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臺灣勞工法律支援會的發展

一九八四年五月一日成立的「臺灣勞工法律支援會」是台灣民間勞工支援、

教育組織中成立最早,地位也相當重要的一個。當時黨外人士,鑒於在戒嚴體制 之下,勞工難以自由組織工會,更無法行使爭議(罷工)權,基本權利受到極度 的壓制。94 而在邱義仁的推動下,95 成立臺灣第一個完全由民間人士發起組織,

93 筆者有關工會自主化的初步瞭解多得力於薛化元、周志宏、曾妙慧,〈國家人權紀念館教育文 化與勞動權主題館展示規劃研究案報告書〉。

94 鍾維達,〈勞工朋友!命運在咱手中--共同走向勞工陣線的未來〉,《勞動者》月刊第 54 期

(1992 年 6 月 15 日),頁 1。

95 編輯部,〈「後勤支援」與「前哨作戰」勞資會四年來的角色〉,《勞動者》雜誌第 24 期(1988

•46•

不隸屬於任何黨派,受雇勞動者爭取權益的組織——「臺灣勞工法律支援會」(簡 稱「勞支會」)。96

勞支會創立之初,即在宗旨中明白揭示「透過免費法律服務,解決勞工問題。

為增進勞工權益,提高勞工權利意識而努力」。該會成立之初,即根據創會的構 想成立法律服務處,免費為受雇勞動者提供服務。至於服務內容則包括回答勞資 爭議有關的法律問題、代理勞方訴訟,以及勞工權益救助等。97 然而,當時仍在 戒嚴體制之下,社會與勞工的態度相對保守,加上勞支會重要成員有反對運動的 背景,勞工一開始對勞支會大都抱持保留的態度。面對運動的開展不易的狀況,

勞支會的成員乃透過發新聞稿方式推廣會務外,並由創辦人之一的簡錫堦畫漫 畫,直接各工廠散發,另外也透過行銷廣告的方式在工廠相當流行的雜誌《愛情 青紅燈》上登廣告,來達到宣傳的目的。而當時該會最大的訴求,即是「訴訟免 費」。98

而在組織方面,勞支會設有執行委員會,置執行委員七人,由會員互選產生,

並規定執行委員成員中,至少三分之一的身分是勞工。第一屆執行委員為邱義 仁、郭吉仁、袁嬿嬿、楊青嘉、簡錫堦、蘇慶黎及賀端蕃。至於會員資格的取得,

則採取嚴格的入會制,依其組織章程規定,「企業主不得為會員」;99 而新會員的 加入,則須經會員二人以上推薦,執行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大會出席會員二 分之一以上,或以通信投票,經全體會員二分之一以上通過,使得成為會員。或 許是創會成員對組織未來的屬性有基本的看法,使該會對會員資格嚴格的規定,

在實質運作上促使勞支會得以從前期,以政治工作者、少數律師、學生為主的組 織,轉變到後期,以勞工為主體的組織,最重要的因素。100

一九八七年,國家主要政治力量,乃至國家公權力對勞工服務,較過去改善,

當時勞支會面對新成立的民進黨,將勞工政策納入黨綱,以及執政國民黨當局成 立勞委會,及在國民黨地方黨部成立勞工服務中心,以表示對勞工的重視等種種

年 8 月 15 日),第 2 版。

96 賀端蕃,〈臺灣勞工法律支援會簡介〉,《勞動者》雜誌第 1 期(1984 年 7 月),第一版。

97 賀端蕃,〈臺灣勞工法律支援會簡介〉,第一版。

98 編輯部,〈「後勤支援」與「前哨作戰」勞資會四年來的角色〉,頁 2。

99 賀端蕃,〈臺灣勞工法律支援會簡介〉,第一版。

100 李建昌,〈80 年代的臺灣勞工運動——結構與過程的分析〉,頁 97。

•47•

表相的策略,和提供勞工法律諮詢單位的增長的情形下,開始推動組織轉型。勞 支會在〈勞支會追求的目標--強勢自主的勞工組織〉一文中指出:「為了勞工 全體的權益保障,勞支會今後要走的方向和工作重點,就是要全力協助全國的勞 工建立強勢自主的工會,要從無工會到有工會,從弱小的工會到有力而自主的工 會,由地區性,各別廠場,到全面性全國性的工會組織,如此形成並團結成一個 全國性強勢自主的工會組織,工人全體的權益都在工會組織保護之下。」在新的 環境下,推動「強勢自主的勞工組織」乃成為一九八七年後,勞支會最主要的目 標。101

基於組織推動目標的改變,勞支會一方面積極與工會接觸,幫助各個勞工團 體進行抗爭及組織自主工會,如協助「遠化工會」完成罷工基金,以及締結兄弟 工會章程及相關準備工作、協助桃園機場地勤工人組成工會等,希望能幫助勞工 組織工會來爭取其應有的權益。另一方面,在勞工教育喚起勞工意識部分,則從 該年十月起,即開始在台北縣推展一連串的「勞工教育」課程,希望能透過教育 喚醒勞工自覺。102

為了因應前述的變局,勞支會乃於一九八八年七月三十一日正式易名為「臺 灣勞工運動支援會」,並將其宗旨及組織架構加以調整,以符合未來的發展方向。

首先,在組織宗旨上,希望透過勞工運動的推動,讓勞工本身之政治地位能夠提 昇,並更能享有社會政治資源。而在組織結構上,則在執行部門設秘書處,之下 分設研究、女性勞動、組訓、財務和文宣五個部門,以配合增加的工會法律事務 及加強分工,而以文宣部及組訓部為最重要。103 對勞支會而言,透過組訓工作 的推動,乃是未來勞工運動中,工人意識得以覺醒,以及勞人得以透過群體的力 量與資方抗爭的重要基石之一。104

101 〈勞支會追求的目標--強勢自主的勞工組織〉,《勞動者》雜誌第 15 期(1987 年 10 月),

第一版。

102 〈這半年來的勞支會 1987 年 5 月~10 月工作概況〉,《勞動者》雜誌第 16 期(1987 年 12 月), 第一版。

103 編輯部,〈「後勤支援」與「前哨作戰」勞資會四年來的角色〉,第 2 版。

104 簡錫堦訪問稿(未刊)。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