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Copied!
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91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丁珮玉(2002)。廣告獎.獎什麼。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毛連塭(1984)。台北市國民小學推展創造性體育課程實驗報告。台北市教師研 習中心編:創造性教學資料彙集,頁 1-12。

毛連塭(1989)。實施創造思考教育的參考架構。創造思考教育,創刊號,頁 2-9。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台北:心理。

王其敏(1997)。視覺創意-思考與方法。台北:正中。

余瑞虔(1998)。國中理化創造性教學法影響國中學生創造思考能力之研究。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台北:五南。

吳明雄(1994)。工業職業教育的創造思考教學。技職教育雙月刊,24,頁 14-17。

吳武典(1997)。Gardner 與 Sternberg 智能建構模式的模式的整合及人事智能之 探討。資優教育月刊,65,頁 1-7。

吳靜吉(1979)。了解兒童的創造力。台北:學前教育目的,1 卷,10 期。

吳靜吉(1979)。創造思考的發展:橫斷法和縱貫法研究。中國心理學會六十八 年度年會。

呂宜親(2000)。視覺創意思考應用於國小音樂教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勝瑛、翁淑緣譯(1991)。創造與人生。台北:遠流。

李大維、王紹明(1989)。技職教育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2000)。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李世程(2002)。高職機械科「機械加工實習」課程實施創造思考教學成效之研 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李弘善譯(2000)。思考教學:Robert.Sternberg&Louise。臺北:遠流。

李崇城(2003)。高職商標設計課程之創意教學研究。私立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 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錫津(1987)。創造思考教學研究。台北:台灣書店。

(2)

192

李錫津(1987)。創造思考教學對高職學生創造力發展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杜瑞澤、吳梵(1997)。基本設計之教育原理與方法探索。1997 基本設計研討 會論文集。中華民國設計學會。

杜瑞澤、陳漪珮(1997)。設計素養教育之重要性與內涵規劃。何明泉主編:1997 專業設計人才培育研討會論文集。雲林:國立雲林技術學院設計研究中心,頁 12。

沈淑蓉(1998)。廣告設計科學生創造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坤鎮(1997)。創意產生的技術及其管理實務之研究-以產品設計為例。私立 長庚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幸台(1974)。創造性教學對才賦優異者創造力發展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幸台(1995)。威廉斯創造力測驗修訂報告。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1 期。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所特殊教育中心。

林偉文(2002)。國民中小學學校組織文化、教師創意教學潛能與創意教學之關 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

林國芳(2001)。廣告創意表現與設計理論。臺灣的廣告發展。台北:學富。

林崇宏(1997)。基本設計教育課程的規劃理論與方法---以「造形」為主之教學 方法探討。1997 基本設計研討會論文。

林崇宏(1997)。基本設計教學之觀念思考教學方法研究。86 年紀數與教學研討 會論文集,頁 29-35。

林崇宏(1997)。基本設計課程研究。東海學報,38 卷,3 期,頁 97-114。

林清華(1982)。五專工業設計科「創造性思考」實驗課程對學生創造力發展之 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乃華(2001)。創造思考教學成效之後設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 系碩士論文。

柳婷(1999)。廣告與行銷。台北:五南。

洪永勝(2002)。高職電機電子群「數位邏輯實習」課程實施創造思考教學成效 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3)

193

洪淑美(2003)。國小視覺藝術課程實施創造性思考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文鳳(1990)。進入廣告天地。台北:天下。

胡文淵(2003)。視覺創意課程設計之研究。Researches of Special TopicsJan, 2003。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編。

孫志誠(2003)。創造力評量的內涵與方法初探。Researches of Special TopicsJan, 2003。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編。

時報廣告獎編輯委員會(2004)。廣告創意手冊。台北:視傳。

高新發(2003)。以創意為核心的設計教學環境。Researches of Special TopicsJan, 2003。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編。

國教之友編輯小組(1991)。創造思考教學策略在教學上的應用。國教之友,42(3),

頁 31。

張文雄(1997)。專業設計實務為導向之設計人才培育模式研究。何明泉主編:

1997 專業設計人才培育研討會論文集。雲林:國立雲林技術學院設計研究中心,

頁 1-10。

張文雄等(1995)。專業設計人才培育模式之-以專業能力為導向的設計教育:

設計教育總計畫書。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張世平(1991)。行動研究法。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 書苑。

