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節 嬰兒氣質與其色彩知覺關係之推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三節 嬰兒氣質與其色彩知覺關係之推論 "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三節:第一節探討嬰兒的色彩視覺與色彩知覺的涵義 與相關研究,第二節探討嬰兒氣質的定義與其相關研究,第三節推 論嬰兒色彩知覺與其氣質之關係。

第一節 嬰兒色彩視覺與色彩知覺的定義與內涵

人類的視覺感受器-眼睛,擔任傳輸光線,產生影像的重任。視 網膜為眼睛的光線感覺部分,當不同波長的光線經由瞳孔進入水晶 體,將焦點聚在網膜上。射到網膜上的光線會使視桿(rod)、視錐

(cone)產生動作電位,而引起神經衝動將色彩訊息傳至大腦皮質,

產生色彩視覺及色彩知覺(Cowey & Stoerig, 1991; Engel, 2005;

Schnapf & Baylor, 1987; Zeki & Marini, 1998)

一九三二年,使用習慣化法的研究者(Staples, 1932)即發現,

嬰兒看到的世界是彩色的。而 Horsten 和 Winkelman(1962)的解剖 研究和 Peiper(1963)電生理學(electrophysiological)的研究

(Bornstein, 1975)也證明了嬰兒確實能看見這個色彩繽紛的世界。

近來 Adams(1994)等人使用時間效率(time-efficient)的研究法則 更進一步的證實了新生兒具有色彩視覺,74%的新生兒即能辨別紅 色,36%的新生兒能辨別綠色,25%能辨別黃色,14%的新生兒則能 辨別藍色,而嬰兒在一個月大時,辨色能力會更快速地發展。三、

四個月大的嬰兒,其區辨顏色的能力已發展良好,並顯出較為偏好 紅色和黃色的傾向(Adams, 1987, 1994; Bornstein, 1975; Staples, 1932)

(2)

壹、色彩視覺的來源、定義與內涵

光是提供環境訊息的刺激物,光本身能提供訊息,同時也能使 有機體自遠方獲取訊息;光同時也是色彩的起源(Elizabeth, 1984;

Simpson & Beck, 1965)。光是一種電磁波,其涵蓋的範圍非常廣,

分為可視光和不可視光兩個部份。可視光是指在人類的視覺範圍內 可見的電磁波,其波長大約在 400mµ-700mµ(mµ,百萬分之一公釐)

之間,色彩視覺則是以可見光中,因不同波長而有不同顏色的特性,

作為辨識基礎的一種視覺向度(孫慶文,民 88;葉素玲,民 88)。

其餘的部分則為不可視光,如 x 射線、紫外線、紅外線、雷逹波等 均為不可視光。波長大於 700nm 時,就是紅外線,也就成為使用於 收音機的電波。相反的,小於 400nm 時,就是紫外線,即為使用於 醫療用的 x 光線(波法班,民 92;Elizabeth, 1984)。

英國物理學家牛頓(Isaac Newton)於 1666 年,將太陽光引入 暗室,首先在窗戶開一個針孔,讓光穿過針孔進入房間,並使其通 過玻璃稜鏡產生曲折現象,再將曲折後的光投射到白色屏幕上,就 顯現出紅、橙、黃、綠、藍、靛、紫等序列的色光(Platts, 2006)。

這些被分離的光,若再一次通過稜鏡也不會發生分光現象,因而證 明了自然光包含了所有七彩顏色,同時光也是色彩的起源(波法班,

民 92;Elizabeth, 1984),我們所看見的顏色是由光、物體吸收和反 射某種光線與人類視覺系統作用所產生的。例如,綠色植物是因為 其吸收紅光與藍光,並且反射綠光,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在自然光 下看見它們時,它們呈現出綠色的原因。

色彩視覺包括了各種色調(hue)、飽和度(saturation)、與亮度

(brightness)。色調(hue)或說顏色,是指由光波之長短所決定某

(3)

種顏色感覺。例如:400nm 的光波會引起紫色感,480nm 的光波會 引起藍色感,520nm 的光波會引起綠色感,570nm 的光波會引起黃 色感,700nm 的光波會引起紅色感(Schnapf & Baylor, 1987),除了 顏色之外,色彩還有飽和度(saturation),亦稱彩度(chroma)或純 度(purity)指不被白色稀釋的程度,例如粉紅色是不飽和紅,相對 的,深紅色飽和度高。所謂亮度(brightness),亦稱明度(value)

