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跳出課室, 於社區中學習 跳出課室, 於社區中學習 ––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跳出課室, 於社區中學習 跳出課室, 於社區中學習 ––"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理論篇

跳出課室,

於社區中學習

(2)

理論篇 –– 跳出課室,於社區中學習

實地考察探究對認識中華文化的重要性

實地考察探究(Field Based Inquiry)又稱田野研究 或田野工作,或譯作野外調查、實地考察等名稱,指蒐 集原始資料的活動。這類蒐集原始資料的方法常見於 人文學科及社會學科中。書本上的知識雖然經過作者 和編者的精心撰寫和考證,然而,有關資料屬於二手資 料,往往由於年代、研究角度、調查方式的不同,以致 未必完全切合研究者的課題。故此,為令研究更有原 創見解或更貼近實際的情況,就有必要利用原始資料,

而社區觀察就是其中一個蒐集原始資料的途徑。

中國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一部匯聚了 數千年中華民族經驗和智慧的寶典。無論是過去還是 現在,中華文化對人 類 文明的發展 都有着深遠的影 響。然而,在華洋文化匯聚且高度城市化的香港研究 傳統文化,可以說是簡單,也可以說困難。說簡單是 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能接觸不同的中華文化題 材,如飲食、生活文化、建築、宗教等等。然而,正因 為我們經常接觸,早已對它們習以為常,沒有深思它 們的文化意義,以致在進行研究時,倍感陌生和困難。

社區是學生生活與學習的場所,以實地考察形式研究 中華文化,正好讓學生嘗試發掘蘊藏在社區的豐富資 源,從探索角度重新認識中華文化。無論學生本身對 中華文化有否深入認識,實地考察都能幫助學生整理 思緒及把所學的知識連結生活,令他們對中華文化有 關課題有更真切的體會。

與此同時,從承傳中華文化的角度而言,學生進行實 地考察,其實也是一個對中華文化再次肯定的過程。

對傳授中華文化的人來說,通過宣傳和教育,能讓一 些已被現今科技和現代社會環境日漸淘汰的傳統技 藝,例如花牌紮作、活字印刷等行業重新受到重視,

並能增強社會大眾的保育意識,讓他們漸漸聚焦和關 注這些傳統技藝。傳授者也開始明白有系統和清晰 的紀錄,有助繼承者掌握這些文化瑰寶,從而提升整 個社會的文化價值。

(3)

如何觀察社區 ?

觀察社區的方法很多,就着不同的觀察主題,學生可以從不同的方面着手,以下為較為常見和學生較易掌握的觀 察社區方法舉例:

按時間觀察

以時間線為主軸作出觀察。這種觀察方法可以 令學生看到觀察對象或事件在不同時間的變化,

以及社區變遷、時代轉變對項目帶來的影響。觀 察方法可以是觀察同一對象的現今情況,並以 歷史資料中的昔日情況作比較,又或是每隔一 段時間對同一對象作觀察。運用對比及比較的 分析技能,能令學生收集更全面的資訊,相反,

如時間間距 太 短、觀察次 數 太 少,學生未 必能 觀察到很大的變化及作出相應的結論。

以五感觀察

以身體感官去觀察、感受事物的特質。透過感覺 器官及有關 的工具,蒐 集 研究 資 料,當中包 括

「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及「觸覺」。

五感觀察法令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以第一身的 感受體會出同一事物的不同特色或觀點,藉此 啟發更多思考,以及研究結論。

定點式觀察

選定一 個地點作為觀察對象,以特定的環境作 為觀察主題。定點式觀察法尤其適用於觀察容 易讓學生產生親切感的地方,例如學校所處的 社區、學生居住的地方。由於學生對觀察對象有 基本認識,故此可更容易掌握社區觀察的技巧。

當學生培養仔細觀察身邊事物的習慣後,便可 再慢慢擴大至學校區外及距離較遠的社區。

主題式觀察

以主題為主,對同一主題的項目作觀察。藉着擴 大研究對象的項目數量,對不同項目作出對比和 比較,找出它們的相同與不同之處,以全面、大 視野角度再作深入分析。

參與式觀察

參與式觀察是指研究者參與研究項目當中,例 如:研究者深入被觀察者的生活當中,與被觀察 者一起生活一段日子,從日常生活觀察有關的 生活細節及活動。在這種觀察法中,研究者一方 面扮演參與者的角色,另一方面扮演觀察者的 角色。研究者親歷其境,能感同身受地作出相應 的研究結論。

(4)

如何籌備社區考察?