張玉成(1983)。教師發問技巧及其對學生創造思考能力影響之研究。教育部教 育計劃小組編印。

張玉成(1988;1991)。開發腦中金礦的教學策略。台北:心理。

張玉成(1993)。思考技巧與教學。台北市:心理。

張春興(1996)。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曹融,林芳穗(1998)。設計方法與創意思考之課程規劃與教學觀點。中華民國 設計學會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論文集。設計教育,705-708。

許安琪、邱淑華(2004)。廣告創意:概念與操作。台北:揚智。

許汝霖(1991)。追求真、善、美的現代人生—談美術設計。社教資料雜誌,157/158 期。

(4)

194

許玲榕(2001)。高職廣告設計科學生創造性思考相關能力之研究。國立台北科 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貴序(2001)。創造思考教學對高職邏輯設計課程學習成效之教學實驗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郭有遹(2001)。創造心理學。台北:正中。

郭奕龍(2004)。教師的創造力發展課程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 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文玲(1999)。多洛希亞之旅:廣告人 vs. 創造力。台北:中華傳播學會年會。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宜貞(2002)。「創造思考教學法」應用於國小六年級作文課程的教學研究。

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美岑(1999)。高職實用技能班美髮技術科創造思考教學方案之實施成效。國 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英豪、吳鐵雄、簡真真(1994)。創造思考與情意的教學。高雄:復文。

陳振甫(1997)。創造力的歷程與表現形式於設計教育中之探討。基本設計研討 會論文集,Pc01-08。

陳偉昌(2001)。職業學校機械科學生技術能力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崇彥(2002)。高職機械類科「機械力學」課程實施創造思考教學成效之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陳萬淇(1995)。個案研究法。臺北:華泰。

陳慧霞(2003)。創造力的認識與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編。

陳曉梅(2002)。國中生活科技課程實施創造思考教學方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龍安(1984)。「問、想、做、評」創造思考教學模式的建立與驗證。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龍安編著(1994)。創造思考教學。台北:心理。

陳龍安(1985)。創造思考教學對國小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創造思考能力之影響。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5)

195

陳龍安(1998)。創造思考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陳龍安(1998)。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五版)。台北:心理。

陳薏文(2003)。運用問題解決模式之創意值評估。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 碩士論文。

朝倉直巳(1991)。藝術設計的平面構成。臺北市:北星。

湯誌龍(1999)。高工機械科學生專業創造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馮天文(2002)。電腦輔助創意發想教學系統之模式研究---以平面視覺造形構成 為例。私立東海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黃政傑(2000)。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天枝(1999)。高工建築科學生專業創造能力素養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文博(1995)。廣告遊戲︰第一本現代廣告白皮書。台北:商周。

黃文博(1998)。關於創意我有意見。台北:天下遠見。

黃光雄(1996)。課程與教學。台北:師大書苑。

黃金俊(1998)。高職印刷科攝影課程創造思考教學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金益(1997)。合作學習對大學專題製作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 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政傑(1996)。創思與合作的教學法。台北:師大書苑。

黃淑惠(2002)。國小視覺藝術創造思考課程與教學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麗卿(1998)。創意的音樂律動遊戲。台北:心理。

楊朝陽(1988)。企業實用創造法。台北:聯經。

楊裕富 (2002)。建築設計後現代論評。台北:田園城市 。

楊裕富(1998)。國內近期廣告設計的創意分析:兼論傳播學科對視傳設計的影 響。第六屆中華民國廣告暨公共關係學術與實務研討會。

楊靜宜(2002)。數位環境影響下台灣視覺設計教育之變遷-朝倉直巳教授之教 學理念傳承。私立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6)

196

葉玉珠、吳靜吉、鄭英耀(2000)。影響創意發展的個人特質、家庭及學校因素 量表之發展。國科會整合型計畫部分結果報告(NSC 88-2519-S-004-001-C)。

詹宏志(1996)。創意人-創意思考的自我訓練。台北:天下。

詹鎔瑄(2001)。學生創造力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以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為例。

私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賈馥茗(1979)。英才教育。台北:開明。

甄曉蘭(2001)。行動研究成果的評估與呈現。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

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台北:揚智。

翟治平、樊志育(2002)。廣告設計學。台北:揚智。

劉丙燈(2002)。高職機械科「專題製作」課程實施創造思考教學成效之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劉美琪、許安琪、漆梅君、于心如合著(2000)。當代廣告概念與操作。台北:

學富。

歐用生(1996)。課程與教學革新。台北:師大書苑。

蔡佩芳(1999)。大專生色彩學創造思考教材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 碩士論文。

蔡清田(2002)。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蔡慶隆(2003)。創造思考教學對高職電機科實習課程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彰 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鄭正清(1992)。商業設計之創造性教育研究。台中:捷太,頁 11-14。