指色彩的強度,例如增加亮度會使紅色看起來更像黃色,而紫色看 來更像藍色(波法班,民 92)。

由生理的角度來看,視網膜內的錐細胞有三種,分別對紅光、

藍光與綠光敏感(Alpern, 1981; Gegenfurtner, 2003; Schnapf & Baylor, 1987),色覺是將紅、綠、藍三種單色適當的混合後,人的眼睛可看 到的各種色彩事實。我們看到的每種顏色都是由某種波長的光所組 成,所以任何顏色都可藉由混合不同比例的紅光、綠光和藍光來產 生。因此紅、綠、藍被稱為三原色(primary color)。當接受波長為 450 毫微米藍色單色時,完全不刺激紅光錐狀細胞,而刺激綠光錐狀細 胞的刺激值也為零,只對藍光錐狀細胞作用刺激值為 97,其分別對 三種不同錐狀細胞刺激大小的比例為 0:0:97(紅:綠:藍);這 組比例便被神經系統解釋為藍色。同樣地,比例為 83:83:0 者被 解釋為黃色,而比例為 31:67:36 者為綠色,比例為 99:0:0 者 則為紅色(蓋統亞瑟和霍爾約翰,民 89)。而在視網膜內除了感受 顏色的錐細胞之外,也有負責明暗感受的桿細胞,生理上,對顏色 敏感的錐細胞少於對明度敏感的細胞(Schnapf, 1987)。

光線通過了眼球中的水晶體投射到眼球後壁的網膜視覺神經細 胞的階段,稱為色彩視覺。透過三種錐細胞使我們能夠分辨顏色細 微的變化,桿細胞則使我們能區辨色彩的明暗及色彩的純度。而網

(4)

膜內的神經節細胞接收位於眼球後壁的感光細胞的訊息後,則產生 神經衝動投射到外側膝狀體(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 LGN)中對 明暗敏感的大細胞層(magnocellular layers)與對紅、綠色敏感的小 細胞(parvocelular layers)及對藍、黃敏感的 K 細胞(koniocellular layers),此一階段為進入大腦皮質前的色彩傳輸歷程(甘龍威廉,

民 80;Gegenfurtner, 2003)。有些人無法區分某些顏色,則是因為視 網膜內缺乏對某種色彩敏感的錐細胞,或是錐細胞無法將訊息傳送 至大腦的結果(波法班,民 92;Alpern, 1981)。

貳、色彩知覺的定義與內涵

發展心理學家很審慎地區辨感覺與知覺,認為感覺是感受器神 經元偵測到訊息並將其傳送到大腦的歷程;知覺則是對已輸入的感 覺作解讀(巴巴利亞黛安娜、歐茨沙莉和費爾德曼羅史,民 93)。

Sroufe 的知覺認知理論中提出情緒與認知兩者間互為因果的關係

(張春興,民 79)。所以要能夠做到識別及解釋所輸入的感覺,除 了必須要回答三個重要的知覺問題即「在哪裡?」「往哪裡去?」以 及最重要的「它是什麼?」(葛萊特曼亨利,民 86)之外,還包括 了情緒的表現。因此在色彩知覺中的認知表現為能說出看到的是什 麼顏色,能將顏色分類,及區辨物體顏色是否正常的能力(如,若 看見藍色的草莓,能知道草莓的正常顏色是紅的),對嬰兒而言,色 彩知覺的認知表現為能區辨色彩的不同;而色彩知覺的情緒表現則 為色彩偏好。

Eysenck 和 Keane 兩位建構主義理論學家,針對知覺提出了三 項假設:(1)知覺是一個動態的建構性的過程,而不僅僅是感覺的

(5)

直接記錄;(2)知覺是環境刺激與觀察者內在的假設、期望、知識、

動機及情緒性因素相互作用的最終產物;(3)知覺受個體個別因素 的影響(葛萊特曼亨利,民 86;盧克斯保羅和威爾森簡,民 92)。

天賦主義學家 Gibson 認為一個刺激物的重要物理性質是由高層 次的刺激形態(higher-order patterns of stimulation)所主宰,而這個 高層次的形態是有機體天生就敏感的,而不需再經過中間的潛意識 推論過程,Gibson 稱此歷程為「直接的知覺(direct perception)」。

Gibson 認為(1)知覺之所以能正確地描述刺激物,不是依靠視網 膜上的映射而是依靠自然界中光的結構,而光線傳達給個體的方式 是由物體本身的物理性質決定的。(2)對知覺而言,個體必須透過 本身的移動,以不同的位置觀看刺激物,以正確的認識刺激物。而 此種從組成的局部特徵開始,逐漸建構成完整的概念,稱為從下而 上歷程(bottom-up process)(葛萊特曼亨利,民 86;盧克斯保羅和 威爾森簡,民 92)。

雙向激發則趨向於認為知覺系統是雙向的;有從上而下,也有 由下而上的兩種歷程(葛萊特曼亨利,民 86)。這兩種歷程經常是 重疊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既使用自上而下又使用自下而上 的歷程。Matlin 和 Foley(1992)認為知覺之所以是現實世界的反映 是因為(1)資訊中含有豐富的刺激;(2)人類感覺系統能有效地收 集資訊;(3)概念有助於形成知覺。

色彩知覺在腦中的傳輸為透過外側膝狀體,將色彩傳輸至視覺 皮質中的色彩選擇細胞(color-selective cells)的 V1、V2 及視覺皮 質中與色彩、注意力、認知結合有關的 V4 皮質(Engel, 2005;

