在師生關係、學習態度上之差異情形.71 第四節 師生關係對學習態度之影響...81 第五節 背景變項對師生關係與學習態度之調節作用..86 第五章 結論與建 議...90 第一節 結論...90 第二節 建議...94 參考文

獻...100 一、中文部分...100 二、英文部分...109 附錄 ...113 附錄一...113 附錄二...114 附錄

三...118 附錄四...122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玉屏(1981)。國中低收入學生行為困擾、學習態度、學業成就之調 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秀槐(1885)。國中高、低成就學生家庭環境與學習態度之比較研究。 教育與心理研究,8,247-248。 王美 宜(1996, April),從《倫語·侍坐》試探現代師生關係與師生溝通, 國文天地,21 (11),10-16。 王柏壽(2004),班級裡的人際關係。

教師之友,45(2),15-24。 王福林(1990)。新制師院學生與師專學生家庭社經地位及其學習行為、 學業成就之調查分析。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 逢 賢 ( 無 日 期 ) , 師 生 關 係 。 中 國 大 百 科 智 慧 藏 。 取 自

http://192.192.96.173:8080/web34m/Content.asp?ID=3344&Qu ery=1 方婷妮(2005)。不同入學背景學生學習態度及學習策略對專業科 目學 業成就之影響-以二年制工業設計系學生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 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方淑(1998),師生關 係與教學互動之民族誌研究 : 一個國小一年級班級 教室的觀察。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石文宜(2005)

,國中生人格特質、師生互動關係與偏差行為之關係。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石柳棻(2006)。合作 學習教學策略對國二學生數學學習動機、數學學 習態度、與數學學習策略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 江秀如(2009),國中生的家庭環境、家庭教育參與、學習態度對學業 成就之影響-以桃園縣某國中為例,輔仁大學應用統計學 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佳蓉(2002),隔代教養兒童與非隔代教養兒童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 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 蓮縣。 吳泓泰(2006)。國中生學習風格,數學學習態度與數學學業成就關係 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 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縣。 吳登坤(2008),嘉義縣市九年級學生校外數學補習經驗、學習態度、 學習策略與學業成 就之相關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 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吳瓊汝(1997)。國中生之學習態度。台灣教育,566,45-50。

杜永泰(2005),華人師生關係測量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心 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宋佩陵(2006),國小學

(2)

童文化資本與學校適應之研究 以屏東縣為例。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官淑如(1997),綜 合高中學生學習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紀達(2005),資訊融入國語 文教學對學生學習態度與成就影響之研 究。佛光人文社會學院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忠信(2003),國小原住民學生學 習適應之調查研究-以南投縣原住民 學生為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進材(1998),從時代變遷談師生 倫理的重建。輔導通訊,53,5-8。 林倩瑜(2008),國小學童師生關係與學習態度、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 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 諮商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未出版。 林慧玉(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物慾觀、學習態度、成就動機與學業成 就之相關研究:兼 論性別差異。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慧真(2004),國小學生知覺教師期望與自我效能關係之 研究。屏東 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寶貴、錡寶香(1992)。高職階段聽障學生學習態度、成就動機 及其 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特殊教育學刊,8,17-32。 林堡埼(2010),宜蘭縣國小導師領導風格與學生學習態度之相關研究, 佛光大學 未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美枝(1984),女性心理學。台北:大洋出版社。 李美枝(1991),社會心理學(7 版)。台北:大洋出 版社。 李昱德(2003),國小學童依附關係傾向與人際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 臺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 李坤崇(1990)。我國國小學生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南師 院學報,23,133-159。 李坤崇(1992)。國小學生學習 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後續研究。台南師範 學報,25,83-122。 李清榮(2004)。高雄市國小教師領導類型、班級氣氛與學習態度之研 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班碩士論文,未出 版,高雄市。 李德治、童惠玲(2009),多變量分析:專題及論文常用的 統計方法。台 北:雙葉書廊。 李靜怡(2005),國中生的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與其快樂來源、快樂程 度之相關研究。臺中師範學院諮商 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 出版)。 李鴻鈞(2010),高雄縣高中原住民生的生活適應、數學學習態度與數 學學習成就之相關研 究,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學碩士班論文,未 出版。 何金樺(2003),治療取向的班級藝術活動對國小學童情緒經驗、同儕 關係與師生 關係之輔導效果。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 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佳椿(2004),高職電機電子群學生學習態度與學業 成就之路徑模式 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 北市。 金武昌(2005)。影響高級職業進修學校學生 學習態度之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侯駿廉(2007),國小學童學習態度、頓悟思考能力及其對教師教學風 格 感知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創造思考組 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良慧(2009),台南市隔代教養國中生學習 態度的影響因素,台南科 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彰懋(2010),國中生自然科學習態度、學習困擾與學 習成就相關之 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秦夢群(1992),高中教師管理心態、學生內外控與學生學習 習慣與態 度之關係研究。台北市: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 徐儷玲(2009, November),從「五倫」及「師生關係」談勸諫之道,國 文天 地,25 (6),33-37。 徐西森(1997),師生關係與溝通技巧。學生輔導,49,52-61。 涂妙如(1993),幼兒與母親以及與教師間的依 附關係對幼兒社會與學 習行為之影響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北市。 孫敏芝(1985),教師期望 與師生交互作用: 一個國小教室的觀察。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春興(2000),心理學,台北,