鄧智元(2001)。當隱喻碰到廣告創意:隱喻廣告創意實踐之研究。私立世新大 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湘文(2002)。廣告創意。台北:五南。

賴建都(1995)。電子媒介廣告製作。台北:黎明。

賴美蓉(1990)。創造性英語教學策略對國小資優學生創造力和學業成績之影 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永鏗(2002)。高職汽車科「汽車實習」課程實施創造思考教學成效之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謝修璟(2002)。「創造力與藝術創作」。創意開發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嘉 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出版。

(7)

197

鍾協衡(1998)。創造思考教學對高職機械修護科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成效影響 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茂發(1982)。我國資賦優異兒童創造思考能之研究。師大教育心理學報,15,

97-110。

簡茂發(1984)。高級中學生家庭社經背景、教師期望與學業成就之關係。國立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6,1-97。

顏春蘭(2002)。商職會計事務科課程設計、教學與學習行為之分析探討。私立 中原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嚴芳(2002)。創造思考教學對高職機械類科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文坤、鄭英傑編(1989)。廣告學-策略與創意。台北:華泰。

蘇芳柳(1990)。增進創造力的技能。創造思考教育,2 期,頁 40-43。

鐘玄惠(2001)。國小教師實施作文創造性教學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

Donald W. Jugenheimer, Gordon E. White 著,漆梅君譯(1994)。廣告學。台北:

亞太。

Robin Landa 原著,王其敏譯(2001)。創意的思考-以新方法解開你的視覺想 像力。台北:六合。

參考網址 :

賴治怡的小魚廣告網 :

http://www.kleinerfisch.com/news/On_Creating_Ads/DonaldGunn.htm。

(8)

198

二、西文部份

Baldwin A. Y. (2001). Understanding the Challenge of Creative AmongAfrican American.

Journal of Secondary Gifted Education, 11,121-126.

Brittain﹐W. L. & Lowenfeld, V. (1987). Creative and mental growth. New York:

Macmillan.

David, B. (1982). Can Creativity be taught? Bratties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3, 280-294.

Davis, G. A. (1982). A model for teaching for creative development. Roeper Review, 5(2), 27-29.

Feldhusen, J. F. & Treffinger, D. J. (1980). Creative thinking And program solving in gifted education, Texas:Kendall Hunt Publishing company.

Glaser, R. (Ed.). (1962). Psychology and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Guilford, J. P. (1950). Crea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 444-454.

Guilford, J. P. (1967). The nature of human intelligence. New York:McGraw Hill.

McKim﹐R. (1972). Experiences in Visual Thinking.Montery:Cole.

McKim﹐R. H. (1980). Thinking visually:a strategy manual for problem solving. Belmont﹐

CA﹕Lifetime Learning.

Pricken , Mario(2004) .Creative Advertising (Pb).Ideas And Techniques From The World's B . Thames & Hudson.

Rawlinson¸ J. G. (1986). Creative thinking and brainstorming. Aldershot:Wildwood House.

Reid, L.N. & Rotfeld, H.J. (1976) ).Toward the associative model of advertising creativity.

Journal of Advertising, 5:24-29.

Sternberg R. J. & Lubart, T. I. (1999) . The concept of creativity:Prospects and paradigms.

In R. J.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 3-15).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Torrance, E. P. (1965). Rewarding Creative Behavior. New York:Prentice- Hall.

Tiedt﹐S. W. (1976) ).Creativity.Morristown, NJ:General Learning Press.

(9)

199

VandenBergh B.G. & Adler K. (1983). Managing the creative process. In Jugenheimer, D.W. (Ed.). Proceedings of the 1983 American Academy of Advertising, pp. 133-135.

Wiles, J. (1985). The Mind of Invention:Activities to Stimulate Creative Thinking.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reative thinking / Critical thinking Problem Solving / Self

Instructional Design for Developing Value Education and Critical Thinking

Key Words: community,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s, interactions between community and villag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第一章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nd investiga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dynamic geometry software GeoGebra (GGB) into eleventh grade students’.. learning of geometric concepts

After pairing mentors to students, peer mentors exercised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in mathematical remedial teaching to target students who need remedial teaching,

The development and reflections of elementary school grade three number and operation problem-posing curriculum and

The goals of this research are five: first,development of probability problem-posing teaching material of vocational school; second, analyzing the categories of students’ work and

The performances and properties of the resulting PEEK nanocomposites were examined in terms of tensile loading, hardness, 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 (DMA), ther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