Gegenfurtner, 2003; Konatsu, 1998; Zeki & Marini, 1998)。英國倫敦大 學神經生物學家 Zeki(1998)指出如果視覺皮質的 V1 受損則無法

(6)

看見,而 V4 受傷則會導致色彩知覺的喪失,病患所看見的會是由 灰暗的陰影所組成的世界。在此一階段,視覺皮質處理所有匯入的 色彩訊息,再傳到能夠辨識物體的區域(是什麼)-顳葉(Engel, 2005;

Gegenfurtner, 2003;Konatsu, 1998)。Buckley 以猴子所做的研究發 現,顳葉如果受損,則無法區辨色彩(Konatsu, 1998)。主掌記憶、

學習及判斷的額葉則進一步接受從顳葉傳送來的色彩訊息(Zeki &

Marini, 1998)。將之綜合後,依外在訊息並調節對該訊息的解釋,

進而做出情緒或身體反應(Davidson, 2003),而此對已輸入的色彩 視覺作解讀,進而顯出不同的偏好,則稱為色彩知覺(color

perception)

Zeki(1988)以功能性核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為研究工具,記錄受試者注視正常顏色的畫作和不正常顏 色的畫作時,腦內的活動情形,發現受試者注視正常畫作時,會活 化與記憶有關的海馬迴(hippocampus),而注視不正常顏色的畫作 時,則會活化和認知衝突有關的後扣帶迴(posterior cingulated gyrus)

參、有關嬰兒色彩知覺的研究

色彩包括了顏色、亮度和彩度。除了對顏色(hue)偏好進行相 關的研究之外,許多學者也質疑亮度和彩度可能會影響色彩偏好,

因此在許多研究中,不但對不同的顏色,也對不同亮度和彩度可能 造成的影響,加以研究。研究結果顯示,不論是一個月大的嬰兒或 一個月以上的嬰兒及成人都喜歡有彩色勝於無彩色(黑、白、灰),

喜歡單色勝於混合色,及喜歡高彩度勝低彩度(Adam, 1987;

(7)

Bornstein, 1975;Guilford & Smith, 1959; Staples, 1932)

學者們也指出色彩偏好主要取決於顏色而和亮度及彩度的相關 不大(Adams, 1987; Staples, 1932; Whitefield & Wiltshire, 1990)。

Guilford(1959)認為色彩偏好會隨著亮度及彩度的增加而增加,色 彩偏好和亮度及中彩度間的關係呈正相關。然而 Smets(1982)的研 究顯示色彩的偏好主要取決於彩度,和亮度的關係極小而和顏色幾 乎無關。在色彩偏好的研究中,許多的研究者均對色彩偏好的群體 性,從事了許多的研究。

在有關顏色偏好的研究中,3、 4 個月大的嬰兒及 3 至 4 歲幼 兒最喜歡的顏色為紅色(Adams & Osgood, 1973; Adams, 1987;

Staples, 1932; Zentner, 2001)。 Staples(1932)以曼塞爾表色系統

(Munsell Color Co.)為標準,選其紅、黃、藍、綠、灰五種色卡,

將有彩色(紅、黃、藍、綠)與無彩色(灰)兩兩配對,觀察二至 五個月大的嬰兒其注視有彩色的時間是否長於其注視無彩色的時 間,因而判斷嬰兒在三個月大時已具有區辨色彩的能力。Staples 再 將有彩色兩兩配對,觀察六至八個月大嬰兒對兩種不同色卡注視時 間的長短及九至二十四個月大嬰兒意圖抓取不同色卡的反應以記錄 其顏色偏好,結果顯示嬰兒不分性別,在六至十二個月間,均顯出 偏好紅、黃兩色勝於藍、綠兩色的一致性。而在十二個月之後則這 種群體性偏好則會開始消失。

Bornstein(1975)的研究則以四個月大的嬰孩為研究對象,將 色彩依其波長分為中心色彩(color category centers),即紅、藍、黃、

綠四色和混合色彩(color category boundaries)即紫色、藍綠色、黃 綠色和橘色四色。利用兩種不同顏色燈光光束的配對投射及單色光 的投射,觀察嬰兒注意不同顏色光束時間的長短,而證實嬰兒偏好

(8)

中心色彩勝於混合色彩及其顏色偏好是由於其對該顏色感到興趣或 新奇。

Adams(1987)的研究亦採用光束投射在螢幕上,並將藍、綠、

紅、黃、灰依亮度分為高亮度及低亮度的方式共十種顏色刺激,同 樣是以嬰兒的注視時間判斷其顏色偏好。Adams 的研究指出,三個 月大的嬰兒對不同顏色的注視型態有其一致性;注視時間最長的顏 色均為紅色,其次為黃色,而注視時間最短的顏色則為綠色,對亮 度則没有顯出特殊偏好,但新生兒偏好低亮度的色彩。這三份對嬰 兒顏色偏好的研究,均顯示出早期視覺注意力的神經興奮模式