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明輝(2000, February),總論,中華民國教育年報。 張新仁(2003, March 1)

,班級經營-教室百寶箱,五南出版社,206。 張照璧(1999),國小學童師生衝突知覺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 民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 張德銳(1986),台北市國民中學三年級學生次級文化與違規犯過行為 的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台北 市。 張楓明(2006),親子、師生及同儕關係對國中學生初次偏差行為影響 之動態分析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 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 文,未出版。 曾心怡(1999),性別、班級組成形式、師生互動與學習動機:以高三 自然組物理科為例。國立 花蓮師範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 彭淑玲(1996),國小學童班級學習環境知覺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 院國民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雪芳、鄭湧涇(2003, March),國中學生對生物學的態度與學習環境 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 ,11 (2)

,171-194 陳玉珠(2008),國小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一以 臺北縣國小六年級學童為例。私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 所碩士在職 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怡君(2010),教師情緒智力、師生關係與低年級學童情緒調節之關係 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 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雅芬(2004),「台中縣國小學童實驗態度與科學學習態度之研究」, 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 論文,未出版。 陳淑敏譯(2006),David R. Shaffer 著。社會人格發展(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臺北市:華騰。 陳瑞洲

(2003),我國高中職汽車科多元入學管道學生實習課程學習態 度、學習困擾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 碩士 論文,未出版。 陳奎?(1993),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奎熹(1996),社會變遷與師生關係。彰化文教,39(40)

,5-11。 陳奎?、王淑俐、單文經、黃德祥(1996),師生關係與班級經營。臺 北市:三民。 梁良淵(2007),探討嘉義地區國小學童之 休閒活動類型、學習態度與 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 郭明德(2008,August),正面管教法:

建構正向師生關係之有效策略,教 師天地,78-84。 郭榮澤(1984),國中高、低成就學生,師生互動關係之分析研究。台 灣師大教育 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章金蓮(2010),國中原住民族學生族語學習態度與學習適應之研究國中 原住民族學生族語學習態度與學習適應之 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 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定邦(2002),高中高職實施多元入學方案後國中生學習困擾及學習 態度之研究

,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惠珠(1996),人際關係。台北:華杏。 許瑞蘭(2001),國中生依附關係、人際問 題解決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 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屏東縣。 許慧玉(2001),卷宗 評量與紙筆測驗對國小四年級學生數學概念、數學 溝通能力及數學學習態度之實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 梁嘉真(2006),國小高年級學生社經地位、父母參與師生互動之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 義縣。 黃玉珍(2002),高市國中人格依附類型、生活適應與師生關係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 雄市。 黃保勝(1996),台中市國民小學轉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 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信 誠(2003),家庭教育資本與學生學習態度之研究— 居住嘉義偏遠地 區與一般地區國中生之比較。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

,未出版。 黃恒(1970),國中教室師生關係現況及其影響因素。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珮瑛(2007)

(3)

國小學童對學校與民間視覺藝術課程學習態度之研究-以 台中縣清水鎮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 黃 政傑(1977),團體歷程理論及其在教學上的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武典(1971)。從 心理動力學的觀點談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教育文 摘,16(5),5-11。 黃瑞芳(2007),國小學童家長參與類型與學校適應之研究。

