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虐兒童

39  Download (0)

Full text

(1)

受虐兒童

心理與成長的影響

社會福利署 臨床心理學家 林季達

2019.1.28

(2)

受虐兒童好比是 ?

 一個「小可憐」

 一堵牆

 一隻樹熊

 一座火山

 一台過山車

(3)

從腦部功能和依附關係

看受虐兒童

(4)

木無表情實驗的啓示

母親一分鐘漠視 引致焦慮和生理反應

(5)

三個腦袋

1.

腦皮層

(

思考腦

袋 )

2.

邊緣系統 ( 情緒腦 袋 )

3.

腦幹

(

本能腦

1. 幹

(6)

腦袋發展期

腦袋部份 最主要發展期 成熟期

腦皮層 童年 成年

邊緣系統 童年初期 青春期

腦幹 胚胎 幼年

(7)

腦袋功能

1.

腦幹

遇到危險時作出反應 (反抗 / 逃跑 / 僵硬)

2.

邊緣系統 (情緒腦袋) 記憶、情緒調節、依附

3.

腦皮層 (思考腦袋)

思考、判斷、計劃、解決問題、學習

(8)

受虐對兒童腦部的影響

情緒腦袋反應過敏 腦皮層反應過低

過多皮質醇和糖份

過份活躍、衝動、情緒波動

(9)

情緒腦袋反應過敏後,或會反應過低

退縮封閉,影響學習和社交

(10)

胼胝體的體積較小

左右腦發展不均

難於平衡理性思考和情緒反應

(11)

長期嚴重的虐待

無法逆轉的腦部變化

過份敏感的神經和情緒反應

解離

(12)

解離 (Dissociation)

全面抽離受虐經驗

拒絕接收感知訊息和察覺情緒

(13)

1.

迷失了自我和外界脫了節

2.

難於整合不同的自我部份

(14)

飄忽不定的

1.

認知能力

2.

情緒

3.

行為

(15)

創傷後壓力症

腦海中重覆經歷受虐過程

1. 不由自主、突如其來的回憶 2. 惡夢

3.

彷彿又再親歷其境

4.

類似情景引起強烈生理 / 心理反應

(16)

逃避與受虐經歷相關的事物

1.

逃避談論

2.

嘗試忘記

3.

避開接觸相關的事物

(17)

思想和情緒變得負面

1.

忘記受虐經歷的重要情節

2.

對己對人的看法負面

3.

扭曲受虐經歷的因果

4.

充滿負面情緒和難於感受正面情緒

(18)

容易緊張及反應異常

1.

暴躁

2.

魯莽 / 自殘

3.

警覺性過高

4.

容易受到驚嚇

(19)

生理和心理狀態

被困在受虐的時刻

(20)

情緒騎劫理性

(21)

依附關係

孩子和照顧者

有來有往、持久、情緒和身體的連繫

(22)

主要依附對象的角色

1.

保護

2.

提供

3.

引領

(23)

依附關係的作用

1.

安全感

2.

穩定的情緒

3.

勇於發掘外面的世界

(24)

「依附創傷」

1.

守護者也是施虐者

2.

保護自己 = 失去依附關係?

3.

責怪自己,就不會生依附對象的氣

(25)

成長後,難於處理

和配偶 / 孩子的關係

(26)

受虐兒童看自己

我沒有價值

我不應該得到任何好處

(27)

我不值得別人去愛

沒有任何人會在乎 / 接受我

(28)

我不應該感覺脆弱

(29)

我有感受是危險的

(30)

受虐兒童看世界

何處為家?

我不屬於任何地方

(31)

信任 / 依靠別人是不安全的

(32)

愛別人是不安全的

(33)

世界很危險

別人會傷害我

(34)

受虐兒童可能有的情緒

1.

憂鬱

2.

焦慮

3.

憤怒

4.

混亂

(35)

受虐兒童可能有的行為

( 個人 )

1.

學業成績不理想 / 不穩定

2.

坐立不安 冒險行為

3.

便溺問題

(36)

( 社交 )

1.

退縮

2.

千依百順 / 討好別人 / 受欺凌對象

3.

和人爭執 / 打架

(37)

「孩子,為甚麼你不說出來?」

1.

原來我有問題?

2.

有口難言

3.

都是我的錯!

4.

學得無助感 (Learned Helplessness)

(38)

受虐兒童的心聲:

「我要保護我自己」

「我想有人愛我」

(39)

受虐兒童的希望

1. 他們已全力以赴地生存

2. 療傷的藥方 = 安定的環境

正面的人際關係

Figure

Updating...

References

Related subjec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