(Bornstein, 1975)。

另外有關國小學童、國小年齡以上的人及成人色彩偏好的研 究,其大多數偏好的顏色為藍色(Adams & Osgood, 1973; Guilford &

Smith, 1959; Lee & Ficek, 2001; Staples, 1932; Terwogt & Hoeksma, 1995; Zentner, 2001)或綠色(Guilford & Smith, 1959; Kaya & Epps, 2004; Lee & Ficek, 2001)。成人女性比男性更偏好綠色,成人男性則 比女性更偏好藍色(Cernovsky, Fernando, Hussein, & Fernando, 1997;

Lee & Ficek, 2001; Staples, 1932)。其次偏好的顏色則為黃色(Kaya &

Epps, 2004; Terwogt & Hoeksma, 1995)或紅色(Staples, 1932; Terwogt

& Hoeksma, 1995)。顯示出和嬰兒截然不同的偏好模式。

色彩偏好和年齡有一定的關係(Child, Hansen, & Hornbeck, 1968;

Staples, 1932)。研究指出,在學齡前,紅色是最受喜愛的顏色,對 綠色的喜愛程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而對黃色的喜愛,則會 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Adams, 1987; Staples, 1932; Terwogt &

Hoeksma, 1995)

女性對色彩顯出較快的反應,對色彩的亮度也較男性敏感

(9)

(Child et al., 1968; Guilford & Smith, 1959; Staples, 1932; Zentner, 2001)。男、女性在不同顏色的偏好上有相似性,但在偏好的強度和 一致性上顯出輕微的性別差異(Kertzman, 2003; Zentner, 2001)。

肆、小結

由上述文獻中發現,色彩知覺所牽涉的大腦皮質區極多,大腦 皮質是主掌思考、決策、回憶、反省與想像的區域,而 V4 皮質區 更是視覺、注意力及認知的重要聯結區。既然,色彩知覺涉及大腦 中如此多與個人特質有關的記憶、想像和決策的區域,那麼,或許 透過色彩知覺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一窺個體因內在個別差異性而 形成不同的色彩選擇。但對嬰兒色彩知覺的研究或為探究嬰兒區辨 色彩能力的起始年齡,或為探究嬰兒群體性的色彩偏好。雖然 Staples

(1932)的研究指出嬰兒在 12 個月大之後逐漸顯現色彩偏好的個別 差異性,但卻缺乏研究加以驗證或指出個別差異所可能呈現的意 義。因此,本研究基於上述文獻的結果,嘗試探討嬰兒色彩偏好之 個別差異性可能呈現的意義。

第二節 嬰兒氣質的探討

壹、氣質的定義及觀點

一、 定義

氣質(temperament)一詞源自於拉丁文 temperare,意指「參與、

混雜(to mix)」,字義的本身即意涵了氣質是行為的傾向及生物基礎

(10)

間的交融(Rettew & McKee, 2005)。

Thomas 和 Chess 認為氣質是一種獨特的行為風格(behavioral style)或性情(stylistic characteristics)。氣質的不同決定了行為風格 的迥異。行為風格是 Thomas 和 Chess 氣質理論中的中心觀點,他 們認為氣質不是關注於做了什麼及做得多好(what and how well of behaving),或為什麼做(why of behavior);而是關乎個體表現出其 行為的方式(Chess & Thomas, 1996; Strelau, 1983)。而在幼兒的階 段,即因神經生物性的因素(neurobiological factors)而顯現出其氣 質,進而表現出可預測的反應模式(Fox, 1999)。在 1956 年 Thomas 和 Chess 的紐約縱貫研究(New York Longitudinal Study, NYLS),追踪 了 133 名嬰兒直至成人期;此項研究被認為是氣質研究的先驅。之 後有些學者則以 Thomas 和 Chess 的理論為基礎,進而提出了不同 的觀點和想法,以下即是學者們所提出的氣質觀點。

二、氣質觀點的探討

(一)Thomas 和 Chess 的氣質觀點

Thomas 和 Chess 認為氣質應具有下列特性:(1)氣質是一種獨 立的特質;氣質不同於動機、能力,而是一種獨特的行為風格 (behavioral style)或性情(Chess & Thomas, 1996 )。一九五九年 Birch 將 Thomas 和 Chess 所蒐集的資料加以分類,並經 Thomas 和 Chess 在定義及名詞 (term)上稍做修改,在得到 Birch 的同意後,而 將其分成活動量(activity level)、規律性(regularity)、趨避性(approach or withdrawal) 、適應性(adaptability)、反應強度(intensity of

reaction)、情緒本質(quality of mood) 、堅持度(attention span and persistence)、分神度(distractibility) 反應閾(threshold of

responsiveness)等九種行為面向以反映其氣質。(2) 氣質具變動性:

(11)

氣質會受環境因素的影響,而此影響會在發展過程中,呈現於氣質 的外在表現或影響其本質 (Chess & Thomas, 1996)。

茲就氣質的九個面向加以說明如下:

