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施行步驟

1 研究流程

二、 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質性焦點團體研究法(focus group approach),說明參考圖2。焦體團 體意指針對特定問題或特定族群組成團體進行資料收集,並且系統化的分析形成 結果。常被用於探索人們的經驗、意見、期望及關心之事。焦點團體著重於「互動」

和「討論」,藉由「主持人」(moderator)之引導下,鼓勵參與者間公開及自由地討 論及互動,激盪彼此的想法,從團體討論互動中取得資料(Krueger, 1994)。本研 究提出概念性架構,以圖示的方式呈現,是為了發展與澄清研究領域或範圍而構思 整個研究圖示。而是先瞭解自殺防治關懷訪視員實務工作內容內涵為何及應俱備 (1)確定研

究主題

(3)設計研究工具

根據研究目的與問題設計訪談大 綱。

(4)探尋訪對象

採取立意抽樣,從台灣北部地區 (台北市、新北市、桃園縣、新竹 縣、新竹市)挑選6至12位自殺 防治關懷訪視員納入研究。

(5)進行試探性研究

已初步設計之訪談大綱,先選擇 一個研究對象進行試探性訪談。

(6)進行正式訪談

訪談資料將依質性資料收集方式 原則,分為訪談資料處理、訪談 資料分析、訪談資料詮釋等三部 分。

(7)資料分析整理 (8)歸納研究討論 及建議

(2)文獻資 料收集

(9)撰寫研究報告

53

焦點問題由簡單到深入,首先研究者將定稿的訪談稿整理好,例如:(1)瞭解 自殺防治關懷訪視員實務工作內容內涵為何及應俱備能力為何?(2)瞭解自殺防 治關懷訪視員培訓課程內容為何及對培訓課程內容的看法為何?(3)瞭解自殺防 治關懷訪視員對培訓課程的需求與建議為何?等 3 個中心主題圍繞自殺防治關懷 訪視員。

先前準備工作有,在正式訪談前 3 週,研究者請同事先以口頭詢問及邀約研 究參與者(執業中的自殺防治關懷訪視員)的參加意願、可以進行焦點團體訪談的 時間、及確定參加團體的成員後,因為考慮研究參與者、指導老師及工作人員的交 通路程及方便性,選擇在桃園市平鎮區的區域醫院-「壢新醫院」進行本次焦點團 體訪談的地點。

另一個原因就是醫院內的多功能會議室,空間寬敞、坐椅舒適及電腦硬體設備 齊全及坐位排列方式可以隨不同活動而調整,可使焦點團體訪談活動進行順利。

當天訪談前,研究者請研究參與者先填妥訪談同意書,同時說明本次焦點團體 訪談資料的隱私性及學術使用性,並申明研究參與者在接受訪談時有隨時中斷或 拒絕訪談的權利,以取得信任,完成填寫訪談同意書的參與者才進行訪談。一開始 研究參與者顯得較生澀,幾乎是一問一答僵硬型式,約莫大家都發言過一次後,尤 其談到對應具備什麼能力的部分,大家就話匣子打開,會主動發言及互相交互詰問,

不需要研究者繼續採一問一答方式進行訪談,在談話的過程中,若是離題太遠,指 導老師也會適時提醒及抓回主題內,待訪談時間 3 小時一到,大家都覺得意猶未 盡,捨不得結束本次的焦點團體訪談活動。

(1)瞭解自殺防治關懷訪視員實務工作內容內涵為何及應俱備能力為何?

2 研究設計圖

三、 研究對象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自殺防治關懷訪視員對培訓課程內容的看法,研究者依照 研究目的及問題,擬採立意抽樣抽取台灣北部地區自殺防治關懷訪視員(宜蘭縣、

新北市、桃園縣及新竹縣),其研究對象條件如下:

(一)相關科系畢業,現職為自殺防治關懷訪視員。

(二)研究對象在自殺防治之實務工作至少一年以上之經驗。

四、資料分析

團體訪談資料之分析策略,事先詳細檢視團體的轉錄資料,據此發展出分類架構

(coding), 之 後 再 從轉 錄 資 料 中根 據 分類架 構 分 類 後, 選 取合適 的 引 用 句

(quotations)來表達內容(林沄萱、胡嘉容、王靜枝,2010)。

五、資料整理與分析

以下說明研究資料整理,並說明資料分析步驟。

(一)研究資料整理:本研究透過深度訪談收集資料。資料收集完畢後研究者將依 訪談內容進行料整資理:

1. 機於保密原則,研究者對訪談相關人員進行編號:本研究中研究者的代號為L, 研究參與者依訪談順序,分別以中文字如紅、澄、黃、綠、藍、靛、紫來代替 研究參與者的真實姓名。

2. 訪談內容的整理:研究者以記錄研究參與者之原意為基本原則,於訪完一周內 將訪談錄音檔轉騰為逐字稿,藉以避免因時間的延宕影響效度。此外訪談當時 研究參與者的表情、語言中的停頓、語氣、音調等非語言表現及當時發生的突 發事件等都加以記錄說明(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1990;Patton, 1995)。

(二)編碼說明:所有的訪談資料皆以下列方式編碼, 指導老師的代號為 T,研 究者的代號為L,接著以紅、澄、黃、綠、藍、靛、紫作為參與者之暱稱(紅 代表第1位,澄代表第2位〉,之後為發言次數,最後則為該發言次數中之 句數,在參與者編號前則為訪談日期。現舉例子示範:(0102/紅/01/04)即 代表1月 2日,焦點團體訪談第 1位自殺防治關懷訪視員第 1 次發言中第 4句。

料對話,再由研究者的立場與觀點了解資料脈絡的意義;而資料分析的主要 目的是在龐雜的資料中,透過交互運用對照、比較與歸納的方式,出去主題 或通則,最後形成理論之建構(潘淑滿,2003)。據此,本研究透過深度訪 談所收集的資料分析步驟如下:

1. 現象學的還原:保持開放的態度,去除研究者先前可能對問題的預設,進 入研究參與者個人獨特的內在世界,用研究參與者的世界觀來理解及詮 釋其所談的意義。

2. 訪談內容整體感的掌握:將訪談錄音帶逐字謄寫,重複聆聽,仔細閱讀逐 字稿內容,以獲得整體的感受,得以提供意義單元呈現的脈絡。

3. 資料編碼原則:所有的訪談資料皆以下列方式編碼,指導老師的代號為T, 研究者的代號為L,接著以紅、澄、黃、綠、藍、靛、紫作為參與者之暱 稱(紅代表第1位,澄代表第2位),之後為發言次數,最後則為該發言 次數中之句數,在參與者編號前則為訪談日期。現舉例子示範:(0102/紅

/01/04)即代表1月2日,焦點團體訪談第1位自殺防治關懷訪視員第1

次發言中第4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