國立屏東 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黃綺君(2006),新竹市國民小學新移民子女學習態度與學習成 就之研 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 竹市。 黃德祥(1996),教育的心理學基礎。載於王文科(主 編),教育概論 (171-207 頁)。臺北:五南。 黃萬益(1975)。國小學生學習適應問題之研究。新竹師專學報,2 22 2, 146-182。 單文經

(1994),班級經營策略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游松倍(2007),臺北市高中職聽障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態度之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 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辜易天(2007),國中學生依附關係、活動參與、教育抱負與偏差行為: 社會控制理論在 台灣之適用性。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東縣。 程紋貞(1996),國小學童自我概念、社會技巧與攻擊行為關 係之研究。 嘉義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程煒庭(2008),國小資優生師生關係與性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特 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麗珠(2006)。國中生數學學習態度與數學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 立台北大學統計學系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昌裕(2000),教訓輔層面的師生關係。訓育研究,39(2),50-56。 楊芳彰(1997),國小六年級學童依 附關係與敵意、社交地位之相關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巧玲 (2001),從批判教育學 重新探索師生關係。教育研究,86,44-56。 楊憲明(1987),國中學生家庭社經地位、父母管教方式及學業成就與 師生互動關係之研 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潘正德(1993),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係。學生輔導通訊,25, 24-31。 蔡 竺君(2000)。網路輔助自然科學習對國小學生學習成就及態度影響 之個案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南市。 蔡玲雪(2004),外籍及大陸配偶家庭子女之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及其 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以台南市為例 。國立臺南大學 教育輔導教 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國成(2010),高雄縣國小六年級學生校外英語補習經驗、英語學習 態度與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 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鄒欣純(2009),國中生的同儕關係、師生關係與學習適應之相關研 究。 私立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臧俊維(2000),高雄縣高一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對數學學習態度 影響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永順(2008),社區大學學員學習動機與學習態度之研究--以臺北縣 市社區大 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 班論文,未出版。 劉燕饒(2001),國民中學資優學生時間管理、學習態度、學業 成就與生 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 士論文,未出版。 劉寶存(2004),全人教育思潮的興起與教 育目標的轉變,比較教育研究, 25 (9),17-22。朱文雄(1992)。班級經營。高雄:復文。 鄧運林(1992),自我導向學習對成人學習 行為、學業成績影響之實驗 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增財(1995),臺北市國中技藝教育班學生學習態 度及其相關因素之 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保禎(1986),生活管理能力測驗。台北:中國行為 科學社。 賴淑芬(2005),幼兒如何面對與處理爭議事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幼 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東歷(2002),國 中學生家庭因素對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以桃園縣為 例,輔仁大學應用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美寶(2003),國小學生閱 讀態度、家庭閱讀環境與閱讀理解能力關 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國英(1996),青少年前期 的親子關係與同儕關係:其比較及關連研 究。(國會專題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 NSC-85-2413-H-031-001) 蘇俊源(2010),人格特質、

學習態度與數學學習成就相關研究,義守大 學管理學院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建文、黃迺毓(1993),幼兒與母親間依附關係與其 學校、社會能力表 現之研究。幼兒教育學報,2,262-292。 蘇莎莉(2010),親師管教方式的異同對小六生學習態度影響之探究,南 華大 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H. Gleitman 著/洪蘭譯,Psychology 心理學,遠流出版。取自

http://sites.google.com/site/psychology20092010/h-gleitman 二、英文部份 Adler, P. S. (1993). Time-and-motion regained.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1 (1), 97-108. Ang, R. P. ( 2005 ) .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ventory using exploratory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74(1), 55-73. Argyle, M. & Henderson, M.(1985). The anatomy of relationships and the rulesand skills needed to manage them successfully. England: Penguin. Bowlby, J. (1958). The nature of the child`s tie to his moth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39, 350-373. Bowlby, J. (1988). A secure base: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healthy human developmen.London: Basic Books. Bowlby,J.(2000).A secure base :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attachment theory .London : Routledge. Charles, C. M.

(2004). Building classroom discipline(7 th ed.). Allyn & Bacan. Davis, H. A. (2003). Conceptualizing the role and influence of student teacher relationshipson children's social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8(4),207-234. Deci, E. L., Neziek, J., & Sheinman, L.