1. 活動量:氣質活動量指的是個體在睡覺、遊戲、工作、吃飯、穿 衣、洗澡和做其它日常活動時,身體的活動量。

2. 規律性:指個體在睡眠-清醒、飢餓、餵食、排泄等等的生理循環 時間之預測性。

3. 趨避性:指個體對於新的刺激(如新的玩具、新的食物)所表現 出接受或是拒絶的最初反應。

4. 適應性:指個體對於新的或改變的情境調適過程之難易度 5. 反應強度:指個體對於刺激之反應程度。

6. 情緒本質:指個體快樂、開心及友善行為等等之正向情感,或不 快樂、不開心及不友善行為等之負向情感的比例。

7. 堅持度:指個體對某人或事的持久度,如注視某人 8. 分神度:指個體受外在環境刺激之干擾程度。

9. 反應閾:指能引起個體某種反應所需要的刺激量。

在紐約長期追縱研究中,Thomas 和 Chess 發現,兒童氣質中之 規律性、趨避性、適應性、情緒本質及反應強度等五項較會影響社 會關係的建立。因此根據此五項氣質向度,將兒童養育程度的難易 分為三類型(Chess & Thomas, 1996)。

1. 養育困難型(difficult):這類型氣質特性為不規則的生理

機能表現,面對環境改變的適應性低,對新刺激採取退縮反應,

且反應強度激烈,多為負向情緒表現。

2. 慢吞吞型(slow- to- warm-up):這類型兒童對新情境採取退縮反 應,須很長時間才能適應新的環境,此外,其活動量低,反應強

(12)

度弱,會有負向情緒表現。

3. 安樂型(easy):這類型對環境的改變適應性高,對新情境採 趨近性,於日常生活中表現出愉悅的態度。

在 NYLS 研究中發現氣質類型的人數比例大致是:養育困難型 占 10%,慢吞吞型占 15%,安樂型占 40%,另外有 35%的兒童不 易分類。由此三類中可知,不見得每位兒童都能歸類在某種類型上。

(二)Buss 和 Plomin 的氣質觀點

Buss 和 Plomin 針對 Thomas 和 Chess 的氣質觀點而對行為內 容和行為風格提出了不同的看法,Buss 和 Plomin 認為行為內容是 感情(affection)、攻擊(aggression)和問題解決(problem solving)

等。風格則是有關如何做反應;如快或慢、温和或強烈、不假修飾 或精雕細琢等。並認為氣質大多涉及行為風格(Strelau, 1983)此一面 向。Buss 和 Plomin 認為氣質具有遺傳的人格特質,出現在生命的 初期,兩人認為氣質需要具備兩種特性:(1)氣質具有遺傳性、穩 定性,如同智商;因此氣質對成人人格具有可預測性。(2)氣質的 特徵在嬰兒時即已出現,尤其是在生命的第一年(Goldsmith, Buss, Plomin, Rothbart, Thomas, & Chess, 1987)

(三)Rothbart 和 Derryberry 的氣質觀點

Rothbart 和 Derryberry 則認為氣質是根植於生物性的基礎,特 別強調生理上的反應和調節,認為氣質具有下列特性:(1)氣質具 有反應性及自我調節上的個別差異。反應性是指個體對外在刺激的 回應;在嬰兒期即可由其自主神經、內分泌、自主中央神經系統的 反應程度的不同而顯現出其個別差異;而自我調節是指個體接受外 在刺激後,試圖回後體內平衡的方法;調節本身就是一種過程,例 如注意、趨近、趨避和壓抑等等都可以調節反應。(2)氣質是人格

(13)

的部份;認為初生嬰兒與生俱來的氣質是人格的部份。人格包含了 認知結構(cognitive structures)如自我概念和預期,人格會隨著個 體的成熟度及與環境間的互動而成長,而氣質則是提供人格發展的 生物基礎(Goldsmith et al., 1987)。

(四)Goldsmith 和 Campos 的觀點

Goldsmith 和 Campos 將氣質界定在行為層次,但並非認為氣質 只有行為的特質而已,他們認為(1)遺傳基因對氣質具有決定性的 因素,(2)但是氣質的行為特性在社會情境中更能顯示出它的意義 性,且有助於實證的研究。(3)此外他們也認為氣質應包括原始情 緒本質的個別差異;情緒扮演一個很重要的功能性角色,不僅調節 內在心理狀態、並且調節社會人際間的行為及社會互動(Goldsmith et al., 1987)

(五)氣質理論的共識

在 1987 年一場針對氣質是什麼的圓桌會議中,參與的學者有 Goldsmith, H. H., Buss, A H., Plomin, R., Rothbart, M. K., Thomas, A., Chess, S. 等 (Goldsmith et al., 1987),大多數的理論學者歸納出氣 質的五項特質:

1. 在生命初期,但不必定是嬰兒期的最初的幾個月,嬰兒已有一套 明顯的具組織的風格(an organized fashion)