確定研究的目的和學習重點

修訂中國歷史課程(中一至中三)的其中一個課程目 標是「讓學生整全地認識中國政治演變、民族發展和 社會文化的基本史實。」而社區考察正正可以讓學生 真切地接觸中國歷史及中華文化。要有效進行社區考 察,必先釐清考察的目標,即研究目的和學習重點。

香港每個地區都有它的特色,例如:元朗可看到傳統 圍村;大澳可看到漁村文化;中上環可看到中西合璧 的舊建築等,在選擇社區考察地點前,如未能確認研 究目的和學習重點,考察只會事倍功半、費時失事。

選擇社區考察地點

如前文所指,在選擇考察地點時,應選擇能符合研究 目的和學習重點的地點,以促進有效的學習。與此同 時,亦應留意該地點的安全,例如行人路闊度、人流、

汽 車流 量、行人 過 路設 施 配 套等,確保 考 察可順 利 進行。

以社區考察形式觀察社區

除了上述所舉出的社區觀察方法外,社區觀察還有很 多種類和形式。無論學生是採取五感觀察法、定點式 觀察,又或是未有在前文介紹的觀察方法,只要能達 到探究題目的目的就可以。數種觀察法亦可互相配合 使用,以提高研究成效。

於社區考察中,學生能把不同的觀察法互相 配合 使 用,同時把不同觀察對象連結起來。此外,學生能藉 着對從各種觀察法所得的資料或社區資源作出對比、

比較等分析,再整合和轉化為更有系統和更全面的資 料,然後加以探索及深入學習,繼而反思相關議題。

如學生在反思後可再進一步轉而關懷社區發展及其 影響,便能把知識回饋社區。

考察前準備

建議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社區考察前可先實地視察,

以解決與計劃不符的問題,例如遇上建築地盤、修路 工程,同時可預先通知學生相關情況,讓他們有心理 準備,並提高警覺,避免意外發生。教師亦可於實地 視察期間,預先與店舖和商戶交流,獲得新近的資訊 1

4 2

製訂考察路線 3

製訂社區考察路線時,主要是根據研究的目的和學習 重點、活動時間和交通安排作出考量。籌備社區考察 時必須要了解在考察時間內可以到達多少個地點。如 時間有限,應篩選出與研究目的和學習重點最相關的 地點進行考察,又或是減少各個地點的逗留時間。另 外,若有些地點不適合停泊旅遊車,或學生不便乘坐 公共交通工具前往該地,則可調動考察地點次序。

(5)

考察成果及反思

完成社區考察後,教師應協助學生整理考察成果。學 生須就研究目的和學習重點,有系統地分析考察所得 的資料,並運用和結合課本中所學的知識,作出結論。

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時,不必拘泥於某一形式,例如:

教師可鼓勵學生以多媒體創作(例如短片介紹、錄像 報告等)作為課業,以照顧學習多樣性。

學生掌握了社區考察的技能後,便能推而廣之,利用 相關經驗考察內地及其他地區的歷史古蹟及文物,從 而整全地認識中國政治演變、民族發展和社會文化的 基本史實,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概況。

5 6

尊重他人

避免阻塞行人道,不要街上大聲喧嘩、奔跑,

以免影響他人;攝影時亦要注意途人,如要特 寫拍照,必須先得到對方同意;如要訪問,必 須先有禮貌地邀請對方,並說明訪問目的、內 容和所得資料的使 用方法;如訪問期間須要 錄音,亦必須先得到對方同意。

尊重文物

切記眼看手勿動,絕對不能取走任何文物留 念;同時,保持地方乾淨整潔;如考察場地有 標明不准攝影,亦必須遵從。

尊重傳統

持開放態度認識傳統文化,應「入鄉隨俗」,

遵從當地傳統習俗。

尊重歷史

必須 愛護 文物,不應 破壞 歷 史 建 築、古蹟 及 設施。

尊重多元文化

持包容的態度學習中國及世界各地的文化,

尊重並欣賞多元文化。

正式進行考察

在正式考察時必須再三強調要注意安全,並提醒學生 亦應持尊重的態度進行考察: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本計劃的目的是透過 發展具校本特 色的語文課程,以加強學生在文學 和中華文化的學習。學校可善用課 程提供的「建議篇章」

文學 文學 文學 文學 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 品德情意 品德情意 品德情意 品德情意 學習 學習 學習.. 學習 過程 過程

目標: : :體會中華文化 : 體會中華文化 體會中華文化 體會中華文化「 「 「 「孝 孝 孝」 孝 」 」的意義 」 的意義 的意義 的意義. 策畫

中國歷史科 (中一至中三) 課程大綱 中一級 歷史時期:史前至夏商周.. 學習重點:中華民族的起源與早期國家的形成

透過適切的活動提升閱讀深度及加強學習連 貫性 —— 優化中一單元中華文化及品德情意 範疇的學習內容

終於,經歷了這麼多年,在文化脈絡中的數學的課堂上,老師提到了《幾

其實,無論是就整個人文歷史脈絡(ex: 本課程「文化脈絡中的數學」)而言,或者現今各種應用 如文學(ex:《博士熱愛的算式》)、藝術(ex: 視覺藝術的顏料調色、透視、大小、近十幾年來出現 的

常生活的課題,增加學生對中國歷史、中 華民族和文化,以及國家發展的興趣;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