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者發現影響學童閱讀理解的影響因素還有時間和情緒等因素,以下分別 說明:

(一)時間

時間的影響可以從教學者與研究對象兩個層面分別來看:

1.教學者的時間壓力

一篇文章不論文本的組織性、用詞的難易度、文章字數多寡等,均規劃 40 分 鐘完成教學與評量,實際在閱讀教學的第 1、2 篇時發現,確實在文本的影響下,

教學時間是不足的,研究者在時間壓力下,再遇上學童若需要思考,又會花上較 長的時間,這樣的時間壓力對於教學步驟的呈現過於緊湊,也會影響學童的學習,

像是待答的時間會被壓縮,給予學童的待答時間減短,甚至見學童需要思考才會 回答時,有時會先採用其他不同解釋方式來引導學童思考,但是在時間壓力下就 會選擇直接告知,剝奪學童思考的練習機會,讓研究者陷入難以取捨之境。

或者,時間壓力下也會產生趕教學流程之狀況,減少對於文本深入探究的互 動時間,考量可以上課的週次時間還充裕後,便決定只要該節 40 分鐘無法完成之 教學,則增加上課節數,所以第 9、10、13、14 篇都各增了一節,在第 9 篇的閱 讀教學上,給予學童的待答時間明顯的變長,如此無時間的壓迫下,增加師生的 互動的長度,也讓教學者了解學童的學習情形,減少教學者告知答案的情形。

在此,研究者體認到教學目標的達成與否,除了學童的學習情形,研究者的 教學壓力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2.研究對象的上課時間

閱讀教學安排在第五節,正好是學童午間休息結束後,上課前才被叫醒的學 童,上課十分鐘內都還常常會看見打呵欠的現象,感覺精神上不是那麼的好,注

意力要完全集中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還有當文章內容討論了約有五分之三的進度,面對小青的下一節也可以讓研 究者繼續上課,研究者的立場是希望能完整教學,但是小青的上課精神上並無法 持續再專注,上課的學習表現當然會不佳,卡在這樣的進度上讓研究者進退兩難,

最後顧及學童的精神狀態,還是增加了一節課來處理。

(二)學童情緒干擾

閱讀教學進行約至第 12 篇時,小青此階段常常因為回家作業未完成而與導師 關係較為緊張,而了解小青為什麼都不寫回家作業的原因,是因為想要出去玩!

在第 13 篇上課前,小青與小一的小朋友相約,等等上完閱讀課後在某處見。上課 時教學者也感受出學童想要儘快完成,上課進行到後半,小青所摘要訊息幾乎已 是全段落;有時研究者講述的訊息內容小青都未跟上,甚至是坐立難安,整個人 動來動去,把屁股懸在椅子上等等;回答問題時,問題正好是小青所摘要的訊息,

不但回答錯誤,看著小青正在找文章,研究者在一旁提示還是無法正確回答,可 見其心不在焉。

在課程結束時,教學者詢問小青為什麼上課表現不佳,小青也回應說:「我 在想跟一年級的出去玩。」(觀 981217)面對學童這樣的回答,教學者還是得沉住氣 告訴學童說:「一星期才上一次的閱讀課,心裡想的是出去玩…老師心裡會覺得 很難過。」(觀 981217)

還有,在第 15 篇時,教學者正納悶為什麼小青在此篇摘要訊息的表現顯得反 常,第二段 155 字中,小青卻是向教學者表示無訊息可摘要!就算研究者再次示 範或提示小青後,感覺小青摘要的訊息似乎像是勉強回答的。

當小青正在做閱讀理解評量時,研究者得口氣溫和的詢問:

S:腰很痛。

小青:我在睡覺的時候沒有睡好?

T:所以現在想睡覺?

小青:(點頭) (觀 981231)

事實上,研究者的教室就緊鄰隔壁,清楚午休時間學童不但沒有好好休息,

而是在教室裡打鬧玩耍,所以同儕才會腰疼,小青則因精神不濟而精神無法集中,

有可能是當天學習表現不如前的原因之一。所以,當學童心不在焉時,教學效果 直接打折,而這點就算研究者察覺了,卻無法處理。

透過閱讀理解教材教學實施,發現學童因為閱讀的量增加,能辨識更多的字,

了解更多的字詞;在文本理解訊息的學習結果可知,不但提升學童提取文本訊息 的能力之外,學童還會將文本訊息理解的模式,遷移至其他領域的學習,以數學 領域的解題最為明顯。

其他影響學童閱讀理解的因素,也是教師不可忽視且謀求解決方式改善之,

才可學童閱讀理解的學習有更顯著的成效,可從教師與學童兩個角度來看:

(一)教師教學的時間壓力、閱讀教學的方式,影響教材的呈現和實施。

(二)學童的背景知識缺少、上課時情緒的狀況、同儕學習的效果等也都直 接或間接影響學習成效。

第四節 閱讀理解教材的適切性

本研究針對二年級學童,選用 16 篇閱讀理解教材,以文獻探究閱讀理解教材 選用原則,以教學目標、教材內容和閱讀評量試題設計三面向進行探究,深入了

解研究者選用之閱讀理解教材對於學童閱讀理解學習的適合情形。