2. 氣質在生命的某一特定期間,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3. 氣質在有關的誘因、刺激下,會呈現出其一致性。

4. 大部份的研究者相信氣質的差異和個體的神經生理結構特質有 關。

5. 氣質具有部份遺傳的特性。

各個不同的理論學者,各偏重於上述不同的特質中(Nigg,

(14)

Goldsmith, & Sachek, 2004)。學者們也因此嘗試以不同的研究方法和 測量工具,以驗證其理論。

貳、嬰兒氣質的相關研究

由於個體神經生物性的因素而形成的行為風格及因此而形成的 可預測的反應模式是 Thomas 和 Chess 氣質理論的主要觀點 ,許多 學者開始關注當嬰幼兒接受刺激時,經個體本身特質的調節而形成 的行為的反應。

Gunnar 和 Donzella(2002)及 Davis 和 Sandman(2006)的報 告中指出,唾液中含有較高濃度可體松的嬰兒,傾向於表現出負向 的情緒氣質。而 Dettling 等人的研究(Dettlling, Grnnar, & Donzella, 1999)則發現有較高可體松濃度的幼兒,會顯出缺乏社交能力及無 法調節其負向情緒和攻擊的行為。

基於大腦左、右葉活化程度的不同和情緒的調節、行為的趨避 反應和好奇心有關,Fox 指出右額葉 EGG 的不對稱性高於左額葉 EGG 的嬰兒,傾向於有負面的氣質表現(Fox, 1999)

除了內分泌及腦的活化程度等內在的身體狀態之外,嬰兒的感 官是否也和嬰兒的氣質有關?Brown 等人(2003)認為嬰兒經由視 覺和世界互動,並經由本身的反應而對外在環境產生控制;能注意 外在世界的物體,而且能適時的轉移注意力,顯示了嬰兒對外在環 境的主動性。Mc Connell 和 Bryson(2005)的縱貫研究顯示,視覺 注意力中的視線自由(disengage operation)-內因性的視覺移轉,

和情緒的調節有關;六個月的嬰兒,若其內因性的視覺注意力愈長,

則顯出其易苦惱及較少微笑等負向情緒特質。而 Chang 和 Burns

(15)

(2005)的研究也指出視覺移轉(disengage operation)是嬰兒調節 情緒狀態的基本機制。黃虹瑄(民 95)從嬰兒痛覺哭聲特質的研究 中,發現嬰兒的單位哭聲、哭聲基頻、哭聲強度均能反應出嬰兒不 同的氣質類型。而嬰兒的生物性特質所顯出的氣質從何而來呢?

行為遺傳學者藉由比較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氣質的相似 性,以找出遺傳的影響,結果發現同卵雙胞胎的氣質相似性高於異 卵雙胞胎的氣質相似性(薛費大衞,民 91)。因此,推論許多氣質 相關之成份似乎是受到天生遺傳的影響。

在上述的研究中,學者們藉由遺傳而具有的神經生理結構特質 及本能的行為反應的研究,證實嬰兒在面對相同的刺激時,如何經 由本身的特質和感官的調節,表現出其氣質的差異。也因為這樣的 差異,使嬰兒經驗及創造出屬於本身獨有的情境(Fox, 1999)。

然而,Thomas 和 Chess 的長期縱貫性研究中,察覺許多嬰兒開 始出現行為模式的改變,顯然是對某些特殊經驗或父母教養方式的 反應(薛費大衞,民 91)。

研究顯示,有高注意力的兒童也會有正向的情緒及良好的適應 力等較正向的氣質反應(Rothbart & Posner, 2005)。然而嬰兒的注意 力除了根基於內因性的、基因性的原因外,是否也會因父母教養方 式,而有不同的注意力表現?

Miceli 等(1998) 的研究指出高回應性的嬰兒,如果其母親的 干涉程度較少,嬰兒會有較好的注意力表現,相反的,若母親的介 入程度高,則嬰兒會表現出低的新奇偏好。 Lillie 和 Anisfeld(1998)

探討新生兒氣質的性別差異,認為困難型氣質的男嬰,是緣於和母 親的互動過於頻繁;而女嬰因必須努力引起母親的注意,因此顯出 了較佳的社會敏感性,而表現出良好的回應性、規律性及自我調節

(16)

等正向氣質。

此外,Davis 和 Sandman(2006)的研究指出,若母親在懷孕時,

暴露於壓力(如焦慮或沮喪)下,會影響胎兒中央神經系統的發育,

而使其形成退縮、情緒化的困難型氣質,而母親懷孕時的焦慮程度 也可預測嬰兒的認知、注意力和動作的發展。

綜合以上有關氣質和環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研究,即發現嬰兒的 氣質不僅和親子適配性(goodness-of-fit)、教養方式也和母親的心理 狀態有關;而這些影響會在嬰兒的發展過程中,呈現於氣質的外在 表現或影響其本質 (Chess & Thomas, 1996)。