(1981).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warder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of the rewarde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0, 1-10. Doob, A.

N. (1947). Effect of initial selling price on subsequent sa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 340-350. Dobransky, N. D. & Frymier, A. B. ( 2004) . Developing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through out of cla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uarterly,52(3),211-223.

Dubow, E. F., & Ullman, D. G. (1989). Assessing social support in elementary schoolchildren: The survey of children's social support.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18, 52-64. Eccles, J. S., Amberton, A., Buchanan, C. M., Jacobs, J., Flanagan, C., Harlod, R.,MacIver, D., Midgley, C., Reuman, D., &Wigfield, A. (1993). School and family effects on the ontogeny of children’s interests, self-perceptions, and activity choice. In J.

Jacobs (Ed.),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1992).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Edwards, C. H. (2004).Classroom discipline and magagement(4 th ed.). New York:Macmillam. Eiser, J. R. & van der Pilgt, J. (1988). Attitudes and decisions. London: Rutledge. Erikson, E. H.

(1963) . Childhood and society (2nd ed.) . New York: Norton. Flanders, N. A. (1970). Analyzing teaching behavior. New York:

Addison-Wesley. Fishbein, M. & Ajzen, I. (1972). Attitudes and normative beliefs as factors influencing behavioral inten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21, 1-9. Krech, D., Crutchfield, R.S. & Ballachy, E.I. (1962) Individual in society, New York:McGraw-Hill, in Pratkanis, A.R., Breckler, S.J. and Greenwald, A.G. (Eds.),Attitud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Hillsda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4)

Kyriacou, C. (1986). Relalionships with pupils. In C. Kyriacou (Ed.), Effect teaching in school. Oxford: Blackwell. Murray, C., & Malmgren, K.

(2005). Implementing a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program in a high-poverty urban school: Effects on social, emotional, and academic adjustment and lessons learned.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43(2), 137-152. Murray, C. & Greenberg, M. T. (2000). Children’s relationships with teachers and bonds with school: An investigation of patterns and correlates in middle childhood.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38 (5), 423-445. Robinson, N. S., & Garber, J. (1995).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pathology across the life span. InD. Cicchetti&D. J. Cohen (Eds.),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Russell, D. W. (1996). UCLA loneliness scale (version 3): Reliability, validity, and factor struct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66(1), 20-40. Rosenberg, M. J. & Hovland, C. I. (1960). Cognitive, affective, and behavioural components of attitudes. in Hovland, C. I. & Rosenberg, M. J. (Ed.).Attitude Organisation and Change: An Analysis of Consistency Among Attitude Components,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14. Simpson, R. D. & Oliver, J .S. (1990). A summary of major influences on attitude toward science and achievement in science among adolescent student. Science Education, 74(1),1-18. Shrigley, R. L. (1990). Attitude and behavior are correlat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7(2), 97-113. Towle, M. (1982). Learning how to be a student when you have a learning disability.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15(2), 7-13 Webb, N. M. (1989). Peer interaction and learning in small group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3, 21-39. Wragg, E. C. (2001).Classroom management in the secondary school. New York:Routledge. Wyer, R.

S. (1979). Social Cogution, inference andattituate, Hillsdule. NT:lawrencl Erlbgum Associates. Zeller, J. J. (2004). Teachers' childhood attachments an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65(04), 2120. (UMI No. 31314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eacher / HR Data Payroll School email system Exam papers Exam Grades /.

Classifying sensitive data (personal data, mailbox, exam papers etc.) Managing file storage, backup and cloud services, IT Assets (keys) Security in IT Procurement an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1) social context, self-perception, school engagemen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were antecedents of dropping out; (2) students’ self-factor was a

Thu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ocial support are main elements to reduce teacher stress and interpersonal conflict, as well as to increase job

Given different levels of homeroom teachers’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regarding students’ learning satisfaction.. Students have

The study applies Discriminate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aspec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ving Adjustment Scale and then develops a scale to be the standard of Junior

機構督導:陳學瑋 督導 實習學生:

Leung, Shuk-Kwan S.; Chou, Hui-Chi(2012).A Survey Study on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for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Proceedings of the 36th Conference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