參、小結

以氣質理論以及嬰兒氣質相關的研究結果或研究方向觀之,

Thomas 和 Chess 的氣質觀點,不但能涵括氣質的許多面向,更重 要的是其提出親子適配性的看法,此觀點可以幫助父母接受孩子本 然的氣質,因此本研究採用 Thomas 和 Chess 的氣質觀點,並使用 其嬰兒氣質量表為施測工具。

第三節 嬰兒氣質與其色彩知覺關係之推論

研究者目前並未發現有直接探討嬰兒氣質與色彩知覺關係的 研究,嬰兒氣質是否與其色彩知覺有關?基於 Chess 和 Thomas

(1996) 對氣質的定義與其氣質向度內涵,可知氣質是個體天生對 外界人、事、物等的反應傾向,經由個體發展過程中與環境交互作 用而逐漸形成人格。因此,可知氣質是人格的基礎。有很多的研究

(17)

以學齡兒童和成人為研究對象,以探討色彩知覺和人格及情緒間的 相關(Adams & Osgood, 1973; Burkitt et al., 2003; Gelinean, 1981;

Elizabeth, 1984; Cerbus, 1963; Karp & Karp, 1988; Ireland, Warren, &

Herringer, 1992; Todd, 1971)。研究者謹由色彩知覺和人格的關係、

色彩知覺和情緒的探討,推論嬰兒氣質與其色彩知覺間的關係。

壹、色彩知覺和人格

德國作家兼哲學家哥德(Goethe)的色彩理論中提出人類如何 感受色彩的說法(Platts, 2006),成為現代心理認知學的先驅(波法 班,民 92)。也因而從 20 世紀初,學者們便醉心於色彩的研究,

Rorschach,Pfister 和 Luscher 更編製了用以測量人格的色彩指標

(Whitefield & Wiltshire, 1990),例如,在 Luscher 的色彩測驗

(Luscher Color Test)中認為偏好紫色代表了心智和情緒的不成熟

(Cernovsky, Pernando, Hussein & Fernando, 1997)。

Fernando(1992)和 Cernovsky(1992, 1997)等人以邊緣性格 者、精神分裂患者及常人為研究對象所進行的研究,卻没能證實人 格和 LCT 間的關係,即這些邊緣性格者和精神分裂患者並没有特別 偏好紫色。然而 Cernovsky(1986)以酗酒及嗑藥者為研究對象的研 究卻發現偏好紫色的病患較為內向且不擅交際。

Spiegel(1970)的研究以 Brentwood 的色彩測驗為依變項發現 男性高焦慮者的焦慮程度和藍色偏好呈負相關,而女性高焦慮者的 焦慮程度則和綠色偏好呈負相關,而和黃色偏好呈正相關。

一些學者嘗試以色彩偏好和受試者的反應,直接探究色彩和人 格間的關聯(Cernovsky et al., 1997; Strenski, Payson, Muzekari &

(18)

Bohr, 1970)。發現精神分裂患者較常人偏好黑色(Strenski et al., 1970),而邊緣性格者,也較常人偏好以黑色佈置其客廳,並且比常 人更偏好紅色(Cernovsky et al., 1997)。

貳、色彩知覺和情緒

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顏色(hue)如何作用於情緒的感受 的研究結果顯示,紅色帶給人興奮、刺激和戰鬥等強烈及具活動力 的情緒,而藍色則給人沉靜、舒適、安全及尊貴的感受,綠色給人 舒適、寧靜的美好感受,而黃色則像太陽般給人愉快和喜悅的情緒

(Kaya & Epps, 2004; Wexner, 1954)。Kaya 和 Wexner 的研究中均發 現,紅色同時具有正、負向的情緒感受,即紅色一方面代表了愛和 喜悅,但同時也會引發憤怒和衝突的情緒;而藍色只有在 Kaya 的 研究中,同時呈現出正、負向的情緒, 藍色一方面呈現出和平、寧 靜的美好感受,卻同時也給人一種悲傷、孤獨和沮喪的感覺。

在一個以高中生為研究對象的跨文化研究中,則呈現出藍、綠 色具有相同的情緒概念,其均給人正向的情緒,黃色給人軟弱感,

而紅色則帶有活力及堅強的情緒感受(Adams & Osgood, 1973)。在 上述這些文獻中可以發現綠色是唯一没有呈現負向情緒特質的顏 色。

許多醫學研究,基於不同顏色的光波作用於神經傳導上的功 能,進而成功地發現其對季節性情緒失常(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SAD)的療效(Glickman, Byrne, Pineda, Hauck, & Brainard, 2006; Jacobsen, Wehr, Sack, James, & Rosenthal, 1987)。Glickman

(2006)以 25 位患有季節性情緒失常者為研究對象,控制其就寢時

(19)

間及每天早晨接受 45 分鐘的光線治療,連續三週後,發現藍光

(468nm)治療冬季憂鬱症的效果大於紅光(654nm)的療效。研究 中指出藍光和綠光(555nm)均有益於季節性情緒失常,但波長愈 短的藍光(435-445nm),卻反而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情緒對色彩的 主觀感受和身體對色彩的客觀醫學研究,似乎不謀而合。

Byrnes(1983)和 Karp(1988)的研究發現,國小學童對紅色 和藍色,亦呈現出上述的情緒特質並同時對其具有正、負向的情緒 感受。Zentner(2001)以 3 至 4 歲幼兒為研究對象,企圖探討幼兒 對色彩的情緒知覺的研究,此一研究跳脫了上述以語義定義情感的 研究方法,而以卡通的表情臉孔(快樂、生氣、悲傷)取代了以語 義表達對色彩的情感聯想。

Terwogt 和 Hoeksma(1995)假設色彩和情緒的相關來自於受試 者對色彩及情緒的偏好;例如喜歡的顏色會和喜歡的情緒互相聯 結;不喜歡的顏色不會和喜歡的情緒做聯結,反之亦然;換言之,

色彩和情緒的偏好決定了色彩和情緒聯結的組合。研究者因而以六 種基本情緒(生氣、快樂、悲傷、害怕、驚訝和憎惡)的臉孔和黑、白、

黃、綠、藍、紅六張正方形色卡(7cm ×7cm),要求受試者(兒童 組為七歲及十一歲)依序排出其偏好後,再進一步嘗試探討色彩偏 好和受試者情緒特質之間的相關。

Zentner(2001)的研究,企圖瞭解色彩和幼兒情緒特質間的相 關及色彩對幼兒而言是否有情感的象徵意義。研究者分別以紅、粉 紅、黃、淺綠、深綠、淺藍、深藍、棕、及黑色等長方形色卡

(33cm×50cm)和三種情緒臉孔(生氣、快樂、悲傷),讓幼兒選擇和 情緒臉孔搭配的顏色。

這兩個有關色彩和幼兒情緒特質間的相關之研究都試圖探討色

(20)

彩偏好和受試者情緒特質間的關係,但因其所選擇的情感侷限於外 在刺激所引起的激動性反應。而色彩作用於情感是屬於無意識的作 用(Breitmeyer, Ro, & Singhal, 2004; Kapln, Lim, Jin, Park, Byeon, &

Tarasova, 2005)或許這是其研究假設未得到支持的原因。

參、小結

基於研究動機及根據上述之文獻探討中發現,至今尚未有學者 研究嬰兒色彩知覺的個別差異;然而上述的研究中顯示色彩對人們 有一定的情緒意涵及情緒調節作用,而人格和色彩的相關則未獲一 致性的結論;然而情緒是氣質的一個向度,而人格和氣質也有密切 的關聯。因此研究者嘗試探討色彩偏好和氣質是否有關。六個月大 的嬰兒已開始傾向於以身體為中心的表現方式,即嬰兒會以身體或 頭為中心探索環境(Brown, 2003),九個月大的嬰兒則具備目標導 向的抓取能力,嬰兒此時已能主動伸手抓取其有興趣的刺激物

(Brown, 2003; Hofer, Hauf, & Aschersleben, 2005;Kowk & Braddick, 2003),因此手部的活動可視為是嬰兒內在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文 獻中發現紅、黃、藍、綠,對成人或幼兒都有一致性的情緒象徵意 義,而紫色偏好在人格向度上的研究似乎有爭議。在生活中,隨處 可以見到紫色,舉凡彩虹中的紫色、淺紫的薰衣草、深紫的牽牛花 及食物中的葡萄和芋頭都是紫色,紫色同時也是近年來流行的色彩

(http://www.vogue.com.tw/mustbuy/theme.aspx?theme=MB00008),

故本研究以紅、黃、綠、藍為顏色刺激,再加上紅、藍混色的紫色,

當做第五種顏色刺激,並以對目標物的主動選擇來測量嬰兒對不同 顏色偏好之個別差異,以探討顏色偏好(知覺)和氣質間的相關。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多元適性發展」是教育的核心價值,蘭潭國小有優良的學習 風氣與開放創意的學習環境,每一項特色課程都非常「特殊」

(三) 變率與微分、 求和與積分: “變率” 與 “求和” 是函數的兩種定量型 (quantitative) 的基本性質。 但是它們的定義本身就是理論的起點, 有如當年

工作氣質或求職端 TWS 工作風格)或是 1 門就業促進

“Time Discounting and Time Reference: A Critical Review.” Journal of Economic

趣 趣、 、 、 、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等的不同,並有不同的學習需要。2.

1.4 體能活動對幼兒的成長來說,其意義不單是強健體格,它還可以作為

閉口端鉛直向上,用水銀柱將一定質量的空氣封在封 閉端氣柱長為 4cm ·水銀柱高為 45cm ·進入封閉端 的水銀柱長

Harrington (1994) 認為倫理規範的目的在闡明責任,其研究透過責任的否 認 (Denial of Responsibility, RD) 這項人格特質與倫理規範的互動來進行測 量,並以資訊系統相關的軟體盜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